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结构
人面部皮肤结构图详解
皮肤
Skin
皮肤的结构: 由表皮和真皮构成,有毛发、汗腺、
皮脂腺、指甲等附属器 皮肤的功能:
阻挡外界异物和病原体入侵,防止体 液丢失,感受外界刺激,调节体温
图1
表皮
真皮
皮肤的附属器
表皮(epidermis)
图2、3
• 为皮肤浅层,为角化的复层扁平上皮
• 表皮各部薄厚不一致,于厚皮(手掌、足
表皮 真皮
皮肤的附属器
毛
1. 毛
图12-14
皮脂腺
汗腺
指(趾) 甲
• 毛干和毛根:为角化的上皮,细胞内 充满角蛋白并含黑素颗粒
• 毛囊:内层为上皮性鞘,与表皮相连; 外层为结缔组织性鞘,由致密结缔组 织构成
表皮 真皮
皮肤的附属器
• 毛球 :毛根和毛囊下端合为一体、
毛
膨大形成;是毛和毛囊的生长点,
• 黑色素吸收紫外线,保护皮肤
表皮 真皮
皮肤的附属器
2. 朗格汉斯细胞(Langerhans cell)
分层和 角化
• 散在于棘细胞浅层
图7、8
• 圆形,核深染,胞质清亮
非角质 形成细 胞
• 胞质内含伯贝克颗粒 • 为抗原提呈细胞,在对抗侵入皮肤的
病原生物、监视癌变细胞和排斥移植 的异体组织中起重要作用
表皮 真皮
皮肤的附属器
皮肤的几个层次结构
皮肤的几个层次结构
1. 表皮:皮肤的最外层,由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和基底层组成。主要功能是保护身体免受外界刺激和损害,调节体温和排泄废物。
2. 真皮:在表皮下面,由胶原蛋白和弹力蛋白组成的结缔组织。真皮具有支撑和保护作用,并提供皮肤的弹性和张力。
3. 皮下组织:位于真皮下方,主要由脂肪组织和结缔组织组成。皮下组织具有保护内脏器官、储存能量、保持体温和提供支持等功能。
4. 皮肤附件:包括毛发、汗腺、皮脂腺和指甲等。毛发和指甲由角质化的细胞构成,起到保护和感知作用。汗腺分为两种类型:大汗腺和小汗腺,用于排出体内多余的水和废物。皮脂腺分泌皮脂,起到润滑和保护皮肤的作用。
皮肤生理学
皮肤生理学
皮肤生理学是研究皮肤结构与功能的科学领域,涉及皮肤的生长、发育、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规律。本文将从皮肤的解剖结构、生理功能、皮肤疾病的生理基础以及皮肤护理等方面进行详
细阐述。
一、皮肤的解剖结构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层组成。表皮位于皮肤表面,分为角质层、颗粒层、棘层和基底层。真皮位于表皮下方,主要由胶原纤维、弹性纤维和细胞构成。皮下组织位于真皮下方,主要由脂肪细胞和疏松结缔组织构成。
二、皮肤的生理功能
1.保护功能:皮肤作为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具有保护内部器官免受外界伤害的作用。角质层具有防水、防菌、防紫外线等功能,真皮含有丰富的血管和神经末梢,对热、冷、痛等刺激敏感,可迅速做出反应。
2.调节体温:皮肤通过汗腺和血管的调节,维持体温稳定。当气温升高时,汗腺分泌汗液,通过蒸发散热;血管扩张,增加血流
量,降低体温。反之,气温降低时,汗腺分泌减少,血管收缩,减少热量散失,保持体温。
3.感觉功能:真皮含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可感受外界刺激,如触觉、痛觉、温度觉等。感觉功能使人能够感知外部环境,做出适应性的反应。
4.代谢功能:皮肤参与多种物质的代谢,如维生素D的合成、激素的代谢等。皮肤还具有排泄功能,通过汗腺排除体内多余的水分、盐分和废物。
5.免疫功能:皮肤免疫系统包括多种免疫细胞和分子,如Langerhans细胞、角质形成细胞、天然杀伤细胞等。它们参与抵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维护皮肤健康。
三、皮肤疾病的生理基础
皮肤疾病种类繁多,常见的有炎症性皮肤病、感染性皮肤病、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等。这些疾病的生理基础涉及皮肤的结构和功能异常,如免疫反应异常、细胞增殖和分化障碍、血管异常等。
皮肤的结构及其生理功能
皮肤的结构及其生理功能一、皮肤的解剖
链接:1、皮肤的构成:由表皮、真皮、皮下组织及其间的附属器构成。
2、皮肤的面积:成人:1.5~2 m2,新生儿0.21
m2
3、皮肤的厚度:表皮真皮0.5~4 mm
表皮0.04~1.6 mm,平均0.1 mm
真皮1~3 mm
4、皮肤的重量:占体重的16%
5、皮肤的颜色:因种族、年龄、性别,部位
及营养不同而异。
6、皮纹、指纹皮沟Skin groove
皮嵴Skin ridge
指纹由遗传因素决定有个体差异。
7. 长毛、短毛。
8、皮肤的血管、淋巴管、神经、肌肉。
9、皮脂腺、汗腺。
10.指(趾)甲
二、表皮的结构及功能:
表皮(epidermis):主要来源于外胚层
真皮(dermis):来源于中胚层
三、真皮(dermis)的结构与功能:
1、来源于中胚层,不同部位厚薄不一,眼睑
最薄为0.3 mm。
2、分为:乳头层:与表皮突呈犬牙交错样相接,含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游离神经末梢
和囊状神经小体。
网状层:较厚,有较大的血管、淋巴管、神经、肌肉、皮肤附属器及较粗的纤维。
3.组成:纤维:胶元纤维(最丰富、交织成网、勒性大,但无弹性)
网状纤维(嗜艮、幼稚的胶元纤维)
弹力纤维(较细、缠绕在胶元纤维之间)
弹性基质(主要是蛋白糖为成份,形成分子筛立体结构,可进行物质交换并
有利吞噬)
细胞:含成纤维细胞,肥大细胞,巨噬细胞,真皮树枝状细胞,朗格汉斯细胞,噬色素细胞,淋巴细胞,白细胞。
4.作用①抵御外界冲击力②支撑皮下组织
③储存水、电解质及血液④有调节体温的作用。
四、皮下组织(Subcutaneous tissue):
皮肤结构的层次及组成部分
皮肤结构的层次及组成部分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具有多种重要功能,如保护身体免受外界环境的伤害、调节体温、感知外界刺激等。皮肤的结构复杂,由多个层次和组成部分构成。下面将详细介绍皮肤的各个层次及其组成部分。
1.表皮(Epidermis)
表皮是皮肤最外层的层次,主要由角质细胞、黑色素细胞和树突细胞等构成。
角质细胞是表皮的主要细胞,它们堆积在一起形成了角质层,起到隔离外界环境和内部组织的作用。黑色素细胞负责产生黑色素,决定了人的皮肤颜色。树突细胞则参与免疫反应和感觉信号传导。
2.真皮(Dermis)
真皮是皮肤中间层的层次,由胶原纤维、弹力纤维、毛囊、血管、汗腺和皮脂
腺等组成。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赋予皮肤弹性和韧性,同时支撑和固定皮肤。毛囊是产生毛发的结构,其底部有毛根囊和毛乳头。血管分布在真皮中,起到供应营养物质、氧气和移除废物的作用。汗腺负责分泌汗液,帮助调节体温。皮脂腺则分泌皮脂,起到保护皮肤、润滑毛发和防止水分流失的作用。
3.皮下组织(Subcutaneous tissue)
皮下组织位于真皮下方,主要由脂肪组织和结缔组织构成。脂肪组织起到保温、缓冲和能量储存的作用。结缔组织则连接皮下组织和肌肉组织,保持皮肤的稳定和张力。
除了上述的层次结构,皮肤还有一些其他重要的组成部分:
1.血管网络(Vascular network)
真皮中的血管网络扩散着富含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血液,为皮肤提供养分和氧气。
2.神经末梢(Nerve endings)
皮肤中分布着大量的神经末梢,它们负责传递触觉、温度和疼痛等感觉信号,
皮肤结构解析ppt
是在4.3~到4.5之间中性
③ 触摸;
手指按压感觉弹性程度 紧致感
④ 纸巾擦;
吸油纸 湿局部,那就是中干若 全透就是油性
谢谢大家
基质由多种结构性糖蛋白、蛋白多糖(pmteoglycan) 和氨基聚糖(glycoaminogly—can)构成。氨基聚糖 包括透明质酸、硫酸软骨素、肝素等,虽然氨基聚 糖占皮肤干重不足l% ,但它组织的水化起重要作用 ,可结合l 000倍于自身重量的水[13]。
成纤维细胞
主要功能合成各种胶原、弹性蛋白及细胞外 基质成分,同时还产生分解这些成分的酶类 ,来维持代谢平衡。
胺、脂肪酸、胆固醇) 。
皮脂膜和“砖墙结构”具有四大功能
① 屏障功能:构成了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进 入皮肤的第一道屏障
②保湿功能:皮脂膜中的脂质能锁住水分,阻 止真皮营养物质、保湿因子、水分散失,使角 质层含水量保持在20%左右,对皮肤起到滋润 保湿作用
③调节炎症反应:皮脂膜中的亚油酸、亚麻酸 可对炎症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5 基底层;位于表皮的最下层,仅
为一层立方形或圆柱状细胞,又叫
皮肤的生发层,是皮肤细胞的生发
成长之源。
真皮;皮肤健康状况映照表
乳头层:位于真皮最上面,是较薄的 一层。隆起形成许多与表 皮交错的区域。中间包括有 毛细血管、毛细淋巴管网和 感觉神经末梢。
皮肤组织结构图
皮肤组织结构图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之一,它覆盖在身体表面,起到
保护内部组织和器官的作用。皮肤组织是由多种不同的细胞和组织结构组成的复杂系统。本文将介绍皮肤的组织结构,主要包括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
表皮是皮肤最外层的一层组织,厚度约为0.05-1.5毫米。它主要由角质细胞、棘层细胞、颗粒层细胞和基底层细胞组成。角质细胞是表皮最外层的细胞,主要由角蛋白构成,具有耐磨损和防水的特性。棘层细胞位于角质细胞下方,它们通过细胞间连接(desmosome)连接在一起,增加了表皮的强度和稳定性。颗粒层细胞主要包含角蛋白颗粒,其内部含有丰富的护肤脂质和天然保湿因子,起到保持皮肤水分和润泽的作用。基底层细胞是表皮最底层的细胞,它们能够持续分裂和不断更新表皮细胞,使皮肤能够自我修复和更新。
真皮位于表皮下方,厚度约为0.5-3毫米。它由胶原纤维、弹力纤维和基质组成。胶原纤维是真皮最主要的成分,它具有抗拉伸的特性,能够保持皮肤的弹性和紧致。弹力纤维能够使皮肤恢复原状,并赋予皮肤弹性和柔软度。基质是真皮中支持细胞和血管的结构基础,它还含有丰富的神经末梢,使皮肤能够感知温度、压力和触觉等感觉。
皮下组织位于真皮下方,主要由脂肪细胞和结缔组织构成。脂肪细胞包含大量的脂肪,其主要作用是保持体温、储存能量和保护内部器官。结缔组织是由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组成的支持网络,它能够固定皮肤与其他组织的连接,并提供支撑
和保护。
皮肤的组织结构不仅仅是外观的保护屏障,它还承担着多种功能。首先,皮肤调节体温,通过汗腺排泄汗液来散热。其次,皮肤还具有感知和传递感觉的作用,通过神经末梢传递触觉、压力、温度等信息。此外,皮肤还能合成维生素D,参与钙代谢和骨骼健康。
人体解剖学中的皮肤结构
透明层
透明层位于角质层下方,由透明细胞 组成,具有调节表皮细胞水分的功能 。
透明层还具有保护作用,能够防止水 分过度蒸发和外界刺激对皮肤的伤害 。
透明层细胞之间含有大量的水和电解 质,能够调节水分平衡,保持皮肤湿 润。
颗粒层
01
颗粒层位于透明层下方,由颗粒细胞组成,具有合成
和分泌角蛋白的功能。
02
皮下组织的厚度和分布受到遗传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饮食习惯、运动 习惯等。
04
皮肤附属器
毛发
毛发的生长周期分为生长期、退 行期和休止期,不同部位的毛发 长度、直径和颜色存在差异。
毛发的异常生长和脱落可能与某 些疾病有关,如斑秃、雄性激素 源性脱发等。
01
毛发是皮肤的重要附属器之一, 由角质层和内部纤维组成,具有 保护皮肤、调节体温和增加外观 美感等作用。
人体解剖学中的皮肤结构
目录
CONTENTS
• 皮肤概述 • 表皮层 • 真皮层 • 皮肤附属器 • 皮肤的反应与疾病
01
皮肤概述
皮肤的功能
调节体温
皮肤通过排汗和血管舒缩来调节 体温,保持体温的恒定。
分泌和排泄功能
皮肤可以分泌汗液,排泄体内的 废物和毒素,有助于维持身体的 代谢平衡。
01
保护作用
皮肤作为人体的最外层,能够防 止外界物理、化学和微生物因素 的侵入,对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 稳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皮肤的结构
皮肤的结构
皮肤的结构
一、皮肤的基本结构
皮肤位于人体的表面,是人体和外界环境直接接触的部分,是人体面积最大的器官。成年人的全身皮肤面积为1.5~2.0平方米;其重量约占人体重量的15%,皮肤表面柔软光滑,但用放大镜观察,可以看到其表面是由许许多多隆起的皮丘和凹陷的皮沟组织成的。还有许多凹下去的小孔,及长毛的开口即毛囊口,毛囊口内长有毫毛。
皮肤的结构极其复杂,含有大量的细胞,错综复杂的血管、神经网,以及毛发、皮脂腺、汗腺、爪甲等附属器。
1、表皮
表皮是最外层皮肤,覆盖全身,有保护作用。平均厚度为0.07~2毫米。表皮内无血管,
但有许多细小的神经末梢,感知外界刺激,产生触觉、痛觉、压力觉、温觉、冷觉等感受。表皮由外向内可分为5层: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棘层、基底层。表皮的各层实际是由处于角化过程中不同阶段的细胞形成的。基底层的基底细胞是表皮细胞的生化之源,它不断产生新细胞,并逐渐向皮肤表层推移,变成各层细胞,最后变成死细胞,以皮屑的方式脱落。从一个基底细胞产生,到最后变成皮屑脱落大约需要28天。
①、角质层
角质层是表皮的最外层,也就是表皮细胞的表面,由4~8层扁平无核的角化死细胞构成。细胞排列紧密,对人体起保护作用。皮肤表面的角化细胞到一定时间会自行脱落,同时会有新形成的角化细胞来补充。经常受摩擦部位皮肤的角质层比较厚,如:手掌、足底等处。眼睑部的角质层最薄,皮肤比较娇嫩。
角质层的厚薄对人的肤色和皮肤的吸收能力有一定影响。角质层过厚,会使皮肤看上去发黄,而且缺乏光泽。皮肤有一定的吸收能力,角质层越厚,皮肤吸收能力越差。在做皮肤护理时,利用磨砂、去死
皮肤的组织结构
皮肤由表皮、真皮、皮下组织、皮肤的内含组织四部分组成。
1、表皮:表皮在皮肤的最外层。在外侧是角质层,最里面的一层是基底层。基底层的基底细胞具有较强的分生能力,每隔12天分裂一次,并逐渐向表层推移和分化,递变为表皮的各层细胞,最后变成角质层,这个过程一般需要28天左右。角质层的细胞逐渐老化脱落。
2、真皮层:真皮乳头象手指状伸入表皮,两者之间犬牙交错,牢固地镶嵌在一起。真皮主要由结缔组织构成,其中尚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及毛发、皮脂腺、汗腺及肌肉。真皮分为乳头层及网状层。
3、皮下组织:由真皮下部延续而来,由疏松的结缔组织及脂肪小叶构成。皮下脂肪层是储藏能量的仓库,又是热的良好绝缘体,此外还可缓冲外来的冲击,保护内脏器官。
4、皮肤的内含组织:包括毛发、爪甲、皮脂腺、汗腺皮肤的平滑肌、血管、淋巴管及神经等.
皮肤的结构
• • • 皮肤从外到内,由表皮、真皮和皮下组 织三部分组成。 皮肤覆盖在人体最外面,与人的外貌直 接相关。人类健康皮肤应该是细润、光 滑、富有光泽和弹性的。 表皮:表皮包括了10多层细胞,由覆层 扁平上皮构成,平均厚度不大于2毫米。 最深层的细胞与真皮相接,为生发层, 其间夹有黑色素细胞。如果黑色素较多, 则皮肤颜色深,反之则浅。同时黑色素 对皮下组织有保护作用,避免紫外线直 接损伤深层的组织。 真皮:真皮的厚度约为表皮的10倍,位 于表皮深层,由纤维结缔组织构成,其 中有胶原纤维和网状纤维,它们使皮肤 具有较强的韧性和弹性,如果纤维萎缩, 细小的皱纹就会增加。真皮层由血管、 神经、毛囊、皮脂腺、汗腺等组织构成, 倘若这些组织机能衰退,皮肤就会呈现 老化现象。 皮下组织:皮下组织位于皮肤最深层, 其厚度约为真皮层的5倍,它由疏松的结 缔组织和大量脂肪组织组成,从而使皮 肤具有了保温和缓冲外来振动的作用。
科学的防晒及饮食观
• 别忘了,在进行美白护理的同时防晒。在美白护理的时候,能够 将已经生成的黑色素慢慢消去,而防晒可以帮助皮肤抑制新的黑色素 生成。通过好的防晒产品保护肌肤基底层和真皮层不受紫外线的伤害, 不刺激酪氨酸酶的活性,抑制黑色素的生成。 • 肤色还可以通过饮食改善。大量饮水,多吃蔬菜和水果,加强抗 氧化食物的摄入,维他命C、维他命A等食物都可以有效美白和保护 皮肤。熟的西红柿、柠檬中含有丰富的维他命C,而维他命A则在一 些脂溶性的黄色食物中常见。一些富含铜或锌的食物则会激活酪氨酸 酶的活性,使皮肤发黑,所以要少吃动物肝脏、豆类、桃子等食物。 少吃酸性食物也是值得注意的一点,以免体内产生自由基,沉积毒素。
皮肤的组织结构
毛发
1. 分布:毛发遍布全身,唇红、掌跖、部 分生殖器皮肤等无毛发。
2. 分类
a. 硬毛
长毛(如头发)
短毛(如眉毛)
b. 毫毛(体毛)(无髓质)
毛发
3. 结构(1) a. 毛干
(露出皮肤表面的部分) b. 毛根
(陷入皮肤内部的部分)
毛根
毛囊 (毛囊是表皮的下陷) 毛球 (毛根基部膨大,与
1. 位置:大汗腺位于皮下组织及真皮内 2. 形态:导管短而直,开口与毛囊内皮脂腺的上部。 3. 分布:
a. 分布于腋窝、乳晕、脐窝、肛门、生殖器等处 b. 耳耵聍腺、睑睫腺、乳轮腺等属于变形大汗腺
大汗腺
4. 顶泌汗腺分泌液的特点 a. 微黄、混浊 b. 有异味 c. 易感染
5. 影响顶泌汗腺分泌功能的因素 a. 内分泌的影响:性激素有促进作用 b. 遗传因素:如腋臭 c. 青春期分泌旺盛
行物质交换; (4)棘细胞间含有免疫分子;
棘层(stratum spinosum)
(5)棘层有感觉神经末梢; (6)棘细胞底层厚,有分裂能力,向上逐
渐变扁平,细胞核变小。 作用: 物质交流
感知作用 修复作用 郎格汉斯细胞
郎格汉斯细胞
来源于血液内的单核细胞; 分布在棘细胞之间(身体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部位的数目不
黑色素的作用
1
皮肤组织结构(正常组织学)
皮肤组织结构(正常组织学)
一、皮肤的基本结构
皮肤由外至依次分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层。
1 表皮
最外层,复层扁平(鳞状)上皮,主要由角质形成细胞(角质细胞或角朊细胞)和非角质形成细胞(黑色素细胞、朗格汉斯细胞、梅克尔细胞)组成。
角质形成细胞包括基底细胞、棘细胞、颗粒细胞和角质细胞。
表皮由基底部向下分基底(细胞)层、棘(细胞)层、颗粒(细胞)层、透明层和角质(细胞)层
基底层为一层基底细胞,细胞长柱状或立方形,核较大,卵圆形,胞质嗜碱性染蓝色。细胞㕵栅栏样排列在基底膜上。
棘层位于基底层上,由4~8层多角形细胞即棘细胞组成。棘细胞胞质内有多个棘状突起。
颗粒细胞层位于棘层上,颗粒细胞1~3层,细胞扁平或菱形,胞质充满粗大、嗜碱性的角质透明颗粒。
透明层位于角质层上,一薄层均匀一致嗜酸性带。
角质层位于表皮最外层,角质细胞扁平、无核,嗜酸性染红色。排列致密。HE染色切片呈网篮状
颗粒层和角质层在手掌、足跖等部位明显增厚。
PAS染色,基膜呈均匀纤细的淡紫红色带,含中性黏多糖
表皮内无血管,其营养物质来自深部真皮乳头毛细血管漏出经三角肌区进入表皮
非角质形成细胞:
黑素细胞或黑色素细胞,树枝状,主要位于基底细胞中。HE染色胞质透明,核较小深染,核位置比基底细胞的低,正常黑素细胞每8~10个基底细胞有一个黑素细胞,可用Dopa(多巴)及镀银染色显示。
朗格汉斯细胞或朗格罕细胞(Langerhans cell)多位于棘层中上层,树枝状,胞质透明,电镜下呈脑回状,有切迹,胞质内有网球柏样颗粒即Bibech颗粒。细胞表面有HLA-DR抗原,IgG Fc受体,可用免疫组化显示。
简述皮肤的基本结构
简述皮肤的基本结构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之一,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理功能,如保护、感知、调节体温和代谢等。了解皮肤的基本结构对于保持健康的皮肤以及预防和治疗皮肤疾病非常重要。
一、表皮层
表皮是皮肤最外层的层次,主要由角质细胞和色素细胞组成。角质层是表皮最外面的一层,由死亡的角质细胞组成。色素细胞则分布在基底层中,它们产生黑色素来保护我们免受紫外线辐射伤害。
二、真皮层
真皮是位于表皮下方的一层结构,包含了许多重要的组织和器官。真皮主要由胶原蛋白和弹性纤维组成,并且包含了血管、神经末梢、汗腺、毛囊和脂腺等重要组织和器官。
三、皮下组织
皮下组织是位于真皮下方的一层结构,主要由脂肪和结缔组织构成。这一层的主要功能是保护和维护皮肤的形态。
四、皮肤附属器官
皮肤附属器官包括汗腺、毛囊和脂腺等组织和器官。汗腺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大汗腺和小汗腺,它们帮助我们调节体温并排泄废物。毛囊则是生长毛发的结构,而脂腺则分泌油脂来保护皮肤。
五、皮肤血液循环
皮肤血液循环是指血液在真皮层中流动的过程。这个过程非常重要,因为它提供了营养和氧气,并且带走了废物和二氧化碳。
六、皮肤神经系统
皮肤神经系统包含了许多感觉神经末梢,这些末梢能够感知疼痛、温度、压力等刺激。这个系统非常重要,因为它帮助我们感知外界环境并做出相应的反应。
七、总结
总之,了解皮肤的基本结构对于保持健康的皮肤以及预防和治疗皮肤疾病非常重要。从表皮层到真皮层再到皮下组织,每一层都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和任务。同时,还有皮肤附属器官、血液循环和神经系统等
重要组织和器官。只有了解这些结构和功能,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皮肤,并且预防和治疗各种皮肤问题。
皮肤的专业知识
皮肤的专业知识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拥有多种功能,如保护身体免受外界环境
的侵害、调节体温和感知外部刺激等。因此,对皮肤的专业知识至关
重要,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护皮肤,还可以指导我们选择适合
的护肤品和治疗方式。本文将从皮肤的结构、功能以及常见皮肤问题
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皮肤结构
皮肤是由三层结构组成的,分别是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表皮是
最外层的一层,主要由表皮细胞构成,其主要功能是隔离外界环境和
内部组织,防止水分流失。真皮是皮肤的中间层,包含有胶原蛋白和
弹性纤维,能够提供皮肤的强度和弹性。皮下组织是最内层的一层,
主要由脂肪细胞构成,起到保护和储存热量的作用。
二、皮肤功能
皮肤是人体最重要的保护屏障之一,具有多项重要功能。首先,皮
肤可以防止外部微生物的侵入,起到保护身体的作用。其次,皮肤具
有感知外界刺激的功能,能够感受到温度、压力和触觉等刺激。此外,皮肤还可以通过出汗、排泄体内废物和调节体温,保持身体的内部稳定。
三、常见皮肤问题
皮肤问题是人们常见的健康难题之一,常见的皮肤问题包括痤疮、
湿疹、色斑和皱纹等。痤疮是青少年期常见的皮肤问题,主要由皮脂
腺分泌过多引起的毛囊堵塞而导致的。湿疹是皮肤炎症的一种,常见于婴儿和幼儿,引起局部皮肤红肿、瘙痒等症状。色斑是皮肤色素沉着不均匀引起的,通常与日晒有关。皱纹是皮肤老化的结果,主要因为胶原蛋白流失和皮肤弹性减弱导致的。
综上所述,了解皮肤的专业知识对于保持皮肤健康至关重要。通过学习皮肤的结构、功能以及常见问题,我们可以更好地保护皮肤,预防皮肤问题的发生。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够增加对皮肤的了解,积极采取措施维护自己的皮肤健康。
皮肤组织学结构
皮肤组织学结构
皮肤的组织结构有:表皮、真皮、皮下组织。
1、表皮:表皮属于复层鳞状上皮,主要的构成细胞是角质形成细胞,还有朗格汉斯细胞、黑素细胞、梅克尔细胞等参与构成。根据外胚层分化阶段与特点,将其由深至浅分为5层:基底层、基层、颗粒层、透明层、角质层。
2、真皮:真皮层是不规则的致密的结缔组织,主要由纤维成分构成,以及基质和细胞成分。由深至浅可分为:有较大血管、神经等穿行的网状层和富含毛细血管与毛细淋巴管的乳头层。常说的胶原纤维在组织学上则主要在这层。这个部位具有丰富的皮肤附属器官,比如汗腺,毛囊,皮脂腺,以及大量的毛细血管,以及组织细胞等。
3、皮下组织:皮下组织,位于真皮层与肌膜之间,包括疏松结缔组织与脂肪小叶,因而又被叫做皮下脂肪层,其厚度受部位、性别与营养状况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皮肤美容基础-皮肤结构与美容
一、皮脂膜-皮肤华丽的外衣
(一)定义:为覆盖于皮肤表面的一层透明薄膜,又称为水脂膜,构成主要由皮脂腺分泌的皮脂,角质层细胞崩解产生的脂质与汗腺分泌的汗液乳化形成,呈弱酸性。
问题:1.皮肤表面为什么呈弱酸性?-杀菌、保护屏障;
2.日常的护肤品呈弱酸性还是碱性好?-与皮脂膜相一致(弱酸
性)好,要求PH:4-6
(二)细胞间物质的组成-构成皮脂膜的主要成分
40%神经酰胺-保湿因子
35%胆固醇
25%必需脂肪酸
亚油酸:调节炎症反应和屏障功能
亚麻酸:调节炎症反应
常见成分:乳酸、吡咯烷酮羧酸、尿素等,所有这些都称为天然保湿因子(NMF)
(三)功效作用:
1.防晒:角鲨烯
2.抗炎:亚油酸、亚麻酸
3.神经酰胺:保湿锁水
皮脂膜的作用:(1)保湿、润泽、光滑、亮泽
(2)抑制表面微生物的生长
与美容的关系:
1.年龄-婴幼儿不健全,老年人皮脂膜较薄,更需要润滑保护;
2.部位-躯干四肢较薄,手掌及足底没有皮脂膜,治疗同时更需要润
滑保湿皮肤;
3.清洁皮肤:用热水碱性肥皂可彻底清除皮脂膜,应该使用不含碱
性清洁剂皂;
4.皮肤疾病:皮肤湿疹等可破坏皮脂膜,治疗同时更需要润滑保湿
皮肤。
问题:我们经常发现,为什么刚洗过澡或游过泳和水亲密接触那么久,而皮肤照样感觉干?-水呈弱酸性,不吸收水分,水将油脂融解掉了。
重要提示:皮脂膜是皮肤的第一道屏障
1.日常护肤中过度洁面或使用不适合自己的洁面会破坏这一屏障;
2.要经常补充和皮脂膜类似的护肤品来巩固保持这一屏障。屏障破
坏后皮肤会脱屑、敏感、红血丝、干裂、易晒伤等。
二、角质层-“护肤卫士”皮肤屏障的重要结构
(一)角蛋白:表皮细胞主要结构蛋白
角蛋白基因正确表达和角蛋白细胞骨架的完整构建是表皮理性屏障的基础
K17病理状态:银屑病、扁平苔藓强表达
(二)皮肤保持水分能力-“三明治结构”
形成:周期性层状结构的脂质层,由3层组成-晶状体网格结构、液相(神经酰胺、不饱和脂肪酸ch)、晶状体网格结构
神经酰胺的作用:
1.粘合作用:“脂质-细胞-蛋白质”的包裹物
2.保湿作用:维持皮肤水分,很强的缔合水分子的能力
3.抗衰老作用:能诱导角质形成细胞的分化,减少皱纹,增加皮肤弹性,延
缓皮肤衰老。
(三)皮肤砖墙结构:角质细胞-砖块
角质形成细胞间隙中的脂质,灰浆(保证不丢失水分),灰浆和砖块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形成皮肤的稳定结构,保证皮肤的屏障功能。
(四)水通道蛋白
AQP3在角质形成细胞中是一个完整的跨膜蛋白通道。
由于AQP3的存在,细胞才可以快速调节自身体积内部渗透压,而且也能转运尿素甘油等物质进出皮肤,是维持皮肤水合作用的一个关键因素。
研究表明:紫外线,皮肤疾病可导致AQP3表达下调。
与美容的关系:保护、保湿、抗炎、防晒
影响因素:皮肤疾病、外用激素、不正规美容、滥用化妆品
恢复皮肤屏障-皮肤第三次革命
(一)屏障作用:
1对外-构成了防止外界有害、刺激物、日光进入皮肤的第一道屏障
2对内-锁住水分,阻止营养物质、保湿因子、水分散失。
(二)保湿作用:使角质层含水量保持在20%左右,对皮肤起到滋润保湿作用(三)调节抗炎,色素代谢
如何更好的维护皮肤的屏障
1.日常要主动做好保湿补水护理,使用含有神经酰胺、角鲨烯、亚
油酸、亚麻酸、天然保湿因子等功效成分的护肤品;
2.积极进行问题皮肤的修复。比如疤痕皮肤、青春痘、痤疮、干燥
皮肤、敏感皮肤、脂溢性皮肤等,问题肌肤的屏障作用是不完整
的;
3.不要使用激素和重金属的“速效”产品,循序渐进做好美容护肤,
正确选用清洁剂;
4.积极主动做好防晒。
三基底层-皮肤的“发源地”
一层矮柱状角质形成细胞,黑色素细胞
与美容的关系:
每一表皮细胞的发源地,晚23:00-1:00增殖最快,旺盛的再生能力是皮肤年轻化的重要特征。(基底层受损,形成疤痕)
影响因素:真皮层循环、细胞因子、有创性治疗、皮肤病
问题:1.晚间到底用不用护肤品?用什么样的护肤品?
用,保湿、营养、促进细胞分裂
2.为什么基底层受损会形成疤痕?
对真皮的屏障作用消失了成纤维过度生长
(一)表皮通过时间-皮肤“生命周期”
定义:角质形成细胞从基底层移至角质层脱落的时间,约28天。
与美容的关系:护肤美容需循序渐进;不能人为干预;皮肤美容不能“一劳永逸”
影响因素:年龄、药物(激素使之延长,更新,速度减慢,皮肤老化)细胞因子、皮肤疾病
四、黑色素细胞-黑素“加工厂”
形态:外形似章鱼,有很多突触
每个黑素细胞向10-36个角质形成细胞供应黑素
与美容的关系:
1.黑色素细胞异常:增多-色素痣,减少-无色素痣
2.产生黑素:决定皮肤颜色白、黑、黄
引起色素性疾病:黄褐斑、白癜风
防晒(吸收紫外线UVA)
3.影响黑素产生因素:皮肤硫基、vit、c因子、精神因素、睡眠、
肾上腺皮脂激素
黑素的作用:防止紫外线对皮肤和人体的伤害,主要原理是通过黑素来吸收UVA 以及其他可能对皮肤造成的光线,也可以讲是对光的屏障保护作用,是至关重要的。(白色皮肤极易晒伤但不易晒黑,黑色皮肤极易晒黑,从不晒伤)皮肤颜色的构成:
(一)四种生物色素:1.褐色的黑色素
2.红色的氧化Hb 血红蛋白
3.蓝色的还原Hb
4.蓝色的胡萝卜素
中国人的肤色由什么决定的?胡萝卜素
五真皮
成纤维母细胞分泌:胶原纤维、弹力纤维、网状纤维,
胶原纤维和弹力纤维构成了皮肤的弹力护垫,由真皮内的成纤维细胞合成,分泌呈囊状或绒状排列的蛋白。
胶原纤维分为Ⅰ型:占80%,成熟胶原
Ⅱ型:胶原幼稚
胶原纤维维持皮肤张力弹性,韧性大,抗拉力强,日晒Ⅰ型胶原纤维减少弹力纤维由交叉相连的弹性蛋白外绕的微纤维蛋白构成,维持皮肤的弹性和顺应性,减少皱纹产生,皮肤光老化,弹力纤维变性,增生、变粗、卷曲,形成浓染的团块状。
与美容的关系:使皮肤富有柔韧性、弹性;使皮肤光滑,防止皱纹
影响因素:日光-胶原蛋白减少,弹力蛋白变性
保湿因子
皮肤病(硬皮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