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宿根花卉的栽培精讲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喜地势高燥、土层深厚、富含腐殖质、疏松肥 沃而排水良好的沙壤土。在微酸性到中性的土中均 能生长,而以PH6.2-6.7较好。
品种分类
1.按花期分 夏菊:又名五九菊。在每年农历5月及9月 各开花一次。
秋菊:花期有早、晚之分。早菊花期在9月 中、下旬,为中型菊。晚菊花期在10-11月, 为大型菊,是栽培最普遍的秋菊。
繁殖方法
嫩枝插 此法应用最广。多于4-5月扦插。截取
嫩枝8-10厘米作为插穗,插后善加管理。 在18-21℃的温度下,多数品种3周左右生 根,约4周即可移苗上盆。
繁殖方法
叶芽插:从枝条上剪取1张带腋芽的叶片插 之。此法仅用于繁殖珍稀品种。
分株:一般在清明前后,把植株掘出,依 根的自然形态带根分开,另植盆中。
寒菊:又称冬菊。花期自12月至翌年1月。
品种分类
2.按花径分 大菊:花的直径在10厘米以上,多用作多 本菊和标本菊栽培。
中菊:花的直径为6-10厘米,多用作花坛 菊及大立菊栽培。
小菊:花的直径在6厘米以下,属满天星型, 可作盆菊、悬崖菊、扎菊、盆景菊等,以 布置庭园或陈设。
品种分类
3.按颜色分
单色:单色是指一花一色,有黄、白、紫、 红、粉、绿、墨、泥金、雪青等。
复色:复色是指即一花有两种以上的颜色, 色彩变化也较丰富。
品种分类
4.按瓣形分
平瓣、匙瓣、管瓣、桂瓣、畸瓣
Hale Waihona Puke Baidu瓣型
匙瓣型
管瓣型
桂瓣型
桂瓣型
畸瓣型
畸瓣型
品种分类
5.按叶形分
菊花的叶片形态变化较小,常作为识别菊花 品种的重要依据之一。按其形态可分为以下几种 类型:正叶、深裂正叶、长叶、深裂长叶、圆叶、 葵叶、蓬叶、反转叶、柄附叶。
一些宿根花卉的栽培 精讲
1.菊花的栽培
菊花简介
菊花(拉丁学名:Dendranthema morifolium (Ramat. )Tzvel.):在植物分类学中是菊科、菊属 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按栽培形式分为多头菊、 独本菊、大立菊、悬崖菊、艺菊、案头菊等栽培类 型;有按花瓣的外观形态分为园抱、退抱、反抱、 乱抱、露心抱等栽培类型。不同类型里的菊花又命 名各种各样的品种名称。
菊花简介
菊花是经长期人工选择培育的名贵观赏花卉, 公元八世纪前后,作为观赏的菊花由中国传至日本。 17世纪末叶荷兰商人将中国菊花引入欧洲,18世纪 传入法国,19世纪中期引入北美。此后中国菊花遍 及全球。
植物学史
根据经典的记载,中国栽培菊花历史已 有3000多年。最早的记载见之于《周官》、 《埠雅》。《礼记·月令篇》:“季秋之月, 鞠有黄华”,说明菊花是秋月开花,当时都 是野生种,花是黄色的。
栽培技术
浇水最好用喷水壶缓缓喷洒,不可用猛水冲浇。 浇水除要根据季节决定量和次数外,还要根据天气 变化而变化。阴雨天要少浇或不浇;气温高蒸发量 大时要多浇,反之则要少浇。一般在给花浇水时, 要见盆土变干时再浇,不干不浇,浇则浇透。但不 要使花盆汪水,否则会造成烂根、叶枯黄,引起植 株死亡。
栽培技术
菊花简介
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三,花中四君子(梅兰 竹菊)之一,也是世界四大切花(菊花、月季、康 乃馨、唐菖蒲)之一,产量居首。因菊花具有清寒 傲雪的品格,才有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 南山”的名句。中国人有重阳节赏菊和饮菊花酒的 习俗。唐·孟浩然《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 来就菊花。”在古神话传说中菊花还被赋予了吉祥、 长寿的含义。
品种分类
6.按栽培方式分
可分为盆栽菊、地被菊、切花菊、造型菊 (艺菊)四大类。
盆
地
栽
被
菊
菊
切
造
花
型
菊
菊
繁殖方法
有营养繁殖与种子繁殖两法。营养繁 殖包括扦插、分株、嫁接、压条及组织培 养等。通常以扦插繁殖为主,其中又分芽 插、嫩枝插、叶芽插。
繁殖方法
芽插
在秋冬切取植株外部脚芽杆插。选芽的标准 是距植株较远,芽头丰满。芽选好后,剥去下部 叶片,按株距3-4厘米、行距4-5厘米,插于温室 或大棚内的花盆或插床粗砂中,保持7-8℃室温, 春暖后栽于室外。
形态特征
菊花为多年生草本,高 60-150厘米。多年生 宿根亚灌木。菊花品种具有极大多样性,分类工作 者或认为野菊是菊花的原始祖先,或认为甘菊是原 祖,或认为小红菊是原祖。可以肯定,菊花的来源 是多方面,是多元而不是单元起源。
野菊
甘菊
小红菊
生长环境
菊花为短日照植物,在短日照下能提早开花。 喜阳光,忌荫蔽,较耐旱,怕涝。喜温暖湿润气候, 但亦能耐寒,严冬季节根茎能在地下越冬。花能经 受微霜,但幼苗生长和分枝孕蕾期需较高的气温。 最适生长温度为20℃左右。
施肥
在菊花植株定植时,盆中要施足底肥。以后可 隔10天施一次氮肥。立秋后自菊花孕蕾到现蕾时, 可每周施一次稍浓一些的肥水;含苞待放时,再施 一次浓肥水后,即暂停施肥。如果此时能给菊花施 一次过磷酸钙或0.1%磷酸二氢钾溶液,则花可开得 更鲜艳一些。
栽培技术
摘心与疏蕾
当菊花植株长至10多厘米高时,即开始摘心。 摘心时只留植株基部4-5片叶,上部叶片全部摘除。 待长出5—6片新叶时,再将心摘去,使植株保留47个主枝,以后长出的枝、芽要及时摘除。摘心能使 植株发生分枝,有效控制植株高度和株型。最后一 次摘心时,要对菊花植株进行定型修剪,去掉过多 枝、过旺及过弱枝,保留3—5个枝即可。9月现蕾 时,要摘去植株下端的花蕾,每个分枝上只留顶端 一个花蕾。
繁殖方法
嫁接 为使菊花生长强健,用以做成“十样锦”
或大立菊,可用黄蒿或青蒿作砧木进行嫁 接。秋末采蒿种,冬季在温室播种,或3月 间在温床育苗,4月下旬苗高3-4厘米时移 于盆中或田间,在晴天进行劈接。
繁殖方法
种子 菊花种子在10摄氏度以上缓慢发芽,
适温25摄氏度。2-4月间稀播,在正常情况 下当年多可开花。
栽培技术
盆土
宜选用肥沃的砂质土壤,先小盆后大盆,经2-3 次换盆,7月可定盆;定盆可选用6份腐叶土、3份 砂土和1份饼肥渣配制成混合土壤。浇透水后放阴凉 处,待植株生长正常后移至向阳处。
栽培技术
浇水
春季菊苗幼小,浇水宜少;夏季菊苗长大,天 气炎热,蒸发量大,浇水要充足,可在清晨浇一次, 傍晚再补浇一次,并要用喷水壶向菊花枝叶及周围 地面喷水,以增加环境湿度;立秋前要适当控水、 控肥,以防止植株窜高疯长。立秋后开花前,要加 大浇水量并开始施肥,肥水逐渐加浓;冬季花枝基 本停止生长,植株水分消耗量明显减少,蒸发量也 小,须严格控制浇水。
品种分类
1.按花期分 夏菊:又名五九菊。在每年农历5月及9月 各开花一次。
秋菊:花期有早、晚之分。早菊花期在9月 中、下旬,为中型菊。晚菊花期在10-11月, 为大型菊,是栽培最普遍的秋菊。
繁殖方法
嫩枝插 此法应用最广。多于4-5月扦插。截取
嫩枝8-10厘米作为插穗,插后善加管理。 在18-21℃的温度下,多数品种3周左右生 根,约4周即可移苗上盆。
繁殖方法
叶芽插:从枝条上剪取1张带腋芽的叶片插 之。此法仅用于繁殖珍稀品种。
分株:一般在清明前后,把植株掘出,依 根的自然形态带根分开,另植盆中。
寒菊:又称冬菊。花期自12月至翌年1月。
品种分类
2.按花径分 大菊:花的直径在10厘米以上,多用作多 本菊和标本菊栽培。
中菊:花的直径为6-10厘米,多用作花坛 菊及大立菊栽培。
小菊:花的直径在6厘米以下,属满天星型, 可作盆菊、悬崖菊、扎菊、盆景菊等,以 布置庭园或陈设。
品种分类
3.按颜色分
单色:单色是指一花一色,有黄、白、紫、 红、粉、绿、墨、泥金、雪青等。
复色:复色是指即一花有两种以上的颜色, 色彩变化也较丰富。
品种分类
4.按瓣形分
平瓣、匙瓣、管瓣、桂瓣、畸瓣
Hale Waihona Puke Baidu瓣型
匙瓣型
管瓣型
桂瓣型
桂瓣型
畸瓣型
畸瓣型
品种分类
5.按叶形分
菊花的叶片形态变化较小,常作为识别菊花 品种的重要依据之一。按其形态可分为以下几种 类型:正叶、深裂正叶、长叶、深裂长叶、圆叶、 葵叶、蓬叶、反转叶、柄附叶。
一些宿根花卉的栽培 精讲
1.菊花的栽培
菊花简介
菊花(拉丁学名:Dendranthema morifolium (Ramat. )Tzvel.):在植物分类学中是菊科、菊属 的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按栽培形式分为多头菊、 独本菊、大立菊、悬崖菊、艺菊、案头菊等栽培类 型;有按花瓣的外观形态分为园抱、退抱、反抱、 乱抱、露心抱等栽培类型。不同类型里的菊花又命 名各种各样的品种名称。
菊花简介
菊花是经长期人工选择培育的名贵观赏花卉, 公元八世纪前后,作为观赏的菊花由中国传至日本。 17世纪末叶荷兰商人将中国菊花引入欧洲,18世纪 传入法国,19世纪中期引入北美。此后中国菊花遍 及全球。
植物学史
根据经典的记载,中国栽培菊花历史已 有3000多年。最早的记载见之于《周官》、 《埠雅》。《礼记·月令篇》:“季秋之月, 鞠有黄华”,说明菊花是秋月开花,当时都 是野生种,花是黄色的。
栽培技术
浇水最好用喷水壶缓缓喷洒,不可用猛水冲浇。 浇水除要根据季节决定量和次数外,还要根据天气 变化而变化。阴雨天要少浇或不浇;气温高蒸发量 大时要多浇,反之则要少浇。一般在给花浇水时, 要见盆土变干时再浇,不干不浇,浇则浇透。但不 要使花盆汪水,否则会造成烂根、叶枯黄,引起植 株死亡。
栽培技术
菊花简介
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三,花中四君子(梅兰 竹菊)之一,也是世界四大切花(菊花、月季、康 乃馨、唐菖蒲)之一,产量居首。因菊花具有清寒 傲雪的品格,才有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 南山”的名句。中国人有重阳节赏菊和饮菊花酒的 习俗。唐·孟浩然《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 来就菊花。”在古神话传说中菊花还被赋予了吉祥、 长寿的含义。
品种分类
6.按栽培方式分
可分为盆栽菊、地被菊、切花菊、造型菊 (艺菊)四大类。
盆
地
栽
被
菊
菊
切
造
花
型
菊
菊
繁殖方法
有营养繁殖与种子繁殖两法。营养繁 殖包括扦插、分株、嫁接、压条及组织培 养等。通常以扦插繁殖为主,其中又分芽 插、嫩枝插、叶芽插。
繁殖方法
芽插
在秋冬切取植株外部脚芽杆插。选芽的标准 是距植株较远,芽头丰满。芽选好后,剥去下部 叶片,按株距3-4厘米、行距4-5厘米,插于温室 或大棚内的花盆或插床粗砂中,保持7-8℃室温, 春暖后栽于室外。
形态特征
菊花为多年生草本,高 60-150厘米。多年生 宿根亚灌木。菊花品种具有极大多样性,分类工作 者或认为野菊是菊花的原始祖先,或认为甘菊是原 祖,或认为小红菊是原祖。可以肯定,菊花的来源 是多方面,是多元而不是单元起源。
野菊
甘菊
小红菊
生长环境
菊花为短日照植物,在短日照下能提早开花。 喜阳光,忌荫蔽,较耐旱,怕涝。喜温暖湿润气候, 但亦能耐寒,严冬季节根茎能在地下越冬。花能经 受微霜,但幼苗生长和分枝孕蕾期需较高的气温。 最适生长温度为20℃左右。
施肥
在菊花植株定植时,盆中要施足底肥。以后可 隔10天施一次氮肥。立秋后自菊花孕蕾到现蕾时, 可每周施一次稍浓一些的肥水;含苞待放时,再施 一次浓肥水后,即暂停施肥。如果此时能给菊花施 一次过磷酸钙或0.1%磷酸二氢钾溶液,则花可开得 更鲜艳一些。
栽培技术
摘心与疏蕾
当菊花植株长至10多厘米高时,即开始摘心。 摘心时只留植株基部4-5片叶,上部叶片全部摘除。 待长出5—6片新叶时,再将心摘去,使植株保留47个主枝,以后长出的枝、芽要及时摘除。摘心能使 植株发生分枝,有效控制植株高度和株型。最后一 次摘心时,要对菊花植株进行定型修剪,去掉过多 枝、过旺及过弱枝,保留3—5个枝即可。9月现蕾 时,要摘去植株下端的花蕾,每个分枝上只留顶端 一个花蕾。
繁殖方法
嫁接 为使菊花生长强健,用以做成“十样锦”
或大立菊,可用黄蒿或青蒿作砧木进行嫁 接。秋末采蒿种,冬季在温室播种,或3月 间在温床育苗,4月下旬苗高3-4厘米时移 于盆中或田间,在晴天进行劈接。
繁殖方法
种子 菊花种子在10摄氏度以上缓慢发芽,
适温25摄氏度。2-4月间稀播,在正常情况 下当年多可开花。
栽培技术
盆土
宜选用肥沃的砂质土壤,先小盆后大盆,经2-3 次换盆,7月可定盆;定盆可选用6份腐叶土、3份 砂土和1份饼肥渣配制成混合土壤。浇透水后放阴凉 处,待植株生长正常后移至向阳处。
栽培技术
浇水
春季菊苗幼小,浇水宜少;夏季菊苗长大,天 气炎热,蒸发量大,浇水要充足,可在清晨浇一次, 傍晚再补浇一次,并要用喷水壶向菊花枝叶及周围 地面喷水,以增加环境湿度;立秋前要适当控水、 控肥,以防止植株窜高疯长。立秋后开花前,要加 大浇水量并开始施肥,肥水逐渐加浓;冬季花枝基 本停止生长,植株水分消耗量明显减少,蒸发量也 小,须严格控制浇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