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古典舞教学法
中国古典舞教学法

中国古典舞教学法中国古典舞是一门优美而富有传统韵味的艺术形式,在世界范围内备受欢迎。
要想学好中国古典舞,除了对技巧的掌握外,教学方法也极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典舞教学的有效方法和技巧。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习中国古典舞,理论知识是基础,但实践才是关键。
教师应注意在理论和实践之间保持平衡,将理论知识与舞蹈动作的实际演练相结合。
通过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实践舞蹈动作,他们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技巧。
二、体验舞蹈的意境中国古典舞融合了中国古代文化和哲学,注重表达情感和意境。
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感受音乐、了解舞蹈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体验舞蹈的意境。
只有真正理解了舞蹈的内涵,才能更好地演绎出舞蹈的情感。
三、注重基本功的培养中国古典舞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如优美的姿势、舞蹈的均衡和协调性等。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功,通过训练来提高学生的舞蹈技巧和身体素质。
只有基本功扎实,学生才能有更好的表现和发展空间。
四、创新与保留相结合中国古典舞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但在教学中也需要注重创新。
教师应该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结合现代舞蹈的一些元素和技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舞蹈。
创新可以使学习更富有趣味性,并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个性化教学每个学生的身体条件和天赋都不相同,教师应注重个性化教学。
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目标。
通过量身定制的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提升其学习效果。
六、培养团队意识中国古典舞通常需要多人合作完成,所以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也是十分重要的。
教师应从小组练习开始,让学生彼此合作、相互配合,培养团队协作的能力。
通过团队合作的训练,学生不仅可以提高舞蹈技巧,还可以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七、实践演出的机会最后,为学生提供实践演出的机会非常重要。
通过参加演出,学生可以更好地展示自己的舞蹈水平和艺术才华,同时也可以感受到舞台表演的魅力和压力。
实践演出可以促进学生的进步,并激发他们对舞蹈的热爱。
中国古典舞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而中国古典舞则是中国文化深厚土壤里绽放的一朵花,它融合中国戏曲舞蹈、武术、书法等等文化的多种元素,吸收和借鉴了芭蕾舞等外来的有益成分,以传统美学思想为审美原则,逐步发展成熟起来的具有强烈而浓郁的民族性,时代性的舞种体系。
经过许多艺术家的努力实践,形成了今天科学系统的教学体系。
民族舞蹈古典舞蹈教学方法中国古典舞则是在建国以后,以我国戏曲舞蹈为基础,融合了中国武术中的因素,动态,吸收和借鉴了芭蕾舞等外来的有益成分,以传统美学思想为审美原则,逐步发展成熟起来的具有强烈而浓郁的民族性,时代性的舞种体系。
经过许多艺术家的努力实践,形成了今天科学系统的教学体系。
几十年来,中国古典舞日新月异,舞蹈家们的创作层出不穷,让人叹为观止。
为了使中国艺术文化以及舞蹈家们的智慧结晶,这一成果永远传承下去,中国古典舞教学法的作用首当其冲,俗话说得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所以,我们应当努力地去完成一部具有科学性、系统性、民族性的教学法。
古代舞蹈的长河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从未终止过,中国历代都曾形成过各自具有古典风范的古典舞文化。
然而,在当代中国舞坛上具有主流话语意味的所谓“中国古典舞”,作为一个十分醒目的舞种,是在新中国建立之后从戏曲及武术的系统中创建并发展起来的,迄今已有50余载的建设史。
在50余年的建设过程中,当代的中国古典舞在其审美态势上已经初步建立起其在世界范围内独树一帜的独立审美品格。
随着中国社会及其文化的不断转型,中国当代舞蹈的生态在人文环境、艺术标准和社会审美感知等方面,均发生了不小的嬗变。
处于中国舞蹈前沿领域的中国古典舞,走到今天也处在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重新审视自己、审慎考量自己未来走势的关键时刻。
在今天的中国古典舞领域中,思想空前的活跃,某些新的探索对固有的认识发起了强有力的挑战。
然而思想活跃的同时,也带来了在思想认识层面上的困惑。
在新的历史条件中,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应该走向何方?这成为当下中国舞蹈学界热论的一个重点问题。
中国古典舞教学法

中国古典舞教学法中国古典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瑰宝,其独特的魅力和美感吸引着世界各地的人们。
为了传承和发扬中国古典舞蹈艺术,教学法在舞蹈培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一些主要的中国古典舞教学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这一艺术形式。
第一种教学法是示范教学法。
这种教学法通过教师的身体语言和动作表演来示范古典舞的动作和技巧。
通过观看教师的演示,学生可以直观地掌握正确的动作方式和节奏感。
教师还可以借助镜子和影子等辅助工具,让学生更好地观察和模仿。
示范教学法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帮助他们快速提升舞蹈技巧。
第二种教学法是分解教学法。
古典舞动作通常相对复杂,包含许多细节和要点。
为了帮助学生逐步掌握这些细节,教师可以将整个舞蹈动作分解为小的组成部分,然后逐一进行讲解和练习。
通过集中关注每个小部分的细节,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舞蹈动作的技巧和要领。
随着学生逐渐掌握每个小组成部分,教师可以将它们逐步组合成整个舞蹈动作,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
第三种教学法是对话式教学法。
在古典舞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非常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对话来传授舞蹈技术和知识,帮助学生理解舞蹈的内涵和表达方式。
在对话中,教师可以主动引导学生思考舞蹈的情感表达和动作逻辑,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和参与。
通过对话式教学,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舞蹈的内在意义,提高他们的舞蹈表现力。
第四种教学法是群体教学法。
在古典舞教学中,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群体排练,让他们互相观察和学习。
通过群体教学,学生不仅可以加深对舞蹈技巧的理解和掌握,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群体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协调性和舞台表现力,使古典舞团队的演出更加出色。
最后一种教学法是创新教学法。
古典舞虽然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并不意味着它只能保持着传统的表现形式。
教师可以引入新的元素和技巧,创新古典舞的教学内容和形式,使其与现代社会和观众的需求相结合。
中国古典舞教案

中国古典舞教案教案一:中国古典舞基本动作的讲解与练习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典舞的特点和起源;2. 学习古典舞的基本动作和姿势;3. 能够通过练习掌握古典舞的基本技巧。
教学重点:1. 古典舞的基本动作和姿势;2. 练习古典舞动作的技巧。
教学准备:1. 教学音乐;2. 适合练习的舞蹈空间。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向学生简要介绍中国古典舞的起源和特点,让学生对古典舞有一定的了解。
Step 2:古典舞基本动作的讲解(15分钟)1. 腿部动作:站立直立,重心放在双脚平分的位置,双膝微曲。
向前迈步、转体、屈膝等动作。
2. 手部动作:手臂自然下垂,手掌保持自然弯曲,通过手臂的运动配合身体的动作。
3. 身体动作:上半身通过旋转、扭动等动作来表达舞蹈的情感和意境。
Step 3:基本动作的练习(20分钟)1. 分别练习腿部、手部和身体动作,注重每个动作的细节和协调;2. 根据教学音乐进行基本动作的整合,让学生感受舞蹈的节奏和韵律。
Step 4:动作串联练习(10分钟)将基本动作串联起来,让学生按照给定的舞蹈组合顺序进行练习,并引导学生注意动作之间的过渡和连贯性。
Step 5:整体表演(10分钟)邀请学生分组进行整体表演,让他们在舞台上展示所学的古典舞基本动作和组合。
Step 6:总结(5分钟)让学生进行总结反思,学习到了哪些古典舞的基本动作和技巧,以及对练习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与解答。
教案二:中国古典舞的情感表达与创作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典舞的情感表达方式;2. 学习古典舞的创作原则和方法;3. 通过创作展示古典舞的情感魅力。
教学重点:1. 古典舞的情感表达方式;2. 古典舞的创作原则和方法。
教学准备:1. 教学音乐;2. 适合练习的舞蹈空间。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通过放映相关的舞蹈片段或图片等方式,引起学生对古典舞情感表达的兴趣。
Step 2:古典舞的情感表达方式(15分钟)1. 示范古典舞中常用的情感表达方式,如柔美、婉约、慷慨等;2. 引导学生通过身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来表达不同的情感。
中国古典舞教学法

动作分析(规格与要求)抡指抡指是训练手指灵活,运用自如的训练手段,在所有的腕关节的动作中,都有抡指的过程。
规格要求:抡指要求两只手像两个立着的齿轮,依次轮转,它有拇指带动向外依次轮转手指,完全轮转时基本上经过双拳的过程。
抡指过程中要求:①无论向里向外抡指都应该尽量是立着的齿轮状,手腕要随手指的转动有转腕的过程。
②手指尽量一个一个依次轮,掌心尽量展开,不可缩,扣掌心。
风火轮风火轮是一个风格性,训练性很强的动作。
它是身体各部位相配合的一种多元素综合训练,对手臂,肩关节,腰,甚至对重心及全身的协调都是一个很好的训练手段,也是短句和组合中重要的连接动作。
规格与要求:①整个过程应经过:转腰,送肩,抻肩(向旁)→领手转腰仰胸(向后正)→转腰仰拧转头(斜后上方)→转腰含身(向正下方)几个点的贯穿练习。
②脚下是弓箭步上重心的左右移动,移动的幅度大,手臂及上身的幅度就大。
③完整的风火轮从外观上看应是也个立体的圆,头胸腰都是随着手臂及重心的移动走立圆路线。
磋步规格与要求:①磋步是丁字步上的移动,由前脚向脚尖方向勾脚上步。
前脚脚跟落地,经过勾压到脚掌的过程,同时后脚催促着前脚,用脚心处向前脚脚跟靠拢,再形成一个丁字步的过程,开法儿的过程中为了寻找勾压过程中重心的移动一般可以连续做。
②注意重心的移动配合。
③快磋步是要有“寸劲”。
软踹燕规格与要求:①骨盆后倾与地面基本上形成平行状。
②动力腿在175°以上,动力腿的脚尖于头顶产生两头抻开的感觉。
③主力腿的脚往地面推登,大腿根向上挺拔,直膝。
用腰时要注意挑腰,顶胯。
双晃手双晃手是双手同时由手腕领着与腰的动律一致,在立圆的轨道上运行的动作,也可以理解为一手做盖手,一手做分手,两只手臂沿着立圆的路线从左到右,或从左到右做划圆的动作。
双晃手有以腕关节为轴心的小晃,有以肘关节为轴心的中晃,有以肩关节为轴心的大晃。
规格与要求:①两只手间隔距离始终保持同肩宽。
②在经过两边正旁位时,第二只手不可超过肩。
中国古典舞教学法

中国古典舞教学法中国古典舞教学法是一种传统艺术的教学方法,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欣赏能力,同时也注重塑造学生的形体美和表演能力。
下面是关于中国古典舞教学法的一些参考内容。
一、基础训练1. 培养正确的站姿和步法:教授学生如何站立,保持身体平衡,并引导学生正确运用脚步移动基本步伐。
2. 提高身体灵活性:通过拉伸、舞蹈基础动作的练习,帮助学生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灵活性。
3. 培养良好的核心力量:通过特定的核心训练,帮助学生控制和协调身体的各个部分,提高舞姿的流畅性和稳定性。
二、形体美的培养1. 姿势和身体线条的训练:教授学生正确的手臂、头部和身体线条的处理,尤其是中国古典舞中特有的腕、指、眼睛的表现方式。
2. 表演的气质和风范:培养学生表演时的自信和自然性,以及传达情感和形象的能力。
通过舞蹈动作、面部表情和眼神的方式,表达舞蹈的气质和内涵。
3. 转身和转动的流畅性:教授学生如何通过身体的转身和转动,实现舞蹈的变化,体验流畅的舞蹈动作。
三、经典舞蹈的学习1. 教授基本的经典舞蹈动作:将经典舞蹈作为基础素材,教授学生如何实现起舞、转身、移动等基本动作。
2. 学习经典舞蹈的编排:教授学生如何理解并学习经典舞蹈的编排方式,理解不同舞段的表达方式,并培养学生分析和理解舞蹈结构的能力。
3. 学习经典舞剧的台风:教授学生如何快速切换不同舞剧的表演风格,理解不同舞剧背后的情感和故事。
四、音乐感知和节奏感培养1. 学习音乐的基本元素:将学生引入音乐的世界,教授音乐的基本元素如节奏、旋律、动感等。
2. 培养音乐感知:教授学生如何用身体感受音乐,并通过肢体动作的方式呈现音乐的节奏和情感。
3. 学习舞蹈与音乐的结合:教授学生如何将舞蹈与音乐结合,通过感知音乐的节奏和情感,表现舞蹈的美和情绪。
五、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传承1. 解读古典舞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向学生讲解中国古典舞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帮助学生理解古典舞的文化内涵和背后的意义。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中国古典舞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表演艺术风格。
古典舞注重舞者的内外在修养,尤其强调基本功的培养。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典舞的基本功,并介绍其不同的训练方法和技巧。
一、舞姿与身段中国古典舞要求舞者具备优雅的舞姿和柔美的身段。
舞姿包括站姿、行进姿势、转身姿态等各个方面。
舞者在训练过程中,通过练习站姿、行走、转身等基本动作,培养出稳定、端庄的舞姿,保持身体的均衡和优美。
二、身体灵活性古典舞要求舞者具备灵巧的身体动作和较强的柔韧性。
为了提高身体的灵活性,舞者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舞蹈训练,如弯腰、伸展、扩胸、撑腰等练习,逐渐增加身体的柔软度和灵活性。
三、节奏与韵律感中国古典舞注重节奏的把握和韵律感的表达。
舞者需要通过频繁的节奏训练和音乐欣赏,掌握舞蹈的节奏感和韵律感,使舞蹈动作与音乐完美结合,展现出优美的节奏感和动感。
四、手部与眼部动作古典舞的手部和眼部动作是舞蹈中重要的表现手段。
舞者需要通过手部和眼部的练习,使手部动作灵活自然,具备优美的线条感;眼部动作要准确、灵动、表情丰富,使舞蹈更加生动。
五、力量与平衡古典舞中,力量和平衡是保证舞蹈质量的重要因素。
舞者需要通过专门的力量训练来增强肌肉力量,在舞蹈动作中保持平衡和稳定,使舞姿更加美观,动作更加流畅。
六、舞台表演技巧中国古典舞舞蹈讲究形神兼备,注重表现主题内容和情感内涵。
在舞台表演中,舞者需要掌握舞蹈的节奏和动作,紧密结合音乐和舞蹈的表演,展现出独特的舞台魅力和艺术韵味。
总结中国古典舞的基本功训练是学习古典舞的基础和关键。
舞者在基本功的培养中,通过不断的训练和艺术修养,逐步提高舞姿、身体灵活性、节奏和韵律感、手部和眼部动作、力量和平衡等方面的表现水平。
只有通过扎实的基本功训练,舞者才能在舞台上舞出古典舞的美。
中国古典舞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内涵感染了世界各地的观众。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学习中国古典舞,传承并发扬这一优秀的传统艺术。
试论中国古典舞身韵课在舞蹈教学中的重要性

试论中国古典舞身韵课在舞蹈教学中的重要性中国古典舞是一种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舞蹈形式,具有独特的身韵和艺术魅力。
在舞蹈教学中,中国古典舞身韵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下面将从舞蹈教学的角度,探讨中国古典舞身韵课的重要性。
中国古典舞身韵课在舞蹈教学中起到了培养学生优美姿态和艺术感觉的重要作用。
身韵是指舞者在舞蹈表演中的身体动作和姿态。
通过中国古典舞身韵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和动作,使舞蹈动作更加流畅、优美,增强舞蹈的美感和艺术感染力。
中国古典舞以其特有的曲线美和柔美的身段,能够培养学生的形体美感,提高学生的形体素质,让学生能够展现出更加优雅的舞蹈风姿。
中国古典舞身韵课对于培养学生的舞蹈技巧和动作能力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中国古典舞的身韵课中,教师会全面系统地教授舞蹈的基本动作和技巧,如舞步、转身、跳跃等。
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训练和技巧指导,学生可以掌握正确的舞蹈技巧,增强舞蹈的表达能力和舞蹈形式感,使舞蹈动作更加准确、精湛。
舞蹈技巧的训练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性、灵敏性和柔韧性,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和身体控制力,为学生今后的舞蹈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国古典舞身韵课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觉和节奏感。
舞蹈与音乐密不可分,良好的音乐感觉和节奏感是舞蹈表演的基础。
通过中国古典舞身韵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学习和感受古典音乐的韵律和节奏,培养对音乐的敏感性和理解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驾驭音乐,将舞蹈与音乐完美结合,使舞蹈更加有力度和表现力。
中国古典舞身韵课还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艺术修养。
舞蹈是一门个体和团体合作的艺术,学生在学习中国古典舞身韵课的过程中,不仅要和其他舞者协调配合,还要克服困难,追求完美,培养耐心和毅力。
在舞蹈表演中,学生需要面对观众的注目和评价,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要学会自我表达和自我展示,提高自信心和勇气。
中国古典舞身韵课还会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艺术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他们成为更全面发展的舞蹈艺术家。
中国古典舞教学大纲

中国古典舞教学大纲古典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饱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内涵。
为了推动古典舞的传承和发展,制定一份全面而系统的古典舞教学大纲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结合中国古典舞的特点和现状,探讨并拟定一份适用于古典舞教学的大纲,旨在促进古典舞教育的规范化和提升。
一、古典舞教学的目标和原则1. 目标:古典舞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体验,提升学生的舞蹈技巧和艺术表现力,塑造学生的健康良好形象,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舞蹈创作能力。
2. 原则:(1)注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在传承古典舞传统的基础上,引入现代元素,使其更符合当代受众的审美需求。
(2)注重基础与创新的结合:打好基础功夫是古典舞教学的重要内容,同时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探索,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作能力。
(3)注重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的结合:教师应该起到引导和激发学生的潜力的作用,同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和创新。
二、古典舞教学内容1. 古典舞基本功训练古典舞的基本功训练是学习舞蹈的基础,主要包括体位、步伐、手势、转身、跳跃、配腿、矮步、蹲跌、旋转、收架、跳跃变形等。
2. 古典舞技巧训练古典舞技巧训练是提升学生舞蹈水平的重要环节,包括扑面蹲,收腿矮,揉背,下插胯,闪开背,往两旁单翻,横趟腿等。
3. 古典舞表演训练古典舞表演训练是培养学生艺术表现力的关键内容,包括演技训练、情感表达、形体美感的培养等。
4. 古典舞创作与编排古典舞创作与编排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的重要内容,包括古典舞的编排规则、创作方法和表演风格等。
三、古典舞教学评价标准1. 技术评价标准(1)体态的优雅和协调性;(2)动作的标准和准确性;(3)舞姿的灵动流畅性;(4)手势的含义表达能力;(5)跳跃、转身的旋转速度和高度;(6)音乐与动作的协调性。
2. 艺术评价标准(1)舞姿的优美和表现力;(2)情感的真实和传达力;(3)形体美感的塑造和呈现;(4)音乐与舞蹈的融合和互动;(5)整体编排的创意和独特性。
试论中国古典舞身韵课在舞蹈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试论中国古典舞身韵课在舞蹈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中国古典舞身韵课已经成为了现代舞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对舞者身体的训练和舞蹈技巧的培养,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舞蹈的理解和表现能力。
在中国文化中,古典舞蹈早已被推崇为一种艺术形式,而身韵课则是古典舞蹈教育最为基础和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
下面将会从几个方面来浅谈中国古典舞身韵课在舞蹈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 提高身体掌握和协调能力身如何能够配合舞蹈动作,是了解舞蹈的一个重要步骤,也是舞者需要学习和掌握的技能之一。
而通过中国古典舞身韵课的训练,学生们可以通过纵向和横向的身体训练,来提高自己的身体掌握和协调能力。
纵向训练主要是在动作上体悟气场大小和整个舞蹈节奏,而横向则是从肢体到手指的整体和单独训练,以进一步完善舞蹈动作。
二. 提高肢体柔韧度和力量掌握能力肢体柔韧度和力量掌握能力也是中国古典舞身韵课在舞蹈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之一。
通过传统身韵训练,学生可以锻炼自己的肢体柔韧度和力量掌握能力,提高自己的整体身体水平,让舞者们在舞台上更为自信和协调。
三.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现力在古代,文人墨客们中的幽雅之类型往往会参与到吹箫批诗等艺术形式之中,这不仅需要他们的技巧非常专业,还需要他们对音乐、诗歌等文艺形式的审美品位非常高。
而现在,通过中国古典舞身韵课的训练,同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现力。
学生可以通过舞蹈动作的演绎,来感悟音乐、诗歌和其他艺术形式中所具有的思想和审美理念,使自己的宽容度、敏锐度和理解力获得显著提高。
四. 增强自信心和团队合作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舞蹈的表达是一种非常具有价值意义的形式。
以民间舞蹈为例,它不仅表达着身体自然的优美,还代表着一种社会精神和文化价值观。
因此,通过中国古典舞身韵课的学习,同学们可以增强自己的自信心,做一个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的人。
在学习过程中,舞者们也可以从团队合作之中学习到相互尊重和领导者的角色。
五. 增强身体的协调性,提高抗挫能力古典舞蹈的美是由身体的和谐和协调所决定。
从把上控制看古典舞教学法对古典舞基本功的影响

试论从把上控制看古典舞教学法对古典舞基本功的影响摘要:通过从把上的控制看古典舞教学方法对其基本功的影响这一核心思想,表达出相应的认知及理解。
本文由易到繁、由广到精对主要内容进行细致的阐述。
关键词:古典舞教学法;基本功;把上控制1通过把上控制看古典舞教学方法对其基本功的影响1.1运用合理科学的训练方法进行控制的习惯培养古典舞的教学方法可以让人们学习到非常合理科学的训练方法,同时可以培养运用该方法进行运用的习惯性训练。
在学习了古典舞的教学方法后可以明确地了解到控制追求的目标不单单只有高度,更多的要求是规范、规格,具有相应的训练价值,并且可以很大程度的提高能力。
由此可见,不管是在课堂中的训练控制或是在休息时间的练习都可以使个人养成良好的控制习惯,从而发挥自己的控制方面的能力,提高相应的控制水平。
1.2对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中的把上控制认识有所加强对于古典舞的教学方法的学习是可以加强对古典舞基本功训练中把上控制的相应认识的。
控制类的基础部分就是把上控制,同时也是学习控制的最开始的步骤。
第一,在把杆上进行相应的训练可以帮助学员们更好的调整中心的感觉,以此来发挥更好的控制水平。
第二,控制是对一个人柔韧度以及控制力的考验,是力度与韧度的融合,不可以只将把上控制简单的归于训练控制的力量能力,两者应该是统一存在的。
1.3训练了把上控制的辨别及编创能力古典舞的教学方法的学习不仅可让人了解到什么是把上控制,如何科学的运用,更可以让人明白了对于把上控制的辨别以及编创的能力。
把上控制的组合编创不是单独存在的,而应该是从组合是否有着训练的价值方面去考虑。
2关于古典舞教学法的相应介绍2.1古典舞教学法的概念简单来说,古典舞教学法就是在中国古典舞训练体系中的一种教学方法。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古典并不是指“古老”或是“过去”“古代”的意思,而是代表着中国于古典舞所追求的发展与传承,它代表着中国古典舞一直以来的时代融合。
而且古典舞的教学法所涵盖的内容也不是单个方面的,这种教学的方法除了包含着教师们的科学“教”法,同时也包含了学生们的科学“学”法。
中国古典舞教学法大绿本

中国古典舞教学法大绿本
中国古典舞教学法大绿本是一部具有深厚艺术内涵的教材,它不仅包含了古典舞的基本理论知识,还涉及到古典舞的技巧技能、表演技巧、舞蹈解析等方面。
下面,将从三个方面介绍中国古典舞教学法大绿本。
一、具体内容
中国古典舞教学法大绿本包含了多个章节,其内容涉及到古典舞的基本概念、规范动作、表演技巧、造型和配乐等方面,其中最重要的章节包括古典舞基本功、花鸟篇、民族舞篇等。
二、教学方法
中国古典舞教学法大绿本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中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来保证学生的舞蹈技能和水平。
教学方法旨在使学生在身体与精神方面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
三、教学价值
中国古典舞教学法大绿本具有非常高的教学价值,因为它提供了一种完整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古典舞的表演技巧和技能;同时,它也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审美观,可以启发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鉴赏能力。
最后,总结一下,中国古典舞教学法大绿本是一部非常重要的教材,它对于推广和保护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并为古典舞的教学提供了严谨的理论基础和完备的实践方法,因此也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中国古典舞教学大纲

中国古典舞教学大纲古典舞,作为中国传统舞蹈的精髓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中国古典舞艺术独特的魅力吸引了许多人的关注和学习。
为了规范古典舞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中国古典舞教学大纲应运而生。
本文将详细介绍中国古典舞教学大纲的内容和意义。
中国古典舞教学大纲的内容:中国古典舞教学大纲以学生为中心,分别从基本功训练、舞蹈技巧、舞蹈理论和舞台实践四个方面进行规划。
首先,基本功训练是学习古典舞的基础。
这包括肌肉拉伸、体态训练、体能训练、柔韧性训练等。
基本功的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舞蹈素养和身体控制能力,为日后更高难度的舞蹈技巧打下基础。
其次,舞蹈技巧的训练是学习古典舞的核心。
这四分为古典舞基本动作、组合动作、跳跃动作和旋转动作。
通过反复练习这些动作和技巧,学生可以提高身体灵活性和协调性,在表演中展现出更高水平的舞蹈技巧。
第三,舞蹈理论的学习是学习古典舞的智慧。
学生需要了解古典舞的起源、发展历程、艺术特点以及相关的文化内涵。
通过深入学习舞蹈理论,学生可以更好地体会和理解古典舞的美学价值,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
最后,舞台实践是学习古典舞的重要环节。
学生需要参加舞台表演、比赛和演出等活动,锻炼自己的舞台表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舞台实践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艺术水平,还能增加舞台经验,为日后成为一名优秀的古典舞演员打下坚实基础。
中国古典舞教学大纲的意义:中国古典舞教学大纲的出台对于古典舞的推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中国古典舞教学大纲明确了学习古典舞的内容和方法,为古典舞教育提供了指导性的参考。
学生可以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系统的学习和训练,提高自己的舞蹈水平。
其次,中国古典舞教学大纲规范了古典舞教学的标准和要求。
不同的学校和机构可以按照教学大纲进行教育教学,确保古典舞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第三,中国古典舞教学大纲促进了古典舞艺术的传承和保护。
通过规范教学大纲,可以让更多的人学习和了解古典舞,增加对古典舞艺术的喜爱和认同,促进古典舞艺术的传播和发展。
试论中国古典舞身韵课在舞蹈教学中的重要性

试论中国古典舞身韵课在舞蹈教学中的重要性中国古典舞作为中国舞蹈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
古典舞身韵课是中国古典舞教学中的重要课程之一,它不仅在技术上培养学员的基本功,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身韵的训练,帮助学员提高舞蹈的表现力和艺术品味,使学员更好地理解和表达中国古典舞的美学内涵。
古典舞身韵课在舞蹈教学中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古典舞身韵课可以帮助学员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力量。
在古典舞身韵课上,学员需要通过各种体态训练,如拉筋、扭腰、转体等,来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和灵活性。
还需要进行各种力量训练,如提腿、撑板、弓步等,来增强身体的力量和稳定性。
这些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学员的身体素质,也为学员打下良好的舞蹈基础。
古典舞身韵课可以帮助学员提高舞蹈的表现力。
古典舞身韵课要求学员在动作的执行过程中,注重身体的线条美和姿态美,要求学员在动作的每一个细节中都要有意识地塑造出优美的形态,使身体动作更加流畅、自然和优美,这样才能更好地表达舞蹈的内在情感和情感变化。
通过对身体姿态和线条的训练,学员可以更好地塑造出舞蹈形象,更好地表达舞蹈的情感和内涵。
古典舞身韵课还可以提高学员的舞蹈技巧和艺术品味。
在古典舞身韵课上,学员不仅可以学习到古典舞的基本功和技术动作,还可以学习到古典舞的舞蹈结构、舞蹈表演技巧以及古典舞的艺术理念与审美情趣。
通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学员可以更好地掌握古典舞的表演要求和技巧要领,增强自己的舞蹈能力和技术水平。
学员还可以通过欣赏和理解古典舞的艺术内涵,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品味。
古典舞身韵课还可以帮助学员提高自身的自信心和气质魅力。
在古典舞身韵课上,学员需要面对镜子展示自己的舞蹈动作和身体姿势,需要克服自己的紧张情绪和表演恐惧心理。
通过这样的训练,学员可以逐渐提高自己的舞台表现力和自信心,更好地展现自己的舞蹈魅力。
一些古典舞的优美姿态和优雅动作要求学员修身养性,修炼气质,提高自身的优雅风度和气质魅力。
大学古典舞教学法教案及反思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中国古典舞的基本动作和技巧,掌握基础的教学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练习,提高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和教学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舞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内容:1. 中国古典舞的基本动作与技巧。
2. 教学方法的运用与技巧。
3. 身韵训练。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播放一段中国古典舞视频,让学生感受舞蹈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2. 简要介绍中国古典舞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二、基本动作与技巧教学1. 教授基本站姿、手位、步位等动作。
2. 通过示范和分解动作,让学生掌握动作要领。
3. 学生跟随教师练习,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三、教学方法与技巧1. 讲解教学方法的运用,如:示范法、分解法、对比法等。
2. 分组练习,让学生尝试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四、身韵训练1. 教授身韵的基本动作,如:提、沉、冲、靠、含、缩、提、靠等。
2. 通过身韵训练,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表现力。
第二课时一、复习1. 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动作,巩固知识。
2. 学生分组展示所学动作,教师点评。
二、教学实践1. 学生分组进行教学实践,运用所学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2.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三、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2. 学生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表现,提出改进意见。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掌握了中国古典舞的基本动作和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以下几点:1.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强调实践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舞蹈技能。
4. 及时反馈,帮助学生纠正错误动作。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 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不够,部分学生掌握动作较慢。
2. 教学方法较为单一,缺乏创新。
3. 时间安排不够合理,部分内容未能充分讲解。
幼儿园大班舞蹈教学计划:中国古典舞基础

幼儿园大班舞蹈教学计划:我国古典舞基础在幼儿园大班的舞蹈教学计划中,我国古典舞基础是一门重要的课程。
相信很多家长和老师都同意,我国古典舞能够培养孩子的优雅气质、提高身体协调能力,并且有助于了解我国传统文化。
那么,如何设计一套合理的我国古典舞基础教学计划呢?1.了解教学目标和内容在制定我国古典舞基础教学计划时,首先需要明确教学目标和内容。
教学目标可以包括培养幼儿的舞蹈兴趣、提高身体协调能力、了解我国古典舞的基本动作和意义等。
在内容方面,可以包括基本的舞蹈动作、我国古典舞的历史和文化知识等。
2.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选择在幼儿园大班的舞蹈教学中,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选择非常重要。
可以通过游戏、音乐、故事等多种形式,让幼儿在欢快的氛围中感受我国古典舞的魅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示范教学、分组练习、个别辅导等多种方式,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3.培养孩子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理解我国古典舞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我国古典舞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身体,更可以培养他们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热爱。
可以通过讲解古代舞蹈故事、观赏古典舞表演等方式,让孩子了解我国古典舞的起源和发展,从而增加他们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4.个人观点和理解在设计我国古典舞基础教学计划时,我认为应该注重培养幼儿的舞蹈兴趣和身体协调能力,同时要激发他们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通过多种形式和方法,让孩子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我国古典舞,从而在舞蹈教学中达到身心和文化的双重培养。
我国古典舞基础教学计划的设计需要注意教学目标和内容的明确、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的选择、以及培养孩子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实施,可以让幼儿在学习我国古典舞的过程中得到身心和文化上的培养,为他们的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我国古典舞基础教学计划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幼儿的芳龄特点和身体素质,因此要选择适合他们的舞蹈动作和教学方法。
在教学内容上,可以包括基本的姿势动作、手脚的配合、身体的转换等;在教学方法上,可以采用示范教学、分组练习、个别辅导等多种方式,以适应幼儿的学习特点和需求。
中国古典舞基本动作

中国古典舞基本动作
中国古典舞的舞姿非常的丰富,他的基本动作具有很高的表现力,不管是翻转,旋转,跳跃等动作还是身体都会展现的非常好看,那么中国古典舞有哪些经典的基本动作呢?又该怎么去学习中国古典舞呢?
中国舞的基本功大致可分为:勾绷脚练习,横竖叉练习,下腰练习,压腿练习,抱腿练习,手臂练习,手位练习,这些就是学习中国舞必学的基本动作,缺少练习这些的人,就没有学到中国舞的精髓,也没有真正的了解到中国舞。
其中抱腿练习分为三种:
抱前腿:身体直立,双手白术脚后跟,慢慢向上抬起,完成动作后,双腿以反方向绷直成一条直线。
抱旁腿:以抱前腿为基础的情况下,将一腿向后侧方向抬起,绷直放松状态。
抱侧腿:身体俯卧,上身放松抬起,一腿向上前方抬起,一只手辅助小腿,两腿呈现90度直角。
压腿也分为三种:压前腿,侧压腿,压后腿三种。
注意在完成每一个动作的时候,自己需要掌握力度,自己的能力是否足以支撑这个动作,在自己能力有限的情况下,尽量不要勉强自己,强撑着去完成某个动作,否则后果自负。
古典舞身韵舞蹈教学内容

古典舞身韵舞蹈教学内容古典舞是一种源远流长、充满优雅和灵气的舞蹈形式。
它起源于欧洲,由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的舞蹈发展而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古典舞不断发展并与不同的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独特的舞蹈风格和技巧。
在古典舞蹈的教学中,一些关键的内容需要确保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
首先,在古典舞的教学中,基本的身体姿势和动作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需要学习如何站立、行走、转身和跳跃等动作。
这些动作需要在正确的姿势下进行,以确保身体能够保持平衡和优美的线条。
同时,教师需要以身作则,通过示范和指导来帮助学生正确地掌握这些基本动作。
其次,古典舞的教学还需要注重身体的柔韧性和力量训练。
柔韧性是古典舞蹈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帮助学生在舞蹈中展现出更大的舞姿。
在教学中,应包括一些拉伸和伸展的训练,以增加学生的柔韧性。
同时,力量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它可以帮助学生完成一些需要力量支持的动作,如高抬腿、跳跃等。
第三,古典舞的教学还需要注重舞蹈技巧的培养。
舞蹈技巧包括节奏、节拍、转向、跳跃等。
学生需要学会如何根据音乐的节奏和节拍来完成舞蹈动作,如保持稳定的节奏和将动作与音乐相结合。
此外,学生还应学会如何正确地转向和跳跃,以展现出优美的舞姿和流畅的舞蹈动作。
除了以上提到的内容,古典舞的教学还需要注重舞台表演的技巧。
学生需要学会如何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舞蹈技巧和表演能力。
这包括表情、手势、眼神等方面的训练。
学生需要学习如何通过面部表情和眼神来传达情感和意义,同时还需要学习如何使用手势来强调和表达动作。
最后,古典舞的教学还需要关注学生的舞蹈情感和艺术修养。
学生需要能够将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融入到舞蹈中,以展示出真实和动人的表演。
同时,学生还需要学习一些古典舞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以增加他们对古典舞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综上所述,古典舞的教学内容应该包括基本的身体姿势和动作、身体的柔韧性和力量训练、舞蹈技巧的培养、舞台表演的技巧以及舞蹈情感和艺术修养。
教师应该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示范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这些内容。
中国舞蹈古典舞身韵教材法

1.身韵的基本动律元素包含了“提、沉、冲、靠、含、腆、移、拧、倾、仰”等10种。
2.横拧是髋关节固定在一个水平面上,以腰部为中心,向左或右作水平横向转动的动作元素。
3.穿手亦称“穿掌”,穿手的形象含义是包含了钻和穿这两层意思,一般地讲,“钻”是指它的运动路线是和“含”的元素联合在一同,“穿”是指它的运动感觉是有向外放送的形象。
它的动作特色倾向于干脆,利落的。
4.“云肩转腰”是武术上的叫法,本质上,它是综合了“提沉、冲靠、含、腆、移”的七种基本动律元素,并将其串起来,使腰部作横向水平转圆的一种运动形式,他是中国古典舞的全部平圆动作的基础,也是古典舞风格性,神韵性集中表现的动作之一。
解析题5.穿手是一个系列动作,它包含了单臂穿手、双臂交错穿手、平穿手、反平穿手、斜上穿接背手穿、横拧反平穿、反平穿接背手下穿等形态。
它的动作特征,包含“穿”与“钻”,动作使劲特色倾向于干脆、利落。
6.云手的教课要求:1云手整个过程要绵延不停,保持圆弧线的运动轨迹。
2在开端后,向来要有揉球的形态和运动路线。
3身法,眼要协调地与之相随。
7.燕子穿林动作重点:1前一动律是后一动律的铺垫和对照,如冲、靠、含均是“穿”—仰的铺垫,仰、旁提正是后一动律蹲,横拧的准备。
2整个燕子穿林动作的达成要绵延不停,行云流水,一呵而就。
3大开大合,高低起落是它的特色,所以,就要求有一个优异的重心支撑,要求要掌握它的动势特色。
8.圆场有快,慢之分,关于初学者,一般以慢圆场“开法儿”,不论是慢,快圆场都要求在前进过程中,膝关节以下的废弛和裸关节的放松。
归纳起来膝关节的微弯是走好圆场保持安稳的重点,勾,压脚掌是形成圆场中国风格的外形所在,腿部(膝关节以下),裸关节的放松是圆场灵巧,拥有行云流水般愉快的重点。
9.古典舞身韵训练的方法和步骤是:以腰的动律元素为基础,云肩转腰为重点。
“三园”路线为运动路线为运动轨迹,以传统典型动作为依照,组合为归宿的由浅入深,层层发展的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中国古典舞教学法
民族舞蹈古典舞蹈教学方法
中国古典舞则是在建国以后,以我国戏曲舞蹈为基础,融合了中国武术
中的因素,动态,吸收和借鉴了芭蕾舞等外来的有益成分,以传统美学思想为审美原则,逐步发展成熟起来的具有强烈而浓郁的民族性,时代性的舞种体系。
经过许多艺术家的努力实践,形成了今天科学系统的教学体系。
几十年来,中国古典舞日新月异,舞蹈家们的创作层出不穷,让人叹为观止。
为了使中国艺术文化以及舞蹈家们的智慧结晶,这一成果永远传承下去,中国古典舞教学法的作用首当其冲,俗话说得好:“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所以,我们应当努力地去完成一部具有科学性、系统性、民族性的教学法。
1.教学法突出了科学性
中国古典舞教学法科学性原则表现在:一是它同其它学科的教学法一样,首先明确该科目教学法的定义,以及教学法与单科教学法的不同之处包括的内容。
接着,了解舞蹈一般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掌握舞蹈教学法课的内容,以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去阐述,掌握其整体结构,包括概述,动作剖析,教学大纲与教学计
划及组合范例。
了解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历程,把握中国古典舞的艺术特征:A、“拧、倾、圆、曲”的身体形态。
B、“内聚性”的内核。
C、身韵。
另一方面,中国古典舞的科学性决定了教学法的内容的科学性,我们经过研究探讨的中国古典舞教学法的舞蹈动作剖析和动作律动的阐释具有明显的科学性。
教学法对动作的剖析,运用了哲学中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及普遍的观点,
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其中,对基本功体态,如:步、位、手。
软开度训练如:射燕,探海及其作用和意义。
基本动作如:地面训练,扶把训练,把下训练,功能训练等作了详尽的描绘。
特别是对功能训练的阐释最为科学,每个动作的描述都遵循动作的目的和作用到动作的衔接、到由此引发出的动作种类、到动作的做法,再到动作的感觉,最后是动作的节奏及易犯的毛病等逻辑顺序来进行。
就拿“蹲”来讲,其目的和作用针对人体科学中的腿部肌肉全面均衡发展以及为跳作准备等。
就其种类来讲一位蹲、二位蹲、踏步蹲、弓箭步蹲等等。
动作的做法被规定到某部位、某关节,甚至是指尖大的地方。
感觉要到位,蹲时身体要有内在的对抗贯穿于整个过程中。
节奏要把握清晰,这对教员的教学意义重大。
蹲的科学节奏一般为舒缓的,丰富的节奏。
如:2/4,6/8拍皆可。
蹲还可与转、跳、控制等结合,易
犯毛病为身体未提住,重心在脚跟上等。
其蹲的幅度由不同种类的蹲与动作连接决定。
这些都是经过精心的探讨和实践的结果。
身韵的成形,把古代的哲学思想和现代审美融合,是外部身法和内在神韵的合称。
由此看来的身韵是一门特殊的科学。
它强调人体运动划圆的轨迹及其过程中“反晍”倾向,运动的力源,以腰为轴,以神领形,内气导引等。
这其中都含有古代佛、儒、道哲学的多少因素。
而中国古典舞教学法对此都作了明确的讲解,使我们舞蹈理论上能受获益非浅,从而指导实践。
并且身韵教材确立以动作出发,提取元素入手,在形、神、静、律等四个方面把握中国古典舞的特征,初步形成了具有民族风格,动作节奏丰富,韵律感强的科学的舞蹈身韵课教材,为教学法作了有益补充。
中国古典舞与其它舞蹈一样,是利用人体肢体来传情达意,所以,这就与人体科学密切相关。
我们的基训动作以研究人体运动学,解剖学等方面入手,遵循训练由小到大,有浅入深??针对不同的年龄阶段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训练法则。
把动作的审美与人体科学结合起来。
2.中国古典舞教学法系统原则性
“系统”在辞海中解释为“始终一贯的条理;顺序。
”中国古典舞教学法是具有系统性的。
我们知道中国古典舞教学法从宏观来讲是对中国古典舞,主要是对其教学任务、内容、步骤、方法个组织形式的系统规范和理论阐释。
由此可看出,该教学法结构条理清楚;从微观来看,其动作剖析的内容更具条理性。
首先,它清晰地分出基本概念、舞姿、把上把下动作及身韵几大块面。
其次,就拿把上动作来看,它又按照人体运动的逻辑顺序安排了一定秩序,擦地到蹲到小踢腿到腰到弹腿,最后到控制。
就连每个动作的剖析也都规范了编写的顺序。
这一点可从科学性中获知。
这样一来,把教学法所要阐释的内容有条不理地连在了一起,从而形成了教学法这一系统化的整体。
3.中国古典舞民族性原则
关于中国古典舞教学法的民族性,单就其本身只是一部某科的教学法,从客观反映某一科知识来讲,它是不具民族性的,但其内容来看,其民族性是由中国古典舞的民族性决定的。
因为中国古典舞教学法是为中国古典舞服务的。
使中国古典舞在理论的基础上得到升华。
除了从中国古典舞的发展历程中得知其民族性以外,仅就由“拧”、“倾”而发生出射燕、探海、斜探海等基本舞姿。
就总体而言体现民族性有四方面:①在舞者自身的技能上强调柔韧性和腰部的训练,尤其是对肩、腰、腿、髋的柔韧性要求很高。
②在中国古典舞的运动节奏上表现为弹性节奏和点线结合的特点,在动作的内在节奏上抑扬顿挫、对比跌宕、刚柔相济,吞吐自如。
③在基训练中贯穿着身法韵律,贯穿着提、沉、冲、靠等动律元素。
④民族舞蹈的技术,技巧体现民族性,比如以拧倾形态舞姿为特色的转,民族技巧——翻身。
与武功技巧相
结合的弹跳,这些舞姿与我们的民族艺术是分不开的,在教学法中都有体现。
教学法还对中国古典舞中最具民族特色的身韵作了讲解。
“韵”乃中国古典舞美学特征的内核。
它既意味着风格韵味、节奏韵律,又意味着精神气质、风采神韵,既是“内气”的外化,又是生命活动的显观,是神与形高度交融的标志。
而且身韵本是来源于戏曲舞蹈脱离出来的独立的“舞蹈本体”,有较强的民族底蕴。
教学法对其的记录无疑是一块不可多得的艺术宝藏。
中国古典舞蹈特有的风格和强大的表现力,是我国古代人民在劳动的实践中创造的。
我们要让中国古典舞蹈这一艺术发扬光大,以民族文化为本,以培养基础技能为用,以发展综合智能为重,去剖析教学法。
通过把握教学法科学性、系统性、民族性、综合性的规律,去掌握中国古典舞。
只有这样,作为教师,才能使自己具有驾驶课堂的教学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