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文化资源调查报告范本
文化遗存调研报告
文化遗存调研报告1. 背景介绍文化遗存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历史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珍贵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代表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独特文化传承。
为了了解某一地区的文化遗存情况,本次调研选择了中国的河南省作为文化遗存调研对象。
2. 调研目的通过对河南省的文化遗存调研,了解该地区的历史文化底蕴、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保护和展示文化遗产的措施及效果,以及河南省文化遗存对于公众的影响。
3.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实地参观、访谈和文献研究。
调研时间为两个月,从xx年xx月到xx年xx月。
调研范围主要包括河南省内的著名文化遗存,如郑州博物馆、洛阳龙门石窟、开封庙会等。
4. 调研结果4.1 历史文化底蕴经调研了解,河南省作为中国历史悠久的省份,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古代中国的五个古都之一就位于河南省,这使得该地区拥有了许多著名的文化遗存。
洛阳龙门石窟、开封庙会以及郑州的博物馆等,都是该地区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
4.2 文化遗产保护现状在对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进行访谈和实地参观后,我们发现河南省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得到了一定的重视和成果。
各级政府在加大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投入,加强文化遗产的修复和保护工作,使得许多文化遗存能够保留下来并得到合理的利用。
4.3 文化遗存保护措施和效果调研中了解到,河南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文化遗存,如修复工程、文化遗产保护法规和组织文化遗产展览等。
这些措施对于文化遗存的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文化遗存得以保存和传承。
4.4 文化遗存对公众的影响通过访谈和调研,我们了解到河南省的文化遗存对公众影响深远。
一方面,文化遗存的存在使得公众更好地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历史和文化。
另一方面,文化遗存也为河南省带来了旅游收入和知名度提高,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5. 结论与建议通过本次调研,我们认为河南省的文化遗存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文化遗存保护的资金投入还不够,加强投入是保护文化遗存的关键。
郑州黄河文化调研报告
郑州黄河文化调研报告黄河文化调研报告黄河,中国母亲河,流经我国11个省市,为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郑州,作为黄河文化的核心地区之一,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历史背景。
为了更好地了解郑州的黄河文化,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
首先,我们来到了黄河博物院。
这是一座集黄河文化、自然地理和科学技术为一体的现代化博物馆。
馆内陈列着大量的文物和古代生活用品,展示了黄河流域的历史和文化。
我们看到了许多黄河流域的古代文明遗址和古代艺术品。
比如商代青铜器、西周青铜器、秦汉砖雕等。
这些文物展示了黄河文化的卓越成就和丰富内涵。
除了文物,黄河博物院还有丰富的科学展示内容。
比如模拟黄河的冲淤过程、介绍黄河水利工程等。
通过这些展示,我们深入了解了黄河的自然地理特征和水利工程的重要性。
黄河流域的冲淤过程对于我国农业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在这里,我们感受到了黄河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和发源地的伟大力量。
接下来,我们去了郑州的世纪博物馆。
这是一座新型的现代化博物馆,致力于展示中华文明。
在馆内,我们看到了大量关于黄河文化的展品。
比如黄河流域的古代工具、陶器、雕塑等。
这些展品生动地展示了古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艺术。
世纪博物馆还有一座黄河文化展示区,展示了黄河文化的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
我们了解到,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而且是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和精神追求的体现。
通过参观世纪博物馆,我们对黄河文化有了更深入和全面的认识。
最后,我们在郑州市区的黄河风景区进行了实地调研。
黄河风景区是黄河上游的重要景点之一,拥有壮丽的河道风光和丰富多样的生态环境。
通过游览黄河风景区,我们亲身体验到了黄河的壮丽景色和浩渺气势。
同时,我们还了解到黄河不仅是一条河流,更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精神支柱。
黄河的水不仅滋润着中华大地,也浇灌着中华民族的文化。
通过这次调研,我们对郑州的黄河文化有了更深入和全面的认识。
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是中国人民的骄傲。
郑州市文化资源调查报告范本(doc 14页)
郑州市文化资源调查报告范本(doc 14页)郑州市文化资源调查报告来源:商都网文化频道时间:2009-11-18 11:23:21 Tag:核心提示:郑州是河南省省会,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郑州作为黄河文明的摇篮,在此地域积淀形成的姓氏文化、黄帝文化、黄河文化、商都文化、嵩山文化、少林文化、客家文化、象棋文化、河洛文化、豫商文化、冶铁文化、石窟文化、古县衙文化、唐宋文化、汉文化等影响深远。
郑州是河南省省会,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现辖6区5市1县和郑东新区、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国家级出口加工区。
全市总面积7446.2平方公里,市区面积1010.3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282.0平方公里。
全市总人口724.3万,2006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2013.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02.4亿元,在全国35个大中城市和27个省会城市中分别排名第18位和第10位。
郑州地处中原腹地,北临黄河,西依嵩山,东南接黄淮平原。
是我国公、铁、航、信兼具的综合性交通通信枢纽,是新亚欧大陆桥上的重要城市,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世界历史都市联盟”成员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
早在3600年前,郑州就是商王朝的重要都邑。
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孕育了中华民族及其光辉灿烂的文化。
曾有夏、商、管、郑、韩5次为都,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8代为州。
辖区内发现有距今8000年的裴李岗文化,距今5000年的大河村、秦王寨等多种类型的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遗址。
据史籍记载,中华民族始族黄帝的出生地轩辕之丘,位于郑州市境内的新郑。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代曾建都于阳城(今郑州市登封),悠久的历史和多年来的建设发展,在郑州形成了丰富的文化资源。
为了摸清郑州市文化资源的状况,我们在全市开展了文化资源的调查,初步摸清了郑州市文化资源的现状,为充分利用文化资源,发挥资源优势,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满足社会增长的需求,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文化资源调查报告
文化资源调查报告文化资源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和目的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和利用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
本次调查旨在了解我国文化资源的现状和问题,为文化资源的管理和利用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调查方法和样本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了100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900份。
样本涵盖了不同年龄、职业、地区和教育程度的人群,以保证调查结果的代表性。
三、调查结果1. 文化资源的认知程度调查结果显示,超过80%的受访者对文化资源有一定的了解,其中约50%的人对文化资源的定义和范围有较为清晰的认识。
然而,仍有一部分受访者对文化资源的概念存在模糊和片面的认知。
2. 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传承大部分受访者认为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传承是重要的,超过70%的人支持政府加大对文化资源的保护力度。
然而,也有一些受访者对文化资源的保护工作表示不满意,认为政府在保护方面还需加强。
3. 文化资源的利用和开发调查结果显示,超过60%的受访者认为文化资源的利用和开发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至关重要。
同时,也有一部分受访者担心文化资源的商业化开发可能会导致其本身的价值被削弱。
4. 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和网络化随着互联网的普及,数字化和网络化已成为文化资源利用的重要途径。
调查结果显示,近70%的受访者认为数字化和网络化对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也有一些受访者担心数字化和网络化可能会导致文化资源的真实性和原汁原味性受到影响。
四、调查结论和建议1. 加强文化资源的宣传和教育通过加强对文化资源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文化资源的认知程度,加深对文化资源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的理解。
2. 政府加大对文化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力度政府应加大对文化资源的保护力度,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并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文化资源的管理和监管。
3. 推动文化资源的创新利用鼓励各界人士和机构积极探索文化资源的创新利用方式,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提高文化资源的价值和影响力。
郑州 调研报告
郑州调研报告郑州市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郑州市位于中国中部,是河南省省会和其中心城市,也是中国内陆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近年来,郑州市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取得了快速发展,成为中原地区的核心城市之一。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郑州市的基本情况和发展趋势,为进一步了解和推动该市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调研内容1. 城市概况郑州市位于河南省中部,总面积7476平方公里,辖区内有12个市辖区和一个高新技术开发区,总人口约为1283万人。
作为中原地区的中心城市,郑州市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交通网络,是区域内的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2. 经济发展近年来,郑州市的经济发展迅猛。
2019年,郑州市的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99.8亿元,居全国城市GDP排名第14位。
郑州市的产业结构包括第一、二、三产业,其中制造业、房地产和交通运输业是三大支柱产业。
郑州市也是一个重要的商贸中心,拥有多个大型购物中心和商业街区,如金水商圈、二七商圈等。
3. 城市规划和建设为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郑州市积极进行城市规划和建设工作。
市内已建成多个现代化的商务区和住宅区,如CBD中央商务区、郑东新区等。
郑州市还拥有多个重点建设项目,如郑州东站、郑州新机场等,这些项目为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4. 社会文化郑州市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内涵的城市。
市内有多个历史文化名胜,如少林寺、嵩山风景名胜区等。
郑州市也是一个教育中心,聚集了多所高水平的大学和研究机构,吸引了众多学子前来学习。
此外,郑州市还是豫剧、河南话、豫菜等的发源地,具有独特的地方文化特色。
三、调研结果通过对郑州市的调研,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郑州市的经济发展迅猛,制造业、房地产和交通运输业是主要支撑产业。
2. 城市规划和建设得到重视,已有多个现代化商务区和住宅区建成。
3. 郑州市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独特的地方文化特色。
四、调研建议基于对郑州市的了解,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促进高新技术和服务业的发展。
郑州市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问题研究
郑州市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问题研究文化遗产是人类了解自身发展的重要线索和物证,是我们今天可以触摸的记忆、可以交流的历史,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基础和巨大财富。
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和起源地,郑州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这些文化遗产是郑州城市记忆的延续,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保护利用好这些遗产是郑州市实现现代化的必要内容,也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如何做好保护利用和传承创新工作,真正发挥独有的资源优势,使其在郑州都市区乃至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大潮中得以传承和创新,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下面从郑州市文化遗产概况、特点、保护利用现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传承创新的措施和方法等方面加以研究。
一郑州市文化遗产资源概述(一)优势突出的文化遗产资源郑州位居中华民族腹心重地,处“天地之中”。
在中国传统的宇宙观中,中国是位居“天地中央”之国,而天地之中心则在中原,中原的核心则在郑州登封,因而郑州地区成为华夏文明发祥的核心地区,成为国家文明诞生之地和文化荟萃的中心,中国几大主流文明——儒、释、道都在这里建立了弘扬传播本流派文化的核心基地,这里也成为人们测天量地的中心,这一历史背景使得郑州地区汇聚和留存了大量珍贵的文化遗产。
目前,郑州各类文物古迹达10315处,其中世界文化遗产1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8处43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69处,无论是文物古迹的总量,还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数量,不仅在河南远远排在第一,而且在全国也位居前列,与西安比肩。
在全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首批9个项目中,郑州占了5个;全国“十一五”期间重点保护的150处大遗址中,郑州占了6处,为国家文物局重点支持的全国六大片区之一。
中国最早的新石器遗址在此,中国最早的城池在此,中国最早的都城在此,中国历史最悠久的城市在此。
因此,郑州被确立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八大古都”之一。
(二)特点突出的文化遗产资源郑州地处中原腹地,独特的地理区位和自然环境条件,使得人类发展和文明进程中的一些重要环节都集中在今郑州区域内,因此郑州市文物资源所呈现的自身特点,也恰恰能够反映中国乃至东亚地区人类发展与文明进程中的重要环节。
新郑文化调研报告
新郑文化调研报告新郑市位于河南省郑州市下辖,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遗产的城市。
通过对新郑市的文化调研,可以发现其独特的文化特点和发展潜力,以下是关于新郑市文化调研的报告。
首先,新郑市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
新郑作为河南省的文化重镇之一,拥有5000多年的历史。
在新郑市的多个地方遗址中,可以发现大量的古代文化遗存,如新郑历史博物馆中展示的出土的古代器物和文物,反映了新郑市在古代时期繁荣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情况。
其次,新郑市拥有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
在新郑市的乡村和农田中,可以看到许多传统的节日庆典和民俗活动。
例如,在农历春节期间,新郑市的各个村庄都会举办烟花表演、舞狮和舞龙等传统民俗活动,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参与者。
此外,新郑市还有传统的民间艺术和手工艺制作,如面塑、剪纸和陶艺等,这些传统技艺在新郑市得到了保留和传承。
再次,新郑市注重文化创意发展。
新郑市政府在文化领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资源,推动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
在新郑市的各个街区和商场中,可以看到许多文化创意产品的销售点和展示区域,如手工艺品、文化衍生品和特色美食等。
这些文化创意产品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给人们带来了全新的文化体验和消费方式。
最后,新郑市也注重文化教育和旅游推广。
新郑市设立了多个文化教育机构和旅游景点,如新郑市图书馆、音乐学院和文化广场等。
这些文化教育机构和旅游景点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了学习和娱乐的场所,推动了文化教育和旅游业的发展。
同时,新郑市还举办了多个文化节庆活动和旅游推广活动,如新郑古城文化旅游节和新郑国际马拉松比赛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参与者,提升了新郑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综上所述,新郑市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多样的民俗文化、重视文化创意发展以及注重文化教育和旅游推广等特点。
这些文化特点为新郑市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也为新郑市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的空间。
同时,新郑市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促进文化与经济的融合,推动新郑市的全面发展。
郑州文旅调研报告
郑州文旅调研报告
郑州位于中国中部,是河南省的省会城市。
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遗产的城市,郑州吸引着大量游客。
为了更好地了解郑州的文旅发展,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
在郑州,我们首先参观了城市的主要景点之一——郑州博物馆。
这个博物馆是中国最大的博物馆之一,展示了丰富多样的文化和历史藏品。
参观博物馆的过程中,我们深深感受到了郑州作为一个历史名城的独特魅力。
博物馆的展品包括了各个时期的文物,从新石器时代的器物到现代的艺术品,让人们对郑州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除了博物馆,我们还参观了嵩山少林寺,这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佛教寺庙。
这里是中国武术的发源地之一,以其特有的少林功夫而闻名。
参观嵩山少林寺,我们不仅了解了佛教文化的精髓,还体验了传统的武术表演。
这种独特的文化体验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参观。
当然,除了传统文化之外,郑州也注重现代化建设和文旅融合。
我们参观了郑州新东方智慧园区,这是一个集教育、科技和文化于一体的现代化园区。
来到这里,我们看到了许多创新的科技产品和教育资源,这些为郑州的文旅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外,郑州的美食文化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
我们尝试了当地的经典美食,如烩面和烤鸡焖面,这些美食以其独特的味道和口感让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郑州的美食文化丰富多样,满足了各种口味的需求。
总的来说,郑州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遗产的城市,吸引了大量游客。
博物馆、少林寺和新东方智慧园区为游客提供了不同的文化体验,而美食文化则满足了游客的口腹之欲。
同时,郑州注重现代化建设和科技创新,为文旅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郑州红色文化调研报告
郑州红色文化调研报告
郑州市位于中国中部地区,是河南省省会。
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之一,郑州拥有着悠久的红色文化历史和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郑州市的红色文化调研报告。
首先,郑州市有许多重要的红色文化景点和纪念地。
例如,位于郑州市区的黄河之滨厉家村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邓中夏的老家,这里现在已经被建设为纪念馆,供游客参观学习。
此外,郑州市郑东新区的红旗渠、新密市的梁家河等地也是红色旅游的热门景点。
其次,郑州市的红色文化教育也非常重要。
市区内有中国共产党郑州市委员会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和河南省党史学习教育基地,这些基地为广大党员和群众提供了学习红色文化的机会。
此外,郑州市的许多学校也开设了红色教育课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红色文化。
再次,郑州市还有丰富多样的红色文化活动。
每年的中国共产党诞辰活动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等红色主题活动在郑州市都有举办,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市民参与。
此外,郑州市的各类剧院和文化场所也经常上演关于红色历史和英雄事迹的剧目和表演,使观众能够通过文艺形式更好地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
最后,郑州市的红色文化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通过建设红色文化主题公园、红色博物馆等场所,郑州市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并带动了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红色文化主题商品
也成为了郑州市的重要特色,例如红色文化纪念品、红色文化书籍等,受到了广大游客和市民的热爱。
总之,郑州市拥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活动,成为了中国红色旅游的重要目的地之一。
通过对郑州市红色文化的调研,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红色文化,使其在当代社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走河南遗迹调研报告
走河南遗迹调研报告在河南调研期间,我们对一些古代遗址进行了考察和调研,以下是我们的报告:一、郑州古城遗址郑州古城遗址位于郑州市中心,是河南省珍贵的历史遗址之一。
我们在遗址中发掘了大量的古陶器、青铜器等文物,证实了这里曾是古代都城的重要遗址。
此外,遗址内还发现了一些古代居民的生活用品和墓葬,对我们研究古代社会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洛阳龙门石窟洛阳龙门石窟是中国著名的佛教石窟之一,位于洛阳市郊区。
这里保存了大量的佛教石刻和壁画,包括佛像、菩萨、罗汉等,以及佛经故事的描绘。
石窟艺术精湛,表现出了古代雕刻工艺的高度水平,对于研究中国佛教文化和艺术史具有重要价值。
三、开封龙亭公园开封龙亭公园是一处融合了历史和自然景观的独特遗址。
公园内有一座唐代的龙亭,是当时皇宫的一部分,现在被整修并对外开放。
公园的湖泊和花草植被非常迷人,吸引了大量游客和当地居民。
龙亭公园展示了中华文化的古代庭园建筑和园林艺术,也是文化旅游的重要景点之一。
四、三门小镇遗址三门小镇遗址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是一处迷人的历史遗址。
这里保存了大量的古代建筑和街道布局,可以反映出古代城市的规模和风貌。
我们在遗址中还发现了一些古代商铺和住宅的遗迹,对于研究古代商业和城市化进程具有重要价值。
五、安阳殷墟考古遗址安阳殷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商朝遗址,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都市遗址之一。
我们在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商代文化遗存,如青铜器、玉器、陶器等,对于研究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具有极高的价值。
殷墟是中国古代历史和文明的重要见证,也是河南省的重要文化遗产。
六、登封少林寺登封少林寺是中国佛教著名的寺庙之一,位于河南省登封市。
寺内保存了大量的佛教文物和文化遗产,如佛像、经文、法器等。
少林寺还是中国武术发源地之一,以其独特的少林功夫而闻名世界。
登封少林寺对于研究佛教文化和武术史具有重要意义。
以上是我们在河南进行的遗迹调研报告,通过对这些遗址的考察与研究,我们对河南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郑州黄河文化调研报告
郑州黄河文化调研报告
郑州市位于中国的中部地区,是黄河流域的重要城市之一。
耸立于城市中心的黄河文化是郑州的骄傲和象征之一。
为了深入了解郑州黄河文化的发展和保护状况,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
调研结果显示,郑州的黄河文化遗产非常丰富多样。
其中,以郑州古城区为代表的历史遗迹集中分布,如城墙、古建筑等,展示了黄河文化的独特魅力。
同时,郑州还拥有众多的博物馆和文化场馆,收藏和展示了大量与黄河文化相关的文物和文献,为人们了解和体验黄河文化提供了极好的机会。
然而,郑州的黄河文化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一些古建筑和历史遗迹的保护状况不容乐观。
由于城市发展的需要,一些古建筑被拆除或改造,导致黄河文化遗产的丧失。
其次,对黄河文化的传承与挖掘仍有待加强。
尽管郑州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如举办文化节、开展宣传活动等,但仍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
最后,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的平衡也需要思考和解决。
黄河文化的旅游价值不容忽视,但在开发过程中,应注重保护和传承黄河文化的本质价值,避免简单商业化。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建议。
首先,加强古建筑和历史遗迹的保护,对于无法保留的建筑,应及时进行文物保护和转移。
其次,加大对黄河文化的挖掘和研究力度,开展相关的学术研究和项目,以推动黄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同时,鼓励公众参与黄河文化的保护与传播,通过文化教育、志愿者服务等形式,增强公众对黄河文化的认同和保护意识。
总之,郑州的黄河文化作为城市的瑰宝,需要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发展。
只有通过积极的保护措施和传承努力,才能使黄河文化焕发出更加迷人的光彩,为郑州的发展和进步贡献更多的力量。
河南文化资源调查研究报告
河南文化资源调查研究报告
河南省位于中国中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悠久的历史。
以下是河南文化资源调查研究报告的概要:
1. 历史文化遗址:河南省拥有众多重要的历史文化遗址,如黄河流域的二里头遗址、商城遗址等;中原地区的洛阳龙门石窟、郑州嵩山少林寺等。
这些遗址展示了河南作为中国最早的文明中心之一的重要地位。
2. 文化古迹建筑:河南省有许多古代建筑物,如开封的清明上河图、黄河大堤、银城砖塔等;洛阳的白马寺、孔子庙等;安阳的殷墟、太行山中的云岗石窟等。
这些建筑物代表了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和文化艺术。
3. 传统艺术和民俗文化:河南省有许多丰富多样的传统艺术形式,如豫剧、河南民间曲艺、陶瓷制作、刺绣等。
河南的民俗文化也非常独特,如太极拳、舞狮、舞龙等传统活动。
4. 历史人文名人:河南省培养了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如孔子、郭沫若、陆游等。
这些人物在各自的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河南乃至整个中国的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5. 文化节庆活动:河南省有许多传统的节庆活动,如清明节的踏青、端午节的龙舟竞赛、中秋节的赏月等。
这些活动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传承了河南的文化传统。
总结来说,河南省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包括历史文化遗址、古迹建筑、传统艺术和民俗文化、历史人文名人以及文化节庆活动等。
这些文化资源反映了河南悠久的历史和多样化的文化传统,对于研究和传承中华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郑州红色文化调研报告总结
郑州红色文化调研报告总结郑州红色文化调研报告总结郑州市是中国的中原城市,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郑州红色文化的现状和发展潜力,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在这次调研中,我们深入了解了郑州市的红色文化传承和发展情况。
首先,郑州市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遗址和红色纪念馆,如黄河大合唱纪念馆、郑州起义纪念馆等,这些文物和场馆展示了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片段,对于弘扬红色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郑州市政府在红色文化的开发利用上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资源,如红色旅游线路的开发和红色文化活动的组织,使得郑州的红色文化蓬勃发展。
再次,红色文化已经成为郑州市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文化爱好者。
然而,郑州市的红色文化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修复工作仍有待加强,一些历史遗址和红色纪念馆存在一定的损坏和破坏,需要加大保护力度。
其次,红色文化的传承和教育工作还不够深入,很多年轻人对于红色精神的了解和认知度较低,需要加强红色文化教育的力度。
再次,红色文化的开发利用还有待进一步提升,需要创新和整合文化资源,打造具有特色和吸引力的红色文化产品。
为了进一步发展郑州市的红色文化,我们提出以下建议和措施。
首先,加大对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力度,加强遗址和纪念馆的修复工作,确保历史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其次,加强红色文化教育,开展相关的培训和讲座活动,培养更多的红色文化传承人和爱好者。
再次,加强与旅游和文创产业的合作,推出更多创新的红色文化产品,满足游客和市民的需求。
最后,加强与其他地区的红色文化交流和合作,共同推动红色文化的发展。
综上所述,郑州市的红色文化具有丰富的资源和巨大的发展潜力,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通过加大保护力度、加强文化教育、创新发展模式等措施,可以进一步提升郑州市红色文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郑州古镇调研报告
郑州古镇调研报告郑州是河南省的省会,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在郑州市内,有着许多历史悠久、保存完整的古镇。
我在郑州进行了古镇调研,以下是我的调研报告。
调研中,我选取了郑州市内的两个古镇,分别是巩义古镇和下汤古镇。
首先,我选择了巩义古镇进行调研。
巩义古镇位于郑州市西部,有着一个悠久的历史。
在巩义古镇,我看到了许多古老的建筑和文化遗产。
古镇中的街道弯弯曲曲,石板铺成,两旁是古色古香的建筑,让人仿佛穿越回了古代。
巩义古镇还有许多传统手工艺品,如灯笼、剪纸、布匹等,这些手工艺品是当地居民们传承了数百年的技艺。
在古镇中,我也品尝了当地的美食,如炸油饼、糖火烧等。
这些美食不仅口味独特,而且制作工艺独特,很受游客的欢迎。
接下来,我前往下汤古镇进行了调研。
下汤古镇距离郑州市中心较远,位于郑州市东部,但却备受游客的喜爱。
下汤古镇是一个典型的水乡古镇,河道纵横,沿街而建的古建筑保存完好。
在古镇中,我发现了许多老字号的店铺,如老牌剪纸、包子等,这些老字号商家都有着数十年的历史。
在古镇的街道上,可以见到很多游客在逛街购物,品味当地的特色美食和购买特色的纪念品。
总的来说,郑州的古镇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在这些古镇中,不仅可以体验到传统的手工艺品和美食,而且还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
这些古镇对于保护和传承当地文化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为游客提供了一个了解和体验当地文化的机会。
不过,我也发现在一些古镇中,由于旅游开发的过度和商业化的因素,一些古建筑的原始风貌受到了损害。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古镇的文化,当地政府和社区需要加强保护措施,同时制定合理的旅游开发计划,让游客在体验当地文化的同时也保护古镇的原汁原味。
通过这次调研,我更加了解了郑州的古镇,也认识到了保护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希望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努力,保护好这些宝贵的古镇,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喜欢上这里的历史和文化。
某项目文化资源调查报告书
某项目文化资源调查报告书1. 背景此项目是为了调查某地区的文化资源情况,以便进一步开展相关的文化事业和资源管理工作。
本报告将对该地区的文化资源进行调查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2. 调查目的- 了解该地区的文化资源类型和数量- 评估文化资源的状况和价值- 发现文化资源的潜在利用价值和发展空间3. 调查方法- 现场实地走访- 文献资料收集- 互联网调研4. 调查结果4.1 文化资源类型通过调查和收集,我们发现该地区有以下类型的文化资源:- 自然景观和地质遗迹- 历史建筑和文物- 文学、艺术和音乐作品- 传统手工艺品- 民间传统俗和节日- 当地特色美食4.2 文化资源状况和价值经过评估,该地区的文化资源总体状况良好,具有较高的文化和历史价值。
然而,部分文化资源存在保护不足、利用不充分的问题。
4.3 潜在利用价值和发展空间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发现该地区的文化资源具有以下潜在利用价值和发展空间:- 发展文化旅游,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 保护和修复历史建筑和文物,提升其价值和吸引力- 挖掘和研究民间传统俗和节日,促进文化交流和传承- 推广和传承当地特色美食,打造地方品牌5. 建议基于以上调查结果和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加强对文化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积极开展文化旅游推广活动- 支持和培育文化创意产业- 提供专业培训和教育,促进文化传承6. 结论通过本次文化资源调查,我们深入了解了该地区的文化资源情况,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希望能够引起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共同促进该地区文化事业的发展和繁荣。
以上报告仅供参考,具体的实施方案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进一步细化和研究。
河南非遗调研报告范文
河南非遗调研报告范文1. 引言非物质文化遗产(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是指人们代代相传并视之为珍宝的某一特定群体的活动或传统,它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代表了一种全新的文化传承方式。
在河南这片土地上,也有着丰富多样的非遗资源。
本报告旨在对河南省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调研,探索其特点和传承现状,并提出相应的保护和传承措施。
2.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等方法进行。
我们选择了红色文化、传统手工艺和民俗风情等三个方面的非遗进行调研,以全面了解河南省的非遗资源。
3. 调研结果3.1 红色文化非遗河南省是中国革命斗争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红色文化非遗的传承情况相对较好,其中包括红色歌曲、红舞蹈、红色剧目等。
这些非遗项目在全省各地都有相应的传承机构和传承人,通过演出、培训等形式积极传承和推广,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然而,我们也注意到,由于现代社会的变迁,红色文化非遗的传承面临一些困难。
年轻一代对于红色文化非遗的认知度普遍较低,传承人的数量也存在一定缺口。
因此,我们建议相关部门加大对红色文化非遗的宣传力度,加强对传承人的培养和扶持,以保护和传承这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
3.2 传统手工艺非遗河南省的传统手工艺非遗非常丰富,包括捏面人、剪纸、鼓楼、泥塑等众多项目。
这些传统手工艺通过手工操作和特定工具,将非遗艺术形态传承至今。
然而,由于现代化生活方式的影响,传统手工艺非遗面临着较大的挑战。
我们调研发现,在一些城市化较为严重的地区,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人和传承场所逐渐减少。
因此,我们建议政府部门加大对传统手工艺非遗的保护力度,建立传承基地和培训中心,培养更多的传承人,并通过举办展览和市集等活动,增加传统手工艺非遗的曝光度。
3.3 民俗风情非遗河南省的民俗风情非遗充满了浓厚的地方特色,代表了河南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观念。
这些非遗项目包括龙舟赛、灯谜、传统婚俗等。
文化资源普查工作调研报告
文化资源普查工作调研报告第一篇:文化资源普查工作调研报告历时一个月的**市大型文化资源普查工作已全面结束。
通过本次普查活动,初步摸清了全市文化资源底数、现状及开发利用情况。
现将文化资源、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三个方面的调研情况汇报如下:一、文化遗产资源(包括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现状及其开发利用情况(一)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现状及开发利用情况1、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现状。
**曾为夏朝之都城,春秋战国时期为轵邑,为韩都,自隋朝设县,距今已有1396年的历史。
目前保留有大大小小、种类繁多的文物遗存、遗迹250余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济渎庙、奉仙观、大明寺、延庆寺舍利塔、阳台宫、轵国故城)、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12处(庙街遗址、关帝庙、栗树沟遗址、沁河古栈道、五龙口水利设施、迎恩宫、盘谷寺、静林寺、二仙庙、清虚宫、沁园遗址、南姚汤帝庙和关帝庙),**市文物保护单位93处。
在所有的文物遗存中,古代木结构建筑所占比例较大,共计约有宋、金、元、明、清各代建筑190余座600余间,并且许多单体建筑无论是从规模、价值或结构来说,在全省都是首屈一指的,如济渎庙的寝宫(宋开宝年间)、清源洞府门(明)、奉仙观的三清大殿(金大定年间)、大明寺的中佛殿(元至元年间)、阳台宫的大罗三境殿(明)、玉皇阁(清)等。
因此,著名古建专家罗哲文先生赞誉**为“中原地区古代建筑的系列博物馆”。
**所保存的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跨越了上至仰韶、龙山文化,下至隋唐宋元明清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独具特色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
不但现存的古建筑享誉全省,而且出土的汉代文物也精美绝伦,如在轵城泗涧一带出土的陶都树、陶风车以及独有的表现古代劳动人民劳动、生活场面的西汉陶俑等,不仅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而在某些方面填补了我国考古历史的空白。
陶都树、陶风车的出土还曾得到著名学者、考古学家郭沫若先生的大力赞赏,并写入他的《出土文物二三事》中。
目前**市博物馆馆藏文物已达14000余件,其中一级品18件,二级品157件,三级品2737件。
郑州建筑文化研究报告
郑州建筑文化研究报告
郑州作为河南省省会,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建筑文化。
郑州的建筑文化包括历史建筑、现代建筑和特色建筑等多个方面。
郑州的历史建筑主要分布在市区的各个角落。
其中最著名的是郑州城,它是明代初期建造的雄伟古城墙,至今保存完好,成为郑州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城墙上还保留有许多瞭望塔和城门,展示了明代的建筑风格和军事防御体系。
另外,郑州还有许多古寺庙和古宅,如巩义寺、嵩山少林寺、永宁古宅等,它们保存了古代建筑的风貌,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郑州的现代建筑也非常有特色。
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郑州的高楼大厦不断涌现,犹如一片现代都市的天际线。
例如,郑州CBD中央商务区的高楼大厦被誉为“新郑州风景线”,它们的
设计风格独特,外观时尚,成为了郑州现代建筑的代表。
此外,郑州还有许多大型公共建筑,如郑州博物馆、郑州大剧院等,它们不仅体现了现代建筑的风格和技术,还为市民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休闲娱乐场所。
郑州的建筑文化还体现在特色建筑方面。
例如,郑州的老城区保留了许多传统的建筑风格,如红墙蓝顶的四合院,给人一种古朴而雅致的感觉。
另外,郑州还有一些民族特色建筑,如伊斯兰寺庙和回民楼,它们体现了伊斯兰文化的独特魅力。
此外,郑州还有一座巨大的广场——光彩大道,它是郑州最长、最宽的公共广场,每天吸引着成千上万的市民和游客前来散步、休闲和观光。
总之,郑州的建筑文化研究发现了其丰富多样的建筑遗产和特色建筑,它们展示了郑州悠久的历史和现代化的发展。
这些建筑不仅是郑州人民的骄傲,也是对郑州建筑文化的独特贡献。
郑州景点调研报告
郑州景点调研报告郑州是中国重要的中原城市,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作为河南省省会,郑州拥有众多的景点和旅游资源。
本次调研主要针对郑州的景点进行调查和研究,总结出了以下几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景点。
首先,我去了位于郑州市中心的五峰山。
五峰山是郑州市内唯一的一座大型城市公园,也是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
这里风景秀丽,环境幽静,是郑州市民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五峰山有五座主峰,每一座都有独特的景色和文化,如菩提寺、九天观、子午楼等。
登上山顶可以俯瞰整个郑州市区的美景,令人心旷神怡。
其次,我去了位于郑州南郊的嵩山。
嵩山是我国五岳之一,也是道教的发源地之一。
这里风景优美,山峰险峻,有多处古迹和名胜,如嵩阳书院、少林寺等。
我参观了少林寺,这是我国佛教和武术的圣地,文化底蕴非常深厚。
在少林寺,我还观看了一场精彩的少林武术表演,非常震撼人心。
另外,我还参观了郑州市的博物馆。
郑州博物馆是我国较大的一座综合性博物馆,馆内陈列有丰富的文物和历史资料。
我在博物馆中了解到了郑州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对郑州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最后,我去了郑州东郊的黄河风景区。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拥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在黄河风景区,我乘坐游船顺流而下,欣赏了壮观的黄河大峡谷和奇特的黄河壶口瀑布。
这里还有一座仿古建筑的黄河博物馆,展示了黄河文化的演变和发展。
综上所述,郑州拥有丰富多样的景点和旅游资源,每个景点都有不同的特色和魅力。
无论是自然风景还是人文景观,都给游客带来了独特的体验和感受。
这些景点的发展和建设,不仅是郑州旅游业的推动力,也为郑州市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希望未来郑州能继续保护和发展这些景点,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和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州市文化资源调查报告来源:商都网文化频道时间:2009-11-18 11:23:21 Tag:核心提示:郑州是河南省省会,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郑州作为黄河文明的摇篮,在此地域积淀形成的姓氏文化、黄帝文化、黄河文化、商都文化、嵩山文化、少林文化、客家文化、象棋文化、河洛文化、豫商文化、冶铁文化、石窟文化、古县衙文化、唐宋文化、汉文化等影响深远。
郑州是河南省省会,是全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现辖6区5市1县和郑东新区、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国家级出口加工区。
全市总面积7446.2平方公里,市区面积1010.3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282.0平方公里。
全市总人口724.3万,2006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2013.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02.4亿元,在全国35个大中城市和27个省会城市中分别排名第18位和第10位。
郑州地处中原腹地,北临黄河,西依嵩山,东南接黄淮平原。
是我国公、铁、航、信兼具的综合性交通通信枢纽,是新亚欧大陆桥上的重要城市,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世界历史都市联盟”成员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
早在3600年前,郑州就是商王朝的重要都邑。
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孕育了中华民族及其光辉灿烂的文化。
曾有夏、商、管、郑、韩5次为都,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8代为州。
辖区内发现有距今8000年的裴李岗文化,距今5000年的大河村、秦王寨等多种类型的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遗址。
据史籍记载,中华民族始族黄帝的出生地轩辕之丘,位于郑州市境内的新郑。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代曾建都于阳城(今郑州市登封),悠久的历史和多年来的建设发展,在郑州形成了丰富的文化资源。
为了摸清郑州市文化资源的状况,我们在全市开展了文化资源的调查,初步摸清了郑州市文化资源的现状,为充分利用文化资源,发挥资源优势,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满足社会增长的需求,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一、文化资源情况(一)文化遗产资源1、物质文化遗存及保护类资源情况。
全市有历史遗址279个,墓葬129个,石窟、石刻60个;陵园12个,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3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6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44处。
全市博物馆馆藏藏品2万多件,其中一级品6百多件。
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有:织机洞洞穴遗址、裴李岗遗址、唐户遗址、大河村遗址、西山遗址、新砦遗址、古城寨、王城岗及阳城遗址、大师姑遗址、郑州商代遗址、小双桥遗址、郑韩故城、韩王陵、太室阙、少室阙、启母阙、打虎台汉墓、古荥汉代冶铁遗址、嵩岳寺塔、刘碑寺造像碑、巩义瓷窑遗址、荥阳故城、巩义石窟、法王寺塔、永泰寺塔、净藏禅师塔、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颂碑、大周封祀坛碑记、黄冶唐三彩窑址、后周皇陵、北宋皇陵、初祖庵及少林寺塔林、会善寺、李诫墓、欧阳修墓及祠、观星台、中岳庙、郑州轩辕庙、康百万庄园、郑州二七纪念塔及纪念堂等。
2、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全市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工程1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7处,省级非物质遗产分别是少林功夫、黄河澄泥砚、超化吹歌、豫西狮舞、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中岳古庙会、苌家拳。
其中,少林功夫入选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郑州历史悠久,这里产生的文化名人灿若星辰,他们对中华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比较著名的历史人物有:人文始祖轩辕黄帝、治水英雄大禹、隐士鼻祖许由、春秋政治家管仲、春秋思想家邓析、春秋政治家子产、战国政治家申不害、战国水利专家郑国、战国思想家列御寇、战国思想家韩非、秦未农民起义领袖陈胜、西晋文学家潘岳、世界文化名人诗圣杜甫、唐代杰出诗人白居易、李商隐、李颀、杜审言、北宋建筑家李诫、元代理学家许衡、明代思想家高拱等。
郑州流传下来的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很多,大禹治水、楚河汉界、达摩面壁、武则天册封嵩山、官渡之战等脍炙人口。
郑州拥有各种极富地方特色的戏曲艺术,其中最富特色的就是豫剧,产生了现代豫剧大师常香玉,代表了豫剧的最高水平。
郑州杂技独具魅力,郑州杂技团的诸多节目在国内外赛场上屡获殊荣,并先后赴美国、加拿大、南斯拉夫、冰岛、丹麦、挪威、日本、法国、新加坡、澳大利亚、阿联酋等国家及香港、台湾地区演出。
郑州作为黄河文明的摇篮,在此地域积淀形成的姓氏文化、黄帝文化、黄河文化、商都文化、嵩山文化、少林文化、客家文化、象棋文化、河洛文化、豫商文化、冶铁文化、石窟文化、古县衙文化、唐宋文化、汉文化等影响深远。
(1)姓氏文化资源。
郑州是郑氏、潘氏、许氏、侯氏的发源地。
其中:郑氏、潘氏发源于荥阳,许氏发源于登封市,侯氏发源于新密市。
韩氏、孔氏、杜氏、左氏、周氏、高氏、冯氏、史氏、常氏、熊氏、龚氏等发源或其中的一支发源于新郑市,密氏、郐氏等或其中的一支发源于新密市。
(2)黄帝文化资源。
新郑市是人文始祖黄帝的诞生地,5000年前人文始祖黄帝就诞生并建都于此。
近年来,郑州市共举办了15届炎黄文化节和2006年“丙戌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2007年“丁亥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将新郑的寻根文化推向高潮。
(3)黄河文化资源。
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体部分,培育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
郑州处于黄河文明的核心位置,发扬光大黄河文化具有独特的地理优势。
(4)嵩山文化资源。
嵩山及其周边时代久远、文化绵延、数量与类型众多的遗址构成了围绕嵩山的嵩山文化圈。
在这个文化圈中有着孕育中原文化的山、水、土、生(物)、气(候)、位(置)古环境“六要素”的最佳组合。
表明了嵩山文化圈在中原文化、华夏文化的核心地位,也是郑州发展文化产业的独有优势。
(5)少林文化资源。
少林文化根在登封,源出少林寺,是嵩山文化的重要元素,是佛教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少林文化的主体是禅宗和武术。
少林寺位于登封市中岳嵩山腹地,距今有1500多年的历史。
少林寺是少林武术的发源地,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
少林文化包括少林禅宗文化、少林武术文化、少林医学文化、少林艺术文化、少林历史文化及和少林文化相关的民俗文化等。
(6)商都文化资源。
郑州商城遗址是中国商代都城的遗址,1955年发现并开始发掘。
1961年国务院列为中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郑州商城作为商代早期建立的一座都城,至今已有3600年历史,其建筑规模之大,规划布局之严整,文化内涵之丰富,堪称当时世界之最。
郑州商城作为商代早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中心,是中国古都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在探索夏、商、周三代文明发展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2004年,郑州被中国古都学会确定为中国八大古都之一。
(7)客家文化资源。
郑州是客家文化的祖根地。
客家文化的前身是中原文化,客家民系产生于中原,客家人就是中原移民。
客家人遍布于今日粤、桂、台、闽、赣及海外,演变、递嬗了的中原文化,较多地保存了中原文化的原生形态。
从文化渊源上,它和中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又是研究中原文化的资料来源和活化石。
郑州正建设世界客家文化中心。
(8)河洛文化资源。
郑州的巩义是洛河和黄河的交汇处,两河相交形成的漩涡触发了古人创造太极八卦的灵感,这里因此成为“河图洛书”的发源地。
在这一地区长期积淀形成的区域性文化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中国文化的主要源泉之一。
(9)象棋文化资源。
荥阳是中国象棋的策源地,象棋棋盘上的“楚河汉界”就出自荥阳,荥阳市广武镇至今还保存着汉霸二王城即鸿沟的古迹。
为进一步拓展象棋文化内涵,荥阳市成立象棋文化产业发展中心,建设了可同时容纳350人进行比赛和训练的象棋馆,建造了占地2万多平方M的象棋广场,内有长88M、宽80M的超大棋盘,设著名残局“骐骥一跃”。
成功举办了上万人参加的首届中国象棋文化节。
(二)自然遗产资源全市有1个世界级地质公园,即嵩山世界地质公园,位于河南省登封市,面积464平方公里,包括安坡山、马鞍山、挡阳山、少室山、太室山、五指岭诸峰等。
被地质工作者誉为“天然地质博物馆”和“地学百科全书”。
2001年6月被国土资源部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2004年2月13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为首批世界地质公园。
1个国家地质公园,即郑州黄河国家地质公园,2005年8月通过国务院评审。
全市有1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个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嵩山风景名胜区,省级风景名胜区是郑州黄河风景名胜区、浮戏山风景名胜区、环翠峪风景名胜区。
到2006年底,全市共有森林公园18处,主要分布在登封、荥阳、新密、巩义、新郑、管城、二七7个县(市)、区,经营面积4.5万公顷,占我市国土面积的6%。
2006年,全市森林旅游接待国内外游客377.2万人次,旅游经营收入14144万元。
国家级森林公园有郑州国家森林公园、登封嵩山国家森林公园、新郑始祖山国家森林公园3处,省级森林公园有中牟森林公园、河南嵩北森林公园、巩义青龙山森林公园、河南省桃花峪森林公园、河南省南河渡森林公园、河南省神仙洞森林公园、登封市大熊山森林公园、河南省环翠峪森林公园、香山森林公园、黄河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10处,市级森林公园有老龙窝森林公园、古城森林公园、潮湖森林公园、尖岗森林公园、朝阳沟森林公园5处。
到2006年底,郑州市共建成城市公园广场28处,占地面积达到373.75公顷,从业人员达到1523人。
其中占地面积超过10公顷的有碧沙岗公园、紫荆山公园、人民公园、西流湖、郑州市动物园、郑州市世纪游乐园、郑州市金水区郑花公园、郑州市绿城广场、郑州市五一公园、郑州市二七区嵩岳公园自然保护区1处,即河南郑州黄河湿地保护区,面积38007公顷,保护区分布到巩义市、荥阳市、中牟县、金水区、惠济区,是我省生物多样性分布的重要地带,湿地内物种繁多,生态系统类型多样,是河流湿地中最具代表性的地区之一,具有重要的生态学价值,是候鸟迁徙的重要停歇地、繁殖地和觅食地区。
(三)文学艺术资源郑州市的小小说创作和理论研究在国内外都有很大的影响。
不仅有以发表小小说而驰名文坛的《百花园》文学月刊和转载精选小小说作品的《小小说选刊》,还有以杨晓敏为代表的一批从事小小说理论研究和推进小小说繁荣的作家、理论家和文学编辑。
郑州市文化艺术界联合会共有11个艺术家协会,即书协、美协、作协、摄协、音协、剧协、影视协、民协、曲协、杂协、舞协。
全市有艺术家协会会员近3000人,其中国家级会员270多人,省级会员900多人。
会员们经常参加全国性展览、省级书法展览,同时每年举办60次以上各类书法展览;每年组织60次以上艺术活动;每年组织40次以上摄影艺术活动;每年组织开展各类影视活动60次以上。
全市艺术表演团体19个,从业人员1699人;2006年收入8149万元,其中演出收入2565万元,国内演出3672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