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季学期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7.26回忆鲁迅先生导学案2

合集下载

《回忆鲁迅先生》教案

《回忆鲁迅先生》教案

《回忆鲁迅先生》教案《回忆鲁迅先生》教案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回忆鲁迅先生》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回忆鲁迅先生》教案 1熟读课文,通过查字典掌握生字词,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搜集有关鲁迅先生的影像资料。

相关课程标准:“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

评价任务:感知内容、品悟语言研讨写法、主题探究拓展延伸、达标检测教学目标:1、体会伟人鲁迅日常生活中平易温和的一面。

2、学习本文善于撷取生活琐事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文章独特写法的好处。

教学过程:一、播放鲁迅逝世时追悼会的壮观场面,学生谈感受及认识。

二、教师导语:提起鲁迅,总会想起很多词语:深邃、沉重、严厉、倔强、勇毅、果敢浓黑的一字须,根根向上的头发,吸着烟斗、面目严肃冷峻,这是鲁迅通常留给我们的印象,他似乎“对一切人都怀有忧虑和敌意”,但那却不是他的全部,他活着的时候,周围有许多文学青年愿意“亲近”他,萧红就是其中的一个。

今天我们就通过萧红的作品来认识一个走下神坛的鲁迅先生。

三、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萧红,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

1930年为了反抗父母包办的婚姻离家出走。

1932年认识萧军并与之结为志同道合的伴侣。

1934年在鲁迅的帮助下和萧军一起来到上海。

抗战爆发后,上海沦陷,萧红到了香港,1942年病逝于香港九龙。

主要作品:《生死场》、《马伯乐》、《呼兰河传》、《小城三月》。

鲁迅说过,“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又曾表示,“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

为了培育萧红这朵中国三、四十年代中国女性文学园圃的奇葩,鲁迅甘作春泥,甘为人梯,在她的作品中倾注了大量心血;鲁迅去世之后,萧红从悲痛中振奋起来,陆续出版和发表了《马伯乐》、《回忆鲁迅先生》、《萧红散文集》、《呼兰河传》等名篇佳作,这些作品又像春泥一样,继续滋养着中国文坛的茂林佳卉。

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26、回忆鲁迅先生,教学设计,教案

西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26、回忆鲁迅先生,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创新
课后反思
板书设计:
26、回忆鲁迅先生
做客 读信 踢鬼
平易近人亲切随和关心青年爱憎分明坚信科学勇敢无畏
(引导学生自读文段,体会鲁迅先生“坚信科学、勇敢无畏”的性格,老师总结并板书:坚信科学 勇敢无畏)
4质疑导学,体会含义
(1)依法自学,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质疑)
(2)互动交流,体会含义。(重点解决“倘若是鬼,常常让鲁迅先生踢踢倒是好的,因为给了他一个做人的机会”和“天晴了,太阳出来啦。”
这几句话的含义。)
2.论交流(引导学生体会鲁迅性格之外的情感。板书:向往新社会,爱憎分明)
三、整体回顾,学习方法
1、自由读文,勾画词句。
2、引导交流,体会性格。(引导学生抓住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词句体会人物性格,如:外貌、动作、语言、事件)
四、拓展阅读,加深认识
1介绍鲁迅的其他作品。
2生生交换鲁迅先生的作品阅读。
3积累语句、体会写法。
到鲁迅家做客,写的是极小的事,甚至还算不上故事,只是一些记忆的片断,但是却生动地反映出鲁迅先生的随和、亲切,带着些许幽默、平易近人和对于青年人的理解。读青年人的来信是文章讲的第二件事。从这里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对青年人的关爱以及高度的责任心。写得最详细的是第三件事踢鬼。从这件事中,我们可以看出鲁迅先生的唯物主义立场和科学态度,他坚信世界上没有鬼,在遇到“鬼”的时候,决心探个究竟,体现了他一贯的勇敢作风。
(随机板书:“平易近人”“随和亲切”)
(3)朗读先生读青年的来信这部分,想一想:这件事反映了鲁迅先生
怎样的性格?(结合课文说说“草率” “深恶痛绝”“不济”的意思。)
(4)讨论交流:鲁迅先生对青年人写信草率深恶痛绝,但仍然认真阅读每封来信,这说明了什么?这是怎样的写法?(相机板书:关心青年)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导学案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导学案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导学案【学习目标】1.快速阅读课文,感知内容,理清思路。

2.体会伟人鲁迅日常生活中平易温和的一面。

理解伟人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3.学习本文善于从撷取生活琐事中去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4.学习鲁克己待人待客、关爱亲人、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精神。

【学习重难点】1.学习本文善于从撷取生活琐事中去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2.学习鲁克己待人待客、关爱亲人、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精神。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先自主学习以下问题,疑难问题在题号上做出标记。

)1.从文题《回忆鲁迅先生》可以看出这是一篇____的散文。

2.本文作者选取了哪些生活片断来描写鲁迅先生?(写出四个即可)3.其中上面所写的哪个生活片段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从中能看出鲁迅的什么性格特征?4.提起鲁迅,我们总会觉得他是一位大文豪,给人高高在上的感觉。

但通过本文的学习你对鲁迅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请谈谈你的体会。

(可从他对待亲人、朋友等方面的态度来考虑)二、合作研讨小组长组织组员研讨自主学习时解决不了的问题。

由已经掌握的组员为其进行必要的讲解,其他组员补充质疑。

三、小结:阅读鲁迅的著作,读者可以感知作为思想家和文学家的鲁迅;今天又通过萧红的回忆,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生活化真实化的鲁迅,鲁迅是人而非神。

他有着普通人的心态,他可以对人的穿着品头论足,他可以和年轻人开童心未泯的玩笑,他有普通人一样饮食、起居,他同样可以享受亲情,享受天伦之乐。

正如他的诗歌所说的那样:“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巩固提升】要求:限时8分钟,独立完成。

1.看清字形给划线字注音。

虔_____诚;紊_____乱;肋膜_____;噢_____的一声;抽屉_____;解剖_____;遭殃_____;踌躇_____;喘_____着;窘_____迫;鉴_____赏;阖_____2.识记作者。

本文作者是_____,现代著名女作家。

其代表作有_____、_____,等,她被誉为“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

最新西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回忆鲁迅先生》优秀教案第一课时(精品)

最新西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回忆鲁迅先生》优秀教案第一课时(精品)

《回忆鲁迅先生》教案教学目标1.能通过读课文,了解表现鲁迅先生性格特点的几件事情。

2.品味学习本文朴实无华而又情感深挚的语言。

3.学习鲁迅先生关心爱护他人、坚信科学、勇敢无畏的精神。

教学重点品味学习本文朴实无华而又情感深挚的语言。

教学难点学习鲁迅先生关心爱护他人、坚信科学、勇敢无畏的精神。

教学方法读中感悟法、讨论交流法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课1.板书: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问:这两句诗是谁写的?谁能说说它的意思?学生自由说。

教师明确并顺势导入:这两句诗是鲁迅先生写的,人们把它看作是先生自己的品质的写照。

第一句是从他对待敌人的斗争精神来说的,横眉冷对,决不妥协,是一副勇猛的斗士的形象;第二句是从他爱护进步青年方面来说的,表现出一个慈祥智慧的长者的风范。

以前,提起鲁迅,很多人总会想起很多词语:深邃、沉重、严厉、倔强、勇毅、果敢……浓黑的一字须,根根向上的头发,吸着烟斗、面目严肃冷峻。

这是鲁迅通常留给我们的印象,他似乎“对一切人都怀有忧虑和敌意”。

因此,在一些人的心目中,鲁迅是严厉的、尖锐的,甚至是可怕的。

其实,这是人们对他的误解。

这只是鲁迅先生性格特征的一个方面,即“横眉冷对千夫指”这一方面,不是他的全部。

在鲁迅显示活着的时候,十分关心爱护进步青年,著名的“左联”五烈士,还有文学家唐弢等都受到他的帮助。

因此,他的周围有许多文学青年愿意“亲近”他,萧红就是其中的一个。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萧红写的《回忆鲁迅先生》。

让我们一起来走进鲁迅,感受鲁迅。

2.播放精彩的导学效果。

二、新授(一)作者简介。

萧红(1911—1942),原名张遒莹,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幼年丧母。

1930年为了反抗父母包办的婚姻离家出走,流浪各地。

1932年认识左翼作家萧军并与之结为志同道合的伴侣。

1934年在鲁迅的帮助下和萧军一起来到上海。

抗战爆发后,上海沦陷,萧红到了香港,1942年病逝于香港九龙。

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回忆鲁迅先生

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回忆鲁迅先生

西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回忆鲁迅先生背景介绍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人物,鲁迅先生对中国文学、文化和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对于中国的语文教育,西师大版的教材则是举足轻重的存在。

本文将回忆在六年级上册语文教学中,如何通过鲁迅先生的文学作品和思想,为学生铺设深厚的文化基础。

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学生应该能够:1.了解与鲁迅有关的知识背景,包括其生平、思想和文学作品等方面;2.了解并传达鲁迅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如真理、人文、公义等;3.掌握并运用鲁迅作品中的语言、修辞和思想等方面,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

教学内容第一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主要讲述了一位文艺作家如何在当时的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故事。

作为六年级上册的首课,我们就让学生通过这篇文章,了解鲁迅的生平和文学创作,同时帮助学生梳理其核心思想。

教学重点:•背景介绍:鲁迅生平及其时代背景;•文章阅读:让学生充分理解文章的情节和主旨,梳理文章思路;•鲁迅思想:通过文章中的语言和艺术手法,传达鲁迅对于人性和现实的思考。

第二课:《药》这是一篇非常短小的散文作品,但是它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教授这篇文章,我们希望学生能够深刻体会人性的复杂与脆弱,并能够体察到鲁迅作品中那些让人不寒而栗的真实之处。

教学重点:•语言分析:讲解文章中的主要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尤其要突出表现主题的语言;•文学思想:讨论作品中的思想和价值观,加以分析和理解。

第三课:《阿Q正传》这是鲁迅最著名的小说之一,也是部分学生阅读的第一部鲁迅作品。

课堂主要通过这个小说,展开一系列的讨论和思考,引导学生思考文学作品对于世界的抨击、批判和改造。

教学重点:•主角形象:对阿Q形象进行解读,突出其代表性和思想观念;•鲁迅思想:分析并比较不同阶级和社会的表现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思考鲁迅的批判和改造之路。

总结鲁迅先生的影响之深远,几乎没有哪个人不知道。

而作为语文教育的一部分,通过教授他的作品和思想,我们也将一份鲜明的文化底蕴带入到了学生的心中。

课文《回忆鲁迅先生》的教案

课文《回忆鲁迅先生》的教案

课文《回忆鲁迅先生》的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对课文《回忆鲁迅先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鲁迅作品,加深对鲁迅先生的认识。

1.2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作者与鲁迅先生的交往经历。

1.3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之情。

1.4 教学准备PPT课件。

1.5 教学过程1.5.1 导入新课利用PPT课件展示鲁迅先生的照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鲁迅作品,如《呐喊》、《彷徨》等。

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课文《回忆鲁迅先生》,并简要介绍课文作者萧红与鲁迅先生的交往经历。

1.5.2 自主学习请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回忆鲁迅先生》,理解课文大意。

1.5.3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他们对鲁迅先生的认识和对课文的理解。

1.5.4 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教师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

1.5.5 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之情。

第二章:分析课文内容2.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回忆鲁迅先生》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

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中的细节,体会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之情。

2.2 教学重点分析课文《回忆鲁迅先生》的主要内容,把握作者的写作思路。

2.3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中的细节,体会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之情。

2.4 教学准备PPT课件。

2.5 教学过程2.5.1 复习导入复习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关注本节课的学习重点。

2.5.2 自主学习请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回忆鲁迅先生》,注意细节描写,体会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之情。

2.5.3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享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作者怀念之情的体会。

2.5.4 教师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教师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

2.5.5 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之情。

第三章:品味课文语言3.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回忆鲁迅先生》的语言特点,品味作者的语言风格。

六年级上语文优秀教学案例回忆鲁迅先生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语文优秀教学案例回忆鲁迅先生西师大版
5.亮点五: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文学成就和作品特点进行系统性和完整的讲解。通过详细的讲解和总结,学生能够对鲁迅先生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提高了他们的文学素养。此外,教师还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逐步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讨论。讨论的内容包括:1.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2.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和文学成就;3.鲁迅先生的作品中所体现的思想和价值观。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四)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首先让学生对自己所学的内容进行总结,然后我对学生的总结进行点评和补充。此外,我还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使学生对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文学成就和作品特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三)小组合作
小组合作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合作。例如,在讲解鲁迅先生的诗歌《己亥杂诗》时,我让学生分组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和主题,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能够互相启发,共同提高。
(四)反思与评价
反思与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反思与评价,学生能够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在教学过程中,我组织了多次评价活动,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例如,在完成鲁迅先生作品的学习后,我让学生撰写学习心得,通过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学生能够更好地发现自己的问题,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同时,我还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了评价,给予他们及时的反馈,帮助他们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习效果。
(二)问题导向
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例如,在讲解鲁迅先生的散文《狂人日记》时,我提出了“狂人的疯狂背后隐藏着什么?”的问题,让学生思考狂人心理的深层原因。通过问题的引导,学生能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六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回忆鲁迅先生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语文教学设计回忆鲁迅先生西师大版
5.情感教育,价值观引导:结合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感悟鲁迅先生的精神品质,如爱国主义、关爱弱势群体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6.课后拓展,提升素养: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阅读鲁迅先生的其他作品,撰写读后感或进行相关研究,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同时,教师应注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感体验中学习,提高教学效果。通过本章节的教学,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鲁迅先生及其作品,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五、作业布置
1.结合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请学生选取鲁迅先生的一篇作品进行深入阅读,并撰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读后感。要求学生在读后感中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以及对自己的启示,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2.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一份关于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和作品介绍的PPT,内容包括鲁迅先生的成长经历、主要作品、文学成就及其影响等。在完成PPT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信息整理能力。
3.提问学生:“你们对鲁迅先生有哪些了解?他的作品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让学生分享自己对鲁迅先生的认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知
1.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学习课文《回忆鲁迅先生》,分析课文的篇章结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对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句式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其用法。
3.通过对课文内容的详细解读,让学生深入了解鲁迅先生的人格魅力和文学成就,体会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崇敬之情。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鲁迅先生的崇敬之情,激发学生学习鲁迅精神的热情。
2.通过学习鲁迅先生的作品和事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最新审定西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回忆鲁迅先生》精品学案第二课时

最新审定西师大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回忆鲁迅先生》精品学案第二课时

《回忆鲁迅先生》学案
一、学习目标
1.学习本文善于撷取生活琐事以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2.品味学习本文朴实无华而又情感深挚的语言。

3.体会伟人鲁迅日常生活中平易温和的一面,理解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二、学习过程
使用“”录音,分享给全班同学。

1.选出书写有误的一组()
A.咳嗽筵会窘
B.阖踌躇虔城
C.抹杀肋膜紊乱
D.抽屉唠叨隔三差五
2.根据课文填空。

(1)鲁迅先生的笑声是()的,是从心里的欢喜。

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起来。

(2)鲁迅先生和他的夫人都笑了,一种对于冲破()心境的崭然的()的笑。

(3)鲁迅先生有点()了,到底向前走呢?还是回过头来走?本来回学堂不只这一条路,这不过是最近的一条罢了。

3.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但本文却大量细致地记叙他的工作、生活琐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本文除了写鲁迅之外,还写了其他的什么人?写这些人有什么作用?作用一样吗?
5.品味语句
(1)人家都起来了,鲁迅先生才睡下。

海婴从三楼下来了,背着书包,保姆送他到学校去,经过鲁迅先生的门前,保姆总是吩咐他说:“轻一点走,轻一点走。


(2)鲁迅先生刚一睡下,太阳就高起来了,太阳照着隔院子的人家,明亮亮的;照着鲁迅先生花园的夹竹桃,明亮亮的。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26课回忆鲁迅先生教案西师大版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第26课回忆鲁迅先生教案西师大版

26 回忆鲁迅先生一、教学目标:1、沉浸品读文字,读出字里行间中鲁迅平凡的一面。

2、感悟鲁迅在平易温和的性格中蕴含的深厚的爱国情感、“孺子牛”般奉献精神。

3、体会作者多种描写手法的艺术效果,学习本文善于从撷取生活琐事中去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重点:4、体会作者通过细节、日常生活点滴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难点:5、感悟平凡生活中鲁迅之真实而又丰富细腻的心灵世界。

四、教学方法:朗读品味,把握细节,沉浸感悟五、教学建议:鲁迅这个名字对高一的学生来说似乎是遥远而模糊,概念而零散的,入学至今学过的些许篇章或许只能拼凑成“伟大”一词。

因而建议如下:1、在课前可推荐阅读《〈呐喊〉自序》,鲁迅散文集《野草》以及搜集一些关于鲁迅人生历程的资料。

2、力图通过文本的研读,对字词的感悟,挖掘文字背后的深刻含义。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请学生谈谈自己印象中的鲁迅。

(学生可能因为阅读鲁迅的文章大都比较深刻,含蓄,因此感到鲁迅是深邃的、沉重的、严厉的。

)教师总结:的确,一旦提及鲁迅之文我们总会找到“匕首投枪”这个词,而谈及鲁迅其人,“我以我血荐轩辕”“俯首甘为孺子牛”的诗句便会立即涌上心头。

然每一个人都是无法用简单的句子来概括的,更何况丰富之如鲁迅,伟人之成就并非一蹴而就,伟人正因平凡而更显非凡,一起走近萧红笔下真实的鲁迅。

(二)沉浸课文:请同学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迅速浏览课文,进行圈画(若加注则更佳)1、总结课文共写了几个有关鲁迅的片段并加以概括。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完善,板书)明确:笑声步伐品评衣着真诚待友(四处)与青年们交往2、这些片段,生活场景,让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鲁迅,作者是通过哪些细节,哪些字词来描写的?让我们从先生的笑声开始吧(学生回答,师生共同品词识人,适时板书)明确:笑声明朗“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豁达爽朗的形象跃然纸上步伐轻捷“刚”“一”“同时”(行为描写)品评衣着细致随和善解人意“你不穿我才说的,你穿的时候,一说,你该不穿了。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6.回忆鲁迅先生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6.回忆鲁迅先生

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26【教具预备】1. 搜集关于鲁迅先生的各种资料,了解鲁迅先生在我国文明界的影响和成就。

2. 找一些自己能看懂的鲁迅先生的作品来读。

【教学进程】一、简介背景,释题导入1.提起鲁迅,总会想起很多词语:深邃、繁重、严峻、顽强、勇毅、果敢……浓黑的一字须,根根向上的头发,吸着烟斗、面目严肃冷峻,这是鲁迅通常留给我们的印象,他似乎〝对一切人都怀有忧虑和敌意〞,但那却不是他的全部,他活着的时分,周围有许多文学青年情愿〝亲近〞他,萧红就是其中的一个。

本文节选自萧红长篇回想性叙事散文«回想鲁迅先生»,作于鲁迅逝世三年后。

2.课件出示:萧红,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

1930年为了对立父母包办的婚姻离家出走。

1932年看法萧军并与之结为情投意合的伴侣。

1934年在鲁迅的协助下和萧军一同离开上海。

抗战迸发后,上海陷落,萧红到了香港,1942年病逝于香港九龙。

主要作品:«生死场»、«马伯乐»、«呼兰河传»、«小城三月»。

3.萧红是一位经常从记忆深处开掘写作素材的作家,而这篇文章变是她这类作品的代表作。

用女性独有的敏锐目光悉心观察,捕捉到了鲁迅先生许多灵动传神的细节,以质朴浅白清爽隽永的言语,于纤细之处写出了一个真实的、充溢人情味的活生生的鲁迅,彰显了一代巨人鲁迅的思想和人格。

4. 明天,我们就随作者萧红走近鲁迅先生,看看在萧红的印象中,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

二、默读课文,要求:(1)默读课文,圈出本课的生字、新词,联络上下文了解生词的意思。

sòu jì pōu chóu chú yāng咳嗽经济解剖踌躇遭殃忘恩负义变幻无常一声不响〔2〕思索:课文讲了几件事?试着给它们加小标题。

教员点拨指点:课文讲了几件事?〔1〕〝我〝到鲁迅家做客;〔做客〕〔2〕鲁迅先生读青年人的来信;〔读来信〕〔3〕鲁迅夜间踢鬼。

西师大小学语文六上《第26课回忆鲁迅先生》word教案新部编本(2)

西师大小学语文六上《第26课回忆鲁迅先生》word教案新部编本(2)

优选授课授课设计设计 |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师学科授课设计[ 20–20学年度第__学期]任授课科: 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 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 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26.回想鲁迅先生授课目标1.学习并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表现鲁迅先生性格特点的几件事情,学习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3.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重难点1.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抓住重点语句,领悟鲁迅先生尊贵的质量。

授课方法自渎自悟﹑合作研究。

授课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划分两课时第一课时授课目标1.默读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认识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条理。

3.读课文,认识鲁迅先生笑和走路的特点。

重难点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认识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条理。

3.读课文,认识鲁迅先生笑和走路的特点。

授课过程一板书课题,认识鲁迅。

1.板书课题,学生读题目。

2.教师:从题目中,我们能够认识到本文主假如介绍鲁迅先生的。

关于鲁迅先生大家应该都不陌生,谁来说一说。

3.学生展现课前收集的资料,认识鲁迅。

4.导入:今天,我们就随作者萧红走进鲁迅先生,看看在萧红的印象中,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

二﹑默读课文,理清条理。

1.提出要求,学生默读课文。

(1)默读课文,圈画本课的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以下词语。

不济解剖咳嗽疑心遭殃(2)思虑:课文讲了几件事?试着给它们加小标题。

2.出示生字词课件。

Sòu jìpōu chóu chǘyāng 咳嗽不济解剖疑心倒运(1)指名读,正音。

优选授课授课设计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2)重申“嗽”“疑心”的书写。

(3)理解以上几个词语的意思,指名说说。

3.指名反应:课文讲了几件事?(1)“我”到鲁迅家做客。

六年级上语文说课26回忆鲁迅先生_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语文说课26回忆鲁迅先生_西师大版

六年级上语文说课26回忆鲁迅先生_西师大版我今天说课的篇目是《回忆鲁迅先生》,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对本文的教学设想。

一.教材分析:1.教材所处的地位节选的萧红的这篇怀人散文大体上能够分为十五个片断,短的一两行,长的八十多行,内容涉及鲁迅的饮食起居,待人接物,读书写作,休闲娱乐,专门是外人知之甚少的病中生活。

读者眼前能够出现出一个血肉丰满、形神兼备的\'活的鲁迅\'--作为\'人之子\'的鲁迅。

《回忆鲁迅先生》的片断在内容上没有严格的逻辑顺序,这是一篇专门情绪化的文章。

作者动笔之前关于全篇的布局看起来漫不经心,全无预设。

动笔之后,作者心底的感情如喷涌的泉水,飞湍的激流,尽情倾泻挥洒,形诸笔墨而成为艺术结晶。

另一个引人注目之处恰恰是通过女性作者的细心体察,敏捷捕捉到了鲁迅先生中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出鲁迅的个性,乐趣,魅力,气质,从细微处显示了鲁迅的伟大思想和人格。

萧红在《回忆鲁迅先生》一文中采纳中国历代怀人散文的传统手法。

撷取凡人琐事刻划悼念的对象,收到了刻骨铭心、感人至深的艺术成效。

2、依据课程标准和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及教材实际,我从知识能力、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1)、课文的研读,感受伟人鲁迅先日常生活中平易温顺的一面;(2)、学习本文通过捕捉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3)、引导学生学习鲁迅先生克己待人待客、关爱亲人、生命不息,斗争不止的精神。

3、教学重点:六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对鲁迅先生的了解较少,又有一定的时代隔膜,对伟人鲁迅在中国文学史上的知识了解较少,专门有必要加强对相关知识得了解。

同时依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我把引导学生明白得体会伟人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作为教学重点。

4、教学难点:语文学习需要沉醉,要给学生摸索活动的时空、让他们在对具体文字段落的品味感悟中,加深明白得,表达各自见解,不断提升能力。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回忆鲁迅先生
学习目标
1.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 通过读课文,了解表现鲁迅先生性格特点的几件事情。

3.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 学习鲁迅先生关心爱护他人、坚信科学、勇敢无畏的精神。

学前准备
1. 搜集关于鲁迅先生的各种资料,了解鲁迅先生在我国文化界的影响和成就。

2. 找一些自己能看懂的鲁迅先生的作品来读。

预习提示
鲁迅先生那犀利如匕首的文章和他那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是我们大家都比较熟悉的。

但鲁迅先生性格中的另一面,他的随和、亲切,关心和爱护青年人却是我们了解不多的。

在这篇文章里萧红女士为我们介绍了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整篇文章的笔法很舒散,好像作者面对我们娓娓道来,读起来很轻松。

这既是散文的特点,也是萧红的写作风格。

作者在这篇文章里主要写了到鲁迅家做客、认真读青年的来信和踢鬼这么几件事情。

通过这几件事,使我们对鲁迅先生的性格认识更加全面。

到鲁迅家做客,写的是极小的事,甚至还算不上故事,只是一些记忆的片断,但是却生动地反映出鲁迅先生的随和、亲切,带着些许幽默、平易近人和对于青年人的理解。

读青年人的来信是文章讲的第
二件事。

从这里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对青年人的关爱以及高度的责任心。

写得最详细的是第三件事踢鬼。

从这件事中,我们可以看出鲁迅先生的唯物主义立场和科学态度,他坚信世界上没有鬼,在遇到“鬼”的时候,决心探个究竟,体现了他一贯的勇敢作风。

几件事情之间没有关联,他的价值在于让我们从这些小事中去深刻认识鲁迅先生的平凡与伟大。

从写作上看,当我们在写一个人的时候,要努力突出这个人的特点,包括传神的外貌描写,细小的生活场景和细节描写。

实事求是地刻画,不要随意拔高,任意美化或者丑化。

把写人与写事紧密结合起来。

学习过程
一、预习检测巩固字词:听写生字新词并解释词义
嗽济剖殃踌躇明朗深恶痛疾解剖遭殃变幻无常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 自己默读课文,给全文段落标上序号。

2. 想一想,课文讲了鲁迅先生哪几件事情。

3. 自己再读一读,看哪些段落写的是一件事情。

三、逐件事学习
1. 先学到鲁迅先生家做客这件事。

①找出写这件事的相关段落。

写了作者几次到鲁迅先生家中做客?
②依次学习作者两次到鲁迅先生家中做客的不同情况。

(这两次
做客反映鲁迅先生同样的性格)
————————————————————————————————————
————————————————————————————————----
③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因为这不仅仅是性格的问题,而且还涉及鲁迅先生的思想和情感问题。

————————————————————————————————————
2. 学习鲁迅先生对待青年人写信的问题。

①找出文中哪几段写的这件事。

②读一读这段文字,想一想,鲁迅先生的态度和行为有什么不同。

————————————————————————————————————
③深入理解鲁迅先生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用一句话来形容鲁迅先生的思想感情和性格。

————————————————————————————————
3. 学习鲁迅先生不怕鬼的故事。

①自己读课文,找出这件事的起止段落。

②自己读一读这个故事。

③用自己的语言向大家讲这个故事。

④师生一起探究鲁迅不怕鬼的原因,体会鲁迅先生的性格。

——————————————————————————
⑤师生共同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三、学习课文前三段
1. 自己读课文,勾出自己认为写人物外貌写得好的地方。

3. 读一读传神的外貌描写,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四、回顾全篇,深化认识
1. 朗读全篇课文。

2. 讨论一下,自己认识的鲁迅先生是怎样一个人。

五、拓展应用,以读代写
1. 写一写熟悉的同学或者自己的外貌片断,写好念给大家听一听。

2. 师生共同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