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代数教案-第六章

线性代数教案-第六章
线性代数教案-第六章

第六章 线性空间与线性变换

§1 线性空间的定义与性质

一. 线性空间.

在第四章中, 我们介绍过向量空间的概念, 第四章中介绍的向量空间中的向量是n 维有序数组

. 在这一节中, 我们要引入抽象的向量空间的概念, 抽象的向量空间里的向量就有可能不再是n 维有序数组. 我们先来看抽象的向量空间的定义.

定义. 设V 是一个非空集合, 为实数域, 对V 中任意两个元素α, β, 在V 中总有唯一确定的一个元素γ与它们对应, 称为α与β的和, 记为γ=α+β. 对于任意实数k 与V 中任意一个元素α, 在V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一个元素δ与它们对应, 称为k 与α的数量乘积, 记为k δα=. 而且这两种运算满足下面规律: 对任意的,,V αβγ∈, ,k l ∈. (1) α+β=β+α;

(2) (α+β)+γ=α+(β+γ);

(3) 存在0V ∈, 使对任何的V α∈, 都有α+0=α; (具有这个性质的元素0称为V 的零元素.) (4) 对任何α∈V , 都有V 中的元素β, 使得α+β=0; (β称为α的负元素.) (5) 1α=α; (6) k (l α)=(kl )α;

(7) (k +l )α=k α+l α; (8) k (α+β)=k α+k β.

则称V 是实数域上的线性空间(或向量空间), V 中的元素称为向量. 加法和数乘这两种运算统称为线性运算.

很容易验证第四章定义的向量空间满足上面八条性质, 所以以前的向量空间的定义只是现在定义的特殊情况.

例1. []P x ={所有的实数域上的一元多项式}关于多项式的加法和数乘是线性空间. 1110[]{ +|, 0}n n n n n i P x a x a x a x a a i n --=+

++∈≤≤, 对于通常的多项式加法、数乘多项式

的乘法构成向量空间. ([]n P x 就是次数不超过n 的一元多项式的全体,)

例2. (){|m n M A ?=A m n 是行列的矩阵}关于通常的矩阵的加法和数乘构成一个线性空间. 例3. n 次多项式的全体Q [x ]n =1110{ +|, 0,0}n n n n i n a x a x a x a a i n a --+

++∈≤≤≠对于通常

的多项式加法、数乘运算不构成线性空间. 这是因为0[]n Q x ?

例4.记{|}n V αα=∈.对1n a a α?? ?= ? ???, 1n b b β?? ?= ? ???, k ∈, 定义11n

n a b a b αβ+?? ?+= ? ?

+??, 00k α?? ?

= ? ???.

则V 不是向量空间. 这是因为10α?=对任何V α∈. 不满足运算规律(5).

比较V 和n , 作为集合, 它们是一样的, 但是因为定义的运算不一样, 使得n 构成线性空间, 而V 不是线性空间. 所以, 线性空间的概念是集合与运算二者的结合. 例5. 在正实数的全体+中定义加法及数乘运算为

a b ab ⊕=, *a a λλ=, (,a b +∈, λ∈).

验证+对上述加法与乘数运算构成线性空间. 证: (i) a b ab ba b a ⊕===⊕;

(ii) ()()()()()a b c ab c ab c a bc a b c ⊕⊕=⊕===⊕⊕; (iii)+中存在零元素1, 对任何a +

∈, 有11a a a ⊕=?=; (iv) 对任何a +∈, 有负元素1a -+

∈ , 使111a a a a --⊕=?=;

(v) 11*a a a ==;

(vi) ()

*(*)*()*a a a a a μμ

λμλ

λμλλμ====;

(vii) (λ+μ)*a =a λ+μ=a λa μ=a λ⊕a μ=λ*a ⊕μ*a ;

(viii) λ*(a ⊕b )=λ*(ab )=(ab )λ=a λb λ=a λ⊕b λ=λ*a ⊕λ*b .

因此, +对于所定义的运算构成线性空间. □性质: 1. 零元素是唯一的.

证: 设01, 02是线性空间V 中的两个零元素,

则01=01+02=02+01=02 . □2. 任一元素的负元素是唯一的. α的负元素记作-α.

利用负元素, 我们可以定义减法: 设,V αβ∈, 则定义αβ-=()αβ+-. 证: 设β、γ都是α的负元素, 则α+β=0, α+γ=0. 于是

所以β=0+β =(α+γ)+β =(α+β)+γ =0+γ =γ. □

3. 0α=0; (-1)α-=α; k 0=0.

证: α+0α =1α+0α =(1+0)α =1α=α; 所以0α=0.

α+(-1)α =1α+(-1)α =[1+(-1)]α =0α=0, 所以(-1)α = -α.

k 0 =k (0α) =(k ?0)α =0α=0. □

4. 如果k α=0, 则k =0或α=0.

证 若0k ≠, 则α=1α= (1k k )α=1k (k α)=1

k

0=0. □

2节课完

二. 子空间.

我们以前学过一个集合的子集的概念, 类似的我们可以定义一个线性空间的子空间的概念. 定义. 设V 是一个线性空间, W 是V 的一个非空子集, 若W 关于V 的加法和乘数两种运算也构成一个线性空间, 则称W 为V 的子空间.

关于线性空间的子空间, 我们有下面的一个简单性质.

定理. 设V 是线性空间, W V ?≠?, 则W 是V 的子空间?W 对于V 的加法和数乘封闭. 证: 只要证明W 满足规律(3), (4). 设W α∈, 则00W α?=∈, (1)W αα-=-?∈. □ 回忆一下我们在第四章中定义的向量空间, 当时我们定义向量空间为n 的非空子集, 而且这个子集对加法和数乘两种运算封闭. 根据我们这里的这个定理, 我们知道在第四章中定义的向量空间实际上就是

n

的子空间.

§2 维数 基与坐标

一. 维数, 基与坐标.

在第四章中, 我们介绍了很多重要的概念, 比如线性相关, 线性无关, 最大无关组, 向量组的秩. 这些概念也适用于一般的线性空间中, 而且关于这些概念的定理对于一般的抽象空间也成立.

特别的在第四章中介绍的向量空间的基与维数的概念对于一般的抽象的线性空间也适用. 我们有下面的定义.

定义. 设V 是线性空间, 若1,,n V αα∈满足: 1.1,

,n αα线性无关;

2. V α?∈, α可由1,,n αα线性表示,

则1,,n αα称为V 的一个基, n 称为线性空间V 的维数. 记为dim()V n =. V 称为n 维线性空间. 若{0}V =, (这个时候V 没有基), 则规定dim 0V =. 根据最大无关组的等价定义, 我们知道线性空间的基就是V 的一个最大无关组, V 的维数就是V 的秩.

例: {}

31212(1,1,0)(0,1,0),.T T V k k k k =+∈?R R 则dim() 2.V = 关于线性空间的基, 我们有一个简单的性质.

性质1. 若α1, α2, ,??? αn 为V 的一个基, 则112212{|,,,}n n n V x x x x x x ααα=++

+∈. 根据

这个性质, 我们如果知道了一个线性空间的一组基, 那么这个线性空间的结构就清楚了. 线

性空间就是由它的这组基生成的线性空间.

性质2. 11 ,,. dim ,

,, 设是由向量组生成的向量空间则=向量组的秩m m L L ββββ

1,,.向量组的任意一个最大无关组都是的基m L ββ

在第四章中我们介绍过坐标的概念, 坐标这个概念对于一般的抽象的线性空间也适用. 我们有下面的定义.

定义. 设1,

,n αα是V 的一个基. 则V

α?∈, 存在唯一的1n

n x x ?? ?

? ???

, 使

11n n x x ααα=++, 1n x x ??

? ? ???

称为α在1,,n αα这个基下的坐标.

为了写起来方便, 我们引入一种形式的写法. 形式记法: 1111(,,)n n n n x x x x ααααα?? ?

=+

+= ? ???

. 我们把α这个向量组对应的矩阵看成是一行n

列的矩阵, 把等式的右边看成是一个一行n 列的矩阵和一个n 行一列的矩阵的乘积.

我们以前说过线性空间的基的作用相当于平面解系几何里坐标系的作用, 向量在取定基下对应一个坐标相当于是平面解系几何里的平面上的一个点在取定坐标系下的坐标. 例1. 22(){|M A A ?=是2行2列的矩阵}. 1112212210010000,,,00001001E E E E ????????

====

? ? ? ?????????

是22()M ?的一组基. 所以22dim(())=4.M ? dim(())=.m n M mn ?

22()A M ??∈, 1111121221212222A a E a E a E a E =+++, 所以A 在11122122,,,E E E E 下的坐标是1112

2122a a a a ??

? ? ?

? ???. 按照我们的形式的写法, 我们有11121111121221212222111221222122(,,,)a a

A a E a E a E a E E E E E a a ?? ? ?=+++= ? ? ???

. 注意等式

右边看成是一个1行4列的矩阵和一个4行1列的矩阵的乘积, 而不是2行8列的矩阵和4行1列的矩阵的乘积, 如果把它看成是一个2行8列的矩阵和4行1列的矩阵的乘积, 那就没法乘了.

例2. 在线性空间4[]P x 中, 234123451,,,,p p x p x p x p x =====是它的一组基,

设23401234()f x a a x a x a x a x =++++, 则0112233445()f x a p a p a p a p a p =++++.

所以()f x 在这个基下的坐标为01234a a a a a ?? ? ?

? ? ? ???

.

11q =, 2q x a =-, 23()q x a =-, 34()q x a =-, 45()q x a =-也是它的一组基.

(因为4dim([])5F x =, 所以只要证明这组向量线性无关. 只要证12345(,,,,)0q q q q q X =只有零解.

设11223344550k q k q k q k q k q ++++=.

则4112233445550k q k q k q k q k q k x ++++=+=.

所以50k =. 所以34112233440k x k q k q k q k q +=+++=. 所以40k =.

所以231122330k x k q k q k q +

=++=. 所以30k =.

所以211122()0k x a k k q k q -+=+=. 所以210k k ==.

所以12345,,,,q q q q q 线性无关.) 设1122334455()f x b q b q b q b q b q =++++.

232345'()2()3()4()f x b b x a b x a b x a =+-+-+-. 2345''()232()43()f x b b x a b x a =+?-+?-, 45'''()32432()f x b b x a =?+??-, (4)5()432f x b =??

所以1234(4)5()'()''()2!'''()3!()4!b f a b f a f a b f a b f a b =?? ?= ? ?= ?

? ?= ?

? ?= ?

?

?. 所以()f x 在这个基下的坐标是(4)()'()''()2!'''()3!()4!f a f a f a f a f a ?

?

? ? ?

?

? ?

? ? ?

??

?

. □ 二. 线性空间在同构意义下的分类.

取定线性空间的一组基后, 线性空间中每一个向量在这组基下都对应一个坐标, 这个对应是 一一对应的, 下面我们想说明这个对应保持向量的线性运算. 从而我们可以证明n 维线性空 间和n 维有序数组所构成的向量空间n 有相同的线性结构, 用严格的数学语言来说的话, 就是说这两个线性空间是同构的.

在引进线性空间的同构的定义之前, 我们需要介绍关于映射的几个基本概念. 我们现在研究线性空间在同构意义下的分类问题

设:f A B →是映射, 则(){()|}f A f a a A =∈称为f 的像集.

设:f A B →是映射, 若对任意的'a a A ≠∈, 有()(')f a f a ≠. 则称f 是单射. 设:f A B →是映射, 若()f A B =, 则称f 是满射.

若映射:f A B →即是单射又是满射, 则称f 是双射(或一一对应).

介绍了关于映射的这几个概念以后, 我们就可以引进线性空间同构的定义. 定义. 设1V , 2V 是实数域上的两个线性空间, 若存在映射12:f V V →满足 (1) f 是双射.

(2) f 保持加法. 即,V αβ?∈, ()()()f f f αβαβ+=+. (3) f 保持数乘. 即,F V λα?∈∈, ()()f f λαλα=. 则称f 是1V 到2V 的一个同构映射, 并称1V 和2V 同构.

下面我们来证明任何一个n 维线性空间和n 是同构的. 我们有下面的定理. 定理. 任意一个n 维线性空间V 和n 同构. 所以维数相等的线性空间是同构的. 证: 设1,,n αα是V 的一个基, 我们有一个从V 到n 的一一对应. 定义映射 :n

f V →

111n n

n x x x x ααα?? ?=+

+ ? ???

. 就是把每个向量对应它在取定基下的坐标.

则f 是双射. 设11n n x x ααα=++,11n n y y βαα=+

+, 则

1111111()(()())()()n n n n n n n x y x y f f x y x y f f x y x y αβαααβ+?????? ? ? ?

+=++++==+=+ ? ? ? ? ? ?

+??????

,

1111()()()n n n n kx x f k f kx kx k kf kx x αααα???? ? ?

=++=== ? ? ? ?????

.

所以f 是同构映射. □

两个线性空间如果同构, 我们可以把它们等同. 根据这个定理我们可以把n 维线性空间和n

等同, 也就是把向量和它在取定基下的坐标等同. 正因为n 维线性空间都和n 是同构的, 所以我们前面讨论的在n 里成立的只涉及到加法和数乘两种运算的定理对于抽象的线性空间都成立.

在同构这个定义里, 如果我们把第一个条件去掉,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只要求映射f 保持加法和保持数乘, 则称f 是线性变换. 在第4节中我们会专门的讨论线性变换的一些性质.

§ 3 基变换与坐标变换

一个线性空间有很多组基, 下面我们来研究线性空间的两个不同基之间的关系. 我们有下面的基变换公式.

基变换公式: 设1,,n αα和1,,n ββ是线性空间V 的两组基. 则向量组1,,n ββ可由向量组1,

,n αα线性表示, 所以存在ij p 使得

11112121212122221122 n n n n

n n n nn n

p p p p p p p p p βαααβαααβααα=+++??=+++??

?

?=+++?, (1) 记1112

12122212

n n n n nn p p p p p p P p p p ?? ? ?= ? ?

??. 注意: 矩阵P 的第一列是1β在1,,n αα这组基下的坐标, 矩阵P 的第二列是2β在1,,n αα这组基下的坐标, 矩阵P 的第n 列是n β在1,,n αα这组基下的坐标. 为了写起来方便, 我们引入下面的形式的写法.

我们把(1)式形式的记为11(,,)(,,)n n P ββαα=. 我们把等式右边看是一个一行n 列的矩阵和一个n 行n 列的矩阵的乘积. 所以1β等于α这个向量组对应的矩阵和矩阵P 的第一列的乘积, 2β等于α这个向量组对应的矩阵和矩阵P 的第二列的乘积, n β等于α这个向量组对应的矩阵和矩阵P 的第n 列的乘积.

式子(1)称为基变换公式. 矩阵P 称为从基1,,n αα到基1,,n ββ的过渡矩阵. 注意: 矩阵P 一定是可逆矩阵.

(只要证0PX =只有零解, 设00PX =, 则1010(,,)(,,)0n n X PX ββαα==, 因为1,,n ββ线性无关, 所以00X =. 所以0PX =只有零解, 所以P 可逆.)

(我们还有一个更快的方法来说明矩阵P 是可逆矩阵. 我们前面说过取定线性空间的一组基以后, 我们可以把线性空间的任何一个向量和它在这组基下的坐标等同. 矩阵P 的第一列是1β在α这组基下的坐标, 矩阵P 的第二列是2β在α这组基下的坐标, 矩阵P 的第n 列是

n β在α这组基下的坐标. 所以我们可以把1β和矩阵P 的第一列等同, 把2β和矩阵P 的第二列等同, 把n β和矩阵P 的第n 列等同. 所以我们可以把β这个向量组和矩阵P 的列向量

组等同, 所以β这个向量组的秩和矩阵P 的列向量组的秩是相等的, 但是12,,,n βββ这个向量组线性无关, 所以矩阵P 的秩等于n , 所以P 是可逆矩阵.)

同一个向量在不同基下的坐标是不一样的, 下面我们来研究同一个向量在不同基下的坐标之间的关系, 我们以前说过线性空间的基的作用相当于平面解系几何里坐标系的作用, 所以研究同一个向量在不同基下的坐标相当于我们在平面解系几何里面要研究平面上的同一个点在不同坐标系下的坐标之间的关系. 我们有下面的坐标变换公式. 定理. 设向量组1,,n αα和向量组1,,n ββ是线性空间V 的两组基,

11,,n n x x ααα?? ??????→ ? ???, 11,,n n y y ββα??

??????→ ? ???

, 11(,,)(,,)n n P ββαα=.

则有坐标变换公式 11n n x y P x y ???? ? ?= ? ? ? ?????, 或111n n y x P y x -???? ? ?= ? ? ? ?????. 证: 1111(,,)(,,)n n n n x y x y αααββ???? ? ?== ? ? ? ?????

. 11(,,)(,,)n n P ββαα= 所以111111(,,)((,,))(,,)n n n n n n x y y P P x y y ααααααα??????

?? ? ? ?

?=== ? ? ? ? ? ? ? ?????????.

所以111(,,)0n n n x y P x y αα?????? ?

? ?-= ? ? ? ?

? ???

????.

因为1,

,n αα线性无关, 所以110n n x y P x y ???? ? ?-= ? ? ? ?????, 所以11n n x y P x y ????

? ?

= ? ? ? ?????

. □

例. 在3[]P x 中取两个基32132232332421211 x x x x x x x x x x x αααα?=+-?=-++??=-+++??=--+?和3212

232

3

324

21222232

x x x x x x x x x x ββββ?=++?=++??=-+++??=+++?. 求3[]P x 中任一多项式在这两个基下的坐标变换公式.

解: 只要求出这两组基的过渡矩阵就可以了. 直接求这两组基的过渡矩阵不好求, 我们需要找第三组基过渡一下. 32,,,1x x x 也是3[]P x 的一个基. 这组自然基和已知的α基和β基间的过渡矩阵都很容易可以求出来, 从而我们可以求出α基和β基间的过渡矩阵.

则321234(,,,)(,,,1)x x x A αααα=, 321234(,,,)(,,,1)x x x B ββββ=.

其中1111212111100111A --?? ?-- ?= ?- ???, 2021111312110222B -?? ? ?= ? ???

. 所以3211234(,,,1)(,,,)x x x A αααα-=, 所以112341234(,,,)(,,,)A B ββββαααα-=. 设3[]f P x ∈, 12123434,,,x x f x x αααα?? ? ???????→ ? ???, 12123434,,,y y f y y ββββ?? ?

?

??????→ ? ???

.

则112

213344y x y x B A y x y x -???? ? ? ? ?= ? ? ? ?????

. BX A =, (,)B A ???

→行变换

1(,)E B A -.

2

021111111132121121111100

22

20111---??

?

-- ? ?

- ?

?????→行变换

1000011101001100001000010

00

11111-??

?

- ? ?

?

--??

.

所以10111110000011111B A --??

?-

?= ?

?--??. 所以112233440111110000011111y x y x y x y x -?????? ? ? ?- ? ? ?= ? ? ? ? ? ? ? ?

--??????

. □ 2节课完

§4 线性变换

为了研究两个集合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定义集合之间的映射. 所以为了研究两个线性空间之间的关系, 我们需要在这两个线性空间之间建立映射, 但是因为线性空间不但是一个集合, 而且线性空间里有加法和数乘两种运算, 所以在两个线性空间之间光是建立映射还不够, 我们需要建立的映射保持加法和数乘两种运算, 这样我们就能够研究两个线性空间的线性结构之间的关系. 两个线性空间之间的保持加法和数乘两种运算的映射就称为线性变换.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线性变换的严格的数学定义.

定义. 设,V U 是两个线性空间, :T V U →是映射, 满足 (1)T 保持加法, 即()()()T T T αβαβ+=+, ,V αβ?∈. (2)T 保持数乘, 即()()T k kT αα=, V α?∈.

则称T 是从V 到U 的线性映射, 或称为线性变换. 若V U =, 则称T 是线性空间V 上的线性变换.

我们如果要求线性变换T 是双射,那么T 就是我们前面介绍的同构映射.

定义: 11,,, . 设为阶矩阵 则关系式称为线性变换n n x y P n X Y X PY x y ???? ? ?=== ? ? ? ?????

例1. 给定一个矩阵m n A ?, 我们定义映射

:n m T → 11m n n n x x A x x ????? ? ?

?

? ? ?????

, 则T 是一个线性映射.

这是因为对任何,n X Y ∈, k ∈, ()()()()T X Y A X Y AX AY T X T Y +=+=+=+. ()()()()T kX A kX k AX kT X ===.

下面我们只讨论线性空间V 上的线性变换. 例2. 设V 是线性空间,

(1) 恒等变换: :V V →E ,

αα.

(2) 零变换: :V V →0, 0α.

(3) 数乘变换: 取定实数k , k :V V → k αα. 显然上面的这三个映射都是线性变换. 例3. 微分运算:[][]n n D P x P x →

10112()'()2n

n n n f x a a x a x f x a a x na x -=++

+=++

+.

则D 是线性变换.

证: 根据导数的性质我们知道对,[]n f g P x ∈, k ∈

,

()()'''()()D f g f g f g D f D g +=+=+=+,

()()''()D kf kf kf kD f ===. □

例 4.平面上的旋转变换T .取定θ.设OP 的坐标是x y ?? ???

,OP 逆时针旋转θ角得到

''x OQ y ??

= ???

,

定义2

2:

T →. ''x x y y ???? ? ?????

记OP OQ r ==, 则cos()x r α=, sin()y r α=.

'cos()cos cos sin sin cos sin 'sin()sin cos cos sin sin cos x r r r x y y r r r x y θαθαθαθθ

θαθαθαθθ=+=-=-??

=+=+=+?. 'cos sin 'sin cos x x y y θθθθ-??????= ? ?????????

. 所以T 是一个线性变换. □

下面我们讨论一下线性变换的几个简单性质. 性质. (1)(0)0T =, ()()T T αα-=-. (2)11221122()()()()m m m m T k k k k T k T k T αααααα++

+=+++.

(3)若1,,m αα线性相关, 则1(),,()m T T αα线性相关. 也就是说线性变换保持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 注意它的逆命题不成立, 例如零变换:V V →0.

(4)设T 是V 上的线性变换, 则像集(){()|}T V T V αα=∈和ker(){|()0}T V T αα=∈=都是V 的子空间, ()T V 称为T 的像空间. ker()T 称为T 的核. (ker 是Kernel 的缩写.) 证: 只要证这两个集合对加法和数乘两种运算封闭.

设11()T βα=, 22()()T T V βα=∈, k ∈, 则121212()()()()T T T T V ββαααα+=+=+∈ 111()()()k kT T k T V βαα==∈. 所以()T V 是V 的子空间. 设,ker()T αβ∈, 则()0T α=, ()0T β=.

所以()()()0T T T αβαβ+=+=, ()()00T k kT k αα===.所以ker()T 是V 的子空间. □ (5)设1,,n αα是线性空间V 的一组基, T 是V 上的线性变换, 则11(){()T V k T α=+ 22()()|,1}n n i k T k T k i n αα++∈≤≤, 所以dim(())T V =向量组12(),(),,()n T T T ααα的秩.

证: 因为112212{|,,,}n n n V x x x x x x ααα=+++∈,

利用性质2, 知()T V 是由12(),(),,()n T T T ααα生成. □ 例. 设A 是n 阶方阵, 对A 列分块()1,,n A αα=.

定义:n n T →.

X 11n n AX x x αα=++

则T 是

n

上的线性变换, 11(){|,1}n n i T V x x x i n αα=+

+∈≤≤. (所以线性变换T 的像空

间就是由矩阵A 的列向量组生成的向量空间.) 11ker()0n

n n x x T A x x ????

??

?? ?

?

=∈

=?? ? ??? ? ?

?????

?, 所以线性变

O

P

Q

换T 的核是齐次线性方程组0AX =的解空间.

§5 线性变换的矩阵表示式

在这一节当中我们讨论n 维线性空间上的线性变换和n 阶方阵之间的关系. 我们先讨论n 上的线性变换. 设A 是一个n 阶矩阵, 则 :n n T → αA α

是n 上的线性变换.

反之设T 是n

上的线性变换.

令0()10e i i ?? ? ? ?= ? ? ???

,

(1)i n ≤≤. 则

对任意111n n n a a e a e a α?? ?==++ ? ???

. 有1111()()()()n n n n T T a e a e a T e a T e α=++=++.

令1((),,())n A T e T e =. 则()T A αα=.

所以n 上的线性变换和n 阶矩阵是一一对应的.

因为n 维线性空间和n 是同构的, 同构的线性空间可以把它们等同. 所以粗略的说任意n 维线性空间上的线性变换也是和n 阶矩阵是一一对应的. 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看任意n 维线性空间上的线性变换和n 阶矩阵是怎么一一对应的. 首先任意给定一个线性变换, 它对应一个矩阵.

定义. 设T 是线性空间V 中的线性变换, 在V 中取定一个基1,,n αα. 设 11112121212122221122()()()n n n n

n n n nn n T a a a T a a a T a a a αααααααααααα=+++??=+++????=+++?, 令1112

1212221

2,n n n n nn a a a a a a A a a a ?? ? ?= ? ?

?? 记11(,,)((),

,())n n T T T αααα=. 则111(,,)((),,())(,

,)n n n T T T A αααααα==.

称矩阵A 为线性变换T 在基1,

,n αα下的矩阵.

注意: 矩阵A 的第一列是1()T α在1,

,n αα这组基下的坐标, 矩阵A 的第二列是2()T α在

1,,n αα这组基下的坐标, 矩阵A 的第n 列是()n T α在1,,n αα这组基下的坐标. 所以在取定线性空间的一组基后n 维线性空间上的线性变换对应一个n 阶矩阵.

反过来, 任意给定一个n 阶矩阵, 都有一个线性变换和它对应. 设A 是一个n 阶矩阵, 1,,n αα是V 的一组基.

令11(,,)i i n ni a a βαα?? ?= ? ???

, (1)i n ≤≤. 定义:T V V →

1111()n n

n n x x T x x ααααββ=++=++. 则易证T 是V 上的线性变换. 而且111((),,())(,,)(,,)n n n T T A ααββαα==. 所以我们定义的线性变换T 在α这组基下的矩阵就是矩阵A .

根据我们上面的讨论, 我们知道一般的n 维线性空间上的线性变换也是和n 阶矩阵是一一对应的.

如果一个线性变换的矩阵知道了, 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个矩阵来直接计算向量在线性变换下的像的坐标. 我们有下面的计算公式.

定理. 设1,,n αα是V 的基, 1,,n T A αα?????→, 11,,n n x x ααα??

?

?????→ ? ???

,

则11,,()n n x T A x ααα??

??????→ ? ???

.

根据这个定理, 如果我们把向量和它的坐标等同, 也就是把线性空间V 和n 等同, 那么这个线性变换T 把列向量X 对应到矩阵A 乘以X : :n n T →, X AX . 这就是我们前面讨论过的用矩阵A 来定义的n 上的线性变换.

证: ()()111111()()()(),,()n n n n n n x T T x x x T x T T T x ααααααα?? ?=+=++= ? ???

()1111(,,)(,,)n n n n x x A A x x αααα????

?? ? ?

?== ? ? ? ? ? ???????

. □

例1. 在3[]P x 中, 取基321234,,,1p x p x p x p ====.

求微分变换(运算)D 的矩阵.

解: 21123421234

3

12344123430300200201000100000Dp x p p p p Dp x p p p p Dp p p p p Dp p p p p ?==+++?==+++??==+++??==+++?

. 所以, D 在这组基下的矩阵为00003000.02000010A ?? ?

?= ? ??? 同一个线性变换在不同的基下的矩阵一般来说是不一样的. 下面我们来研究同一个线性变换在不同的基下的矩阵之间的关系. 我们有下面的定理.

定理. 设1,,n αα和1,,n ββ是V 的两个基. 11(,,)(,,)n n P ββαα=.

T 是V 上的线性变换, 1,,n T A αα?????

→, 1,,n

T B ββ?????→. 则1B P AP -=. 根据这个定理, 我们知道同一个线性变换在不同基下的矩阵是相似的.

证: 11(,,)(,,)n n T A αααα=, 11(,,)(,,)n n T B ββββ=, 11(,,)(,

,)n n P ββαα=.

所以()()11111(,

,)(,,)((,

,))(,,)(,,)n n n n n B T T P T P A P ββββαααααα====

111(,

,)()(,,)n n AP P AP ααββ-==.

因为1,

,n ββ线性无关, 所以1B P AP -=. □

例. 设V 的线性变换T 在基12,αα下的矩阵为11122122,a

a A a a ??= ???

求T 在基21,αα下的矩阵.

解: 211201(,)(,)10αααα??= ???, 记0110P ??= ???, 则 1

0110P -??= ???

. 所以T 在基21,αα下的矩阵

为1112222112122121101011010a a a a B P AP a a a a -????

????=== ?

? ? ?????????

. □ 2节课完

最后我们来研究线性变换的像空间的维数和线性变换核的维数. 我们有下面的定理.

定理. 设1,,n ββ是V 的基, T 是V 上的线性变换, 1,,n

T A ββ

?????→. 则dim(())()T V R A =(称dim(())T V 为T 的秩), dim(ker )()T n R A =-.

我们前面说过了在取定n 维线性空间的一组基以后, 线性空间上的线性变换和n 阶矩阵是一一对应的, 根据这个定理. 我们知道研究n 维线性空间上的线性变换可以归结为研究n 阶矩

阵.

证: 我们前面已经证过dim(())T V =向量组1(),,()n T T ββ的秩.

我们有同构映射:n

f V →.

111n n

n x x x x αββ?? ?=+

+ ? ???

通过这个同构映射, 我们可以把向量和它的坐标等同. 令1(,,)n A αα=. 则()i T β的坐标是i α, (1)i n ≤≤. 所以dim(())T V =向量组1(),

,()n T T ββ的秩=向量组1,,n αα的秩()R A =.

而11(ker())0n n x x f T A x x ????????

? ?==?? ? ??? ? ???????

.

所以dim(ker )dim (ker())()T f T n R A ==-. □ 例1.(2005.1)(10分)(3学分)在次数不超过n 的实系数多项式所形成的线性空间[]n V P x =中定义线性变换T 为(())(1)()T f x f x f x =+-. 求线性变换T 在V 的一个基11α=, 2x α=,

31(1)2x x α=-, , 11

(1)(1)!

n x x x n n α+=--+下的矩阵B .

解: 1()110T α=-=. 21()(1)1T x x αα=+-==,

3211

()(1)(1)22T x x x x x αα=+--==.

111

()(1)(2)(1)(1)!!

n T x x x n x x x n n n α+=+-+---+

11(1)(2)(1(1))(1)(2)!(1)!

n x x x n x x n x x x n n n α=--++--+=--+=-. 所以123112310

10000100000(,,,,)(,,,

,)0001000

0n n T αααααααα++?? ? ? ?

=

? ? ? ? ??

?

. □

例2. (2007.9)(15分)(3学分)设V 为全部二阶实方阵所构成的线性空间. 对任意A V ∈, 定义:

1

()()2

T P A A A =-. 其中T A 表示转置矩阵.

(1) 证明: P 为线性变换.

(2) 求P 在基11122110010000,,,00001011E E E B ????????

==== ? ? ? ?????????

下的矩阵.

(3) 求P 的核及像空间.

证: (1) 对任意的1,A 2A V ∈和任意的k ∈,

121212112212111()(())()()()()222T T T

P A A A A A A A A A A P A P A +=+-+=-+-=+.

11111111

()(())()()22

T T P kA kA kA k A A kP A =-=-=.

所以P 是线性变换

(2)11()0P E =, 1212

2101001111

()00102222

P E E E ????=

-=- ? ?????. 2112

2100011111

()10002222P E E E ????=-=-+ ? ?????. 12

2100010111111

()11011022222

P B E E -??????=-==-+ ? ? ???????. 所以11122111122111122100

001110222(,,,)((),(),(),())(,,,)11102220000P E E E B P E P E P E P B E E E B ?? ?

?-- ?==

? ?

- ? ???

.

注意: 上面的等式的右边的矩阵乘积我们把111221(,,,)E E E B 看成是1行4列的矩阵, 这个1行4列的矩阵中的元素是看成向量空间中的向量. 它和后面的4行4列的矩阵的乘积是按照一个1行4列的矩阵和一个4行4列的矩阵的乘法运算规则来运算的. 你不能把111221(,,,)E E E B 看成2行8列的矩阵, 如果你把它看成是2行8列的矩阵的话, 它就没法和后面的4行4列的矩阵相乘了.

(3)12Ker(){|()()0}{|}T T P A V P A A A A V A A =∈=-==∈=. 111212321422(){()|}{()()()()|,1}i P V P A A V k P E k P E k P E k P E k i n =∈=+++∈≤≤.

111111

212213122141221

234222222{()()()|,,}k E E k E E k E E k k k =-----∈. 1234122123412212

{()()|,,}{()|}k k k E E k k k k E E k =---∈=-∈. □ 例3. (2007.12)(20分) 设101120143A -??

?= ? ?-??

, 定义映射3

3

:T →

如下: 对任意3

α∈

,

()T A αα=.

(1) 证明T 为3上的线性变换; (2) 求线性变换T 的核1(0)T -. (3) 求线性变换T 的像空间3

(

)T 的维数及一组基;

(4) 求线性变换T 在基1111ξ?? ?= ? ???, 2011ξ?? ?= ? ???, 3001ξ?? ?= ? ???

下的矩阵. 解: (1) 对任意的3,αβ∈, k ∈.

()()()()T A A A T T αβαβαβαβ+=+=+=+, ()()()()T k A k k A kT αααα===.

所以T 为3上的线性变换.

(2) 133

(0){|()0}{|0}T T A αααα-=∈==∈=.

下面求解方程组0AX =.

1210101000A ??- ?????→ ? ???行初等变换. 求得基础解系为 1121ξ-?? ? ?=- ? ???

. 所以13(0){|}T k k ξ-=∈∈.

(3) 对矩阵A 列分块, 123(,,)A ααα=.

则3

3

3

112233123(

){()|}{|}{|,,}T T X X AX X x x x x x x ααα=∈

=∈

=++∈.

1210101000A ??- ?????→ ?

???

行初等变换

, 所以12,αα是123,,ααα的最大无关组. 所以12,αα是3

()T 的基,

3()T 的维数是2.

(4) 11230()3336T A ξξξξ?? ?===+ ? ???, 221231()257T A ξξξξξ?? ?===++ ? ???, 331231()033T A ξξξξξ?? ?===-+ ? ???. 所以T 在基123,,ξξξ下的矩阵是011311353?? ?

- ? ???

. □

《线性代数》课程教学大纲

《线性代数》课程教案大纲 课程代码:课程性质:专业基础理论课必修 适用专业:工科类各专业总学分数: 总学时数:修订年月: 编写年月:执笔:韩晓卓、李锋 课程简介(中文): 线性代数是理、工、经管各专业重要的基础课之一。它是以讨论有限维空间线性理论为主,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与逻辑性,是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理论与方法已广泛应用于其它科学领域中。主要包括:矩阵、行列式、线性方程组、秩问题、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二次型等内容。 课程简介(英文): , . , , . . , , , , , , . 一、课程目的 《线性代数》是高等院校工科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理论课。它是以讨论有限维空间线性理论为主,具有较强的抽象性与逻辑性。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比较系统地获得线性代数中的行列式、矩阵、线性方程组、矩阵和向量组的秩,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独特的代数思维模式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使学生了解线性代数在经济方面的简单应用,并为学生学习后继课程及进一步扩大数学知识面奠定必要的数学基础。 二、课程教案内容及学时分配 (一)教案内容 第一章行列式(学时) 教案内容:

二阶三阶行列式;阶行列式的定义;行列式的性质(证明选讲);行列式按行(列)展开(定理证明选讲,行列式按某行(列)展开选讲);克莱姆法则。 本章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行列式的性质;行列式按一行(列)展开定理;克莱姆法则的应用。 难点:阶行列式的定义的理解;阶行列式计算。 第二章矩阵(学时) 教案内容: 矩阵的概念;矩阵的运算(矩阵的加、减法;数乘;乘法;矩阵转置;方阵的幂;方阵的行列式);几种特殊的矩阵(对角矩阵,数量矩阵,三角形矩阵,单位矩阵,对称矩阵与反对称矩阵);分块矩阵(分块阵及其运算,分块对角阵);逆矩阵(可逆阵的定义;奇异阵,伴随阵与逆阵的关系;逆阵的性质,二阶上三角分块阵的求逆方法);本章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矩阵的运算规律;逆矩阵的性质以及求法; 难点:矩阵的乘积及分块矩阵的乘积;逆矩阵(抽象矩阵的逆矩阵)的求法。 第三章矩阵的初等变换与线性方程组(学时) 教案内容: 矩阵的初等变换(初等矩阵定义;初等矩阵与矩阵初等变换的关系。用初等变换求矩阵的逆);矩阵的秩(矩阵的秩的定义;矩阵的秩与其子式的关系;初等变换求矩阵的秩)。线性方程组的消元解法(消元解法与初等行变换的关系;线性方程组有唯一解、无穷多组解和无解的讨论;线性方程组有解的判别定理;齐次线性方程组有非零解的充分和必要条件); 本章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利用初等变换求矩阵的逆矩阵与矩阵的秩;利用初等变换求线性方程组的通解。 难点:利用初等变换求线性方程组的通解。

同济大学线性代数教案第一章线性方程组与矩阵

线性代数教学教案 第一章线性方程组与矩阵 授课序号01 1112121 2 n n m m mn a a a a a a ?? ?? ??? ,有时为了强调矩阵的行数和列数,也记为

n a ???. 212 n n n nn a a a ? ??? . 1112 00n n nn a a a a ?? ?? ? ? ?与上三角矩阵200 n nn a ? ??? . 000 0n a ??? ??? ,或记为100 1? ???? . 负矩阵的定义:对于矩阵()ij m n a ?=A ,称矩阵21 22 n m m m mn mn b a b a b ?? +++? ,

a b+

21 2 n m m mn a a a ????,转置矩阵212.m n n nm a ? ??? 矩阵的转置满足的运算规律(这里k 为常数,A 与B 为同型矩阵)阶方阵()ij a =A 如果满足222n n m mn n a x +21 2 n m m mn a a a ????称为该线性方程组的系数矩阵n x ???,m b = ? ??? β,有:

2221122221 21122n n n m m mn n m m mn n a a a x a x a x a x ??? ? =??? ???? ? ++ +????? . 再根据矩阵相等的定义,该线性方程组可以用矩阵形式来表示:=Ax β.

授课序号02 21 2 t s s st ????A A A ,21 2 t s s st ? = ? ??? B B B B ,的行数相同、列数相同,则有 21 22 t s s s st st ?? ±±±? B A B A B . 111221 2 t s s st ? ? ??? A A A A A ,都有21 2 t s s st k k ? ??? A A A .

线性代数教案设计

线性代数 课程教案 学院、部 系、所 授课教师 课程名称线性代数 课程学时45学时 实验学时 教材名称 年月日 线性代数课程教案

授课类型 理论课 授课时间 3 节 授课题目(教学章节或主题):第一章 行列式 §1 二阶与三阶行列式 §2 全排列及其逆序数 §3 n 阶行列式的定义 §4 对换 本授课单元教学目标或要求: 1. 会用对角线法则计算2阶和3阶行列式。 2. 知道n 阶行列式的定义。 本授课单元教学内容(包括基本内容、重点、难点,以及引导学生解决重点难点的方法、例题等): 基本内容:行列式的定义 1. 计算排列的逆序数的方法 设12n p p p 是1,2,,n 这n 个自然数的任一排列,并规定由小到大为标准次序。 先看有多少个比1p 大的数排在1p 前面,记为1t ; 再看有多少个比2p 大的数排在2p 前面,记为2t ; …… 最后看有多少个比n p 大的数排在n p 前面,记为n t ; 则此排列的逆序数为12n t t t t =+++ 。 2. n 阶行列式 121211 1212122212() 1 2(1)n n n n t p p np p p p n n nn a a a a a a D a a a a a a = = -∑ 其中12n p p p 为自然数1,2,,n 的一个排列,t 为这个排列的逆序数,求和符号∑是对所有排列 12()n p p p 求和。 n 阶行列式D 中所含2n 个数叫做D 的元素,位于第i 行第j 列的元素ij a ,叫做D 的(,)i j 元。 3. 对角线法则:只对2阶和3阶行列式适用 1112 112212212122 a a D a a a a a a = =-

线性代数教学大纲

线性代数Ⅰ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线性代数。 课程名称(英文): Linear Algebra。 课程编号:B11071。 课程总学时:40学时(全部为课堂讲授)。 课程学分:2学分。 课程分类:必修,考试课。 开课学期:第3学期。 开课专业:适合对数学类基础课要求较高的理工类本科专业,包括物理学(S)、计算机科学与技术(S)、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与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土木工程、工程管理等专业。 先修课程:无。 后续课程:大学物理等基础课和各专业相应专业课。 二课程的性质、地位、作用和任务 《线性代数》是高等学校上述各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由于线性问题广泛存在于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某些非线性问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线性问题,尤其是在计算机日益普及的今天,解大型线性方程组、求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等已成为科学技术人员经常遇到的课题,因此学习和掌握线性代数的理论和方法是掌握现代科学技术以及从事科学研究的重要基础和手段,同时也是实现我院上述各专业培养目标的必备前提。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科学技术中常用的矩阵方法、线性方程组及其有关的基本计算方法。使学生具有熟练的矩阵运算能力及用矩阵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后续课程和进一步提高打下必要的数学基础。 三主要容、重点及深度 了解行列式的定义,掌握行列式的性质及其计算。理解矩阵(包括特殊矩阵)、逆矩阵、矩阵的秩的概念。熟练掌握矩阵的线性运算、乘法运算、转置及其运算规律。理解逆矩阵存在的充要条件,掌握矩阵的求逆的方法。掌握矩阵的初等变换,并会求矩阵的秩。理解n维向量的概念。掌握向量组的线性相关和线性无关的定义及有关重要结论。掌握向量组的极大线性无关组与向量组的秩。了解n 维向量空间及其子空间、基、维数等概念。理解克莱姆(Cramer)法则。理解非齐次线性方程组有解的充要条件及齐次线性方程组有非零解的充要条件。理解齐次线性方程组解空间、基础解系、通解等概念。熟练掌握用行初等变换求线性方程组通解的方法。掌握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概念及其求解方法。了解矩阵相似的概念以及实对称矩阵与对角矩阵相似的结论。了解向量积及正交矩阵的概念和性质。了解二次型及其矩阵表示,会用配方法及正交变换法化二次型为标准形。了解惯性定理、二次型的秩、二次型的正定性及其判别法。

线性代数教案

《线性代数》 授课教案 刘思圆 第一章行列式 本章说明与要求: 行列式的理论是人们从解线性方程组的需要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它在线性代数以及其他数学分支上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本章里我们主要讨论下面几个问题: (1) 行列式的定义;

(2) 行列式的基本性质及计算方法; (3) 利用行列式求解线性方程组(克莱姆法则). 本章的重点是行列式的计算,要求在理解n 阶行列式的概念,掌握行列式性质的基础上,熟练正确地计算三阶、四阶及简单的n 阶行列式. 计算行列式的基本思路是:按行(列)展开公式,通过降阶来计算.但在展开之前往往先利用行列式性质通过对行列式的恒等变形,使行列式中出现较多的零和公因式,从而简化计算.常用的行列式计算方法和技巧有:直接利用定义法,化三角形法,降阶法,递推法,数学归纳法,利用已知行列式法. 行列式在本章的应用是求解线性方程组(克莱姆法则).要掌握克莱姆法则并注意克莱姆法则应用的条件. 。本章的重点:行列式性质;行列式的计算。 。本章的难点:行列式性质;高阶行列式的计算;克莱姆法则。 §1.1 二阶与三阶行列式 行列式的概念起源于解线性方程组,它是从二元与三元线性方程组的解的公式引出来的.因此我们首先讨论解方程组的问题. 设有二元线性方程组 ?? ?=+=+2 2221211 112111b x a x a b x a x a (1) 用加减消元法容易求出未知量x 1,x 2的值,当a 11a 22–a 12a 21≠0 时,有 ??? ??? ?--=--=2112221121 1211221 1222112122211a a a a a b b a x a a a a b a a b x (2) 这就是一般二元线性方程组的公式解.但这个公式很不好记忆,应用时不方便,因此,我们引进新的符号来表示(2)这个结果,这就是行列式的起源.我们称4个数组成的符号 2112221122 211211a a a a a a a a -= 为二阶行列式.它含有两行,两列.横的叫行,纵的叫列.行列式中的数叫做行列式的元素.从上式知,二阶行列式是这样两项的代数和:一个是从左上角到右下角的对角线(又叫行列式的主对角线)上两个元素的乘积,取正号;另一个是从右上角到左下角的对角线(又叫次对角线)上两个元素的乘积,取负号. 根据定义,容易得知(2) 中的两个分子可分别写成 222 121212221a b a b b a a b = -,2 21 111211211b a b a a b b a = -, 如果记22 21 1211a a a a D = ,22 2 1211a b a b D = ,2 21 1112b a b a D = 则当D ≠0时,方程组(1) 的解(2)可以表示成

线性代数教案

线性代数》 授课教案 刘思圆 第一章行列式 本章说明与要求: 行列式的理论是人们从解线性方程组的需要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它在线性代数以及其他数学分支上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本章里我们主要讨论下面几个问 题: (1) 行列式的定义; (2) 行列式的基本性质及计算方法; (3) 利用行列式求解线性方程组(克莱姆法则) . 本章的重点是行列式的计算,要求在理解n 阶行列式的概念,掌握行列式性质的基础上,熟练正确地计算三阶、四阶及简单的n 阶行列式. 计算行列式的基本思路是:按行(列) 展开公式,通过降阶来计算.但在展开之前往往先利用行列式性质通过对行列式的恒等变形,使行列式中出现较多的零和公因式,从而简化计算.常用的行列式计算方法和技巧有:直接利用定义法,化三角形法,降阶法,递推法,数学归纳法,利用已知行列式法. 行列式在本章的应用是求解线性方程组(克莱姆法则) .要掌握克莱姆法则并注意克莱姆法则应用的条件. 本章的重点:行列式性质;行列式的计算 本章的难点:行列式性质;高阶行列式的计算;克莱姆法则。

§1.1 二阶与三阶行列式行列式的概念起源于解线性方程组,它是从二元与三元线性方程组的解的公式引出来的.因此我们首先讨论解方程组的问题. 设有二元线性方程组 (1) 用加减消元法容易求出未知量x1,x2 的值,当a11a22 –a12a21≠0 时,有 (2) 这就是一般二元线性方程组的公式解.但这个公式很不好记忆,应用时不方便,因此,我们引进新的符号来表示(2) 这个结果,这就是行列式的起源.我们称4个数组成的符号 为二阶行列式.它含有两行,两列.横的叫行,纵的叫列.行列式中的数叫做行列式的元素.从上式知,二阶行列式是这样两项的代数和:一个是从左上角到右下角的对角线(又叫行列式的主对角线) 上两个元素的乘积,取正号;另一个是从右上角到左下角的 对角线(又叫次对角线) 上两个元素的乘积,取负号. 根据定义,容易得知(2) 中的两个分子可分别写成

线性代数教案 第一章 行列式

第一章 行列式 本章说明与要求: 行列式的理论是从解线性方程组的需要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它在线性代数以及其他数学分支上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本章里我们主要讨论下面几个问题: (1) 行列式的定义; (2) 行列式的基本性质及计算方法; (3) 利用行列式求解线性方程组(克莱姆法则). 本章的重点是行列式的计算,要求在理解n 阶行列式的概念,掌握行列式性质的基础上,熟练正确地计算三阶、四阶及简单的n 阶行列式. 计算行列式的基本思路是:按行(列)展开公式,通过降阶来计算.但在展开之前往往先利用行列式性质通过对行列式的恒等变形,使行列式中出现较多的零和公因式,从而简化计算.常用的行列式计算方法和技巧有:直接利用定义法,化三角形法,降阶法,递推法,数学归纳法,利用已知行列式法. 行列式在本章的应用是求解线性方程组(克莱姆法则).要掌握克莱姆法则并注意克莱姆法则应用的条件. 。本章的重点:行列式性质;行列式的计算。 。本章的难点:行列式性质;高阶行列式的计算;克莱姆法则。 §1.1 二阶与三阶行列式 行列式的概念起源于解线性方程组,它是从二元与三元线性方程组的解的公式引出来的. 设有二元线性方程组 ???=+=+2 2221211 112111b x a x a b x a x a (1) 用加减消元法知,当a 11a 22 – a 12a 21≠0时,有:211222112122211a a a a b a a b x --=, 21 12221121 12112a a a a a b b a x --= (2) 这是一般二元线性方程组的公式解.但公式很不好记忆,应用时不方便,因此,我们引进新的符号来表示(2)这个结果,这就是行列式的起源.我们称4个数组成的符号 2112221122 211211a a a a a a a a -=为二阶行列式. 它含有两行,两列.横的叫行,纵的叫列.行列式中的数叫做行列式的元素.从上式知,二阶行列式是这样两项的代数和:一个是从左上角到右下角的对角线(又叫行列式的主对角线)上两个元素的乘积,取正号;另一个是从右上角到左下角的对角线(又叫次对角线)上两个元素的乘积,取负号.

线性代数--中国科技大学--典型教案

典型教案 第一章线性方程组的解法 线性方程组就是一次方程组。 先来分析中学数学怎样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看它的原理和方法是否可以推广到一般的多元一次方程组。 例1、解方程组 3x+4y=2 (1) 2x-5y=9 (2) 解、用加减消去法消元: 5x(1)式+4x(2)式:23x=46 (3) 2x(1)式-3x(2)式:23y= -23 (4) 由(3)和(4)解出 x=2 ,y= -1。 代入(1),(2)式检验知道它是原方程组的解。 以上解法的基本原理是: 由原方程(1)、(2)分别乘以适当的常数再相加,得到各消去了一个未知数的新方程(3)、(4), 从中容易解出未知数的值来. 将一组方程分别乘以常数再相加,得到的新方程称为原来那一组方程的线性组合。原来那一组方程的公共解一定是它们的任意一个线性组合的解。 新方程(3)、(4)都是原方程(1)、(2)的线性组合, (1)、(2)的公共解一定是(3)、(4)的解. 但反过来, 由(3)、(4)求出的解是否一定是(1)、(2)的解?这却并不显然。 因此需要将(3)、(4)的解代入(1)、(2)检验。 或者说明(1)、(2)也是(3)、(4)的线性组合。从而由(3)、(4)组成的方程组与原方程组同解. 1.1. 方程组的同解变形 1. 线性方程组的定义 2. 方程的线性组合: 方程的加法 方程乘以常数 方程的线性组合: 将m 个方程分别乘以m 个已知常数,再将所得的m 个方程相加, 得到的新方程称为原来那m 个方程的一个线性组合 容易验证: 如果一组数(c_1,c_2,…,c_n) 是原来那些方程的公共解, 那么它也是这些方程的任一个线性组合的解. 注意: 线性组合的系数中可以有些是0, 甚至可以全部是0. 如果某些系数是0, 所得到的线性组合实际上也就是系数不为0 的那些方程的线性组合。 如果方程组(II) 中每个方程其余都是方程组(I) 中的方程的线性组合, 就称方程组(II) 是方程组(I) 的线性组合. 此时方程组(I) 的每一组解也都是方程组(II) 的解。 如果方程组(I) 与方程组(II) 互为线性组合, 就称这两个方程组等价。此时两

线性代数教案(正式打印版)

线性代数教案(正式打印版)

第(1)次课授课时间() 教学章节第一章第一、二、三节学时2学时 教材和 参考书 1.《线性代数》(第4版)同济大学编 1.教学目的:熟练掌握2阶,3阶行列式的计算; 掌握逆序数的定义, 并会计算; 掌握n阶行列式的定义; 2.教学重点:逆序数的计算; 3.教学难点:逆序数的计算. 1.教学内容:二、三阶行列式的定义;全排列及其逆序数;n阶行列式的定义 2.时间安排:2学时; 3.教学方法: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4.教学手段:黑板讲解与多媒体演示.

基本内容备注第一节二、三阶行列式的定义 一、二阶行列式的定义 从二元方程组的解的公式,引出二阶行列式的概念。 设二元线性方程组 ? ? ? = + = + 2 2 22 2 21 1 2 12 1 11 b x a x a b x a x a 用消元法,当0 21 12 22 11 ≠ -a a a a时,解得 21 12 22 11 1 21 2 11 2 21 12 22 11 2 12 1 22 1 , a a a a b a b a x a a a a b a b a x - - = - - = 令 21 12 22 11 22 21 12 11a a a a a a a a - =,称为二阶行列式,则 如果将D中第一列的元素 11 a,21a换成常数项1b,2b,则可得到 另一个行列式,用字母 1 D表示,于是有 22 2 12 1 1a b a b D= 按二阶行列式的定义,它等于两项的代数和: 21 2 22 1 a b a b-,这就是公 式(2)中 1 x的表达式的分子。同理将D中第二列的元素a 12,a 22换 成常数项b1,b2 ,可得到另一个行列式,用字母 2 D表示,于是有 2 12 1 11 2b a b a D= 按二阶行列式的定义,它等于两项的代数和: 1 21 2 11 b a b a-,这就是公

线性代数作业第四章(2)讲课教案

线性代数作业第四章 (2)

第四章 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二) 1. 判断下列向量集合在向量加法和数乘运算下是否为向量空间,若是向量空 间,试求其维数,并给出一个基. 1) }0,0,,,,),,,,({322154321543211=+=+∈==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x V ,且R α 2) }1,,,),,,({2121212=-∈==x x x x x x x x V n n ,且R α 3) },,){3213322113R ∈++==k k k k k k V αααα,其中)0,1,1(1=α, )1,0,1(2=α,)1,1,2(3=α

2. 已知三维向量空间3R 的一组基)0,1,1(1-=α,)1,0,1(2=α,)1,1,1(3-=α.试 用施密特正交化方法由321,,ααα构造3R 的一组标准正交基. 3. 已知4维向量空间4R 的两个基 (I) ???????====)0,0,1,2()0,0,2,3()3,2,0,0()4,3,0,0(4321αααα, (II) ???????====) 0,1,2,1()2,1,1,2()2,2,1,0()1,0,1,2(4321ββββ 1) 求由基(I)到基(II)的过渡矩阵; 2) 求)4,3,2,1(=α在基(I)下的坐标; 3) 判断是否存在在两组基下坐标相同的非零向量.

4. 已知向量空间3R 的两个基为(I)321,,ααα和(II) 321,,βββ.设3R ∈α在基(I) 与基(II)下的坐标分别为()T 321,,x x x =x ,()T 321,,y y y =y ,且满足 3211x x x y ++=,212x x y +=,13x y =. 1) 求由基(I)变为基(II)的过渡矩阵; 2) 求31ββα+=在基(I)下的坐标.

线性代数教案正式打印版

线性代数教案正式打印 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1)次课授课时间()

基本内容备注 第一节二、三阶行列式的定义 一、二阶行列式的定义 从二元方程组的解的公式,引出二阶行列式的概念。 设二元线性方程组 ? ? ? = + = + 2 2 22 2 21 1 2 12 1 11 b x a x a b x a x a 用消元法,当0 21 12 22 11 ≠ -a a a a时,解得 21 12 22 11 1 21 2 11 2 21 12 22 11 2 12 1 22 1 , a a a a b a b a x a a a a b a b a x - - = - - = 令 21 12 22 11 22 21 12 11a a a a a a a a - =,称为二阶行列式 ,则 如果将D中第一列的元素 11 a,21a换成常数项1b,2b ,则可得到 另一个行列式,用字母 1 D表示,于是有 22 2 12 1 1a b a b D= 按二阶行列式的定义,它等于两项的代数和: 21 2 22 1 a b a b-,这就是公 式(2)中 1 x的表达式的分子。同理将D中第二列的元素a 12,a 22 换成常数项b1,b2 ,可得到另一个行列式,用字母 2 D表示,于是有 2 12 1 11 2b a b a D= 按二阶行列式的定义,它等于两项的代数和: 1 21 2 11 b a b a-,这就是公 式(2)中 2 x的表达式的分子。 于是二元方程组的解的公式又可写为 ? ? ? ?? ? ? = = D D x D D x 2 2 1 1 其中0 ≠ D

线性代数教案一例矩阵相乘

线性代数教案一例:矩阵相乘 线性代数,把数代进去。大学数学课程和中学知识脱节严重,教起来很费劲。所以我们可以依据学生在中学学到的数学知识系统和数学知识逻辑,通过知识系统和逻辑的平行对应关系来讲解大学数学里的一些知识难点.这样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教起来也省劲。而这实际上也就是数学上很重要的转化思想。 下面以矩阵的乘积这一知识点来讲解说明。大家可以与《线性代数》同记第四版教材相对照。 三、矩阵与矩阵相乘 设有两个线性变换11111221332211222233y a x a x a x y a x a x a x =++??=++? (3) 转换一下 11121321222311223a a a a a a x y x y x ?? ??????? ??????→ ? ??? ? ?? 对应中学的映射或函数 f x y ?? → 举例 3y x = 111112222112223311322x b t b t x b t b t x b t b t =+??=+??=+? (4) 也转换一下 11122122313211223b b b b b b x t x t x ?? ? ? ??? ???? ????? → ? ??? ? ?? 知识平行对应 g t x ??→ 举例 2x t = 若想求出从12t t 、到12y y 、的线性变换,可将(4)代入(3),便得 111111221133111112122213322221112221233112112222223322()()()()y a b a b a b t a b a b a b t y a b a b a b t a b a b a b t =+++++??=+++++? (5) 转换 1112111213212221222331321122b b a a a b b a a a b b t y t y ?? ?? ? ? ??? ? ?? ???? ????????→ ? ? ???? 对应 ()f g t y ???→ 再化 f g t y ???→ 举例 23y t = 线性变换(5)可看成是先作线性变换(4)再作线性变换(3)的结果。我们把线性变换(5)叫作线性变换(3)与(4)的乘积,相应地把(5)所对应的矩阵定义为(3)与(4)所对应的矩阵的乘积,即 111211121321222122 233132b b a a a b b a a a b b ???? ? ? ??? ? ?? 对应法则的对应 ()f g 注意复合的先后关系 亦即 f g =111112211331111212221332211122212331211222222332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 ?++++?? 对应 f g 那么“=”怎么来:()f g f g = 这样学生理解起来也很简单,容易接受,教学效果好。学生感觉到线性代数也没那么高难,和中学知识区别不大,只是改变了一个形式.不会打消他的积极性。学习兴趣有了,学好线性代数也就不会那么难了。 接下来让学生观察11121112 1321222122 233132b b a a a b b a a a b b ?? ?? ? ? ??? ??? 与111112211331111212221332211122212331211222222332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a b ++++?? ?++++?? 的特征关系,这样定义就自然而然得出来了。

最新清华版线性代数课件线性代数§电子教案

例2计算 n 阶行列式副对角线以上的元素全为0 其中表示元素为任意数解由定义有递推关系递推公式由以上结论容易得到四n 阶行列式的性质行列式 DT 称为行列式 D 的转置行列式记性质1 行列式的行与列互换其值不变即 DT D 性质1说明行列式对行成立的性质都适用于列下面仅对行讨论由性质 1 和前面关于下三角行列式的结果马 上可以得到上三角行列式主对角线以下的元素全为0 的值等于主对角元的积即性质2 行列式按任一行展开其值相等即其中是 D 中去掉第 i 行第 j 列的全部元素后剩下的元素按原来的顺序排成的 n-1 阶行列式称为的余子式称为的代数余子式即性质3 线性性质 1行列式的某一行列中所有的元素都乘以同一数k 等于用数 k 乘此行列式 2 若行列式的某一行 列的元素都是两数之和那么该行列式可以写成两个行列式的和例如 1 若行列式的某一行列的元素都是 n 个数之和那么该行列式可以写成 n 个行列式的和例如说明 2 若行列式的某 m 行列的元素都是两例如说明个数之和那么该行列式可以写成个行列式的和由性质3马上得到推论1 某行元素全为零的行列式其值为零性质4 行列式中两行对应元素全相等其值为 零对行列式的阶数用数学归纳法证明证明当D为二阶行列式时结论显然成立假设当 D 为 n-1 阶行列式时结论成立设行列式 D 的第 i 行和第 j 行元素对应相等则当D为 n 阶行列式时将 D 按第k 行展开得其中为 k-1 阶行列式且有两行元素对应相等故由归纳假设知推论2 行列式中两行对应元素成比例其值为零由性质 3 和性质 4 马上得到性质5 在行列式中把某行各元素分别乘以数 k再加

线性代数教案

《线性代数》 授课教案 代数几何教研室 第一章行列式 本章说明与要求: 行列式的理论是人们从解线性方程组的需要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它在线性代数以及其他数学分支上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本章里我们主要讨论下面几个问题: (1) 行列式的定义; (2) 行列式的基本性质及计算方法; (3) 利用行列式求解线性方程组(克莱姆法则). 本章的重点是行列式的计算,要求在理解n阶行列式的概念,掌握行列式性质的基础上,熟练正确地计算三阶、四阶及简单的n阶行列式. 计算行列式的基本思路是:按行(列)展开公式,通过降阶来计算.但在展开之前往往先利用行列式性质通过对行列式的恒等变形,使行列式中出现较多的零和公因式,从而简化计算.常用的行列式计算方法和技巧有:直接利用定义法,化三角形法,降阶法,递推法,数学归纳法,利用已知行列式法. 行列式在本章的应用是求解线性方程组(克莱姆法则).要掌握克莱姆法则并注意克莱姆法则应用的条件. 。本章的重点:行列式性质;行列式的计算。 。本章的难点:行列式性质;高阶行列式的计算;克莱姆法则。 1 / 205

2 / 205 §1.1 二阶与三阶行列式 行列式的概念起源于解线性方程组,它是从二元与三元线性方程组的解的公式引出来的.因此我们首先讨论解方程组的问题. 设有二元线性方程组 ?? ?=+=+2 2221211 112111b x a x a b x a x a (1) 用加减消元法容易求出未知量x 1,x 2的值,当a 11a 22–a 12a 21≠0 时,有 ??? ??? ?--=--=2112221121 1211221 1222112122211a a a a a b b a x a a a a b a a b x (2) 这就是一般二元线性方程组的公式解.但这个公式很不好记忆,应用时不方便,因此,我们引进新的符号来表示(2)这个结果,这就是行列式的起源.我们称4个数组成的符号 2112221122 211211a a a a a a a a -= 为二阶行列式.它含有两行,两列.横的叫行,纵的叫列.行列式中的数叫做行列式的元素.从上式知,二阶行列式是这样两项的代数和:一个是从左上角到右下角的对角线(又叫行列式的主对角线)上两个元素的乘积,取正号;另一个是从右上角到左下角的对角线(又叫次对角线)上两个元素的乘积,取负号. 根据定义,容易得知(2) 中的两个分子可分别写成 222 121212221a b a b b a a b = -,2 21 111211211b a b a a b b a = -, 如果记22 21 1211a a a a D = ,22 2 1211a b a b D = ,2 21 1112b a b a D = 则当D ≠0时,方程组(1) 的解(2)可以表示成

线性代数教案-第一章 线性空间

第一章线性空间 一、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数学的特点之一是抽象.从实数、复数、实值函数、无穷级数、向量等数学对象中,可以抽象出它们的共同特点:同一集合中的元素彼此可以相加,可与数相乘,这些运算还遵从一些共同规律.本章讨论的线性空间,就是针对上述特点建立的一种一般性的数学概念.它包括了所有前面提到的实例,另有许多数学对象也可归属其中. 数学中所谓空间,就是具有某些特性的集合.所谓线性空间,概言之就是这样一个集合:在其上定 义了称为加法和数乘的两种运算,并可在该集合上实施(准确的定义见后详述).在此,既不强调集合元素的本来属性,又不规定这两种运算是如何实施的,只规定运算具有称为公理的某些性质. 1 线性空间的定义及例 定义1.1.1设V是一个非空集合,其元素用x、y、z等表示.V被称为一个线性空间,如果它满足以下被分为三组由10条公理构成的公理体系: 1.1.1封闭公理 公理1(加法封闭公理)在V中定义了加法运算:对于V中任意两个元素x和y,有唯一的V中的元素与之对应并被称为x与y的和,记为x+y. 公理2(数乘封闭公理)在V中定义了实数乘法(简称数乘)运算:对于V中任意元素x和任意实数a,有唯一的V中的元素与之对应并被称为a与x的积,记为a x. 加法运算和数乘运算合称线性运算. 1.1.2加法公理 公理3 (交换律)对于任意x,y∈V,有 x+ +. = x y y 公理4(结合律) 对于任意x,y,z∈V,有 + x+ = +. + y ) ) z (z ( y x 公理5 (零元素存在性)V中存在一个记为θ的零元素,对于任意x∈V,有 +. x= x θ -的x的负元素,使公理6 (负元素存在性)对于任意x∈V,V中存在记为x +) - (. θ x= x 1.1.3数乘公理 公理7(结合律)对于任意x∈V,任意实数a和b,有 b (ab a=. x) x ( )

线性代数教案(2015)

线性代数教案(2015)

第一章行列式 1.1 行列式的概念 一、本次课主要内容 介绍行列式的起源,总结学习二阶行列式和三阶行列式,学习全排列和逆序数,归纳n阶行列式的定义。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掌握二阶、三阶及n阶行列式的概念,掌握逆序数的计算。 三、教学重点难点 1、二阶、三阶行列式的定义、计算; 2、逆序数的计算; 3、n阶行列式的定义。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课堂讲授、提问、讨论,总结归纳。 五、作业与习题布置 P22 习题1(6)、2(3),3

§1. 1 行列式的概念 对于方程组1111221 2112222 a x a x b a x a x b +=+=?? ?用消元法,当112212210a a a a ≠-方程组有唯一解 122212*********b a b a x a a a a -= -和211121********* b a b a x a a a a -=-。观察上面链各个式子的分母,发现是一 样的。而且两个式子的分子和分母在型式上也是有相似之处的。 一、二阶行列式的概念 设有数表 11 12 2122 a a a a ,两边加上竖线变为 1112 2122 a a a a ,记 1112 112212212122 a a a a a a D a a =-= 注意:2阶的行列式一共能分成2=2!项相加相减(一项加一项减)。每一项里面有2个不同行,不同列的元素相乘。 简单介绍对角线法 其中ij a 表示的是第i 行,第j 列的元素。i 和j 分别称为行坐标和列坐标。D 称为行列式的值,是11221221a a a a -的计算结果。 11 12 2122 a a a a 有两行两列,所以称之为二阶行列式。 如同水有气体,液体,固体三种表现形式一样。一个行列式也可以表现为三种形式:行列式,组成行列式的元素的计算式,和行列式的值。例如: 121122321 =?-?=- 二元一次 方程组的求解公式

线性代数第一章教案

线性代数教案 第一章 行列式 行列式的理论是人们从解线性方程组的需要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它在线性代数以及其他数学分支上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本章里我们主要讨论下面几个问题: (1) 行列式的定义; (2) 行列式的基本性质及计算方法; (3) 利用行列式求解线性方程组(克莱姆法则). 本章的重点是行列式的计算,要求在理解n 阶行列式的概念,掌握行列式性质的基础上,熟练正确地计算三阶、四阶及简单的n 阶行列式. 计算行列式的基本思路是:按行(列)展开公式,通过降阶来计算.但在展开之前往往先利用行列式性质通过对行列式的恒等变形,使行列式中出现较多的零和公因式,从而简化计算.常用的行列式计算方法和技巧有:直接利用定义法,化三角形法,降阶法,递推法,数学归纳法,利用已知行列式法. 行列式在本章的应用是求解线性方程组(克莱姆法则).要掌握克莱姆法则并注意克莱姆法则应用的条件. 重点:行列式性质;行列式的计算。 难点:行列式性质;高阶行列式的计算;克莱姆法则。 §1.1 二阶与三阶行列式 行列式的概念起源于解线性方程组,它是从二元与三元线性方程组的解的公式引出来的.因此我们首先讨论解方程组的问题. 设有二元线性方程组 ?? ?=+=+22221 211 112111b x a x a b x a x a (1) 用加减消元法容易求出未知量x 1,x 2的值,当a 11a 22 – a 12a 21≠0 时,有 ??? ??? ?--=--=2112221121 1211221 1222112122211a a a a a b b a x a a a a b a a b x (2) 这就是一般二元线性方程组的公式解.但这个公式很不好记忆,应用时不方便,因此,我们引进新的符号来表示(2)这个结果,这就是行列式的起源.我们称4个数组成的符号

线性代数教案 第二章 矩阵及其运算

1 2 m m mn a a a 矩阵。为了表示它是一个整体,总是加一个括号将它界起来,并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它。记做 12m m mn a a a ? ?12 m m mn a a a a ??? 。切记不允许使用11 12121 22 212 n n m m mn a a a a a a a a a = A 。 矩阵的横向称行,纵向称列。矩阵中的每个数称为元素,所有元素都是实数的矩阵称为实矩阵,所有元素都是复数的矩阵称为复矩阵。本课中的矩阵除特殊说明外,都指12n n nn a a a ?? 不是方阵没有主对角线。在方阵中,

00nn a ?? 1121 2212000n n nn a a a a a a ?????? (主对角线以上均为零)1122 00000 0nn a a a ????? ???? (既}nn a . 对角元素为1的对角矩阵,记作E 或001???? ()11a ,此时矩阵退化为一个数矩阵的引进为许多实际的问题研究提供方便。 a x +)1(+?n 矩阵: 12 m m mn m a b a a a b ?? 任何一个方程组都可以用这样一个矩阵来描述;反之,一个矩阵也完全刻划了一个方

1 22 m m m mn mn b a b a b ? +++? ? ? ? ???-=4012B ,计算 B A +。 122 m m m mn mn b a b a b ? ---? 与矩阵n m ij a A ?=}{的乘积(称之为数乘),

12 m m mn a a a λλ?? 以上运算称为矩阵的线性运算,它满足下列运算法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