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长、同事、同志、畏友
班组人际关系应忌
班组人际关系应忌“五气”
一、忌“一团和气”。
班组成员彼此应团结、尊重和爱护,班组里应坚持必要
的思想教育,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切忌组员间只讲感情,不讲原则;只讲表扬,不讲批评与自我批评;只照顾情面,不明辨是非。
对损害整体利益的行为,不能只睁一眼闭一眼,而对待上级检查,也不能相互隐瞒、包庇,更不能“宁违原则,不伤感情”。
二、忌“江湖义气”。
班组具有整体性、协作性,组员之间应保持感情融洽、
心灵沟通的密切关系。
可在某些班组,班组成员之间却拉帮结伙,组建“亲友帮”、“同乡会”,彼此间称兄道弟,工作中职权不明,是非不分。
这样下去,讲究的虽是哥们儿义气,丢弃的却是规矩、原则。
三、忌“相互斗气”。
班组成员之间切忌关系紧张,年纪大的勿倚老卖老、冷
眼看人;年纪轻的勿气盛火旺、不让分寸。
同事间、师徒间应互相帮助、互相信任、互相谦让、互相尊重,而不是故意唱“对台戏”,动辄火冒三丈,大动干戈,谁也不肯迁就对方。
班组内部的“窝里斗”,只会削弱群体的战斗力,使班组形同散沙。
四、忌“互不服气”。
班组成员本应公平竞争,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可班组
里就有这样的职工,不注重提高自身修养和水平,不能正确对待别人的成绩与进步,反而以己之长比人之短,心胸狭隘,妒忌心理和“红眼病”严重,对谁都不服气,觉得只有他一人最高明。
五、忌“歪风邪气”。
某些职工不把精力放在工作上,做事不考虑班组的整体
利益和其他人的利益,而是将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带入班组,请客送礼、行贿受贿、假公济私、中饱私囊……凡此种种,对班组建设、企业管理危害极大,务必根除。
管理者十一忌
管理者十一忌
一、因为是熟人、老乡、同学、知心朋友、亲爱者、老同事、老部下,明知不对,也不同他们作原则上的争论,任其下去,求得和平和亲热。
或者轻描淡写地说一顿,不作彻底解决,保持一团和气。
结果是有害于团体,也有害于个人。
二、不负责任的背后批评,不是积极地向上级反映;当面不说,背后乱说;开会不讲,会后乱说;心目中没有集体团队的原则,只有自由放任。
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明哲保身,但求无过。
四、命令不服从,个人意见第一。
只要团队照顾,不要团队纪律。
五、不是为了团结进步把事情做好,而是个人攻击,闹意气,泄私愤,图报复。
六、听了不正确的议论也不争辩,甚至听了有损团队利益的话也不制止或向上级报告,而是泰然处之,行若无事。
七、不宣道,不鼓励,不想说,不调查,不询问,不管理,不关心其痛痒,漠然置之,忘记了自己是团队的管理者,把一个管理者混同于一个普通的职工。
八、见损害团队利益的行为不制止,不劝告,不解释,听之任之。
九、办事不认真,无一定计划,无一定方向,敷衍了事,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十、自以为对团队有功,摆老资格,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工作随便,管理松懈。
十一、明知自己错了,也不想改正,对自己的错误找借口推脱。
先生们请注意职场四友四敌
先生们请注意职场四友四敌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一个男性白领在办公室里就像在战场上一样,如果有很多朋友,那么遇到什么事都会逢凶化吉、遇难吉祥;如果周围都是敌人,那么躲在战壕里也会被一颗“流弹”要了小命。
因此男性白领们一定要睁大眼睛,认清哪些人是敌人,哪些人是朋友。
分析起来,办公室里的敌人大概有四种。
第一种敌人:男老板和男老板相处,你得小心。
在他面前,既不能干得太好,也不能干得太孬。
干得太好,会让他产生危机感,一山不容二虎,说不定找个机会就把你做掉。
干得太孬,会让他看不起,男人天生看不起弱者,他们爱和自己智力相仿的人打交道。
而且男人又是成见很深的家伙,只要你有一件事办得让他觉得很“弱智”,那么你在他手下一辈子就别想翻身了。
以后你干得再好,在他眼里也只是“赣人有赣福”。
男老板天生对女下属有好感,而讨厌男下属。
这怪不了他,你做了老板也一样。
这样的话,只好你自己小心行事了,千万别和女同事争风吃醋,包括任何事情在内。
推荐阅读:看女下属如何点评男上司第二种敌人:女老板和女老板闲谈的时候,千万别提到你那漂亮年轻的女朋友。
女人的妒忌可是不分场合、无关身份的。
女老板穿了新装来上班,有时候注意的时间不要超过三秒钟,要像什么也没有发现一样;有时候必须强迫自己注意三分钟以上,必要时还得出声赞叹。
这其中的妙处全在你的用心体会,千万不要表错情。
还有很多禁忌:不要问年龄,不要问家庭情况,不要问她以前干什么的,不要问她的学历,不要……工作上女老板们往往很挑剔,因为当她们在你这个职位的时候,由于她们的性别,受到的指责是男性职员受到的两倍,现在你当然不能指望她们心慈手软了。
假如她恰巧是一个女权主义者,你更得多长几个心眼。
白领攻略:办公室女郎生活八大禁忌第三种敌人:男同事那是一群没有品位、不学无术的家伙!整天就知道分析女同事的衣着打扮、三围大小,要不就是股市行情,还有足球。
可惜的是,女同事没一个爱理他们,要是给他们一个笑脸,准是他们有一定的利用价值了。
长岛人歌动地诗——毛泽东与周世钊
周 世 钊 ,1897 年 3 月 12 日 生,字敦元,别号敦元、东园,湖南 省宁乡县人。1913 年春,周世钊 与毛泽东考入湖南省立第四师范 学校。次年,第四师范并入湖南 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直至 1918 年秋毕业,两人同班同学长达五 年半时间。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不断遭 受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军阀统 治,内忧外患。激烈斗争的现实, 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一师民主教 育的实行,进步师长徐特立、杨昌 济等人的教诲,深刻地影响着这 一对友人。毛泽东志向远大,治 学严谨,学识广博,注重锻炼,并 热心社会活动,有非凡的胆识与
党史诗词 DANGSHISHICI
长岛人歌动地诗
——毛泽东与周世钊
□汪建新
毛泽东的求学经历是“六年 孔夫子,七年洋学堂”,他交往最 多、通信最多、唱和最多的老同学 是周世钊。两人既是经常作诗填 词应对唱和的诗友,又是相处融 洽无话不谈的知己。周世钊曾被 毛泽东称为“贤者与能者可以兼 的人”[1],他与毛泽东有着许多共 同的观点、思想和经历,但是他也 从 不 掩 饰 自 己 的 不 同 见 解 ,是 毛泽东的挚友、诤友、畏友。回顾 他们的长期交往,品读他们的唱 和诗词,透过他们的鸿雁传书,我 们能真切地感触到毛泽东的伟人 气 魄 ,体 会 到 他 们 那 种 同 窗 、朋 友、同志之间的拳拳情谊。
毛泽东和周世钊同怀救国梦 想,但所选路径不同。毛泽东主 张走俄国十月革命道路;周世钊 笃信教育救国。他们走着不同的 救国道路,但友谊从未中断。
卅年仍到赫曦台
1927 年,毛泽东引兵井冈, 踏上中国革命征程。周世钊从东 南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教育工 作。“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周世钊曾冒险向延安、重庆传递 书信,他将自己的诗稿《七律·感 愤》寄给毛泽东:“人世纷纷粉墨 场,独惊岁月去堂堂。沐猴加冕 终贻笑,载鬼同车亦自伤。卅载 青 毡 凋 骏 骨 ,九 州 明 月 系 离 肠 。 烟尘满眼天如晦,我欲高歌学楚 狂。”
2013年国家公务员面试处理与领导的关系
2012-12-24 09:34 山东公务员考试网 / 作者:华图教育来源:"华图教育【导读】2013年国家公务员面试:处理与领导的关系(一)解题技巧1.意识认知从性质上说,个人与领导是工作关系、同事关系、主辅关系;从组织上说,个人与领导是上下级关系,是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从政治上说,个人与领导一律平等,是一种同志关系。
不同的领导有不同的风格,个人如何与领导做好沟通协调,关系到工作是否能顺利开展。
2.角色定位角色定位为:被领导者、下属员工、追随者、同事、同志、伙伴、战友。
3.处理原则原则一:尊敬“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
”要尊敬领导,维护领导的权威,对领导的尊敬不仅是对领导个人的尊重,也是对组织纪律、原则的尊重。
原则二:服从“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
”这是我国公务员(微博)必须恪守的一条政治纪律和组织原则。
作为公务员,要服从组织的安排、听从领导的调遣。
但是在服从的同时务必要做到不盲从,是非原则要分清,当直接领导的决定可能造成严重后果时,应主动向其陈述利害关系,不可听之任之,一味坐视纵容。
原则三:学习“勤奋好学,学以致用。
”领导的很多知识、经验,都值得我们借鉴、学习,只有虚心学习,才能赢得领导对我们的认可,才能胜任本职工作。
原则四:沟通、汇报公务员与领导通过沟通与协调来处理问题、解决矛盾,在沟通时,要从整体利益出发,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或“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或自我反思,主动检讨。
原则五:正确对待批评批评是一种财富,一种动力,没有批评就没有进步。
领导的批评是对我们的鞭策和激励,指明了我们前进的方向。
(二)真题精解【例题】你和同学一同考入新单位,你工作勤奋,成绩突出,但领导对你印象不佳,同学受到领导信任,并且经常为难你,你怎么做?(2011年2月19日重庆国税面试真题)【点拨】新人成绩突出印象不佳为难【参考答案】工作勤奋、成绩突出却得不到领导的认可和信任,对于一个刚刚进入单位的新人【1】而言,压力是不可避免的【2】但是,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面对挑战,我会及时调整心态,把领导对我的印象不佳当做一种鞭策和警示,时刻提醒自己要谦虚做人,勤奋做事,努力做到不张扬,不自矜。
形容老师的词语
形容老师的词语形容老师的词语:传授良师教导敬业三尺兢兢业业良师诤友不厌其烦能者为师一瓣之香青出于蓝为人师表叱石成羊和蔼近人因材施教和颜悦色诲人不倦严师畏友一炷心香好为人师尽心竭力师道尊严回肠荡气共枝别干不悱不发才高八斗死而后已呕心沥血循循善诱不愤不启出口成章桃李满门一丝不苟研桑心计文思敏捷桃李争辉误人子弟苦心孤诣无师自通声情并茂有教无类德才兼备耳提面命百世之师赞扬老师的句子:1) 有人说,师恩如山,因为高山巍巍,使人崇敬。
我还要说,师恩似海,因为大海浩瀚,无法估量。
2) 萤火虫的可贵,在于用那盏挂在后尾的灯,专照别人;老师的可敬,则在于总是给别人提供方便。
老师,您用您的一生教我们懂得为何要有追求,为何要有理想,为何要超越自己。
老师,您把最美的笑容留给这精彩的世界,您是我们心中最美的神话。
3) 因为您的一片爱心的灌浇,一番耕耘的辛劳,才会有桃李的绚丽,稻麦的金黄。
愿我的谢意化成一束不凋的鲜花,给您的生活带来芬芳。
4) 您在学生的心目中,是“真的种子,善的信使,美的旗帜。
5) 您谆谆的教诲,化作我脑中的智慧,胸中的热血,行为的规范……我感谢您,感谢您对我的精心培育。
6) 亲爱的老师,您那赤诚的爱,唤醒了多少迷惘,哺育了多少自信,点燃了多少青春,摧发了多少征帆。
谢谢您,老师!8) 您用火一般的情感温暖着每一个同学的心房,无数颗心被您牵引激荡,连您的背影也凝聚着滚烫的目光……9) 在生活的大海上,老师,您就像高高的航标灯,屹立在辽阔的海面上,时时刻刻为我们指引着前进的航程!10) 刻在木板上的名字未必不朽,刻在石头上的名字也未必流芳百世;老师,您的名字刻在我们心灵上,这才真正永存。
11) 对于您教诲的苦心,我无比感激,并将铭记于心!12)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桃李满天下,英才遍神州。
13) 您的爱,太阳一般温暖,春风一般和煦,清泉一般甘甜。
您的爱,比父爱更严峻,比母爱更细腻,比友爱更纯洁。
您------老师的爱,天下最伟大,最高洁。
职场中与同事和领导相处的礼仪
职场中与同事和领导相处的礼仪职场礼仪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的人际交往甚至关系到你的工作成果,可见其重要性。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搜集整理的职场中与同事和领导相处的礼仪文章内容。
职场中与同事和领导相处的礼仪1.同事相处的礼仪真诚合作:接待单位各部门的工作人员都要有团队精神,真诚合作,相互尽可能提供方便,共同做好接待客人的工作。
宽以待人:在工作中,对同事要宽容友善,不要抓住一点纠缠不休,要明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的道理。
公平竞争:不在竞争中玩小聪明,公平、公开竞争才能使人心服口服,应凭真本领取得竞争胜利。
主动打招呼:每天进出办公室要与同事打招呼;不要叫对方小名、绰号,也不要称兄道弟或以肉麻的话称呼别人。
诚实守信:对同事交办的事要认真办妥,遵守诚信。
如自己办不到应诚恳讲清楚。
2.与领导相处的礼仪尊重领导:树立领导的权威,确保有令必行。
不能因个人恩怨,而泄私愤、图报复,有意同领导唱反调,有意损害其威信。
支持领导:只要有利于事业的发展,有利于接待工作,就要积极主动地支持领导,配合领导开展工作。
理解领导:在工作中,应尽可能地替领导着想,为领导分忧。
不管自己同领导的私人关系有多好,在工作中都要公私分明。
不要有意对领导“套近乎”、溜须拍马;也不要走另一个极端,不把领导放在眼里。
上下级关系是一种工作关系,自己作下属时,应当安分守己。
3.汇报和听取汇报的礼仪遵守时间:汇报工作时要遵守时间,不提早,也不推迟。
注意礼貌:先敲门经允许后才进门汇报。
汇报时要注意仪表、姿态,做到文雅大方、彬彬有礼。
语言精炼:汇报时口音清晰,声音适当,语言精炼,条理清楚。
汇报结束后应等到领导示意后才可告辞。
告辞时要整理好自己的物品和用过的茶具、座椅。
当领导送别时,要主动说“谢谢”或“请留步”。
听取下级汇报时,也应遵行以下礼仪:守时:如果已约定时间,应准时等候,如有可能可稍提前一点时间,并作好记载要点的准备以及其他准备。
及时招呼汇报者进门入座,不可居高临下,盛气凌人。
职场上的人际关系礼仪
职场上的人际关系礼仪1、对上司——先尊重后磨合2、对同事——多理解慎支持3、对朋友——善交际勤联络俗话说得好:树挪死,人挪活。
在现代激烈竞争社会,铁饭碗不复存在,一个人很少可能在同一个单位终其一生。
所以多交一些朋友很有必要,所谓朋友多了路好走嘛。
因此,空闲的时候给朋友挂个电话、写封信、发个电子邮件,哪怕只是片言只语,朋友也会心存感激,这比邀上大伙撮一顿更有意义。
我有个朋友在一个大公司一时难展才华,心情郁闷。
朋友得知后,邀他到一家略小的企业试试,结果如鱼得水,半年之内就荣升部门主管,这就是交朋友的好处。
一个电话,一声问候,就拉近了朋友的心,如此亲切的朋友,有好机会能不先关照你吗?4、对下属——多帮助细聆听在工作生活方面,只有职位上的差异,人格上却都是平等的。
在员工及下属面前,我们只是一个领头带班而已,没有什么了不得的荣耀和得意之处。
帮助下属,其实是帮助自己,因为员工们的积极性发挥得愈好,工作就会完成得愈出色,也让你自己获得了更多的尊重,树立了开明的形象。
而聆听更能体味到下属的心境和了解工作中的情况,为准确反馈信息、调整管理方式提供了详实的依据。
美国一家著名公司负责人曾表示:当管理者与下属发生争执,而领导不耐心聆听疏导,以至于大部分下属不听指挥时,我首先想到的是换掉部门管理者。
5、向竞争对手——露齿一笑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处处都有竞争对手。
许多人对竞争者四处设防,更有甚者,还会在背后冷不妨地“插上一刀踩上一脚”。
这种极端,只会拉大彼此间的隔陔,制造紧张气氛,对工作无疑是百害无益。
其实,在一个整体里,每个人的工作都很重要,任何人都有可爱的闪光之处。
当你超越对手时,没必要蔑视人家,别人也在寻求上进;当人家在你上面时,你也不必存心添乱找茬,因为工作是大家团结一致努力的结果,“一个都不能少”。
无论对手如何使你难堪,千万别跟他较劲,轻轻地露齿微笑,先静下心干好手中的工作吧!说不定他仍在原地怨气,你已完成出色的业绩。
“同事不同志”现象值得警惕
“同事不同志”现象值得警惕
作者:
来源:《高中生学习·高一版》2017年第11期
现如今,在党员干部队伍中,“同事而不同志”的现象依然存在。
近年来,中央查处的一系列大案要案背后,往往存在着由同族、同学、同乡等关系勾连起来的腐败团伙。
凡此种种,导致一些地方政令不通、纲纪废弛、公义缺失,严重影响了党内政治生态。
党内拉山头、织圈子、搞帮派者,其本质就是背离党的根本宗旨,违反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
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入开展,这样的关系在党内越来越没有藏身之地。
“大凡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
”當年,毛泽东同志在强调革命理想时指出: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今天,要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每一位党员务必永葆初心,努力营造清爽明朗的同志关系。
这个道理,每一名党员都须臾不可忘记。
和前辈,同事,领导交往的注意事项
和前辈,同事,领导交往的注意事项在职场中与前辈、同事和领导建立良好的关系至关重要。
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有利于个人的职业发展和团队的协作效率。
以下是在与前辈、同事和领导交往时需要注意的一些事项:1. 尊重和尊重:对于前辈、同事和领导,我们应该保持尊重和尊重的态度。
不论对方的职位高低,我们都应该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并且对于他们的决策和意见持开放的态度。
2. 及时沟通:与前辈、同事和领导之间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渠道是至关重要的。
在与他们沟通时,我们应该保持真实、直接和诚实的态度,及时反馈工作情况和困难,并且积极寻求帮助和建议。
3. 合作精神:在与前辈、同事和领导合作时,我们应该积极表现出合作精神。
协作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技能,通过与他人合作,我们可以共同解决问题,并实现更好的工作成果。
4. 感恩和赞赏:当前辈、同事和领导对我们的工作给予赞赏和支持时,我们应该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
鼓励和赞赏的话语能够激励我们的工作热情,并且有助于建立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5. 主动学习和成长:与前辈、同事和领导交往的同时,我们应该保持主动学习和成长的心态。
借鉴他们的经验和智慧,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和素质,这将有助于我们在职场中获得更多的机会和认可。
6. 处理冲突和纠纷:在职场中难免会出现冲突和纠纷,当这种情况发生时,我们应该以成熟和冷静的态度来处理。
首先,我们应该尽量避免争吵和情绪化的行为,而是通过沟通和协商来解决问题。
如果无法自行解决问题,可以寻求上级或人力资源部门的帮助。
7. 保持积极的工作态度:一个积极乐观的工作态度对于与前辈、同事和领导的交往非常重要。
积极的态度能够感染他人,提升整个团队的凝聚力和工作效率。
总之,与前辈、同事和领导的良好交往关系对于个人的职业发展和团队的建设非常关键。
通过尊重、沟通、合作、感恩、学习和成长,我们能够建立起良好的工作氛围,并取得更好的工作成果。
同时,在面对冲突和纠纷时,应保持冷静和理性,并寻求适当的解决方法。
赞美老师的成语
赞美老师的成语2017赞美老师的成语十年树木桃李芬芳桃李满门桃李满天下桃李天下桃李争妍为人师表文思敏捷无私奉献无微不至先圣先师辛勤劳碌循循善诱言传身教研桑心计一鸣惊人恪尽职守蜡炬成灰泪始干良工心苦良师出高徒良师益友良师诤友埋头苦干门墙桃李默默无闻能者为师呕心沥血披星戴月潜移默化勤勤恳恳青出于蓝润物无声师道尊严师恩似海一日为师,终生为父谆谆教导一丝不苟一字之师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百年树人百世之师春风化雨聪明过人德才兼备德高望重耳提面命尽心尽力废寝忘食和蔼可亲后继有人诲人不倦诲人不倦,良师益友孜孜不倦教导有方教无常师兢兢业业鞠躬尽瘁【桃李春风】比喻学生受到良师的谆谆教诲。
【桃李门墙】门墙:指师门。
指他人的学生或所栽培的后辈。
【桃李满天下】桃李:指培养的后辈或所教的学生。
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
【百世之师】世世代代的老师,指才德高尚而永远可为人师表的人。
【宫墙重仞】宫:宫殿,古时也指一般房屋;仞:古代长度单位,一仞合七八尺。
房屋的墙高达数仞。
比喻老师学识渊博,不可能一下接触到。
【减师半德】谓只学到老师的一半。
【经师人师】经师:研究或传授儒家经典的学者;人师:教人如何做人的师表。
指教授经典学术的学者和培养人才品德的老师。
【经师易遇,人师难遭】经师:古代教官;人师:为人师表的人;遭:遇到。
单纯传授知识的老师容易遇到,为人师表的人不容易的人难遇到。
【教无常师】受教育不必有固定的老师。
【老手宿儒】宿儒:长期研究儒家经典的人。
指年辈大的老师或知识渊博的学者。
【良师益友】良:好;益:有帮助。
使人得到教益和帮助的好老师和好朋友。
【良师诤友】良:好;诤:敢于直言。
很好的老师,能够直言相劝的朋友。
【能者为师】会的人就当老师。
即谁会就向谁学习。
【青出于蓝】青:靛青;蓝:蓼蓝之类可作染料的草。
青是从蓝草里提炼出来的,但颜色比蓝更深。
比喻学生超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青过于蓝】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
比喻学生胜过老师,或后人胜过前人。
作风朴实,较好处理领导同事关系
作风朴实,较好处理领导同事关系以作风朴实,较好处理领导同事关系为题,我们来探讨一下如何在工作中以朴实的作风处理好领导与同事的关系。
作风朴实意味着我们要保持真诚和朴实的态度。
在与领导和同事交往中,我们应该秉持真实和真诚的原则,不做虚伪的表演。
不要为了取悦领导或同事而故意做作或夸大自己的能力。
相反,我们应该坦诚地面对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并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
朴实的作风也包括对待领导和同事的态度。
与领导相处时,我们要尊重他们的权威和决策,并积极配合他们的工作安排。
同时,我们也要学会与同事和谐相处,避免争执和冲突。
在工作中,我们要尊重每个人的意见和贡献,不轻易批评和指责他人。
只有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朴实的作风还包括处理领导和同事之间的关系。
在与领导相处时,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意见和决策,并积极配合他们的工作安排。
同时,我们也要学会与同事和谐相处,避免争执和冲突。
在工作中,我们要尊重每个人的意见和贡献,不轻易批评和指责他人。
只有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作风朴实的人在处理领导和同事关系时也要注重沟通。
良好的沟通是建立和谐关系的基础,我们要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和想法,尊重他人的权威和决策,并及时向领导和同事沟通自己的想法和困难。
通过有效的沟通,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彼此,减少误解和矛盾,提高工作效率。
作风朴实的人在处理领导和同事关系时也要注重团队合作。
团队合作是完成工作任务的关键,我们要学会与领导和同事共同协作,互相支持和帮助。
在团队合作中,我们要尊重每个人的专业和能力,发挥自己的优势,积极参与团队活动,并及时分享和反馈工作进展。
通过团队合作,我们可以共同完成工作任务,取得更好的成果。
作风朴实的人在处理领导和同事关系时也要注重自我反思和提升。
我们要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态度,及时修正错误和不足,并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只有不断学习和进步,我们才能更好地处理领导和同事关系,取得更好的工作成绩。
9、教师与同事及领导相处的礼仪
5、托事道请,得助致谢
• 诚恳致谢同事的帮助; • 积极协助帮助遇到困难的同事。
6、不可张狂,谦虚谨慎
• 炫耀招致反感和嫉妒。 •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7、避免争吵,求同存异。
• 倘若发生矛盾,忍一忍,克制, 尽量避免正面冲突。
8、克己利人,友好相处
• 避免搞小圈子。
二、异性教师之间相处的礼仪
• 1、文明办公,遵守办公室约定 ; • 2、保持办公室的清洁; • 3、乐于助人,宽以待人。
办公室忌讳行为:
• • • • • • • • 1、不要加入“小圈子” 2、不要把自己当成精神领袖; 3、不要与异性同事显得过于亲密; 4、不要在行为上不拘小节; 5、不要在背后议论领导的是非; 6、不要随意泄露别人的隐私; 7、不要太过张扬自己的工作成绩; 8、不要随意向同事借钱。
• 开放和沟通:融合共生的开始 • 包容和欣赏:融合共生的前提 • 豁达和乐观:融合共生的加速 器 • 基于诚信和多赢的合作:融合 共生的基本方式
一、教师与同事相处的礼仪原则
• 平等互助是基本原则。 • 避免“文人相轻”, • 避免女教师是非多。
1、以礼相待,真诚待人。
• • • • 热情 大方 亲切 自然
自我测试:
• 1、你讲话的时候,总是被打断; • 2、同事们好像商量好了似的,对你爱理 不理; • 3、同事即使迎面碰上也不与你打招呼; • 4、你被同事视若不在; • 5、你所做出的工作总是受到指责; • 6、你所做的工作总是受到指责; • 7、你在办公室门口一出现,里面顿时鸦 雀无声。
人际交往:
• 在人际交往中,你最不喜欢交往 的人有哪些特点?
人际交往:
• 别人曾经提到过你有哪些 缺点是不受欢迎的?
形容老师的成语整理_1
形容老师的成语整理形容老师的成语老师一词有两重含义,既指一种社会角色,又指这一角色的担当者。
老师是指传授同学学问和科学的人,我们要感谢老师给了我们学问。
以下是“形容老师的成语”,盼望给大家带来关心!1、一字之师:改正一个字的老师。
有些好诗文,经旁人改换一个字后更为完善,往往称改字的人为“一字师”或“一字之师”。
2、严师益友:严:严格;益:有关心。
使人得到教益和关心的老师和朋友。
3、三人行,必有我师: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
指应当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4、勤勤恳恳:形容勤劳踏实。
也形容勤恳的样子。
5、青过于蓝:青从蓝草中提炼出来,但颜色比蓝草更深。
比方同学赛过老师,或后人赛过前人。
同“青出于蓝”。
6、循循善诱:指擅长有步骤地引导、教育。
7、文思灵敏:形容人文采出众,思维开阔,下笔就能成文。
8、良师益友:使人得到教益和关心的好老师、好朋友。
9、兢兢业业:形容谨慎勤恳,仔细负责。
10、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乏。
11、同门共业:同门:在同一个老师门下;业:读书。
同在一个老师的门下读书。
即同学。
12、老手宿儒:宿儒:长期讨论儒家经典的人。
指年辈大的老师或学问渊博的学者。
13、青出于蓝:青:靛青;蓝:蓼蓝之类可作染料的草。
青是从蓝草里提炼出来的,但颜色比蓝更深。
比方同学超过老师或后人赛过前人。
14、谘师访友:谘:询问,商议。
请教老师,问询朋友。
15、经师人师:经师:讨论或传授儒家经典的学者;人师:教人如何做人的师表。
指教授经典学术的`学者和培育人才品德的老师。
16、冰寒于水:冰比水冷。
指后来居上。
比方同学赛过老师。
17、宫墙重仞:宫:宫殿,古时也指一般房屋;仞:古代长度单位,一仞合七八尺。
房屋的墙高达数仞。
比方老师学识渊博,不行能一下接触到。
18、名师益友:指有学问,能给自己以教化关心的老师和朋友。
19、亦步亦趋:原指老师走同学也走,老师跑同学也跑。
比方事事到处仿照或一味追随别人。
对十种干部的认识
十种干部是指:
1.“夹生型”干部:目标不明,措施不力,缺乏工作经验和能力的干部。
2.“躺平型”干部:为了不出事,宁愿不干事,缺乏责任心和担当精神的干部。
3.“松散型”干部:工作散漫,缺乏纪律性和组织性的干部。
4.“投机型”干部:善于钻营,投机取巧,不注重实际工作效果的干部。
5.“老好人型”干部:处事圆滑,不敢得罪人,缺乏原则性的干部。
6.“门神型”干部:服务意识差,对待群众冷漠,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
7.“太极型”干部:工作推诿扯皮,办事拖沓,工作效率低。
8.“老爷型”干部:高高在上,官僚主义严重,不深入基层和群众。
9.“两面型”干部:言行不一,阳奉阴违,表里不一。
10.“变质型”干部:违反纪律和规矩,以权谋私,腐化堕落。
这些类型的干部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不符合党的干部标准,不利于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
因此,需要加强教育和监督,促进干部队伍的健康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长、同事、同志、畏友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萧友梅音乐教育促进会等单位主办的学者、音乐史家、翻译家廖辅叔教授诞辰一百周年的纪念活动,终于隆重举行了。
这不仅是中央音乐学院的一件大事,也是中国音乐学界、音乐教育界的大事。
回顾过去,我与廖先生的交往也有半个多世纪了,我自己也由当时的年轻小伙子变为一位老者了。
时光流逝、岁月日新,廖先生虽然已离开我们整整5年,但他给我们的谆谆教导,他亲切慈祥的音容笑貌,仍历历在目。
一在中央音乐学院建立初期,随着南京国立音乐院及其常州的“幼年班”①迁来不久,就听说有一位知名教授廖辅叔先生也来了。
过去我从不认识他,在教学上也与他没有什么联系。
我只是从吕骥同志那里听说他是我国著名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青主的弟弟,是一位早年曾参加过革命运动、学识渊博的进步教授。
来院初期,我多次听到他激情满怀、声情并茂地向全院师生作进行革命教育的报告。
他在我院最初主要从事中国古代诗词的教学(另一位杨桦先生教中国现代文学),后来学校给他派了一位助手,就是刚刚毕业于山东大学中文系的方承国先生。
我与廖先生的直接接触大概于50年代中他担任东德音乐史家哥德斯密特教授在北京的活动开始②。
哥德斯密特教授在武汉结束讲学后到北京耽搁了半个多月(住在崇文门的新侨饭店)。
一方面要在中央音乐学院举办“纪念巴赫和贝多芬的图片展览”,另一方面他还想向原“讲习班”的个别学员(记得好像只有陈平、汪毓和等)专门针对今后在中国开设“德国音乐史”课详细讲解有关制定该课的“教学大纲”等意见。
在北京的专业活动均请廖先生来担任翻译。
因为,当时北京音乐界也只有廖辅叔教授这样一位既有较高的德语水平、又有较丰富的西洋音乐历史知识的学者才能胜任(廖先生在此前不久,还作为代表我国出访东德的“中国音乐代表团”的正式成员,在那里结识了东德的音乐学家克耐普勒、迈耶尔等)。
哥德斯密特教授对能有这样一位博学的学者的合作,频频表示非常满意。
之后,他与廖先生一直保持长久深厚的友谊,并且一直是我与廖先生聊天中的话题之一。
1956年秋,中央音乐学院正式建制了音乐学系(这也是我国专业音乐教育领域第一个专为培养专业音乐理论人才的学系),系主任是原教务主任、知名音乐史家、音乐教育家张洪岛教授。
最初确定的教师班子比较小,其中有廖辅叔、陈宗群、蓝玉崧等六七位。
我当时除了作为其中的一位青年教师外,一度还兼任系党支部书记和系秘书。
当时系里仅建立了两个教研室,即音乐史教研室和民族音乐理论教研室。
前者就由廖先生任主任。
自此以后,我与廖先生的接触日益密切,他既是我的师长,又是同事、同志,乃至于“无话不谈的畏友”。
那时我的教学主攻方向是“外国音乐史”,为了更好地掌握外语能力,我决定开始自学德语,廖先生欣然应允作为我课外自学德语的指导教师。
他根据当时的《大学德语》教材,每周给我上3节课,地点就在他的家里。
当时,廖先生的子女均不在他身边,仅有他的夫人邱扬华老师和她的侄女陪伴③。
我们的这一德文教学大概一共坚持了近3年。
在那时,像这种计划外的学习,学校是不计工作量的,完全是教师间的个人行为,而且,学生还不兴给教师交讲课费,完全是义务帮忙的性质。
经过这3年的学习,我基本掌握了正确的读音、语法,达到了通过词典能初步阅读德文专业文献的能力。
遗憾的是,后来由于工作的调动,自己对德语的阅读没能坚持下来,对已取得的薄弱基础也渐渐丢失了。
每想到这些,我总感到是辜负了廖先生对我的谆谆教导。
二1958年春夏之交,学校的“反右”斗争已基本进入后期的“整风、整改”阶段。
学校党委特别抓了一段对经过运动考验的高级知识分子吸收入党的工作。
当时,在学校“教师支部”曾讨论了一批长期提出要求入党的积极分子,其中就包含廖辅叔教授。
我还是支部指定作为他的入党介绍人呢。
支部大会上几乎所有党员对廖辅叔的入党表示了真诚的欢迎。
同他同时入党的还有喻宜萱老师、张悦同志(她是陈培勋教授的夫人,从1938年就入党,后来因故脱掉了“关系”,那次是给“恢复组织关系”)等。
当时正处于全国“大跃进”的高潮时期,学校几乎完全处于“办工厂”、“炼钢铁”等热潮中,课堂教学基本都已停顿。
廖先生、张先生及各系的老教授(记得好像还有喻宜萱教授、姚锦新教授等),大多安排参加了所谓“印刷厂”的劳动。
我则领了一些青年教师和同学(包括附中高年级的许多女生)搞什么“化肥厂”。
还出了一批所谓“成品”,通过有关领导部门的联系,卖给了当地的农村,为学校上交了几百元。
至于这些“产品”究竟是否有效,只有天知道了。
声乐系师生则搞起了土法炼钢,最后敲锣打鼓向党委报喜,还惊动了上级,认为连音乐学院也炼出了钢,赢得了“最高领导”的表扬。
以钢琴系为主亮出了“赶老贝、超老柴”的响亮“口号”。
总之,人人都卷入了一场“革命的狂热”。
谁都以兴高采烈的心情通过各种方式为中国的“全面跃进”出力流汗。
但是,谁也不去计较那些豪言壮语能否实现、那些辛勤劳动的汗水究竟产生了多少价值。
“要算政治账,不要算经济账”的观念普遍统治着人们的心灵,影响着人们冷静地思考这样震天动地的群众运动究竟是否真正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是否真正能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带来实在的飞速推动,还是仅仅是一种愚昧的狂热、幼稚可悲的精神和物质的巨大浪费!当时也有少数老干部、老知识分子对这一切产生过疑虑,甚至提出了批评。
但是,他们后来都被认为是“白旗”、是“党内右倾机会主义分子”挨了批判。
而当时的大多数积极分子都被作为“维护革命的左派”投入这场新的批判。
全国的形势是如此,中央音乐学院当然也不能例外,而且一度还被定为教育部“全国重点”院校中唯一的文艺院校。
三“反右”斗争的后果之一是音乐学系的教师队伍发生了一些变化,原计划接任“中国古代音乐史”及“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的教师工作有所调动,就迫切需要指定新的教师来接任。
学校党委决定要廖辅叔教授和我来分担此重任。
当时,系里教师全都在听苏联专家的课,而且这也是系的重点工作。
廖辅叔教授和我对这一工作调动毫无思想准备。
廖先生表示自己虽然对中国古代文献及文学诗词确有一定的底子,但对中国古代音乐并不熟悉,希望领导上另行考虑,至少请一位助手重点帮助。
1959年学校搬迁到北京,正好原编译室的金文达先生从“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历史调查组”回来,他表示愿意转向从事有关“中国古代音乐名作”的研究,配合廖先生开设这一新课。
廖先生就是这样一步步走上了“中国古代音乐史”的教学岗位。
1959年中苏分歧日益加深,苏联政府断然撤退全部在我国工作的专家,我国基本结束了从1953年开始的“向苏联老大哥学习”的方针,开始强调“自力更生,建设社会主义”。
文化部成立了以林默涵为首的“全国文艺院校教学改革”的领导班子,在音乐方面则指定由赵?h、李元庆为“教材小组”的正副组长,并指定以中央音乐学院作为那次“教改”的试点。
具体工作包括制订新的教学方案、编制各主要课程的教学大纲以及发动各院校的专家教授、优秀的中青年教师分别编写各种教材,特别是音乐史论和作曲理论的教材。
音乐学系的重点任务是指定张洪岛、廖辅叔、陈宗群、汪毓和、张洪模、于润洋等人集体编写“外国音乐史”教材。
当时,廖先生和我因各有自己负担的“中国音乐史”教材的编写,因此,我俩承担有关“外国音乐史”的编写任务相对减轻了些。
廖先生主要写了有关“巴赫”和“亨德尔”的两章,我写了“18世纪古典喜歌剧和交响音乐的发展”“维也纳古典乐派”“贝多芬”这几章。
整个教材编写的步骤是:各自分头编写、教研室集体讨论、张洪岛统修、赵?h过目,才基本定稿。
1964年先以《外国音乐史“欧洲部分”》为名,内部铅印出版了所谓“大白本”,到1983年,才由人民音乐出版社正式出版公开发行,改名为《欧洲音乐史》(该教材现已重印了17次,是我国在这一领域出版数量最多的一本教材)。
廖先生在当时还以“边写边讲”的方式编写了他的“中国古代音乐史”的讲义,1965年以“中央音乐学院试用教材”的名义,书名《中国古代音乐简史》,交由音乐出版社正式出版。
这也是当时除了杨荫浏先生的专著外唯一得到正式出版的此类专著,曾为许多院校采用。
1985年在南京召开的“中国古代音乐史教学研讨会”正式成立了“中国音乐史学会”,他的名望、他的学术造诣,使他被大家选为学会的“顾问”(其他被选为顾问的还有:吕骥、杨荫浏、阴法鲁)。
但是,听说在那次会议中廖先生曾突然遭到一位教师的无名攻击,说廖先生的这本教材是对他50年代的“讲义”的“抄袭”之作。
廖先生当时虽然并未参加那次会议,但这件事引起不少与会同志的愤慨。
反映到学校后,尽管廖先生对此不发表任何意见,学校则对此非常重视,责成音乐学系有关教师进行认真查对,结果以大量确凿的事实驳斥了这一无端的、对廖先生的诬蔑和攻击!四廖辅叔教授对他的亲哥青主(原名廖尚果)的评价比较关心,这是可以理解的。
他曾多次跟我讲起有关青主的生平,从青主为了响应“辛亥革命”曾自发率领黄埔“陆军小学”的学生攻打潮州府、击毙清政府知府的英勇斗争,一直讲到青主从德国回国后在广州热情参加革命和1927年被蒋介石、汪精卫通缉,隐名上海乐坛,以及在萧友梅的帮助下进入国立音专从事音乐理论研究和音乐批评等。
几乎所有当时未见文献记载的情况,我都是从廖先生那里获知的。
他总是以大量的事实,力求实事求是地来看青主。
他既不赞成过去音乐界曾经存在的、对青主持全盘否定的态度,也不赞成80年代以来音乐界有些年轻的同志过分抬高青主的观点。
他一再强调青主在政治上赞成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政策和后来一贯反对蒋介石的革命主张。
他也不避讳青主在艺术思想上保有欧洲“表现主义”的唯心观点。
他认为青主的思想具有“二元论”的特色。
在他临终前一年,他抱病亲自参加中央音乐学院召开的“青主学术研讨会”的发言中,仍谆谆教导大家对青主的评价要实事求是,不要过分拔高。
从80年代以后,音乐界开始对国立音专和萧友梅等前辈音乐家的评价逐渐重视起来,这对廖先生的思想也有所触动。
他开始撰写了一系列有关的回忆性的散文,其中不仅包含过去他在音专工作所认识的老朋友(如黄自、周淑安、应尚能、陈田鹤、江定仙、贺绿汀等),也涉及过去很少人了解的、在上海工作并对中国近代音乐事业发展做出显著贡献的外籍音乐家(如梅百器、查哈罗夫、齐尔品等)。
他还以自己对萧友梅的亲身了解,撰写了我国第一本《萧友梅传》。
他的这些散文和著作,既视角开阔、论点中肯,又文笔生动,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人民音乐出版社将此结集出版了专集《乐坛忆往》。
他的这些工作,实际上为中国近现代音乐史有关人物的研究开辟了一条新路。
1983年,廖辅叔教授成为我国音乐界第一批被批准的“博士生导师”,但却一直没有招到合适的学生。
这也许跟他对此持有非常严谨的态度有关。
他曾多次跟我谈起此事,总在考虑自己应该在什么方面去考虑、去准备。
经过反复的思索,他觉得可以在“清代以来中外音乐文化的交流”方面发挥自己的余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