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诗歌发展脉络表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概述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概述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概述

一、诗经-楚辞-汉赋-魏晋南北朝民歌-汉魏元朝文人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格律诗-宋词-元曲-现代诗。

二、诗者,感其况而述其心,发乎情而施乎艺也——摘自赵缺《无咎诗三百序》。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是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体裁,而诗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的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高度集中地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精神世界。孔子认为,诗具有兴、观、群、怨四种作用。陆机则认为:“诗缘情而绮靡”。在中国古代,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称为歌,后世将两者统称为诗歌。

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尚书·虞书》:“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礼记·乐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早期,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诗即歌词,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后来诗、歌、乐、舞各自发展,独立成体,诗与歌统称诗歌。诗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来源于上古时期的劳动号子(后发展为民歌)以及祭祀颂词。诗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中国诗歌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如,《诗经》《楚辞》和《汉乐府》以及无数诗人的作品。西欧的诗歌,由古希腊的荷马、萨福和古罗马的维吉尔、贺拉斯等诗人开启创作之源。

诗歌发展经历了《诗经》→ 《楚辞》→汉赋→汉乐府诗→建安诗歌→魏晋南北朝民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诗歌→现代诗的发展历程。

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

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

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

中国诗歌有着悠久的历史,经历了多个时期的发展和演变。下面将为您介绍中国诗歌的发展历程,涵盖了从古代到现代的重要阶段。

1. 古代诗歌(先秦时期至唐代)

中国古代诗歌起源于先秦时期,最早的诗歌作品可以追溯到《诗经》。《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包括了来自不同地区和不同时期的民间诗歌。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古代诗歌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文学形式,尤其是在唐代。唐代是中国诗歌的鼎盛时期,出现了许多伟大的诗人,如杜甫、李白、王之涣等,他们的作品成为了中国诗歌的经典之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宋元词和诗(宋代至元代)

宋代是中国词的黄金时期,词是一种以抒发个人情感为主题的短诗体。词在宋代达到了高峰,代表作家如苏轼、辛弃疾等,他们的作品表达了复杂的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元代继承了宋代的词人传统,但也有所创新,以杨万里、郑光祖等为代表的元代词人注重自然描写和社会批判。

3. 明清诗词(明代至清代)

明代的诗歌注重文人雅致和宫廷风格,代表作家有文徵明、于谦等。清代的诗歌则更加注重现实生活和个人情感的表达,代表作家有袁枚、纳兰性德等。明清时期的词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创作水平,代表作家有杨慎、纳兰性德等。

4. 近代诗歌(清末至民国时期)

清末民初是中国现代诗歌的起点,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国诗歌开始出现了现代主义的倾向。代表诗人如鲁迅、郭沫若、徐志摩等,他们的作品探索了新的诗歌形式和主题,对中国诗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5. 当代诗歌(1949年至今)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在新中国的建设过程中,诗人们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创作,代表作家如毛泽东、艾青等。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诗歌迎来了多元化的发展,不仅有继续传承传统的作家,如北岛、余光中等,也有探索新的表现形式和内容的作家,如海子、杨炼等。

中国古典诗歌发展

中国古典诗歌发展

中国古典诗歌发展

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本文将从古代诗歌的起源、发展到唐宋诗歌的鼎盛,再到元明清诗歌的变革和现代诗歌的嬗变,全面介绍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历程。

一、古代诗歌的起源和发展

中国古代诗歌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在古代,民间歌谣和祭祀歌曲是最早的诗歌形式,它们是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也是人们表达情感和思想的重要手段。古代诗歌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主要包括:早期诗歌、汉赋、魏晋南北朝诗、唐诗、宋词等。

早期诗歌:早期诗歌是指先秦时期的诗歌,以《诗经》为代表。《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大量的民间歌谣和祭祀歌曲,内容涉及宗教、政治、爱情、人生哲学等方面,为后世的诗歌创作提供了重要的素材和范本。

汉赋:汉赋是指西汉时期的文学形式,以《乐府诗集》为代表。汉赋是以音乐为基础的文学形式,它既有诗歌的形式美,又有音乐的节奏美,内容多为赞颂功德、咏史抒情、祝福吉祥等。

魏晋南北朝诗:魏晋南北朝诗是指魏晋南北朝时期(220年-589年)的诗歌,以陶渊明、谢灵运、王羲之等人为代表。这一时期的诗歌以咏物抒情、抒发人生哲理为主要特点,强调诗歌的真实性和感性表达。

唐诗:唐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鼎盛时期,以李白、杜甫、白居易、

王维等人为代表。唐诗以形式美和意境美为主要特点,形式上注重韵律、格律、意象和意境的表现,内容上则涉及到政治、社会、历史、人生哲理等方面。

宋词:宋词是中国古代诗歌的重要形式,以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人为代表。宋词以咏史抒情、抒发人生哲理为主要特点,形式上注重音乐性和节奏感,内容上则涉及到爱情、家国情怀、人生哲理等方面。

清代诗歌发展历程

清代诗歌发展历程

一.清代前期诗歌

清代诗歌在艺术上不满元诗的纤弱、明诗的肤廓和狭隘,在技巧上兼学唐、宋诗的长处,不断追求创新,改变了元明以来的颓势,出现了新的繁荣。

1.遗民诗人

清朝入关后的一段时间,诗坛最富有时代精神的诗歌是遗民诗人的作品。著名的有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吴嘉纪、屈大均、杜濬、钱澄之、归庄等。这些诗人都能面对现实,在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特定时期,怀抱救世拯民的思想,关注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奔走呼号,唤醒人心,复兴家国,包含着强烈的反对压迫和侵略的正义性和爱国精神,在当时激励着汉族人民的反抗斗争。抒发家国之悲和同情民生疾苦的共同主题,他们的诗作矫正了明代前后七子的拟古倾向和公安、竟陵诗人的空疏浅薄,恢复了诗歌的风骚传统和斗争精神,为清代诗歌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其中以顾炎武、屈大均最有代表性。

顾炎武从事抗清斗争多年,以恢复故国为志。论诗“主性情”,反对模拟,提倡“文须有益于天下”。他的诗共存四百多首,大部分是五言诗,以拟古、咏怀、游览、即景等围绕抒发民族情感和爱国思想为主题,反清复明和坚守气节是其诗突出的色调。诗作不假雕饰,格调质实坚苍,沉雄悲壮,往往接近于杜甫,在清代评价很高。

屈大均曾以屈原后代自居,学屈原和《离骚》,兼学李白和杜甫。无论在诗歌风格,还是在人格上,屈大均对李白都极为推崇。他的诗肆扬奔放,激荡昂扬,于雄壮中飞腾驰骋,豪气勃勃。他的诗也常有逼近李白风范之作。屈大均诗在清初影响极大,和陈恭尹、梁佩兰号称“岭南三大家”。

2.“江左三大家”

由明入清而又仕于清的著名诗人有钱谦益、吴伟业和龚鼎孳,人称“江左三大家”。钱宗宋诗,吴尊唐调,二人各立门户,都是清代首开风气的诗人,影响很大。以后清诗的许多流派,都不出尊唐、宗宋两途,都不出他们两人影响的范围。

古代诗歌发展脉络

古代诗歌发展脉络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线索

一、上古——口头歌谣

二、先秦——诗歌发展的两大源头

现实主义源头:西周至春秋诗经

浪漫主义源头:战国后期楚辞代表作家:屈原

三、汉代——汉乐府上邪陌上桑孔雀东南飞

文人五言诗古诗十九首

四、魏晋南北朝——

1、建安文学文学的自觉时代:三曹曹操、曹植、曹丕

建安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

文学特征:建安风骨、汉魏风骨

2、正始文学:代表作家:阮籍、嵇康

3、两晋文学:西晋:左思

东晋:陶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派

谢谢灵运:开创了山水诗派

4、南北朝时期最大的成就是民歌的发展

南朝民歌:文学特征:题材狭窄爱情、风格艳丽;喜用双关

代表作西洲曲

北朝民歌:文学特征:题材广泛、风格刚健、语言直率

木兰辞代表了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

文人诗创作:代表诗人:鲍照、谢朓、庚信

五、隋唐五代——

1、初唐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陈子昂

2、盛唐诗仙:李白、诗圣杜甫中国诗坛盛极一时的“双子星”

山水田园诗派:王王维、孟孟浩然

边塞诗派:高适、岑参、李颀、王昌龄

3、中唐韩孟韩愈、孟郊——诗歌的风格特征:奇崛险怪

元白元稹、白居易——诗歌的风格特征:语言平易直白

李贺人称“诗鬼”——诗歌的风格特征:诗境诡谲

4、晚唐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

温庭筠诗歌的风格特征:哀艳

六、宋代——

1、江西诗派: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 ;

2、苏轼北宋时代最有成就的诗人

3、“诚斋体”:杨万里

4、陆游南宋诗坛当之无愧的盟主

宋诗特点好议论、重理趣、以文为诗

七、元代——杨维桢铁崖体

八、明代——高启、李梦阳与前七子、李攀龙与后七子

九、清代——

1、江左三大家:钱谦益、吴伟业、龚鼎孳

第十章清代诗歌

第十章清代诗歌


2、康熙年间:“国朝六家” “南施北宋”——施闰章和宋琬 施长于五言,风格温和,涉及民生疾苦; 宋擅写七言,诗风雄健,偏重个人境遇的描写和自我 情感的抒发 “南朱北王”——王士禛和朱彝尊 王士禛标榜神韵,继钱谦益之后主盟诗坛数十年,影 响最大; 朱彝尊早年诗作内容充实,多为唐调,后来转而学宋, 以学力、才藻见长,为清诗中浙派的领袖
《秋柳》之一


秋来何处最销魂。残照西风白下门。 他日差池春燕影,只今憔悴晚烟痕。 愁生陌上黄骢曲,梦远江南乌夜村。 莫听临风三弄笛,玉关哀怨总难论。

1、主旨: 借咏大明湖柳遥指南京白下门之柳,以杨柳之盛衰象征 南明王朝之兴亡 2、句意: 首联——问答,点明西风残照之“白下门”是令人伤感 之处 颔联:对比,写杨柳今昔之变,寓故国之思 颈联:用典,扣杨柳,流露深沉的失望与痛苦 尾联:用典,告诫诸位亡国失君本已哀恸至极无需再论 3、艺术特色: 诗是咏物,但不为物囿,感情诚挚悲凉,一股哀怨之情, 流荡于诗外。 诗笔清丽,意味含蓄,体现诗人“神韵”说的特点。
顾炎武




《精卫》 万事有不平,尔何空自苦?长将一寸身, 衔木到终古。我愿平东海,身沉心不改,大海 无平期,我心无绝时。呜呼,君不见,西山衔 木众鸟多,鹊来燕去自成窠。 以精卫精神寄寓恢复故国的决心始终不渝 前四句——问,突出填海之艰难 次四句——答,突出言语坚决,意志坚定 尾二句——叹,凡鸟反衬精卫精神崇高伟大

中国古代文学史(选)清代诗歌和词6

中国古代文学史(选)清代诗歌和词6

2、清初入仕诗人
真正主宰清初诗坛的是入清后入仕的诗 人钱谦益、吴伟业,这些诗人常为自己 的政治选择而懊悔,后半生多是在矛盾 与痛苦中度过。在文学上能兼融并蓄, 有较高的艺术水平。
钱谦益
宗宋派领袖
字受之,号牧斋,晚号蒙叟,江苏常熟人 。明万历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后降清,任 礼部侍郎,不久辞归著述,同时秘密进行反 清活动。
“格调说”对“神韵说”空疏浅 陋的弊病有所补救,但它维护传统 “诗教”,基本属封建正统派诗论。
翁方纲
肌理说
认为“为诗必以肌理为准”。
“义理之理,即文理之理,即肌理之 理也”(《志言集序》)。他把思想意 义(义理)与组织结构(文理)、学问材 料(肌理)统一起来,认为作诗不在力 求神韵,不在死守格调,也不在空谈 性情,而在读书,有学问,有方法。 把诗歌引向“考据入诗”的故纸堆, 成了令人生厌的学问诗。
遗民诗人保持气节,关注现实;入仕诗人 出处尴尬,多表现伤感情怀; 后期诗人: 国朝诗人。多重形式技巧,喜 立派别门户,与现政权和谐相处。主要有 王士祯、朱彝尊、赵执信、查慎行等。
1、清初遗民诗人
清初遗民诗 从传统的民族立场和民族气节出发,揭露清军暴行,颂扬
抗清英烈,寄托故国哀思,抒发忠贞情感。有的作品揭示 了易代之际人民饱受战祸的痛苦,具有慷慨苍凉、激楚悲 壮的时代特色。其中最著名的是顾炎武、吴嘉纪、屈大均 。

诗歌发展脉络(简史)

诗歌发展脉络(简史)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
体制:“风、雅、颂”三部分
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 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 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的功业 的
表现手法: 赋(铺陈叙述) 比(比喻) 兴(起兴)
硕 鼠
• • • • • •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 逝将去女,适彼乐土。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 逝将去女,适彼乐国。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 逝将去女,适彼乐郊。 三岁贯女,莫我肯顾。 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三岁贯女,莫我肯德。 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三岁贯女,莫我肯劳。 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五、18世纪启蒙文学
18世纪,欧洲各国都相继发生了启蒙运动,并产生了具有鲜明 倾向性和教诲性的启蒙文学。 威廉· 布莱克和罗伯特· 彭斯是这一时期英国重要的诗人。 布莱克也是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先驱。 德国的“狂飙突进”运动中诞生的伟大诗人歌德把德国文学推 向欧洲文学的前端,对欧洲文学贡献巨大,他的杰作《浮士德》与 荷马史诗、但丁的《神曲》齐名,是史诗性的巨著,也是德国文学 史上最伟大的作品。歌德的挚友席勒也是德国重要的诗人,和歌德 一起把古典文学推向了高峰。 《浮士德》取材于16世纪德国的民间传说,全诗长达12000余 行,描写主人公浮士德一生的探求经历。作品创作时间持续近60年 ,是歌德毕生的心血、思想和艺术的结晶。浮士德是一个不朽的文 学典型。这一形象最显著的特征的永不满足现状,永远追求新的目 标,生命不息,奋斗不止。这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就形成了“浮士德 精神”。

清代诗词的时代背景探析

清代诗词的时代背景探析

清代诗词的时代背景探析

1. 引言

1.1 概述

清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它从1644年开始,持续了近300年,涵盖了顺治、康熙、雍正、乾隆等多个朝代。在这个时期,封建制度逐渐加强,社会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与此同时,清代也是中国古典诗词的重要发展时期之一,其作品丰富多样、风格各异。

1.2 文章结构

本文将采取三个主要部分来探讨清代诗词的时代背景。首先将介绍清代社会政治环境和文化思潮演变对于诗词创作的影响;接着将讨论文人士大夫阶层在清代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最后将探究清代诗词的题材和风格特点,并通过名家及其代表作品欣赏来突出。

1.3 目的

本篇长文旨在深入分析清代诗词创作背后的时代背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时期创作出来的精彩之作。通过对社会政治环境、文化思潮演变以及文人士大夫阶层的地位和作用的探讨,读者将能够更好地把握清代诗词的发展脉络和创作动力。此外,通过对清代诗词题材和风格特点的分析,读者将能够更深入地

了解其独特之处并欣赏到其中蕴含的美学价值。

(注意:由于输入限制,请确保以上内容不超过200个字)

2. 清代诗词的背景

2.1 社会政治环境

清代,始于1644年明朝灭亡,终于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代初期的社会政治环境呈现出了明显的变化。作为满洲人的清朝入主中原,国家形势发生重大变革。满族统治者在执掌政权后,通过一系列改革措施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然而,满清在推行各项政策时也面临着来自汉族士绅和民众的不满和反抗。

在社会结构方面,清朝采用了封建制度,并将自己视为正统中国王朝的延续。整个社会分为四个等级:贵族、士人、农民和手工业者。这种等级制度使得文人士大夫阶层成为社会中最有声望和权力的群体之一。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

边塞诗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犹著。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正始文学:代表作家:阮籍、嵇康 3、两晋文学: 西晋:左思 东晋: 陶(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派)
谢(谢灵运 :开创了山水诗派)
4、南北朝时期(最大的成就是民歌的发展) 南朝民歌:文学特征:题材狭窄(爱情)、风格艳丽,喜用双关
代表作《西洲曲》 北朝民歌:文学特征:题材广泛、风格刚健、语言直率
《木兰辞》(代表了北朝民歌的最高成就) 文人诗创作:代表诗人:鲍照、谢朓、庚信 隋唐五代——初唐 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陈子昂
轼 宋词(婉约派:柳永、李清照,豪放派:苏轼、辛弃疾)
元代——元曲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马致远和白朴 ) 清代——清诗(龚自珍)、清词(纳兰性德)
• 三、陷贼和为官时期(四十五至四十八岁) 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 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他面对混乱的长安,听到官军一再败退的消 息,写成《月夜》、《春望》、《哀江头》、《悲陈陶》等诗。后来他潜 逃到凤翔行在,做左拾遗。由于忠言直谏,上疏为宰相房琯事被贬华州司 功参军(房琯善慷慨陈词,为典型的知识分子,但不切实际,与叛军战, 采用春秋阵法,结果大败,肃宗问罪。杜甫始为左拾遗,上疏言房琯无罪, 肃宗怒,欲问罪,幸得脱)。其后,他用诗的形式把他的见闻真实地记录 下来,成为他不朽的作品,即“三吏”、“三别”。 “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三别”:为“新 婚别”,“无家别”,“垂老别”。

清朝的诗词歌赋

清朝的诗词歌赋

清朝的诗词歌赋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文学艺术创作在中国文化发展史上

占据着重要地位,尤其是诗词歌赋,是清朝文学的代表作之一。清朝的诗词歌赋历经了不同的发展阶段,从康熙、雍正到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特点。

清朝的诗歌文学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继承唐宋传统的文人诗歌,另一类是受

到元明白话小说的影响,注重白话文的散曲。在文人诗歌方面,清朝的诗歌延续了唐宋诗歌以来的传统,以咏物、咏景为主要内容,而“抒情”和“议论”则成为唐宋后

期到明清时期的不同的诗歌类型。清代诗人钟嵘称:“吾清人拟诗,绝非抒情,只

是从物中发人之情,又可兼发物之情”(《诗人吟》)。清代诗人把对自然物象的

研究与对人性生命的反思相融合,区别于以往的诗歌风格,具有独特的“拟物诗”风格。

清朝文人诗歌的特点还表现在写景方面。诗人们不仅注重对景象的深入研究和

描绘,而且重视对自然景观的临习。例如,康熙时期,诗人岳珂常常出游各地,先亲临现场,再通观诗歌先贤的集大成之作,才发一人之笔。他曾经写有“赏石帖树

千题百事,尽出浅还深,遥入画图。”清代文学家尤以吟咏名胜古迹、山水田园为

精髓,因此,他们的诗歌往往流露出清朝文化的深刻内涵。

在散曲一类的作品中,清朝的散曲出现了一定的发展趋势。这一时期,汉语散

曲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而且是以小令、笙箫曲调为主体的,这是清代散曲独有的一部分。最初的“满洲曲子”曾经被视为清代散曲的典型代表之一,但在后来因为呈现出一种传统形式,而渐渐被时代淘汰。清代散曲的特色在于其敏感、周密、机智、文艺的情感表达。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史
彩 3、楚辞的语句参差,富有变化,篇幅一般比较长 4、常用语气助词“兮”(句末:加强整体语气,句中:表停顿)
奠基人、最早影响最深远的爱国诗人——屈原。
代表作:《离骚》 《九歌》是屈原据民间祭神乐歌改作或加工而成。传说是屈原放逐
江南时所作,当时屈原“怀忧若苦,愁思沸郁”,故通过制作祭神乐歌,以 寄托自己的这种思想感情。但现代研究者多认为作于放逐之前,仅供祭祀之 用。《共十一篇:《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 《大司命》、《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 《礼魂》。
清代——清诗(龚自珍)、清词(纳兰性德)
杜甫其人
杜甫(七一二-七七零),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 (今河南省巩县),是名诗人 杜 审言的孙子。因曾居长安 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三十五岁以前 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 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 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 (七五九),他弃官西行,杜甫经历了一系列仕途打击, 其“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彻底落空。诗人流 落蜀地,寄人篱下,困厄穷途,家事、国事均忧心忡忡, 苦闷彷徨。 ,期间曾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 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 滞夔州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中唐时期
元缜、白居易的“新乐府 运动”使诗歌走向平实;

明清时期的诗词风格演变

明清时期的诗词风格演变

明清时期的诗词风格演变

简介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在这个时期,诗词成为了文人士子们表达情感、抒发思想的重要形式之一。本文将着重讨论明清时期诗词的风格演变。

明代诗词风格特点

明代初期,由于战乱和政治局势不稳定的原因,明代初年的诗人多以豪放派为主,他们笔下的作品流露出对现实社会不满和对人生苦难的独特感悟。然而随着经济与社会的相对稳定,明代中后期的诗歌逐渐呈现出细致入微、含蓄深远的特点。此外,自南宋开始被重视起来并不断发展完善的律诗,在明代也达到了非常高水平,并且成为当时最主要的写作形式之一。

清代诗词风格特点

进入清代后,受到康乾大典和科举制度等因素影响,在社会经济条件相对稳定与知識分子荣誉地位得到提升的背景下,清代的诗词创作水平获得了进一步提高。在清代的诗人中,被称为“八大山人”的石涛和黄宾虹被公认为是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在他们笔下的作品罕见地将山水画与诗歌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新颖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同时,康熙皇帝对文化艺术的重视也促进了清代诗词风格的多元化发展。

明清时期诗词风格演变原因

明清时期诗词风格演变的原因众多。其中,社会经济条件和政治局势的变迁起到了关键作用。战乱和动乱使得明代初年尤其是北方地区的文人们面临巨大生活压力,并将这些不满情感转化为豪放派风格的写作。而随着社会逐渐稳定,明朝文化进入一个相对和平安定阶段,并受到历代悠久文化传统与南宋以来律体诗发展所推动,细致入微、含蓄深远成为当时主流更重要。

在清代,康熙皇帝对文化艺术的扶持推动了诗词的多样化发展。此外,科举制度也对清代诗词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为了通过科举考试获得官职,书生们花费大量时间学习古文,并借鉴古人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清代古文和律体诗的繁荣。

第六节 清代诗文词的发展演变

第六节  清代诗文词的发展演变

第六节清代诗文词得发展演变

总体而言,清代得诗文词成就未能超越前代,但就是名家迭出,流派众多,也不可轻视。

一、清代初期得诗文词

(一)诗

(1)清初得诗坛上,遗民诗人黄宗曦、顾炎武、王夫之等不满清廷得民族压迫与专制统治,所作诗篇或悲思故国,或讴歌贞烈,或谴责清兵,或表白气节,共同主题就就是抒发家国之悲与同情民生疾苦,风格悲壮沉郁,感慨深沉幽远,时代特色极为鲜明。

(2)同时得钱谦益、吴伟业两人均为官两朝,有失大节,但诗歌创作却较有特色。特别就是吴伟业得歌行诗“梅村体”风行一时。

(3)清初诗论方面,诗坛领袖王士祯(号阮亭,又号渔阳山人)提倡“神韵”说。其含义与锤嵘《诗品》得“滋味”说、司空图得“韵外之致”说大体相同,而以《二十四诗品》“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与严羽《沧浪诗话》“羚羊挂角,无迹可求”为最高境界。她在《蚕尾续集序》说:“梅止于酸,盐止于咸,饮食不可无酸咸,而其美常在酸咸之外,酸咸之外者何?味外味也;味外味者,神韵也。”她所谓神韵,就是指诗歌要具有含蓄深蕴、言尽意不尽得特点。

(二)文

散文方面,清初重要作家有魏禧、侯方域、汪琬等,被称为“国初三大家”。其中魏禧观点卓越、析理透辟,汪琬写人状物笔墨生动,而侯方域则继承韩、欧传统,融入小说笔法,文笔流畅恣肆,描写详尽委

曲,被推为第一。

(三)词

词至清代,经过元、明得中衰以后,重又呈“中兴”气象。词家辈出,词作繁富。

(1)清初词坛,陈维菘效法苏、辛之豪放而开“阳羡词派”。陈维菘一生作词1800多首,居古今词人之冠。词作多反映明末清初得国家大事,有“词史”之称。

清代诗歌

清代诗歌

清代诗歌:

名词解释

1、岭南三大家:“岭南三大家”之称缘于稍后的王隼取屈大均、陈恭尹、梁佩兰诗合刻为《岭南三家集》。陈恭尹字元孝,广东顺德人,明亡后出游四方,晚年归家,以诗文自娱,自称罗浮布衣,有《独漉堂集》,其诗感时怀古,抒发亡国之悲,间或表达矢志复明的决心,激昂盘郁,长于七律,《邺中》《读秦记》等,是所谓“人无数篇”的名作。梁佩兰字芝五,号药亭,曾仕清朝,诗多酬赠与写景,七古苍凉伉爽,《易水行》《养马行》等写社会民情,寄有深意,能独开生面。有《六莹堂集》。

2、清初遗民诗人:清初诗坛的主流是“遗民诗”。在当时汉族人民和清朝统治者之间存在尖锐的民族矛盾的情况下,具有反清思想的明朝“遗民”诗人,他们有的直接参加抗清的政治、军事斗争,甚至以身殉难。有的以流亡隐居或削发为僧保持气节,志行皎然。他们写了不少表现民族大义、闪耀战斗光芒的诗篇。有的诗篇因受禁锢而失传,但流传下来的还是富有反抗精神的。这些诗人,主要有顾炎武、阎尔梅、傅山、黄宗羲、钱澄之、归庄、吴嘉纪、王夫之、吕留良、屈大均、陈恭尹等。

3、江左三大家:江左三大家是中国明末清初诗人钱谦益(1582~1664)、吴伟业(1609~1672)、龚鼎孳(1615~1673)三人的合称。三人皆由明臣仕清,籍贯都属旧江左地区,诗名并著,故时人称江左三大家。顾有孝、赵澐选其诗为《江左三大家诗抄》9卷。有康熙帝刊本。

4、“梅村体”:指的是清初吴伟业的一种诗体风格。以明清易代的史实为题材,反映社会变故,感慨朝代兴亡;吸取白居易《长恨歌》《琵琶行》、元稹《连昌宫词》等歌行写法,侧重叙事写人,辅以初唐四杰的采藻缤纷,晚唐温、李的风情韵致及明代传奇曲折变化的戏剧性。代表作《圆圆曲》《永和宫词》等。成为古代叙事诗新的高峰。后人取吴伟业之号,称之为“梅村体”。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表格)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表格)

中国古代诗歌发展概述(表格)

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可以追溯到西周和东周时期。《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包括了十五篇“国风”和“雅”篇,以及“商颂”、“XXX”和“鲁颂”等祭祀曲,以及“赋”和“比”

等形式。其中,“雅”篇以XXX为代表,是《诗经》的精华所在。句式上以四言为主,章法复沓,回环往复,语言上则以双声叠韵为特点。《诗经》共305篇,被尊为经典之一。战国时期,楚辞的出现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风格诗歌的源头,以波荡汹涌的感情,奇幻瑰丽的想象,铺陈华美的语言为特点。

汉代时期,离骚被认为是最高成就。汉代乐府继承了《诗经》,反映了当时的现实情况。五言抒情诗的典范则是《古诗十九首》,其中包括了人表离情别思,宦游失意,叹人生短促等主题。建安文学时期,三曹建安七子的诗歌以反映社会丧乱、人民苦难为主题,有强烈的现实性。他们的风格受乐府民歌影响,以“慷慨悲凉”为特点,XXX更被誉为“诗中之圣”。

魏晋时期,XXX和XXX的诗歌则表现了他们的愤世嫉俗和佯狂放诞。XXX的《咏史》则影响了后世的咏史诗,他将

历史和个人融为一体,表现出慷慨遒劲的风格。XXX时期,

田园诗和咏怀诗成为主流。XXX被誉为“隐逸诗人”和“田园诗人”,独创田园诗,表现出农村恬美和自得心境。XXX则表现

了理想不能实现的苦闷及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崇高,以真切描绘山水,出语平淡,风格清新为特点。

唐代时期,文七鲍照的XXX言诗歌和五言绝句成为主流。XXX则创制了七言歌行,表现出对门阀制度的不满和建功立

业的抱负。这些诗歌以豪放、凌厉为特点,对唐代五言绝句产生了影响。宋代时期,永明体成为主流,XXX被认为是代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代诗歌发展脉络图

人屈

《翁山诗

外》

《翁山诗

略》

屈大均诗以

屈原为楷模,效

法注重民生的

诗圣杜甫,但又

自铸伟辞,开辟

出自成一家的

“翁山诗派”,

形成词语璀璨

瑰丽、情感沉烈

恢宏、意象雄奇

的独特风范,将

文采美、性感美

与理性美有机

地结合在一起,

“他的文采美

发自情感美,而

情感美又遵循

着理性美,这种

完美的结合,使

得他的诗文具

有动人心魄的

艺术感染力。

人的空疏浅薄,恢复了诗

歌的风骚传统和斗争精

神,为清代诗歌的发展开

辟了道路。其中以顾炎

武、屈大均最有代表性。

《陋轩诗

集》

他终日把卷苦

吟,写出了大量

反映社会黑暗,

民不聊生的诗

篇。他的诗以其

真实而深刻的

内容和高度概

括的手法,反映

了当时劳苦大

众苦不堪言的

生活困境和自

己的思想感情。

清代

亥杂诗》表示态度和愿

望。他以政论作

诗,但并不抽象

议论,也不散文

化。实际他写得

多的还是五七

言“古体侓诗”,

七言的“近体

诗”,而以七言

绝句为大宗。一

般趋向是不受

格律的束缚,自

由运用,冲口而

出。这也以七言

绝句表现得最

突出。

富而深刻。而表现方法也

十分多样,或直率,或奇

诡,散行中有骈偶,简括

中有铺陈,语言瑰丽古

奥。

郑珍《下

滩》

何绍基

创作倾向是“合

学人、诗人之诗

二而一之”。宋

诗派学古并不

主张机械地拟

古,他们也吸收

了宋人学唐而

“力破余地”的

艺术创造精神,

追求诗歌的独

创性。

成就较为突出的郑珍以

刻炼之笔出以平易面目,

确有独自风格。不过由于

他们缺乏新思想,又或为

达官贵人,或为贫寒学

者,生活面狭窄,尽管尖

锐的阶级矛盾、民族矛盾

也曾在他们的诗歌中激

起一点回响,但总体说

来,诗歌的现实内容是较

为贫乏的。宋诗派至光绪

年间衍为“同光体”。

清诗简论课程作业

班级:140901 班

学号:14090101138

姓名:朱春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