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道高考题的探究
对一道高考试题的反思与探究
焦点作 圆 + =a的两条切线 , 切点分别为 A, 则 A, B, 日点在该焦点对应 的准线上. 同样地 , 比椭 圆 , 类 我们可 以得 到以下 结论 :
结论 4 已知椭圆 c + =I 口>b ) : ( >0 的离 心
2
不妨设切线方程 为 Y= ( 一 , 由圆心到切线 的 尼 _ ) 则 c
又 a× =一 孚×— 1 0 ( ) 一, = 1则圆
a 0 口
别为 B 线段仙 经 , 过椭圆c + = (> > ) : 告 l 60 n + = 分 , 则 n的
的焦点( ,) c0 . 限于篇幅 , 以上结论的证明请读者 完成,
( 收稿 日期 :0 97 6 20 0 0 )
2
焦距 为 2 以 0为圆心 , , n为半 径 的圆 , 过点 ( , ) 圆 o作
程y 口而心e /a 为= 离率=:l , , 音√ 0\ +
故 由反思 1 可知切线 的斜率 I= i }
,
的两 切线互 相垂直 , 离心率 e 则 =
—
.
—
,
结论 5 过点( , ) 圆 + =o 的切线 , 一 0作 a 切点
因为双 曲线 c : =1 o> , >0 的渐近线 方 ( 0b )
的 斜率分别为±/ _ . l V .
—
广
e
利用 此结 论 , 我们 可 以快 速解 决 2 0 0 8年高考 江苏 卷第 1 2题 :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 1o b 0的 椭圆 鲁= (> > )
距离等于半径可知
: , 后 :v _, 。即II / 0
、 1+ / ‘
率为 e过点 ( ,) 圆 + , 0作 Y =口 的两条 切线 , 则切线
思解 思源 思教——一道高考试题的探究及反思
() 2 思路 : 二 次 曲线 系 方 程, 过 两 曲线 用 经
( Y 0 . Y ,)= ( )=0的公 共 点 的 曲线 系 方程 是 , ( Y A・ ( Y O 但不 包括 曲线 ( Y ,)+ ,)= ( ,)=
0; ) 反之 , 曲线 系方 程 ( ' . )+A ・ ( y 0并 , . )=
二
上 两点 , Ⅳ( ,) 线段 A 点 12 是 B的 中点. () 1 求直 线 A B的方 程 ; () 2 如果 线 段 A 的垂 直平 分 线 与 双 曲线 相 交 B
于 C D 两 点 , 么 A B, , 四 点 是 否 共 圆? 为 , 那 , CD 什么?
( 0 5年 湖北 卷 ) A, 20 设 B是椭 圆 3 + = Y A上
径 圆 在 的 圆
解法 三 :
+ 一) (÷ = y
() 2 思路 : 根据 圆的几何性质 圆心一定在 弦的
垂直 平 分线 上 , 以根 据 两 条 弦 的 垂直 平 分 线 的 交 所 点 找 出圆心 N, 证 明 Ⅳ到 四个点 A, P, 然后 B, Q的距 离 相等 即可.
12 2 源 于高 考 .. 类 似 的高考 题前 几年就 出现过 :
1
线 P 的方程 :Y Y=0 则 过 A, P, 的二 次 曲 Q 4 x— , B, Q 线 系方程 为 : (Y Y一 ) 4 x— )+ 2 +,一 4 x+ 1 (Y Y A( ) 2)= ( 0A 为参 数 ) 展 开整理 得 : .
( ) 点 P关 于原 点 0的对称 点 为 Q, 明 : 2设 证 A,
P, Q 四点 在 同一 圆上 . B,
√芋 + ÷=f ( 鞠2 ) . _ ( f 3- 丁f .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对一道高考题的探究
力 不 不了- ; 尸 十 - ,- = 1 早 二
o y y
学 x = U 得 万剑 生怀 刀 LU式 , y = U 得 点 A 了) 学
_ , ‘. _
证明 设切点坐标为( x。 ) , , 则切线 1的方程 o y bZ x。 b , 。 为a 一 0 :琴+琴=1其 率 斜 为- = 一 — ,得 aZ 九
2
椭圆 + =“。“ , 共 分 >> 与 ”
过点A( 2 ,) 、 ( 0 , 的直线 0 B 1) 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 T, 且椭
而 ‘横标会 瓜, 的坐协 点 的坐 为 = 点 纵标 ’ 设焦距为Z ,‘ c 则 (还井,, 。 )
乙
欲证 乙 怀= 乙 T A丑 AF, .
只 证△ 材 凡 T, 证明A =月 需 2翅 ,△ A 即 TZ 衬
于是 ta 乙 B凡 n A
一兰 (一 ) 勺七
b一、
可。
1 十气 飞下 八 一 ) _一 一 二一
a y o
, O xo 、 ,
而tan 乙 T= AF,
xo + c,
故 需 明o + C 只 证 x 业
a,九一 ,y 6, c xo b o ca, 二 元+b‘ 。
c cZ xo 即 证明aZ Z 一62式+a262 一 bZ ‘ 。 x。 =c , x。 a 式+b‘ ,
如图1 , 若椭圆 今
a
2
论 椭手谷 ‘ :过 圆 二
(a >b >0 上位于第一 ) 象限内的一点T作椭圆的切线, 轴、 轴分别交 与x y 于点A、 F; , 分别为椭圆的左右焦点, A B, 凡 则乙 B凡
对一道高考数学题解法的探讨及感悟
.
( 一2 a +3 ) ≥0 . 所以n =÷ .
‘
一 Ⅱ( 3 2 。 + ) + +
2 f 一 ・ 1 ≤0 ( *) 看 作 关 于 a的一 个 一 元 二 次 不 等 式 .
当 > 0, 由 △: ( + 。) 一 4 X ( + 。 一_ 丁一 1) 一
对 一追 道 高 局 考 数 学 题 解 法 的 探 讨 及 感 悟
■ 蒋 健
2 O 1 2年 浙 江 高 考数 学 ( 理) 第 1 7题 : 设 n ∈R, 若 > O , 均
有 r( “ 1) 一 1 ]( 一“ 一 1 ) ≥o , 则 n 一 .
相对 于 基 础 一 般 的 学 生 来 说 比较 容 易 想 到 了 , 入手 点 比 较低 , 但 如 果 对 题 目 的理 解 不 够 透 彻 , 容易造成“ 无解” 的 错 误
( 1 ) 求 ( ) 的单 凋 区间 ; ( 2 ) 求 所 有 的实 数 “ , 使得 e l ≤
1
所以由÷
“ i
一( n 一1 ) 一n , 得n 一_ 昙 I .
L
厂 ( 丁 - ) ≤e 对 [ 1 , e ] 恒成立. 仅对本题第( 2 ) 小 题 作 出解 答 .
( . 2 f 一 2) ( 一3 + 2 )一 0 . 易 知 在 > 0下 一 3 4 - 2> 0,
反思 : 特殊 值 法 简 洁 合 理 快 捷 , 是 解 决 选 择 题 和 填 空 题 行
之有 效 的一 种 好 方 法 , 但 若 本题 不是 客 观题 , 则 又 该 如 何 解
认识 .
揭开高考试题的神秘面纱——对一道高考试题的探究
1
致 轻杆 向右 移动 .轻杆 与槽 间的最 大静摩
4
当 < 、 / 6 一 — 时, V t = ;
擦 力等 于滑 动摩擦 力 ,且 不计 小车与地 面的 摩擦 . ( 1 )若 弹簧 的劲度 系数 为k , 求轻杆 开 始
0
解法二: ( 图象法 ) 因为 阻力F = k x , 以 F为 纵 坐 标 , F 方 向 上 的位 移 为横 坐标 , 作 出F _ 图 象 ,如 图3 所
辨川 1
一
示, 曲线上 面积 的值 等 于耐 铁 钉做 的功. 由于两 次做 功相 等 , 故有 : . s l = S : ( 面积) , 即:
, n , ,
模型链 ) . 构建复合 物理模型能将复杂 问题 转化为简单 问题的组合 , 使 问题得到顺利解 图1 答 .除此 以外 ,试题 的另一 个难 点 在 于考 查 解析 ( 1 )轻 杆 开始 移 动时 , 弹簧 了 多过程 的运 动 问题 , 使学 生往 往很 难下 手. 的弹 力 且 , 1 . 对 试题题 干做进一 步的分析讨 论 解得 = _ J 试题 考查 连接 体 问题 的 同时 ,考 查 了多
.
轻杆
想 旧模 型 、 创造新 模 型来构 建复合 模 型 ( 或称
物理 - 精题拓辰
过程的运动问题 ,解决本题的关键点在于如 何抓住 多 过程 的临界 点— —本题 的临界 点为 轻杆 恰好 移 动.除此 以外 ,本 题 还有 一个 易 错点— — 关于对 “ 轻 杆可 在 固定 的槽 内移动 , 与槽 间的滑 动摩 擦 力恒 为 厂 ” 这 句 话 的理 解 , 很 多 学 生 在 答 题 时考 虑 轻 杆 和 槽 上 下 都 接 触 ,误认 为轻 杆在 移动过 程 中受 到两个 摩擦 力厂 , 从而导致 解题错误 . 试题乍 看上去平 常 ,题 图在复 习 中较为 常见 ,比如 打桩 机情 景, 但考查点却悄然发生 了变化 , 题 目涉及碰 撞过程 , 貌似考查动量方面的内容 , 实则解题 过 程 却未 涉及 动 量 .试 题 貌 似 常 规 题 型 , 但 考 查落 点却 发生 了实质 性变 化 , 与下 面的例 2 貌似相同 , 实则大相径庭.
对一道高考题的研究
A BC的 角 A, C所 对 的 边 , C, , B B, 日 c A 所 在直线 为旋 转 轴 , 转此 三 角形 所 得 的 三 旋
个 旋转体 的体积 之 比为 3 3 , 三角 形三 :: 求
() 角 形 旋 转 体 的 体 积 : = 1三
.
设 顶点 A 在斜 边 B C上 的射 影 为 D,
,
3 a
. . . . . . , . , . . —
s .一7 4( 4rS2 c 同理 一 3a 一 3a ‘。 。
: : —
—
.
可 证 得 。
b一
:
所 以 AD : h: b 由 圆锥 体 的体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公 式 得 e
 ̄
9
2
c
=
(2 一 acs ) 口 +6 2 6。c =了
2
=
一
Vb 2+ 9a 2
= =
— 2 ~c b 4+ —2 — 2 b 4
一
L
.
即
:
+
() ( ) 4 , 4 () 3 设三 角 形 A C 的外 接 圆半 径 为 , B
类 似勾股 定理 a =b +c. 。 2 问题 的再 推广 则 由上 述结 论 和 正 弦定 理 得 V s c= ci n
=
4zr S
—
2
( D 等Dz( c= 等B+ C: ) ) 8z
( =詈C2 1 ) ( 6) 2= ( ,2 2 c V )
9 , 2+ c b 2、 72( l - )
—
3b ’
( 题 及 述 论 去+ 一 2 意 上 结得 ) 由 1
对一道高考题的反思与探究
程 一士
, 其斜率 பைடு நூலகம் 知 一± , 圆 的 两条 切 线 分 故
结 论 4 已知 椭 圆 c: y X T -= 1 n 6 O 的 - (> > )
。 解 得 ,
离 心率 为 , 过点 ( 2。 作 圆 + 一 的 两条 切 ) 。 。
,
: 2 故 e一 2 a, .
由上 述 解 法 可 知 , 双 曲线 的 焦 点 作 圆 的 两 条 过 切 线 , 切 线 的 斜率 决 定 了双 曲线 的 离 心 率 . 们 可 则 我
设 焦 点 F( , ) 因为 AOB 一 1 0 , cO , 2 。 由对 称 性
厅
渐 近 线 上 . 立 方 程 组 , 之 得 切 点 A, 的横 坐 标 联 解 B
都 为 , 然 点 A, 在 该 焦 点 对 应 的 准 线 一 显 B
L
上.
2
知 O A 一 3 。故 设 切 线 方 程 为 一± ( — c , F 0, - ) z
. ( 0 9年 高考 湖 南 卷 第 1 20 3题 )
径 的 一 个焦 点 作 圆 z +y = 的 两条 切 线 , 点 分别 。 切 可 为 A, 则 点 A, B, B在 该 焦 点 对 应 的 准 线 上.
此题 以 双 曲线 为 载 体 , 圆 +y 将 一 a 切线 的
中学数 学月 刊
由
21 第 6 0 0年 期
对 一 道 高 考 题 的 反 思 与 探 究
到
圆
王 和平
李 能琴
( 肃省 古浪县 第五 中学 甘 线
730 ) 3 1 0
题 目 过 双 曲线 C: 一 0 一 1& 0 b o ( > ,> ) Ⅱ 的一 个 焦 点 作 圆 z + y 一 n 的 两 条切 线 , 点 分 别 切
对一道高考题的反思和探究
{ } 是递减数列.
1 + 2
一
j1 二
’
(当 :时l・ I{一 吉结 成 ; 2 n1 , + _ : , 立 ) 一 t 论 l
当 n 2时 , 知 0< ≥ 易
l
>
设
n
= 则 = +k , l
,
Z 十
<1 0<1+ ,
< , = 2
1
—
1+ 2
一
3
进 = 1 击 I 而— I 一 }
’
n 1一 l+ -
2 一2
1 ! 一 3 + 2+ 2 ‘ 一
l 十 2 3 n
:
二 : ! !
( + ) 1+ 一 ) 1 ( 1
设 : = 0 = f
令 。 , =1 则 = 1
,
=2 了
,
3
=
, , =
詈 = 际上 ,1 当 0< 。<L , ()
近 于 ; Βιβλιοθήκη 旦 …… 1 3’
时 数列 { } 是递增 数列 , 趋
,
即, 数列 {
} 是单 调递减 的 , 数列 { 是单调 递 :}
增 的. 正好 与 。 情 况 相 反 ! =1
(证 : 一l12 . 2 明I ≤ I) )
基 本 解 法 如下
当 n=1 ,3 命题成立 ; 时 >。 假设 当 n=.时 命 题 成 立 , j } 即
> , 0 有
> . 知 : 易
1+ I 1 2
一
证 ( 由 -寺 + 明 1 及n ) t
:
( )( ) _ 一一 一
( 2
对一道高考试题的探究及其应用
尸 ∞ P— C 一
又 因 为 直 线 曰的 倾 斜 角 为 6 。 所 以 Z N 0, . AB= 0 ,O / AB= 6 。C S _N
F B
3
考 辽 宁 卷 ( 科 卷 ) 2 题 为 例 进 行 探 究 应 用 , 望 对 各 位 同仁 理 第 0 希
有所 帮 助.
2
( + )OO A I C St
当 孕) 孚,) 点 极 标 (o) 的一个端点, U 2时 的 坐 为l,, ( 耵' " P T1 + t 线段B 的延长线交c 于点| 且萄 而 , 的离心 D , 2 则c
B点 的极 坐标 为( P ) d,2.
侧2 (0 0 全 国卷 I) 知陧 椭 圆C 一个 焦 点 ,是 短轴 2 1年 已 的 B
解3 圆板标程p- ) 法椭的坐方为 l (< = 三 01 .
砌(, 耵 因 2,/2 p + 3l 詈 为 商,,p  ̄p , "l E=
直线z 的直线方程为y 、广 一 _ )其 中c 、 门 2 =/ ( - , c = / 6.
・ ÷
-
联 立
 ̄ C O S
投稿 邮箱: j v 3 o s k i1 r x @ p 6 cn
数 学教学通讯 ( 师版 ) 教
试 题研究 ) 题探究 试
得
对一道高考试题的探究及其应用
周 海 鸥
江 苏盱 眙 中学 2 10 17 0
v
豳 冒 一:
关键 词 : 圆锥 曲线 ; 离心 率 ; 究 ; 探 结论 ; 用 应
注意 到 圆 锥 曲线 的 统一 方 程 ( 坐标 方 程 ) = 极 为p _ _ ( 其
l e oU - c s
对一道高考试题的探究与赏析
切 入点 是紧扣 已知条 件 一 .- ; z 3 + o
解 法 1 几 何 法
为落
脚 点确定 + Y的最 值. 而得 以成 功解题 . 从
若 一 0 时 ,
1 .
= = =
P
.
l +. , z ) ' 所以x 商 +y一
・
.
若 一 0时 ,
一
一 石 +
一
6 4
另解 :
中 学 数 学教 学
。
. .
20 0 9年 第 4期
+ v≤  ̄2 + y ) /( ,
将 上式 1一 +. 一x y y变形为
zz + z一 1+
’ . .
由解 法 3可 知 + y≤ 2 .
≤ 1+
厶
,
点 评 借 助 向量数 量积 的重要 不等式 , 巧妙 地 将求 目标 函 数最 值 的代 数 问题 转 化 为二 维 柯
设 P ∈0 ,正 定 得 ∞ 一, ( 由 弦 理 : , )
一 一 一 一
.
一 zoI+Y E ,
・ .
.
( )= ( z 萌 +Y ), z
1一 +Y 一 ,
‘
. .
s( 州 s i n ) 一 i 峙 3’
・
) 、 + ) 们 之 间 的关 系 式 才 能 将 问 题 解 决 . ( 它
解法 4 斜 坐标 .
学 视野 , 养 创新 思 维 , 发进 一 步学 习数 学 的 培 激
兴趣. 3 赏 析
本 题 清 纯 淡 雅 , 涵 丰 富 . 以
给定 两个长 度为 1 的平
解法 2 解析 法
面向量o 和 , 们 的夹 -  ̄ 它
揭本探源深思提能——对一道高考题的拓展探究
线F 2 P  ̄y 轴于点 Q, 并]  ̄ F I PA _ F , Q, 则 当a 变化 时 , 点赃 定
直线x - y = n  ̄ 2 .
此基 础上 ,掌握各种不 同背景下 的线性规划问题 的基本
特征和求解方 法 , 构建 “ 知识 链” , 形成 “ 能力场 ” , 切 实有
拓展4 : 设 双 曲线 E : 一
。 ) , 令 : 0 得 y : , 即 点 Q 的 坐 标 为 f 0 ; 1 . 因 此 直 线
Q 的斜率 F I Q = .因为 P上 Q,所以 , p k r , Q  ̄ - — ・
—
: 一
1 , 化 简得 2 。 : 2 。 一 ( 2 a 2 - n 2 ) , 将上 式 与 +
证 明 :设 P ( 。 , y o ) , ( 一 c , 0 ) , ( c , 0 ) ,其 中c =
、 / 瓣
. 由题意知 。 ≠c , 则直线 P 的斜率 F= l _, 直
,
P
N e o n中・ 7 歆・ ≯ 糯 囊
数 在
命 题 感 悟
2 0 1 3年 9月
d —C
( — c ) ,
0 _ _ C
,
即点尸 在定直线 + y : n 上.
令 : 0 得 , , : , 即 点Q 的 坐 标 为f 0 , 1 . 因 此直 线 Q
C一 n \ C- -XO /
其逆 命题是 否成立 呢? 拓展2 : 设 椭 圆E : + — : 1 ( n 是正 常数 ) 的左 、 右
2 0 1 3年 9月
命 题 感 悟
坛 线
揭本探源
— —
深思提能
一道高考试题的解法探究
( 求证 : I) AB上B C;
所以 0 ( <P .
而言 , 向量的处理明显比传统的做法更为
则, () 第 I 问考查线线垂直的判定 , 属于送 分题 , Ⅱ) 第( 问主要考查面面角 、 面角的 线 有关知识 , 以通过建 立线 面角 、 可 面面 角 的计算关系 , 利用三角 函数 及不等 式的性 质予 以解 决 , 遵循了在知识交汇处命题 的
C
由n =O. f t nB
’
等腰三角形 , D是 AB的中点 , 又 C D上AB 又 V , C上底 面 A C B .
・ . .
I / O, 、 一cB上平面 V D. C
可取 n (一 , , n - a> , =0 a ) , c 于是 口A  ̄= - cO -
问的研究提供了建立空随 角坐标系的
可能 , 体现 了立体 几何的发展趋势一
一
以
向量为工具 , 化抽 象的逻辑推理为计 算这 指导 思想 , 而对 于第( 问的两种解 法 Ⅱ)
( < r P l "
,
繁琐 , 是否 意味着编者有意打破向量的 这 解法 2: (I) , 由 知 以点 B为 坐标原 处 理方法要优于传统的逻辑论证呢 角为 0 二面角 A 一 C A的大小为 ‘, , B — p试 点 ,以 B 、 A、 B 所在的直线 分别 为 X CB B 拓展训练 : 判断 0与 ‘的大小关 系, p 并予 以证 明. 轴、 Y轴、 轴 ,建立 如图所示的空 间直角 Z 如图 ,在三棱锥 V AB — C中 , C上底 V 分析 :本题照顾 了 9 、 B两个版 本 坐 标 系 ,设 A a AC bAB c A9 A = , = , = ,则 B 面 AB A C, C上B D 是 AB的 中 点 , C, 且 的学生 , 能用传统 做法 , 能借助 向量 既 也 ( O O , ( C 0. 、 6 O, ,)A0,, ) / C( , ,)A (, 0O,1 O 来论证 , 体现 了面 向全体 , 背景 公平 的原 A :C a/ D : < < . C B: , V C e0 o 孚1 f
对一道高考题的解法研究
二 面 角 0的平 面 角 . 又 P :D 21 所 以 E = EE = :, G
1
-
aG HG 6 = a ,=a = 0 孚 A _’ A 。 2G
从 t 器 = , 0. 而a n — o 3
以下重点对( 的解法加 以研究 。 Ⅲ)
d + fv
1
a= zO
A C 知 E 平面 A C . B D, GJ _ B D
即 =时舂 }c . , P的 点 ≥ ,一 + E 即F C 中 F 手 亦 ;  ̄
时 ,FA A B 、 C、 E共 面 .
又 B 平 面 A C,所 以 当 F是 棱 P F E C的 中点 时 , F/ B/
A = D A = ,在 △P B中 , BA = Ca A
解 得 : =1
hi =- 1
,
1 = 一}z
3
, 2 =
.
由 p 2A 22 P ,AJA . A+ B= a B 知 P B = _ 同理 ,AjA ‘A P _ D,. BnA = .AJ平 面 A C ‘ DA P _ BD ( 解 : 左 图, E / A Ⅱ) 如 作 G/ P 交 A 于 G, 由 P 上 平 面 D A
法 。作 为 数 学 教 师 , 只是 要 在 理论 上认 识 一 题 多 解 与 多 不
1 r:
变的作用 ,更重要 的是要使 其作用在数 学教学 中大显神 威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 , 数学教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数 学 知识 、 技能 , 而且要培养学生 的良好思维 品质 , 而后者是
是 大多数用 户使用的模式 。 如果缓存服务器 用于加速 We h
点 F 使 B /平 面 A C , F/ E ?证
对一道高考试题的思考与探究
如图 l 设圆心O到 、B , D的距离分别为
r CS 时, O 0 S取得最小值 2 r
= s . = i 0 . n
d、 2Nd +d =O =3 1 d, } ; M .
,一 一
证 明: IM f d 圆心 0到 A 设 O = , C、BD的
d2 昙即1 d: 时 s 5我 l : , d: 2 , : . d m
们同时得到当d d = 0 即 i2 , 圆(的直径时, m =4 = ) Si . 或 BD有一条是
二、 问题的进一步探究 问题 1 将原问题 推广, 若 、BD过 圆( 二 ) 内的定点 M , 且其 夹角保持定角 不变, 结论如 何呢? 定理 1 已知 M 是半 径为 7的圆 ( 内一定 ’ = ) 点, C、 A BD为过点M 的两条弦, 且它们的夹角
d +c 一2l2o0 2i 0 ; f dd s =ds . ; c n
此时, 可得
显然, 这时 S 无最小值, 但有最大值. 定理 2 已知 吖 是半径 为 r 圆 O内一定 的
S 2n ̄d2 2s2,'ds 0 2 (d ro )77 2i =sO 1- + (一 ) i c0 22 n
点, AC、B D为过点 的两条弦, O = 设IMI l f c 其中 o O s
d 则 当 A 、 BD的夹角为 , C 0
一
( ≤c曼 0 ds) d  ̄2. o
o
l
由 ≤S, 的 值 我 只 求 于 1 要求 最 , 们 要
S 的最大值和 的最小值即可. l
(丢 ) 一+
2
=
d/时, )
2{
对一道高考题深度探究
设E ( x 。 , 0 ) , E F 的斜率 为k . 若 光线 按照 不 会 ( 号 , ) , ( , 号 ) , ( , 0 ) , 。 0 , ) , 1 , ) , 建 立 坐标系 ,
射 到顶点时原路返 回, 射到一个顶点碰撞 次数为2 . 如 图3
弹时反射 角等于入射角 , 当点 一次碰到剧寸, P 与正方 形 的边碰撞 的次数为 (
A. 1 6 B. 1 4
由于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所以反射光线 与入射 光线 关 于正方形 的边所在直线对称 ,因此 可以将 在一个 正方 形中的来 回反射 的问题转化为在多个正方形 中穿过 的问
no
回NE 点, 若 能 回到总碰撞 次数 的计算 ” 等问题可 归结为
关 于 , 的不定 方程y = ( 。 ) 整数解 的问题.
no
m 。 , n 。 互素 , 此时E 肪 程 为y = mo ( x — 。 ) , 显 然此方 程没有 整数解 , 同第一种情况 , 碰撞次数仍可按公式 1 计算.
≤ 意 辫 纛 中- 毒 《 : - ? 高 中 版
2 0 1 3 年 2月
新 颖 试 题
学 谋
遇 到 顶点 原 路 返 回 的方 式 回N E 点 ,则 对 应 直 线 E 趾 没
碰撞 次数为2 x ( 3 + 3 ) 一 1 = 1 1 . 除此之外 ,当E 点横 坐标 或E 斗 率 为无理数 时也要
入射光线 与反射光线 的斜率互为相反数. 设第n 次与 正方
思想方法 , 只要有扎实的计算能力 , 最终会算出结果. 解法3 化, 体现 了数学之奥秘与数学之美 ! 以上3 种解法都是考场 上解决此题的好方法 , 特别是第3 种方法最为绝妙 然而笔者认为 ,高考过后 此题 的余音绝不应该 仅是
对一道高考题的探究和拓展
① 当a= 5 时, 数列 { } 的前3 项 依次 证 明: 设I O AI= r A ,I OBl= T B , A( r A C O S 0 , r A s i n ) , 则点B 坐标可设为
’( r B C O S ( o + 3 丌 ) , i n ( + ) ) ,
1 .试 题
为5 , 3 , 2 ;
②对数列 x 忆 } 都 存 在 正整 数 k ,当n ≥
k时 总有 X = x k ;
⑧ 当 n≥1 时, X n>
一1 ;
④ 对某个正整数 k , 若X k + 1 ≥X k , 则X k =
【 ] .
其 中的真命题有— 题 的编号) 2 . 参考答案 — . ( 写 出所有真命
记[ X 】 为不超 过实 数 X的最大 整数 , 例 如,
[ 2 ]= 2 ,[ 1 . 5 】= 1 ,[ 一 0 . 3 】= 一1 . 设a 为 列 x ) 满 足X l= a ,X n + l= ( n∈N ) , 现有下列命题 :
① 代入求值, 即知 ① 正确 . ② 用 特殊 值, 如 a= 3 即得 X l= 3 , X 2=
2, X3= 1 , X4: 2, X5= 1, X6= 2, X7= 1 , … .
2
数列 x 从 第 二项起 以 “ 2 ,1 ” 为 周 期 重 复 出 现,因此 此 时 不 存 在 正 整 数 k ,使 得 当n≥ 时总有 X n=X k , 故 ② 不正确.
联系呢 ?
一 1 .
综上所述 X n>
一1 成立, 因此 ③ 正确.
Xk +
④ 因为 X k + 1 一X k≥0 , 所以
对一道高考题的再探究
一
道
高
考 题
查 宝 才
的 再
探
究
( 州 市 新 华 中学 , 扬 江苏 扬 州
1题 目 .
2 2
: 一
250 ) 20 0
.
.
(0 0 - 卷 ) 21'苏  ̄ 已知 椭 圆 + : 的左 右 顶 点 分 别 为 A, 1 B
5
a
‘ Y o
( 图 1 , 过 点T m, 的直 线 T 、 B 椭 圆 分 别 交 于 点 M( 如 )设 ( t ) AT 与 x y)N( Y) 设m= , 证 : 线 MN 过 x 上 的 一 定 点 ( , x ,2, 9求 直 必 轴 其
,
( 【 ③. )) 0
x
、
0
B
: 得 : 22 a[ 1 b x+ 2
( — 0+ ] 化 简 为 x X) y 2
。
,
/
[ m- o a(— )] 2 2m o t ) ty ) + 2m o t )一 b x)+ 2ty x+ a ( y-x ( 。x a ( y -x 。 — 。
。
h
ab ( x) 0 2m 。 = ④ 2
—
2探 究 .
2 2
・ .
‘,M 方程④ 的根 , x x是 o
:
—
( ) 知 椭 圆 + = (> > ) 定 直 线 lx m( 是 常 数 1已 1ab 0 , := r n
a b ‘ ‘
.
。
_ .
L
2 2
,
Xl l .= .0 点 D( ,y) 直 线l , f, k- 一 l X s。 0在 上
对一道江苏高考试题的解法探究
知椭圆 2 + 告 2 : 1 ( 其中。 > 6 > o ) 的 离心率为
0 D 二
,
且右焦 点 F到左 准线 f 的距 离为 3 . 1 ) 求椭 圆 的标 准方 程 ; 2 ) 过 点 F 的直 线 与椭 圆 交于 点 A, B, 线段 A B 的垂 直 平分线 分别 交 直 线 Z 和A B于
殊位 置算 出 P c≠2 A B, 紧 接着 引人 参 数 k , 根 据 等 量关 系列 出方 程 , 求 参. 其 中, 求线段 P C的长度 用
点. 笔者对第 2 ) 小题进行了全新地审视与研究 , 获
得 了 8种不 同的解 法 和 3个 探 究 , 现 整 理如 下 , 供 读者 参考.
+ Y
然解 法 2中求得 的更 简 洁. 两 点 间距 离 公式 、 直线 上两 点 间距 离公 式 、 弦长 公 式本 质 上 是 一样 的 , 学 生对公 式本 质 的掌 握 才 能避 免 解 题 被 动. 另外 , 笔
+
= 一
一 I
2 k 2
) J ,
第 9期
头.
r
L
( ) .
= 2 ・ ( 以下
又A B= A F+B F=( a一 既1 )+( a—e x 2 ) =
2 。_ e (
-  ̄ F A
U
… ‘
‘ ~\
\2 I f
、 0
.
点评
解法 3是 用 椭 圆 的焦 半 径公 式 求 线 段
A
令 = 一 2 , 得 y = + %・ 此 时 P ( + ) ,
从 而
=
= ( + 2 ) 2 + ( +
对一道高考数学卷压轴题的研究与反思
对一道高考数学卷压轴题的研究与反思
高考数学卷压轴题往往是难度最大、思维最复杂的一道题目。
对于考生来说,这不仅是一件考验智商的事情,更是挑战思维和解题能力的机会。
在解答这种类型的题目时,要有耐心、细心、理智,思路清晰,方法得当。
首先,要认真阅读题干,明确问题。
在阅读中须注意数据和条件,梳理各种信息,尤其是一些重要的条件和限制,如区间、范围、等式、不等式以及与相关变量的关系等,对于解题过程中的把握和计算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次,要找到合适的方法和解决思路。
针对不同的题型,应该灵活运用代数、几何、统计、推理、概率等各种数学知识,找到最简单、最快捷的方法来求解问题。
如对于一些图形变换题目或者容斥原理等组合问题,我们可以运用几何知识去思考、解题;对于一些像余弦值或正切值之类的三角函数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代数和几何相结合想办法求出其近似值,并进一步搭配其他相关性函数来解决; 使用几何思想推导数学定理等都是一些灵活应用的例子。
最后,在解答过程中也要注意细节,严密把握每一步计算、推导。
不要心急,一定要认真检查,以防万一出错。
此外,要保持冷静,乐观态度,坚定信念,不要让不必要的紧张和焦虑影响到正常解题思路和效率。
总的来说,对于一道高考数学卷压轴题,解答的关键在于平时复习的基础和对综合运用各种解题思路的灵活性。
要不断摸索,积累经验并灵活运用,带着问题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高考时打出好成绩。
一道高考二元条件最值问题的解法探究
一道高考二元条件最值问题的解法探究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高考数学中有一道常见的二元条件最值问题,让许多学生感到困惑。
在考试中,能够快速、准确地解答这类问题,对于获得理想的成绩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一道典型的高考二元条件最值问题,并提供解题方法和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解答这类问题。
题目:给定正实数x、y,且满足x + y = 10,求x*y 的最大值。
解题思路:我们观察到题目中给出了一个条件x + y = 10,这是一个二元条件,即两个数的和为常数。
根据数学知识,我们知道当两个数的和一定时,它们的积最大时,两个数相等。
我们可以推断出x 和y 相等时,乘积达到最大值。
接着,我们将x、y 代入条件x + y = 10 中,得到2x = 10,即x = 5。
此时,y = 10 - x = 10 - 5 = 5。
x*y 的最大值为5*5 = 25。
解题方法:1. 分析题目条件,找到关键信息。
在解答这类问题时,要仔细分析题目,找出关键信息,理清问题的关键点。
2. 利用条件列出方程。
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条件,将其转化为方程,利用方程求解问题。
3. 求解方程得出结果。
求解方程,找到满足条件的x、y 的取值,得出最终的答案。
4. 检验结果。
在得出最终结果后,要进行检验,确保结果的正确性。
总结:通过以上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出,解决高考二元条件最值问题的关键在于理清问题的关键点,利用条件列出方程,求解得出结果。
在解答题目时,要注意细节,避免计算错误,确保答案的准确性。
通过多练习这类问题,掌握解题方法和技巧,可以提高解题效率,提高考试成绩。
希望本文对读者理解和解答二元条件最值问题有所帮助。
第二篇示例:高考数学题中,常常涉及到二元条件最值问题,这类题目通常考查考生对于二元关系、最值性质以及解题思路的掌握程度。
本文将以一道典型的高考二元条件最值问题为例,探究其解法和解题技巧。
题目如下:已知实数x、y满足条件x^2 + y^2 = 1,求证当x不等于0时,2x + y的最小值为-√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一道高考题的探究广东省广州州市从化中学 杨仁宽 510900题目 在平面几何里,有勾股定理:“设△ABC 的两边AB ,AC 互相垂直,则AB 2+AC 2=BC 2”.拓展到空间,类比平面几何的勾股定理,研究三棱锥的侧面面积与底面面积间的关系,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设三棱锥A -BCD 的三个侧面ABC 、ACD 、ADB 两两互相垂直,则———————————.”这是2003年全国高考填空题,既保持了2002年 “让研究性学习走进高考” 的创新作法,又较好地考查了考生的数学直觉、探究能力、创新精神等,是“在知识网络交汇点处命题”的一个范例!本文拟对此考题作些探究.首先,依据教材中“如果β⊥γ,γ⊥α,β∩γ=a ,那么a ⊥α”的论述,此考题的已知条件等价于“不共面的三条线段AB 、AC 、AD 两两互相垂直”,以下用到时不再另行说明. 1 探究试题的多源 1.1 源于高考题高考题1 2001年全国高考第(18) 题(题略),连结DB ,在三棱锥A -BDS 中探求“面积关系”即为今年考题;高考题2 (1979年全国)设三棱锥V -ABC 中,∠A VB=∠BVC=∠CV A= 900.求证:△ABC 是锐角三角形.在此三棱锥中探求“面积关系” 也得今年考题! 1.2 源于课本题课本题1 在新教材“简单几何体”中,有如下练习如图1,将 长方体沿相邻在个面的对角线截去一个三棱锥. 这个三棱锥的体积是长方体体积 图1 的几分之几?在截下的三棱锥中,探求所需的“面积关系”,为今年考题. 2 探究试题的多解 2.1 特殊例题探路在图1中,取AB=AC=AD=2,则三个侧面面积的平方和为12,底面三角形面积是23,其平方也为12.故填写“2ABC S ∆+2ACD S ∆+2ADB S ∆=2BCD S ∆”. 2.2 一般情形探求现给出一般情形下,所需面积关系的几种探求思路,供参考.思路1 如图1,设AB=b 、AC=c 、AD=d ,易求△BCD 的边长,用余弦定理和S △BCD =21BC ×BD ×sinB 可得,此法易想但字母运算较难、较繁.思路2 如上得到△BCD 的三边之长后,用海伦公式求其面积、再平方,可得到所需关系式.思路3 利用多边形的面积射影公式θcos ⨯=原形射影S S ,可得简证如下:如图2,设侧面△ABC 、△ACD 、△ABD 及底面△BCD 的面积分别为S 1、S 2、S 3、S ,侧面与底面所成的锐角分别是α、β、γ,设点A 在底面上的射影是O ,过O 作OE ⊥BC 于E ,则∠AEO=α,OE=AEcos α,从而S △BOC = S 1×cos α,结合S 1= S ×cos α,得 S △BOC = S S 21 同理S △DOC =S S 22,S △BOD =SS 23,三式相加,得21S +22S +23S =S 2. 图23 探究试题的多用所得上式可称为“空间勾股定理”,它有广泛的应用,限于篇幅,仅举一例.例 已知正四棱柱ABCD -A 1B 1C 1D 1,AB=1,AA 1=2,求二面角A -B 1C -B 的大小.这是由2003年高考立体几何大题改编的,按常规方法“作、说、算、答”,则繁、难;用“空间勾股定理”,可得下列简捷解法: 如图3, 设所求二面角 的平面角为θ, 则1ABB S ∆=1CBB S ∆=1=2S △ABC =S 1,由“空间勾股 图3 定理”,得 1ACB S ∆=23=S . 而△CB 1B 是△AB 1C 在平面BC 1C 内的射影,S 1=Scos θ∴ cos θ=32,θ=arccos 32为所求. 4 探究试题潜在的若干性质 文首的填空题,潜在着许多优美的性质与重要的结论,简要探究如下.为叙述方便,我们把三个侧面两两相互垂直的三棱锥叫做直角三棱锥.并约定:直角三棱锥A -BCD 的侧面△ABC 、△ACD 、△ABD 的面积分别为S 1、S 2、S 3,它们与底面所成的锐角分别是α、β、γ;设AB=b ,AC=c ,AD=d ,n= b 2+c 2+d 2,m=b 2c 2+c 2d 2+d 2b 2,用V 、l 、S 、R 、r 、h 分别表示其体积、六条棱长之和、表面积、外接球与内切球的半经、底面上的高.4.1 底面的类型及顶点的射影 性质1 直角三棱锥中,与直角顶 点相对的面(底面)是锐角三角形.此即为1979年高考题(证明略). 性质2 直角三棱锥A -BCD 中,顶点A 在底面上的射影O ,是△BCD 的垂心.由三垂线定理易证(此处略). 4.2 直角三棱锥中的等量关系 性质3 直角三棱锥A -BCD 中, 有下列等量关系: (1)l =22c b ++22d c + +22d b ++b+c+d ;(2)V=61bcd ;(3)S △BCD =m 21; (4)S=1(bc+cd+db+m );(5)R=n 21; (6) h=mabc ;(7) 21S +22S +23S =S 2△BCD ;(8)rS=3V .(1)、(2)、(4)式显然;(3)即(7)式,已证;由(2)及体积相等,得(6)式.对(5)式,既可返璞归真:以AB 、AC 、AD 为相邻的棱,补三棱锥成长方体,其体对角线交点O 到各顶点的距离均为n 21=R ;也可由命题“过球面上任意一点作互相垂直的三条弦的平方和等于球直径的平方”而得.由四面体体积V=61bcd =31r(S 1+S 2 +S 3+ S △BCD ),得(8)式.4.3 直角三棱锥中的代数不等关系. 性质4 直角三棱锥A -BCD 中, 有下列代数不等式成立(当且仅当b=c=d 时,各式取“=”号):A B 1(1) 2(63+)R ≥l ≥3(1+2)36V ;(2)232)33(R +≥S ≥322136)33(V +. 事实上,对(1)式,易知l ≥33bcd +2(bc +cd +bd )≥33bcd +323bcd =3(1+2)36V ,而b+c ≤2(22c b +),c+d ≤2(22d c +),b+d ≤2(22d b +),将三式相加,得b+c+d ≤12(22c b ++22d c ++22d b +),从而2l =(22c b + +22d c + +22d b ++ b+c+d)2≤41(2+2)2(22c b ++22d c ++22d b +)2=(3+22)(b 2+c 2+d 2+22c b +×22d c ++22d b +×22d c + +22d b +×22c b +)≤3(1+2)2( b 2+c 2+d 2)=12(1+2)2R 2,∴ l ≤2(63+)R ,从而(1)成立. 对于(2),由算术-几何不等式,得2S=bc+cd+db+m ≤b 2+c 2+d 2+)222(22222244431b d dc c bd c b +++++=b 2+c 2+d 2+33(b 2+c 2+d 2)=)33(34+R 2 ∴ S ≤232)33(R +;而2S =bc+cd +db+m ≥332)(bcd +332)(bcd=(3+3)32)6(V ,∴S ≥322136)33(V +,(2)式成立. 4.4 直角三棱锥中的三角不等关系 性质5 直角三棱锥A -BCD 中,有下列三角不等式成立: (1)sin α+sin β+sin γ≤6; (2) sin αsin β+sin βsin γ+sin γsin α≤2;(3) sin αsin βsin γ≤926;(4) cos α+cos β+cos γ≤3; (5) cos αcos β+cos βcos γ+cos γcos α≤1;(6) cos αcos βcos γ≤913.简证如下:在图2中,由性质2,知:O 是△BCD 的垂心,∠AEO=α,于是sin α=h ÷AE ,由2S 1=bc=BC×AE ,得AE=bc ÷22c b +,而AO=bcd ÷m ,∴ sin α=m c b d 22+,同理,有sin β=md b c 22+,sin γ=md c b 22+∴ sin 2α+sin 2β+sin 2γ=2 ①,由柯西不等式,2=sin 2α+sin 2β+sin 2γ=1(12+12+12)(sin 2α+sin 2β+sin 2γ)≥31( sin α+sin β+sin γ)2,由此得(1)式.而(sin α+sin β+sin γ)2= sin 2α+sin 2β+sin 2γ+2(sin αsin β+sin βsin γ+sin γsin α)=2+2(sin αsin β+sin βsin γ+sin γsin α)≤6,由此得(2)式.由①等价于cos 2α+cos 2β+cos 2γ=1 ②,由①、②及幂平均不等式、对称平均不等式及算术-几何平均不等式,即可得到不等式(3)~(6)式.若继续探究,还可得到许多有关的三角不等式,如:tan α+tan β+tan γ≥32; tan αtan β+tan βtann γ+ tan γtan α≥6;tanαtanβtanγ≥22等等.参考文献1.杨仁宽.对一道高考题的思考.河北理科教学研究,2001,22.杨仁宽.探析一道高考立体几何题.河北理科教学研究,2001,4 3.杨仁宽.直角四面体的性质及其应用.中学数学月刊,1995,5 3.苏化明.直角四面体与等腰四面体的若干性质.湖南数学年刊,1995年第15卷第4期注:此文曾获广州市一等奖之后发表在《河北理科教学研究》2005年第2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