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与灭火学案
九年级化学上册《燃烧和灭火》学案
课题1燃烧和灭火
总课时
授课时 间
课型
新授课
主备人
管亚军
授课人
学习
目标
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了解火灾自救的知识。3.会运用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重点
难点
燃条件的探究灭火的原理
【思考】
蜡烛在空气中为什么可以燃烧?要想让燃着的蜡烛 熄灭,你能想到哪些方法?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燃烧条件的探究:
3.练习:说出下列灭火的方法
如何熄灭燃气灶?
油锅着火怎么办?
如何熄灭酒精灯?
酒精不慎洒在桌面上燃 着,如何熄灭?
森林大火,如何熄灭呢?
消防队员 用高压水枪灭火的原理
4.交流:高楼起火,火势过大,如何自救呢?
1.回顾硫 、铁丝分别在 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思考:
燃烧的共同特征有
燃烧是指可燃物和发生的一种、的剧烈的
2.猜想:根据生活经验,猜想燃烧可能需要哪些条件
生活经验
猜想:燃烧可能需要
点燃小石子和小木条,燃烧
而不燃烧
欲使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其末端要系
一根火柴引燃铁丝
向放有燃着蜡烛的烧杯中倾倒二氧化碳,蜡 烛熄灭
(二)探究灭火原理和方法:
1.讨论:
(1)燃烧需要三个条件同时具备,当你想把火熄灭时该怎样做呢?
(2)让一支燃着的蜡烛熄灭,你能想到哪些方法,各利用什么原理?
2.实验探究灭火的原理:把实验现象和分析结果 写在书130页表格中。
讨论:129页下1、2、3归纳灭火的原理:
(1)清除或使可燃物与其它物品
(2)隔绝 、(3)使以下。
3.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
探究步骤
燃烧与灭火教案
燃烧与灭火教案引言:燃烧是一种常见的化学现象,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如果不加以控制,也可能带来危险。
因此,了解燃烧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对于保障我们的安全至关重要。
本教案将介绍燃烧的基本原理,以及几种常见的灭火方法,以帮助学生掌握燃烧与灭火的知识。
一、燃烧的基本原理1. 燃烧的定义燃烧是指可燃物质在适当的条件下与氧气(或氧化剂)发生化学反应释放能量的过程。
这一过程通常伴随着明亮的火焰、热量和烟雾的产生。
2. 燃烧的必要条件燃烧发生的必要条件是可燃物质、氧气和着火源的同时存在。
可燃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氧气是支持燃烧的必需气体,而着火源则是引发燃烧的能量来源。
3. 燃烧的过程燃烧的过程可以分为三个步骤:点火、传播和燃烧。
- 点火:当着火源的能量超过可燃物质的点火温度时,燃烧就开始了。
点火温度是指可燃物质在没有外部热源的情况下自燃所需的最低温度。
- 传播:一旦点火发生,燃烧会通过传导、对流和辐射的方式迅速传播。
传导是指热量通过可燃物质内部的分子传递;对流是指热量通过热气体的对流传递;辐射是指热量通过能够传递电磁辐射的空间传递。
- 燃烧:燃烧是指可燃物质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水、二氧化碳等物质。
同时,燃烧也会产生大量的热能和光能。
二、灭火方法在燃烧发生时,我们需要采取措施迅速灭火以避免火势扩大和其他危险的发生。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灭火方法。
1. 绝缘灭火法绝缘灭火法是利用隔绝燃烧物与空气接触,使其失去燃烧所需的氧气而灭火的方法。
例如,可以使用阻燃毯或湿毛巾包裹可燃物质,阻止其与氧气接触从而灭火。
2. 隔离灭火法隔离灭火法是利用物理屏障隔离燃烧物和可燃物质,阻止火势蔓延的方法。
例如,可以使用防火墙或防火门将燃烧区域与其他区域隔离开来,以保护人员的安全。
3. 抑制灭火法抑制灭火法是利用灭火剂抑制燃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从而扑灭火势的方法。
常见的灭火剂包括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和泡沫灭火器。
这些灭火剂可以通过抑制燃烧所需的氧气、降低燃烧物表面的温度或阻断燃烧链传递来灭火。
燃烧与灭火 特等奖优质课展示 学案
《课题1 燃烧与灭火》导学案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掌握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2、能运用燃烧与灭火的原理解释生活中的某些现象;3、了解防火和自救的知识,增强安全意识。
【学习重点】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原理。
【知识梳理】1、燃烧的条件:2、燃烧:与发生的、的剧烈的反应。
3、灭火的原理:、、。
【学以致用】1、一场大火往往由一个小小的烟头引起,烟头在火灾中所起的作用是()A、提供可燃物B、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C、提供氧气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2、在宇宙飞船上划燃火柴,火焰会立即熄灭,这是因为()A、O2不够B、火柴潮湿,不易燃烧C、在失重的情况下空气不对流D、宇宙飞船上温度低,达不到着火点3、烧木柴时通常把木柴架空一些火会更旺这是因为()A、木柴是可燃物B、温度已达到着火点C、散热快D、使木柴和空气充分接触4、以下实例中,利用了“隔离可燃物”原理灭火的是()A、实验时酒精不慎洒出并燃烧,用湿抹布盖灭B、高楼失火,用高压水枪向着火处喷水灭火C、森林火灾时,用炸弹轰炸灭火D、森林火灾时,将火焰蔓延线路前的小片树林砍掉5、调查统计表明,火灾伤亡事故很多是由于缺乏自救常识造成的,缺氧窒息是致人死亡的首要原因。
下列自救措施中不合理的是()A、遇到意外的情况,可用掌握的知识进行有效处理,同时拨打电话求救B、室内起火,不要急于打开所有门窗C、在山林中遇到火灾时,向顺风方向奔跑,脱离火灾区D、所处烟雾较浓时,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知识延伸】实验内容如下图,请猜想哪只蜡烛先熄灭?这个实验给你什么提示?如果遇到火灾,你该如何逃离现场?。
燃烧与灭火学案(一)
第1课时燃烧与灭火(一)学案教学目标1.认识燃烧发生的条件(重点)。
2.知道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重点)。
3.能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某些燃烧的现象和原因(重点)。
4.知道一氧化碳有剧毒的原因。
一、知识检测:1.燃烧是一种_______、_______的_______化学反应。
2.物质燃烧一般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1)物质具有_______;(2)可燃物与_______接触;(3)可燃物达到燃烧所需要的_______温度,这个温度称为可燃物的_______.3.当氧气充足时,可燃物_______燃烧,燃烧得_______,放出的热量_______,可燃物中的碳、氢元素分别生成_______和_______;当氧气不充足时,可燃物_______,燃烧得_______,放出的热量_______,可燃物中的部分碳、氢元素生成_______、________等有毒气体和小的_______颗粒等物质。
4.写出下列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1)碳在空气中完全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碳在空气中不完全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是一种常见的_______。
6.通常状况下,一氧化碳是一种____色、___气味的_______气体。
吸入人体内的一氧化碳跟血液里的_______结合,使血红蛋白丧失了_______功能,人体就因缺少_______而中毒。
二、知识点解析(一)燃烧与燃烧的条件1、燃烧:一定指是化学变化2、燃烧的条件:着火点是物质燃烧时所需要的最低温度,是物质本身的属性,一般不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3、【教材答疑】P93“交流与讨论”讨论(1)用玻璃杯罩住燃着的小蜡烛,小蜡烛能长时持续燃烧吗? 原因?(2)在高温干的季节里,在没有明火的情况下,森林里也可能发生火灾?P93“观察与思考”(1)烧不坏的手绢,烧不着的原因?(二)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1、使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一是燃烧时要有足够多的空气;二是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
《燃烧与灭火导学案》
《燃烧与灭火》导学案
一、导学目标:
1. 了解燃烧的定义和特征;
2. 掌握燃烧的条件和过程;
3. 了解常见的灭火方法和原理。
二、预习问题:
1. 什么是燃烧?有哪些特征?
2. 燃烧需要哪些条件?
3. 燃烧的过程是怎样的?
4. 常见的灭火方法有哪些?它们的原理是什么?
三、课前预习:
1. 阅读课实情关内容,了解燃烧的定义、特征和条件;
2. 查找资料,了解常见的灭火方法及其原理;
3. 思考在平时生活中如何预防火灾。
四、教室进修:
1. 燃烧的定义和特征:
- 燃烧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通常伴同着火焰、热量和光线的开释;
- 燃烧的特征包括有色有味、放热放光、燃料消耗、氧气消耗等。
2. 燃烧的条件和过程:
- 燃烧需要燃料、氧气和着火点三个基本条件;
- 燃烧过程包括引燃、燃烧和燃尽三个阶段。
3. 常见的灭火方法和原理:
- 常见的灭火方法包括灭火器、水、泡沫、二氧化碳等;
- 灭火的原理主要是剥夺燃烧所需的条件,如剥夺氧气、冷却燃料等。
五、课后作业:
1. 思考并总结燃烧的过程及其条件;
2. 调查灭火器的种类和应用方法;
3. 思考在家庭、学校或其他处所如何预防火灾。
六、拓展延伸:
1. 观察周围的物质,了解其是否易燃易爆;
2. 参观消防局或消防展览馆,了解更多关于火灾防范和灭火的知识;
3. 参与灭火演习或模拟火灾逃生演练,提高自救能力和应急认识。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同砚们对燃烧和灭火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大家能够牢记安全第一,提高火灾防范认识,珍爱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燃烧和灭火学案
课题1 燃烧和灭火(第1课时)【学习目标】 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与方法。
2.认识化学理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体会化学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难点:对着火点的理解【教材分析】《燃烧和灭火》是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教材上册第七单元课题一的内容。
在生活中,同学们熟悉燃烧的现象;在第一单元《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学习中,同学们认识了燃烧的本质——有新物质生成的化学变化。
本课题是对之前所学过“燃烧”的意义进行深入了解并且应用于实际之中。
对高中将学习的“化学反应中能量的变化”可以起到铺垫的作用。
是知识逐步向能力转换的一座桥梁。
知识回顾:1、写出以下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2)木炭燃烧:(3)红磷燃烧:(4)硫的燃烧:讨论:1、这些物质燃烧有什么特点?是物质和__________的反应,共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灯泡发光是不是燃烧?为什么?3、是不是什么样的物质的都能燃烧?物质要燃烧起来需要哪些条件呢?课前预习一、燃烧和灭火阅读教材P129—130,完成以下问题。
1.燃烧是可燃物与____________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燃烧必须同时具备的三个条件是:(1)__________(2)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
(缺一不可)二、灭火的原理:(只要消除燃烧条件的任意一个即可)(1);(2);(3)。
实验探究:共同学习实验7-11、铜片上的红磷和白磷及水中的白磷的现象:通入氧气之后,水中白磷的现象:2、实验分析:3、实验结论:燃烧的条件:(1);(2);(3)4.通过燃烧的条件对应得出灭火的方法:(1);(2);(3)所以说灭火的根本就是。
灭火原理的探究:共同认识第130页实验,并填写书上的表格:认识常用的灭火器:阅读第131页,知道常用的灭火器的使用方法、灭火原理和适用范围应用新知:自我检测:一、基础演练:1.下列不属于物质燃烧条件的是( )A.狭小的空间 B.与氧气接触 C.温度达到着火点 D.物质具有可燃性.2.汽油属于易燃物,敞口放置一瓶汽油,虽然与空气接触,但未燃烧,这是由于()A.汽油具有挥发性 B.汽油的着火点低 C.与汽油接触的氧气少D.周围的环境温度低于汽油的着火点。
燃烧与灭火学案
课题1:燃烧和灭火(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掌握燃烧的概念及燃烧的条件。
2、了解灭火原理和灭火方法。
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魔术导入]:演示烧不坏的手帕实验。
一、[温故知新]:回忆以前所做的常见物质的燃烧实验,填写下表:二、探究新知:知识点一:燃烧的条件[1] 着火点:使可燃物着火燃烧所需的叫做着火点。
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一种性质,一般不随外界条件而改变。
[2] 结论:燃烧需要的条件:①;②;③。
当三个条件(填“同时具备”或“只具其一”)时,燃烧才能发生。
2.思考与讨论:(书本装置-P129页,白磷的着火点:40 ℃,红磷着火点:240 ℃)⑴图,烧杯内盛有80℃的热水,上面放一铜片,铜片上放一块白磷和红磷,水中放一块白磷。
放置一会儿,观察到的现象是:①铜片上的红磷②铜片上的白磷;③水中的白磷结论:对比①和②,燃烧需要;对比②和③,燃烧需要。
知识点二:灭火原理及方法【活动1】讨论下面的灭火实例,分析其灭火原理:(1)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盖灭;(2)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可用水浇灭;(3)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
结论:灭火的原理有①②③灭火的根本原因是破坏。
【活动2】思考与讨论:请根据燃烧与灭火的知识,解释下列成语。
(1)釜底抽薪(2)钻木取火(3))煽风点火【活动3】探究熄灭蜡烛的方法及原理【活动4】认识灭火器(80℃)【活动5】易燃易爆物安全知识1.爆炸是指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容易发生爆炸的物质:可燃性气体(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粉尘。
加油站、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和煤矿的矿井,都标有“___________”字样或图标,防止发生爆炸的危险。
燃烧与灭火学案
《燃烧与灭火》学案 岗南中学 霍绪忠 教学目标: 1、了解燃烧是一个化学反应 2、掌握燃烧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 教学重点: 1、 掌握燃烧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 2、促进燃烧与灭火的原理 教学难点: 1、 燃烧的实质 2、 可燃物质的着火点 学法指导: 讨论法、实验探究法 教学过程: 知识连接: ①:燃烧的定义:燃烧是与空气中的 发生的 的 、 的 反应。
①物质具有 ②:燃烧的三个条件: ②可燃物与 接触 ③温度必须 ①隔绝燃烧物与氧气的接触。
燃烧 方法有 等。
③:灭火的原理及方法: ②降温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方法有 等。
③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它物品隔离。
方法有 等。
①增加氧气的浓度④促进燃烧的的方法: 具体方法是 。
②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具体方法是 。
1、课本上所说的燃烧是狭义的,实际广义上的燃烧不一定都是与氧气反应,如氢气能在氯气中燃烧;镁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
①燃烧一定发光、放热,但不一定产生火焰;②有些燃烧产生烟、有些燃烧产生雾、有些燃烧产物有刺激性气味;2、可燃物的着火点也叫燃点。
①纯气体燃料的着火点在常温、常压下是固定不变的;②液体燃料的着火点与液体的雾化程度有关;③固体燃料的着火点与固体的分散程度有很大关系;不论哪种状态,对某一特定燃料来讲它的着火点是一定的,不会改变。
探究新知: 通过自学前面内容。
你认为影响可燃物燃烧情况的因素可能会有哪些?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试设计实验进行探究。
[你的猜想]:① ;[设计实验]:①②[实验、记录实验现象]:① ② [分析并结论]:① ② 典例剖析: 1.要将桌上燃着的酒精扑灭,宜采取的措施是 ( ) A .用水泼灭 B .投入冰块冷却降温 C .用湿抹布或沙子盖灭D .用扇子搧灭2.如图所示,在大烧杯中盛入开水并在烧杯底放入一小块白磷。
在烧杯口上盖一个很薄的铜片,上面左端放一小块白磷,右端放少量干燥的红磷粉末。
下面对于这个实验应有的现象和分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不燃烧。
《燃烧与灭火》 导学案
《燃烧与灭火》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燃烧的条件,能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燃烧所需要的条件。
2、了解灭火的原理和方法,能运用灭火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3、理解燃烧、缓慢氧化和自燃的联系与区别。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燃烧的条件。
(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2、难点(1)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设计与分析。
(2)从微观角度理解燃烧和灭火的本质。
三、知识梳理(一)燃烧的定义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二)燃烧的条件1、可燃物能燃烧的物质叫做可燃物。
常见的可燃物有木材、煤、石油、天然气等。
2、氧气(或空气)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参与。
氧气是一种常见的助燃剂。
3、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每种可燃物都有其特定的着火点,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性质,一般不会改变。
(三)燃烧条件的探究实验实验用品:红磷、白磷、热水、烧杯、薄铜片、酒精灯、镊子等。
实验步骤:1、在薄铜片上放置一小块白磷和一小堆红磷,然后将薄铜片放入盛有热水的烧杯中。
观察现象。
现象: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红磷不燃烧。
解释:热水的温度超过了白磷的着火点,未达到红磷的着火点,所以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
2、用镊子将薄铜片上的白磷取出,放入热水中。
观察现象。
现象:白磷不燃烧。
解释:白磷虽然温度达到了着火点,但没有与氧气接触,所以不燃烧。
3、向热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
观察现象。
现象:白磷燃烧。
解释:白磷温度达到着火点,又与氧气接触,满足燃烧的条件,所以燃烧。
实验结论: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四)灭火的原理和方法1、灭火的原理(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2、灭火的方法(1)隔离法:将正在燃烧的物质和周围未燃烧的物质隔离,中断可燃物质的供给,使火势不能蔓延。
例如,森林火灾发生时,设置隔离带。
(2)窒息法: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或用不燃烧的物质冲淡空气,使燃烧物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熄灭。
燃烧与灭火学案Microsoft Word 文档
第一节燃烧与灭火(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对常见灭火事例的分析,从化学反应的角度认识燃烧和灭火.2、掌握控制燃烧的方法,学会灭火自救和逃生的方法。
3、通过探究燃烧条件,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得出事实、进行分析进而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4、通过对“燃烧条件”的学习,认识到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通过对“火”双面性的认识和控制,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
5、通过火灾火场逃生等素材,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并且提高其社会责任感学习过程:学习活动一:认识火的两面性观看一段关于火的视频,谈谈对火的认识。
学习活动二:探究灭火原理,探究燃烧的条件。
探究灭火的原理(1)说一说视频中看到的场景中具体的灭火方法。
(2)交流日常生活中用到的具体的灭火方法。
(3)请同学们对以上灭火方法进行分类,并说出分类的依据,总结灭火的原理。
探究燃烧的条件(1)根据灭火的原理请推出燃烧需要的条件(2)请各小组设计实验验证燃烧条件,这里给你提供了一些仪器和药品,蜡烛、小石子、木条、木炭、汽油、煤炭、纸张、水、少、烧杯、酒精灯、镊子、石棉网等。
(也可自己准备其他仪器药品)请用手中的仪器药品设计实验、完成实验、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并做好汇报准备。
燃烧条件再探在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课堂上,兴趣小组同学用甲图、图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我们和他们一起探究吧。
资料:白磷着火点为40℃,红磷着火点为240℃,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易溶于水,有毒,会刺激人体呼吸道(1)用甲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时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用图乙两个对比实验,完成了探究过程,得到以下实验事实:①不通入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②通入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③不通入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④通入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该实验中,能证明可燃物的温度必须达到着火点才能燃烧的事实是(填序号)______;能证明可燃物通常需要接触空气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填序号)______.(3)图甲设计的实验比图乙的实验有一个明显的优点,这个优点是______.认识燃烧同学们结合以上内容,再回想前面学过的物质跟氧气反应的现象,与同学交流你对燃烧的理解。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5篇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燃烧条件和灭火的原理难点:燃烧条件
三.教学方法
多媒体应用、演示实验、探究活动、启发式提问
四.教学过程
1、回忆学过的燃烧事例和燃烧现象,
根据以上事例,归纳燃烧定义和特征
2、播放视频,探究燃烧的条件
小结: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师:易燃物和易爆物在遇到明火、高温或撞击时,极易发生燃烧或爆炸。因此,为了生命、财产的安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时,必须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绝不允许违章操作。
板书
第2课时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一、爆炸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氧气浓度越高,燃烧就越剧烈。在一定空间内急剧燃烧,并有气体生成,可以引发爆炸。
【观看联想】通过多媒体展示几组燃烧的情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燃烧本质与燃烧条件的兴趣。 【活动探究一】
讲解:借助幻灯片展示火的起源、应用,指出火是一种燃烧现象,是最早被人类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指出燃烧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引导学生有关燃烧的概念,建立燃烧的定义。
探究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教学难点】:了解燃烧的条件。 三.教学方法:
学生实验探究、多媒体辅助、讲、议结合。 四:教学用品:
仪器:蒸发皿、烧杯、薄铜片(或铝片)、小刀、玻璃片、镊子、火柴、试管、课件和多媒体设备。药品:酒精、凉水、蜡烛、白磷、红磷、热水(60
℃以上)、氧气。 五.课时按排 1课时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研究燃烧的条件、探究灭火的方法,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2.能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某些燃烧现象和灭火的方法与原理。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共五篇)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共五篇)第一篇: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燃烧和灭火教学设计1一、设计理念根据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学的出发点应该建立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上,本节课在教与学的方式上,尝试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学生的思考,通过教师的合理引导,解决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的问题,在最近发展区与现有发展水平的转化过程中,不断创造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基于微课,通过“我预习我知道”、“我质疑我勇敢”、“我释疑我进步”、“我探究我明了”、“我查阅我提升”五个环节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
从而实现“学生为主体”的“翻转课堂”。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早已接触到了燃烧,脑海里已经对燃烧的定义有了模糊的印象,通过微课的学习,学生不难完成对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的归纳与理解。
在此基础上,学生会对燃烧和灭火的相关知识产生更深入的思考,对于学生在微课学习中产生的疑问,需要在课堂上通过实验探究进行解疑,而在前面的课程中已涉及了大量的探究实验,这为本节课的实验探究打下了基础。
三、学习内容分析鉴于本课题内容与学生生活关系密切且难度不大的特点,本节课以翻转课堂的模式,利用微课突破本节课的知识重点。
微课中设计的问题情境,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微课学习过程中都能得到启发,从而生成新的问题,这些问题是对本课题基础知识的完善和提升。
本节课设计选择其中学生可能有疑惑的问题,在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通过演示实验,自主实验等形式来解决学生的疑惑。
四、教学目标1.通过微课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提高对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的能力;2.在微课学习中对燃烧和灭火有更深层次的思考,并学会通过实验、探究等活动释疑解惑,培养科学品质。
燃烧和灭火(1)学案
7.1 课题1 燃烧和灭火学案(1)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知道防火和自救的常识;(2)通过活动与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合作交流能力,在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过程与方法(1)运用比较、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2)运用主动探究的方法,设计实验,学习运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学习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2)树立安全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学习重点】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学习难点】燃烧条件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500mL烧杯、100mL烧杯、薄铜片、硬纸片、酒精灯、热水、白磷、红磷、镊子、火柴、蜡烛、碳酸钠、盐酸。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展示视频短片(燃烧造福于人类,燃烧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分析]火能造福于人类;火也能给人类带来灾难。
人类发展的历史,在某种程度上说的就是一部用火的历史。
燃烧与我们的生活以及社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燃烧与灭火的有关知识。
二、学案引导,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自主预习教材第124-129页的内容,并完成以下内容。
1、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一氧化碳燃烧:,这个反应的可燃物是,能支持燃烧的物质是,反应条件是。
2、燃烧是指可燃物与发生的一种、的剧烈的反应,着火点是指,白磷的着火点是。
3、常见的灭火器分为、、其中用来扑灭图书、档案、贵重设备的失火应选用灭火器。
4、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就会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迅速膨胀而引起,这种爆炸是变化。
[板书] 课题1 燃烧与灭火三、合作探究,点拨升华(一)1、实验探究教师演示实验7-4,7-5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填写实验现象。
实验现象是:2、小组讨论后完成:(1)铜片上的的红磷不燃烧,白磷燃烧说明燃烧需要:。
《燃烧与灭火》导学案
《燃烧与灭火》导学案
《燃烧与灭火》导学案
《燃烧与灭火》导学案
学习目标:(1)了解燃烧的概念;
(2)掌握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
(3)学会运用主动探究,设计实验,
(4)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及环保意识。
学习过程:
一、猜想与假设:燃烧需要哪些条件?
二、设计与实验:(实验仪器和用品:酒精灯、火柴、镊子、烧杯、石棉网;2根小木条、石灰石、2支蜡烛、小煤块)
序号
实验方案与操作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2三、交流与评价:
项目
实践能力
合作精神
学习收获
是否
动手
成功
次数
是否与
人合作
承担的任务
学习
兴趣
获得的
知识
提高的
能力
自我评价
小组互评
本组的设计和其他小组是否一样?谁的设计最好?
教师评价
四、反思与小结:(不足之处)例如应该多次实验、多做比较;燃烧的三个条件是只需其一,还是要同时具备?。
化学教学教案(优秀7篇)
化学教学教案(优秀7篇)初中化学优秀教学设计:燃烧和灭火课题:燃烧和灭火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燃烧的条件,认识探究问题的方法2、认识对比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作用3、体会运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利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对化学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2、增强日常生活中防范灾害的。
意识,并注意采取安全措施教学重点:1、认识燃烧的条件2、认识灭火的原理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小组讨论课前准备:大烧杯镊子药匙试管胶塞红磷白磷热水学教学案课题名称:第一单元化学改变了世界第一节奇妙的化学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感受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初步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进步学习的志向。
2.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激发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3.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的,初步形成物质构成的微粒观。
5.认识化学的两面性,初步树立绿色化学观。
重点、难点:1.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2.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的,初步形成物质构成的微粒观。
3.初步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进步学习的志向。
教学过程(91aixue.c):[创设情景]在我们正式学习化学课前,请同学们谈谈你在生活中所感知的与化学有关的知识和经验。
[学生活动]交流生活中对化学的感知。
一、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提出问题]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学生学习]天然材料和人工制造材料。
[学生活动]设想来到与世隔绝的荒岛,没有了化学制品,你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二、观察化学变化[阅读分析]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定义。
[活动天地]观察化学变化的现象。
引导观察现象,认识仪器,准确地记录并记忆实验现象。
部分环节由学生参与完成,活跃课堂气氛。
总结以下几点:1.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燃烧与灭火
【学习目标】:
1.了解燃烧的概念;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和原理;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2. 通过活动与探究,能主动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3.通过探究实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和乐趣,通过对燃烧利弊的分析,树立科学的物质观,学会用辩证的观点看待事物。
【学习重难点】:
重点:燃烧条件的探究、灭火的原理
难点:燃烧条件的探究
【活动方案】:
创设情景,:观看视屏和图片:火灾、火的使用等
火,善用之为福,不善用之则为祸。
为了更好了解和使用火,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燃烧与灭火》
活动一:认识燃烧
回忆我们观察过得硫磺、木炭在氧气中燃烧,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归纳燃烧的特征:
反应中的硫磺、木炭、蜡烛都具有性,叫做物,这三个反应有相同的现象,这三个反应都属于反应。
归纳得出燃烧:通常所说的燃烧是跟发生的一种
的剧烈的反应。
活动二:1.小组合作探究: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提出问题】:燃烧需要哪些条件?
【猜想】:①没有不能燃烧;
②没有不能燃烧;
③温度没有达到不能燃烧;
【查阅资料】:可燃物持续燃烧所需最低温度叫着火点。
着火点是可燃物的物理性质,木材的着火点约250℃,煤的着火点约700℃.
【实验探究】:
实验用品:酒精(火焰温度400-500 ℃)、水、蜡烛(2支)、木条(着火点约200℃)、小煤块(着火点约700℃)、玻璃棒(2根)、打火机、烧杯、镊子。
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1. 用两根玻璃棒分别蘸取水和酒精,放到火焰上,观察是否燃烧酒精,
水。
燃烧需
要。
2. 分别点燃两支蜡烛,将其
中的一支用烧杯罩住。
烧杯罩住的蜡烛,
另外一支蜡烛。
燃烧需要。
3.用镊子分别夹取一根小木条和小煤块,在酒精灯上点燃小木条很快,
木煤块很长时间。
燃烧时温度需
要达到。
通过探究,你认为燃烧需要的条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燃烧条件的应用
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着火点是240℃,根据老师演示的实验现象,应用燃烧条件解释三块磷的不同现象?用导管对着热水中的白磷吹氧气,白磷是否燃烧?
合作交流:
1.试管中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必须具备什么条件?
2. 试管中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必须具备什么
条件?
3.由本来在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在通入氧气后燃烧的事实,再次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发现:通过以上实验,想一想:燃烧这三个条件有怎
样的关系? 关系右图
三个条件,,
活动三:1.灭火的方法和原理
现有一支燃着的蜡烛,想出尽可能多的方法把它熄灭
想一想:我们知道了燃烧三个条件需同时满足,可燃物才能燃烧。
你能用一句话归纳出灭火与燃烧条件之间的关系吗?
2.灭火的应用
如果遇到的这些火要灭掉它,该选择怎样的灭火方法?它们分别运用哪些灭
3.情景体验:学生模拟火灾报警。
老师充当接警员。
报警时记清是119,沉着冷静,说明着火地点(一定要具体明确)、燃烧物质、火势大小、有无人员被困、报警人联系方法。
报警后还需派人在路口等候消防车,以便指引路线,快速到达现场。
【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内容,谈谈这节课的收获与感悟。
【课堂检测】:
1.关于燃烧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燃烧一定要点燃 B.燃烧一定有发光、放热、冒烟的现象C.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 D.凡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
2.烧木柴时,通常把木柴架空一些火会更旺,这是因为()A.木柴是可燃物 B.温度已达到着火点
C.散热快 D.使木柴和空气充分接触
3. 生煤炉火时,需先引燃纸和木柴,纸比煤易点燃的原因是()A.纸比煤跟空气的接触面积大B.纸比煤着火点高
C.纸比煤着火点低D.纸比煤密度小
4.下列灭火实例中,利用了“隔离可燃物”原理的是( )
A.住宅失火,消防队员用高压水龙头向着火处喷水
B.炒菜时,油锅不慎着火,迅速用锅盖盖灭
C.实验时酒精不慎洒出并燃烧,通常用湿抹布盖灭
D.发生森林火灾时,将火焰蔓延线路前的小片树木砍掉
5. 《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曹操率百万水师乘船横渡长江,声势浩大,却被周瑜的火攻和孔明“借”来的东风弄得大败而逃。
用燃烧三要素回答以下问题:
(1)周瑜使用“火箭”射进曹军连环木船,“火箭”能使木船着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起火后曹军的部分船只逃脱,这些船没有被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孔明“借”来“东风”不仅使火吹向曹营,还为燃烧提供了_ __,使火烧得更旺。
拓展提升:
1.在宇宙飞船上划燃火柴,火焰会立即熄灭,这是因为()
A.O2不够 B.火柴潮湿,不易燃烧
C.在失重的情况下空气不对流 D.宇宙飞船上温度低,达不到着火点
2、点燃的火柴竖直向上,火柴梗不容易继续燃烧,其原因是()
A、火柴梗温度达不到着火点
B、火柴梗的温度高
C、火柴梗潮湿,不易继续燃烧
D、火柴梗接触氧气少
3.如右图所示:水槽内盛有澄清石灰水,点燃高低两支蜡烛,用钟罩将其扣在水槽内。
实验中可以观察到哪些主要现象?(至少写出两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