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饲的并发症
鼻饲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处理效果的评估与反馈
评估效果
对处理后的效果进行评估,观察 患者症状是否缓解。
反馈调整
根据评估结果,对处理方法进行 调整,以提高疗效。
沟通交流
与患者及家属保持沟通,了解他 们的反馈意见,以便进一步完善
处理方案。
04 案例分析
案例一:鼻饲管脱落的处理
总结词:紧急处理
详细描述:鼻饲管脱落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需要立即采取紧急处理。首先应立即停止鼻饲,并观察患者是否有呼吸困难、 呛咳等症状。如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同时,应保持患者头部位置适中,避免过度后仰或前倾,以防鼻饲管脱落。在处理 过程中,应注意清洁鼻腔,保持呼吸道通畅。
在鼻饲前后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确保鼻饲管和周边环境 的卫生。
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
教会患者正确的鼻饲姿势和鼻饲后活 动,避免因不当姿势导致鼻饲管移位 或不适。
指导患者保持口腔、鼻腔和呼吸道的 清洁,预防感染。
03 鼻饲并发症的处理
常见并发症的处理方法
腹泻
调整饮食配方,减少脂肪 含量,增加稠度,同时给 予止泻药。
wenku.baidu.com患者自身因素
患者年龄、健康状况、基础疾病 等个体差异可能导致鼻饲并发症
的发生。
鼻饲管放置不当
鼻饲管放置位置不准确、固定不牢 固可能导致机械性并发症的发生。
鼻饲液的成分和量
鼻饲法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IILB-YJYA-002
鼻饲法操作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并发症一、鼻咽食管黏膜损伤和出血】
1.发生原因:
(1)所选用的胃管过粗或过硬,护理人员在送管过程中动作太快、太急,致鼻咽食管黏膜损伤或出血。
(2)因患者烦躁不安自行拔除胃管或反复插管损伤鼻咽食管黏膜。
(3)长期留置胃管对黏膜的刺激引起口、鼻黏膜糜烂及食管炎。
2.临床表现:
咽部不适,疼痛,吞咽困难,鼻腔流出血性液,部分患者出现发热。
3.预防:
(1)对需长期留置胃管者选用质地软、管径小的聚氯酯或硅胶胃管,以减少对患者的刺激。
(2)向患者做好解释说明,取得患者的合作,操作时动作要轻稳、快捷。尤其是胃管同过两个难点、三个狭窄处时应注意插管动作要轻慢,防止黏膜
(3)长期留置胃管者,按时更换胃管,应晚上拔除,翌晨再由另一鼻孔插入。(4)每日做好口腔护理2~3次/日,并用石蜡油滴鼻,保持口腔湿润、清洁,防止鼻黏膜干燥糜烂。
4.处理流程:
安慰患者→监测损伤出血情况→取合适卧位→冷了止血效果不佳时→通知医生协助处理→严密观察鼻粘膜损伤情况→记录
【并发症二、误吸】
1.发生原因:
(1)患者胃肠功能减弱,鼻饲液注入速度过快,胃内容物潴留过多,腹压增高引起反流。
(2)年老、体弱或有意识障碍者,喷门括约肌松弛造成食物返流引起误吸。
(3)吞咽功能障碍导致分泌物或食物误吸。
(4)鼻饲后立即给患者翻身。
2.临床表现:
患者突然出现呛咳、气喘、呼吸困难、心动过速,咳出或经气管吸出鼻饲液。
3.预防:
(1)选用管径适宜的胃管,将鼻饲液匀速限速滴入。
(2)昏迷患者翻身应在鼻饲前进行,以免胃受到机械性刺激导致食物反流引起误吸。
鼻饲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
鼻饲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
一、问题背景
鼻饲是一种医疗技术,通过鼻腔插入导管给患者进行液体或营养物质的输送。它可以为无法经口进食或需要高浓度营养支持的患者提供必要的营养补充。然而,鼻饲也存在一些问题。
二、鼻饲存在的问题
1.不适感和并发症:鼻饲导管插入后,患者可能会感到不适和疼痛。一些患
者还可能出现鼻塞、咳嗽或恶心等症状。并且,长期使用鼻饲导管可能导致
鼻腔和鼻咽部炎症,甚至引发感染。
2.误导管和误吸风险:插入导管时需要准确操作,如果不正确地插入到气管
或肺部,可能导致误吸风险,造成严重的并发症。
3.食管无力和容积型转移:长期使用鼻饲方式喂食的患者,食管可能因缺乏
正常刺激而发生无力,使得患者恢复饮食能力的机会减少。此外,因为鼻饲
满足了患者的营养需求,食管容积也缩小,增加了患者转换至口腔进食的难
度。
4.生活质量受到影响:较长期的鼻饲使用可能导致患者丧失口腔进食的能力,
进而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负面影响。鼻饲还需要经常更换导管,增加了患
者和护理人员的负担。
三、整改措施
为解决上述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整改措施来改进鼻饲的情况。
3.1 提高鼻饲操作技术
在鼻饲操作中,医疗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准确判断插管位置,以尽量减少误导管和误吸的风险。提高鼻饲导管的插入技术和操作规范,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不适感和并发症的发生。
3.2 加强护理措施
针对鼻腔和鼻咽部炎症、感染等问题,护理人员应加强对鼻饲患者的护理。包括鼻腔清洁、皮肤护理、导管定期更换等,以减少感染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
3.3 个体化饮食计划
针对食管无力和容积型转移问题,医疗人员应设计个体化的饮食计划,根据患者的病情、肠功能状况等,合理调整饮食方式和营养摄入,以促进其恢复口腔进食的能力。
留置胃管鼻饲法操作并发症与预防及应急处理
留置胃管鼻饲法操作并发症与预防及应急处理
一、败血症
(一)发生原因
1.患者有某些基础病,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并发急性胃炎等,抵抗力低下,留置胃管对胃黏膜的刺激,加剧了胃黏膜充血水肿、出血等炎症反应。而致病菌如克雷伯氏菌主要寄生在人的胃肠道,其荚膜具有特异抗原,在体内不易被吞噬细胞吞噬,细胞繁殖力大,致病力强。病原菌及其产物进入血流造成医源性感染。
2.某些药物,如甲氰咪胍、雷尼替丁等能使胃液PH值改变,细菌在上消化道内繁殖引起败血症,造成多器官功能不全。
3.长期留置胃管,细菌由胃管进入胃内,在抵抗力降低情况下诱发感染。
(二)临床表现
患者突发寒颤、高热、四肢颤抖,反复呈现规律性发作,化验白细胞进行性增高,血及胃液培养可见致病菌如肺炎克雷伯氏菌生长。
(三)预防及处理
1.留置胃管前各仪器及管道须彻底消毒。可选用改良胃管,即在传统胃管尾部加一个可移动塑料止水管夹,并在尾端口加以硅胶管塞,手轻轻一按即可关闭胃管,既能有效防止胃内液体外流,也能防止细菌通过胃管污染胃腔,从而减少条件致病菌所诱发的感染。
2.对急性胃肠炎患者需留置胃管时要谨慎,胃管的前端不要太靠近胃黏膜,以免损伤充血水肿的胃黏膜而引起感染。
3.注意观察用药后引起的细菌异常繁殖。
4.密切观察胃液的颜色、量,及时发现问题。若发生败血症,即尽早予相应的药物治疗。
二、声音嘶哑
(一)发生原因
1.胃管质地较硬,在下插过程中损伤喉返神经。
2.置管过程中患者咳嗽、说话致使胃管移动引起局部摩擦或胃管的机械刺激引起喉头水肿,压迫喉返神经造成声带麻痹。
(二)临床表现
鼻饲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鼻饲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
(一)腹泻
1、鼻饲液配制过程应防止污染,每日配制单日量,于4℃冰箱内保存,食物及容器应当每日煮沸消毒灭菌后使用。
2、鼻饲液温度以38~40℃最为适宜,室温较低时,可使用加温器以保持适宜的温度。
3、注意浓度、容量与滴速。浓度宜由低到高,容量由少到多,连续滴入法滴速由40~60ml/h 开始,逐渐增加到100~125ml/h,直到病人能够耐受的营养需要量。
4、认真询问饮食史,对牛奶、豆浆等易致泻者,原来胃肠功能差的病人或从未饮过牛奶的病人要慎用含牛奶、豆浆的鼻饲液。
5、遵医嘱对有菌群失调病人口服乳酸菌制剂,有肠道感染者予抗菌治疗,腹泻无法控制时可暂停喂食。
6、腹泻频繁者,要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干燥,可用温开水轻拭后涂氧化锌或鞣酸软膏,防止皮肤溃烂。
(二)胃食管反流、误吸
1.选用管径适宜的胃管,坚持匀速限速滴注。
2.昏迷病人翻身应在管饲前进行,以免胃因受机械性刺激而引起反流。
3.对危重患者,管饲前应吸净气道内痰液。以免管饲后吸痰憋气使腹内压增高引起反流。管饲时和管饲后取半卧位,借重力和坡床作用可防止反流。
4.及时检查与调整鼻饲管管端位置。
5.喂养时遵医嘱使辅以胃肠动力药(吗丁啉、西沙必利、灭吐灵)可解决胃轻瘫、反流等问题,一般在喂养前半小时由鼻饲管内注入。在鼻饲前先回抽,检查胃潴留量。鼻饲过程中保持头高位(30~40°)或抬高床头20~30°,能有效防止反流,注意勿使胃管脱出。
6.误吸发生后,立即停止管饲,取头低右侧卧位,吸除气道内吸入物,气管切开者可经气管套管内吸引,然后胃管接负压瓶。有肺部感染迹象者及时遵医嘱使用抗生素。
鼻饲的并发症
鼻饲的并发症
3.2 胃肠道并发症的护理胃肠道方面的并发症是肠内营养支持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腹痛、便秘、腹泻等。其中,腹胀、腹痛、便秘、腹泻常交替发生。护理时应注意病人有无恶心、呕吐,呕吐物的性状;有无腹痛、腹胀以及其程度和持续时间。每次鼻饲前应了解有无胃潴留并抽吸胃液观察其性状,如有异常应及时送检。观察大便颜色、性状及量,腹泻时要进行常规检查和培养。调整好“三度”即鼻饲液的浓度、温度及注入速度。
3.2.1 出现恶心和呕吐本组发生率为33.3%。如有意识障碍,常造成误吸、肺部感染及败血症的发生。
3.2.1.1 原因①胃潴留;②快速灌注高渗营养液,单次喂养量过多;③营养液配方中脂肪成分过高;④不耐受乳糖;⑤肠内营养液的气味不佳。
3.2.1.2 预防及处理①喂养后2小时,胃内残留150ml以上,可考虑为胃潴留。观察病人口腔,鼻腔分泌物,分清是正常分泌物还是胃肠反流物,如是后者,需要严密观察,及时清除;同时调整体位,床头抬高,灌注速度由低到高,观察腹部有无腹胀,抽吸胃管观察胃液潴留量;如胃液潴留量超过150ml,应暂停滴注营养液2~4h,并及时通知医生,必要时可给予胃肠动力药、减少滴注量或改变喂养途径;②尽量使用等渗营养液;③使用低脂营养液,脂肪热量30%~40%;④改用无乳糖营养液,尽可能用整蛋白营养液;⑤添加调味剂,改善营养液的气味。
3.2.2 消化或吸收不良指营养物质吸收障碍。其原因多样,如自身免疫病、短肠综合征等;本组病人发生率为30%。表现为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脂肪泻、贫血、手足搐搦、出血、皮炎和水肿等。因此,临床上实施肠内营养时应密切监测,一旦出现消化或吸收不良症状,应改用肠外营养。
鼻饲技术操作的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一)原因
1.大量鼻饲液进入胃肠道时,刺激肠蠕动,使流质食物迅速通过肠道,导致腹泻。
2.流质食物含脂肪过多引起脂性腹泻。
3.由于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使肠道菌群失调,并发肠道霉菌感染而引起腹泻。
4.鼻饲液浓度过大、温度不当以及配制过程中未严格遵循无菌原则,食物被细菌污染等,均可引起病人腹泻。
5.某些病人对牛奶、豆浆不耐受,使用部份营养液如 "能全力" 易引起腹泻。
(二)临床症状
病人浮现大便次数增多、不成形或者水样便,伴有(或者无)腹痛,肠鸣音亢进。
(三)预防及处理
1.每次鼻饲液量不超过 200ml,减慢管喂的速度,并可赋予适量的助消化药或者止泻药。
2.菌群失调病人,可口服乳酸菌制剂;有肠道真菌感染者,可口服氟康唑 0.4g,每日 3 次,或者口服庆大霉素 8 万 u,每日 2 次, 2~ 3d 症状可被控制。严重腹泻无法控制时可暂停喂食。
3.鼻饲液浓度可由低到高,尽量使用接近正常体液渗透克份子浓
度(300mmol/L)的溶液,对于较高液渗透克份子浓度的溶液,可
采用逐步适应的方法,配合加人抗痉挛和收敛的药物控制腹泻。
4.鼻饲液配制过程中应防止污染,每日配制当日量,放置于4℃
冰箱内存放。食物及容器应每日煮沸灭菌后使用。注入温度以 39~ 41℃为宜。
5.认真评估病人的饮食习惯,对牛奶、豆浆不耐受者,应慎用含此 2 种物质的鼻饲液。
6.注意保持肛周皮肤的清洁干燥,腹泻频繁者,可用温水擦拭后
涂氧化锌或者鞣酸软膏,预防皮肤并发症的发生。
胃内食物经贲门、食管、口腔流出,误吸至气管,可致吸入性肺炎,甚至窒息,是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鼻饲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鼻饲法操作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措施
一、机械的吸入
1. 原因:(1)鼻食管移位。(2)胃蠕动降低。(3)反流,昏迷
2. 预防和处理:(1)重插、检查管端及胃残留。(2)小肠置管、服胃兴奋剂。
(3)半坐位、床头升高30°(输中及输后)。
二、鼻、咽、食道损伤
1. 原因:粗径硬管。
2. 预防及处理:更换细孔径软管。
三、鼻、食管堵塞
1. 原因:膳食太稠,输毕未冲洗,药品未研碎。
2. 预防及处理:调匀、适当稀释,输毕以温开水冲洗,外加药品充分粉碎。
四、胃肠道的腹泻
1. 原因:(1)血清白蛋白低;(2)高渗溶液;(3)输注速率太高;(4)胃排空太快。(5)抗生素应用。(6)膳食污染。
2. 预防及处理:(1)先输白蛋白提高至>30g·L-1;(2)喂养稀释;(3)降低输注速率;(4)停用灭吐灵。(5)停用抗生素应用。(6)无菌配制膳食。
五、恶心、呕吐
1.原因:(1)胃潴留。(2)输入速率太快。(3)膳食浓度或体积过多、过浓。(4)膳食过冷。
2. 预防及处理:(1)应用灭吐灵、暂停喂食。(2)输入速率减慢。(3)膳食加温至室温(20℃)。
六、便秘
1. 原因:(1)水份摄入不足。(2)活动减少。(3)纤维素不足。
2 .预防及处理:(1)鼓励饮水或新鲜果蔬。(2)允许时增加活动。(3)补加膳食纤维素。
鼻饲技术操作的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鼻饲技术操作的常见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鼻饲技术是一种常见的营养支持方法,但是操作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并发症。其中最常见的是腹泻。腹泻的原因主要有鼻饲液进入胃肠道刺激肠蠕动、流质食物含脂肪过多、广谱抗生素使用导致肠道菌群失调和鼻饲液被细菌污染等。临床表现为大便次数增多、不成形或水样便,伴有或无腹痛和肠鸣音亢进。预防和处理方法包括控制鼻饲液量、口服乳酸菌制剂或氟康唑治疗、使用适当浓度的鼻饲液、注意无菌操作、评估病人饮食惯和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干燥等。
误吸是另一个常见的并发症,可能导致吸入性肺炎和窒息等危险情况。误吸的原因包括吞咽功能障碍、胃肠功能减弱和鼻饲速度过快等。临床表现为呛咳、气喘、呼吸困难、心动过速和咳出或经气管吸出鼻饲液。预防和处理方法包括调整病人的体位、控制鼻饲速度、立即停止鼻饲并吸出气道内吸入物和抽吸胃内容物等。
在实际操作中,鼻饲技术需要注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及时的处理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保证病人的安全和营养需要。
2.为了避免机械引起的胃返流,应选择合适管径的胃管,
并注意鼻饲量和灌注速度。可以采用逐步递增鼻饲量的方法或使用输液泵进行匀速输入。
3.对于昏迷或危重病人,应在管饲前进行翻身操作,以避
免胃返流。对于呼吸道损伤气管切开病人,每次注入量不能过多,以防止呕吐引起吸入性肺炎。在吸痰时,应禁止注入。
4.对于大面积烧伤等病人,在胃功能恢复前,应尽可能选
择鼻空肠途径喂养,以减少胃内潴留并降低细菌感染发生率,避免返流现象的发生。
5.辅以胃肠动力药(如多潘立酮、西沙必利等)进行喂养,可以解决胃痉挛、返流等问题。一般在喂养前半小时由鼻饲管内注入。
鼻饲技术操作的常见并发症预防和处理手段
鼻饲技术操作的常见并发症预防和处理手
段
鼻饲技术是一种通过鼻腔直接进食的方法,常用于需要长期低流量补充营养的患者。虽然鼻饲技术是相对安全的,但仍会存在一些常见的并发症。为了确保患者的健康和安全,我们应该采取预防措施并及时处理这些并发症。
常见并发症
鼻出血
由于鼻黏膜受到刺激,鼻出血是鼻饲技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出血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鼻管不当摆放、鼻腔干燥、鼻黏膜损伤等。
鼻堵塞和不适感
长期使用鼻饲技术可能导致鼻腔充血和堵塞。患者可能会出现鼻部不适感、流涕和打喷嚏等症状。
呼吸困难
鼻饲管的使用可能会导致患者感觉呼吸困难,特别是当鼻腔堵塞或鼻饲管不适当摆放时。
预防和处理手段
鼻出血的预防和处理
- 确保鼻饲管摆放正确,适当固定,避免对鼻黏膜造成压力和损伤。
- 定期检查鼻黏膜的状态,如发现干燥或损伤,可考虑适当保湿和使用鼻腔保护剂。
- 如果出血发生,请及时更换鼻饲管的位置,切勿使用过大力气清洗或拭擦鼻腔。
鼻堵塞和不适感的处理
- 温和地清洁鼻腔,避免使用过大力气。
- 如有需要,可以使用鼻腔去充血剂缓解鼻腔堵塞和不适感。
- 遵循医生的建议,调整鼻饲管的摆放位置,以减少对鼻腔的刺激。
呼吸困难的处理
- 确保鼻饲管摆放正确,避免堵塞鼻腔。
- 如出现呼吸困难症状,应立即通知医护人员,并按照其指示进行处理。
- 对于出现严重呼吸困难的患者,应及时紧急就医。
以上是鼻饲技术操作的常见并发症预防和处理手段。在实施鼻饲技术前,医护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并提供相关指导和监护,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患者也应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建议,注意操作过程中的舒适和安全。
鼻饲法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鼻饲法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一)食物返流,误吸导致吸入性肺炎
预防:
1、注射器抽出胃液,确定胃管留置在胃内。
2、置胃管末端于水中,观察水下气泡。
3、用注射器向胃管内快速注人20-30ml气体,同时用听诊器在胃部可听到气过水声。
4、患者取30-45度卧位,控制每次鼻饲量,或者采取持续输入。
5、喂食前进行翻身、拍背、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6、喂食后保持原体位至少30min以上。
7、改变体位时动作宜缓慢,避免体位变化过快引起胃内容物反流引起误吸
8、鼻饲后半小时内禁止吸痰,每次喂食前需听诊肺部,有痰液者先清除呼吸道及口腔内分泌物后方可喂食。
9、吸痰时动作轻柔,要密切观察痰液的量、颜色、性状。痰液占稠者,可遵嘱雾化吸入协助排痰.
10、合理运动:①病情危重患者以卧床为主,加强翻身拍背及床上肢体功能锻炼;②失能者协助每日床边轮椅坐位活动,上、下午各1次;③移动及活动能力下降者,可借助辅具在病区活动10~15min,每日2次,以患者耐受为宜。
处理:
1、停止营养液的输入,让患者取右侧卧位吸出口鼻返流物,必要时可使用纤维支气管镜帮助清除误吸物。
2、鼻饲度和每次鼻的容量。
3、让鼻饲管头部的侧孔完全进入胃内,减少食物返流。
(二)鼻饲管堵塞
预防:
1、体外管路打折,如被患者肢体压迫、管路弯曲缠绕打折,胃管较软易弯曲打折,在日常护理时应定期观察,定时梳理留置的管路。
2、镇定处理;输注后使用温水冲洗管道,尽量选用液体药物。片剂药物研碎后与水相融后经鼻饲用药,并使用温水冲管。
3、禁止使用细孔径管输注高粘度营养液。
处理:
鼻饲法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鼻饲法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规范
一.鼻饲法并发症:
1.粘膜损伤和出血
2.误吸
3.腹胀、腹泻
4.胃食管反流
5.胃潴留
6.管路阻塞
二.预防措施:
1.操作前选择型号适宜的胃管。
2.插管时动作应轻柔;插管前胃管要充分润滑。
3.插管时镊子的尖端勿碰及患者鼻粘膜。
4.长期留置胃管者每天进行口腔护理,根据胃管特性定期更换胃管。
5.插管时应根据病情让患者取舒适卧位,坐位或卧位。
6.鼻饲液配制过程中应防止污染,尽量现用现配,如果需要保存于4℃冰箱内;鼻饲液温度应保持在38-40℃;每次鼻饲量不应超过200ml,间隔时间不少于2小时。
7.每次鼻饲前检查胃潴留的情况;每次鼻饲前后要注入少量温开水。
8.鼻饲时要注意鼻饲液的浓度、总量与滴速;浓度由低
到高,总量由少到多,滴速由慢到快。
9.昏迷病人翻身应在鼻饲饮食前,以免胃因受机械刺激而引起反流;鼻饲时和鼻饲后采取半卧位,可防止反流。
10.鼻饲时辅以胃动力药,一般在鼻饲前半小时由鼻饲管内注入。
11.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鼓励患者在床上和床边活动。
12.服用药片时要将药片充分研碎,完全溶解后注入胃管内,并注入少量温开水冲洗胃管。
13.新鲜果汁不能与牛奶同时注入,防止形成凝块,阻塞管路。
三.处理措施:
1.插管过程中出现恶心、呕吐,应暂停插入,嘱患者深呼吸。
2.发生菌群失调、严重腹泻时,遵医嘱给予对症治疗,暂停鼻饲。
3.腹泻频繁者,要保持肛周皮肤清洁干燥,防止皮肤溃疡。
4.如发生误吸、呛咳,应立即停止鼻饲,取头低右侧位,吸除气道内吸入物。
5.如发生胃潴留,应暂停鼻饲,通知医生给予相应处理。
鼻饲并发症防范与应急处理
鼻饲并发症防范与应急处理
(一)窒息
1、临床表现
(1)轻者出现呼吸困难、缺氧、面色发绀。
(2)重者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大小便失禁、抽搐、昏迷、甚至呼吸停止。
2、预防措施
(1)操作时动作必须轻柔,避免误入气管,在插管过程出现呛咳、呼吸困难、口唇紫绀等立即停止插管。
(2)鼻饲时应抬高床头30°,病情允许时可采用半卧位。鼻饲完毕维持体位30分钟,避免搬动患者。
(3)鼻饲时先确定胃管在胃内方可予鼻饲。注意鼻饲速度要缓慢均匀,避免过快。
(4)每次鼻饲量不超过200ml,间隔时间不少于2小时。
(5)鼻饲前将呼吸道痰液、分泌物等吸净,在鼻饲中及鼻饲后30分钟内尽量不进行吸痰操作,避免吸痰的刺激引起呕吐。
3、处理措施
(1)如发生误吸,病人出现呼吸困难等,应立即停止鼻饲。
(2)取右侧卧位,快速吸出口鼻及呼吸道内的吸入物。
(3)当患者呼吸心跳停止时,应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人工呼吸机辅助呼吸等心肺复苏抢救措施,并遵医嘱给予抢救用药。
(4)及时采取心肺脑复苏治疗五、在抢救过程中要观察误吸患者意识、面色、呼吸等情况。
(二)鼻饲管堵塞
1、临床表现鼻饲管堵塞,鼻饲时有阻力感。
2、预防措施
(1)应用柔软、稳定性好的鼻饲管,保障患者舒适、安全。
(2)鼻饲前应检查鼻饲管是否通畅。
(3)鼻饲前后应用温开水20-30ml冲洗管道,避免堵塞。
3、处理措施
(1)在确定鼻饲管位置正常后,对已发生堵塞鼻饲管,可用温水冲洗,使之再通。冲洗时注意用力不可过猛,阻力大时不可硬冲。
(2)如冲洗不通时,给予重新置管。
(三)鼻饲管脱出
鼻饲管鼻饲法操作并发症
鼻饲管鼻饲法操作并发症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
鼻胃管鼻饲法操作并发症
鼻饲法是通过导管经一侧鼻腔插入胃内,从管内注流质食物、水、药物的方法.主要适用于以下两类病人:一类是意识发生障碍不能进食的病人,如中枢神经系统损害引起的昏迷,球麻痹引起的吞咽障碍,慢性消耗性疾病晚期伴有意识障碍者;另一类是消化道手术后的病人及无法正常经口进食的病人,如食管良性狭窄等需提供含丰富营养素的流质饮食,保证患者摄入足够的热量及营养素,促进身体早日康复.
一、腹泻
(一)发生原因
1.鼻饲液过多引起消化不良性腹泻.
2.流质内含脂肪过多引起脂性腹泻.
3.灌注的速度太快,营养液浓度过大,温度过高或过低,刺激肠蠕动增强.
4.鼻饲液配置过程中未严格遵循无菌原则,食物被细菌污染,导致肠道感染.
5.对牛奶、豆浆不耐受者,使用部分营养液如“能全力”易引起腹泻.
(二)临床表现
病人大便次数增多,部分排水样便,伴或不伴腹痛,肠鸣音亢进.
(三)预防及处理
1.鼻饲液配制过程中应防止污染,每日配制当日量,于4°C冰箱内保存,食物及容器应每日
煮沸灭菌后使用.
2.鼻饲液温度以37~42°C最为适宜.室温较低时,有条件者可使用加温器或把输注皮管压
在热水袋下以保持适宜的温度.
3.注意浓度、容量与滴速.浓度由低到高,容量由少到多,滴速一开始40~80ml/h,3~5日后
增加到100~125ml/h,直到病人耐受的营养需要量,尽量使用接近正常体液渗透克分子
浓度300mmol/L的溶液,对于较高渗透克分子浓度的溶液,可采用逐步适应的方法,配合加入抗痉挛和收敛的药物控制腹泻.
鼻饲法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规范
鼻饲法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规范
常见并发症:腹泻、误吸、恶心、呕吐、鼻、咽、食管黏膜损伤
喂养管移位、脱出、喂养管周围瘘或皮肤感染腹泻
1.控制鼻饲液的浓度和渗透压:鼻饲液输入时的浓度、渗透压应分别逐渐增加,便于病人耐受.如初用时可稀释成ml 的浓度,3~4d后达到标准能量密度1kcal/ml或更高.
2.控制输注量和速度:鼻饲液宜从少量开始,250~500ml/d,在5~7d内逐渐增加到全量,即2000ml左右.容量和浓度的交错递增将更有益于病人对鼻饲液的耐受.输注速度以20ml/h起,视适应成度逐步加速并维持滴速为100~
120ml/h.以输液泵控制滴速为宜.
3.调节鼻饲液的温度:鼻饲液的温度以接近体温为宜,一般控制在38~40℃为宜,过烫可能灼伤胃肠道黏膜,过冷则刺激胃肠道,引起肠痉挛、腹痛或腹泻.可在喂养管近端使用加温仪,但需防止烫伤病人.
4.避免鼻饲液污染、变质:鼻饲液应现配现用,保持调配器的清洁、无菌;悬挂的鼻饲液在室温下放置时间应小于6~8h ,当鼻饲液内含有牛奶及易腐败成分时,放置时间应更短;每天更换输液皮条.
5.药物的应用:某些药物如含镁的抗酸剂、电解质等可致肠痉挛和渗透性腹泻,须经稀释后再经喂养管注入.胃排空延迟者可加用促进胃动力药物如莫沙必利、多潘立酮等;腹泻病人宜选择低脂制剂,便秘病人则选择含纤维剂并保证有足够水分的摄入,增加病人的活动.
6.菌群失调病人,遵医嘱口服乳酸菌制剂;有肠道真菌感染者,可口服氟康唑,每日3次,或口服庆大霉素8万U,每日两次,2~3天症状可控制.严重腹泻无法控制时可暂停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鼻饲的并发症
3.2 胃肠道并发症的护理胃肠道方面的并发症是肠内营养支持过程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腹痛、便秘、腹泻等。其中,腹胀、腹痛、便秘、腹泻常交替发生。护理时应注意病人有无恶心、呕吐,呕吐物的性状;有无腹痛、腹胀以及其程度和持续时间。每次鼻饲前应了解有无胃潴留并抽吸胃液观察其性状,如有异常应及时送检。观察大便颜色、性状及量,腹泻时要进行常规检查和培养。调整好“三度”即鼻饲液的浓度、温度及注入速度。
3.2.1 出现恶心和呕吐本组发生率为33.3%。如有意识障碍,常造成误吸、肺部感染及败血症的发生。
3.2.1.1 原因①胃潴留;②快速灌注高渗营养液,单次喂养量过多;③营养液配方中脂肪成分过高;④不耐受乳糖;⑤肠内营养液的气味不佳。
3.2.1.2 预防及处理①喂养后2小时,胃内残留150ml以上,可考虑为胃潴留。观察病人口腔,鼻腔分泌物,分清是正常分泌物还是胃肠反流物,如是后者,需要严密观察,及时清除;同时调整体位,床头抬高,灌注速度由低到高,观察腹部有无腹胀,抽吸胃管观察胃液潴留量;如胃液潴留量超过150ml,应暂停滴注营养液2~4h,并及时通知医生,必要时可给予胃肠动力药、减少滴注量或改变喂养途径;②尽量使用等渗营养液;③使用低脂营养液,脂肪热量30%~40%;④改用无乳糖营养液,尽可能用整蛋白营养液;⑤添加调味剂,改善营养液的气味。
3.2.2 消化或吸收不良指营养物质吸收障碍。其原因多样,如自身免疫病、短肠综合征等;本组病人发生率为30%。表现为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脂肪泻、贫血、手足搐搦、出血、皮炎和水肿等。因此,临床上实施肠内营养时应密切监测,一旦出现消化或吸收不良症状,应改用肠外营养。
3.2.3 便秘本组发生率为70%。长期卧床的老年病人大便秘结或次数减少,身体虚弱,肠蠕动减弱,或由于床上排便不习惯,或无力排便,使粪便在肠管内停留时间延长,致使粪便干燥;机体缺水;或鼻饲的流质中纤维素不足,易发生便秘。
预防及处理:应加强饮食指导,及时增加青菜和水果的量,以促进胃肠排空。协助翻身、拍背、抬高床头,鼓励适当活动四肢,腹部按摩,促进排便。同时注意出入水量的平衡,改用富含纤维素的肠内营养制剂。如仍不见效果要遵医嘱给予缓泻药、增加胃动力的药物,或给予灌肠。
3.2.4 腹泻本组发生率为20%,原因多样,如纤维素摄入不足、速度太快(>150ml/h)、喂养量太大(>500ml/次)、微生物污染、冷的营养液、胃排空迅速等。护理:①注意调整食谱,应用含纤维素配方;②从小剂量及低浓度的肠内营养液开始实施,滴速由低到高;③操作卫生、规范;④鼻饲食物应加热至38~40℃;⑤延缓胃排空。
3.2.5 腹胀与肠痉挛需与机械性或麻痹性肠梗阻鉴别,本组发生率为16.7%。因输注速度过快、营养液温度过低、高渗透压所致,应通过调整畅内营养制剂、降低营养液浓度、减慢输注速度或注意营养液温度来减轻或调节[2]。
3.3 代谢性并发症的护理代谢性并发症的发生与营养液的质量管理、监测系统是否完善有关。
3.3.1 水代谢异常高渗脱水,又称“管饲综合征”。常见于使用高渗和高蛋白质的营养液而又严格限制入水量的病人,本组发生率为3.3%。护理方法:①尽可能用等渗营养液或将营养液稀释至等渗;②适量增加水分;③监测每日的出入水量和电解质平衡。
3.3.2 糖代谢异常
3.3.2.1 高血糖本组发生率为26.7%,常见于:①使用的营养液中糖量较高;②疾病急性期应激状态下糖耐量下降;③糖尿病病人。护理方法:①营养液可改用糖尿病专用制剂或降低滴注速度,静脉滴入或皮下注射胰岛素;②消除病人的应激因素,改用肠外营养。
3.3.2.2 低血糖可见于皮下注射胰岛素而管饲饮食量不足;在治疗高血糖时突然停止喂养。本组发生率为10%。应调整胰岛素的注射量及保证管饲饮食量充足、搭配合理,或逐渐降减喂养速度[3]。
3.3.3 维生素缺乏、电解质和微量元素异常多见于长期应用自制匀浆膳或低脂营养液的病人。本组发生率为30%。营养液改用肠内营养商品制剂或适当补充各种维生素、电解质和微量元素,适当补充必需脂肪酸。
3.4 机械性并发症的护理
3.4.1 鼻咽部及食管黏膜损伤鼻咽部黏膜充血糜烂,常因胃管放置时间较长、压迫损伤鼻咽部黏膜所致。本组发生率为23.3%。应保持口、鼻腔的清洁,避免感染,营养配置合理,增强抵抗力。由于患者鼻部出汗或分泌油脂、翻身活动,都有可能使胶布脱落,导致胃管滑出。故每日更换抗过敏胶布,更换胶布时注意调整胃管的角度,并固定于鼻翼一侧的上部、中部或下部,以减少压迫时间。留置胃管的前段时间,可适当使用呋麻液滴鼻,收缩黏膜血管,防止黏膜充血水肿。一旦发现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等,应立即拔出胃管,更换鼻孔重置胃管,正确使用抗生素及黏膜保护剂。
3.4.2 鼻胃管堵塞应先查明原因。堵管常因:①鼻饲液未调匀;②药丸未经研碎即注入鼻饲管;③鼻饲液浓度高、黏稠度大、流速缓慢,黏附于管壁造成堵管。本组发生率为36.7%。因此,在鼻饲前后定时冲洗鼻胃管,连续输注肠内营养制剂时,每隔4~6小时用温开水冲洗胃管一次,防止营养物或食物沉淀于管腔内造成堵塞,应用高浓度肠内营养制剂时更需注意。通常,肠内营养制剂输注完毕后用30~50ml温开水冲洗管道,减少鼻饲液附着管壁,保持管腔壁的光滑,以免造成堵塞;自配鼻饲液用两层纱布过滤后再注入。采用温热水加压冲洗导管的方法可排除堵塞,或用注射器试向外负压抽取内容物;若因鼻饲液黏厚堵管,应告之医生后,拔除胃管,更换新管插入。
3.4.3 脱管及其预防本组发生率为30%。在工作中要仔细观察病人的病情及情绪变化,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尽量满足其需求,护理操作轻柔。由于鼻饲时间较长、留置胃管的不适,病人可能出现厌烦心理,护士应加强心理护理,采用语言和非语言沟通方式,使病人接受和配合鼻饲,防止自行拔除胃管。对焦躁不安,不配合管饲的病人,首先要做好思想工作,可酌情戴大小合适的棉布手套,以防自拔胃管。必要时给予约束带约束两上肢,同时观察局部血液循环情况。使用约束带前要向家属解释约束带使用目的及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3.5 感染性并发症的护理主要与营养液的污染和误吸有关。
3.5.1 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为80%,误吸致吸入性肺炎是鼻饲饮食中最常见的并发症。
3.5.1.1 病因①意识障碍;②鼻饲管移位,体位不当,鼻饲液反流;③咳嗽和呕吐反射受损;④胃排空迟缓;⑤应用镇静剂及神经肌肉阻滞剂等引起[4]。
3.5.1.2 预防和护理①取合适的体位:病人的体位是预防误吸的关键。床头角度>30°的半卧位是减少反流的最佳体位,用此体位可借重力作用,加速胃的排空,减少胃内容物从扩张的胃向食管反流,还可使口咽部的分泌物向咽部聚积,以刺激吞咽、减少口咽部感染的机会。鼻饲后保持该体位30~60min再恢复原体位,以利于食物消化,防止因体位过低食物逆流发生误吸。②确保胃管位置正确,鼻饲前均需检查胃管位置,测量胃管长度,通过观察胃管穿出鼻孔或皮肤处的标记变化,可以及早发现胃管的移位。机械通气病人由于气管导管压迫、咳嗽反射减弱,对于异位置管不一定有强烈反应,通过回抽胃液、X线确认胃管位置,及早发现胃管移位。③正确更换鼻胃管:每次更换胃管的前一天晚上最后一次喂食后,将管口折住,迅速拔出,以免胃管内残留食物误入气管引起呛咳。④及时判断误吸:采用多种方法判断是否误吸,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观察病人有无咳嗽及痰液性状,如含肠内营养制剂,提示有误吸。如有误吸常表现为呕吐、剧烈咳嗽后憋喘、呼吸加快;发热、紫绀;SPO2降低。如昏迷程度较深往往症状不明显,误吸不容易被发现,需要仔细观察。一旦发生误吸应及时吸痰,应用抗生素;如有脓性痰、体温高,说明有肺部感染,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⑤一旦发生误吸,立即停止鼻饲,保持呼吸道通畅,让病人取右侧卧位,吸出口鼻部反流物,尽早处理,以防发生意外。同时,遵医嘱静脉使用抗生素。
3.5.2 营养液污染本组发生率为3.3%。预防方法:①注意鼻饲卫生。鼻饲液一定要现用现配,避免时间过长而发生腐败,管饲注入器每次使用后一定用开水冲洗干净备用。②仔细清洗双手,用酒精棉擦拭营养液瓶颈。每24小时更换一次性注射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