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防治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第六章 杀鼠剂及其他有害生物防治剂复习题

第六章 杀鼠剂及其他有害生物防治剂复习题

第六章杀鼠剂及其他有害生物防治剂一、填空题1. 杀鼠剂按照作用速度可分为急性杀鼠剂、慢性杀鼠剂。

2. 杀鼠剂的使用方法有毒饵、毒粉、毒水、毒糊等。

3.杀鼠用毒饵是由基饵、灭鼠剂、添加剂所组成。

4、按防治对象可以将杀线虫剂分成专性杀线虫剂、兼性杀线虫剂两类。

5、除线磷是被公认为第一个有机磷杀线虫剂。

6、按照性质以将杀线虫剂分成熏蒸性杀线虫剂、非熏蒸性杀线虫剂两类。

7、有害软体动物主要是指危害农作物的蜗牛、蛞蝓、田螺、钉螺等农业有害生物。

二、名词解释1.急性杀鼠剂:指毒杀作用快速,潜伏期短,仅1-2天,甚至几小时内,即可引起中毒死亡的药剂。

2.慢性杀鼠剂:指毒杀作用缓慢,潜伏期长,一般3-4天才引起鼠类中毒死亡的药剂。

3、杀软体动物剂:可定义为用于防治农、林、渔业以及病媒有害软体动物的农药。

三、单选题:1、下列属第一代抗凝血杀鼠剂的是[ 4 ]。

(1)安妥;(2)亚砷酸;(3);溴鼠灵;(4)杀鼠灵。

2、下列属第二代抗凝血杀鼠剂的是[ 3 ]。

(1)安妥;(2)亚砷酸;(3)溴鼠灵;(4)杀鼠灵。

3、下列药剂中,被公认为第一个有机磷杀线虫剂的是[ 2 ]。

(1)硫线磷;(2)除线磷;(3)苯线磷;(4)丰索磷。

4、下列药剂中,属氨基甲酸酯类杀线虫剂的是[1]。

(1)呋线威;(2)厚孢轮枝菌;(3)滴滴混剂;(4)苯线磷。

5、下列药剂中,属有机磷类杀线虫剂的是[4]。

(1)呋线威;(2)威百亩;(3)滴滴混剂;(4)苯线磷。

6、下列药剂中,属酚类杀软体动物剂的是[3]。

(1)灭梭威;(2)百螺敌;(3)贝螺杀;(4)蜗螺净。

7、下列药剂中,属氨基甲酸酯类杀软体动物剂的是[1]。

(1)灭梭威;(2)百螺敌;(3)贝螺杀;(4)蜗螺净。

四、多选题:1、下列被禁用的杀鼠剂有[ 1,3,5 ]。

(1)毒鼠强;(2)磷化锌;(3)氟乙酰胺;(4)氟鼠酮;(5)氟乙酸钠。

2、下列属抗凝血杀鼠剂的有[ 1,3 ]。

保护生物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保护生物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保护⽣物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1.什么是保护⽣物学?保护⽣物学的学科特点有哪些?保护⽣物学是⼀门论述全世界⽣物多样性⾯临严重危机及如何保护⽣物多样性的综合学科,它即⾯对⽣物多样性的危机,⼜着眼于⽣物进化潜能的保持。

保护⽣物学是⼀门处理危机的决策科学,是⼀门处理统计现象的⼀门科学,⼀门价值取向的科学,具有整体性和长远性的科学2.简述保护⽣物学研究内容。

主要集中在灭绝、进化的潜能、群落和⽣态系统、⽣境的恢复、物种的回归⾃然和圈养繁殖和⽣物技术在物种保护中的应⽤等六个⽅⾯← 3.什么是⽣物多样性?⽣物多样性有哪三个表现层次,各个层次的概念及其特征?⽣物类群层次结构和功能的多样性。

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态系统多样性遗传多样性:⼴义上讲是指地球上所有⽣物个体基因中的遗传信息的总和;狭义上讲主要是指种内不同种群之间或⼀个群体之间或⼀个群体内不同个体的遗传变异的总和。

指⽣物种内遗传的变异,指种内可遗传的变异,表现形式是多层次的,可以表现在外部形态上、⽣理代谢上物种多样性:是⽣物多样性在物种⽔平上表现形式,是指⼀定区域内的物种多样性及其变化,包括⼀定区域内⽣物的状况、形成、演化、分布格局、维持机制⽣态系统多样性指⽣物圈内环境系统、⽣物系统和⽣态过程的多样化以及⽣态系统内环境系统的差异、⽣态过程的多样性,环境系统主要指⽆机环境,其多样性是⽣物系统多样性形成的基本条件,⽣物系统的多样性主要指群落的组成,结构和动态⽅⾯的多样化,⽣态过程主要是指⽣态系统的⽣物组分之间以及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主要表现在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等。

4.物种多样性降低的原因是什么?哪些物种容易灭绝?⽣境丧失、⽣境破碎、⽣境退化、资源过度利⽤地理分布区狭隘的物种、仅有⼀个或⼏个种群的物种、⼩规模种群的物种、种群⼤⼩正在衰落的物种、种群密度低的物种、需要⼤⾯积家域的物种、体型⼤的物种、不具备有效散布途径的物种、季节性迁移的物种、遗传变异极低的物种、需要特殊⼩⽣境的物种、构成永久或临时群集的物种、遭受⼈类猎杀和采集的物种5.世界保护联盟(IUCN)物种濒危等级标准有哪些?灭绝、野⽣灭绝、极危、濒危、易危、低危、数据不⾜、未评估6.遗传多样性产⽣的原因有哪些?种内遗传的变异主要有重组、染⾊体畸变和突变;⼩种群效应、⽣殖⽅式、基因流动7.简述遗传多样性的检测⽅法。

高三生物防治知识点汇总

高三生物防治知识点汇总

高三生物防治知识点汇总生物防治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防治方法之一,通过利用生物资源对农田害虫和病害进行有效的防治。

本文将对高三生物防治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汇总,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复习和掌握这一知识领域。

1. 生物防治概述生物防治是一种利用天敌、病原体、寄生菌等生物因素对农田害虫和病害进行防治的方法。

相比传统的化学方法,生物防治更加环保和可持续。

其核心理念是通过引入或增加天敌等有益生物来控制害虫和病害的数量和传播,从而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2. 生物防治的分类生物防治可以分为天敌法、寄生法和微生物法三个主要分类。

2.1 天敌法天敌法是指利用害虫的天敌(如寄蜂、蜘蛛、螨类)来控制害虫的种群数量。

这些天敌会以害虫为食,不断减少其种群数量,达到防治的效果。

常见的天敌包括瓢虫、蜉蝣等。

天敌法的优点是能够长期控制害虫种群,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

然而,天敌法的缺点是对于一些繁殖力强、生长速度快的害虫来说,天敌效果可能不明显。

2.2 寄生法寄生法是指利用寄生蜂等寄生性生物来控制害虫的种群数量。

寄生性生物通过寄生在害虫体内或卵上,破坏其生命活动,从而控制害虫的数量。

例如,某些寄生蜂寄生在粘虫的体内,阻止其正常繁殖。

寄生法的优点是寄生性生物在寄生过程中不会对农作物造成直接伤害,且寄生生物繁殖速度较快。

然而,寄生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寄生蜂和害虫之间的种类适应性较强,在选择合适寄生生物时需要慎重。

2.3 微生物法微生物法是指利用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病毒)来控制病害的发生和传播。

微生物可以侵入病原体体内,抑制其生长繁殖,或通过产生抑制物质来抑制病害的发生。

例如,青霉素就是一种有效的抑菌抗病素。

微生物法的优点是能够对多种病害进行防治,并且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

但是,微生物法对于某些顽固性病害的防治效果可能不太理想,需要结合其他防治方法进行综合应用。

3. 生物防治的应用案例生物防治在实际农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一些生物防治的成功案例:3.1 瓢虫防治蚜虫瓢虫是天敌法中常用的天敌之一,它以蚜虫为食,能够有效控制蚜虫的数量。

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复习资料

植物病虫害生物防治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生物防治:指利用有益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对有害生物种群数量进行控制的防治方法。

现代生物防治:指研究及利用自然天敌与害虫及其环境间的相互关系,控制害虫在接受的经济损失水平以下的科学与技术。

生防制剂:又称生物农药,是指直接利用生物生产的活性物质或生物活体作为农药,具有杀菌,杀虫或抗病的生物活性物质。

生物化学生防制剂:以生物体内活性次生代谢产物为原料制成的农药。

昆虫疾病流行学:是研究病原寄主和环境相互作用与昆虫疾病发生流行规律的科学。

症状:是指患病昆虫常表现出机体和行为上的反常,包括行为失常,对刺激反应不正常,发育受阻等病症:是指虫体构造上的病态变化,包括任何解剖系统、形态和结构的异常、体色变化等综合病症:症状和病症二者的合并,代表一种疾病的症候群昆虫疾病:昆虫和其他动植物一样,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可以得病微生物农药:生物次级代谢产物为原料制成的农药。

传染性疾病:是由病原微生物的寄生而引起,能使昆虫得传染病的病原生物.非传染性疾病:包括不良的物理环境因素,捕食或寄主引起的创伤,化学杀虫剂的毒杀作用等不良反应败血症:细菌在虫体血液中大量繁殖引起的病态,通常全身感染。

毒血症:细菌等微生物的毒素散布在血液里而产生的症状,在未待血腔中有细菌等大量繁殖之前即中毒死亡。

抑病土:所有不利于病害发展的土壤根际:也叫根围,指根周围受根生长影响的土地。

根际微生物:生活在根际附近土壤中,依赖根系分泌物、外渗物和脱落细胞而生长得微生物。

根际促生菌:定殖于植物根际,兼有植物病原菌,根际有害微生物,直接或间接促进植物生长。

植物内生菌:指其生活的某一阶段或全部阶段生活于健康植物的各组织和器官中的真菌和细菌,有真菌、细菌放线菌,80%有益。

竞争作用:指处于同一生境中两种或多种微生物群体间对生活空间和营养物质的同时需求的竞争现象,拮抗菌与病菌的小生境越接近,竞争越激烈。

捕食作用:指一种微生物直接吞食另一种微生物的现象。

主要有:真菌捕食线虫、原生动物捕食细菌、藻类捕食细菌及其他藻类。

八年级(上)生物复习资料

八年级(上)生物复习资料

八年级(上)生物复习资料八年级(上)生物复习资料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一、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1、水螅是典型的腔肠动物,这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流缓慢的淡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2个胚层构成;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2、涡虫是典型的扁形动物,这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3、血吸虫和猪肉绦虫是比较常见的人体寄生虫。

二、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1、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靠吸食小肠中半消化的食糜生活。

它的身体呈圆柱形,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体表包裹着一层密不透水的角质层,起保护作用;消化管的结构简单,肠仅由一层细胞组成,可消化小肠中的食糜,生殖器官特别发达,生殖能力强;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只能靠身体的弯曲和伸展缓慢地蠕动。

2、蚯蚓的身体呈长圆筒形,由许多相似的环形体节构成;蚯蚓身体的前部有几个体节界限不明显;蚯蚓的体壁有发达的肌肉,肌肉与刚毛配合可以完成运动,肠壁也有发达的肌肉,肠可以蠕动,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体壁可以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体壁内密布毛细血管,氧气可溶于体表的黏液里,然后进入体壁的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

3、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细长,呈圆柱形,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钩虫、蛔虫、饶虫都是常见的线形动物。

4、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常见的环节动物有蚯蚓、沙蚕、蛭。

三、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1、目前已命名的软体动物有10万种以上,是动物界的第二大类群。

软体动物壳内柔软的身体表面包裹着犹如外套一般的肉质膜,称为外套膜,贝壳就是由外套膜分泌物质形成的物质形成的。

双壳类动物可以用足缓慢地运动,利用鳃与水流进行气体交换。

2、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目前已命名的种类有120万种以上,占所有已知动物种类的80%以上。

昆虫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

3、蝗虫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三部分。

病虫害防治复习

病虫害防治复习

1.咀嚼式 刺吸式 虹吸式
2.昆虫的呼吸器官是由( )而成的管状器官系统,分为( )、和( )。
2.外胚层内陷 气门 气管 微气管
3.昆虫的腹部是( )的中心,腹腔内有( )等器官。
3.代谢与生殖消化、排泄、呼吸、神经、循环和生殖
A 前肠 B 马氏管
C 背血窦 D 微气管
4.小菜蛾蛹的类型为( )。 A
A.被蛹 B.离蛹 C.围蛹 D. 包被在薄茧中
5.枯叶蝶停息时,双翅竖立,形似树叶,这种保护性适应叫( )。 A
A 拟态 B 保护色 C 警戒色 D 假死
1.霉状物 粉状物 锈状物 粒状物 脓状物
2.植物病害病状的类型有( )、( )、( )、( )和( )。
2.变色 坏死 腐烂 畸形 萎蔫
3.有些真菌侵入寄主后形成的吸收养分的特殊结构叫( )。3.吸器
4.子囊菌无性繁殖一般形成( )孢子,有性繁殖形成 ( ) 孢子。
C 非传染性病害是由生物因素引起的
D 非传染性病害发病与环境条件关系不十分密切
3.引起非传染性病害的因素有( )。 B
A 真菌 B 营养不良 C 线虫 D 类病毒
4.下列关于植物病害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植物病害发生的原因是受到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影响
线虫病害的病症:在病部有时可看见线虫或虫瘿
3)病原鉴定
常见病害可通过病状鉴别、镜检病原、查阅有关文献进行核对来确定。
少见病害、新病害或疑难病害可以通过柯赫氏证病律进行鉴定。
2.试述植物对病原物的侵染反应。
植物对病原物的反应有四种:免疫、抗病、耐病和感病
3)田间发病时间不一致,有先有后,田间分布不均匀,有明显发病中心,然后由中心病株向外扩善。

(完整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上)生物复习资料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一、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1、水螅是典型的腔肠动物,这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流缓慢的淡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2个胚层构成;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2、涡虫是典型的扁形动物,这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3、血吸虫和猪肉绦虫是比较常见的人体寄生虫。

二、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1、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靠吸食小肠中半消化的食糜生活。

它的身体呈圆柱形,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体表包裹着一层密不透水的角质层,起保护作用;消化管的结构简单,肠仅由一层细胞组成,可消化小肠中的食糜,生殖器官特别发达,生殖能力强;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只能靠身体的弯曲和伸展缓慢地蠕动。

2、蚯蚓的身体呈长圆筒形,由许多相似的环形体节构成;蚯蚓身体的前部有几个体节界限不明显;蚯蚓的体壁有发达的肌肉,肌肉与刚毛配合可以完成运动,肠壁也有发达的肌肉,肠可以蠕动,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体壁可以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体壁内密布毛细血管,氧气可溶于体表的黏液里,然后进入体壁的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

3、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细长,呈圆柱形,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钩虫、蛔虫、饶虫都是常见的线形动物。

4、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常见的环节动物有蚯蚓、沙蚕、蛭。

三、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1、目前已命名的软体动物有10万种以上,是动物界的第二大类群。

软体动物壳内柔软的身体表面包裹着犹如外套一般的肉质膜,称为外套膜,贝壳就是由外套膜分泌物质形成的物质形成的。

双壳类动物可以用足缓慢地运动,利用鳃与水流进行气体交换。

2、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目前已命名的种类有120万种以上,占所有已知动物种类的80%以上。

昆虫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

3、蝗虫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三部分。

头部负责感觉和摄食,感觉器官有一对触角,三个单眼和一对复眼,口器用于摄食。

植物保护学通论复习题(病理部分)

植物保护学通论复习题(病理部分)

1植物保护的概念:综合利用多学科知识,以经济科学的方法,保护人类目标植物免受生物危害,提高植物生产投入的回报,维护人类的物质利益和环境利益的实用科学。

2什么是植物病害:植物由于致病因素(包括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作用,其正常的生理和生化功能受到干扰,生长和发育受到影响,因而在生理或组织结构上出现种种病理变化,表现各种不正常状态即病态,甚至死亡,这种现象称为植物病害。

3病状的定义:植物自生外部表现出的异常状态称为病状。

4病状的类型:变色,腐烂,坏死,萎蔫,畸形。

5病症的定义:病原物在植物病部表面形成的构造称之为病症。

6病症的类型:霉状物,粉状物,锈状物,粒状物,索状物,脓状物。

7寄生性的定义:一种生物从其他活的生物中获取养分的能力称为寄生性。

8什么是活体营养生物:指在自然界只能从寄生的活细胞和组织中获取养分的生物。

9什么是死体营养生物:指在自然界可以从死的寄生组织或有机质中获取养分的生物。

10致病性:指一种生物具有的引起植物病害的能力。

11什么是真菌:真菌是一类营养体通常为丝状体,具细胞壁,异养型,以吸收的方式从外界获取营养,通过产生孢子进行繁殖的真核生物。

12体外致病:有些土壤中植物根际的微生物并不能进入植物体内进行寄生,但可分泌一些有害物质,使植物根部扭曲,引起植株矮化,这种致病方式称为体外致病。

13真菌的菌丝组合体有:菌核,子座,菌索14真菌的有性繁殖的定义:指真菌由菌丝分化产生性器官即胚子囊,通过雌雄配子囊结合产生有性孢子。

15真菌的无性繁殖的定义:指营养体不经过核配和减速分裂产生后代个体的繁殖方式。

16有性孢子的五种类型:合子,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及子囊孢子,担子及担孢子。

17真菌的生活史:指从一种孢子萌发开始,经过一定的营养生长和繁殖阶段,最后又产生同一种孢子的过程。

18真菌的五个亚门:鞭毛菌亚门,接合菌亚门,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半知菌亚门。

19植物病原原核生物主要包括:细菌和菌原体。

有害生物防治药物(3级)复习题

有害生物防治药物(3级)复习题

【内部资料·不得外传】1,杀虫剂的发展大体上经历3个时代:天然药物时代、无机合成时代和有机合成时代。

2,第一代杀虫剂包括无机化合物、石油制品和天然植物等,如硫磺、烟碱、鱼藤酮等。

3,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和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属于第二代杀虫剂。

4,昆虫生长调节剂称为第三代杀虫剂,它是通过影响害虫的生长发育来达到防制目的的,因此它的起效速度较慢,如敌灭灵、烯虫酯等。

5,昆虫信息素主要是对昆虫的行为活动起作用,属于第四代杀虫剂,主要有性外激素、聚集激素、拒食剂等。

6,昆虫心理控制类属于第五代杀虫剂,其特点只是用来防御侵略者。

7,杀虫剂的发展方向是从杀生到控制、从高毒到低毒、从广谱性到选择性、用药量由高到低。

8,滴滴涕是20世纪50年代主要使用的杀虫剂,敌敌畏是20世纪60年代主要使用的杀虫剂,溴氰菊酯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使用的杀虫剂。

9,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高效、安全,对害虫击倒快且兴奋驱出作用强。

氯菊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醚菊酯等是卫生上广泛应用的杀虫剂。

10,害虫对杀虫剂产生明显的抗性和交互抗性主要是因为:长期、广泛、不合理地使用杀虫剂。

尤其是广泛使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使害虫的抗药性更为严重。

11,化学防制的三大难题是:害虫对杀虫剂的抗药性、杀虫剂对环境的污染、杀虫剂对生态平衡的破坏。

12,化学杀虫剂发展方向主要是研制对环境影响少、对非靶生物毒性低、有不同杀虫机理的杀虫剂。

13,对人和生物安全、对环境无污染的杀虫剂被称为是无公害的杀虫剂。

14,20世纪90年代日本开发成功炔醚菊酯,主要用于灭蟑,它是目前击倒蟑螂最快的杀虫剂。

15,四氟苯菊酯是由德国拜耳公司于20 世纪90年代开发,是一种具有速杀、广谱、致死均优良的杀虫剂,对德国小蠊的击倒效果是丙炔菊酯的2.2倍。

16,恶唑酮具胃毒和触杀作用,既可以做喷洒和毒饵使用,也可制烟剂。

用于防制蟑螂的三星金鸟烟雾剂的主要成分就是恶唑酮。

17,灭蝇胺是瑞士嘉基公司研制的产品,对双翅目昆虫有特效,主要用于畜禽场内的积水池、垃圾堆、废物发酵坑等场所。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最新整理)

八年级上册生物知识点总结(最新整理)

八年级(上)生物复习资料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一、腔肠动物和扁形动物1、水螅是典型的腔肠动物,这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流缓慢的淡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由2个胚层构成;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2、涡虫是典型的扁形动物,这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3、血吸虫和猪肉绦虫是比较常见的人体寄生虫。

二、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1、蛔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靠吸食小肠中半消化的食糜生活。

它的身体呈圆柱形,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体表包裹着一层密不透水的角质层,起保护作用;消化管的结构简单,肠仅由一层细胞组成,可消化小肠中的食糜,生殖器官特别发达,生殖能力强;没有专门的运动器官,只能靠身体的弯曲和伸展缓慢地蠕动。

2、蚯蚓的身体呈长圆筒形,由许多相似的环形体节构成;蚯蚓身体的前部有几个体节界限不明显;蚯蚓的体壁有发达的肌肉,肌肉与刚毛配合可以完成运动,肠壁也有发达的肌肉,肠可以蠕动,以土壤中的有机物为食;体壁可以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体壁内密布毛细血管,氧气可溶于体表的黏液里,然后进入体壁的血管中,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

3、线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细长,呈圆柱形,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钩虫、蛔虫、饶虫都是常见的线形动物。

4、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常见的环节动物有蚯蚓、沙蚕、蛭。

三、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1、目前已命名的软体动物有10万种以上,是动物界的第二大类群。

软体动物壳内柔软的身体表面包裹着犹如外套一般的肉质膜,称为外套膜,贝壳就是由外套膜分泌物质形成的物质形成的。

双壳类动物可以用足缓慢地运动,利用鳃与水流进行气体交换。

2、节肢动物是最大的动物类群,目前已命名的种类有120万种以上,占所有已知动物种类的80%以上。

昆虫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

3、蝗虫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三部分。

头部负责感觉和摄食,感觉器官有一对触角,三个单眼和一对复眼,口器用于摄食。

有害生物对农药的抗性及其治理复习题讲解

有害生物对农药的抗性及其治理复习题讲解

有害生物对农药的抗性及其治理复习题讲解第八章有害生物抗药性及其治理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昆虫抗药性:昆虫具有耐受杀死正常种群大部分个体的药量的能力,在其群体中发展起来的现象,称为昆虫抗药性(iusecticides resistance)。

即多次使用药剂后,害虫对某种药剂的抗药力较原来正常情况下有明显增加的现象,其特点是这种由使用药剂而增大的抗药力是可以遗传的。

2、自然耐药性:是指一种昆虫在不同发育阶段、不同生理状态及所处的环境条件的变化对药剂产生不同的耐药力——健壮耐性(vigor tolerance)。

特点:不稳定,不能遗传,随着条件的改变又可消失。

3、选择性:指不同昆虫对药剂敏感性的差异——自然抗性(natural resistance)。

即有些昆虫对某些杀虫剂表现一种天然的敏感度低,即具有高度耐受性,如DDT、抗蚜威对棉蚜的药效很差,而对蚊虫或其它蚜虫的效果很好。

这种自然抗性也是可以遗传的。

4、交互抗性(Cross resistance)昆虫的一个品系由于相同抗性机理或相似作用机理、类似化学结构,对选择药剂以外的其他从未使用过的一种药剂或一类药剂也产生抗药性的现象,称为交互抗性。

5、负交互抗性(negative cross resistance)是昆虫对一种杀虫剂产生抗性后对另一种杀虫剂的敏感度反而上升的现象,称为负交互抗性。

6、多种抗性(multiple resistance)昆虫的一个品系由于存在多种不同的抗性基因或等位基因,能对几种或几类药剂都产生抗性。

7、击倒抗性:由于神经敏感度降低而对DDT和拟除虫菊酯产生的抗性称为击倒抗性(knock down resistance,kdr)。

8、IRM是抗药性治理9Resistance management)的缩写,即把害虫种群控制在为害的经济阈值以下,同时保持其对杀虫剂的敏感性。

9、植物病原物抗药性:是指本来对农药敏感的野生型植物病原物个体或群体,由于遗传变异而对药剂出现敏感性下降的现象。

植物保护概论复习提纲(病害部分)

植物保护概论复习提纲(病害部分)

《植物保护概论》病害部分复习提纲病原物:引起植物发病的生物,病原物都是寄生物。

侵染性病害:由病原生物引起的病害。

特点:可以传染。

非侵染性病害:由非生物因素引起的病害。

特点:不能传染。

病状:植物生病后,植物本身不正常的表现,如坏死等。

病征:植物生病后,在植物体表或发病部位形成的病原物的结构。

如霉状物、粉状物等。

真菌的生活史:真菌从一种孢子萌发开始,经过营养生长和繁殖阶段,最后又产生同一种孢子的过程。

典型的生活史包括无性阶段和有性阶段。

病害循环(侵染循环):病害从前一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

初侵染:越冬或越夏的病原物在植物开始生长后的第一次侵染。

再侵染:受到初次侵染的植物发病后,有的可以产生孢子或其它繁殖体,传播后引起的再次侵染。

植物检疫:是一项法规防治措施,由国家颁布法令和条例,对植物及其产品,特别是苗木、接穗、种子等繁殖材料进行管理和控制,防止危险性的病、虫、杂草随上述载体传播蔓延。

保护作用:对侵入前寄主表面的病原物有杀死或抑制作用。

如波尔多液等。

治疗作用:可被植物吸收到体内并传导,对侵入植物体内的病原物有作用。

如多菌灵等。

植物病害发生的基本因素有哪些?1.病原:引起植物生病的原因统称病原。

生物性病原:真菌、细菌、病毒、植原体、线虫、螨类、寄生性种子植物等。

非生物性病原:旱、涝、缺肥、缺素、冻害等。

2. 植物植物病害的发生除了病原以外,还必须有植物的存在。

植物也是植物发病的必要条件之一。

植物能不能发病,往往与自身的抗病能力有关。

如果植物本身抗病能力强,那么植物就不会发病或发病很轻,反之,植物就会严重发病。

3. 环境条件植物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包括气候、土壤、栽培等一些非生物条件,也包括人、昆虫、其它动物以及植物周围的微生物等一些生物条件。

植物病害的发生,还必须有一定的环境条件相配合,换言之,植物病害是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发生的,所以,环境条件也是植物发病的必要条件之一。

综上所述,病原、园林植物和环境条件是植物病害发生的三个基本因素,缺少任何一个,则不能发生病害;而且,病原和植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在环境条件的影响下进行的。

环境生物学 期末复习资料1

环境生物学 期末复习资料1

环境生物学填空(每空1分,共20分)1、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方式主要有机械迁移、物理-化学迁移、生物迁移2、污染物在水体中转化的主要途径有氧化还原作用、配合作用、生物降解作用。

3、环境污染物透过生物膜的生物转运过程,主要分为被动转运、特殊转运和胞饮作用三种形式。

4、大多数动物对污染物的吸收主要通过呼吸系统吸收、消化管吸收、皮肤吸收三条途径。

5、污染物对生物的不利影响最先作用于细胞膜。

6、污染物进入机体后导致的生物化学变化包括:防护性反应和非防护性反应。

7、酶抑制作用可分为可逆和不可逆抑制作用两大类。

8、多种化学污染物的联合作用通常分为协同作用、相加作用、独立作用和拮抗作用 4种类型。

9、环境效应按环境变化的性质可分为环境生物效应、环境化学效应、环境物理效应10、污染物进入环境的途径包括:自然界释放、人类活动过程中的无意释放和人类活动过程中故意应用。

11、环境中微生物对金属的转化,主要是通过氧化还原和甲基化作用12、环境激素主要包括天然激素和合成激素、植物雌激素、和具有雌激素活性的环境化学物质等三类。

13、影响生物测试结果的主要因素有:受试生物、试验条件和不同的实验室。

14、水污染的生物监测方法有:水污染的细菌学监测;浮游生物监测法;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监测法和微型生物群路监测法。

15、污染物对群落的影响表现在:污染物可导致群落组成和结构的改变。

16、环境污染的“三致作用”是指环境污染具有使人或哺乳动物致癌、致畸和致突变的作用。

17、毒性试验常用参数EC50和IC50分别表示能引起50%受试生物的某种效应变化的浓度和能引起受试生物的某种效应50%抑制的浓度18、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基础是基因工程。

二、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20分)1、环境生物效应:各种环境因素变化而导致生态系统变异的效果。

2、污染物转化:污染物在环境中通过物理的、化学的或生物的作用改变其形态或转变为另一种物质的过程。

行为毒性:当一种污染物或其他因素(如温度、光照、辐射)使得动物一种行为改变超过正常变化的范围。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复习题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复习题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昆虫的外生殖器:昆虫用以交配与产卵的器官,雌性外生殖器称产卵器,雄性外生殖器称交配器。

2.两性生殖:通过雌雄交配,雄性的精子与雌性产生的卵结合后产生的受靖卵,发育成新个体。

3.孤雌生殖:昆虫卵不经过受精就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4.多胚生殖:昆虫一个卵发育为两个或两个以上胚胎的生殖方式。

5.卵胎生:昆虫卵就在母体内孵化直接产出幼体的生殖方式。

6.幼体生殖:昆虫还在幼体阶段就能生殖产生后代生殖方式。

7.昆虫的变态:昆虫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外部形态及内部结构、生理生化等方面的变化。

8.孵化:昆虫胚胎发育完成后脱卵壳而出的过程。

9.蜕皮:昆虫从卵中孵出后随着虫体的生长,经过一定时间的生长,在旧表皮下形成新表皮,蜕掉旧表皮的现象。

10.龄期:相邻两次蜕皮之间所经历的时间。

11.羽化:成虫从它的前一虫态(不完全变态的末龄若虫或稚虫、完全变态的蛹)脱皮而出的过程。

12.性二型:同种昆虫的雌雄两性个体,除产生性细胞的生殖腺和实行交配、产卵等活动的外生殖器构造不同外,在个体大小和体型、体色、外部形态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现象。

13.多型现象:同种昆虫同一性别的个体在大小、体型、颜色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的现象。

14.世代:昆虫一个新个体(卵或幼虫)从离开母体到发育到性成熟产生后代为止的个体发育史称为一个世代。

15.生活史:一种昆虫在一年内的发育史,更确切的说是从当年的越冬虫态活动开始,到第二年越冬结束止的发育过程,称为生活年史简称生活史。

16.休眠:通常是不良环境条件直接引起的,对不良环境条件的一种适应,当不良环境条件消除时,可恢复正常的生命活动。

休眠分为越冬与越夏。

17.滞育:由不良环境条件引起的,但不是不良环境条件直接引起的,是对不良环境条件的一种长期的历史性反映。

当不良环境条件远未到来前,昆虫已经进入滞育。

一进入滞育,解除需要条件。

具有滞育现象的昆虫都有固定的滞育虫态。

18.趋性:昆虫对某些刺激的趋向或背向性活动。

生物复习2

生物复习2

生物复习2您的姓名: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您的班级: [单选题] *○初二1 ○初二2○初二3○初二4○初二5○初二6○初二7○初二8○初二9○初二10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 [单选题] *A. 光B. 水C. 湿度D. 温度(正确答案)2、韭黄和蒜黄是我们冬季常吃的蔬菜,它们的叶片呈黄白色,这是由于人们在这些蔬菜生长过程中,没有给予它们() [单选题] *A.肥料B.水分C.光照(正确答案)D.适宜的温度3、对于水稻田里的水稻来说,下列环境因素中属于生物因素的是() [单选题] * A.水稻田里的土壤B.水稻田里的水C.水稻田里的杂草(正确答案)D.照到水稻上的阳光4、野马遇到狼群袭击时,公野马总是掩护母野马和小野马先逃走,公野马与母野马和小野马的关系是() [单选题] *A. 种内互助(正确答案)B. 种内斗争C. 种间互助D. 种间斗争5、“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这诗句中所述的豆苗与杂草之间的关系是() [单选题] *A.竞争(正确答案)B.捕食C.寄生D.共生6、地衣生活在岩石上,可以从岩石中得到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地衣又能够分泌地衣酸,对岩石有腐蚀风化作用。

这一事实说明() [单选题] *A.生物能够适应自己所生活的环境B.生物能够对自己所生活的环境造成影响C.生物能够影响环境,或者环境能够影响生物D.生物既能够适应环境,也能够影响环境(正确答案)7、生活在水中的生物的形态和结构与水生环境相适应。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8、养金鱼时,常在鱼缸中放一些水草的主要作用是() [单选题] *A.增加养料B.提供能量C.增加二氧化碳D.增加水中氧气(正确答案)9、如右下图所示,当试管内的气体积聚到1/2的时候,取出试管,迅速将带火星的竹签伸进试管,观察到的现象和实验说明的问题是() [单选题] *A.竹签火星熄灭,光合作用产生氧气B.竹签火星熄灭,光合作用产生二氧化碳C.竹签火星复燃,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正确答案)D.竹签火星复燃,光合作用产生二氧化碳10、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变为化学能并储存在合成的氧气中。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课复习资料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课复习资料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课复习资料一、填空1、列举五种蔬菜主要害虫,,,,。

2、IPM是指。

(1分)3、害虫防治的方法包括、、和。

4、列举五种入侵有害生物、、、、。

5、根据寄主范围的大小,寄生性昆虫分为、、。

6、滞育是7、我国的植保方针是8、澳洲瓢虫能较好地控制吹绵蚧的原因是能在田间自然越冬,每年随吹绵蚊发生的盛衰而消长,有效地控制着吹绵蚁的为害9、写出可利用其趋光性进行防治的害虫(四种以上)中文名称。

10、我国在棉花上防治棉铃虫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原因是种植了。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下列不属于我国五大蔬菜基地的是:A 广东湛江南菜北运生产基地B云南元谋等地反季节菜生产基地C环渤海山东、苏北大路菜生产基地D 张家口地区大白菜生产基地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广义生物安全所涉及的方面的是:A人类的健康安全 B人类赖以生存的农业生物安全C与人类生存有关的环境生物安全 D 与人类生存有关的生态系统安全3、小菜蛾属于:A夜蛾科 B菜蛾科 C天蛾科 D豆蛾科4、以下不属于侵染小菜蛾的病毒是:A PXGVB CLMVPC NOBD CLMNPV5、膜翅目中一些寄生性天敌,如卵寄生蜂赤眼蜂属于:A 植食性昆虫 B肉食性昆虫 C 腐食性昆虫 D 杂食性昆虫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20分)()1、生物防治等于自然控制()2、口蹄疫是由小核糖核酸病毒科的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兽的一种急性、热性和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3、寄生昆虫成虫生活在寄主体内称为内寄生()4、重寄生包括原寄生、二重寄生和三重寄生()5、寄生性强的病原物其致病性也一定强()6、捕食螨生物学特点是无孤雌生殖现象()7、小菜蛾的幼虫就是俗称的菜青虫()8、转基因生物主要包括转基因动物、转基因植物和转基因微生物()9、外来入侵物种是指对生态系统、生境、物种及人类健康带来威胁的外来种.()10、外来入侵中对本地物种的影响小于对该地生态系统的影响. ()11、稻纵卷叶螟的药剂防治时间应安排在幼虫的2-3龄期。

【高中生物】生物高考复习环境污染的防治知识点

【高中生物】生物高考复习环境污染的防治知识点

【高中生物】生物高考复习环境污染的防治知识点
搞好环境污染综合防治必须搞好环境污染监测和环境质量评价的研究工作。

生物网整
理了环境污染的防治知识点,请考生学习。

名词:
1、生物净化:生物体通过稀释水解及转变促进作用,并使生态环境中污染物浓度减
少或消失的过程。

语句:
1、我国预防环境污染的对策:强化法律意识,依法保护环境;进一步增强人们的环保
意识;利用高科技展开预防;把生物科学应用于环境保护中。

2、在生物净化中绿色植物和微生物起着重要作用
3、绿色植物的净化促进作用:①稀释有毒气体:柳杉林每月可以稀释二氧化硫
60kg②溶解粉尘:1hm2的山毛榉树林,一年之内溶解的粉尘就存有68t之多。

③杀虫细菌:有些植物能分泌强悍的抗生素,例如悬铃木、橙、圆柏、等植物,都存有较强的杀菌力。

4微生物的净化促进作用:①自然界中的微生物的净化促进作用:a、更易水解---粪便;b.较难水解:纤维素和农药;c、不水解:塑料和尼龙。

②利用微生物净化污水。

环境污染的防治知识点的内容就是这些,生物网希望考生可以天天有进步。

农昆复习资料

农昆复习资料

一、名称解释干母:越冬卵孵化的蚜虫干雌:干母孤雌胎生或卵胎生的蚜虫,下一代是侨蚜异寄主全周期型、同寄主全周期型(无性、有性)、不全周期型(只有无性)异寄主全周期型:以受精卵在越冬寄主上越冬苗蚜:有翅蚜迁飞高峰期发生危害的棉蚜伏蚜:种非转基因抗虫棉的地方,78月份出现种群急剧上升现象的棉蚜。

黄、小、耐高温伏蚜的消退是蚜霉菌的流行秋蚜:9、10月因施肥、气候反常、用药不当使爆发的棉蚜Bt基因抗虫棉:将一种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来源的、可专门破坏棉铃虫消化道的Bt杀虫蛋白基因经过改造,转到了棉花中,使棉花细胞中存在这种杀虫蛋白质,专门破坏棉铃虫等鳞翅目害虫的消化系统(中肠上皮细胞),导致其死亡,而对人畜无害的一种抗虫棉花。

棉盲蝽、棉蓟马:真叶出现后顶芽受害引发不定芽丛生,形成“多头棉”,或顶芽展开后形成“破头疯”。

蕾花期幼叶受害,叶片展开后形成“破叶疯”,顶心和旁心受害后枝叶丛生疯长,形成“扫帚苗”。

公棉花:不结铃无头棉:棉苗初现时,生长点受害,幼苗仅剩两片肥厚子叶,形成没有真叶的无头棉。

开天窗:菜蛾、菜粉蝶初龄幼虫啃食叶背叶肉,留表皮初孵幼虫钻入叶片取食叶肉(海绵组织),留表皮,形成透明斑,俗称开天窗(名词解释,小菜蛾为害)性活泼,受惊时扭动身体,倒退、吐丝、下垂,有“吊死鬼”之称。

超级害虫:B型烟粉虱,出自1991年《Sience》(《科学》)杂志,因抗性强、适应性广、难防治得名。

桃小:果面有针眼大的入果孔,会流出果汁,泪珠状,“流眼泪”,胶质,干涸后留下白色蜡粉状物。

以后入果孔变黑,周缘绿色,略下陷。

幼虫在果内纵横穿行,生长发育不均衡,果面凹凸不平。

俗称“猴头果”,棕褐色虫粪颗粒堆积在果内,俗称“豆沙馅”。

桃蛀螟:边吃边排泄,在果外排出粪便,又黑又黏,“黑膏药”现象。

二、拉丁文1.棉蚜Aphis gossypii :瓜蚜2.二斑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 :白蜘蛛3.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钻桃虫、钻心虫4.绿盲蝽Lygus lucorum5.三点盲蝽Adelphocoris fasciaticollios6.菜粉蝶Pieris rapae 菜青虫、大青虫7.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小菜蛾、小青虫、两头尖、方块蛾、吊死鬼8.桃蚜Myzus persicae9.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10.烟粉虱Bemisia tabaci11.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12.桃蛀果蛾Carposina sasakii :桃小食心虫13.梨小食心虫Grapholitha molesta :桃折梢虫、桃折心虫14.桃蛀野螟Dichocrocis punctiferalis :桃蛀螟15.棉褐带卷蛾Adoxophyesorana :苹小卷叶蛾、舐皮虫16.绣线菊蚜Aphis ciricola :苹果黄蚜三、生活史棉蚜:异寄主全周期型:以受精卵在越冬寄主上越冬;棉苗出土期和有翅蚜发生高峰期重合,危害严重。

农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 专业技术考试

农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 专业技术考试

农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专业技术考试农业有害生物绿色防控技术专业技术考试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农业防控:主要包括健身栽培技术、选育抗性品种、合理水肥管
理、清洁田园、合理轮作、间作等措施,以增强蔬菜抗病虫能力,减少病虫基数。

2.理化防控:包括利用性诱剂防治害虫、灯光诱杀、食饵诱杀、防
虫网阻隔等理化诱控技术。

3.生物防控:利用天敌、生物农药等控制有害生物的危害。

4.科学化控:通过科学用药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和使用频
率,降低农药对农产品和环境的污染。

在考试中,考生需要掌握以上技术的原理、方法、适用范围和效果评价等方面的知识,并且能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控技术进行实施和应用。

此外,考生还需要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等,以确保在实践中能够遵守相关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③黑素化反应,形成黑斑。
第七章:昆虫病毒
1.病毒是专性寄生,只寄生在活体细胞。
2.杆状病毒科,是一类专门寄生节肢动物的病毒。宿主主要为昆虫纲的鳞翅目、双翅目、膜翅目、鞘翅目和毛翅目。
3.核多角体病毒:
特点:病毒侵入昆虫体后主要在细胞核内寄生,并在细胞内形成多面体型的包涵体(inclusion body, IB), 称核型多角体(NPB),由此命名为核多角体病毒。
4.虫霉利于流行:
①分生孢子主动弹射到空中,借气流传播。
②分生孢子多具粘性,利于接触虫体。
③分生孢子个体大,能量物质多。
④分生孢子释放时间有利于吸收水分
⑤休眠孢子抗逆性强,利于种的延续。
5.半知菌类:虫体僵硬(吸走水分) 颜色(分生孢子有颜色)
致病机制:①菌体繁殖,扰乱生理机能,破坏细胞器官。
②产生毒素
第一章:
生物防治:指利用天敌或某些生物的代谢物来控制有害生物(植物病虫害和杂草)的理论和实践的科学。
害虫生物防治
狭义:利用害虫的天敌来控制害虫的理论和实践。
广义:利用生物有机体或其代谢产物控制害虫的科学
本课程内容上侧重利用天敌(昆虫、微生物、动物)控制害虫。
生物防治在综合治理(IPM)中的地位
森林害虫综合治理是指以营林技术措施为基础,以生物防治为主体,因地制宜的配合其他有效措施,把害虫的危害控制在经济允许的水平以下。
5.抗药性基因:转入天敌昆虫,使之对农药产生抗性
第九章:寄生性天敌昆虫
1.天敌昆虫:对人类有经济意义的各种昆虫的寄生或捕食昆虫。
2.寄生与捕食的区别:寄生只吃一个寄主,捕食则多个个体。
3.类群:膜翅目、双翅目、鞘翅目、鳞翅目。
4.寄生昆虫类型:
一:单期寄生(只寄生在寄主的某一个虫期):卵寄生(赤眼蜂)、幼虫寄生、蛹寄生、成虫寄生。
1:放蜂与害虫发生期一致
2:放的数量适应于害虫发生数
3:调查自然界中数
4:飞行扩散能力
第十章:捕食性天敌
1.特点:
① 每一捕食虫期均需多数猎物才能完成发育;
② 成虫与幼虫常为捕食性;
③ 都在猎物体外生活,吃过猎物后往往离开。
2.主类群:
捕食性昆虫大约分属于16目209科。
有些目全部种类均为捕食性,如蜻蜓目、螳螂目和脉翅目。
生防优点:
它能有效的控制害虫;
不杀伤天敌,不破坏生态平衡,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不污染环境,无残毒
不引起害虫再猖獗或次要害虫大发生;
可降低防治成本,提高收入。
森林具有较长而稳定的生态环境,十分适合于开展生物防治。
生防缺点:
对害虫的控制作用不如化学药剂快;
使用、效果不如化学农药简便和稳定;
不易成批生产,产品质量不及化学农药较易控制。
传染途径:NPV传染途径有食入感染、皮肤感染及从气门也可感染。
致病的因素是病毒粒子。
4.颗粒病毒(GV):脂肪体变大,细胞核膨大。
5.质型多角体病毒(CPV):
病理特征:外:生长缓慢,体型小。虫尸体内组织不液化解体,体壁不破裂。
内:CPV侵染寄主中肠柱状上皮细胞,并在细胞质中形成多角体。
6.病毒传播:
天敌的种群消长总是跟随在寄主害虫之后:
从发生时期看,天敌侵入森林,是在害虫建立群落之后,如皆伐迹地经人工造林后,害虫侵入人工林建立群落后,天敌方能侵入人工林。
就发生的数量来看,在天敌与害虫发生联系的初期,天敌的种群数量很少。随着害虫种群数量的逐渐增加,天敌增长的速度加快,害虫的种群数量也下降。在天敌种群数量减少之后,害虫的种群数量又有机会上升。
⑥寄主范围大小:单主 寡主 多主
6.寄生性昆虫完成寄生条件:
寻找寄主生境------气味、食物
寻找寄主----------物理、化学消息
接受寄主----------寄主表面物化性质、体内营养物质、运动
寄主适合性--------物理性状(物理属性) 营养成分
7.赤眼蜂(小蜂总科)
人工繁殖:寄主卵 柞蚕
生物防治是综合治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都是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和出发点
生防范围:
1、天敌昆虫的利用
2、微生物防治
3、捕食性鸟类的利用
4、昆虫不育和遗传防治
5、动物源生物杀虫剂
6、植物源性生物杀虫剂
7、杂草的生物防治:主要针对农田、河、塘的杂草
8、病害的生物防治
9、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
生防性质:
利用天敌调节害虫种群密度,,属于生态学的范畴,与生态环境保护具有“相容性”。对害虫的影响是永远存在的,具有与可持续发展的“统一性”。
(3)人为措施传Βιβλιοθήκη 和扩散7.生产方法:(一)细胞系培养增殖病毒
(二)在昆虫活体中增殖病毒
1、野外喷洒收集法
2、从野外采集大量活虫接种繁殖,在局限的自然条件和室内饲养接种。
3、在室内饲养大量害虫接种病毒。
第八章 基因工程与生物防治
1.基因工程:将外源基因重组后导入受体细胞,使这个基因在受体细胞内复制、转录、翻译表达的操作。又称DNA重组技术。
(1)垂直传播:经昆虫卵表将病毒传给下一代昆虫;卵内遗传物质传播已有报道。其中成虫的迁飞可将病毒扩散到更远的地方。
(2)水平传播:包括病死昆虫的尸体、感病寄主昆虫的爬行(向上,解决顶部喷药难的问题),使得虫粪、唾液污染树叶等昆虫的食料,使其它昆虫染病;成虫的迁飞,雨水、风、苍蝇、寄生性昆虫、食虫鸟等可帮助病毒扩散。
①通过口和消化道感染
②感染后特征:活动缓慢、食欲减退、腹泻和呕吐等。死亡的虫体颜色加深,迅速变成褐色和黑色,虫体软化腐烂,稍触即破,流出带有臭味的粘稠液体。
2芽孢杆菌:简称Bt,是一类革兰氏阳性、产生半胞晶体、能寄生于昆虫体并引起虫体发病的芽孢杆菌,细胞可游动,杆状。
芽孢:细菌的休眠体,抗逆境。
伴孢晶体:蛋白质毒素
防治蜂种退化的方法:
采用新鲜的寄主卵繁蜂
变温锻炼
变换繁蜂用器以利于成蜂适当的飞翔活动
避免过多死亡复寄生
控制用同一种寄主卵连续繁蜂数代
第四章:
1.侵染途径:
消化道(中肠) 体壁(真菌) 卵传递
2.致病机理:
呼吸影响 病原代谢的影响 毒素
第五章:昆虫病原细菌
1.芽孢杆菌科、肠杆菌科及假单胞菌目假单胞菌科
第二章
1.为什么森林生态系统有利于生物防治:
时间和空间上具有高度的稳定性,生活周期长的多层生态系
物质循环自我完结。
树木生活力强,忍受害虫的能力大,恢复力强,补偿功能大,因此,允许受害的经济域值高。
2.害虫种群数量变动原因:
内因:
是它的生命力及种和种群的遗传特性。产卵之前表现为生殖潜能,包括一年世代数、雌雄性比、交配率和产卵量等。产卵之后表现为生存潜能,如对环境的适应性、对极端温度和湿度的耐性、对天敌或疾病的抗性、种群内部的数量的调节能力等。
最重要的是鞘翅目、脉翅目、膜翅目、双翅目和半翅目所属各科种类。
3.瓢虫:
人工饲料:(往往不能正常化蛹)
成虫:以人工饲养的昆虫为代饲料
蜜蜂的雄蜂幼虫和蛹(雄蜂儿)
螟蛾卵(粉螟卵)
幼虫:以猪肝或猪肾为主要成分的人工半合成饲料
由于这样的关系,害虫的种群数量不至于无限地增长,也不至于无限地减少以至灭亡。这就是害虫与天敌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5.效果评价:
1、寄生率或捕食率高低
2、防治前后种群数量之比
3、是否是寄主种群变异的主导因子。
4、是否能把害虫控制在经济阈值以下
第三章:
1.天敌利用的三个主要途径:
(1)保护利用本地天敌:
程序:
天敌引进工作的几点建议:
开展国际合作。“以宝换宝,互惠互利”;加强引进后的研究;严格天敌引种的检疫,关于天敌引进的立法;国外天敌调查与采集。
(3)人工繁殖优势天敌:
天敌的饲料:转换寄主
天敌种退化:
蜂种退化:在人工繁殖天敌昆虫时应注意繁殖出来的天敌能够保持高度生活力和对森林环境的适应力,这样才能发挥其效能而起防治作用。在室内用同一种寄主繁殖多代,有时出现营养驯化现象。出现寄生率、羽化率、雌性比下降,成峰寿命短,生活力、繁殖力减退以及峰体畸性,这些现象均称为蜂种退化。
2.基因工程的内容(基本过程)
目的基因的分离: 带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段的提取
重组:将目的基因的DNA片段连接到载体上, 形成重组DNA分子
转化:重组DNA分子导入受体细胞(宿主细胞)
筛选:通过一定的筛选标记筛选到含有目的外源片段的重组子.
在特定的宿主中表达,得到基因工程产品
3.抗虫基因:
4.不育基因:昆虫雄性不育基因(专一性别启动子)转入雌虫,与野生型雄虫交配,后代雄虫不育,雌虫仍携带异常基因,经数代扩散,害虫种群中有效雄虫比例会迅速下降
病理特征:NPV感染幼虫后,初期外部病征不明显,后期行动迟缓,食欲减少,体色变化(鳞翅目幼虫体色淡而少毛,油光或现淡黄斑;膜翅目叶蜂感病早期第三节至第五节由鲜绿色变成淡黄色),4天后开始死亡,5-7天为死亡高峰。幼虫死后,组织液化,表皮轻触即破,流出脓状体液,无臭。一般虫子濒死前,表现很不安宁,常爬到养虫器具的顶部或植物的顶部倒悬而死。
二:跨期寄生(卵→幼 卵→蛹 幼→蛹)
5.寄生现象分类:
①根据寄主的取食部位分为:外寄生、内寄生(幼虫时期是属于体内生活)
②寄主身上的昆虫种类:独寄生、共寄生
③寄主身上同种昆虫个数:单寄生(平腹小蜂) 多寄生(松毛虫赤眼蜂)
④寄主昆虫完成发育情况:完寄生、过寄生
⑤寄生关系:原寄生 重寄生(寄生昆虫寄生在另一个寄生昆虫)
致病机理:菌体在昆虫体内大量繁殖可导致昆虫死亡,而昆虫在短时间内死亡往往是Bt产生的毒素所致。
毒素:
外毒素:细菌生长过程中分泌在体外的代谢产物。
内毒素:一个伴孢晶体含一种或多种δ-内毒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