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马比木茎段离体培养研究初报
臭马比木茎段培养中污染控制和防褐化研究
臭马比木茎段培养中污染控制和防褐化研究邓添;谢少雄;董世超;王承恩;李克克;陈剑锋;杨妙贤【摘要】研究了臭马比木(Nothapodytes nimmonian)组织培养过程中的防污染和防褐化问题.结果表明:在3~4月份取1年生嫩茎进行诱导,外植体的污染率最低、为17.5%,褐化枯死率为39.2%,诱导率为43.3%,诱导效果最佳;在4个茎段部位中,半木质化茎段的诱导效果最好,诱导率为51.7%;低温预处理外植体对污染的控制效果不明显;0.1%HgC128 min+50 mg/L噻孢霉素30min的消毒效果最好;在培养基中添加活性炭1.2 g/L+聚乙烯吡咯烷酮(PVP)2.0 g/L对外植体的防褐化效果最好,褐化率由对照的48.3%下降到25.0%.【期刊名称】《广东农业科学》【年(卷),期】2013(040)006【总页数】4页(P25-28)【关键词】臭马比木;组织培养;污染;褐化【作者】邓添;谢少雄;董世超;王承恩;李克克;陈剑锋;杨妙贤【作者单位】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225;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225;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225;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225;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225;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225;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广东广州5102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9.755.2;Q94-331臭马比木(Nothapodytes nimmoniana)属茶茱萸科假柴龙树属(Nothapodytes sp.)多年生植物,是目前提取治癌药物喜树碱及其系列衍生物的优质原料[1-6]。
有研究指出,在已发现含有喜树碱的所有种、属中,臭马比木的喜树碱含量最高[2-3]。
由于喜树碱需求量的增大,臭马比木数量正大幅减少,并且在一些国家被归为敏感物种[4]。
豆腐柴离体培养技术的初步研究
豆腐柴离体培养技术的初步研究摘要对豆腐柴(Premna microphylla)的脱毒技术及芽诱导进行了初步研究。
结果表明:豆腐柴外殖体经70%酒精消毒1min,0.1%HgC12消毒15min,污染率为0.死亡率为3.3%,成活率达到96.7%;带腋芽的茎段(中部)为最适宜的芽诱导外殖体;最适合的诱导培养基为MS+6-BA 0.2mg/L+IAA 0.1mg/L。
关键词豆腐柴;离体培养;成活率;诱导率豆腐柴(Premna microphylla)是马鞭草科豆腐柴属的落叶直立灌木,又名臭黄荆、豆腐树、腐婢,分布于我国华东、华中、中南、华南及四川、贵州等省区,我省南部山区均有分布。
豆腐柴叶片果胶含量为39.5%,是目前已知蔬菜果类中首屈一指的果胶含量。
其粗蛋白含量高达29%~34.1%,居目前已知植物粗蛋白含量的前茅。
豆腐柴的根、茎、叶均可入药,性味苦寒、无毒,具清热解毒、消肿止血等功效,还可治疗毒蛇咬伤、无名肿毒、创伤出血、痢疾、烫伤等症。
豆腐柴具有良好的食用、药用及化学工业价值等.大量繁殖豆腐柴和进行豆腐柴果胶的提取加工是山区脱贫致富的一条好途径。
尽管它分布范围广,资源十分丰富,但大多数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
目前,我国的果胶产量还不能自给自足,相当大一部分仍依赖进口。
对于豆腐柴叶、茎、根等组织的获取也都是从野生植株上采集,不仅对生产造成极大的不便,同时也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更严重的是对豆腐柴野生资源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如果能够从较少的植物材料,繁殖出大量的豆腐柴优良种苗,将会为生产带来较大的效益,也为后期豆腐柴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做好前期工作。
浙江省丽水市农科所留秀林等人(2006)曾对豆腐柴的非试管快繁技术进行了研究,为豆腐柴种苗繁殖做了一定的工作。
然而豆腐柴离体培养方面的研究至今未见报道。
本文对豆腐柴离体培养中的脱毒技术及芽诱导进行初步的研究。
1材料与方法1.1材料植物材料采自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海拔800m左右的山区,挖取少量豆腐柴野生苗,带回盆栽。
臭马比木茎段离体培养研究初报
臭马比木茎段离体培养研究初报作者:陈剑锋,李克克,王承恩,等来源:《湖北农业科学》 2013年第7期陈剑锋,李克克,王承恩,邓添,董世超,杨妙贤(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广州510225)摘要:以臭马比木(Nothapodytesnimmoniana)带芽茎段作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研究了不同基本培养基和激素浓度对其侧芽萌发的影响。
结果表明,基本培养基类型对臭马比木茎段外植体带芽茎段的萌发有极显著影响,以WPM作为基本培养基,侧芽萌发率和增殖系数极显著高于MS和B5培养基。
正交试验结果显示WPM+0.5mg/LTDZ+1.5mg/L6-BA最适于臭马比木茎段的离体培养,侧芽萌发率和增殖系数分别为96.8%和1.14。
关键词:臭马比木(Nothapodytesnimmoniana);茎段;离体培养中图分类号:S567.1+9;S339.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3)07-1692-03PreliminaryReportoninvitroCultureofNothapodytesnimmonianaStemSegmentCHENJian-feng,LIKe-ke,WANGCheng-en,DENGTian,DONGShi-chao,YANGMiao-xian(CollegeofLifeSciences,ZhongkaiUniversityofAgricultureandEngineering,Guangzhou510225,China)Abstract:StemsegmentswithbudsofNothapodytesnimmoniana(Graham)Mablerleywereusedasexplantsforinvitroculture.Theinfluenceofdifferentminimalmediumandhormonecombinationonthegerminationoflateralbudswasinvestigated.Theresultsshowedthatminimalmediumhadverysignificantinfluenceonthegerminationoflateralbudsonstems.ThegerminationrateoflateralbudsandmultiplicationwasverysignificantlyhigherinWPMmediumthanthatinMSandB5medium.Accordingtoorthogonalexperiment,WPM+0.5mg/LTDZ+1.5mg/L6-BAwastheoptimalmediumforinvitrocultureofstemsegments,under this condition,thegerminationrateoflateralbudsandmultiplicationwas96.8%and1.14respectively.Keywords:Nothapodytesnimmoniana;stemsegments;invitroculture臭马比木(Nothapodytesnimmoniana(Graham)Mablerley)又名青脆枝,属茶茱萸科假柴龙树属(Nothapodytessp.)多年生植物,原产于我国台湾兰屿。
马比木不同部位喜树碱含量测试分析
马比木不同部位喜树碱含量测试分析作者:高渐飞张凡杨艳张明来源:《绿色科技》2018年第01期摘要:分析了马比木不同部位喜树碱含量及其运移过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色谱柱Syncyronis C18(4.6 mm×250 mm,5μm);流动相:甲醇一水(60:40),等度洗脱;监测波长:254nm;流速:0.8 m L/min;柱温:30℃。
测定结果表明:马比木喜树碱含量为叶一嫩枝皮<嫩枝木质部<主枝皮<主枝木质部<主干皮<主干木质部<根木质部<根树皮。
不同部分喜树碱含量差异较大,根部到地上部分至植株顶端喜树碱含量逐渐降低,不同部位树皮喜树碱含量差异比木质部大。
关键词:马比木;喜树碱;含量;差异中图分类号:S759. 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8)01-0001-031 引言马比木(Nothapodyres pmosporoides (Oliv.) sieum),别名公黄珠子、追风伞,为茶茱萸科海桐假柴龙树属植物。
该属植物有5~9个种,主要分布印度、泰国、越南等热带地区,我国约有5个种,产于云南、四川、湖南、广西等地[1]。
已有报道马比木和该属的植物臭味假柴龙树(Notha Podytes oetida]、青脆枝(又名臭马比木)(Nothapodytes nimmoniana (Graham) Mablerley)均含有喜树碱[2-4]。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喜树碱类有很好的药理活性,具有抗肿瘤、抗病毒、细胞毒性和抗菌等药理作用[5],是很有应用前景的一类化合物。
目前喜树碱的两种水溶性衍生物拓扑替康(Topotecan)和伊利替康(Irinotecan)已成为很畅销的抗癌药物。
喜树碱主要是从喜树(Camptotheca acuminata Decne)中提取[6,7],由于世界市场对喜树碱类抗癌药物的需求量日益增加[8],导致了大量的树木被完全砍伐,对物种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喜树已被列入中国国家二级保护植物。
离体条件下暴马丁香切开种子的萌发
[ Z]
定向和连翘杂种胚培养时发现不带种皮的培养效
[ "] 果更好。马鸿翔等 对草莓切开瘦果的离体培养
也证明种子切开有利于发芽。暴马丁香为我国北
刘华英 ( :[\] —) , 女, 硕士, 主要从事遗传育种研究。 ! 第一作者简介: 收稿日期: !$$ZD::D$Y
万方数据
$(5
" " " " " " 植" " 物" " 研" " 究" " " " " " " " " " " " " " " " " " $( 卷
[ :]
方地区重要的经济观赏树种, 常规繁殖采用播种繁 殖, 种子需要沙藏层积处理 Z 个月左右。由于暴马 丁香种皮坚硬, 不透水、 气; 内部含有较高的抑制物
[ ;] 质等导致休眠期长, 种子不易发芽。刘文琦等
用美国白蜡
等 " 种白蜡树属树木种子切开培养认为离体培养 可以大大提高种子萌发率 ( 美国白蜡为例, 完整种 子发芽率 !$X , 切开种子 Y$X ) ; 邢朝斌等
!" 材料与方法 !# !" 试验材料 材料为 $%%! 年 & 月下旬在东北林业大学校内 优良母株上采集的当年成熟的种子。 !# $" 试验方法 !# $# !" 种子休眠程度处理 分为三种类型:没有 进行催芽处理;处理 $% ’ ;处理 (% ’。 !# $# $" 种子消毒 取种子经流水冲洗 ! ), 置 *%+ 酒精中泡 ,% -,于无菌操作台上经 !%+ 的双氧水 (内加一滴吐温) 消毒 !. /01 后, 用无菌蒸馏水冲 洗 ( 2 . 次。部分种子直接置培养基上培养 ( 完整 处理) , 部分种子用锋利的解剖刀从两端各切除 ! // ( 两端处理) , 部分种子从中间横切, 留胚根端 ( 中间处理) 。 !# $# , " 培 养 方 法 离 体 培 养 的 基 本 培 养 基 为 34
一种马尾松嫩茎原生质体分离纯化及瞬时高效转化方法[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782286.1(22)申请日 2018.07.16(71)申请人 南京林业大学地址 210037 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龙蟠路159号申请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科学研究院(72)发明人 胥猛 徐梦璇 冯源恒 徐立安 杨章旗 (74)专利代理机构 南京申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4代理人 邱兴天(51)Int.Cl.C12N 5/04(2006.01)C12N 15/82(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马尾松嫩茎原生质体分离纯化及瞬时高效转化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马尾松嫩茎原生质体分离纯化及瞬时高效转化方法,首先使用组合酶将马尾松嫩茎酶解成原生质体,得到的原生质体经分离、纯化和预处理后,利用PEG法将携带GFP标签的空载体转入马尾松原生质体中,经过培养,使得空载体在原生质体中表达。
本发明构建得到马尾松原生质体瞬时表达系统,易于操作和实现,该方法的转化效率可达50%。
本发明适用于马尾松实生苗,利用嫩茎可得到较高质量的原生质体,原生质体活力可达80%以上,对于野外的成熟茎段组织也适用,为马尾松功能基因研究提供了快速便捷的研究平台。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2页CN 109055296 A 2018.12.21C N 109055296A1.一种马尾松嫩茎原生质体分离纯化及瞬时高效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使用组合酶将马尾松嫩茎酶解成原生质体,得到的原生质体经分离、纯化和预处理后,利用PEG法将携带GFP标签的空载体转入马尾松原生质体中,经过培养,使得空载体在原生质体中表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尾松嫩茎原生质体分离纯化及瞬时高效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组合酶含有1-3%vol纤维素酶和0.1-0.5%vol果胶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马尾松嫩茎原生质体分离纯化及瞬时高效转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取5-25天马尾松实生苗嫩茎,切成细条状备用;2)5mL组合酶液体系的配制:0.6M甘露醇、20mM MES、50mM KCl、组合酶,10mM CaCl 2和0.1wt%BSA;0.45μm滤膜过滤灭菌;3)将步骤1)切成细条状的嫩茎放入步骤2)制得的酶液中浸透,28℃静置4-6h;4)在步骤3)的反应液中加入与酶液等体积的W5溶液,于冰上通过200目细胞筛过滤至50mL圆底管中;900rpm,4℃离心5min,吸出上清,再加入1-2mL W5溶液,轻柔摇匀,并用血球计数板计数;置于冰上黑暗静置15min,使原生质体沉于管底吸出上清,并加入一定体积的MMG或WI将原生质体溶液的细胞浓度稀释成104-106个/mL,并重悬;5)在EP管中加入5-25μg质粒,100μL步骤4)获得的原生质体悬混液,110μL 15-45wt%PEG溶液;轻柔混匀,室温孵育15-45min;加入1mL W5溶液,混匀后于1000rpm水平离心5min,吸出上清;并加入100μL WI溶液,并于25℃暗培16-24h。
马铃薯块茎离体发育过程茉莉酸调控的差异蛋白质组分析
马铃薯块茎离体发育过程茉莉酸调控的差异蛋白质组分析马铃薯块茎离体发育过程茉莉酸调控的差异蛋白质组分析引言: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其块茎被广泛用于食品加工和种植。
马铃薯块茎的发育过程受到多种内外因素的调控。
茉莉酸(jasmonic acid,JA)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素,对马铃薯块茎发育中的各个阶段起着关键的调控作用。
在本研究中,我们通过差异蛋白质组分析探究了茉莉酸在马铃薯块茎离体发育过程中的调控机制。
材料与方法:1. 植物材料:我们选择了马铃薯品种XX进行实验研究,马铃薯块茎的离体发育过程按照特定的时间点分为幼苗期、膨大期和成熟期。
2. 茉莉酸处理:在每个发育阶段,分为茉莉酸处理组和对照组,分别施加不同浓度的茉莉酸处理。
3. 提取蛋白质:使用三氯醋酸酯/酚法提取马铃薯块茎样品中的总蛋白。
4. 蛋白质组分析:采用双向凝胶电泳技术(2-DE)进行蛋白质的分离和定量。
选择差异表达的蛋白点进行质谱分析,并利用生物信息学工具对蛋白质进行注释和功能分类。
结果:通过蛋白质组分析,我们发现茉莉酸能够显著影响马铃薯块茎的离体发育过程中的差异蛋白质表达。
在幼苗期,茉莉酸处理组相对于对照组中有多个蛋白质表达量上调。
这些蛋白质主要与植物的生长发育、光合作用和抗氧化反应等相关。
在膨大期,茉莉酸处理组相对于对照组中有多个蛋白质表达量下调。
这些蛋白质主要与细胞壁合成和纤维素降解等相关。
在成熟期,茉莉酸处理组和对照组的差异蛋白质表达相对较少。
讨论:茉莉酸在马铃薯块茎离体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在不同的发育阶段,茉莉酸通过调节不同的蛋白质表达,参与了多个生理过程。
在幼苗期,茉莉酸可以促进马铃薯块茎的生长和光合作用。
在膨大期,茉莉酸通过抑制细胞壁合成和纤维素降解,调控了块茎的形成和质量。
而在成熟期,茉莉酸的调控作用相对较小,可能是因为成熟期是块茎发育的最后阶段,茉莉酸的作用已经逐渐减弱。
荸荠球茎离体诱导技术的研究
园 艺 学 报 1999,26(5):335~336Acta H orticulturae S inica研究简报R esearch N otes荸荠球茎离体诱导技术的研究3曹碚生 蔡 汉 李良俊 丁存明(扬州大学农学院水生蔬菜研究室,扬州225009)提 要 ‘桂林马蹄’和‘余杭大红袍’荸荠试管球茎形成的最适培养基分别为MS+ 62BA1.0mg/L+蔗糖90g/L和MS+62BA0.8mg/L+蔗糖90g/L,最适培养条件为18℃、光照8h/d。
要达到85%左右的发芽率,两品种分别需鲜重为0.3或0.2g以上的试管球茎。
球茎风干至鲜重的90%后贮藏在玻璃瓶内,0~15℃黑暗条件下保存6个月后发芽率可达90%以上。
关键词 荸荠;试管球茎;诱导1 目的、材料与方法荸荠〔Eelocharis tuberosa(R oxbo.)R oem.ex Schult.〕是莎草科荸荠属宿根性水生草本植物,原产中国。
以球茎进行荸荠无性繁殖时繁殖系数低,易导致种性退化,而直接以试管苗移栽时,驯化的难度较大,成活率不高〔1〕。
如将试管苗诱导成试管球茎后再转入大田增殖,可解决快繁中驯化难的问题。
作者从试管苗的诱导开始,在提高繁殖系数的基础上,摸索出一套试管球茎诱导技术。
试验于1995~1998年在扬州大学农学院园艺系进行。
供试品种为桂林马蹄(简称桂荠)和余杭大红袍(简称杭荠)。
将消毒过的茎尖接种到MS+K T0.1mg/L的初代培养基中,然后转入MS+62BA2.0mg/ L+NAA1.0mg/L的继代培养基中增殖。
培养温度(25±2)℃,光强20μm ol・m-2・s-1,光照12h/d。
每处理接种50个外植体,调查转绿、分化及增殖情况。
将增殖培养获得的试管苗分别在下列条件下培养,第60天后统计试管球茎的平均数量和鲜重。
每个处理接种50株试管苗,3次重复。
①培养温度设12、18、24和30℃,光照长度设4、8、12、16和20h/d。
马比木植物内生真菌Trichoderma sp.抗癌活性产物的液体发酵工艺优化
马比木植物内生真菌Trichoderma sp.抗癌活性产物的液体发酵工艺优化陈旭;雷帮星;文庭池;曾茜【摘要】从马比木植物中分离获得一株木霉属内生真菌Trichoderma sp.编号为GX-8,其代谢产物中含有薯蓣皂苷类化合物,体外抗癌实验表明该物质对人肝癌细胞BEL-7402、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和人前列腺癌细胞PC3均具有中等的细胞毒活力。
本实验以上述化合物的含量为主要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的研究分析,优化确定适宜于菌株GX-8积累目标化合物的液体发酵工艺。
研究结果表明:GX-8发酵生产薯蓣皂苷类化合物的最优培养基为可溶性淀粉40 g/L、蛋白胨10 g/L、色氨酸40 mg/L、磷酸氢二钾1 g/L和硫酸镁2 g/L,pH 6.0,接种量2%( v/v),于28℃下摇瓶发酵16 d,该物质的产量可以达到87.38±5.86μg/mL,相比优化前的含量39.66±3.27μg/mL提高了120.32%。
%The compound extracted from the metabolite produced from a strain named GX-8 of the endophyt-ic fungus Trichoderma sp. was identified as Diosgenin. In vitro experiments, diosgenin shows moderate cyto-toxicity to the human hepatoma cell BEL-7402 , lung cancer cell A549 and prostate cancer cell PC3 .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use the content of diosgenin as the main index,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single factor and orthogonal tests, to optimize the liquid fermentation process suitable for strain GX-8 to accumu-late the compound diosgeni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est medium and fermentation process are:soluble starch 40g/L, peptone 10g/L, tryptophan 40mg/L, K2 HPO4 1g/L, MgSO4 2g/L, initial pH 6. 0, inocula-tion volume 2% ( v/v ) , at 28℃ in fermentation for 16 days. The yield ofdiosgenin could reach up to (87. 38 ± 5. 86) μg/mL, which is an increase of 120. 32% compared to the pre-optimized yield of (39. 66 ± 3. 27) μg/mL.【期刊名称】《山地农业生物学报》【年(卷),期】2015(000)005【总页数】5页(P33-37)【关键词】内生真菌;代谢产物;薯蓣皂苷类;抗癌活性;发酵工艺优化【作者】陈旭;雷帮星;文庭池;曾茜【作者单位】贵州省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贵州贵阳 550025; 贵州大学西南药用生物资源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贵州贵阳 550025;贵州大学西南药用生物资源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贵州贵阳 550025;贵州大学西南药用生物资源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贵州贵阳 550025;贵阳中医学院基础部微生物研究室,贵州贵阳550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46.2植物内生真菌(Plant Endophytic Fungi)是指存活于宿主植物的全部或几乎全部的生理周期中,而寄主不会表现任何病症的一类真菌,它们是生活在植物组织内微生物群体中的主要成员,是植物微生态系统的重要构成部分[1]。
湿地松离体器官发生及其解剖学与内源激素变化研究的开题报告
湿地松离体器官发生及其解剖学与内源激素变化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湿地松离体器官发生及其解剖学与内源激素变化研究一、研究背景和意义:湿地松 (Taxodium distichum) 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树种和生态树种,其薄壳土壤和长期高水位的生态环境使其适应水生或半水生生活,对维护区域生态平衡和保持生态系统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对湿地松的繁殖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离体培养是一种重要的繁殖方法,它可以大幅度提高繁殖效率并降低繁殖成本。
本研究将以湿地松离体培养为对象,旨在探究其离体器官发生规律及其解剖学变化和内源激素变化。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1. 实验材料的准备:选择健康的露地生长的湿地松幼苗,采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离体培养。
2. 研究方法:(1) 离体芽发生规律的研究:在不同的营养基和激素处理下,观察和比较离体松的芽的发生规律和数量。
(2) 器官解剖学变化的研究:通过显微解剖学观察和比较不同处理条件下离体松茎段、叶片、根系的解剖学变化。
(3) 内源激素变化的研究:通过激素测定技术测定不同处理条件下离体松各个器官的内源激素含量变化,分析激素与离体松的生长发育的关系。
三、研究预期结果和意义:(1) 通过比较不同营养基和激素处理下的离体松芽的发生规律和数量,可以找到最佳的培养条件,提高繁殖效率。
(2) 通过显微解剖学观察和比较不同处理条件下离体松器官的解剖学变化,可以探究不同生长因素对于离体松器官的分化和发育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其生长调控机制提供重要的参考。
(3) 通过激素测定技术测定不同处理条件下离体松各个器官的内源激素含量变化,可以深入了解激素对离体松的生长发育和生理代谢的影响,为湿地松繁殖和生长的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四、研究进度和计划:1. 研究材料的采集和处理(1个月)2. 离体芽发生规律的研究(3个月)3. 器官解剖学变化的研究(6个月)4. 内源激素变化的研究(6个月)5. 研究数据的统计和分析以及论文撰写(3个月)五、参考文献:1. Berthouly, M., Chirollet, M., & Dussert, S. (1995). In vitro propagation of Taxodium distichum. Plant Cell Reports, 14(3), 165-169.2. Gu, Z. N., Yang, Y. Q., & Lv, Y. F. (2000). Study on the culture and propagation of Taxodium distichum. Journal of Zhejiang Forestry College, 17(4), 359-361.3. Mudge, K. W., & Janick, J. (1987). Micropropagation of Taxodium distichum Richt. HortScience, 22(3), 518-520.4. Wang, Y. F., Chen, Z. L., & Pang, Q. Y. (2008). Study on tissue culture of Taxodium distichum. Journal of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27(1), 26-29.。
皱皮木瓜茎段离体培养和快速繁殖
皱皮木瓜茎段离体培养和快速繁殖
吴国梁;陈国秀
【期刊名称】《植物生理学通讯》
【年(卷),期】1989(000)005
【摘要】植物名称:皱皮木瓜,又名贴梗海棠(Chaono-meles speciosa) 材料类别:带侧芽的嫩茎段。
培养条件:MS为基本培养基。
诱导芽伸长及芽分化培养基的组合如下:①MS;②MS+BA0.5mg/L(单位下
同);③MS+BA0.5+IBA3;④MS+BA1+NAA0.1;⑤MS+KT1+NAA0.1。
生根培养基采用1/2MS大量元素及1/2MS培养基,
【总页数】1页(P50)
【作者】吴国梁;陈国秀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661.603.5
【相关文献】
1.能源林树种乌桕茎段离体培养与快速繁殖 [J], 郄亚微;徐有明;李学琴;谭聪敏;胡荣仙
2.麻疯树茎段离体培养及快速繁殖研究 [J], 陈金洪;高敏;黄记生
3.不同激素对皱皮木瓜嫩茎段离体培养的影响 [J], 吴国梁
4.樱桃李茎段离体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 [J], 李海臣;兰士波;罗旭
5.矾根茎段离体培养快速繁殖培养基筛选试验初报 [J], 王水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臭柏无性繁殖技术的开题报告
臭柏无性繁殖技术的开题报告
臭柏是中国北方地区常见的针叶树种,具有优良的木材和观赏价值,在经济上具有重要意义。
而无性繁殖技术是一种能够快速、有效地繁殖
优良品种的方法,对于增加臭柏树木的种苗质量和数量、缩短育苗周期、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
本报告旨在研究臭柏无性繁殖技术的优化及其应用。
第一部分将介绍臭柏的基本情况,包括其生态环境、生长习性、经
济价值等。
第二部分将对无性繁殖技术进行概述,重点介绍切割扦插、
茎接和离体组织培养三种方法,并比较分析其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第三
部分将详细阐述臭柏无性繁殖技术的优化研究,包括营养生长条件、植
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切口处理、苗期管理等方面。
第四部分将重点介
绍臭柏无性繁殖技术的应用情况,包括其在森林经济、城市绿化、景观
设计等方面的应用现状。
本报告实验采用计划实验法和比较分析法结合,采用无性繁殖技术
对不同年龄臭柏进行扦插试验,并对其生长状况、成活率、浅根性等进
行观测和分析,以期找到最适合臭柏无性繁殖的方法和优化措施,提高
其繁殖的质量和效率。
本报告的研究成果将为臭柏无性繁殖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同时也为中国造林和林木育种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较为完整的理论和
实践基础。
激素调控矮牵牛离体再生花瓣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激素调控矮牵牛离体再生花瓣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矮牵牛(Nierembergia hippomanica)是一种广泛栽培的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花朵色彩丰富,开花期长,颜色均匀鲜艳,是园林绿化中常见的观赏植物。
然而,由于其花朵易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比如气温、光照强度等,造成花朵易脱落,花期缩短等问题,将其种植应用范围受到了一定的制约。
因此,对矮牵牛离体再生花瓣进行激素调控的研究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内容及方法
1. 研究内容
本研究旨在通过激素调控对矮牵牛离体再生花瓣进行研究,探究其影响花瓣发育和质量的关键因素。
具体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1)研究不同激素类型和浓度对矮牵牛离体再生花瓣的影响,明确激素类型和浓度对花瓣生长和质量的影响规律。
(2)针对不同生长阶段的离体花瓣,探究不同激素类型和浓度的最佳调控条件,实现对离体花瓣的精准调控和优化。
2. 研究方法
研究将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将矮牵牛花瓣离体培养,选择适宜的基础培养基,分别添加不同类型和浓度的激素,通过对培养花瓣的生长状态、形态结构、化学成分及花色等进行记录分析,进而确定较佳的激素组合方案。
三、预期结果及意义
预期通过本研究能够明确不同激素类型和浓度的调控作用,确定最佳的调控条件,从而实现对离体花瓣的精准调控和优化,进一步提高矮
牵牛的观赏效果,丰富市场品种和降低生产成本。
同时,对激素调控离体器官的研究也将为其他植物组织培养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大花蕙兰假鳞茎离体诱导与发育调控研究
大花蕙兰假鳞茎离体诱导与发育调控研究大花蕙兰(Dendrobium spectabile)是一种美丽的兰花,由于其花朵大、花色丰富而备受喜爱。
然而,由于其生长周期长、繁殖难度较高,导致其市场供应不稳定。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者开始对大花蕙兰的离体培养和发育调控进行研究。
离体培养是指将植物体的一部分组织、细胞或器官从固体培养基中剥离,转移到液体或半固体培养基中进行培养的一种方法。
在大花蕙兰的离体诱导研究中,研究者通常选择茎段、茎尖或鳞茎作为外植体材料。
首先,外植体材料经过消毒处理,以防止细菌或真菌感染。
然后,将外植体材料转移到含有激素的培养基中,以刺激其再生或分化。
在大花蕙兰的离体培养研究中,通常会添加激素,如生长素(IAA、NAA)和细胞分裂素(BA、KT),以实现茎尖、茎段的增殖和鳞茎的萌发。
大花蕙兰的离体培养发育调控研究主要包括鳞茎的诱导、增殖和生根。
首先,诱导鳞茎的方法是将大花蕙兰的茎段经过消毒处理后移植到含有组织分化激素的培养基中培养。
通过控制培养基中激素的类型和浓度,可以促使茎段分化为鳞茎。
研究发现,添加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培养基可以提高鳞茎的诱导率和质量。
其次,增殖鳞茎的方法是将诱导成功的鳞茎进行分离,然后将其转移到含有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培养基中培养。
通过控制培养基中激素的类型和浓度,可以促使鳞茎再生新的鳞茎。
研究发现,不同的激素对大花蕙兰鳞茎的增殖具有不同的效果,如BA可以促进鳞茎的增殖,而KT可以促进鳞茎的生长。
最后,生根是大花蕙兰离体培养的最后一步。
通常,离体培养的茎尖和茎段是缺乏根系的,因此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辅助物质来促进根系的形成。
研究发现,添加生长素和辅助物质(如红霉素和腐植酸)的培养基可以促进大花蕙兰茎尖和茎段的生根。
综上所述,大花蕙兰的离体诱导与发育调控研究是重要的兰花研究领域。
通过研究大花蕙兰的离体培养和发育调控,不仅可以实现其快速繁殖和大规模生产,还可以为其抗病虫害、品质改良和基因工程研究提供基础。
大麻的离体培养与快速繁殖
大麻的离体培养与快速繁殖尹品训;杨明;郭鸿彦;刘振博;胡学礼;陈裕【期刊名称】《西南农业学报》【年(卷),期】2005(018)004【摘要】以工业大麻品种云麻1号的带节茎段为外植体进行了离体培养与快速繁殖研究.结果表明,在培养基MS+6BA1.5~2.0 mg/L+NAA 0.4 mg/L+GA3 0.1 mg/L中具有较好的萌芽效果,在MS+ZT 1 mg/L+6-BA 1.0 mg/L+NAA 0.5~1.0 mg/L+GA3 0.1 mg/L中继代培养, 转入1/2MS+MS全量铁盐+IBA 2.5 ~3.0 mg/L诱导生根,即可获得完整植株.【总页数】3页(P503-505)【作者】尹品训;杨明;郭鸿彦;刘振博;胡学礼;陈裕【作者单位】云南天木工业大麻研究所,云南,昆明,650217;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云南,昆明,650205;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云南,昆明,650205;云南天木工业大麻研究所,云南,昆明,650217;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云南,昆明,650205;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云南,昆明,6502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63.1【相关文献】1.帝玉露的离体培养及快速繁殖技术研究 [J], 何佳越;刘天乐;余丽萍;唐玲;黄雪丽2.狗枣猕猴桃离体培养和快速繁殖研究 [J], 吕海燕;赵婷婷;钟彩虹3.矾根茎段离体培养快速繁殖培养基筛选试验初报 [J], 王水燕4.走马胎的离体培养与快速繁殖 [J], 蔡时可; 梅瑜; 顾艳; 谢梅新; 王继华5.瓦苇属蓝镜玉露的离体培养与快速繁殖 [J], 邢海;闻秀娟;杨萌;智永祺;孙叶芳;宋锦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臭马比木茎段离体培养研究初报摘要:以臭马比木(Nothapodytes nimmoniana)带芽茎段作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研究了不同基本培养基和激素浓度对其侧芽萌发的影响。
结果表明,基本培养基类型对臭马比木茎段外植体带芽茎段的萌发有极显著影响,以WPM作为基本培养基,侧芽萌发率和增殖系数极显著高于MS和B5培养基。
正交试验结果显示WPM+0.5 mg/L TDZ+1.5 mg/L 6-BA最适于臭马比木茎段的离体培养,侧芽萌发率和增殖系数分别为96.8%和1.14。
关键词:臭马比木(Nothapodytes nimmoniana);茎段;离体培养臭马比木(Nothapodytes nimmoniana (Graham)Mablerley)又名青脆枝,属茶茱萸科假柴龙树属(Nothapodytes sp.)多年生植物,原产于我国台湾兰屿。
臭马比木全株均含喜树碱,且含量远高于喜树,是提取抗癌药物喜树碱的优质原料[1]。
喜树碱及其系列衍生物对胰腺癌、前列腺癌、乳腺癌、肺癌、卵巢癌等十多种癌症均有特殊疗效,已成为抗肿瘤药物的主要品种[2]。
喜树碱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导致喜树碱原材料资源面临枯竭的危险,臭马比木的野生资源也大幅减少,在一些国家已被列为敏感物种[3]。
臭马比木以种子繁殖为主,产苗量低且成株时间长,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因此,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快速繁育臭马比木,并在培养过程中利用技术手段增加组培苗中的喜树碱含量,对合理有效利用资源、提供优质的喜树碱提取原料具有重要意义[4-6]。
本研究以臭马比木的带芽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初步建立离体快繁技术,旨在为臭马比木的快速繁殖、优良品种的保存及工厂化生产提供相关依据。
1 实验方法1.1 臭马比木外植体的接种实验用臭马比木材料取自仲恺农业工程学院钟村种质资源圃,为两年生植株,取健壮无病虫害枝条,洗净后剪取带有1~2个侧芽的茎段作为外植体,流水清洗1 h以上,用体积分数75%的乙醇表面灭菌10 s,无菌水漂洗2~3次后用1 g/L HgCl2溶液灭菌15 min,再用无菌水漂洗3~5次,将消毒后的茎段随机接种在培养基上,培养条件为温度(25±2)℃、光照度1 600 lx、光照时间16 h/d。
1.2 基本培养基对臭马比木侧芽萌发率和增殖系数的影响分别以MS、WPM及B5为基本培养基,均添加7 g/L琼脂、30 g/L蔗糖、0.05 mg/L TDZ和0.1 mg/L 6-BA,pH 6.0,每处理接种50个外植体(带有70个侧芽),重复3次。
接种30 d后统计外植体存活率、侧芽萌发率及增殖系数。
存活率=存活外植体个数/接种的外植体总数×100%萌发率=萌发侧芽的外植体个数/存活的外植体个数×100%增殖系数=萌发的侧芽个数/存活的外植体个数1.3 正交试验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设计[7]考察基本培养基类型、TDZ浓度和6-BA浓度对外植体侧芽萌发率和增殖系数的影响,因素与水平见表1,正交试验每处理接种50个外植体(带有70个侧芽),30 d后统计侧芽萌发率和增殖系数。
2 结果与分析2.1 培养基对臭马比木侧芽萌发的影响分别以MS、WPM及B5为基本培养基,臭马比木带芽茎段外植体接种15~25 d后侧芽即开始萌动,30 d后各培养基中外植体存活及侧芽萌发的情况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基本培养基类型对外植体存活率的影响不大,各处理差异不显著(P>0.05),但对茎段侧芽的萌发率和增殖系数有较大影响,WPM作基本培养基时侧芽萌发率和增殖系数均极显著高于MS和B5基本培养基(P<0.01),且芽苗健壮,长势良好(图1A)。
MS作基本培养基时萌发的芽苗叶片薄而发黄,苗生长细弱,伸长不明显(图1B);B5作基本培养基时侧芽萌动较慢,30 d时芽苗生长不明显(图1C)。
且培养后期MS和B5培养基中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褐化现象。
2.2 正交试验结果正交试验结果见表3。
从表3可以看出,各因素中基本培养基类型对茎段侧芽萌发率和增殖系数的影响最大,其次是TDZ浓度,6-BA浓度对茎段离体培养的影响最小。
方差分析表明,基本培养基类型对茎段侧芽萌发率和增殖系数的影响达极显著水平,TDZ浓度对茎段侧芽萌发率和增殖系数的影响达显著水平,6-BA浓度对茎段侧芽萌发率和增殖系数的影响不显著。
最佳培养条件组合为A2B3C1,即以WPM为基本培养基,附加0.5 mg/L TDZ 和1.5 mg/L 6-BA,此条件下侧芽萌发率为96.8%,增殖系数为1.14,均高于其他正交试验组合的结果。
取茎段外植体接种于该培养基中,侧芽萌发和生长情况见图2,可见芽苗生长健壮、长势良好。
3 小结与讨论木本植物由于本身的特点,组织培养通常很难实现脱分化,本身易出现褐化、生根难、培养周期长等问题[8],同时有研究发现木本植物的愈伤组织和胚状体的诱导较为困难,且许多研究结果不一致,难以形成定论[9]。
以茎段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经短时间直接分化出芽是一条有效的快速繁殖途径[10]。
组织培养的成功与否与培养基类型有很大关系,不同基本培养基中无机离子、有机营养物质含量各异,这些均是组织培养中外植体赖以生存和生长的基础[11]。
臭马比木离体茎段组织培养过程中,培养基的类型和激素种类及配比是影响侧芽萌发和生长的关键因素。
本实验对MS、B5、WPM 3种基本培养基进行了筛选,发现臭马比木离体茎段侧芽在WPM培养基中的萌发率远高于MS、B5培养基,这与红豆杉[12]、喜树[13]、银杏[14]等的研究结果一致。
3种培养基中WPM培养基中的NH4+与NO3-浓度之比为1∶1,而MS和B5培养基中的NO3-浓度均高于NH4+。
臭马比木离体茎段在MS、B5培养基中褐化明显,这是否与培养基中离子浓度和N源浓度高有关还需进一步研究[11]。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是培养基中的关键物质,虽用量极小,但在组织培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基本培养基只能保证外植体的生存与最低的生理活动,只有加入适当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后才能诱导细胞分裂的启动、愈伤组织的形成以及根、芽的分化[15,16]。
不同功能激素的配比是影响外植体成功启动的重要因子,组织培养中常用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的组合作为生长调节物质,但由于外植体本身内源激素水平的差异,在添加外源调节剂时要对外源调节剂的种类和浓度加以选择和优化。
本实验在预实验过程中发现,6-BA与TDZ的组合更有利于臭马比木茎段侧芽的萌发,正交试验结果表明WPM+1.5 mg/L 6-BA+0.5 mg/L TDZ更适于臭马比木茎段侧芽的萌发。
培养基的组成成分不同,对植物细胞的生长及次生代谢物的产生也有较大的影响,在实验优化的培养基中对臭马比木茎段进行离体培养,是否有利于臭马比木植株中喜树碱含量的提高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17]。
参考文献:[1] 王玲丽,刘文哲.不同种源喜树幼枝中喜树碱的含量[J]. 植物学通报,2005,22(5):584-589.[2] 李春杰,谷莹,韩应许,等. 喜树碱及其衍生物的研究进展[J].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2003,13(5):306-310.[3] PADMANABHA B,CHANDRASHEKAR M,RAMESHA B,et al. Patterns of accumulation of camptothecin,an anti-cancer alkaloid in Nothapodytes nimmoniana Graham.,in the Western Ghats,India:Implications for identifying high-yielding sources of the alkaloid[J]. Current Science,2006,90(1):95-100.[4] 潘学武,董妍玲,董玉良,等.假柴龙树属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喜树碱及类似物的生产综述[J]. 现代农业科技,2010(15):242-243,248.[5] 方力为.青脆枝快繁及抗癌有效成分分析[J].浙江林业科技,2008,28(6):47-49.[6] 朱俐蒔.青脆枝及银杏药用植物增殖系统之建立[D].台湾台中:国立中兴大学,2009.[7] 陈魁.实验设计与分析[M].第二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8] 曹孜义,刘国民.实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教程[M]. 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9] 张红晓,经剑颖.木本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农学版),2003,23(3):66-69.[10] 胡冬南,上官新晨,刘亮英,等.青钱柳茎段离体培养研究[J]. 湖北农业科学,2009,48(6):1300-1303.[11] 王博,范桂枝,詹亚光.不同培养基类型和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对白桦愈伤组织中三萜积累的影响[J].林业科学,2008,44(10):153-158.[12] 金贞兰,刘继生,鲁京兰,等. 不同培养基对东北红豆杉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9993-9994. 9997.[13] 杨国峥.喜树高效再生体系的建立与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研究[D].贵阳:贵州大学,2007.[14] 周宏祈. 喜树组织培养与喜树碱诱导之研究[D].台北:国立台湾大学,2005.[15] 朱大保.国外杨树组培微繁技术的进展[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0,12(1):84-91.[16] 薛建平,刘俊,蒋细旺. 药用植物生物技术[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5.[17] 甘烦远,郑光植. 红花愈伤组织的诱导、生长及其α-生育酚的产生[J].云南植物研究,1991,13(2):189-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