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判性地域主义建筑理论对中国建筑实践影响研究
建筑中批判的地域主义的几点基本问题
Fra Baidu bibliotek
的变化 , 和信 息 的发展 影 响了整个 人 类发 展 , 交通 全球 化不 可避
免 的发 生 了 。
对于建筑 的发 展具 有很 重 要 的一 个 方法 论 , 就是 批 判 的思 考 。什么是批判 的思考 , 通俗地讲 , 批判性 思考 就是 : 对一 切不 轻
首先建筑是有 自己的灵 魂的 , 建筑师 和 当时 工匠们 的全部 信 、 是 不盲从 、 不屈服 、 武 断、 不 不虚 骄 、 固定 、 保守 。哲 学家 巴 不 不 灵魂 的体现 , 筑师和工匠们 的思想 , 艺 , 深地 在他们 的作 品 斯噶有一句名 言 :人 只是 自然界中一根脆 弱的芦 苇 , 这是 一根 建 技 深 “ 但
这个时代精 神是 非常有必要 的。在工业 革命之前 , 们的生 活各 筑与空问 的哲 学 的作 品) 所 以 , 天 讨论 的 问题 就 是客 观 因素 人 , 今 个方面 只处 于 自己的地 区的范 围之 内, 远距离 通讯旅行 都是 在普 的——地域主义和 主观 因素 的— —建筑 的哲学 观 , 们是 如何结 它 通人 的 日常生活范围 以外 , 大家热爱 着 自己生存 的土地 。但 是在 合在一起来主导文 明发展 中的建 筑设计 实践 , 让我们 批判 的思 考 工业革命 之后 , 人类 的社会 、 业 、 济各个方 面发 生了翻 天覆地 当今建筑 的设计发展 。 工 经
全球化世界中批判性地域主义建筑及其特点
浅谈全球化世界中的批判性地域主义建筑及其特点
摘要:“全球化”表现在建筑和景观上的同化作用迫使当代建筑师利用包括“批判性地域主义”在内的理论,作出新的选择来关注地方文化,贴近地域的地理特色并延续它们的存在。在对建筑的地域主义价值进行严密的分析与重估时,将讨论置于宽阔的历史背景之下,用丰富的图例巧妙分析并严密论证了当代建筑最显著的一种趋势在全球范围内的价值与活力。
关键字:全球化、地域主义、批判性
中图分类号:g2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古典著作中对地域主义建筑最直观的描述,见于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地域主义是只建筑上吸收本地区民族的、民俗的风格,在建筑中体现出一定的地方特色的设计思潮。从广义来说,地域建筑的含义是宽泛的,建筑的空间性和地点性决定了任何建筑都有地域性。而批判性地域主义建筑是基于特定的地域自然特征、建构地域的文化精神和采用适宜技术经济条件建造的建筑。“批判性地域主义”其实质就在于它既精辟地关注地域建筑的文化内涵,又能高瞻远瞩的发扬时代批判与创造精神。批判地域主义承认现实生活和技术发展,但强调对技术强制性应用;也尊重文脉、环境、历史和文化,但反对折中主义的建筑式样;对于现代主义运动采取批判的态度,但绝非某些历史主义和新古典主义所有的全盘否定的态度。在全球化满眼的今天,“地域主义”的气质仍然鲜明,甚至更加光彩夺目。一方面是全球化干涉无孔不入的渗透,另一方面则是地方
性的挣扎和艰难地延续。
芒福德认为地域主义并非是简单的采用“地方材料”或“结构”,这两点中的任何一个都无法与“全球化”相抗衡。他认为“地域主义建筑”必须力图克服世界上不同民族之间的鸿沟...... [1]芒福德重新定义的地域主义,还担负着协调人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的作用,使人们能够“感到安适自在”。一直以来接触现代主义,明白建筑的空间的重要性,太过理性的去看建筑,就会慢慢失去对于建筑感性的思考,建筑的地域化和多样化阐释,使建筑摆脱了过分现代的阴影,真正的建筑大家,如斯卡帕做好每一个建筑的局部到做好建筑的整体,基本达到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境界。自20世纪60-70年代以来,世界各地进行批判的地域主义实践的建筑师已经成为建筑实践和理论领域不可忽视的一支重要力量,弗兰姆普顿在《走向批判的地域主义》[2]一文中就已经讨论了阿尔托、博塔、西扎等欧洲建筑师,以及日本的安藤忠雄等从地方要素入手所进行的独特建筑实践。在他的《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3]的“批判性地域主义”一章中举出丹麦建筑师伍重,巴西的尼迈耶,苏黎世的e吉塞),米兰的格里高蒂,奥斯陆的费恩,威尼斯的斯卡帕和雅典的康斯坦丁尼迪斯作为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批判的地域主义”建筑实践的建筑师。他特别分析了始于20世纪50年代反对国际主义的西班牙加泰罗尼亚民族主义运动建筑师的建筑实践。1951年加泰隆建筑师波伊加斯发表了《产生一种巴塞罗那建筑的可能性》[4]从而表明了现代地方建筑文化的复杂和混杂性原则。巴
批判性地区建筑师--东西方比较
建筑师的教育背景
阿尔托对建筑的最早印象源自 其九岁时,在5年轻的芬兰杂志上看 到的埃利尔#萨里宁设计的一些作品 1916年阿尔托结束了他中学生活,也 就是在这年的夏天和秋天,他开始以 学徒的身份为他的老师赛勒瓦 (salervo)工作,这也是他初次接触 到建筑的领域。 1916年秋天,阿尔 托到达赫尔辛基进入了赫尔辛基理 工大学。
建筑师家庭背景
阿诺.玛赛奥
北山孝二郎
阿尔托的建筑师妻子阿诺.玛赛 奥,他们的蜜月是在意大利度过的 ,那里紧紧联系着着地中海地区的 文化,这对阿尔托以后的人生产生 了深远的影响。阿尔托1927年把他 的事务所移到了图尔库,并与埃里 克布里格曼合作,他的事务所又于 1933年迁往赫尔辛基。阿诺.玛赛奥 不幸于1949年死于癌症。阿尔托和 伊莉莎1952年结婚。
双胞胎中的弟弟是北山孝雄, 在东京开设北山创造研究所,经营 企业经营顾问、商品设计。最初的 建筑作品-玫瑰花园;位在神户市 生田区)是在1977年时,与弟弟孝 雄所属的浜野商品研究所一起共同 合作。3兄弟中最小的弟弟是建筑师 北山孝二郎(因为与美国建筑师彼 得;爱森曼的合作而知名)。
博塔父母离异对其造成精神上 的伤害,他希望以人为的努力在山 区小镇寻求庇护的心理变得利索应 当,所以在其作品中常出现坚实入 堡垒的设计
2、产生背景以及发展
批判的地域主义建筑实践自20 世纪 50-60 年代开始,到A·楚尼斯和弗兰姆普 顿在1980年代对其的总结,以及至今的蓬 勃发展都说明这是一种具有生命力,一种 有价值、有潜力、严肃、特定、现代而且 是地方的建筑思想和实践。
地域性建筑概念以及影响因素分析
地域性建筑概念以及影响因素分析
摘要:本文系统的分析了地域性的概念以及地域性的主要包含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建筑的概念和人类需求理论,分析了地域性的4个方面对于建筑的影响,从而得出地域性建筑的概念和地域性建筑的影响因素。
关键词:地域性、地域性建筑、影响因素
在文化的全球化的过程中,建筑也不可避免的全球化,由此带来的结果便是地域特色的逐步消失。地域性建筑,相对于全球化建筑的一个词汇,在人们追求文化的自我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同时,成为了建筑界的热门词汇。
研究地域性建筑这个词汇的概念,首先,将“地域性建筑”这个词汇进行拆分,拆为“地域性”和“建筑”两个词汇。我们首先必须应当了解,地域性的概念、地域性包含的方面和影响地域性的主要因素。
1.地域性
1.1地域性的概念
地域性是基于“地域”这个词汇所衍生出的词汇。地域的概念:地域通常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是自然要素与人文因素作用形成的综合体。一般有区域性,人文性和系统性三个特征。
地域性的概念,便是基于地域(即是以客观上的空间作为载体),一个多元化,多维度的现象的表示。
1.2 地域性包含方面
地域性主要包含四个方面方面的内容:a.地理;b.历史文化;c.经济;d.政治。
下面将具体分析地域性所包含的四个方面的概念、内容,为地域性建筑可能产生的影响做铺垫,提供可参考的影响要素。
A.地理
地理是研究地球表面的地理环境中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地域性,首先最主要的包含方面就是地理方面。但是这里的地理,并不是单纯的只是空间上的地理的概念,而是以空间上为载体,该区域的物理特性,包含地形地貌、气候等自然因素。
地域主义
基本概念
1. 广义地域主义
“广义地域主义”之于建筑理论,又包括“乡土主义”、“当代乡土主义”、“新地域主义”等。所谓“新地域主义”,顾名思义,是对“传统地域主义”的反思和改良,是“传统地域主义”进化到“批判的地域主义”之间的折中,往往是利用现代材料和科技手段,融会当代建筑创作原则,针对特定地理和气候条件而设计的、带有某些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由于这种建筑能够在一些相类似的地区使用和推广,相比传统的地域性建筑有更大的适应性,因而我们可以统称为“广义地域主义”建筑。
2.批判的地域主义
由于越来越多的人看清了“机械性地域主义”的狭隘性和“民族主义”倾向并试图改变这种局面,于是“新地域主义”应运而生并逐渐“红旗漫卷”。“新地域主义”对“机械性地域主义”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并尝试进行改良,这就使其更加理智和具有“批判性”——直至“批判的地域主义”理论的形成。“批判的地域主义”与广泛意义上的“地域主义”有明显的继承关系,即都具有相同的传统和强调地方性。区别在于“批判的地域主义”讲求原创性,旗帜鲜明地反对绝对的“历史主义”的一厢情愿,反对“机械性地域主义”的小妇人般的浪漫和惟美。对于传统的继承,有独到的见解并更加技巧性。“批判的地域主义”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是选择性的和“批判性”的。
3.批判的地域主义不是乡土建筑
批判的地域主义并不是用来描述“民居”或乡土建筑的。因为乡土建筑是通过气候、文化、社会和手工艺的结合自发产生的。批判的地域主义是用来描述和识别近来出现的不同地区的“学派”。这些学派的目的是以批判的态度表达和服务于它们赖以存在和立足的有限的区域和民众。这种地区主义依靠地区社会和政治上的自主意识,并将这种意识与建筑专业知识联系起来。批判的地域主义的出现有赖于一种强烈的对自主性认同的追求,一种强烈的对个性的认同,一种对文化、伦理和政治独立的渴望。哲学家保罗·里克尔(Paul Ricoeur)认为仅有通过当地文化与大同文化之间的互相滋润,杂交的“世界文化”才能出现。他暗示这要看地区文化是否具有重新创造一种能够存在并作为今后发展基础的传统[6]。
论批判性地域建筑特征——以苏州博物馆为例
面的造 诣和意 境 。此 墙下
的假 L 【 J 抛 开 中闲 传统假 山使用 太 湖 的造 景 手法 . 采川中网【 { 典 绘 两 的创 意 手法 , 运用 片 石在 白墙 的背 景 下拼 贴 出 ¨ 嘶 中的 I I I 峦, 创造 ¨ j 具 有现 代 气 息 的 山 水景 观 , 暗示 了新馆 与 1 日的苏 州 拙政 一脉 卡 H 传+ 义 吸 收 现 代建 筑
受, 依据 建 筑 的地 环境 和 蛙地 条件 米进 设 计 . 注 承 建 筑 与周 边 环 境 的
渊父 系 ; 反对为 J , 形 式 而形 式 和“ 游世 义明 ” 的设汁, 注 重人 的心理 感 受 , 反对
・
苏州 博物 馆 在 细部 处 理 和 结 构 设计 方 面 f ‘ 分 注m 中 I 传统 建 筑元 素 和 西 方 现代 建筑 元 素 的融合 , 借 鉴西 方现 代 建筑 简 洁的 i 角形 年 l I 平 行四边 形 等
圜
建筑理 论 与设计
论 批 判 性 地 域 建 筑 特 征
— —
以 苏 州博 物 馆 为例
建筑中批判的地域主义的几点基本问题
建筑中批判的地域主义的几点基本问题
黄蔷薇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042)
摘要:结合建筑自身功能及建筑发展的本质,探讨了建筑中地域主义的内涵及外在表现,批判性的思考了建筑对文脉与地域的传承及创新,指出地域性与全球化并不冲突,应将两者结合起来,共同进步。
关键词:建筑,地域主义,全球化,批判的思考
中图分类号:T U-023 文献标识码:A
在建筑历史发展的漫长岁月中,从人类文明的初始就赋予了
建筑其本身功能以外的含义,并且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建筑也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在认识到建筑的本质和它的系统结构时,认识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主要社会功能和它的演变规律,对于我们这个时代进行有效的创造性地探索并且发掘出体现这个时代精神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工业革命之前,人们的生活各个方面只处于自己的地区的范围之内,远距离通讯旅行都是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范围以外,大家热爱着自己生存的土地。但是在工业革命之后,人类的社会、工业、经济各个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交通和信息的发展影响了整个人类发展,全球化不可避免的发生了。
首先建筑是有自己的灵魂的,是建筑师和当时工匠们的全部灵魂的体现,建筑师和工匠们的思想,技艺,深深地在他们的作品上得到体现。但是建筑师的成长过程深深的烙上了这个地域的文化背景。其次人是精神的动物,拥有个体的世界观及人生观,也就是自己的哲学观。在建筑设计的因素中,建筑师或者开发者对建筑的哲学观是影响建筑形态的最关键的因素,而技艺等其他方面仅仅是形式的表达,只有渗透出思想的建筑才是具有生命力的。
地域主义建筑实践特点分析
江浦校 区的核心和标志性建筑 , 在校区的建设过程 中十分受到重视。图书 筑仿佛嵌 入场地 内的一块巨石。从旅馆的咖啡厅 向下望去 , 仅能望见一片 馆 主体 于2 0 0 6 年9 月竣工 投入使用 。建筑功能包 含有两个 主要 的使用 单 生机勃勃的草坪 ,仔细看才能发现屋顶绿化覆盖下的建筑的屋顶和屋顶 位: 外语计算 机中心与图文信息 中心。图文信息中心是主体 , 建筑 面积为 上分布着 的带形采光 的天窗。整个建筑仿佛是 与土地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 2 . 4 7 Y 余平方米, 布置了各类 阅览 室、 书库 以及 内务 制作 等。外语 计算 机中 建筑 物内部 的空间具有 很强的秩序 , 卒姆托严格 的实现了沐浴行为
空间的特性。不同地域 中地形 的特点对地域性建筑具有直接 的作用 , 建筑 度为 1 2 0 0 米, 村里生活着大约3 o o f  ̄ 7 居 民。该项 目是对原有旅馆的改扩建, 处理的与地形地貌和谐相处 ,减少对于基地 的破坏 同时建筑 的体型与地 卒姆托在处理新建筑与老建筑 的结合上 ,不是通过新建筑的模仿来协调 形地貌 契合的关 系可 以表达 出对地域性的尊重。 与老建筑 的关系 , 而是弱化 了新建筑 的存在 , 突 出了建筑的外部环境为设 南京工业 大学江浦校区图书馆 由何镜堂先生主持设计 。该项 目的建 计主题。新建筑与原有旅馆除 了通过一条地下的通道相连 , 建筑外部没有 筑 面积为 3 . 6 万平方米, 读者规模2 . 5 万, 藏书 1 0 0 万册。作为南京工业大学 其它的联系 。建筑用石材作为建筑的外表面 , 建筑的体型方正规则 , 使建
浅谈批判地域主义下的民居建筑重构
由李 晓东设计 的淼庐 吸 收了传统 纳西族 的文化 ,打破住 宅原有 的封 闭空间 ,将周 边 的 自然环境 弓I人 民宅 。该项 目坐 落于云南丽江玉 龙雪山脚下 ,左邻右舍都是 山 ,因此 ,“与 自然 环境 同居”就成为 了该项 目的 主题 。与 传统 的纳西族 民居相 比,李晓东主要针对住宅的庭院空间进行重构。
2.1 丽 江 纳 西 族 传 统 民居 作 为 一个 少数 民族 ,纳西 族对 于 自然 的追 求是 天生 的 。
他们认 为 自然就是美 ,刻板 的追 求规矩不如 随意的表现 ,不应 刻 意 改造 环 境来 服 从 人类 自己 ,人 类 最 应顺 应 的 是 自然 趋 势 。同时 ,纳西族 的宗教信仰—— 东 巴教 ,与他们 民族本 身一 样 ,顺应 自然 。一切都反 映出纳西人民对 自然 的崇拜 ,也 反映 在 他们 的传 统 民居 上 。“三坊一 照壁 ,四合 五天井 ,走 马转 角 楼 ”是纳西族 民居 的传统格局 ,基本单位 为三开间 ,中间厅 堂 , 两侧两房 ,设独立式 门楼 ,在此 基础 上组 合成 多变 的院落。
淼庐仍 旧保 留了民居 中“三坊一 照壁 ”的传 统形式 ,但 将 照壁 方向改变 ,从 建筑正对 面改为侧对建筑 。同时 ,拉 长了建 筑 开始之前 的节奏 ,将 中国景 观设计 的手法 融人该设 计 。李 晓 东想在在 空旷 的场所 中营造 出能够“纳虚 ”的建 筑 ,能够纳 得住气 ,在空 旷的地方有让人停 留的念想 。因此 ,住宅 的庭 院 在开放 的同时 ,需 要形成一系列具有 冥想氛 围的内敛庭 院 ,隔 而不堵 。石 墙 、水 池将 庭院与外 界分 隔开 ,给人 以围合感 ,却 在视线 上与 外界连通 。从人 口进入 厅堂 的空间序 列上 ,李 晓 东也进 行 了精心设计 。经过 照壁方 向改变 的大 门后 ,转 折便 可见到 内院静谧 的水面 ,水 面和 山景掩 映在细密的百 叶之后 , 朦 朦胧胧 。巍峨 的高山倒映在平整 的水 面 ,相 映成趣 ,互 为衬 景 。李晓东 曾经 这样 比喻 :“大 片的水面就像一个托盘把 房子 托起 ,很 大一 个盘 子 ,中间是小 小 的一道 菜 。”通 过水 面看 出
浅析高迪设计的地域性及其对中国设计的启示
2018-06
文艺生活LITERATURE LIFE
文艺设计
浅析高迪设计的地域性及其对中国设计的启示
马修瑶赵艳红潘彦旭
(山东建筑大学,山东济南250000)
摘要:安东尼奥·高迪出生于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这片以浪漫著称的欧洲土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多种文化的碰撞深深的影响了高迪的建筑艺术风格。可以说,加泰罗尼亚成就了高迪,而高迪也使加泰罗尼亚闻名于世界。高迪将乡土艺术传统转化为个人艺术语言,使其设计具有鲜明的地域精神。这在二十一世纪现代主义横行的当下,仍值得我们深思和借鉴。
关键词:高迪;乡土传统;艺术语言;地域精神
中图分类号:TU-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8)17-0038-01
一、高迪设计中地域文化的体现
“每一座建筑的高贵性取决于它是否符合其目的,而这些目的是随着气候、土壤和民族风俗的变化而变化的。”(约翰·拉斯金)①加泰罗尼亚是高迪作品的土壤。他一直从当地的文化和艺术中汲取灵感,他把这种地域的元素以建筑的形式表现出来,又通过建筑实践不断的推进地域风格的传承和发展。
总的来说,高迪的建筑是在地域文化长期积淀之后,经过个人天才式的创作以及社会经济催化的凝结。他根据不同项目的功能要求以及环境条件,不断涌现新的灵感和创意,研究新的结构体系和形式,研究建筑与环境、自然、历史以及人的精神境界的联系。
我们可以通过高迪的建筑看到他对本土建筑文化和自己创新精神的坚持。高迪活跃的时代正好是钢筋混凝土大行其道的年代,20世纪初期,建筑正处于古典与现代的过渡期。建筑师们都在探索新的建筑语言。而高迪坚定的选择自己的风格,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建筑艺术品。这在倡导本土主义建筑的今天,对我们有非常重要的启示作用。
建筑的澄明--批判的地域主义建筑创作及其主体能动性探讨
建筑的澄明--批判的地域主义建筑创作及其主体能动性探讨杨华刚;王绍森;刘馨蕖;张晨
【期刊名称】《新建筑》
【年(卷),期】2022()6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主体能动意识觉醒和批判的地域主义建筑创作从思想到实践均高度互为参照。批判的地域主义作为近代西方建筑学的重要思想被引入中国,成为中国建筑师反思和建构自我话语体系的重要理论工具,也直观地见证了中国建筑师对自我独特观点表达的主体意愿和不懈求知。文章在概念解读的基础上,围绕主体能动性探讨设计主体、建造主体和接受主体对批判的地域主义建筑创作的改良和拓展,同时也作为一种批判和反思的力量,推动时下中国地域建筑创作的主体省思和自我救赎。
【总页数】5页(P124-128)
【作者】杨华刚;王绍森;刘馨蕖;张晨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烟台大学建筑学院;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201
【相关文献】
1.地域建筑文化内涵与时代批判精神——《批判性地域主义——全球化世界中的建筑及其特性》中文版序
2.中国地域性建筑创作契机的思考与批判
3.现代性与地
域主义——解读《走向批判的地域主义——抵抗建筑学的六要点》4.批判的地域主义的当下意义的批判性探讨——基于对巴瓦和RCR建筑作品的比较阅读5.地域哲学与现代主义
——关于批判性地域主义的建筑哲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传统材料在批判性地域主义建筑中应用的解读
传统材料在批判性地域主义建筑中应用的解读
作者:张莹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年第03期
摘要:对批判性地域主义概念的解读与特点进行归纳,提出传统材料在这种地域性建筑中的应用方法与实践,为现代建筑思维提出这种新的想法得解读。
关键字:批判性地域主义,传统材料
中图分类号:TU5 文献标识码:A
1、批判性地域主义的概念
地域主义是指建筑上吸收本地区民族的、民俗的风格,在建筑中体现出一定的地方特色的设计思潮。从广义来说,地域建筑的含义是宽泛的,建筑的空间性和地点性决定了任何建筑都有地域性。而批判性地域主义建筑是基于特定的地域自然特征、建构地域的文化精神和采用适宜技术经济条件建造的建筑。
而这里的“批判性”指的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表明,无论在哪种政治环境下,从文艺复兴以来,每当外部的政治力量无视地方的独特性,无论是建筑、城市还是景观,给其强加某种国际化、全球化和普适性的建筑模式时,就会有力量对这种趋势进行批判和反抗。
2、传统材料在批判性地域主义的建筑中的呈现方式
对于建筑物来说,传统的当地材料取材方便,给人的感觉也较熟悉,是地域主义建筑师首选的建筑财材料,可是在科学与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传统的当地材料还能否满足建筑的需求?虽然它能唤起人们对这片土地的感情与回忆,但是在全球化建筑的大环境下,究竟该选择什么样的材料才能既满足功能的要求又满足地域的特性?带着这些问题我仔细阅读了作品部分,想从中找到答案。
吴良镛----菊儿胡同
胡同是北京城的传统民居布局所形成的狭窄的街道,70年代的革命对胡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90年代轰轰烈烈的经济增长更加剧了这一影响,而吴良镛拯救北京老城区中心的菊儿胡同项目就是抵制这一破坏威胁的第一次尝试。吴良镛教授提出的“有机更新”主张“按照城市内在的发展规律,顺应城市之肌理,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探求城市的更新和发展。”这一理论在菊儿胡同改造时得到成功实践,建立了“新四合院”体系。
论批判性地域建筑的特征——以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为例解析
一
文 献标识 号 : A
文章 编号 : 2 3 0 6 — 1 4 9 9( 2 0 1 3 ) 1 8 — 0 0 0 7 — 2
台开 阔的 中心 广场象 征 内湖 水面 ,以九 处园林景观 象征 九个 岛屿, 以 碧水环 绕 的九个 岛屿“ 浩瀚 中华之 广裹疆 土 ” , 寓 意“ 九州大 地 , 河 清海 晏, 天 下升平 , 江 山永 固 ” 。 2 . 2屋顶形 式 : 中国古代 建筑 以坡 屋顶 为主要特 色 , 中国馆却 采用 现代 建筑 理念 中的屋 顶 花 园设 计( 图2 . 1 ) , 是 结合 具体 情 况对 现代 建 筑 理念 的运用 : 但 同时 , 它 的格局采用 中 国古代城 市的“ 九 宫格 ” 结构 , 是对 中国传统 文化 的灵活应 用 。
基于批判性地域主义的传统村落的建筑设计研究——以山西省平定县下董寨村村民活动中心设计为例
传统民居与乡土建筑2021年9月第18卷总第403期
基于批判性地域主义的传统村落的建筑设计研究——以山西省平定县下董寨村村民活动中心设计为例
刘 静,胡文荟,汪紫涵,高雪南
(大连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辽宁大连 116024)
摘要:批判性地域主义旨在探求现代建筑与地域主义之间的一个平衡机制,以寻求两者之间的良性结合。它不仅对“国际式”的方盒子建筑设计持批判态度,而且反对符号化的纯地域主义。文章以山西省平定县下董寨村村民活动中心设计为例,基于下董寨村特有的地形地貌及文化特质,探索批判性地域主义在传统村落的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批判性;地域主义;传统村落;下董寨村;活动中心
[中图分类号]TU2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892/ki.csjz.2021.26.19
Research on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Traditional Village Based on Critical Regionalism —— A Case of a Villager Activity Center in Xiadongzhai Village, Pingding County, Shanxi
Liu Jing, Hu Wenhui, Wang Zihan, Gao Xuenan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Art,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Dalian Liaoning 116024, China)
简评批判地域主义的乡村振兴——以杭州市文村为例
作者 简介 :赵 潇欣 ,男.昆±兰大学建筑 学院博士生 .建筑 理论与历史评论 中心 研究员 ,主要 从事建筑设计、城 市与乡村更 新 建筑文化遗产 改造与再利 用 建 筑的场所性 等方面研究 : 程龙 ,男,昆士兰 大学地 球与环境科 学学院城 市规划专业博士生 主要从事土地政 策分析 城 乡土地利用与规 划、乡村 发展等方面研究 。
A bstract:A fter the Reform and 0 pening policy,the urbanization 1evel in our country is continuously increasing.Urbanization is a double edged sw ord.In addition to the provision of better living conditions. urbanization w as devouring our diverse built environm ent,which CaUSeS the sim ilarities ofour cities.This phenom enon is spreading to the rura1 area.Architectural and urban designers are engaged in practices torespond to the call ofnational“Rural RevitalizatioIl,’.Taking W encun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erform ance of the contem porary Chinese architect’s practices by the analysis of image com parison, socia】com m entary and the villagers’feedback.The author critiques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practice dom inated by individual aestheticpreference and argues that slow developm ent m odels considering local conditions should be adapt to the unfam iliar“non—urban'’area.In this m ethod.we m ight keep the diversity ofrural development and offer the opportunities to dea1 w ith any possible challenges. K ey words:rural revitalization;W encun;critical regionalism ;non·urban area
中国地域性建筑创作契机的思考与批判
院住宅虽未 直接 临水 却别有洞天 ,且组群围合形
成集中式 的组团布局 岛屿住宅则两面 临水 各 家皆
的岛屿和半岛,形成 多个 并列且富有特色的活力区 域,它们可 以彼此 独立 却 又平 行并列 , 延续 村落
和古城镇 的自然肌理 ( 3 。 图 )
有宽敞庭 院向水面 开放 ,同时又 引水入 院 诗意且
在当下时兴的地域性建筑创作中 批判地域主
的线 型居住空间。内陆的建筑用地 ,虽不直接临水,
却可 利用池塘的地理条件形成 向心 的集合式聚落。 2 建筑中的水资源再分配 规划 中水资源再分 配的设计 要旨是塑造水与建
义 属出现 频率相 当高的词汇,故凡是 采用 现 代
形式 +传统材料 的作品均被冠 以 批判地域主义
rgo ai e in t l y
主要布局形 式,但 当下人们对住宅院落 的追捧 却很 被说是对 中国传 统文化的回归,或许是 因为院落带 来的私密性 自 足性和拥有感更现 实些 , 换言之 院
落 的功 利性而非 文化 性是人 们眼下 更看重 的东 西。
在建筑群 落组织过程 中, 建筑之间虽相邻 其四周却 并非完全 靠死 总在其他方 向留有空隙 这就 为院落
中的水资源再分配 设计 为讨论 的切入点 , 探讨 中国
地域性建筑创作的契机。
[ src】 ae ntedsus no e s rpa Ab ta t B sdo icsi nt t l h o h ma e n o niln ’ wae y tm i ni,h a e a fa sadS tr s nXij tep p r s s e n 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批判性地域主义建筑理论对中国建筑实践影响研究
【摘要】如何既能在独特的文化背景下创造和表达我国独具特色的地域建筑特征,又能解决现代建筑对环境的破坏和能源的消耗,一直是中国建筑界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在当今这么多的建筑思想中,有一种思想潮流,很多的建筑师都自觉地或者不自觉地投入到这种思潮中,那就是批判性地域主义建筑思潮。本文在研究该理论的基础上,期望可以总结出一些该理论对中国地域建筑实践的影响。
【关键词】批判性地域主义建筑理论中国实践
0引言
怎么样才能够创造和表达我国独具特色的地域建筑特征,一直是中国建筑界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二十世纪末二十一世纪初的时候,外国很多建筑师在我国特有文化背景以及建筑氛围下如何进行建筑设计的问题上引发了不小的争论。但是,当这些问题还没有被弄清楚之前,能源短缺和经济危机就来了,建筑师又把视角转移到了能源节约和塑造更好的环境等方面上。如何既能在独特的文化背景下创造和表达我国独具特色的地域建筑特征,又能解决现代建筑对环境的破坏和能源的消耗,就成为了当代建筑师必须的面对的亟待解决的问题。这就使得研究地域主义建筑理论有了意义。
建筑应该满足的人们需求包含物质和精神两种。但是,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追求的形式追随功能的设计方法侧重的只是人们物质方面的需求。这种建筑设计的方法对人们的精神需求不够重视,这也导致了后来的国际式风格建筑得不到多数建筑师的认同。这里说的精神需求不是指建筑的形式美,给人的视觉和感觉上的美。而是指设计以人为本,考虑到人的不同各个方面的精神需求,重视人在建筑中的存在感、场所感和建筑的历史延续性和可持续发展。
在当今这么多的建筑思想中,有一种充满理性而又富有人情味的思想潮流,很多的建筑师都自觉地或者不自觉地投入到这种思潮中。这就是根据当地地区的历史文化、气候环境、人的审美与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基础上进行建筑设计的批判性地域主义建筑思潮。它的出现能够弥补了现代建筑思想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建筑设计的发展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一方面,它不再追求纯粹的美学做法;另一方面,它也不再追求后现代思潮中的形而上的目标,这样可以避免使建筑变成一种只有形式而没有内涵的物品。批判性地域主义建筑有利于推进建筑文化在特殊性的发展和多样性的发展,有利于自然建筑人文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应当受到建筑界的重视。
可以看出,批判性地域主义慢慢的成为了当今建筑设计的一种趋势,这也是本文要研究批判性地域主义建筑理论与实践的原因。
1批判性地域主义建筑理论研究
1.1批判性地域主义建筑理论发展历程
和批判性地域主义丰富的实践实例相比,理论方面的研究是很少的。在国外,最早体现这个思想的是刘易斯·芒福德,他对批判性地域主义建筑理论的理解都分散的分布在在他的许多作品中,从早起的《棍与石》到《技术与文明》和《南方周末》再到之后的《历史中的城市》和《城市前瞻》等。在对刘易斯·芒福德书中的理论进行整理的基础上,亚历山大·楚尼斯写了一本关于批判性地域主义的书,这本书记录了最近50年以来的批判性地域主义的发展,并且介绍了一些案例。之后肯尼思在他的书中详细清楚的介绍了楚尼斯的理论,他的研究极大推动了批判性地域主义建筑理论的发展。
在国内,上世纪末的时候吴良镛先生创造性的提出了“广义建筑学”的理论,他发表的论文《乡土建筑的现代性,现代建筑的地区化》以及他所提出的“广义建筑学”充分推动了国内批判性地域主义建筑理论的发展与研究。他的思想与作品对国内批判性地域主义建筑理论的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的作用。另外清华大学的王路、单军、李晓东等人对批判性地域主义也有不同方向的研究。
1.2批判性地域主义建筑理论概念
批判性地域主义的定义是什么,吴良镛先生的观点是:“批判性地域主义建筑理论的实质就在于它既能充分的结合地域建筑的文化内涵,又能长远的发扬时代批判和创新精神。”楚尼斯在他的书中提到“批判性地域主义并不是建筑界的专属名词,而是一种思想,作为指导我们的思想。为了更加精确和直观,我们在前面加上了‘批判性的’,以区别于普遍意义上的‘地域主义’。”两位大家说的话来看,批判性地域主义和一般的“地域主义”不同,批判性地域主义是对地域文化在批判和创新的基础上进行的的继承与发展。在全球化的大趋势下,批判性地域主义并没有把全球化趋势和突出地域性特色看成是水火不容的双方,相反的它把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最重要的是它也对其本身进行批判,这样理论才能不断进步和完善。但是,我们仍然没有办法概括出批判性地域主义的定义。因为批判性地域主义的概念并不是一个常数,它随时间和地区而变化,所以没有明确的定义。
1.3批判性地域主义的特征
既然没有界定清晰的定义,那就研究一下批判性地域主义建筑理论特征,期望有助于对这个理论实质的了解。通过查找资料,得出以下五个特征:
1.3.1批判性地域主义没有定式的风格,它的表现不是从形式上来表征,而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从内容、技术等方面直接入手。
1.3.2批判性地域主义的基础是在传统地域主义的发展,所以传统的地域主义的特征大多也都适应批判性地域主义。批判性地域主义也是根据当地的自然环
境和历史文脉,运用地方特色的材料和手法进行建筑的建造。
1.3.3是传统与现代化的统一,批判的地域主义吸收传统建筑的精华部分,结合现代科学技术,构建具有地域特色和现代精神的建筑。
1.3.4共性和个性的统一,批判性地域主义能在全球化的潮流中保存自己的地域特色,做到共性和个性的统一。
1.3.5可持续发展,批判性地域主义最具重要的特征。批判性地域主义是以人为中心,注重人与自然的结合、资源的节约和本地域文化的特色。这种方法是十分有利于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的。
2批判性地域主义对中国地域建筑创作实践的影响
2.1浅薄形式转换的伪地域主义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按照鲍德里亚的说法,中国社会进入了消费社会。在建筑领域的体现就是对符号和图像的追求远远大于对真实性的追求,而在这个追求过程中,地方特色的一些东西就成了一个可以利用的元素。目前中国大部分都是这种伪地域主义,把新建建筑跟传统建立一种联系,让人们更容易接受,是目前中国批判性地域主义实践的体现,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类。
图1方圆大厦图2福寿禄酒店
第一种是对类型化构件的生搬硬套,这种方式最方便、快捷,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小的成本吧建筑改造成传统建筑的样子来消费和传播。例如中式窗格、构架、封火山墙等构件。第二种是对建筑平面的拼接,这种情况也很多见,比如说在做园林空间的时候,任意两个建筑之间有一条小路,都称作曲径通幽。还有就是一个观光走廊上开了几扇窗户就称作步移景异。第三种就是对文化图式的滥用。比如说一个建筑的平面采用了凤凰翅膀的形状就说这个建筑象征着凤凰,又如沈阳的方圆大厦,只是做了个圆形和方形结合的立面形状,就说他代表了天圆地方的思想,北京的福寿禄酒店则更夸张,直接把福寿禄的雕塑放到建筑的外表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