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教师版

合集下载

专题三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总结

专题三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总结

专题三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总结专题三牛顿三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即惯性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1)理解要点:运动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它定性地揭示了运动与力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第一定律是牛顿以伽俐略的理想斜面实验为基础,总结前人的研究成果加以丰富的想象而提出来的;定律成立的条件是物体不受外力,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

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不能认为它是牛顿第二定律合外力为零时的特例,第一定律定性地给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第二定律定量地给出力与运动的关系。

(2)惯性: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无关。

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由牛顿第二定律定义的惯性质量mF/a和由万有引力定律定义的引力质量mFr2/GM严格相等。

惯性不是力,惯性是物体具有的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惯性和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2.牛顿第二定律(1)定律内容物体的加速度a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F合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m成反比。

(2)公式:F合ma理解要点:因果性:F合是产生加速度a的原因,它们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存在,同时消失;方向性:a与F合都是矢量,方向严格相同;瞬时性和对应性:a为某时刻某物体的加速度,F合是该时刻作用在该物体上的合外力。

3.牛顿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公式可写为FF。

(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二力平衡的区别内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二力平衡受力物体作用在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依赖关系同时产生,同时消失,互依存,不可单独存在无依赖关系,撤除一个、另一个可依然存在,只是不冉平衡叠加性两力作用效果不口抵消,不口叠加,不可求合力两力运动效果可相互抵消,可叠加,可求合力,合力为零;形变效果/、能抵消力的性质一定是同性质的力可以是同性质的力也可以不是同性质的力4.牛顿定律在连接体中的应用在连接体问题中,如果不要求知道各个运动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并且各个物体具有相同加速度,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整体。

人教版高中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总结归纳

人教版高中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总结归纳

(每日一练)人教版高中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总结归纳单选题1、物体质量为m=5Kg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在力F的作用下做a=2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方向向右,已知物体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则外力F为()A.20NB.15NC.25ND.10N答案:C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F 合m则有F﹣μmg=maF=0.3×5×10+2×5=25N故选C。

2、如图所示,我校女篮球队员正在进行原地纵跳摸高训练,以提高自已的弹跳力。

运动员先由静止下蹲一段位移,经过充分调整后,发力跳起摸到了一定的高度。

某运动员原地静止站立(不起跳)摸高为1.90m,纵跳摸高中,该运动员先下蹲,重心下降0.4m,经过充分调整后,发力跳起摸到了2.45m的高度。

若运动员起跳过程视为匀加速运动,忽略空气阻力影响,已知该运动员的质量m=60kg,g取10m/s2。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运动员起跳后到上升到最高点一直处于超重状态B.起跳过程中运动员对地面的压力为1425NC.运动员起跳时地面弹力做功不为零D.运动员起跳时地面弹力的冲量为零答案:B解析:A.运动员起跳后到上升到最高点,先加速后减速,所以是先超重后失重,故A错误;B.运动员离开地面后做竖直上抛运动,根据v=√2gℎ1=√2×10×(2.45−1.90)m/s=√11m/s在起跳过程中,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可知v2=2aℎ解得a=v22ℎ=112×0.4m/s2=13.75m/s2对运动员,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F−mg=ma解得F=1425N故B正确;CD.运动员起跳时地面弹力没有位移,所以做功为零,有作用时间,冲量不为零,故CD错误。

故选B。

3、如图所示,一个倾角为θ=37∘的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斜面底端固定一垂直于斜面的挡板,一劲度系数为k=100 N/m的轻弹簧下端固定在挡板上,上端与物块A接触,物块A与物块B接触且均不粘连,弹簧与斜面平行,物块B通过与斜面平行的轻质细线跨过斜面顶端的定滑轮与物块C连接,物块A、B和C的质量均为1kg,物块A、B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0.25,且三个物块都可以视为质点。

(完整版)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

(完整版)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专题一:牛顿定律内容一、牛顿第一定律1、定律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2、理解要点:(1)第一定律是牛顿以伽俐略的理想斜面实验为基础,通过分析、概括、推理得出的,不可能用实验直接来验证。

(2)对任何物体都适用,不论固体、液体、气体。

(3)它定性地揭示了运动与力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4)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不能认为它是牛顿第二定律合外力为零时的特例,第一定律定性地给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第二定律定量地给出力与运动的关系。

(5)运动的物体不受力时做匀速直线运动(保持它的运动状态)(6)静止的物体不受力时保持静止状态(保持它的静止状态)(7)说明:①、“一切”说明该定律对于所有物体都是普遍适用的,不是特殊现象。

②、“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是定律成立的条件,实际中不受外力是指受合力为0。

③、“总”指的是总是这样,没有例外。

④、“或”指两种状态必居其一,不能同时存在,也就是说如果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原来静止的物体仍保持静止,而原来处于运动状态的物体会保持原来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二、惯性:1、定义:物体保持原来的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2、惯性的理解:(1)一切物体任何时候都具有惯性.(静止的物体具有惯性,运动的物体也具有惯性)牛顿第一定律表明,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状态的性质,因此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2)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受力情况及运动状态无关。

(3)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质量越大的物体其运动状态越难改变。

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运动状态、位置及受力情况毫无关系。

(4)惯性是一种属性,它不是力。

惯性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3、防止惯性的现象:汽车安装安全气襄, 汽车安装安全带利用惯性的现象:跳远助跑可提高成绩, 拍打衣服可除尘4、解释现象:例: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为何向汽车行驶的方向倾倒?答:汽车刹车前,乘客与汽车一起处于运动状态,当刹车时,乘客的脚由于受摩擦力作用,随汽车突然停止,而乘客的上身由于惯性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继续向汽车行驶的方向运动,所以…….二、牛顿第三定律1. 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归纳

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归纳

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归纳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一: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2、理解:①它说明了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性质.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惯性与物体的速度大小、受力大小、运动状态无关).②它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产生加速度)的原因,而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

③它是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的,它不能由实际的实验来验证.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二:牛顿第二定律1、内容:物体的加速度a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F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m 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2、理解:①瞬时性:力和加速度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②矢量性: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③同体性:合外力、质量和加速度是针对同一物体(同一研究对象)④同一性:合外力、质量和加速度的单位统一用SI制主单位⑤相对性:加速度是相对于惯性参照系的。

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三:牛顿第三定律1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2理解:①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同时性.它们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不是先有作用力后有反作用力.②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性质相同.即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属同种性质的力.③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相互依赖性:它们是相互依存,互以对方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不可叠加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各产生其效果,不可求它们的合力,两力的作用效果不能相互抵消.3、牛顿运动定律的适用范围:对于宏观物体低速的运动(运动速度远小于光速的运动),牛顿运动定律是成立的,但对于物体的高速运动(运动速度接近光速)和微观粒子的运动,牛顿运动定律就不适用了,要用相对论观点、量子力学理论处理.4、易错现象:(1)错误地认为惯性与物体的速度有关,速度越大惯性越大,速度越小惯性越小;另外一种错误是认为惯性和力是同一个概念。

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总结

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总结

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总结一、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牛顿的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它阐明了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具体表述为:“任何物体继续自身的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产生状态改变”。

这一定律的提出是对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有关力学的错误观点的彻底推翻,它极大地推动了力学领域的进步。

第一定律的精髓在于“惯性”,物体因为具有惯性而能够保持自身原有的运动状态。

比如,一个静止的物体不会自发地开始运动,一个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不会自发地停下来或改变运动的速度和方向。

这是因为物体对外界的作用力表现出了惯性,保持自身运动状态的原理方程式为F=ma,其中的m称为惯性质量,a称为加速度,F为受到的外力。

二、第二定律(运动定律)牛顿的第二定律也被称为运动定律,它指出了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将产生加速度的规律。

具体表述为:“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作用与物体的质量乘积等于物体的加速度”。

也就是说,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它将产生加速度,而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与物体所受外力的大小和方向成正比。

第二定律可用一个简单的方程式来表示:F=ma。

在这个方程中,F表示受到的外力,m 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产生的加速度。

这个方程式揭示了物体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加速度的规律,对于我们理解物体的运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第二定律还可以进一步拓展为牛顿的运动方程:F=dp/dt,即外力等于动量随时间变化的速率。

这个公式揭示了外力与物体的动量之间的关系,动量是物体在运动中的一个重要物理量,它对于描述物体在运动中的运动状态和动力学过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牛顿的第三定律也被称为作用与反作用定律,它阐明了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具体表述为:“任何物体对另一物体施加一力,另一物体必对第一个物体施加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这个定律的提出对于描述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规律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牛顿运动定律》复习 知识点复习

《牛顿运动定律》复习  知识点复习

《牛顿第一、第二定律》知识点总结一、力和运动的关系:1、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 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 物体就要停下来。

即: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错误原因:忽略了力的影响。

2、伽利略的观点:伽利略理想斜面实验思路:客观事实:小球从一个斜面的高处滚下,会滚上另一个对接的斜面,摩擦力越小,越接近原来的高度假想:摩擦力大小为零,小球将上升到原来的高度推理:对接斜面倾角越小,运动距离越合理外推:对接斜面倾角为零,小球永远运动下去结论:一旦物体具有某一速度,如果不受力,就将永远运动下去伽利略指出亚里士多德观点的错误在于:忽略了摩擦阻力的影响。

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明确了:力不是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3、笛卡儿观点: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即做匀速直线运动)。

4、牛顿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牛顿第一定律二、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2、理解:a.物体不受力——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所以: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b.有力的作用——力迫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所以: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是使物体产生的原因)c.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这个性质叫做d. 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理想实验得出的,无法用实验加以验证.e、当物体所受的合力为零时,其效果跟不受外力的作用相同,但合力为零和不受外力有本质的不同,所以合力为零不是牛顿第一定律的条件。

f、牛顿第一定律不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特例。

(1)牛顿第一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是相互独立的。

牛顿第一定律只是指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究竟力是如何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这个问题由牛顿第二定律来回答。

(2)牛顿第一定律是表示外力的理想情况下经过科学抽象,归纳推理而总结出来的,而牛顿第二定律是一条实验定律。

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总结

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总结

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总结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内容:任何一个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

知识点:惯性:物体保持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倾向。

所有物体都具有惯性,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

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包括静止开始运动,匀速运动变成变速运动等)的原因。

牛顿第二定律(动量定律)内容: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且与物体质量的倒数成正比;加速度的方向与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公式:(F = ma)其中,(F) 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m) 是物体的质量,(a) 是物体的加速度。

知识点:力与加速度的瞬时关系:一旦作用力发生变化,物体的加速度就会立即发生变化。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物体受到作用力时,会对施力物体产生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单位制:在国际单位制(SI)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加速度的单位是米每平方秒(m/s²)。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在同一条直线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知识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成对出现:有作用力必有反作用力,且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成对出现,其中一个力(称作用力)作用在某一物体上,而另一个力(称反作用力)作用在与之相互作用的另一个物体上。

力的性质相同:它们都是同一种性质的力,且不能合成,不是平衡力。

作用与反作用力和平衡力的区别:作用与反作用力是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是一对力;而平衡力是一个物体受到几个力而平衡,是一对以上的力。

通过这三个定律,牛顿建立了完整的经典力学体系,对后世的物理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

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

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物理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汇总知识点1: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1)惯性: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2)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知识点2: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1)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规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作用在相互作用的两物体上,性质相同(3)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与平衡力的关系知识点3: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两类基本问题已知力,求解运动已知运动,求解力知识点4:超重和失重(1).超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的重力的现象;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时,就超重。

(2).失重: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的重力的现象;物体具有向下的加速度时,就超重。

(3).完全失重:具有向下的加速度,且a=g,如: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竖直上抛的物体、做平抛运动的物体,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连接体间弹力为0.知识点5:力学单位制(1).物理公式在确定物理量数量关系的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的单位关系。

基本单位就是根据物理量运算中的实际需要而选定的少数几个物理量单位;根据物理公式和基本单位确立的`其它物理量的单位叫做导出单位。

(2).在物理力学中,选定长度、质量和时间的单位作为基本单位,与其它的导出单位一起组成了力学单位制。

选用不同的基本单位,可以组成不同的力学单位制,其中最常用的基本单位是长度为米(m),质量为千克(kg),时间为秒(s),由此还可得到其它的导出单位,它们一起组成了力学的国际单位制。

知识点6:瞬时问题弹簧、橡皮筋——弹力不能发生突变绳、细线、杆子——弹力可以发生突变。

牛顿第三定律教学知识

牛顿第三定律教学知识
答:平衡力
2、质量相等的甲、乙二人,分别坐在相同的两条静止在 水中的船上,甲的力气大于乙的力气。他们各自抓住 绳子的一端,用力拉绳子(两人相对船均静止)中点
C、两船同时到达中点
D、无法判断
课堂小结
1.物体之间的作用是相互的.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相对而 言
课堂针对练习1
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叠放在一起,
静止在水平地面上.下面各对力中,属于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是 A.
.参考答案CD

B.

C. D.乙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乙的支持力
下一题
课堂针对训练2:
F
人用50N的拉力F去推100N的铁块,铁块不 动。则:F的反作用力是铁块 对人 的力(填施力 物体和受力物体),作用于 人 ;G的反作用力 是 铁块对地球的吸引力,作用于 地球 ;铁块受到的 支持力N的反作用力是 铁块对桌面的压力, 作用 于 桌面 ;Ff的反作用力是铁块对桌面的摩擦力,作用 于 桌面 。
等大、反向共线、同性、同时、异体.
例一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答案:)C A、相互作用的两物体,若它们的运动状态不同,其作用 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可能不等; B、只要两物体的质量不同,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就不等; C、所有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 一定相等; D、只要相互作用的两物体不是处于平衡状态,它们间的作 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大小就不相等。
火箭与气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气体对火
F1
箭的推力
火箭对气
F2
体的推力
返回
磁铁和磁铁之间的相互作用
我们通常说磁铁吸引铁,铁是否也能吸引磁铁呢?
磁铁与铁块之间的相互作用
返回 返回
牛顿第三定律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知识清单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知识清单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知识清单一、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其内容为:任何物体都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的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运动状态为止。

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的关键在于“惯性”这一概念。

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

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越大,惯性越大,物体越难改变其运动状态。

在实际生活中,惯性的应用随处可见。

例如,汽车突然启动时,乘客会向后倾倒,这是因为乘客的身体具有惯性,要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而当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会向前倾倒,这是因为乘客的身体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

二、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二定律指出,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它上面的合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力的方向相同。

其表达式为:F = ma (其中 F 表示合力,m 表示物体的质量,a 表示加速度)。

这一定律在解决力学问题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当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时,可以通过牛顿第二定律求出物体的加速度,进而分析物体的运动情况。

例如,一个质量为 5kg 的物体,受到水平向右的 20N 拉力,同时受到水平向左的 10N 摩擦力,求物体的加速度。

首先,合力 F = 20 10 = 10N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a = F / m = 10 / 5 = 2m/s²,加速度方向水平向右。

在涉及多个力的情况下,需要先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求出合力,然后再应用牛顿第二定律。

三、牛顿第三定律牛顿第三定律表明: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具有同时性,它们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例如,人在地面上行走时,脚向后蹬地,给地面一个向后的力,地面同时给人一个向前的反作用力,使人能够向前移动。

在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时,不能忽略反作用力。

同时,牛顿第三定律在解释许多物理现象和实际问题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四、牛顿运动定律在直线运动中的应用1、匀变速直线运动当物体受到恒定的合力作用时,往往会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牛顿运动定律重点讲解

牛顿运动定律重点讲解

牛顿运动定律重点讲解
牛顿运动定律重点讲解
1.关于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是:“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关于这个定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理解:
(1)定律的前一句话揭示了物体所具有的一个重要属性,即“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对于所说的物体,在空间上是指所有的任何一个物体;在时间上则是指每个物体总是具有这种属性。

即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存在没有这种属性的物体。

这种“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惯性。

简而言之,牛顿第一定律指出了一切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惯性。

(2)定律的后一句话“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实际上是对力下的定义:即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并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3)牛顿第一定律指出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

其实,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在我们的周围环境中是不存在的。

当物体所受到的几个力的合力为零时,其运动效果和不受外力的情况相同,这时物体的运动状态是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

(4)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无关,质量是惯性大小的惟一量度。

(完整版)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总结

牛 顿 运 动 定 律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1)运动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2)它定性地揭示了运动与力的关系,即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运动状态指物体的速度)又根据加速度定义:,有速度变化就一定有加速度,所以可以说: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不能说“力是t v a ∆∆=产生速度的原因”、“力是维持速度的原因”,也不能说“力是改变加速度的原因”。

);(3)定律说明了任何物体都有一个极其重要的属性——惯性;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这就是惯性。

惯性反映了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惯性大的物体运动状态不容易改变)。

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

(4)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物体在不受任何外力时的状态。

而不受外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因此它不是一个实验定律(5)牛顿第一定律是牛顿第二定律的基础,物体不受外力和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是有区别的,所以不能把牛顿第一定律当成牛顿第二定律在F =0时的特例,牛顿第一定律定性地给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牛顿第二定律定量地给出力与运动的关系。

2、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公式F=ma.(1)牛顿第二定律定量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即知道了力,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研究其效果,分析出物体的运动规律;反过来,知道了运动,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研究其受力情况,为设计运动,控制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2)牛顿第二定律揭示的是力的瞬时效果,即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它的效果是瞬时对应关系,力变加速度就变,力撤除加速度就为零,力的瞬时效果是加速度而不是速度;(3)牛顿第二定律是矢量关系,加速度的方向总是和合外力的方向相同的,可以用分量式表示,F x =ma x ,F y =ma y ,若F 为物体受的合外力,那么a 表示物体的实际加速度;若F 为物体受的某一个方向上的所有力的合力,那么a 表示物体在该方向上的分加速度;若F 为物体受的若干力中的某一个力,那么a 仅表示该力产生的加速度,不是物体的实际加速度。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基础知识

第三章  牛顿运动定律基础知识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一、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2、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①牛顿第一定律是个独立定律,它反映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

②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一切物体都就有所以叫定律,③牛顿第一定律说明的原因而不是物体运动的原因3、惯性:①惯性:叫惯性。

②惯性是物体本身的因有属性,只决定物体的质量而与物体的运动情况即受力情况无关。

③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大则惯性就大。

④惯性的表现: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表现有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的性质,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物体的惯性大小则表现在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上,质量大,运动状态难改变,惯性。

二、牛顿第二定律:1、内容:2、公式:3、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①牛顿第二定律反应物体受到外力时的运动规则。

②牛顿第二定律的“四同一合”;即:同时性,同向性,同体性,同单位制及合外力。

A:同时性:B:同向性:C:同体性:D:同单位制:E:“一合”:4、牛顿第二定律适用范围:①适用于惯性参考系(相对地面的加速度为零的参考系)②适用于宏观物体的低速运动。

三、牛顿第三定律:1、内容:2、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①牛顿第三定律指示了力的来源和相互作用规律。

②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

③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同种性质的力。

④牛顿第三定律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和受其他力情况无关⑤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物体上,他们分别对应物体产生的作用效果不能抵消,二者不存在平衡问题。

⑥两等大反向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判断是否是一对平衡力,看是否,判断是否是一对作用力、反作用力,要看是否四、超重和失重:1、超重、失重:①超重:②失重:③完全失重:2、超重、失重的条件:①超重、失重现象只决定于物体的,加速度方向为超重;加速度方向向为失重,与物体的运动方向。

②当竖直向下的加速度正好等于时,发生完全失重现象。

如:自由落体运动、在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飞船里的物体等。

此状态下,由于重力产生的一切物理现象都消失。

高中物理专课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物理专课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物理专课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总结归纳第一节牛顿第一、第三定律【基本概念、规律】一、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2.意义(1)揭示了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2)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二、惯性1.定义:物体具有保持原来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3.量度: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3.普遍性:惯性是物体的本质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与物体的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无关.三、牛顿第三定律1.内容:两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且在一条直线上.2.表达式:F=-F′.特别提示:(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同种性质,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各自产生的效果,不会相互抵消.(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重要考点归纳】考点一牛顿第一定律1.明确了惯性的概念.2.揭示了力的本质.3.揭示了不受力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4.(1)牛顿第一定律并非实验定律.它是以伽利略的“理想实验”为基础,经过科学抽象,归纳推理而总结出来的.(2)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一种固有属性,与物体是否受力、受力的大小无关,与物体是否运动、运动速度的大小也无关.考点二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与应用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三同、三异、三无关”(1)“三同”:①大小相同;②性质相同;③变化情况相同.(2)“三异”:①方向不同;②受力物体不同;③产生效果不同.(3)“三无关”:①与物体的种类无关;②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③与物体是否和其他物体存在相互作用无关.2.相互作用力与平衡力的比较【思想方法与技巧】用牛顿第三定律转换研究对象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二者一定等大反向,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当待求的某个力不容易求时,可先求它的反作用力,再反过来求待求力.如求压力时,可先求支持力.在许多问题中,摩擦力的求解亦是如此.。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专题03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专题03牛顿运动定律知识点归纳

一、牛顿运动三定律1.牛顿第必定律:( 1)内容:全部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类状态为止。

( 2)理解:① 它说了然全部物体都有惯性,惯性是物体的固有性质.质量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惯性与物体的速度大小、受力大小、运动状态没关)。

②它揭露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 ( 产生加快度 ) 的原由,而不是保持运动的原由。

③ 它是经过理想实验得出的,它不可以由实质的实验来考证。

2.牛顿第二定律:内容:物体的加快度 a 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 F 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m 成反比,加快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同样。

公式: F合= ma3.牛顿第三定律:(1)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使劲和反作使劲老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 2)理解:①作使劲和反作使劲的同时性。

它们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逝,不是先有作使劲后有反作使劲。

②作使劲和反作使劲的性质同样。

即作使劲和反作使劲是属同种性质的力。

③作使劲和反作使劲的互相依靠性。

它们是互相依存,互以对方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

④作使劲和反作使劲的不行叠加性。

作使劲和反作使劲分别作用在两个不一样的物体上,各产生其成效,不行求它们的协力,两力的作用成效不可以互相抵消。

4. 牛顿运动定律的合用范围:关于宏观物体低速的运动 (运动速度远小于光速的运动 ),牛顿运动定律是建立的,但关于物体的高速运动 (运动速度靠近光速 )和微观粒子的运动,牛顿运动定律就不合用了,要用相对论看法、量子力学理论办理。

易错易混(1)错误地以为惯性与物体的速度相关,速度越大惯性越大,速度越小惯性越小;此外一种错误是以为惯性和力是同一个看法。

(2)不可以正确地运使劲和运动的关系剖析物体的运动过程中速度和加快度等参量的变化。

(3) 不可以把物体运动的加快度与其遇到的合外力的刹时对应关系正确运用到轻绳、轻弹簧和轻杆等理想化模型上二、超重和失重在均衡状态时,物体对水平支持物的压力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当物体在竖直方向上有加速度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就不等于物体的重力.当物体的加快度方向向上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大于物体的重力,这类现象叫超重现象.当物体的加快度方向向下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小于物体的重力,这类现象叫失重现象.对其理解应注意以下三点:(1)当物体处于超重和失重状态时,物体的重力并无变化.(2)物体能否处于超重状态或失重状态,不在于物体向上运动仍是向下运动,即不取决于速度方向,而是取决于加快度方向.(3)当物体处于完整失重状态 (a=g) 时,平时全部由重力产生的物理现象都会完整消逝,如单摆停摆、天平无效、浸在水中的物体不再受浮力、液体柱不再产生向下的压强等.易错易混(1)当外力发生变化时,若惹起两物体间的弹力变化,则两物体间的滑动摩擦力必定发生变化,常常有些同学解题时仍误以为滑动摩擦力不变。

福建教师招聘考试中学物理知识点:牛顿运动定律考点总结

福建教师招聘考试中学物理知识点:牛顿运动定律考点总结

本文根据福建教师招考中考试大纲对中学物理的要求,梳理了牛顿运动定律,希望同学们记住重要知识,轻松上考场。

一、定义(一)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1.揭示了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的运动规律2.牛顿第一定律是惯性定律,它指出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只与质量有关3.肯定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4.牛顿第一定律是用理想化的实验总结出来的一条独立的规律,并非牛顿第二定律的特例5.当物体所受合力为零时,从运动效果上说,相当于物体不受力,此时可以应用牛顿第一定律(二)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公式F=ma.1.揭示了a与F、m的定量关系,特别是a与F的几种特殊的对应关系:同时性、同向性、同体性、相对性、独立性2.牛顿第二定律进一步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决定于物体的受力情况和初始状态3.加速度是联系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的桥梁,无论是由受力情况确定运动情况,还是由运动(三)牛顿第三定律1.力总是成对出现于同一对物体之间,物体间的这对力一个是作用力,另一个是反作用力2.指出了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的特点:“四同”指大小相等,性质相等,作用在同一直线上,同时出现、消失、存在;“三不同”指方向不同,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不同,效果不同二、应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的几个典型问题1.力、加速度、速度的关系(1)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决定了其加速度的方向,合力与加速度的关系,合力只要不为零,无论速度是多大,加速度都不为零(2)合力与速度无必然联系,只有速度变化才与合力有必然联系(3)速度大小如何变化,取决于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力方向之间的关系,当二者夹角为锐角或方向相同时,速度增加,否则速度减小2.关于轻绳、轻杆、轻弹簧的问题(1)轻绳①拉力的方向一定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②同一根绳上各处的拉力大小都相等③认为受力形变极微,看做不可伸长④弹力可做瞬时变化(2)轻杆①作用力方向不一定沿杆的方向②各处作用力的大小相等③轻杆不能伸长或压缩④轻杆受到的弹力方式有:拉力、压力⑤弹力变化所需时间极短,可忽略不计3.关于超重和失重的问题(1)物体超重或失重是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或对悬挂物体的拉力大于或小于物体的实际重力(2)物体超重或失重与速度方向和大小无关。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
知识点1牛顿第一定律
1.牛顿第一定律
(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2)意义
①揭示了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有惯性,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②揭示了力与运动的关系: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即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2.惯性
(1)定义:物体具有保持原来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

(2)特点: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与物体的运动情况和受力情况无关(选填“有关”或“无关”)。

(3)表现
①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其惯性表现在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②物体受外力作用时其惯性表现在反抗运动状态的改变。

(4)量度:质量是惯性大小的唯一量度,质量大的物体惯性大,质量小的物体惯性小。

知识点2牛顿第二定律
1.内容: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它受到的作用力成正比,跟它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2.表达式:a=。

3.物理意义
反映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方向与其所受作用力的关系,且这种关系是瞬时的。

4.力的单位:当质量单位为千克(kg),加速度单位为米每二次方秒(m/s2)时,力的单位为N,即1N=1 kg·m/s2。

5.牛顿第二定律的适用范围
(1)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相对地面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参考系。

(2)牛顿第二定律只适用于宏观、低速运动的物体。

知识点3牛顿第三定律
1.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另一个物体同时对这个物体也施加了力。

2.牛顿第三定律
(1)内容:两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不同物体上。

(2)表达式:F=-F′。

(3)物理意义:①体现力的作用的相互性。

②建立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相互依存关系。

知识点4单位制、基本单位、导出单位
1.单位制
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一起组成了单位制。

(1)基本量:只要选定几个物理量的单位,就能够利用这几个单位推导出其他物理量的单位。

这些被选定的物理量叫做基本量。

(2)基本单位:基本物理量的单位。

力学中的基本量有三个,它们是质量、长度、时间;它们的单位都是基本单位,国际单位制中分别是千克(kg)、米(m)、秒(s)。

(3)导出单位:由基本单位根据物理公式推导出来的其他物理量的单位。

2.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物理量及其单位
一、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1.对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1)牛顿第一定律是在伽利略斜面实验的基础上,经过科学抽象、归纳整理而总结出来的,通过这一定律,构建了力与运动之间正确的辩证关系,它不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特例,而是牛顿第二定律产生的基石。

(2)“力不是产生并维持运动的原因,而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从而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这是牛顿第一定律要表达的核心思想。

这一思想使人们摆脱了“力与运动到底是什么关系”的困扰,揭示了力的本质。

(3)在牛顿第一定律的基石之上,通过实验探究,牛顿第二定律定量指出了力、质量和加速度的关系,所以牛顿第二定律是对“力与运动关系”的拓展。

2.对惯性的理解
(1)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不变的一种性质,与物体是否受力,是否运动等无关。

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2)惯性的表现形式:总是以“保持原态”或“反抗改变”两种形式表现出来。

①物体在不受外力或所受的合外力为零时,惯性表现为使物体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不变。

②物体受到外力时,惯性表现为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

惯性大,物体运动状态难以改变;惯性小,物体运动状态容易改变。

特别提醒
(1)牛顿第一定律描述的是物体不受外力时的状态,而物体不受外力的情形是不存在的。

在实际情况中,如果物体所受的合外力等于零,与物体不受外力时的表现是相同的。

(2)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惯性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惯性力”不存在,惯性是物体固有的一种性质,不是力。

二、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1.牛顿第二定律是三大定律的核心,它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描述了力的瞬时作用效果——使物体产生加速度,其表达式a=反映了物体的加速度和它所受的合外力的大小和方向的关系,它体现了以下几种性质
(1)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决定了其加速度的方向,只要合力不为零,不管速度是大是小或是零,物体都有加速度,只有合力为零时,加速度才为零。

一般情况下,合力与速度无必然的联系。

(2)合力与速度同向时,物体加速运动;合力与速度反向时,物体减速运动。

(3)加速度的定义式a=是一个量度式,a与Δv、Δt无直接关系;a=是加速度的决定式,a∝F,a∝。

特别提醒
(1)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是时刻对应的,当外界因素发生变化时,需要重新进行受力分析和运动分析。

(2)加速度可以随着力的突变而突变,而速度的变化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不会发生突变。

三、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
1.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三同、三异、三无关”
(1)“三同”:①大小相同;②性质相同;③变化情况相同。

(2)“三异”:①方向不同;②受力物体不同;③产生效果不同。

(3)“三无关”:①与物体的种类无关;②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③与是否和另外物体相互作用无关。

2.一对相互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对比
牛顿第三定律在受力分析、处理连接体问题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当作用力不便直接分析或求解时,可利用牛顿第三定律转化为对反作用力的分析或求解,从而实现研究对象的转移。

特别提醒
(1)定律中的“总是”二字说明对于任何物体,在任何条件下牛顿第三定律都是成立的。

(2)牛顿第三定律只对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成立,因为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且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不一定是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3)牛顿第三定律说明了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中,若一个产生或消失,则另一个必然同时产生或消失,否则就违背了“相等关系”。

四、对单位制的认识
1.单位制、基本单位、导出单位、国际单位、常用单位的关系
单位制
2.国际单位制
(1)国际单位制是在1960年第11届国际计量大会上制订的一种国际通用的、包括一切计量领域的单位制。

它选择物理学中七个物理量的单位作为基本单位,导出了其他的所有的物理单位。

(2)力学单位制
选质量、长度、时间的单位作为力学中的基本单位,选定的原则是:
①这些物理量在力学中有最基本的地位。

②用这些物理量做基本单位后,可使基本单位的数目最少。

(3)国际单位制的优点
国际单位制体现单位的一贯性,即在国际单位制中,对于所有的导出单位,当按一定的定义方程式从基本单位或辅助单位导出时,它们的系数都是1,而且所有的国际单位在运算过程中的系数也都是1,从而使运算简化。

特别提醒
(1)物理量是为了描述物理现象或规律而引入的,为了比较物理量的大小,或对“量”进行测量而建立了单位。

如为了描述运动的快慢而引入了速度这个物理量,规定其单位为m/s后就可以比较速度的大小了。

(2)基本单位是基本物理量的单位,不一定是国际单位,如km是基本单位而非国际单位,而国际单位也可以是导出单位而非基本单位,如“N”是国际单位但不是基本单位。

(3)一个物理量的单位如果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单位的符号表示,这个物理量的单位一定是导出单位。

如:速度m/s。

但是用一个符号表示的单位不一定是基本单位,如牛顿(N)却是导出单位。

(4)用物理规律解决问题,要将所有物理量的单位统一到国际单位制中,这样就可以省去计算过程中单位的代入,从而使计算简便,并且这样求得的物理量的单位也是国际单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