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 用 土 地 情 况 调 查 表

合集下载

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技术要点

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技术要点

农业灾害研究 2023,13(10)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技术要点董海锋,刘 娇广东中鑫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广东中山 528400摘要 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工作内容是确定地块是否被污染,并通过采样分析了解地块的污染程度和范围。

采样分析过程应可追溯,整个调查过程都应实事求是地反映出地块的污染状况。

地块历史变迁应叙述清晰,过程中地块如有污染,则应准确识别出特征污染因子,土壤、地下水样品采集分析过程中应采取质控手段,测试分析应科学、精准。

在土壤污染状况初步调查实践中总结出一些技术要点,为从事场地污染调查的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 调查;分析;要点中图分类号:X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305(2023)10–0305-032019年,生态环境部修订了HJ25系列标准,修订后的HJ25系列标准和《建设用地土壤污染状况调查、风险评估、风险管控及修复效果评估报告评审指南》(环办土壤〔2019〕63号)规定了土壤污染调查工作的内容和报告的评审流程。

现从珠三角地区一些初步调查的案例中归纳出现场采样、实验室分析、初步调查报告编制的一些技术要点,供从事场地污染调查的检测人员和调查人员参考。

1 采样分析工作计划第一阶段已进行了资料收集与分析、现场踏勘、人员访谈,第一阶段的报告成果是制定第二阶段工作计划的基础。

采样分析工作计划技术要点如下。

1.1 要突出项目的特点工作计划的主要内容为确定监测对象、制定监测计划、编制监测方案。

制定计划前,应再次核实第一阶段已有的资料,并充分关注相邻地块的历史资料。

如后续踏勘发现问题,应补充人员访谈。

1.2 点位布设、采样深度、检测项目、样品数量要合理点位布设方法包括系统随机布点法、系统布点法、分区布点法等。

地块内土壤特征相近的一般采用系统随机布点法,地块内土壤污染特征不明确的可采用系统布点法,地块内污染程度有差异的一般采用分区布点法。

地块外选取1~2个点位作为对照监测点(取表层样品),对照点的位置应选取在受外界影响小的区域。

姜堰市耕地土壤养分状况调查及施肥建议

姜堰市耕地土壤养分状况调查及施肥建议

姜堰市耕地土壤养分状况调查及施肥建议作者:黄卉等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3年第09期摘要通过对2006年采集的1 466个土壤样品分析化验,发现姜堰市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分别达到了18.19 g/kg、1.17 g/kg、15 mg/kg、80 mg/kg,与1982年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相比,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有效钾等主要肥力指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但仍有部分耕地有效磷、有效钾较低,达不到高产土壤的要求,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仍应施用磷、钾元素肥料,以保持土壤中磷、钾元素的动态平衡和增磷补钾工程的成果。

关键词耕地土壤;养分状况;调查;变化分析;施肥建议;江苏姜堰中图分类号 S15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9-0240-021980年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查明了姜堰市土壤的养分含量、类型、数量及分布情况,近30年来,土壤养分状况随着种植模式、耕作措施、施肥水平等不同而发生变化。

为探明全市土壤现有状况,笔者结合2006年实施的农业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展全市耕地土壤养分现状调查,为测土配方施肥成果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

1 土壤养分状况调查与测定方法土样采集于2006年秋收前后进行。

耕地质量调查采样点的确定按照《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采用国土部门提供的土地利用现状图与第二次土壤普查时的土壤类型图叠加形成的图斑,以镇、村行政区域为单元,选择代表田块采样,平均每10~20 hm2设定1个肥力调查采样点,采用GPS定位[1-3],对全市逾6万hm2耕地采样,分析了1 466个土壤样品。

采集的土样经风干,去除杂质,过20目和60目的土样筛,用于分析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

有机质采用重镉酸钾容量法-外加热法,全氮采用半微量开氏法,碱解氮采用蒸馏法,速效磷采用0.5 moL/L NaHCO3浸提-钼锑抗比色法,速效钾采用浸提-火焰光度法测定[4-5]。

土地清查土地利用现状和权属情况调查报告xx[1]

土地清查土地利用现状和权属情况调查报告xx[1]

土地清查土地利用现状和权属情况调查报告xx[1]xxxxxxx土地整治项目土地利用现状和权属情况调查报告一、项目区概况xxxxxxx土地整理项目区位于xxxxxxx南部的xxxxxxx,项目区地跨东经112°56'32"~112°58'53",北纬28°52'38"~28°54'36"。

涉及xxxxxxx同洲村、双江村(由原汨江村、小江村合并)、大江村、新莲村、万兴村、龙须村等六个村,人口4800人,土地总面积744.59公顷(已扣除项目区内居民点用地和河流水域及墓葬用地)。

项目区东抵汨罗市楚塘乡牛栏湖村及屈原村;南抵xxxxxxx龙须村、万兴村;西抵xxxxxxx灰滩河;北抵凤凰乡香游湖村、汨江村及灰滩河。

项目区地处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地带,属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年日照时数1739小时,年平均气温16.7度,全年无霜期265天,年降水量1247.6毫米。

项目区属河流冲积平原,地面高程25.00 m左右,地势东高西低、南高北低。

项目区内成土母质磊石山为砂岩变质岩,东南高地及部分平原为第四季红色粘土,中部及西北部为河湖冲积物,质地疏松而较肥沃,耕性好、有机质含量高、保水保肥力较强,宜于水稻、蔬菜、甘蔗种植。

二、土地利用现状1.土地利用结构项目区建设规模为744.59公顷,其中农用地742.79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9.76%(水田580.58公顷,占77.97%;旱地69.00公顷,占9.27%;菜地2.09公顷,占0.28%;疏林地9.41公顷,占1.27%;农村道路用地20.56公顷,占2.76%;坑塘水面19.59公顷,占2.63%;农田水利用地19.34公顷,占2.60%;田坎22.22公顷,占2.98%);未利用土地1.8公顷,占0.24%(荒草地1.8公顷,占0.24%)。

土地权属调查检查

土地权属调查检查


籍情调况查(表公的用说、明栏土目地中权填利写限情制况说等明,
调 查
必材情要料况时的)应复进附印行由件调权。利查人。提供的相关证明
土地权属调查内容
通知指界


三方到场


查验证明


指界、签字盖章

设置界标、底图标绘
丈量界址边长
地 籍 总 调 查—土地权属调查
界址调查的步骤
◆界址边长应实地丈量;
土地权属调查检查—检查的方式和方法

◆各所所长是农村集体建设用
地及宅基地地籍调查成果审核第一
责任人。各所要全程参与本辖区农
村集体建设用地及宅基地地籍调查
工作,确保调查过程程序合法,指
界、签字真实有效,界标设置合理
齐全,调查资料齐全完善。在接到
土地权属调查检查—检查的方式和方法
• 辖区作业单位提交的调查成果资 料后,要及时安排人员审查,审查 率100%。检查合格的,审核人员 在地籍调查表“地籍调查结果审 核意见”栏签署合格意见后所长 签字确认;不合格的,注明原因, 退还作业单位修改完善。
土地权属调查检查—检查的方式和方法
二、检查的方式和方法 权属调查成果检查,由各所组
织进行,在作业单位自检(包含自检、 互检、专检)的基础上,各国土所通 过内业资料和实地查看的方法逐宗进 行检查审核,地籍股进行抽查。
土地权属调查检查—检查的方式和方法
• ◆地籍调查作业单位要根据作 业进度合理安排时间,认真对地籍 调查成果进行自检、互检和专检。 检查合格后,以乡(镇)为单元写 出检查报告,提交辖区国土资源所 进行审核,不合格的,要及时补正, 必须整改合格。
土地权属调查检查—检查的方式和方法

地质灾害野外调查表格模板

地质灾害野外调查表格模板
监测措施
□有□无
类型
□雨情□泥位□专人值守
威胁危害对象
□城镇□村寨□铁路□公路□航运□饮灌渠道□水库□电站□工厂□矿山
□农田□森林□输电线路□通讯设施□国防设施
威胁人口(人)
威胁财产(万元)
险情等级
影响范围
灾害史
发生时间(年/月/日)
死亡人口
(人)
牲畜损失(头)
房屋(间)
农田(亩)
公共设施
直接损失(万元)
□稳定性差
今后变化
趋势
□稳定性好□稳定性较差
□稳定性差
已造成
危害
死亡人口(人)
损坏房屋
毁路(m)
毁渠(m)
其它危害
直接损失(万元)
灾情等级
户间
影响范围
潜在危害
威胁人口(人)
威胁财产(万元)
险情等级
监测现状
防治现状
监测建议
□定期目视检查□安装简易监测设施□地面位移监测
防治建议
□群测群防□专业监测□搬迁避让□工程治理

4

3

2

1
N:
乡(镇)村
最小标高
水系
名称
坐标
X:
Y:
周边交通情况
泥石流沟与主河关系
主河名称
泥石流沟位于主河的
沟口至主河道距离(m)
流动方向
□左岸□右岸
泥石流沟主要参数、现状及灾害史调查
水动力类型
□暴雨□冰川□溃决□地下水
沟口巨石大小(m)
Φa
Φb
Φc
泥砂补给途径
□面蚀□沟岸崩滑□沟底再搬运
补给区位置
□上游□中游□下游

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技术规程(试行)

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技术规程(试行)

附件1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技术规程(试行)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2022年7月目次1 土壤三普的目的与要求 (1)1.1普查目的 (1)1.2普查的思路与目标 (2)2 土壤三普的范围与任务 (2)2.1普查范围 (2)2.2普查内容 (2)2.3技术路线与方法 (3)2.4普查进度安排 (5)2.5普查工作流程 (5)2.6主要成果 (7)3 土壤三普的准备工作 (8)3.1制订全国工作方案与省级实施方案 (8)3.2制定技术规范 (8)3.2.1制定全国土壤三普专项技术规范 (8)3.2.2省级土壤普查操作规范 (9)3.3筹建三普技术专家组 (9)3.4编制土壤普查工作经费预算方案 (9)3.5筛选测试化验实验室 (10)3.5.1检测实验室 (10)3.5.2质量控制实验室 (10)3.6数据安全与保密规定 (11)4 构建土壤普查工作平台 (11)4.1制作土壤普查工作底图 (11)4.1.1图件等资料收集整理 (11)4.1.2生成工作底图 (11)4.2样点预布设 (12)4.2.1基本方法 (12)4.2.2预布设样点省级校核 (12)4.2.3样点编码 (13)4.2.4土壤类型编码 (13)4.2.5样点信息与任务赋值 (13)4.2.6样点信息加密分发 (14)4.2.7预布设样点省级调整 (14)4.3研发土壤普查工作平台系统 (14)5 组织开展土壤普查试点 (15)5.1试点区域选定 (15)5.2培训普查技术队伍 (16)5.3制定试点工作方案 (16)5.4开展试点 (16)6 外业调查采样 (17)6.1外业调查与采样技术规范 (17)6.2外业调查采样组织 (17)6.2.1人员组织 (17)6.2.2工具准备 (17)6.2.3培训与指导 (17)6.3外业调查采样任务 (18)6.3.1样点现场确认 (18)6.3.2样点调查信息与填报 (18)6.3.3样品采集 (18)6.3.4样品量 (18)6.3.5样品包装与运输 (19)6.4外业调查采样的质量控制 (19)7 内业测试化验 (19)7.1土样制备保存流转检测技术规范 (19)7.2样品制备与分发 (20)7.3土壤理化测试指标与方法 (20)7.4测试数据填报与审核 (20)7.5内业测试质量控制 (20)8 土壤生物调查 (21)8.1土壤生物调查任务 (21)8.2样点布设与采样测试 (21)8.3生物调查的成果汇总 (22)9 成果汇总 (22)9.1样品库建设 (22)9.1.1国家级土壤样品库 (22)9.1.2省级土壤样品库 (23)9.2数据汇交与数据库构建 (23)9.2.1数据填报与传输 (23)9.2.2数据审核 (23)9.2.3数据库构建 (24)9.3 土壤制图 (24)9.3.1 数据资料准备 (24)9.3.2 土壤类型制图与更新方法 (24)9.3.3 土壤属性图制作方法 (24)9.3.4 土壤专题图制作方法 (25)9.3.5 制图结果验证评价 (25)9.3.6 图件编制与出版 (25)9.4总结报告编写 (25)9.4.1土壤三普工作报告 (25)9.4.2土壤三普技术报告 (25)9.4.3土壤三普专题报告 (26)9.5土壤普查成果的验收 (26)9.5.1省级土壤普查成果验收 (26)9.5.2国家级土壤普查成果验收 (26)9.5.3土壤普查成果的发布 (26)附表 (27)附表1-1 外业调查指标 (27)附表1-2 剖面样点调查指标 (28)附表2-1 耕地园地土壤样品检测指标 (30)附表2-2 林地草地盐碱荒地土壤样品检测指标 (33)附表2-3 盐碱地水样检测指标 (33)本技术规程统一规范了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以下简称“土壤三普”)的总体组织与任务要求,包括资料收集整理与准备工作、外业调查采样与内业测试化验等具体操作流程、质量控制体系、成果汇总与验收等。

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

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

绪论1.土壤资源调查与评价的概念:其包括有土壤特征的描述、土壤分类、土壤解译和土壤制图等,也是研究和评价土壤资源,以便充分、合理、持续利用土壤资源的最必要、最为基本手段。

第一章土壤调查的准备工作1.土壤概查:对大的河流流域或省以上范围内的农业区划或土壤改良区划所做的中比例尺的土壤调查。

2.土壤详查:对某一小区域的土壤进行比较详细地了解,以便进行土壤改良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所做的土壤调查。

3.调查底图比例尺的确定范围(1)详细比例尺:1:200-1:5000 变种或更细。

(2)大比例尺:1:1万-1:2.5万土种或变种。

(3)中比例尺:1:5万-1:20万土属、土种。

(4)小比例尺:<1:20万亚类、土属。

(5)复合比例尺:在同一幅图中有两种比例尺。

第二章成土因素与区域景观研究1.成土因素与土壤特性的关系:答案一:(1)成土因素揭示土壤的发生与特性a.关系式:道库恰耶夫公式:S=f(C,O,R,P)T S:土壤体R:地形C:气候P:母质O:生物T:成土时间这个公式明确地表示了土壤与成土条件之间的联系,即它是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等5种自然成土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而且各种成土因素所起的作用是互相不能代替的,所有的成土因素始终是同时同地,不可分割地影响着土壤的产生和发展,同时随着成土因素的变化,随着空间因素的变化,土壤也随着不断地形成和演化着。

(2)土壤发育与母质的关系土壤母质是岩石风化的产物,它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

母质中的一些性质例如机械性质、坚实度、渗透性、矿物组成和化学特性等都直接影响成土过程的速度和方向。

母质中的磷、钾、钙、硫和其他元素也影响着土壤的自然肥力。

许多土壤的属性继承了母质的性质。

酸性岩母质含石英、正长石、白云母等抗风化力强的浅色矿物较多,多形成酸性的粗质土;基性岩母质含角闪石、辉石、黑云母等抗风化力弱的深色矿物较多,多形成土层较厚的粘质土壤。

从酸性岩母质到基性岩母质随着硅含量的减少,而铁,锰、镁、钙含量显著增加,不同母岩发育的红壤,其化学组成不同,富铝化强度也有差异。

工程地质、地灾野外调查记录表

工程地质、地灾野外调查记录表

附录 C(规范性附录)各类调查观测记录表表C.1~表C.12给出了各类调查观测记录表。

表C.1 一般观测点记录表统一编号:图幅名称:图幅编号:28表C.2 工程地质条件调查表29表C.2 工程地质条件调查表(续)录:校核:项目负责:填表日期:年月日30表C.3 滑坡灾害及隐患调查表31表C.3 滑坡灾害及隐患调查表(续1)32表C.3 滑坡灾害及隐患调查表(续2)校核:项目负责:填表日期:年月日33表C.4 崩塌及危岩体调查表34表C.4 崩塌及危岩体调查表(续1)35表C.4 崩塌及危岩体调查表(续2)校核:项目负责:填表日期:年月日36表C.5 泥石流灾害及隐患调查表37表C.5 泥石流灾害及隐患调查表(续1)38表C.5 泥石流灾害及隐患调查表(续2)39表C.6 地面塌陷灾害及隐患调查表项目名称:图幅名:图幅编号:40表C.6 地面塌陷灾害及隐患调查表(续1)41表C.6 地面塌陷灾害及隐患调查表(续2)野外调查定点情况说明,是否为前期调查监测预警点,防治管理措施建议,以往工作程度,资料来源等;是否开展工程地质勘察、物探等;样品号照片编号录:校核:项目负责:填表日期:年月日42表C.7 地裂缝灾害及隐患和地震地表破裂调查表(与滑坡、崩塌、地面塌陷相伴生的地裂缝不填此表)项目名称:图幅名:图幅编号:43表C.7 地裂缝灾害及隐患和地震地表破裂调查表(续1)44表C.7 地裂缝灾害及隐患和地震地表破裂调查表(续2)补充性描述:野外调查定点情况说明,是否为前期调查监测预警点,防治管理措施建议,以往工作程度,资料来源等;是否开展工程地质勘察、物探等;样品号照片编号校核:项目负责:填表日期:年月45表C.8 工程地质钻探班报表46表C.9 工程地质钻探野外编录表47表C.10 坑探工程原始地质记录表48表C.11 坑探工程标本样品采集记录表49表C.12 浅井记录表50。

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土地登记表格》(试行)的通知

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土地登记表格》(试行)的通知

国土资发[2008]153号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土地登记表格》(试行)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计划单列市国土行政主管部门,解放军土地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为贯彻落实《土地登记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40号),部制定了《土地登记表格》(试行),包括土地登记申请书、土地登记审批表、土地登记簿和土地归户卡。

现予印发,自印发之日起使用。

附件:1.土地登记申请书2.土地登记审批表3.土地登记簿4.土地登记归户卡5.土地登记表格使用及填写说明二〇〇八年七月十五日附件1土地登记申请书编号:单位: 平方米/ 公顷、万元本申请人对填写的上述内容及提交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申请人签章:申请人签章:年月日年月日附件2编号:土地登记审批表年月日单位: 平方米/ 公顷、万元土地权属来源证明文件名称、编号、日期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初审意见审查人:(盖章)年月日土地登记上岗资格证号: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意见负责人:(公章)年月日土地登记上岗资格证号:人民政府批准意见负责人:(公章)年月日备注附件3省(区、市)市(区)县(市、区)街道(乡、镇)街坊(村)土地登记簿地号:至10土地登记卡土地登记卡续表第页共用宗土地登记卡目录第页附件4土地归户卡附件5土地登记表格使用及填写说明一、使用说明(一)土地登记申请书。

1.申请书以宗地为单位填写。

2.一个土地使用权人或所有权人使用或拥有两宗以上土地的,按宗地分别填写申请书。

3.一宗地有多个土地使用权人的,由各共有土地使用权人分别填写申请书。

4.当事人双方共同申请登记的,应当由当事人双方共同填写一份申请书。

5.申请书必须如实填写,确属不填的栏目用上斜线填充。

(二)土地登记审批表。

1.审批表以宗地为单位填写。

2.一宗地有多个土地使用权人的,按各共有使用权人的土地情况分别填写审批表。

3.审批表必须如实填写,确属不填的栏目用上斜线填充。

土壤调查

土壤调查
(二)遥感资料的准备。
(1)航片比例尺的选择。①大比例尺。进行1:5000—1:10000的大比例尺土壤调查制图时,最好用大比例尺航片,由于大比例尺航片的地面情况极其详尽,故相片的比例尺可稍小于成图比例尺。②中比例尺。进行1:25000的土壤调查制图时,最好选用同比例尺的航片,但不要大于制图比例尺,航片比例尺大了是浪费,相片比例尺小了,判读性能降低,影响调查制图的质量。③小比例尺。干旱、寒冷地区自然景观比较单纯,人类活动影响较小,在这些地区1:60000左右的航片仍能详细反映地面实况,可以满足1:50000---1:100000的土壤调查要求。
(2)确定比例尺的其他影响因素。①农业用地方式。在自然成土因素较一致情况下,一般果园调查所选比例尺最大,农地次之,林地再次之,牧地最小。②地形切割程度和土壤复杂程状况。通常对地形平坦,切割程度不深而土壤种类又比较单纯的情况下,所用比例尺可略小,反之,要稍大。③调查面积大小。调查面积较大的,采用比例尺可略小,反之要稍大,这与调查后的成图图幅大小是否相称有关。
第一章
1调查底图比例尺的确定?
答:地形图是进行土壤野外草图测制和室内转绘成图的基本图件。为保证制图的精度和质量,通常野外用底图的比例尺最后成图的比例尺要大。
(1)底图的精度要求。 ①详测比例尺。规定为1(200---5000)多用于小型试验地,各种苗圃,土壤改良试验区、村、农场等类型的土壤利用改良。
3土壤剖面点的野外选择:在室内虽然已完成了土壤剖面点的图上设置,但并非每个剖面点都能在预先设置的点位上挖掘。其原因是野外实际微笑变化,在有限比例尺的地形图上难以反映出来,尤其在陈旧的历史图件上,许多微笑地面变化在图上看不出来,因此,剖面点位在野外还要作具体的调整,其选择的原则是:①要对所要求的制图的地区在地面景观上有代表性。要求地形条件比较平稳,即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土壤发育条件。否则土壤剖面缺乏代表性。②不宜在路旁、住宅四周、沟渠附近、积肥坑周围和坟墓附近等一切人为干扰较大而没有代表性的地方挖掘剖面。③如果发现土层中有炭片、转瓦片等人为干扰的侵入体,除了研究熟化土壤外,一般应改变剖面点位,或重新增设剖面。④山地丘陵区的土壤比较复杂,应根据调查目的和精度选择不同高度和坡地的上、中、下部挖掘剖面。

路基情况调查表4

路基情况调查表4

K17+000~K20+000重交通区 K20+000~K22+200设计线路 K17+643.7 K18+550 K18+592 K18+655 K18+615 K17+240 K17+450 K18+000 K18+907 K20+318 K20+640 K20+715 圆管涵 圆管涵 圆管涵 圆管涵 圆管涵 圆管涵 圆管涵 圆管涵 圆管涵 圆管涵 圆管涵 圆管涵
挖坚石:909.3
路基情况调查表
起止桩号 路基情况说明 挡土 中线 墙高 至坡 涵洞 挖方 填方(m 挡土墙 涵洞长度 度 脚宽 孔径 (m³) ³) (m³) (m) (m 度 (m) ) (m 1 2.1 44 加宽右侧 挖 圆管涵 平 0 左侧原路堤墙加固 左侧原路堤墙加固 左砌B型路堤墙 左砌B型路堤墙 左砌B型路堤墙 左砌B型路堤墙 左砌B型路堤墙 左砌B型路堤墙 4 18.4 平 1.5 0 18.4 144 65.2 平 66 1 0 平 平 2.5 1.25 14.04 13.04 土石方调运
路基情况调查表
起止桩号 路基情况说明 挡土 中线 墙高 0 55.6 挡土墙 至坡 涵洞 涵洞长度 挖方 填方(m 度 脚宽 孔径 (m³) ³) (m³) (m) (m 度 (m) ) (m 平 1 152.4 0 4.3 0 3.55 2.9 平 18.5 挖土方:152.4全部利用 土石方调运
CK25+500 CK25+517. 4=K25+500 K25+520 K25+540 K25+560 K25+580 K25+585 K25+590 K25+595 K25+600 K25+620 K25+640 K25+660 K25+680 K25+685 K25+690 加宽右侧 挖 加宽右侧 挖 加宽右侧 挖 加宽右侧 挖 加宽右侧 挖 加宽右侧 挖 加宽右侧 挖 加宽右侧 挖 加宽右侧 挖 圆管涵 挖右侧,左侧砌路肩墙 左砌路肩墙、圆管涵 左砌路肩墙 左砌路肩墙 左砌路肩墙

第二篇第二章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第二篇第二章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21
第二节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内容
三、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分析
结合土地资源条件,分析各类土地比例、分布是否合理,重点对农用 地特别是耕地、建设用地的比例、分布、增减去向进行分析,总结土地利 用结构和布局变化的规律和特点。 主要分析方法: 空间结构-功能分析法 时间结构-功能分析法 主体资源匹配关系法(运用主体资源优势显著地方) 不确性资源组合分析法(运用分析资源优势不突出或有多种优势) 资源结构关系分析法(分析系统内资源结构之间的协调关系)
3
主要土地利用指标
• 土地总量指标:反映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土地现象 规模会增减变化,其表形式为绝对数。因此也称土地的 绝对指标。 • 土地相对指标:指两个有联系的相关指标对比的结果, 又称相对数。
• 土地平均指标:又称平均数,是同质总体内各单位某一 数量标志的一般水平或典型水平的综合指标。
4
土地资源调查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是在全国范围内,为查清土地的利用现
5
土地质量调查指标
气候
气温(年和月平均气温、最低月平均气温、积温)、降水(多年平均降水 量、全年各月或旬降水量、降水季节、降水强度)
自 然 属 性 社 会 经 经 济条件
地貌类型、海拔、坡度、坡向
地表水、地下水、水利设施、水旱渍灾害状况 自然植被、人工植被、特种土宜植物 土壤质地、理化性质、土壤侵蚀、障碍因素
第二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之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第二章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重点: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含义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内容和指标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方法
难点:
采用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分析方法进行土地利 用现状的全面分析。
熟悉:
如何撰写土地利用现状分析报告
1
几个思考、回顾的问题?

工程地质常用分类表格

工程地质常用分类表格
颗粒仅个别有胶结
表面无变化
无粘着感
中砂
约有一半以上颗粒与砂糖或白菜籽相似
颗粒基本分散,部分胶结,一碰即散
表面偶有水印
无粘着感
细砂
大部分颗粒与粗玉米粉近似
颗粒有少数胶结,稍加碰击即散
表面有水印(翻浆)
偶有轻微粘着感
极细砂或粉砂
大部分颗粒近似石粉
颗粗大部分粘结,稍压即散
表面有显著翻浆现象
有轻微粘着感
细粒土野外鉴定表
土类
观察颗粒粗细
干燥时状态
湿润时状态
湿土用于搓滚
的情况
湿土用小刀切削
的情况
粘着程度
粘土
均质细粉末,看不见砂粒
坚硬土块很难用手捻碎,但用锤能打碎,碎块不会散落
粘塑的,滑腻的,极为粘手
很容易搓成直径细于0.5毫米的长条,易滚成小土球
切削面光滑,看不见砂粒,干时有光泽,有细狭条纹
湿土极易粘着于物体上(包括金属、玻璃),干燥后,不易剥大
内迭阶地
河流切割的深度达到基岩谷底而新堆积的阶地范围和厚度一次比一次小
嵌入阶地
后期河床比前一期河床下切要深,各级阶地具有不同高度的底座,阶地上为冲击物,阶地斜坡无基岩出露
埋藏阶地
地壳下降,早期阶地被新的冲击物或新的阶地所掩埋,阶地的结构复杂
砂土分类表
土名称
颗粒级配
粒径(毫米)
颗粒占全重的%
砾砂
粗砂
中砂
沿断层面分布,常切过岩
平行层面分布与上下岩层产状一致
基本与层面一致
产出形态
沿断层带作定向排列,但与层理不一致
有层理
有层理
胶结物质
钙质、硅质、铁质胶结,或断层泥充填

工程地质调查规范

工程地质调查规范

工程地质调查规范工程地质调查规范(1:50000)1.适用范围1.1 本标准规定了1∶50000工程地质调查的目的任务、基本要求、调查内容、设计编写、遥感解译、工程地质测绘、物探、钻探与山地工程、原位测试、室内试验、成果编制、审查验收等方面的要求。

1.2 本标准适用于1∶50000工程地质调查,其它比例尺的工程地质调查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标注日期的引用标准,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50218-2014 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 50585–2010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T50123-1999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 50266-1999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DZ/T0148-94 水文地质钻探规程DZ/T 0216-2014 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调查规范(1∶50000)DD2006-05地质信息元数据标准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工程地质条件Engineering geological conditions与人类工程活动有关的的地质要素的综合,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体类型及工程地质性质、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问题等要素。

3.2岩性综合体Lithology Complex在特定的大地构造及古地理条件下,形成的一套有成因联系的岩性类型组合。

3.3岩性类型Lithology Type由物质成分、结构构造相对均一的岩石所构成的岩石种类。

3.4土体工程地质层(组)Engineering Geology Layer of Soil Mass在同一地质时代、相同的成因条件下形成的一套物质组成和结构构造均一、工程特性指标相近的松散土层。

3.5工程地质问题Engineering geological problems与人类工程活动有关的地质问题,包括活动断裂、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沉降、地裂缝、地面塌陷、砂土液化、特殊性土问题等。

使用林地现状调查表

使用林地现状调查表

新柳南高速公路八分部塘黎取土场(临时用地)使用林地现状调查表上林县林源科技有限公司二〇二零年五月成果名称:新柳南高速公路八分部塘黎取土场(临时用地)使用林地现状调查表编制单位:上林县林源科技有限公司林业调查规划设计资质证书编号:丁20-155发证机关:中国林业工程建设协会法定代表人:苏世创项目负责人:苏世创 (工程师)报告编写:苏世创参加编制人员:上林县林源科技有限公司:苏世创、卢文杰、蓝凤娟、覃海函目录一、编制单位承诺书二、附表1.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因子调查表2.建设项目使用林地现状调查表三、附图1.新柳南高速公路八分部塘黎取土场(临时用地)区位置示意图2.新柳南高速公路八分部塘黎取土场(临时用地)用地红线图3.新柳南高速公路八分部塘黎取土场(临时用地)布局图4.新柳南高速公路八分部塘黎取土场(临时用地)使用林地与重点生态区域关系图5.新柳南高速公路八分部塘黎取土场(临时用地)使用林地红线范围拐点坐标图6.新柳南高速公路八分部塘黎取土场(临时用地)使用林地现状图四、附件1.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柳州经合山至南宁公路项目核准的批复》(桂发改交通〔2016〕1589 号);2.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关于柳州经合山至南宁公路工程建设用地预审的批复》(桂国土资预审〔2016〕102 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选字第 450000201600044 号);4.广西壮族自治区环境保护厅文件《广西壮族自治环境保护厅关于柳州经合山至南宁公路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桂环审〔2016〕156 号);5.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批准:《使用林地审核同意书》(林资许准〔2019〕183号);6. 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部关于柳州经合山至南宁公路项目建设用地预审意见的复函》(自然资预审子〔2019〕155号)。

承诺书受用地单位的委托,上林县林源科技有限公司负责《新柳南高速公路八分部塘黎取土场(临时用地)使用林地现状调查表》的编写工作。

土地确权登记有关表格填报说明(土流网总结)

土地确权登记有关表格填报说明(土流网总结)

土地确权登记有关表格填报说明一、发包方调查表(一)填写要求a)发包方调查表为发包方调查过程中现场填写的表格,每个发包方填写一份。

b)表中各栏目应填写齐全,不应空项。

确属不填或空白的栏目,使用“/”符号填充。

c)文字内容一律使用蓝、黑钢笔或黑色签字笔填写,不得使用铅笔、圆珠笔等不利于档案保存的笔填写。

填写文字应清晰易辨,一律采用国家标准文字,不得使用谐音字、国家未批准的简化字或缩写名称。

d)发包方调查表分发包方信息、调查记事、审核意见三部分,各部分以粗实线进行区隔。

(二)填写方法a)发包方名称:填写农村土地发包方的全称,以发包方所在乡镇的名称开始,填至乡镇、村(组)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具体名称。

b)发包方编码:填写按 NY/T 2538编定的发包方编码。

c)发包方负责人姓名/联系电话:填写发包方当前负责人的姓名、联系电话和(或)手机号码。

d)发包方负责人地址/邮政编码:填写发包方负责人的通讯地址及对应的邮政编码。

e)发包方负责人证件类型/证件号码:选择负责人证件类型,在对应证件类型前画“√”标识,填写相应证件类型的证件号码。

选择“其他证件类型的,需注明证件类型的具体名称,填写相应证件类型的证件号码。

f)调查记事/调查员:记录发包方调查中需要说明的事项,包括:1)发包方及其负责人的变更情况;2)农村土地所有权情况〔国家所有、集体所有(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村民小组所有)〕;3)农村土地发包情况;4)其他需要说明的情况。

由全体调查员签名或盖章确认。

g)审核意见/审核人:审核人对调查结果进行全面审核,如无问题,填写“合格”。

如发现问题,应填写“不合格”,指明错误所在并提出处理意见。

审核人签字或盖章确认。

h)日期:以阿拉伯数字填写调查日期,年份应填写完整年份。

二、承包方调查表(一)填写要求a)承包方调查表为承包方调查过程中现场填写的表格,每个承包方填写一份。

b)表中各栏目应填写齐全,不应空项。

确属不填或空白的栏目,使用“/”符号填充。

土地利用变更调查

土地利用变更调查

1亩
2.5-5米(含)
3亩
5-10米(含)
10亩
二、国家下发成果内容
我省去年的变更调查监测影像类型主要有RapidEye(5m) 、SPOT5(2.5m)和IKONOS(亚米)。IKONOS影像主要用于长沙 、株洲、湘潭、衡阳、邵阳、岳阳、常德7市市本级,分辨 率在1米左右。
二、国家下发成果内容
三、调查方法及技术要求
(12)由于大型工程的需要,临时建设的工棚、 活动板房、堆料场、构件厂、搅拌站等取得合法手续 的临时性用地,保留原地类,可不变更为建设用地。
(13)在耕地上修建简易温室、塑料大棚或农作 物被地膜覆盖的,还应按耕地调查,不能变更为设施 农用地。
三、调查方法及技术要求
(14)在农用地上修建具有较正规固定设施,如日 光温室、大型温室、水产养殖建筑物、畜禽舍建筑物, 用于工厂化作物栽培、水产养殖、畜禽养殖的土地, 应变更为设施农用地。
三、调查方法及技术要求
(7)对于实地已经建设的土地置换、增减挂钩等 项目用地,如当年仍未依法依规取得土地置换、增加 挂钩等用地批准文件,应按照实地现状调查为建设用 地,属性标注为“本年未批先建”(W)。县级应提供 完整的一增一减部分的资料。
(8)建设项目施工和地质勘查需要临时使用国有 土地或者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已依法办理临时用 地手续的,不进行变更,维持原地类。
三调查方法及技术要求五县级提供给技术单位入库的成果1外业调查底图2遥感监测图斑信息核实记录表3土地变更调查记录表4建设用地审批红线及审批单扫描件5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相关图件及验收文件6其他证明材料7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分析报告二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方法六数据库更新在外业调查的基础上应用mapgis农村土地调查管理系统对上年度县级土地调查数据库中变化部分的图形和属性进行变更生成本年度土地调查数据库及更新数据包按照国家统一的数据库质量检查要求逐级检查上报

219368763_农用地土壤污染调查中采样和布点方法

219368763_农用地土壤污染调查中采样和布点方法
位农作物要尽可能与历史采样点农作物相一致ꎬ 同时
要兼顾土壤类型及种植面积、 农户、 合作社等因素ꎮ
依据各县 ( 市、 区) 曾开展的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质
量相关监测与调查为基础ꎬ “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
普查” 监测点位 (2012—2015)ꎬ “主要农产品产地土壤-
而且划分的层次和标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ꎬ
3 5 遥感数据的布点方法
随着遥感 ( remote sensingꎬ RS) 、 地理信息系统
形成耕地质量等级调查点位图ꎮ 当采样区域图斑数量
(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或 Geo - Information sys ̄
GIS 软件中进行现状图叠加ꎬ 形成评价单元 [4] ꎮ 可以
样点位代表面积进行选择采样方法ꎮ 如在蔬菜、 果品
意义ꎮ
的收获期采样ꎬ 采样方式主要采用棋盘法ꎻ 如需打环
4 农用地采样方法
刀ꎬ 需注意取土的位置ꎻ 另外ꎬ 对于污水灌溉或受污
染的水灌溉的土壤取样ꎬ 一般采用对角 线 法 布 点 采
应了解采样地块农业生产情况ꎬ 根据布点原则确
定是否符合布点要求ꎬ 用 GPS 定位仪进行定位ꎬ 与以
最常用的采样方法之一ꎮ 其原理是将整个调查区域划
则上要进行布点ꎮ 布点要兼顾行政区划、 土壤类型、
土地利用、 管理水平、 点 位 已 有 信 息 的 完 整 性 等 因
素ꎬ 覆盖所有农业县 ( 区、 市、 旗、 场) 和主要土壤
类型ꎬ 根据种植作物种类、 产量水平、 梯田化水平等
因素的不同ꎬ 并与耕地质量区域评价样点、 测土配方
从数据库采样点分布上看ꎬ 很多农用地采样点分
布缺少规律性ꎬ 布点不科学性ꎬ 点位与点位之间相关

测土配方施肥野外调查表格填写

测土配方施肥野外调查表格填写

测土配方施肥野外调查表格填写一、测土配方施肥采样地块基本情况调查表格填写测土配方施肥野外调查有两个表格要填写,一是“采样地块基本情况调查表(见表1),二是“农户施肥情况调查表(见表3)。

首先讲表1的填写。

表1 测土配方施肥采样地块基本情况调查表统一编写:调查组号:采样序号:采样目的:采样日期:上次采样日期:(一)编号与采样日期1、统一编号共19位数:采样点邮编6位;采样目的标示1位,采用字母(G:一般农化样;E:试验田基础样;D:示范田基础样;F:农户调查样;T:其他样品);采样时间日期(年、月、日)8位(如2007 11 23);采样组1位,用字母表示,如A、B、C、D;采样顺序号3位(不足3位的前面补“0”)。

以宁乡县第1采样小组于2006年9月7日在历经铺采的12号样点为例,编号为:410600G20060907A012。

2、调查组号以县为单位分若干个采样小组,从1组起,统一用英文字母“A、B、C……”表示。

3、采样序号以乡镇为单位的采样顺序编号,3位数,不足3位,前面补“0”。

4、采样目的分为一般农化样、试验田基础样、示范田基础样、农户调查样、其他样品。

5、采样日期当日采样日期,10位数,如“2005-09-09”即指2005年9月9日采样,年月日之间用“短横”隔开。

6、上次采样日期距本次采样最近的一次,如果没有采过样的,填写第二次土壤普查剖面表记载的时间,填写方法同“5”。

(二)地理位置1、省(市)名称采样点所在省或相当于省的行政区划名称,用全称。

2、地(市、州)名称采样点所在地市或相当于地市的行政区划名称,用全称。

3、县(旗)名称采样点所在县或相当于县的行政区划名称,用全称。

4、乡(镇)名称采样点所在乡或相当于乡的行政区划名称,用全称。

5、村组名称采样点所在村或相当于村的行政区划名称,用全称。

6、邮政编码采样点所在乡村的邮政编码。

7、农户名称调查地块承包户户主姓名。

8、地块名称指农田单个丘块的名称,田园化地区可用第几行第几丘表示9、农户电话指调查地块农户的电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征(组)的基本情况
土地总面积
公顷
耕地
公顷
基本农田
公顷
农业人口

劳动力

征用土地总面积
公顷
其中
耕地
公顷
基本农田
公顷
耕地(公顷)
人均耕地(亩)
劳均耕地(亩)
征前
征后
征用耕地
名称
面积
(公顷)
前三年平均产值
(万元/公顷)
灌溉水田
望天田
水浇地
旱地
菜地
合计
征 用 其他土地
名称
面 积
(公顷)
前三年平均产值
(万元/公顷)
林 地
园 地
牧 草 地
交 通 用 地
村庄工矿用地
水 域
未 利 用 土 地
征 用 土 地 涉 及
农业承包户

安置农业人口

安置劳动力

地 上 附 着 物
房屋 平方厘米
树木 棵
备 注
填表责任人: 审核责任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