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与中国文化TAOISM AND CHINESE CULTURE课程简介
中华文化与传播
西周礼乐制度与宗法制度相配合,将国家人与人的关 系道理化而不是暴力化,成为人人都承认并信服的心灵契 约。
周五礼: 吉礼 凶礼
“五服”?
军礼
宾礼 嘉礼
按亲疏远近穿 不同级别的丧服
儒家是西周礼乐文化的承袭者和发展者,重视血亲 人伦、追求现实事功。孔子思想核心是“仁”。
“仁者,人也”
克己复礼即为仁
(2)包容性 融合、吸纳、改造了各种文化。 汉文化内部:中原文化、巴楚文化、吴越文化等交流 融合; 境外文化:接纳吸收外来文化,如佛教文化与儒、道 文化的互摄互融。
(3)伦理性 值取向。
鲜明的伦理道德倾向,偏重道德的价
从天子至庶民都是道德教育的对象。强调个人伦理义 务:个人服从整体,个体利益服从家庭、宗族、国家的利益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孝道
•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离娄上》)
•
“于礼有不孝者三者,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 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 祀,三不孝也。”——汉〃赵歧《十三经注》
子嗣的意义,在儒家思想里,并非在于繁殖人类,而 是对自己生命延续的强调。
中华文化辉煌的历史
巴比伦文化最悠久,但巴比伦国家早已夭折;
(5)务实精神。农耕经济培养出务实精神。中国文化的非宗 教、世俗性。实现人生价值表现为两个方面:追求身后评 价,看重子嗣后代。
身后评价——三不朽 立德:注重德行修为,按照儒家道德规范行事,力求以一个道德楷模的 形象为后人传诵。 立功:在有限的生命中干一番事业,名垂青史。 立言:著书立说,将自己的学术思想传诸后世。
主讲
王艳荣
导
论
1.课程名称:中华文化与传播
2.英文名称:Chinese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中国文化英语教程unit3原文翻译(束定芳版)
中国文化英语教程unit3原文翻译(束定芳版)(原创实用版)目录1.介绍中国文化英语教程 Unit 3 的内容2.翻译束定芳版的 Unit 3 原文3.对原文进行详细解读正文中国文化英语教程是一本面向英语学习者的教材,旨在通过教授中国文化的知识,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语。
本教程的 Unit 3 主题为“中国传统文化”,内容包括中国古代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
本文将对束定芳版的 Unit 3 原文进行翻译,并详细解读原文内容。
【原文翻译】Unit 3: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Lesson 1: Confucianism1.1 Confucius and His Ideas1.2 The Five Constant Virtues1.3 The Four Noble TruthsLesson 2: Taoism2.1 Lao Tzu and His Thoughts2.2 The Yin and Yang2.3 The Tao Te ChingLesson 3: Chinese Literature3.1 The Analects3.2 The I Ching3.3 Tang PoetryLesson 4: Chinese Art4.1 Calligraphy4.2 Painting4.3 SculptureLesson 5: Chinese Traditional Music5.1 The Qin5.2 The Erhu5.3 The Guqin【原文解读】本单元的主题是中国传统文化,共分为五个小节,分别是儒家、道家、中国文学、中国艺术和中国传统音乐。
第一节课是儒家,主要介绍了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及其思想,以及儒家五常:仁、义、礼、智、信。
同时,还介绍了佛教的四谛:苦、集、灭、道。
第二节课是道家,讲述了道家学派的老子及其思想,包括道家的阴阳学说和《道德经》。
第三节课是中国文学,本节课选编了《论语》、《易经》和唐诗作为学习材料,以展示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
84c道家与道教教学大纲
华东师范大学本科专业课程大纲课程名称:道家与道教(Taoist and Taoism)一、课程目的、任务儒学与道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两翼,佛教的播入又给中华文明注入了新的因素。
由于对道学的误解和其他原因,长期以来,道学的研究落后于儒学和佛学,而高校课程中的道学内容更是鲜见。
对道学的忽视和偏见,会妨碍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把握。
本课程拟对道学和道教作比较系统的、合理的说明,将其中合乎科学、理性并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思想理论揭示出来,使道学思想的精华和智慧为我们正在进行的社会改革和现代化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服务,尤其是通过对道教经典的解读,启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兼融百家的思维素质和方法。
二、课程内容本课程内容包括三个部分:道家经典讲读、道家的基本理论和道家学术的发展脉络、道教的产生及意义,在讲明内容的同时,辅之学术史的教育,并介绍学术界的最新研究。
三、教学方式和实践环节的特色本课程以教师讲授为主,《老子释读》部分采用多媒体方式教学(多媒体的制作内容是:《老子》原文(通行本)、帛书本《老子》、竹简本《老子》、河上公注本),辅以课余讨论,以指导学生阅读相关史籍和评论相关历史为教学特色。
本课程拟在下列问题上引导学生展开思考产讨论:1,道学的渊源。
2,道学的发展逻辑。
3,对“道”“无”“有”“德”等概念的理解。
4,道教道术体系的建立。
5,道家与道教的关系。
6,道学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地位和作用。
四、教材及参考书目自编讲义。
参考书目如下: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价》,中华书局1984年出版。
詹剑峰:《老子其人其书及其道论》,湖北人民出版社1982年出版。
崔仁义:《荆门郭店楚简老子研究》,科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
饶宗颐:《老子想尔注校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出版。
高明:《帛书老子校释》,中华书局1996年出版。
王明:《道家与道教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出版。
任继愈:《中国道教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出版。
对外汉语教学——道教简介(英语)
Chuang Tzu
Totem
• The most common graphic representation of Taoist theology is the circular Yin Yang figure.
Classics
• Taoism has been attributed to three sources, the oldest being the legendary 'Yellow Emperor', and Lao Tse's Tao Teh Ching. The third source is Chuang Tse's work.
Principles
• Yielding / 无 为 • Emptiness / 虚 • Naturalness / 道法自然
History
• Taoism's origins may be traced to prehistoric Chinese religions in China. They are found in the composition of the Tao Te Ching
Taoism
中国道教
Taoism
Taoism is the native religion of China, it also be called Daoism or Taochiao. Taoism is China’s traditional philosophy
Representative
Classics
• The most famous is Lao Tse's Tao Teh Ching.
Content
• Chinese alchemy, astrology, cuisine, several Chinese martial arts,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Fengshui, and many styles of qigong b intertwined with Taoism throughout history.
《中国传统文化》第四章 第2节-LTT
一、由儒学到儒教
儒教通过把儒学神圣化、宗教化而产生的一种特殊国教。儒家学说产生于我国的春秋时 期,它最初指的是冠婚丧祭时的司仪。
儒学成为国教是从汉朝开始。 “经”这个名词,本来不专指儒家经典。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经” 才专指儒家经典。 儒学的经学化,使儒学的典籍成了统治阶级的“圣经”,原本世俗的儒 学经典被阴阳化、神秘化,还被抬到了宗教化的极峰。 唐朝韩愈提出“道统”说,不但从法理上确立了儒学在华夏的正统地位,而且使儒学进 一步儒教化了。 宋明理学使儒学成为中国的纲常名教。 “理学”演变为统治阶级强力推行的“礼教”和“纲常名教”,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及创 造性起了极大的压制和束缚作用。
苏州道教音乐的代表, 属于正一派道乐,历史
可追溯至西晋。
第四章 中国传统宗教思想
1990年,苏州道教音乐团正式成立。十 余年来,乐团多次应邀到英国、比利时、 新加坡、澳门、台湾等地巡回表演,并 二度进京参加全国佛道教音乐汇演。
阿炳与“二泉映月”
阿炳原名华彦钧,民间音乐家,正一派道 士。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他刻苦钻研道教 音乐,精益求精,并广泛吸取民间音乐的曲 调,一生共创作和演出了270多首民间乐曲。 代表作品《二泉映月》自始至终流露的是一 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思绪情感, 作品展示了独特的民间演奏技巧与风格,以 及无与伦比的深邃意境,显示了中国二胡艺 术的独特魅力,它拓宽了二胡艺术的表现力, 获“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奖”。
道教是把第神仙四思章想、道家中学国说、传方统士之宗术教以及思民想间
巫术综合起来,理论化、宗教化的产物。
道教认为人可以长生不死的观点, 迎合了封建统治者的愿望。
得道成仙
中国传统文化外炼(外丹) 内修(内丹) 第四章 中国传统宗教思想
国学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课程提纲第十一部分
国学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课程提纲第十一部分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将能够了解和掌握:1.道家名称的来源以及“道德”的概念。
2.先秦时期道家的主要思想以及代表人物。
3.魏晋时期玄学对道家思想的发展贡献。
4.汉末道教的发展及其与道家的关系。
道家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我们主要是讲道家思想和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问题。
道家思想在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中应该有很深的影响,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但是,以往我们对这个问题注意的还不够。
虽然我们经常讲儒、释、道,但通常我们的脑子里面,特别是现代人的脑子里面,更多的是“儒”和“佛”,“道”相对来说看得比较轻一些。
这其中原因很多,道家思想本身也确实比较复杂。
这里我们先谈谈道家名称的来源。
在先秦,道家的名称即道家学派的名称还没有形成,因为道不像儒那样是一个职业,它就是一种思想理论或者一个概念。
到了汉代,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在总结先秦各种学术流派的时候提到先秦有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个主要的学术流派,其中“道德”家又简称为道家,从此以后才有了“道家”这样一个名称。
为什么道家被称为“道德”呢?《史记》中《老子韩非列传》里面提到老子,说老子是楚国苦县人,姓李名耳,字聃,修道德,学问以自隐无名为务。
孔子还曾经去拜访过他。
后来老子看到周已经衰亡了,就想往西边去,经过函谷关的时候,碰到当时守门的官吏叫尹喜的,他跟老子说,你现在就要归隐了,能不能给我留下一点文字啊?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后人就称之为《道德经》。
老子这一派也就被称为道德家,简称道家。
首先我们对“道德”这个概念稍微作一点说明。
这个“道德”跟我们现代人理解的“道德”的概念有很大的差异,甚至是完全相反的。
为什么这样讲呢?因为我们现代人讲的“道德”,就是指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规范或伦理。
但是先秦的时候老子讲“道德”,恰恰是为了否定这些东西。
日常生活中,按照伦理关系所做出的道德行为,在老子看来只是“仁义”、“孝慈”。
那老子的“道德”又是什么意思呢?它强调的恰恰是事物本然的状态,因为“仁义”、“孝慈”都是我们人为提倡的,人为地根据社会关系建立起来的。
道家思想与中国文化教案
道家思想与中国文化教案第一周:第一课概述1、何谓道家——道家产生之断代讨论2、道家与道教之讨论——信仰与追求道家是中国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道家思想的起源很早,传说中,轩辕黄帝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
一般来说,公认第一个确立道家学说的是春秋时期的老子,老子在他所著的《老子》(《道德经》)中作了详细的阐述。
道家思想其他的代表人物还有战国时期的庄周、列御寇、惠施等人。
道家倡导自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尊黄帝、老子为创始人,并称黄老。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
道教是在中国形成并传播的一种多神宗教,在中国古代影响仅次于佛教。
道教被认为是和儒教和佛教一起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
道教以道作为其追求目标,道教因此而得名。
道教是在中国古代道家思想理论的基础上吸收神仙方术、民间鬼神崇拜观念和巫术活动而形成。
它主张清静无为,长生不老,得道成仙。
3、道家的入世与出世(无为地入世,逍遥地游世)入世就是参与俗世的活动,道家讲出世是一种修行,要超然世外,无拘无束,逍遥济世,羽化成仙。
庄子反对出世与入世,却爱游世。
游,若即若离不即不离也,介乎“避”与“入”之间。
4、道家之前时代——上古思想与工艺水平讨论5、道家与当代文化资源讨论第二周:第二课道家与上古文化1、新石器时代——无文字时代之神巫崇拜(神为主体时代)神话自然观是对自然的神话式的认识,核心是万物有灵和神灵崇拜2、夏、商、周之神观念(神人交接,人渐为主体,王者为神时代)天、地、人神系——殷商甲骨文的龟卜《诗经》、《尚书》中的天——天神《易经》中的宇宙秩序3、春秋战国时代的方士与神仙修炼(鬼神观念的转化——道家人格追求神仙的转化)4、转化中的基础理论——养生学与中医学(黄帝内经)道家养生学从广义上说包括道教生命观,神仙理论以及成仙的方术,从狭义上说道家养生学是指通过禁忌,服食,气功,武术等种种具体手段,使人的身心达到一种内外协调的状态,从而延长人的寿命,使人在身心平和的状态下尽享天年。
道家与道教??(英)李约瑟
道家与道教(英)李约瑟
道家与道教(英)李约瑟
道家与道教
(英)李约瑟原著
余仲珏译
译者话
道家与道教 (The Tao chia and Taoism)是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册(Science and Civilisation in China V01.2.)中的第十编。
这本书的内容主要是论述中国科学技术的历史,此外还把中国各阶段的科学技术发展情况和西方当时的科技水平作了较详细的比较。
作者是英国剑桥大学的教授李约瑟(Goseph Needham),曾在中国侨居多年,该书由英国剑桥大学陆续出版,我们翻译所根据的第二册出版时间是1956年。
由于该书是中国科技史,所以:对道家和道教的论述也多从科学技术的观点着眼,对道家谈的多,对道教谈的少。
其中还有一些和古希腊及西方当时情况的对比,这与我们的关系不大,故未译出。
译文中如有错误的地方,请大家指正。
余仲珏
一九六二年五月
/f?kz=107049636。
《中国哲学与文化》教学大纲
《中国哲学与文化》教学大纲陈登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描述中文:这是为英语专业一年级本科生开设的一门学门核心课,旨在提高学生自身的文化素养。
本课程主要讲授中国哲学发生、发展及其演变的基本线索和基本内容,强调并梳理中国的儒释道传统文化对日本与韩国的影响。
通过分析与比较,学生能更好地了解古代中国如何通过文化向心力对周边国家进行文化渗透,了解“东亚”作为文化系统的共同因素是与儒学及佛教(包括道教的部分要素)密切相关,了解东亚文化共同体的共性和个性,理解在二十一世纪文明对话中东亚的角色与视角所具有的重大意义,认识到二十一世纪“从东亚出发思考”这一转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提高文化交流自信心、自觉性和敏锐感。
英文:This core course is primarily oriented to students for English majors, aiming at cultivating their cultural literacy. It focuses on the general development of Chinese philosophy and its central topics. 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Confucianism, Daoism and Buddhism on Japan and South Korea will be examined. Through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students will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ancient China and its cultural infiltration to its neighborhood, in which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s taken as a centripetal cu ltural force. Students are also encouraged to learn that “East Asian” as an integrated part of one cultural system has a strong historical link with Chinese Confucianism and Buddhism (and part of Daoism).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for undergraduate students to have some knowledge about the universality and individuality of East Asian countries as one entity, to underst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ole of East Asian” played in the dialogue of civilization 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 turn toward “perspectives from East Asian”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It ishoped that their confidence, consciousness and alertness will be improved in cultural communication.三、课程内容(一)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梳理中国的儒释道传统文化,帮助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对日本和韩国社会所产生的影响,探讨东亚世界的共同价值观和个性社会发展特点。
讲述道家文化的教案
讲述道家文化的教案教案名称:探索道家文化教学目标:1. 了解道家文化的起源、核心理念和重要思想。
2. 掌握道家文化在中国历史和哲学中的地位和影响。
3. 发展学生的跨文化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幻灯片或投影仪2. 道家经典文本(如《道德经》)3. 视频资料或音频录音(可选)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通过展示一幅著名的道家文化相关的图像,如太极图、八卦图等,激发学生对道家文化的好奇心。
2. 提出问题:“你对道家文化有什么了解吗?它对中国历史有什么重要影响?”探索(20分钟):1.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要求他们先以预习为基础,分享对道家文化的初步了解和认识。
2. 收集观点:邀请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观点,并在白板上进行记录。
引导学生回答问题:“道家文化的核心理念是什么?”“它如何影响中国的哲学思想和文化发展?”等。
3. 阅读经典文本:学生小组选择一段道家经典文本,如《道德经》的一章,进行阅读和理解,并从中挑选出关键词或句子进行分享。
展示与讨论(20分钟):1. 学生展示:每个小组轮流展示他们选择的经典文本,陈述其理解和解释,并解释与道家文化核心理念的关联。
2. 全班讨论:鼓励学生对其他小组展示的内容提出问题或提供自己的观点,以促进深入的思考和批判性思维。
概括与评价(15分钟):1. 教师总结:向学生概述道家文化的起源、核心理念和重要思想,并强调其在中国历史和哲学中的地位和影响。
2. 学生评价: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撰写一份对于道家文化的认识和评价的摘要,并分享给其他小组和整个班级。
延伸活动(10分钟):1. 邀请学生选择一个与道家文化相关的主题,如自然生活、身心健康等,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2. 学生展示:学生以不同形式,如海报、演讲、艺术品等,展示他们在延伸活动中的学习成果。
家庭作业:1. 鼓励学生在家中阅读《道德经》的其他章节,并思考其与现代生活和价值观的联系。
《中国文化》课程教学大纲【模板】
《中国文化》课程教学大纲一、教师或教学团队信息本课程任课教师主要讲授外语学院英语专业本科二年级综合英语课程3/4和二年级英语写作课程3/4,同时任教二年级限定选修课程中国文化。
本课程较受学生欢迎由于本课程的教材以及课堂授课和讨论都以英语为主导语言,又积极开展了一系列的讲座式授课模式,也开展了一系列的课堂研讨,学生们已能够初步运用英语介绍中国文化中的一系列文化现象,初步领悟到了中国文化的部分精髓,也开始激发他们有意识地发挥自己语言专业的专长特点,在此课程中巩固了最基础的基本语言技能,以此学生们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也获得了一定的提高和增强。
本课程任课教师曾参与编写和发布了:<<美国英语口语>>初级/中级)(编著) (编者)//<<高考英语热门阅读>> (编著) (副主编)(//<<透视雅思考试>> (编著) (编者//<<中考英语阅读>> (编著) (编者)二、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文):中国文化课程名称(英文):Chinese Culture课程类别:□通识必修课□通识选修课□专业必修课□专业方向课专业拓展课□实践性环节课程性质*:□学术知识性□方法技能性 研究探索性□实践体验性课程代码:********周学时:2 总学时:32 学分: 2先修课程:综合英语授课对象:英语师范;英语三、课程简介本课程为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主干课程。
旨在传授系统的有关中国文化的基础知识,主要侧重于对中国文化(主要相关话题)的学习,并以此探讨中国文化的精髓。
同时,针对英语语言专业学生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基础的基本语言技能训练,课程教材和课堂授课和讨论都以英语为主导语言,通过一系列的讲座和课堂研讨,学生能够运用英语介绍中国文化的一些主要特征,谈论有关中国文化的一些主要论题,以此培养学生初步运用英语进行文化交流和沟通的交际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ST 5129 2009-2010道教與中國文化TAOISM AND CHINESE CULTURELecturer :Prof. YAU Chi-on 游子安教授Departmental Webpage: .hk/crs/crs0708/en/index.phpOffice : HYS 511, 2609 6524E-mail :Lecture Time : Tue. 18:30-20:50Lecture Room : ELB 304(一)課程簡介土生土長的道教,是在中國傳統文化基礎上形成的。
道教對中國文化與社會有廣泛影響,如天文、地理、文學、藝術、醫藥學、化學等方面。
課程內容將會探討神仙信仰與藝術、道教與節令習俗、宮觀建築、善書與道教倫理、道教與養生,及研習道教經典文獻等。
除了課堂學習,同學還須參與考察。
修畢此課程,可以瞭解道教信仰和生活實踐、道教文化與現代社會的關係、道教文化的內涵及其生命力。
(二)課程大綱1. 1月12日課程介紹2. 1月19日神仙信仰:考古、圖像藝術的西王母3. 1月26日神仙信仰:歲時節誕4. 2月2日神仙信仰:洞天福地與宮觀建築5. 2月9日呂祖道壇與扶乩6. 2月23日實地考察(一)扶乩:鼎信仙觀7. 3月2日道教戒規、善書與生活倫理8. 3月9日道教與養生、醫療9. 3月16日實地考察(二)道教與養生(金蘭觀修真實習)10.3月23日道教與社會:打醮、拜斗以消災祈祥11.3月30日實地考察(三)省躬草堂12 4月13日《道德經》、《度人經》諸經典的哲理與感悟13. 4月20日同學匯報(三)課程要求(1)考察報告:20%(繳交期限為2010年4月13日)(2)論文:70%(字數:5000-7000字,繳交期限為2010年4月30日)(3)課堂參與:10%(短文須作口頭報告)同學必須將論文上載至VERIGUIDE:https://.hk/cuhk/,並下載簽署聲明.hk/policy/academichonesty/p09.htm,附於功課一併呈交。
論文必須以學術論文格式撰寫,以註腳註明資料出處,並附參考書目。
(四)參考書目(1)指定參考書李養正主編、牟鍾鑒等合著《道敎綜論》,香港:靑松觀香港道敎學院,2001。
福井康順等監修、朱越利譯《道敎》第一至二卷,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1992。
(2)建議參考書柳存仁《和風堂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
柳存仁講演《道敎史探源》,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0。
李養正《道敎槪說》,北京: 中華書局,1989。
卿希泰、詹石窗主编《道教文化新典》,上海: 上海文藝出版社, 1999。
卿希泰《道敎與中國傳統文化》,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0。
朱越利、陳敏著《道敎學》,北京: 當代世界出版社, 2000。
葛兆光《道敎與中國文化》,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詹石窗《道敎文化十五講》,北京: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3。
熊鐵基、劉固盛主編《道敎文化十二講》,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4。
劉笑敢著、陳靜譯、李豐楙導讀《我們的宗敎: 道教》,台北: 麥田出版, 2002. 王卡《道教經史論叢》,成都:巴蜀書社, 2007。
Livia Kohn(ed.), Daoism handbook ,Leiden ; Boston : Brill, 2000.John Lagerwey(ed.), Religion and Chinese society , Hong Kong :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 Paris : Ecole francaise d'Extreme-Orient, c2004.施舟人(K.M. Schipper)講演《中國文化基因庫》,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2。
窪德忠著、蕭坤華譯《道敎入門》,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1996。
《法國漢學》第七輯「宗敎史專號」,北京:中華,2002。
張勳燎、白彬著《中國道教考古》,北京: 線裝書局, 2006。
劉昭瑞《考古發現與早期道教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
道教文物》,《主編1999。
蘇啓明,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巫鴻著,鄭岩、王睿編,鄭岩等譯《禮儀中的美術: 巫鴻中國古代美術史文編》,北京:三聯書店, 2005。
李凇主編《道教美術新論:第一屆道教美術史國際研討會論文集》,濟南:山東美術出版社, 2008.李淞《論漢代藝術中的西王母圖像》,長沙:湖南敎育出版社, 2000。
王宜峨《道教與藝術》,臺北: 文津出版社,1997。
Stephen Little with Shawn Eichman [et al.] Taoism and the arts of China, Chicago, Ill. :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 ; Berkeley, Calif.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2000.游子安、游學華編輯《書齋與道場:道教文物》,香港:香港中文大學道教文化研究中心、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香港道教聯合會,2008。
齋藤龍一编《道教の美術》,大阪: 読売新聞大阪本社: 大阪市立美術館, 2009。
黃兆漢《中國神仙研究》,臺北: 臺灣學生書局, 2001。
范恩君《道教神仙》,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蓬瀛仙館道教文化叢書,2007。
李遠國《神霄雷法:道敎神霄派沿革與思想》,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3。
黃海德《天上人間:道敎神仙譜系》,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4。
鄭素春《道敎信仰、神仙與儀式》,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2002。
蕭海明《真武圖像研究》,北京:文物出版社,2007 。
蒲慕州《追尋一己之福:中國古代的信仰世界》,臺北:允晨文化,1995。
黃一農《社會天文學史十講》,上海: 復旦大學出版社, 2004。
林富士編《臺灣學者中國史研究論叢:禮俗與宗敎》,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 2005。
韓秉方《道敎與民俗》,臺北: 文津出版社, 1997。
史孝進、劉仲宇主編《道敎風俗談》,上海: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3。
《中國道觀志叢刊》36冊,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0。
杜光庭著、王純五譯《洞天福地嶽瀆名山記全譯》,貴陽: 貴州人民出版社, 1999。
《中國建築藝術全集》第15卷《道教建築》(中國美術分類全集),北京: 中國建築工業,2002。
喬勻主編《道敎建築:神仙道觀》(中國古建築大系7),臺北: 光復書局,1992;北京: 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2004。
蜂屋邦夫編著《中國の道敎: その活動と道觀の現狀》,東京: 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硏究所, 1995。
奈良行博《道教聖地: 中国大陸踏查記録》,東京: 平河出版社, 1998。
李申《道教洞天福地》,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
朱鈞珍《香港寺觀園林景觀》,香港:政府新聞處,2002。
游子安主編《道風百年: 香港道敎與道觀》,香港: 蓬瀛仙館道敎文化資料庫、利文出版社, 2002。
中野美代子著、吳念聖譯《龍居景觀: 中國人的空間藝術》,銀川市: 寧夏人民出版社, 2007。
《全真清規》,《道藏》本;靑松觀1991年重刊本。
李剛《勸善成仙: 道敎生命倫理》,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4。
姜生、郭武《明淸道敎倫理及其歷史流變》,成都: 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9。
游子安《勸化金箴: 淸代善書硏究》,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9。
易覺慈編《寶松抱鶴記》,香港:雲鶴山房,1962。
黎志添《廣東地方道教研究:道觀、道士及科儀》,香港: 中文大學出版社,2007。
志賀市子《中國のこっくりさん:扶鸞信仰と華人社會》,東京:大修館書店2003。
志賀市子《近代中国のシャーマニズムと道教: 香港の道壇と扶乩信仰》,東京:勉誠出版,1999。
許地山《扶箕迷信底研究》,長沙:商務,1941。
(臺北: 臺灣商務印書館,1966、1994)陳耀庭主編、閔智亭等合著《道敎儀禮》,香港: 靑松觀香港道敎學院,2000。
陳耀庭《道敎禮儀》,北京: 宗敎文化出版社, 2003。
陳耀庭注釋《關燈散花儀》,香港: 青松出版社,2005。
劉仲宇注釋《吕祖無極寶懺》,香港:青松出版社,2008。
黎志添、游子安、吳真等著《香港道堂科儀歷史與傳承》,香港: 中華書局, 2007。
田仲一成著、錢杭、任余白譯《中國的宗族與戲劇》,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
大淵忍爾著《中国人の宗教儀禮•道敎篇》,東京:風響社, 2005。
梁德華主編《羅天大醮》,香港道教聯合會, 2009。
《省躬錄》,廣州省躬草堂,1898-1925。
《廣成仙師信語》省躬草堂1898年乩示,1955重編。
《黃大仙良方》,清末普濟壇初刊,香港陳湘記書局重印。
《孚佑帝君覺世經》附靈簽及(呂祖)仙方,香港廣興書局,1986。
張伯端撰、王沐淺解《悟眞篇淺解: 外三種》,北京:中華書局,1990。
王沐《內丹養生功法指要》,北京:中華書局,2008。
陳攖寧《道敎與養生》,北京: 華文出版社, 1989。
胡海牙編著《陳攖寧先師仙學研究系列:仙學必讀》,香港: 天地圖書, 2004。
劉仲宇主編、魏啓鵬等合著《道敎養生講座》,香港: 靑松觀香港道敎學院, 2004。
麥錦恆主編《我命在我:養生十七講》,香港道教聯合會, 2009。
陳耀庭《逍遙達觀:仙與人生理想》,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5。
吉元昭治著、楊宇譯《道敎與不老長壽醫學》,成都出版社,1992。
張振國《道教符咒選講》,北京: 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6。
蓋建民《道教科學思想發凡》,北京: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05。
蓋建民《道敎醫學》,北京: 宗敎文化出版社, 2001。
林富士《疾病終結者: 中國早期的道敎醫學》,臺北: 三民書局,2001。
林富士《中國中古時期的宗教與醫療》,台北: 聯經,2008。
游子安主編《爐峰弘善:嗇色園與香港社會》,香港:嗇色園,2008。
陳鼓應《老莊新論》(修訂版),北京: 商務印書館, 2008。
葉至明主編《道敎與人生》,北京: 宗教文化出版社, 2002。
李遠國、陳云《衣養萬物:道家道敎生態文化論》,成都:巴蜀書社, 2009。
Daoism and Ecology: ways within a cosmic landscape , edited by N.J. Girardot, James Miller and Liu Xiaogan. , Cambridge, Mass. :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WorldReligions, Harvard Divinity School : Distributed by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2001.張繼禹主編《道法自然與環境保護: 兼論道敎濟世貴生思想》,北京: 華夏出版社,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