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运动与健康》教学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与健康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教育科学出版社《科学》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健康生活单元,本单元是以一系列的活动和丰富的资料,从饮食、饮水、呼吸、运动四个方面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其重要性。《运动与健康》是本单元的第八课,教学重点是启发学生认识体育锻炼的意义,知道运动与健康的关系。教材从感知心跳,比较运动前后心跳及呼吸频率会加快这些问题入手,引导学生探讨坚持体育运动对加强身体各器官的功能的作用,从而提高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学情分析】

学生对认识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实践,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这是他们学习科学的源动力。

从活动入手,认识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生命世界,使学生感到真实,享受科学。运动与健康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从原认知来看,运动与肌肉、骨骼的关系很容易理解,而运动与心脏和呼吸之间的内在联系知道的很少。学生已经知道运动后心跳和呼吸会加快,但怎样将运动与健康联系起来呢?这是教学的难点。虽然,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科学的探究方法并经历了科学的探究过程,但在教学内容决定了无法通过直观的观察方法来认识现象本质,因此,活动中他们还不能自主发现,必须通过教师的点拨、引领下,借助教具演示和模拟实验,而进行有序的科学探究活动。

【教学目标】

1、运用各种感官来感知心跳,丰富他们对心脏的认识。

2、指导学生通过对运动前后呼吸和脉搏频率的对比,探究加强体育锻炼的意义;

3、指导学生准确地测试、计算、对比运动前后的心跳、呼吸次数,及运动前后每分钟吸入空气、泵送血液的能力,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对比;

4、亲历模拟心脏舒张和收缩的活动过程,利用多媒体演示帮助学生了解人体血液循环的原理,体现多媒体的辅助作用;

5、尝试对运动时心跳、呼吸频率加快的现象做出自己的解释。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自制听诊器、自制模拟心脏、血液循环演示教具、实验报告单。【设计思路】

运动对于健康的意义,学生能够滔滔不绝的说出很多。“运动增长力

气”“运动增强体质”“运动延长寿命”等等。可以说,学生的这些见解很大程度来自间接经验,自己很少有这方面的亲身体验,或者说很少有意识地去体验。本节课就是要学生通过一个个有结构的活动去体验,去感受运动对心脏和其他器官的好处。

本课让学生去体验、去感受的有结构的活动主要有三个:第一是让通过学生通过听、摸、看等感官来感知心脏跳动。第二是通过亲身的运动测量出运动2分钟后人的呼吸和心跳的次数,与平静时的数据进行对比、计算,使学生知道自己运动后呼吸和心跳会增加很多。第三是让学生实验——利用自制的模拟心脏工作的教具模拟心脏的跳动和血液的流动。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心脏收缩的力量和心脏收缩、舒张时血液流动地情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伴随音乐走入课堂)

谈话:今天我们的学习内容就与运动有关,所以提前热身一下。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运动与健康》。(出示课题)

二、新课

(一)运动起来会怎样

谈话:你们认为运动前后,我们的身体有哪些方面发生变化?

1、运动与呼吸

问题1:运动后,我们的呼吸会有什么样的变化?(让学生猜测一下)

活动一:测量运动后的呼吸次数。(放一段音乐)

问题2:测试运动后的呼吸次数和吸进的空气量,比较平静时和运动后的数据,有什么发现?

讨论:空气是怎样在体内交换的?

2、运动与心跳

问题1:运动会使心跳有什么变化?

运用听、摸、看等感官,多角度感知心跳,认识心脏。

活动一:利用自制的听诊器,学生间相互听心跳。

活动二:看视频,知道心脏是如何跳动工作的。

活动三:利用心脏模拟学具感受心脏的跳动肌肉的弹性和血液的泵出。

(1)汇报实验方法——怎样用学具模拟心脏的跳动和血液的流动。

(2)实验活动。

(3)交流。

活动四:演示并学习摸脉搏测心跳的方法。

活动五:测试平静时和运动时的心跳数和泵送的血液量,记录下来。(再放一段音乐)

教具演示:观看心脏有规律的收缩和舒张,讲解全身的血液循环流动。

展示两位同学的记录(一个经常参加运动,一个不经常参加运动),让学生分析数据,有什么发现?

(二)运动与健康

1、提问:在运动后,谁的心跳能很快地恢复平静时的状态?为什么?

2、采访两位学生平时的运动情况,进一步利用数据说明心跳与健康的关系。

3、提问:运动与健康有什么关系?哪位同学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讲一讲?

4、小结:适量的体育运动,能使我们的心脏很快地适应剧烈的运动,心脏不容易疲劳,能很快地恢复到正常状态。但这种变化不能马上显现出来,需要我们长期地进行运动。

三、结束:

同学们,让我们热爱运动吧,它能给我们带来健康。最后,让我们再一次在音乐中运动起来,结束今天的学习。(音乐响起,大家一起走出教室)

【板书设计】

运动与健康

运动

【教学反思及效果】

一、就本课就教学形式而言,是学生所乐于接受并能够积极参与的。通过不同阶段的听音乐运动,总能引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安排学生和老师一起运动,且有欢快的音乐伴奏,既让学生放松了身心,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也满足了教学内容的需要,效果好。

二、在教学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学习需要,也恰当的运用了多种手段,尽可能多的让学生通过一些客观的现象来体会事物的本质。例如,在认知心脏的环节中,就充分利用了听心跳声音、看心脏跳动影象,手握模拟心脏学具体会心肌弹性等活动。就是在不断的给学生递进性的刺激来丰富学生的认识。课堂效果还是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三、学生的自主探究贯穿本节课,实现了在教师的引领和参与当中,学生自行探究学习,获得科学结论的学习方式。

四、合理交叉使用多种教学手段,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这里既有课件的动态演示,又有自制教具适时使用,以及教师演示教具的恰当运用,为学生理解心脏的工作中的状态,以及理解血液的循环与心跳之间的关系,都为学生正确并顺利的获得科学结论创设了物质条件。

五、教师对教材的恰当处理,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概念,获得良好的科学体验。例如:在教学中对心脏的感性认识是教材中没有的,而通过教师的这样的教学设计,为学生理解心跳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做了很好的铺垫。

六、本课的创新设计是教师自制教具的使用,为解暗箱教学提供了一个可操作模式。学生在此类的教学中并不感到困难,相反学生获得的知识和体验是丰富的。

【教学风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