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语文复习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中国高考语文真题试卷及答案

中国高考语文真题试卷及答案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3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题目。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语言文字一直是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

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传播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语言文字的魅力依然不减。

以下是一段关于语言文字的论述。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语言文字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它承载着人类的思想、情感和文化。

从古至今,语言文字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进步息息相关。

在我国,汉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见证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历程。

汉字的演变,从甲骨文、金文到篆书、隶书、楷书,每一种字体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汉字不仅是一种书写符号,更是一种艺术形式,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想。

1. 下列关于汉字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B. 汉字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历程C. 汉字是一种书写符号,不具备艺术价值D. 汉字的演变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想2. 文章第一段主要阐述了什么?A. 语言文字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B. 语言文字的发展与人类社会的进步息息相关C. 汉字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见证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历程D. 汉字的演变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想3.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强调语言文字的重要性B. 文章主要介绍了汉字的发展历程C. 文章通过汉字的演变,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想D. 文章认为语言文字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新兴的语言现象,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

网络语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它反映了当代年轻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追求。

然而,网络语言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表达不规范、语义含糊等。

4. 下列关于网络语言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网络语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B. 网络语言反映了当代年轻人的思维方式C. 网络语言语义含糊,容易引起误解D. 网络语言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5. 文章主要讨论了网络语言的哪些问题?A. 鲜明的时代特征B. 反映当代年轻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审美追求C. 表达不规范、语义含糊等问题D. 网络语言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6. 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认为网络语言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B. 文章指出网络语言存在一些问题C. 文章强调网络语言的重要性D. 文章认为网络语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3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

高考复习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高考复习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考复习语⽂测试题及答案测试是检验学习成效的重要⼿段,以下是店铺为⼤家收集整理的⾼考复习语⽂测试题,请考⽣认真练习。

⾼考复习语⽂测试题⼀⼀、名句名篇默写(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芳与泽其杂糅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屈原《离骚》)(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坐其次。

(王羲之《兰亭集序》)(3)舞幽壑之潜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壁赋》)(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风烟望五津。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答案 (1)唯昭质其犹未亏 (2)引以为流觞曲⽔(3)泣孤⾈之嫠妇 (4)城阙辅三秦 (5)居庙堂之⾼则忧其民 (6)⼭⽓⽇⼣佳⼆、语⾔⽂字运⽤(15分)2.阅读下⾯的⽂字,完成后⾯的题⽬。

(4分)①世界⽂学________(cuǐ càn)的星空中⼜⼀颗巨星陨落了!②马尔克斯的去世引发了互联⽹世界⼏乎是排⼭倒海般的缅怀。

③但这似乎与逝者没有多⼤关系,因为真正能打开《百年孤独》沉下⼼读完全书的⼈恐怕只是凤⽑鳞⾓。

④⽽纪念⼀个作家最好的⽅式莫过于亲近他的作品,从这个意义上说,通过马尔克斯离世这件事,让⼈们更加意识到⾃⼰的感情已变得多么空洞苍⽩。

(1)根据括号内的拼⾳填写正确的汉字。

(1分)(2)⽂中有⼀个错别字,请指出并加以修改。

(1分)答:(3)材料中有⼀处语病,请写出序号并加以改正。

(2分)序号:________修改:答案 (1)璀璨 (2)“鳞”应改为“麟” (3)④ “通过”和“让”删去其⼀。

解析 (1)“璀璨”⼀词笔画繁多,结构复杂,书写时应注意不要写错。

全国新高考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刷题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全国新高考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刷题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全国新高考2024届高三一轮复习刷题卷语文试题及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从春秋末期到战国时代,孔子仅仅是一个夫子。

夫子是什么呢?一个老师。

当时他的影响不是很大。

到了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地位提高了;从汉到唐略有提高,唐代给孔子封了个“文宣王”;到了宋代,在文宣王前面加了“至圣”二字;到了元朝,地位有所下降;到了明朝,叫“至圣先师”;到了清朝,把历代称赞孔子的最好称呼全集中起来了:“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孔子”。

可是好景不长,五四运动打倒孔家店,又到谷底了。

而今天,是个直线上升的状态,孔子的学说在今天受到很多人的尊重和推崇。

今天为什么这么多人学国学、学孔子、学《论语》?其实主要原因是目前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主流价值观不是很明显,甚至变化幅度非常之大,所以人们自然而然地转向我们古老的智慧,去寻求一种能够持久地指导我们心灵和行为规范的东西,孔子可以说是中国人的行为举止、价值体系的总设计师。

今天的祭孔和过去的祭孔不同,往昔祭孔是希望孔子的光环能造就一个礼乐并举的盛世,而今天的祭孔是要弘扬儒学中理想的道德观、秩序化的社会和谐观,以及礼与仁相为表里的教育观。

今天我们不会将孔子重新罩上神的外衣,对孔子最准确的评价是:他是一位伟大的往哲。

现在国学虽然比较热,但是公众对它的接受程度还是比较低,它是一个小众化的东西。

我们要把国学更好地继承下去,让它变成一个大众化的东西,而不仅仅是局限于文化人之间的讨论。

中国过去的封建社会,科举考试是动员了全国所有的知识分子专注地研究这一门学问,从幼儿就开始,到最后功成名就。

这样的时代和条件已不复存在了,所以我们对儒学的教育方法,如果采取过去那种方式,我认为是愚不可及的。

除去功利心,反而可以真正返本归元地继承我们祖先的文化精髓。

时代在前进,文化在发展。

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大的转型时代,这个转型不仅包括社会制度,也包含科技的研究。

五年级下语文3~4单元综合知识复习题 含答案 人教统编版

五年级下语文3~4单元综合知识复习题 含答案 人教统编版

五年级下语文3~4单元综合知识复习题含答案人教统编版一、选择题1.下面哪个词是反义词?A. 聪慧B. 聪明C. 蠢笨D. 聪敏答案:C2.“漫山红遍”中“漫山红”是指什么?A. 大雪纷飞B. 万鸟齐鸣C. 山上开遍了红花D. 大地冰寒答案:C3.请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A. 欢欢喜喜B. 黄橘小巷C. 丰富多彩D. 郁郁葱葱答案:B4.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读音完全相同的是:A. 晚会B. 挞伞C. 泼水D. 苍天答案:A二、填空题1.“行百里者半于九十”这句成语的后一个“半”字应该写作()。

答案:“另”2.露珠最常见的出现在什么自然现象中?答案:晨曦三、判断题1.一个月的第一天一定是农历的初一。

()答案:√2.班级里有20个男同学,10个女同学,那么男生人数一定多于女生。

()答案:×四、简答题1.请简要描述《三个和尚》这则寓言故事中的故事情节。

答案:故事主要讲述了三个和尚各自掌握一门武艺,经过一场困难的考验后,他们意识到只有合作才能化解危机。

2.请谈谈你对“以直报怨、以德报怨”的理解。

答案:这句话是希望以正直和善行去回报别人的恶意,用良善的行为去抵制别人的恶意,最终实现化解矛盾的目的。

五、综合题给出下列句子并分析修辞手法: 1. 夜晚的风轻轻拂过脸庞,如同母亲的温柔抚摸。

2. 周六的午后,阳光透过树叶,洒落在小路上,形成斑驳的光影。

答案:1. A2. C3. B4. A1.“另”2. 晨曦1.√2. ×。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训练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训练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基础知识训练题及答案第一题:下列哪个成语的意思与其他不同?A. 不可救药B. 不可开交C. 不可偏废D. 不可理喻答案:B. 不可开交解析:选项A、C和D都表示无法挽回或无法改变的意思,而B则表示无法和人交谈或无法和人打交道的意思,与其他选项意思不同。

第二题:下列哪个是山水画的创始人?A. 张择端B. 张大千C. 张善子D. 张芸京答案:A. 张择端解析:张择端是中国山水画的创始人,他以他的杰作《清明上河图》著名。

第三题:下列哪个是《红楼梦》的作者?A. 杨绛B. 孟悦C. 施耐庵D. 曹雪芹答案:D. 曹雪芹解析:《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由曹雪芹所著。

第四题:下面哪个字与其他三个字的意思相反?A. 友B. 敌C. 亲D. 陌答案:B. 敌解析:选项A、C和D都与亲密、熟悉等概念相关,而选项B则与对立、敌对等概念相关。

第五题:下面哪个成语的意思与其他不同?A. 情同手足B. 情投意合C. 情深如海D. 情不自禁答案:D. 情不自禁解析:选项A、B和C都表示感情深厚、投缘等意思,而选项D表示情感无法自控,与其他选项意思不同。

第六题:下列哪个诗人是唐代的?A. 白居易B. 苏轼C. 杜牧D. 辛弃疾答案:A. 白居易解析:唐代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鼎盛时期,白居易是唐代的著名诗人之一,他的作品以其平实、真实的描写而著称。

第七题:下列哪个剧本是莎士比亚的作品?A. 《红楼梦》B. 《哈姆雷特》C. 《西游记》D. 《水浒传》答案:B. 《哈姆雷特》解析:莎士比亚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剧作家之一,他创作了许多传世经典的剧本,其中《哈姆雷特》是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第八题:下列哪个不是神话故事中的人物?A. 飞天猪B. 女娲C. 嫦娥D. 盘古答案:A. 飞天猪解析:飞天猪不是神话故事中的人物,而是一种虚构的动物。

第九题:下列哪个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A. 《红楼梦》B. 《水浒传》C. 《西游记》D. 《三国演义》答案:B. 《水浒传》解析: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分别为《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和《三国演义》,《水浒传》是其中之一。

高中语文常识题试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常识题试题及答案

高中语文常识题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A.《红楼梦》B.《西游记》C.《水浒传》D.《聊斋志异》答案:D2. “床前明月光”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苏轼答案:A3.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出自哪位诗人的笔下?A. 王安石B. 苏轼C. 李清照D. 辛弃疾答案:A4. “春眠不觉晓”是哪位诗人的诗句?A. 李白B. 杜甫C. 孟浩然D. 王之涣答案:C5.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以下哪首词?A. 《水调歌头》B. 《念奴娇》C. 《将进酒》D. 《江城子》答案:A二、填空题6. 《红楼梦》的作者是________。

答案:曹雪芹7. 鲁迅的代表作有《呐喊》、《彷徨》和________。

答案:《故事新编》8.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是描述________的诗句。

答案:庐山9.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出自王勃的《滕王阁序》,其中“鹜”指的是________。

答案:野鸭10.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是苏轼的《水调歌头》中的名句,这首词是为庆祝________而作。

答案:中秋三、简答题11. 请简述《诗经》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答案:《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

“风”是各地的民歌,“雅”是宫廷诗歌,“颂”是祭祀用的歌。

《诗经》以其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和丰富的内容,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12. 请谈谈你对《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的理解。

答案:这句话出自《论语·学而》,意思是说,学习了知识之后,能够不断地复习和实践,这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

这句话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和实践的必要性,告诉我们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真正掌握知识,获得内心的满足和快乐。

结束语:通过以上试题及答案的练习,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高中语文的基本知识和文化常识,提高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中国文化知识选择题练习(共100题,附答案)

初中语文中考复习中国文化知识选择题练习(共100题,附答案)

中国文化知识选择题班级考号姓名总分1.下列哪个成语和“道听途说”词意更接近?()A.空穴来风B.三人成虎2.“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其中婵娟指的是什么?()A.月亮B.姻缘3."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这里的"屠苏"指的是()A.苏州B.房屋C.酒D.庄稼4."拱手而立"表示对长者的尊敬,一般来说,男子行拱手礼时应该:A.左手在外B.右手在外5.我国的京剧脸谱色彩含义丰富,红色一般表示忠勇侠义,白色一般表示阴险奸诈,那么黑色一般表示:A.忠耿正直B.刚愎自用6.《三十六计》是体现我国古代卓越军事思想的一部兵书,下列不属于《三十六计》的是()A.浑水摸鱼B.反戈一击C.笑里藏刀D.反客为主7."床前明月光"是李白的千古名句,其中"床"指的是什么?()A.窗户B.卧具C.井上的围栏8.1932年,清华大学招生试题中有一道对对子题,上联"孙行者",下面下联中最合适的是()A.祖冲之B.周作人C.郁达夫D.唐三藏9."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描写的是哪个传统节日?()A.中秋节B.元宵节C.端午节D.七夕节10.我国古代有很多计量单位,比如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仞",一仞约相当于:A.一个成年人的高度B.成年人一臂的长度11.下列哪一句诗描写的场景最适合采用水墨画来表现?()A.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B.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C.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D.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12.下列哪个成语典故与项羽有关?()A.隔岸观火B.暗度陈仓C.背水一战D.破釜沉舟13.《百家姓》中没有下面哪个姓?()A.乌B.巫C.肖D.萧14."生旦净末丑"是京剧的行当,其中"净"是()A.男角B.女角15.我们常说的"十八般武艺"最初指的是什么?()A.使用十八种兵器的技能B.十八种武术动作16.假如你的一首五绝诗被杂志社采用,按照正文部分每字5元来计算,你应得多少稿费?()A.50元B.100元C.200元17.下面哪个字常用作表示顺序的第五位?()A.戊B.戍C.戌18.诸子百家中名家的特点是注重逻辑辩证,以下哪个典故能体现名家的这一特点?()A.白马非马B.指鹿为马19.古人的婚礼在什么时间举行?()A.早上B.中午C.傍晚20."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蕴含的道理和下列哪句话最相似?()A.青出于蓝,而胜于蓝B.蓬生麻中,不扶而直C.公生明,偏生暗2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出自:A.《孟子》B.《庄子》22.我国书法艺术博大精深,请问"欧体"是指谁的字体?()A.欧阳修B.欧阳询23.文学史上被称作"小李杜"的是杜牧和谁?()A.李贺B.李商隐24."大禹治水"的故事家喻户晓,大禹治理的是哪个流域的洪水?()A.长江流域B.黄河流域25.古代宫殿大门前成对的石狮一般都是()A.左雄右雌B.左雌右雄26."结发"在古时是指结婚时:A.丈夫把头发束起来B.妻子把头发束起来C.把夫妻头发束在一起27."鄂尔多斯"在蒙古语中是什么意思?()A.大草原B.盛产羊毛的地方C.众多宫殿D.美丽的地方28.《西游记》中唐僧的原型是()A.玄奘B.鉴真29.唐代诗人贾岛"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诗句是()A.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

2024届高三语文备考专题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题练习

2024届高三语文备考专题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题练习

2024届高三语文备考专题复习:语言文字运用专题练习(附答案解析)题组一(一)语言文字运用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中国食客们早已习惯了“中华美食甲天下”的尊荣,街边商厦的小吃店的墙上往往喜欢挂一段上逾千年的传说——虽然食客大多也不会把这些动辄与乾隆、诸葛亮、秦始皇甚至是黄帝、女娲的故事当真,但换个视角将华夏五千年历史视为五千年美食史,似乎也不算太夸张。

然而,历史真相往往令人感到意外。

中国历史虽然,但中华美食文化异常晚熟:“南食”“北食”直到唐宋时期才逐渐分野,土豆、玉米、番茄、辣椒等食材直到明代才传入中国,“四大菜系”直到清初才成型。

诸如大盘鸡、螺蛳粉等为人们所的小吃美食、菜肴菜式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才诞生,而“菜系”作为一个专有词条,直到1992年才被收录到《中国烹饪辞典》中,如今“八大菜系”的说法又被“34菜系”所取代。

中华美食荣光背后,是其发展的漫漫长路。

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岁月里,“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这句古训对食客们或许有更深的感动。

中华美食是美好的,华丽的,精致的,同时也是坚韧的,顽强的,隐忍的;中华美食文化是古老悠远的,同时也是厚积新成的。

五千年时光仿佛是一场漫长的蛰伏,为的只是在某一个时间,爆发出最绚烂的华章。

食客们在、推杯换盏之时其实不难发现,中国美食自古以来最不缺的,就是兼容并蓄的气度和能力。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林林总总源远流长津津乐道觥筹交错B.琳琅满目渊远流长津津有味杯盘狼籍C.林林总总源远流长津津有味杯盘狼籍D.琳琅满目渊远流长津津乐道觥筹交错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岁月,“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这句古训对食客们或许有更深的感悟。

B.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岁月里,食客们或许对“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这句古训有更深的感动。

C.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的岁月里,食客们或许对“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这句古训有更深的感悟。

全国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全国卷语文试题及答案

全国卷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旁证博引B. 穿流不息C. 再接再励D. 一诺千金2. 根据题目所给的语境,下列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总是喜欢在众人面前夸夸其谈,显得非常自负。

B. 面对困难,他总是迎难而上,从不退缩。

C. 他总是不拘小节,对细节问题视而不见。

D. 他对于新事物总是抱有怀疑态度,不敢轻易尝试。

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B. 他不仅学习优秀,而且品德高尚,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C. 这篇文章的论点明确,论据充分,结构严谨,语言流畅。

D. 我们应该珍惜时间,不要浪费时间在无意义的事情上。

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B.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C.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5. 下列关于文学作品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长篇小说,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B. 《水浒传》是明代作家施耐庵创作的长篇小说,讲述了梁山好汉的故事。

C. 《西游记》是元代作家吴承恩创作的长篇小说,以唐僧取经为线索,描绘了一段奇幻的旅程。

D. 《三国演义》是清代作家罗贯中创作的长篇小说,以三国时期的历史为背景,讲述了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斗争。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请填写《将进酒》中的名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________。

”7. 《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的代表作,其中“________,秋水共长天一色”描绘了滕王阁的美景。

8. “________,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名句,表达了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9. “________,万紫千红总是春”出自宋代诗人朱熹的《春日》,表达了对春天美景的赞美。

10. “________,不拘一格降人才”是清代诗人龚自珍的名句,表达了对人才选拔的开放态度。

语文九年级上册文学常识试题及答案

语文九年级上册文学常识试题及答案

语文九年级上册文学常识试题及答案【一】1.《沁园春雪》是一首 (体裁),“沁园春”是,“雪” 是。

2.《雨说——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作者是(籍贯)当代著名诗人。

3.《星星变奏曲》作者,是新时期诗派代表诗人之一。

星星象征了。

4.《敬业与乐业》选自,作者,他是中国近代派代表人物,学者。

5.《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是国主义作家。

6.《致女儿的信》选自,作者是 (国籍)教育家和教育家。

他的代表作有、。

7.《孤独之旅》节选自,作者。

8.《我的叔叔于勒》选自国著名文学家的短篇小说集。

9.《心声》作者,10.《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作者,美籍华裔家。

11.《谈读书》作者,国作家、家。

12.《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

作者。

本文是一篇文。

13.《智取生辰纲》节选自,又称,是一部以为题材的小说。

作者,是人。

“智取生辰纲”写的是受北京大名府留守梁世杰的派遣,押送生辰纲往东京,在途中被、等人夺取的经过。

14.《杨修之死》节选自,它是我国第部小说,描写了时期的历史故事,集中表现了统治集团之间和斗争。

作者是, (朝代)小说家。

15.《范进中举》选自。

它是我国代一部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及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作者, (朝代)小说家。

16.《香菱学诗》选自。

它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

小说以、的爱情悲剧为线索,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的兴衰史,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现实。

作者,名,字,号,代小说家。

17.《陈涉世家》选自。

它是我国第部通史,鲁迅称这部书是“ ,。

”作者, (朝代)著名的家、家。

18.《唐雎不辱使命》选自。

它是末年根据战国史书整理编辑的,共篇。

19.《隆中对》节选自。

作者,朝人,家。

所著共卷,记载三国时期、、三国的历史。

20、《出师表》作者,时著名家、家。

本文选自,文体。

该文体是古代向的一种文体。

21.中国四大名著是:______朝代______作者_________(又名 );______朝代______作者_________(又名);______朝代______作者_________(又名 );______朝代______作者_________(又名 )。

古代汉语考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考试题及答案

古代汉语考试题及答案古代汉语是指中国古代的语言形式,其词汇、语法、句子结构与现代汉语相比有着较大的差异。

由于其独特性和历史价值,学习古代汉语成为了许多人的兴趣和研究领域。

本文将为您带来一些古代汉语考试题及答案,以便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古代汉语。

一、选择题1. 下列古代诗词的作者是谁?春江花月夜 A. 杜甫 B. 李白 C. 苏轼 D. 白居易答案:C. 苏轼2. “神仙何日下凡尘,一念人间便现身”是哪位古代文人的名句?A. 王安石B. 范仲淹C. 文天祥D. 李清照答案:B. 范仲淹3. 古代文人常用的七律格式是几个字?A. 五言绝句B. 七言绝句C. 五言律诗D. 七言律诗答案:D. 七言律诗4. 下列哪位古代文人并非唐代诗人?A. 白居易B. 杜牧C. 杜甫D. 王之涣答案:D. 王之涣5. 古人常用“昔日门前流水人家,今日泱泱众人墓”来表达什么意思?A. 感叹时光荏苒B.寄托对往事的思念与怀念之情C. 不舍人间美好D. 对现实的无奈与不满答案:A. 感叹时光荏苒二、填空题1.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中的“子规”是指什么鸟?答案:夜鹭2. 宋代文学家苏轼自号为:答案:东坡居士3. 古代诗词中的“修短合度”是指什么意思?答案:诗句的构思要合乎逻辑,字数要适中4. 古代文人的纸笔工具中,常用的毛笔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答案:动物的毛发5. 古人用“五岳归来不看山”来表达什么意思?答案:经历过更大的风浪后,对一般的景物不再感到惊讶或惊奇三、简答题1. 简要描述古代中国诗歌的特点,并举例说明。

答案:古代中国诗歌多以五言或七言为基本结构,常常表达个体对于自然、思乡、友情等情感的抒发。

例如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其中表现了登高时的壮丽景色和人们对于自然的情感抒发。

2. 简述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主要区别。

答案: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在词汇、语法以及诗词体裁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中国小学语文试卷及答案

中国小学语文试卷及答案

中国小学语文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张灯结彩B. 张灯节彩C. 张灯节彩D. 张灯节彩2. “春眠不觉晓”的下一句是()A. 处处闻啼鸟B. 夜来风雨声C. 举头望明月D. 低头思故乡3. 下列成语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一鸣惊人,形容人突然做出惊人的成就。

B. 一箭双雕,比喻一举两得。

C. 一石二鸟,形容做事一举两得。

D. 一箭双雕,形容做事一举两得。

4. 以下哪个选项是《三字经》中的名句()A. 人之初,性本善。

B. 人之初,性本恶。

C. 人之初,性本空。

D. 人之初,性本无。

5.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句话出自()A. 《论语》B. 《孟子》C. 《道德经》D. 《庄子》6.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A. 《水调歌头》B. 《念奴娇》C. 《将进酒》D. 《滕王阁序》7. 下列词语中,属于反义词的是()A. 快慢B. 长短C. 高低D. 轻重8.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出自()A. 《滕王阁序》B.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C. 《望岳》D. 《登鹳雀楼》9.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意思是()A. 桃树和李树不讲话,但下面自然形成了小路。

B. 桃树和李树不言语,但它们的花和果实吸引了人们。

C. 桃树和李树不言语,但它们的美丽吸引了人们。

D. 桃树和李树不言语,但它们的果实吸引了人们。

10. 下列成语中,与“画龙点睛”意思相近的是()A. 锦上添花B. 画蛇添足C. 点石成金D. 画龙点睛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静夜思》。

2.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唐代诗人______的名句。

3.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出自《诗经》中的______。

4.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这句话告诉我们,做事情要______。

5.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是唐代诗人______的诗句。

2022届高三语文复习【语言文字运用题】精选专练卷十六附答案解析

2022届高三语文复习【语言文字运用题】精选专练卷十六附答案解析

2022届高三语文复习【语言文字运用题】精选专练卷十六151-160题练1.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中国古代司法并非________以刑杀为威,相反,所追求的是"讼简刑清",力求实现"刑措而不用"的和谐社会状态。

孔夫子说"听讼,吾犹人也。

必也,使无讼乎?"这对后世影响长久。

历代所谓的"盛世",其重要标志之一就是"法致中和,图圈常空"。

"讼简刑清"的司法理念在实践中表现为调解息讼。

由于调解息讼是州县官的治绩和"大计"(考察地方官)的重要指标,因此州县官对于自理案件,首先着眼于调解,调解不成时,才予以审结。

民间调解是属于诉讼外调解,其主要形式有宗族调解、乡邻调解和基层保甲长调解构成,而以宗族调解最为普遍。

宗族调解一般先由族长剖决是非,不得轻易告官涉讼。

但由于宗族内部成员在身份上有严格的尊卑之分,又有远近亲疏的支派之别,特别是门房的人丁财势有强弱,嫡庶之间法定的权利有高下,因此族内成员在接受调解时,往往因其在族内的地位而处于不平等的状态,这说明()乡邻调解;在中国也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

中国古代封闭式的经济、政治环境,形成了________的观念,由此而产生了强固的地缘关系。

乡邻之间几代人________,有无相通,患难相扶,________发生争讼,乡邻调解也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一直安居乐业择邻而居一经B.一味安土重迁比邻而居一旦C.一直安土重迁比邻而居一经D.一味安居乐业择邻而居一旦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宗族调解并不比乡邻调解高明多少B.宗族调解是民间调解中最普遍的形式C.宗族调解也带有某种强迫性D.宗族调解有别于乡邻调解和基层保甲长调解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2024 届高三语文新高考一轮复习刷题卷(三)(含答案解析)

2024 届高三语文新高考一轮复习刷题卷(三)(含答案解析)

2024届高三语文新高考一轮复习刷题卷(三)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国从先秦开始,就有一个“文”的传统,也存在着一种独一无二的、往往被学界忽视的散文“原型”——文化的“天人合一”。

散文的这种精神话语,主要体现在几个层面:其一,自由无待,随物赋形。

庄子是这方面的代表人物,他把用于表现“散木”“散人”之“散”,即表现“无用”的语言形式称为“卮言”。

而他的散漫无拘束的文章形式和超拔的想象,表现的正是他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散文精神。

其二,崇尚自然,物我合一。

庄子反对以人为中心的功利主义态度,主张“丧我”“弃知”“物化”。

因此,他认为文章应“以寓言为广。

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敖倪于万物”(《庄子·杂篇·天下》)。

其三,诗性智慧。

这也是构成中国散文精神内涵的一个重要方面。

诗性智慧,它的前提是“诗性”,是创造性、想象性和审美性的融合;而智慧是对于知识的反思和超越,也是一种滋润僵硬知识和理论的调和剂。

其四,是“造气”“造势”之内功。

曹丕在《典论·论文》里说:“文以气为主”,以后的文论家又将“气”引申为“气势”。

所谓“气势”,指文学作品尤其是散文所表现出的一种充盈流转的精神活力,是以作者的气质、才性、习染、志趣、德操等主体精神因素为支撑的风骨底气,呈现在散文中则是作者的精神气象。

上述四方面的“原型”精神,就是中国散文传统精神元气的标识,也是散文文体内在的张力。

强调文人“言志”的情趣,弘扬散文的“休闲”功能,也是中国传统“言志”散文理论的一大特色,这一特色实质上是强调散文“寓教于乐”中“乐”的维度,即强调让读者在审美体验和审美感受中获得陶冶、教化和愉悦。

“言志”散文的“寓教于乐”,自然在某种程度上包含着“载道”的功能,但与“载道”散文比较起来,更侧重于发挥“休闲”的功能。

于此,不论是古代在仕与不在仕的士大夫,还是现代的散文家和文论家,可谓是灵犀相通,都注重以诗文自乐,以诗文交流而互娱。

2022年高考语文(全国甲卷)试题及答案逐题解析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2022年高考语文(全国甲卷)试题及答案逐题解析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2022年高考语文(全国甲卷)试题及答案逐题解析人教版高三总复习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甲卷)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据我知见,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是近代西学东渐以来第一部以“中国目录学史”命名,全面、系统研究中国目录学发展历史的学术专著。

与传统的、具有目录学史性质的著作相比,显然受到西方现代学科理论建构的影响。

《中国目录学史》以主题分篇,每篇之下各有若干小节,全书凡十篇。

它不像通常写专史那样,从古到今划分几个发展时期,通过揭示各个时期的特点来展现历史全貌。

姚名达把他组织中国目录学史的方法称作“主题分述法”,其义就是“特取若干主题,通古今而直述,使其源流毕具,一览无余”。

为什么不用通常的叙述方法来写中国目录学史?因为在他看来,中国目录学虽然源远流长,但发展进程中“时代精神殆无特别之差异”,就是说二千年来目录学形态在本质上没有跳出刘歆开创的模式;硬要划分时期,区别特点,“强立名义,反觉辞费”。

关于这个问题当然可以见仁见智,中国目录学史也未尝不可用“断代法”来编写(吕绍虞《中国目录学史稿》即用分期断代法论述),但我们对他敢于学术创新的肯定是无须见仁见智的。

问题在于,姚名达的方法是能够、又怎么能够让中国目录学“源流毕具,一览无余”呢?其实作者知道这样做也有不足,他说:“盖既分题各篇,则不能依时代为先后,故忽今忽古,使读者迷乱莫明,尤其大患。

”利弊相权,怎么处理?姚名达的理念是:“体例为史事所用,而史事不为体例所困”;具体对策是:“依史之所宜,采多样之体例”。

就是说,各篇采用适宜各自主题的体制,而不强求一律。

《叙论篇》《结论篇》两篇分居首尾。

《叙论篇》首先对“目录”“目录学”等基本概念加以定义,并对古往今来的目录做了分类,在一一分析目录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后,又划定了目录学的研究范围,末了详细阐明本书框架结构的组织方法,及其所本的学术理念。

高考语文真题复习专题《语段概括》含答案

高考语文真题复习专题《语段概括》含答案

高考语文真题复习专题《语段概括》含答案题型一、非选择题1.(2019·新课标Ⅰ卷·T21)把下面一段话的主要意思压缩成一段话,不超过50个字。

(5分)传统观点认为,中国和欧洲的陶瓷贸易始于明代。

近日,英国杜伦大学证实,该校考古系与中国故宫博物馆考古所,联合整理研究了在西班牙萨拉戈萨等地出土的十余种中国唐代至宋代早期的陶瓷器残片,表明这些陶瓷是当时随阿拉伯商人经印度洋与红海贸易到达地中海地区的。

这就将中欧陶瓷贸易的起始时间大大向前推进了,证明了“海上丝绸之路”早在唐代就已延伸至西欧。

【答案】关键信息:①中英联合考古研究;②中欧陶瓷贸易起始时间不晚于唐代;③“海上丝绸之路”在唐代已廷伸至西欧。

【解析】压缩语段的一般方法:1.摘取法,就是指提取句子主干的方法,也就是把每个句子所表达的重要内容摘出来,然后按题干要求进行连缀。

这种方法适合于封闭性语段,字数较少,内容单一,要求宽泛。

2.分层法,是语段压缩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的步骤是:首先给段落划分层次,概括层意;然后辨别主次,留主舍次;最后压缩语段,连缀语句。

3.复取法,也叫合取法,它是根据语段之间的关系进行归纳的一种压缩方法。

2.(2019·新课标Ⅱ卷·T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

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60个字。

(5分)2019年的永定河补水工程于3月13日启动。

本次补水工程加大了补水力度,到4月2日,已累计输水3 100万立方米。

另外,拦截在河道上的官厅水库发电站、珠窝水库下马岭发电站、落坡岭水库的下苇甸发电站全都停用,以保证补水全部灌入河道。

目前,门头沟区城内102公里的永定河山峡段,近40年来首次实现全级通水。

【答案】关键信息:①2019年3月13日;②永定河补水工程启动;③加大补水力度,停用发电站;④永定河山峡段近40年来首次全线通水。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的能力。

中国语文练习册第三册答案

中国语文练习册第三册答案

中国语文练习册第三册答案一、词语解释题1. 踌躇:犹豫不决。

2. 峥嵘:形容山势险峻或建筑物高耸。

3. 蹉跎:时间白白地过去,没有成就。

4. 缱绻:形容感情深厚,依依不舍。

二、成语填空题1. 风华正茂,形容年轻人精力充沛,才华横溢。

2. 锲而不舍,比喻有恒心,不放弃。

3. 画龙点睛,比喻在关键时刻加上一笔,使事物更加完美。

4. 举世瞩目,形容某事引起全世界的关注。

三、阅读理解题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故乡的云》故乡的云,总是那么洁白,那么轻盈。

每当我抬头望向天空,总能看见它们悠然自得地飘过。

它们似乎在诉说着故乡的故事,让我感到无比的亲切。

问题:1. 文章中“故乡的云”象征着什么?答:象征着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亲切感。

2. 作者通过什么方式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答:作者通过描绘故乡云的洁白和轻盈,以及它们悠然自得的样子,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

四、作文题题目:《我的梦想》要求:结合个人经历,描述你的梦想是什么,以及你打算如何实现它。

答案示例: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医生,因为医生可以救死扶伤,为人们带来健康和希望。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我将努力学习医学知识,积累临床经验,并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我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我能够实现我的梦想,为社会做出贡献。

结束语:通过本册练习册的学习,希望大家能够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培养对语言文字的热爱和敏感度。

同时,也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不断的练习,提升自己的阅读、写作和表达能力,为将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国高考语文真题试卷答案

中国高考语文真题试卷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一)选择题1. 文章的主题是什么?答案:A.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解析:文章通过讲述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历程,强调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 下列哪个选项与文章的观点不符?答案:C. 环保事业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解析:文章中提到,环保事业需要政府、企业、个人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C选项与此不符。

3. 文章的结尾有什么作用?答案:D. 总结全文,强调环保事业的重要性解析:文章结尾通过回顾环保事业的发展历程,再次强调了环保事业的重要性。

(二)简答题1. 请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答案:文章主要讲述了我国环保事业的发展历程,从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到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环保,再到全社会共同参与环保事业。

2. 文章中作者对环保事业的态度是怎样的?答案:作者对环保事业持积极态度,认为环保事业是全人类的共同责任,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二、古诗文阅读(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与《登鹳雀楼》的主题不符?答案:C. 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衰的感慨解析:《登鹳雀楼》主要描绘了诗人登高远望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壮丽山河的赞美之情。

2. 下列哪个选项与《琵琶行》的描写手法不符?答案:D. 诗歌通过景物描写来表现人物情感解析:《琵琶行》通过琵琶声和人物对话来表现人物情感,而非景物描写。

(二)简答题1. 请简要分析《登鹳雀楼》的意境。

答案:《登鹳雀楼》通过描绘鹳雀楼高耸入云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壮丽山河的赞美之情,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2. 请简要分析《琵琶行》中的音乐描写手法。

答案:《琵琶行》通过琵琶声和人物对话来表现音乐的美妙,同时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音乐形象生动,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三、作文题目:谈谈你对“时代精神”的理解。

答案:时代精神是指一个时代所特有的精神风貌和价值取向。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时代精神有着不同的内涵。

在当代中国,时代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创新精神:面对世界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我们要勇于创新,不断探索新的领域,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语文试题(A)一、多项选择1. 对“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句读合理的分别是:(1)(2)(1)海水朝朝。

朝朝朝,朝朝落。

(2)海水朝。

朝朝朝,朝朝朝落。

(3)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4)海水朝,朝朝。

朝朝朝朝落。

2. 下列句子有歧义的是:(1)(2)(3)(4)(1)身长等于头长和尾长的一半。

(2)你说不过他也得说。

(3)我在教室里发现了他。

(4)这份报告我写不好。

3. 词语“恐龙”指称的是生活在中生代时期的爬行动物,但在网络语言中,所表达的意思却是“相貌比较难看的女孩”。

比较合理的解释是:(2)(4)(1)拟人。

(2)拟物。

(3)对比。

(4)夸张。

二、指出下列句子的病因,并提出修改意见:1. 学校组织参观了汉代新出土的文物。

病因:语序不当。

修改:“汉代”和“新出土的”对调。

2. 修改文章的时候,要删去那些多余的废话。

病因:成分多余。

修改:“多余”和“废”重复,删去“多余的”,或删去“废”。

1、(黑话)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方言,它具有强烈的排他性。

三、填空:2、(洋泾浜)是外语在本族语的影响下产生的变种,其特点是词汇量少,采用迂回的说法指称事物,外语语音经过当地语的改造,外语语法不系统,带有本地语法特征。

3、在语言符号中,语音和意义的结合是(约定俗成)的。

4、仰韶文化时期的(几何符号),大汶口时期的(图象符号),在文字发展中起了过渡作用。

5、(押韵)就是把同韵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在同一位置上。

常放句尾,故又叫“(韵脚)”。

6、依照词谱所规定的字数、平仄以及其他格式来写词,叫做“(填词)”。

中国语文试题(B)一、多项选择1. 对“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句读合理的分别是:(1)(2)(3)(4)(1)浮云长长,长长长长。

长长长消。

(2)浮云长,长长长。

长长,长长长消。

(3)浮云长长长长。

长长长,长长消。

(4)浮云长长长长。

长长,长长长消。

2. 下列句子有歧义的是:(1)(2)(3)(4)(1)三个报社的记者来这里采访。

(2)这个人头发长得有些怪。

(3)休息了一会儿,他想起来了。

(4)他走了一天。

3. 词语“酱紫”指称的是一种颜色,但在网络语言中,所表达的意思却是“这样子”。

比较合理的解释是:(1)(2)(3)(1)语音弱化。

(2)语音脱落。

(3)谐音。

(4)比较。

二、指出下列句子的病因,并提出修改意见:1. 听了张三的报告,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教育。

病因:主语残缺。

修改:删去“听了”。

2. 在会上发言的,有三个学校的代表。

病因:句子有歧义。

修改:“三个”改为“三所”,或改为“三位”。

三、填空:1、当(洋泾浜)在一定条件下成为社会的交际工具,并成为孩子们的母语时,就发生了克里奥尔化,形成克里奥尔语。

2、在现代汉语中,(声调)是音节中能够区别意义的音高变化。

3、现代汉语的标音方法有(汉语拼音方案)和(国际音标)。

4、现在公认各民族文字都从(图画)发展而来。

5、从格律上看,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6、乐府产生于(汉代)。

中国语文考试试题卷(B卷)(闭卷)(说明:答案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无效,且答题卷与试题卷分开交)一、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7题14分,多选、少选、错选一律不得分)1、古文运动中唐朝代表人物是()。

A、李白B、韩愈C、元稹D、柳宗元2、明清时期的时文是( )。

A、小品文B、抒情散文C、八股文D、游记散文3、一个绿衣的邮夫,低着头儿走路;——也有时看看路旁。

他的面貌很平常,大半安于他的生活,不带着一点悲伤。

对上述诗句的描述是正确的有()A、作者冯至B、作者刘半农C、题目是《绿衣人》D、这首诗的最后一句是“这个人可怕的时候到了!”。

4、20世纪80年代,散文创作逐渐回到个人体验,表现日常事态和心绪,代表作家有()A、夏衍B、黑孩C、邹韬奋D、周佩红5、对“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长长消”句读合理的分别是:()A、浮云长长,长长长长。

长长长消。

B、浮云长,长长长。

长长,长长长消。

C、浮云长长长长。

长长长,长长消。

D、浮云长长长长。

长长,长长长消。

6、下列句子有歧义的是:()A、三个报社的记者来这里采访。

B、这个人头发长得有些怪。

C、休息了一会儿,他想起来了。

D、他走了一天。

7、词语“酱紫”指称的是一种颜色,但在网络语言中,所表达的意思却是“这样子”。

比较合理的解释是:()A、语音弱化B、语音脱落C、谐音D、比较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8、中国古代诗歌因为诗经和楚辞,形成“诗骚传统”,分别是()和()精神。

9、魏晋六朝的小说一般分为志人小说和( )。

10、中国古代戏曲的发展经历了宋代的南戏、元代的()、明清的()及京戏。

11、现代文学中率先兴起的散文作品是议论时政的杂感短文,统称(),代表作家有()、()、()、()。

12、朦胧诗派的代表诗人和他们的代表作有食指的《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的《致橡树》、()的《回答》等。

13、当()在一定条件下成为社会的交际工具,并成为孩子们的母语时,就发生了克里奥尔化,形成克里奥尔语。

14、在现代汉语中,()是音节中能够区别意义的音高变化。

15、现代汉语的标音方法有()和()。

16、现在公认各民族文字都从()发展而来。

17、从格律上看,诗可分为()和()。

18、乐府产生于()。

三、分析改错题(每题3分,共6分)19、听了张三的报告,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教育。

20、在会上发言的,有三个学校的代表。

四、阅读欣赏、理解题(第21题为必答题,为12分;第22、23、24、25题中选做两题,每题14分;共40分)21、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

(12分)《荀子·宥坐》:“孔子为鲁摄相,朝七日而诛少正卯。

门人进问曰:‘夫少正卯鲁之闻人也,夫子为政而诛之,得无失乎?’孔子曰:‘居,吾语女其故。

人有恶者五,而窃盗不与焉:一曰心达而险,二曰行僻而坚,三曰言伪而辨,四曰记丑而博,五曰顺非而泽。

此五者,有一于人,则不得免于君子之诛,而少正卯兼有之。

故居处足以聚徒成群,言谈足以饬邪营众,强足以反是独立,此小人之桀雄也,不可以不诛也。

是以汤诛尹谐,文王诛潘止,周公诛管叔,太公诛华仕,管仲诛付里乙,子产诛邓析、史付,此七子者,皆异世同心,不可不诛也。

《诗》曰:“忧心悄悄,愠于群小。

”小人成群,斯足忧矣。

’”○1请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4分)○2请问本段文字中是否虚构?如是,请分析虚构的目的。

(4分)○3请分析本段文字中孔子所说一段话使用的论辩方法,并举例说明。

(4分)22、阅读《迢迢牵牛星》一诗,并回答问题。

(14分)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①请分析“皎皎河汉女”一句的艺术手法。

(4分)②请问本诗是文人诗还是乐府诗?并说明理由。

(5分)③结合本诗的创作时代背景,谈谈本诗的主旨是什么?(5分)23、阅读下文并回答问题。

(14分)百花洲明·袁宏道百花洲在胥、盘二门之间。

余一夕从盘门出,道逢江进之,问:“百花洲花盛开否?盍往观之。

”余曰:“无他物,惟有二三十粪艘,鳞次绮错,氤氛数里而已矣。

”进之大笑而别。

○1请问本文的是什么文体?这种文体有什么特点?(6分)○2本文体现了作者什么情趣?作者是如何表现这种情趣?(8分)24、阅读现代派诗人何其芳的诗歌《花环》,并回答问题。

(14分)花环(放在一个小坟上)——何其芳开落在幽谷里的花最香。

无人记忆的朝露最有光。

我说你是幸福的,小玲玲,没有照过影子的小溪最清亮。

你梦过绿藤缘进你窗里,金色的小花坠落到你发上。

你为檐雨说出的故事感动,你爱寂寞,寂寞的星光。

你有珍珠似的少女的泪,常流着没有名字的悲伤。

你有美丽得使你忧愁的日子,你有更美丽的夭亡。

○1“现代派”诗歌的代表人物有哪些,总体的艺术追求是什么?(6分)○2在这首诗里,反映了怎样的一种思想情感?作者为什么说这个少女的早夭是“更美丽的夭亡”?(8分)25、阅读王小波的散文《智慧与国学》,并回答问题。

(14分)智慧与国学(节选)王小波我有位阿姨,生了个傻女儿,比我大几岁,不知从几岁开始学会了缝扣子。

她大概还学过些别的,但没有学会。

总而言之,这是她惟一的技能。

我到她家去坐时,每隔三到五分钟,这傻丫头都要对我狂嚎一声:“我会缝扣子!”我知道她的意思:她想让我向她学缝扣子。

但我就是不肯,理由有二:其一,我自己会缝扣子;其二,我怕她扎着我。

她这样爱我,让人感动。

但她身上的味也很难闻。

我在美国留学时,认得一位青年,叫做戴维。

我看他人还不错,就给他讲解中华文化的真谛,什么忠孝、仁义之类。

他听了居然不感动,还说:“我们也爱国。

我们也尊敬老年人。

这有什么?我们都知道!”我听了不由得动了邪火,真想扑上去咬他。

之所以没有咬,是因为想起了傻大姐,自觉得该和她有点区别,所以悻悻然地走开,心里想道:妈的!你知道这些,还不是从我们这里知道的。

礼义廉耻,洋人所知没有我们精深,但也没有儿奸母、子食父、满地拉屎。

东方文化里所有的一切,那边都有,之所以没有投入全身心来讲究,主要是因为人家还有些别的事情。

假如我那傻大姐学会了一点西洋学术,比方说,几何学,一定会跳起来大叫道:人所以异于禽兽者,几稀!这东西就是几何学!这话不是没有道理,的确没有哪种禽兽会几何学。

那时她肯定要逼我跟她学几何,如果我不肯跟她学,她定要说我是禽兽之类,并且责之以大义。

至于我是不是已经会了一些,她就不管了。

我的意思当然不是说她能学会这东西,而是说她只要会了任何一点东西,都会当作超级智慧,相比之下那东西是什么倒无所谓。

由这件事我想到超级知识的本质。

这种东西罗素和苏格拉底都学不会,我学起来也难。

任何知识本身,即便烦难,也可以学会。

难就难在让它变成超级,从中得到大欢喜、大欢乐,无限的自满、自足、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的那种品行。

这种品行我的那位傻大姐身上最多,我身上较少。

至于罗素、苏格拉底两位先生,他们身上一点都没有。

傻大姐是个知识的放大器,学点东西极苦,学成以后极乐。

某些国人对待国学的态度与傻大姐相近。

说实在的,他们把它放得够大了。

拉封丹寓言里,有一则《大山临盆》,内容如下:大山临盆,天为之崩,地为之裂,日月星辰,为之无光。

房倒屋坍,烟尘滚滚,天下生灵,死伤无数……最后生下了一只耗子。

中国的人文学者弄点学问,就如大山临盆一样壮烈。

当然,我说的不止现在,而且有过去,还有未来。

正如迂夫子不懂西方的智慧,也能对它品头论足一样,罗素没有手舞足蹈的品行,但也能品出其中的味道——大概把对自己所治之学的狂热感情视作学问本身乃是一种常见的毛病,不独中国人犯,外国人也要犯。

他说:人可能认为自己有无穷的财源,而且这种想法可以让他得到一些(何止是一些!罗素真是不懂___王注)满足。

有人确实有这种想法,但银行经理和法院一般不会同意他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