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运动与健康》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运动与设计》说课稿
科学《运动与设计》说课稿开始:各位老师大家下午好!今天我将要说课的课题是《运动与设计》。
一、说教材前面两课研究了摩擦力及其大小,这一课将研究摩擦力的利与害,还要研究根据需要怎样增加有益摩擦和减少有害摩擦的问题。
本课研究的课题侧重于科学、技术与社会。
本课有三个活动。
第一,认识摩擦力的利和害。
教科书列举了一些事情引导学生分析摩擦力在什么时候有用,在什么时候有害。
第二,讨论这样的设计为了什么。
摩擦力有利又有害,人们在设计与运动有关的物品时为了趋利避害,总是想办法增大或减小摩擦力。
这个活动就是引导学生分析有关设计。
以上两个活动将为下面学生的独立研究打下基础。
第三,寻找自行车上的“好设计”。
这个活动具有兴趣性、综合性、开放性,是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运用所学知识,是前两个活动的深化。
二、说学情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他们有的两年的科学学习过程,并有较为丰富的生活经验,但这些经验大多还停留在较为感性的层面,未能用科学,理性的对自己所观察到的事物进行分析,因此也往往不能用科学的语言去表达描述甚至运用起来,但是学生对于科学的积极性非常高的,他们有很强的求知和探究欲望,如何对科学的热情有效的转化为科学素养的提升,这个过程中需要教师在课堂上加以引导,鼓励学生以科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生活中的事例,做到学以致用。
三、说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摩擦力对我们有时是有用的,有时是有害的。
2.在工作时有时需要增大摩擦力,有时需要减小摩擦力。
过程与方法:1.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摩擦力有益还是有害作出自己的判断和解释。
2.找出自行车上增加或减少摩擦力的设计并作出自己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1.意识到从不同方面分析一个问题是必要的。
2.形成用科学知识分析日常事物,勤思考、大胆解释的态度。
四、说教学重难点重点:找出自行车等交通工具增加或减少摩擦力的设计并作出解释。
难点:对摩擦力的利弊作出判断和解释。
五、说教学法1、教法:在科学教学中,教师通过语言描述、实物演示、知识渲染等手段创设课堂的教学情景,小学生们大都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但自制力和理解力相对较差,通过丰富的情感体验和社会实践,使学生大胆表现自己认识世界,我尝试采用如下教学法:(1)想象法:通过教师巧妙的介入,引导学生在大自然中感知植物的特点。
小学科学教案:教科版五上《健康生活》单元第2课:《身体的运动》教学设计
2.身体的运动【教材简析】在上一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能运用合适的方式搜集自己的身体健康数据,形成完整有效的信息,从整体的视角审视评估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
从本课开始则是继四年级“呼吸与消化”单元学习之后,又一次站在人体系统、器官的角度认识人体,了解人体的工作机制,促进学生提升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肌肉收缩带动骨运动,是在机体内部完成的,抽象而复杂,学生无法直接观察。
因此本课设计了2个活动:第一个举哑铃活动引导学生观察、感受举哑铃过程中上肢不同部位的变化。
以此为基础,推演出骨、关节、肌肉的协同工作过程。
第二个活动制作模型,学生选择合适的材料用模型表达自己的思考结果,并以此验证自己的推测。
通过制作运动模型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肢体完成运动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建模意识和能力。
认识人体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保护自己,青少年时期是骨骼、肌肉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通过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引发学生关注自己骨骼、肌肉、关节的健康生长。
本课重在让学生认识骨、关节、肌肉的协同工作,为学生逐步建立“人体由多个系统组成,各系统分工配合,共同维持生命活动”的概念搭建阶梯,培养学生用系统的、联系的思维方式认识世界。
【学情分析】在第一课中,学生已经从整体的视角认识了自己的身体,并评估了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
本课将视角从整体移向局部,学生将在四年级“呼吸与消化系统”的认知方法经验和日常运动中对骨、关节和肌肉的感受与体验的基础上,进行反复、典型的身体活动,多次观察与体验,以此触发对内部机体运动机制的思考和推测,进而从人体系统和器官的角度认识人体,了解人体的工作机制,提升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身体运动和建模活动知道身体的运动是由骨、关节和肌肉协同工作完成的,认识到体育运动对促进骨、关节和肌肉的健康生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科学思维:通过模型建构的方法,能阐明在运动过程中,骨、关节和肌肉的结构和功能特点,以及人体运动时是如何协同工作的。
小学体育与健康科学版五年级上册《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体育活动与营养》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
小学体育与健康科学版五年级上册《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体育活动与营养》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1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营养素的重要作用,逐步养成不偏食、不挑食的良好习惯。
2、让学生了解均衡膳食的意义和结构,知道营养不足或营养过剩对健康的影响。
3、培养学生关爱自身健康的意识。
2学情分析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对于体育活动与营养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对于食物中的营养的认识也只是出于朦胧的状态,由于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对于本节课的知识来讲尤为重要,认识到食物中的主要营养以及生长发育中营养全面的重要性、平衡膳食等也是本节课的重点,使学生较为系统的掌握体育活动与营养的关系,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3重点难点阐明营养卫生的道理,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1【导入】体育活动与营养(一)兴趣导入人的生长发育中,都离不开食物,它给生命活动提供营养,现在请同学们想一想你在昨天吃了哪些食物?(请学生回答)食物给我们提供了哪些营养呢?怎么样的饮食习惯才好呢?我们今天就一起研究一下食物的营养。
(二)感知理解1、认识人体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
提出问题:食物中含有人体需要的哪些营养成分?这些营养成份对人体又有什么作用呢? 师: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讨论交流。
小组代表发言:汇报本组收集了哪些相关信息。
(1)蛋白质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是人身体各个部分的主要成分。
它的主要作用是提供肌体生长、组成和修补人体组织材料。
如果体内缺乏蛋白质,容易出现发育迟缓、智力低下、体瘦和贫血等症状。
没有蛋白质就没有人体、没有生命。
(2)脂肪。
五年级体育与健康上册教案
五年级体育与健康上册教案第一章:课程介绍1.1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体育与健康课程的重要性,提高他们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
1.2 课程内容运动项目的介绍:跑步、跳绳、篮球、足球等。
运动技巧的讲解与实践:跑步姿势、跳绳技巧、投篮技巧等。
运动健康知识的普及:运动对身体的好处、如何预防运动伤害等。
第二章:跑步训练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跑步姿势和呼吸技巧。
培养学生耐力和速度,提高他们的跑步能力。
2.2 教学内容跑步姿势的讲解与实践:正确的跑步姿势对跑步效果的影响。
呼吸技巧的讲解与实践:如何进行有节奏的呼吸,提高跑步效率。
跑步训练的安排:短距离快速跑、长距离慢跑等。
第三章:跳绳训练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熟练掌握跳绳的技巧,提高跳绳速度和连续性。
培养学生协调性和耐力,增强心肺功能。
3.2 教学内容跳绳技巧的讲解与实践:单脚跳、双脚跳、交叉跳等。
跳绳速度和连续性的训练:逐渐增加跳绳的速度和时间。
跳绳游戏的安排:跳绳比赛、跳绳接力等。
第四章:篮球训练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篮球的基本技巧,如投篮、传球、运球等。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竞技水平。
4.2 教学内容投篮技巧的讲解与实践:如何准确投篮,提高投篮命中率。
传球技巧的讲解与实践:如何准确传球,提高团队合作效果。
运球技巧的讲解与实践:如何熟练控制篮球,提高个人能力。
第五章:足球训练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足球的基本技巧,如传球、射门、控球等。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的竞技水平。
5.2 教学内容传球技巧的讲解与实践:如何准确传球,提高团队合作效果。
射门技巧的讲解与实践:如何准确射门,提高射门命中率。
控球技巧的讲解与实践:如何熟练控制足球,提高个人能力。
第六章: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处理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运动损伤的常见原因和预防措施。
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损伤处理方法。
6.2 教学内容运动损伤的常见原因:过度运动、运动姿势不当等。
科学版体育五年级《第1课 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体育活动与营养》说课稿1
科学版体育五年级《第1课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体育活动与营养》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五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第一课,主要介绍了体育活动与营养的基础知识。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体育活动的意义、类型及正确锻炼的方法,以及营养的基本概念、食物来源和合理膳食的搭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体育活动与营养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和合理的饮食习惯。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体育锻炼经验和基本的健康知识,但对体育活动与营养的系统认识尚不足。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对体育锻炼的方法和营养食物的选择等方面存在疑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体育活动与营养的基本知识,了解体育锻炼的方法和合理膳食的搭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体育、关注健康的积极态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保健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体育活动与营养的基本知识、体育锻炼的方法和合理膳食的搭配。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合理的体育锻炼和饮食搭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实践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实物等辅助教学,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以一段关于体育活动与健康的视频引入话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授新课:讲解体育活动与营养的基本知识,体育锻炼的方法和合理膳食的搭配。
3.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体育锻炼,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小组讨论: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讨论如何进行合理的体育锻炼和饮食搭配。
5.总结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总结,强调体育锻炼和饮食搭配的重要性。
6.课堂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运动与健康教学设计
运动与健康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了解心脏的构造、心脏收缩和舒张与血液循环的关系及其作用。
2、认识运动后心跳、呼吸加快的原因。
3、认识运动能使人体的心肺功能得到增强,促进身体健康。
方法与过程:1、亲历测试运动前后一分钟呼吸和心跳次数,能正确测试运动前后的心跳、呼吸次数,并对获得的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发现运动后呼吸和心跳次数有明显增加。
2、能浅显地解释运动后呼吸和心跳加快的原因。
3、通过分析实例认识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增强心肺功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加强体育锻炼对增强心肺功能的意义。
2、在探究的过程意识到采集、分析数据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的方法。
3、认识增强心肺功能需要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道理并形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能解释运动后呼吸和心跳加快的原因,认识运动促进健康。
三、教学难点认识运动后心跳呼吸加快的原因。
四、教学准备心脏模型、测量运动前后心跳、呼吸次数的记录表、纸条、镜子、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1、激活已有经验提出探究问题(1)播放一段有关运动的录像。
(播放学生跑步后的体征表现,如流汗、气喘、疲惫的视频资料)(2)汇报交流:运动后身体发生哪些变化?(呼吸加快、流汗、心跳加快等)(3)提出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反应?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我们的身体在运动后究竟会发生哪些变化。
2、探究运动前后心跳和呼吸次数的变化(1)认识心脏和心跳①(出示心脏模型)了解人的心脏是什么样子的?讲解心脏的位置和大小。
②看书了解心脏不停跳动是在干什么?③(播放视频)讲解:我们的心跳就是心脏在跳动,也就是心脏在收缩和舒张。
(板书:心跳心脏收缩和舒张)心脏收缩和舒张一个过程就是我们常说的心跳一次。
④(播放视频)认识心脏在收缩和舒张使血液在人体循环的过程。
(板书:血液循环)(2)测试运动前的心跳次数①心脏跳动可有规律了,你们知道平静时自己每分钟心跳几次?②交流:你有什么方法能测试自己的心脏一分钟跳动几次。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运动与设计》教学设计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运动与设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运动与设计》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的一章节,主要讲述了物体运动的基本原理和一些简单的机械设计。
本章节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物体运动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对物体运动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理解运动原理和机械设计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物体运动的基本原理和机械设计的相关知识。
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和创新能力。
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交流分享的良好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物体运动的基本原理。
2.简单机械设计的方法和技巧。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思考。
2.运用生动形象的动画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运动原理。
3.采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机械设计的方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和动画,用于直观展示物体运动原理。
2.准备一些简单的机械装置,让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
3.准备一些问题卡片,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动画或实例,引导学生关注物体运动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或实物展示,呈现物体运动的基本原理和机械设计的方法。
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感知本节课的内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根据呈现的内容,分析并总结物体运动的特点和机械设计的原则。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动手实践,利用准备好的机械装置,进行简单的机械设计。
教师巡回指导,检查学生的设计效果,并给予评价和反馈。
5.拓展(10分钟)学生分组展示自己的设计成果,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其进行评价和讨论。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身体的运动》教科版
3.物理观念:通过学习运动的原理,让学生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培养物理观念。
4.协作能力:在运动实践和游戏中,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自主学习: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积极探索运动知识,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提升终身学习的能力。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骨骼的运动原理和肌肉的收缩机制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模型演示和实际动作分析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身体运动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提高跑步速度?”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制作肌肉模型来演示肌肉的收缩。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骨骼和肌肉的协调配合,以及身体运动的原理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运用科学的方法来保护身体,提高运动效果。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身体运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如“如何通过运动来保持身体健康?”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运动与设计》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运动与设计》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运动与设计》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的一章内容,主要向学生介绍运动和力的关系,以及如何运用科学知识来设计有趣的运动项目。
本章内容包括:运动和力的概念、影响因素、运动和力的关系、设计运动项目等。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可以深入理解运动和力的内在联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知识,对运动和力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在理解运动和力的关系方面还存在困难,需要通过具体的实验和实践活动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对设计运动项目的兴趣较高,可以通过设计有趣的运动项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运动和力的概念,掌握影响运动和力的因素,能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运动现象。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观察、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运动和力的概念,影响运动和力的因素,运动和力的关系。
2.教学难点:运动和力的关系的理解,设计运动项目的实践操作。
五.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实验、观察、讨论、设计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运动和力的关系。
六.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运动现象,引发学生对运动的兴趣,导入新课。
2.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运动和力的变化,引导学生总结运动和力的关系。
3.设计运动项目:分组讨论,让学生设计一个有趣的运动项目,展示并分享。
4.总结: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化运动和力的关系。
5.拓展: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七.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运动和力的关系。
可以采用流程图、图示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科学版体育五年级《第1课 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体育活动与营养》教学设计1
科学版体育五年级《第1课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体育活动与营养》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五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第一课,主要内容是体育活动与营养的基础知识。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体育活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以及营养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材内容包括体育活动的概念、种类、好处,以及营养的基本知识、食物搭配、饮食卫生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独立思考和自我学习能力,对于体育活动和营养有一定的了解。
但大部分学生可能对体育活动的具体种类和好处,以及营养的搭配和饮食卫生等方面的知识还不够全面。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全面了解体育活动和营养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体育活动的概念、种类和好处,提高他们对体育活动的认识。
2.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营养知识,学会合理搭配食物,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3.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注重营养健康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体育活动的种类和好处。
2.营养的基本知识,食物搭配和饮食卫生。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体育活动的概念、种类和好处,营养的基本知识,食物搭配和饮食卫生。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体育活动案例,让学生了解体育活动的好处。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营养搭配和饮食卫生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体育活动器材,如篮球、足球、羽毛球等。
2.准备营养食物图片,如水果、蔬菜、肉类等。
3.准备PPT,包括体育活动的种类和好处,营养的基本知识,食物搭配和饮食卫生等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体育活动的图片,如篮球、足球、羽毛球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活动的名称和好处。
让学生初步了解体育活动的概念和作用。
2.呈现(10分钟)讲解体育活动的概念、种类和好处,以及营养的基本知识,食物搭配和饮食卫生。
通过案例分析法,让学生了解体育活动的好处,如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等。
2.身体的运动(教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
3.1 PPT:制作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PPT,展示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结构与功能,运动原理等。
3.2 视频:播放一些与运动相关的视频,如运动比赛、运动训练等,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运动。
3.3 在线工具:使用一些在线工具,如人体骨骼模型、肌肉模型等,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结构与功能。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运动的重要性,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1. 科学探究与实践: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分析,了解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结构与功能,以及它们如何协同工作以实现各种运动。同时,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身体运动的基本原理,并将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2. 信息意识与交流: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参与讨论和分享,了解运动对身体的好处,以及如何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学生能够运用信息技术,收集和整理相关信息,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
④ 运用比喻和拟人化的手法,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
教学反思与改进
首先,我发现学生在理解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结构与功能时存在一定的困难。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这些知识,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增加更多的直观教学手段,如实物模型、挂图和动画视频等。同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以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效果。
教学过程设计
1. 导入新课(5分钟)
目标: 引起学生对运动的兴趣,激发其探索欲望。
过程:
开场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运动吗?它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展示一些关于运动的图片或视频片段,让学生初步感受运动的力量和乐趣。
简短介绍运动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2. 运动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
10.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课堂展示等教学活动,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五年级体育与健康上册教案
五年级体育与健康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和健康常识,了解体育锻炼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运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体育,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跳绳学习跳绳的基本技巧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2. 第二课时:篮球学习篮球的基本运球技巧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3. 第三课时:足球学习足球的基本传球和射门技巧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4. 第四课时:乒乓球学习乒乓球的基本发球和接球技巧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5. 第五课时:身体素质训练进行跑步、跳远、投掷等基本身体素质训练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和健康常识,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2.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运动中掌握基本技巧,提高运动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准备活动:进行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慢跑、关节活动等。
2. 基本技能训练:根据当天的教学内容,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如跳绳、篮球、足球、乒乓球等。
3. 团队合作训练:进行团队合作的训练,如接力赛、团队对抗赛等。
4. 身体素质训练:进行跑步、跳远、投掷等基本身体素质训练。
5. 结束活动:进行简单的放松运动,如深呼吸、肌肉放松等。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运动技能的提升:通过每节课后的技能测试,评价学生的运动技能提升情况。
2.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3. 学生团队合作精神:观察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六、教学策略1. 示范教学:教师通过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运动技巧。
2.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分组练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3. 竞赛激励:组织小型的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4. 个别指导: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
2024年小学五年级健康教育教案通用
2024年小学五年级健康教育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健康教育教材第五章《运动与健康》第一节“运动对身体的益处”,内容主要包括运动的定义、种类、运动对身体各系统的影响,以及如何合理安排运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运动的定义、种类,认识到运动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合理安排运动的方法,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3. 培养学生热爱运动、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如何合理安排运动,运动对身体各系统的影响。
重点:运动的定义、种类,运动对身体的益处。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运动图片、视频、黑板、粉笔。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各种运动的图片,引导学生说出运动的名称,激发学生对运动的兴趣。
2. 新课导入(10分钟)(1)教师讲解运动的定义、种类。
(2)学生跟随视频学习几种简单的运动,了解运动的基本要领。
3.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1)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合理安排运动?4.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出示例题:“小明的运动计划”,引导学生分析并给出答案。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分析例题,掌握解题方法。
5. 随堂练习(10分钟)(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教师给予鼓励。
六、板书设计1. 运动的定义、种类2. 运动对身体各系统的影响3. 合理安排运动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出你所了解的运动种类。
(2)制定一份适合自己的运动计划。
2. 答案:(1)跑步、游泳、篮球、足球、乒乓球等。
(2)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身体状况和时间安排,制定合适的运动计划。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程度,教学方法的适用性等。
2. 学生拓展:了解运动对心理健康的益处,如何通过运动缓解压力等。
3. 课后实践活动:学生按照自己的运动计划进行实践,记录运动过程中的感受和变化,下节课分享交流。
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运动与设计 公开课教案7
教科2001课标版五年级上册《运动与设计》教学设计甘肃省天水市XXXX小学XXX学情分析《运动与设计》这部分内容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7课时。
这节课研究摩擦力的利与害,以及怎样增加有益摩擦和减少有害摩擦的问题。
主要包括三个活动:认识摩擦力的利与害、讨论这样设计为了什么和寻找自行车上的“好设计”。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认识了摩擦力,知道摩擦力是阻碍物体运动的力。
已经知道到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压力、接触面的光滑程度和运动方式等。
这为本节课的探究活动奠定了基础。
我们要知道学生认识摩擦力对于一般物体是有利还是有害是比较容易的,但对于自行车、汽车这样轮驱动的车辆的摩擦力的认识还是比较困难的,教学中要加以注意。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摩擦力对我们有时是有用的,有时是有害的;在工作时有时需要增大摩擦力,有时需要减小摩擦力。
过程与方法: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摩擦力有益还是有害作出自己的判断和解释;找出自行车上增加或减少摩擦力的设计并作出自己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从不同方面分析一个问题是必要的;形成用科学知识分析日常事物,勤于思考、合理解释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重点: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摩擦力的利与害做出判断和解释。
难点:寻找增加或减小摩擦力的设计并做出自己的解释。
教学准备图片和影像资料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同学们,前两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摩擦力的有关知识,还有印象吗?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师:对了,我们知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就会产生摩擦力,那么产生的摩擦力究竟对咱们有利还是有害呢?同学说一下自己的看法?师:大多数同学都认为摩擦力有的时候对咱们有利,有的时候对咱们有害。
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好吗?二、探究新知(一)摩擦力的利害1.请同学们举例子说明摩擦力在什么时候对咱们有利?什么时候对咱们有害?(同桌相互说一说,全班交流。
)2.老师也找了一些例子(特别注意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力),你能分别说一说吗?(屏显:汽车打滑、速度滑冰、磁悬浮列车、汽车刹车、机械齿轮、雪地行走等六幅图)大家说的非常好,了解了摩擦力的这一特性后,那么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就要注意“趋利而避害”。
运动与健康教案及反思
运动与健康教案及反思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运动与健康教案及反思
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及反思
运动与健康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教育科学出版社《科学》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健康生活单元,本单元是以一系列的活动和丰富的资料,从饮食、饮水、呼吸、运动四个方面引导学生认识什幺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其重要性。
《运动与健康》是本单元的第八课,教学重点是启发学生认识体育锻炼的意义,知道运动与健康的关系。
教材从感知心跳,比较运动前后心跳及呼吸频率会加快这些问题入手,引导学生探讨坚持体育运动对加强身体各器官的功能的作用,从而提高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自觉性。
【学情分析】
学生对认识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实践,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这是他们学习科学的源动力。
从活动入手,认识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生命世界,使学生感到真实,享受科学。
运动与健康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从原认知来看,运动与肌肉、骨骼的关系很容易理解,而运动与心脏和呼吸之间的内在联系知道的很少。
学生已经知道运动后心跳和呼吸会加快,但怎样将运动与健康联系起来呢?这是教学的难点。
虽然,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科学的探究方法并经历了科学的探究过程,但在教学内容决定了无法通过直观的观察方
1。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身体的运动教学设计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上身体的运动教案们都摸到了什么?(预设:皮肤、骨头、肌肉、关节……)4.讲解:出示资料,简单介绍骨、关节和肌肉。
5.揭题:骨、关节和肌肉共同组成了我们的运动系统,其中骨相互连接构成了人体的支架——骨骼。
它们是怎样完成运动的呢?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它们并促进它们的生长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身体的运动”。
(板书:身体的运动)膝盖,使他们初步感知身体里的骨、关节和肌肉,然后把教材后面关于骨、关节和肌肉的资料提前放在这里学习,激发学生对“探究人的身体是怎样完成各种动作的”的兴趣。
科学探索与研讨探索一:举哑铃观察上肢运动1.布置任务:指导学生两人一组进行活动并完成活动帮助卡。
2.小结:人体在进行各种运动时,骨、关节和肌肉协同完成工作,其中骨支持人体的运动,是人体运动的基础;关节是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连接,使骨的运动更灵活;肌肉附着在骨上,通过收缩带动骨产生运动,为人体运动提供了动力。
探索二:制作运动模型1.引导:播放用筷子(或短木棍)、橡皮筋和线绳制作运动模型的视频。
2.布置任务:指导学生模仿视频制作一个前臂抬起的运动模型。
3.交流: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模型中的哪一部分相当于骨、关节和肌肉。
组内研讨帮助卡观看视频制作模型设计意图:由于骨、关节和肌肉都属于内部结构,无法直接观察,所以通过制作运动模型来直观地演示骨、关节和肌肉的互相配合,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骨、关节和肌肉在运动时的协同作用,使学生的感受更加直接,印象更加深刻,理解更加透彻。
主持人:你们认为模型中的哪一部分相当于骨、关节和肌肉?学生1:我认为模型中的筷子(或短木棍)相当于骨,线绳连接的部分相当于关节,橡皮筋相当于肌肉。
主持人:通过观察模型运动,你们还发现了什么?学生2:我发现骨、关节和肌肉是共同运动的。
主持人汇总大家的发言。
4.小结:骨、关节和肌肉组成了人体的运动系统,它们相互配合,使身体进行各种运动。
探索三:保护骨、关节和肌肉的健康1.讲解:青少年时期,快速的生长和发育会促使肌肉、骨骼发生变化。
4.2身体的运动(教案)五年级上册科学 教科版
4.2身体的运动(教案)五年级上册科学教科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身体的运动对身体的好处。
2. 掌握基本的身体运动技巧。
3. 了解正确的身体锻炼方法。
4. 培养学生的运动意识和兴趣,增强体质。
二、教学重点:1. 身体的运动对身体的好处。
2. 学生掌握基本的身体运动技巧。
三、教学难点:1. 正确的身体锻炼方法。
2. 如何培养学生的运动意识和兴趣。
四、教学过程:1. 活动一:引入通过图片、视频展示出身体的运动对身体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身体的运动本身就是一种健康和幸福的体验。
2. 活动二:内容讲解(1) 身体的运动对身体的好处讲解身体的运动对身体的好处,如强壮骨骼、锻炼肌肉、增加心肺功能、增强免疫力等。
(2) 学生掌握基本的身体运动技巧教授基本的身体运动技巧,如慢跑、跳跃、俯卧撑、引体向上、跳绳、游泳等。
通过视频展示和老师示范讲解,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方法。
(3) 正确的身体锻炼方法教授正确的身体锻炼方法,如运动前的热身、运动后的拉伸等。
3. 活动三: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进行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慢跑、跳绳、跳跃等。
4. 活动四:巩固复习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谈论身体的运动对身体的好处以及对自己身体的影响,巩固学生所学的内容。
五、教学手段:1. 图片、视频展示2. 教师示范3. 实践活动4. 小组讨论六、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掌握程度和身体反应。
2. 反馈学生的表现、反应和问题。
3. 对学生进行总结和评价。
教育科学出版社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运动与设计 公开课教案3
五年级科学运动与设计【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摩擦力对我们有时是有用的,有时是有害的;在工作时有时需要增大摩擦力,有时需要减小摩擦力。
过程与方法:应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对摩擦力有益还是有害作出自己的判断和解释;找出自行车上增加或减少摩擦力的设计并作出自己的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从不同方面分析一个问题时必要的;形成用科学知识分析日常事物,勤思考、大胆解释的态度。
【教学重点】找出自行车等交通工具增加或减少摩擦力得设计并作出解释。
【教学难点】对摩擦力的利弊作出判断和解释。
【教学准备】有关图片,自行车实物【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运动与摩擦力,知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总有什么力伴随?(摩擦力)那么大家猜测一下,摩擦力对我们有利还是有害呢?有同学说有利,还有同学说有害,到底答案是什么呢?我们先来看几幅图片。
(课件出示人滑倒的图片和汽车打滑的图片)提问:这两幅图片说明了什么?我们走路、汽车行驶时摩擦力太小了要打滑,这时候摩擦力是有利的。
机器运转,部件相互摩擦而磨损,这里的摩擦力是有害的,小孩蹬滑板车玩,摩擦力对滑板车前进有阻碍作用,这里的摩擦力是有害的,但人能稳稳的站在滑板车上,靠的是鞋子和车板间的摩擦,这里的摩擦力又是有利的。
小结:摩擦力有时候对我们有利,有时候对我们有害二、这样的设计为了什么过渡:为了更好地运动,人们在制造有关物品时,都进行了精心的设计。
当人们需要摩擦力的时候,就想办法去增大摩擦力;当人们不需要摩擦力时就想办法去减小摩擦力。
引出揭题:那么哪些地方的设计是需要增大摩擦力,哪些地方的设计是需要减少摩擦力呢?今天这堂课我们来进行研究。
板书:运动与设计请同学们来看这组图片,他们为什么这样设计?请同学们带着问题一起走进活动一。
(课件)1、仔细观察图中这些的这些设计,想想他们为什么这样设计?2、这些设计是怎样增大或减少摩擦力的?3、先在小组内讨论,再进行集体交流。
小组讨论,交流登山鞋的鞋底为什么设计成有花纹的?鞋底做花纹,增大摩擦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与健康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教育科学出版社《科学》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健康生活单元,本单元是以一系列的活动和丰富的资料,从饮食、饮水、呼吸、运动四个方面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其重要性。
《运动与健康》是本单元的第八课,教学重点是启发学生认识体育锻炼的意义,知道运动与健康的关系。
教材从感知心跳,比较运动前后心跳及呼吸频率会加快这些问题入手,引导学生探讨坚持体育运动对加强身体各器官的功能的作用,从而提高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自觉性。
【学情分析】
学生对认识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实践,参与到科学探究活动中,这是他们学习科学的源动力。
从活动入手,认识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生命世界,使学生感到真实,享受科学。
运动与健康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从原认知来看,运动与肌肉、骨骼的关系很容易理解,而运动与心脏和呼吸之间的内在联系知道的很少。
学生已经知道运动后心跳和呼吸会加快,但怎样将运动与健康联系起来呢?这是教学的难点。
虽然,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科学的探究方法并经历了科学的探究过程,但在教学内容决定了无法通过直观的观察方法来认识现象本质,因此,活动中他们还不能自主发现,必须通过教师的点拨、引领下,借助教具演示和模拟实验,而进行有序的科学探究活动。
【教学目标】
1、运用各种感官来感知心跳,丰富他们对心脏的认识。
2、指导学生通过对运动前后呼吸和脉搏频率的对比,探究加强体育锻炼的意义;
3、指导学生准确地测试、计算、对比运动前后的心跳、呼吸次数,及运动前后每分钟吸入空气、泵送血液的能力,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对比;
4、亲历模拟心脏舒张和收缩的活动过程,利用多媒体演示帮助学生了解人体血液循环的原理,体现多媒体的辅助作用;
5、尝试对运动时心跳、呼吸频率加快的现象做出自己的解释。
【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自制听诊器、自制模拟心脏、血液循环演示教具、实验报告单。
【设计思路】
运动对于健康的意义,学生能够滔滔不绝的说出很多。
“运动增长力
气”“运动增强体质”“运动延长寿命”等等。
可以说,学生的这些见解很大程度来自间接经验,自己很少有这方面的亲身体验,或者说很少有意识地去体验。
本节课就是要学生通过一个个有结构的活动去体验,去感受运动对心脏和其他器官的好处。
本课让学生去体验、去感受的有结构的活动主要有三个:第一是让通过学生通过听、摸、看等感官来感知心脏跳动。
第二是通过亲身的运动测量出运动2分钟后人的呼吸和心跳的次数,与平静时的数据进行对比、计算,使学生知道自己运动后呼吸和心跳会增加很多。
第三是让学生实验——利用自制的模拟心脏工作的教具模拟心脏的跳动和血液的流动。
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心脏收缩的力量和心脏收缩、舒张时血液流动地情况。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伴随音乐走入课堂)
谈话:今天我们的学习内容就与运动有关,所以提前热身一下。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运动与健康》。
(出示课题)
二、新课
(一)运动起来会怎样
谈话:你们认为运动前后,我们的身体有哪些方面发生变化?
1、运动与呼吸
问题1:运动后,我们的呼吸会有什么样的变化?(让学生猜测一下)
活动一:测量运动后的呼吸次数。
(放一段音乐)
问题2:测试运动后的呼吸次数和吸进的空气量,比较平静时和运动后的数据,有什么发现?
讨论:空气是怎样在体内交换的?
2、运动与心跳
问题1:运动会使心跳有什么变化?
运用听、摸、看等感官,多角度感知心跳,认识心脏。
活动一:利用自制的听诊器,学生间相互听心跳。
活动二:看视频,知道心脏是如何跳动工作的。
活动三:利用心脏模拟学具感受心脏的跳动肌肉的弹性和血液的泵出。
(1)汇报实验方法——怎样用学具模拟心脏的跳动和血液的流动。
(2)实验活动。
(3)交流。
活动四:演示并学习摸脉搏测心跳的方法。
活动五:测试平静时和运动时的心跳数和泵送的血液量,记录下来。
(再放一段音乐)
教具演示:观看心脏有规律的收缩和舒张,讲解全身的血液循环流动。
展示两位同学的记录(一个经常参加运动,一个不经常参加运动),让学生分析数据,有什么发现?
(二)运动与健康
1、提问:在运动后,谁的心跳能很快地恢复平静时的状态?为什么?
2、采访两位学生平时的运动情况,进一步利用数据说明心跳与健康的关系。
3、提问:运动与健康有什么关系?哪位同学能用今天学到的知识讲一讲?
4、小结:适量的体育运动,能使我们的心脏很快地适应剧烈的运动,心脏不容易疲劳,能很快地恢复到正常状态。
但这种变化不能马上显现出来,需要我们长期地进行运动。
三、结束:
同学们,让我们热爱运动吧,它能给我们带来健康。
最后,让我们再一次在音乐中运动起来,结束今天的学习。
(音乐响起,大家一起走出教室)
【板书设计】
运动与健康
运动
【教学反思及效果】
一、就本课就教学形式而言,是学生所乐于接受并能够积极参与的。
通过不同阶段的听音乐运动,总能引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安排学生和老师一起运动,且有欢快的音乐伴奏,既让学生放松了身心,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也满足了教学内容的需要,效果好。
二、在教学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学习需要,也恰当的运用了多种手段,尽可能多的让学生通过一些客观的现象来体会事物的本质。
例如,在认知心脏的环节中,就充分利用了听心跳声音、看心脏跳动影象,手握模拟心脏学具体会心肌弹性等活动。
就是在不断的给学生递进性的刺激来丰富学生的认识。
课堂效果还是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三、学生的自主探究贯穿本节课,实现了在教师的引领和参与当中,学生自行探究学习,获得科学结论的学习方式。
四、合理交叉使用多种教学手段,有利于突破教学难点。
这里既有课件的动态演示,又有自制教具适时使用,以及教师演示教具的恰当运用,为学生理解心脏的工作中的状态,以及理解血液的循环与心跳之间的关系,都为学生正确并顺利的获得科学结论创设了物质条件。
五、教师对教材的恰当处理,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概念,获得良好的科学体验。
例如:在教学中对心脏的感性认识是教材中没有的,而通过教师的这样的教学设计,为学生理解心跳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做了很好的铺垫。
六、本课的创新设计是教师自制教具的使用,为解暗箱教学提供了一个可操作模式。
学生在此类的教学中并不感到困难,相反学生获得的知识和体验是丰富的。
【教学风格】
多年来,始终本着“孩子的问题只能自己解决,我们只是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这一理念,开展科学教学工作。
一路走来,逐步形成了“活动结合自主探究”的教学模式,即:设计有结构的活动来帮助学生获得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形成科学概念。
这种模式的前提条件是要充分的尊重学生,了解学生的需要,掌握学生的原认知基础,恰当的引发认知冲突,在教师恰到好处的点拨下自主探究获得探究方法和对科学世界的认识。
课堂气氛活跃,教师语言幽默,每次课都让学生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
具有敏锐的捕捉能力,总能对即时发生的教学问题进行恰到好处的处理,从而起到景上添花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