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遗传专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遗传专题
一、考试的能力要求
生物学科的命题要体现生物课程属于科学课程的性质。要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在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科学探究的方法、获取新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对考生的表现进行测量。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1、理解能力
(1)要点、联系、网络
(2)描述(文字、图表、数学方式)
(3)分析、比较、综合→解释、推理、判断、结论。
2、实验与探究能力
(1)独立完成;(2)简单验证;
(3)初步探究方法(5种):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4)评价修订
3、获取信息能力;
(1)材料中获取;(2)关注sts。
4、综合应用
解读:1、知识结构(1)遗传①cell基础(三个知识点、Ⅱ)
②分子基础(五个知识点、Ⅱ)
③规律(五个知识点、Ⅱ)
(2)变异五其中3个Ⅱ 2个Ⅰ
(3)遗传病(三个知识点Ⅰ)
2、孟德尔成功的原因
3、重、难点遗传规律、伴性遗传
三、本专题在阅卷中发现易出现的典型错误有:
1.杂交试验的思路不清楚。
2.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推断困难。
3.基因互作题分析能力欠缺。
4.不能正确判断遗传图谱中致病基因的遗传方式。
5.不能准确的根据伴性遗传的性状推断后代的情况。
6.计算相关概率时考虑不周等。
7.利用遗传规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
四、备考策略
在复习本专题时,应该多角度、全方位突破重点和难点,具体做法如下:
1、真正领悟孟德尔遗传试验的科学方法,理解假说-演绎法的内涵。
2、联系减数分裂相关知识,领会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3、运用数学中组合知识和加法原理、乘法原理,理解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的配
子种类并进行概率的计算。
4、反复训练“正推”(从亲本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分析子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和
“逆推”(从子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分析亲本的基因型和表现型),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5、熟练掌握i遗传方式的差别方法。先看题中是否有“伴性遗传””控制性状
的基因为与x染色体或y染色体”等明示或人的红绿色盲、血友病等暗示。
若无此类明示或暗示,则需根据前后代的性状表现判断属何种遗传方式。6、注意相关杂交方案类探究分析。如探究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常染
色体上。(1)已知基因的显隐性:应选用隐性雌性个体与显性雄性个体进行交配,既可确定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性染色体上。如果后代性状和性别明显相关,则是伴x染色体遗传。(2)已知雌雄个体均为纯合子;将正交和反交结果进行比较,若正交和反交得结果相同,与性别无关,则是常染色体上的遗传;若正交和反交得结果不同,其中一种杂交后代的性状和性别明显相关,则是伴x染色体遗传。
7、注意“患病男孩”与“男孩患病”概率计算上的区别。如要区别是常染色体
上的遗传还是x染色体上的遗传,病名在前还是在后等。
8、正确区分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和非同源区段。
五、解题时的注意事项
①遗传图解书写的规范性与正确性
②显隐性关系的判断
③孟德尔研究科学方法要在解题中灵活应用(从一到多、统计学)
④关于遗传题中数据的处理
a、基本规律数据1:1 3:1 (3/4 1/4)(2/3 1/3);9:3:3:1 1:1:1:1,16
b、统计学的应用
当亲代个体基因不能确定时,要进行分类讨论
分离定律与自由组合定律(包含伴性遗传)是每年每套试卷中的必考内容,综合性考查考生的分析及逻辑思维能力,分值高、难度大,在题型上以综合题为主。自由组合定律是以分离定律为基础的,因此考题多是考查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定律的细胞学基础是减数分裂,因此常与减数分裂相联系时,有时还与变异相结合,形成综合性强、跨度大的中、高档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