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必修1同步课程

合集下载

人教B版高中同步学考数学必修1精品课件 第三章 函数 3.2 第1课时 函数与方程、不等式之间的关系

人教B版高中同步学考数学必修1精品课件 第三章 函数 3.2 第1课时 函数与方程、不等式之间的关系

变式训练2(1)已知函数f(x)=|x-1|·(x+1),若关于x的方程f(x)=k有两个不同的
实数解,则实数k的值为( D )
A.0
B.1
2 -1, ≥ 1,
解析 f(x)=
1- 2 , < 1,
C.0和-1
D.0和1
关于x的方程f(x)=k有两个不同的实数解,
则y=f(x)与y=k的图象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函数y=f(x)的 零点
,则称α为
.
2.性质:
(1)当函数的图象通过零点且穿过x轴时,函数值变号.
(2)两个零点把x轴分为三个区间,在每个区间上所有函数值保持同号.
名师点睛
对零点的理解
(1)函数的零点可以理解为一个函数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
(2)方程f(x)=0有实数根⇔函数y=f(x)的图象与x轴有交点⇔函数y=f(x)有零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作出y=f(x),y=k的图象如图:
f(0)=1,f(1)=0,
由图象可知,当k=0或k=1时,y=f(x),y=k的图象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所以k=0或k=1.
故选D.
2 + 2-3, ≤ 0,
(2)已知函数 f(x)=
求此函数的零点个数.
-2 + , > 0,
解 当x≤0时,令x2+2x-3=0,解得 x=-3或x=1(舍);当x>0时,令-2+x=0,解得

其他选项均有零点.
2.函数f(x)=x2-2x-8的零点是 -2和4 .

知识点2
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不等式之间的联系
设f(x)=ax2+bx+c(a>0).

高一数学同步课

高一数学同步课

高一数学同步课摘要:一、课程背景1.高一数学的重要性2.同步课的必要性二、课程内容1.课程大纲概述2.重点知识点解析2.1 代数部分2.2 几何部分2.3 概率与统计部分三、教学方法1.教师引导2.学生自主探究3.课堂互动与实践四、课程目标1.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2.提高学生解题技巧3.为高考打下坚实基础五、学习建议1.合理安排学习时间2.积极参与课堂讨论3.做好课后练习与复习正文:【课程背景】在我国,高中数学课程分为两个阶段:高一和高二。

高一是高中数学的基础阶段,涉及到许多基本概念、定理和方法,为高二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因此,高一级的数学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同步课是在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帮助他们巩固已学知识、拓展思维、提高解题能力的课程。

它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课程内容】高一数学同步课涵盖了代数、几何、概率与统计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课程大纲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学科特点进行设计,既注重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又关注学生能力的培养。

【重点知识点解析】2.1 代数部分代数部分包括多项式、整式与分式、函数等知识点。

这些知识点是高中数学的基础,掌握它们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后续课程。

2.2 几何部分几何部分主要涉及平面几何和立体几何。

平面几何包括点、线、面的性质及其关系,而立体几何则涉及空间中点、线、面的位置关系。

几何知识在日常生活和工程技术中有广泛应用,因此需要学生熟练掌握。

2.3 概率与统计部分概率与统计部分涉及随机事件、概率、统计量、统计图表等知识点。

这部分知识有助于学生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学会用数据说话,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高一数学同步课的知识,教师采用引导式教学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通过课堂互动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课程目标】通过高一数学同步课的学习,教师希望学生能够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为高考打下坚实基础。

人教A版高中同步学案数学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5章 三角函数 5.2.1 三角函数的概念 (2)

人教A版高中同步学案数学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5章 三角函数 5.2.1 三角函数的概念 (2)
(k∈Z)的形式,它的实质是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值相等;
(2)利用它可把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转化为0~2π范围内的角的三角函数值,
以便实现把角大化小,负化正.
变式训练3 求下列三角函数值:
(1)sin
19π
25
19
390°;(2)cos ;(3)tan(-330°);(4)sin π+cos π.
定 余弦函数 把 点P的横坐标x 叫做α的余弦函数,记作cos α,即 x=cos α

义 正切
把 点 P 的纵坐标与横坐标的比值 叫做α的正切,记作tan α,

函数

=tan α(x≠0)

三角函数 我们将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统称为三角函数
2.三角函数的解析式和定义域如下表所示
类型
解析式
∴P − 2 , −6 ,∴sin α=-13 ,∴tan
1
1
13
5
2
则sin + tan =-12 + 12 =-3.
12
α= 5 ,
5
α=-13 ,
【例1-2】 已知角α的始边与x轴的非负半轴重合,终边在射线4x-3y=0(x≤0)
上,则cos α-sin α=
1
5
.
解析 ∵角α的始边与x轴的非负半轴重合,终边在射线4x-3y=0(x≤0)上,
自主诊断
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
(1)一个三角函数值能找到无数个角与之对应.(
(2)若两个角α,β的正弦值相等,那么α=β.( × )
25π
2.计算:sin +cos
6
17π

3

2023-2024学年高一数学同步精品课堂(北师大版2019必修第一册)+1

2023-2024学年高一数学同步精品课堂(北师大版2019必修第一册)+1
品给大学毕业生自主销售,成本价与出厂价之间的差价由政府承担.袁阳按照相关政策投资销售
本市生产的一种新型节能灯.已知这种节能灯的成本价为每件10元,出厂 价为每件12元,每月的
销售量 y(单位:件)与销售单价 x(单位:元)之间的关系近似满足一次函数:y = −10x + 500.
(1)设袁阳每月获得的利润为 w(单位:元),写出每月获得的利润 w 与销售单价 x 的函数关系
而是转化为前面的形式求解,

− >

− >
− + − >
.
− − >
(3)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分布问题,数形结合法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好方法.
导入课题 新知探究 典例剖析 课堂小结
例5 某农家院有客房20间,日常每间客房日租金为80元,每天都客满.该农家院欲提高档次,
方程144 2 + 592 − 54 ∙ 592 = 0的两根为1 ≈ −50.18, 2 ≈ 26.01,由于 > 0,
所以144 2 + 592 − 54 ∙ 592 ≤ 0的解集为0 < ≤ 26.01,
所以最大限制速度为26/ℎ.
导入课题 新知探究 典例剖析 课堂小结
导入课题 新知探究 典例剖析 课堂小结
例6 为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某市出台了相关政策:由政府协调,本市企业按成本价提供产
品给大学毕业生自主销售,成本价与出厂价之间的差价由政府承担.袁阳按照相关政策投资销售
本市生产的一种新型节能灯.已知这种节能灯的成本价为每件10元,出厂 价为每件12元,每月的
当这辆卡车不装货物且以59/ℎ的速度行驶时,得0.02 = 592 ,

人教A版高中同步学案数学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2章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

人教A版高中同步学案数学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2章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
注意不等号要改变方向,这样我们只需要研究二次项系数大于0的一元二
次不等式.
2.一元二次不等式一定为整式不等式,例如,x2+
3
<0就不是一元二次不等式.

3.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定义时,还需了解下列概念.
(1)如果两个不等式的解集相同,那么这两个不等式称为同解不等式;
(2)将一个不等式转化为另一个与它解集相同的不等式称为不等式的同解
综上所述,当a<-1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a<x<-1};
当a=-1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当a>-1时,原不等式的解集为{x|-1<x<a}.
图③
规律方法
解含参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步骤
变式训练3 若m∈R,解关于x的不等式(x+m)[x-(3m+1)]>0.
解 方程(x+m)[x-(3m+1)]=0 的根为 x1=-m,x2=3m+1.
1
1
当 m=- 时,不等式的解集为 | ≠ ;
4
4
1
当 m<- 时,不等式的解集为{x|x<3m+1,或 x>-m}.
4
角度3.不等式的恒成立问题
【例4】 (1)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kx2+2kx-(k+2)<0恒成立,求实数k的取值范
围.
解 当k=0时,原不等式化为-2<0,显然符合题意.
当k≠0时,令f(x)=kx2+2kx-(k+2),
数根x1=x2=
二次项系数转化为
正数,再套用此结论
ax2+bx+c>0(a>0)的
解集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同步讲义第一章 1.2 子集 全集 补集

人教版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同步讲义第一章 1.2 子集 全集 补集

1.2子集、全集、补集①课文三点专讲重点:(1)子集、全集、补集的概念.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2)注意区别区分}0{},{,∅∅间的关系.}{∅表示以空集,∅为元素的单元素集合,当把∅视为集合时, }{∅⊆∅成立;当把∅视为元素时,}{∅∈∅也成立.0表示元素,}0{表示以0为元素的单元素集合,不能混淆它们的含意.难点:(1)弄清元素与子集、属于与包含之间的区别.区分∈与⊆符号: ∈表示元素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如:N N ∉-∈1,1; ⊆表示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如R R N ⊆∅⊆,等.(2) 有限集合的子集个数:n 个元素的集合有n 2个子集;有12-n个非空子集;有12-n 个真子集;有22-n 个非空真子集.考点:(1)求集合的所有子集或子集的个数.此类问题有两种类型:其一是无条件地写出已知集合的所有子集或所有真子集,其解题关键是正确地进行分类,分别写出含有1个元素,2个元素,……,n 个元素的子集;其二是有条件地写出适合某条件的所有子集.(2)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考察.此类问题常以两个集合间元素的属性及它们属性间的共同点及不同的点,来判断元素与集合间的从属关系,然后由子集定义得出其间的包含关系.几何图形可以直观形象地提示集合间的包含关系.(3)补集的求解问题.此类问题需要弄清全集U 及集合A 的元素构成,掌握补集的性质及应用,如(),,.U U U U A A U U ==∅∅=痧痧②练功篇典型试题分析例1.满足∅⊂≠A ⊆},,,{d c b a 的集合A 是什么?共有多少个?分析: ∅⊂≠A ⊆},,,{d c b a 的意义是集合A 为非空集合,且{,,,}A a b c d ≠.解析:由∅⊂≠A 可知,集合A 必为非空集合;又由A ⊆},,,{d c b a 可知,此题即为求集合},,,{d c b a 的所有非空子集。

人教A版高中同步学案数学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一章 1.3 第2课时 补集及其应用

人教A版高中同步学案数学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一章 1.3 第2课时 补集及其应用

A.0或2 B.0
C.1或2 D.2
答案 D
= 2,
解析 由题意,知 2
得 a=2.
-2 + 3 = 3,
)
2.(2022天津西青高一期末)已知全集U={1,2,3,4},集合A={1,2,3},B={2,3,4},
则∁U(A∩B)=(
)
A.{2,3} B.{1,2,3,4}
C.{1,4} D.{2,3,4}
第一章
第2课时 补集及其应用
课标要求
1.理解全集、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集合的补集.
2.能够解决交集、并集、补集的综合运算问题.
3.能借助Venn图,利用集合的相关运算解决有关的实际应用问题.




01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02
重难探究•能力素养全提升
03
学以致用•随堂检测全达标
基础落实•必备知识全过关
- .
7
探究点四 补集思想的综合应用
【例5】 已知集合A={x|0≤x≤2},B={x|a≤x≤a+3}.
(1)若(∁RA)∪B≠R,求a的取值范围;
(2)若A∩B≠A,求a的取值范围.
解(1)∵A={x|0≤x≤2},∴∁RA={x|x<0,或x>2}.
设(∁RA)∪B=R,如图所示.
∴a≤0,且a+3≥2,即a≤0,且a≥-1,
由图知∁SA={x|x<-1,或x≥1}.
②把集合S和A表示在数轴上,如图所示,
由图知∁SA={x|x<-1,或1≤x≤2}.
③把集合S和A表示在数轴上,如图所示,
由图知∁SA={x|-4≤x<-1,或x=1}.

北师版高中同步学案数学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5章 实际问题的函数刻画 用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北师版高中同步学案数学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5章 实际问题的函数刻画 用函数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1)构建函数模型法:当根据题意易构建函数模型时,先建立函数模型,再结
合模型选图象.
(2)验证法:根据实际问题中两变量的变化快慢等特点,结合图象的变化趋
势,验证是否吻合,从中排除不符合实际的情况,选择出符合实际情况的答
案.
变式训练1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动点P从点B开始沿折线BCDA向
点A运动.设点P运动的路程为x,△ABP的面积为S,则函数S=f(x)的图象是
(100-)(1 + 2%) ≥ 100,
0 < < 100,∈N+,

∴0<x≤50,x∈N+.
2
-50 ≤ 0,
因此当0<x≤50,x∈N+时,能保证第二产业的产值不减少.
(2)设该市第二、三产业的总产值每年增加f(x)(0<x≤50,x∈N+)万元,则
a
f(x)=(100-x)(1+2x%)a+1.2ax-100a=50
(1)某种商品进价为每件360元,按进价增加10%出售,后因库存积压降价,若
按九折出售,则每件还能获利.( × )
(2)某种产品每件80元,每天可售出30件,如果每件定价120元,则每天可售出
20件,如果售出件数是定价的一次函数,则这个函数解析式为
y=-4x+200.( × )
(3)在函数建模中,散点图可以帮助我们选择恰当的函数模型.( √ )
2.对于本题通过作差探讨出函数的单调情况是解题的关键所在.
变式训练3大西洋鲑鱼每年都要逆流而上2 000 m,游回产地产卵.研究鲑鱼
1

的科学家发现鲑鱼的游速可以表示为函数 y=2log3100 ,单位是m/s,其中x

北师版高中同步学案数学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1章 预备知识 2.1 第1课时 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

北师版高中同步学案数学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1章 预备知识 2.1 第1课时 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


必要条件是x>1.
(2)已知p:-2≤x≤10,q:1-m≤x≤1+m(m>0),若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解 因为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所以{x|1-m≤x≤1+m}⫋{x|-2≤x≤10},
1- > -2,
故有 1- ≥ -2, 或
解得 m≤3.
1 + ≤ 10,
∴p不是q的充分条件.
②0是自然数,但是0不是正整数,
∴p推不出q,
∴p不是q的充分条件.
③∵m<-2,∴1+4m<0,∴方程x2-x-m=0无实根,
∴p是q的充分条件.
角度3充要条件的判断
【例1—3】 指出p是q的什么条件(充分不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充要
条件,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1)p:数a能被6整除,q:数a能被3整除;
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
重难探究·能力素养速提升
探究点一
必要条件与充分条件的判断
角度1必要条件的判断
【例1-1】 指出下列哪些命题中q是p的必要条件?
(1)p:一个四边形是矩形,q: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
(2)p:A⊆B,q:A∩B=A;
(3)p:-2≤x≤5,q:-1≤x≤5.
解 (1)因为矩形的对角线相等,即p⇒q,所以q是p的必要条件.
要条件
p⇔q
必要的条件
p不能推出q,且q不能
推出p
A⫋B
B⫋A
A=B
A不包含于B且B不包
含于A
集合
命题
真假
“若p,则q”是真 “若p,则q”是假 “若p,则q”是真
“若p,则q”是假命题,

2023-2024学年高一数学同步精品课堂(北师大版2019必修第一册)+1

2023-2024学年高一数学同步精品课堂(北师大版2019必修第一册)+1

解:
导入课题 新知探究 典例剖析 课堂小结
例3 在下列命题中,试判断是的什么条件.
(1) : ⊆ , : ∩ = ;
(2) : = , : = ||;
(3) :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 :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解:
导入课题 新知探究 典例剖析 课堂小结
练习1:用“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或“充要条件”填空:
+ 5>0,
≥ 4,
< − 2,
所以-5<m≤-4.
> − 5,
故关于 x 的方程2 +(m-2)x+5-m=0 的两根都大于 2 的充要条件为
−5<
≤− 4 .
导入课题 新知探究 典例剖析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作业1:求关于x的方程x2+(m-2)x+5-m=0的两根都大于2的充要条件.
作业2:已知: −2 ≤ ≤ 1,: ≤ < + 5,若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的取值范围.
(2)解:设 = −2 ≤ ≤ 1 , = ≤ < + 5 ,
因为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所以 ⊆ ,
所以,如图所示,
−2
≤ −2

+5>1
所以−4 < ≤ −2.
所以
1
+5
谢谢聆听!
所以“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是“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的充要条件.
“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是“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充要条件.
导入课题 新知探究 典例剖析 课堂小结
二、充分不必要条件
充分不必要条件:一般地,如果 ⇒ 而
件,简称p 是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那么p 是q 的充分条件,但p 不是q 的必要条

2023-2024学年高一数学同步精品课堂(北师大版2019必修第一册)+1

2023-2024学年高一数学同步精品课堂(北师大版2019必修第一册)+1

{0}________∅,


{2}________
⊊ 2 − 3 + 2 = 0 ,
(1)0________∅,
2, 2 2 ________
= 2 − 3 2 + 4 = 0 ,
(2)设是全体正方形组成的集合,是全体矩形组成的集合,是全体平行四边形组成的
集合,则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a 1时,a a 2 1, 与元素的互异性矛盾,舍去;
2
a 2时,A {1, 3, 4}, B {1, 4},满足题意.
综上,a 2.
谢谢聆听!
示练习本用纸合格的产品组成的集合,B 表示纸的白度合格的产品组成的集合,C 表示纸的不
透明度合格的产品组成的集合,则下列包含关系哪些成立?
A B
B A
AC
CA
试用Venn图表示这三个集合之间的关系.

由题意知,A B, A C成立,用Venn图
表示这三个集合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白度合格
(1){0};
∅,{0}
(2) − 1 − 2 − 3
2
=0 .
{1},{2},{3},{1,2},{1,3},{2,3},{1.2.3},∅.
练习4:集合 ={0,1,2.3,4},非空集合B满足: ⊆ ,并且任意 ∈ 都有4 − ∈ ,这样的集
合有多少个?请写出来。


(3)若集合 ⊆ , ⊆ ,则___________.

练习2:判断下列各组中,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
(1){1,2.3}与 是6的正因数 ;

(2) = 3, ∈ 与 = 6, ∈ .

2023-2024学年高一数学同步精品课堂(北师大版2019必修第一册)+1

2023-2024学年高一数学同步精品课堂(北师大版2019必修第一册)+1
北师大版(2019)高中数学必修第一册
第一章 预备知识
第1节 集合
1.3.2 集合的基本运算(全集与补集)
导入课题 新知讲授 典例剖析 课堂小结
设集合 = ≥ − ,
= − ≤ ≤ ,
= > ,
则集合的元素与集合、集合的元素
是什么关系?

D
E
-1
0
F
2
集合F 的元素是由集合D 与集合E 的元素相减得到的
练习2:设全集 = , = > 1 , = −2 < < 3 ,求�� , ∩ .
练习3:设全集 = , = −3, 4 , =
−∞, 2 ,求 , ∩ , ∪ .
练习4:设全集 = 是三角形 , = 是锐角三角形 , = 是钝角三角形 ,求
导入课题 新知探究 典例剖析 课堂小结
一、全集与补集的概念
1,全集的概念
2,补集的概念
二、补集运算的性质
∪ ∁U =
∩ ∁U =
∁U ∁U =
∁U ∩ = ∁U ∪ (∁U )
∁U ∪ = ∁U ∩ (∁U )
1,集合是一门语言,用集
合的语言可以简洁、准确
(CR A) (CR B) ,
(4) (CR A) (C R B) {x | x 3或x 5}.
(4) ∪ .
导入课题 新知探究 典例剖析 课堂小结
教材P11练习
练习1:设全集 = 1,2,3,4,5,6,7 , = 2,4,6 , = 1,3,6,7 ,求 ∩ , ∩ .
的集合,叫作中子集的补集,记作 ,即 = { ∈ , 且 ∉ }.

人教B版高中同步学考数学必修1精品课件 第三章 函数 3.2 第2课时 零点的存在性及其近似值的求法

人教B版高中同步学考数学必修1精品课件 第三章 函数 3.2 第2课时 零点的存在性及其近似值的求法

(2)[北师大版教材习题]判定方程4x3+x-15=0在区间(1,2)内解的存在性,并
说明理由.
解 有实数解.理由:
因为f(1)=4×1+1-15=-10<0,
f(2)=4×8+2-15=19>0,
所以f(1)·f(2)<0.
又因为函数f(x)=4x3+x-15的图象是一条连续不断的曲线,所以函数
A.若f(x)在区间[a,b]上的图象是一条连续不断的曲线,且在(a,b)内有零点,
则有f(a)·f(b)<0
B.若f(x)在区间[a,b]上的图象是一条连续不断的曲线,且有f(a)·f(b)>0,则其
在(a,b)内没有零点
C.若f(x)在区间(a,b)上的图象是一条连续不断的曲线,且有f(a)·f(b)<0,则其
在区间两个端点处的函数值 异号
至少有一个
2.分类:
),则函数y=f(x)在区间(a,b)中
零点,即∃x0∈(a,b), f(x0)=0
.
名师点睛
1.利用函数零点存在定理判断(a,b)内有零点必须同时满足:(1)函数f(x)在
[a,b]上的图象是一条连续不断的曲线;(2)f(a)f(b)<0.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4)由得到的不等式(组)去验证图象是否符合题意.
变式训练2若函数y=3x2-5x+a的两个零点分别为x1,x2,且有-2<x1<0,1<x2<3,
试求出a的取值范围.
解 令f(x)=3x2-5x+a,
(-2) > 0,
(0) < 0,

解得-12<a<0.
(1) < 0,

云南省保山市第一中学高中数学必修一同步教学课件:1.1.3.2 补集及综合应用

云南省保山市第一中学高中数学必修一同步教学课件:1.1.3.2 补集及综合应用
5,13,23 17 11,19,29 3,7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日:二点 十六分。
1. 设全集为U= 求实数a的值.

得a=3.
2.设U是全集,M、N是U的两个子集:
(1)若
,则
=,
(2)若

CU N.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日:二点 十六分。
பைடு நூலகம்
3.设
解:
,求 ,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日:二点 十六分。
解: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日:二点 十六分。
探究点3 补集的运算性质(1)
若全集为U,A U,则:
U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日:二点 十六分。
补集的运算性质(2)
U
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日:二点 十六分。
例3 已知全集U={所有不大于30的质数},A、B都
是U的子集,若

你能求出集合A、B吗?
解:
U
A2 B
第2课时 补集及综合应用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日:二点 十六分。
1.在理解两个集合并集与交集含义的基础上理解全集和补 集的概念. 2.能使用Venn图表示集合的关系和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 象概念的作用.
3.能够正确的理解不同语言表示的集合的本质,并且能够在解题 时准确表达.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日:二点 十六分。
解:由题意可知
CUA={1,3,6,7},CUB={2,4,6}, 则A∩(CUB)={2,4}, (CUA)∩(CUB)={6}.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日:二点 十六分。
例2 已知全集U=R,集合

,求
.
x
解: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日:二点 十六分。
2.已知全集U=R,集合A={x|1≤2x+1<9, 求CUA.

人教B版高中同步学考数学必修1精品课件 第二章 等式与不等式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集及其根与系数的关系

人教B版高中同步学考数学必修1精品课件 第二章 等式与不等式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集及其根与系数的关系
1
1
+
2
=
1 + 2
1 2
=
-3
=3.
-1
(3)|x1-x2|= (1 -2 )2 =
(1 + 2 )2 -41 2 = 9 + 4 = 13.
规律方法 在求含有一元二次方程两根的代数式的值时,利用根与系数的
关系解题可起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作用.当计算时,要先根据原方程求

b1
b2
x1=-a ,x2=-a .
1
2
名师点睛
1.因式分解法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特殊方法.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
程是通过因式分解把一元二次方程降次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求解,它
在解符合某些特点的方程时很方便,当不能用因式分解法求解时,还可以利
用公式法求解.
2.在解一元二次方程时通常优先考虑因式分解法,这就要求我们在熟练掌
12
(2)根据题意x1+x2=2m+3,x1x2=m2+2,
12 + 22 =31+x1x2,即(x1+x2)2-3x1x2-31=0,
所以(2m+3)2-3(m2+2)-31=0,
整理得m2+12m-28=0,解得m1=-14,m2=2,

1
m≥- ,所以
12
m=2.
规律方法 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
2
成果验收·课堂达标检测
1.下列方程中,无实数根的方程是( A )
A.x2+1=0
B.x2+x=0
C.x2+x-1=0
D.x2=0
解析 选项A,∵Δ=-4×1=-4<0,∴方程无实数根;

(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年级数学必修第一册同步高效课堂系列(人教A版2019)

(教学课件)-2024-2025学年高一年级数学必修第一册同步高效课堂系列(人教A版2019)
1.2 集合的运算
高一 RJ · 必修第一册
学习目标
01
理解并集和交集的含义
02
会求两个集合的并集和交集
03
能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和运算
并集
观察下面的集合,集合, 与集合之间有什么关系?
(1) = 1,3,5 , = 2,4,6 , = 1,2,3,4,5,6 ;
(2) = {│是有理数}, = {│是无理数}, = {│是实数}
(2) = < −1或 > 2 , = −3 < < 5 ,
∪ =
交集
概念剖析



交集: ∩ = {| ∈ 且 ∈ }
=∩
概念剖析
1 4

2
5 3
4 6
8
3
9
∩ = {3,4}
∩ = {| ∈ 且 ∈ } 写出公共部分
下课啦!
THANKS
交集:
∩ = ∩ ,( ∩ ) ⊆ ,( ∩ ) ⊆ B
练一练
(1) = 1,4,6,7,10 , = 2,3,4,5,7,8,10 ,则 ∩ = 4,7,10
(2) = −3, −1,3,5,9 , = −1 < < 6 ,求 ∩ = 3,5
(1)集合 = 2 + 2 − 3 = 0 , = −3, −1,2,3 ,
则 ∩ =
(2) =
−3
.
, 4 + = 6 , =
1,2
则 ∩ =
.
பைடு நூலகம், 3 + 2 = 7 ,
练一练
写出下列集合的交集

高一数学同步课

高一数学同步课

高一数学同步课
摘要:
1.课程背景
2.课程内容
3.课程目标
4.适合对象
5.课程优势
正文:
1.课程背景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学生的学习需求也在不断变化。

为了满足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同步学习需求,我们推出了高一数学同步课程。

此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巩固高一数学知识点,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

2.课程内容
本课程涵盖了高一数学的全部知识点,包括代数、几何、概率统计等各个方面。

我们将课程内容划分为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都配有详细的知识点讲解和丰富的例题分析,让学生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高一数学知识。

3.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我们希望学生能够达到以下目标:
(1)熟练掌握高一数学的基本概念、公式和定理;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

4.适合对象
本课程适合所有高一学生,特别是那些想要提高数学成绩、巩固数学知识点的学生。

同时,本课程也适用于数学教师,可以作为教学参考资料,帮助他们更好地进行教学。

5.课程优势
本课程具有以下优势:
(1)系统性强:课程内容涵盖了高一数学的全部知识点,让学生能够全面掌握数学知识;
(2)实用性强:课程中配有丰富的例题分析,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3)灵活性高:课程采用同步教学模式,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进行学习;
(4)互动性强:课程提供在线答疑服务,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能够及时得到解答。

高一数学同步备课系列(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1

高一数学同步备课系列(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1
3.会用Venn图、数轴进行集合的运算.(重点)
复习引入
(1)在实数范围内解方程: x 2 x 2 3 0.
x R x 2 x 3 0 2,
2
3, 3

(2)在有理数范围内解方程: x 2 x 2 3 0.
x Q x 2 x 3 0 2
先求出 ,再交交集;求 ( ∪ )时,先求出 ∪ ,再求补集.
(3)当集合是用列举法表示时(如数集),可以通过列举集合分别得到所求的集合;
当集合是用描述法表示时(如不等式形式表示的集合),则可运用数轴求解.
【巩固练习2】
已知全集U= , = −4 ≤ < 2 , = 0 < + 1 ≤ 4 ,
A.{x|-3<x<2}
B.{x|-5<x<2}
C.{x|-3<x<3}
D.{x|-5<x<3}
答案:A
3.全集U={x|0<x<10},A={x|0<x<5},则∁UA=________.
答案:{x|5≤x<10}
)
4.已知集合 A、B 均为全集 U={1,2,3,4}的子集,且∁U(A∪B)
【巩固练习3】
设集合 = {| + ≥ 0}, = {| − 2 < < 4},全集 = ,且
( ) ∪ = .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解:∵ = {| + ≥ 0}, = {| − 2 < < 4},
∴ = {| ≥ −}, = {| ≤ −2或 ≥ 4}.
或 3≤a≤2,
故 A∩B≠∅时,a 的取值范围为{a|a>2,或- 3<a<
3}.
【类题通法】
由集合的补集求解参数的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省南昌市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江西师大附中使用)高三理科数学分析一、整体解读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

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

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

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二、亮点试题分析1.【试卷原题】11.已知,,A B C 是单位圆上互不相同的三点,且满足AB AC →→=,则AB AC →→⋅的最小值为( )A .14-B .12-C .34-D .1-【考查方向】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及向量的数量积等知识,是向量与三角的典型综合题。

解法较多,属于较难题,得分率较低。

【易错点】1.不能正确用OA ,OB ,OC 表示其它向量。

2.找不出OB 与OA 的夹角和OB 与OC 的夹角的倍数关系。

【解题思路】1.把向量用OA ,OB ,OC 表示出来。

2.把求最值问题转化为三角函数的最值求解。

【解析】设单位圆的圆心为O ,由AB AC →→=得,22()()OB OA OC OA -=-,因为1OA OB OC ===,所以有,OB OA OC OA ⋅=⋅则()()AB AC OB OA OC OA ⋅=-⋅-2OB OC OB OA OA OC OA =⋅-⋅-⋅+ 21OB OC OB OA =⋅-⋅+设OB 与OA 的夹角为α,则OB 与OC 的夹角为2α所以,cos 22cos 1AB AC αα⋅=-+2112(cos )22α=--即,AB AC ⋅的最小值为12-,故选B 。

【举一反三】【相似较难试题】【2015高考天津,理14】在等腰梯形ABCD 中,已知//,2,1,60AB DC AB BC ABC ==∠= ,动点E 和F 分别在线段BC 和DC 上,且,1,,9BE BC DF DC λλ==则AE AF ⋅的最小值为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向量的几何运算、向量的数量积与基本不等式.运用向量的几何运算求,AE AF ,体现了数形结合的基本思想,再运用向量数量积的定义计算AE AF ⋅,体现了数学定义的运用,再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小值,体现了数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是思维能力与计算能力的综合体现. 【答案】2918【解析】因为1,9DF DC λ=12DC AB =,119199918CF DF DC DC DC DC AB λλλλλ--=-=-==, AE AB BE AB BC λ=+=+,19191818AF AB BC CF AB BC AB AB BC λλλλ-+=++=++=+,()221919191181818AE AF AB BC AB BC AB BC AB BCλλλλλλλλλ+++⎛⎫⎛⎫⋅=+⋅+=+++⋅⋅ ⎪ ⎪⎝⎭⎝⎭19199421cos1201818λλλλ++=⨯++⨯⨯⨯︒2117172992181818λλ=++≥+= 当且仅当2192λλ=即23λ=时AE AF ⋅的最小值为2918. 2.【试卷原题】20. (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抛物线C 的焦点()1,0F ,其准线与x 轴的交点为K ,过点K 的直线l 与C 交于,A B 两点,点A 关于x 轴的对称点为D . (Ⅰ)证明:点F 在直线BD 上; (Ⅱ)设89FA FB →→⋅=,求BDK ∆内切圆M 的方程. 【考查方向】本题主要考查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和性质,直线与抛物线的位置关系,圆的标准方程,韦达定理,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等知识,考查了解析几何设而不求和化归与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是直线与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属于较难题。

【易错点】1.设直线l 的方程为(1)y m x =+,致使解法不严密。

2.不能正确运用韦达定理,设而不求,使得运算繁琐,最后得不到正确答案。

【解题思路】1.设出点的坐标,列出方程。

2.利用韦达定理,设而不求,简化运算过程。

3.根据圆的性质,巧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求解。

【解析】(Ⅰ)由题可知()1,0K -,抛物线的方程为24y x =则可设直线l 的方程为1x my =-,()()()112211,,,,,A x y B x y D x y -,故214x my y x =-⎧⎨=⎩整理得2440y my -+=,故121244y y m y y +=⎧⎨=⎩则直线BD 的方程为()212221y y y y x x x x +-=--即2222144y y y x y y ⎛⎫-=- ⎪-⎝⎭令0y =,得1214y yx ==,所以()1,0F 在直线BD 上.(Ⅱ)由(Ⅰ)可知121244y y m y y +=⎧⎨=⎩,所以()()212121142x x my my m +=-+-=-,()()1211111x x my my =--= 又()111,FA x y →=-,()221,FB x y →=-故()()()21212121211584FA FB x x y y x x x x m →→⋅=--+=-++=-,则28484,93m m -=∴=±,故直线l 的方程为3430x y ++=或3430x y -+=213y y -===±,故直线BD 的方程330x -=或330x -=,又KF 为BKD ∠的平分线,故可设圆心()(),011M t t -<<,(),0M t 到直线l 及BD 的距离分别为3131,54t t +--------------10分 由313154t t +-=得19t =或9t =(舍去).故圆M 的半径为31253t r +== 所以圆M 的方程为221499x y ⎛⎫-+= ⎪⎝⎭【举一反三】【相似较难试题】【2014高考全国,22】 已知抛物线C :y 2=2px(p>0)的焦点为F ,直线y =4与y 轴的交点为P ,与C 的交点为Q ,且|QF|=54|PQ|.(1)求C 的方程;(2)过F 的直线l 与C 相交于A ,B 两点,若AB 的垂直平分线l′与C 相交于M ,N 两点,且A ,M ,B ,N 四点在同一圆上,求l 的方程.【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的应用,韦达定理,弦长公式的应用,解法及所涉及的知识和上题基本相同. 【答案】(1)y 2=4x. (2)x -y -1=0或x +y -1=0. 【解析】(1)设Q(x 0,4),代入y 2=2px ,得x 0=8p,所以|PQ|=8p ,|QF|=p 2+x 0=p 2+8p.由题设得p 2+8p =54×8p ,解得p =-2(舍去)或p =2,所以C 的方程为y 2=4x.(2)依题意知l 与坐标轴不垂直,故可设l 的方程为x =my +1(m≠0). 代入y 2=4x ,得y 2-4my -4=0. 设A(x 1,y 1),B(x 2,y 2), 则y 1+y 2=4m ,y 1y 2=-4.故线段的AB 的中点为D(2m 2+1,2m), |AB|=m 2+1|y 1-y 2|=4(m 2+1).又直线l ′的斜率为-m ,所以l ′的方程为x =-1m y +2m 2+3.将上式代入y 2=4x ,并整理得y 2+4m y -4(2m 2+3)=0.设M(x 3,y 3),N(x 4,y 4),则y 3+y 4=-4m,y 3y 4=-4(2m 2+3).故线段MN 的中点为E ⎝ ⎛⎭⎪⎫2m2+2m 2+3,-2m ,|MN|=1+1m 2|y 3-y 4|=4(m 2+1)2m 2+1m 2.由于线段MN 垂直平分线段AB ,故A ,M ,B ,N 四点在同一圆上等价于|AE|=|BE|=12|MN|,从而14|AB|2+|DE|2=14|MN|2,即 4(m 2+1)2+⎝ ⎛⎭⎪⎫2m +2m 2+⎝ ⎛⎭⎪⎫2m 2+22=4(m 2+1)2(2m 2+1)m 4,化简得m 2-1=0,解得m =1或m =-1, 故所求直线l 的方程为x -y -1=0或x +y -1=0.三、考卷比较本试卷新课标全国卷Ⅰ相比较,基本相似,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 对学生的考查要求上完全一致。

即在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考查能力的原则,确立以能力立意命题的指导思想,将知识、能力和素质融为一体,全面检测考生的数学素养,既考查了考生对中学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又考查了对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本质的理解水平,符合考试大纲所提倡的“高考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的原则. 2. 试题结构形式大体相同,即选择题12个,每题5分,填空题4 个,每题5分,解答题8个(必做题5个),其中第22,23,24题是三选一题。

题型分值完全一样。

选择题、填空题考查了复数、三角函数、简易逻辑、概率、解析几何、向量、框图、二项式定理、线性规划等知识点,大部分属于常规题型,是学生在平时训练中常见的类型.解答题中仍涵盖了数列,三角函数,立体何,解析几何,导数等重点内容。

3. 在考查范围上略有不同,如本试卷第3题,是一个积分题,尽管简单,但全国卷已经不考查了。

四、本考试卷考点分析表(考点/知识点,难易程度、分值、解题方式、易错点、是否区分度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