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2)(2019~2020学年度)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第二节 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第二节 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1、认识凸透镜的成像性质。

2、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各自应用原理。

3、理解实像和虚像。

学习重点:凸透镜的成像性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各自应用原理导学方法:观察讨论法课时:1课时导学过程:课前导学:1、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的作用2、画出凸透镜、凹透镜对三条特殊光线的折射路径。

课堂导学:1、照相机(1)基本构造(观察照相机)①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②镜头后,照相机底部安放有________,它的作用(记录)。

③还有快门(控制);④光圈(控制);⑤调焦环(调节)。

(2)成像特点物体离照相机镜头________,成像记录的胶卷离镜头________,看到的像是________,________。

2、投影仪(1)基本构造(观察投影仪)①投影仪上有一个相当于________;②成像________;③镜头下有一个放投影片台面;④平面镜(取下平面镜感知作用并观察天花板上的成像特点)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之在屏幕上成像)。

(2)成像特点:成像特点是:3、放大镜(1)放大镜就是一个________。

(2)使用体验其成像特点:透过镜看到物体的那边有一个、的像。

4、实像和虚像(1)实像:光通过凸透镜射出后会聚在那里所成的像,并能使胶片感光记录下来(光屏承接得到像)。

例:照相机和投影仪所成的像。

特点:实像与物体分居凸透镜的两侧。

倒立的体验凸透镜成实像:学生画成实像光路。

(2)虚像:通过凸透镜射的光没有会聚,人眼逆着出射光的方向看去,感到光是从放物一侧成虚像发出的(出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成的像)光屏承接不到,也不能使胶片感光。

例:平面镜所成的虚像,放大镜所成的虚像。

特点:物体和虚像位于凸透镜同侧,正立的。

体验:凸透镜成虚像,学生画成虚像光路。

教师引导、学生自我小结:课堂练习:1、小明同学用镜头焦距为6cm的普通照相机给小芳同学照相,按快门时不小心将中指的指尖触摸到镜头一小部分,这张照片上能不能有小明同学指尖清晰的像?并说明理由。

八年级物理上册 专题五 透镜及其应用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专题五 透镜及其应用 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

生活中的透镜一、生活中的透镜一节主要内容导学1. 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 知道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成像的性质3. 理解实像和虚像的区别二、生活中的透镜一节自主学习完成知识结构网1.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镜,胶卷相当于______。

照相机成的像是______像(选填正立或倒立、放大或缩小、实像或虚像)。

照相机的物距是指______和_____之间的距离,像距是指______和______ 之间的距离。

2. 拍照时,物体离镜头比较______ (远或近),像离镜头比较______(远或近),所以照相机的物距____ (大于或小于)像距。

要使照相机所成的像变大,应使照相机离镜头______(近或远)一些;要使投影仪所成的像变大,应将镜头往______(上或下)调。

3. 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 镜,平面镜的作用是______ 使得射向天花板的光能在屏幕上成像。

投影仪成的像是______ 像(选填正立或倒立、放大或缩小、实像或虚像)。

投影仪的物距是指_____和_____ 之间的距离,像距是指______ 和______ 之间的距离。

4. 使用时,投影片离镜头比较_____(远或近),像离镜头比较____(远或近),所以投影仪的物距____(大于或小于)像距。

5. 放大镜是一个______镜,它所成的像是______ 像(选填正立或倒立、放大或缩小、实像或虚像)。

6. 实像是由______ 而成的,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而是______而成。

实像______承接在光屏上,虚像______承接在光屏上(后面两个空选填能或不能)。

7. 凸透镜成实像时,像和物分别位于凸透镜的______ 侧,凸透镜成虚像时,像和物分别位于凸透镜____ 侧。

(填同或异)三、生活中的透镜一节重点和难点如何处理的思维方法1. 本节重点是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成像的性质知道下面表格中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所成的像的特征是解决重点的基础投影仪凸透镜像放大、倒立像距大于物距放大镜凸透镜像放大、正立2. 本节难点是实像和虚像的区别照相机、投影仪所成的像是由光线实际会聚而成,可以用光屏承接,是实像;放大镜所成的像只能通过眼睛看,不能用光屏承接,是虚像。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5.2 生活中的透镜
一、【目标导学】
知识目标:
1.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掌握照相机、投影仪(幻灯机)、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3.掌握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学习重难点: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
1、生活中的透镜应用举例、、。

2、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胶卷相当于,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在胶片上,成________________像。

3、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来自投影片的光通过凸透镜后成像,再经过平面镜,使屏幕上成像。

凹面镜的作用是
螺纹透镜相当于,平面镜的作用是
4、我们要想在屏幕上看到正立的像,幻灯片应插。

5、放大镜成像。

6、实像是光线会聚而成的,可以用接到,当然也能用眼看到,都是立的。

7、虚像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成的,而是光线或光线的延长线相交而成的,只能用眼看到,不能用接收,都是立的。

三、【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1、掌握照相机、投影仪(幻灯机)、放大镜的成像原理及光路
四、【展示质疑与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你能所给同学听听吗?
五、【能力检测】
当堂训练
1.照相机的成像特点
2.投影仪(幻灯机)的成像特点
3.放大镜的成像特点
4.实像和虚像的主要区别。

六、【课外拓展】
完成课本96页动手动脑学物理
七、【星级评价】
自评☆☆☆ 他评☆☆☆ 师评☆☆☆ 及时订正△。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第二节 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第二节 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1、(知识目标)1、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知道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成的像。

3、知道如何区分实像和虚像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学习研究问题的常用方法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预习巧导航1、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_____、 ____的____像这个原理制成的、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_____相当于光屏。

2、幻灯机、摄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成______、 _____的___像这个原理制成的、幻灯片是______,银幕是光屏,为使观众看到正着的像,幻灯片要________。

3、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成______、 _____的___像、要使看到的像大些,应让放大镜_____________。

4、实像是 __________________ 。

虚像是。

课堂深探究知识点一:照相机1、阅读教材P94-95 照相机。

(1)仔细观察图5、2-1,你看到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这个镜后会在胶卷上形成一个____ 、_____立的像。

(2)胶卷上涂着一层_______的物质,它在曝光后发生________,物体的像就被记录在胶卷上,经过显影、定影后成为底片,再用底片洗印就可以得到相片。

(3)比较物体、像到镜头的距离,会发现物距_____像距。

(4)观察物体和像位于镜头的____侧(填同侧、异侧)。

2、小组活动:制作模型照相机(1)做一做:将大纸筒的一端嵌上一个焦距为5—10cm的凸透镜,另一个纸筒的一端蒙上一层半透明纸,把两个纸筒套在一起,就做成了一个模型照相机。

(2)看一看:拿起你做的照相机,对着明亮的室外,拉动纸筒,改变透镜和半透明纸的距离,你看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像描述一下并展示给同学们。

知识点二:投影仪1、阅读教材P95 投影仪,认真观察图5、2-3对照实物,(1)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_镜。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教案新人教版(new)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教案新人教版(new)

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过程与方法1.通过动手制作照相机模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2.凸透镜成像时,简单比较物到透镜的距离与像到透镜的距离.3.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的主要特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模拟照相机的制作和使用,获得成功的愉悦.2.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3.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重点难点】重点: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的主要特征,物距与像距的大小比较.难点: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的主要特征.【教学准备】大幅照相机挂图(或用多媒体投影仪投影照相机实物)、制作照相机模型的材料多套[焦距为5~10cm的放大镜(直径为3~5cm)、两块约为20cm×20cm的硬纸片、半透明塑料薄膜、粘胶纸]、投影仪、画有带箭头的十字坐标的幻灯片、放大镜、一杯水、几个滴水管等.┃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小结┃【板书设计】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观察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所成的像的特征: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档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2)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2)

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理解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工作原理3:掌握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学习重点: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规律学习难点: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课前预习:1.照相机的结构:其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胶卷相当于______.2.照相机的成像特点:相对于物体来说,像是______、______的______像.3.投影仪的结构:其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平面镜是用来__________________.4.投影仪的成像特点:相对于物体来说,像是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像.5.放大镜的原理:放大镜实质是一个短焦距的______透镜.6.放大镜的成像特点:相对于物体来说,像是______、______的______像.7.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是______像;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不能在光屏呈现的像是______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像______侧;成虚像时,物像______侧.(填“同”或“异”)合作探究:一、照相机:1.自学课本P94-95照相机。

(1)仔细观察图5.2-1,发现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镜,胶卷相当于_______,来自物体的光经过这个镜后会在胶卷上形成一个立、像。

(2)比较物体、像到镜头的距离,会发现物距_____像距。

(3)观察物体和像位于镜头的____侧(填同侧、异侧)。

(4)现在生活中常使用数码相机,是用一种电荷耦合片代替胶片,把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从而方便记录物体的像。

2. 课后活动:制作模型照相机(1)做一做将大纸筒的一端嵌上一个焦距为5—10cm的凸透镜,另一个纸筒的一端蒙上一层半透明纸,把两个纸筒套在一起,就做成了一个模型照相机。

(2)看一看拿起你做的照相机,对着明亮的室外,拉动纸筒,改变透镜和半透明纸的距离,你看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像描述一下并展示给同学们。

【2019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 5、2 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2)

【2019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 5、2 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2)

【2019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 5、2 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2)【学习目标】1、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知道凸透镜成像时,物体到透镜的距离与像大小的关系3、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学习重点】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的主要特征【学习难点】凸透镜所成实像和虚像的特点【导学过程】一、课前导学1、生活中的透镜有:2、透镜成的是像二、课堂导学1、照相机了解照相机的结构及其各部分作用。

讨论交流:①我们所用的照相机拍摄景物时,在胶片上所成的像有什么特点?②怎样调节,可使胶卷上的像变大?想想做做:结合教材63页同学们协作动手制作模型照相机。

回答:(1)像是缩小还是放大?(2) 像是正立还是倒立?(3) 像是虚像还是实像?2、投影仪了解投影仪的主要构造。

去掉反光镜,让像直接成在天花板上,观察天花板上像的大小、正倒,并回答:(1)为了能使人们看到正立的像,投影片应该如何放置?(2)如果希望像变得大一些,而且还要保持清晰,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3)安装上反光镜的作用是什么?3、放大镜用课桌上的凸透镜看书上的字,说出看到的情况:(与其他同学交流)(1)字是放大还是缩小?(2)字是正立还是倒立?归纳:放大镜是凸透镜,能使物体成(放大或缩小)的像,但这个像与投影仪所成的像是不同的,它是(倒或正)立的虚像,并且像与物体在侧。

4、结合教材65页示意图,了解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情况:实像总是立的,虚像总是立的;实像和物体在透镜的侧,虚像和物体在透镜的侧。

【课堂练习】1、投影仪中投影片上的字或画相当于______,他通过凸透镜成像时,得到的一个倒立、______的________像.我们所看到的像是正立的,是应为投影片是______(选择"正"或"倒")放的2、在透明塑料片下压着一张报纸,塑料片上有一水滴,透过水滴看到报纸上的字比旁边的字_______(填“大”或“小”),这说明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一个_______镜,它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像。

【2019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2019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透镜及其应用》第2节《 生活中的透镜》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2、分组活动:制作模型照相机
3、投影仪:结合课本图3.2----4示介绍投影仪的结构
利用凸透镜、蜡烛、光具座演示投影仪成像的特点
投影仪:可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4、放大镜:实际是一个凸透镜
用凸透镜将物理课本上的字放大
放大镜:可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5、结合实验和成像光路图介绍实像和虚像
三、课堂练习:动手动脑学物理。
板书
设计
生活中凸透镜
1、照相机成倒立、缩小、实像
2、投影仪成倒立、放大、实像
3、放大镜成正立、放大、虚像
迁移拓展训练
小王在看地图时,有一个细小地方总是看不清楚,他想放大了再看,于是将地图放在玻璃板下,在玻璃板上滴一滴水,于是看清楚了.请你帮他分析,这是为什么?
本课最大特色
通过模拟照相机的制作和使用过程,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播放画有照相机原理简图的投影片,对照投影讲解: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聚在胶卷上,形成一个缩小的像。胶卷上涂着一层对光敏感的物质,它在曝光后发生化学变化,物体的像就被记录在胶卷上,经过显影、定影后成为底片,再用底片洗印就可以得到相片。
1、照相机的结构:镜头……凸透镜
胶卷……
快பைடு நூலகம்……
照相机:可以成缩小、倒立的实像
四、课堂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所提的问题
根据自己的实际见识情况进行举例
通过观察实物和观看图片,说出照相机的主要结构和照相机成像的特点。
自制模型照相机
观察实验现象后,归纳出投影仪成像的特点
观察放大镜成像特点后,比较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成像特点的异同
概括虚像和实像的本质区别

2019八年级物理上册 5.2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2019八年级物理上册 5.2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一、课程实施标准二、学重点、难点重点:通过观察和制作,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透镜及其成像的丰富、具体的感性认识。

难点:通过观察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像,在经过分析、综合、最后得出它们成像的特点三、知识要点1.照相机(1)如图所示,照相机的前面都有一个镜头,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__,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会汇聚在胶卷上,形成一个______立__________的________像。

(2)探究:把模拟照相机对准室外景物,拉动纸筒改变透镜和屏幕之间的距离,就可以在屏幕上看到室外景物清晰的__________立的像(3)成像原理(如图所示)(3)成像性质:物体通过照相机成一个________立_______________的________像。

【答案】凸透镜;倒、小、实;实;倒、缩小、实;2.投影仪(1)投影仪是利用凸透镜来成像的,如图所示,投影仪上有一个相当于_______的镜头,投影片上的图案通过这个凸透镜形成一个_____(选填“放大”“缩小”)的________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___________,使得向上射的光能在前面屏幕上成像。

把投影仪上的反光镜取下,使光线直接照射到天花板上,调节镜头,在天花板上就能得到投影片上图案的像,我们看到的像与物比较,是______立的像。

(2)成像原理(如下图)(3)成像性质:物体通过投影仪成一个__________立___________的__________像。

【答案】照相机;放大、实,光的传播方向;放大;倒、放大、实;3.放大镜(1)放大镜也是凸透镜,是最常用的光学仪器之一。

用放大镜看书上的字,可以看到利用凸透镜能使物体成___________的像,但这个像与投影仪所成的像是不同的,它是_______立________的__________像。

(2)探究:找一个放大镜看书上的字,实际观察其作用,保持书本和人眼不动,前后移动放大镜,发现放大镜离书本越远,像越______。

2019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教案新版

2019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教案新版

第 2 节生活中的透镜知识与技术1.认识透镜在平常生活中的应用。

2.知道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原理。

3.认识虚像与实像的差异。

过程与方法1.经过着手制作照相机模型,认识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2.凸透镜成像时,简单比较物到透镜的距离与像到透镜的距离。

3.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的主要特点。

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经过模拟相机的制作和使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欢乐。

2.经过学习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研究自然现象和平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质的意识。

重点1.认识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特点;认识同一透镜在物距不同样时成像不同样。

2.认识虚实像的不同样。

难点虚像的成像原理。

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硬纸板、凸透镜、半透明塑料薄膜或蜡纸、毛玻璃、多媒体课件。

一、创立情境,导入新知节日家人聚会或出门旅游,总要留影作纪念。

摄影师用照相机拍出美丽的风光,动人的场景,令人们从照片中感觉美的享受和启迪。

这就需要照相机,而且现在越来越多的家庭都有了单反相机、 DV 等摄影用具,那么它们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它们的原理。

二、自主合作,感觉新知回顾以前学的知识,阅读课文并结合生活实质,完成《研究在线·高效课堂》相关作业部分。

三、师生互动,理解新知( 一) 照相机大家想认识关于照相机的什么知识呢?照相机关于我们来说就是一个奇特的小盒子,里边终究有什么?照相机为什么能摄影?照相机前面的镜头是什么透镜?照相机的构造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同样的照相机能拍出全景和不是全景的照片?为什么照片中光景比实物小?有时拍出的照片很白,有时拍出的很暗,这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我们常用的照相机叫傻瓜相机?经过比较相机的观察和大家收集的资料,看看能不能够解决这些问题。

哪组先来报告一下你们组收集到的资料。

教师合时的引导、议论。

照相机前面镜头是凸透镜。

想拍全景离景远点,想拍人大点离人近点。

2019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019年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第2节生活中的透镜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方法方加加减减第 2 节生活中的透镜【知识与技术】1.认识照相机的构造及其成像特点.2.认识投影仪的构造及其成像特点.3.认识放大镜的构造及其成像特点.4.认识凸透镜形成实像和虚像的原因.【过程与方法】1.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认识照相机的成像原理.2.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点.【感情、态度与价值观】1.经过模拟照相机的制作和使用,获得成功的欢喜.2.拥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研究自然现象和平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3.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质的意识.【重点】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认识照相机的成像原理.【难点】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点.知识点一照相机【自主学习】阅读课本 P94-95,完成以下问题:1.照相机的前面都有一个镜头,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来自物体的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汇聚在胶卷上,形成被照物体的像.2.物体经过照相机形成的像是减小、倒立的实像.【合作研究】研究一照相机关于我们来说就是一个奇特的小盒子,里边终究有什么?照相机为什么能拍照?照相机前面的镜头是什么透镜?照相机的构造是什么样的?为什么同样的照相机能拍出全景和不是全景的照片?为什么照片中光景比实物小?像是怎么落在胶片上的?有时拍出的照片很白,有时拍出的很暗,这是怎么回事?答:经过比较相机的观察和收集的资料知,照相机由镜头、机箱、调焦环、光圈、胶片方法方加加减减等组成.照相机前面镜头是凸透镜.光经过照相机镜头后汇聚在胶片上,形成一个像,这个像冲洗出来就是照片.像落在胶片上是因为胶片上涂着一层对光敏感的物质,经过镜头的光在胶片上曝光后发生化学变化,物体的像就被记录在胶片上,经过显影、定影后成为底片,再用底片冲印就可以获得照片.想拍全景离景远点,想把人拍大点离人近点.光辉强拍出的照片发白,光辉弱拍出的照片暗.研究二请同学们相互合作,完成课本 P94“制作模型照相机”实验,以下列图.思虑并完成以下问题:1.经过模型照相机观察光明窗外的光景,你会发现,半透明纸上的像是什么样的?答:倒立、减小的实像.2.在观察光景时,是半透明纸朝向光景,还是凸透镜朝向光景?答:凸透镜.3.在观察光景时,为了获得最清楚的像,需要调治半透明纸到凸透镜的距离大小吗?答:需要.【教师点拨】1.照相机工作时,物体和像在凸透镜的两侧,其中物体离凸透镜远些,像离凸透镜近些.2.照相机的最重要构造是镜头、胶卷.但快门、光圈也有不能忽视的作用.快门能控制物体光辉进入胶卷的时间,光圈能控制物体光辉进入胶卷的面积,二者共同作用控制光辉进入胶卷的多少,进而控制胶卷上的像的清楚程度.3.在对物体进行照相时,若是物体到照相机的距离改变,那么胶卷到镜头的距离也要随之改变,这样胶卷上的像才清楚.【跟进训练】以下列图是照相机的成像表示图,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 )A.照相机使用的是凸透镜B.照相机使用的是凹透镜C.所成的像是正立、减小的实像D.所成的像是倒立、减小的虚像知识点二投影仪【自主学习】方法方加加减减阅读课本 P95,完成以下问题:1.投影仪上有一个相当于凸透镜的镜头,来自投电影上物体的光,经过镜头后汇聚在天花板上,形成物体的像.2.物体经过投影仪形成的像是放大、倒立的实像.3.投影仪上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流传方向,使得射向天花板的光能在屏幕上成像.【合作研究】演示把投影仪上的平面镜 ( 反光镜 ) 取下,将投电影放到载物台上 ( 正放 ) ,调治镜头,在天花板上就能获得投电影上图案的像,再把反光镜安上,把图案打到屏幕上.以下列图.1.天花板上的像与投电影对照较,是放大还是减小的?是正立还是倒立的?所成像是实像还是虚像?答:天花板上的像与投电影对照较是放大、倒立的实像.2.天花板上的像到镜头的距离与投电影到镜头的距离有何关系?答:天花板上的像到镜头的距离大于投电影到镜头的距离.3.要使天花板上的像变得更大些,应怎样操作?答:应该使凸透镜凑近投电影,同时投影仪远离天花板.【教师点拨】1.要想经过投影仪在屏幕上看到物体正立的像,则物体在放置的时候应该倒放.2.投影仪成倒立的像,不但物像之间上下是相对颠倒的,左右也是相对颠倒的.3.投影仪工作时,物体和像在凸透镜的两侧,其中物体离凸透镜近些,像离凸透镜远些.【跟进训练】以下列图是上课经常使用的投影仪,请按要求回答.(1)平面镜的作用是:改变光的流传方向.(2)灯泡的作用是:充当光源.(3)若在屏幕上的像比较模糊 ( 与投电影没关 ) ,调整方法是:合适高速镜头与投电影的距离、屏幕与投影仪的距离.知识点三放大镜【自主学习】阅读课本 P95,完成以下问题:1.放大镜就是一个凸透镜.2.物体经过放大镜形成的像是放大、正立的虚像.【合作研究】研究三请同学们用放大镜观察课本上的字,观察有什么现象?甲乙答:将放大镜逐渐远离书上的字,发现当透过放大镜能够看到书上的字成正马上,放大镜越远,字的像越大;再连续搬动放大镜,不能够看到字放大的正立像.【教师点拨】1.放大镜工作时,物体和像在凸透镜的同侧,眼睛应在物体的另一侧观察.2.除了常有玻璃制的凸透镜之外,水透镜等其他一些透明资料做的透镜均能够制成放大镜.如将一滴水滴在胶尺上,再来观察书上的字,同样能够起到放大的收效.3.投影仪和放大镜成的像都是放大像,但是投影仪所成的像是倒立、放大的,而放大镜所成的像是正立、放大的.【跟进训练】从圆形金鱼缸的侧面观察缸内水中的金鱼,看到的是金鱼正立、放大 ( 选填“放大”或“减小” ) 的虚 ( 选填“实”或“虚” ) 像.知识点四实像和虚像【自主学习】阅读课本 P96,完成以下问题:1.实像是由经过镜头的实质光辉汇聚而成的,能用光屏承接,物体和像位于镜头的异侧2.虚像是由经过镜头的折射光辉( 或反射光辉 ) 的反向延长线形成的,不能够用光屏承接,物体和像位于镜头的同侧【合作研究】研究四观察图甲和图乙总结实像和虚像的特点.甲乙1.实像和虚像可否由实质光辉汇聚而成?答:实像是由实质光辉汇聚而成的.虚像不是由实质光辉汇聚而成,是由实质光辉反向延长线汇聚形成的.2.实像和虚像可否用光屏承接?答:实像能用光屏承接,虚像不能够.3.实像和虚像可否用眼睛看到?答:实像和虚像都能用眼睛看到.4.在凸透镜成像中,实、虚像与物在透镜的同侧还是异侧?答:实像与物体在透镜的异侧,虚像与物体在透镜的同侧.【教师点拨】依照凸透镜成实像或虚像的定义,我们能够依照凸透镜的几条特别光辉确定物点经过凸透镜所成的实像或虚像.(1)实像:据定义可知,物点发出的光辉经过凸透镜后,各条折射光辉将会有一个共同的交点,该共同的交点即像点.而数学知识告诉我们,两条直线即可确定一个交点.因此在搜寻物点的像点时,我们只需要找出物体发出的两条特别入射光辉( 如过光心的光辉、过焦点的光辉 ) ,作出对应的特其他折射光辉,找到交点,即像点.(2)虚像:据定义可知,物点发出的光辉经过凸透镜后,各条折射光辉的反向延长线将会有一个共同的交点,该共同的交点即虚像点.因此我们同样能够找出物体发出的两条特别入射光辉,作出对应的特其他折射光辉,找到反向延长线的交点,即像点.【跟进训练】关于实像和虚像,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D )A.实像是凸透镜所成的,虚像则不是B.虚像是由平面镜所成的,因此虚像必然由光的反射而形成C.实像能够有放大的,也能够有减小的;而虚像只有放大的D.实像能用光屏接收到,虚像则不能够方法方加加减减1.照相机:照相机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成一个倒立、减小的实像.2.投影仪:投影仪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3.放大镜:放大镜是凸透镜,能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2019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5、2生活中的透镜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019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5、2生活中的透镜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019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5、2生活中的透镜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知道照相机、幻灯机、放大镜成的像.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制作模型照相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2.通过对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所成的像的分析,逐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通过观察与实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分析与综合的思维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模拟相机的制作和使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2.通过学习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课程重点(内容)1、 照相机;2、投影仪;3、放大镜★难点——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考点——①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②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原理。

★教具——照相机、投影仪挂图,凸透镜★过程一、照相机1.结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机箱——暗箱调焦环——前伸或后缩镜头使成像最清晰光圈——调节通光孔的大小使光线进入适中快门——调节通光时间(1s,1/2s.1/4s,…)胶片——光屏2.自制照相机3.作用——成4.成像光路图注意 二、投影仪1.结构——灯泡、投影片、镜头(凸透镜)、平面镜、屏幕2.作用——成 倒立、放大、实像3.使像变大变清晰——投影仪远离屏幕,镜头要下降(物距变小)。

反之。

4.成像光路图组合在一起的三、放大镜1.作用——成正立、放大、虚像2.放大镜适当远离物体,可成像更大。

3.成像光路图★小结:本节课我们通过制作和观察了解了如下内容:1.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成倒立、缩小的像.2.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成倒立、放大的像.3.放大镜是凸透镜,能成正立、放大的像.★作业——动手动脑学物理.[动手动脑学物理答案]1.手持一个凸透镜在窗户和室内的白墙之间移动,移到某个位置时,窗框外的景物能在墙上形成一个清晰、缩小、倒立的像.2.凸透镜在灯泡和白墙之间移动时,有两个位置可以在墙上得到所画图案的清晰的像.离灯泡较近的位置,像是放大的;离灯泡较远的位置,像是缩小的,所成的像都是倒立的.3.在透明的玻璃板或塑料片上滴一滴水,这样就做成了水滴放大镜,用它观察课本,看课本上的字,字就被放大了.★板书设计(一)照相机照相机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二)投影仪(幻灯机)投影仪(幻灯机)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能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像.(三)放大镜放大镜是凸透镜,能成一个正立、放大的像.★反思:。

2019-2020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第五章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word版

2019-2020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第五章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word版

——教学资料参考参考范本——2019-2020最新八年级物理(上册)导学案第五章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word版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____________________部门课题课时 4 主备班级八年姓名授课时间11、18授课类型单一型【学习目标】1.知道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的特点。

2.理解凸透镜所成实像和虚像的特点。

3.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重点】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的主要特征;凸透镜所成实像和虚像的特点。

【难点】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的主要特征;凸透镜所成实像和虚像的特点。

【学习过程】一复习导入:(2分钟同学们喜欢拍照片和看电影那么知不知道照相机和电影放映机的原理呢?我们这节课来学习相关的知识。

二、自主学习内容、指导、检测:(15分钟)1. 照相机(阅读课本第一自然段)初步了解照相机的结构及其各部分作用。

讨论交流:①我们所用的照相机拍摄景物时,在胶片上所成的像有什么特点?②怎样调节,可使卷上的像变大?想想做做:结合教材94页回答:(1)像是缩小还是放大?(2) 像是正立还是倒立?(3) 像是虚像还是实像?(可根据进入眼中的光线是否是实际存在的进行判断)2.投影仪(结合实物、课本)了解投影仪的主要构造。

做一做:去掉反光镜,让像直接成在天花板上,观察天花板上像的大小、正倒,并回:①使用投影仪时,那段距离是物距;那段距离是像距?物距与像距相比,谁大谁小?物、像哪个大、哪个小?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要满足以上物像大小的关系,物距、像距应有什么样的关系为了能使人们看到正立的像,投影片应该如何放置?如果希望像变得大一些,而且还要保持清晰,我们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安装上反光镜的作用是什么?(可再装上反光镜比较一下)3.放大镜用课桌上的凸透镜看书上的字,说出看到的情况:(与其他同学交流)(1)字是放大还是缩小?(2)字是正立还是倒立?归纳:放大镜是凸透镜,能使物体成(放大或缩小)的像,但这个像与投影仪所成的是不同的,它是(倒或正)立的虚像,并且像与物体在侧。

推荐八年级物理上册5、2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推荐八年级物理上册5、2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生活中的透镜一目标导航1.知识与技能: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1).经历制作模型照相机的过程,了解照相机的成像原理。

(2).能简单描述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模拟照相机的制作和使用,获得成功的愉悦。

(2).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

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3).初步建立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实际的意识。

二名师引领1、放大镜:已知条件:放大镜的焦距f=20cm问题1:要想看到教材中文字的正立的放大的像,对放大镜到文字间的距离有什么要求?问题2:要想使看到的文字的正立的像更大一些,应当如何调节放大镜到文字间的距离?回答1:放大镜到文字间的距离应小于焦距。

回答2:应增大放大镜到文字间的距离。

2、幻灯机、投影仪将平行光管前的字母“F”作为幻灯片,探究以下内容:问题3:光屏上的像相对于物来讲,上下左右存在什么关系?问题4:若想使光屏上的像更大一些,应当如何调节光屏到透镜间的距离和物体到透镜间的距离?注意:像大于物、像距大于物距。

回答3: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回答4:增大光屏到透镜间的距离并减小物体到透镜间的距离。

问题5:如何理解平面镜在投影仪中所起的作用?问题6:若想使屏幕上的像更大一些,应如何改变投影仪到屏幕间的距离?同时如何移动透镜?回答5:平面镜在投影仪中起改变光路的作用。

回答6:若想使屏幕上的像更大一些,应使投影仪远离屏幕,同时将透镜下移以减小物距。

三师生互动共解难题例题1、幻灯机的幻灯片插在凸透镜的焦点后面略微远些的地方,这时银幕上所得到的像的性质是_____。

分析与解答:当物体位于凸透镜f和2f之间时,在透镜另侧光屏上可得到倒立放大实像,人们根据这一原理做成幻灯机答案:倒倒立、放大、实像例题2、用照相机给全班同学拍集体照,发现有些人没有进入画面,应采取的措施是将照相机离人_____些,将镜头与底片的距离调_____。

分析与解答:当物体位于凸透镜2f以外时,在透镜另侧光屏上可得到倒立缩小实像,人们根据这一原理做成照相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生活中的透镜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透镜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理解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工作原理3:掌握凸透镜成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学习重点: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规律学习难点:实像和虚像的主要特征课前预习:1.照相机的结构:其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胶卷相当于______.2.照相机的成像特点:相对于物体来说,像是______、______的______像.3.投影仪的结构:其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平面镜是用来__________________.4.投影仪的成像特点:相对于物体来说,像是________、________的______像.5.放大镜的原理:放大镜实质是一个短焦距的______透镜.6.放大镜的成像特点:相对于物体来说,像是______、______的______像.7.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能在光屏上呈现的像是______像;由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的不能在光屏呈现的像是______像;凸透镜成实像时,物像______侧;成虚像时,物像______侧.(填“同”或“异”)合作探究:一、照相机:1.自学课本P94-95照相机。

(1)仔细观察图5.2-1,发现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镜,胶卷相当于_______,来自物体的光经过这个镜后会在胶卷上形成一个立、像。

(2)比较物体、像到镜头的距离,会发现物距_____像距。

(3)观察物体和像位于镜头的____侧(填同侧、异侧)。

(4)现在生活中常使用数码相机,是用一种电荷耦合片代替胶片,把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从而方便记录物体的像。

2. 课后活动:制作模型照相机(1)做一做将大纸筒的一端嵌上一个焦距为5—10cm的凸透镜,另一个纸筒的一端蒙上一层半透明纸,把两个纸筒套在一起,就做成了一个模型照相机。

(2)看一看拿起你做的照相机,对着明亮的室外,拉动纸筒,改变透镜和半透明纸的距离,你看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像描述一下并展示给同学们。

二、投影仪1、自学课本P95 投影仪,认真观察图5.2—3。

(1)投影仪的构造有:光源、镜头、反光镜、屏幕和投影片.(2)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镜。

(3)物体经投影仪成立、像,像和物体位于镜头的____侧(填同侧、异侧),比较物体、像到镜头的距离,会发现物距_____像距(填大于、小于)。

(4)平面镜的作用是。

(5)为了能使人们看到正立的像,投影片应该如何放置?(6)面对幻灯机幕布,将印有“h”字样的幻灯片正插入框中,调节镜头后,在幕布上出现的画面应该是()(7)要使幻灯片在幕布上的清晰象更大一些,则应该将()A.幻灯机靠近幕布,把镜头略向后移动B.幻灯机向后离幕布远些,把镜头略向后移C.幻灯机靠近幕布,把镜头略向前移动D.幻灯机向后离幕布远些,把镜头略向前移三、放大镜1、自学课本P95 放大镜,认真观察图5.2—5(1)把手中的凸透镜放在课本上,适当调整距离,你看到了什么?(描述你看到的像的特征)(2)放大镜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镜,物体经放大镜成、、像,像与物在透镜的___侧(同、异)。

四、实像和虚像自学课本P96“实像和虚像”部分根据下列提示以小组分析、讨论实像、虚像区别:1.是否由实际光线汇聚而成;2.能否用光屏承接;3.在凸透镜成像中,实、虚像与物在透镜的同异侧。

4、区分成像的类型:--小孔成像--照相机的像--投影仪的像--平面镜成像--“眼睛受骗” --放大镜的像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成像特点课后练习:一、填空题1、普通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透镜,一架普通照相机镜头的焦距为40cm,当被拍照的人到镜头的距离大于_____cm时,底片上会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_____像(选填“实”或“虚”)。

2、如右图所示是一款具有摄像功能的手机,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透镜,通过镜头所成的像是_____(选填“实像”或“虚像”)。

如果此手机最近能拍摄镜头前0.5 m处的人脸,它的焦距应小于______cm。

3、小刚用已经调节好的照相机将位于充满水的水池底部一个美丽的图案拍摄下来。

当把水排掉后,小刚仍然想在原来的位置用此照相机拍到这个图案清晰的照片,他应该调整照相机,使镜头___________。

(选填“前伸”、“后缩”或“不动”)4、幻灯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_________,透明的幻灯片到镜头的距离比镜头的_______稍大,用强光照射幻灯片,可以把幻灯片上的画面放映到银幕上,形成_____立______的______像,为了使观众看到正立的像,幻灯片要_____着插在架上,聚光镜的作用是增加照到幻灯片上的_________。

5、右图是投影仪成像示意图。

其中凸透镜的作用是成______(填“等大”、“缩小”或“放大”)、_______(填“正立”、“倒立”)的实像,平面镜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螺纹透镜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在练习调节投影仪的实践活动中,小明通过调节,使屏幕上出现了清晰画面。

这时,教室后排同学要求他将屏幕上的画面再调得大一些。

为此,小明的操作应当是:适当________(填“增大”或“减小”)投影仪与屏幕的距离,并将凸透镜适当向______(填“上”或“下”)移动。

6、如图所示,对于左边的大写字母“F”,选择正确的字母代号填空。

(1)在照相机底片上成的像为_____;(2)用放大镜看字母,看到的该字母的像的形状为______。

7、放大镜的原理是: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______焦距时,透过凸透镜,可以看到一个__________________像。

8、有一次,小明在他家的写字台玻璃台板上面滴了一滴水,透过水滴看过去,他发现压在台板下报纸上的文字变大了。

这是因为此时的水滴相当于—个________,报纸上的文字经过水滴折射后形成一个放大的________(填“实”或“虚”)像。

9、如图,小明用一个透镜观看书上的一个英文单词,他看到了两个字母“YS”的放大的像。

这个透镜是_______透镜,这种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______作用,利用这种透镜可制成的光学仪器有____________(只需填写一种)。

10、观察圆形鱼缸中的鱼,看起来比真实的鱼要大,这是因为圆形的鱼缸相当于一个_________,看到的鱼实际上是鱼的_______像。

二、选择题()11、用放大镜观察物体,正确的方法是A.放大镜距离被观察的物体越近越好B.放大镜距离被观察的物体不能太近,也不能太远C.放大镜距离被观察的物体越远越好D.随便将放大镜如何放置,均能清晰地观察物体()12、既能成实像、又能成虚像的镜子是A.平面镜 B.凸面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13、“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

如做光学游戏形成的“手影”,剧院放出的“电影”,湖岸在水中的“倒影”,春游时留下美好记忆的“摄影”。

下列出的“影”与物理知识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手影——光的直线传播 B.摄影——光的反射C.电影——凸透镜成像 D.倒影——平面镜成像()14、一个同学用照相机拍摄自己在平面镜中的像,其结果是A.拍摄不出,因为平面镜成的是虚像B.拍摄不出,因为平面镜发生的是镜面反射C.能拍摄出,但照片上的像左、右与人相反D.能拍摄出,但照片上的像上、下、左、右与人相反()15、关于透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老花镜的镜片是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B.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用它拍照时,可以得到放大的像C.放大镜、投影仪、照相机都是利用凸透镜来成像D.使用凸透镜制成的幻灯机,在屏幕上可以得到正立的像()16、如图,小男孩拿一个直径比较大的放大镜,伸直手臂观察窗外远处的物体,可以看到物体的像。

小男孩观察到的是A.正立放大的像 B.正立缩小的像C.倒立放大的像 D.倒立缩小的像()17、窗台上放着装有水的圆形玻璃缸,太阳光透过玻璃缸射到屋内窗台下的桌面上,发现桌面上的光斑比窗外地面上的太阳光亮,下列解释中错误的是A.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B.装有水的圆形玻璃缸相当于凸透镜C.水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D.装有水的圆形玻璃缸相当于凹透镜()18、如图所示四种情景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19、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实像,如果用黑纸将凸透镜下半部分遮住,则光屏上A.不能成像 B.只能成一半像C.仍成原来的像,但亮度比原来暗 D.需移动光屏到适当位置,才能重新得到像()20、用照相机给家人照相,人与照相机镜头的距离和底片到照相机镜头的距离分别是A.大于2f 小于f B.大于2f 大于f小于2fC.大于f小于2f 大于2f D.大于f 大于2f()21、下列光学仪器中没有凸透镜的是A.照相机B.反光镜 C.放大镜 D.幻灯机()22、用镜头焦距为50cm的照相机拍摄人像时,人与照相机镜头的距离应A.等于50cm B.在50cm到100cm之间C.等于100cm D.大于100cm()23、小翔周末与兴趣小组一起去参加活动,在用手机给同学们拍合影时,发现同学们已经占满手机取景显示画面,但左边的小明没有在画面中完整出现,为了让他也完全拍进照片,应该怎样调整A.手机靠近同学B.手机远离同学C.手机适当向左移 D.手机适当向右移()24、如图所示是小明在照相机取景窗中看到的“花朵”,现要使花朵的像变小,正确的做法是A.照相机适当前移,镜头向前伸B.照相机适当后移,镜头向前伸C.照相机适当前移,镜头向后缩D.照相机适当后移,镜头向后缩()25、小明拍完毕业照合影后,想拍一张单身照,摄影师应采取的方法是A.使照相机靠近他,同时镜头往后缩,离胶片近一些B.使照相机靠近他,同时镜头向前伸,离胶片远一些C.使照相机远离他,同时镜头往后缩,离胶片近一些D.使照相机远离他,同时镜头往前伸,离胶片远一些()26、用凸透镜观察到了如图所示的现象。

下列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与该现象所反映的规律相同的是A.放大镜B.照相机C.投影仪D.汽车的后视镜()27、放映幻灯时,在屏幕上得到的是幻灯片上景物的A.正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放大的实像C.倒立放大的虚像 D.倒立放大的实像()28、把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可在距凸透镜10 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

若用此透镜来观察邮票上较小的图案,则邮票到透镜的距离应A.大于10 cm B.小于10 cmC.大于20 cm D.在10 cm和20 cm之间()29、现用一放大镜阅读书上的小字。

下列哪一项叙述是正确的A.该放大镜是一个凹透镜 B.小字在镜中的成像是实像C.物距比放大镜的焦距大 D.小字和它的成像位于放大镜的同一侧()30、常见普通温度计的横截面是圆形,而体温计的横截面近似于一个三角形,如图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