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曲线计算公式
竖曲线运算步骤及公式讲解
1 / 2
竖曲线上高程计算
已知:①第一坡度:i 1(上坡为“+”,下坡为“-”)
②第二坡度:i 2(上坡为“+”,下坡为“-”)
③变坡点桩号:S Z
④变坡点高程:H Z
⑤竖曲线的切线长度:T
⑥待求点桩号:S
计算过程:
1、切线上任意点与竖曲线间的竖距h 通过推导可得:
==PQ h )()(2112li y l x R y y A A q p ---=-R
l 22= 2、竖曲线曲线长: L = R ω
3.竖曲线切线长: T= T A =T B ≈ L/2 =
2
ωR 4、竖曲线的外距: E =R T 22
5. 竖曲线上任意点至相应切线的距离:R
x y 22
= 式中:x —为竖曲任意点至竖曲线起点(终点)的距离, m ;
R —为竖曲线的半径,m 。
竖曲线计算的目的是确定设计纵坡上指定桩号的路基设计标高,其计算步骤
如下:
(1)计算竖曲线的基本要素:竖曲线长:L ;切线长:T ;外距:E 。
(2)计算竖曲线起终点的桩号: 竖曲线起点的桩号 = 变坡点的桩号-T
(3)计算竖曲线上任意点切线标高及改正值:
切线标高 = 变坡点的标高±(x T -)⨯i ;改正值:y=R
x 22 (4)计算竖曲线上任意点设计标高
某桩号在凹形竖曲线的设计标高 = 该桩号在切线上的设计标高 + y
某桩号在凸形竖曲线的设计标高 = 该桩号在切线上的设计标高- y
-----精心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竖曲线计算
计算公式:l = T2 / 2R。
切线长度计算公式:T = 1/2 * r *(在I之前-I之后)。
对于凹形的垂直曲线,通常可以保证视线距离。
但是,由于汽车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增加了重量,因此应选择合适的半径来控制离心力,以保证行驶平稳舒适。
通常,当城市主干道的相邻斜坡段的坡度小于0.5%或外部距离小于5cm时,不能设置垂直曲线。
设置垂直曲线时,人们会选择较大的垂直曲线半径r。
根据规范,当相邻纵向坡度之间的代数差较小时,应采用较大的垂直曲线半径。
对于设计速度大于或等于60 km / h 的高速公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采用垂直弯道半径大于或等于视觉要求的值。
扩展数据:
竖曲线的技术指标主要包括竖曲线半径和竖曲线长度。
凸形垂直曲线的视距条件较差,因此应选择适当的半径以确保安全行驶。
路线设计中的垂直曲线可以呈抛物线或圆形曲线的形式。
但是,为了简化计算,可以将圆弧方程简化为抛物线方程。
因此,不反对将抛物线方程用于垂直曲线方程。
为了确保行驶稳定性,安全性和视觉平滑度,全凹或全凸垂直曲线的斜度至少应满足:ω> 0.6%。
同时,全凹或全凸垂直曲线不应出现在水平曲线中。
竖曲线是指在线路纵断面上,以变坡点为交点,连接两相邻坡段的曲线。
竖曲线有凸形和凹形两种。
道路纵断面线经常采用直线(又叫直坡段)、竖曲线两种线形,二者是纵断面线形的基本要素。
竖曲线常采用抛物线,因为在设计和计算上,抛物线比圆曲线更方便。
竖曲线运算步骤及公式讲解
1 / 2
竖曲线上高程计算
已知:①第一坡度:i 1(上坡为“+”,下坡为“-”)
②第二坡度:i 2(上坡为“+”,下坡为“-”)
③变坡点桩号:S Z
④变坡点高程:H Z
⑤竖曲线的切线长度:T
⑥待求点桩号:S
计算过程:
1、切线上任意点与竖曲线间的竖距h 通过推导可得:
==PQ h )()(2112li y l x R y y A A q p ---=-R
l 22= 2、竖曲线曲线长: L = R ω
3.竖曲线切线长: T= T A =T B ≈ L/2 =
2
ωR 4、竖曲线的外距: E =R T 22
5. 竖曲线上任意点至相应切线的距离:R
x y 22
= 式中:x —为竖曲任意点至竖曲线起点(终点)的距离, m ;
R —为竖曲线的半径,m 。
竖曲线计算的目的是确定设计纵坡上指定桩号的路基设计标高,其计算步骤
如下:
(1)计算竖曲线的基本要素:竖曲线长:L ;切线长:T ;外距:E 。
(2)计算竖曲线起终点的桩号: 竖曲线起点的桩号 = 变坡点的桩号-T
(3)计算竖曲线上任意点切线标高及改正值:
切线标高 = 变坡点的标高±(x T -)⨯i ;改正值:y=R
x 22 (4)计算竖曲线上任意点设计标高
某桩号在凹形竖曲线的设计标高 = 该桩号在切线上的设计标高 + y
某桩号在凸形竖曲线的设计标高 = 该桩号在切线上的设计标高- y
-----精心整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竖曲线运算步骤及公式讲解
竖曲线上高程计算
已知:①第一坡度:i 1(上坡为“+”,下坡为“-”)
②第二坡度:i 2(上坡为“+”,下坡为“-”)
③变坡点桩号:S Z
④变坡点高程:H Z
⑤竖曲线的切线长度:T
⑥待求点桩号:S
计算过程:
1、切线上任意点与竖曲线间的竖距h 通过推导可得:
==PQ h )()(2112li y l x R y y A A q p ---=-R
l 22= 2、竖曲线曲线长: L = R ω
3.竖曲线切线长: T= T A =T B ≈ L/2 =
2ωR
4、竖曲线的外距: E =R
T 22
5. 竖曲线上任意点至相应切线的距离:R
x y 22= 式中:x —为竖曲任意点至竖曲线起点(终点)的距离, m ;
R —为竖曲线的半径,m 。
竖曲线计算的目的是确定设计纵坡上指定桩号的路基设计标高,其计算步骤如下:
(1)计算竖曲线的基本要素:竖曲线长:L ;切线长:T ;外距:E 。
(2)计算竖曲线起终点的桩号: 竖曲线起点的桩号 = 变坡点的桩号-T
(3)计算竖曲线上任意点切线标高及改正值:
切线标高 = 变坡点的标高±(x T -)⨯i ;改正值:y=R
x 22 (4)计算竖曲线上任意点设计标高
某桩号在凹形竖曲线的设计标高 = 该桩号在切线上的设计标高 + y 某桩号在凸形竖曲线的设计标高 = 该桩号在切线上的设计标高- y。
竖曲线运算步骤及公式讲解
竖曲线上高程计算
已知:①第一坡度:i 1(上坡为“+”,下坡为“-”)
②第二坡度:i 2(上坡为“+”,下坡为“-”)
③变坡点桩号:S Z
④变坡点高程:H Z
⑤竖曲线的切线长度:T
⑥待求点桩号:S
计算过程:
1、切线上任意点与竖曲线间的竖距h 通过推导可得:
==PQ h )()(2112li y l x R y y A A q p ---=-R
l 22= 2、竖曲线曲线长: L = R ω
3.竖曲线切线长: T= T A =T B ≈ L/2 =
2ωR
4、竖曲线的外距: E =R
T 22
5. 竖曲线上任意点至相应切线的距离:R
x y 22= 式中:x —为竖曲任意点至竖曲线起点(终点)的距离, m ;
R —为竖曲线的半径,m 。
竖曲线计算的目的是确定设计纵坡上指定桩号的路基设计标高,其计算步骤如下:
(1)计算竖曲线的基本要素:竖曲线长:L ;切线长:T ;外距:E 。
(2)计算竖曲线起终点的桩号: 竖曲线起点的桩号 = 变坡点的桩号-T
(3)计算竖曲线上任意点切线标高及改正值:
切线标高 = 变坡点的标高±(x T -)⨯i ;改正值:y=R
x 22 (4)计算竖曲线上任意点设计标高
某桩号在凹形竖曲线的设计标高 = 该桩号在切线上的设计标高 + y 某桩号在凸形竖曲线的设计标高 = 该桩号在切线上的设计标高- y。
竖曲线计算公式
竖曲线计算公式竖曲线是一种重要的曲线,它存在于大多数物理曲线中,例如比较一个物体施加力和物体受到力的关系,我们可以用竖曲线来描述。
在数学中,需要根据曲线的特性来计算曲线上某一点的坐标,而这就要求我们弄清竖曲线的计算公式。
首先,我们来讨论竖曲线的定义,竖曲线是指按照特定的模式画出的曲线,即x轴和y轴的关系。
这种模式可以用多项式来描述。
一般来说,竖曲线可以用一阶或更高阶多项式拟合,也就是说,可以用y=ax+b来描述一阶多项式,而用y=ax2+bx+c来描述二阶多项式。
其次,我们来讨论竖曲线的计算公式。
首先,如果要求一阶多项式拟合的曲线,则可以使用最小二乘法来求解。
根据最小二乘法的原理,我们需要将曲线上的点分别求出,然后根据两点之间的距离计算出曲线的系数a和b,最后将a和b代入y=ax+b求得该曲线的一阶多项式拟合曲线。
再比如要求二阶多项式拟合的曲线,也可以使用最小二乘法。
但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将曲线上的点分别求出,然后根据三点之间的距离计算出曲线的系数a、b和c,最后将a、b和c代入y=ax2+bx+c 求得该曲线的二阶多项式拟合曲线。
有时候,曲线的系数不可能精确地求出,例如曲线系数b和c有可能接近于0,此时,使用“拟合法”来求解曲线的系数就会比较简单。
拟合法的基本思想是,我们可以将曲线上的点拟合到一条直线上,这就是一阶多项式拟合,然后以一阶多项式拟合的直线为基础,得出曲线系数b和c,最后再将b和c代入y=ax2+bx+c求得该曲线的二阶多项式拟合曲线。
拟合法可以节省计算的时间和空间,而且它的效果比较准确。
另外,对于特殊形状的竖曲线,例如指数形状、正弦形状、余弦形状等,可以使用除最小二乘法外的其他方法来求解曲线系数,例如加权最小二乘法、最小均方误差法等。
综上所述,竖曲线的计算公式可以分为2类:一阶多项式拟合和二阶多项式拟合。
对于前者,我们可以使用最小二乘法来求解;而对于后者,我们可以使用拟合法或其他方法来求解。
铁路竖曲线要素计算公式
铁路竖曲线要素计算公式
铁路竖曲线要素计算公式包括:
1.曲线半径:R = (V^2) / (g x tan(α))
其中,R为曲线半径,V为设计速度,g为重力加速度(约等于9.8m/s^2),α为设定超高角(通常为2-7度)。
2.切线长度:TL = R x sin(α)
其中,TL为切线长度,R为曲线半径,α为设定超高角。
3.过渡曲线长度:GL = R x (cot(α/2) - tan(α/2))
其中,GL为过渡曲线长度,R为曲线半径,α为设定超高角。
4.过渡曲线进入曲线角度:θI = cos^(-1)(cos(α/2) / (1 + GL/R))
其中,θI为过渡曲线进入曲线角度,α为设定超高角,GL为过渡曲线长度,R为曲线半径。
5.过渡曲线退出曲线角度:θO = cos^(-1)(cos(α/2) / (1 -
GL/R))
其中,θO为过渡曲线退出曲线角度,α为设定超高角,GL为过
渡曲线长度,R为曲线半径。
以上是常见的铁路竖曲线要素计算公式,它们用于确定设计时的
曲线半径、切线长度、过渡曲线长度以及进入和退出曲线的角度。
这
些要素的计算是为了确保铁路的行车安全性和乘车舒适性而进行的。
拓展方面,还可以根据需要考虑其他要素,如设计超高、坡度等,以
满足不同的工程要求。
此外,曲线要素计算还可以考虑地形地貌、列
车运行参数、轨道几何要求等方面的因素,以使设计更加综合和实用。
竖曲线计算方法
竖曲线计算方法
竖曲线计算原则是:先按道路坡度计算某桩号的高程,再根据曲线参数计算该桩号的改正值,一个竖曲线要分四段计算:前坡段的直线段和曲线段,后坡段的曲线段和直线段。
直线计算=变坡点高程加某桩号到变坡点的距离*坡度,曲线部分=变坡点高程加某桩号到变坡点的距离*坡度,再加曲线改正值(Y),其中Y=X2/(2R),X是曲线起点到某桩号的距离,R是曲线半
径(见附件)。
本人认为坡度计算应区分正负,正表示上坡,负表示下坡,没有分清正负,还是无法计算竖曲线高程的,不是吗?竖曲线上各点的高程(凸曲线凹曲线统一公式)计算参考下面的公式:
H=竖曲线起点高程h+竖曲线起点到计算点的距离D*i1+SIGN((i2-i1))*D^2/(2R)
注意:1、i1、i2要区分正负,
2、SIGN()函数是取得前后两坡度差的符号,i2-i1为正时,值为1,为负时值为-1.
以上方法仅供参考。
3.竖曲线设计
纵断面上相邻两条纵坡线相交的转折处,为了行车平顺用一段曲线来缓和,称为竖曲线。
在纵坡设计时.由于纵断面上只反映水平距离和竖直高度,因此竖曲线的切线长与弧长是其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切线支距是竖直的高程差,相邻两条纵坡线相交角用转坡角表示。
当竖曲线转坡点在曲线上方时为凸形竖曲线,反之为凹形竖曲线:一、竖曲线要素计算公式如图1-3-6所示,设转坡处相邻两纵坡度分别为i1和i2,转坡角以w表示,则转坡角w为式中符号意义同前。
从以上两种情况的计算公式可知,式(1-3-12)计算结果明显大于式(1-3-10),因此是凸形竖曲线上满足视距要求的计算公式。
(二)按行程时间求竖曲线最小长度和半径汽车从直坡段驶入竖曲线时,当竖曲线的转坡角很小,即使半径较大,如果其竖曲线长度过短,汽车倏忽而过,冲击力大,旅客会感到不舒适,太短的竖曲线长度从视觉上也会感到线形突然转折。
因此,应限制汽车在竖曲线上的行程时间不宜过短.以此来控制竖曲线的最小长度和半径,即式中:v——计算行车速度,km/h;t——汽车在竖曲线上行程时间,一般取t=3s。
(三)按径向离心力求坚曲线最小长度和半径汽车在竖曲线上行驶时,产生径向离心力。
这个力在凸形竖曲线上是减少重力.在凹形竖曲线上是增加重力,如果这种离心力达到某种程度时,旅客就会有不舒适的感觉,同时对汽车的悬挂系统也有不利影响。
因此,应对径向离心力加以控制。
汽车在竖曲线上行驶时其径向离心力为式中:F——径向离心力,N;G——汽车的总重力,N;g——重力加速度,m/s2;V—计算行车速度,km/h;v——车速,m/s;R——竖曲线半径,m。
为保证车辆在竖曲线上行驶的安全和舒适,根据试验得知,一般应将F/G控制在0.025以内,则得竖曲线最小半径为:根据汽车在凸形竖曲线上行驶的视距要求,行程时间及径向离心力三种影响因素,分别计算出凸形竖曲线的最小长度和半径,取其中较大者作为确定依据。
各级公路的竖曲线最小长度和半径规定如表l-3-9所示。
竖曲线高程计算公式
竖曲线高程计算公式
竖曲线高程计算公式可以使用以下两个公式之一:
1. 高斯-沙伦公式(Gauss-Chordan Formula):
H = (L/2) * (tan(A) + tan(B))
其中,
H为竖曲线的高程差(垂直偏移量);
L为竖曲线的水平长度;
A为起点切线与水平线的夹角;
B为终点切线与水平线的夹角。
2. 巴布松公式(Babson Formula):
H = (L/2) * (cot(A/2) - cot(B/2))
其中,
H为竖曲线的高程差(垂直偏移量);
L为竖曲线的水平长度;
A为起点切线与水平线的夹角;
B为终点切线与水平线的夹角。
这些公式用于计算竖曲线的高程差,其中起点和终点的切线与水平线的夹角是关键参数。
使用这些公式可以帮助工程师在设计道路、铁路等工程时进行竖曲线的高程计算。
竖曲线计算公式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 人删除。
(3)凸形竖曲线最小长度 : 竖曲线最小长度相当于各级道路计算行车速度的3秒行程 。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 2.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和最小长度人删除。
设置凹竖曲线的主要目的:缓和行车时的离心力引起的冲击力。
Lcz-BPDn-1 HT
Hn BPDn
HT
y
in-1
in
Lcz1
HSLcz2
in+1
BPDn-1 Hn-1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
(3)逐桩设计高程计算
人删除。
切线高程: H TH n 1 in(L cB zn P 1)D
H TH nin(Lc B z P n)D
4.3.2 竖曲线要素的计算公人式删除。
1.竖曲线的基本方程式: (1)包含抛物线底(顶)部; (2)不含抛物线底(顶)部。
y 1 x2 2R
y
1 x2 2R
i1x
式中:R——抛物线顶点处的曲率半径 ;
i1——竖曲线顶(底)点处切线 的坡度。
B
A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
人删除。
4.3.4 逐桩设计高程计算
(1)纵断面设计成果 ➢ 变坡点桩号 BPD ➢ 变坡点设计高程 H ➢ 竖曲线半径 R
(2)竖曲线要素的计算公式
变坡角ω= i2- i1 曲线长:L=Rω 切线长:T=L/2= Rω/2 外 距: E T 2
2R
纵 距: y x 2
关于竖曲线要素计算公式的探讨
关于竖曲线要素计算公式的探讨
竖曲线是指按照固定的曲线规律,在竖向运动的曲线。
它的特点是竖曲线的曲线在竖向上
运动,运动轨迹相对较短;另外,曲线的幅值也不大,幅值要远低于横曲线的幅值;此外,竖曲线具有较大的张力,特别是当张力达到最大时,竖曲线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这一点都
可以不同程度地促进后续电缆行程的快捷。
竖曲线特征的重要性使其在工程计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轨道计算时,需要求解竖曲线
要素,通常按公式如下:
d2y/dx2=[(dy/dx)^3]/a^2
其中d2y/dx2是曲线曲率;dy/dx是曲线斜率;a是竖曲线半径。
由于曲率及斜率的运算
十分细致,而且曲率与斜率改变后,竖曲线所有特征也会发生改变,因此竖曲线要素计算
公式应用频繁。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竖曲线要素计算公式只能在有意义的数学空间中使用,要素计算过程
中需要考虑的参数值的正确性。
如果数据不准确,计算结果将会出现偏差。
所以,在使用
竖曲线要素计算公式之前,必须先估算曲率和斜率,及其他参数值,以保证有效地应用该
公式。
另外,竖曲线要素计算公式也可以用于横曲线,但这种应用仍然需要充分的参数准备,以确保曲线的精确度和高效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桩号
至起点或终点距离
xi
标高改正值
Yi
坡道高成
竖曲线高成
备注
1+638.3
48.95
48.95
竖曲线起点
1+650
X1=11.7
Y1=0.01
48.82
48.83
i1=-1.114%
1+660
X2=21.7
Y2=0.05
T=1/2*R*(i1-i2)
L=R(i1-i2)
E=T2/2*R
yi=x2i/2R (yi在凹形曲线中为正号,凸型曲线中为负号)
例:设i1=-1.114%,i2=+0.154%,为凹型曲线,变坡点的桩号为1+670,高成为48.60m,预设置R=5000m的曲线,求各测设元素、起点、终点的桩号和高成,曲线上每10m间距里程的标高改正数和设计高成。
48.71
48.76
1+670
X3=31.7
E=0.10
48.60
48.70
变坡点
1+680
X4=21.7
Y2=0.05
48.62
48.67
i2=+0.154%
1+690
X5=11.7
Y1=0.01
48.63
48.64
1+701.7
48.65
48.65
竖曲线终点
按上列公式求得T=31.70m,L=63.40m, E=0.10m,竖曲线起点、终点的桩号和高成为
起点桩号= 1+(670-31.70)=1+638.30
终点桩号= 1+(638.30+63.40)=1+701.70
起点坡道高成=48.60m+31.7m*1.43;31.7m*0.154%=48.6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