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吉林中考语文专题复习文言文梳理21篇剩余篇目

合集下载

吉林省2020中考语文试题研究 课标文言文梳理21篇剩余篇目

吉林省2020中考语文试题研究 课标文言文梳理21篇剩余篇目

课标文言文梳理21篇剩余篇目第一篇《孟子》三则(其一)富贵不能淫版本导航:人教版:无知识梳理一、重点词语积累1. 通假字往之女家通,意思为2. 古今异义丈夫..之冠也古义:今义:女子的配偶3. 词类活用动词的使动用法(1)富贵不能淫.原意为惑乱,放纵,在文中意思为(2)贫贱不能移.原意为改变,在文中意思为(3)威武不能屈.原意为屈服,在文中意思为4. 一词多义(1)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得.志,与民由之(2)戒.之曰必敬必戒.(3)居.天下之广居居天下之广居.5. 重点实词(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诚:(2)一怒而诸侯惧.惧:(3)安居而天下熄.熄:(4)父命.之命:(5)往.之女家往:(6)必敬.必戒敬:(7)无违.夫子违:(8)以顺.为正.者顺:正:(9)与民由.之由:(10)独行..其道.独:行:道:二、内容探究1. 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2. 孟子对大丈夫阐述的精髓是什么?三、拓展延伸1. 孟子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请结合上面有关句子,谈谈你对大丈夫的理解。

2. 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自己大丈夫的标准,你肯定珍藏着许多大丈夫的名字,谈谈你所理解的大丈夫形象,请举例说明。

第二篇《庄子》一则(北冥有鱼)版本导航:人教版:无知识梳理一、重点词语积累1. 通假字(1)北冥有鱼通,意思为(2)其正色邪通,意思为2. 古今异义(1)怒.而飞古义:今义:生气,发怒(2)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古义:今义:泛指海上运输(3)天池..也古义:今义:高山湖泊名3. 词类活用(1)方位名词作状语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原意为方位名词,与“下”相对,在文中意思为(2)形容词作名词志怪.者也原意为奇怪,在文中意思为4. 一词多义去以六月息.者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5. 重点实词(1)其翼若垂.天之云垂:(2)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徙:(3)志.怪者也志:(4)水击.三千里击:(5)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抟:(6)去.以六月息者也去:二、内容探究1. 本文开头描述鲲鹏的形象及奋飞时的壮美气势与论述“逍遥游”有什么联系?2. “野马”“尘埃”的运动依靠什么?写它们有什么作用?第三篇《礼记》一则(虽有佳肴)版本导航:人教版:无知识梳理一、重点词语积累1. 通假字《兑命》曰通,意思为2. 古今异义教然后知困.古义:今义:困难;疲乏3. 词类活用形容词作名词弗学,不知其善.[F]也原意为好的,在文中意思为4. 重点实词(1)虽有嘉.肴嘉:(2)不知其旨.也旨:(3)虽有至道..至:道:(4)然后能自反.也反:(5)然后能自强.也强:(6)教学相长.也长:(7)学.学半学:二、内容探究1.文章以“弗食”“嘉肴”开篇,有什么作用?2.“教学相长”的结论在前面已经道明,课文最后《兑命》的一段话是否多余?3. 文章采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请你具体说说“教学相长”的原因。

吉林省长春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吉林省长春市2018年中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8年长春市初中毕业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本试本包括两道大题,共28道小题。

共6页。

全卷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试结来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准确地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 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照考试要求在答题卡上的指定区域内作答,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阅读(一)1. 名句积界与运用(1)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_。

(《论语·子罕》)(2)________,________。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3)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_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4)_________,________。

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5)杜甫在《春望》中写出战火连绵时盼望得到家人平安讯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6)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表示“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的“______,______”两句赋予山河以生命和情感,写出了潼关地势的险要。

(8)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表明自己虽仕途受挫却仍然要为国家奉献一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答案】(1). 匹夫不可夺志也(2). 采菊东篱下,(3). 悠然见南山。

(4). 日暮乡关何处是?(5). 烟波江上使人愁。

(6). 无可奈何花落去(7). 似曾相识燕归来(8). 烽火连三月(9). 家书抵万金。

(10). 醉翁之意不在酒,(11). 在乎山水之间也(12). 峰峦如聚,(13). 波涛如怒(14). 落红不是无情物,(15). 化作春泥更护花。

【解析】这是考查学生默写古诗文的能力。

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是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更不能丢字添字;第三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大意和基本内容。

吉林省中考语文试题研究 课标文言文梳理21篇剩余篇目

吉林省中考语文试题研究 课标文言文梳理21篇剩余篇目

课标文言文梳理21篇剩余篇目第一篇《孟子》三则(其一)富贵不能淫版本导航:人教版:无知识梳理一、重点词语积累1. 通假字往之女家通,意思为2. 古今异义丈夫..之冠也古义:今义:女子的配偶3. 词类活用动词的使动用法(1)富贵不能淫.原意为惑乱,放纵,在文中意思为(2)贫贱不能移.原意为改变,在文中意思为(3)威武不能屈.原意为屈服,在文中意思为4. 一词多义(1)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得.志,与民由之(2)戒.之曰必敬必戒.(3)居.天下之广居居天下之广居.5. 重点实词(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诚:(2)一怒而诸侯惧.惧:(3)安居而天下熄.熄:(4)父命.之命:(5)往.之女家往:(6)必敬.必戒敬:(7)无违.夫子违:(8)以顺.为正.者顺:正:(9)与民由.之由:(10)独行..其道.独:行:道:二、内容探究1. 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2. 孟子对大丈夫阐述的精髓是什么?三、拓展延伸1. 孟子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尽心上》)请结合上面有关句子,谈谈你对大丈夫的理解。

2. 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自己大丈夫的标准,你肯定珍藏着许多大丈夫的名字,谈谈你所理解的大丈夫形象,请举例说明。

第二篇《庄子》一则(北冥有鱼)版本导航:人教版:无知识梳理一、重点词语积累1. 通假字(1)北冥有鱼通,意思为(2)其正色邪通,意思为2. 古今异义(1)怒.而飞古义:今义:生气,发怒(2)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古义:今义:泛指海上运输(3)天池..也古义:今义:高山湖泊名3. 词类活用(1)方位名词作状语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原意为方位名词,与“下”相对,在文中意思为(2)形容词作名词志怪.者也原意为奇怪,在文中意思为4. 一词多义去以六月息.者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5. 重点实词(1)其翼若垂.天之云垂:(2)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徙:(3)志.怪者也志:(4)水击.三千里击:(5)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抟:(6)去.以六月息者也去:二、内容探究1. 本文开头描述鲲鹏的形象及奋飞时的壮美气势与论述“逍遥游”有什么联系?2. “野马”“尘埃”的运动依靠什么?写它们有什么作用?第三篇《礼记》一则(虽有佳肴)知识梳理一、重点词语积累1. 通假字通,意思为2. 古今异义教然后知困.古义:今义:困难;疲乏3. 词类活用形容词作名词弗学,不知其善.[F]也原意为好的,在文中意思为4. 重点实词(1)虽有嘉.肴嘉:(2)不知其旨.也旨:(3)虽有至道..至:道:(4)然后能自反.也反:(5)然后能自强.也强:(6)教学相长.也长:(7)学.学半学:二、内容探究1.文章以“弗食”“嘉肴”开篇,有什么作用?2.“教学相长”的结论在前面已经道明,课文最后《兑命》的一段话是否多余?3. 文章采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请你具体说说“教学相长”的原因。

2018年吉林省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2018年吉林省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与解析)

语文试卷 第1页(共20页)语文试卷 第2页(共8页)绝密★启用前 吉林省2018年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语 文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15分)请在相应的田字格中或横线上端正地书写正确答案,或填写相应选项。

(第1~4题每句1分,第5题每小题1分,第6,7题每题2分) 1.人不知而不愠?(《论语·学而》)2,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3.陆游的《游山西村》中描写山村秀丽风光写景中蕴含哲理的诗句是:“,”。

4.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对亲人美好祝愿的诗句是: “, ”。

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

这样的小溪我见过不少,却不知有哪一条比温泉镇村边这条溪水更招人喜爱。

因为..它流经的地方是那样偏僻,那样贫瘠,但是..每到春天,还是吸引着那么多人。

①一坐几省闻名的温泉疗养院就设在这里。

②一路上我设想猜测过它的容貌。

温泉,你是条泼辣的瀑布从高处一泻而下__③__还是一股柔软的热流从地下缓缓升起?(1)语段中加点的一对关联词搭配不当,应将其中的“______”改为“_______”。

(2)“贫瘠”中“瘠”的读音是“________”。

(3)①句中有一处错别字,应改为“_________”。

(4)②句存在语病,请将改正后的语句抄在下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语段中③处应该选择哪个标点符号更恰当? ( )A .;B .,C .——D .? 6.下面各项中,修辞手法与选句一致的一项是( ) A .比喻——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2018年吉林省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2018年吉林省中考语文试卷-答案

2018年吉林省初中毕业生学业水平考试语文答案解析一、积累与运用1.【答案】不亦君子乎2.【答案】会当凌绝顶3.【答案】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4.【答案】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5.【答案】(1)因为虽然(2)jí(3)座(4)一路上我设想过它的容貌。

(或一路上我猜测过它的容貌)(5)B【解析】(1)“它流经的地方是那样偏僻,那样贫瘠”和“每到春天,还是吸引着那么多人”两个分句间应为转折关系,故应将“因为”改为“虽然”。

(2)注意不要将“瘠”读成“jǐ”。

(3)“座”为名词、量词,“坐”常用作动词。

(4)此句为成分赘余,“设想”或“猜测”用词重复,应刪除其一。

(5)问句的各分句之间的标点应用“,”。

【考点】(1)关联词语的运用。

(2)汉字的字音。

(3)汉字的字形。

(4)辨析并修改常见病句。

(5)标点符号的运用。

6.【答案】A【解析】B.拟人、对偶;C.拟人;D.夸张。

【考点】修辞手法的辨析。

7.【答案】B【解析】A.抛砖引玉:谦辞,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

谦敬错位;C.称呼不礼貌;D.见风使舵:比喻态度、做法等跟着情势转变方向(含贬义)。

褒贬误用。

【考点】语言运用得体及辨析、修改常见病句。

二、阅读8.【答案】宋代或北宋【考点】文学常识。

9.【答案】A【解析】“把酒临风”和A项中的“临”均为“面对”的意思。

B.到,到达。

这里指登上。

C.临近。

D.靠近。

【考点】文言实词的含义。

10.【答案】示例:“衔”“吞”两字使洞庭湖充满生命力,生动描绘出洞庭湖的广阔浩渺。

(从拟人修辞角度或词语运用角度,表现洞庭湖气势磅礴回答即可。

)【解析】。

这句话的意思为:(洞庭湖)包含着远方的山脉,吞吐着长江的流水,浩浩荡荡,宽阔无边。

从修辞上看,此句运用了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从炼字上看“衔”“吞”写出了洞庭湖的气势,“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极言水波壮阔,整句话描绘出湖面的广阔和水势的浩荡无涯。

2018年中考语文文言诗文知识点梳理汇编-文档资料

2018年中考语文文言诗文知识点梳理汇编-文档资料

2018年中考语文文言诗文知识点梳理汇编中考文言诗文知识点梳理一:多音字多音字,就是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不同的读音表义不同,用法不同,词性也往往不同。

多音字有以下几种用法:1.读音有区别词性和词义的作用。

这种类型的多音字在文言文中叫做“破音异读”,约占到全部多音字的80%。

对这类多音字,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读音加以辨析、记忆。

如“将”:jiāng(可作动词或副词等),动词可作“带领”解,副词可作“将要”解;jiàng(名词),作“将帅”或“大将”解;qiāng(动词),作“愿”“请求”讲,如“将子无怒”(请你别生气)。

2.使用情况不同,读音也不同,读音有区别用法的作用。

如“薄”:báo,不厚的意思,一般单用,薄饼、薄纸;bó,一般用于合成词,薄礼、厚古薄今;bò,薄荷(专有名词)。

3.语体不同,读音不同,读音有区别语体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口语和书面语等。

如“给”:口语读gěi;书面语读jǐ,给予、给养。

4.方言词汇的存在造成多音。

这类多音字比较少,仅限于部分地区。

如“忒”:tè,差忒(差错之意);tuī(方言),风忒大、房子忒小(忒:太)等。

5.文言文中的一些通假字延续使用到现在而形成了多音字,普通用法和人名地名等用法不同而造成多音等。

(此部分详见第二节“异读字”。

)常见多音字例释行 xíng①行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述而》)②运动天行有常(《荀子·天论》)háng①路遵彼微行(《诗经·七月》)②行列鸳鸯七十二,罗列自成行(《汉乐府·鸡鸣》)③古代军队编制,二十五人为一行陈胜、吴广皆次当行(《陈涉世家》)难 nán 困难天下事有难易乎(《为学》)nàn 患难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数shǔ ①动词,计算珠可历历数也(《核舟记》)②数落,列举罪状晏子请数其罪(《贞观政要·纳谏第五》)shù 作数词用,译为“几” 骑千余,卒数万(《陈涉世家》)shuò副词,屡次,多次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为wéi①制,造,做公输盘为我为云梯(《公输》)②充当,当作子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③担任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陈涉世家》)④是中轩敞者为舱(《核舟记》)⑤称为,叫做号为张楚(《陈涉世家》)⑥著,写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捕蛇者说》)⑦以为,认为孰为汝多知乎(《两小儿辩日》)⑧“焉”与“为”合用,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呢” 夫子何命焉为(《公输》)wèi①介词,为,给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花源记》)②对,向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③为此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木兰诗》)④连词,因为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骑 qí 动词,骑马其子好骑(《塞翁失马》)jì 名词,一人一马叫一骑翩翩两骑来是谁(《卖炭翁》)少shǎo①名词,少数人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公输》)②不多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五柳先生传》)③稍微宾客意少舒(《口技》)④少时,一会儿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shào①年轻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陈涉世家》)②小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陈涉世家》)好hǎo ①容貌美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陌上桑》)②相善,交好外结好孙权(《隆中对》)hào 爱好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扁鹊见蔡桓公》)舍shě 舍弃便舍船,从口入(《桃花源记》)shè 房屋又渐如高舍(《山市》)号 háo 大声喊叫八月秋高风怒号(《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大声哭号呼而转徙(《捕蛇者说》)hào ①国号号为张楚(《陈涉世家》)②称号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③命令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陈涉世家》)间jiān ①中间其御之妻从门间而窥其夫(《晏子春秋》)②表房屋的量词安得广厦千万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jiàn ①暗地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②参与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曹刿论战》)③夹杂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口技》)④离间赵王信秦之间(《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考文言诗文知识点梳理二:异读字异读字是一种特有的读音现象,它是指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而表示的意义相同的字。

中考文言文篇目21篇

中考文言文篇目21篇

中考文言文篇目21篇1 《孟子·离娄》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 not 与其无礼,不可以入也。

”2 《论语·阳货》子曰:“阴阳之章,不可以不慎也。

货殖以求利,不可以无礼也。

”3 《春秋·晏子与子贡》晏子问于子贡曰:“洋洋乎何物?”子贡曰:“宽慰之家,不可以不能也。

”4 《诗经·小雅·小石》小石之勤,不可以不婆婆也。

5 《论语·卫灵公》子曰:“卫灵公问政,杂色之政,不可以不慎也。

”7 《荀子·劝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不学不思,不可以不恶也。

8 《战国策·秦策一》古之恶行,不可以不慎也。

9 《楚辞·招魂》不思无报,不可以不慎也。

10 《淮南子·野调》野调未终,不可以不惊也。

11 《庄子·养生主》养身主之仪,不可以不端也。

12 《论语·子路》子路问政,曰:“何为则也?”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也。

”13 《万有文库·春秋经广》春秋一经,不可以不鉴也。

14 《礼记·曲礼》曲礼之节,不可以不注意也。

17 《五子·秦兵略》秦兵略而无过失,不可以不慎也。

19 《左传·僖公四年》子闻之曰:“父之志,不可以不谆谆也。

”20 《庄子·逍遥游》大道之行也必有义,不可以不慎也。

21 《论语·雍也》雍也问性,子曰:“克己复礼,为人殷勤,莫之能违,不可以不非也。

”。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21篇汇编【包含答案,译文】

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21篇汇编【包含答案,译文】

中考课外文言文专项训练21篇一、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3题(14分)戴胄犯颜①执法上②以兵部郎中戴胄忠清公直,擢③为大理少卿。

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④,赦令自首,不肯者死。

未几,有诈冒事觉者,上欲杀之。

胄奏:“据法应流⑤。

”上怒曰:“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对曰:“敕者出于一时之喜怒,法者国家所以布⑥大信于天下也。

陛下忿选人之多诈,故欲杀之,而既知其不可,复断之以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上曰:“卿能执法,朕复何忧!”胄前后犯颜执法,言如涌泉,上皆从之,天下无冤狱。

【注释】①犯颜:冒犯君主的威严。

②上:指唐太宗。

③擢:提升。

④资荫:资即资格;荫指封建时代子孙因祖先的官爵而受到封赏。

⑤流:把犯人放逐到边远的地方服劳役。

⑥布:昭示。

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4分)①未几,有诈冒事觉者②陛下忿选人之多诈③故欲杀之④天下无冤狱2.翻译下列句子。

(6分)①上以选人多诈冒资荫,赦令自首,不肯者死。

②卿欲守法而使朕失信乎?③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3.结合文意简要分析戴胄的品质。

(4分)参考答案:1. ①觉:(被)发现②忿:愤恨③故:所以④狱:案件每题1分,共4分。

2.①皇上因在选拔人才中发现不少人假冒有曾做过官的资格或曾受过封赏,下令这些人自首,不自首的就处死。

②你是想只管遵守法律,而让我失信于天下吗?③这正是忍耐小的愤怒而保持大的信用。

每句2分,共6分。

意思对即可。

3.戴胄向太宗进谏,提出不同意见,可见他是一个忠诚耿直的人,正直无畏,秉公守法,不畏权贵,据理力争。

他严格依照法律处理犯事的官员,可见他是一个忠于职守、严于执法的人。

每点2分,共4分。

意思对即可。

【译文】皇上(唐太宗李世民)因兵部郎中戴胄忠诚清廉公正耿直,提拔他做大理寺少卿。

(一次)皇上因在选拔人才中发现不少人假冒有曾做过官的资格或曾受过封赏,下令这些人自首,不自首的就处死。

不久,有个假冒资历的人被发现了,皇上要处死他。

戴胄上奏说:“依照法律(这个人)应当被流放。

2018年全国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汇编(42页)

2018年全国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汇编(42页)

17.(2018·吉林) ( 甲) 阅读下边文章,达成 8-12题。

(10 分)岳阳楼记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建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朗,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古人之述备矣。

然而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可以,樯倾楫摧,黄昏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涛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居神清气爽,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乐融融者矣。

嗟夫!子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何哉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而何时而乐耶 ?其必曰“天生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时六年九月十五日8.本文作者范仲淹是 _______(朝代 ) 文学家。

(1 分)答案:宋(或北宋)分析:本题考察文学知识知识。

范仲淹生于989 年 8 月 29 日,卒于1052 年 5 月 20 日。

字希文,汉族。

苏州吴县人。

北宋优秀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9. 与“把酒临风”中的“临”意思同样的一项为哪一项( ) 。

(2 分)执策而临之A..B. 东临碣石.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D. 临溪而渔.答案: A。

分析:本题考察实词释义。

?把酒临风 ?中的 ?临?意思是 ?面对?。

A项中 ?执策而临之 ?中的 ?临?是面对的意思。

整句的意思是 ?拿着马鞭子面对着千里马?。

B 项中 ?东临碣石 ?的?临?是登临的意思。

2018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语文试题、答案

2018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语文试题、答案

2018年##省##市中考语文试题、答案一、阅读〔60分〕〔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分〕1.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夜雨寄北》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3.,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4.,,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5.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我们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6.事物的发展是向上的,但并不乏曲折.这一哲理和陆游在《游##村》中阐释的道理不谋而合,这一句是:,.7.《渔家傲》中与王维的《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样描绘大漠风光的句子是:,.8.无论面对失败还是成功,都要保持一种恒定淡然的心态,这一观点范仲淹在《##楼记》中阐释为:,.二、文言文阅读15分〔甲〕课内文言文〔10分〕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砚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肢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煜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东阳马生君则,在太学已二年,流辈甚称其贤.余朝京师,生以乡人子谒余,撰长书以为贽,辞甚畅达,与之论辩,言和而色夷.自谓少时用心于学甚劳,是可谓善学者矣!其将归见其亲也,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谓余勉乡人以学者,余之志也;诋我夸际遇之盛而骄乡人者,岂知余者哉.9.本文作者是〔朝代〕文学家〔人名〕.〔1分〕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1〕弗之怠.. 〔〕〔2〕缊.袍敝衣.〔〕〔3〕裘葛之遗.. 〔〕〔4〕辞甚畅达...〔〕11.众多学生与作者相比有哪些优越之处,请简述.并且思考为什么作者要这么写?〔2分〕12.作者被当时皇帝誉为"开国文臣之首",学者称其为太史公、宋龙门,在本篇文章中为何极言为学的艰难?〔2分〕13.作为新时代的学子,你从这篇文章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请结合原文作答.〔3分〕〔乙〕课外文言文〔5 分〕曾巩,字子固,建昌##人.生而警敏,读书数百言,脱口辄诵.年十二,试作《六论》,援笔而成,辞甚伟.甫冠,名闻四方.欧阳修见其文,奇之.中嘉祐二年进士第.出通判越州,岁饥,度常平①不足赡,而田野之民,不能皆至城邑.谕告属县,讽富人自实粟,总十五万石,视常平价稍增以予民.民得从便受粟不出田里而食有馀.又贷之种粮,使随秋赋以偿,农事不乏.徙明、亳、沧三州.巩负才名,欠外徙,世颇谓偃蹇不偶.一时后生辈锋出,巩视之泊如也.过阙,神宗召见,劳问甚宠,遂留判三班院.上疏议经费,帝曰:"巩以节用为理财之要,世之言理财者,未有与此."拜中书舍人.甫数月,丁母艰去.又数月而卒,年六十五.《宋史•曾巩传》[注]①常平:官仓名.1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1分〕〔1〕脱口辄.诵.〔〕〔2〕农事不乏.〔〕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过阙,神宗召见,劳问甚宠,遂留判三班院.16.曾巩任越州通判时,如何治理该地的?〔2 分〕〔三〕现代文阅读〔25分〕我所认识的许国璋先生黄源深2015年11月,许国璋先生100周年诞辰.先生所在的外国语大学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外语文化界几代学人纷纷撰文缅怀.我们纪念他,怀念他,不仅因为他的学问,而且还在于他的为人.学问家,有真学问不容易,有真才实学又别具人格魅力,更不容易.许国璋教授,就是一位富有人格魅力的大学问家,人们所崇敬的一代宗师.许国璋教授尤因教材而名扬天下,但其学术成就远不止于此.他,是一位大家,一位富有独创精神的大学问家.虽然他一生用力最勤、建树最丰的是人们所熟知的英语教学,但他探索的触角却伸展到了语言学、语言哲学、翻译等诸多领域,且多有独特见解,深为学界所瞩目.他做学问,同别人不一样,总能见别人所未见,发他人所未发,一个话题,一经他手,总会透出新意,几乎每篇论文都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新鲜见解.他晚年主攻语言学和语言哲学,发表了一系列独具功力的文章.篇篇都是见解独特的文字,成为公认的当代语言学研究的力作.这些,都是他对中国语言学建设的重大贡献.尤其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他提出了翻译学术论著时使用"阐译"法,并现身说法,以自己翻译罗素《西方哲学史》片段为例证,既有理论,又有实践,读来明白易懂.尽管"阐译"法是否完美无缺,尚可讨论,但为学者们树立了一个榜样,说明理论可以突破,学术是应该创新的,我们不能总是亦步亦趋地跟在他人后面,唯洋理论是从.许国璋教授主编的《英语》〔四册〕一直受到普遍欢迎,广泛用作大学教材、自学教材、培训教材,经修订后,到1996年已重印四十余次,民间俗称为《许国璋英语》."文革"后的"外语热"中,《许国璋英语》独领风骚,街头巷尾,提起英语学习,言必称许国璋.许国璋英语教材前后印发几千万册,盛行中国达三四十年,对我国几代人的英语学习,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如今,由于时代的变迁,当年的轰动不再,但其倡导的科学性、实用性、知识性等原则,将惠泽后世,成为英语教材编写的圭臬.许先生不但富有才情和创新精神,在很多方面为中国学界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且他崇高的精神境界和职业操守,也为广大学人树立了榜样.他把金钱看得很淡,虽然教材的稿费不菲,但他大多用于资助困难学生和##.他甚至还把留在国外书店、当时显得非常金贵的一点外币,也给了在当地进修的学生拿去买书.外出讲学,他常拒收讲课费,说是各校都有困难,招待我们已经不容易了,不能再收费.他生活极其俭朴,家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厅堂里唯一的"摆设",是一张陈旧的八仙桌和几条靠背椅.据他孙子回忆,他卧室的"双人床"也是学校宿舍楼两张单人床拼起来的,他在这张床上睡了数十年,直至去世.他安于清贫,精神上却非常充实,孜孜矻矻,专心治学,垂暮之年仍不断追求新知,自述"九时睡,四时起,读书到七时,稍进食,写文到十时,亦不甚倦."还常以自身体验勉励青年,要"有做学问的欲望,有追求知识的志趣.我今年75岁了,仍兴致勃勃地看新书,每天都吸收新的知识,新的思想,享受智力增进的快乐."他的经济状况,被宿舍楼旁摆摊的小皮匠注意到了,传来话说"大名鼎鼎的许国璋,每月的收入还不如我小皮匠."他听了不以为然,说:"他小皮匠有小皮匠的人生哲学,我许国璋自有我许国璋的人生哲学,我才不在乎呢!"许国璋教授那一代人,历经政治运动的冲击,尤其是"反右"和"文革",不免都会有一种"惊弓之鸟"的心态,有意无意地构筑心里防线,说话过度谨慎,行动尤其小心,生怕不经意招祸.但这些,在许国璋教授身上,丝毫没有.他坦诚,真率、宽厚,与他交谈,你自己内心忽然纯朴明净了许多,人格也无形中得到了提升.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们第一次相遇时,他打招呼的方式就非常质朴.甫一见面,这位戴老式眼镜、穿##装的老者,直截了当地说:"我叫许国璋".我的感觉实实在在地"如雷贯耳",顿时便紧张起来.但后来见他那么随和,那么坦率,全没有学界巨擘的架子,心里便踏实了许多,竟聊了一个多小时.谈话的内容,已为时间所湮没,但心中的温暖,至今犹存.他为人如此朴实真挚,待人如此诚恳,与他接近,你不能不感受到他的人格魅力.去他家探访,刚一坐定,他就会从冰箱里取出两根雪糕〔有时是两根香蕉〕,一人一根,边吃边谈.话头才接上,许师母出现了,把一个定好时的闹钟往桌上一放,便去了隔壁警戒.意图很清楚,为了许教授的健康,必须限制谈话时间.如若超时,闹铃就响,她会闻声而至.谁知,许先生等夫人一走,便把闹铃键摁掉,一面露出孩子似的天真笑容.谈话虽大多关于做学问,但常常也海阔天空,什么都聊.不过多半是他讲我听.时光在不经意中流逝,突然间许师母站在面前了,正用异样的目光看着我,接下来的话更不留情面:"给你上课上到现在,怎么还没上完?"原来我被当成北外的学生了.这话似乎"一箭双雕":一时我很尴尬,许先生好像也尴尬,我站起来要走,他却拉住我说:"你别走,话还没有说完呢!"他脸上露出的歉意,那种透明的真诚,令我感动,也让我至今难忘.和许先生相处,我始终能感受到他的殷切关爱之情.一次,我在外国语大学开会,他特意让人捎来一封亲笔信,推荐我主编的教材.而在另一封信中,他却直言不讳地指出:"足下才学,尚以在澳洲文学史上发挥方为得所",劝我不要在教材上耗费过多精力.这种赤裸裸的真诚,不是出于了解、关心和爱护,是不可能如此直率地表达的.后来,我听从他的告诫,集中精力,完成了《澳大利亚文学史》的写作.许先生的教诲,成了我学术追求的重要驱动力.当然,外国语大学的师生更能感受到许先生的真诚、热心和人格魅力.他对待年轻同事和学生,视同己出,常常拖着老迈的躯体,为他们四处奔走,大至学问政事,小到衣食住房,都关心到家,师生关系,非同一般.以致在他的追悼会上,不少学生对着灵柩痛哭失声,有的甚至长跪不起.这样的情景谁见了都会落泪.他的人格魅力,体会到的何止是他的学生和我们小辈!年长如季羡林先生者,也深有感触.在《悼许国璋先生》一文中,季先生写道:"他待人接物,一片淳真,朴实,诚恳,谦逊……说话实事求是,决不忸怩作态……<我们>一见倾心……成了朋友,成了知己的朋友……遗体告别的那一天,有人劝我不要去.我心里想的却是,即使我不能走,我爬也要爬到八宝山.这最后的一面我无论如何也要见的.当我看到国璋安详地躺在那里时,我泪如泉涌,真想放声痛哭一场."老人撕心裂肺的倾诉,映现出了许国璋教授非凡的人格力量.学者的人格魅力是学者的学识、操守、个性所透出的感染力,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学生、同人,乃至学术界,其影响力远远超出学术范围,衍生出修身、处世、待人等道德教育意义,起着树立标杆、净化学术生态环境的作用.在如今学界纠纷不断、师生屡屡失和的时代,尤其呼唤许国璋教授那样富有人格魅力的学者.〔摘自2016年4月28日《文汇报》,有删减〕17.给下面词语中划线字注音〔2 分〕〔1〕谦逊.〔〕〔2〕圭臬.〔〕〔3〕巨擘.〔〕〔4〕直言不讳.〔〕18.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下列句子.〔3分〕他的经济状况,被宿舍楼旁摆摊的小皮匠注意到了,传来话说"大名鼎鼎的许国璋,每月的收入还不如我小皮匠."19."许先生不但富有才情和创新精神,在很多方面为中国学界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且他崇高的精神境界和职业操守,也为广大学人树立了榜样"具体分析这句在文中起到怎样的作用.〔3分〕20."他小皮匠有小皮匠的人生哲学,我许国璋自有我许国璋的人生哲学,我才不在乎呢!"不同的人生哲学分别对他们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21.结合文章,列举许国璋先生在学问上所做的贡献.〔4分〕22.作者为什么写"当我看到国璋安详地躺在那里时,我泪如泉涌,真想放声痛哭一场"?〔4分〕23.结合作者笔下的许国璋,谈谈对你做人的启示.〔4分〕〔四〕名著阅读〔5分〕话说当时薛霸双手举起棍来,望林冲脑袋上便劈下来.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两个公人看那和尚时,穿一领皂布直裰,跨一口戒刀,提起禅杖,抡起来打两个公人.林冲方才闪开眼看时,认得是鲁智深.林冲连忙叫道:"师兄不可下手,我有话说."智深听得,收住禅杖.两个公人呆了半晌,动弹不得.林冲道:"非干他两个事,尽是高太尉使陆虞侯分付他两个公人,要害我性命,他两个怎不依他?你若打杀他两个,也是冤屈."鲁智深扯出戒刀,把索子都割断了,便扶起林冲,叫:"兄弟,俺自从和你买刀那日相别之后,洒家忧得你苦.自从你受官司,俺又无处去救你.打听的你断配##,洒家在##府前又寻不见.却听得人说,监在使臣房内,又见酒保来请两个公人说道:‘店里一位官人寻说话.'以此洒家疑心,放你不下.恐这厮们路上害你,俺特地跟将来.见这两个撮鸟带你入店里去,洒家也在那里歇.夜间听得那厮两个做神做鬼,把滚汤赚了你脚.那时俺便要杀这两个撮鸟,却被客店里人多,恐防救了.洒家见这厮们不怀好心,越放你不下.你五更里出门时,洒家先投奔这林子里来,等杀这厮两个撮鸟,他到来这里害你,正好杀这厮两个."林冲劝道:"既然师兄救了我,你休害他两个性命."鲁智深喝道:"你这两个撮鸟!洒家不看兄弟面时,把你这两个都剁做肉酱;且看兄弟面皮,饶你两个性命."就那里插了戒刀,喝道:"你这两个撮鸟!快搀兄弟,都跟洒家来."提了禅杖先走.两个公人那里敢回话,只叫:"林教头救俺两个."依前背上包裹,提了水火棍,扶着林冲,一同跟出林子来.24.本文出自中国古典名著《》,它的作者是.〔1分〕25.文中出自哪个情节,请简要描述<2 分>26.你还能说出文中主人公的哪些故事情节?并说出该人物的性格特点.〔2 分〕二、综合实践与作文〔60分〕〔一〕综合实践 10 分司马相如在事业上略显锋芒,终于被举荐做官后,久居京城,赏尽风尘美女,加上官场得意,竟然产生了弃妻纳妾之意.曾经患难与共,情深意笃的日子此刻早已忘却.哪里还记得千里之外还有一位日夜倍思丈夫的妻子.文君独守空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寂寞的生活.终于某日,司马相如给妻子送出了一封十三字的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万.聪明的卓文君读后,泪流满面.一行数字中唯独少了一个"亿",无亿岂不是表示夫君对自己"无意"的暗示她,心凉如水.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回了一封《怨郎诗》."一别之后,二地悬念,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望眼欲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万言千语说不尽,百无聊赖十依栏,重九登高看孤雁,八月中秋月不圆,七月半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急匆匆三月桃花随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唉郎呀郎, 巴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司马相如看完妻子的信,不禁惊叹妻子之才华横溢.遥想昔日夫妻恩爱之情,羞愧万分,从此不再提遗妻纳妾之事.这首诗也便成了卓文君一生的代表作数字诗.27.请把划线的语句用正楷字准确、规范、美观的写在田字格中.〔5 分〕28.任选文中出现的五个数词用繁体字写在下面的横线上.〔5 分〕二、作文: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50 分>告别是一种心情,告别也是一种决定.南飞的大雁是对北方寒冷的告别;秋天的落叶是对炎热夏的告别;雨季是对干旱的告别;彩虹是对风雨的告别;山重水复后的柳暗花明是对迷失的告别;"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豪迈的告别;每一次的告别,都有一个故事,或激情燃烧,或凄美动人,或惊心动魄.告别不是遗忘,而是转身,告别不是放弃,而是开始!〔1〕请以"告别"为题写一批选文章,要求记叙充实,有真情实感,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现考生本人##以与毕业学校名.〔2〕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有网友在微博上曝光了一组图片,显示为几名医护人员在手术室内摆拍,可以看到后面手术台上躺有病人."医生手术室自拍"事件经网络和部分媒体的传播迅速升温,讨伐声一片.为此,##市卫生局通报了此事的调查处理结果,称该照片发生在民营二级甲等医院##凤城医院,拍摄于20##8月15日,经过连续7个小时的手术,保住了一位40多岁农民工的左腿,在完成手术后,因手术室即将搬迁,医务人员拍照留念.根据通报,涉事医院与医生被处以多项行政处罚,其中包括对常务副院长记过处分、留职察看一年,分管副院长免职等决定.此后涉事病人站出来表示,知道医生拍照,也同意了.舆论中呼吁客观冷静看待问题的声音渐渐成为主流.请结合材料内容与含义,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写一篇文章.要求题目自拟,表明自己的态度,阐述自己的看法,文体不限,观点鲜明,有理有据,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现考生本人##以与毕业学校名.参考答案一、阅读〔60 分〕〔一〕名句积累与运用〔15 分〕每空各一分1、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2、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3、烟笼寒水月笼沙4、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5、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7、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8、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二〕文言文阅读 15 分〔甲〕课内文言文〔10 分〕9、宋朝宋濂10、〔1〕懈怠、放松〔2〕旧絮〔3〕赠给〔4〕顺畅通达11、家贫,但自己却"嗜学"学习上"无书"和"无师"为学艰难,穷冬时节,穿行深山雪谷,"足肤皲裂而不知","四肢僵劲不能动",一日粗茶淡饭只有两顿.〔任选两点即可〕 1’表达作者寒窗苦读,对学习知识的渴求,不懈怠.1’12、拿自己的艰苦求学经历勉励马生珍惜太学的条件,刻苦学习.13、要想成大器,必须不怕吃苦的道理. 1’学业能否成,与条件无关,跟个人努力有关.2’〔意思对即可〕〔乙〕课外文言文阅读:14、〔1〕就〔2〕耽误〔每空 0.5’〕15、他经过京城,神宗召见他,犒劳慰问十分宠幸,于是留下他在三班院当判官.〔或留他在三班院任职〕〔2’〕16、取消赋税、赈济灾民,借贷给农民种子.〔2’〕〔三〕现代文阅读 25 分17 、〔xùn〕〔niè〕〔bò〕〔huì〕 2’18、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 1’借助小皮匠的话写出了许国璋安贫乐道的情操,1’表达了作者对其的敬佩于赞美之情 1’19、本句写出了许先生的在学界的贡献以与作者对其为人的肯定,结构上承上启下,承接上文许先生在学界的贡献,引起下文对他在做人方面的阐述.〔内容 1’结构 3’〕20、许先生为人朴实真挚,待人诚恳;对其学生关心和爱护,成为了学生努力的动力;对众多学子视如己出,感染了所有人.21、翻译罗素《西方哲学史》;许国璋教授主编的《英语》;翻译学术论著时使用"阐译" 法;发表众多语言学和语言哲学文章.22、写出了作者当时无比悲痛的心情,众人也为之动容.表达了作者对许先生逝去的惋惜、遗憾、敬爱之情.23、作为学界泰斗,他生活朴素,为人真诚,值得我们学习;并且在学术上严谨奉献更是中华民族的脊梁.值得大家敬佩.是我们人生前进的榜样.〔四〕名著阅读 5 分1、《水浒传》施耐庵2、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情节:高俅污蔑林冲行刺,发配##.又买通解差董超、薛霸在途中加害.林冲在大相国寺新结识的鲁智深,唯恐其途中有失,暗地跟踪,至野猪林,解差正欲谋害林冲时,鲁救林冲脱险. 一直送到了##.〔意思对即可〕3 情节:倒拔垂杨柳性格:见义勇为,嫉恶如仇,扶危济困,爱憎分明,仗义疏财,慷慨大方.勇而有谋,胆大心细. 热忱率直,粗犷刚烈,兼有粗野.二、综合实践与作文 60 分综合实践:1、一别之后,二地悬念,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2、壹、贰、叁、肆、伍、陆、柒、捌、玖、拾作文:作文①一等:47—50 分.主旨突出,较有文采.以下四项中有一项突出的作文即可评为一等文〔有两项突出的作文即可给满分〕:A.感情真挚;B.立意新颖;C.构思巧妙;D.语言富有个性.②二等:44—46 分.主旨明确,表达清楚.③三等:40—43 分.主旨较明确,表达较清楚.④四等:36—39 分.主旨不太明确,表达不太清楚.⑤五等:35 分以下.主旨不明确,表达不清楚.附:①跑题:30 分以下.②大量抄袭试卷中的选文内容:10 分以下.③只写题目:1 分.〔没写题目:扣 1 分〕④100 字内:不超过 5 分;200 字内:不超过 10 分;300 字内:不超过 15 分;400 字内:不超过 20 分;500 字内:不超过 30 分;550 字内:不超过 40 分.。

2018年中考语文课标21篇文言文必考名句汇编

2018年中考语文课标21篇文言文必考名句汇编

2018 年中考语文课标21 篇文言文必考名句汇编2018 年中考语文课标21 篇文言文必考名句汇编41.《论语》十二章(1)《论语》中论述了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也是一种乐趣的句子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述当他人不认识甚至误会自己时,应该采纳的正确的态度是: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论语》中重申复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温故而知新,能够为师矣。

( 3)《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虑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论语》中表达要擅长向四周有优点的人学习的名句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告诉我们不只要学习他人的优点,还要借鉴识人缺点的句子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5)孔子在《述而》中论述君子对荣华的正确态度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6)孔子叹息光阴易逝,以鼓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修业的句子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日夜。

42.《左传·曹刿论战》(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小大之狱,虽不可以察,必以情。

(3)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4)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43.孟子三则鱼我所欲也(1)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

两者不行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2)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两者不行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3)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4)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贫乏者2018 年中考语文课标21 篇文言文必考名句汇编荣华不可以淫(1)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2)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3)荣华不可以淫,贫贱不可以移,威严不可以屈,此之谓大丈夫。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匮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因此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可以。

2020年吉林省与长春市历年中考课内文言文考查篇目汇总表

2020年吉林省与长春市历年中考课内文言文考查篇目汇总表

吉林省与长春市历年中考课内文言文考查篇目汇总
吉林省2002——2020年中考课内文言文篇目:
2002年:《醉翁亭记》2003年:《岳阳楼记》2004年:《三峡》《小石潭
记》
2005年:《生于忧患死于
安乐》
2006年:《送东阳马生序》2007年:《醉翁亭记》
2008年:《桃花源记》2009年:《岳阳楼记》2010年:《<论语>十二章》2011年:《小石潭记》《记
承天寺夜游》2012年:《生于忧患死于
安乐》
2013年:《醉翁亭记》2014年:《陋室铭》《爱莲
说》
2015年:《三峡》
2016年:《桃花源记》2017年:《记承天寺夜游》2018年:《岳阳楼记》
长春市2002——2018年中考课内文言文篇目:
2005年:《邹忌讽齐王纳
谏》
2006年:《岳阳楼记》2007年:《生于忧患死于
安乐》
2008年:《出师表》
2009年:《醉翁亭记》2010年:《桃花源记》2011年:《送东阳马生序》2012年:《曹刿论战》2013年:《邹忌讽齐王纳
谏》
2014年:《湖心亭看雪》2015年:《马说》
2016年:《岳阳楼记》2017年:《小石潭记》2018年:《送东阳马生序》
附:吉林省与长春市历年中考课内文言文考查篇目汇总表。

2018年各地中考语文试卷精选汇编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含解析

2018年各地中考语文试卷精选汇编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含解析

课外文言文阅读专题一、【2018年中考甘肃武威卷】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欧阳晔治鄂州,民有争舟相殴至死者,狱久不决。

晔自临其狱,出囚坐庭中,出其桎梏而饮食。

讫,悉劳而还之狱,独留一人于庭,留者色动惶顾。

公曰杀人者汝也!囚不知所以,曰:“吾观食者皆以右手持匕,而汝独以左;今死者伤在右肋,此汝杀之明验也!”囚涕泣服罪。

(出自冯梦龙《智囊全集·察智部》)20.解释加点词语(1)欧阳晔治.鄂州(_______)(2)狱.久不决(_______)21.下列各组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独留一人于.庭/负者歌于.途B.出其桎梏而.饮食/出淤泥而.不染C.自临其.狱/其.如土石何D.皆以.右手持匕/不以.物喜22.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划两处。

公曰杀人者汝也!【答案】20.(1)治理,管理(2)案件21.A22.公曰 / 杀人者 / 汝也!【解析】20.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的能力。

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参考译文:宋朝人欧阳晔(字日华)治理鄂州政事时,有州民为争船互殴而死,案子悬了很久没有判决。

欧阳晔亲自到监狱,把囚犯带出来,让他们坐在大厅中,除去他们的手铐与脚镣,给他们吃完食物,善加慰问后再送回监狱,只留一个人在大厅上,这个人显得很惶恐不安。

欧阳晔说:“杀人的是你!”这个人不承认,欧阳晔说:“我观察饮食的人都使用右手,只有你是用左手,被杀的人伤在右边胸部,这就是你杀人的明证。

”这个人才哭着认罪。

二、【2018年中考湖北武汉卷】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下列小题。

关羽字云长,河东解人也。

亡命奔涿郡,先主①于乡里合.徒众,而羽与张飞为之御侮。

先主为平原相,以羽、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

先主与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

随先主周旋,不避艰险。

从先主就刘表。

表卒,曹公②定荆州,先主自樊将南渡江,别遣羽乘船数百艘会江陵。

曹公追至当阳长坂,先主斜趣.汉津,适与羽船相值,共至夏口。

2018届中考语文第二篇阅读专题六课内文言文阅读复习课件(吉林专版)

2018届中考语文第二篇阅读专题六课内文言文阅读复习课件(吉林专版)

考向探究
应考策略
专题六 ┃课内文言文阅读
二、[2017·长春]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 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 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 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 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 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 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 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考向探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应考策略
专题六 ┃课内文言文阅读
[ 解析 ] 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理解相关的语句, 概括景物的特点即可。
考向探究
应考策略
专题六 ┃课内文言文阅读
4.“千骑卷平冈”中“卷”字有何妙处?
表现了速度之快。
考向探究
应考策略
专题六 ┃课内文言文阅读
5.从《记承天寺夜游》《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你 读出一个怎样的苏轼?请结合诗文内容回答。
14.切问而近思 切问:恳切地提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近思:多考虑当前的事 . . . 胳膊 15.曲肱而枕之 ____________ . 16.逝者如斯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逝:流逝 斯:这,指河水 . .
考向探究 应考策略
考向探究
应考策略
专题六 ┃课内文言文阅读
[ 解析 ] 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常识。结合自己掌握的内容 可知,苏轼是北宋文学家。

2018中考古诗词背诵默写复习方法

2018中考古诗词背诵默写复习方法
在语文考试中,什么题目 拿分最容易,丢分最痛心?
古诗文默写
在试卷中占多少分?
8分
古诗文专项复习之
古诗文默写古诗文默写题的题型 及解题方法。 2、掌握几种强化记忆的方法,提高记忆效 率。 3、加强对书写重要性的认识,掌握规范书 写的基本要求。
一、 满分攻略一——备考“三知”
1、熟知考试内容
考纲要求:准确默写新课标推荐背诵 的优秀古诗文的句、段、篇。
总体默写内容: (1)40首古诗词。 (2)21篇文言文中的重点段落 和名言警句。
中考说明中语文必考古诗文(59篇)
一、21篇文言文
1、论语十二章 2、曹刿论战 3、孟子三则(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4、庄子两则 5、 礼记一则(虽有佳肴) 6、墨子一则(公输) 7、邹忌讽齐王纳谏 8、出师表 9、桃花源记 10、答谢中中书 11、三峡 12、马 说 13、陋室铭 14、小石潭记 15、岳阳楼记 16、醉翁亭记 17、爱莲说 18、记承天寺 夜游 19、送东阳马生序 20、湖心亭看雪 21、河中石兽
答案: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3、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8分)
真题再现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 落英缤纷 ①芳草鲜美,_____________ 。(陶渊明《桃花源记》) 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②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 ,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会当凌绝顶 ④______________ 沉舟侧畔千帆过 ,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见赠》 夜泊秦淮近酒家 ⑤ 烟笼寒水月笼沙 , ______________。 (杜牧《泊秦淮》) ⑥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______________。(李煜《相见欢》 ⑦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_______________ (《渔家傲秋思》) 将军白发征夫泪 ⑧ ___________________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庭下如积水空明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2)默写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答案: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吉林专版2018年中考语文第二篇阅读专题六课内文言文阅读复习作业

吉林专版2018年中考语文第二篇阅读专题六课内文言文阅读复习作业

专题六课内文言文阅读复习作业课内文言文单篇阅读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论语》十二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1.孔子,名丘,字________,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________学派的创始人。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学而时习.之( )(2)思而不学则殆.( )(3)不逾.矩( )(4)博学而笃.志( )3.“温故”与“知新”二者之间是什么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篇 《庄子》一则(北冥有鱼)
版本导航:人教版:无
原文呈现
参考译文
北冥有鱼,其名曰鲲(kūn)。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tuán)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2. “野马”“尘埃”的运动依靠什么?写它们有什么作用?
第三篇 《礼记》一则(虽有佳肴)
版本导航:人教版:无
原文呈现
参考译文
虽有嘉肴(yáo),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qiǎnɡ)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yuè)命》曰:“学(xiào)学(xué)半。”其此之谓乎?
第1层:描写了神奇莫测的鲲和鹏的形象。
第2层:引述《齐谐》的记载,来证明鹏南飞是可信的。作者还描写了高空中游气奔腾和微尘浮动的情形,接着以人仰视天空的经验来类比鹏在九万里高空俯视下界,也如同下界的人仰视高空,只见莽莽苍苍,难辨其“正色”。
【文章中心】本文节选自《庄子》内篇《逍遥游》,通过鲲鹏变化和鹏飞南冥两个故事,来说明“逍遥”的真正含义。阐述无所依凭的主张,追求精神世界的绝对自由。
知识梳理
一、重点词语积累
1.通假字
(1)北冥有鱼
通,意思为
(2)其正色邪
通,意思为
2.古今异义
(1)怒而飞
古义:今义:生气,发怒
(2)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古义:今义:泛指海上运输
(3)天池也
古义:今义:高山湖泊名
3.词类活用
(1)方位名词作状语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原意为方位名词,与“下”相对,在文中意思为
(8)以顺为正者顺:
正:
(9)与民由之由:
(10)独行其道独:
行:
道:
二、内容探究
1.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2.孟子对大丈夫阐述的精髓是什么?
三、拓展延伸
1.孟子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请结合上面有关句子,谈谈你对大丈夫的理解。
2.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自己大丈夫的标准,你肯定珍藏着许多大丈夫的名字,谈谈你所理解的大丈夫形象,请举例说明。
2018年吉林中考语文专题复习
文言文梳理21篇剩余篇目
第一篇 《孟子》三则(其一)富贵不能淫
版本导航:人教版:无
知识梳理
一、重点词语积累
1.通假字
往之女家
通,意思为
2.古今异义
丈夫之冠也
古义:今义:女子的配偶
3.词类活用
动词的使动用法
(1)富贵不能淫
原意为惑乱,放纵,在文中意思为
(2)贫贱不能移
原意为改变,在文中意思为
孟子说:“这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父亲教导他;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教导她,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把顺从当作正理,是妇人家遵循的道理。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上;实现志向,就与老百姓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志向,便独自坚守自己的原则。金钱和地位不能使他扰乱心意,贫穷卑贱不能使他改移节操,威胁暴力不能使他屈服意志,这就叫大丈夫。”
第二段:从妾妇之道讽刺公孙衍和张仪不是真正的大丈夫,进而提出大丈夫的行为准则。
【全文中心】此章论述了大丈夫的优秀品质。“大丈夫”在古代是对品德高尚有节操的俊杰的尊称。真正的大丈夫应该行得正、站得直,为着正义的理想和目标去奋斗。
【现实意义】孟子提出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于塑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性格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尤其是对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性格塑造更是起到了直接的作用。在当今社会,它更提醒人们不能因为别人的威逼利诱而做出违法乱纪、损害社会的事情。
(3)威武不能屈
原意为屈服,在文中意思为
4.一词多义
(1)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得志,与民由之
(2)戒之曰
必敬必戒
(3)居天下之广居
居天下之广居
5.重点实词
(1)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诚:
(2)一怒而诸侯惧惧:
(3)安居而天下熄熄:
(4)父命之命:
(5)往之女家往:
(6)必敬必戒敬:
(7)无违夫子违:
原文呈现
参考译文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
第一段:用景春的话提出“什么是大丈夫”的论题。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2)形容词作名词
志怪者也
原意为奇怪,在文中意思为
词多义
去以六月息者也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5.重点实词
(1)其翼若垂天之云垂:
(2)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徙:
(3)志怪者也志:
(4)水击三千里击:
(5)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抟:
(6)去以六月息者也去:
二、内容探究
1. 本文开头描述鲲鹏的形象及奋飞时的壮美气势与论述“逍遥游”有什么联系?
虽然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其味道的甘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所以“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尚书·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这话说得就是这个道理吧?
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它的名字叫作鲲。鲲的大,不知道有几千里;鲲变化成鸟,鸟的名称叫鹏。鹏的背,不知道有几千里;当他振翅奋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悬挂在天边的云彩。这只鸟,海动风起时就迁往南方的大海。——南方的大海,就是天然形成的大水池。《齐谐》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的事物的书。《齐谐》中说:“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之时,振翅击水而行,激起的波涛浪花有三千里,海面上急骤的狂风盘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离开北方的大海用了六个月的时间方才停歇下来。”山野中的雾气,空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相吹拂的结果。天色深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鹏在天空往下看,不过也就像这个样子罢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