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学第六版(秦曾煌)优秀课件--第17章 电子电路中的负反馈

合集下载

电工学_下册(电子技术)第六版_秦曾煌

电工学_下册(电子技术)第六版_秦曾煌

1.晶体三极管工作在放大状态时,其发射结处于正…偏置,集URM = 14.1 V ;若采用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则二极管承受的最高反向压降 U RM = 14.1 V 。

5.(57.5) 10= (111001.1 )2=( 39.8 )16。

6.三变量的逻辑函数共有 8个最小项。

其全部最小项之和为 1 。

7.TTL 三态门的输出包括高电平、低电平和高阻态等三种工作状态。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1.某硅三极管三个电极的电位Ve Vb 和Vc 分别为3V 、3.7V 和6V ,则该管工作在A )状态。

A 饱和B 、截止C 、放大2.工作在甲乙类状态的互补对称功率放大电路,通常提供一个偏置电路以克服(D )失真。

损坏A 、截止3.电路如图1所示,引入的反馈为(B 、饱和 C )负反馈。

C 、截止和饱和交越A 、电压并联B 、电流并联 C 电压串联 电流串联4.下列电路中D )电路。

A 、加法器B 、编码器 C 、译码器计数器5.构成一个十二进制的计数器, )个触发器。

A 、 2B 、 46.摩根定律的正确表达式是:C 、D 12、用代数法化简如下逻辑函数为最简与或式。

B 、 D 、(6分)2.放大电路电工学期考试卷01-电子技术B、填空题:(每空2分,共30分)并宜负反馈;若想要增加输出电阻,应引入电流 负反馈。

3. 理想运算放大电路工作在线性区时,有 虚断和虚短两个重要概念。

4.已知变压器二次侧电压 U =10V,采用单相半波整流电路,二极管承受的最高反向压降Y = A B^A C C+C D +AB C +B C D解:Y = B(A AC) C(D AD BD)= B(A C) C(D A B)AB CD AC =AB BC C D AC精品文档四、图 2 所示放大电路中,已知V C C=12V,金i=90k Q,吊2=30k Q , F C=2.5k Q , R=1.5k Q , F L=10k Q , 3 =80, U B E = 0.7V。

电工学(电子技术)习题答案第二部分 第六版 秦曾煌主编

电工学(电子技术)习题答案第二部分 第六版 秦曾煌主编
(c)引入了反馈,由运算放大器输出端引至的反相输入端的是直流负反馈。
(d)引入了反馈,由 的发射极引至运算放大器反相输入端的是交直流负反馈。
习题17.2.1试判别题图17.2.1(a)和(b)两个两级放大电路中引入了何种类型的交流反馈。
习题17.2.1图
解:(a)设 在正半周,则 输出端瞬时极性为正, 输出端瞬时极性为负,此时 同相输入电位高于 输出端电位,反馈电流削弱了净输入电流,故为负反馈,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以电流形式作比较,故为并联负反馈。
在图(b)所示电路中, 接在 基极和 发射极之间。采用瞬时极性法,所得公式如下:
“ ” “ ” “ ”
“ ”经电阻 馈送到 管的基极,是 管的净输入信号减小,故为负反馈。
若将输出 短路,没有反馈信号反馈回输入回路,故为电压反馈。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都接到 的基极,反馈量以电流的形式影响输入量,并为并联反馈。
因此,图(a)所示电路为电压串联负反馈。
图(b)所示电路中,设反相输入端 有一瞬时增量“ ”,输出 为“ ”。经 反馈回反相输入端,使净输入量削若,为负反馈。而在输入端以电流的形式影响输入量,为并联反馈。当 短路时,虽然 = 0,但仍有反馈信号,为电流反馈。故图(b)所示电路为嗲没留并联负反馈组态。
解:①

=+4.34%和-5.88%
习题17.2.7有一同相比例运算电路,如教材图17.2.1所示。已知 , 。如果输出电压 ,试计算输入电压 ,反馈电压 及净输入电压 。
解:
V
习题17.2.8在上例的同相比例运算放大电路中, =100KΩ, =10KΩ,开环差模电压放大倍数 和差模输入电压 均近于无穷大,输出最大电压为±13V。试问:①电压放大倍数 和反馈系数 各为多少?②当 时, 为多少伏?③若在 开路、 短路、 开路和 短路这四种情况下,输出电压分别变为多少?

电工学(电子技术)课后答案第一部分第六版_秦曾煌

电工学(电子技术)课后答案第一部分第六版_秦曾煌

第14章晶体管起放大作用的外部条件,发射结必须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

晶体管放大作用的实质是利用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的电流分配关系实现能量转换。

2.晶体管的电流分配关系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时,其各极电流关系如下:C B I I β≈(1)E B C B I I I I β=+=+C C BB I I I I ββ∆==∆3.晶体管的特性曲线和三个工作区域 (1)晶体管的输入特性曲线:晶体管的输入特性曲线反映了当UCE 等于某个电压时,B I 和BEU 之间的关系。

晶体管的输入特性也存在一个死区电压。

当发射结处于的正向偏压大于死区电压时,晶体管才会出现B I ,且B I 随BE U 线性变化。

(2)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晶体管的输出特性曲线反映当B I 为某个值时,C I 随CE U 变化的关系曲线。

在不同的B I 下,输出特性曲线是一组曲线。

B I =0以下区域为截止区,当CE U 比较小的区域为饱和区。

输出特性曲线近于水平部分为放大区。

(3)晶体管的三个区域:晶体管的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

此时,C I =b I β,C I 与b I 成线性正比关系,对应于曲线簇平行等距的部分。

晶体管发射结正偏压小于开启电压,或者反偏压,集电结反偏压,晶体管处于截止工作状态,对应输出特性曲线的截止区。

此时,B I =0,C I =CEO I 。

晶体管发射结和集电结都处于正向偏置,即CE U 很小时,晶体管工作在饱和区。

此时,C I 虽然很大,但C I ≠b I β。

即晶体管处于失控状态,集电极电流C I 不受输入基极电流B I 的控制。

14.3 典型例题例14.1 二极管电路如例14.1图所示,试判断二极管是导通还是截止,并确定各电路的输出电压值。

设二极管导通电压D U =。

25610VD1(a)(b)(c)(d)例图解:○1图(a )电路中的二极管所加正偏压为2V ,大于D U =,二极管处于导通状态,则输出电压0U =A U —D U =2V —=。

《电工电子技术》秦曾煌主编第十七章课件

《电工电子技术》秦曾煌主编第十七章课件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17.1.2 负反馈与正反馈的判别方法 + R1 + + ui
-
R2 uf
ud
+ +
+
-
uo
-
RF 对该电路,uf为负,则ud=ui-uf,使净输入信号增大。 使净输入信号增大。 对该电路, 为负, 所以该电路为正反馈。 所以该电路为正反馈。 正反馈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f
if 正比于输出电压——电压反馈 正比于输出电压——电压反馈
RF
RF
f
o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例2:反馈类型 ——并联电压负反馈 ——并联电压负反馈
+UCC
RC if RF ii C1 RS
+ eS – +
+
C2
+
反馈过程: 反馈过程: Uo↓→ if↓→ ib↑→ ic↑
i + b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2) 根据反馈信号在输入端与输入信号比较形式的 不同,可以分为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 不同,可以分为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 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串联, 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串联,即反馈信号与输入 信号以电压形式作比较,称为串联反馈。 信号以电压形式作比较,称为串联反馈。 串联反馈 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并联,即反馈信号与输入 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并联, 信号以电流形式作比较,称为并联反馈。 信号以电流形式作比较,称为并联反馈。 并联反馈 串联反馈使电路的输入电阻增大, 串联反馈使电路的输入电阻增大, 并联反馈使电路的输入电阻减小。 并联反馈使电路的输入电阻减小。
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在输入端以电压的形式作比 两者串联,故为串联反馈 串联反馈。 较, ud=ui-uf,两者串联,故为串联反馈。

电工学(电子技术)第六版 秦曾煌 课后答案

电工学(电子技术)第六版 秦曾煌 课后答案
答:1)会损坏;2)会损坏;3)会损坏,以上几种说法都正确。
练习与思考14.5.8在附录C中查出晶体管3DG100B的直流参数和极限参数。
答:直流参数: =0.1 , =0.1 , =0.1 , =1.1V, =30
极限参数: =40V, =30V, =4V, =20mA, =100mV, =150
答:当二极管正向偏压很小时,正向电流几乎为零,当正向偏压超过一定数值后,电流随电压增长很快。这个一定数值的正向电压称为死区电压。硅管死区电压约为0.5V,锗管的死区电压约为0.1V。
练习与思考14.3.2为什么二极管的反向饱和电流与外加反向电压基本无关,而当环境温度升高时,又明显增大?
答:当二极管加反向电压时,通过PN结的只有少数载流子的漂移运动所形成的漂移电流。在常温下,由于少数载流子数目极少,在不太大的反向电压下已全部通过PN结,因而,即使反向电压再升高,反向饱和电流仍保持很小的数值不变。当环境温度升高时,少数载流子迅速增多,电流也明显增大。
第14章
晶体管起放大作用的外部条件,发射结必须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
晶体管放大作用的实质是利用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的电流分配关系实现能量转换。
2.晶体管的电流分配关系
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时,其各极电流关系如下:
3.晶体管的特性曲线和三个工作区域
(1)晶体管的输入特性曲线:
晶体管的输入特性曲线反映了当UCE等于某个电压时, 和 之间的关系。晶体管的输入特性也存在一个死区电压。当发射结处于的正向偏压大于死区电压时,晶体管才会出现 ,且 随 线性变化。
和 的电位哪个高? 是正还是负?
和 的电位哪个高? 是正还是负?
和 的电位哪个高? 是正还是负?
解:先就NPN管来分析。

电工学课件

电工学课件

电位表示 : V
24
3、电压
为衡量电场力对电荷作功的能力,引入一新的 物理量——电压 大小:a、b两点间电压 Uab 在数值上等于电场 力把单位正电荷从某一高电位处a点移到另一 a + Uab b _ I
低电位处b点时所消耗的电能。
电源的端电压 U S 负载的端电压 U L
方向:规定由高电位指向低电位的方向即电位降的方向 为电压的正方向。 单位:伏特(V) 千伏(kV) 毫伏(mV) 直流: U
dq 交流: i dt
Q单位为库仑(C),t单位为秒(s) 单位:安培(A) 毫安(mA)、 微安(A) 实际方向:正电荷移动的方向
+ _
I
R
23
2、电位
电场力将单位正电荷从电路的某一点移至参考点时 所消耗的电能称为该点的电位。 参考点: 定义:电路中,常将电路中的某一点选为参考点,并 规定该点的电位为零,参考点也称为零电位点。 选择: ① 选大地为参考点: ② 选元件汇集的公共端或公共线为参考点 各点的电位只有在参考点选定以后才有确定的数 值——电位的单值性。 单位: 伏[特](V)
I
B
R1 2
50 k W K
A +6V
=+1V
32
5、功率 功率:单位时间内所转换的电能称为电功率简称为功率。
设电路任意两点间的电压为 U ,流入此部分电路的电流 为 I, 则这部分电路消耗的功率为: I d W为瓦[特] + kW为千瓦 U R P U I c E与 I 的乘积等于电源产生的电功率。
P 60 I 0.273A U 220
U 220 R 806 W I 0.273
2
a + U -

《电工学》优秀PPT课件(第六版,秦曾煌,下册)

《电工学》优秀PPT课件(第六版,秦曾煌,下册)

+
= –50 10 = –5 R2 = R1 RF
2. 因 Auf = – RF / R1 = – RF 10 = –10
故得 RF = –Auf R1 = –(–10) 10 =100 k
R2 = 10 100 (10 +100) = 9. 1 k

=10 50 (10+50) = 8.3 k
+ uo – 因虚短, u–= u+= 0
R R ) 2 iu F 1 iu F ( ou R 1 iR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2i
平衡电阻: R2= Ri1 // Ri2 // RF

+
uo ui 1 ui 2 故得 Ri 1 Ri 2 RF
上一页 下一页
2. 同相加法运算电路 RF R1 ui1 ui2 Ri1 – + +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16.2 运算放大器在信号运算方面的运用
集成运算放大器与外部电阻、电容、半导体 器件等构成闭环电路后,能对各种模拟信号进 行比例、加法、减法、微分、积分、对数、反 对数、乘法和除法等运算。 运算放大器工作在线性区时,通常要引入深 度负反馈。所以,它的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的 关系基本决定于反馈电路和输入电路的结构和 参数,而与运算放大器本身的参数关系不大。 改变输入电路和反馈电路的结构形式,就可以 实现不同的运算。
总目录 章目录 返回 上一页 下一页
– +


+
+ uo –
结论:
① Auf为负值,即 uo与 ui 极性相反。因为 ui 加 在反相输入端。 ② Auf 只与外部电阻 R1、RF 有关,与运放本 身参数无关。

《电工学》 秦曾煌主编第六版下册电子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

《电工学》 秦曾煌主编第六版下册电子技术高等教育出版社课后答案

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14.3.2 在图14.02 的各电路图中,E=5V,u i=10si nωt,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可忽略不计,试分别画出输出电压u o 的波形。

u u(a)(b)(c)(d)【解】:图14.02 习题14.3.2的图(a) 电路的输出波形14.3.5 在图14.05 中,试求下列几种情况下输出端电位V F 及各元件中通过的电流:(1)V A=+10V,V B=0V;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3(2)V A=+6V,V B=+5.8V;(3)V A=V B=+5V,设二极管的正向电阻为零,反向电阻无穷大。

【解】:(1)D A 优先导通9V AVF=1+ 9×10VV= 9V9V B FIDA= IR= F =R9 ×103A = 1mA图14.05 习题14.3.5的图D B 截止,I DB=0(2)设D A 和D B 两管都导通,应用节点电压法计算V F6+5.81 1,V F = 1 1++1 11V = 5.59V < 5.8V9可见D B 管的确都导通。

IDA=6 −5.591×103A = 0.41mA,IDB= 5.8 −5.91×103A = 0.21mA,IR= 5.599×10A = 0.62mA(3)D A 和D B 两管都能导通5+5V = 1 1 V= 4.47V , I=VF =4.47A = 0.53mAF 1 1 1++1 1 9R R 9 ×10 3IDA= IDB=IR2=0.53mA = 0.26mA214.4.2 有两个稳压管D Z1 和D Z2,其稳定电压分别为5.5V 和8.5V,正向压降都是0.5V。

如果要得到0.5V、3V、6V、9V 和14V 几种稳定电压,这两个稳压管(还有限流电阻)应该如何联结?画出各个电路。

【解】:++5V+6V---++9V6V-14.3.2在图1所示的各电路图中,E = 5V ,u i = 10 sin ωtV ,二极管D的正向压降可忽略不计,试分别画出输出电压u0 的波形。

《电工学》_秦曾煌主编第六版下册 电子技术 电子电路中的反馈

《电工学》_秦曾煌主编第六版下册 电子技术 电子电路中的反馈

第十七章电子电路中的反馈第十七章电子电路中的反馈§17.1 反馈的基本概念§17.2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17.3 振荡电路中的正反馈§17.1 反馈的基本概念在放大电路中,负反馈的应用是极为广泛的,它可改善电路的工作性能。

下面介绍负反馈的概念及分析方法。

§17.1.1 负反馈与正反馈凡是将放大电路输出端的信号(电压或电流)的一部分或全部引回到输入端,与输入信号迭加,就称为反馈。

若引回的反馈信号削弱了输入信号,并使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降低,就称为负反馈。

若引回的信号反馈增强了输入信号,并使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增加,就称为正反馈。

这里所说的信号一般是指交流信号,所以判断正负反馈,就要判断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的相位关系,同相是正反馈,反相是负反馈。

放大器输出输入取+ 加强输入信号正反馈用于振荡器取-削弱输入信号负反馈用于放大器开环闭环反馈网络±比较反馈信号实际被放大信号反馈框图:负反馈的作用:稳定静态工作点;稳定放大倍数;改变输入电阻、输出电阻;扩展通频带。

负反馈框图:基本放大电路A o d X o X 反馈电路FfX ⨯i X +–输出信号输入信号反馈信号净输入信号(差值信号)反馈电路的三个环节:放大:d oo X X A =反馈:ofX X F =比较:fi d X X X -=u f u d 例:R f 、R E 1组成反馈网络。

+–C 1R B 1R C 1R B 21R B 22R C 2R E 2R E 1C EC 3C2+E Cu o u i +–T 1T 2R f§17.1.2 负反馈与正反馈的判别方法瞬时极性法:利用电路中各点交流电位的瞬时极性来判别。

交流电位为正半周时,瞬时极性为正;交流电位为负半周时,瞬时极性为负。

首先断开反馈网络与输入回路相接处,然后假设输入端信号有一定极性的瞬时变化,并依次经过放大电路、反馈网络后,再回到输入端比较,若净输入信号减少,则为负反馈。

电工学第六版课后答案 秦曾煌(包括1-6 7章、12章)

电工学第六版课后答案 秦曾煌(包括1-6 7章、12章)

第一章习题1-1 指出图1-1所示电路中A 、B 、C 三点的电位。

图1-1 题 1-1 的电路解:图(a )中,电流 mAI 51226.=+=, 各点电位 V C = 0V B = 2×1.5 = 3V V A = (2+2)×1.5 = 6V图(b )中,电流mAI 1246=+=, 各点电位 V B = 0V A = 4×1 = 4VV C =- 2×1 = -2V图(c )中,因S 断开,电流I = 0, 各点电位 V A = 6V V B = 6VV C = 0 图(d )中,电流mAI 24212=+=, 各点电位 V A = 2×(4+2) =12VV B = 2×2 = 4V V C = 0图(e )的电路按一般电路画法如图,电流mAI 12466=++=,各点电位 V A = E 1 = 6VV B = (-1×4)+6 = 2V V C = -6V1-2 图1-2所示电路元件P 产生功率为10W ,则电流I 应为多少? 解:由图1-2可知电压U 和电流I 参考方向不一致,P = -10W =UI 因为U =10V , 所以电流I =-1A图 1-2 题 1-2 的电路1-3 额定值为1W 、10Ω的电阻器,使用时通过电流的限额是多少? 解:根据功率P = I 2 R A R P I 3160101.===1-4 在图1-3所示三个电路中,已知电珠EL 的额定值都是6V 、50mA ,试问哪个电珠能正常发光?图 1-3 题 1-4 的电路解:图(a )电路,恒压源输出的12V 电压加在电珠EL 两端,其值超过电珠额定值,不能正常发光。

图(b )电路电珠的电阻Ω=Ω==120120506K R .,其值与120Ω电阻相同,因此电珠EL 的电压为6V ,可以正常工作。

图(c )电路,电珠与120Ω电阻并联后,电阻为60Ω,再与120Ω电阻串联,电珠两端的电压为V4126012060=+⨯小于额定值,电珠不能正常发光。

2024版电工学简明教程(秦曾煌)ppt课件

2024版电工学简明教程(秦曾煌)ppt课件
29
同步发电机励磁系统简介
励磁系统作用
为发电机提供直流励磁电流,建立发电机主 磁场,并通过调节励磁电流的大小和相位, 实现对发电机输出电压和无功功率的调节。
2024/1/29
励磁系统组成
主要包括励磁电源、励磁调节器、励磁变压 器及灭磁装置等部分。其中,励磁电源为发 电机提供直流电源;励磁调节器根据发电机 运行状态和电网要求,输出相应的控制信号; 励磁变压器将控制信号转换为适合发电机的 励磁电流;灭磁装置用于在发电机停机或故
4
教材作者秦曾煌简介
2024/1/29
5
课程目标与要求
2024/1/29
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分析方法和 实验技能,具备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电路问题的能力,为后续 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从事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或工程技术工作打 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掌握电路的分析方 法和实验技能,了解电路理论的最新发展动态和前沿技术。同 时,要求学生具备独立思考、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024/1/29
9
电源与负载
2024/1/29
电源
电源是将其他形式的能转换成电能 的装置。在电路中,电源提供电能, 驱动电荷流动。
负载
负载是指连接在电路中的电源两端 的电子元件。在电路中,负载消耗 电能,将电能转换为其他形式的能 量。
10
03
直流电路分析方法2024/1/2911电阻串联与并联
2024/1/29
特殊应用场合
除了上述应用外,变压器还被应用于一些特殊场合。例如,在铁路牵引供电系统中,为了减 小对通信线路的干扰,需要使用高阻抗变压器;在电子测量仪器中,为了减小测量误差和提 高测量精度,需要使用精密电压互感器等。

电工学第六版(秦曾煌)dz17

电工学第六版(秦曾煌)dz17
17.3.1
图3是用运算放大器构成的音频信号发生器的简化电路。(1)R1大致调到多 大才能起振?(2)RP 为双联电位器,可从0调到14.4kΩ,试求振荡频率的调节范 围。 [解]
图 3: 习题17.3.1图
(1) 电压放大倍数按同相输入计算,即
Auf
=
1
+
RF R1
因为产生振荡的最小电压放大倍数为3,所以RF ≥ 2R1。刚起振时, 振荡幅度小,不足以使二极管导通,这时RF = RF 1 + RF 2 = 3kΩ,所 以R1 ≤ 1.5kΩ时才能起振。
∆A)F
=
±20%
×
1
+
(300
±
1 300 ×
20%)
×
0.01
= +4.34%和 − 5.88%
17.2.7
有 一 同 相 比 例 运 算 电 路 , 如 教 材 图17.2.1所 示 。 已 知Auo = 1000,F = +0.049。 如 果输 出 电压uo = 2V , 试计 算 输入 电压ui, 反 馈电 压uf 及 净 输入 电压ud。
在调试教材图17.3.3所示电路时,试解释下列现象: (1) 对调反馈线圈的两个接头后就能起振; (2) 调RB1,RB2或RE的阻值后就能起振; (3) 改用β较大的晶体管后就能起振; (4) 适当增加反馈线圈的圈数后就能起振; (5) 适当增大L值或减小C值后就能起振; (6) 反馈太强,波形变坏; (7) 调整RB1,RB2或RE的阻值后可使波形变好; (8) 负载太大不仅影响输出波形,有时甚至不能起振。 [解释] (1) 原反馈线圈接反,对调两个接头后,满足相位条件; (2) 调阻值后,使静态工作点合适,以满足起振条件; (3) 改用β较大的晶体管,以满足幅度条件; (4) 增加反馈线圈的圈数,即增大反馈量,以满足幅度条件; (5) 因为LC并联电路在谐振时的等效阻抗模为

秦增煌电工学解析PPT课件

秦增煌电工学解析PPT课件

U i
1S 2 Uf
Au
F
U i
1S 2 Uf
Au
F
如果:Uf U i
Uo • 开关合在“1” 为无反馈放大
电路。
U o
U o AuU i
• 开关合在“2”
为有反馈放大电
自激振荡状态
第28页/共41页
U路o , AuU f
自激振荡的条件
由:U
U
o
f
AFuUUfo
U o AuFU o
自激振荡的条件
反馈电压 uf =Rio 取自输出电流 ——电流反馈
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在输入端以电压的形式比较
——串联反馈
io
uf R
ui R
特点:输出电流 io 与负载电阻RL无关
——同相输入恒流源电路或电压-电流变换电路
第10页/共41页
17.2.1.4 并联电流负反馈
+ i1 R1
ui R

2
if RF
id
性A Af 1 AF
d Af
1
dA
Af 1 AF A
引入负反馈使放大倍数的稳定性提高。
放大倍数下降至1/(1+|AF|)倍,其稳定性提高1+|AF|倍。
若|AF| >>1,称为深度负反馈,此时:
Af
1 F
在深度负反馈的情况 下,闭环放大倍数仅与反 馈电路的参数有关。
第22页/共41页
3. 改善波形失真
X d 基本放大 X o
电路A
反馈 电路F
净输入信号 X d X i X f
若三者同相,则
Xd = Xi – Xf
可见 Xd < Xi ,即反馈信号起了削弱净输入信号的 作用,因而输出信号也减小(负反馈)。

《电工学》秦曾煌第六版上下册课后答案(同名17708)

《电工学》秦曾煌第六版上下册课后答案(同名17708)

《电工学》秦曾煌第六版上下册课后答案(同名17708)D[解] 首先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列出图2: 习题1.5.2图−I1 + I2 −I3=−3 + 1 −I3=可求得I3= −2mA, I3的实际方向与图中的参考方向相反。

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可得U3 = (30 + 10 ×103 ×3 ×10−3 )V =60V其次确定电源还是负载:1 从电压和电流的实际方向判定:电路元件3 80V元件30V元件电流I3从“+”端流出,故为电源;电流I2从“+”端流出,故为电源;电流I1从“+”端流出,故为负载。

2 从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判别:电路元件3 U3和I3的参考方向相同P= U3I3 = 60 ×(−2) ×10−3W=−120 ×10−3W (负值),故为电源;80V元件U2和I2的参考方向相反P = U2I2 = 80 ×1 ×10−3W =80 ×10−3W (正值),故为电源;30V元件U1和I1参考方向相同P= U1I1 = 30 ×3 ×10−3 W = 90 ×10−3W (正值),故为负载。

两者结果一致。

最后校验功率平衡:电阻消耗功率:2 2= R1I1 = 10 ×3 mW = 90mWP R12 2= R2I2 = 20 ×1 mW = 20mWP R2电源发出功率:P E = U2I2 + U3I3 = (80 + 120)mW =200mW负载取用和电阻损耗功率:P = U1I1 + R1 I2 + R2I2 = (90 + 90 + 20)mW =200mW1 2两者平衡1.5.3有一直流电源,其额定功率PN= 200W ,额定电压U N= 50V 。

内阻R0 =0.5Ω,负载电阻R可以调节。

其电路如教材图1.5.1所示试求:1 额定工作状态下的电流及负载电阻;2 开路状态下的电源端电压;3 电源短路状态下的电流。

电工电子技术 秦曾煌

电工电子技术 秦曾煌

4
组合逻辑电路及其应用 4
时序逻辑电路及其应用 4
仿真实验
4
综合性实验 (硬件)
4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
课程简介
实验课程:40学时(独立设课) 依托三层次的实践教学平台,开展分层次实验教学。
网址: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
课程简介
实验课程:40学时(独立设课) 依托三层次的实践教学平台,开展分层次实验教学。
不论学习任何专业,都必选须自有哈深弗大厚学的前基校础长知L识.H。.Su“mm根ers 深叶茂,本固枝荣”,这一思想在哈在佛北大京学大是学的很演明讲确的。
学习目的
要培养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提出问题或发现问题的能力。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创新意识(新思想、新方法) 为后续课程打下基础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 先进性 电工电子技术的发展迅速,课程内容将不断更新与改革。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课程简介
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在线学习、实践教学
理论课程:总计96学时
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
序号 电工技术课程内容 (40学时) 1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序号 电子技术课程内容(56学时) 1 半导体器件
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 绪论
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
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课程绪论
1 课程简介
2 电工电子技术的发展
3 学习目的与要求
4 Email:
选用教材与参考教材 手机:
章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退出
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
课程简介
课程性质: 高等学校非电专业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 主要研究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的理论和应用。 面向对象:全校非电类专业 课程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获得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必需的基本 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电路分析与设计 能力。 掌握电路的应用,了解新器件新技术,培养自学能力、培 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为后续课程学习和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打好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由Hii_123456贡献ppt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第17章电子电路中的负反馈 17章17.1 反馈的基本概念 17.2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 17.3 振荡电路中的正反馈总目录章目录返回上一页下一页17.1 反馈的基本概念17.1.1 负反馈与正反馈RB1 C1 + + ui RB2 – RC通过R 通过RE C2 将输出电流 + 反馈到输入+UCCRB C1 +RERL+ uoRS + + ui –e s ––通过R 通过RE 将输出电压反馈到输入+UCCC2 +RERL+ uo –总目录章目录返回上一页下一页反馈放大电路的方框图净输入信号Xi +XdXf输出信号基本放大电路A 电路A 反馈电路F 电路FXo–输入信号反馈信号反馈系数反馈放大电路的三个环节:反馈放大电路的三个环节: ? Xo 基本放大电路 A= ? Xd Xf 反馈电路 F = ? Xo? ? 放大倍数比较环节 X = X ? X d i f总目录章目录返回上一页下一页反馈放大电路的方框图Xi +XdXf–基本放大电路A 电路A 反馈电路F 电路FXo? ? 净输入信号 X d = X i ? X f若三者同相,若三者同相,则 Xd = Xi – Xf 可见 Xd < Xi ,即反馈信号起了削弱净输入信号的作用(负反馈)。

作用(负反馈)。

总目录章目录返回上一页下一页17.1.2 负反馈与正反馈的判别方法1. 反馈的分类引入交流引入直流直流反馈:直流反馈:反馈只对直流负反馈的分量起作用,分量起作用,反馈元件只负反馈的目的:改目的:目的:目的:稳能传递直流信号。

能传递直流信号。

交流反馈:交流反馈:反馈只对交流定静态工善放大电分量起作用,分量起作用,反馈元件只作点路的性能能传递交流信号。

能传递交流信号。

负反馈:反馈削弱净输入信号,使放大倍数降低。

负反馈:反馈削弱净输入信号,使放大倍数降低。

正反馈:反馈增强净输入信号,使放大倍数提高。

正反馈:反馈增强净输入信号,使放大倍数提高。

2. 判断正负反馈的瞬时极性法 (1)设接“地”参考点的电位为零,在某点对 (1)设接设接“参考点的电位为零,电压(即电位)的正半周,“地”电压(即电位)的正半周,该点交流电位的瞬时极性为正;在负半周则为负。

瞬时极性为正;在负半周则为负。

总目录章目录返回上一页下一页(2)设基极瞬时极性为正,根据集电极瞬时极性 (2)设基极瞬时极性为正,根据集电极集电极瞬时极性设基极瞬时极性为正与基极相反、发射极(接有发射极电阻而无旁路电与基极相反、发射极(接有发射极电阻而无旁路电瞬时极性与基极相同的原则,与基极相同的原则容时)瞬时极性与基极相同的原则,标出相关各点的瞬时极性。

的瞬时极性。

+ -+ +总目录章目录返回上一页下一页判断串、并联反馈判断串、iiifib++ubeui–– + –ufib= ii – if 反馈到基极为并联反馈ube= ui – uf 反馈到发射极为串联反馈总目录章目录返回上一页下一页共发射极电路RL+ uo –io iE RL从集电极引出为电压反馈从发射极引出为电流反馈总目录章目录返回上一页下一页(3) 若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加在同一电极上,若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加在同一电极上,相反为负反馈;相同为正反馈。

两者极性相反为负反馈极性相同为正反馈两者极性相反为负反馈;极性相同为正反馈。

(4) 若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加在两个电极上,若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加在两个电极上,两者极性相同为负反馈极性相反为正反馈相同为负反馈;相反为正反馈。

两者极性相同为负反馈;极性相反为正反馈。

判断反馈类型的口诀:判断反馈类型的口诀:共发射极电路集出为压,射出为流,集出为压,射出为流,基入为并,射入为串。

基入为并,射入为串。

共集电极电路为典型的电压串联负反馈。

共集电极电路为典型的电压串联负反馈。

总目录章目录返回上一页下一页17.2 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负反馈的类型电压串联负反馈电压并联负反馈交流反馈负反馈直流反馈电流串联负反馈电流并联负反馈稳定静态工作点总目录章目录返回上一页下一页负反馈类型的判别步骤1) 找出反馈网络(一般是电阻、电容)。

找出反馈网络(一般是电阻、电容)。

2) 判别是交流反馈还是直流反馈?判别是交流反馈还是直流反馈? 3) 判别是否负反馈?判别是否负反馈? 4) 是负反馈!判断是何种类型的负反馈?是负反馈!判断是何种类型的负反馈?判断图示电路中的负反馈类型。

例1:判断图示电路中的负反馈类型。

+UCC (1 ) R RC2 RC1 B1 C2 + C1 + T2 + T1 + RS RL uo RB2 RF RE2 RE1 + ui CE2 – es ––总目录章目录返回上一页下一页RE1、RF对交、直流均起作用,所以引入的对交、直流均起作用,是交、直流反馈。

是交、直流反馈。

RE1对本级引入串联电流负反馈。

对本级引入串联电流负反馈。

(2)3.9k? ? 470k? ?(3)20μF μ + +6V 3.9k? ? + 50k? ? 3k? ? 3k? ? +20V470k? ?20μF μ + + 3DG6–470? ?Es+ 100μF μ470? ?600? ?–50μF μ– 3DG6 8k? + ? 50μF μ–– 2k? ? 2k? ?+ +–+ –50μF μ–2k? ?50μF μ+ 30k? 50μF ? μ正反馈总目录章目录返回上一页下一页电流并联负反馈17.2.1 运算放大器电路中的负反馈17.2.1.1 并联电压负反馈if R F + ui –设输入电压 ui 为正,为正,⊕ i1 R1 idR2– + +∞uo RL –- +各电流的实际方向如图差值电流 id = i1 – if if 削弱了净输入电流(差削弱了净输入电流( 值电流) 值电流) ——负反馈负反馈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在输入端以电流的形式比较——并联反馈并联反馈特点:输入电阻低、特点:输入电阻低、输出电阻低总目录章目录返回上一页下一页uo 取自输出电压——电压反馈取自输出电压电压反馈反馈电流 if = ? Rf? ? ? ? ? ? ?17.2.1.2 串联电压负反馈RF – uf + ∞各电压的实际方向如图–⊕+ R1 u– + d 差值电压 ud =ui – uf + + + uo ui ⊕ R RL uf 削弱了净输入电压 2 –– (差值电压) ——负反馈差值电压) 负反馈 R1 uo 取自输出电压反馈电压 uf = 电压反馈 R1 + RF 取自输出电压——电压反馈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在输入端以电压的形式比较——串联反馈串联反馈特点:输入电阻高、特点:输入电阻高、输出电阻低总目录章目录返回上一页下一页设输入电压 ui 为正,为正,? ? ? ? ? ? ?17.2.1.3 串联电流负反馈⊕R2– ud + + +–∞ io? ? ? ? ? ? ?+ ui –⊕设输入电压 ui 为正,为正,各电压的实际方向如图差值电压 ud =ui – ufRLuo+ uf 削弱了净输入电压 R uf (差值电压) ——负反馈差值电压) 负反馈–反馈电压uf =Rio 取自输出电流——电流反馈电流反馈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在输入端以电压的形式比较 uf ui ——串联反馈串联反馈 i = =o特点:输出电流 io 与负载电阻RL无关与负载电阻R 特点:——同相输入恒流源电路或电压-电流变换电路同相输入恒流源电路或电压同相输入恒流源电路或电压总目录章目录返回上一页下一页RR17.2.1.4 并联电流负反馈if RF? ? ? ? ? ? ?⊕ i1 R1 id – +ui – R2∞io RL R设输入电压 ui 为正,为正,++-各电流的实际方向如图差值电流 id = i1 – if if 削弱了净输入电流 (差值电流) ——负反馈差值电流) 负反馈R 反馈电流 if = ? io 取自输出电流自输出电流——电流反馈电流反馈 R + RF 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在输入端以电流的形式比较——并联反馈并联反馈总目录章目录返回上一页下一页17.2.1.5 并联电流负反馈if RF⊕ i1 R1 id – +ui – R2设输入电压 ui 为正,为正, io RL∞++-各电流的实际方向如图差值电流 id = i1 – if if 削弱了净输入电流 (差值电流) ——负反馈差值电流) 负反馈R R 反馈电流 if = ? io 取自输出电流自输出电流——电流反馈电流反馈 R + RF ui 因 i1 = ,且 i1 = if R1特点:与负载电阻R 特点:输出电流 io 与负载电阻RL无关——反相输入恒流源电路反相输入恒流源电路总目录章目录返回上一页下一页? ? ? ? ? ? ?1 RF 所以 io = ? ( + 1)ui R1 R运算放大器电路反馈类型的判别方法:运算放大器电路反馈类型的判别方法: 1. 反馈电路直接从输出端引出的,是电压反馈;反馈电路直接从输出端引出的,是电压反馈;从负载电阻R 的靠近“端引出的,从负载电阻RL的靠近“地”端引出的,是电流反馈; 2. 输入信号和反馈信号分别加在两个输入端同相和反相)上的,是串联反馈;(同相和反相)上的,是串联反馈;加在同一个输入端(同相或反相)上的,是并联反馈;输入端(同相或反相)上的,是并联反馈; 3. 对串联反馈,输入信号和反馈信号的极性相对串联反馈,同时,是负反馈;极性相反时,是正反馈;同时,是负反馈;极性相反时,是正反馈; 4. 对并联反馈,净输入电流等于输入电流和反对并联反馈,馈电流之差时,是负反馈;否则是正反馈是正反馈。

馈电流之差时,是负反馈;否则是正反馈。

总目录章目录返回上一页下一页例 1:试判别下图放大电路中从运算放大器A2输出试判别下图放大电路中从运算放大器A2输出端引至A1输入端的是何种类型的反馈电路输入端的是何种类型的反馈电路。

端引至A1输入端的是何种类型的反馈电路。

串联电压负反馈–– +u + ⊕ + A1 o1 + A2 RL R ⊕–u + f 先在图中标出各点的瞬时极性及反馈信号;解:先在图中标出各点的瞬时极性及反馈信号;因反馈电路直接从运算放大器A2的输出端引因反馈电路直接从运算放大器A2的输出端引所以是电压反馈是电压反馈;出,所以是电压反馈;因输入信号和反馈信号分别加在反相输入端和同相输入端上,所以是串联反馈是串联反馈;和同相输入端上,所以是串联反馈;因输入信号和反馈信号的极性相同,因输入信号和反馈信号的极性相同,所以是负反馈。

负反馈。

+ ui –总目录章目录返回上一页下一页⊕∞--∞uo? ? ? ? ? ? ?? ? ? ? ? ? ?例 2:试判别下图放大电路中从运算放大器A2输出试判别下图放大电路中从运算放大器A2输出并联电流负反馈端引至A1输入端的是何种类型的反馈电路输入端的是何种类型的反馈电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