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污染物排放的环境Kuznets曲线研究
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Kuznets曲线
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Kuznets曲线一、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于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国内外很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
1992年,美国经济学家G•Grossman和A•Kureger对此提出了一个环境Kuznets曲线的假设[1]。
该假设试图说明如果没有一定的环境政策干预,一个国家的整体环境质量或污染水平是随着经济增长和经济实力的积累呈先恶化后改善的趋势。
他们采用跨国数据说明了EKC的存在,即最初环境恶化程度随着人均GDP的上升而上升,达到一个转折点后,将随着人均GDP的上升而下降。
并把这种现象归因于以下几点:当人们越富有时,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高;人们越富有,越有能力降低环境恶化程度;经济增长有利于经济结构向低污染型生产转化;经济增长有利于加速降低环境污染强度的技术的进步。
Beckerman甚至认为,“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环境恶化程度的下降可以由经济增长来解决。
”国外学者对这项研究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认为存在EKC的基础上,采用横截面数据和面板数据,通过拟合二次多项式或三次多项式模型进行估计,在此基础上再来计算出拐点而进行的;另一种是利用一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来进行分析的。
但是,前一种研究方法目前受到了许多严厉的批评。
批评者们认为,只有使用单一国家数据才能判别不同污染的真实EKC是否存在。
截面数据仅仅能反映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所具有的负向关系,它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是呈正向关系的,因而,它不是一个适用于所有国家的单一关系。
这一结论同样也适用于一个国家内不同地区的截面数据。
因为,采用截面数据等于暗含了所有国家都有相同的发展路径,而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
ListGallet就曾用美国1929~1994年的数据对不同州的EKC进行了分析,他发现不同州的转折点并不相同,即美国各州的污染路径是不一致的,从而也印证了上面的结论。
至于第二种方法,目前国外对这方面的研究并不是很多,结论也并不相同。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的形状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的形状一、引言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EKC)是描述环境污染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一种经济理论模型。
它描绘了环境污染水平在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变化趋势,以及相应的环境保护政策对其影响。
本文将围绕EKC的形状展开讨论,包括曲线的起伏特点、环境影响因素以及政策实施对曲线形状的影响等内容。
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基本概念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由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提出的,其基本观点是经济发展的初期会导致环境污染的增加,但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环境意识的增强,环境污染会逐渐减少,形成一个类似倒“U”形的曲线。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 曲线起伏:在国家经济发展初期,环境污染随着经济增长呈现上升趋势;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环境污染开始下降,呈现一个拐点,形成曲线的起伏特征。
- 收入阶段:EKC理论认为,国家的收入水平对环境质量呈现倒“U”型关系,在低收入阶段,人们更关注经济发展,忽视环境保护;而在高收入阶段,人们更加重视环境问题,环境质量得到改善。
- 不同污染物和地区的差异:不同污染物和地区的EKC曲线形状可能会有所差异,一些污染物可能在经济发展早期就达到拐点,而另一些污染物则可能在经济发展后期才开始下降。
三、EKC的形状EKC的形状呈现一个类似倒“U”型的曲线,在经济发展初期,环境污染随着经济增长而增加,但当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环境污染开始逐渐下降。
曲线的起伏特点源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1. 初期阶段在国家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人们追求经济增长和提高生活水平,忽视环境保护。
这一阶段常伴随着高能耗、高污染排放的产业结构,导致环境质量下降。
2. 拐点当国家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逐渐提高,环境意识增强,环境保护政策开始实施。
政府通过法律法规、经济激励和技术创新等手段,推动企业和居民减少污染排放,改善环境质量。
爱享文献_中国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验证_基于省域数据的空间面板计量分析
中国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验证———基于省域数据的空间面板计量分析安虎森王雷雷吴浩波摘要本文根据2000-2012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检验建立面板空间误差模型,分别以二氧化硫排放量、烟(粉)尘排放量、废水排放总量和固体废物产生量衡量环境污染程度,对中国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进行了实证检验。
本文研究表明:“倒N”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在中国确实存在,而且还验证单位生产总值的污染排放量(产生量)随地区经济发展的提高而下降;四种污染排放物都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这意味着各地区的节能降耗减排政策不能孤立地实施,应在较大空间范围内同时实施,这需要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加强协调;过分强调第二产业的发展不利于环境改善,要么是通过技术革新降低污染排放量,要么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关键词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面板空间误差模型;空间自相关性中图分类号F12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63(2014)09-0001-08作者简介安虎森,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教授、博导天津300071;王雷雷、吴浩波,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博士生天津300071一、引言Grossman和Krueger(1991)发现,二氧化硫和烟尘两种污染物会随着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上升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即二者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并于1995提出“环境库茨涅茨曲线假说”(Hypothesis of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EKC),即在经济发展初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均收入的提高,环境质量会恶化,但是经过一个临界值以后,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均收入的提高反而伴随着环境质量的改善。
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环境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污染排放物不断增加。
以大气中二氧化硫排放量为例(表1),2000年全国二氧化硫排放总量为3968.7万吨,而到2012年该数值增加到4129.6万吨,增幅为4%。
泉州市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实证研究
c re d en t o fr otetpcl u o s noI t ia v c n h y EKCiv r d U atr . ec u l gc reo eid sr l D dp rc pt DPs o ste n et ・ p t n T o p n u v fh n ut a e e h i t i CO a e a i G h w n a h
展 与环境 污染的相 互关 系。分析结果表明 : 州市X 业“ 泉 - 三废 ” 放 与人 均 G P之 间存在 明显 的相 关性, 并不完全符合 排 D 但 E C 的典 型 倒 “ 模 型 。 工 业 C D 拟 合 曲线 符 合 倒 “ 形 的 E C 曲 线 特 征 , 业废 水 、 业 废 气 和 工 业 S , 合 曲 线 均 K U” O U” K 工 工 O 拟 为“ ”+倒“ 形, u u” 工业 固废拟合 曲线为倒 “ ” 的左半部分 。其 中, u形 工业 C D、 O 工业废 水和 工业 S 的 E C转折 点 已分 O K 另 到达, 1 j 工业废气和 工业 固废的 E C转折点 尚未出现 。结论建议 : K 泉州市应进一步优 化产业结构 , 大环保投入 , 加 强化 节能 减排 工作 , 减少工业 固废 和工业废 气排放 , 争取尽早跨 越 E c转折点 。 K [ 关键 词] 环境库兹涅 茨曲线( K ) 经济增 长; EC ; 工业污染排放 ; 州市 泉
r a h d r s e t ey t et r i g p i t o KC, u h n u t a a t a n oi se h v n tr a h d T ec n l so d s g e c e p c i l u n n on sf E e v h b tt ei d s l w se g s a d s l wa t a e e c e . h o cu in a u - i r d n
福建工业废气排放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分析
曲 线 应 用 于环 境 问题 , 出 了环 境库 兹 涅 茨 曲线 假设 ( n i n n a Ku n t C re E 提 E vr me tl z es u v , KC) E o . KC理 论 指 出 , 境问题 与 经济发 展存 在倒 “ 字 型的关 系 , 环 U” 即经 济增 长达 到 一定 水平 后 , 环境 污 染 自然会 下 降. 内外 国 的研究 学 者据 此理 论针 对 不 同地 区 、 同领 域 对环 境库 兹 涅茨 曲线 进行 了验证 , 证 结果 表 明 , 达 国家 和 不 验 发
第 7 卷 第 3 期 太 原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 自然 科 学 版 ) 2 0 年 9月 08 J URNA 0 L OF TAI UAN NOR Y MAL UNI R I VE S TY ( t r l c n eE io ) Nau a S i c dt n e i
新 兴工 业化 国家普 遍 适用 此 曲线形状 L , 2 而我 国则 呈 现 出倒“ 型 的弱 E 特 征 , 我 国不 同地 区之 间 ] U” KC 4 r 在
主体 区 的福 建而 言 , 5 . 目前 尚未 见 相关 的 验证 , 虑 到 考
Vo. No 3 17 ・ Sp e 2 0 08
福建工业废气排放的环境库兹涅茨 曲线分析
刘 叶 志
( 闽江 学 院 经 济 系 , 建 福 州 3 0 0 ) 福 5 18
[ 要 ] 利 用 18 摘 9 5年 ~ 2 0 0 6年 的 福 建 工 业 总 产 值 和 工 业 废 气 排 放 量 的 统 计 数 据 , 协 整 分 在
环境Kuznets曲线的启示
似 ,因此学者们将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恶化的这种 倒 u型 关 系称 之 为环 境 K ze unt s曲线 。但 由于 大 多
数研 究 采用 的是 简 约 型 的回归 分析 ,缺少 坚实 的理 论基 础 作为 支 撑 ,因此 学者 们从 众 多不 同的方 面解 释这 种倒 u型关系 。本 文对 现有 的文 献进行 了简单
a e , n h t h sk n f e ai n h p e n b d c d b n co s. op e e t o s ce vr n n u l yfo e a e b t g we r a wef d t a i i do lt s i a e i u e yma yf tr T rv n me t n i me t ai m x c r ai , i t r o n a d i o q t r n
的梳理 ,发 现 目前 这方 面 的研究 尚存 在 一些 重 要缺
利 用 上 面 的计 量 方 程 , rsm n和 K ugr Gos a ree 对 全 球 环境 监测 系统 ( E ) —世 界 卫生 组织 及联 G MS— 合 国环境 规划 署 的合作 项 目所 获 得 的数据 进行 回归 分析 , 结果 发 现一些 主 要 的污染 物 指标 ( 城 市空气 如
’ 1 —— —— ——
内生 产 总值 与 主 要 污 染 物 的浓 度 指 标 进 行 回归 分 析 , rsma Gos n&K ugr 现 经济 发展 水 平 与环 境恶 ree 发 化存 在 着一 种倒 u型关 系 ,也就 是说 环境 质量 随着 经 济增 长先 是 不断 恶化 而后 在 经济 发 展到 特定 水平 后就会 出现 改善 的趋 势 l 。由于这种关系与 K zes 】 ] unt 提 出 的经 济 增 长 与 收 入 不 平 等 之 间 的关 系 非 常类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摘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呈倒U型关系的曲线,即随着经济增长,环境质量先恶化,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环境质量又会逐渐改善。
本文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的方法研究了环境污染与人均收入的关系。
实证结果显示:污染物排放具有空间溢出作用,考虑空间因素的作用后,该曲线转折点对应的人均收入降低;跨境污染输出在我国表现不明显。
[关键词]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空间计量经济学;环境污染;经济增长一、引言20世纪90年代初Grossman和Kureger提出了环境Kuznets 曲线(Environment Kuznets Curve ,EKC) 的假设。
该假设试图说明如果没有一定的环境政策干预,一个国家的整体环境质量或污染水平是随着经济增长和经济实力的积累呈先恶化后改善的趋势。
之后国外涌现出大量关于EKC的实证研究,这些研究把包含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氮化物等在内这些污染排放物与人均收入、人均收入的平方项及时间趋势进行回归,得出了不同的结果。
有关这方面研究的文献综述可见 Dinda(2004), Stern(2004)等。
对中国环境质量与经济增长关系、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进行研究的国内学者有赵细康(2005)、彭水军(2006)、马树才(2006)和于峰(2006)等人。
以上这些文献或用截面数据或用时间序列数据,更多学者运用了面板数据对环境-收入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索,得出了很多有意义的结论。
但是他们都假定本地的污染排放与相邻地区的排放没有关系,没有把空间因素纳入到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分析框架中。
根据地理学第一定律“在地球上,任何事务都和其它事务有关系,但是距离近的比距离远的关系更大”,各地区间的环境污染差异必定与它们的地理位置和空间关系有关,相邻地区的环境污染之间应该有较强的相互影响。
近年来,新经济地理理论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为区域经济学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分析思路,在我们收集的文献中,有四篇文章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的方法研究了环境Kuznets曲线,如Murdoch(1997)、Stern(2000)和Maddison(2006)对欧洲国家的研究,Anil(2004)对美国各县的研究。
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的实证研究——以福建省为例
与二氧化碳排放 量的时间序列 检验 E C, K 发现拟合最佳的是三 l( N)= 书 ( G P , ‘ A D ) n E , I A D ) n n I ( G P ( G t A o, + ) 次方程 而不 是普 通的倒 u型关系 。[ 4 1 沈满洪等通过对浙江工业 4 o r n h 化进程 中的生态环境变 迁状况计量发 现了 K C的三次 曲线形 卢 I(te) E 其 中 o e 表示影响环境质量变化的其他控制因素 。 tr h 状 。m onALs等对美 国各 州倒 U形 K C的具体符合情 况的 Jh .i t E ( ) 二 指标体 系和数据来源 研 究结 果表 明 ,3 州 的二氧 化硫 符合 二 次 曲线 模 型 【 U 8个 倒 区域环境质 量评 价指标体系 的构建 既涉及水环境质 量 、 大 形 )4 个 州的氮氧化物符合三次 曲线模型 。旧 ,7
首先 , 构建 区域环境 质量评价 指标体 系 , 采用 主成分 方法 计 算 19 - 2 0 9 5 0 9年 福 建 省 环 境 质 量 综 合 指 数 ; 次 , 用 其 运 K n a 协和 系数做环 境质量综合 指数与人均生 产总值 之间 的 edl l 致性 检验 ; 最后 , 建环境质 量评价 指标体 系与人均 生产 总 构 值 的库兹涅兹 曲线 , 研究 其两者之 间的关 系。 1 . 主成 分分析 : 由于多个变量 之间存在 着一定程 度 的相 关 性, 通过线性组 合的方式 , 用较 少的变量代替原来较 多的变量 , 即降维 。 2一 致性检验 : . 是依靠秩来 检验多个变 量之 间有 没有相 关 性的非参数 统计 方法 , S er a 是 pam n秩相关 系数和 K n a 相 关 e dl l
J 经 论 济: 理 问 题 i J
福建省经济发展与工业污染水平计量模型研究
l 材 料 与 方 法
福建省人 均 GD P与工业 “ 三废 ” 工 业 S 2 、 0 排放
量 各种 函数 拟合 曲线 的 相 关 系数 及 检 验 值见 表 1 。 根 据表 1的数 据 , 择 三 次 函数 作 为工 业废 水 排放 选
量、 工业废 气 排 放 量 、 业 S 放 量 与人 均 G P 工 0 排 D
工业 S 放量 为因变量 ( , O排 ) 建立 工业 污染排 放量 与人 均 GD P的 函数 关 系及 人 均 GD P的预测 模 型 , 选用线 形 函数 、 对数 函数 、 二次 函数 、 三次 函数 、 幂 乘
P ADHYAY 和 P ANA YOT OU 在 2 0世 纪 9 0年 代
20 4 7 工 业 S 2 放 量 与 人 均 G P = 一 8× 0. ; O 排 D , 1 z + 4 0 . ~ 0 0 3l 1 .6 ; 业 固 废 0 。 ×1 3 2 。 . 0 x+ 77 9 工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的理论模型
1.1.1 环境库兹涅茨理论简介1955年,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Simon Kuznets),提出了著名的“倒U型假说”,即库兹涅茨曲线。
在1991年,美国环境学家Grossman和Krueger 首次将库兹涅茨曲线引入经济增长和环境污染关系的研究, 它假定一个国家的污染水平会先随着经济发展和国民收入水平的增加而增加,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污染水平会随着国民收入的上升而下降。
Grossman和Krueger通过研究发现SO2排放量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符合库兹涅茨假说:如果用纵轴表示污染水平(污染物排放量等),横轴表示经济增长(GDP、GNP或人均GDP、人均GNP等),可得到污染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的散点曲线呈“倒U型”,即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以下简称EKC)。
自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假设提出以来,国内外学者不断对其理论探讨和实证研究。
国外关于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的研究比较早,主要研究文献有:1992年Bandyopadhyay和Shafik运用EKC对不同国家经济增长和环境质量关系进行了对比研究。
Lucas(1996)验证了BO2、NO2等与经济发展也符合EKC假说。
Panayoutou(1997)运用了30个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1982-1994年间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政策和制度不仅能够显著减少由二氧化硫引起的环境退化,而且能够减轻经济增长所付出的环境代价。
Dasguptaetal(2002)发现,严格的环境规制能使经济增长的每个时期污染排放水平都低于没有规制时的排放水平,使环境库兹涅兹曲线变得比较平坦。
除此之外,许多发达国家和新兴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实证研究也证实了EKC假说,只是不同国家、不同污染物的“倒U”顶点出现的时机不同。
国内对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关系的研究起步较晚,主要研究文献有:范金(2002)采用中国81个大中城市1995-1997年度SO2、氮氧化物、总悬浮颗粒浓度等的面板数据对EKC进行研究,发现除了氮氧化物浓度之外,其余污染物与国民收入水平存在“倒U”关系;包群、彭水军(2006)采用中国30个省市1996—2000的环境指标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研究发现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环境库兹涅兹曲线“倒U型”特征。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名词解释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名词解释库兹涅茨曲线( Kruchs—— Zagskevitz curve)是一种用来描述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之间关系的曲线。
一条曲线通常有一个或多个点,它在不同环境中代表着不同的生态因子。
库兹涅茨曲线表明人类活动对环境有很大影响。
在工业化过程中,库兹涅茨曲线呈下降趋势,这是由于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污染加剧了。
在传统农业时代,当土壤中的含氮量等某一参数从理论上讲增高时,农作物会生长得更好。
但是随着农药、化肥等化学品的广泛使用,使地面上有机物和氮的含量超过了土壤中有效氮的总量,这样就使得库兹涅茨曲线的斜率不断增大,并向上倾斜。
库兹涅茨曲线越陡,表示有机物积累得越多。
库兹涅茨曲线说明人类活动必须适应自然,而不能破坏自然,否则人类将无法生存。
一些国家环境污染十分严重,为了减少环境污染,保护自然环境,各国纷纷采取措施,改变农业生产结构,发展可持续农业,例如美国的“再生能源农业”。
德国为了提高农业竞争力,也开始发展“可持续农业”,他们运用化学技术,把氮肥转换成植物所需要的营养,利用微生物肥料把农药转换成对人体无害的物质,达到最佳施肥效果。
我国大部分农村的农民采用现代技术,实行节水灌溉,还采用高秆作物代替低秆作物,通过多种途径防治病虫害,避免过量使用农药。
总之,“再生能源农业”、“可持续农业”是农业的一个新趋势。
这些措施不仅能够保护环境,提高粮食产量,而且能使人们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一举两得。
此外,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我们要提倡环保,树立环保意识,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要知道,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为了让我们的家园更加清洁美丽,为了不使下一代再遭受白色污染之苦,让我们一起保护环境吧!让我们为保护环境出一份力,伸出手来,共创美好未来。
只要我们人人都为保护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相信,明天的世界将会更加美好!是呀,保护环境要靠大家!只要人人都注意,我们的环境一定会好起来!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在传统农业时代,当土壤中的含氮量等某一参数从理论上讲增高时,农作物会生长得更好。
环境库兹涅兹曲线
环境库兹涅兹曲线环境库兹涅兹曲线(EKC)是以Kuznets(1955)命名的,他最先提出的是收入的不平等性在初始阶段会增加,然后随着经济发展而减少。
环境库兹涅兹曲线的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随着Grossman和Krueger(1991)对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的潜在影响做出的开创性的研究而出现的,并通过1992年世界银行发展报告(IBRD,1992)得到普及。
环境库兹涅兹曲线是关于导致环境恶化的不同要素或物质和人均收入之间的关系假设。
在经济发展的起初阶段,经济增长幅度降低而环境污染增加,但是当人均收入超过一定程度时,得到相反的趋势,因此人均收入处于较高程度的经济增长引起环境的改善。
亦可以理解为在发展的初期阶段,环境压力的增长速度超过人均收入,而与人均收入程度较高阶段的GDP增长相比速度放缓。
导致环境污染的因素和人均收入之间构成“倒U”曲线(如图1)。
环境库兹涅兹曲线理论引起了人们对于经济发展和环境问题之间关系的重新思考,经济发展是导致环境问题的原因,还是说可以成为一种解决方案?基于这样的探究,在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众多对于环境库兹涅兹曲线假设的实证研究[1](Soumyananda Dinda,2004)。
在我国,针对二氧化碳排放正在并将持续快速增长的局面,以及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做出二氧化碳减排的贡献,利用环境库兹涅兹曲线理论研究二氧化碳的排放问题是国内学者关注的重点。
林伯强、蒋竺均(2009)[2]利用环境库兹涅兹曲线理论模型利用传统的环境库兹涅茨模型模拟与在二氧化碳排放预测的基础上预测两种方法,对中国的二氧化碳库兹涅茨曲线做了对比研究和预测,得出结论认为简单的二氧化碳库兹涅茨模型模拟的理论曲线无法预测描述将来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状况,同时仅从排放总量评价中国排放是不合理的,但中国也需要正确面对碳排放问题,尽量控制增量。
许广月、宋德勇[3](2010)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的基础上,选用1990—2007 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运用面板单位根和协整检验方法,研究了中国碳排放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存在性,得出结论:中国及其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存在人均碳排放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但是西部地区不存在该曲线。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论文:中国环境与经济增长关系的Kuznets曲线特征研究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论文:中国环境与经济增长关系的Kuznets曲线特征研究【中文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上取得瞩成就,但在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的同时,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已成为突出问题,并日趋严重。
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平稳发展,大大降低了广大人民的生存和生活质量。
因此,本文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角度研究我国各地区经济增长对环境质量的影响情况,检验库兹涅茨曲线在我国是否存在,明确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关系现状,有助于两者的共同发展,这也将推进“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
本论文一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是导言,本章首先表明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然后回顾了中西方经济学家在两者关系领域上的研究情况。
第二部分,概念界定和理论回顾。
理论回顾部分简要地阐述了西方经济学中的外部经济理论、产权定理、公共物品理论以及环境库兹涅茨理论。
第三、四、五部分是文章的主题部分。
第三章是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的现状分析。
在这一部分,先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趋势进行了评述,同时运用大量的数据和图表对我国各地区的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详细的统计描述和比较分析。
第四章是我国经济增长对环境质量影响的总体特征分析。
选用了面板数据回归模型,设定为固定效应模型,采用广义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分析,检验中国环境质量的影响演变是否符合环境库兹涅茨倒U型理论,得出结论:2000-2008年间中国人均工业烟尘排放量随着人均收入呈现显著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U形特征,从环境综合污染度看,中国环境质量随着经济增长而先恶化后改善。
二氧化硫排放量、工业粉尘排放量、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工业废水排放量和化学需氧量这五个污染物指标均不呈现环境库兹涅茨曲线U形特征。
第五章是我国经济增长对环境质量影响关系的地区特征分析。
首先对东、中、西部环境质量现状进行了阐述,然后对我国三大区域的环境污染指标与各自的人均实际收入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研究得知:对于工业烟尘排放量而言,我国东部呈现显著的单调上升特征,西部则呈现显著的倒N形下降特征。
基于环境EKC理论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
基于环境EKC理论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实证研究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社会经济学和环境学研究的热点话题。
传统的看法是,经济发展必然伴随着碳排放量的增加,而环境保护必然会阻碍经济发展。
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凸显,绿色发展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
为了实现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需要将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以实现生态环境、社会公正和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因此,本研究基于环境Kuznets曲线(EKC)理论,研究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环境Kuznets曲线理论表明,环境污染指标(如二氧化碳排放)随着经济增长的不断提高而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U型曲线形态。
具体来说,对于低收入国家来说,经济增长需要大量的消耗资源和投入,从而增加二氧化碳排放。
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提高,政府也开始加强环境保护力度,企业开始更注重环境生态保护和绿色生产,这些因素综合作用,使得环境污染逐渐降低。
当国家经济有了足够的基础设施和技术力量后,环境污染指标开始呈下降趋势。
本研究以中国为例,通过对2005年至2018年的经济增长和碳排放数据进行分析,对环境Kuznets曲线假说进行实证检验。
结果表明,中国的碳排放呈现出典型的U型曲线形态,即碳排放随着经济增长的增加而增加,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一定水平后开始下降。
具体来说,2005年至2010年,中国碳排放量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其中2010年碳排放量最高,为6.8亿吨。
之后的几年,中国碳排放量逐渐趋于稳定,2018年碳排放量为6.5亿吨,较2010年的峰值下降了4.4%。
此外,本研究还利用面板数据回归方法,分析了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城镇化率、能源消费结构、技术进步、环保支出等变量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经济增长、城镇化率和能源消费结构对碳排放均存在正向影响,即经济增长越快、城镇化率越高、能源消费结构越不利于环保,碳排放就越高。
而技术进步、环保支出对碳排放具有负向影响,即技术进步越快、环保支出越高,碳排放就越低。
厦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统计分析
G n .G o ma eeM rs n和 Aa .K ugr s l B ree 在分析 E n 美 的效果 。同时 , 虑到有一些学者用二 次方程来近似 回归 考
扯 矗 ∞ 4 0 5 +( 2 2 4 E 0 ) + 2 9 2 N l g _忡 . 0 4 6 一 . 0 4 一 5 . 71—o (. s 4 4a ) ( 20 2 一 .4 ) (. o ) O9 .9 3 + 1 9 9 Eo 工 l = = 38 2T+6 4 . . 2 5.
4 .9 在全国 4 13 %, 7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 中排名第八位。 烟 趋势 。工 业废 气和 工业二氧化硫 排放量则 随着人均 G P D 尘控制 区覆盖率为 10 0 %t城市生 活垃圾处理率 9 .2 的增 长上升 。而工 业烟尘 、粉尘 和 固体废弃 物则在 人均 3 1%,
D 约 00 40 元) 之后 随 城市工业废 水排放和 汽车尾 气的达 标率分 别为 9 .2 G P较低 时 ( 30— 00 处 于较 高水 平上 , 66%、
(. 9 ) 2 3 2 (. 7 ) 2 5 8 (3 6 .6 )
长, 97 19 年间, 自18 到 95 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
民收入 翻了近 三番 ,工 业总 产值 也 从 10 亿 元增 长 到 67
2 7 8亿元。 41 然而 , 高速的经济增 长和 工业 化进程也带来 了 环境恶化 的问题 。在 此大背景之下 , 我们观察到厦 门市保
于减轻环境污染 问题 。近年来 , 对于环境库 兹涅 茨曲线 的
业 庸气 = 9 f . 6 5 6 + o ol  ̄ 41 2 9 9 +5 6 5 l .o o X
环境库兹涅茨倒u曲线
环境库兹涅茨倒u曲线
环境库兹涅茨倒u曲线(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简称EKC)
是一种经济学概念,用于描述环境污染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变化
趋势。
EKC模型基于库兹涅茨曲线(Kuznets Curve)的理论,该理论描述了
国家的收入水平与收入不平等之间的关系。
库兹涅茨曲线表明,在国
家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收入不平等程度会增加,但随着国家经济继
续增长,收入不平等程度会减少。
环境库兹涅茨倒u曲线则基于库兹涅茨曲线的观点,提出环境污染与
国家经济发展之间存在一种“倒U”形的关系。
即在国家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环境污染随着经济增长而增加;但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
国家开始重视环境问题,并采取适当的环境保护,环境污染逐渐减少。
EKC模型的核心思想是,随着经济发展,国家逐渐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采取措施减少环境污染。
这些措施可以包括改善环境监管、技
术创新、推动清洁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等。
EKC模型认为在一定条件下,经济发展有可能促进环境质量的改善。
,EKC模型并不适用于所有国家和所有环境问题。
不同国家和不同环境问题的差异导致了EKC曲线的变化形态可能不同。
有些国家可能会经
历“倒U”形关系,而另一些国家可能始终处于高污染状态。
总而言之,环境库兹涅茨倒U曲线是一种在经济学中用于描述环境污
染和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模型,但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解释。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通过人均收入与环境污染指标之间的演变模拟,说明经济发展对环境污染程度的影响,也就是说,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环境状况先是恶化而后得到逐步改善。
对这种关系的理论解释主要是围绕三个方面展开的:经济规模效应(scale effect) 与结构效应(structu re effect) 、环境服务的需求与收入的关系和政府对环境污染的政策与规制。
随着人均收入的增长,经济规模变得越来越大。
正如Grossman (1995) 所说的,对于一个发展中的经济,需要更多的资源投入。
而产出的提高意味着废弃物的增加和经济活动副产品废气排放量的增长,从而使得环境的质量水平下降。
这就是所谓的规模效应。
不难发现,规模效应是收入的单调递增函数。
同时,经济的发展也使其经济结构产生了变化。
Panayotou (1993 )指出,当一国经济从以农耕为主向以工业为主转变时,环境污染的程度将加深,因为,伴随着工业化的加快,越来越多的资源被开发利用,资源消耗速率开始超过资源的再生速率,产生的废弃物数量大幅增加,从而使环境的质量水平下降;而当经济发展到更高的水平,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从能源密集型为主的重工业向服务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移时,环境污染减少,这就是结构变化对环境所产生的效应。
实际上,结构效应暗含着技术效应。
产业结构的升级需要有技术的支持,而技术进步使得原先那些污染严重的技术为较清洁技术所替代,从而改善了环境的质量。
正是因为规模效应与技术效应二者之间的权衡,才使得在第一次产业结构升级时,环境污染加深,而在第二次产业结构升级时,环境污染减轻,从而使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呈倒“U”形曲线。
另外一种理论解释是从人们对环境服务的消费倾向展开的。
在经济发展初期,对于那些正处于脱贫阶段或者说是经济起飞阶段的国家,人均收入水平较低,其关注的焦点是如何摆脱贫困和获得快速的经济增长,再加上初期的环境污染程度较轻,人们对环境服务的需求较低,从而忽视了对环境的保护,导致环境状况开始恶化。
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Kuznets曲线
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Kuznets曲线一、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于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国内外很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研究。
1992年,美国经济学家G•Grossman和A•Kureger对此提出了一个环境Kuznets曲线的假设[1]。
该假设试图说明如果没有一定的环境政策干预,一个国家的整体环境质量或污染水平是随着经济增长和经济实力的积累呈先恶化后改善的趋势。
他们采用跨国数据说明了EKC的存在,即最初环境恶化程度随着人均GDP的上升而上升,达到一个转折点后,将随着人均GDP的上升而下降。
并把这种现象归因于以下几点:当人们越富有时,对环境质量的要求越高;人们越富有,越有能力降低环境恶化程度;经济增长有利于经济结构向低污染型生产转化;经济增长有利于加速降低环境污染强度的技术的进步。
Beckerman甚至认为,“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环境恶化程度的下降可以由经济增长来解决。
”国外学者对这项研究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认为存在EKC的基础上,采用横截面数据和面板数据,通过拟合二次多项式或三次多项式模型进行估计,在此基础上再来计算出拐点而进行的;另一种是利用一个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来进行分析的。
但是,前一种研究方法目前受到了许多严厉的批评。
批评者们认为,只有使用单一国家数据才能判别不同污染的真实EKC是否存在。
截面数据仅仅能反映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所具有的负向关系,它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是呈正向关系的,因而,它不是一个适用于所有国家的单一关系。
这一结论同样也适用于一个国家内不同地区的截面数据。
因为,采用截面数据等于暗含了所有国家都有相同的发展路径,而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
ListGallet就曾用美国1929~1994年的数据对不同州的EKC进行了分析,他发现不同州的转折点并不相同,即美国各州的污染路径是不一致的,从而也印证了上面的结论。
至于第二种方法,目前国外对这方面的研究并不是很多,结论也并不相同。
福建省农业面源污染与农业经济增长实证研究——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验证及灰色关联分析
An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gricultural Non-point Source Pollution and Agricultural Economic Growth in Fujian Province Based on the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and
Grey Correlation
作者: 吴其勉
作者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福建福州350108
出版物刊名: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页码: 28-36页
年卷期: 2013年 第3期
主题词: 农业面源污染 经济增长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灰色关联
摘要:选取福建省1990—2011年农业方面的相关数据,运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和灰色关联这两个工具分析农业面源污染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
结果表明:农业实际生产总值与化肥施
用量、农药使用量、禽畜养殖产污量之间存在“倒U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但与农膜使用
量并不存在显著的“倒U型”的曲线;化肥使用量、农药使用量处于“倒U型”曲线的右边,而禽畜养殖产污量处于“倒U型”曲线的左边的上升阶段;化肥施用量、农药使用量、农膜使用量、禽畜养殖产污量都是影响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禽畜养殖是影响农业经济增长最为显
著的因素,之后依次为化肥使用量、农膜使用量、农药使用量。
最后提出有益于农业经济增长
与农业环境保护的政策建议。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在中国的具体应用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在中国的具体应用从1992 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的签署到2005 年《京都议定书》的生效,从2007 年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上,气候变化被认为是超过恐怖主义、阿以冲突、伊拉克问题成为压倒一切的首要问题(庄贵阳,2007),再到2009 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的召开,一个由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
在此背景下,世界各国呼吁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其目标就是实现经济增长与碳排放量的脱钩发展。
因此,如何处理经济增长和碳排放的关系成为低碳经济研究领域中的十分重要的问题。
特别是对于已宣布到2020 年碳强度下降40%—45%的我国而言,深入研究该问题显得尤为迫切。
为此,国内外学者用Grossman and Krueger(1991)开创性提出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研究了两者间的关系。
下面利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对中国碳排放等相关问题进行一项简单研究。
(一)总量比较从实际GDP 和碳排放的总量来看,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呈现出三大“俱乐部”。
其中,东部地区的实际GDP 和碳排放总量都高于其他地区,是第一俱乐部;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分别是第二和第三俱乐部。
(二)均量的人均比较从实际 GDP 和碳排放的均量来看,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也呈现出三大“俱乐部”。
东部地区仍然是第一俱乐部,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仍然是第二和第三俱乐部。
从人均量可以看出,东部和中部地区人均 GDP 增加的同时,人均碳排放也在增长,然而,在西部地区中,人均 GDP 并未明显增加,但是人均碳排放却出现显著的增长。
(三)碳排放弹性的区域比较从图 5 可以看出,东部地区的碳排放弹性在 1990—2007 年间经历了 1990—1998 年的持续下降阶段,而后是 1999—2007 年的一个倒 U 型阶段。
中部地区也经历了 1990—1998 年的持续下降阶段,而后经历了 1999—2002 年,以及 2003—2007 年两个倒 U 型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1,…,^‘=1,…,。
其中,P为分辨系数。0<p<l,通常取O.5;rain[mittI五(后)一五(k)I]是两极最小差,两极最大差是
‘-1,...,n
k=1....,n
万方数据
・576・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构建福建省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水平关系的计量模型,对福建省“三废”排放的库兹涅茨曲线特征进行
分析,并应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其成因进行探析,从而了解福建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之间的关 系,为促进福建省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1研究方法及原理
1.1指标选取
构建环境污染状况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关系的计量模型需要:①跨越不同发展阶段且具有一定长 度的时间序列;②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环境经济指标;③具有可获取性的环境经济数据。鉴于以上考虑,
随着国民收入的继续增加,环境质量逐渐好转,人均GDP的增长速度远超过污染的速度,从而环境污染
收藕日期.2006一10—31 修回日期:2009—02—26
基金项目:福建省重大自然科学基金(2001lq}07) 作者简介:宋萍(1977一),女,讲师。博士生,主要从事环境生物与生态研究。E—mail:mngpinghlj@163.corn。
curve
of domestic sewage discharge with GDP Was linear,
those of industrial wastewater drainage,waste gas emission,industrial S02 emission and industrial smoke gas
release with GDP were all“U”,cubic curves,and the
curve
of industrial waste discharge with GDP WSS invert- were explored by applying gray incidence analysis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类型,表明福建省尚未跨过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转折点,其污染物排放量仍会继续保持
。上升趋势。
裹1人均。三废”排放量与人均GDP计量模型模拟检验结果
Tab.1 The
caIcIII缸岫g modal results of environmental indicators喇也GDP of FUJI,.Province
Province covering 1985 tO
Abstract:By using the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statistical data of
Fujian
2006。the regression simulation of the three wastes discharge with per capita GDP was operated tO build the metric model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of Kuznets
水平。目前,福建省正处于拐点的右边,人均工业废水排放量随着人均GDP的增加而明显上升。、 人均生活污水排放量随着人均GDP的上升而明显增加(图2),拟合曲线呈“直线”型特征,拟合方 程为Y=6.01l+8.935×10~X。随着人均GDP的增加,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消费能力大大提高了, 排放的污水量也不断增加,但是人均生活污水排放量和人均GDP的曲线关系也反映出福建省对污水的
1991年的数据。 1.3计量模型的选择 计量模型首先应有一定的统计意义,能够保证统计学所需的模拟精度;其次计量模型亦要有实践意
义,模型应该能对指标间的相互关系给以合理的解释‘引。鉴于以上要求,借鉴前人的经验n以01,本文选
择以下计量模型t3,10-13]: Y=8口+9Ix+82X。+83X1+8
万方数据
第3期
宋萍等:福建省污染物排放的环境Ktmaets曲线研究
・575・
变动趋势与经济发展变动趋势间呈现倒。U”型关系【l-6]。从长时序和整体角度看,生态环境质量随经
济发展的倒U型演变规律是客观存在的,然而.对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区域,因环境政策等方面的原 因,这种倒U型演变曲线可能呈现纷繁复杂的多种形式,如直线型、N型或倒u型组合等【7 J。 本研究利用福建省1985—2006年的环境经济数据,通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环境指标和经济指标,
处理能力还有待提高。 2.1.2废气排放的环境库兹涅曲线特征人均废气排放量与人均GDP的曲线基本处于“U”型曲线的 右边(图3),拟合方程为l,=4 195.231-2.242×10。X+3.533×10。酽。从人均废气排放量散点图上 可以看出,虽然从1987一1998年随着人均GDP的增加人均废气排放量变化并不大,但从1998年开始, 随着人均GDP的增加人均废气排放量便一直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未有转折点出现的迹象。
(1.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福州350002;2.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福建福州350002) 摘要:利用1985-2006年福建省环境经济数据。通过对福建省三废的排放量与人均GDP进行回归模拟,构建 福建省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水平关系的计量模型,从而对福建省污染物排放的库兹涅茨曲线特征进行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人均生活污水排放量与人均GDP的曲线呈直线型;人均工业废水排放量、人均废气排放 量、人均工业S02排放量和人均工业烟尘排放量与人均GDP的拟合曲线均呈u型特征;人均工业固废产出量 与人均GDP拟合曲线则呈倒N型特征。同时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曲线的成因进行了探讨,从而为促进 福建省生态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福建省;污染物;库兹涅茨曲线;灰色关联度分析 中图分类号:X22 文献标识码:A
(4)当岛-,as如都不为0时,环境状况与经济发展之间呈3次曲线关系。
1.4计量模型的构建
对人均三废排放量和人均GDP(表1)进行l,=风+JB。X+区r+岛F+占曲线回归模拟,并进行统 计检验。
1.5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
灰色关联分析方法是根据因素之间发展趋势的相似或相异程度,亦即“灰色关联度”,作为衡量因 素间关联程度的一种方法n4I。关联度分析一般包括下列计算步骤【3’14棚】:
Forestry,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Fuzhou 350002,China;2.College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Fuzhou
Environment,Fujian
350002,China)
2
结果与分析
福建省人均“三废”排放量与人均GDP计量模型模拟结果见表l。可以看出,福建省人均GDP与人
2.1污染物排放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 均“三废”排放量曲线拟合较好,相关系数和,检验均达到统计要求,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具有比较充 分的解释意义。由曲线模拟结果(图1一图6),福建省1985-2006年人均“三废”排放与人均GDP之间 的耦合关系并不符合标准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倒U型)关系,而是呈现出U型、直线型和倒N型3种
2.1.1
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的环境库兹涅曲线特征人均工业废水排放量随人均GDP呈现明显
的。U”型曲线特征(图1)。在人均GDP较低时(低于2 000元/人)人均工业废水排放水平较高,人均工
7 t
.<
.<
二
鞫
餐
二
交
接 繁 * 蜷 烬 删 霸 .<
站
*
鹤
簧 H
彝
_<
0
5 000
10000
15000
20000
万方数据
第3期
宋萍等:福建省污染物排放的环境Kuzae协曲线研究
・577・
业废水排放量随着人均GDP的增加,人均工业废水排放量先在波动中下降,达到~极小值后又呈现快 速上升趋势,拟合方程为Y=25.767一1.677×10’’x+1.127×10‘7铲。根据拟合方程,当人均GDP 为7 440元时(1996年左右),曲线有一极小值,即在1996年左右,人均工业废水排放量达到一个较低
were
curve8
Fujian
Province.
of the three
wastes
discharge of
Fujian
Province were described and the
curve
characteristics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Kuznets
A Study
on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of Pollutant Discharge in
Fujian Province
SONG Pin91,HONG Weil,WU Cheng—zhenl,FENG Lei2,DAI Ren—hual
(1.College
Resources and of
本文研究时段选择1985-2006年;环境指标选取人均生活污水排放量、人均工业废水排放量、人均SO:
排放量、人均废气排放量、人均工业烟尘排放量、人均工业固废产出量;经济指标选取人均GDP。
1.2资料收集
本研究中1985-2006年福建省经济指标和环境指标的数据主要来源于1985—2006年《福建省统 计年鉴》、《福建省统计公报>和《中国环境年鉴>中所载的数据。但“人均SO:排放量”指标缺少1985—
25000
0
5∞O
10000
15000
20000
2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