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古代诗歌四首
15 古代诗歌四首
dà n
sǒng zhì
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 第一层(1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直陈其事, 非常质朴,“观”字领全篇,是诗的线索,以 下五句写观海所见。 第二层(2-4句):描写海水、山岛和树木。 从大处落墨,从全景写起,着力渲染大海那 种苍茫动荡的气势。这一层全是写实景。 第三层(5-6句):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 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 容无关。
简介白居易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 居士,是继杜甫之后唐代杰出 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重视 讽喻,崇尚简易。他做诗总是 读给年迈的老人和没有读过书 的人听,如果他们听得懂,就 可以了:如果听不懂就改,直 到懂了为止。以《长恨歌》、 《琵琶行》为代表的长篇叙事 诗,是他成就的一个重要方面。
水面初平云脚低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苍凉 写
游子 思乡 图
景
烘 托
小桥流水人家, 恬静
古道西风瘦马。 荒凉
夕阳西下, 思 乡
对 比 反 衬 断肠
抒
情
断肠人在天涯。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凄凉萧瑟的 晚秋郊野图
飘零之凄 孤寂之愁 思乡之切 旅途之苦
烘托出作者 的羁旅愁思
这篇作品在布局上有一个显着的特点:前三行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 家 新 燕 啄 春 泥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古代诗歌四首
自主预习
本文初读,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理清新闻的结构。
随堂1+1
自主预习
本文初读,整体感知。 朗读课文,理清新闻的结构。
随堂1+1
自主预习
本文初读,整体感知。
随堂1+1
自主预习
本文初读,整体感知。
随堂1+1
自主预习
随堂1+1
朗读这两首诗,要求尽量读出诗人的情感,注意朗读节奏。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自主预习
随堂1+1
2.根据意思写词语。 (1)高高地挺立(竦峙) (2)水波荡漾(澹澹) (3)行客前进的路(客路) (4)向阳的树(暖树) (5)色彩缤纷的花朵(乱花) (6)形容悲伤到极点(断肠) 3.古今异义词。 (1)次北固山下(古义:停泊,驻扎;今义,次序) (2)东临碣石(古义:登上;今义,靠近)
合作探究
随堂1+1
3.这首小令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交流点拨】这首小令寄情于物,通过对众多自然景物的
描写,抒发了羁旅天涯的游人的凄苦愁楚之情。
迁移拓展
随堂1+1
(1)请你搜集几句有关“胸襟”“抱负”“思乡”的诗句。 【交流点拨】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15 古代诗歌四首
首联: 次 北 固 山 下
船上想像,暗含奔波之劳
颔联:
船上所见 江南春早
颈联: 写景点时令,时间过得太快
游子思乡
尾联: 直抒思乡之情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 春潮涌涨,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江 面平了,船上的人视野也开阔了。 “风正一帆悬”愈见精彩,“悬”是 端端直直高挂的样子。既是顺风,又 是和风,帆才能“悬”。写景极为传 神。
王昌龄是盛唐诗坛上一位以写边塞 题材为主的著名诗人。他特别擅长写七 绝。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 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龄一生遭遇 坎坷,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 相似之处。据说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 游,到扬州时,听到王昌龄被贬龙标尉 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 远方的友人。
特写海面之景 突出惊涛拍岸景象
日月之行 想象之景 虚 若出其中 突出大海吞吐日月, 开阔胸襟,一 写 星汉灿烂 包蕴万千的景象 统中国的抱负 若出其里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二、全诗是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全诗以“观”字统领全篇, 以下由“观”字展开,写 登山所见。
三、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 博大的胸怀?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中心思想:
本诗借景抒情,诗人以洗练的笔法, 神奇的想象,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 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了诗人开 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 立业的远大抱负。
15古代诗歌四首.ppt
比较赏析:
低沉、缠绵
并不低沉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跟“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 上使人愁”相比,就显得开朗一些,是吗?说说道理。
提示:残夜未尽,而旭日已升;旧岁未除,而江上春潮已 至——不正是包含着新的希望吗?(有一种积极向上的精 神。)
4.为什么要特地提到“潮平”?
为下句“江春人旧年”张本。 5.这个“旧年”指的是一年中哪一段时间?
残冬腊月。 6.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呢?
由于新年将到,这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而他却不能 回家,自然要写一封平安家书,更何况他此刻看见了北 归的雁,必定要路经洛阳的——洛阳在镇江西北方。
名句分析
请同学们结合节奏的划分,及课文中的 注释,自由朗读这首诗,边读边思考:
1:统读全诗,从中归结出诗人的游踪
诗以“孤山寺”起,以“白沙堤”终,即
游 踪:从孤山的北面到湖东的白堤。
2:这首诗写的是春天什么时候的景象,从
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早春景象
早莺、新燕、乱花、浅草
景物
初平、几处、谁家、渐欲、才能
现象
全文总结:
这首诗的题意主要在“行”字。诗 人写骑马游春的乐趣,截取从孤山 寺北写起至白沙堤至。开头写“水 面初平”是孤山寺所见之景,中间 写游程中所见,最后用“绿杨阴里” 写白沙堤之景,明丽轻快。表达诗 人喜悦的心情。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15课《古代诗歌四首》新讲练教学课件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真是荣幸到了极点,我引吭高歌,倾吐宏伟心愿。
(乐府诗每章结尾的句子,与本诗正文没有直接关系。)
讲授新课
主题
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写作特色
1.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情理结合。2.诗的基调苍凉大方,是“建安风骨”的代 表作。
讲授新课
思考题:
1.《观 沧 海》中哪些诗句最能 体现作者博大胸怀?2.说一说你最喜欢哪句?
讲授新课
三、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王湾:唐代诗人,洛阳人。
讲授新课
旅客要走的道路啊,正从青青北固山向远方伸展。江上碧波荡漾,船在江水上前行。潮水上涨,与岸平齐,江面变得开阔无边。和风吹拂,风向不偏,船帆悬于桅杆。当残夜还未消退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满怀思念的书信早已写好,如何寄回家园?掠过晴空的北归的鸿雁啊,拜托你把信儿捎带到洛阳那边。
讲授新课
天净沙:散曲曲调名。散曲是元代的新诗体,是在民间逐渐发展形成的一种可以配乐歌唱的长短句歌词,以后文人相继大量写作。 散曲分小令与套数两种。小令只有一支曲子。套数又叫“散套”,是由同一宫调的若干小令相联而成的组曲。一套至少两支曲子,多的可达三四十曲,没有定数限制,但必须是同一宫调,而且要一韵到底。在结尾有“尾声”,以表示首尾的完整和音乐的终结。散曲的长短句情势较词更为灵活自由,最短的有一字句、二字句,最长的可有二三十字为一句的。
七年级语文上第15课《古代诗歌四首》翻译及练习附答案
古代诗歌四首翻译 >> 观沧海<
西沉下,漂泊未归的游子还远在天涯海角。课《古代诗
歌四首》练习题15七年级语文上一、《观沧海》第一部分:
末年接触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
为、曹操是1魏武帝。在文学史上,曹操以四言诗著
称,是继《诗经》以后四言诗的又一高峰。曹操与其。”三曹
“在文学史上被称为子曹丕、、2。》《选自
的第一章,》《原是的题目是后人加的,《观沧海》),
曹操率领大军征伐当时东北方的大患乌桓。这是曹操统一北方
大业中207建安十二年(瑟调曲》)。·一次重要战争。远征途
中,他写下了乐府歌辞《步出夏门行》(属于《相和歌、给下
面的加横线字注音。3 ⑴东临碣石()⑵山岛竦峙
()⑵秋风萧瑟⑴水何澹澹、
解释下面加横线字的意思。4字统领以下的十句写景句,其” “《观沧海》是一首借景抒情的诗歌,开头以、
5 ,后四句写中前六句写这是合乐时
的”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字用得
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若“、有人说诗中的
6
、《观沧海》诗中描写沧海镜像的诗句中,
写动景诗句7 。,写静景的诗
句是是8 )、对《观沧海》理
解最准确的一项是(、诗人先写山岛风光,再描绘海绵景色,
最后抒写自己的情怀。A 、诗人立足于山岛,先远观,再近
观,最后抒写自己的情怀。B 、诗人先写实景,再写虚景,最
后抒写自己的情怀。C、诗人先全景式地展开大海景象,在描绘
山岛风光,最后在描绘大海波涛汹涌的基础D 上,借吞吐日
月星辰的气势来抒发自己博大的胸怀。、在《三国演义》中和在
民间故事中,曹操是一个反面人物,是一个奸雄。显然那是9
15《古代诗歌四首》练习题
15、《古代诗歌四首》练习题
一、文学常识填空。
1、《观沧海》的作者是,字,末年家、家和诗人。他的诗以见称。
2、《次北固山下》这首诗作者是,是代诗人。
3、《钱塘湖春行》选自《白氏长庆集》,作者是代著名诗人(姓名)字,号。
4、《天净沙 . 秋思》中的“天净沙”是,“秋思”是,作者是代著名作家。
二、填空。
1、①《观沧海》展示曹操博大胸襟的诗句是:__ ___,___ _____;__ ___,___ _ ____。
②《钱塘湖春行》描绘西湖胜景的诗句是:__ ___,___ ____ _。
③《天净沙•秋思》点明主旨的词句是:_______ 。
④《次北固山下》表达出游子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 ___,___ __ ___。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sǒng zhì()() jié()石澹澹()()
萧瑟()()没马蹄()白沙堤()
3、下面不是对偶的一句是()
A、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B、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C、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D、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对“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句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A、第一句诗的意思是: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
B、第二句话的意思是:旧年的春景生机盎然,令人难以忘怀。
C、“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时序匆匆交替,怎不叫身在异乡的诗人更生思乡之情?
D、诗人将“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现出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三、读《次北固山下》,回答问题: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15.古代诗歌四首
通过 少量的 莺燕活动表现出 大自然刚从秋冬 沉睡中苏醒的春意
颈 联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从植物的变 化写早春景 象
“浅草”:早春,草初生,故 “浅”。
绿 最 尾联直抒胸臆,诗 杨 爱 人留连忘返,完全 尾 陶醉在美景之中, 阴湖 表达了自己的喜悦 联 里 东 之情, 白行 沙 不 总结全诗,归结诗人的游踪 堤足
从大处落笔,点明观景处所。
颔 联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从动物的变化 写早春景象
“几处”:莺不多;如多,当为“处处”。 “争暖树”:余寒犹在,鸟儿也想晒太阳。 “谁家”:犹言某家 ,不是家 家,说明燕子 少。 为何写“几处”、“谁家”,而不写“处处”“家 家”? 莺、燕是春的象征,对季节变化最敏感,作者
押a 韵
根据词作展开想像,描述 其展现的图景,内容不要增 删,顺序可调整。
自学检测二 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骑着
一匹瘦马,迎着一阵阵冷飕飕的西风,在古 道上踽踽独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 到即将归巢的暮鸦在树梢上盘旋;他走过横 架在溪流上的小桥,来到溪边的几户人家的 门前,这时太阳快要落山了,自己却还没找 到投宿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一个漫漫长 夜,不禁悲从心中来,肝肠寸断。
文学常识:元曲
“天净沙”曲牌名,“秋思”题目。 元曲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一种体裁,兴 于元代,又称散曲。曲有小令、套曲之 分,《天净沙》是小令。曲与词体式相 近,都按调填词,但较词明快自由。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第15课《古代诗词四首》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两句是总写全景,其中前 一句写海波动荡,后一句 写山岛巍然耸立。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写从碣石山往下看沧海的情形,从大处落墨, 从全景写起,着力渲染大海那种苍茫动荡的 气势。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这两句紧扣上文“山岛竦峙”展开。
写岛上的草木,“树木丛生,百草丰茂”,一派生
明确:沧,是暗绿 色。“沧海”有色 彩,比“大海”形 象,所以不能换。
读一读,想一想
1、全诗围绕哪个字展开的? 2、这首诗写了哪几个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
句诗想像的? 3、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பைடு நூலகம்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开篇点题,交待了观察的方 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目的。
“观”字统领全篇,是诗的 线索,以下十句写观海所见。
日月之行,若出其里
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 日月星辰的气概。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诗人面对迷人的海上风光,诗人展开了 丰富奇特的想像。这四句是全诗的高潮,创 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运行不息的太阳 月亮,星光灿烂的银河,竟都包蕴在这沧海
。 之中,何等气魄。
幸甚至哉, 歌以咏志。
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 的。 内容无关。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 山高高耸立在海边.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15.古代诗歌四首鉴赏
15.古代诗歌四首鉴赏
一、观沧海(东汉·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诗人观沧海的地点在。“”字统领全篇,是全诗的线索。
2.诗人登临碣石山的目的是。描写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
、”写的是动景,“、、
”写的是静景。
3.诗歌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这些诗句是实写还是虚写?
4.诗句中的“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
二、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5. 这是朝诗人的代表作。属于(律诗还是绝句)。
6.你能想象出“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景象吗?
7.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哪两句集中表现了这种感情?
8.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中哪两个字用得最妙,为什么?
9.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10.对这首诗语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大气势。
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时令之中蕴含一种自然的理趣。
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诗人即将回到家乡喜悦、激动的心情。
三、钱塘湖春行(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新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5.古代诗歌四首理解性默写
《观沧海》(曹操)
1.《观沧海》中,最能表达作者博大胸襟的句子是:
2.《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
3.《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
4.《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诗人想象中的景象的句子是:
5.《观沧海》一诗的主要表达方式是描写,但是也有两句诗是叙事的,这两句诗是:
6.曹操的《观沧海》中对景物作总写的句子是:
7.《观沧海》中写.远大抱负,想象之景,突出大海吞吐日月,包孕万千景象的句子是:
《次北固山下》(王湾)
1.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
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
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游子思乡情深的诗句是:
4.《次北固山下》中既是写景,又是诗眼的句子是:
5.《次北固山下》立意新颖,构思巧妙,富有哲理,“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见于言外”,留传千古的名句是: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1.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借莺燕的活动来传达春天来临的信息并表达自己
喜悦之情的句子是:
2.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描绘春花初绽,春草吐绿的诗句是:
3.《钱塘湖春行》中最能体现初春景色特点的诗句是: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1.《天净沙·秋思》中写农村晚景的句子是:
2.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渲染萧条、冷落、凄凉气氛的写景的句子是:
3.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写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名句是:
4.该曲的主旨句是:
5.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摄取九种景物来表现秋天的句子是:
6.《天净沙·秋思》中描写景物的氛围是萧条、冷落、凄凉的,其中是哪两句:
15.《古代诗歌四首》练习题(已修改)
《古代诗歌四首》练习题
(一)《观沧海》(作者)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这首《观沧海》是《步出夏门行》中的一章,作者,是时期着名
的家,家、诗人。他的诗以见称。
①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体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写景诗。
②本诗以字统领全篇,先写景(前六句),然后写景(后四句),
借景抒情,表现了诗人。
2.诗中最能反映作者的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3.《观沧海》中展现海岛生机勃勃的诗句是:。
4.最后两句与诗的正文内容的关系是。
5.给下面加点词释义:
①东临.碣石②以.观沧海③水何.澹澹
④山岛竦峙
..⑤星汉
..灿烂⑥若.出其里
⑦幸甚
..至哉⑧歌.以咏志
⑨水何澹澹
..(水波动荡的样子)
6.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句意理解正确的是()
A.日、月的运行,都是从大海里升起又降落;银河灿烂,也好像是发源于沧海之中。
B.日、月朗照大海,星星闪烁,辉映于海面。
C.太阳、月亮、星光灿烂的银河,好像都是从海里升起又落到海里去了一样。
D.太阳月亮不停运转、银河灿烂,它们有的没入海底,有的投映到海面。
7.判断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①“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以及观察的对象。()
②“临”字统领全篇,以下十句,都是写海上的景象。()
③“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全景式地描绘了大海那种苍茫动荡的气势。()
④这首诗前八句是实写,后六句是虚写。()
⑤“水何澹澹”是描写无风时海面水波动荡的样子,“洪波涌起”是描写有风时大海
新人教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参照注释,同桌互译诗句。 2.不能解决的难点作好记录,在班上交流。 3.请同学讲述诗歌内容。(请一位同学读一句, 同桌用自己的话讲述一句。)
1.用自己的话描述诗中描绘的景象。(你最欣 赏的画面) 2.这首诗哪些句子属于写景?哪一句直接抒情? 3.为什么作者会起思乡之情?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西湖美景的诗句?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景 钱塘湖春行
感
水、云、莺、燕 花、草、杨、堤 最爱湖东行不足
赞美 喜爱
作 马致远: 者 简 号东篱,元代著名散曲 介 家。被称为“秋思之
祖”。
散 天净沙 散曲曲牌名。 曲 简 散曲是元代新诗体,分小 介 令和套数(又叫“散套”、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 士,下邽人。翰林学士,左拾遗。 死时年七十五岁。杜甫之后,白 居易是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现 实主义诗人。他所生活的七十 多年里,正是安史之乱后各种矛 盾冲突急剧发展的时期,也正是 唐朝走向衰败的时期。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呢。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5、古代诗歌四首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抒发了诗人游春的喜悦之情。
孤山寺北贾亭西, 首联:写行程。勾勒出西湖早春的轮廓。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 颔联:写景。早莺、新燕。动 春意融融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生机盎然 颈联:写景。乱花、浅草。静 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 尾联:“行不足”,陶醉、流连忘返之情。 绿杨阴里白沙堤。
白堤。
这首诗描写的景是什么季节的景 象?那么同学们看看,全诗哪些词语可 以看出是写这季节景象的?
水面初平
早莺(争暖树)
春水初涨 春寒未退 燕初来也
新燕
浅草
草初生也
“几处”可否换为“处处”,“谁 家”可否换为“家家”?
• 抓住了“初春”的季节和景物特征。
从这莺与燕的动态中,把春的活力, 大自然从冬天沉睡中逐渐苏醒过来的 春意生动地描绘出来。使人可以想像 到,过不了多久,姹紫嫣红、草长莺 飞的景色就会到来。体现出诗人语言 运用的准确性。
9-12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名句、主旨
句)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出自沧海之 中,灿烂的银河也好像出自沧海里面。 两个“若”字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 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慨,写出大海 的气势和威力,是诗人的主观感受。表 达了作者的博大胸怀和统一天下的雄心 壮志。
诗歌品析
15.古代诗歌四首
15 古代诗歌四首
春光山色 春意盎然 无比喜爱
这首诗描绘了西湖蓬蓬勃勃的春 意,赞美了西湖美好景色,表现 诗人的喜悦及对湖光山色的无比 热爱之情。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2013年10月20日
映日荷花别样红。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2013年10月20日
马致远
元代戏曲作家,字千里,号东篱,大都 (今北京)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有 “曲状元”之称。马致远与关汉卿、郑光祖、 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是元初作家中散曲流传 得最多的一个。作品豪放清逸,杂剧以《汉宫 秋》为代表。他的散曲描写景物意境优美,语 言凝炼,流畅自然。其小令名作《天净沙· 秋思》 被称为“秋思之祖”。
2013年10月20日
断夕古小枯 肠阳道桥藤 人西西流老 在下风水树 天,瘦人昏 涯 马家鸦 。 。,,
2013年10月20日
• • • • •
划分节奏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2013年10月20日
想一想:
2013年10月20日
诗意理解:
本诗借景抒情,诗人以洗练的笔法,神奇的想 象,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 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诗人统一中国建功 立业的远大抱负。
《古代诗歌四首》
《古代诗歌四首》
1.《静夜思》 -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登鹳雀楼》 -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江雪》 -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4.《春晓》 -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乐府诗: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配置 乐曲、训练乐工和采集民歌的专门官署, 汉乐府指由汉时乐府机关所采制的诗歌。 这些诗,原本在民间流传,经由乐府保 存下来,汉人叫做“歌诗”,魏晋时始 称“乐府”或“汉乐府”。后世文人仿 此形式所作的诗,亦称“乐府诗”。
文体介绍
律诗:律诗发源于南朝齐,成熟于盛唐时期。 律诗要求诗句字数整齐划一,每首分别为五 言、六言、七言句,简称五律、六律、七律, 其中六律较少见。通常的律诗规定每首8句。 如果仅6句,则称为短律;超过8句 ,即10句 以上的 ,则称排律或长律。通常以8句完篇 的律诗,每2句成一联,计四联,习惯上称第 一联为破题(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 联为颈联、第四联为结句(尾联)。每首的 二、三两联(即颔联、颈联)的上下句必须 是对偶句。排律除首尾两联不对外,中间各 联必须上下句对偶。小律对偶要求较宽。
文体介绍
小令:又称“叶儿”,是散曲体制的基 本单位。其名称源于唐代的酒令。单片 只曲,调短字少是最基本的特征。除了 单片只曲,还有一种联章体,又称重头 小令,由同题同调的数支小令组成,最 多可达百支,用以合咏一事或分咏数事。 如关汉卿《双调.大德歌》。
学习目标
1、默写四首古诗;
2、发挥想象和联想,再现诗中意境,进 而仿照例子,改写诗歌;
资料二
《次北固山下》作者王湾,唐代洛阳人, 公元712年进士。以后曾往来于吴、楚间,常 年不得归家。本诗作于作者这样常年奔波中的 一年腊月。 《次北固山下》地名地形图:
洛阳
长
北固山
江
自学指导二
朗读《观沧海》《次北固山下》,仿 照范例,任选其中一首改写成现代诗。并 思考:两首诗分别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又通过怎样的方法来抒发的?
范例:“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策马东来,登上碣石山,我要饱览这 大海的壮观。
时间10分钟,看哪个小组的效率最高。
3、体会诗中思想情感,学习借景抒情的 方法。
自学பைடு நூலகம்导一
默读《观沧海》《次北固山下》,分 析诗题,参考资料一和资料二,并思考: 两首诗分别是作者在什么心情下而作的? 怎样朗读才能读出诗人当时的心境?
5分钟后,看谁分析的准确,读得有 感情。
资料一
《观沧海》作者曹操,字孟德,沛国谯郡 (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 诗人。公元200年,曹操在官渡大败袁绍后, 又于公元207年9月北征乌桓,消灭了袁绍残留 部队,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写下了《观 沧海》。第二年,他又挥师南下,准备一举统 一全国,但遭受赤壁之战的惨败,从而形成了 三国鼎立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