电动吸引器吸痰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

合集下载

电动吸引器吸痰法操作评分标准

电动吸引器吸痰法操作评分标准

石首市团山寺镇卫生院技术操作评分标准电动吸引器吸痰法(操作时间7 分钟)姓名:监考员:得分:项目操作程序标准分应扣分数扣分原因用物10 分1.电动吸引器及接线板。

2..治疗盘:治疗碗2个(一个盛无菌生理盐水、1个盛无菌镊及消毒吸痰管或一次性吸痰管树根、消毒纱布数块)、电筒、弯盘、必要时备压舌板、开口器、舌钳。

10操作程序75 分1.核对床号、姓名,评估病人,向病人和家属解释,抢救病人例外。

42.检查吸引器储液瓶瓶内消毒液(200ml),拧紧瓶塞。

33.检查吸引器性能,包括调节负压、管道是否通畅、有无漏气,将吸引器放于床旁适当处。

54.洗手,戴口罩。

35.备齐用物携至床旁,再次核对、解释,以取得合作。

46.检查病人口、鼻腔,取下活动义齿。

37.协助病人头偏向操作者一侧,略向后仰。

38.昏迷病人用压舌板或开口器帮助开口。

39.戴手套,连接吸痰管,打开吸引器开关,试吸少量生理盐水,检查吸引器是否通畅,同时润滑导管前端。

5 10.一手反折吸痰管末端,另一手用无菌持物镊持吸痰管前端,插入口咽部,然后放松导管末端。

5 11.先吸口咽部分泌物,再吸气管内分泌物,将吸痰管缓缓向上抽出,左右旋转,吸净痰液。

412.吸痰管取出后,吸生理盐水冲净痰液,以免阻塞。

313.反复吸引至痰液吸净。

314.观察病情,如病人的面色、呼吸、吸出液的颜色、性状、量等。

415.痰液粘稠,可叩拍胸背、蒸汽吸入或雾化吸入。

316.吸痰完毕,关上吸引器开关。

擦净病人面部分泌物。

417.协助病人取舒适卧位。

318.整理床单位,询问病人需要。

319.处理用物:吸痰盘内的用物应每次更换消毒,每班更换贮液瓶消毒液。

420.脱手套,洗手,取口罩。

321.记录。

3仪表5 分1.着装整洁、规范;52.指甲平短、清洁,不涂指甲油;3.不戴耳环、手镯和戒指等;4.口罩佩戴规范,头发不过肩,发饰素雅。

服务态度5 分1.以病人为中心,按护理程序进行操作;52.态度和蔼,关心体贴病人;3.进行必要的健康指导。

电动吸引器吸痰法质量标准

电动吸引器吸痰法质量标准
电动吸引器吸痰法质量标准
规定时间:8分钟
项目总分
考核内容
得分
评分细则
准备质量标准(5分)
1.工作人员准备(衣、帽、鞋、口罩、洗手)
2.备齐用物,放置有序
3 2
一项不符合扣一分
未备齐全扣






(70分)
1.准备工作(15分)
(1)携用物至床旁,查对床号、姓名,必要时解释
(2)挂消毒液瓶于患者床旁
(5)吸痰动作轻柔,由深部左右旋转,边吸边上提,吸净痰液并随时擦净喷出的分泌物
(6)痰液粘稠时可扣拍胸背(口述)
(7)更换吸痰管,重复吸痰动作(口述)
(8)吸痰后用纱布擦净患者面部
(9)关好开关,取下吸痰管置污物袋内,将吸引管插入消毒瓶备用
3.观察(6分)
(1)观察患者的面色、呼吸是否改善,口腔黏膜有无损伤(口述)
(3)接通电源,打开开关,调节负压,检查吸引器的性能,用生理盐水试吸,检查导管是否通畅,关上开关
(4)洗手
2.吸痰(43分)
(1)检查患者口腔,取下活动义齿(口述)
(2)将患者的头转向护士,帮助昏迷患者张开(口述)
(3)戴手套,连接吸痰管,打开开关,试吸是否通畅,关上开关
(4)一手持吸痰管末端,一手持吸痰管前端轻轻插入口腔咽喉部,踩动吸引器脚踏开关,吸净咽部分泌物,再吸深部分泌物
(2)观察吸出物的颜色、性状和量(口述)
4.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整理床单位
5.清理用物,洗手
6.记录吸痰情பைடு நூலகம்(口述)
3
3
6
3
3
3
4
8
8
4
4
3

电动吸引器吸痰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

电动吸引器吸痰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
未分类放置、未洗手 各-1
一项未记录 各-1


态度
沟通
4
态度不认真 -2
沟通技巧欠佳 -2
整体性计划
性操作时间
20min
6
整体性欠佳 -2
计划性欠佳 -2
超时 -2
相关知识
5
相关知识不熟悉 -5
总 分
100
考核人员签字
累计
扣分
得分
注:压力过大、损伤黏膜、吸痰顺序错误均为不及格。
2014年6月
电动吸引器吸痰操作流程
1、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吸痰应严格无菌操作,吸痰盅24h更换。
2、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吸引顺序:先吸气管内分泌物,再吸口腔,最后
吸鼻腔。
3、插入深度:经鼻吸引约20~25cm;经口约14~16cm,经鼻/口气管插管、
气管切开者以插至导管内口为宜。
4、记录吸痰次数,吸出物的性质、量,呼吸改善的做好个人防护。
电动吸引器吸痰操作评分标准
姓名科室考核日期
项 目
项目得分
扣分细则
实扣分
备 注



操作者仪态
5
未装不规范 -3
未洗手 -2
评估
9
未评估患者情况 每项各-1
未告知 各-1
用物准备
8
少一件 各-1
放置乱 -2
未检查仪器 -2




安全、舒适
6
未注意安全 -3
未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 -3
安装检查、
调压
12
接错导管 -3
未试吸检查 -3
吸引力过大或过小、未调压 各-3
试吸
10

电动吸引器吸痰法操作程序(简要)

电动吸引器吸痰法操作程序(简要)

电动吸引器吸痰法操作程序
1.备齐物品,携至床边,向病人解释,以取得合
作。

2.接上电源,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性能是否良
好,连接是否正确,根据病人情况及痰粘稠度调节负压(压力为40.0-53.3KPa),用生理盐水试吸,检查导管是否通畅。

3.将病人头转向一侧,昏迷病人可用压舌板或张
口器帮助张口,一手将导管末端折叠,以免负压吸附黏膜,引起损伤。

用无菌止血钳持吸痰导管头端插入口腔咽部,然后放松导管末端,将口腔咽喉部分分泌物吸尽再深插,经咽喉进入气管,然后吸引。

插入气管时,可引起咳嗽,咳嗽有助于肺部咯出分泌物,如咳嗽剧烈,宜休息片刻。

吸痰时,动作要轻快,从深部向上提拉,左右旋转,吸净痰液。

每次插入吸痰时间不超过15S,以免缺氧。

导管退出后,应用生理盐水抽吸冲洗,以防导管被痰液堵塞。

4.如痰液粘稠,可叩拍胸背,以振动痰液或交替
使用超声雾化吸入,还可缓慢滴入生理盐水或化痰药物,使痰液稀释,便于吸出。

5.如自口腔吸痰有困难,可由鼻腔吸引;小儿吸
痰时,吸痰管宜细,吸力要小(压力应小于
40.0KPa)。

6.在吸痰过程中,随时擦净喷出的分泌物,观察
吸痰前后呼吸频率的改变,同时注意吸出物的性状、量及颜色等,需做好记录。

7.吸痰毕,关上吸引器开关,将吸痰导管丢弃或
从新消毒,并将吸痰玻璃接管插入盛有消毒液的试管中浸泡。

省级医院电动吸引器吸痰法考核评分标准

省级医院电动吸引器吸痰法考核评分标准
4、接头污染酌情扣2~3分。插管时未停止吸引酌情扣3~5分
5、1次吸引时间超过15s酌情扣2~3分
评价
1、患者呼吸道通畅,呼吸改善
2、吸痰彻底有效,无粘膜损伤
3、护士操作熟练,患者满意
6
7
7
1、操作不熟练,急救意识不强酌情扣分
2、护患沟通不良酌情扣3~5分
3、吸痰过程中未观察病情酌情扣3~5分



7
酌情扣
2、准备(1)操作者自身准备。(2)用物准备。(3)患者准备。(4)环境准备。
4
10
1、预期目标根据考核要求扣分,要求回答,漏1项扣2分,未作要求者不扣分
2、准备不符合要求者酌情扣分
3、患者准备、环境准备可和评估一起进行




1、用物带至床旁,查对床号、姓名、解释交流
2、治疗盘放于床头桌上,消毒瓶挂于床头墙壁上,接通吸引器电源,再次检查调节负压。戴手套
3、协助患者头偏向一侧,连接吸痰管
4、吸痰:分别吸净口腔、咽喉部和气管内的痰液,吸气管内痰液时,吸痰管插入预定部位后,稍退0.5~1cm,游离吸痰管的尖端,避免损伤气管粘膜.左右旋转,向上提拉以吸净痰液.注意观察患者呼吸、面色
5、吸痰完毕,分离吸痰管,放入医用垃圾桶内集中处理,吸尽玻璃接头和管道内的痰液,将玻璃接头插入消毒液瓶内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2、每吸痰一次,更换一根吸痰管。
3、注意口腔护理,保持口腔清洁,防止口腔内感染。
4、吸引装置每人1套,不可共用。
5、每次吸引时间不能超过15秒
6、每次吸痰前和两次抽吸之间,应给患者吸氧或让患者进行深呼吸后再吸,以免造成缺氧。
7、贮液瓶内应先放入100mL消毒液,瓶内吸入液应及时倾倒,不得超过2/3满度,以免液体吸入马达内损坏机器。

电动吸引器吸痰法操作流程

电动吸引器吸痰法操作流程

电动吸引器吸痰法操作流程电动吸引器是一种常见的医疗设备,用于临床痰液引流,对于病人的治疗十分重要。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电动吸引器吸痰法的操作流程。

一、准备工作在进行操作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确定病人的病情,确认需要进行痰液引流。

其次,需要确保电动吸引器的准备工作已经完成,包括检查设备是否完好,吸引管是否正确连接等。

最后,需要在进行操作的过程中,保持病人与设备的清洁卫生,避免感染交叉。

二、正确操作流程1.操作前病人准备在操作开始前,需要让病人采取正确的体位,一般而言是半卧位。

并且需要让病人注意呼吸平稳,不要过度用力呼吸,以免引起不必要的伤害。

2.吸引管的选择和连接吸痰时,需要选择合适型号的吸引管以保证吸引效果。

选择好吸引管长度后,需要将吸引管连接好。

3.吸引操作a.打开电源及负压调节阀,在设备工作后开启吸引管气流开关(开-关),使吸引端面对痰污或分泌物等,调节好吸引力度。

b.吸痰时,需要注意方向正确,避免吸入气道病变物进入呼吸道。

同时,在进行吸引操作时也要注意不要吸出过多分泌物,以免影响病人呼吸。

c.吸引结束后,需要轻轻旋转吸引管以防止痰液粘附在吸引管内壁上,造成交叉感染的可能性。

d.在一次吸痰过程中,如果痰液较多或较粘稠还需反复操作。

吸痰时间每次不宜过长,特别对老年病人、小儿病人以及呼吸功能紊乱的病人,应每次吸3-5秒钟,休息10-20秒钟,以减少对呼吸系统的刺激和冲击。

4.操作后的注意事项吸取完痰液后,需要将吸引管的物品倒入随机配套的物品盒内,物品盒的物品需要经扔消毒液进行处理。

操作完毕后,应立即对设备进行清洗和消毒。

所有的使用工具都需要定时更替,提高服务质量。

以上是电动吸引器吸痰法的操作流程,正确的操作方式既能保证病人安全,也能提高吸痰效果。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医疗服务质量。

同时,保持医护人员的专业性对于提供优质医疗服务也是至关重要的。

电动吸引器口鼻吸痰考核标准

电动吸引器口鼻吸痰考核标准

河北大学附属医院(2017修改)
经口/鼻吸痰操作技术(电动吸引器)
(一)目的: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促进呼吸功能,改善肺通气;预防并发症发生
1.吸痰前,检查电动吸引器性能是否良好,连接是否正确
1.按照无菌操作原则,插管动作轻柔,敏捷。

吸口鼻腔、气管内的吸痰管及生理盐水应分开使用,一根吸痰管只能使用一次。

2.吸痰前后应当给予高流量吸氧,每次吸痰时间不超过15s,以免造成缺氧;如痰液较多,需要再次吸引,应间隔3~5min,患者耐受后再
3.如患者痰稠,可以配合翻身扣背、雾化吸入;患者发生缺氧的症状如发绀、心率下降等症状时,应当立即停止吸痰,休息后再吸。

4.吸痰时注意观察痰液的量、性质、颜色及患者的反应
(五)昏迷患者吸痰时的注意事项:
1.评估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储留情况。

2.协助患者取平卧位头偏向操作者一侧或侧卧位,便于痰液吸出。

3.对昏迷患者可以使用压舌板轻轻撑开或用开口器、口咽气道帮助张口,吸痰方法同清醒患者,吸痰毕,取出压舌板、开口器或口咽通气道(六)知识要点:
1.吸痰负压的选择,一般成人:0.04~0.053mPa(300~400mmHg);儿童:<0.04mPa(300mmHg)。

2.痰液粘稠度的判别标准:I度(稀痰)痰如米汤或白色泡沫样,吸痰后,吸引管内壁上无痰液滞留。

II度(中度粘痰)痰的外观较I度粘稠,吸痰后有少量痰液在吸引管内壁滞留,但易被水冲洗干净。

III度(重度粘痰)痰的外观明显粘稠,常呈黄色,吸痰管常因负压过大而压塌,吸引管内壁上滞有大量痰液,且不易被水冲洗干净。

电动吸引器吸痰法操作流程

电动吸引器吸痰法操作流程

电动吸引器吸痰法操作流程一、准备工作1.检查电动吸引器的状态,确认设备完好无损。

检查电源线、电源插头及连接线,确保安全可靠。

2.检查吸痰管,确认无裂纹或异常情况。

二、准备场地1.环境整洁、通风良好。

2.准备清洁工具,如一次性吸痰袋、纸巾等。

三、准备病患1.告知病患将进行吸痰操作,并征得其同意。

2.将患者侧卧或半卧位,保持舒适。

3.佩戴手套,做好个人防护。

4.将病患的面部清洁干净。

四、操作步骤1.打开电动吸引器开关,确认吸痰管连接正确。

2.调节吸痰管上的负压控制旋钮,设置合适的负压力。

3.将吸痰管的一端插入口腔或鼻腔,深度约为7-8厘米。

对于吸痰管插入到气管或支气管内,注意插入深度应根据患者情况慎重把握。

4.吸痰过程中,保持轻柔且平稳的吸力,避免过强或过弱的吸力。

5.吸痰管吸引分泌物或异物后,分泌物会被吸入吸痰管内,此时应及时关闭电动吸引器开关。

6.用一次性吸痰袋装收集的分泌物,防止交叉感染,注意丢弃过程中的卫生。

7.操作结束后,将吸痰管取出,用生理盐水冲洗吸痰管,并用消毒液浸泡清洗。

五、收尾工作1.清洁电动吸引器的外部表面,使用消毒液擦拭。

2.清洁吸痰管,如使用重复使用的吸痰管,应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

3.定期对电动吸引器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六、注意事项1.操作前应了解患者的病情及患者是否适合吸痰。

3.注意个人防护,佩戴手套等防护用具。

4.在操作过程中,保持患者的舒适感和安全,避免伤害患者。

5.吸痰过程中应注意负压的控制,避免过大的负压对患者造成不适。

6.注意吸痰管的插入深度和角度,避免损伤呼吸道黏膜。

7.吸痰后需要及时关闭电动吸引器开关,以避免对患者带来不适。

8.吸痰操作完成后要及时清洁设备和消毒,以确保下次使用时的卫生安全。

总结。

电动吸引器吸痰法评分标准

电动吸引器吸痰法评分标准

电动吸引器吸痰法评分标准评分标准:电动吸痰法(广西)在进行电动吸痰治疗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共计20分。

1.仪表端着,着装整洁;2.核对医嘱,治疗单(卡)。

如果未核对医嘱或未评估患者,将会扣除5分。

如果评估不全或者未解释操作目的,将会扣除2分。

如果有一处不符合要求,将会扣除1分。

评估患者的状态是治疗的重要步骤,共计63分。

1.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以及吸氧流量;2.评估呼吸道分泌物的量、粘稠度、部位以及口、鼻腔粘膜情况;3.检查吸痰器的性能是否良好;4.解释操作目的,取得患者的合作。

在操作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共计5分。

1.洗手,戴口罩;2.准备用物:电动吸痰装置,无菌盘内盛适当型号的无菌吸痰管数条,治疗碗,无菌镊子或手套,生理盐水,纱布,注射器,必要时备压舌板,舌钳,开口器,听诊器。

如果少一件或一件不符合要求,将会扣除1分。

在进行电动吸痰治疗之前,需要进行以下操作流程,共计60分。

1.携用物至床旁,核对床号和姓名;2.向患者告知操作配合要点,协助患者取适宜体位;3.患者头转向操作者,检查患者口腔,取下活动义齿,昏迷患者可使用压舌板等;4.将橡胶管与负压瓶连接,接通电源,检查管道和负压装置性能,调节吸引力负压(负压为0.04~0.053MPa,小儿吸痰压力<0.04MPa);5.用无菌镊子或带无菌手套,持吸痰管试吸生理盐水,润滑冲洗吸痰管并检查管道是否通畅;6.吸上呼吸道分泌物:神志清醒者嘱其张口配合,昏迷者用压舌板或开口器助其张口,折叠吸痰管以关闭负压,将吸痰管插入口腔或鼻腔适宜深度,轻轻左右旋转上提吸出口腔及咽喉部分泌物;7.吸下呼吸道分泌物:更换吸痰管,左手指折叠导管末端,轻柔,灵活,迅速地左右旋转上提吸痰管吸净痰液。

如果口腔、鼻腔或咽部分泌物过多未吸净,将会扣除2分。

如果手法不对或动作粗暴,将会扣除3分。

如果有一处不符合要求,将会扣除3-5分。

如果使用呼吸机进行气管内吸痰,需要进行以下步骤:1.吸入高浓度氧气1~2分钟;2.如果痰液粘稠不易吸出,可注入无菌生理盐水5~10ml。

电动吸痰器吸痰法操作流程及质量标准

电动吸痰器吸痰法操作流程及质量标准
5
操作流程
连接吸引器—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性能—调节负压—关开关
5
核对病人,清醒病人给予解释取得合作,根据病情按需给予翻身拍背、病人头转向操作者,昏迷病人可使用压舌板开口器
5
打开吸引开关—带手套—接吸引管—试吸生理盐水检查管道是否通畅
8
将吸痰管插入鼻腔或口腔,吸尽口咽部分泌物
8
更换吸痰管—折叠导管末端—插入器官内适宜深度—放开导管末端,轻柔、灵活、迅速的左右旋转上提吸痰管吸痰
8
每次吸痰不超过十五秒,如痰没吸尽,连续吸痰不超过四次
6
吸痰完毕,取下吸痰管,放入医疗废弃物袋
6
观察病人呼吸是否通畅,听呼吸音,评价病人反应(面色、呼吸、心率、血压)观察口鼻黏膜有无损伤
8
为病人擦尽口鼻分泌物,取手套
5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Fra bibliotek整理床单位和用物,消毒
5
洗手,记录病人情况、痰量、性状
4
质量评定
电动吸引器吸痰法
目的: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操作流程及质量标准



扣分
实得分
姓名
准备
人员:着装整洁,洗手带口罩
3
用物:电动吸引器,无菌治疗盘内放治疗碗,完内盛生理盐水及无菌吸痰管数根,无菌手套,弯盘,医疗废弃物袋,听诊器,必要时备压舌板,舌钳,开口器及简易呼吸器,电极板
5
病人:评估病人病情,呼吸道通畅及缺氧情况
护患沟通有效,关爱病人
4
动作轻柔准确,吸痰有效,无黏膜损伤,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
6
用物齐备,处理规范吸痰管一次性使用
4
理论提问
5
总分
100
签名

电动吸引器操作规程

电动吸引器操作规程

电动吸引器操作规程
1.备齐吸痰用物。

贮液瓶内放500ml水加次氯酸泡腾片半片,
盖紧瓶盖,不得漏气。

检查电源电压和吸引器的电压是否相等,各管连接是否正确。

2.接通电源,打开开关,吸引器开始工作,检查吸引器性能
是否良好。

反折导管末端,调节吸引器压力成人:0.04—
0.053Mpa,儿童:0.033—0.04 Mpa。

连接吸痰管,用等
渗盐水试吸导管是否通畅。

3.侧转患者头部,昏迷病人协助张口,压闭吸痰管末端插入
口咽部或鼻腔,从深部左右旋转、向上提吸,注意观察病人的面色及呼吸情况。

同法吸痰数次以吸尽呼吸道分泌物。

4.如痰液粘稠不易吸出,可叩拍胸背,通过振动,促进痰液
被吸出。

吸痰完毕檫净面部分泌物,观察口腔黏膜有无损伤。

5.吸痰动作要轻柔,吸痰时间一般不超过15秒/次,电动吸
引器连续使用时间不宜过久,每次不可超过2小时。

贮液瓶内吸出液不宜过满,应及时倾倒。

6.治疗盘内吸痰用物应每日更换,气管切开用物应保持无菌。

7.使用完毕,贮液瓶、各管道1000ml水加次氯酸泡腾片1
片消毒液浸泡30—60分钟凉干后备用。

电动吸引器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电动吸引器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电动吸引器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1.操作方法(1)检查吸引器各部连接是否完善,有无漏气。

接通电源,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性能,调节负压。

一般成人吸痰负压约40~50 kPa,小儿吸痰约13~30kPa,将吸痰管置于水中,试验吸引力,并冲洗皮管。

(2)将病人头部转向护士,铺治疗巾于颌下。

(3)插入吸痰管,其顺序是由口腔前庭→颊部→咽部,将各部吸尽。

如口腔吸痰有困难时,可由鼻腔插入(颅底骨折患者禁用),其顺序由鼻腔前庭→下鼻道→鼻后孔→咽部→气管(约20-25cm),将分泌物逐段吸尽。

若有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时,可由插管或套管内插入,将痰液吸出。

昏迷病人可用压舌板或开口器先将口启开,再行吸引。

(4)气管内吸痰,待病人吸气时,快速将导管插入,自下而上边退边左右旋转导管,消除气道分泌物,并注意观察病人的呼吸。

在吸引过程中,如病人咳嗽厉害,应稍等片刻后再行吸出。

并随时冲洗吸引管,以免痰液堵塞。

(5)吸毕,关闭吸引器开关,弃吸痰导管于小桶内,吸引胶管玻璃接头插入床栏上盛有消毒液瓶内备用,将病人口腔周围擦净。

观察吸出液的量、颜色及性质,必要时做好记录。

2.注意事项(1)吸引器所用电压与电源电压要相符,否则易损坏电动机和影响吸力。

(2)吸痰动作要轻、稳。

一次吸痰时间不应超过15秒,吸引器连续使用时间不超过3分钟。

(3)治疗罐治疗巾每日更换消毒一次,吸痰管每次更换使用。

(4)储液瓶内的吸出液应及时倾倒,不应超过瓶的2/3,以免痰液吸入马达,损坏机器。

储液瓶洗净后,应盛少量的水,以防痰液粘附于瓶底,妨碍清洗。

(5)专人保管,定期检修与保养,保持其良好效能。

更多2019年护士资格考试复习知识点请查看:敲黑板!2019年护士资格考试教材变动情况汇总。

电动吸引器吸痰操作流程(4)

电动吸引器吸痰操作流程(4)

电动吸引器吸痰流程 (1)电动吸引器吸痰法 (2)电动吸引器吸痰操作流程 (4)电动吸痰机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6)经口/鼻吸痰操作流程 (7)电动吸引器吸痰法评分标准 (9)电动吸引器吸痰流程固定消毒瓶→接通电源→检查调节负压(成人<0.02Mpa,儿童<0.013Mpa)→戴手套→协助患者头偏向一侧→连接吸痰管→打开吸引器开关,脚踏运转开关→分别吸净口腔、咽喉和气管内痰液,每吸1处更换吸痰管→吸痰完毕→分离吸痰管(放入医用垃圾桶)→吸净管道内的痰液→将接头插入消毒瓶→观察病人→整理用物4中心管道吸痰法流程接压力表→连接负压瓶→固定消毒瓶→戴手套→调节负压至0.02~0.033Mpa(儿童<0.013Mpa)→连接吸痰管(分别吸净口腔、咽喉和气管内痰液,每吸1处更换吸痰管)→吸痰完毕→分离吸痰管(放入医用垃圾桶)→吸净管道内的痰液→将接头插入消毒瓶→观察病人→整理用物经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吸痰技术操作流程(一)评估病人了解病人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情况;评估病人痰液分泌情况;呼吸机参数设定情况。

对清醒患者应当充分向病人解释吸痰时注意事项;取得患者配合。

(二)准备1.洗手;戴口罩。

2.备齐用物,放置合理。

3.用物准备:电动吸引器或中心吸引器、无菌盘内放置无菌吸痰管、治疗巾、无菌盐水、一次性无菌手套、遵医嘱备湿化液。

(三)操作过程1.携物品至患者床旁、查看患者,协助患者取仰体位,头偏向一侧;2.将呼吸机的氧浓度调至100%,给予患者纯氧2分钟。

3.检查吸痰设备性能及管道连接是否正确;4. 接负压吸引器电源或者中心负压吸引装置,调节压力(成人为150—200mmHg),打开冲洗生理盐水瓶盖。

5.将无菌治疗巾放于患者一侧;6.检查吸痰管外包装有效期及有无漏气,打开吸痰管外包装前端,一只手戴无菌手套,将吸痰管抽出并盘绕在手中,根部与负压管相连7.另一手断开呼吸机与气管导管连接处,将呼吸机接头放在治疗巾上,用戴无菌手套的一只手迅速并轻轻地沿气管导管送入吸痰管,吸痰管遇阻力略上提后加负压,边上提边旋转边吸引,一次吸痰时间小于15秒;避免在气管内上下提插。

电动吸引器吸痰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电动吸引器吸痰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7、吸痰完毕,取下吸痰管,脱手套,接头插入试管中,擦净口鼻。
8、听诊喉头及两肺。
9、整理床单位、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
10、整理用物,分类处理。
11、洗手、记录
4
4
10
4
6
20
8
2
4
4
4
一项不合要求-2
一项不合要求-2
一项不合要求-2
压力不准-4
一项不合要求-2
一项不合要求-2
一项不合要求-2
一次吸痰时间超过15秒-4
一项不合要求-2
未听诊-2
一项不合要求-2
一项不合要求-2
一项不合要求-2


10



1.病人舒适度
2.伴随语言
3.技术品质
4.流程熟练度
5.完成时间试病情定
10
一项不合要求-2
3.病人取舒适体位
5
未自我介绍-1
未核对、未解释各-2
体位不舒适-2


10





电动吸引器1台,多头电插板,软膏罐2个(盛无菌生理盐水)吸痰管数根,无菌纱布缸,无菌持物钳、无菌手套、弯盘。必要时备压舌板、开口器、舌钳,听诊器、干燥或盛有消毒水的无菌试管(系于床头)。
10
少一件用物-1
放置无序-2


70





1、检查吸引器性能,储液瓶盛消毒液。
2、携用物到床旁,再次核对。
3、接管、接电源,调压、试吸:成人0.04-0.053Mpa,儿童<0.02Mpa.接头插入试管待用。
4、助病人取适宜体位,至弯盘于颌下

电动吸引器吸痰法评分标准

电动吸引器吸痰法评分标准
3
不核对扣3分,核对不全扣1分
2、向患者告知操作配合要点,协助患者取适宜体位
3
体位不舒适扣2分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3、患者头转向操作者,检查患者口腔取下活动义齿,昏迷患者可使用压舌板等
2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4、将橡胶管与负压瓶连接,接通电源,检查管道,负压装置性能。调节吸引力负压(负压为0.04~0.053MPa,小儿吸痰压力﹤0.04MPa=
(2)告知患者适当饮水,以利痰液排除
5
未指导扣5分
指导不全一处扣2分
3、语言通俗易懂,态度和蔼,沟通有效
2
态度语言不符合要求扣1分;沟通无效扣2分
4、全过程动作熟练,规范,符合操作原则
5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2分
回答问题5分
目的:吸出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有效的通气
注意事项:
1、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感染
5
管道连接错误扣5分
负压调节不正确扣5分
5、用无菌镊子或带无菌手套,持吸痰管试吸生理盐水,润滑冲洗吸痰管检查管道是否通畅
2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2分
6、吸上呼吸道分泌物:神志清醒者嘱其张口配合,昏迷者用压舌板或开口器助其张口,折叠吸痰管以关闭负压,将吸痰管插入口腔或鼻腔适宜深度,轻轻左右旋转上提吸出口腔及咽喉部分泌物
6
未评估扣4分
评估不全一处扣2分
未不解释扣2分
4、洗手,戴口罩
2
一处不符合要求扣1分
5、准备用物:电动吸痰装置,无菌盘内盛适当型号的无菌吸痰管数条,治疗碗,无菌镊子或手套,生理盐水,纱布,注射器,必要时备压舌板,舌钳,开口器,听诊器
5
少一件或一件不符合要求扣1分
操作流程60分

电动吸痰器的使用流程

电动吸痰器的使用流程

电动吸痰器的使用流程
[操作常规]
1、接通电源,打开开关,检查机器性能。

2、连接吸痰管,试吸少量生理盐水。

3、调节负压:根据病人痰液的粘稠度,调节负压调节阀。

4、一手反折吸痰管末端,另一手持无菌血管钳夹住管前端插入口腔、咽部,吸痰液。

5、吸痰后,用生理盐水抽吸。

6、冲洗完毕,旋紧调节阀,让负压降低到0.02MPA以下,关闭吸引器开关,松开吸痰导管与吸引器软管,开启储液瓶塞,倒空储液瓶,将其及吸引导管洗净,干燥,放回原处。

[使用注意事项]
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每吸痰一次更换吸痰管。

2、抽管时不可有负压,以免引起呼吸道粘膜损伤。

3、调节负压一般成人40.0~53.3kpa(300—40Ommhg),儿童<40.0kpa(250-300mmhg)0
4、若有气管切开吸痰,在吸气管切开处,再吸口鼻部。

5、采取左右旋转并向上提拉管的手法吸取。

6、吸痰器的储液瓶不可满。

7、每次吸痰时间V15s。

[应急措施]
1、电动吸引器使用出现故障,首先检查电源线路接连
是否完好,接头是否松动。

2、查看瓶口管路是否漏气,是否被堵塞。

3、排除以上故障后电动流产吸引器仍不能正常工作,立即更换负压吸引器,要调师真空压力表在正常范围
(P<0.04MP)o
4、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并向患者家属做好解释工作。

5、悬挂仪器故障标识。

6、立即通知仪器维修人员,临床人员使用“故障停用”标识牌进行标识,并及时向医学装备维修组(电话:**)报修。

吸痰考核操作流程及标准

吸痰考核操作流程及标准

吸痰术的操作流程主要分为6步,患者全程需要配合医生的指导。

1、操作者洗手,戴口罩、戴手套,将吸痰设备携至床旁,核对患者信息,患者需要把情况告诉操作者,同时不要紧张,要保持心情平静。

2、在操作者的帮助下,患者选择合适的卧位,把头偏向一侧,如果有假牙及时取出来,配合操作者的检查,比如张口、伸舌头。

3、操作者打开吸痰器的开关,会把其中一根导管放入患者的咽部,过程可能会有不适应,如果放入的时候,咽部感觉疼痛,要及时告诉操作者,放入导管完毕,就会开始吸痰操作。

4、吸痰的时间为每次抽吸时间<15秒,一次未吸尽,隔3~5分钟再吸,每次吸痰结束,要配合操作者取出导管。

5、在吸痰过程中,操作者会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记录吸出物的情况,由于吸痰过程可能会出现缺氧或窒息的情况,患者如果感觉不舒服,要和操作者示意,以免发生意外,
6、吸痰结束后,患者可以用干净的纸巾擦净脸部分泌物,选择舒服的姿势躺下,注意要多喝水,饮食清淡,不抽烟喝酒,减少对咽部的刺激。

电动吸引器吸痰操作流程图

电动吸引器吸痰操作流程图

电动吸引器吸痰操作流程图
素质要求
↓电动吸引器、多头电源、
插板、生理盐水、吸痰器
备齐用物→无菌持物钳
止血钳、弯盘、压舌板、接上电源,检查↓开口器、无菌纱布、消毒液试管吸引器是否完好←检查机器
↓核对床号、姓名,向病人
病人准备→解释,给病人摆好体位

打开开关
将吸痰管插入咽部及气管↓
从深部向上提拉,左右旋←吸痰
转,每次不超过15秒钟↓
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及
观察→吸出痰液的性质并记录

关闭开关

整理用物
【此文档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本文档可自行编辑和修改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吸痰操作流程

吸痰操作流程

电动吸引器吸痰法操作流程1、备齐用物携至患者床旁,挂消毒液瓶于患者床旁。

2、观察患者呼吸,注意有痰鸣音。

3、接通电源,打开开关,检查吸引器的性能是否良好,连接是否正确。

4、用生理盐水试吸,检查导管是否通畅,关上开关。

洗手。

5、使患者面侧向护士,昏迷者用开口器协助张口。

6、打开开关,根据患者情况及痰液的粘稠度调节负压(成人300-400m m H g)连接吸痰管,用生理盐水试吸是否通畅。

7、左手持吸痰管并将末端折叠,右手用镊子夹吸痰管(或用戴手套的手持吸痰管前段)轻轻插入口、(鼻)腔至咽喉部,然后放松导管末端将咽部的分泌物吸净。

更换吸痰管再深插至咽喉进入气管然后吸引。

8、吸痰时由深部左右旋转向上提拉,边吸边退吸净痰液。

9、导管退出后用生理盐水冲洗10、随时擦净溅出的分泌物,并观察吸痰后患者呼吸频率的改变,吸出痰液的颜色、性状和量。

11、吸痰毕,关上开关,分离吸痰管,将玻璃接管置于床旁盛有消毒液的瓶内。

12、用纱布擦净面部,联同手套、吸痰管置于医用垃圾袋内。

13、清理用物,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交代注意事项。

14、洗手,记录吸出物的颜色、性状和量。

经口/鼻吸痰技术操作评分标准经口/鼻吸痰技术一、目的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二、评估患者1、了解患者的意识状态、生命体征、吸氧流量;2、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的量、粘稠度、部位;3、对清醒患者进行解释,取得患者配合。

三、注意事项1、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插管动作轻柔、敏捷;2、吸痰前后应当给予高流量吸氧,吸痰时间不宜超过15秒;如痰液较多、需要再次吸入,应间隔3-5分钟,患者耐受后再进行;一根吸痰管只能使用一次;3、如患者痰稠,可以配合翻身扣背、雾化吸入;患者发生缺氧症状如紫绀、心率下降等症状时,应当立即停止吸痰,休息后再吸;4、观察患者痰液性状、颜色、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动吸引器吸痰操作流程
1、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吸痰应严格无菌操作,吸痰盅24h更换。
2、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吸引顺序:先吸气管内分泌物,再吸口腔,最后
吸鼻腔。
3、插入深度:经鼻吸引约20~25cm;经口约14~16cm,经鼻/口气管插管、
气管切开者以插至导管内口为宜。
4、记录吸痰次数,吸出物的性质、量,呼吸改善的情况。
未协助患者取合适体位 -3
安装检查、
调压
12
接错导管 -3
未试吸检查 -3
吸引力过大或过小、未调压 各-3
试吸
10
未戴手套 -5
手法不正确 -5
吸痰
24
插管手法不正确 -6
吸痰顺序错误 -6
每次吸痰时间过长 -2
处理问题不当 各-2
整理
10
未整床单位 -2
未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2
污物乱放、遗留用物在病房 各-1
5、进管时不可有负压。
6、依标准预防,做好个人防护。
电动吸引器吸痰操作评分标准
姓名科室考核日期
项 目
项目得分
扣分细则
实扣分
备 注



操作者仪态
5
未装不规范 -3
未洗手 -2
评估
9
未评估患者情况 每项各-1
未告知 各-1
用物准备
8
少一件 各-1
放置乱 -2
未检查仪器 -2




安全、舒适
6
未注意安全 -3
未分类放置、未洗手 各-1
一项未记录 各-1


态度
沟通
4
态度不认真 -2
沟通技巧欠佳 -2
整体性计划
性操作时间
20min
6
整体性欠佳 -2
计划性欠佳 -2
超时 -2
相关知识
5
相关知识不熟悉 -5
总 分100考核人员 Nhomakorabea字累计
扣分
得分
注:压力过大、损伤黏膜、吸痰顺序错误均为不及格。
2014年6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