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PPT课件

合集下载

企业常见职业病危害讲义PPT课件

企业常见职业病危害讲义PPT课件
经济影响
职业病危害不仅对劳动者个人造成健康损害,还给企业和社 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包括医疗费用、赔偿金、生产效率 下降等。
02
企业常见职业病危害
尘肺病
01
02
03
04
尘肺病是由于长期吸入生产性 粉尘引起的,以肺组织弥漫性 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常见的尘肺病包括矽肺、煤工 尘肺、石墨尘肺等,主要发生 在矿山、采石场、建筑工地等
THANKS
感谢观看
某企业尘肺病防治案例
案例概述
某企业是一家从事矿石开采和加 工的企业,由于作业环境粉尘浓
度高,员工容易患上尘肺病。
防治措施
企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安 装除尘设备、提供防尘口罩、定 期检测粉尘浓度等,以降低粉尘
浓度,保护员工健康。
案例总结
通过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该企 业成功地降低了尘肺病的发生率, 提高了员工的工作环境和健康水
详细描述
企业应提供足够的通风设施,确保工作场所空气流通,减少有害气体和粉尘的积累。对于噪音较大的工作场所, 应采用隔音设施或提供耳塞等防护用品,以保护员工的听力。对于可能接触到有害物质的工作,应提供相应的手 套、口罩、眼镜等个人防护用品,以减少员工直接接触有害物质的机会。
职业卫生管理措施
总结词
职业卫生管理措施包括制定合理的卫生管理制度、定期进行卫生检查、及时处理卫生问 题等。
详细描述
企业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 处理员工的健康问题。同时,应建立完整的 员工健康记录,对于有职业病倾向的员工, 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和治疗。此外,企 业还应建立应急处理机制,对于突然发生的 职业病事故,能够迅速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
置,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化学有害因素)PPT课件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化学有害因素)PPT课件

个人防护措施
个人防护用品选择
根据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选择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品, 如防尘口罩、防毒面具、防护眼镜等。
个人防护用品正确使用
在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前,应接受专业培训,了解其正确使用方法和 注意事项,避免因使用不当而产生不良影响。
个人防护用品维护与更换
定期对个人防护用品进行检查、清洗、更换,确保其有效性。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化学有害因素 )ppt课件
目录
•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概述 • 化学有害因素介绍 • 化学有害因素检测方法 • 化学有害因素对人体的影响 • 职业病防护措施 • 案例分析
01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概 述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定义
01
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在职业活动 中产生和(或)存在的,可能对 职业人群的健康、安全和作业能 力造成不良影响的因素。
使用检测管采集现场气 体,通过比色法或比浊
法测定气体浓度。
气相色谱法
利用色谱柱分离气体中 的不同组分,通过检测 器测定各组分的浓度。
红外光谱法
原子吸收光谱法
利用红外光与气体分子 相互作用,测定气体中
特定组分的浓度。
通过测量气体中特定元 素对特定光的吸收,确 定气体中该元素的浓度。
粉尘检测方法
01
02
应对措施
加强通风、维修除尘设施、提供防尘 口罩等防护用品,并对员工进行健康 检查和医学观察。
某实验室的化学药品泄漏事故
事故概述 检测结果 事故原因 应对措施
某实验室发生化学药品泄漏事故,导致多名员工出现皮肤刺激 和眼部损伤。
检测结果显示泄漏的化学药品为硫酸,浓度较高,对接触人员 产生强烈刺激。
操作失误、化学品储存不当、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力等 多个环节失控共同导致事故发生。

常见职业危害因素及预防幻灯片PPT

常见职业危害因素及预防幻灯片PPT

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全技术培训中心
岱庄矿全员培训
一、 职业有害因素与职业病
三、职业病的种类
根据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 印发<职业病目录>的通知》,具体有:
1、尘肺
包括:矽肺、煤工尘肺、石墨尘肺、炭 黑尘肺、石棉肺、滑石尘肺、水泥尘肺、 铝尘肺、电焊工尘肺、铸工尘肺。
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全技术培训中心
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全技术培训中心
岱庄矿全员培训
一、 职业有害因素与职业病
1)化学因素。生产过程中使用和接触到的原料、 废气、废水和废渣等,主要包括工业毒物、粉尘 等。
2)物理因素。主要包括高温、低温、潮湿、气 压过高或过低等异常的气象条件,噪声、振动、 辐射等。
3)生物因素。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料、辅料以 及在作业环境中的炭疽杆菌、霉菌、布氏杆菌、 森林脑炎病毒和真菌等。
f.职业性皮肤病
包括:接触性皮炎、光敏性皮炎、电光性皮炎、 黑变病、痤疮、溃疡、化学性皮肤灼伤等8种。
g.职业性眼病
包括:化学性眼部灼伤、电光性眼炎、职业性 白内障3种。
h.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包括:噪声聋、铬鼻病菌、牙酸蚀病3种。
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全技术培训中心
岱庄矿全员培训
淄博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全技术培训中心
岱庄矿全员培训
一、 职业有害因素与职业病
职业中毒:
在劳动过程中,人体通过不同途径吸收了生产性毒物而 引起的中毒。可分为: (1)急性中毒,毒物一次或短时间内大量进入人体后所 引起的中毒。在正常生产情况下,这种中毒少见,往往发 生在生产过程出现意外时。 (2)慢性中毒,小量毒物长期进入人体后所引起的中毒 。这是由于毒物在体内蓄积所致。 (3)亚急性中毒,介于急性和慢性中毒之间,在较短时 间内有较大剂量毒物进入人体所致。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PPT课件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PPT课件
当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如检测覆盖面不全、 评价标准不统一等,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不同行业和领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存在差异,需要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 的检测与评价方法。
对策建议
1
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制度,明确 相关责任和义务,确保工作有序开展。
2
加强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技术研发和应用, 提高检测与评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检测质量的控制
人员培训
对检测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 高其技能水平和操作规范性。
仪器设备校准
定期对使用的仪器设备进行校 准和维护,确保其准确来自和可 靠性。过程质量控制
对检测过程进行全程监控,确 保各个环节的质量得到有效控 制。
结果审核与报告编制
对检测结果进行审核,确保其 准确性和可靠性,并按照规范
编制检测报告。
采用先进的检测技术和方法,确保检测结果的准 确性和可靠性,为职业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现场调查与采样
了解现场情况
对被检测单位的工艺流程、生产环境、设备 布局等进行实地考察,了解职业病危害因素 的产生、分布和扩散情况。
制定采样计划
根据现场调查结果,制定合理的采样计划,包括采 样点位、采样频次、采样方法和采样量等。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与评价
目录
• 职业病危害因素概述 • 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方法 • 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方法 • 案例分析 • 结论与建议
01
职业病危害因素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在职业活动 中产生的,可能对劳动者健康造 成不良影响的因素。
分类
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化学、物理 、生物和环境等多种因素,如粉 尘、噪声、辐射、高温、湿度等 。

职业危害因素与职业病课件PPT课件

职业危害因素与职业病课件PPT课件

为员工配备符合国家标准的个人防护用品 ,如防尘口罩、耳塞、防护服等,以减少 职业危害因素对人体的直接接触。
定期健康检查
培训与教育
定期开展员工健康检查,及早发现职业病 症状,及时采取治疗措施,防止病情恶化 。
加强员工职业卫生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 对职业危害因素的认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职业病应急救援与处置
生。
05
个体防护与健康教育
个体防护用品的选择与使用
选择合适的防护用品
根据作业环境和职业危害因素,选择合适的个体防护用品,如口 罩、手套、防护眼镜等。
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在使用个体防护用品前,应仔细阅读使用说明,确保正确使用,并 注意定期更换或维护。
特殊作业的防护要求
对于存在特殊职业危害因素的作业,如高温、高湿、噪声等,应采 取针对性的防护措施,确保作业人员的安全。
对特殊人群的影响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
某些有害物质可能对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的胎儿或婴儿产生不良影响。
老年人
老年人在职业环境中可能更容易受到某些职业危害因素的影响,因为他们可能具有较低的耐受力和恢复能力。
04
职业病预防与管理
法律法规与政策
职业病防治法
规定了职业病防治的责任主体、防治 原则、防治措施等,是职业病预防与 管理的法律依据。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职业病是指在特定职业环境下,由于各种危害因素导致的员工身体健康受损, 并经国家法定机构诊断,符合国家规定职业病种类的疾病。
分类
职业病分为尘肺病、职业中毒、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传染病、职业性 皮肤病等。
常见职业病及其症状
尘肺病
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引起的以肺组织纤维 化为主的疾病,常见的症状包括咳嗽、咳 痰、气短、胸痛等。

职业性危害及防护培训课件PPT(45张)

职业性危害及防护培训课件PPT(45张)

劳动保护用品
劳保简介
劳动防护用品(又称 “个人防护用品”)是指劳动者在生产过 程中为免遭或减轻事故伤害或职业危害的所配备的一种防护性装备。
劳动防护用品分为一般劳动防护用品和特种劳动防护用品。 使用劳动保护用品,通过采取阻隔、封闭、吸收、分散、悬浮 等措施,能起到保护机体的局或全部免受外来侵害的作用,在一定 条件下,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是主要的防护措施。 防护用品严格保证质量,安全可靠,而且穿戴要舒适方便,经 济耐用。
职业性危害及防护 (劳保用品使用)
目录
一、职业危害与职业病 二、职业危害因素控制 三、个体防护用品
前言
防治职业病关键在于预防,多数职业病目前尚无 有效的根治手段。
良好的预防和控制措施是消除职业病危害最有效 的、最经济的办法。
2002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 防治法》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工伤:多见于意外事故。 职业病 :由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的特定疾病。国
家规定的法定职但也见于非
职业人群中。
职业病简介
职业病概念:2002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 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将职业病定义为:是指 劳动者在工作或者其他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 放射线和有毒、有害物质等职业危害因素而引起 的疾病 。
强调从源头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
从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出发,必须普及 职业卫生知识,提高接触职业危害的作业人员的
职业病防治知识水平和自我保护能力。
职业卫生与职业性有害因素
职业卫生的基本概念: 职业卫生又称为劳动卫生,主要以人群和作业环 境为对象,旨在创造安全、卫生和高效的作业环 境,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生命质量,保护劳动者 的健康,促进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职业有害因素与职业病ppt课件

职业有害因素与职业病ppt课件

2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
分级
具体含义
说明
0级
相对无害作业
在目前作业条件下,对劳动者健康不会产生明显影响,应继续保持目前的作业方式和防护措施,一旦作业方式和防护措施改变,应重新分级。
Ⅰ级
轻度危害作业
在目前作业条件下,可能对劳动者健康存在不良影响,应改善工作环境,降低劳动者实际接触水平,并设置危害及防护标志,对劳动者进行职业卫生培训,采取职业健康监护,定期作业场所检测等行动。
四、用人单位义务与工人权利
9项权利: 获得职业卫生培训教育 获得职业卫生防护 接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服务 知情权:危害、危害后果、防护条件 要求改善工作条件 拒绝强令违章操作、冒险作业 批评、检举、控告 参与民主管理 要求并获得健康损害赔偿
作业(四选二)
什么是职业病、法定职业病? 职业病的特点? 职业病预防的三级原则? 法定职业病与一般疾病的区别?
3.诊断原则
02
4.《诊断证明书》
诊断医师共同签署 诊断机构审核盖章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设立专家库 诊断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受理鉴定申请 两级鉴定,省级鉴定终结 回避原则
诊断争议鉴定
提供诊断所需的现场危害监测资 提供劳动者健康监护资料 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
用人单位举证责任
劳动者
用人单位
10项义务: 配备防护设施、治理职业危害 作业场所危害评价与管理 劳动者健康监护(上岗前、在岗中、离岗时) 危害告知(合同、作用场所、培训教育) 建立危害监测和劳动者健康档案 职业病报告义务 对患职业病者的救治、安置 依法参加工伤劳动保险 落实职业危害治理和职业病防治经费 未成年工、女工保护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阐述你的观点

职业病危害与防治培训PPT课件ppt

职业病危害与防治培训PPT课件ppt
职业病的分类
按照致病因素和临床表现,职业 病可分为尘肺病、职业中毒、物 理因素所致职业病、职业性传染 病和职业性皮肤病等。
职业病危害的来源与途径
职业病危害来源
主要包括生产过程中的粉尘、化学物 质、物理因素等,如矿山的开采、冶 炼,化工厂的生产,电子行业的焊接 等。
职业病危害传播途径
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通过呼吸、皮肤 接触、口摄入等方式接触到有害因素 ,长期积累导致健康受损。
职业病危害与防治培训
汇报人:可编辑 2023-12-23
目录 CONTENT
• 职业病危害概述 • 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 • 职业病防治措施 • 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与标准 • 案例分析
01
职业病危害概述
职业病的定义与分类
职业病的定义
职业病是指在特定的职业环境下 ,由于各种有害因素而导致的劳 动者身体健康受损的疾病。
调查结果
防治建议
发现该企业存在多种职业病危害因素,如 噪声、粉尘、化学物质等,部分员工出现 听力、呼吸系统等健康问题。
加强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与控制,完善 防护设施和个人防护用品,开展针对性的 健康教育和培训。
某行业职业病防治经验分享
行业背景
某化工行业,存在多种职业病危 害因素。
防治措施
建立完善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 定期开展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 评价,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 培训,配备合格的防护设施和个
益保障等内容。
02
《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
规范了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的程序、标准和要求,保障劳动者权益。
03
《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办法》
要求用人单位对存在的职业病危害项目进行申报,有助于监管部门掌握
职业病危害情况。

职业病危害预防与控制 ppt课件

职业病危害预防与控制  ppt课件

职业病分类和目录
修订后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将职业病调整为132种 (含4项开放性条款),新增18种。
一、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
㈠.尘肺病… … … … … … … … … … … … … 13种
㈡.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 … … … … … … … … … 6种
二、职业性皮肤病 … … … … … … … … … … … … …9种
职业病有害因素分类
一、职业病有害因素按其来源分类 1. 生产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2. 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3. 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往往同时存在多种有害因素对劳动 者的健康产生联合作用。
生产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1. 化学因素
有毒物质:铅、汞、苯、氯、一氧化碳、有机磷农药等 ; 生产性粉尘:如矽尘、石棉尘、煤尘、有机粉尘等。
职业病
作用条件
接触机会 接触方式 接触时间 接触强度
职业病
职业病防治法定义
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 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 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 中,因接触粉尘、放射 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 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三、职业病的特点
① 病因明确,病因即职业性有害因素,在控制病因或作用条件后,可消 除或减少发病; ② 所接触的病因大多是可检测的,需达到一定的强度(浓度或剂量)才能 致病,一般存在接触水平(剂量)—效应(反应)关系; ③ 在接触同一因素的人群中常有一定的发病率,很少只出现个别病人; ④ 大多数职业病如能早期诊断、处理,康复效果较好(但有些职业病如 矽肺,目前尚无特效疗法,只能对症综合处理) ,发现愈晚,疗效愈差; ⑤ 除职业性传染病外,治疗个体无助于控制人群发病; ⑥ 职业病是可以预防的; ⑦ 职业病的发病还取决于个体因素。

《常见职业危害》课件

《常见职业危害》课件

制定管理制度
企业应制定职业病防治管 理制度,明确各级职责, 确保有效执行。
加强宣传培训
加强职业病防治宣传培训 ,提高员工职业病防治意源自识和能力。谢谢观看04
生物性职业危害
细菌性职业危害
总结词
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职业危害,如破伤风、炭疽病等。
详细描述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引起的,通过伤口接触污染的土壤或水源传播,可导致肌 肉痉挛和呼吸困难等症状。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通过接触病畜或吸入含 有病菌的尘埃传播,可导致皮肤坏死、肺部感染等症状。
病毒性职业危害
职业危害可导致劳动者出现各种职业 病,影响其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职业危害可增加社会医疗负担,影响 社会经济发展。
影响生产效率
职业危害可导致劳动者工作效率下降 ,增加企业生产成本。
02
物理性职业危害
噪音危害
噪音对听力系统的影响
长期暴露于高噪音环境中可能导致听力下降 、耳鸣等听力问题。
噪音对睡眠和情绪的影响
《常见职业危害》ppt课件
目录
• 职业危害概述 • 物理性职业危害 • 化学性职业危害 • 生物性职业危害 • 物理、化学、生物联合职业危害 • 职业病防护与管理
01
职业危害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职业危害是指在生产劳动过程中 ,由于接触生产性有害因素引起 的对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损害。
分类
分为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 因素和不良劳动条件等。
化学、生物联合职业危害
总结词
化学和生物因素在某些职业环境中可能同时存在,对劳动者造成复合危害。
详细描述
在某些职业环境中,劳动者可能暴露于化学物质(如农药、重金属)和生物因素(如微 生物、病毒)中。这些因素的联合作用可能导致特定的职业病,如中毒、感染等。

常见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课件

常见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课件
化学危害因素
这些因素包括有害气体、蒸汽、粉尘、液体和固体化学物质等,对工作人员的健康产生潜在 危害,如吸入、接触或摄入。
物理危害因素
这些因素包括噪音、振动、高温、辐射、电磁场、压力等,对员工的身体和心理健康造成影 响。
生物危害因素
这些因素包括致病微生物、病毒、细菌、真菌等生物体,通过空气传播、接触或食物
1
检测和测量
通过监测空气质量、噪音水平、辐射剂量等数据,识别潜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
2
职业病调查
调查员工的职业病发生情况,发现与工作环境相关的危害因素。
3
作业场所观察
通过观察工作场所的条件、工艺流程等,发现潜在的危害因素。
常见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防护措施
1 个人防护装备
常见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 识别课件
在这个课件中,我们将探讨常见的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了解它们的分类、 识别方法以及相应的防护和管理措施。
常见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是什 么?
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指的是在工作环境中存在的可能对员工健康产生危害的 物质或因素。它们可能来源于化学物质、物理因素或生物因素。
常见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分类
制定控制措施
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相 应的控制措施,例如改进工艺 流程、排除危险源或设置防护 设备。
监测和维护
定期监测工作环境,确保控制 措施的有效性,并进行必要的 维护,以防止危害因素的再次 暴露。
结论
通过识别、防护和管理常见的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可以保护员工的健康, 创造安全和健康的工作环境。
提供适当的防护装备,如安全面具、手套、耳塞等,减少对员工的影响。
2 工程控制
改变工作场所环境,降低危害因素的浓度或接触方式。
3 培训和教育

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与控制PPT课件

常见职业病危害因素与控制PPT课件

先兆中暑。在高温作业场所劳 动过程中,作业人员有轻微头晕、 头疼、眼花、耳鸣、心悸、脉搏频 数、恶心、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 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体温正常 或略有升高,但尚能勉强坚持工作。
轻症中暑。作业人员具有前述 中暑症状而一度被迫停止工作,但 经短时休息,症状消失,并能恢复 工作。
重症中暑。作业人员具有前述 中暑症状被迫停止工作,并在该工 作日未能恢复工作或在工作中出现 突然晕厥及热痉挛。
辐射的不良气象条件下进行的生产 劳动,通称为高温作业。一般将散 热量大于8.37×104J/(m3.h)的车间 称为高温车间。高温作业按其气象 条件的特点可分为下列三个基本类 型。
高温强辐射作业。常见作业场所有炼 焦、炼铁、炼钢、轧钢等车间,在这类作 业环境中,同时存在着两种不同性质的热, 即对流热(被加热了的空气)和辐射热 (热源及二次热源)。对流热作用于体表, 通过血液循环使全身加热。辐射热除作用 于体表外,尚作用于深部组织,加热作用 更快更强。人在此环境下劳动,大量出汗, 且易于蒸发散热。如通风不良,则汗液难 于蒸发,就可能因蒸发散热困难而发生蓄 热和过热。
一、职业病概述
1.4职业病诊断原则 职业病诊断政策性强,技术要求高,是一项
严肃的工作,须由各级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认 定的专门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一般采取 (诊断小组)集体讨论、诊断的方式。诊断的核 心问题是明确职业危害因素与所患疾病是否有确 切因果关系,需要收集和分析下述资料。
1.病因资料:确定患者受职业危害的可能性 及其程度,包括职业史,现场劳动卫生调查资料, 作业场所有害物质强度(浓度)数据,患者体内 特异性生物标志物数据,以及其他特异测试数据。
一、职业病概述
法定职业病患者依法享有特定的补偿 待遇。法定职业病划定范围的大小, 世界各国并不完全一致。各个国家主 要依据本国经济条件、技术水平和对 职业病的认识来确定。我国现行法定 职业病名单分10类115种,法定职业病 的诊断权由国家认定的职业卫生技术 服务机构行使。

职业病防治PPT课件

职业病防治PPT课件
一、职业危害防劳动及其他职业活动中,
因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的疾病。 2、法定职业病概念 政府主管部门列入“职业病名单”的职业病即为法
定职业病。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时间、接触程度等。 2)分析职业病发病规律应分析劳动环境、接
触水平、防护条件等。 注意:个体差异,如性别、年龄、健康状况、
营养条件、遗传因素、卫生习惯等。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一、职业危害防治概述
4)不良工作体位。 长时间处于不良体位;使用的设备或工具等。 3、生产劳动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生产环境包括:厂房建筑结构、空气流通情况、
通风条件以及采光、照明等。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一、职业危害防治概述
1)自然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2)生产工艺要求的不良环境; 3)不合理生产工艺过程造成的环境污染; 4)管理缺陷造成的作业环境不良。
认识到了贫困户贫困的根本原因,才 能开始 对症下 药,然 后药到 病除。 近年来 国家对 扶贫工 作高度 重视, 已经展 开了“ 精准扶 贫”项 目
一、职业危害防治概述
5)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包括:炭疽、森林 脑炎、布氏杆菌等3种。
6)职业性皮肤病。包括接触性皮炎、光敏性 皮炎、电光性皮炎、黑变病、痤疮、溃疡等8 种。
7)职业性眼病。包括化学性眼部灼伤、电光 性眼炎、职业性白内障3种。

从法规和风险角度识别职业健康危害因素课件

从法规和风险角度识别职业健康危害因素课件

国外法规
许多国家和地区也有类似的法律法规,如美国的《 职业安全与健康法案》、欧盟的《职业卫生与安全 指令》等。这些法规的内容和实施方式因国家和地 区而异,但目的都是为了减少职业病和职业伤害的 产生。
法规中关于职业健康危害因素的规定
01
辨认危害因素
法律法规通常要求用人单位对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健康危害因素进行辨
引入第三方进行专业评估
对于某些特定行业或复杂的工作环境,建议引入第三方机构进行专业 的职业健康危害因素评估,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THANKS
感谢观看
建议
定期进行职业健康危害因素辨认和评估
企业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的职业健康危害因素辨认和评估,以确 保及时发现并控制新的或已存在的危害因素。
加强员工培训和意识提升
通过培训和宣传,提高员工对职业健康危害因素的认识,增强他们的 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建立危害因素管理档案
对辨认出的职业健康危害因素进行记录和管理,以便跟踪和控制。
防护措施
医院应提供合格的防护用品,如护目镜、手套等,并定期进行职业健 康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案例三:某学校的职业健康危害因素辨认
法规要求
根据《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校应当关注教学环境卫生,预防职业病的产生。
风险辨认
教师长时间站立授课、学生长时间坐着学习等都可能对身体健康产生影响。此外,教室内 的空气质量、照明等因素也可能影响师生的健康。
风险矩阵
将危害因素产生的可能性 和后果的严重程度进行分 级,形成风险矩阵,以便 直观地比较和评估。
辨认危害因素的方法
现场调查
通过实地考察和视察,了解生产 过程中存在的危害因素。
01
02

职业危害防护ppt课件

职业危害防护ppt课件

呼吸道 皮肤 消化道
这类毒物为一氧化碳、氯、砷化氢、氮
急性中毒
的氧化物、氧化锌等。
慢性中毒
这些毒物有汞、镉、铅、锌、锰、放射
性物质等。
亚急性中毒
5
常见的职业中毒
铅中毒
苯中毒
汞中毒
刺激气 体中毒
窒息气 体中毒
1.腹泻、呕吐、 大便呈黑色; 2.头痛、头晕、 失眠、烦躁、 昏迷; 3.心悸、面色 苍白、贫血; 4.血管痉挛, 肝肾损害。
D
13
14
A、生产性噪音:由于机器转动、气体排放、工件撞击与摩擦所产生的 噪声称为生产性噪声或工业噪声。
空气动力噪音
由于气体压 力变化引起气体 扰动,气体与其 他物体相互作用 所致。如风机、 空气压缩机、喷 气发动机等。
机械性噪音
机械撞击、 摩擦或质量不平 衡旋转等机械力 作用下引起固体 部件震动所产生 的噪声。如各种 机床、电锯、电 刨、球磨机等。
个人防护
质量、维护保养等
职业危害因素控制的三方面考虑:
设备、系统: 不产生 职业危害 因素
环境: 控制作业 场所物质 危害因素 的量
个人防护: 正确达标 的个人防护 用品
生产性毒物预防控制措施
综合 防毒 措施
组织措施:加强领导,宣传教育等 技术措施:合理布局,改革工艺等 个人防护:“三证”、“三会”等 卫生保健:清洁,习惯,增强体质等
20
高温作业对人体的影响
体温调节障碍 水盐代谢的改变 循环系统的改变 消化系统的改变 神经系统的改变 泌尿系统的改变
21
异常气象条件导致的职业病:
高原病
中暑: 热射病,日射病,
热痉挛。
职业病
减压病

职业危害与职业病ppt课件

职业危害与职业病ppt课件


高温作业对人体的影响

一种是局部性伤害,主要是皮肤烫痛、烫伤以及局部组织烧 伤;另一种是全身性的高温伤害,如中暑、高温晕厥等。一 般所说的情况是后一种。环境温度并没有高达足以使人受伤, 但由于长时间在高温环境下作业,就会产生不良的生理反应, 严重时出现头晕、头痛、耳鸣、恶心、呕吐、疲劳、及至虚 脱、中暑等症状。高温环境还会对心脏、血管、肾脏、消化 道造成不好的影响。 除此以外,高温环境对操作者的心理健康也有不良影响,它 会使人注意力分散,动作正确性降低,适应能力和协调能力 减退 。人体对环境温度有一定的调节能力,但毕竟是有限的。 当气温达30-34℃时,人体生理活动就开始受到影响,感到炎 热难当;当气温达到35℃以上时,人体调节功能大减。
高温作业

高温作业是指以本地区夏季通风室外平均温度为参照 基础,其工作地点具有生产性热源,而工作地点气温 高于室外温度2℃或2℃以上的作业。人体最舒适的环 境温度在20℃~28℃之间,但最理想的温度是15℃~ 20℃。 高温作业工作主要有:冶金工业,包括炼钢、炼铁、 轧钢、炼焦等;机械制造业的铸造、锻造、热处理等; 玻璃与耐火工业的窑工、炉工等。此外还有造纸、制 糖、砖瓦工业、发电厂、火车和轮船的锅炉间以及潜 水舱等,均属高温作业。
职业病危害因素进入人体的途径



除少数职业病危害因素可以直接作用于皮肤、粘膜和眼睛,引起灼伤、 过敏外,大部分职业病危害因必须进入人体,才能对健康产生危害。主 要通过三个途径进入人体: 从呼吸道进入:以气体、蒸气、气溶胶(粉尘、烟、雾)等状态存在于 生产环境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都可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经呼吸道进入 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通过肺泡直接进入血循环,毒作用大,发生毒作用 快,这也是职业病危害因素进入人体的最常见、最危险的途径,如各种 粉尘、CO、苯蒸气等。 从皮肤进入:许多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气态和液态)能通过完整的皮 肤进入人体,当患有皮肤病等原因造成皮肤损伤时,毒物更易通过受损 皮肤进入。毒物经皮肤途径进入人体往往容易被疏忽,并且通过皮肤进 入的毒物不经肝脏解毒而直接进入血循环,易损害健康。因而,毒物经 皮肤进入人体是发生职业中毒的重要原因,能经皮肤进入人体的毒物有 苯胺、二甲基甲酰胺、有机磷等。 从消化道进入:在生产过程中,职业病危害因素一般不易经消化道进入 人体,主要是由于发生意外或因不注意卫生毒物经污染的手、衣物、食 品而食入,哺乳期妇女可经乳液把毒物传给婴儿引起中毒,如蓄电池厂 的工人不注意个人卫生易造成铅中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9
检查表法
优点: 通过系统的检查,能比较全面地进行辨识,
应用范围广;
缺点: 检查表的通用性较差、同样受经验等因素
的影响、大项目实施起来花费时间长。
.
20
工程分析法
概念: 对识别对象的生产流程、生产设备布局、化学反 应原理、原辅材料及其杂质种类含量等进行分析, 推测生产过程中固有的、潜在的、可能产生的各 种职业病危害因素。
2、物理因素
ü 异常操作条件:如高温、高湿等 ü 噪声、振动 ü 非电离辐射:如紫外光灭菌、红外探测等
3、生物因素
.
6
(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1 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不合 理等 2 精神(心理)性职业紧张
3 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如安排的作 业与员工生理状况不相适应等 4 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如视力紧张等 5 长时间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
概述与实例
.
1
主要内容
Ø 识别与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Ø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 Ø 识别与分析常用方法 Ø 识别与分析基本程序 Ø 识别与分析实例
.
2
概念
职业病危害因素是指工作场所中存在或产生的对 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 害因素。
主要包括:各种有害化学、物理、生物等因素以 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或存在的其他职业性有害因 素。
.
15
经验法
优缺点: 优点--简便、易行
缺点--受评价人员占有的知识、经验和资料 的限制,可能出现遗漏和偏差。
.
16
类比法
概念: 类比法是利用相同或类似工程职业卫生调害因素。
适用范围: 该方法主要适用于已有相同或相似企业的建 设项目中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
.
14
经验法
概念:
经验法是评价人员依据其掌握的相关专业知识和实 际工作经验,借助经验和判断能力直观地对工作 场所存在或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辨识分析 的方法。
适用范围:
该方法主要适用于一些传统行业中采用传统工艺 的建设项目的评价,评价人员积累的这类典型行 业和工艺的职业卫生基础资料较为丰富,可根据 以往的工作经验和原有的资料积累对此类建设项 目的职业病因素进行识别和分析。
➢ 确定危害因素的种类、来源、形式或性质、分布、浓度或强 度、作用条件、危害程度;
➢ 确定职业病危害监测指标; ➢ 分析影响员工健康的方式、途径、程度,确定健康监护指标;
为职业病诊断提供证据; ➢ 明确职业病危害控制的目标,指导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的实
施; ➢ 是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工作的基础和重要环节; ➢ 为职业卫生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 是职业病防治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也是职业安全健康、职
.
7
(三)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1、自然环境中的因素,如炎热季节的太阳辐射; 2、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如有毒工段与无毒工 段安排在一个车间; 3、由不合理生产过程中所致危害。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往往同时存在多种有害因素 对员工的健康产生联合作用。
.
8
按因素导致职业病危害的分类
2013年12月23日由国家卫计委、全国总工会颁布 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中将职业病分为十大类: 1、职业性尘肺病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2、职业性皮肤病 3、职业性眼病 4、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 5、职业性化学中毒 6、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7、职业性放射性疾病 8、职业性传染病 9、职业性肿瘤 10、其他职业病
适用范围:
主要用于新工程、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等项 目,不易找到类比对象。
.
21
调查、检测法
概念: 在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基础上,应
用采样分析仪器对可能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 行鉴别分析。
适用范围:
存在混合性、不确定的因素的项目。
Ø 优点:真实可靠,可以识别其他方法难以发现的 因素;
业卫生监督的重要技术支撑。
.
4
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
按危害因素的来源分类
(一)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二)生产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三)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
.
5
(一)生产工艺过程中产生的有害因素
公司内主要存在的危害因素 1.化学因素
ü 有毒物质(如:丙酮、盐酸、石油醚、正丁醇、甲醇、乙醚、氯仿等) ü 生产性粉尘(如:药粉、切割、电焊烟尘等)
.
17
类比法
优点: 直观、可以定量(通过对类比现场的
调查、监测);
缺点: 相似可比性的差异带来偏差。
工程特征的相似性(工艺路线、生产方法、原辅材 料、产品结构);
职业卫生防护设施的差异性; 环境特征的相似性。
.
18
检查表法
概念:
对设计的工厂、车间、工段、装置、设备、生 产环节、劳动过程的相关要素以检查标的方式进 行逐项检查,辨识分析各环节可能产生或存在的 职业病危害因素。 适用范围: 适用范围较广。可单独应用于一些工艺简单的项目, 也可与其他方法联合使用,对一些工艺繁杂的项 目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在职业卫生工作中,根据 经验或通过工程分析、类比调查、工作场所监测、 职业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实验研究等方法,把工作 场所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甄别出来的过程。
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识别是职业卫生工作的首要环 节,也是职业卫生工作者的一项基本工作。
.
3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Ø 缺点:受仪器设备限制,耗费人力物力时间长。
.
22
其他方法
甲苯等 导致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病危害因素: 噪声;酸雾(牙酸蚀病)
.
12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分析原则
识别要全面 分析要主次分明、重点突出 评价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同时要明确分布范围及危险度
.
13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分析常用方法
u 经验法
u 类比法
u 检查表法
u 工程分析法
u 调查检测法
u 其它方法
.
9
公司内生产性粉尘
药粉; 电焊尘;铸工尘;其他尘(油烟类)。 职业接触限值:47种/类
.
10
公司内存在的有毒化学物质
刺激性气体:氯气、氯化氢等; 窒息性气体:氰化物; 有机化合物:丙酮、石油醚、正丁醇、氯仿; 职业接触限值:339
.
11
导致职业性皮肤病的危害因素
强酸强碱、紫外辐射、高温高湿等 三氯甲烷、有机溶剂等 导致职业性眼病的危害因素: 强酸强碱,刺激性化合物,紫外辐射,三硝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