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DCA特性需求分析报告
3G主流技术的分析与比较
课程设计题目:3G主流技术分析比较班级: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成绩: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系1 3G移动通信主流标准概述3G移动通信主流标准有WCDMA(宽带码分多址),CDMA2000(码分多址)和TDSCDMA (时分同步码分多址)。
TDSCDMA为中国移动的3G网络模式,CDMA2000为中国电信的3G网络模式,而WCDMA为中国联通的3G网络模式,其中TDSCDMA为中国技术,WCDMA 为欧洲技术,而CDMA2000为美国技术。
2 3G移动通信三大标准简介2.1 WCDMA该技术方案主要源于欧洲的ETSI和日本的ARIB标准化组织,主要倡导者有欧洲爱立信和诺基亚等公司。
它的核心网基于GSM-MAP,同时可通过网络扩展方式提供基于ANSI-41的运行能力。
WCDMA系统能同时支持电路交换业务(如PSTN.ISDN)和分组交换业务(如IP 网)。
该系统使用的灵活的无线协议可在一个载波内同时支持话音、数据和多媒体业务,并通过透明或非透明传输来支持实时、非实时业务。
其技术特点:为了与现行的GSM系统使用同一时钟,实现WCDMA与GSM系统手机的双模工作,是一种兼容的系统;1)可适应多种速率、多种业务;2)上下行快速功率控制;3)反向相干解调;4)支持不同载频间切换;5)基站之间无需同步,也不需要特别的同步参考源;6)WCDMA的越区切换是采用移动台发起的异步软切换方式进行的,基站需要确定在什么时间、什么位置为移动台启动软切换算法。
WCDMA的移动台可在同一频率下检测到其他基站与本基站的信号,确定它们之间的时间差。
检测到的时间信息经由本基站到达新的候选基站,候选基站调整它新的专用信道的发射时间,即在发送信息的时间上进行调整,使不同基站在这个信息比特期间与下行码道同步。
7)电磁干扰影响小;8)适用于高速环境;9)具有上行链路的多用户检测技术,多用户检测技术可通过测量各用户扩频码之间的非正交性,用矩阵求逆法或迭代来消除多用户间的相互干扰表2-1 WCDMA无线接口基本参数参数名称参数值频谱分配FDD模式:上行1850—1910 MHz,下行2110—2170 MHz信道间隔 5 MHz中心频率200 KHz的整数倍上、下行频带间隔134.8—245.2 MHz码片速率 3.84 Mc/s双工模式FDD 或者TDD用户设备的发送功率21、24、27 或者33 dBm接收机灵敏度误码率为0.001的情况下,基站-121dBm,用户设备-117dBm功率控制步长用户设备1dB、2dB或者3dB,基站0.5dB或者1dB用户设备26dB,基站12dB 发送功率控制命令下可能的最大发射功率变化范围数据速率乡村室外高速移动环境下144 kb/s,市区和郊区室外中,低速移动环境下384 kb/s,室内或者室外低速环境下2 Mb/s2.2 CDMA2000该方案即3GPP2提交的CDMA2000方案中多载波(MC)方案。
DCA技术在TD—SCDMA系统中的应用
由 于 3G 移 动 通 信 系 统 支 持 多 种 业 务 ,包 括 上 下 行 不 对 称 的 业 务 , 因 此 不 同
小 区在 不 同 的 时 间 对 上 下行 容 量 的需 求
也 是 在 不 断 变 化 的 。 TD— CDM A 系 统 具 S 有 特 有 的 帧 结 构 ,可 以 通 过 S O I W DCA 灵
示 。
时隙 分配 的 具体 方 法 等 。
信 道 选 择 是 为 承 载 业 务 选 择
谱效 率 。
个 非 常 重 要 的 资 源 ,但 要 想提 高 系统
的 容 量 , 就 必 须 对 信 道 资 源 进 行 合 理 的 分配 。信 道 分 配 技 术 的 目的 就 是 尽可 能 有 效 地 利 用 有 限 的 信 道 资 源 , 以 提 供 尽 可 能 多 的 接 入 用 户 ,并 保 证 一 定 的 接 入 链 路质 量 。 TD— CDM A 系 统 结 合 了 时 分 和 码 分 S 复 用 技 术 , 一 路 载 频 资 源 被 分 成 多 个 时 隙 ,上 下 行 链 路 分 别 在 不 同 的 时 隙 内 进 行 通 信 以 实 现 时 分 双 工 。 每 个 时 隙 的 资 源 通 过 码 分 方 式 供 多 个 用 户 复 用 , 具 有 灵 活 高 效 的 无 线 传 输 能 力 , 使 得 Dc A ( n mi a n l l c to Dy a c Ch n e o ain, 动 态 信 道 Al
配 过 程 ,并 要 求 无 线 资 源 的 重 分 配 过程 能 够快 速 完成 。
3. a tDCA 总 过 程 1 F s F s a tDCA 在 实 现 时 主 要 涉 及
信 道 选 择 、信 道 调 整 和 资 源 整 合
TD测试分析报告图形描述
九、分析管理模块-AnalysisTest Director 报告帮助你定义测试需求,测试覆盖,测试计划,测试运行,缺陷追踪。
你可以通过报告来帮助决定测试优先权,缺陷修复列表和软件发布日期,你能在测试过程中的任何时间产生报告。
在Test Director的任何阶段都可以产生报告,你能通过他们的缺省模式下获得报告或者你能自定义如何获得报告。
当自定义时你能设定filters和sort条件,并且规定报告的格式,你还能通过定义隐含报告的方式。
你还能保存你所喜欢的报告设置,以便以后用到时装载,你也能把你的报告保存成test files 或者thml 文档。
备注:具体详细操作,可参考文件夹‘TD8.0参考文档’下的‘1.Test+Director+8.0使用手册_(软件测试基础)’8.1测试分析报告简介测试需求模块分析报告测试计划分析模块报告缺陷管理模块分析报告8.2生成测试报告-分析-Reports你可以在TD的任何模块产生报告,不同的TD模块有不同的选项,你可以使用缺省模式的报告或者按照自己的要求自定义报告。
提示:你可以通过选择测试需求,测试计划,测试运行,缺陷管理为树中的一个节点或者列表中的一行创建一个快速报告选择分析-------生成报告一、建立报告(以缺陷管理报告为例)1.选择一个你想创建报告的td中的模块2.选择分析-----报告,选择一个报告类型,报告以缺省的形式显示。
3.自定义你的报告,点击配置报告和子报告。
4.以你喜欢的浏览方式保存你的报告,设置点击添加到收藏夹按钮5.点击返回,回到缺陷列表页面一、自定义报告你可以自定义报告的外观和显示的内容。
自定义报告:1.在你想创建报告的地方选择一个TD模版,以缺陷管理模块为例2.选择分析--- 报告,选择一个你想自定义的报告,报告以缺省模式打开。
4.在报告列表中选择一个报告,自定义报告显示框显示相关选项。
5.在页面下,你可以设置每个页面所显示的项目的个数(只能在主报告中用)限制每个页面所显示的项目数,选择每页显示条款数设置并指定数值。
TD资料
(1)TDD模式共占用核心频段55MHz,补充频段100MHz,单载波带宽1.6MHz,可供使用的频点有93个。
因此,TD-SCDMA系统的频率资源丰富。
(2)时隙结构即突发结构,TD-SCDMA系统共定义了4种时隙类型,分别是:DwPTS、UpPTS、GP和TS0~TS6。
(3)对物理信道数据部分的扩频包括两步操作:一是信道码扩频,增加信号的带宽;二是加扰处理,将扰码加到已被扩频的信号。
(4)TD-SCDMA码资源规划主要包括:下行同步码规划和复合码的规划,其基本原则是不将相关性很强的码分配在覆盖区交叠的相邻小区或扇区内。
(5)不同业务覆盖半径差别主要由于系统对各业务的处理增益不同引起。
(6)网络规划思想是CSC三结合,其中CSC分别代表覆盖(Coverage)、服务(Service)、成本(Cost)。
(7)TD-SCDMA网络规划原则是一次规划、分期建设。
(8)网络规模估算是分别按照覆盖和容量计算,获得网络的建设规模,然后取较大者作为实际所需的基站个数。
(9)动态信道分配技术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慢速DCA,把资源分配到小区;二是快速DCA,把资源分配给承载业务。
(10)TD-SCDMA系统中的同步技术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基站间的同步;另一是移动台间的上行同步技术。
(11)接力切换是TD-SCDMA移动通信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适用于同步CDMA移动TD-SCDMA系统的物理信道采用四层结构:系统帧号、无线帧、子帧、时隙/码。
(12)功率控制的目的:使基站处接收到的每个UE信号的bit能量相等。
(13)由于无线移动信道的时变性和多径效应影响,使得数据之间存在两种干扰:符号间干扰(ISI)和码间干扰(MAI)。
(14)TD-SCDMA的智能天线按照形状分为圆形阵列和平面阵列,按照覆盖方式分为全向和定向,全向天线对应圆形阵列天线,定向天线对应平面阵列天线。
24.导频污染对用户感知和网络性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呼通率降低、掉话率上升和系统容量降低。
动态信道分配
第1章 概 述
知识点 信道分配的概念 DCA 的功能 DCA 的分类
1.1 DCA 的功能
信道分配指在采用信道复用技术的小区制蜂窝移动系统中,在多信道共用的 情况下,以最有效的频谱利用方式为每个小区的通信设备提供尽可能多的可使用 信道。信道分配过程一般包括呼叫接入控制、信道分配、信道调整三个步骤。不 同的信道分配方案在这三个步骤中有所区别。当以共信道隔离为标准来分类,信 道分配方案可分为以下三种:
干扰比)门限的信道中按一定的算法选择合适的进行分配。DCA 的呼叫接入控 制策略与 FCA 区别不大。DCA 的信道分配策略为全局性策略。而信道重分配也 是 DCA 的一大特点。DCA 有极好的业务自适应性和高度灵活性,弥补了 FCA 的不足,但计算和控制复杂度也很高。当系统负荷很高时,DCA 的效率不如 FCA。
动态信道分配介绍
课程目标:
掌握动态信道的分类 掌握动态信道分配的方法
参考资料:
研发部门相关资料
目录
第 1 章 概 述...........................................................................................................................................................1 1.1 DCA 的功能....................................................................................................................................................1 1.2 动态信道分配方案........................................................................................................................................2 1.3 TD-SCDMA 信道分配功能分类...................................................................................2
DCDC测试数据
DCDC测试数据1. 概述DCDC测试数据是指用于评估和验证直流-直流转换器(DCDC)性能的数据集合。
DCDC转换器是一种电力电子设备,用于将直流电源的电压转换为不同的电压等级,以满足不同电子设备的电源需求。
DCDC测试数据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和测量,评估DCDC转换器的效率、稳定性和可靠性。
2. 数据内容DCDC测试数据包含以下内容:2.1 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测试数据记录了DCDC转换器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的变化情况。
输入电压通常是直流电源的电压,而输出电压是经过转换的电压。
这些数据可以用来分析转换器的电压转换效率和稳定性。
2.2 转换效率转换效率是评估DCDC转换器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测试数据记录了不同输入电压下的转换效率,可以用来比较不同转换器的性能。
转换效率可以通过计算输出功率和输入功率的比值来获得。
2.3 温度变化DCDC转换器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因此温度对其性能和可靠性具有重要影响。
测试数据记录了转换器在不同负载和输入电压下的温度变化情况。
这些数据可以用来评估转换器的散热性能和稳定性。
2.4 负载变化负载变化是DCDC转换器性能评估的另一个关键指标。
测试数据记录了转换器在不同负载条件下的输出电压变化情况。
这些数据可以用来评估转换器的稳定性和响应速度。
3. 数据采集和处理DCDC测试数据的采集通常通过实验和测量来完成。
测试设备包括直流电源、负载电阻、温度传感器和数据采集仪器。
通过控制输入电压和负载,记录转换器的输入电压、输出电压、温度等参数,并将其存储为数据文件。
数据处理包括数据清洗、校正和分析。
清洗数据是为了去除噪声和异常值,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校正数据是为了消除测量误差和仪器漂移的影响。
分析数据可以通过统计方法、图表和模型来评估转换器的性能指标。
4. 应用领域DCDC测试数据在电力电子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这些数据可以用于设计和开辟新型DCDC转换器,优化转换器的性能和效率。
第三代移动通信三种标准比较
《现代通信系统》结课论文------第三代移动通信主要技术标准对比与分析姓名:班级:学号:任课教师:2010.01.15摘要随着全球3G商用的全面推迟,3G的热度退去,人们开始用更理性、更全面的视角来看待3G。
中国作为全球3G最具有市场潜力的国家,如何选择3G标准将对世界3G进程产生重大影响。
因此,在全球3G推广商用进程中,世界开始把更多的关注和目光投向中国,以期望获得市场先机。
同时作为3G三大标准之一——TD-SCDMA的提出国,中国在TD-SCDMA上将如何作为,也是世界所关注的热点。
本文客观地对当前国际上三种3G标准——WCDMA,CDMA2000和TD-SCDMA进行了对比,提出了适合并有利于我国实际情况的标准选择——TD-SCDMA。
本文首先介绍了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第二部分简要介绍了三大标准——WCDMA,CDMA2000和TD-SCDMA及其部分优势;第三部分对三种标准进行了对比;第四部分得出结论。
关键词:第三代移动通信、WCDMA、CDMA2000、TD-S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主要技术标准对比与分析一、第三代移动通信综述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The Third Generation Mobile System,简称3G)是一种较第一、第二代,包括2.5代移动通信系统更为先进的移动通信系统。
它的最高目标就是使个人终端用户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与任何人通过任意方式高质量地实现任何信息的传递。
由于它十分重视个人在通信系统中的自主因素,并突出其在通信系统中的主导地位,因此又被称为未来个人通信系统。
ITU (国际电联)在1996年将3G由原来的FPLMTS正式命名为IMT-2000其含义是3G统一使用2000MHz频段、最高数据传输速率2000kbit/s、并计划于2000年投入使用。
ITU提出的IMT-2000系统分为陆地网和卫星网两大部分,包括寻呼、无绳系统、蜂窝系统和移动卫星通信系统等功能。
动态信道分配(V1.0)
码域DCA
Basic RU or RUSF16
15
0 TS
TS
RUSF4
22
<中兴通讯 版权所有>
Let’s 3G with ZTE !
码域DCA
码道碎片:码树中没有与其剩余基本RU数相匹配高速扩频因子的码道
C1,0
C2,0
C2,1
C4,0
C4,1
C4,2
C4,3
C8,0 C8,1 C8,2 C8,3 C8,4 C8,5 C8,6 C8,7
的低速扩频因子码字
红色代表已 分配的码字
宝石篮代表优化分配的码字 (根据申请的扩频因子)
两个结 果中任 取一个
21
<中兴通讯 版权所有>
Let’s 3G with ZTE !
基本资源单位―BRU
➢ 一个基本RU是载波/时隙 /SF16扩频码的组合
➢ 扩频因子越小的码道能承载 的业务量越大
➢ SF16=1BRU, SF8=2BRU,SF4=4BRU, SF2=8BRU, SF1=16BRU
TD-SCDMA系统中一颗完整的码树使用范围在一个时隙内,多个时隙使用相 同的码资源
当某条码道分配后其所有子孙结点和祖先结点都要被阻塞,不能被分配给其他 用户
上行方向单时隙内单用户最多可以占用两条码道,码道的扩频因子可以为 SF16/SF8/SF4/SF2/SF1
下行方向单时隙内单用户使用的码道树无限制,码道的扩频因子只能为SF1和 SF16
4
<中兴通讯 版权所有>
Let’s 3G with ZTE !
概述
动态信道分配方案
➢基于DCA控制的类型可以分为:
集中控制式DCA 分布控制式DCA
DCDC测试数据
DCDC测试数据一、背景介绍DCDC(Direct Current to Direct Current)是一种直流到直流的转换器,主要用于将一个直流电源的电压转换为另一个直流电源的电压。
在电力系统中,DCDC转换器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太阳能发电系统、电池充电器等领域。
为了确保DCDC转换器的性能和稳定性,需要进行严格的测试和验证。
二、测试目的本次测试旨在验证DCDC转换器在不同负载条件下的性能和稳定性。
通过对DCDC转换器进行各项测试,可以评估其输出电压、输出电流、效率等参数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为产品的进一步优化和改进提供依据。
三、测试内容1. 输入电压测试:在标准负载下,分别测试不同输入电压下DCDC转换器的输出电压和效率。
记录每个输入电压下的测试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
2. 输出电压测试:在标准负载下,分别测试不同输出电压下DCDC转换器的输出电流和效率。
记录每个输出电压下的测试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
3. 负载能力测试:在不同负载条件下,测试DCDC转换器的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
记录每个负载条件下的测试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
4. 效率测试:在标准负载下,测试DCDC转换器的效率。
记录测试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
5. 温度测试:在不同负载条件下,测试DCDC转换器的温度变化情况。
记录测试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
四、测试步骤1. 准备测试设备:包括DCDC转换器、电源、负载、多功能电表等。
2. 连接测试设备:将DCDC转换器与电源、负载、多功能电表等设备进行连接,确保连接正确并稳定。
3. 设置测试参数:根据测试需求,设置输入电压、输出电压、负载等参数。
4. 开始测试:按照测试内容要求,逐步进行测试。
记录每次测试的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
5. 数据分析:根据测试结果,对每个测试参数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估DCDC转换器的性能和稳定性。
6. 编写测试报告:根据测试结果和数据分析,撰写详细的测试报告,包括测试目的、测试内容、测试步骤、测试结果、数据分析等内容。
DCtoDC变换器控制策略设计报告
DC/DC变换器控制策略设计报告目录一、实验目的 (1)二、设计内容及要求 (2)三、开环Buck电路设计与仿真分析 (3)3.1. 开环Buck主电路图设计 (3)3.2. 参数计算与选择 (3)3.3. 开环BUCK电路模型建立 (3)3.4. 开环Buck电路仿真及结果分析 (3)3.5. 开环传递函数 (5)四、闭环Buck电路设计与仿真分析 (7)4.1. 反馈回路设计 (7)4.2. 补偿环节的设计 (7)4.3. BUCK变换器闭环仿真 (8)五、附录 (10)一、实验目的DC/DC变换器可将不可控的直流输入变为可控的直流输出,广泛应用于可调直流开关电源及直流电机驱动中。
Buck变换器是DC/DC变换器中最具代表性的拓扑结构之一。
在工程实际中,Buck变换器的控制方式可以开环和闭环来实现。
其中闭环控制方式又可分为PI校正,PID控制,fuzzy控制等方式。
本文首先会建立Buck变换器的模型,然后会分别进行开环、PID控制器校正,并在MATLAB/SIMULINK上进行仿真。
二、设计内容及要求1、输入电压(U i):28V2、输出电压(U o):15V(1%稳定度)3、额定电流(I o):5A4、开关频率(f):60kHz5、相位裕度(α):>60°三、 开环Buck 电路设计与仿真分析3.1. 开环Buck 主电路图设计依据经典Buck 电路图,设计的电路图如下所示:图3.1 开环Buck 电路3.2. 参数计算与选择依据设计要求,对Buck 电路中未知参数进行选定。
(1)占空比取53.6%o iU D U ==; (2)滤波电感L 取50μH ;(3)滤波电容C 取500μF 。
3.3. 开环BUCK 电路模型建立在simulink 中搭建Buck 电路的仿真模型,使用开关器件是MOSFET ,如图3.2所示。
图3.2 开环Buck 电路仿真模型3.4. 开环Buck 电路仿真及结果分析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仿真,得出电压波形和负载电流波形图。
DCDC测试数据
DCDC测试数据一、背景介绍DCDC(Direct Current to Direct Current)测试数据是指在直流-直流转换器(DCDC转换器)的测试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
DCDC转换器是一种电力电子设备,用于将直流电源转换为不同电压或者电流的直流电源。
通过对DCDC转换器进行测试并分析测试数据,可以评估其性能和稳定性,以确保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和效果。
二、测试目的DCDC测试数据的主要目的是评估DCDC转换器的性能和稳定性,以确保其满足设计要求和应用需求。
通过采集和分析测试数据,可以了解DCDC转换器在不同输入电压、负载条件和环境温度下的工作情况,包括输出电压、电流、效率、温度等参数的变化情况。
测试数据还可以用于对照不同型号或者不同厂家的DCDC转换器,以选择最合适的设备。
三、测试内容1. 输入电压测试:在不同输入电压下,记录DCDC转换器的输出电压和电流,以及效率。
通过改变输入电压,可以评估DCDC转换器在不同供电条件下的性能和稳定性。
2. 负载测试:在不同负载条件下,记录DCDC转换器的输出电压和电流,以及效率。
通过改变负载,可以评估DCDC转换器在不同工作负荷下的性能和稳定性。
3. 温度测试:在不同环境温度下,记录DCDC转换器的输出电压和电流,以及效率。
通过改变环境温度,可以评估DCDC转换器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性能和稳定性。
四、测试方法1. 准备测试设备:选择合适的测试设备,包括DCDC转换器、电源、负载和温度控制设备等。
2. 测试参数设定:根据测试要求,设定输入电压、负载和环境温度等参数。
3. 连接测试设备:将DCDC转换器连接到电源和负载,并确保连接正确和稳定。
4. 开始测试:按照设定的参数,逐步改变输入电压、负载和环境温度等条件,记录DCDC转换器的输出电压、电流和效率等数据。
5. 数据分析:对采集到的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包括绘制曲线图、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偏差等统计指标,以评估DCDC转换器的性能和稳定性。
DCA算法及模块介绍
CAC Failure
Admission Response RL Reconfig Response
RL Reconfig Confirm
讲解内容
DCA概述
DCA是什么 DCA的功能和分类
DCA涉及的物理层知识
DCA管理的无线资源 DCA涉及的物理层测量
DCA模块介绍
DCA模块及算法介绍
By Julius TDRNC无线软件部
讲解内容
DCA概述
DCA是什么 DCA的功能和分类
DCA涉及的物理层知识
DCA管理的无线资源 DCA涉及的物理层测量
DCA模块介绍
DCA在RRM中的位置 DCA与相关模块的交互 DCA涉及的信令流程
DCA算法介绍
右图是目前DCA模块的总体算法流 程,整个流程涉及到了三个算法, 即:
•载频选择算法
码道分配请求
载频优先级排序
•时隙优先级排序算法
•时隙和码道预分配算法 其中,载频选择算法为用户选择一 个在特定场景下的最优载频,时隙 优先级排序算法则对前面选定的载 频上的时隙进行评估,形成一个接 入时隙的优先级列表,而时隙和码 道预分配算法则是将业务请求所需 的资源在时隙优先级列表的基础上 进行分配。
从基带处理的角度来看,信道分配实际上就是一种无线资 源的分配过程,即传输信道到物理信道的映射过程,而采用 DCA则正是TDD系统的优势所在,它可以灵活地分配时隙资 源,动态调整上下行时隙的个数,充分利用系统资源。
DCA概述
DCA的功能和分类
DCA主要的功能包括:
物理信道资源、码资源的分配和管理 频率以及时隙优先级的排序 小区上下行时隙转换点的动态改变 动态信道的调整、资源整合 交叉时隙的干扰消除 载频和时隙负荷均衡的执行
TD优化
填空题1.TD-SCDMA突发的数据部分由信道码和扰码共同扩频。
信道码是一个 OVSF码,扩频因子可以取 1、2、4、8、16 。
2.在中国,分配给TDD模式的频率资源共 155 Mhz,单载波带宽1.6M,可供使用的频点有 93 个。
因此,TD-SCDMA系统的频率资源丰富。
3.时隙结构即突发结构,TD-SCDMA系统共定义了4种时隙类型,分别是:DwPTS、UpPTS、GP和TS0~TS6常规时隙。
4.TD-SCDMA使用的双工模式是 TDD ,载波带宽是1.6M,码片速率是 1.28Mcps 。
5.TD的一个子桢时长 5 ms 。
6.经过编码后的数据流在QPSK调整和扩频前称为比特,进行QPSK调制后称为符号,将符号扩频后输出,称为码。
7.一个TD桢里面的三个特殊时隙的名称DwPTS、 UpPTS、GP8.第三代移动通讯系统中TDD模式可用的频段为(2010~2025M),(1880~1920M ),( 2300~2400M )9.TD-SCDMA系统中下行同步码一共有 32 个,上行同步码有 256 个,扰码有 128个,Midamble码 128 个。
10.TD-SCDMA目前使用的频段是 2010~2025 ,可以分为 9 个频点。
11.手机在空闲状态下从一个小区转移到另一个小区叫做小区重选。
12.手机接收到的RSCP 指的是小区 PccPch 信道上的码功率值。
13.TD-SCDMA使用的关键技术有(回答其中六个即可)TDD技术、智能天线、联合检测、上行同步、接力切换、动态信道分配14.在 TD-SCDMA 系统中,单载波最大数据传输速率为 2.8Mbps。
15.TD-SCDMA 使用的调制技术为 QPSK和 16QAM。
16.在 TD-SCDMA 系统中,可视电话业务的速率是 64kbps。
17.TD-SCDMA 系统可以支持5种不同的上下行时隙比,分别是 1:5、4:2、3:3、2:4、1:5。
TD-ACC实验教程
第一部分 教学实验的主要设备
(2) 二阶非线性系统 (3) 三阶非线性系统 5.离散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与校正 (1) 离散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2) 离散系统的校正 6.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分析 7.模拟 PID 闭环温度控制系统
(4) 简易工程法整定 PID 参数 4.数字调节器直接设计方法 (1) 最小拍闭环系统控制 (2) 大林(Dahlin)算法 5.智能控制技术 (1) 模糊方法实现闭环控制 (2) 单神经元自适应闭环控制 6.控制系统应用 (1) 直流电机闭环调速控制系统 (2) 温度闭环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应用1直流电机闭环调速控制系统2温度闭环控制系统自动控制原理第二部分自动控制原理4第二部分自动控制原理实验自动控制原理第1章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5第1章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时域分析法是在时间域内研究控制系统在各种典型试验信号作用下系统响应或输出随时间变化规律的方法
TD-ACC
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控制技术 实验教程
• 延迟时间 td:指响应曲线第一次达到其终值一半所需的时间。 • 上升时间 tr:指响应从终值 10%上升到终值 90%所需的时间。对于有振荡的系统,
亦可定义为响应从第一次上升到终值所需的时间。上升时间是系统响应速度的一种度量,上 升时间越短,响应速度越快。
• 峰值时间 tp:指响应超过其终值到达第一个峰值所需的时间。 • 调节时间 ts:指响应到达并保持在终值 ±5% 或 ±2% 内所需的时间。 • 超调量 δ%:指响应的最大偏离量 h (tp) 与终值 h (∞) 之差的百分比。
3
自动控制原理
第二部分 自动控制原理
第二部分 自动控制原理实验
4
自动控制原理
第 1 章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
第 1 章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
开关电源基本概念和分析
Vr
Vin+nVo
Ip
ID-p
Vin
Io -Io
反激变换器工作原理
Vin
Np
Lm
Lk G
Vo1 Ns1
Vo2 Ns2
反馈控制
多路输出的反激变换器:
Vo1 = Ns1*Vin * D Np *(1− D)
Vo2 = Ns2*Vin * D Np *(1− D)
减小交叉调整率的措施:
1. 尽量减少两个绕组之间的漏感。 2. 在辅助输出一路中加入尖峰抑
+
ΔI D 2
Ip = I D− p n
1 2
CdsVr 2
=
1 2
LkIp2
Vr = Lk * Ip Cds
T
Vgs
D 1-D
Vr
Vin+nVo
Vds Ip
Im
ID-p ID
Vin VL
-nVo
Vin Io
反激变换器工作原理
Vin
n:1
Vo
Io D
R
Lm
Vc
Co
Vc
Lk
D G
S
Ploss=(Vc-Vin)2/R
ϕk ⇒ Lk
Φk可以认为是由原边串联的电感Lk产生,其大小为副 边短路时原边所测得的电感量, Lk称为变压器的漏 感。
2. 变压器有气隙或磁芯的导磁率μ有限
∑ NiIi = ∫ Hdl ≠ 0 i
∫ 当副边开路时 I2=0
Hdl = N1Im
Im即为原边电感Lm(副边不存在或开路时的电感) 产生的电流,Lm称为激磁电感或励磁电感
线性电源 (Linear Power)
有源开关
产品特性分析报告
引言概述
正文内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功能特性分析 1.功能完备性 分析和评估产品的功能是否满足用户需求 通过对竞争产品的对比,评估产品功能的竞争力 2.功能创新性 探讨产品是否具有独特的功能创新点 分析产品的功能创新对用户体验和市场竞争的影响 3.功能可定制性 评估产品是否具备可定制的功能 分析产品的定制功能对市场定位和用户需求的影响 4.功能易用性 分析产品的功能是否简单易用,是否符合用户的操作习惯 进一步探讨产品的易用性对用户粘性和市场认可的影响 5.功能的可持续性 分析产品功能的可持续性,是否能够适应用户需求的变化 探讨产品的功能更新和升级对市场竞争力的影响 二、性能特性分析
引言
本文对某个产品的特性进行了全面分析和评估。该产品具有许 多重要的特性,如 xx、xx 和 xx。通过详细的研究和数据分析,我 们将在本文中对这些特性的优点和局限性进行深入讨论。通过本文 的阅读,读者可以更好地了解该产品的特性,并做出明智的判断。
概述 在本节中,我们将简要介绍产品的背景和主要特点。该产品是 一款 xx 类型的产品,主要用于 xx 领域。它的主要目的是 xx。该产 品的主要特性包括 xx、xx 和 xx 等。 正文内容 1.特性一:xx 这个大点将重点介绍产品的第一个特点:xx。小点详细阐述了 该特性的定义、功能和优点。我们还将探讨该特性在现实世界中的 应用,并针对可能存在的局限性进行评估。 2.特性二:xx 在这个大点中,我们将详细介绍产品的第二个特点:xx。我们 将深入探讨该特性的原理、用途和效果,并评估其在市场上的竞争 力。我们也会讨论该特性的一些不足之处以及可能的改进措施。 3.特性三:xx
探讨产品在存储和传输用户数据过程中的安全保障措施 分析产品数据安全性对用户隐私保护需求和市场信誉的影响 3.用户身份认证安全性 分析产品用户身份认证的安全性,评估产品是否具备防止安全 漏洞的能力 评估产品用户身份认证安全性对用户使用体验和市场声誉的影 响 4.系统兼容性安全性 分析产品在不同操作系统或网络环境下的兼容性安全性 探讨产品兼容性安全性对市场扩展和用户满意度的影响 5.可信度和可靠性安全性 评估产品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的可信度和可靠性 分析产品可信度和可靠性安全性对用户和市场的影响 五、可靠性分析 1.产品寿命 评估产品的设计和制造是否能够满足长期使用的要求 分析产品寿命对用户满意度和用户忠诚度的影响 2.产品质量 分析产品的质量标准和质量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TCAD调研报告
TCAD调研报告TCAD(Technology Computer-Aided Design)调研报告1. 背景TCAD是一种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开发的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的设计工具。
它利用数值模拟方法,模拟并分析各种材料和结构的电子器件的电学、热学和力学特性。
TCAD在集成电路设计和工艺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
2. 调研目的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TCAD在集成电路设计中的应用情况、发展趋势以及带来的挑战。
3. 调研方法我们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访谈的方式进行调研。
首先,我们收集了相关的文献资料,包括科学论文、市场报告和企业案例研究等。
其次,我们联系了几位从事TCAD研究和开发的专家,并进行了深入访谈。
4. 调研结果根据我们的调研,以下是我们得出的一些结论:4.1 TCAD在集成电路设计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TCAD技术可以帮助设计师快速评估不同材料和结构的性能,从而优化电路设计。
它还可以模拟并分析电器件的工作特性,提供有关电流、电压、温度等方面的重要参数,帮助设计师优化电路性能。
4.2 TCAD的应用不仅局限于集成电路的设计,还扩展到射频器件、传感器和光子器件等领域。
TCAD可以帮助设计师预测器件的电性能和热性能,加快产品研发过程。
4.3 TCAD在IC制造工艺优化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TCAD技术,可以评估不同工艺条件下的电性能和器件特性,从而指导制造工艺的优化和改进。
4.4 随着技术的发展,TCAD面临一些挑战。
一方面,TCAD需要建立准确的器件和工艺模型,这需要大量实验数据的支持。
另一方面,TCAD模拟计算的复杂性和计算资源的需求是一个挑战。
此外,随着器件尺寸的不断减小和工作频率的不断增加,TCAD需要不断更新和改进以应对新的挑战。
5. 结论综上所述,TCAD作为一种电子器件和集成电路设计工具,在集成电路设计和工艺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
它可以帮助设计师评估不同材料和结构的性能,优化电路设计。
此外,TCAD还扩展到射频器件、传感器和光子器件等领域,并在IC制造工艺优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DA转换器实验》的实验报告
实验D/A转换实验
10.1 实验目的
(1) 学习掌握数/模信号转换基本原理及接口设计方法。
(2) 掌握DAC0832芯片的使用方法。
10.2 实验设备
PC微机一台、TD-PIT+实验系统一套、示波器一台。
10.3 实验内容
设计实验线路并编写程序,实现数字信号到模拟信号的转换,输入数字量由程序给出。
要求产生方波、锯齿波和三角波,并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模拟信号的波形。
10.4 实验原理
D/A转换器是一种将数字量转换成模拟量的器件,其特点是:接收、保持和转换的数字信息,不存在随温度、时间漂移的问题,其电路抗干扰性较好。
大多数的D/A转换器接口设计主要围绕D/A集成芯片的使用及配置响应的外围电路。
DAC0832是8位芯片,采用CMOS工艺和R-2RT形电阻解码网络,转换结果为一对差动电流Iout1和Iout2输出。
DAC0832引脚如图10-1所示。
主要性能参数如表10-1示。
图10-1 DAC0832的引脚图
表10-1 DAC0832性能参数
10.5 实验说明及步骤
(1)确认从PC机引出的两根扁平电缆已经连接在实验平台上。
(2)首先运行CHECK程序,查看I/O空间始地址。
(3)利用查出的地址编写程序,然后编译链接。
(4)参考图10-2所示连接实验线路。
(5)运行程序,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模拟信号波形是否正确。
(a)产生方波(b)产生三角波
图10-2 D/A转换实验参考程序流程图
图10-2 D/A转换实验参考接线图。
DCDC变换器动态响应特性分析工具
DCDC变换器动态响应特性分析工具DCDC变换器是一种常用于电能转换和稳压稳流的电子器件,具有高效率、小体积等优点,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为了准确分析DCDC变换器的动态响应特性,提高其性能和可靠性,一种动态响应特性分析工具被引入。
本文将介绍这种工具的原理、特点以及应用。
DCDC变换器动态响应特性分析工具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对DCDC变换器的输入和输出信号进行采样和分析,以获得其动态响应特性。
该工具包括信号采集电路、数字信号处理模块和显示模块。
信号采集电路是该工具的核心组成部分,用于采集DCDC变换器的输入和输出信号。
在输入端,采集电路可以测量输入电压和电流,并传送给数字信号处理模块进行处理。
在输出端,采集电路可以测量输出电压和电流,并传送给数字信号处理模块。
信号采集电路需要具有高精度、高速度和低噪声的特点,以确保准确采集到DCDC变换器的动态响应特性。
数字信号处理模块是该工具的核心处理部分,通过对采集到的输入和输出信号进行数字信号处理,可以获得DCDC变换器的动态响应特性。
在数字信号处理过程中,可以应用滤波算法、频谱分析算法等,以提取输入和输出信号的有用信息。
数字信号处理模块还可以实现多种算法,如PID控制算法、自适应控制算法等,以优化DCDC变换器的性能和稳定性。
显示模块是该工具的输出部分,用于显示采集到的DCDC变换器的动态响应特性。
通过显示模块,用户可以直观地观察DCDC变换器的输入电压、输出电压、输入电流、输出电流等参数的变化情况。
显示模块通常以图表或曲线的形式展示数据,用户可以通过调整显示模式和时间尺度,以满足不同的分析需求。
DCDC变换器动态响应特性分析工具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高精度:该工具采用高精度的采集电路和数字信号处理算法,可实现高精度的动态响应特性分析。
2. 实时性:该工具具备实时采集和实时显示的功能,可以准确地反映DCDC变换器的动态响应特性。
3. 多功能:该工具可以应用不同的数字信号处理算法和控制算法,满足不同的分析和优化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只供内部使用DCA特性需求分析报告I. 文档控制1)3) 文档发行范围目录1引言 (5)1.1. 编写目的 (5)1.2. 预期读者和阅读建议 (5)1.3. 文档约定 (5)1.4. 参考数据 (5)1.5. 缩写术语 (5)2特性概述 (6)3特性对用户的利益或理由 (6)4特性功能描述 (6)4.1 单频点小区(N=1) (7)4.1.1 慢速DCA (7)4.1.1.1 小区间资源的动态分配 (7)4.1.1.2 时隙转换点分配 (7)4.1.1.2.1 时隙转换点固定分配 (8)4.1.1.3 时隙优先级排队 (8)4.1.1.3.1 时隙优先级的固定排队 (8)4.1.1.3.2 时隙优先级基于已用BRU码资源的排队 (9)4.1.1.3.3 时隙优先级基于NodeB公共测量报告的排队 (11)4.1.2 接纳控制CAC (11)4.1.2.1 基于码资源的接纳控制 (11)4.1.2.1.1 基于码资源的接纳判决 (12)4.1.2.2 基于码资源和功率/干扰的接纳控制 (19)4.1.3 快速DCA (19)4.1.3.1 信道调整 (19)4.1.3.2 资源整合 (21)4.2 N频点小区(N>1) (21)4.2.1 慢速DCA (21)4.2.1.1 小区间资源的动态分配 (21)4.2.1.2 时隙转换点分配 (22)4.2.1.2.1 时隙转换点固定分配 (22)4.2.1.3 频点排序 (22)4.2.1.3.1 固定排序(优先级从高到低) (22)4.2.1.3.2 基于载波负荷的排序 (23)4.2.1.4 时隙优先级排队 (25)4.2.1.4.1 时隙优先级的固定排队 (25)4.2.1.4.2 时隙优先级基于已用BRU码资源的排队 (26)4.2.1.4.3 时隙优先级基于NodeB公共测量报告的排队 (27)4.2.2 接纳控制CAC (28)4.2.2.1 基于码资源的接纳控制 (28)4.2.2.1.1 接纳控制流程 (28)4.2.2.1.2 专用信道上业务初始接入速率选择 (32)4.2.2.2 基于码资源和功率/干扰的接纳控制 (32)4.2.3 快速DCA (32)4.2.3.1 信道调整 (32)4.2.3.2 资源整合 (34)5特性需依赖的其它特性 (34)5.1 DCA与HC关系 (34)5.2 DCA与RLS关系 (34)5.3 DCA与LCC关系 (34)5.4 DCA与测量的关系 (34)6附录A:特性与O&M相关描述 (35)6.1 单频点小区(N=1) (35)6.1.1 A.1 SDCA算法有关O&M参数操作 (35)6.1.2 A.2 CAC算法有关O&M参数操作 (35)6.1.3 A.3 FDCA(信道调整)算法有关O&M参数操作 (35)6.1.4 A.4 FDCA(资源整合)算法有关O&M参数操作 (36)6.2 N频点小区(N>1) (36)6.2.1 A.1 SDCA算法有关O&M参数操作 (36)6.2.2 A.2 CAC算法有关O&M参数操作 (38)6.2.3 A.3 FDCA(信道调整)算法有关O&M参数操作 (38)6.2.4 A.4 FDCA(资源整合)算法有关O&M参数操作 (38)7附录B:其它有关的建议和说明 (39)1 引言1.1. 编写目的本文是在参考有关RRM和DCA算法需求分析文档和仿真文档基础上,从系统集成测试和现场测试的角度上,针对DCA算法特性写的一篇算法特性需求规范文档.该文档可以作为研发人员以及系统集成测试和现场测试的指南,研发人员可依据此文档设计DCA算法;测试人员可依据此文档了解DCA 算法需求特性,并依据此文档设计DCA算法测试实例,从而验证和改进DCA算法.1.2. 预期读者和阅读建议本文档预期的读者是:研发人员,管理人员、集成测试和现场测试人员以及对该文档感兴趣的其它人员.本文档阅读建议是:阅读者对TD-SCDMA系统有较深的理解,对RRM算法也有一定的了解,并且由于算法特性的相关性,因此阅读此文档可能需参考其他有关算法需求规范文档.1.3. 文档约定本文采用Microsoft word 2002 工具撰写,采用多级子目录左对起的方式.1.4. 参考数据本文档参考和引用下列文档:[1]. RRM接口需求分析报告V2李大鹏、王宏岗[2]. RRM软件需求分析报告V2 RRM开发组[3]. 动态信道分配特性需求分析报告V2.1王宏岗、郭俊利[4]. 接入许可控制特性需求分析报告V1.0华长发[5]. 3GPP TS 25.931 UTRAN Function, examples on signaling procedures V5.11.5. 缩写术语AMRC AMR Control AMR控制BRU Basic Resource Unit 基本资源单元CAM Channel allocation management 信道分配管理DCA Dynamic channel allocation 动态信道分配DL DownLink 下行FFS For Further Study 进一步研究HC Handover Control 切换控制LCC Load Congestion Control 负荷拥塞控制OMA OVSF and Midamble code Allocation 信道码和Midamble码分配PC Power Control 功率控制PhyCH Physical Channel 物理信道PS Packet Schedule 分组调度RRM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无线资源管理RLS Radio Link Surveillance 链路质量监测SDCA Slow Dynamic channel allocation 慢速动态信道分配TrCH Transport Channel 传输信道TFCC Transport Format combine control 传输格式集控制UL UpLink 上行2 特性概述在TD-SCDMA系统中的信道是频率、时隙、信道化码三者的组合。
动态信道分配的目的就是把这些资源合理、高效地分配到各个小区、各个用户。
根据目前开发的实际要求,DCA算法假设包括以下内容:1)、本文中的信道分配只涉及专用信道(DCH),不涉及公共/共享信道。
2)、所要实现的典型业务或主要业务包括12.2k的话音业务,64k、128k、256k和384k的流业务和分组业务(包括交互类、背景类)以及其它业务;3)、所有不超过128Kbps的业务在上行和下行的资源分配都限制在一个时隙之内;4)、下行物理信道可以使用SF16/SF1两种扩频因子,上行物理信道可以使用SF16/SF8/SF4/SF2/SF1多种扩频因子;5)、上行情况在同一个时隙内最多可以为一个用户分配两个码道,下行则可以分配多个码道;6)、对于RNC而言,本文中的新呼叫与协议所指呼叫的关系:●协议中的呼叫建立包括几个步骤:SRB的建立、RAB的建立(可能还会包括RAB的增加、修改);●本文中只在“接纳控制”部分涉及新呼叫的概念,接纳控制包括两部分:选择接入时隙、在所选时隙进行接纳判决;●本文中的接纳控制与协议中呼叫建立的对应关系如下:a)对于SRB建立过程根据SDCA的时隙优先级排队的结果,选择优先级最高的时隙接入,然后在所选时隙进行接纳判决;b)对于RAB建立、增加、修改过程根据SDCA的时隙优先级排队的结果,选择优先级最高的时隙接入,这个时隙可能与此UE建立SRB所分配的时隙相同,也可能不同,然后在所选时隙进行接纳判决;3 特性对用户的利益或理由与固定信道分配方式比较,动态信道分配具有下列特性:1)、基于测量值(上行干扰功率、下行发射功率)对小区中的时隙优先级进行排队,能够实时地反映小区中的负荷情况;2)、适应于小区业务分布不均匀的情况。
由于小区间业务量的不均匀分布,进而导致不同的小区对信道的需求量也不同,DCA通过动态分配各个小区的上行、下行信道数目,可以解决这种分配不均匀的情况。
3)、适应于业务上下行不对称的情况。
第三代无线通信可以进行多媒体业务的传输,不同的业务对传输质量和上下行资源数量的要求不同,使用DCA可以根据当前业务分布特性实现上下行信道资源的动态分配。
4)、在TDD模式下,由于不同小区对上下行容量的需求是随时间改变而改变,由此产生的严重的小区间干扰也需要使用DCA进行信道调整来尽可能地消除。
4 特性功能描述动态信道分配的功能可以概括为三个部分:1)慢速DCA:把资源分配到小区.●根据小区间的干扰情况,在各个小区之间分配无线资源;●根据小区内上行、下行干扰情况,对该小区内的上行、下行时隙个数进行动态分配;●根据小区内干扰情况,对该小区的各时隙接入优先级进行动态分配。
2)接纳控制CAC根据慢速DCA得到的时隙优先级列表选择接入时隙,在所选时隙中进行接纳判决。
如果判决成功,则分配一定的功率、码道;如果判决不成功,且允许资源整合,采用快速DCA进行资源整合并在整合后的时隙进行接纳判决,如果成功则接入,不成功则拒绝;如果判决不成功,且不许资源整合,则拒绝接入。
3)快速DCA:把资源分配到用户.这一部分主要包括两个功能:资源整合、信道调整。
它们的不同之处在于触发条件不同,资源整合在接入新呼叫(包括新用户和切换)时使用,信道调整在拥塞控制(LCC)、无线链路检测(RLS)中使用。
4.1 单频点小区(N=1)逻辑小区都是按照单扇区单载波来定义的,也就是说,逻辑小区(用CELL ID表示)与一个扇区的一个载波一一对应。
每个小区中都需要配置广播信道、以及其他的公共信道。
4.1.1慢速DCA4.1.1.1 小区间资源的动态分配系统资源包括频率、时隙、码道、功率等,它们在运营商所管辖的小区之间是共享的。
从运营商的角度出发对整个带宽内的资源在小区之间动态地进行分配,从而确定各个小区可以使用的频率、时隙、码道、功率。
这些资源在小区建立时进行规划,当网络结构改变(比如由于业务发展而需要增加新的站点)时,需要对系统资源(全部或部分)进行重新分配。
4.1.1.2 时隙转换点分配3GPP定义的一个TDMA帧长度为10ms。
TD-SCDMA系统为了实现快速功率控制和定时提前校准以及一些新技术的支持(如智能天线),将一个10ms的帧分成两个结构完全相同的子帧,每个子帧的时长为5ms。
系统子帧结构如图4-3所示。
每个子帧由三个特殊时隙和7个常规时隙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