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介入治疗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识别和处理
ST段↑:大多数演变为Q波心梗 ST段↓:大多数为非Q波心梗或不稳定性心绞痛 非特异性的ST段和T波异常:不稳定性心绞痛或非冠心病患者 ACS是成年人发生心原性猝死的主要原因
AMI患者的早期识别
心肌标记(cardica markers):LDH、CK、CK-MB,其中CK—MB在3小时内连续监测有早期诊断价值 心肌白蛋白(Myoglobin)在梗死后很快从心肌细胞内释放出来,在6小时内血清浓度升高和降低,但在早期诊断和治疗中应用局限 心肌钙蛋白(Troponin T/I)作为心肌细胞的调节物质在AMI早期患者血清内会升高 现今,使用CK—MB和Troponin作为快速诊断和评估的重要指标
AMI患者的早期识别
早期识别AMI可使治疗及时开始,从而降低死亡率。影响治疗的时间延迟包括以下几个时段: (1)病人的延误(从症状发生到决定看医生的时间) (2)运转的延误(由救护车运转或其它交通工具送到医院急诊室的时间) (3)到达医院后至开始治疗的时间的延误
AMI患者的早期识别
溶栓药物: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
1984年首次报告作为溶栓药物 1988年ASSET报告减少死亡率28%。GUSTD比较rt-PA和SK的90分钟开通率,在3周时开通率相近,后来多项研究证明二者对死亡率的影响无差别 推荐用法(在大多数临床试验中采用)的总量100mg,第一小时给予60mg,后2个小时20mg/h
溶栓药物的评价
溶栓药物肯定的方面:①溶栓药在AMI的治疗中可改善血管再通和提高存活率;②溶栓疗法应用于ST段抬高的患者;③溶栓治疗在符合条件的患者应用,rt-PA伴肝素优于SK 不肯定的方面:①院前应用溶栓的疗效;②溶栓用于心源性休克的疗效;③r-PA,TNK-tPA,n-PA与rt-PA的比较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介入治疗进展
0 0 ) 心绞 痛 发 生率 及其 严 重程 度 在两 组 间也无 明 .5 ; 显 差 异 , 介 入 组 的住 院时 间 、 但 6周 内再 住 院 率 均 较 药 物治疗组低 ; ≥6 在 5岁 的 患 者 中 , 入 组 达 到 治 介 疗 终 点 的 人 数 较 药 物 治 疗 组 少 ( . 与 1 . , 79 48 P 一0 0 ) 而 在 <6 .2 , 5岁 的患 者 中 , 组 达 到 治疗 终 点 两 的人 数 相似 ( . 和 4 6 , 69 . P> 0 0 ) . 5 。1年 后 需要 再 次 介 入 治疗 者 , 组分 别 为 3 ( 两 9 介入 组 ) 3 和 2 ( 物 治疗 组 ) P< 0 0 , 入 院 率 介 入 组 高 于 药 物 药 , . 1再 治 疗 组 (3 与 2 , 3 6 P< 0 0 ) 但 需 要 外 科 搭 桥 .5, ( AB 者 两 组 间无 明显 差 异 。美 国 退伍 军 人 非 Q C G)
维普资讯
脏 杂 志 ( i a tJ 0 2 1 3 Ch n He r )2 0 , 4( )
急性 冠 状 动 脉 综 合 征 的介 入 治 疗 进展
肖文 良 综述 , 节 明 毛 审校
(. 北 医科 大 学 第 三 医 院 心 内 科 , 北 石 家 庄 0 0 5 ;. 京 大 学第 三 医 院 心 内 科 , 京 1 0 8 ) 1河 河 5012北 北 0 0 3
尽 管上 述 临床 研 究均 采 用 了 随机 双盲 对 照试 验
可使 AMI 者 3 死 率下 降 3 。 一 项 mea 患 0d病 4 另 t
分 析 L提 示 , TC 与溶 栓 比较 , 效 果 在 老 年人 和 2 P A 其
中国急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与治疗的最新实践指南
中国急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与治疗的最新实践指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心脏疾病中一种常见且严重的情况,包括心绞痛以及心肌梗死。
中国在急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诊断与治疗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并制定了最新的实践指南,以指导医生在临床工作中对患者进行准确的诊断和科学的治疗。
1. 诊断标准:根据中国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最新实践指南,ACS的诊断应该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评估:首先,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和体征,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
典型的症状包括胸痛、胸闷、气短等,但有时也会出现非典型症状。
其次,心电图(EKG)的评估是诊断ACS的重要手段。
特别是ST段抬高和(或)心电图动态变化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关键指标。
心肌梗死特异性标志物,如心肌肌钙蛋白和肌酸激酶,也是辅助诊断的重要依据。
最后,在对临床症状和既往病史的充分评估基础上,还可以进行放射学检查,如冠状动脉造影,以明确冠状动脉的情况。
2. 治疗策略:ACS的治疗策略主要是分为急诊治疗和后续治疗两个阶段。
急诊治疗阶段:在急诊治疗阶段,应该立即采取措施进行缓解症状,保护心肌以及减少梗死损伤。
对于无ST段抬高的ACS患者,主要采取药物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药物、抗凝治疗以及镇痛治疗。
抗血小板药物通常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凝治疗主要采用肝素或低分子肝素。
对于ST段抬高的ACS患者,需要进行急诊血运重建。
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可以通过药物溶栓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完成。
特别是PCI,已经成为中国治疗ACS的主要方式。
后续治疗阶段:急诊治疗后的患者需要进行后续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改善生活方式和心理支持。
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血小板药物、抗凝治疗、β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等。
这些药物可以预防心脏事件的再次发生,减少死亡风险。
改善生活方式包括戒烟、健康饮食、适量运动、管理体重和避免压力等。
这些措施可以减少冠心病风险因素,降低患者的再次发作的可能性。
另外,心理支持也是后续治疗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中国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紧急治疗与介入治疗指南
中国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紧急治疗与介入治疗指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AS)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包括心绞痛、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
及时的紧急治疗对于患者的生存和康复至关重要。
中国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紧急治疗与介入治疗指南旨在提供临床医生在处理ACAS时的指导。
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紧急治疗的基本原则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紧急治疗的基本原则是迅速缓解冠状动脉阻塞、降低心肌缺血病变和改善患者病情。
紧急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心脏手术。
2.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紧急治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血栓溶解药物可以迅速溶解血栓,恢复冠状动脉血流。
抗血小板药物、抗心绞痛药物和抗凝药物也被广泛应用于ACAS的急性治疗中。
3. 介入治疗介入治疗是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方法之一。
介入治疗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
PCI可以快速恢复冠状动脉血流,减少心肌损伤。
CABG适用于复杂的冠状动脉病变,如多支血管病变或左主干病变。
4. 紧急治疗的时间窗口和临床评估对于ACAS的紧急治疗,时间非常重要。
医生需要迅速诊断和评估患者的病情,以确保在最短的时间内提供适当的治疗。
在评估中,临床表现、心电图、心肌酶谱、冠状动脉造影等都是重要的指标。
5. 医疗设施和团队ACAS的治疗需要在专门的医疗设施和团队的支持下进行。
优质的医疗设施需要配备先进的医疗设备和设施,并且有专业的医疗团队提供急救和治疗服务。
医疗团队应包括心内科医生、介入心脏病专家、急诊科医生和护理团队。
6. 术后护理和康复对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来说,术后护理和康复是至关重要的。
在术后护理中,医生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并采取适当的药物治疗措施。
康复阶段主要包括生活方式改变、药物治疗和心理支持。
总结:中国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紧急治疗与介入治疗指南提供了临床医生在处理ACAS时的指导。
这些指南强调了时间的重要性、药物治疗的有效性以及介入治疗的应用。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介入治疗
I~ Ⅳ级 者 减 少 ( . % :1 . % , 64 6 6 P一0 0 ) 两 组 间 的 差 异 至 .5 ,
新近 研究显示 , T MI S E 患者入院 时心脏肌钙蛋 白 已升高 者 , 生 心血管 不 良事件 的几率 增 加[ , T MI治疗 关 键在 发 3S E ] 于早 期开通梗死 相关冠状动脉 , 速恢复 心肌血流 , 迅 减轻 心肌 损伤程 度 , 降低并发 症 , 并改善临床预后 。目前 , 开通 梗死相关
栓治疗后未达 TMI I 血 流 的 介 入 治 疗 ( MI ~ 1 ) 患 3级 TI O 级 的
“ 红血 栓” 而后者则 主要 为非闭塞性 的“ , 自血栓 ” 它 们的治疗 ,
策 略有 很 大 差 异 。 11 S . T段 抬 高 的 心 肌 梗 死
者, 随机分为补 救性 P C 和 内科 治疗组 ,0 T A 3d时 P A组运 TC
维普资讯
第 2 卷 第 1期 1
华
夏
医
学
V o . 1 N O.1 12
20 08年 2月
Aca M e iia S n c t d cn e i ia
Fe . 0 8 b 20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的介人治疗
张林潮 综述 , 韦金儒 审校
起 急 性 心 肌 缺 血 的 一 组 临 床综 合 征 。 涵 盖 了从 不 稳 定性 心 绞
痛到 S T段抬 高的 心肌 梗死和心肌 缺血 所致 的心脏 性猝 死的
一
系列临床 急症 , 因其病情变 化快 、 临床表现及 危险性差 异极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手术期急性冠脉综合征论文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摘要】随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手术量的增加,围手术期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率也同时增加。
对这一并发症的认识程度的提高,有助于心血管医生进行准确的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
【关键词】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6164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2947-0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致死率和致残率极高的疾病。
1999年美国心脏协会专家预测,2012-2020年冠心病致死率将在全球排名第一。
而我国冠心病发病率呈持续增长趋势,传统的药物治疗对大多数冠心病病人不能从根本上缓解症状、改善愈后及延长寿命。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公认的开通狭窄、闭塞的冠状动脉的直接方法,从而达到治疗冠心病的目的。
目前我国的心血管介入治疗已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其中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为例,每年完成例数较前一年增长20%-25%,我国已成为pci大国。
随着pci术的发展,于pci术后围手术期相关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也在增加。
这说明了pci术改善冠脉狭窄、闭塞的情况下,解决了其主支血管腔的问题,同时却出现了介入治疗血管周边或血管远端心肌的心肌损伤,继而病人pci术后再发胸痛,同时合并了心电图改变及心肌血清标志物的升高,即acs(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
1 pci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概念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一组由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及不稳定型心绞痛(ua),其中ami 又分为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stemi)及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nstemi)。
血小板的激活在acs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pci术数量的增加,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也在增加。
目前,pci 术后围手术期的急性冠脉综合征不容忽略。
对于acs的诊断主要根据其缺血的症状、心电图改变及心肌血清标志物的应用三方面。
中国急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治疗和管理的临床实践指南
中国急诊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治疗和管理的临床实践指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由冠状动脉血流不足导致的心肌缺血和心肌细胞坏死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on-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
根据中国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治疗和管理的临床实践指南,以下是对该疾病的治疗和管理的相关内容。
1. 早期诊断与评估:在患者来院后,应尽快进行详细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心电图检查。
如果怀疑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应立即开始针对该病情的治疗。
2.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治疗目标:治疗的目标是减少心肌损害、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并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具体的治疗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特征、冠状动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和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个体化制定。
3. 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 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普拉格雷等,用于减少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
- 肌苷酸酯酶抑制剂:如普罗卡因胺、曲美他嗪等,可缓解心绞痛。
- 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等,用于降低血脂,控制冠心病进展。
- β受体阻滞剂和ACEI/ARB:用于降低心肌供氧需求,改善预后。
4. 综合治疗:对不同类型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治疗策略有所不同。
- UA和NSTEMI患者:根据患者危险分层,选择不同的治疗策略。
早期干预如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有助于改善预后。
- STEMI患者:早期冠状动脉再灌注是治疗的关键。
PCI是首选策略,但对于无法及时行PCI的患者,纤溶药物治疗是可行的。
5. 血栓溶解治疗:对于STEMI患者,如果PCI无法及时实施,纤溶药物可以用于溶解冠状动脉血栓。
什么是冠心病的介入治疗
什么是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冠心病,也就是冠状动脉硬化症的介入治疗是什么?一般被称为冠心病介入治疗,即PCI,用专业的医疗术语来讲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
可以简称为冠脉介入治疗。
这包括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冠状动脉的斑状旋转术、激光血管成形术等技术。
这种治疗方法在冠心病的治疗中是具有变革性的,开创微创性的心脏手术的先河,心脏手术的安全性得到大大提高,比起相对安全的药物治疗,治疗效果也会更好。
一、冠心病介入治疗是怎样进行的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目的就是冠状动脉狭窄部中插入带有球囊的扩张管,向里面加压使球囊扩大,这样就会对冠状动脉壁上的斑点起到机械压迫和拉伸作用,从而扩张狭窄血管腔减少血管狭窄的程度。
想要达到这样的效果,就可以采取给患者进行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可以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局部心肌血液供给,从而使心肌缺血引起如胸痛或者胸闷的症状减轻甚至消除的方式,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这个技术是冠状心脏病治疗的基本技术。
进入新世纪以来,冠脉治疗的设备条件也越来越好,性能好的新型支架等相关器材一一投入使用,医生的操作技术水平也不断地提升。
进行过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之后的一部分患者,扩张过的冠脉血管会再一次变得狭窄,这可能是出现了血管弹性低下、血栓形成等情况。
这样的情况必须起重视,因为胸痛和胸膜炎会相继复发。
因此,近年来,开发了减少支架植入后狭窄发生率的所谓“药物涂层支架”。
这样的支架表面涂有特殊的药,可以防止支架内再次狭窄的发生。
药物镀膜支架虽然价格比较高,但在临床使用时让患者更加放心。
二、哪些患者适宜于冠心病的介入治疗简单来说,“急性冠脉综合症”是介入冠状动脉性硬化症治疗的适应症。
根据患者一个人的情况,这种适应症也有区别和选择。
“急性冠脉综合征”会与冠心病介入治疗同时出现。
临床上把不稳定心绞痛、不同情况的心肌梗死结合起来称为“急性冠脉综合症”。
这些都是一样的病原理导致的,是由于冠状动脉内不稳定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的,(一)各种类型的不稳定心绞痛患者对于会有不稳定心绞痛患者来说,心绞痛时常发作,严重影响日常的生活,用药物已经无法控制改善病情。
冠脉介入治疗的共识和规范
1 中国冠脉介入治疗指南的优势和特色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一组由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及不稳定型心绞痛(UA),其中AMI又分为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STEMI)及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NSTEMI)。血小板的激活在ACS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ACS的治疗主要取决于对易损斑块的处理。动脉粥样斑块一般为多发,因此,仅处理单一斑块并不意味着患者没有危险。易损斑块来源于易损病变,如血液或者冠状动脉整体情况处在一种易损状态,实际上是内环境问题。所以对这种患者一定要强化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现在一直强调介入治疗患者要强化双联抗血小板治疗,关键问题是从登记资料来看,非介入治疗患者危险性更高。介入治疗患者放置支架后会进行术后随访,为防止血栓发生会加强双联抗血小板治疗,但非介入治疗患者因为没有放支架似乎觉得万事大吉了,反而危险性比介入治疗患者危险性更高,所以强调对于非介入治疗患者更要加强二级预防,强化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获益风险比,选用疗效卓越、安全可靠的抗凝药物。
本次中国专家共识内容主要集中在ACS患者抗血小板治疗方面,从以往的研究和国外指南中看到,更多强调的是关于介入治疗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对于非血运重建(非介入)治疗ACS患者,应该重视和加强循证用药,规范的抗血小板治疗使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愈后得到极大的改善。
3 无论是否进行介入治疗,ACS患者均应强化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由于动脉粥样斑块不稳定、破裂或表面溃烂,使内皮下基质暴露,与血小板表面受体结合,引发血小板的粘附和激活,继而形成富含血小板的血栓,同时凝血系统激活使已形成的血栓增大,部分或完全造成血管腔闭塞,最终发生ACS。
2024冠脉综合征急诊快速诊治指南
2024冠脉综合征急诊快速诊治指南冠状动脉综合征(Coronary Artery Syndrome,ACS)是一种突发发作的冠状动脉血流供应不足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包括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和心肌梗死三种类型。
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最为严重的一种类型。
为了提高冠脉综合征急诊的快速诊治水平,制定一份全面且实用的指南对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份包含1200字以上的2024冠脉综合征急诊快速诊治指南,帮助医务人员快速准确地诊断和处理冠脉综合征的急性发作。
1.早期识别和评估-对有临床疑似冠脉综合征的患者尽早建立起静息心电图(ECG)监测和12导联ECG。
-判断并纠正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呼吸、循环和神经功能参数。
-快速测定血液标本,包括血清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cTnI/cTnT)和谷草转氨酶(ALT)等。
2.对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的处理- 给予符合条件的患者口服阿司匹林300mg,并持续使用,除非有明确的禁忌证。
-给予硝酸甘油以缓解心绞痛症状。
-对于可疑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急诊溶栓治疗或急诊冠脉介入术。
-如溶栓治疗无效或禁忌证,则迅速安排冠脉介入术。
-加强对心肌梗死患者的急救和心脏血流重建,恢复缺血心肌的血流供应。
3.高危患者的处理-对于有临床危险因素或高风险特征的患者,立即给予抗血小板药物,如氯吡格雷或替格瑞洛。
-快速评估高危患者,并及时输注抗凝剂,如肝素或低分子肝素。
-对于高危患者,应考虑给予高效的降脂治疗,如他汀类药物。
4.保护心肌和维持血流-维持良好的氧合和血液循环,通过氧疗和液体复苏来保护心肌。
-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和血液动力学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对于符合指南条件的患者,考虑给予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5.后续措施和康复-对心肌梗死患者,应给予足够的心肌保护和再灌注治疗,并帮助其进行心功能康复。
急性冠脉综合征应急预案与流程
急性冠脉综合征应急预案与流程1.急性胸痛患者到急诊就诊,怀疑急性冠脉综合征者,接诊护士 10 分钟内完成 12/18 导联心电图,30 分钟内完成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查。
2.结合患者症状及心电图检查结果区分患者属于低危、中危还是高危患者:(1)心电图正常或异常(ST-T 波改变与前无变化)为低危患者;(2)心电图异常(ST段下移或T波倒置),ST段一过性抬高,新出现的束支阻滞为中危患者;(3)心电图示 ST 段呈弓背向上抬高或新发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胸痛时间持续超过 20 分钟为高危患者,高危患者进入 STEMI 救治流程。
3.低危患者一般无复发胸痛,心电图检查无动态变化,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查阴性,此类患者可开具心电图运动平板实验,若结果为阴性嘱患者随访,阳性则由心内门诊或入院进一步诊治。
4.中危患者一般静息胸痛少于 20 分钟或治疗后胸痛已经缓解,伴或不伴有心电图动态改变,无心力衰竭或低血压,无恶性心律失常。
此类患者可给予抗心肌缺血治疗,立即嚼服阿司匹林300mg,替格瑞洛 180mg 或氯吡格雷 300mg,并立即联系收住 CCU 进一步诊治,早期介入治疗。
5.高危患者一般表现为胸痛反复发作,伴或者不伴心电图动态改变,心肌标志物明显升高,存在血流动力学改变或恶性心律失常。
此类患者立即给予抗心肌缺血、纠正血流动力学异常治疗,嚼服阿司匹林 300mg,替格瑞洛 180mg;尽快收住 CCU;病情稳定者 24 小时内介入治疗,明显血流动力学异常及药物效果不佳的极高危患者紧急(2 小时内)介入治疗。
6.心电图示ST段呈弓背向上抬高或新发LBBB(左束支传导阻滞),胸痛时间持续超过20分钟,进入 STEMI 救治流程一键启动导管室。
急性胸痛怀疑 ACS10min 内完成 12/18 导联心电图,30min 完成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查附:急性冠脉综合征应急流程心电图正常或异常 (ST-T 波改变与前无变化)阳性心内门诊或入院进一步诊治阴性嘱患者定期随访心电图运动平板试验,心内科门诊 72h 内尽快收住 CCU ;病情尚稳定的高危患者 24h 内介入治疗;明显血流动力学异常及药物效果不佳的极高危患者行紧急(2h内)介入治疗策略收住CCU 进一步诊治,早起介入治疗策略(72h 内)抗心肌缺血治疗、血流动力学异常治疗,立即嚼服阿司匹林300mg ,替格瑞洛 180mg抗心肌缺血治疗(硝酸甘油、β阻滞剂等),立即嚼服阿司匹林 300mg ,替格瑞洛 180mg 或氯吡格雷 300mg高危患者:胸痛反复发作,伴或者不伴心电图动态改变,心肌标志物明显升高,存在血流动力学改变或恶性心律失常中危患者:静息胸痛少于 20min 或治疗后胸痛已经缓解,伴或不伴有心电图动态改变,无心力衰竭或低血压,无恶性心律失常低危患者:症状消失,无复发胸痛; 心电图检查无动态变化, 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查阴性进入 STEMI 救治流程一键启动导管室心电图示ST 段呈弓背向上抬高或新发LBBB ,胸痛时间持续超过 20min心电图异常(ST 段下移或 T 波倒置),ST 段一过性抬高,新出现的束支阻滞。
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新进展
根据 A H/ C 的建 议 [ , S E A S的早 期 H AC 3NT — C ] 介入 治疗 是指 在 就诊 的 4 8h内进行介 入 治疗 。 择期
1 是 否 所 有 患 者 均 应 行 介 入 治 疗
对 于 N T — S患 者 是 否 常 规 行 经 皮 冠 状 动 S E AC 脉 介入 治 疗 ( I ) 目前 仍存 在 争 议, PC , 支持 早 期介 入
心肌梗死 ( oS sg n l ai o ada f c n n T eme t e t nmye ri i a 。 ev o l nr
为 . 临床评估及无创检查可 以对 N T — C 常规 S E A S患 者 进行 高危 筛 选 , 如果 常 规对 所有 的 N T — C 且 S E A S患
实 用 临床 医学 2 1 0 2年 第 1 3卷 第 8期
P a t a l ia d ie 2 1 , l 3 N r ci l i c l c C n Me i n , 0 2 Vo , o 8 c 1
・
1 21・
非S 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新进展
袁红 梅 ( 述 ) 吴清 华 ( 综 , 审校 ) ( 昌大学第二 附属 医院心 内科 , 昌 3 0 0 ) 南 南 30 6 关键 词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段抬高; 非 介入治疗 中图分 类 号 : 79 + R 1. 1 3 文献标 志码 : A 文 章编 号 :10— 142 1)802—3 0989 ( 20— 110 0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近期预后的影响
G u un e qa h D p r etfC rio y uagP ol’ o i l n u, 3 04 eat n o ad l ,F y n epe s s t h i 2 60 m og H pa A
[ btat O j t e oass e rd t e a e f ectnos ooay n ret n P I nds nt nadl A s c] bei T sesh e i i l ruaeu rnr it vni ( C )o yf ci n f r c v t p cv v u oP c e o u o e t
E e t f e c t n o sc r n r tr e t n P I o es o t tr p o n s f c t o o a n r me f c ru a e u o o a y i e v n i ( C ) n t h r — m r g o i o uec r n r s d o oP n o h e s a y y
( 00 ) 运动 耐量较非 P I P< .5 , C 组明显增加 ( 0 O ) 心绞痛发作次数较 非 P I 明显减少 ( 0 O ) 左 心室射血分 P< . 1 , C组 P< . 1 , 数较非 P I 明显增加 ( 0 O ) 1 心 因性 病死 率 , C 组为 2 0 , P I C组 P< . 1 , 年 PI . % 非 C 组为 9 5 , 异有 统计学 意义 ( .% 差 P<0 . 0) 5 。结论 PI C 治疗可改善 A S患者近期预后 , 年心 因性病死危 险减少 。 C 1 [ 关键词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急性冠脉综 合征 ; 心功能 ; 心室重构 ; 心绞痛 ; 预后
量、 心绞痛发作及 1年心因性病 死率 的预测价值 。方法 将我 院心 内科 20 04年 1 0月 ~ 0 5年 1 20 0月住院的 A S患者根 C 据是 否行 P I C 治疗分为 P I 5 例 和非 P I 6 C组 1 C 组 3例 , 比较两组患者心功能 、 左心 室重构 、 动耐量 、 绞痛发作及 1 运 心 年 心因性病死率 。结果 PI C 组左 心室舒 张末期 内径 , 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 左心室 收缩末 期容积均较非 P I C 组明显减小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介入治疗分析
t b r2 8 u tlM a c 2 i ldi 0 c e t T e me te e ai n my c r a n a cin, 6 a e t o T e me o e 00 n i rh 011, ncu ng20 asswi S s g n l v to o a dilif r t h o 0 c s swih n n S s g nt
t t l c l d d lso s wee ma a e n 3 r n h s a d te S c e s rt s6 . % .。 h ae o e iu o 4 b a c e n h u c s ae wa 1 8 l T e r t f s r s c mp i t a o c o 0 6 . Co cu i n T e S C E Srt f T A n nr c r n r tn ig w r oh moe t a 5 . T e eo e h T A n .% n l so h U C S a e o C a d i t o o a se t e eb t r n9 % P a y n h h rfr .t eP C a d i t c r n r t ni g w s s f n f cie i n g me tfrp t n sw t S nr o o a se t a ae a d ef t n ma a e n a i t i AC . a y n e v o e h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介入治疗指南
了解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定义和病因,并探讨冠脉介入治疗的重要性。
治疗适应证和禁忌证
1 适应证
分析不同情况下冠脉介入治疗的适应证,帮助患者获得最佳疗效。
2 禁忌证
详细介绍冠脉介入治疗的禁忌证和潜在风险,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手术方法和步骤
1
前期准备
准备工作包括术前检查、麻醉和介入设
血栓形成
介绍血栓形成的风险和预防措施,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
注意事项和护理
1 术后护理
指导患者正确进行术后护理,加速康复过程并避免并发症。
2 生活方式改变
探讨生活方式改变对冠脉介入治疗效果的影响,提供建议和支持。
预后和随访
1
康复过程
了解冠脉介入治疗后的康复过程和预后情况,为患者提供适当的支持。
2
定期随访
强调定期随访的重要性,以便早期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问题。
3
生活质量提升
说明冠脉介入治疗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和长期效果。
导管插入
2
Hale Waihona Puke 备的准备。通过皮肤和血管进入冠状动脉,为后续
治疗做好准备。
3
冠脉介入治疗
采用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等技术,改善
收尾工作
4
冠状动脉血流。
检查治疗效果,处理并发症,并安排后 续的护理和随访。
并发症和风险
心动过速
介绍手术中可能发生的心动过速,并提供相应的处理方法。
血管损伤
了解冠脉介入治疗可能导致的血管损伤及其处理措施。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急诊介入治疗临床研究
dv eapr i r bc m a e ri et no g cr ii t a dd tzm t tecrnr t yb- e c , i t nto et yct t , j i f l e lr t e i ae o aya e e i s ao hm o h e nc o y y tn r a n l i o h o rr cm oef qe t u n eet er.T er eo n /o eo d m jravr a i vn d - a e r r u n dr gr n ya h t f os w rl a a de ecr a ee t e m e i c 6 s a l fw n o s dc
疗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最有效治疗方法之一 , 各种新型辅助技 术的使 用可有效预 防严 重并发症 的发 生。
Em e g nc e c t n o sc r n r n e v n i n te m e to r e y p r u a e u o o a y i tr e to rat n f a u e c r n r y d o e p t n s c t o o a y s n r m a e t i
维普资讯
中华老年 脑血管病杂志2 0 年 3 第 9 第 3 07 月 卷 期
( i J ea H a rn e e D , a 2 0 ,09 N . 1 G r t e t a V s l i M r 0 7v l ,o3 a n ir rB i s s
Z HANG o mig,W ANG Gu - n Yu,CHEN in,e l La ta
( eatetfCrioy C i s PA Gnrl o il 踟 Dpr n o ad l , h e I ee s t , m og ne aH pa
常见心血管急症的介入治疗
心血管急症
心血管病已成为临床常见病,也是人类最重要地死亡原因之一。心 血管急症在心脏疾病中占有重要位置。近年来,该领域地研究发展异常 迅速,诊断与治疗手段不断更新与丰富,介入治疗也取得了长足地进步。 常见地心血管急症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恶性心律失常,主动脉夹层,肺 动脉栓塞,急性心衰等
撤机指征
多巴胺用量<5ug/kg/min 心脏指数(CI)>2.5l/m2/min 平均动脉压>90mmHg) 反搏时舒张压
>100mmHg 末梢循环改善,手足温暖,尿量>1ml/kg/h 降低反搏比例并持续数小时循环仍稳定
心律失常急症
包括快速性心律失常与缓慢型心律失常 快速型心律失常指心室率>100次/分地心律失常,临床上常见地有:
但溶栓后90分钟内如胸痛不缓解或心电图ST段回落<50%,临 床提示溶栓失败,应尽快补救PCI
溶栓并非STEMI治疗地终点,溶栓后地患者应尽快转运到PCI 中心,以备必要时PCI
PCI适应症(4)
四,择期PCI 发病>12小时地STEMI地患者,如果血流动
力学不稳定,应当即刻直接PCI,若血流动力学 稳定,可考虑在发病1周左右病情平稳时行择期 PCI。
STEMI并发机械性并发症(例如乳头肌断裂或 室间隔穿孔)时,IABP已成为冠状动脉造影与修 补手术及血管重建术前地一项稳定性治疗手段。 IABP也是顽固性室速伴血液动力学不稳定,梗 死后难治性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前地 一种治疗措施。但是,IABP对血压及冠状动脉 血流地影响依赖于左心室功能状态,对完全血 液动力学"崩溃"地患者,仅能提供很小地循环支 持。
PCI适应症(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介入治疗和抗血栓治疗新进展
而非 s T段抬高 A S临床 治疗 的关键则在 于抗 血栓 和改 善 C
再灌注治疗 。本文就这两种类 型 A S的介入 治疗和抗 血栓 C 治疗的进展作一 简述 ,以供 同行参考 。
但在 A 发病 3小时 以内,若无溶 栓禁忌证 ,则不主张行 MI
尽量缩小心肌梗死 的面 关重 要 的 。
2 1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是心肌血 流重建术 中创 伤性最 小 的一种 。临床 最早应 用 的是经 皮冠 状 动脉 腔 内成形 术 ,
维普资讯
新 医学 20 0 7年 5月第 3 8卷第 5期
35 3
急性 冠 状 动脉 综合征 的介 入 治 疗 和 抗 血 栓 治 疗 新 进 展
中国医学科 学院心血管病研 究所 中国协和 医科 大学阜外心血管痛 医院 ( 00 7 10 3 )
定要在球囊加 压 泵的 辅助 下才 能获得 良好 的临 床疗 效。
对于 7 5岁 以上的老年患者是否采用直接 P I C 治疗 ,仍有一 定 的争议。有研究显示 ,高龄 患者不能 在血流 重建术 中受
益 。有学者 指 出,该 研究 的 样本 量较 少 、有 一定 的偏倚 , 会 出现统计学结果的偏差 。也有学者 的研究结 果在排 除早
抬高 A S C 。据统计 ,约 9 % 的 S E 最终演变为 Q波性心 0 T MI
肌梗死 ,约 8 % 的 N T MI 变 为 非 Q波 性 心 肌 梗 死 。 0 SE 演 SE I T M 的首选治疗为充分 的心 肌再灌 注治疗 ( 介入 治疗 )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04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简介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病变和/或血栓形成导致的急性心肌缺血和(或)坏死的临床综合征。它是一种急性心血管事件,症状表现为胸痛或不适,可以伴随出汗、呼吸急促等症状。
急救措施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常常出现严重的胸痛,这是由于心肌缺血引起的。急救人员需要立即对病人进行疼痛管理,通常使用镇痛药物如硝酸甘油,并在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目录
定义与简介
Definition and Introduction.
01
急性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动脉综合征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是指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甚至坏死,出现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等症状。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一、典型心绞痛:剧烈胸痛、压迫感或憋闷感,放射至左肩、前臂或颈部,持续数分钟至数十分钟,休息或服用硝酸甘油可缓解。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02
1. 冠状动脉闭塞是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最为危险的一种表现,常见于血栓性心肌梗死的发作过程。该病病因较多,可由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血管狭窄等因素引起。
2. 冠状动脉闭塞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等。药物治疗可以通过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硝酸甘油等药物缓解病情;介入治疗主要是指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术、支架植入术等;手术治疗可以采用开胸手术或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等方式进行。必须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03
临床表现与诊断
1. 疼痛程度和性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常表现为剧烈的胸痛,持续时间长达数分钟至半小时不等。有时疼痛可放射至左肩及上臂、下颚、背部等部位。疼痛性质多呈憋闷、压迫、烧灼等感觉,不同于快速射出的锐利疼痛,但亦有少数患者表现为强烈的锐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介入治疗进展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直接PCI是指在STEMI患者发病12小时内对罪犯血 管进行干预。若发病虽已超过12小时,但仍有缺血相 关的胸痛症状亦可进行直接PCI。直接PCI目前是STE MI首选的治疗方法(IA)。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介入治疗进展
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支架的选择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时,与裸金属支架 (BMS)相比,药物洗脱支架(DES)显著降低再狭窄 及再次靶病变重建率。Massachusetts研究回顾性分 析5258名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分为DES组和 BMS组,2年随访显示,与BMS组相比,DES组TVR明 显降低,而再次MI率和死亡率并不增加。
CARESS-AMI是比较溶栓后立即转运PCI与保守 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在1年随访时,与保守组相比, 转运PCI组死亡、再次MI、因心衰住院、中风等复合终 点事件发生率有降低趋势;如将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 (TVR)加入到复合事件中,转运PCI组复合终点事件 发生率明显低于保守组。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介入治疗进展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支架的选择
MGuard栓塞保护支架是一种新型、带有聚对苯二 甲酸乙二醇酯的微网覆膜的薄柱金属支架,目的是为了 捕获清除血栓和纤维斑块,从而预防远端栓塞的发生。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支架的选择
MASTER研究评价该支架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该试 验将433例发病12小时内的STEMI患者随机分为 MGuard组和普通支架组,结果发现MGuard组术后 TIMI3级的比例更高,但两组心肌灌注显影2/3级的比 例和术中血栓事件的发生率相似。Mguard组术后完全 ST段回落的比例更高,术后3-5天的心脏核磁检查显示: 两组在MI质量微血管堵塞等方面的效果相似。30天 Mguard组较普通支架组心源性死亡更低,MACE无差 别。
一项包括23个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荟萃分析显示,与 静脉溶栓相比,直接PCI能显著降低近远期死亡率、非 致死性心肌梗死(MI)、脑卒中和再次MI的发生率。 对于合并心源性休克的患者直接PCI疗效最佳,可降低 住院期间死亡率,但应在主动脉球囊反搏术(IABP) 的辅助下完成。
ST段动脉介入治疗:支架的选择
HORIZONS-AMI入选3006例STEMI患者,随机 分为DES组和BMS组,1年随访DES组TVR率和再狭窄 率显著低于BMS组,而二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 和支架内血栓(ST)发生率相似。
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支架的选择
EXAMINATION和COMFORTABLEL两项研究在 2665例STEMI患者比较了依维莫司洗脱支架和 biolimusA9支架与BMS的有效性和安全性,1年随访 显示:新一代DES较BMS有更低的靶病变重建率(TLR) 和靶血管再次MI率,与器械相关的复合终点(心源性 死亡、靶血管再次MI、TLR)和与患者相关的复合终 点(死亡、再次MI和再血管化)均优于BMS组。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介入治疗进展
补救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补救PCI是指溶栓失败后梗死相关血管(IRA)仍 处于闭塞状态,而针对IRA所行的PCI。溶栓剂输入后 45-60min患者,胸痛无缓解和心电图示ST段无回落临 床提示溶栓失败,补救PCI组患者的病死率和严重心衰 的发生率由保守治疗组17%下降至6%,说明补救PCI 尤其对于早期有休克、心衰或恶性心律失常患者获益更 为显著。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 治疗进展
TIMACS研究随机比较了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接 受早期(<24h)或延迟(>36h)PCI治疗的临床结果。 6个月结果显示,早期PCI使死亡、MI和复发性心肌缺 血风险降低12.9%。GRACE评分>140的高危患者早 期PCI明显受益,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比延迟PCI明显 降低,而GRACE评分<140分受益不明显。因此,高危 患者选择早期PCI较保守治疗有更好的临床疗效。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 治疗进展
对于女性NSTEACS患者早期介入治疗是否与男性 同样获益,目前尚无定论。SWEDEHEART注册研究入 选46455例患者,观察1年,结果显示早期介入干预与 男性同样获益,死亡风险降低46%,死亡/MI风险降 低57%。但另一项荟萃分析结果与此相反,早期介入 治疗死亡和MI均增加,因此,对女性NSTACS患者是 否早期介入治疗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 治疗进展
RITA-3试验入选1810例NSTEACS患者,随机分 为早期介入治疗组和保守治疗组。复合终点事件为死亡、 1年内非致死性MI、4个月内复发心绞痛。结果发现4 个月内早期介入组复合终点事件明显少于保守组。1年 内死亡及MI两组无差别,NSTEACS早期介入治疗使复 发性心绞痛的发生率显著降低,而不增加死亡及MI的 发生率。
易化PCI是指在PCI前先予溶栓药和/或血小板糖蛋 白IIb/IIIa(GP IIb/IIIa )受体拮抗剂,然后再行 PCI治疗。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介入治疗进展
易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一项包括4504例17个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的荟萃分 析显示,与直接PCI组相比,虽然易化PCI组冠脉血流 在术后立即达到心肌梗死临床治疗临床试验TIMI3级者 多于直接PCI组,但两组最重TIMI3级者的比例相似; 易化PCI组死亡率、非致死性再梗率、TVR及大出血率 较高。进一步分析显示易化PCI亚组的出血性卒中和总 的卒中发生率均明显增高。
血栓抽吸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中的 应用价值
INFUSE-AMI研究入选452例前壁STEMI行直接 PCI患者,其中血栓抽吸及切除组与未行抽吸组比较: 术后TIMI3级血流与STR率及30天梗死面积、临床终 点事件(MACE、死亡、再梗死率、ST形成、主要出血 发生率)均无统计学差异。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介入治疗进展
转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TRANS-FER-AMI研究将1030例高危STEMI患者 溶栓后随机分为转运PCI组和保守治疗组。转运PCI组 30天死亡、再次MI、心力衰竭、复发心绞痛或休克等 复合终点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保守治疗组。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介入治疗进展
转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介入治疗 最新进展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定义
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ACS) 是指冠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溃烂,进而诱 发血栓形成引起冠脉血流完全中断或极度降 低的临床综合征。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临床类型
ST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 非ST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 不稳定性心绞痛(UA)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 治疗进展
TACTICS-TIMI 18中,根据TIMI危险评分将UA/ NSTEMI患者分为低危、中危、高危组。结果显示早期 介入在低危组无优越性,而中危和高危组优于保守组。 心肌肌钙蛋白T升高的亚组分析表明,早期介入治疗6个 月心血管事件(死亡、MI、因ACS再次住院)发生率 较保守组下降40%。cTNT正常组患者早期介入治疗无 明显得益。因此对肌钙蛋白升高的NSTEACS患者应及 早介入治疗,同时联用GPIIb/IIIa受体拮抗剂。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治疗
STEMI的首选治疗为充分的心肌再灌注 治疗,而非ST段抬高型ACS临床治疗的关键 是抗血栓和再灌注治疗,目前经皮冠脉介入 治疗(PCI)是尽早实现血管再灌注的公认 的有效手段。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介入治疗进展
对STEMI来说,“时间就是心肌,时间就是生命”, 故需尽早再灌注治疗(PCI或静脉溶栓),以尽快开通 闭塞的冠脉,缩小心肌梗死面积,挽救濒死心肌。而急 诊PCI较溶栓治疗能更有效、迅速实现血管完全再通, 提高生存率。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介入治疗进展
易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ASSENT-4研究将4000例急性STEMI患者随机分 为直接PCI或替奈普酶易化PCI治疗。因易化PCI组的 住院期间死亡率、90天死亡、心衰及休克复合终点发 生率、住院期间卒中和缺血性心脏并发症发生率均高于 直接PCI组,研究被提前中止。因此,目前不主张采用 易化PCI治疗方案。
血栓抽吸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中 的应用价值
血栓脱落引起微血管床栓塞是急诊PCI无复流发生 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2012ECS指南推荐抽吸导管在 STEMI介入治疗中应用(IIA),但其获益尚不确定。
血栓抽吸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治疗中 的应用价值
TAPAS研究入选1071名发病<12h的STEMI患者, 随机分为血栓抽吸组和单纯PCI组。与单纯PCI组比较, 血栓抽吸组术后心肌灌注明显改善,心肌blush分级0 级和1级比率显著降低,心电图完全ST段回落(STR) 率明显增加;随访1年,血栓抽吸组全因死亡率和心脏 形死亡率均明显降低,再次心肌梗塞率也有下降趋势。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介入 治疗进展
非ST段抬高型ACS包括UA及NSTEMI,主要是由 不稳定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引起的梗塞相关动脉的 不完全性血栓性闭塞所致,血栓是以血小板为主的“白 血栓”,仅含有少量纤维蛋白成分,因此NSTEMI患者 不适宜标准溶栓治疗,而应采用抗血小板和抗凝联合治 疗,因为前者可防止血小板进一步聚集,后者可防止凝 集的血小板激活凝血瀑布,进而形成红色血栓。
转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接受溶栓治疗的STEMI患者早期行转运PCI是明显 受益的。对于溶栓成功的患者,早期转运行PCI治疗较 保守治疗明显降低死亡、MI和脑卒中风险。因此,指 南推荐溶栓成功后24h内常规行冠脉造影和PCI(无论 有无心绞痛/心肌缺血,IA)。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介入治疗进展
易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转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是指患者在不具备施行PCI条件的初诊医院转往具 备施行PCI条件的医院接受直接P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