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熔化和凝固
八年级物理复习知识点:熔化和凝固
八年级物理复习知识点:熔化和凝固
八年级物理复习知识点:熔化和凝固
熔化和凝固: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1、物质熔化时要吸热;凝固时要放热;
2、熔化和凝固是可逆的两物态变化过程;
3、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1)晶体:熔化时有固定温度(熔点)的物质;非晶体:熔化时没有固定温度的物质;
(2)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晶体有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4、晶体熔化的条件:
(1)温度到达熔点;(2)继续汲取热量;
5、晶体凝固的条件:(1)温度到达凝固点;(2)继续放热;
6、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7、晶体的熔化、凝固曲线:
(1)AB段物体为固体,吸热温度升高;
(2)B点为固态,物体温度到达熔点(50℃),开始熔化;
(3)BC物体股、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
(4)C点为液态,温度仍为50℃,物体刚好熔化完毕;
(5)CD为液态,物体吸热、温度升高;
(6)DE为液态,物体放热、温度降低;
(7)E点位液态,物体温度到达凝固点(50℃),开始凝固;
(8)EF段为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
(9)F点为固态,凝固完毕,温度为50℃;
(10)FG段位固态,物体放热温度降低;
注意:
1、物质熔化和凝固所用时间不肯定相同,这与具体条件有关;
2、热量只能从温度高的物体传给温度低的物体,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存在温度差;
初二物理熔化和凝固知识点
初二物理熔化和凝固知识点
熔化和凝固是物质在温度变化下发生的两种状态转变。熔化是指物质从固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而凝固则是物质从液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这两个过程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冰块融化成水,熔蜡变成液体等。
熔化是物质由固态向液态的转变过程。当物质受热后,其分子内部的相互作用力逐渐减弱,分子之间的距离增大。当温度达到物质的熔点时,物质的分子可以克服相互作用力,开始自由移动。这时,物质的形态由固态转变为液态。熔化的过程是一个渐进过程,不同物质的熔点各不相同。
凝固是物质由液态向固态的转变过程。当物质受冷后,其分子内部的相互作用力逐渐增强,分子之间的距离逐渐缩小。当温度降低到物质的凝固点时,物质的分子无法克服相互作用力,开始重新排列成有序的结构。这时,物质的形态由液态转变为固态。凝固的过程也是一个渐进过程,不同物质的凝固点各不相同。
熔化和凝固是相互关联的过程。当物质受热熔化后,如果继续加热,其温度会上升,直到达到物质的沸点,就会发生沸腾,从液态转变为气态。而当物质受冷凝固后,如果继续降温,其温度会下降,直到达到物质的冰点,就会发生冰冻,从液态转变为固态。
熔化和凝固是由温度变化引起的状态转变。温度的升高会使物质的
分子动能增加,分子活动加剧,相互间的距离增大,物质由固态转变为液态。而温度的降低则会使物质的分子动能减小,分子活动减弱,相互间的距离缩小,物质由液态转变为固态。
熔化和凝固是物质性质的重要表现。不同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各不相同,这是由物质的分子结构和相互作用力决定的。例如,金属具有较高的熔点和凝固点,因为金属的分子间有很强的金属键相互作用力。而非金属元素如氧、氮等则具有较低的熔点和凝固点,因为它们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较弱。
八年级物理上册《熔化和凝固》知识点汇总
八年级物理上册《熔化和凝固》知识点汇总
八年级物理上册《熔化和凝固》知识点汇总
知识点
物态变化
1、物态变化:物质各种状态间的变化叫做物态变化。
2、水的三种状态及三种状态间的转化:
1、固态、液态、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在常温下呈现固态的物体一般称固体,如:钢铁、食盐等;
在常温下呈现液态的物质,一般称为液体,如:水、酒精等;
在常温下呈现气态的物质,一般称为气体,如:氧气、二氧化碳等。
2、自然界中的物质通常情况下都有三种状态,
如:常温下铁是固态,加热至 1535℃时变成液态;加热至 2750℃时,变成气态。
熔化和凝固
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熔化要吸热。
2、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凝固要放热。
3、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1)实验器材:酒精灯、烧杯、石棉网、试管、温度计、火柴、搅拌器、三脚架、钟表
(2)实验药品:海波(硫代硫酸钠)、松香
(3)实验装置:
(6)海波、松香熔化图象:
(7)分析论证:
从描绘出的图象容易看出,海波经过缓慢加热,温度逐渐升高;
当温度达到48℃时,海波开始熔化,在熔化过程中,虽然继续加热,但海波的温度保持不变直到全部熔化后,温度才继续上升。
松香的熔化过程则不同。
由图象可看出,随着不断加热,松香的温度逐渐升高,在此过程中,蜂蜡由硬变软,最后熔化成液体。
熔点和凝固点
01、晶体与非晶体
(1)晶体: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却保持不变,这类固体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如:冰、海波、各种金属。
(2)非晶体: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苏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熔化和凝固(基础)知识讲解
熔化和凝固(基础)
审稿:
【学习目标】
1. 知道熔化过程要吸热,凝固过程要放热;
2. 知道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3. 理解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
4. 掌握熔化和凝固过程的温度时间图象;
5. 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图象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
6.了解熔化、凝固在我们生产和生活的应用。
【要点梳理】
要点一、熔化和凝固
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熔化要吸热。
2.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凝固要放热。
要点诠释:
要点二、探究固体熔化的特点【高清课堂:《熔化凝固》】
1.实验器材:酒精灯、烧杯、石棉网、试管、温度计、火柴、搅拌器、三脚架、钟表2.实验药品:冰、蜡烛
3.实验装置:
4.实验内容:
(1)观察冰熔化时的现象?
(2)每隔半分钟记录一次冰的温度。
(3)当冰开始熔化后继续加热温度是否升高?如果停止加热还能继续熔化吗?(4)用记录的数据描点作图。
5.表格:
t/min 0 0.5 1 1.5 2 ……
T冰/℃
冰的状态
T蜡烛/℃
蜡烛的状态
6.冰、蜡烛熔化图象:
7.分析论证:
冰在熔化之前温度逐渐上升,到0℃时冰开始熔化,熔化过程吸热但温度保持在0℃不变,直到冰块全部熔化成0℃水后,继续吸热,水温上升。冰的熔化曲线中平行于时间轴部分表示的意义:冰在熔化过程中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平行于时间轴一段所对应的温度值,即为冰的熔点0℃。
要点诠释:
(1)冰熔化过程中的特点:
(2)在标准大气压下,冰的熔点是0℃。
(3)冰熔化的条件是:①达到熔点②继续吸热。
要点三、熔点和凝固点
1.晶体与非晶体:
八年级物理上册3.2熔化和凝固知识点与考点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3.2熔化与凝固
1.物态变化:物质在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叫物态变化。固态、液态、气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物质以什么状态存在,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2.物态变化伴随能量变化:物态变化时伴随热量的传递,其变化规律如图所示。
3.熔化:(1)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熔化;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
(2)熔化过程的特点:物质熔化时要吸收热量;对晶体来说,熔化时固、液共存,物质温度不变。
(3)晶体熔化的条件:1)温度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
4.凝固:(1)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熔化和凝固是可逆的两各物态变化过程。
(2)凝固过程的特点:固、液共存,物质凝固时要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3)凝固点:晶体凝固时的温度叫凝固点,同种物质的熔点、凝固点相同。
(4)凝固的条件:1)达到凝固点,2)继续放热。
5.晶体和非晶体:固体可分为警惕和非晶体。
(1)晶体:熔化时有固定熔点的物质;非晶体:熔化时没有固定熔点的物质。
(2)晶体和非晶体的根本区别是:晶体有熔点(熔化时温度不变继续吸热),非晶体没有熔点(熔化时温度升高,继续吸热)。
1.熔化与凝固
物态变化包括熔化与凝固、汽化与液化、升华与凝华,物态变化在中考试卷中占据一定的比例,是中考物理试卷中的必考题;当然,熔化与凝固也是经常考查的内容。纵观各地中考考纲和近三年考卷来看,对物态变化的考查基于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常见物态现象分析和生活中物态变化的解释的考查。此部分考题平均考点概览
知识点精析
分值在5~6分左右,常考题型有选择题(一个考题,分值以2分居多)、填空题(一个考题,分值以2~3分居多)、实验探究题(一个考题,分值一般为3~6分),也曾出现过简答或对物态变化现象的解释等题型,其中实验探究题分值稍高。
八年级物理熔化和凝固ppt课件
A.继续熔化
B.继续凝固
C.既不熔化也不凝固
D.无法判断
7 如图所示,把装有碎冰块的试管
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然后对烧杯底
部缓缓加热,当烧杯内的冰块熔化一半
时,试管里的冰块将( )
A.全部熔化
B.不熔化
C.熔化一半
D.开始熔化
2克0℃的冰和1000克、0℃的水混合,设混合过程中与外界 不发生热量交换,则 [ ]
4 图所示是-10℃的冰块受热后,冰块在溶解过程中温度
随时间变化的图象。(1)开始加热的最初5分钟内冰块是
态。
(2)5—15分钟内冰块逐渐
,是
与
共存。(3)到20分钟时,冰全部变
成
℃的水了
5 在气温-20℃的冬天,河面上冰的上表面 温度是_____℃,冰的下表面温度是___℃
6 把冰水混合物放到一个-2℃的房间里,它将:
自然界中的松香、沥青、玻璃等都是非晶体。
常见的晶体: 各种金属、冰、水晶、食盐、 萘、海波等。
常见的非晶体: 沥青、石蜡、松香、玻璃Leabharlann Baidu。
液体凝固成晶体规律
1、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不变,这个温度叫做 凝固点;
2、凝固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3、只有达到一定温度时才开始凝固; 4、凝固过程放热。 5、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3.2节熔化和凝固》(课件)
点即为临界点。
蜂蜡的熔化图像
非晶体熔化时没有固定的凝固点。
7、晶体与非晶体的比较
熔化规律 晶体 非晶体
凝固规律
晶体
非晶体
不 有熔点 无熔点 有凝固点 无凝固点
同 熔化时固 熔化时先 凝固时固 凝固时无固 液共存 软后稀 液共存 液共存态
相
吸收热量
同
放出热量
物质
金刚石 钨 铁 钢
灰铸铁 铜
几种晶体的熔点/ ℃
时间/分 0 1 2 3
4…8
9 10 11 12
温度/℃ 40 44 46 48 48 48 48 48 49 52 56
物质状态 固 固 固 固液 固液 固液 固液 固液 液 液 液
时间/分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温度/℃ 60 60.3 61.8 62.4 63.8 65.3 66.8 68.8 71 74 76
60 0A 2 4 6 8 10 12 14
该点即为临界点。
蜂蜡的熔化图像
非晶体熔化时没有固定的熔点。
6、非晶体凝固特点
温度/℃
75 E
非晶体在凝固时温度在 逐渐下降,F 点以上为
70 F
液态温度在下降, F点 以下为稠状,温度在下
65
G
降, 稠状由稀逐渐变密,
H 时间/分 最后全部变成固态,该
初二物理熔化和凝固知识点
初二物理熔化和凝固知识点
熔化和凝固是物质在温度变化下发生的两种相变现象。熔化是指物质从固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而凝固则是指物质从液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这两种相变现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冰块融化成水,熔蜡后再凝固成蜡烛等等。
熔化和凝固的知识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熔化和凝固的温度:
物质的熔化温度是指物质从固态转变为液态的温度,而凝固温度则是指物质从液态转变为固态的温度。不同物质的熔化温度和凝固温度是不同的,这是由物质的性质决定的。例如,水的熔化温度是0摄氏度,凝固温度也是0摄氏度,而铁的熔化温度是1535摄氏度,凝固温度也是1535摄氏度。
2. 熔化和凝固的热量变化:
物质在熔化和凝固的过程中需要吸收或释放热量。熔化过程中,物质吸收的热量称为熔化热,凝固过程中,物质释放的热量称为凝固热。熔化热和凝固热的数值相等,且大小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一般来说,熔化热和凝固热都是正值,表示物质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3. 影响熔化和凝固的因素:
熔化和凝固的过程受到温度、压强和物质本身性质的影响。温度越
高,物质熔化的速度越快;温度越低,物质凝固的速度越快。压强对熔化和凝固的影响也很重要,高压下物质的熔化温度会升高,凝固温度会降低。物质本身的性质也会影响熔化和凝固,比如有些物质容易熔化,而有些物质则不容易熔化。
4. 熔化和凝固的应用:
熔化和凝固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工业生产中,通过熔化和凝固可以制备各种金属和合金;在冶炼过程中,通过熔化和凝固可以分离出杂质;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利用熔化和凝固来制作食物、制作手工艺品等。
八年级物理物态变化第二节熔化与凝固最全笔记
熔化和凝固
知识点一、物态变化
1、物态
物质的聚集状态叫做物态。物态通常有三种:固态、液态和气态。在常温下呈现固态的物质,一般称之为固体,例如钢铁、食盐等;在常温下呈现液态的物质,一般称之为液体,例如水、酒精等;在常温下呈现气态的物质,一般称之为气体,例如氢气、氧气等。
2、实验探究:物质的三态变化
将冰放入水壶中,然后加热,观察冰的变化。
在加热过程中你会看到水壶中的冰块逐渐减少,水逐渐增多,最后水壶中的冰全部变成水,再继续加热,可以观察到水壶中的水开始沸腾,并且水会变得越来越少,戴上手套,并拿着勺子靠近壶嘴,可观察到水蒸气又能变成水;再将水放入冰箱中,水还能冻成冰。
探究归纳:物质会在固态、液态、气态三种物态之间变化。
物质各种状态间的变化叫做物态变化。
知识点二、熔化和凝固
1
现象特点
春天,冰雪消融物质都是从固
态变成了液态
夏天,从冰箱中拿出的冰棍儿化了
加热沥青、石蜡时,沥青、石蜡会慢慢变软,最后变成液态
冬天,小河里的水结冰物质都是从液
态变成了固态
把加热熔化后的石蜡倒入玩具模子,冷却后做出各种各样的玩具
铁水冷却后变成钢铁
探究归纳:物质能够从固态变成液态,也能够从液态变成固态。
2、熔化和凝固的概念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3、实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提出问题:不同物质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相同吗?
猜想和假设:熔化过程中一定要加热,所以温度可能是不断上升的。
设计并进行实验:我们利用海波和石蜡进行实验探究。
①用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在两个分别盛有海波和石蜡的试管中各插入一支
初二物理知识点归纳:熔化和凝固
初二物理知识点归纳:熔化和凝固
初二物理知识点归纳:熔化和凝固
说明1本知识点是重点。
说明2本知识点是难点。
说明3知道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和熔点和凝固点的概念,掌握熔化和凝固的曲线的物理意义。
说明4本知识点的预备知识点是物态变化。
说明5本知识点主要讲述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和熔点和凝固点的概念,以及熔化和凝固的曲线的物理意义,它是研究热学的重要的知识点。核心知识
规则1:熔化和凝固的概念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做凝固。
实验用图4-7所示的装置观察熔化现象。同时观察海波(或冰)、松香的熔化。注意观察状态变化过程,并且每隔半分或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直到全部熔化后再过几分钟为止。
(图4-7)
照下图那样,在方格纸上画一根横轴表示时间,画一根纵轴表示温度,出各个时刻所记录的物质的,温度然后且平滑曲线把这些点连接起来,得到熔化图象。
规则2:凝固曲线
从实验得到,液体在冷却中凝固成晶体的图象如下图甲所示,它表明
晶体有一定的凝固温度,温度叫做凝固点,而且同一物质的凝固点跟它的熔点相同。液体在冷却中凝固成非晶体的图象如下图乙所示,它随着温度降低,逐渐变稠、变黏、变硬,最后成为固体。
规则3:熔点和凝固点
固体分晶体和非晶体两类。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明矾、萘、各种金属都是晶体。松香、玻璃、蜂蜡、沥青都是非晶体。
晶体和非晶体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晶体都有一定的熔化温度,叫做熔点,非晶体没有一定的凝固点。
规则4:熔化吸热和凝固放热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虽然温度不变,但是必须继续加热,熔化过程才能完成,这表明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吸热。反过来,液体在凝过程中也要吸热或放热,但是温度改变。
八年级物理下册《熔化与凝固》知识点汇总
八年级物理下册《熔化与凝固》知识点汇总
八年级物理下册《熔化与凝固》知识点汇总
熔化和凝固
一、知识要点
1、物态变化
通常情况下,物质存在的形态有固态、液态和气态。物质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样变化称为物态变化。
2、固体的分类
(1)晶体: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熔点)。如海波、冰、食盐、萘、石英、各种金属等。
(2)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无熔点)。如蜡、松香、玻璃、沥青等。注:判断晶体和非晶体的关键是,看物体有没有固定的熔点,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而非晶体没有,初中考得最多的非晶体是:玻璃、蜡烛的蜡。
3、熔化【重点】
(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熔化的过程需要吸热。注:融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比如冰化成水这个过程,我们说冰在融化,这个过程是吸热过程,好比冰需要吸收热量才能融化一样。
(2)熔化现象:春天“冰雪消融”,炼钢炉中将铁化成“铁水”。
(3)熔化规律:
①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②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要不断地吸热,且温度不断升高。
例:晶体的熔化图像(ABCD段)和晶体的凝固图像(DEFG)
分析:
AB:固态(吸热升温)
BC:固液共存(熔化过程,温度不变,继续吸热)CD:液态(吸热升温) DE:液态(放热降温)
EF:固液共存(凝固过程,温度不变,继续放热)FG:固态(放热降温) 该图说明:①该物质是晶体。②晶体的熔点等于凝固点。③该物质熔化和凝固过程温度都不变。
(4)晶体熔化必要条件:温度达到熔点、不断吸热。
(5)有关晶体熔点(凝固点)知识:
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第2节熔化和凝固
提出问题:不同物质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熔化过程中,温 度的变化规律相同吗?
猜想假设:熔化过程中一定要加热,所以物质一定要吸 收热量。这时温度可能也是不断上升的。
设计实验:(1)了解实验装置,如何使用酒精灯和温 度计。
(2)明确步骤。
进行实验: (1)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2) 探究石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3)记录数据。
晶体熔化和凝固过程:
温度(℃)
(固液共存)
吸热温度不变
固态
熔点 0
B
(凝固点)
C
吸热升温
D
吸热升温 (液态)
液态
(固态)
A 2 4 6 8 10 12 14 时间/分
冰的熔化曲线
海波的熔化图象
t/℃
蜂蜡的熔化图象
t/℃
D
固液共存 液态
48
BC
1.图为物质凝固时的温 度变化曲线。图中EF、FG、 GH各段表示温度怎样变化? 物质处于什么状态?
(1)EF段温度 逐渐下降 ,物质处于 液态 ;
(2)FG段温度 保持不变 , 物质处于 液态和固态 ; (固液共存态)
(3)GH段温度 逐渐下降 ,物质处于 固态 。
2.黑龙江北部的漠河镇 气温曾经达到过-52.3℃, 这时还能使用水银温度计吗?
八年级物理“熔化和凝固”教学设计
八年级物理“熔化和凝固”教学设计
一、教学背景
本次教学设计针对八年级物理“熔化和凝固”这一主题,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物质在不同环境下的状态变化以及如何控制物质状态的变化。在日常生活中,熔化和凝固作为物质状态变化的两个重要过程,具有广泛应用,对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未来学习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物质的状态变化过程及其原理,理解熔化、凝固的定义和区别。
2.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和操作掌握熔化、凝固过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通过实践掌握控制物质状态变化的方法,培养实验探究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促进学习态度、能力的全面发展。
三、教学内容
1.物质的状态变化
2.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及特征
3.熔化和凝固的原理和影响因素
1. 教学导入
通过问题导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
•空气、水和铁等物质在不同的环境下表现出哪些不同的状态?
•大部分固体的形状和体积是固定的,但如果在相应的环境条件下,它们的形状和体积会发生变化,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2. 知识讲解及实验演示
•通过PPT展示,讲解物质状态变化的概念和特征,引导学生理解固体、液体、气体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参考相关教材,让学生了解熔化和凝固的定义和特征,并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身体验熔化和凝固过程。
3. 学生实验
学生按照教师布置的实验操作流程,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开展熔化和凝固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测量、记录等方式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和归纳。
4. 教学总结
通过课堂讲解、实验演示、学生实验等环节,对本次课程所涉及的知识和实践
八年级物理-3.2熔化和凝固课件
探究石蜡凝固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时间/ 分 温度/ ℃
01 67 63
2 345 50 41 35 25
﹒﹒ 70 温度/℃
65
非晶体在 凝固过程中,
60
55
50 45 40
35 30 25
﹒
只要不断地 放热,温度
就不断地上
﹒ 升,没有固 ﹒ 定的凝固温 ﹒度。
200 1 2 3 4 5 6 时间/min
2、探究石蜡凝固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探究海波(硫代硫酸钠)凝固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探究:硫代硫酸钠(海波)熔化和凝固过程
时间/ 分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温度/ ℃ 42 44 46 47 48 48 48 48 48 48 49 50 52
时间/ 分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第三章 物态变化
熔化和凝固
学习目标
1、了解气体、液体和固体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 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可以相互转化 3、了解熔化和凝固的含义,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4、了解熔化和凝固曲线的物理意义
物态
物质各种状态间的变化
叫物态变化
冰雪消融
滴水成冰
水的状态发生什么变化?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
温度/℃
52
八上物理熔化和凝固讲解
八上物理熔化和凝固讲解
熔化和凝固是物质在温度变化下经历的两种相变过程。在八年级物理课程中,我们学习了熔化和凝固的基本概念和规律。本文将以八上物理的角度,对熔化和凝固进行详细讲解。
一、熔化
熔化是指物质由固态转变为液态的过程。当物质受到加热时,温度上升,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减弱,固态结构开始解体。当温度达到物质的熔点时,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完全消失,固体转变为液体。
在熔化过程中,物质的熔点是一个重要的参数。不同物质的熔点各不相同,这是由于物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的不同所决定的。对于相同的物质,熔点是一个固定的数值,不受物质的量的影响。
二、凝固
凝固是指物质由液态转变为固态的过程。当物质受到冷却时,温度下降,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强,液态结构开始重新形成。当温度降到物质的凝固点时,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完全建立,液体转变为固体。
与熔化类似,凝固过程中物质的凝固点也是一个固定的数值,不受物质的量的影响。
三、熔点和凝固点之间的关系
熔点和凝固点是物质相变的临界温度,它们之间是相等的。在物质的相变曲线上,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点,只是在温度变化的方向上,熔点是由固态到液态,而凝固点是由液态到固态。
四、熔化和凝固的影响因素
1. 温度:温度是影响熔化和凝固的主要因素。当温度升高时,物质的熔点也会相应增加,而当温度下降时,物质的凝固点也会相应降低。
2. 外界压强:外界压强对物质的熔化和凝固也有一定的影响。一般情况下,增加外界压强会提高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而减小外界压强则会降低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
3. 物质的纯度:纯度越高的物质,其熔点和凝固点也会越高。这是由于杂质会干扰物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而降低熔点和凝固点。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三章第二节熔化和凝固
蜡的温度/℃ 40 41 41.9 42.5 43.5 44.2
时间/min 6 7 8 9 10 … 海波的温度/℃ 48 48 48 48.5 49.5
蜡的温度/℃ 45 46 47.5 48.5 49.5
温度不断下降(非晶体)
凝固放热
反过来,凝固是熔 化的逆过程,液体在 凝固时要放热,放热 快凝固快,放热慢凝 固慢,不能放热凝固 停止。
北方的冬天,菜窖里放几桶水,这 是为什么?
水 放热 冰
放出的热量使菜窖 内的温度不会太低,菜 不致冻坏。
小结
➢基本概念
(1)熔化: 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2)凝固: 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3)晶体: 有一定熔化温度的固体。
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熔点——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固
体
晶体:具有一定熔化温度的物体
物
质
非晶体:没有一定熔化温度的物体
分
类
晶体和非晶体熔化规律
1、晶体熔化时温2、晶体熔化过程中
度不变;非晶体处在于固液共存状态3;、晶体和非晶
熔化过程中温度非始晶体熔化是一个熔软化时都要吸热
终在升高
化的过程
几种常见晶体 几种常见非晶体
➢熔化时都要吸热 ➢凝固时都要放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物态变化
苏州市相城区黄桥中学杨雪枫
第三节熔化和凝固
教学设计:
熔化和凝固现象在生活中常见,但熔化过程和凝固过程的规律,学生并不了解,所以本节采用实验来进行探究。在实验现象和测量记录的基础上分析研究,得出结论。这就要求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假设,做好试验,并学会用图像法研究物理量变化。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对有关现象作出解释,达到做中学、学以致用的目的。
教学目标要求:
1. 认知目标
⑴了解固体和液体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
⑵了解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
⑶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理解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
⑷理解晶体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2. 技能目标
⑴通过熔化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
⑵通过两个实验数据、图像比较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⑶能利用熔化吸热、凝固放热等知识解释简单现象,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⑴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感知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⑵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及施教策略
重点:对熔化过程中现象观察及结果分析
施教策略:让学生亲自做实验,获取感性知识;利用图像法可较为直观地分析得出熔化的特点。
2. 教学难点及突破方法
难点:冰和松香的熔化实验
克服方法:加强实验指导——在实验中观察要细致认真,即要注意杯中的冰及松香状态的变化,又要注意发生这些变化时温度计示数的变化。同时要注意几点:尽可能用纯净的碎冰;温度计玻璃泡要插入碎冰中间偏下位置,不要碰到杯底和杯壁;酒精灯火焰不能太大,应缓缓加热;最好能及时搅拌,使冰受热均匀;有条件应取0℃以下的冰。
教学方法:
讨论式学生探究式合作与交流
教学主要手段:
1. 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具体图像;
2. 运用学生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验中学会观察及对数据的处理方法,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学习兴趣。
教学用具准备:
蜡烛多媒体电脑铁架台石棉网酒精灯烧杯易拉罐温度计松香碎冰块
教学程序设计
作业布置
《物理课课练》P30 1 4 6 7
板书设计
§2.3熔化和凝固
熔化: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现象。
凝固: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现象。
一、熔化
1、融化特点:冰熔化时,温度不变,需要吸热;
松香熔化时,温度升高,需要吸热。
2、晶体:具有固定熔化温度的固体。
非晶体:没有固定熔化温度的固体。
3、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4、晶体熔化的必要条件:
⑴达到熔点;
⑵吸收热量(继续加热)。
二、凝固
1、凝固点:熔融态晶体凝固时的温度。
2、熔融态晶体凝固条件:
⑴达到凝固点;
⑵放热。
三、熔化、凝固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