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折线统计图》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2课时《复式折线统计图》教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2课时《复式折线统计图》教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2课时《复式折线统计图》教案

一. 教材分析

《复式折线统计图》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的一节重要内容。本节课主

要让学生掌握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作用以及如何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是一种能够反映事物变化规律的图表,它通过折线的上升和下降来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统计图的特点,提高数据分析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过条形统计图和单式折线统计图,对统计图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复式折线统计图,他们可能还存在着一些困惑,比如如何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如何根据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具体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作用以及绘制方法,

能够正确地绘制和解读复式折线统计图。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

能力、动手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据

分析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作用以及绘制方法。

2.难点:如何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

五. 教学方法

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

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

1.教具:黑板、粉笔、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样图、教学课件等。

2.学具:学生用的复式折线统计图样图、铅笔、橡皮、尺子等。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说课稿

一. 教材分析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是本册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

是在学生掌握了条形统计图和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通过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使学生能更好地了解和分析数据的变化趋势,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依据。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概念、特点、制作方法以及如何利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他们能够理解条形统计图和单

式折线统计图的基本概念,并能通过这些图表来分析数据。然而,对于复式折线统计图,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和实践活动来掌握其制作方法和分析技巧。

三. 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概念,掌握其制作

方法,并能够通过复式折线统计图来分析数据的变化趋势。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数据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

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概念,掌握其制作方法,

并能够通过复式折线统计图来分析数据的变化趋势。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熟练地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并能够准确地分析

数据的变化趋势。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

设置具体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作用;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掌握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和分析技巧;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和实践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五年级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学科融合教案

数学五年级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学科融合教案

数学五年级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学科融合教案

1.学习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中的《复式折线统计图》,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教科书创设了一个有趣的比较南北两地最高气温的情境,在渗透数学文化的同时,进一步让学生经历收集、整理、表示、分析数据的过程,培养对数学的应用意识。

(1)学科性目标

①通过对南北两地最高气温的研究,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②能从统计图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体会数据的作用。

(2)教育性目标

在四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敢于表达、勇于质疑的学习品质。

(3)创新性目标

通过多角度解读数据,拓展学生思路,培养发生性思维。

【学习重点】

在读懂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能根据数据独立绘制折线统计图。

3.学习过程

我们根据学时课的课堂教学模式开展教学,其流程如图所示:

图2:小学数学学时课教学流程图

(1)运用四学,探究新知

探究1:解读复式折线统计图1中的信息

①首学,完成首学任务

用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方法观察复式折线统计图,并独立思考以下问题

a.此统计图表示的哪两组数据?

b.横、纵轴分别表示什么?图例传达了什么信息?

c.两地哪天的最高气温相差最大?相差多少?

d.从总体上看,两地这几天的最高气温之间最明显的差别是什么?

②小组互学

③群学交流

a.统计图中的两组数据分别是我国南边的曾母暗沙和我国最北边的漠河这两个地

方4月7—10日共四天的最高气温。

b.横轴表示日期,平均分成四格分别表示4天,纵轴表示温度,一格表示5℃。图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单式折线统计图》教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单式折线统计图》教案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单式折线统计图》教案

一. 教材分析

《单式折线统计图》是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的一课时内容。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如何绘制和解读单式折线统计图。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图形识别能力。

二.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条形统计图的基本知识,对统计图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对于折线统计图的认识和理解还有待提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方式,体验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提高学生对折线统计图的认知水平。

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如何绘制和

解读单式折线统计图。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

力和图形识别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

创新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让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学会如何绘制和解读单

式折线统计图。

2.难点: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折线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

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和实践操作法。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图形识别能力。同时,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六.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准备好相关的教学材料和教具,如黑板、投影仪、折线统

计图的样本等。

2.学生准备:学生需提前预习相关内容,了解条形统计图的基本知识。

七. 教学过程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作用和意义。

2.能够根据所给数据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

3.能够分析和比较不同数据集的统计信息。

4.能够运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

1.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2.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解读和分析。

三、教学内容

1. 什么是复式折线统计图?

复式折线统计图是一种用于展示不同数据之间关系的统计图,通过折线的连接,可以清晰地看出不同数据集的变化趋势和差异。在数学中,复式折线统计图通常用来比较不同时间、地点或者其他变量下的数据变化。

2. 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步骤如下: - 步骤一:收集数据并整理。 - 步骤二:确

定横轴和纵轴的标签。 - 步骤三:选择合适的比例尺。 - 步骤四:用折线连接不同

数据点。 - 步骤五:添加标题和图例。

3. 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应用

复式折线统计图广泛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工作中,例如用来比较不同季节的气温

变化、不同地区的人口增长等。通过复式折线统计图,人们可以更直观地了解数据的变化规律,并做出相应的决策和分析。

四、教学方法

1.讲解与示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分组合作,让学生一起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

3.提倡学生自主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

1.引入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其作用和意义。

2.根据实例示范如何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

3.让学生分组自主绘制一个数据集的复式折线统计图。

4.学生展示并解释他们的统计图,进行讨论和比较。

5.引导学生分析实际问题,并运用复式折线统计图给出解决方案。

小学数学《折线统计图》教案

小学数学《折线统计图》教案

小学数学《折线统计图》教案

第一章:引言

1.1 教学目标

让学生初步了解折线统计图的概念和作用。

培养学生对统计图的兴趣和观察能力。

1.2 教学内容

折线统计图的定义和特点。

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

1.3 教学方法

通过实物展示和举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展示不同类型的折线统计图。

分组讨论和合作绘制折线统计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二章:单式折线统计图

2.1 教学目标

让学生掌握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培养学生通过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

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步骤和注意事项。

如何通过单式折线统计图解读数据,如趋势分析、拐点识别等。

2.3 教学方法

利用实际案例数据,引导学生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进行数据分析练习,让学生通过折线图发现数据中的规律和趋势。

第三章:复式折线统计图

3.1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概念和作用。

培养学生通过复式折线统计图进行数据比较和分析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

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定义和特点。

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步骤。

3.3 教学方法

通过实际案例,引导学生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展示不同类型的复式折线统计图。

分组讨论和合作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四章:应用举例

4.1 教学目标

让学生能够运用折线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

利用折线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如销售数据分析、气温变化趋势等。

4.3 教学方法

利用实际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折线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省级比赛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省级比赛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省级比赛教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折线统计图的概念和特点;

2.能够根据给定的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

3.能够分析和比较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

4.能够利用折线统计图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

1.折线统计图的绘制和解读;

2.数据分析和比较。

三、教学难点

1.利用折线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和比较。

四、教学准备

1.教材: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教科书、练习册等。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引入

1.老师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引入折线统计图的概念;

2.让学生讨论折线统计图与其他统计图的区别和特点。

第二课时:基本概念

1.老师讲解折线统计图的基本概念和绘制方法;

2.给学生一些简单的数据,让他们练习绘制折线统计图。

第三课时:实际应用

1.给学生一组真实的数据,让他们绘制折线统计图;

2.让学生根据图表回答一些问题,进行数据分析和比较。

第四课时:综合练习

1.给学生一些综合性的练习题,让他们综合运用折线统计图进行数据分

析;

2.对学生的练习成绩进行评价和总结。

六、教学延伸

1.让学生自己搜集数据,设计并绘制折线统计图;

2.小组间分享数据和图表,进行交流和讨论。

七、课堂反馈

1.运用折线统计图设计一些小型测验,测试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2.对学生的测验成绩进行分析,指导学生查漏补缺。

八、总结

1.复习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强化学生对折线统计图的理解;

2.鼓励学生多做练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能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绘制和解读方法,能够运用折线统计图进行数据分析和比较,为将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年级下册数学《折线统计图》教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折线统计图》教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折线统计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折线统计图的定义及其特点。

2、掌握如何读取和绘制简单的折线统计图。

3、能够解读折线统计图中的数据变化趋势。

二、教学内容

1、折线统计图的基本构成要素:横轴、纵轴、数据点与连线。

2、折线统计图与条形统计图的区别。

3、实际情境中折线统计图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

1、实物演示与互动讲解。

2、图形辅助与视觉化示范。

3、分组合作与实际操作。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实际的统计数据(如月销售数据、气温变化等)引出折线统计图的概念。

2. 概念讲解

①详细解释折线统计图的结构,包括横轴代表什么,纵

轴代表什么,以及数据点如何连接成线。

折线统计图用高低不同的点来表示数据的多少,通过

点与点的连线能看出变化……

②对比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的不同之处。

条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呈现数据的多少,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看到数据的变化趋势。

3. 交互学习

①学生练习读取并分析给定的折线统计图。

②小组内讨论折线统计图所反映的信息及其背后的数据趋势。

4. 应用实践

①设计活动让学生根据给定数据自己绘制折线统计图。

②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生活中找到使用折线统计图的例子,并进行分析和讨论。

五、教学评价

通过课堂提问、分组讨论和家庭作业来评估学生对折线统计图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反思

教师在课后需评估本次教学的效果,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学习情况调整后续的教学计划,确保学生能熟练理解和运用折线统计图。

五下数学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五下数学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数学四下第五单元《单式折线统计图》教学设计

教学分析:

在学习本单元之前,学生已经会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统计结果,并能根据统计表、条形统计图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此基础上,本单元认识一种新的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帮助学生了解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思想,根据折线的变化特点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和预测,更好地了解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认识单式折线统计图,以全国总人口数为题材,先用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表述1998—2021年每年全国总人口数的情况,再在此基础上引出折线统计图。这一方面激活了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统计知识,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感受这两种统计图的联系,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教科书还特别注重根据统计图表进行数据分析,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和能力。

学情分析:

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看图分析,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已经确定了纵轴、横轴并画好网格的图中描点、连线,用折线表示相关的数据,不宜让相对繁琐的制图操作干扰学习的重点。这样,既突出了绘制折线统计图的关键环节,又能让学生更加关注统计活动的全过程,从而更加全面地理

解和掌握统计方法,积累统计活动经验。

教学目标:

1.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会看折线统计图,根据折线统计图回答简单的问题。

3.能根据需要绘制折线统计图,能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推测。

教学重点:

了解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特征和学会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人口数吗?,知道近几年来全国人口数的变化吗?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教案(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教案【第1篇】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初步学会制作单式折线统计图。

2.能对折线统计图中显示的数据作简单的分析,并根据数量的变化趋势作出适当的预测。

(二)过程与方法

1.尝试折线统计图的绘制过程,经历分析、判断和预测过程,提高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

2.体验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与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通过参与统计活动,在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的氛围中不断探究,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

2.使学生感受统计与生活的联系,体验用数学解决问题的实用性。

二、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1.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2.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二)难点:

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

三、教学用具

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图例

四、教学设计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师:同学们,我们学校的选修课有舞蹈课、足球课、书法课、篮球课、象棋课、手工制作课。老师把我们学校选修课各科人数统计了一下,做了一个我们之前学过的条形统计图,观察这个条形统计图,你能得到哪些信息呢?

折线统计图

生:学象棋的人数最多,55人,足球和书法的人数一样多,都是50人。

师:也就是我们通过观察条形统计图的高低可以清楚得看到每一个项目它所对应的人数的多少。高的说明数量多,低的说明数量少。

师:同学们看这个条形统计图的横轴表示的是什么?纵轴又表示的是什么呢?

生:横轴表示的是项目,纵轴表示的是人数。

师: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是能够清楚的看到每个项目的数量多少。同学们,现在老师又对我们学校六学期内打篮球的人数做了一个统计表,请看。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折线统计图教案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折线统计图教案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折线统计图

教案

篇1: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折线统计图》教案精选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提高识图和用图能力,感受复合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2、使学生在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统计观念。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进一步感受统计方法对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价值,增强参与统计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会利用统计图里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和判断。

教学流程:

一、谈话揭题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复式折线统计图,谁来说说复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指名回答。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板书课题)

二、综合练习

1、出示p77第2题

(1)学生看图后独立思考:哪种电话的用户多?呢?

(2)哪种电话用户的增长速度快一些?你是怎么判断的?(从折线的走势上来判断;计算每种电话用户与19的差,进一步检验作出的判断是否正确)

(3)看这这张统计图,你还想到什么?学生交流。

2、我国的经济在持续稳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出示第3题。

(1)这张图统计的是什么?

(2)拥有电话的家庭户数哪两年增长幅度最快?计算机呢?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追问:你是怎么知道的?让学生说说自己判断的方法。

(3)从上面的统计数据中,你还能想到什么?

三、联系生活应用统计知识

1、完成p78第4题引导学生看懂统计图的横轴和纵轴,学生独立完成后和同学交流。(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可以看出,水仙花根的生长速度要快一些。而芽的生长速度之所以比根慢,主要是因为开始发芽的时间比较晚。但从第8天起芽的生长速度就和根大体上是相当的)我们在农学院里也有自己的盆栽植物,请你也来做个小科学家,坚持观察一种植物,并做好记载。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整理与复习》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整理与复习》教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复式折线统计图整理与复习》教案

一. 教材分析

《复式折线统计图整理与复习》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的一章内容。本

章主要让学生掌握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概念、特点以及绘制方法,能够通过复式折线统计图来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他们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二.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单式折线统计图的相关知识,具备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可能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和分析技巧还不够熟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性地进行辅导,使他们在复习旧知的同时,提高对新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概念、特点和绘制方法,

能够熟练地通过复式折线统计图来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处理数据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

据分析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善于观察、

思考、解决问题的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概念、特点和绘制方法。

2.难点:如何通过复式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五. 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生动实例引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提高他们的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

六. 教学准备

1.准备一些关于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实例,如成绩统计图、销售统计图等。

2.准备相关练习题,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操练和巩固。

七. 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7-2复式折线统计图(教案)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7-2复式折线统计图(教案)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7-2复式折线统计图(教案)

一. 教材分析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2复式折线统计图”是继单式折线统计图学

习后的进一步拓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概念,了解其特点,学会如何通过复式折线统计图来分析数据,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统计知识,掌握了单式折线统计图的基本知识。但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可能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理解和应用还不够熟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知识。

三.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掌握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概念和特点。

2.培养学生通过复式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概念和特点。

2.难点:如何通过复式折线统计图分析数据、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复式折线统计图,让学生在实际情境

中感受和理解知识。

2.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3.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实例和分析过程。

2.学习素材:准备一些关于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实际问题,供学生练习。

3.绘图工具:如直尺、彩笔等,供学生绘制复式折线统计图。

七. 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统计数据,如班级学生的身高、体重等数据。引导学生观察这些数据,提问:“你们能从这些数据中了解到什么信息?”让学生思考统计图在数据分析中的作用。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折线统计图》教案精选范文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折线统计图》教案精选范文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折线统计图》教案精选范文

时间过得可真快,从来都不等人,老师们的教学工作又将有新的目标,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教学计划了。以期更好地开展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准备的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折线统计图》教案精选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折线统计图》教案精选范文一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让学生在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认识折线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关系。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从统计图中发现数学问题、解决问题,并能体会统计知识在生活中的意义和作用。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同学们都喜欢机器人吗?同学们可以自己制作,锻炼动手能力。我们了解到2006~2012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参赛队伍的参赛队伍支数情况,于是做了一份统计图。出示条形统计图。你能从中获得什么信息?回忆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二)探究新知

1、为了更明显的看出各年参观科技馆的人数增减情况,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统计图。

出示折线统计图(板书标题:折线统计图)

说一说它的横轴、纵轴分别表示什么?

统计图上的各点又表示什么意思?

2、分析折线统计图

小组讨论:(1)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参赛队伍的数量有什么变化?你有什么感想?(2)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小组交流汇报讨论结果。

师带领学生从点和线两方面分析总结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师问:在折线统计图中我们是用什么来表示数据?(板书:点表示数量的多少)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人教版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人教版
3.实践操作能力:通过绘制折线统计图,使学生掌握图表绘制技巧,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4.数学表达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语言描述数据变化,提高数学表达能力,增进沟通交流。
5.问题解决能力: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折线统计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理解折线统计图的概念:使学生掌握折线统计图的定义、构成及特点,明确其在数据表达中的作用。
-实际问题的数据选择与处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需要学会如何选择合适的数据,并将这些数据转化为折线统计图进行分析。
举例:在分析折线走势时,学生可能会对多条折线的交叉、平行等走势产生理解困难,需要教师通过具体案例和图示,帮助学生理解这些走势所代表的含义,并学会如何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实践活动环节,有些小组在讨论时偏离了主题,导致讨论效果不佳。针对这一点,我计划在下次活动中加强对小组讨论的引导,确保讨论能够紧扣主题,提高讨论效率。
此外,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还是比较害羞,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为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我打算在以后的课堂中多设置一些开放性问题,给予学生更多的表达机会,并适时给予表扬和鼓励,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本节课将结合课本例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动手操作等环节,掌握折线统计图的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数据分析与处理能力。

五年级数学下《折线统计图》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折线统计图》教案

五年级数学下《折线统计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初步学会制作

简单的折线统计图。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

思维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处理数据的技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使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信心和乐趣。

二、教学重点:

掌握折线统计图的基本特点和制作方法。

三、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折线统计图所表达的意义。

四、教学准备:

课件、表格、实物投影仪。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

1.

回顾已学过的两种统计图。

提问:前面我们学习过哪些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

2.

引入新课。

出示教材第92 页的情境图。

提问:这幅折线统计图和我们以前学习的统计图有什么不同?它有什么特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种新的统计图——折线统计图。

(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

(二)探究新知:

3.

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

(1)出示教材第92 页的例5。

提问:这幅折线统计图向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学生交流后指出:从折线统计图中不仅能看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量,而且能清楚地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2)根据给出的数据,要求学生先进行口头描述某一部分的数量变化情况。

例如:冬冬的体重从28 千克增加到32 千克,增加了4 千克。

从1 岁到2 岁,再到3 岁,冬冬的体重逐渐增加;从3 岁到4 岁,再到5 岁,

冬冬的体重逐渐减少。(教师根据学生的描述稍作板书)

(3)教师说明:折线统计图不仅能反映数量的多少,还能清晰地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折线统计图》教案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根据统计表正确绘制单式折线统计图。能根据折线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并能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已有的统计经验迁移学习单式折线统计图。通过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比较,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数据和合理推测能力。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重点:

认识单式折现统计图,了解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会看、会绘制折线统计图,并能够根据折线统计图提出和解决数学问题。

教学难点:

感悟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对数据的变化做出合理的推测。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谈话:同学们喜欢机器人吗?参加过机器人大赛吗?没有也没关系,以后会有机会的。在中国,自2019年起,每年都

会举办一次全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记得在第一届大赛时,全国的参赛人数仅为200。不过后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青少年中敢于进行科技创新的人才越来越多,参加机器人大赛的人也越来越多。在2019年时,已有约1100名选手,参赛队伍是426支;到2019年,参赛队伍达到了499支。老师还查询了其他几个年份的参赛队伍数量,大家请看。(教师边说,边通过课件出示统计表)

二、复习旧知──条形统计图

1.教师:请同学们思考,从统计表里你得到了什么信息?(学生回答)

教师:刚才说的信息,大家能用我们学过的统计图表示出来吗?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根据数据的情况,第一个起始格应该表示多少?接下来一格代表多少合适呢?

2.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条形统计图。(课件演示)

3.教师:观察完成的条形统计图,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多?哪一年参赛的队伍最少?这些问题都一目了然了。如此看来,条形统计图比统计表更加清楚、直观。

【设计意图】通过复习条形统计图的知识,为学习折线统计图做好准备。

三、探索新知

1.认识折线统计图

(1)课件出示折线统计图。教师:有一种比条形统计图更加强大的统计图,同学们想不想认识一下?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中国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参赛队伍统计图

(2019-2019年)。

教师:统计图还可以这样画。这种统计图叫做折线统计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折线统计图的知识。(教师板书课题:折线统计图)

(2)初步体会折线统计图的绘制过程。

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

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要练说,得练看。看与说是统一的,看不准就难以说得好。练看,就是训练幼儿的观察能力,扩大幼儿的认知范围,让幼儿在观察事物、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活动中,积累词汇、理解词义、发展语言。在运用观察法组织活动时,我着眼观察于观察对象的选择,着力于观察过程的指导,着重于幼儿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教师:我们首先来观察一下折线统计图的横轴与纵轴,与条形统计图相比,它们相同吗?(学生回答相同)

教师:想知道其中的折线是怎样画出来的吗?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教师边介绍边描点,最后把这些点用线段顺次连接起来。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

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