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新变法运动课件
合集下载
《维新变法运动讲义》课件
百日维新
百日维新是1898年中国清朝政府推行的一场政治改革运动,也称为“维 新运动”。
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包括:改革官制、发展工商业、废除科举制度、设 立新式学堂、加强军事建设等。
百日维新得到了部分开明官员和知识分子的支持,但由于保守势力的反 对和清政府的动摇,最终失败。百日维新对中国近代历史产生了重要影 响,推动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详细描述
他们提出了一系列经济改革方案,包括鼓励私人投资、建立商会和行业协会、保护知识产权等。这些 改革措施旨在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吸引国内外投资,推动民族工商业的发展,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 。
军事改革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总结词
维新派认为军事是国家安全的保障, 主张建立现代化的军队,引进西方先 进的军事技术和战术,提高国家的军 事实力。
详细描述
他们认为君主立宪政体可以平衡君主专制和民主共和的优点,既能保持国家的 统一和稳定,又能促进政治的民主化和法制化。维新派主张通过改革官制、推 行地方自治、制定宪法等措施,逐步实现君主立宪政体。
改革教育
总结词
维新派认为教育是国家发展的根本,主张改革传统的教育制度,建立现代化的教 育体系,培养具有新思想、新知识和新能力的人才。
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保路运动
保路运动是20世纪初中国的一场民族主义运动,旨在保护和收回中国铁路权益。
保路运动的起因是:清政府为了偿还外债,将铁路修筑权出让给外国列强,引发了 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和抗议。
保路运动在全国范围内爆发,形成了大规模的示威游行和罢工浪潮,最终导致了辛 亥革命的爆发,加速了清政府的覆灭。
维新变法运动的开展
1895年,甲午战争后,维新派人士通过光绪皇帝进行政治改革, 推动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潮。
维新变法运动 课件+练习+素材
谭 嗣 同 光 绪 康 广 仁
戊戌政变 (1898年9月21日)
杨 锐 林 旭 刘 光 第 杨 深 秀
中就干埋 国有的头 的舍人苦 脊身,干 梁求就的 法有人 」的为, 人民就 ,请有 这命拼 鲁 就的命 迅 是人硬 , .
「 我 们 从 古 以 来 , 就 有
——
历史在这里沉思 · · · · · · 不经意间, 眼角里滑落一行浊泪 悲哀?!抑或是感动?!
探究: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材料一 尽管当时很闭塞,严 家弄又在乡下,像“戊戌政变”这 样的大事,我们也不知道。可是皇 帝和皇太后“驾崩”就不同了, “地保”打着小锣挨家挨户地通知。
材料二 ……谭嗣同深夜 只身拜访袁世凯,希望他担当 起诛杀荣禄、保护光绪帝的救 驾任务。袁世凯假意应允,等 ——夏衍《懒寻旧梦录》 谭嗣同一走,他马上旧”布“新”)
经济方面 政治方面 文化方面 军事方面 提倡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改革财政。 广开言路,裁撤冗官,精简机构。 改革科举制度,开办新式学堂,设立译 书局。 训练和装备新式陆、海军。
结合戊戌变法的措施谈谈它们是否全面体现了维新派的政治主张? 没有,它没有涉及设议院的主张,没有触动专制统治的 基础,是很不彻底的。
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
(除“旧”布“新”)
经济方面 政治方面 文化方面 军事方面 提倡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改革财政。 广开言路,裁撤冗官,精简机构。 改革科举制度,开办新式学堂,设立译 书局。 训练和装备新式陆、海军。
变法措施为什么没有设计设议院? 光绪帝并不同意改革政体;维新派国量相对弱小;维新 派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
感事诗 谭嗣同(1896年) 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请想象一下作者写诗的情绪是怎样的?诗中的“事”指 的什么事?
戊戌政变 (1898年9月21日)
杨 锐 林 旭 刘 光 第 杨 深 秀
中就干埋 国有的头 的舍人苦 脊身,干 梁求就的 法有人 」的为, 人民就 ,请有 这命拼 鲁 就的命 迅 是人硬 , .
「 我 们 从 古 以 来 , 就 有
——
历史在这里沉思 · · · · · · 不经意间, 眼角里滑落一行浊泪 悲哀?!抑或是感动?!
探究: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材料一 尽管当时很闭塞,严 家弄又在乡下,像“戊戌政变”这 样的大事,我们也不知道。可是皇 帝和皇太后“驾崩”就不同了, “地保”打着小锣挨家挨户地通知。
材料二 ……谭嗣同深夜 只身拜访袁世凯,希望他担当 起诛杀荣禄、保护光绪帝的救 驾任务。袁世凯假意应允,等 ——夏衍《懒寻旧梦录》 谭嗣同一走,他马上旧”布“新”)
经济方面 政治方面 文化方面 军事方面 提倡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改革财政。 广开言路,裁撤冗官,精简机构。 改革科举制度,开办新式学堂,设立译 书局。 训练和装备新式陆、海军。
结合戊戌变法的措施谈谈它们是否全面体现了维新派的政治主张? 没有,它没有涉及设议院的主张,没有触动专制统治的 基础,是很不彻底的。
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
(除“旧”布“新”)
经济方面 政治方面 文化方面 军事方面 提倡办实业,奖励发明创造,改革财政。 广开言路,裁撤冗官,精简机构。 改革科举制度,开办新式学堂,设立译 书局。 训练和装备新式陆、海军。
变法措施为什么没有设计设议院? 光绪帝并不同意改革政体;维新派国量相对弱小;维新 派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
感事诗 谭嗣同(1896年) 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请想象一下作者写诗的情绪是怎样的?诗中的“事”指 的什么事?
人教版初二下册历史与社会8.3维新变法运动PPT课件
影响 ①对中国人民的觉醒和进步 起了促进作用②民族资产阶 级初次登上政治舞台,显示 了资产阶级的力量③成为中 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前奏
提示:从维新派的行动和戊戌变法内容中找找,哪些能起 到启发民智、传播思想的作用?哪些又能看出维新派 代表的是资产阶级利益?
性质
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 运动,也是近代中国 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
维新派和洋务派的政治主 张有何区别?
洋务派:
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工业。
维新派:
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
开始标志 ——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 《明定国是》诏书
项目 内容
裁并机构,精简
政治
人员,任用维新 人士,准许百姓
向朝廷上书
经济 发展农工商业
废除八股文;开办新 式学堂培养人才;翻
文化 译西方书籍;派人出
维新变法运动
甲午战后民族危机加深
维新变法运动
经过
时间 地点 历史人物及主张
相关事件
拉开 序幕
、 等要求拒和、迁 史称“ ” 都、变法。
北京
组织
立学会
办报纸
发表文章提出中国要
创办《 》
介绍西方名著《 》,特 创办《 》 别强调 观点。
变法
颁布诏书,宣布变法。 又称“百日维新” (内容参见P104)
D.帝国主义的破坏
如果你可以穿越回到过去,利用你今天所学的知识, 你会如何帮助康有为、光绪帝变法取得成功。
国留学
军事 训练新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海军
清光绪帝像
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及分析:
项目 内容
分析
裁并机构,精简
政治
人员,任用维新 人士,准许百姓
维新变法运动课件
1、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势力强大的封建 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极力反对与破坏 2、没有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只依靠无权的光绪帝 (根本原因) 3、采取的改良的道路不符合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的国情 4、变法措施急于求成,袁世凯的告密
戊戌变法
高潮
戊戌 变法 的背 景: 民族 危机 空前 严重
百日维新 实行变法
组织学会、开办学堂
万木草堂
组织强学会
翻译西方著作
警世洪钟——严复和《天演论》
在《天演论》中,严复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的生物进化理论阐发其救亡图存的观点。政治上主 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实行维新变法以自强保种。
1、为什么学习西方?
“优胜劣汰”
“自强保种”
2、学习西方的什么东西?
不仅学习技术,更要学习制度
提高军队作战力。由于皇帝 没有军权,措施少而空洞
开放言论;取消多 余的衙门和无用的 政治 官职 经济 发展农工商业 开办新式学堂,培 养人才;科举考试 文化 废除八股文;创办 报刊 军事 训练新式陆海军
慈禧太后(1835-1908),1898年9 月21日发动戊戌政 变,囚禁光绪,掌 握清政府全权,戊 戌变法失败。
中南海瀛台,戊戌政变后, 光绪帝被囚禁在这里。
载湉(1871--1908) 1875年即位,年号光 绪。1889年亲政。
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什 么影响? 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 蒙的作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 进程。
试猜想一下:导致戊戌变法失败的 原因有哪些?(可以结合当时历史背 景、双方力量的对比、变法的内容)
发展
创办报刊 建强学会
发生
公车上书 揭开序幕
结局
戊戌政变 变法失败
封建 势力 进行 阻挠 破坏
戊戌变法
高潮
戊戌 变法 的背 景: 民族 危机 空前 严重
百日维新 实行变法
组织学会、开办学堂
万木草堂
组织强学会
翻译西方著作
警世洪钟——严复和《天演论》
在《天演论》中,严复以“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的生物进化理论阐发其救亡图存的观点。政治上主 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实行维新变法以自强保种。
1、为什么学习西方?
“优胜劣汰”
“自强保种”
2、学习西方的什么东西?
不仅学习技术,更要学习制度
提高军队作战力。由于皇帝 没有军权,措施少而空洞
开放言论;取消多 余的衙门和无用的 政治 官职 经济 发展农工商业 开办新式学堂,培 养人才;科举考试 文化 废除八股文;创办 报刊 军事 训练新式陆海军
慈禧太后(1835-1908),1898年9 月21日发动戊戌政 变,囚禁光绪,掌 握清政府全权,戊 戌变法失败。
中南海瀛台,戊戌政变后, 光绪帝被囚禁在这里。
载湉(1871--1908) 1875年即位,年号光 绪。1889年亲政。
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什 么影响? 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 蒙的作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 进程。
试猜想一下:导致戊戌变法失败的 原因有哪些?(可以结合当时历史背 景、双方力量的对比、变法的内容)
发展
创办报刊 建强学会
发生
公车上书 揭开序幕
结局
戊戌政变 变法失败
封建 势力 进行 阻挠 破坏
(新)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维新变法运动》课件(共38张PPT)
广东新会人。八岁学 为文,九岁能缀千言。12 岁中秀才,17岁中举人。 从小聪明人称‚神童‛。 后拜康有为为老师。协助 康有为组织了‚公车上 书‛。此后两年,他办报 纸、写文章,宣传维新变 梁启超 法。与康有为合称‚康 (1873-1929年) 梁‛。
“维新变法‛要变的是什么?要在中 国实行什么制度?
(不可能使中国 走上富强的道路)
这就就就就 就有有有有「 是舍为拼埋我 中身民命头们 国求请硬苦从 的法命干干古 脊的的的的以 梁人人人人来 鲁 ,,,, , 迅」 .
——
立学会
学会的参与者: 户部郎中 陈炽 刑部郎中 沈曾植 翰林院编修沈曾桐等人 光绪帝师翁同龢、孙家鼐 军机大臣李鸿藻
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王文韶
创报刊
报纸上在刊登什么?
严复
“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 今‛;‚今日中国不变法, 则必亡是已。‛ ——严复
汉代用公家的马车接 送被选拔的读书人赴京, 后来就以‚公车‛作为 进京应试举人的代称。 爱新觉罗· 载湉,慈禧太后 外甥。四岁登基,师从翁同 龢。接受传统帝王教育, 学习时事政务新课程, 关注世界形势变化。 十八岁(1889年)亲政
换我上场了
戊戌变法的性质:
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 改良运动。也是一场爱国救亡运
动和一场资产阶级思想启蒙运动。
维 新 变 法 运 动
序幕 发展 高潮
公车上书
维新派主要活动
《天演论》
维新派与顽固派论战
百日维新 最终失败
结局
思 想 启 蒙 作 用
1、有学者认为,甲午战争后,中国开始由‚政 策创新‛转向于‚制度创新‛。这里的‚制 度创新‛开始于( )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 2、在1895年到1898年间,康有为多次上书 光绪帝。一时期康有为上书的主题应是( ) A.严厉禁烟,抵御外侮 B.维新变法、救亡图存 C.师夷长技、自强求富 D.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第7课 维新变法运动【课件】【北师大版】 6
报刊
维新运动的影响越来越大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下“明定国是”诏
三 戊戌变法(1898.6.11—9.23)
1、百日维新
主要内容
政治 经济
军事
文化
2、戊戌政变
改革内容
类别 颁布的新法
新政会影响那些人的利益?
改革的旧制 取消闲散重迭机 构,裁汰冗员
政治 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经济 1.在京师设立铁路矿务局、农工商总局, 取消旗人由国家 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 供养的特权,令 2.改革财政,编制预算决算;裁撤驿站, 其自谋生路 设立邮政局。 文化 1.开办京师大学堂,各地设中小学堂 改革科举制, 废除八股取士 2.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新书; 3.准许设立报馆、学会;派人出国留学 军事 1.裁撤绿营,精练陆军,改习洋操;
2.实行征兵制;添设海军。
裁汰绿营
戊戌政变
时间:1898.9.23
囚禁光绪皇帝
捕杀维新志士 除保留“京师大学 堂”外,其余新法 全部被废除。
9月13日,光绪皇帝写密诏给康 有为:今朕位几不保,汝康有为、 林旭、谭嗣同、刘光第等,可妥 速密筹,设法相救
袁世凯(1859-1916)河南项城人。 1895年在天津小站训练“新建陆 军”,手中握有兵权。
京师大学堂
四
维新运动兴起时声势浩大,变法运动得到了光绪 皇帝的支持,但却只持续了短短的103天,它失 败的原因是什么?
1、封建顽固势力十分强大 2、寄希望于无实权的皇帝,脱离人民群众
3、对顽固势力报有幻想
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它在中国近代史上有 着重要的历史意义,请你总结一下
1、符合历史发展潮流,具有进步意义 2、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3、是近代中国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课件)
5.作用: 戊戌维新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 变法图强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
6.性质:
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是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是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7、作用: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四.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
慈 禧 太 后
戊戌政变
囚禁光绪帝的 中南海瀛台涵远楼
戊戌六君子
结论:资产阶级改良的道路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行不通!
历史证明:
资产阶级改良的道路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行不通!
去 留 肝 胆 两 昆 仑
我 自 横 刀 向 天 笑
“贼”是指什么人?他为什么说自己“死得其所”
贼是指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 谭嗣同认为自己为变法图强,挽救国家、 民族命运而献出生命,是光荣的,是值得 的。他说自己“死得其所”,正反映了其 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的爱国主义情感。
发展农工商业
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 的发展
训练新式陆海军 提高军队作战力。由于 皇帝没有军权,措施少 而空洞 政治 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革新政治,维护统治; 取消多余的衙门和 触犯顽固派的利益 无用的官职. 文化 开办新式学堂,培 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和 养人才,科举考试 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 伤害守旧的封建文人 废除八股文
◆主张:他认为西方胜过中国的地方,不仅在器 械,更在___,中国只有实行_ __,才能“自强保种” ◆作用:震动了 ,推动了_________运动的发展。
◆地位:他是中国近代的______________. 中国西学第一 ——康有为称赞严复的话
三、短暂的百日维新---戊戌变法 ——维新变法运动的高潮 光 绪 帝
民族危机日趋严重
三、短暂的百日维新---戊戌变法
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
力量对比
政治力量 军事力量
维 新 维新派依靠光绪帝 想争取袁世凯保护 光绪帝 你能预见变法的结局如何 派
(无权)
顽 固 派
以慈禧太后为首 (掌握实权)
袁世凯统帅新建陆 军投靠顽固派
3、戊戌政变,变法失败
1898年9月21日,
慈禧太后发动政变, 光绪帝囚禁,继而大 肆逮捕维新派,废除 变法法令,变法失败。
发展农工商业 训练新式陆海军
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开办新式学堂,培养新式人才 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
政治
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京师大学堂是北京大学的前 身,它是维新变法期间根据光绪 帝的命令建立的。
京师大学堂
变法措施为什么会在官员中 引起极大的震动?
变法措施极大地触犯了封建顽固势力的 切身利益
(“废除八股取士”会损害一些死读书的 “守旧愚昧之人”,堵住他们的入仕之途; “取消多余的衙门何无用的官职”,将使一 部分旧官僚失去官职,另一部分没定官职 的旧官僚也会产生反应。因此,变法措施 引起了极大的震动。)
维新派 “能变则变,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顽固派: “祖宗之法不可变。”“宁可亡国,不可变法”
维 新 变 法 运 动
兴起
公车上书
发展
警世洪钟
《天演论》
高潮
百日维新
结局
最终失败
1、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 D ) A、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形成 B、各地学会的建立 C、强学会的成立 D、“公车上书” 2、不属于维新派为变法而做准备的活动是( D ) A.创办报刊 B.组织学会 C.开办学堂 D.创办企业 3、为维新变法运动提供西学理论基础的是( B ) A.魏源 B.严复 C.康有为 D.梁启超
第7课 维新变法运动(共30张PPT)
正在北京参加科举考试的康有为和梁启超 经过: 等联合了1300多名应试举人,上书光绪帝, 反对议和,请求变法。历史上称之为“公 车上书”。
序幕
发起人:
公车上书
康有为(1858—1927), 梁启超(1873—1929), 广东南海人。清末“戊戌 广东新会人。康有为的学 康有为 变法”的主要发起者。 生、维新活动的助手。
1.开放言论; 2.取消多余的衙 门和无用的官职 发展农工商业 1.创办报刊; 2.开办新式学堂 培养人才; 3.科举考试废八 股文 训练新式陆海军
1.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参 与政权,革新政治 2.触犯顽固派旧官僚的利益 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1.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和西方科 学技术的传播 2.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 3.伤害守旧的封建文人
顽固封建势力不能容忍 维新运动的发展。有人上书 慈禧太后,要求杀了康有为、 梁启超;甚至宫廷内外传言 将废除光绪,另立皇帝。 九月十三日,光绪帝 写密诏给康有为:“今朕位 几不保,汝康有为、杨锐、 林旭、谭嗣同、刘光第等, 可妥速密、筹设法相救。”
袁世凯Leabharlann 第二天,袁世凯向荣 禄告密,荣禄立即进 京与慈禧太后密谋废除光绪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 洋务派: 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和 器万不能及。 ……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 练兵方法,建设现代化国防。维护封建 外国利器 …… ” —— 李鸿章 统治。
西方胜过中国的地方,不仅在器械,而且 维新派: 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采用 在制度。中国只有实行变法维新,在能“自 改良的方法使中国走向富强。 强保种”。 ——严 复
课程标准: 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 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了解严复的主要思想。
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中日之间签订了 《马关条约》。中华民族的危机加深,社 会矛盾尖锐。
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7课 维新变法运动》PPT课件 (9)
——《范文澜全集》第10卷
小试牛刀
通过30分钟的学习,相 信我们同学学到了不少知识, 那么做几道习题试试吧!你 准备好了吗?
36.中近考代演中播国室教育的变革,是近代化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 (1)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中写道:
“先生(康有为)以为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世界, 莫亟(急迫)于教育。” 请回答:康有为对发展教育持什么态度?
戌变法持百续日10维3天新,最终失败,因此又称
“
”
讨论:怎样理解谭嗣
同的绝命诗“有心杀贼,
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
哉快哉!”?
维 运新 动变
法
记忆目 录
1.目的: 救亡图存 2.序幕: 1895年春,公车上书
3.推动: 严复译述《天演论》,鼓吹变法 4.开始:1895.6 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5.变
法
3.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 明定国是》诏
书,宣布变法。这一年是农历戊戌年,又称 戊戌变法。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 作用。
学法训练:说出以上 一段文字阐述了哪一事件? 这段文字包涵了该事件的 哪些历史要素?
预习检 测
维 运新 动变
法
4.根据下表,填写“维新变法”的主要内
2019年初中PPT课件
二零一九年六月七日
目标导航
• 说出严复的主要思想。 • 简述“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 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预习检
测
维 运新 动变
法
1.为了救亡图存,1895年春, 康有为、梁启 超在北京联合参加科举考试的1300多名应试 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历史上称之为 “公车上书”。它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小试牛刀
通过30分钟的学习,相 信我们同学学到了不少知识, 那么做几道习题试试吧!你 准备好了吗?
36.中近考代演中播国室教育的变革,是近代化历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 (1)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中写道:
“先生(康有为)以为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世界, 莫亟(急迫)于教育。” 请回答:康有为对发展教育持什么态度?
戌变法持百续日10维3天新,最终失败,因此又称
“
”
讨论:怎样理解谭嗣
同的绝命诗“有心杀贼,
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
哉快哉!”?
维 运新 动变
法
记忆目 录
1.目的: 救亡图存 2.序幕: 1895年春,公车上书
3.推动: 严复译述《天演论》,鼓吹变法 4.开始:1895.6 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5.变
法
3.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 明定国是》诏
书,宣布变法。这一年是农历戊戌年,又称 戊戌变法。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 作用。
学法训练:说出以上 一段文字阐述了哪一事件? 这段文字包涵了该事件的 哪些历史要素?
预习检 测
维 运新 动变
法
4.根据下表,填写“维新变法”的主要内
2019年初中PPT课件
二零一九年六月七日
目标导航
• 说出严复的主要思想。 • 简述“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 • 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预习检
测
维 运新 动变
法
1.为了救亡图存,1895年春, 康有为、梁启 超在北京联合参加科举考试的1300多名应试 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历史上称之为 “公车上书”。它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
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
李鸿章在甲午战败后伤感的反省: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 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 饰,虚有其表”
如何救国?
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不能救中国
北极熊--俄国
虎----英国---日本 鹰--美国
中国惨 遭列强 瓜分
反对旧的,提倡新的。通常指变旧法,行新政。 维新:
“维新变法” 的“变”,是要 变什么?
变法就是要变中国的
封建制度为资本主义制度。
一、“开始”——背景 1.《马关条约》的签订大大加深了
中国的民族危机。 2.洋务运动的失败促使国人主动探
求西方政治制度。
标志:公车上书
时间:1895年春
背景:《马关条约》签订大大加深了民
族危机
发起人:康有为、梁启超
作用: 推动 了维新运 动的发展
三、“高潮”
——百日维新
1. 标志:
光绪帝
“明定国是诏”
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 诏书,宣布变法,又称“戊戌变法”。
2.主要内容:
戊戌变法主要内容
类别
内容
发展农工商业 训练新式陆海军
经济方面
军事方面 政治方面 文化教育
取消多余的衙门和无用的官职 废除科举,开办新式学堂(京师 大学堂); 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法”为什么 会失败呢?
结论:在中国,这种改良方式 的救国道路行不通!
3.性质: 是一场有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为发展资本 主义由上而下进行的改良运动
4.影响:
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先进科学
技术的广泛传播,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为资产阶级思想的传播奠定了基础,推动了
中国政治近代化的进程。
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课件
( )A.康熙帝 B.道光帝 C.光绪帝 D.雍正
帝
6.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的相同之处有(
)。
①改革政治
②兴办新式学
③翻译外国书籍
④建设海军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作用:
戊戌变法 变法的背景:中华民族危机加深
变法的标志: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
“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 法。
变法主要内容:
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及作用:
项目 内容
开放言论;取消
政治
多余的衙门和无 用的官职
经济 发展农工商业
作用
革新政治,维护统治;触犯 守旧贵族的利益
新”。
为变法而 牺牲的第一 人——谭嗣同
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 启蒙的作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的进程。
想一想
材料一: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照昆仑。 ——《狱中题壁》
材料二:“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 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 请自嗣同始!
材料三:“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 哉快哉!”
请回答:1.上面的诗句和话是谁说的? 2.为什么他说自己死得其所?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 家有哪些体会或收获?
议一议
1. 任何一次变法或改革的出现,总是社会发展的 需要。
2. 改革是国家、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 3. 任何变法或改革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总是伴随 着激烈斗争,甚至出现挫折失败,为此要付出沉重代
4. 要善于接受先进思想,勇于学习先进文化。 5. 做任何事情都要有百折不挠的毅力。
选一选
1.颁布“明定国是”诏的皇帝是(
维新变法运动PPT课件1
2 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是( ) A 梁启超 B康有为 C严复 D林则徐 3 戊戌变法开始于( ) A公车上书 B强学会 C保国会 D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
4 在“百日维新”中被捕牺牲的是(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严复 5 下列不属于戊戌变法内容的是( ) A 改革政府机构,实行君主立宪制 B 发展农工商业 C 今后科举考试废除八股文,取消多余 的衙 门和无用的官职 D 训练新式陆海军
发展农 工商业
创办报刊,开 训练新式 办新式学堂培 陆海军 养人才,废除 八股文
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 四、结局:戊戌变法失败
维新变法康梁掀, 公车上书拉序幕, 严复译述《天演论》, 主张西方之制度, 戊戌变法光绪帝, 震动顽固慈禧阻, 百日维新可启蒙, 虽然失败是进步。
课堂练习
1.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A强学会的成立 C“公车上书” B《万国公报》创刊 D保国会的成立 )
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
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 社会的影响。
阅读课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1 、“维新变法”变的是什么?要在中国实行什么制 度? 2 、公车上书; (1)什么是“公车”?它是谁在什么时候发动的? 在哪里发动的?(2)这次上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 次上书起了什么作用? 3 、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派为了进一步推动变法运 动的发展,开展了哪些活动?《天演论》的主要观点 是什么?有何进步影响?
2、严复译述《天演论》---物竞天择
———推进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发展
思考:维新派和洋务派的思想主张 有何不同?
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 三、高潮: 1898年戊戌变法 ——百日维新
1、变法开始的标志: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第7课维新变法运动课件北师大版
康有为(1859—1927),广东南海县 人。出生在封建官僚家庭,自幼受到过严格 的封建教育。1879年,康有为开始接触西方 资本主义文化,开始向西方寻求救国的道路。 1891年,在广州设立“万木草堂”,收徒讲 学,弟子有梁启超、陈千秋等人。1895年, 发起著名的“公车上书”,未果。7月,和梁 启超创办《万国公报》,在北京组织强学会。 1897年,再次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4月, 和梁启超组织保国会,号召救国图强。6月 16日,光绪帝任命他为总理衙门章京,百日 维新的措施基本上都是康梁所策划。变法失 败后,康有为逃亡日本,设立保皇会,鼓吹 “开明专制”,反对革命。1913年,回国宣 传尊孔复辟。1917年伙同张勋复辟失败。 1927年病死于青岛。
光绪帝
政治 经济
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
①开放言论; ②取消多余衙门、无用官职
发展农工商业
文化
①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②废除八 股文;③创办报刊。
军事
训练新式陆海军
光绪帝的变法措施在官员中引 起极大震动,为什么?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顽固派、旧官僚等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①有利于参与政事; ②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
顽固派、旧官僚等
触犯自己的利益……
光绪被囚禁之处:中南海瀛台
失败原因:
戊戌变法为什么 会失败呢?
1、变法触动封建顽固派的利益,遭到强烈反对,
顽固派力量强大。
2、光绪帝没有实权,没有发动群众。
3、采取的改良道路不符合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
会的国情。
换我
了
革
命
意义:
戊戌变法有什么积 极作用呢?
1、思想启蒙作用,变法图强的呼声日益高涨。 2、促进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维新变法运动PPT课件12 北师大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1、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从来没有努力过,还怡然自得地安慰自己,连一点点的懊悔都被麻木所掩盖下去。不能怕,没什么比自己背叛自己更可怕。 12、跌倒了,一定要爬起来。不爬起来,别人会看不起你,你自己也会失去机会。在人前微笑,在人后落泪,可这是每个人都要学会的成长。 13、要相信,这个世界上永远能够依靠的只有你自己。所以,管别人怎么看,坚持自己的坚持,直到坚持不下去为止。 14、也许你想要的未来在别人眼里不值一提,也许你已经很努力了可还是有人不满意,也许你的理想离你的距离从来没有拉近过 ......但请你继续向前走,因为别人看不到你的努力,你却始终看得见自己。 15、所有的辉煌和伟大,一定伴随着挫折和跌倒;所有的风光背后,一定都是一串串揉和着泪水和汗水的脚印。 16、成功的反义词不是失败,而是从未行动。有一天你总会明白,遗憾比失败更让你难以面对。 17、没有一件事情可以一下子把你打垮,也不会有一件事情可以让你一步登天,慢慢走,慢慢看,生命是一个慢慢累积的过程。 18、努力也许不等于成功,可是那段追逐梦想的努力,会让你找到一个更好的自己,一个沉默努力充实安静的自己。 19、你相信梦想,梦想才会相信你。有一种落差是,你配不上自己的野心,也辜负了所受的苦难。 20、生活不会按你想要的方式进行,它会给你一段时间,让你孤独、迷茫又沉默忧郁。但如果靠这段时间跟自己独处,多看一本书,去做可以做的事,放下过去的人,等你度过低潮,那些独处的时光必定能照亮你的路,也是这些不堪陪你成熟。所以,现在没那么糟,看似生活对你的亏欠,其实都是祝愿。 1、不是井里没有水,而是你挖的不够深。不是成功来得慢,而是你努力的不够多。 2、孤单一人的时间使自己变得优秀,给来的人一个惊喜,也给自己一个好的交代。 3、命运给你一个比别人低的起点是想告诉你,让你用你的一生去奋斗出一个绝地反击的故事,所以有什么理由不努力! 4、心中没有过分的贪求,自然苦就少。口里不说多余的话,自然祸就少。腹内的食物能减少,自然病就少。思绪中没有过分欲,自然忧就少。大悲是无泪的,同样大悟无言。缘来尽量要惜,缘尽就放。人生本来就空,对人家笑笑,对自己笑笑,笑着看天下,看日出日落,花谢花开,岂不自在,哪里来的尘埃! 5、心情就像衣服,脏了就拿去洗洗,晒晒,阳光自然就会蔓延开来。阳光那么好,何必自寻烦恼,过好每一个当下,一万个美丽的未来抵不过一个温暖的现在。 6、无论你正遭遇着什么,你都要从落魄中站起来重振旗鼓,要继续保持热忱,要继续保持微笑,就像从未受伤过一样。 7、生命的美丽,永远展现在她的进取之中 ;就像大树的美丽,是展现在它负势向上高耸入云的蓬勃生机中;像雄鹰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搏风击雨如苍天之魂的翱翔中;像江河的美丽,是展现在它波涛汹涌一泻千里的奔流中。 8、有些事,不可避免地发生,阴晴圆缺皆有规律,我们只能坦然地接受;有些事,只要你愿意努力,矢志不渝地付出,就能慢慢改变它的轨迹。 9、与其埋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管好自己的心,做好自己的事,比什么都强。人生无完美,曲折亦风景。别把失去看得过重,放弃是另一种拥有 ;不要经常艳羡他人,人做到了,心悟到了,相信属于你的风景就在下一个拐弯处。 10、有些事想开了,你就会明白,在世上,你就是你,你痛痛你自己,你累累你自己,就算有人同情你,那又怎样,最后收拾残局的还是要靠你自己。 11、人生的某些障碍,你是逃不掉的。与其费尽周折绕过去,不如勇敢地攀登,或许这会铸就你人生的高点。 12、有些压力总是得自己扛过去,说出来就成了充满负能量的抱怨。寻求安慰也无济于事,还徒增了别人的烦恼。 13、认识到我们的所见所闻都是假象,认识到此生都是虚幻,我们才能真正认识到佛法的真相。钱多了会压死你,你承受得了吗 ?带,带不走,放,放不下。时时刻刻发悲心,饶益众生为他人。 14、梦想总是跑在我的前面。努力追寻它们,为了那一瞬间的同步,这就是动人的生命奇迹。 15、懒惰不会让你一下子跌倒,但会在不知不觉中减少你的收获 ;勤奋也不会让你一夜成功,但会在不知不觉中积累你的成果。人生需要挑战,更需要坚持和勤奋! 16、人生在世:可以缺钱,但不能缺德 ;可以失言,但不能失信 ;可以倒下,但不能跪下;可以求名,但不能盗名;可以低落,但不能堕落 ;可以放松,但不能放纵;可以虚荣,但不能虚伪;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 ;可以浪漫,但不能浪荡 ;可以生气,但不能生事。 17、人生没有笔直路,当你感到迷茫、失落时,找几部这种充满正能量的电影,坐下来静静欣赏,去发现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东西。 18、在人生的舞台上,当有人愿意在台下陪你度过无数个没有未来的夜时,你就更想展现精彩绝伦的自己。但愿每个被努力支撑的灵魂能吸引更多的人同行。 19、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中看到了某种忧患。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 20、每一个成就和长进,都蕴含着曾经受过的寂寞、洒过的汗水、流过的眼泪。许多时候不是看到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坚持了才能看到希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载湉( 载湉(1871--1908) ) 1875年即位,年号 年即位, 年即位 光绪。 年亲政。 光绪。1889年亲政。 年亲政
试猜想一下: 试猜想一下:导致戊戌变法失败的 原因有哪些?( ?(可以结合当时历史背 原因有哪些?(可以结合当时历史背 双方力量的对比、变法的内容) 景、双方力量的对比、变法的内容)
时光倒流: 时光倒流
假如历史可以重演,你认为 假如历史可以重演 你认为 经受了戊戌变法失败的康有为 要第二次发动变法的话,他该怎 要第二次发动变法的话 他该怎 么做? 么做
维新派: 维新派:
主张不仅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 技术, 技术,还要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 度
创办《万国公报》 1、创办《万国公报》 后改《中外纪闻》 (后改《中外纪闻》)
2、组织强学会
二、警世洪钟 天演论》 《天演论》
严复(1853—1921)福建侯官人。 严复(1853—1921)福建侯官人。 少年时 严复考入了家乡的船政学堂, 期,严复考入了家乡的船政学堂,接受了广泛 的自然科学的教育。1877—1879年 的自然科学的教育。1877—1879年,严复等被 公派到英国留学。回国后, 公派到英国留学。回国后,积极倡导西学的启 蒙教育,完成了著名的《天演论》的翻译工作。 蒙教育,完成了著名的《天演论》的翻译工作。 天演论》 严复以“物竞天择”“ ”“适者 在《天演论》中,严复以“物竞天择”“适者 生存”的生物进化理论阐发其救亡图存的观点。 生存”的生物进化理论阐发其救亡图存的观点。 政治上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政治上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实行维新变 法以自强保种。 法以自强保种。
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 启蒙的作用, 启蒙的作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的进程。 的进程。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 各国变法 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之所以不昌者也; 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之所以不昌者也; 有之,请自嗣同始! 有之,请自嗣同始!”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我自横刀向天笑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 有心杀贼 哉快哉! 哉快哉!” ——谭嗣同 谭嗣同 康、梁避往国外,谭嗣同本来也有 梁避往国外, 机会出逃,但他甘愿为变法而死, 机会出逃,但他甘愿为变法而死, 你如何看待他们的选择?为什么? 你如何看待他们的选择?为什么?
百日维新——戊戌变法
变法的结局:变法最终失败。 变法的结局:变法最终失败。 戊戌变法持续了103天,因此又称“百日维 戊戌变法持续了 天 因此又称“ 新”。
为变法而 牺牲的第一 ——谭嗣同 人——谭嗣同
中南海瀛台,戊戌政变后, 中南海瀛台,戊戌政变后, 光绪帝被囚禁在这里。 光绪帝被囚禁在这里。
革新政治,维护统治; 革新政治,维护统治;触犯 守旧贵族的利益 有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 展 开放言论; 开放言论;取消 多余的衙门和无 政治 用的官职 经济 发展农工商业
开办新式学堂, 开办新式学堂, 有利于资产阶级思想和西方 培养人才; 科学技术的传播; 培养人才;科举 科学技术的传播;伤害守旧 文化 考试废除八股文; 考试废除八股文; 的封建文人 创办报刊 提高军队作战力。 军事 训练新式陆海军 提高军队作战力。由于皇帝 没有军权, 没有军权,措施少而空洞
三条上谕
一、革除翁同訸的一切职务, 革除翁同訸的一切职务, 驱逐回籍。 驱逐回籍。 二、授任薪职的二品大臣须到 皇太后面前谢恩。 皇太后面前谢恩。 三、任命荣禄署理直隶总督, 任命荣禄署理直隶总督, 统率北洋三军。 统率北洋三军。
慈禧太后(1835-慈禧太后(1835-1908),1898年 ),1898 21日 1908),1898年9月21日 发动戊戌政变 戊戌政变, 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 掌握清政府全权, 绪,掌握清政府全权, 戊戌变法失败 失败。 戊戌变法失败。
你知道这首民谣讲的是什么事吗? 你知道这首民谣讲的是什么事吗?
《马关条约》的 马关条约》 内容有哪些? 内容有哪些? 给中国社会带来 怎样的影响? 怎样的影响? 19世纪末,中华 19世纪末, 世纪末 民族面临着怎样 的严重危机? 的严重危机?
公车上书 图
公车——举子、举人 举子、 公车 举子 康有为、梁启超,邀请 康有为、梁启超, 各省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 各省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 联名上书光绪帝, 联名上书光绪帝, 反对同日本议和, 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 变法图强。 变法图强。
1898年 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下“明定国是”诏 11日 光绪帝下“明定国是”
三、短暂的百日维新
变法的背景:中华民族危机加深
变法的标志: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 年 月
“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 明定国是”诏书, 法。
变法主要内容:
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及作用: 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及作用
项目 内容 作用
北师大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七课课件制作 寿县三中
日落紫禁城
这是1898年秋流传于京津地区的一首民谣 年秋流传于京津地区的一首民谣 这是
六君子,头颅送; 六君子,头颅送; 袁项城,顶子红, 袁项城,顶子红, 卖同党,邀奇功; 卖同党,邀奇功; 康与梁,在梦中, 康与梁,在梦中, 不知他,是枭雄。 不知他,是枭雄。
6 北洋水师学堂总教习严复译述了 把西方________学说介绍 《 》,把西方 学说介绍 到中国。他认为西方胜过中国的地方, 到中国。他认为西方胜过中国的地方,不 仅在器械,而且在________。中国只有实 仅在器械,而且在 。 行变法维新,才能“ 行变法维新,才能“________”。 。 7 ________年6月到 月, ________按照康 月到9月 年 月到 按照康 有为提出的办法,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 有为提出的办法,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 变法从开始到失败仅103天,因此有称 变法从开始到失败仅 天 “________”。 。
1、变法触犯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势力强大的封建 顽固派的利益, 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极力反对与破坏 2、没有发动广大人民群众只依靠无权的光绪帝 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 3、采取的改良的道路不符合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的国情 变法措施急于求成, 4、变法措施急于求成,袁世凯的告密
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课堂练习
1.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 万国公报》创刊C A强学会的成立 B《万国公报》创刊C 公车上书” “公车上书” D保国会的成立 2 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是( ) 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是( A 梁启超 B康有为 C严复 D林则徐 康有为 严复 林则徐 3 戊戌变法开始于( 戊戌变法开始于( ) A公车上书 B强学会 公车上书 强学会 C保国会 D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 保国会 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 光绪帝颁布 书
小结:维新变法运动: 小结 维新变法运动
时间: 时间 性质: 性质 背景: 背景 过程: 过程 失败原因
1898年 年 (1)19世纪末 民族危机空前严 世纪末,民族危机空前严 世纪末 资产阶级改革 重; (2)19世纪末 民族资本主义有 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有 世纪末 兴起:公车上书 兴起 公车上书 了初步发展 高潮:百日维新 高潮 百日维新 (1)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 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 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 (3)民族资产阶级成为新的政治 民族资产阶级成为新的政治 失败:戊戌政变 失败 戊戌政变 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2)封建顽固势力的镇压 封建顽固势力的镇压
一、康有为发起公 车 上 书
• • • • • 背景: 时间:1895年 发起人:康有为、梁启超 康有为、 康有为 主要内容:反对议和,请求变法 反对议和, 反对议和 影响: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 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 幕
维新派和洋务派的政治主张有 何区别? 何区别?
洋务派: 洋务派: 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