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第六单元 整理和复习

合集下载

第六单元第9课时 整理与复习(课件)五年级数学上册 最新人教版

第六单元第9课时 整理与复习(课件)五年级数学上册 最新人教版

知识点5:不规则图形面积的估算
5.图中每个小方格的面积是1 cm²,阴影部分的
面积约是多少平方厘米? 方法一 数方格 S = 28满格+28不满格÷2 = 42(cm2)
1 2 3 4 7 8 9 10
28 1 2 5 6 3 4 11 27 5 6 7 8 9 10 12 26 11 12 13 14 15 16 13 25 1718 19 20 21 22 14
的面积。
也可把涂色部分看作中间
挖去一个长方形的梯形。
梯形:(4+8)×9÷2 = 54(m2) 长方形:4×2 = 8(m2)
涂色部分:54 - 8 = 46(m2) 答:涂色部分的面积大约是46 m2 。
9.如图是用手工纸剪的一棵小树,它的 面积是多少?(单位:cm )
这棵小树可分成一个三角形、两个 梯形和一个长方形。
方法四 添补成长方形
S长方形 = 12×10 = 120(cm2) S梯形 = (6+12)×(10−5)÷2
= 45(cm2) S = 120−45= 75(cm2)
组合图形的解法往往不止一种,解题时应综合分析, 尽量选用简便的方法计算。
知识点4: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
在实际生活中,有些图形是由几个简单的图形组合而成的。
利用公式进行计算时,先要找到相应的数值,再代 入公式计算,最后还要加上单位。
教材第102页第1题
S = ah÷2
S = ab
S = (a+b)h÷2
= 2.2×3.1÷2 = 2.5×1.8 = (36+14)×21÷2
= 3.41(m2)
= 4.5(dm2)
= 50×21÷2 = 525(m2)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范文(精选7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范文(精选7篇)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全册范文(精选7篇)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案篇一第一单元小数的乘法和除法教学内容:(机动3课时左右)1、小数乘法(9课时左右)2、小数除法(11课时左右)3、整理和复习(2课时左右)教学要求:1、使学生理解小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笔算和简单的口算。

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

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1、使学生掌握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2、能正确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能正确应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并能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4、会应用所学的运算定律及其性质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难点:1、在理解小数乘、除法的算理和算法的基础上,掌握确定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点位置和小数除法中商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2、会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1. 小数乘法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小数乘以整数。

(例1和“做一做”,练习—第1—4题。

)教学要求:1、使学生在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的基础上掌握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和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

3、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4、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练习,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小数乘以整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教学用具:放大的复习题表格一张(投影)。

教学过程:一、激发:1、填表。

(投影出示)因数壹五壹五0 壹五00 壹五000因数5 5 5 5积填得数后,引导学生观察:(1) 先从左往右观察因数、积的变化规律。

(2) 再从右往左观察因数、积的变化规律。

引导学生概括: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或)10倍、100倍、1000倍……积也(或10倍、100倍、1000倍……2、口答:壹五×5表示什么?整数乘法的意义是什么?3、引新:上学期我们学习了整数乘法的意义和积的变化规律,小数乘法是不是也有这样的规律呢?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这部分知识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小数乘法的知识,首先小数乘以整数。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6 整理和复习 -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6 整理和复习 - 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3.6 整理和复习 - 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整理和复习,巩固和加深对整数的认识,熟练掌握整数的运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重点:1. 整数的认识2. 整数的运算教学难点:1. 整数的运算方法2.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练习题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复习整数的认识,让学生回忆整数的概念、分类和性质。

2. 引导学生思考整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整数运算(15分钟)1. 复习整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让学生熟练掌握运算方法。

2. 引导学生运用运算律简化计算,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3. 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掌握整数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整数应用(15分钟)1. 出示例题,让学生运用整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整数知识。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加深对整数知识的理解。

2. 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课后作业(5分钟)1. 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整数知识。

2. 引导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整理和复习,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整数的认识,熟练掌握整数的运算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3. 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整数知识,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注重学生的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 整理和复习 名师教学教案 教学设计(1)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 整理和复习  名师教学教案 教学设计(1)

《小数除法的整理与复习》一、敎學内容义务敎育课程标准实验敎科书人敎版数學五年级上册第42-43页。

二、敎學目标1、进一步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计算小数除法,提高计算能力。

2、培养學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应用意识。

3、经历整理和反思小数除法的过程,培养學生比较、归纳等思维能力,养成总结反思和自主學习的习惯。

三、學情分析小数除法是學生在计算學习中的难题,學生在计算中会出现许多算理方面的错误,借助本节整理复习课的机会帮助學生查缺补漏,避免今后重复出现这样的错误。

此外,學生对梳理知识的方法认识还比较单一。

四、敎學重点熟练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五、敎學难点能结合实际情况灵活选用“四舍五入”“进一法”“去尾法”取商的近似数。

六、课前准备1. 敎具:课件;2. 學具:课堂练习题,學习卡;3. 分好小组,选好组长、记录员;4. 學生完成预习导學案。

七、敎學过程一、复习引入,全面展开师:同學们,咱们这个单元學习了小数除法。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整理与复习“小数除法”这个单元的知识。

师:在这个单元中,大家都學了有关小数除法的哪些知识点?學生汇报: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一个数除以小数、商的近似数、循环小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解决问题。

敎师提出要求:以上这些知识点是小数除法单元的主要知识点,这些知识点都需要注意什么?昨天老师让大家在家用表格、网络图或者知识树等形式表现出来了,现在请大家小组合作交流。

合作要求:1.四人为一组,交流自己的想法,并完善自己的成果。

2.汇报时,请说清楚每个知识点的内容和要注意的问题。

展示的學生的作品。

预设表格形式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小数除法的意义与整数除法的意义相同商的小数点一定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根据商不变的规律,把除数转化成整数再计算。

把被除数和除数同时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被除数的位数不够,用0补足。

求商的近似值用四舍五入的方法。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课件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课件

由一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 组成,分别计算出它们的面 积再求和。
20+3 =23(m²)
185×23 =4255(块) 答:一共需要4255块砖。
三、巩固反馈
4.有一台收割机,作业宽度是1.8 m。每小时行5 km,大约多少 小时可以收割完下边这块地?
先求出收割机每小时收割的面积
再求出这块地的面积 地的面积除以收割机每小时收割的面积
200 m 100 m
330 m
三、巩固反馈
5 km = 5000 m 1.8×5000 = 9000(m2) (200+330) × 100 ÷ 2 = 53000 ÷ 2 = 26500(m2) 26500 ÷ 9000 ≈ 3(小时) 答:大约3小时可以收割完这块地。
200 m 100 m
330 m
=10×6÷2 =30(cm2) 梯形的面积=(6+12)×5÷2 =18×5÷2 =45(cm2) 组合图形的面积=30+45=75(cm2)
二、知识应用
方法三:分的方法(2) 长方形+梯形 长方形的面积=6×5=30(cm2) 梯形的面积=(5+10)×(12-6)÷2
= 15×6÷2 = 45(cm2) 组合图形的面积=30+45=75(cm2)
5 整理和复习
复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并巩固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运用公式进行面积的计算。掌握各种平面 图形的面积公式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2.巩固利用分割、添补等求组合图形面积的方法。 3.通过对平面图形面积公式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强化学生转化的数学思想。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完善知识结构体系。 难点:掌握转化的数学思想,构建知识网络。

五年级数学(上),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

五年级数学(上),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
四、重要考点复习
(一)、填空。
1.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12㎝²,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是()㎝²
2. 用字母表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 )
3. 如果下图中长方形的面积是72㎝²,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²,三角形面积是( )㎝²,梯形的面积是( )㎝²。
4.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底也相等,三角形的高是16㎝,平行四边形的高是()㎝。
=(平行四边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底+三角形的底)×高÷2
=[平行四边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底+三角形的底)]×高÷2
=(梯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的上底+梯形的下底)×高÷2
=(上底+下底)×高÷2
方法四:
(1)、取梯形一条腰的中点,连接中点和上底的一个顶点,再延长与下底相交,然后把上面的三角形平移下来。
平移后梯形的面积等于三角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高等于梯形的高,底等于梯形的上底+下底,可得:
上底×高÷2+下底×高÷2
(上底+下底)×高÷2
方法三:从梯形上底的一个顶点向下底引一条与梯形的一条腰平行的线,把梯形分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如下图)
梯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的底×高+三角形的底×高÷2
=平行四边形的底×高×2÷2+三角形的底×高÷2
=(平行四边形的底×2+三角形的底)×高÷2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 高 ÷ 2
(2)、连接梯形两腰的中点,再把上面的梯形向下平移后拼在下面梯形的一边,使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如下图)。
梯形的面积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下底),高等于梯形高的一半,可得: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2023年整理——小学备考资料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小数乘法1、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先把小数扩大成整数;按整数乘法的法则算出积;再看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乘得的积小数位数不够时,就在积的前面用0来补足,再点小数点。

2、计算结果中,小数部分末尾的0要去掉,把小数化简。

3、规律: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大。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积比原来的数小。

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原来的数。

4、求近似数的方法有三种:⑴四舍五入法;⑵进一法;⑶去尾法。

5、计算钱数,保留两位小数,表示计算到分。

保留一位小数,表示计算到角。

6、小数四则运算顺序跟整数是一样的。

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7、运算定律和性质加法: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 减法:减法性质:a-b-c=a-(b+c)a-(b-c)=a-b+c乘法:乘法交换律:a×b=b×a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或(a-b)×c=a×c-b×c 除法:除法性质:a÷b÷c=a÷(b×c)第二单元位置1、用数对表示位置时,一般列数在前面,行数在后面。

第三单元小数除法1、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小数除以整数,按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

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

整数部分不够除,商0,点上小数点。

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2、小数除以小数的计算方法:先将除数和被除数扩大相同的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再按“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3、如果被除数的位数不够,在被除数的末尾用0补足。

4、在实际应用中,小数除法所得的商也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

数学五年级上册整理与复习教学反思

数学五年级上册整理与复习教学反思

数学五年级上册整理与复习教学反思
数学五年级上册整理与复习教学反思
今天,我上了一节复习课,复习课一直是困扰我的课型,我也知道,复习对学生的重要,但他们在反复做题中已对它厌倦了,为了改变这一状况,我决心把自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针对这一阶段的'内容制作一张《数学手抄报》。

《数学手抄报》分为四部分:知识仓储站、提示台、演示台、补给站四部分内容,其中知识仓储站是这一单元的知识点;提示台是这一单元易错的地方;演示台是根据知识点列举题型;补给站是对内容进行补充。

当早上我走进教室,学生马上围过来对我说手抄报怎么样了,我望着孩子仰起的小脸,和手中那一幅幅精美的手抄报我肯定的点点头,课上我以小组为单位,在小组内交流补充,再全班汇报展示,没想到效果出其的好,学生对这一单元内容知识点抓得牢,题型出得全,而且平时枯燥的复习课学生也愿意上了,看来这张手抄报真是解决了很大问题。

下课了,看这孩子们还在意犹未尽的讨论着,我发现这才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教学。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整理和复习》优质课说课稿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整理和复习》优质课说课稿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整理和复习》优质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整理和复习》这一单元,主要是对前面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和巩固。

内容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测量、概率和统计等。

本节课旨在通过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部分数学知识,但程度参差不齐。

在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对一些概念和运算规则的理解不够深入,导致在做题时出现错误。

此外,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缺乏条理性和逻辑性。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建立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对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测量、概率和统计等知识有一个全面、深入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整理和归纳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通过对所学知识的复习,使学生形成知识体系,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难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使学生在面对复杂问题时,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解答。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问答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回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知识梳理:引导学生对数的认识、数的运算、几何图形、测量、概率和统计等知识进行回顾,让学生自己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

3.案例分析: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题目,让学生进行分析、讨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总结提升: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和总结,使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5 整理和复习(1)-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5 整理和复习(1)-人教版

教案标题: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5 整理和复习(1)-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回顾和整理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包括分数、小数、四则运算、方程、图形等。

2. 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回顾和整理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 教学难点: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引导学生回顾和整理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

2. 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3.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数学知识。

4. 游戏教学法:通过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引导学生回顾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5分钟)学生自主回顾本学期所学的数学知识,整理知识点,形成知识体系。

3. 小组讨论(1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 情境教学(15分钟)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数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5. 游戏教学(1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6. 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课后作业1. 完成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2. 预习下节课的学习内容。

3. 完成课后练习题。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小组讨论、情境教学、游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继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小组讨论法在整理和复习中的应用小组讨论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五年级数学第六单元

五年级数学第六单元

五年级数学第六单元
一、知识点归纳总结
1. 分数的加法
(1) 同分母分数的加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加。

(2) 异分母分数的加法:先通分,变为同分母分数后再相加。

2. 分数的减法
(1) 同分母分数的减法:分母不变,分子相减。

(2) 异分母分数的减法:先通分,变为同分母分数后再相减。

3. 分数加减法的混合运算:遵循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

4. 带分数加减法: 带分数相加减,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分别相加减,再把所得的结果合并起来。

二、例题解析
例1:计算1/2 + 1/4 = ?
解析:两个分数有相同的分母,可以直接相加。

答案:3/4
例2:计算1/2 - 1/4 = ?
解析:两个分数有相同的分母,可以直接相减。

答案:1/4
例3:计算3/4 + 2/5 = ?
解析:两个分数分母不同,需要先通分再相加。

答案:19/20
例4:计算3/4 - 2/5 = ?
解析:两个分数分母不同,需要先通分再相减。

答案:7/20
例5:计算(1/2 + 1/4) ×3 = ?
解析:先进行括号内的运算,再进行乘法运算。

答案:9/4。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6单元《多边形的面积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6单元《多边形的面积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6单元《多边形的面积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多边形的面积整理和复习》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6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巩固和掌握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多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不同类型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以及多边形面积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多边形知识,对多边形的特征和分类有一定的了解。

学生在四年级学习了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简单图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具备了进一步学习多边形面积的基础。

但部分学生对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理解仍有一定难度,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巩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能够熟练运用多边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实践操作等环节,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多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及应用。

2.难点:理解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多边形面积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包括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实例分析等。

2.学习素材: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和练习题,用于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直尺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多边形实例,如足球场、自行车轮胎等,引导学生关注多边形的面积。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多边形的面积是如何计算的吗?”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材分析每个单元教材分析(共八个单元)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材分析每个单元教材分析(共八个单元)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材分析每个单元教材分析(共八个单元)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每个单元教材分析第一单元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简析本单元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计算、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及运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加减法,而小数的书写方式、进位规则均与整数相同。

因此,本单元的内容编排十分注意加强与整数乘法的联系,以便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方法,将整数乘法的经验迁移到小数乘法中。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四年级下册的研究中已经认识了小数,会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运算,并掌握了两位数乘两、三位数计算的方法,具备了研究本单元新知识的基础,而且教材十分重视学生的已有经验,通过利用常见的十进制计量单位元、角、分和长度单位厘米、分米、米,让学生了解小数乘法和整数乘法的联系,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将整数乘法的法则经验迁移到小数乘法中,为下面学生研究小数乘法和小数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打下坚实的基础,并让学生学会探求模式、发现规律,掌握算理,学会本单元的知识内容。

三、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掌握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

数学思考:能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应用转化和对比的方法,自主概括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关于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问题解决:能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方法(口算、估算或笔算)进行计算,鼓励学生独立探索,提倡策略的多样化。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认真思考、仔细计算、遇到问题主动交流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教学难点: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四、课时安排:11课时1.小数乘整数………………………………2课时2.小数乘小数………………………………2课时3.积的近似数………………………………1课时4.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2课时5.用小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3课时6.整理与复习………………………………1课时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教材分析一、单元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教学目标知识技能:结合具体情境认识行与列,初步理解数对的含义,能在具体情境中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并能在方格图上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教材分析及归纳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教材分析及归纳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多边形的面积》教材分析及归纳第6单元多边形的面积单元分析【教材分析】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包括: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和组合图形的面积四个部分。

它们的面积计算是在学生掌握了这些图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以未知向已知转化为基本方法开展学习的。

这是进一步学习圆的面积和立体图形的表面积的基础。

学习组合图形的面积安排在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计算之后,也是利用转化的数学思想,让学生把不规则的平面图形转化为规则的平面图形来计算,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并巩固了学生对各种平面图形的特征的认识及面积计算,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对空间观念和直观几何有了较为丰富的经验。

在学习本单元之前,他们在生活中积累了有关图形认识和图形测量的经验,再加上已经学习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特征以及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

为此,学习本单元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数、剪、拼、摆等操作活动中,完成对新知的构建。

所以引导学生利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在操作中学习新知是本单元教学的重要环节。

教师既要做好引导,又要注意不要包办代替,一定要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操作,切忌由教师带着做。

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动手操作能力,为接下来学习圆的面积作好铺垫。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地计算相应图形的面积;了解简单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数学思考:在推理公式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应用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经历计算公式的过程。

问题解决:能用有关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认真思考、比较、推理和概况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6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整理和复习》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6单元《多边形的面积 整理和复习》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6单元《多边形的面积整理和复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多边形的面积整理和复习》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6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巩固已学过的多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多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如何运用多边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方法,对多边形面积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实际应用中,部分学生可能会对多边形面积公式的灵活运用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灵活运用多边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复习和整理,提高学生对多边形面积公式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能够灵活运用多边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多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以及如何运用多边形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理解和掌握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2.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多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学会将多边形面积公式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包括多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实例分析等。

2.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多边形面积计算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几何图形模型,如正方形、三角形、梯形等,用于引导学生直观理解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如花园里的花坛、学校操场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形的面积如何计算。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复习计划(集合12篇)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复习计划(集合12篇)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复习计划(集合12篇)人教版五年级数学复习计划第1篇一、学生知识现状分析: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学生能认识轴对称图形,理解图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学生进一步认识了图形的旋转,探索图形旋转的特征和性质,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图形旋转90°。

初步能运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

部分学生在方格纸上画出连续多次旋转后图形,容易出现错误。

第二单元:因数与倍数学生掌握了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基本概念,知道因数与倍数等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掌握了2、3、5的倍数的特征。

少数学生混淆了因数与倍数、质数与合数等概念;虽然理解并掌握了2、3、5的倍数的特征,但在综合运用情况较差。

第三单元:长方体与正方体学生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以及它们的展开图,了解体积(容积)的意义及体积和容积单位,会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感受了每个单位的实际意义。

掌握了长方体、正方体的棱长和以及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少数学生没有理解表面积、体积等公式的算理,因此实际运用中不能准确使用公式进行计算;还有部分学生对某些实际生活中的特例(如:粉刷教室、游泳池贴瓷砖等)不注意观察实际生活现象,不能正确解题。

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学生理解了分数的意义,明确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认识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了带分数是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能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者整数;理解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会比较分数的大小;理解了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公倍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与最小公倍数,能比较熟练的进行通分和约分;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很多学生“量”、“率”不分;通分时找不到最小公倍数,导致在计算分数加减法时增加无谓的约分步骤;部分学生约分时没有约成最简分数; 部分学生不能灵活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第五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理解了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出结果。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5 整理和复习(1)-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5 整理和复习(1)-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6.5 整理和复习(1)-人教版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单元所学的知识点,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自信心。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表达和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和掌握本单元所学的知识点,包括:分数的乘除法、小数的乘除法、百分数的应用等。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和掌握分数、小数、百分数之间的关系,能够灵活运用。

2. 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1. 老师出示一些与本单元相关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本单元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新课1. 老师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所学的知识点,包括:分数的乘除法、小数的乘除法、百分数的应用等。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总结本单元的知识点,形成知识体系。

3. 老师针对学生总结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强调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巩固练习1. 老师出示一些与本单元相关的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2. 老师针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讲解,指导学生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四、课堂小结1. 学生分享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老师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布置课后作业。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了本单元所学的知识点,提高了数学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我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同时,我注重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分数、小数、百分数之间的关系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讲解。

小学数学人教版各年级教学内容分布情况整理(一张表看明白各年级学习重点)

小学数学人教版各年级教学内容分布情况整理(一张表看明白各年级学习重点)
【第八单元】总复习
【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体会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体会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及平面和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第三单元】分类与整理(按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用途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二年级上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用参照物度量物体的长度;用直尺度量物体的长度;画规定长度的线段)
【第二单元】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二) (不进位加、进位加、不退位减、退位减、加减混合、加减法估算)
【第九单元】总复习
【第二单元】位置(上下前后的认识;认识方位“左右”建立左右的标准;认识左右的相对性)
【第四单元】认识图形(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由立体图形的表面,抽象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一年级下
【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想加做减、破十;20以内退位减法表;20以内退位算式与数的比较大小)
【第十单元】总复习
【第二单元】观察物体(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具体位置;绘出物体的具体位置)
【第五单元】三角形(三角形的特性;角形的内角和;图形的拼组)
【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二)
【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 ——鸡兔同笼
五年级上
【第一单元】小数乘法(小数乘整数;小数乘小数;积的近似数;连乘、乘加、乘减;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培养一种观察的能力)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
二年级下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除法的初步认识、用2-6乘法口诀求商)
【第四单元】表内除法(二)(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解决问题)
【第五单元】混合运算
【第六单元】有余数的除法(除法竖式的书写形式及各部分的名称;有余数除法的意义及各部分名称;运用用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