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诊
问诊的名词解释
问诊的名词解释
问诊是指中医采用对话方式,向病人及其知情者查询疾病的发生、发展情况和现在症状、治疗经过等,以诊断疾病的方法。为四诊之一。
其内容最早见于《素问·征四失论》等篇。《难经》则将望、闻、问、切四种诊法并列。明代张景岳《景岳全书·十问篇》,较全面地归纳总结了问诊的内容、顺序及其辨证意义。清代林之翰《四诊抉微》将问诊始列为专篇。
简介:
问诊是询问病人及其家属,了解现有证象及其病史,为辨证提供依据的一种方法。明代医家张景岳认为问诊“乃诊治之要领,临证之首务。”综观四诊所获证象,大半均由问诊得来,即知此言不谬。问诊范围甚广,将《景岳全书》所列十问加以增损进行研讨,余未备述。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疼痛四问便,五问呕眩六问悸,七苦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病机全从证象验。妇人尤必问经期,先后闭崩宜问遍,再添片语告儿科,外感食积为常见。
询问的项目主要包括:一般情况(姓名,年龄等),主诉(病人就诊的最主要原因或最主要症状),现病史(当前症状的开始时间,诱因,部位,持续时间等),既往史,系统回顾,月经史,生育史,家族史等。一些简单或直观的疾病,通过问诊即可有初步诊断。问诊也可初步区分一些疾病,如宫外孕和阑尾炎均可致急性下腹痛,这时,医生通过询问病人月经史即可初步区分。
问诊,诊断学名词。为四诊之一。通过问诊了解既往病史与家族病史、起病原因、发病经过及治疗过程,主要痛苦所在,自觉症状,饮食喜恶等情况,结合望、切、闻三诊,综合分析,作出判断。《素问·三部九候论》:“必审问其所始病,与今之所方病,而后各切循其脉。”《素问·疏五过论》:“凡欲诊病者,必问饮食居处。”后世医家将问诊主要内容归纳为“十问”,编有十问歌,简便易记。参十问条。
问诊的概念
问诊的概念
1. 问诊的定义
1.问诊是医学术语,用于形容医生与患者之间的互动过程。
2.问诊是医生获取病史、症状、疾病发展过程等相关信息的方式。
2. 问诊的重要性
1.问诊是诊断疾病的第一步。通过问诊,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病情,帮助制定
治疗方案。
2.问诊可以帮助医生区分疾病的类型。不同疾病有不同的症状特征,问诊有助
于医生辨别。
3.问诊可以建立医患之间的信任关系。通过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医生可以
增加患者的满意度和治疗合作度。
3. 问诊的步骤
1.患者基本信息的了解。包括年龄、性别、职业等。
2.主诉的了解。询问患者当前的症状以及症状的发生时间、程度等。
3.病史的了解。询问患者有关既往病史、家族病史、过敏史等。
4.系统回顾。询问患者有关其他系统的症状。
4. 问诊的技巧
1.倾听技巧。医生应倾听患者的述说,并给予适当的反馈。
2.提问技巧。医生应提出清晰、有针对性的问题,以获取更多详细信息。
3.敏感问题的处理。医生应注意处理涉及患者隐私或敏感问题时的方式。
5. 问诊与中医诊断的关系
1.中医注重问诊。通过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和个体特点,中医可以辨证施治。
2.中医问诊包括四诊法,即望诊、闻诊、问诊、切诊。
6. 问诊的发展与创新
1.远程问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远程问诊逐渐成为一种趋势。
2.人工智能辅助问诊。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提高问诊的效率和准确性。
7. 问诊的局限性
1.信息获取受限。患者可能因各种原因无法提供准确的信息。
2.主观因素干扰。患者的情绪、认知等因素可能影响问诊过程。
3.专业水平不足。问诊需要医生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和医学知识。
问诊
问 什 么?
牢记问诊的内容
掌握病史的内容,对于问诊、书写病历非常重要,病史 的具体采集方法将在后面详细叙述。病史的内容包括以 下几个部分:
1、一般信息;(姓名、性别、年龄……)
2、疾病信息;(包括主诉、现病史、既 往史、系统回顾)
3、个人信息;(个人史、婚姻生育史、 月经史、家族史)
问诊的内容
有哪里不舒服?” 用病人自己的语言概括其就诊的主要症 状(体征)及其时间。
用1-2句话,一般在20字以内,包含疾病发生到就诊 的时间。要求:体现归纳和提炼性,反映诊断的趋向性 (系统或部位)。
尽可能用病人自己描述的症状,而不是医生对患者的 诊断用语。
掌握问诊的提纲
3 现病史 是病人目前的主要问题,为病史的主体,应详细询
问并记录 (1) 询问起病情况(缓急)和患者的时间 例:“请谈谈你 起病的情况” 、“你生病多久了?”、“如何发病?”
例如:脑栓塞起病急骤、肺结核疾病缓慢;脑血栓形 成多发生在夜间睡眠过程中,而脑出血多在饮酒、情绪 激动的状态下发生。先后出现几个症状,应按照时间顺 序叙述,如发热、胸痛20日,呼吸困难10日,下肢浮肿1 日。
掌握问诊的提纲
7. 婚姻史 询问患者婚否、结婚年龄、配偶的健康状况、性生活
情况、夫妻关系等。 8 月经史和生育史
若患者为女性病人,应当询问月经史和生育史。月经 史记录格式如下:
问诊
一般项目(general data)
1、姓名 2、性别 3、年龄 4、民族 5、婚姻 6、职业 7、地址 8、工作单位 9、住院时间 10、记录时间 11、病史陈述者 12、可靠程度
提醒: (1)婚否:根据不同年龄采用不同问法 青年人:结婚没有? 中年人:什么时候结婚的? (2)职业:应问具体职业,排除职业病
第一章
问诊与病史
问诊(inquiry)是医生通过对患者 或相关人员的系统询问获取病史资 料,经过综合分析而作出临床判断 的一种诊断方法。
问诊(inquiry)
一、问诊的重要性 二、问诊的方法与技巧及注意事项 三、问诊的内容 四、特殊情况的问诊技巧
问诊的重要性
1、问诊是必须掌握的基本功,掌握问诊的方 法才能采集到完整、准确的病史,对疾病 的诊断和处理非常关键,同时也可以避免 漏诊和误诊。
现病史的内容
(3)主要症状的特点: ①主要症状出现的部位: 心前区痛——心绞痛 右上腹痛——肝脏疾患 ②性质:灼痛(胃炎);胀痛(肝);隐 痛(胃溃疡);绞痛(心、肾结石) ③持续时间:心绞痛(阵发)持续(肝炎, 脓肿)
现病史的内容
④ 有无放射:胆囊炎(右肩部),心(左 肩、上肢) ⑤程度:轻(胃炎),剧痛(肠穿孔、胆 结石) ⑥加重与缓解的因素:胃溃疡病,寒冷, 刺激食物加重,进食缓解。
系统回顾(review of systems)
问诊的内容包括哪些
问诊的内容包括哪些
问诊是指患者就诊时,医生通过询问病史、观察症状、进行体格检查等方式来获取疾病诊断和治疗建议的过程。在问诊过程中,医生需要获取患者的详细信息,以便进行正确的诊断和治疗。问诊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病史询问。
病史是指患者的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情况,包括疾病的起因、发病时间、症状表现、治疗经过等。医生在问诊时需要询问患者的病史,以了解疾病的全貌,为后续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2. 症状描述。
患者需要向医生详细描述自己的症状,包括疼痛部位、症状持续时间、症状的频率和强度等。这些信息有助于医生判断疾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从而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3. 体格检查。
医生会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测量体温、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观察皮肤、黏膜、淋巴结等病理体征,以及针对特定症状的局部检查。体格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发现一些潜在的疾病迹象,为诊断提供重要线索。
4. 实验室检查。
根据病情需要,医生可能会要求患者进行一些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液、尿液、影像学检查等。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疾病的病理生理变化,为诊断和治疗提供客观依据。
5. 诊断和治疗建议。
根据病史、症状、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的结果,医生会进行综合分析,给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建议。诊断和治疗建议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包括年龄、性别、身体状况、生活习惯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总之,问诊是医生获取患者疾病信息的重要途径,涉及病史询问、症状描述、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和诊断治疗建议等内容。通过问诊,医生可以全面了解患者的疾病情况,为患者提供科学、有效的诊疗服务。
问诊知识点总结
问诊知识点总结
一、问诊的基本流程
1. 提问方式
在问诊过程中,医生应该采取开放性的提问方式,让患者自由发言,从中获取更多有用的
信息。同时,医生还需要按照病史、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和家族史等方面进行
有条理的提问,以便全面了解患者的状况。
2. 重点内容
在问诊过程中,医生需要重点询问患者的主诉、症状、病史和用药史等内容。同时,还需
要询问患者的饮食、作息和个人习惯等方面的情况,以便综合分析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3. 体格检查
问诊过程中,医生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一般情况、生命体征、皮肤粘膜、淋巴结、头颈、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和神经系统等方面
的检查。通过体格检查可以更直观地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
的线索。
4. 辅助检查
在问诊过程中,医生还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相应的辅助检查,包括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功能检查和内窥镜检查等内容。通过辅助检查可以获取更多的实验室数
据和影像学资料,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二、问诊的技巧
1. 问诊技巧
(1)沟通技巧:医生需要耐心倾听患者的描述,注意言辞和语气的控制,避免对患者的
话打断或干扰,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获得患者的信任。
(2)询问技巧:医生需要有条理地询问患者的病史、症状和体征等内容,避免遗漏重要
信息,同时根据患者的回答进行深入追问,获取更多有用的信息。
(3)观察技巧:医生需要通过仔细观察患者的表情、姿态和言行举止等方面,获得更多
的客观资料,并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的线索。
问诊要点及话术
一问诊要点:
询问起病时间是急是缓、头痛部位与范围、性质(胀痛、搏动痛等)、程度、频度(间
歇性、持续性)、诱发或缓解因素
询问头痛时有无失眠、焦虑,是否伴有剧烈呕吐(是否喷射状)、头晕、眩晕、晕厥、
出汗、抽搐、有无视力障碍、感觉或运动异常、精神异常、意识障碍等症状
询问既往和近期有无感染、高血压、动脉硬化、颅脑外伤、肿瘤、精神病、癫痫病、
神经症及眼、耳、鼻、齿等部位病史
询问病人的职业特点、毒物接触史
患病后诊治经过及对药物的治疗反应
二问诊话术:
1请问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持续多长时间了?
2是间歇性的还是持续性的?是突然开始的还是逐渐加重的?请问通过什么方式可以缓解?比如睡觉后、休息后等。
3请问头痛是弥漫在整个头部还是集中在头的哪一个部分呢?。请问疼痛的感觉具体怎样?如搏动性疼痛、胀痛、紧箍感、发麻等。请问在什么情况下会出现头痛?比如强光刺激、紧张、饮酒后、女性月经期等。
4请问还有其他伴随症状吗?如失眠、剧烈呕吐、头晕、视力障碍等。
5请问过去生过相关疾病吗?比如感染、高血压、动脉硬化、鼻窦炎、青光眼、颅脑外伤等
问诊
消化系统:有无纳差、返酸、恶心、呕吐、 腹痛、腹泻、呕血、黑便等。
泌尿系统:有无尿频、尿急、尿痛、排 尿困难、血尿、水肿等。
造血系统:有无头晕、乏力、出血等。
内分泌及代谢系统:有无多饮、多食、 多尿,有无性格改变等。
肌肉骨骼系统:有无肌肉疼痛、麻木、 瘫痪等,有无关节肿痛、功能障碍等。
大便、小便、睡眠、体重 既往史、个人史、月经史、婚姻
生育史、家族史
(三)语言要通俗易懂
语言要通俗易懂,少用或不用医 学术语。 里急后重 尿频、尿急、尿痛 心悸
(四)避免暗示性问诊和逼问
暗示性问诊:一种能为病人提供 带倾向性特定答案的问诊方式。
当病人的回答与医生(护士)的 想法有差距时,不能逼问。
小结:问诊的方法与技巧
抓住重点,条理分明 强调完整性,防止遗漏 语言要通俗易懂 避免暗示性问诊和逼问 禁忌审问式问诊
问诊的内容
包括九项:一般项目、主诉、现 病史、既往史、系统回顾、个人 史、婚姻史、月经史和生育史、 家族史。
一、一般项目(general data)
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婚姻、 职业、通讯地址、入院日期、记录日期、 病史陈述者、可靠性。
如腹痛:部位、时间、性质、放 射、加重减轻因素、诊疗经过。
如病人离题太远,医生(护士) 要耐心地、灵活地引入正题,使 所谈内容与疾病有关。
问诊
问诊
问诊:是医生通过对患者或相关人员的系统询问获取病史资料,经过综合分析而作出临床诊断的一种诊法。
问诊的重要性:
1.通过采集病史,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可作出初步诊断,对于接下来明确诊断还
需做哪些检查具有指导意义;
2.问诊具有仪器所代替不了的优点,比如,许多体征和症状是仪器无法检测的(如头
晕、头痛、厌食恶心等),或检查时无阳性体征,而问诊的资料能更早的作为诊断
的依据;
3.问诊是医患沟通、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最重要时机,正确的方法和良好的问诊技巧,
使病人感到医生的亲切和可信,有信心与医生合作,这对诊治疾病也十分重要。
问诊的内容:
(一)一般项目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出生地、名族、婚姻、通信地址、电话号码、工作单位、职业、入院日期、记录日期、病史陈述者及可靠程度等。
(注意:1.如果陈述者不是病人本人,应注明与患者的关系; 2.记录的年龄应该
写具体的年龄,不能用“儿”或“成”代替; 3.问诊的时候,不能过于生硬,像
问犯人,应该人性化,以交谈的方式有感性的问答。)
(二)主诉为患者感受最主要的痛苦或最明显的症状或(和)体征,也就是本次导致他来看病最主要的原因及其持续时间。
(注意:1. 主诉应简明扼要,尽可能用病人自己描述的症状,而不是医生自己对
病人的诊断用语; 2.如果病人描述的比较多,应结合整个病史,综合分析归纳出
更能反映其患病特征的主诉,一般主诉要能导出第一诊断; 3.如果病人病程较
长,且与本病有关的症状、体征,应从最开始的那个记录; 4.如果病人看病的
目的明确,可以用专业术语记录; 5.字数20个字左右。)
问诊的概念
问诊的概念
问诊是医学领域中的一种重要技术,是一种医疗行为,用以收集和确认病人的病史、既往史、体征、体检结果等,以便诊断疾病的一种医疗技术。
问诊涉及患者的生理特征、病史、社会行为习惯、患者的心理状况等多方面的内容。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还可以根据患者的家族史和病史,确定一些遗传性疾病。
一般来说,问诊的过程包括记录患者的病史、检查身体状况、分析检测结果,综合判断病情,以制定诊断和治疗计划等。问诊也可以作为医疗过程的一种组成部分,在实际的治疗过程中给患者提供帮助。
问诊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医生具备良好的知识素养,以及充足的经验,以便能够从患者的表现中捕捉出重要的病史,以确定患者的病情,以便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案。
问诊的方法与技巧
问诊的方法与技巧
问诊是医生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也是患者了解自身病情的途径。通过问诊,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症状、病史等信息,从而得出初步诊断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而问诊的方法与技巧对于医生来说至关重要,它不仅能够帮助医生更准确地了解患者的病情,还能够提高医患沟通的效果。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常用的问诊方法与技巧。
开放式问题是问诊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开放式问题可以引导患者详细描述自己的症状,从而帮助医生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比如,医生可以问:“您有什么不适感觉?”、“您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这些症状?”等等。通过这些开放性问题,医生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有助于更准确地诊断疾病。
闭合式问题也是问诊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闭合式问题通常是“是”或“否”回答的问题,用于确认或排除某些症状或疾病。比如,医生可以问:“您是否有发烧的症状?”、“您是否有咳嗽的症状?”等等。通过这些闭合式问题,医生可以快速了解患者是否存在某些特定症状,有助于缩小诊断范围。
细致入微的观察也是问诊中的重要环节。医生在问诊过程中应该细心观察患者的面色、语气、姿势等,从中获取一些重要的线索。比如,患者是否面色潮红、呼吸急促、步态异常等等。这些观察可以帮助医生对患者的病情有更准确的判断。
倾听也是问诊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技巧。医生在问诊过程中应该倾听患者的意见和感受,尊重他们的主观感受,不要过早下结论。医生可以通过肢体语言、眼神接触等方式展示自己的关心和尊重,增强医患之间的信任感。
合理的引导也是一项重要的技巧。有时候,患者可能不太清楚如何描述自己的症状,这时候医生可以适当引导,帮助患者更准确地表达。比如,医生可以提供一些常见的症状供患者选择,“您是否有头痛、恶心、呕吐的症状?”等等。通过合理的引导,医生可以更好地获取患者的信息。
问诊的技巧
问诊的技巧
问诊是医生通过询问病人的症状和病史来进行诊断的过程。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问诊技巧:
1. 开放式问题:使用开放式问题可以帮助病人更详细地描述他
们的症状和感受。例如,“请您详细描述一下您的症状”或“您觉得
什么让您感到不舒服?”这样的问题可以让病人自由地陈述他们的情况。
2. 封闭式问题:在了解到病人的情况后,可以使用封闭式问题
来获取更具体的信息。例如,“您的症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或“您有没有发烧或咳嗽的症状?”这样的问题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了解病人的病情。
3. 逐步追问:当病人提到某个症状时,医生可以进一步追问相
关信息,以便更好地了解病情。例如,如果病人提到他们有胸痛,医生可以追问胸痛的性质、持续时间、放射到其他部位的情况等。
4. 注意非言语信息:除了病人的言辞,医生还应该注意病人的
非言语信息,如面部表情、姿势、呼吸等。这些信息可以给医生提供有关病人病情的线索。
5. 给予足够时间:问诊是一个需要耐心的过程,医生应该给予
病人足够的时间来表达他们的症状和病史。不要急于进行下一步诊断,而是要确保充分了解病人的情况。
6. 确保理解:医生应该在提问之后确认他们理解了病人的回答。可以通过重复病人的回答、总结病人的情况或进一步追问来确保理解。
7. 尊重和 empat 连络:医生应该尊重病人的感受,表现出对他们的关心和同情。这可以帮助病人感到舒适和安心,进一步促进有效的问诊。
这些技巧可以帮助医生更全面地了解病人的病情,进而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计划。
问诊
history) 五、个人史(personal history) 个人史(
社会经历:出生地、 1、社会经历:出生地、居住地和居留时 尤其是疫源地)、受教育程度、 )、受教育程度 间(尤其是疫源地)、受教育程度、经济生 业余爱好。 活、业余爱好。 职业及工作条件:工种、劳动环境、 2、职业及工作条件:工种、劳动环境、 对工业毒物的接触情况及时间。 对工业毒物的接触情况及时间。 习惯与嗜好:起居与卫生习惯、 3、习惯与嗜好:起居与卫生习惯、饮食 的规律与质量、烟酒嗜好(时间及用量)、 的规律与质量、烟酒嗜好(时间及用量)、 麻醉品、毒品、异嗜物等。 麻醉品、毒品、异嗜物等。 冶游史:不洁性交史、性病史。 4、冶游史:不洁性交史、性病史。
6、内分泌系统及代谢:多饮、多尿、多 内分泌系统及代谢:多饮、多尿、 怕热、多汗、显著肥胖或消瘦、闭经。 食、怕热、多汗、显著肥胖或消瘦、闭经。 神经精神系统:头痛、记忆力减退、 7、神经精神系统:头痛、记忆力减退、 语言障碍、感觉异常、瘫痪。 语言障碍、感觉异常、瘫痪。 8、肌肉骨骼系统:疼痛、关节红肿、关 肌肉骨骼系统:疼痛、关节红肿、 节畸形、运动障碍、肌肉萎缩、肢体无力。 节畸形、运动障碍、肌肉萎缩、肢体无力。 视力、耳聋、眩晕、 9、头颅五官 视力、耳聋 、眩晕、 鼻出 牙龈出血、咽喉痛、 血、牙龈出血、咽喉痛、声音嘶哑 10、 幻觉、 妄想、 定向力障碍、 10 、 精神状态 幻觉 、 妄想 、 定向力障碍 、 情绪异常。 情绪异常。
问诊的简要内容
问诊的简要内容
问诊是一种医学检查方式,用于了解患者的病情、病史和身体状况等信息。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病史:询问患者的年龄、性别、家族病史、疾病史、手术史、药物使用史等。
2. 症状:询问患者的症状、体征、疼痛、发热、乏力、呕吐、腹泻等情况。
3. 疾病与手术史:询问患者最近是否接触过某种疾病或手术,以及是否有与之相关的疾病或手术史。
4. 家族史:询问患者的家族史,特别是与某种疾病或手术有关的基因家族成员。
5. 生活习惯:询问患者的生活习惯,比如饮食、锻炼、睡眠、工作等方面的信息。
6. 心理状态:询问患者的心理状态,比如情绪、焦虑、抑郁等。
7. 健康状态:询问患者的健康状态,比如是否有慢性疾病、检查报告等。
8. 其他:询问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环境、药物使用情况等信息。
以上是问诊的简要内容,问诊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详细询问,并收集相关信息,以便更好地诊断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
问诊的技巧
问诊的技巧
1、问诊首先要抓住病人的主要病症。
2、然后围绕主要病症进行有目的、有步骤的询问,既要突出重点,又要全面了解。
3、同时,要有认真负责的态度,询问要详细,要对病人寄予同情,说话和蔼可亲,通俗易懂,耐心细致,以便取得病人信任,而获得详细可靠的疾病资料。
4、问诊时忌用暗示或诱导,以免查询所得资料与实际不符。对危重病宜扼要查询,以便及时抢救,不可为求完整记录而贻误治疗时机。
5、另外,还可加强心理安慰,帮助病人树立信心。
问诊的概念
问诊的概念
问诊是一种医疗服务的形式,通常是由医生或医疗专业人员向患者提供的,旨在了解患者症状、疾病历史和身体状况,以便为患者提供适当的医疗建议和治疗方案。通过问诊,医生能够通过与患者的对话和观察来收集重要的医疗信息,从而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计划。
问诊通常是医生和患者之间的面对面交流,可以在临床诊所、医院或互联网医疗平台上进行。医生会询问一系列关于患者健康状况的问题,如症状的出现时间、症状的性质、是否有诱因、是否有家族病史等。除了问题的回答,医生还会仔细观察患者的外貌、体质和临床体征。根据患者提供的信息,医生会制订进一步的检查计划,如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或其他特殊检查,以帮助确定诊断。
问诊是医生诊断的首要步骤之一,因为通过问诊可以获取到疾病的关键信息。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回答和观察结果,将这些信息与自己的医学知识和经验相结合,以推断可能的疾病、确定诊断。如果需要进一步的确认,医生可能会建议患者进行更多的检查或参考其他医学专家的意见。
问诊的目的是实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通过仔细询问和观察,医生可以及早发现患者的健康问题,尤其是一些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症状的早期疾病。早期诊断能够提供更多治疗选择,在疾病发展到晚期之前采取行动,有助于避免或减轻疾病的严重后果。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远程问诊正逐渐变得流行。互联网医疗平台提供了在线问诊的便利性,患者不需要亲自前往诊所或医院,只需通过手机或电脑与医生进行在线交流。远程问诊通过文字聊天、电话或视频通话等方式进行,患者可以在家舒适的环境中与医生进行交流,以便及时获得医疗建议和治疗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问诊的临床意义
(一)问诊是获得诊断依据的重要手段
通过问诊获取的资料对疾病的诊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一个具有深厚医学知识和丰富临床经验的医生,常常通过单独问诊就能对许多病人提出相当准确的诊断。特别是在某些疾病的早期,机体还只是处于功能或病理生理改变的阶段,此时还缺乏器质性或组织、器官形态学方面的改变,而病人却可以更早地陈述某些特殊的感受,如头晕、乏力、食欲改变、疼痛、失眠、焦虑等症状。然而在此阶段,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甚或特殊检查皆无阳性发现,问诊所得的资料却能更早地作为诊断的依据。实际上,在临床工作中有相当一部分疾病,如感冒、支气管炎、心绞痛、消化性溃疡、糖尿病、癫痫、间日疟疾、胆道蛔虫症等,通过确切详细的问诊,多能得出确切诊断。
(二)问诊是了解病情的主要方法
通过问诊可全面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病因、诊治经过及既往健康状况等全过程;可以了解患者的思想情绪及其对疾病的影响,有利于作好患者的思想工作,消除顾虑及不良影响,从而提高诊疗效果。
(三)问诊可为进一步检查提供线索
如患者以咳嗽、咯血为主要症状时,若同时伴有午后低热、盗汗等病史,则提示可能为肺结核。根据这一线索,进行详细的肺部体格检查和(或)X射线检查,一般即可明确诊断。相反,忽视问诊,必使病史采集粗疏,病情了解不够详细确切,势必造成临床工作中的漏诊或误诊。对病情复杂而又缺乏典型症状和体征的病例,深入、细致的问诊就显得更为重要。由此可见,问诊是一个很重要的诊断步骤,必须认真学习,切实熟练掌握。
二、问诊的方法
询问病史,应直接询问病人或知情人(家属、陪人等)。问诊的方法是否得当与获取信息的数量及质量息息相关,从而直接影响诊断治疗及病人的依从性。下列行之有效的问诊方法,无论对初学者还是对低年资医生都有重要实用价值。
(一)问诊前的过渡性交谈
问诊前医生要先向病人作自我介绍和说明职责,了解病人的要求与愿望,并表示愿意为解除他的病痛和满足病人的要求尽自己的所能。如交谈开始应正确称呼病人为“先生”、“小姐”或其他更合适的称呼;询问姓名时,如:先生您贵姓,怎么称呼┅┅?这可能很快就会缩短医患间的距离,改善互不了解的生疏局面。使病人感受到医生的亲切与可信,自然就会产生乐意提供真实、详细的病史经过,愿意配合检查和服从治疗的心态,这对顺利进行问诊是十分重要的。
(二)问诊一般由主诉开始
采取逐步深入进行有目的、有层次、有顺序询问。问诊多从简易问题开始,待病人对环境适应和心情稳定后,再问需要思考和回忆才能回答的问题。如“你病了几天了?哪里不舒服?”。如病人主诉头痛,可问:“你头痛有多长时间了?能说出痛的性质与特点吗?”、“多在什么情况下发病?……”、“什么情况下疼痛可加重或减轻?”、“疼痛发作时还有无其它症状?”、“经过些什么方法治疗?”、“你认为效果怎样?”……。
(三)注意时间顺序指主诉和现病史中症状或体征出现的先后次序
询问者应问清症状开始的确切时间,跟踪首发症状至目前的演变过程。根据时间顺序追溯症状的演变可避免遗漏重要的资料。例如:有时环境的变化或药物的使用可能就是病情减轻或加重的因素。仔细按时间线索询问病情可使询问者更有效地获得这些资料。询问者可用以下方式提问,如:“……以后怎么样?”、“然后又……”,这样在核实所得资料的同时,可以了解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如有几个症状同时出现,有必要确定其先后顺序。例如:一56岁男性病人,胸骨后疼痛逐渐加重2小时就诊。2年前,病人首次活动后发生胸痛,于几分钟后消失。一年前,发作更频繁,诊断为心绞痛,口服心痛定(10mg)每日三次,治疗半月后疼痛消失。
(四)问诊时医生的态度要诚恳友善
耐心与患者交谈,细心听取患者的陈述。对病人的回答不确切和不满意时要耐心启发病人思考回忆。如“不用急,再想一想,能不能再确切些?如发病时间,病情变化等”。更不要因急于了解情况进行套问和逼问,以免病人为满足医生而随声附和或躲避回答,如“你腹痛时伴有恶心呕吐吗?……”,“你上胸痛时向左肩放射吗?”。
(五)避免重复提问提问时要注意系统性、目的性和必要性,医生应全神灌注地倾听病人的回答,不应问了又问,杂乱无章的提问是漫不经心的表现,这样会降低病人对医生的信心和期望。更要避免使用医学术语,如端坐呼吸、里急后重、间歇跛行……等,这些医用术语即使文化程度较高的病人也难免发生错误理解,以致病史资料不确切,困扰了诊断思维。
(六)注意及时核实病人陈述中不确切或有疑问的情况
如果病人提供了特定的诊断和用药,就应问明诊断是如何作出的及用药剂量。还要核实其他一些信息,包括饮酒史、吸烟史、兴奋药品和咖啡因服用史,以及过敏史。有关习惯和嗜好方面的情况应包括名称、用量和时间。例如:饮酒史,应问清喝什么酒、喝多少、多长时间、以及喝酒的方式等。
三、问诊内容
问诊内容包括一般项目、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月经史、婚姻史、生育史以及不同疾病的有关症状(系统回顾)。
(一)一般项目
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籍贯、出生地、民族、婚姻、住址、工作单位、职业、人院日期、记录日期、病史陈述者及可靠程度等。若病史陈述者并非本人,则应注明其与病人的关系。记录年龄时应填写实足年龄,不可以“儿”或“成”代替,因年龄本身亦具有诊断参考意义。
(二)主诉
病人感受最主要的疾苦或最明显的症状和体征,即就诊最主要的原因。主诉应言简意明,用一、两句话全面概括,并注明疾病发生到就诊的时间。如“发热、咳嗽、右胸痛二天”,“多饮、多食、多尿伴消瘦三年”,“腹痛、呕吐伴腹泻四小时”等。
(三)现病史
病史中的主体部分,包括疾病的发生、发展及演变的全过程,是问诊中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起病情况(缓急)与患病的时间(生病多久?)。
2.主要症状的特点,包括所在的部位、放射区域、性质、发作频度、持续时间、强度、加重或缓解的因素。
3.发作原因与诱因。
4.病情的发展与演变(按时间顺序记录,包括主要症状的发展和其他有关症状的情况)。
5.伴随症状。
6.诊断、治疗经过(药物、剂量、疗效等)。
7.患病以来的一般情况(精神状态、食欲、体重改变、睡眠及大小便等情况)。
8.归纳、小结,再度核实。
9.用过渡语言转入过去史的问诊。
(四)既往史
又称“过去史”。包括:
1.病人既往的健康状况。
2.过去曾患过的疾病(包括各种传染病),特别是与现病有密切关系的疾病史。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应询问过去是否有过高血压病、糖尿病等。记述时应注意不要和现病史混淆。
3.外伤、手术、意外事故和预防接种史。
4.过敏史(对药物、食物及环境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