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受体和信号B细胞和T细胞受体
tcr和bcr的基本结构
tcr和bcr的基本结构TCR(T细胞受体)和BCR(B细胞受体)是人体免疫系统中两个重要的受体分子。
它们在免疫应答中起着关键作用,帮助人体抵抗各种病原体入侵。
TCR是一种膜上受体,存在于T细胞的细胞膜上。
它由两个亚基组成,分别是α链和β链。
每个亚基都包含一个可变区和一个恒定区。
可变区由多个可变结构域组成,这些结构域的序列可在T细胞发育过程中发生基因重组,使得每个T细胞都能生成不同的TCR。
恒定区则保持不变,负责与其他免疫分子的结合。
BCR是一种膜上受体,存在于B细胞的细胞膜上。
它由两个亚基组成,分别是重链和轻链。
BCR的结构与TCR类似,也包含可变区和恒定区。
可变区的序列也会在B细胞发育过程中发生基因重组,使得每个B细胞都能产生不同的BCR。
BCR通过其可变区与抗原结合,从而激活B细胞并引发免疫应答。
TCR和BCR的结构和功能有一些区别。
首先,它们与不同类型的抗原结合。
TCR主要与抗原肽片段结合,而BCR则与整个抗原分子结合。
其次,它们传导信号的方式也不同。
TCR通过与MHC分子结合来传导信号,而BCR则可以直接与抗原结合并激活B细胞。
此外,它们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也不完全相同。
TCR主要参与细胞免疫应答,如通过识别和杀伤感染细胞。
而BCR则主要参与体液免疫应答,如通过产生抗体来中和病原体。
TCR和BCR作为人体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持机体的免疫平衡和抵御病原体入侵具有重要意义。
它们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了解免疫应答的机制,还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未来,我们可以进一步研究TCR和BCR的多样性、识别机制以及与其他免疫分子的相互作用,以更好地理解免疫系统的运作,并为免疫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
通过深入研究TCR和BCR,我们有望在免疫学领域取得更大的突破,为人类的健康和福祉做出更大的贡献。
免疫学研究中免疫细胞细胞表面受体的结构与功能
免疫学研究中免疫细胞细胞表面受体的结构与功能免疫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中的基本组成部分,它们通过检测外来的病原体和异常细胞,识别它们并启动免疫反应来保护人体免受疾病的侵袭。
免疫细胞在识别和响应外来细胞时,必须依赖表面的受体分子进行信号传导。
因此,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分子在免疫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免疫细胞表面受体的结构和功能,并探讨其在免疫学研究中的应用。
一、免疫细胞表面受体的结构免疫细胞表面受体是一种具有高度多样性的蛋白质,通常分为两类:B细胞受体和T细胞受体。
B细胞受体是一种由两个重链和两个轻链组成的膜结合受体,其中重链和轻链由可变(V)和恒定(C)区域组成。
B细胞受体的可变区域由大量的基因片段(V,D,J和C)通过随机重组而成,这种机制确保了受体的高度多样性。
T细胞受体包括由α和β或γ和δ构成的异二聚体,其可变区域(Complementary determining regions,CDR)位于α和β链的N端。
T细胞受体的可变区域和B细胞受体的可变区域一样,由多个V、D、J和C片段的随机重组形成。
除了B细胞和T细胞受体,还有一些其他的免疫细胞表面受体,例如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Fc受体(Fc receptors,FcRs)和细胞间粘附分子(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s,ICAMs)。
这些受体通常是单个蛋白质,包括一个或多个多肽区域、一个跨越细胞膜的跨膜区域和一个胞内区域,用于转导外界的信号。
二、免疫细胞表面受体的功能免疫细胞表面受体在免疫反应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例如,在B细胞中,B细胞受体识别外来抗原,与此同时,它还可以通过调节配体的亲和力和品种切换(Class switch recombination,CSR)来适应不同类型的病原体。
在T细胞中,T细胞受体识别胸腺体细胞在自身抗原透视(thymic selection)过程中选择的肽类MHC类Ⅰ或MHC类Ⅱ分子上呈递的肽段,并且在T细胞激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免疫学 T and B cells
Receptor recognizes self antigen
B
Apoptosis or anergy
V
V
V
J
C
B
Edited receptor now recognizes a different antigen and can be rechecked for specificity
B淋巴细胞亚群
B细胞的分化发育
B细胞在骨髓(中枢免疫器官)中发育成熟
Transfer fetal liver cells
Normal bone marrow
Mature B cells
Defective bone marrow
No Mature B cells
骨髓基质细胞膜表面的粘附分子如VLA-4和VCAM-1,以及分泌的细胞
免疫细胞 Cells of the Immune System
外周血中各种免疫细胞的比例
白细胞 中性粒细胞 占白细胞总数比(%) 60~70 细胞总数(x109/L) 2.4~7.4
嗜碱粒细胞
嗜酸粒细胞 单核细胞 淋巴细胞 树突细胞
0.1~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3 6~10 25~35 0.1~1
0.01~0.06
• 受体和配体均存在膜型和可溶性两种形式,均参与了共
刺激信号的介导和调节 • 共刺激分子的相互作用及其网络调节
T细胞活化的三信号
第一信号:
• TCR识别抗原,经CD3分子传递信号至细胞内 • 保证T细胞被抗原活化后产生的适应性免疫应答具有 严格的抗原特异性
第二信号:
• T细胞与抗原提呈细胞或靶细胞表面的协同刺激分子 相互作用 • 扩大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免疫效应,使已活化的T细胞 发生克隆扩增,并分化为效应T细胞
免疫细胞的变异和演化机制的分子调控
免疫细胞的变异和演化机制的分子调控免疫系统是维持生命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免疫细胞是免疫系统的核心,它们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T细胞、B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
这些免疫细胞在抗击不同病原体、肿瘤细胞等方面具有各自不同的功能。
为了应对环境中日益复杂多变的病原体,免疫细胞会发生变异和演化,从而进一步提高其免疫效果。
本文将探讨免疫细胞的变异和演化机制以及分子调控机制。
一、免疫细胞的变异和演化机制免疫细胞的变异和演化是指在免疫细胞的分化、增殖、成熟和功能发挥等过程中,通过基因重组、突变、多样性分析等机制,使得免疫系统不断进化和提高对各种病原体的识别和攻击能力。
具体机制包括:(一)基因重组基因重组是指通过DNA序列的重组来产生新的免疫受体分子。
在B细胞和T 细胞中,受体分子包括B细胞受体(BCR)和T细胞受体(TCR)。
这些受体分子通过与特定抗原结合而激活免疫细胞。
基因重组主要包括两个技术过程:VDJ重组和CDR3重组。
VDJ重组产生BCR或TCR的变异区域,而CDR3重组则决定其特异性。
这两个重组过程使得免疫细胞能够产生无限的变异多样性,从而提高对各种病原体的应对能力。
(二)突变和选择突变和选择是指在免疫细胞的分化、成熟和功能发挥等过程中,通过基因突变和选择机制来产生新的受体分子或留下有用的受体分子。
在突变过程中,免疫细胞DNA序列发生变化,从而产生新的受体分子。
在选择过程中,免疫细胞会接受或排斥某些受体分子,从而留下有用的受体分子。
这两个过程使得免疫细胞能够适应不同病原体环境的变化,并提高其对抗病原体的效果。
(三)多样性分析多样性分析是指利用DNA、RNA、蛋白质等技术手段,对免疫细胞的受体分子进行序列分析和比较,以了解免疫细胞的多样性和进化过程。
通过多样性分析,可以揭示免疫细胞受体分子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从而深入了解免疫系统的演化和功能。
二、免疫细胞的分子调控机制为了实现免疫细胞的变异和演化,在免疫细胞的分化、增殖、成熟和功能发挥等过程中,需要有复杂的分子调控机制。
B细胞和T细胞ppt课件
T细胞识别加工后的抗原
15
MHC分子的分类
MHCI结合的肽段大概为8-10个氨基酸,它将抗原肽提呈 给CD8+T细胞,而MHCII结合的肽段大概为13-18个氨基酸, 它将抗原肽提呈给CD4+T细胞。
16
MHC蛋白与器官移植
杀伤性T细胞对“外源”MHC分子非常敏感,一旦识别“外 源”MHC分子后,CTL便攻击、杀死表达该“外源”MHC分 子的细胞。 CTL能通过破坏血管,CTL切断移植器官的血液供应,结 果通常导致其坏死。 移植学家力图使供体与受体相匹配,据估计,如果在 10000个与你无亲缘关系的个体骨髓捐赠库内寻找,找到与你 的MHCⅠ类分子相匹配的概率只有70%。
1. 颗粒酶、穿孔素途径
30
2. Fas途径
31
T细胞成熟激活增殖分化总结
32
DC体内激活肿瘤患者免疫系统过程
1. DC通过血液循环迁移人体肿瘤组织。不成熟DC具有非常强 的吞噬能力,它能吞噬肿瘤来源的物质。
2. DC细胞被肿瘤来源的物质以及各种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分泌 的因子诱导成熟。
3. 成熟的DC从肿瘤组织迁移到富含T细胞的外周淋巴器官。 那里它们激活CTL和CD4+T细胞。
17
三种专职抗原提呈细胞
树突状细胞: 它是最有效的抗原提呈细胞。这些细胞组成性 的表达高水平的MHCII分子和共刺激分子,它们能激活静息T细 胞。 巨噬细胞:它只有通过内吞抗原后才能被激活,然后再表达 MHCII分子和共刺激分子B7。 B细胞:它组成性的表达MHCII分子,但只有在被抗原激活 后才开始表达B7分子。
18
19
20
T细胞受体(TCR)的重排
21
T细胞受体复合物:TCR-CD3
免疫学的基础知识
免疫学的基础知识免疫学是研究机体免疫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对抗病原体的过程的科学,涉及到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应答的机制以及免疫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等内容。
了解免疫学的基础知识对于我们维护健康、防范疾病非常重要。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人体免疫系统由多个组成部分组成,主要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三个方面。
1. 免疫器官免疫器官包括胸腺、脾脏、淋巴结和骨髓等。
胸腺是T细胞的生成和发育的重要场所,而脾脏则在体内清除老化和异常的红细胞,同时参与敌体抗血清反应。
淋巴结是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布的地方,骨髓则是B细胞生成和发育的重要器官。
2. 免疫细胞免疫细胞主要包括T细胞、B细胞和巨噬细胞等。
T细胞和B细胞是免疫应答的核心细胞,能够通过各自的受体识别抗原并发挥特异性作用。
而巨噬细胞则是初步识别、摄食和呈递抗原的重要细胞,也是炎症与免疫应答的桥梁。
3. 免疫分子免疫分子包括抗体、细胞因子和补体蛋白等。
抗体是由B细胞分泌的,能够与抗原相结合从而中和病原体或标记它们以便后续清除。
细胞因子是一类体内蛋白质信号分子,能够调节免疫细胞的活动和相互作用。
补体蛋白则参与炎症反应和体液免疫的效应过程。
二、免疫应答的机制免疫系统通过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和体液介导的免疫应答来应对各种病原体的入侵。
1. 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主要依赖于T细胞的激活和效应。
当抗原被巨噬细胞摄取并呈递给T细胞时,激活的T细胞会分化为不同的亚群,并通过多种机制对抗原感染作出反应,如细胞毒性T细胞杀伤感染细胞,辅助T细胞促进B细胞的抗体分泌等。
2. 体液介导的免疫应答体液介导的免疫应答主要是指由B细胞产生的抗体对抗原进行识别并中和的过程。
B细胞通过抗原刺激和T细胞辅助来发育成为抗体分泌细胞,分泌的抗体能够结合病原体上的抗原,从而中和它们并协助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三、免疫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免疫相关疾病是指与免疫系统功能失调有关的一类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和肿瘤等。
B细胞和T细胞课件
B细胞和T细胞
27
激活后辅助T细胞的生命周期
✓ 如果Th细胞在有寄生虫侵袭的位点离开血液时,它们就会发 现召集处于富含IL-4的环境中。IL-4可以促使为定型辅助T细胞 分泌Th2细胞因子(如IL-4,IL-5和IL-10),这些细胞因子对于 帮助抵抗寄生虫侵袭非常有效。
✓ 激活后的辅助T细胞寿命比TL的生命周期
CTL被激活后,它就会快速增殖,以建立自己的数量群。 然后,它离开淋巴结,进入血液,搜寻机体内那些入侵者 侵入、需要它去杀灭它们的部位。当它找到了这样的地方, 它就离开血液,然后诱导被感染细胞的凋亡。
激活后的细胞毒T细胞寿命比较短,一般为几天到几周。
B细胞和T细胞
B细胞和T细胞
12
B细胞成熟激活增殖分化总结
B细胞和T细胞
13
T细胞的分类
➢ T细胞可以分为三类,即杀伤性T细胞(CTL,CD8+)、 辅助性T细胞(TH ,CD4 +)、调节性T细胞(Treg)。
➢ T细胞按阶段分为三种,即静息T细胞、效应T细胞、 记忆T细胞。
B细胞和T细胞
14
T细胞识别加工后的抗原
➢ TH细胞识别B细胞上的肽-MHCII复合物,这 个识别在加上共刺激信号导致了TH细胞的激活。
B细胞和T细胞
11
➢ 激活的TH细胞开始表达CD40L,CD40和 CD40L的相互作用产生信号②,B7和CD8作 用给TH细胞提供了共刺激信号。
➢ B细胞开始表达各种细胞因子受体。TH细 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与B细胞上的细胞因子受 体结合导致B细胞增殖和分化。
B细胞和T细胞
5
抗体的类型转换
B细胞和T细胞
6
抗体的标记和中和功能
B细胞和T细胞
B细胞和T细胞
Thank you !
✓ 激活后的辅助T细胞寿命比较短,一般为几天到几周。
激活后CTL的生命周期
CTL被激活后,它就会快速增殖,以建立自己的数量群。 然后,它离开淋巴结,进入血液,搜寻机体内那些入侵者 侵入、需要它去杀灭它们的部位。当它找到了这样的地方, 它就离开血液,然后诱导被感染细胞的凋亡。
激活后的细胞毒T细胞寿命比较短,一般为几天到几周。
T细胞受体(TCR)的重排
T细胞受体复合物:TCR-CD3
辅助T细胞的产生
CTL细胞的产生
静息CTL的增殖需要辅助T细胞的帮助
记忆CTL的增殖不需要辅助T细胞的帮助
激活后辅助T细胞的生命周期
✓ 效应器辅助T细胞有两个主要职责。首先,它们存在于血 液和淋巴循环中,并可在淋巴结之间迁移,为B细胞和CTL 提供帮助。其次,在发生“战场”的部位离开血管,为先天 免疫系统和获得性免疫系统的“士兵们”提供帮助。
B细胞和T 细胞
报告人:张云龙
2010-12-02
抗体IgG的基本结构
抗体多样性的产生
在每一个B细胞中,编码抗体重链基因的染色体具有4种 类型DNA元件(基因片段)的多个拷贝存在,这4种片段 分别称为V、D、J和C。
抗体的类型及其特性
B细胞所处微环境的细胞因子决定了其 所分泌抗体的类型
抗体的类型转换
➢ 激活的TH细胞开始表达CD40L,CD40和 CD40L的相互作用产生信号②,B7和CD8作 用给TH细胞提供了共刺激信号。
➢ B细胞开始表达各种细胞因子受体。TH细 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与B细胞上的细胞因子受 体结合导致B细胞增殖和分化。
B细胞成熟激活增殖分化总结
T细胞的分类
➢ T细胞可以分为三类,即杀伤性T细胞(CTL,CD8+)、 辅助性T细胞(TH ,CD4 +)、调节性T细胞(Treg)。
B细胞和T细胞
B细胞成熟激活增殖分化总结
T细胞的分类
➢ T细胞可以分为三类,即杀伤性T细胞(CTL,CD8+)、 辅助性T细胞(TH ,CD4 +)、调节性T细胞(Treg)。
➢ T细胞按阶段分为三种,即静息T细胞、效应T细胞、 记忆T细胞。
T细胞识别加工后的抗原
MHC分子的分类
MHCI结合的肽段大概为8-10个氨基酸,它将抗原肽提呈 给CD8+T细胞,而MHCII结合的肽段大概为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8个氨基酸, 它将抗原肽提呈给CD4+T细胞。
• 成熟的DC从肿瘤组织迁移到富含T细胞的外周淋巴器官。 那里它们激活CTL和CD4+T细胞。
• CTL能有效识别杀死肿瘤细胞。CD4+T能帮助DC激活CTL, 并通过分泌IL2帮助增殖CTL。
DC疫苗制作的一般流程
1. 利用贴壁法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分离出单核细胞 2. 用细胞因子刺激使单核细胞分化为不成熟的DC细胞 3. 用细胞因子诱导DC细胞的成熟 4. 给DC细胞负载上肿瘤特异性或相关性抗原
Thank you !
CTL杀死病毒感染细胞的两种途径
1. 颗粒酶、穿孔素途径
2. Fas途径
T细胞成熟激活增殖分化总结
DC体内激活肿瘤患者免疫系统过程
• DC通过血液循环迁移人体肿瘤组织。不成熟DC具有非常强 的吞噬能力,它能吞噬肿瘤来源的物质。
• DC细胞被肿瘤来源的物质以及各种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分泌 的因子诱导成熟。
MHC蛋白与器官移植
杀伤性T细胞对“外源”MHC分子非常敏感,一旦识别“外 源”MHC分子后,CTL便攻击、杀死表达该“外源”MHC分 子的细胞。 CTL能通过破坏血管,CTL切断移植器官的血液供应,结 果通常导致其坏死。 移植学家力图使供体与受体相匹配,据估计,如果在 10000个与你无亲缘关系的个体骨髓捐赠库内寻找,找到与你 的MHCⅠ类分子相匹配的概率只有70%。
B细胞和T细胞受体对抗原的识别
B细胞和T细胞受体对抗原的识别为了识别和清除机体接触到的广泛病原体,获得性免疫系统中的淋巴细胞已经进化到可以识别来自于细菌、病毒以及其他病原体等各种各样不同的抗原。
B细胞的抗原识别分子为免疫球蛋白。
这些由B细胞产生的蛋白具有广泛的抗原特异性,而每一个B细胞所产生的免疫球蛋白其特异性是单一的。
B细胞表面作为其抗原受体的膜结合型免疫球蛋白即为B细胞受体。
具有相同抗原特异性的免疫球蛋白即抗体是由B细胞的最末分化状态——浆细胞所分泌的。
分泌的抗体在机体内与细胞外的病原体及其毒性产物结合,这是获得性免疫应答中B细胞的主要效应功能。
抗体是特异性免疫识别中第一个被确定的分子,也是被了解最为详细的分子。
抗体分子具有两种独立的功能:第一就是特异性地结合病原体中引发免疫应答的抗原分子;另外一个功能就是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后,招募其他细胞和分子来杀伤病原体。
例如:被抗体结合而中和的病毒或标记的病原体可以被巨噬细胞和补体所破坏。
这些功能是由抗体分子中的不同结构域承担的,其中有些分子的结构域是用来特异性地识别并与病原体或者抗原结合,而另外的结构域则涉及不同的效应机制。
不同抗体分子间的抗原结合区域其差异是非常大的,因此被称为可变区或V区。
这种抗体分子的多样性使得每一个抗体能够结合各自不同特异性的抗原,而一个个体产生的总的抗体库就足以使他能够识别任何实际存在的结构。
而抗体分子中负责在免疫系统中发挥效应功能的区域并不像可变区那样多变,我们称之为恒定区或C 区。
它们主要以五种不同的形式存在,分别特异性激活不同的效应机制。
膜结合型的B细胞受体由于其C区插入并维持在B细胞膜上,因此这些受体不具有这些效应功能。
它们仅仅是通过暴露在细胞表面的V区去识别和结合抗原,发挥其受体的功能,从而将信号传递到细胞内部,引发B细胞的活化,最终导致细胞克隆扩增并产生特异性抗体。
T细胞的抗原识别分子只存在膜结合型的蛋白形式,只能发挥转导信号并激活T细胞的功能。
共受体免疫学名词解释
共受体免疫学名词解释
免疫学中的共受体是指一类能够同时识别多种抗原的受体。
在免疫系统中,共受体通常是由B细胞或T细胞表面上的受体蛋白所组成的。
这些受体具有高度的多样性,能够识别各种不同的抗原分子,包括病毒、细菌、真菌等微生物以及肿瘤细胞等。
B细胞的共受体是由B细胞受体(BCR)组成,它是一种膜上的抗体分子,能够识别并结合特定的抗原。
一旦B细胞的BCR与抗原结合,该B细胞就会被激活并开始产生抗体,从而参与免疫应答。
T细胞的共受体则是由T细胞受体(TCR)组成,它能够识别被抗原提呈细胞呈递的抗原肽。
T细胞通过其TCR与抗原肽结合,从而参与调节免疫应答或直接杀伤感染细胞或肿瘤细胞。
共受体的多样性是通过基因重组和突变来实现的,这使得免疫系统能够产生数以百万计的不同的共受体,从而能够识别几乎任何可能出现的抗原。
共受体的多样性是免疫系统强大而灵活的基础之一,它确保了免疫系统能够有效地识别和应对不断变化的病原体。
这种多样性也为免疫系统提供了抗体应答的记忆,使得免疫系统在二次感染时能够更快、更有效地应对已知的病原体。
总之,共受体在免疫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们的多样性和特异性确保了免疫系统能够应对各种不同的病原体和异常细胞,从而维护机体的健康。
免疫学中的免疫应答机制和信号传导
免疫学中的免疫应答机制和信号传导免疫学是研究生物体与病原微生物、异种组织等外来物质进行特异性反应,维持生命活动的科学。
而免疫应答机制和信号传导则是免疫学中重要的研究内容,也是免疫学的核心。
本文将介绍免疫应答机制和信号传导的相关知识。
一、免疫应答机制免疫应答机制是指生物体对外来致病微生物、异种组织以及自身变异细胞等进行的特异性防御和修复过程。
免疫应答分为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
先天性免疫是非特异性的免疫反应,存在于所有生物体中,是基本的保护系统。
先天性免疫包括皮肤屏障、黏膜屏障、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补体系统等。
而获得性免疫是对抗特定外来抗原而形成的特异性防御机制,可分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主要由T淋巴细胞和自然杀伤T细胞负责,主要作用是杀伤受感染的细胞。
体液免疫则是由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共同参与的免疫应答,主要负责清除体液中的病原体和毒素。
二、免疫信号传导免疫信号传导是指免疫应答的过程中,细胞之间进行信号的传递和接收的生物学过程。
在免疫信号传导中,细胞受体是免疫细胞接受信号的关键组件。
免疫细胞表面有多种受体分子,包括T细胞受体、B细胞受体、细胞色素P450酶、Toll样受体等。
这些受体能够识别病原体的分子模式,并转化为细胞内信号。
免疫信号的传导需要涉及到多种信号分子和通路,如免疫球蛋白、T细胞受体复合物、神经递质等,信号在免疫细胞内经过复杂的转移和调节,最终导致免疫应答的发生。
三、免疫应答机制和信号传导的意义免疫应答机制和信号传导是维护生命健康的重要保障,对于人类的健康和疾病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研究免疫应答机制和信号传导可以为疾病的防治提供重要理论基础。
如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等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免疫应答机制和信号传导相关,研究相关机制对于发展有效的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意义。
另外,研究免疫应答机制和信号传导也旨在发展新的免疫疗法。
目前已有基于免疫的治疗方案在临床上得到应用,例如单克隆抗体、干扰素、疫苗等,这些治疗方案的发展完全依赖于对免疫应答机制和信号传导的深入研究。
免疫系统中的抗原识别与信号传导
免疫系统中的抗原识别与信号传导在人体免疫系统中,抗原识别与信号传导是两个非常关键的过程。
免疫系统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保护机体免受各种病原体以及其他有害物质的侵袭。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免疫系统是如何完成抗原识别和信号传导的呢?1. 抗原识别在免疫系统中,抗原是指刺激免疫反应的物质,可以是病原体的组成成分或是其他外源性或内源性物质。
免疫系统需要识别一个抗原才能针对其进行免疫反应。
免疫系统中的两种主要免疫细胞——B细胞和T细胞,都能够识别不同种类的抗原。
B细胞的抗原识别主要通过B细胞受体(BCR)完成。
BCR是B细胞表面的一种膜受体,由两个重链和两个轻链组成。
BCR的重链和轻链上都有一个可变区(V区)和一个不可变区(C区)。
在每个B细胞上,V区的结构都是不同的,这就使得每个B细胞都能识别一种特定的抗原。
当抗原结构与BCR上的V区结构匹配时,B细胞就会受到激活,并开始进行免疫反应。
T细胞的抗原识别则与B细胞稍微不同。
T细胞不直接识别抗原,而是通过一个专门识别抗原的受体——T细胞受体(TCR)来实现。
TCR也是一种膜受体,由一对α和β链组成。
与BCR不同的是,TCR的V区结构是由外部的抗原呈现细胞上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分子所呈现的。
这个过程叫做MHC限制性抗原呈递。
也就是说,当抗原被细胞内的MHC分子呈递后,与其结合的TCR就会被激活,从而诱导T细胞进行免疫反应。
2. 信号传导抗原被识别后,免疫系统就需要进行信号传导,来启动与加强免疫反应。
这个过程涉及到一系列的信号分子、细胞因子以及受体。
B细胞的信号传导主要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BCR的跨膜信号转导,它通过激活内部酪氨酸激酶和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来启动;第二阶段则是T依赖性激活,这过程需要与T细胞上的CD4+干细胞(helper T细胞)互动。
这个互动是通过B细胞表面的一种受体——CD40,和helper T细胞表面的另一种受体——CD40L来实现的。
线性表位的免疫学名词解释
线性表位的免疫学名词解释免疫学是研究生物体免疫防御机制的学科,其研究对象主要是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识别和应答过程。
在免疫学中,线性表位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所谓线性表位,是指一段蛋白质或多糖链上连续的、结构上特异性的序列。
在免疫应答中,线性表位被免疫系统中的特异性受体识别,进而引发免疫应答,包括生成特异性抗体或启动细胞免疫。
线性表位的识别对于病原体的免疫防御至关重要。
线性表位的识别依赖于免疫系统中的多种受体分子,其中最重要的是抗原受体。
在脊椎动物的免疫系统中,抗原受体主要有两类:B细胞受体(BCR)和T细胞受体(TCR)。
BCR和TCR可以辨识并结合特定的线性表位,从而触发针对这些表位的免疫应答。
在B细胞免疫应答中,BCR是表位的主要识别分子。
当病原体入侵机体后,特异性的B细胞会通过对抗原表位的辨识和结合而被激活。
BCR与抗原表位结合后,会激活B细胞,让其开始增殖和分化,最终产生能够分泌特异性抗体的浆细胞。
而在T细胞免疫应答中,TCR起到了主要的识别角色。
TCR与表位结合后,通过与MHC分子共同参与免疫识别和调控过程。
这种机制不仅能够识别由寄主细胞或抗原提呈细胞产生的表位,还可以识别病原体感染导致的细胞变化产生的新表位。
线性表位的识别是免疫应答过程中的关键一环。
通过识别特定的线性表位,免疫系统能够产生高度特异性的免疫应答,从而清除感染的病原体。
这种高度特异性的应答基于抗原受体与线性表位的相互作用,进而引发一系列复杂的免疫反应。
然而,线性表位的识别也存在一定的限制。
由于一个蛋白质上的线性表位数量有限,因此免疫系统无法对于所有可能的抗原表位进行识别和应答。
此外,病原体可能隐藏表位或改变其抗原性,从而逃避免疫系统的攻击。
这些问题使得研究线性表位识别的原理和机制成为免疫学中的热点课题。
为了克服线性表位识别的限制,在免疫学研究中逐渐发展出其他类型的抗原识别机制。
例如,非线性表位(conformational epitope)是由蛋白质的多个线性表位组成的,只有当蛋白质折叠为特定的三维构象时才能被抗体所识别。
免疫学itam名词解释
免疫学itam名词解释
ITAM是“免疫受体上的激活性结构”的缩写,全称为“免疫受体上的激活性结构(Immunoreceptor Tyrosine-based Activation Motif)”。
ITAM是一种分子结构,通常存在于免疫受体的细胞内区域,例如B细胞受体和T细胞受体。
ITAM结构包括一段酪氨酸残基和相邻的一个或多个苯丙氨酸残基,这些残基在受体激活时被磷酸化,从而触发一系列的信号传导事件。
在免疫学中,ITAM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为它们是免疫受体信号传导的关键组成部分。
当免疫受体与其特异性抗原结合时,ITAM 结构被磷酸化,随后激活一系列的信号传导通路,最终导致免疫细胞的激活、增殖和分泌免疫相关分子。
ITAM结构的功能对于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它们在调节免疫细胞的活化和抗原识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此外,ITAM结构还与一些免疫调节受体如Fc受体和一些细胞间粘附分子等的信号传导有关。
它们的研究对于理解免疫系统的功能和疾病发生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也为免疫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潜在的靶点。
总之,ITAM结构在免疫学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免疫反应的调节和免疫相关疾病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受体编辑名词解释免疫学
受体编辑名词解释免疫学受体编辑是一种在免疫学研究中常用的技术,用于对受体分子进行修改和调节。
它是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来改变受体分子的结构和功能,以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和效果。
受体分子在免疫系统中起着关键作用,它们能够识别和结合外源抗原,并通过激活信号传导通路来引发免疫反应。
然而,有时受体分子的亲和性或特异性并不足够强,导致免疫反应的效果不佳。
受体编辑技术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问题。
受体编辑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系统,定向改变受体基因序列,使其产生特定的突变或修饰。
这些突变或修饰可以改变受体分子的结构,增强其与抗原的结合亲和性;或者调节受体分子的表达水平,增加免疫细胞对抗原的敏感性。
受体编辑技术不仅可以用于改变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分子,还可以用于修改T细胞受体(TCR)或B细胞受体(BCR)基因,以增强抗原特异性的识别和结合能力。
这种定向的受体编辑可以使免疫细胞具备更强的杀伤力,更高的特异性,从而提高免疫治疗的效果。
受体编辑技术在肿瘤免疫治疗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对肿瘤细胞表面受体的编辑,可以增强免疫细胞对肿瘤细胞的识别和攻击能力。
这种针对性的免疫细胞治疗被称为CAR-T细胞疗法,已经在临床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受体编辑技术还可以用于其他免疫相关疾病的治疗,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和传染病等。
通过改变受体分子的结构和功能,可以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免疫应答,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总之,受体编辑是一种在免疫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技术。
它通过基因编辑技术对受体分子进行修改和调节,以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和效果。
受体编辑技术在肿瘤免疫治疗和其他免疫相关疾病的治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免疫学研究和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免疫学中的T细胞和B细胞
免疫学中的T细胞和B细胞免疫学是研究生物体如何识别和抵御外来物质侵袭的学科,其中最具核心作用的两种细胞便是T细胞和B细胞。
它们分布于人体的淋巴组织和血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将分别介绍这两种细胞的特征、功能以及应用。
一、T细胞T细胞又称为T淋巴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中的重要成分。
它由骨髓中的干细胞分化而来,最终定居到胸腺和淋巴结等淋巴组织中。
目前已知的T细胞类型有CD4+T细胞和CD8+T细胞两种。
1. 特征T细胞是典型的淋巴细胞,细胞直径约为7-15μm。
它们表面覆盖有特定的细胞受体,称为T细胞受体(TCR)。
TCR是由蛋白质链和多肽链组成的,具有高度的多样性,每个T细胞都有唯一的TCR。
这也是T细胞具有高度特异性的基础。
2. 功能T细胞在人体的免疫应答中起着关键作用。
它们能通过识别抗原并与其他免疫细胞协作来发挥免疫活性。
具体而言,T细胞可以分为CD4+T细胞和CD8+T细胞来进行功能分类。
CD4+T细胞主要协调和调节人体免疫应答,也叫辅助T细胞。
它们通过识别MHC II分子中呈递的抗原,产生多种免疫因子,如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等,来引导其他免疫细胞进行免疫应答。
CD8+T细胞则是杀伤性T细胞,也叫细胞毒T细胞。
它们通过识别MHC I分子中呈递的抗原,直接与细胞接触并杀死感染了病毒的细胞。
3. 应用T细胞在逆转免疫耐受、肿瘤治疗、病毒感染治疗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例如,在肿瘤治疗中,基于T细胞免疫检查点抑制等算法的CAR-T细胞治疗已经逐渐成为肿瘤治疗领域的新星。
二、B细胞B细胞指B淋巴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中的另一重要成分。
它们最初产生于胚胎发育过程中的肝脏和脾脏,之后定居于骨髓和其他组织器官中。
B细胞对于体液免疫起着关键作用。
1. 特征B细胞也是淋巴细胞,细胞直径同样为7-15μm。
它们表面覆盖有B细胞受体(BCR),BCR由两部分组成,一段是可变区,另一段是常量区。
BCR和TCR一样具有高度特异性。
免疫系统中的关键细胞B细胞和T细胞
免疫系统中的关键细胞B细胞和T细胞免疫系统是人体抵御疾病的重要系统,它由多种细胞和分子组成,共同协作来保护身体免受病原体侵害。
而在免疫系统中,B细胞和T细胞是两类关键的免疫细胞,它们在病原体抵御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重点介绍B细胞和T细胞的特点、功能以及相互配合的免疫应答过程。
一、B细胞的特点和功能B细胞是一类源自骨髓的免疫细胞,主要存在于脾脏和淋巴组织中。
B细胞的主要功能是产生和分泌抗体,参与体液免疫应答。
B细胞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受体多样性:B细胞表面有一种受体称为B细胞受体(BCR),BCR可以识别并结合抗原,每个B细胞的BCR具有不同的特异性。
2. 多能性:B细胞有能力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
浆细胞是B细胞分化后的产物,其主要功能是产生大量的抗体,帮助清除入侵的病原体。
记忆B细胞则可以长期存在于体内,对再次遇到的抗原做出快速反应。
3. 体液免疫:B细胞主要参与体液免疫应答,即通过分泌抗体来中和病原体并促进其清除。
抗体具有特异性,可以结合和中和特定的抗原。
二、T细胞的特点和功能T细胞是一类源自胸腺(或称为胸腺细胞)的免疫细胞,主要存在于胸腺、脾脏和淋巴组织中。
T细胞的主要功能是调节和执行细胞免疫应答。
T细胞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受体多样性:T细胞表面有一种受体称为T细胞受体(TCR),TCR可以识别并结合抗原,每个T细胞的TCR具有不同的特异性。
2. 多能性:T细胞分为几个亚群,包括辅助T细胞(Th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Tc细胞)等。
不同的T细胞亚群具有不同的功能,如Th细胞可以分泌细胞因子来调节免疫应答,Tc细胞则可以杀伤感染的细胞。
3. 细胞免疫:T细胞主要参与细胞免疫应答,即通过识别和排除被感染的细胞来清除病原体。
T细胞通过识别抗原和MHC分子的结合来判断细胞是否异常,并执行相应的免疫作用。
三、B细胞和T细胞的相互配合B细胞和T细胞在免疫应答过程中相互配合,形成了免疫系统的重要调控机制。
简述免疫学的基本原理
简述免疫学的基本原理免疫学是研究机体对抗外界入侵物的防御系统的科学,包括先天免疫和获得性免疫两个方面。
免疫学的基本原理涉及到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识别和记忆、免疫效应机制等多个方面。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免疫系统的基本组成。
免疫系统主要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
免疫器官包括骨髓、胸腺、淋巴结、脾脏等,是免疫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
免疫细胞主要包括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它们在免疫反应中起到关键作用。
免疫分子主要由免疫球蛋白和细胞因子组成,其中免疫球蛋白有抗原结合和免疫效应的功能,细胞因子调控和调节免疫反应。
免疫系统的另一个基本原理是免疫识别和记忆。
在免疫系统中,存在着对外界入侵物的高度识别能力。
这种识别能力主要由受体分子,即B细胞和T细胞受体,以及与受体分子配对的抗原分子所提供的信号来实现。
免疫系统能够通过对入侵物的抗原进行识别,并将其分为非自身和自身两类。
非自身抗原通常是病原体或其他外来物质,而自身抗原则是指机体自身细胞表面的分子,免疫系统需要避免对自身抗原的攻击。
一旦免疫系统识别到非自身抗原,将会启动免疫反应。
免疫系统的免疫反应是其另一个基本原理。
免疫反应是免疫系统对入侵物抗原的应答,包括两种类型的免疫反应:先天免疫和获得性免疫。
先天免疫是指与生俱来的非特异性抵抗能力,主要通过机体的屏障和特殊细胞来实施防御,例如皮肤和黏膜屏障、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
获得性免疫是指通过机体对遇到的抗原产生免疫应答,并产生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的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
获得性免疫主要由B细胞和T细胞来实施,其中B细胞负责产生抗体,T细胞则参与细胞免疫和调节免疫反应。
免疫反应的效应机制是免疫系统最关键的部分之一。
当机体感染病原体或遇到其他抗原时,免疫系统会启动免疫应答来清除它们。
这个过程包括多个步骤,如抗原的摄取和处理、抗原的呈递和展示、淋巴细胞的激活和增殖、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的效应等。
其中,淋巴细胞和抗体是免疫反应中的关键要素。
免疫系统中T细胞与B细胞的相互作用研究
免疫系统中T细胞与B细胞的相互作用研究免疫系统中的T细胞和B细胞是免疫反应中的两个重要成分。
它们通过相互作用,协同作用,共同维护我们身体健康。
近年来,T细胞和B细胞相互作用的研究成为免疫学界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从它们的结构,功能和相互作用的机制三个方面,探讨T细胞和B细胞在免疫系统中相互作用的研究。
一、T细胞和B细胞的结构与功能T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淋巴细胞的范畴。
它们都有一定的细胞膜蛋白,也称受体,可以识别抗原,参与免疫反应。
但是它们在识别抗原的机理和方式上又有所不同。
B细胞有一种Y型受体,也称为抗体。
B细胞能够把自己的抗体分泌到细胞外,从而形成溶血素,逐渐清除体内其他细胞表面的相同抗原。
B细胞也能够覆盖在抗原上,从而直接吞噬它,进一步触发免疫反应。
B细胞所分泌的抗体可以与抗原进行特异性结合,从而中和,凝集和沉淀抗原。
T细胞则有一个特别的受体,也称为T细胞受体。
它们不能像B细胞一样分泌抗体,但是它们通过识别各种抗原特异性和受体互补的方式,帮助机体对抗感染和肿瘤。
T细胞有两种主要成分,一种是CD4+T细胞,又称为辅助性T细胞,是帮助其他免疫细胞发挥作用的重要成分。
另一种是CD8+T细胞,又称为细胞毒性T细胞,它们能够识别并杀死感染细胞。
二、T细胞和B细胞相互作用的机制T细胞和B细胞在免疫反应中相互作用的机制非常复杂。
它们的相互作用经过了三个主要过程:识别、激活和杀伤。
1、识别T细胞和B细胞都通过识别抗原,完成相互作用的第一步。
当B细胞通过表面抗原受体识别到抗原后,抗原处理的片段会被呈递给T细胞。
T细胞通过细胞表面的受体识别到这些片段,从而启动下一步的激活过程。
2、激活一旦识别到相同的抗原,T细胞就会对B细胞进行刺激,通过增殖和分化来大量产生抗体,以帮助机体杀灭感染的病原体。
T细胞为此需要活化,即需要得到细胞表面上特异配体的刺激,这种刺激即为抗原,同时又要寻找与之相应的B细胞。
3、杀伤T细胞对B细胞的刺激是通过细胞膜蛋白CD40和CD40L之间的结合完成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原表位(Epitopes)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免疫细胞不识别或作用于 完整的抗原分子,替代的 淋巴细胞仅识别大分子中 个别的位点,这些位点称 为抗原表位(Epitopes)或 抗原决定簇(Antigen determinants)
淋巴细胞与复杂抗原的相 互作用,可能发生在抗原 结构的几个不同水平上。
天然免疫与适应免疫的比较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反应时间 特异性 多样性 记忆反应 非己识别 可溶性成
分 主要细胞
型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表3-1 天然免疫和适应免疫
反应时间:分/小时; 天 特异性:对病原体相关的分子和分子模式及死亡/损伤产生的分子的特异性;
有免疫原性也有抗原性,但是反之并非这样。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抗原与半抗原
免疫原(immunogen), 具有免疫原性
半抗原(hapten), 仅具有抗原性
抗原/免疫原(antigen /immunogen,在同一动物机 体内是同意词),能够诱导 机体免疫反应并与相应抗体 或T细胞受体发生特异反应 的物质。
一个物质能否作为抗原,既 取决于机体,也取决于抗原 本身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免疫系统的抗原结合分子
抗体 (免疫球蛋 白,Ig)
T细胞受体 (TCR)
主要组织相 容性复合体 (MHC)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导致免疫原性的抗原特性
外源性 分子大小
MW.>5000-10000 化学组成与复杂性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半抗原的免疫特性
半抗原仅具有抗原性(反应 原性,特异性)
当与某种载体偶联后(半抗 原载体结合物,haptencarrier conjugate)能表现 免疫原性
半抗原载体结合物的特异性 存在三类抗原决定 1)半抗原决定簇 2)未受影响的载体蛋白表 位 3)半抗原和载体分子结合 区形成的新表位
高特异性,区分微生物或非微生物分子结构微小的差别 多样性:有限数量的保守的胚系编码受体(germ line-encode receptors)
; 高度多样的;在每个个体中(具有)由受体基因遗传重组产生的极大 数量的受体 记忆反应:有些(见于无脊椎动物的天然反应和小鼠/人的NK细胞);持久 的记忆,随后的(再次)感染具有更大程度的更快反应 我/非我区分:完美的,在宿主内无微生物特异的我/非我模式;非常好的, 偶然因(我/非我)区分失败导致自身免疫疾病 血液或体液中可溶性成分:许多抗微生物肽和蛋白和别的介质;抗体和细 胞因子 主要细胞型:噬菌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自然(NK) 杀伤细胞,别的白细胞,上皮细胞和内皮细胞;T细胞,B细胞,抗原-递 呈细胞。
B、T淋巴细胞识别不同的 抗原表位。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B细胞抗原表位的特性
天然蛋白的B细胞抗原表位通常由蛋白表面的亲水氨基酸组成,易于 接近膜结合或自由的抗体。
顺序抗原表位(Sequential Epitopes),连续抗原表位(Continuous Epitopes),蛋白质一级结构
生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第一节 抗原与抗原结合分子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抗原性与免疫原性
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诱导体液和/或细胞介导的 免疫反应的能力。
抗原性(antigenicity),与免疫反应最终产物(如抗体和 /或T细胞表面受体)特异结合的能力。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第三章 受体与信号:B细胞和T细胞受体
Receptors and Signaling: B and T-Cell Receptors
第三章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受体与信号:B细胞和T细胞受体
• 抗原和抗原结合分子 • 抗体:B细胞抗原受体 • TCR: T细胞抗原受体 • B细胞和T细胞受体信号 • B细胞和T细胞受体的产
(MHC,BCR和TCR等)基 因严重影响免疫原性 抗原的免疫方式
免疫剂量、免疫途径与 免疫次数 佐剂的使用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佐剂(Adjuvants)
定义:当与抗原混合一起注射能增强抗原免疫原性的物质。 佐剂增强免疫原性的主要表现方式:
1)延长抗原的存在 2)增强辅刺激信号 3)局部炎性增强(肉芽肿,granuloma,或其它炎性细胞反应) 4)使被刺激的淋巴细胞非特异性增殖 费氏佐剂(Freund’s adjuvants) 1)不完全佐剂(IFA):
石蜡油、羊毛脂等,可减少抗原用量到1%,延长抗体合成期 2)完全佐剂(CFA):
在IFA中加入结核菌或该菌细胞壁,其作用在于增强宿主细胞介 导的免疫应答及抗体合成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常用佐剂基本作用方式
费氏 佐剂
延长 抗原 的存 在
增强 辅刺 激信 号
局部 炎性 增强
非特 异性 刺激 淋巴 细胞
结构抗原表位(Continuous Epitopes),不连续抗原表位 (Discontinuous Epitopes),蛋白质三级结构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蛋白质结构与抗原表位
一级结构与顺 序表位
二级结构与抗 原反应性
三级结构与结 构表位
四级结构与结 构表位、免疫 原价数
如异聚物比同聚物免疫原性 更强 抗原加工和递呈的敏感性
如不可溶的大分子通常是比 可溶性小分子免疫原性更强 (不可溶的大分子易于吞噬和 加工);不能被降解递呈的大 分子物质免疫原性很低。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外源性(Foreignness)
机体对“我/非我” (self/nonself)的识别导致免 疫反应
我 耐受 (在淋巴细胞发育期间未成熟淋巴细胞与自身成分相 接触,克隆清除) 非我 反应 (抗原在这一关键时期没有与未成熟淋巴细胞相接触 )
免疫原与被免疫动物之间在系统发育上距离的远近, 免疫原保守性的强弱,影响免疫原性的强弱。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导致免疫原性的生物系统
宿主的遗பைடு நூலகம்组成 宿主的抗原结合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