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天下观_视野中的中国战略文化传统
中国的战略文化传统
• 在中华文明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文化主 义的天下观一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按照古代中国人的眼界,“中国”与周 边部族是共处于“天下”的关系。“孔 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 于中国则中国之。”
• 在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正是这样一种 以文化互动给模式的世界主义,最大限度地促 进了民族融合。就“中国”与周边民族的关系 来说,由于前者的文明发展程度远高于后者, 因此对后者产生了无处不在的强大吸引力。哪 怕是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是否接受中原文化, 也成为他们能否在中原站住脚的关键。
• 中国文化中,“师出”必须“有名”,“有名” 以“礼”为判断的标准。战争是不得已的手段, 中国历史上存在着一组对应的大战略偏好排序: 决策者倾向于首先通过仁政与外交、贿赂、结 盟、和亲、贸易、朝贡关系、羁縻等和解性战 略来消除安全威胁,其次才诉诸于防御及等而 下之的进攻战略。
三、战略文化对中国外交 政策的影响
第八章
中国的战略文化传统
什么是战略文化?
• 战略文化,指的是一个民族或政治共同体的世 界观、战争与和平观中带有的长期性和根本性 理念。广义的文化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自然环 境、社会形态、经济水平等作用下长期形成的 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的总和。思想文化以人对 自然、人对人的态度,人的生存方式及其生命 意义为主要内容。它的发展虽然总体上与历史 的发展是并行的,但是,思想文化有时是可逆 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畸变或倒退。战略 服从和服务于当时的国家政治,但战略又深刻 地反映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文化和哲学传统。
• 对比上述中西两种不同的世界主义,其 演进模式有很大差异:中国文明是先有 一个边缘不定的“天下”,再以华夏文 明的教化力量吸引周边的文化不断内聚, 而西方文明则是由中心点即西欧向外扩 张。中国文明的内聚主要靠非宗教的精 神力量,而西方文明的扩张既要靠宗教 力量,又要靠物质力量。
_天下观_视野中的中国战略文化传统_杜永吉
【历史学】“天下观”视野中的中国战略文化传统杜永吉(南京政治学院科研部,江苏南京210003) 摘 要:在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一种融世界观、政治观和文化观于一体的“天下观”,它崇尚礼、德、仁等文化价值观念,希望构建一个“协和万邦”的天下秩序。
在“天下观”的指导下,中国注重运用政治、文化手段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对军事与经济目标则较少重视,从而形成了以求和平、重防御、谋统一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战略文化传统。
关键词:天下观;协和万邦;对外战略;战略文化传统 中图分类号:K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444(2006)01-0096-05收稿日期:2005-10-18作者简介:杜永吉(1974-),男,江苏邳州人,讲师,军事学博士,主要从事文化研究。
在近代中西方文明相互撞击之前,中华文明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独立而又成熟的文化体系,成为东亚文明的核心区。
“这一文明的政治结构即东亚体系:核心地区与半边缘地区通过文化和经济交往形成一个同心圆状的东亚社会。
随着文化的扩散,周边国家开始学习汉人的礼仪、儒家的文化,在政治军事制度上更是竭力效法。
”[1]28中华文化不但对周边国家和少数民族的政治制度、社会生活和文化心理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东亚体系的形成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其中,融世界观、政治观和文化观于一体的“天下观”,不仅影响着中国人对世界秩序的根本看法,也决定了他们对东亚秩序的价值追求。
在“天下观”的指导下,中国一直试图与周边国家共同构建一个和谐共处的天下秩序。
在此过程中,孕育了中国求和平、谋统一、重防御的战略文化传统,至今还潜移默化地规范着中国的对外战略行为。
一、中华“天下观”的形成及其秩序追求 “天下观”既是中国古代的地理观、世界观,也是中国古代的文化观、价值观。
从中华“天下观”的形成及其内容来看,崇尚礼、德、仁等价值观念是其文化核心。
它体现了在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熏陶下的中国先人对自己文化所产生的高度自信。
总体国家安全观与传统“天下观”
总体国家安全观与传统“天下观”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中国国家安全战略的核心理念,其核心是以人民为中心,在现代化、全球化背景下全面推进安全建设。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代表了中国国家安全理念的重大
转变和升级,将国家安全置于更加综合、系统、稳定、可持续和战略的层面。
在这个新的
国际形势下,传统的“天下观”需要得到更加开放、创新和协调的转化,以满足中国现代
化和全球化的需求。
总体国家安全观将国家安全权利置于人民手中的理念放在关键位置,将国内安全和国
际安全无缝衔接起来,开启了“全要素、全过程”的国家安全体系建设之路,提出了“安
全节点”“安全防控”“安全评估”“安全审计”等一系列关键词汇。
这些词汇涉及的不
仅是国防和外交领域,还涉及到经济、科技、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安全问题,使中国的国
家安全理念实现了更加综合、全面的体现。
相对于总体国家安全观而言,传统的“天下观”显得有些过于相对简单。
在以往的理
论体系中,“天下观”意味着国家与国家之间零和博弈、权力竞争和军事对抗,甚至包括
国家领土的扩张。
由于“天下观”过于狭隘,容易引发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而随着社
会发展和全球化程度的提高,这种竞争性的国家安全理念显得已经过时。
总体国家安全观和传统“天下观”相比,更加注重平等、合作、共赢的理念。
在当前
全球化的进程中,各国都需要密切合作以应对共同挑战,同样也面临着共同的安全风险。
在这种情况下,实现国家安全需要的是全方位的合作和协调,将安全置于公共福祉和全球
秩序的视野之中,实现国际关系的和平共处和共同发展。
传承中华文化“天下观”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传承 中华 文化 “天 下观 "
一 陈 家 兴
公 ”的 认 知 ,成 为 中华 文 化 天 下 观 敌人 的概 念 ”“任何 具 有 外部性 的
一 大 基 石 。
存在 都是 需要 化 解的 I可题而不 是
在一 国 之 内孕 育 出以整 个 世
以 “天 下为公 ”构建理想世 界 , 御 艮的对象 ”。这样的天下观 ,显然
下 只求 ·种 人与 人相 处之 道 来
融通 解决 人类 一 问题 ,而期
求 达 于 天 下 ·家 、中 罔 一 人 、人 同
太 平 的 人 理 想 。 ”
循 替 人这 个 根 本 ,巾 华 文 化 赋
予了 [1{J罔 人特 别 是“= 极 为丰 富
的文 化精神 、文化使命 、义化责任 。
心 界前 途 ,这 便成 为 天 下之 士 。
下为对象来构建学说 ,为实现 天下
念 、天 下 格 局 、天 下气 度 ,创 造 开 放
如何看 待天 下?古人有一套 自 “太平 ”“大 同”提供文化理论 支持 。
包 容 、胸怀 天下 的 中华文 化 ,致 力 己 的 方 法 论 ,如 老 子 称 “以 身观 身 ,
于 “观 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融凝我 以家 观家 ,以 乡观 乡,以邦观邦 ,以
孔 子 同 :“推 十 一为七 ”。钱 穆 则
说 :“你 只t 家 做 孝子 , 社 会 做
一 一 个 奉 公守 法 的 公 民 。能 担 仟 一件
事 ,便是 、若能摊 十合一 ,人 能
先 下 之 忧 『f1 尤 ,后 天 ] 之 乐 而
总体国家安全观与传统“天下观”
总体国家安全观与传统“天下观”国家安全是一个国家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维护国家利益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关键。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际形势的变化,国家安全观也在不断演变和完善。
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天下”、“万国”等观念,这些观念对于国家安全观的形成和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总体国家安全观与传统“天下观”的关系,并就此展开深入分析和阐述。
一、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形成和发展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指在全球化、多极化、信息化背景下,对国家安全理念和战略进行统一谋划的一种综合性理念。
总体国家安全观在中国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经历了从以军事安全为核心到以综合安全为核心的转变。
1999年,第四届中共中央九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新时期国家安全观,这是中国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开端。
在2001年,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综合国家安全观”,并确立了以经济安全为核心的综合国家安全观。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明确指出“政治安全、国家尊严、人民利益至上,坚决维护国家政治安全、政治稳定和政权安全”。
综合国家安全观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和发展为国家安全观的完善和深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安全的综合性、整体性和系统性,将传统的以军事安全为核心的国家安全观转变为以综合国家安全为核心的国家安全观,从而更好地适应了国际形势的发展和中国自身的发展需求。
总体国家安全观旨在确保国家政治安全、国家领土安全、国家社会安全、国家经济安全、国家信息安全、国家生态安全、国家军事安全、国家文化安全和国家对外安全等多个方面的安全,为国家安全提供了更加科学完善的理论依据。
二、传统“天下观”的内涵和价值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天下”、“万国”等观念,这些观念对于中国古代国家安全观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古代,天下是一个重要的政治概念,代表了中央政权的统治范围。
在《尚书》中有“天下”之名,意指天下万国,象征了中国古代帝王的统一统治。
整体史历史研究的“三位一体”
整体史历史研究的“三位一体”在当今的历史研究中,一种被广泛接受的方法论是“三位一体”框架。
这个框架在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社会学、心理学和历史学等。
在历史研究中,这个框架对于理解整体史的发展和演变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历史研究中的“三位一体”框架,希望为相关领域的学者提供一些启示和思考。
历史研究中的“三位一体”框架,通常指的是在研究历史的过程中,将事物、时间和空间三个维度有机地结合起来。
具体而言,这个框架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在研究历史时,需要将事物和事件置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背景下来考虑。
例如,在探究某一段时期的社会变革时,我们需要这一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以此来更好地理解这个时期的各种现象和问题。
同时,我们还需要空间因素,如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和发展不平衡等。
只有将事物和事件放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背景下来考察,我们才可能获得更加客观、全面的认识。
历史研究还需要不同事物和事件之间的和影响。
在这个“三位一体”框架中,事物之间的和影响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例如,在研究某一段时期的经济变革时,我们需要生产力、生产关系、市场需求等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
只有通过分析不同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我们才可能更加深入地理解经济变革的本质和规律。
历史研究需要以整体的视角来审视历史的发展过程。
在“三位一体”框架中,整体史的发展是其中的一个核心方面。
我们需要从宏观的视角出发,全面地审视历史的发展过程,以便更好地把握历史的总体趋势和规律。
同时,我们还需要历史不同领域之间的和互动,以此来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的复杂性和多维性。
历史研究“三位一体”框架的发展与未来趋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展望:未来历史研究将更加注重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
在当今的学术研究中,跨学科的研究已经成为一种趋势。
在未来,历史学家们将更加注重与其他学科的学者进行合作与交流,例如考古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等等。
通过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历史学家们将能够更好地利用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成果,以此来推动历史研究的深入发展。
中国家国天下的文化观
中国家国天下的文化观
中国传统的"家国天下"文化观,深深植根于儒家伦理思想之中,主张以家庭为基点,由家而国,由国而天下,形成一种层次递进、内在关联的社会责任观。
它倡导孝悌忠信的家庭美德,进而延伸至忠诚国家、心系苍生的高尚情操,强调个体应承担起对家庭的责任,同时胸怀天下,关注社会福祉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社会责任感。
这种观念鼓励人们追求个人道德修养与社会责任的和谐统一,在实现小家和睦的同时,致力于国家富强和社会进步,乃至世界和平与发展。
从战略高度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从战略高度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原标题:高站位宽视野大格局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
这就要求我们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要有高站位、宽视野、大格局;在谋一域中谋全局,于谋一时中谋万世。
既要有大局观念,又要有问题意识;既要有全面布局,又要有重点突破。
总体来看,我们可以从如下三个维度来把握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战略意义。
第一,传承中华文脉,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传承中华文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保持中华民族独特精神标识的根基,也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根本。
中华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它积淀和表征着中华民族的全部精神创造和主要价值取向,蕴含着生生不息的发展基因。
所谓“文脉”,一是强调文化具有历史属性,二是强调文化具有基因属性。
没有作为历史和基因的传统文化,中华民族就不再是中华民族。
为什么我们现在提文化安全问题?就是因为虚无或扭曲一个民族的文化,就是在虚无或扭曲一个民族的历史和基因,从而使这个民族的存在失去其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优秀文化、先进文化还为我们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提供精神助力和价值支撑,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稳固而深厚的伦理框架与道德基础。
如果我们的文化安全遭遇威胁,随之而来的,民族独特精神标识就会遭遇认同危机,甚至面临被他国精神标识所同化的风险。
文化安全的核心是价值观安全,而中华民族独特精神标识的主心骨也在于价值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承载的道德理念和伦理规范,体现着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行为方式,润物无声地滋育、涵养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文脉的主流和主干,也是维护我们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着力点所在。
第二,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功。
中国古代的军事文化与战略思想
中国古代的军事文化与战略思想中国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有悠久的军事文化与战略思想。
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古代、封建时代和近代。
古代古代军事思想主要表现在三方面:政治措施、军事技术和战争哲学。
政治措施包括建立军事制度、加强边防、提高文化水平等。
军事技术主要包括兵器制造、兵法等。
战争哲学主要包括“以战养战”、“困敌于无形”等。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因此战争哲学逐渐形成。
《孙子兵法》成为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兵书之一,它强调的是“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孙子认为,战争是必然的,战争的胜负取决于智谋、策略和兵法。
在战争中,最重要的是法制和组织管理,只有以法制和组织管理为基础,才能确保军队的战斗力。
古代军事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强调军人的道德品质。
孔子曾经说过,“治军,以卫上为重。
”他认为,士兵应该具备高尚的品德和为国家的利益奋斗的精神。
在古代,军人的道德要求与战争的胜负密切相关,因为战争胜负取决于军人的道德、品质和精神。
封建时代封建时代,中国的军事思想有了新的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在这个时期,战争已经成为统一国家的手段。
不同于古代的“攻其无备,出其不意”,封建时代更加注重组织管理和技术高超的武器装备。
此外,封建时代还出现了以“骑射”、“武艺”为基础的武人文化。
在这个时期,中国的兵书和兵法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六韬》、《三略》等兵书的创作,反映了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并对中国今后的军事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些兵书吸取了古代的兵法精华,注重实战和技术训练,强调“技不如人、用不如利”。
近代到了近代,随着工业文明和科技的发展,中国的军事思想又进入了新的阶段。
在1900年左右,中国经历了甲午战争和义和团运动,这些事件深刻地震动了中国的军事思想。
这些经历使得中国认识到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同时也意识到了军队装备和军事科技的重要性。
近代中国的军事文化和战略思想以“近代化”为主题。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军事与战略思想
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军事与战略思想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积淀纷繁。
在这些丰富的文化中,军事与战略思想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从古代到现代,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军事与战略思想发展演进,不仅体现出中国人对于自卫和国家安全的关注,更蕴含了深邃的智慧和丰富的思想。
1. 军事思想的起源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军事思想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
《孙子兵法》是最早的军事典籍之一,它记载了中国古代将帅们的智慧和谋略。
《孙子兵法》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军事原则,如“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以迂为直,以患为利”等,这些原则至今仍被广泛运用于军事领域。
2. 兵器与战术的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军事思想不仅包括了战略策略,也涉及到了兵器与战术的发展。
古代中国的兵器制造水平在当时世界处于领先地位。
例如,火药的发明和运用使得中国的战争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
古代的战术也经历了多次演变,如分兵迂回、诱敌深入等,这些战术在中国古代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 军事伦理与人文关怀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军事思想不仅注重于战争本身,还凸显了军人的伦理和人文关怀。
古代中国历代文人墨客对军事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通过文学艺术作品表达对军人的赞美和敬意。
同时,军事伦理在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地位,强调军人要有忠诚、正直和勇敢的品质,这些品质成为了中国军人的基本要求和标准。
4. 和平思想的体现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军事与战略思想并非一味强调战争和冲突,也有着强烈的和平主张。
中国古代的思想家们强调和平与稳定的重要性,认为“以战养和”、“和为贵”。
他们主张通过外交手段解决问题,而非通过战争,这种和平思想在中华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总而言之,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军事与战略思想是中国历史与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它们体现了中国人民对于国家安全的关注和对和平稳定的追求。
这些思想不仅影响了古代中国的军事战争,也对今天的军事战略产生了重要影响。
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军事与战略思想,将其融入到现代军事建设和国家安全战略中,为实现国家强盛和世界和平做出更大贡献。
总体国家安全观与传统“天下观”
总体国家安全观与传统“天下观”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指国家在维护国内安全、保障国家利益、发展外交关系和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等方面所形成的一种理论框架和政策思路。
而传统的“天下观”则是指国家维护自身利益的一种理念和方式。
本文将分别从总体国家安全观和传统“天下观”的内涵、价值观和实践方面进行比较,以探究两者的异同点,并进一步探讨总体国家安全观对于当代国际关系的重要意义。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涵着重于整体性、综合性、战略性和未来性。
在中国,总体国家安全观一词最早出现于2003年由胡锦涛主席提出的《学习文选》一文中。
此后,中国国家安全理论开始着重把国家安全问题纳入到一个总体性的框架中,强调国家的发展、安全、和平、和谐、合作等多个方面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
总体国家安全观主张将国家安全观念向战略、发展、政治等多个方面拓展,将安全观念理念内涵、政策手段和国际合作等多个方面加以结合,形成了一个具有较强整体性和综合性的国家安全理论。
而传统的“天下观”则是指国家以天下为己任,以天下为重,将对外事务视为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注重维护国家利益和地区稳定。
这种观念起源于古代帝王思想,强调国家的战略地位和影响力,体现了国家对外政策的一种理念和方式。
在总体国家安全观中,强调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多元以及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一系列新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已经成为了当代国际关系所遵循的基本原则。
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倡国家要顺应时代潮流,倡导多边主义,加强与各国的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实现国家稳定、繁荣和全球和平,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有效的方向发展。
而传统的“天下观”则更注重国家的地缘政治地位和势力范围扩展。
这种价值观侧重于维护国家的地缘政治利益,强调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追求国家的战略地位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根据当代国际形势和国家安全需求而提出的一种战略思想,其实践主要表现在国家安全战略、国际关系和国际合作等多个方面。
总体国家安全观与传统“天下观”
总体国家安全观与传统“天下观”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一种对国家安全问题的综合性、系统性和长远性观念,是以“知安全、谋安全、抓安全、保安全”的新理念。
从以往的“传统天下观”转变过来,总体国家安全观有其新的内涵和外延,对于国家安全有着更为科学、全面、现代化的认识和应对方式。
本文将就总体国家安全观与传统“天下观”进行辩析,分析其差异和联系,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
总体国家安全观与传统“天下观”在内涵上有明显的差异。
传统“天下观”是以国家为中心,以统治和君权为最高的价值取向,将安全视为自身国家的利益,偏重于保卫国家领土和维护国家统一。
而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以人民为中心,以全面发展和维护民生福祉为最高的价值取向,将安全视为国家的整体利益,包括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民族团结、文化繁荣、生态平衡等多个方面,是一种综合性的、涵盖面广的安全观念。
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的是人民的安全,是以人的生存和发展为中心,是一种更为全面、立体的安全观念。
总体国家安全观与传统“天下观”在外延上也有着明显的不同。
传统“天下观”是以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和军事安全为主要目标,偏重于国家的外部安全环境和国家间的战略竞争,其主要表现是国家要时刻保持警惕,时刻准备着进行对外战争和军事斗争,极易造成战争与冲突的不稳定因素。
而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以维护国家整体利益和全面安全为首要任务,对国家安全的范畴做出了更新的理解和界定,不再仅限于军事领域,而是将政治、军事、经济、社会、文化、科技、生态等多个方面都纳入到了国家安全的范畴内。
总体国家安全观重视维护国家的和平稳定和发展利益,主张通过对外合作和共赢,为国家的和平发展和共同繁荣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总体国家安全观淡化对外战争的阴影,强调通过协商、对话和和平手段解决国际矛盾和争端,是一种更为现代、理性的安全观念。
总体国家安全观与传统“天下观”之间既有明显的差异,又有一定的联系。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形成和演变是在传统“天下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不是与传统观念完全对立的,而是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延续和发展的。
总体国家安全观与传统“天下观”
总体国家安全观与传统“天下观”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新时期国家安全理念的总称,它提出了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发展、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国家政治制度、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经济安全、维护民族安全、维护人民安全的总和。
在这一理念下,国家安全不再仅仅是军事安全或者政治安全,而是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科技等各个领域的安全,是一种整体性、全面性的安全。
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积极主动的安全观念,提倡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共同安全、合作共赢的理念,突出了协调一切力量、协同一切资源、集成一切手段的原则。
相较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新理念,中国传统的“天下观”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国家观念,主张天下为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它强调民族团结、和谐共处、天下大同的思想。
在“天下观”中,强调国家的统一和和谐,主张君主臣民之间的和睦相处,反对内乱、外患和侵略。
这种理念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思想中,成为了中国传统的国家观念。
总体国家安全观和传统的“天下观”有着一定的联系。
它们都是关于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的理念。
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整体、综合、协调的思维方式,强调了国家各个领域的安全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
而“天下观”强调了天下共同的责任和使命,主张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它们都是在不同的历史和社会条件下,探讨国家安全和国家责任的理念。
总体国家安全观和传统的“天下观”都强调合作共赢的理念。
在总体国家安全观中,强调了共同安全,并提出了合作共赢的理念。
而“天下观”中也主张了天下为公的理念,强调了天下各国应该相互合作、和睦相处,实现共同发展。
他们都主张和平共处、合作共赢,为国家的安全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念支持。
总体国家安全观和传统的“天下观”在对待国家利益和国际关系上也存在差异。
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积极主动的安全观念,主张国家要维护自身的根本利益,坚持自主和平发展的理念。
而“天下观”更多地是在国际关系方面强调了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和谐共处,主张共同发展和合作。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总体国家安全观和传统的“天下观”在一些理念上是有相似之处的,它们都是在不同历史和社会条件下对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提出的理念。
华夷天下观古代东亚各国共有的国际理念
华夷天下观古代东亚各国共有的国际理念汇报人:日期:CATALOGUE 目录•华夷天下观概述•华夷天下观的核心价值观•华夷天下观在东亚各国的实践•华夷天下观在现代国际关系的意义•结论与展望华夷天下观概述定义和历史背景华夷天下观是古代东亚各国共有的国际理念,体现了古代东亚各国对于世界秩序和文明交流的认识和态度。
历史背景华夷天下观起源于古代中国的天下观念,随着历史演进和文化交流,逐渐发展成为东亚地区共同的国际理念。
这一理念在历史上对于东亚各国的外交关系、文化交流以及世界观产生了深远影响。
华夷天下观影响了东亚各国的政治制度和外交政策,强调君主应以仁爱之心治理国家,尊重各国主权,维护地区和平。
政治影响华夷天下观促进了东亚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推动了佛教、儒学等思想的传播,共同塑造了东亚文化圈。
文化影响在华夷天下观的指导下,东亚各国积极开展海上丝绸之路等贸易活动,促进了地区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经济影响华夷天下观在东亚的影响与西方国际理念的对比与西方的霸权主义和零和博弈思维不同,华夷天下观强调和平共处、互利共赢,体现了更为包容和开放的世界观。
与现代国际关系的对比华夷天下观与现代国际关系中的相互依存理论、文明对话等理念具有相似之处,但在对待文化差异和文明交流方面,华夷天下观具有更为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
总结华夷天下观作为古代东亚各国共有的国际理念,对于研究东亚历史、文化、政治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在当今世界,我们仍然可以从华夷天下观中汲取智慧,推动建设一个更加和平、包容、繁荣的世界。
与其他国际理念的对比华夷天下观的核心价值观历史认同尊重华夏文化和传统,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对东亚各国共享历史和文明的一种认同。
文化传承华夏文化作为古代东亚文化的源头和核心,其传承和发扬被视为各国共同的责任和使命。
价值体系华夏的儒家思想、道德观念等,被普遍接受为区域内的共同价值体系,成为各国人民共同的行为准则。
尊重华夏文化与传统在外交活动中,各国都重视礼仪,认为这是一种文明的象征,也是彼此尊重的体现。
中国“天下观”政治秩序思想的源起及演变
中国“天下观”政治秩序思想的源起及演变“天下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关于天地万物、社会生活的宇宙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也包括一种秩序思想,即如何维护社会秩序和政治秩序。
在中国历史上,天下观始终是影响政治、文化、思想领域的一个重要因素,成为中国社会政治秩序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天下观最早可以追溯至商周时期的《尚书·大禹谟》中,其中提到“天下共治,各燃其灯,相辉相荣,如日月之光。
”这种思想认为在天下共治的情况下,每个人都可以发扬光大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生存价值。
在此基础上,孔子发展了一套包含天下观的人文主义思想体系,他认为社会的最终目的在于“乐”(即和谐),人民的权利和义务都要建立在这个目的之上。
孔子提出的“仁德”、“礼制”、“君子之道”等思想,都是从天下观的角度出发来阐述人类生存和政治秩序的。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天下观的意味上升为官方政治思想。
唐朝时期,玄宗将道家哲学中的“天人合一”观念引入政治领域,认为君王的政治权威是上天所赋予的,政治制度也应该以维护天下秩序为宗旨。
宋代的王安石和朱熹都是天下观的热心推崇者,他们认为社会的宏观稳定是自然规律的一种表现,人们的行为应该符合天下大势,追求集体的利益,而不是个人的私利。
随着现代思想的涌现,天下观的意义也发生了变化。
它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政治秩序维护,而是更多的成为一种文化传统和精神价值的体现。
同时,由于中国经历了自己的独特历史和文化传统,天下观也发展出了与西方现代政治思想不同的特色。
例如,在中国,对个人自由和民主的追求并不是绝对优先考虑的问题,而是应该建立在社会和谐和共同利益之上。
天下观还赋予了中国政府更多的责任,在维护社会公平、保障人民福祉等方面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总体而言,天下观在中国政治文化中有着深远的影响,构成了中国社会政治秩序思想的重要部分。
它是一个整体观念,包含着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是一个可以适应不同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的体系。
中国传统“天下”观与现代国家建构
传统“天下”观注重文化的创新和发展。现代国家需要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结合时代需求推动文化的创新 发展,以增强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通过加强文化交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等方式,促进文化的创新与繁荣。
05
现代国家建构对中国传统“天 下”观的借鉴与融合
借鉴“天下”观的包容性与开放性
包容多元文化
强调人民至上
传统“天下”观认为民为贵,现代国家治理理念也应以人民为中心,关注民生福祉,实 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法治精神
传统“天下”观注重德治,而现代国家治理则强调法治。在借鉴“天下”观时,应注重 法治精神的培养,确保国家治理的公正、公平和稳定。
推动“天下”观与现代国家建构的良性互动
传承与创新
在借鉴“天下”观的同时,也要对其进行创 新和发展,使其与现代国家建构相适应。
等级秩序
在“天下”观中,存在着严格的等级秩序,不同 等级之间有着明确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3
和合思想
中国传统“天下”观注重和合思想,强调不同民 族、不同文化之间的和谐共处,追求共同繁荣和 发展。
“天下”观的历史影响
01
02
03
政治影响
中国传统“天下”观对古 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产生了 重要影响,如“大一统” 思想等。
现代国家建构注重经济发展,通过市 场机制和政策引导来促进经济增长,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民主法治
现代国家建构强调民主和法治,即通 过民主选举和法治手段来保障人民的 权利和自由,实现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
现代国家建构的实践探索
民族国家的建立
中国在近代以来经历了多次战争和政治变革,逐渐建立了现代民 族国家,实现了国家的统一和独立。
中国传统“天下”观与现代 国家建构
总体国家安全观与传统“天下观”
总体国家安全观与传统“天下观”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中国新时代的战略理念,它包含了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方面的全面安全。
传统“天下观”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种哲学思想,认为天下万物相互联系,天下一家,一切应归于天下,强调在天下大义之下个体的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利益。
总体国家安全观与传统“天下观”有着一定的联系和区别。
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全面安全,也强调国家的主体地位。
这种安全观念注重维护国家的整体利益和维护国家发展的总体安全。
传统“天下观”强调全球和平、所有国家和人民应该相互和谐共处,追求天下大同。
在这个观念中,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是一致的。
总体国家安全观与传统“天下观”都有强调和平、合作、共赢的理念,但是前者更强调主权、安全,后者更强调全球和平、和谐。
总之,总体国家安全观与传统“天下观”各自的内涵和相互联系有助于构建世界和平与繁荣的发展模式。
通过继承传统天下观中关注和谐共处、共赢合作的精神,同时发展现代化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念,可以不断推进国家现代化,同时也有利于推动全球文化多样性的发展,促进人类文明进步。
总体国家安全观与传统“天下观”
总体国家安全观与传统“天下观”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一个国家用来维护国家安全的一种理念,它是一个集系统性、科学性、战略性于一体的国家安全战略思想。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和实践是中国在新的历史时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理论和实践探索。
它是我国对传统“天下观”进行了重新审视和调整,以适应现代国际关系环境变化的需要。
传统“天下观”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国际政治思想,它认为天下为一家,主张以天下为公,不分国际和国内,力求实现世界的和平、稳定和繁荣。
传统“天下观”重视国家之间的互惠互利,倡导以和平共处、协商解决争端,推崇以礼义廉耻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它强调的是互尊互信和合作发展。
然而,在当前国际关系中,传统“天下观”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实的发展需要。
全球化、经济一体化和国际社会多元化等趋势,使得当前国际关系呈现出越来越复杂的局面,国家间的安全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密切。
因此,为了更好地应对当前国际安全形势和我国经济、政治、军事等领域的实际需求,我国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一个系统性的观念,它重视国家安全的全面性、整体性、协同性和可持续性。
总体国家安全观从国家安全的角度出发,强调国家安全与发展的相互关系,重视国家安全和发展的协调发展。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立足于国家安全领域,以维护国家安全为主要目标,同时关注国家发展、国民福祉等多维层面的问题,强调安全和发展的平衡。
总体国家安全观注重国内和国际两方面的安全,既强调国内政治、经济生态等方面的安全,也注重营造稳定的国际安全环境,推动国际安全的合作。
总体国家安全观还强调国家安全的可持续性,即安全的持续性,国家安全战略与国家长期发展战略的结合。
总体国家安全观也关注现代化的要求,以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等现代技术手段,实现安全防范的智能化和高效化。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对传统“天下观”的发展和升华。
它强调国家安全与国家发展、国际安全和国内安全之间的紧密联系,是一个以维护国家安全和推动国家发展为核心的理念。
总体国家安全观与传统“天下观”
总体国家安全观与传统“天下观”总体国家安全观与传统“天下观”是两种不同的理念和观点,但也有一些相似之处。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中国的一种新的国家安全思想,强调国家利益、国家安全和世界安全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提倡共同安全、合作安全和可持续安全。
传统“天下观”则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对世界的理解和对治理的观点,强调和平、和睦、共荣的国际秩序。
虽然两者有一些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些不同之处。
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国家安全和世界安全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
在当前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国家已经紧密联系在一起,各个国家的安全相互依存,无法独善其身。
国家的安全不仅仅是保卫国内的政治、经济、军事安全,还包括食品安全、能源安全、环境安全等方面的问题。
世界各国之间也存在相互影响和互动,一个国家的行为往往会对其他国家产生影响。
强调国际合作和共同安全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核心理念。
传统的“天下观”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治国理念,强调和平、和睦、共荣的国际秩序。
这种观点认为,世界是一个整体,一国的命运和世界的命运是紧密相连的。
为了达到和平与繁荣,各国应该尊重彼此的独立与主权,以和平、协调、互利的方式进行交往和合作。
这种观点通过和平外交、亲善政策和文化交流来推动国家之间的和睦与繁荣。
相比较而言,总体国家安全观更加注重国家自身的利益和安全,注重自身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总体国家安全观认为,国家应该始终保持自身的安全和稳定,确保国家利益不受到威胁。
为此,国家需要在外交、经济、军事等领域积极采取措施,维护自身的核心利益和战略安全。
与此相比,传统的“天下观”更加强调和平与和谐,强调各国之间的互利合作和共同发展。
总体国家安全观与传统“天下观”
总体国家安全观与传统“天下观”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国家安全观念逐渐从传统的“天下观”转变为总体国家安全观。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指国家面对各种内外安全威胁,通过多种手段和途径,综合保障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和生态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安全。
传统“天下观”则是一种以国家实力为中心的地缘政治观念,注重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和势力范围的划分。
本文将从总体国家安全观和传统“天下观”的理论内涵、历史渊源、发展特点和现实意义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揭示两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一、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论内涵及历史渊源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在国际社会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它主张国家安全是一个综合性、复杂性的概念,不仅仅包括传统的军事安全和政治安全,还包括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等多个领域的安全。
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的是通过综合治理、协同作战等手段和途径,保障国家在多个方面的安全。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论渊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的国际局势变化和战争的教训。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人们开始反思战争的根源和诱因,认识到单纯靠武力保障国家的安全是不够的。
冷战时期,国际上出现了核武器和战略导弹等新的军事技术,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和联系也日益密切。
这些因素都促使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形成和发展。
传统“天下观”是指在中国古代政治文化中的一种地缘政治观念,主张一个强大的中央政权应该统一“天下”,确立统一的政治秩序和价值观念。
在中国古代,统一天下成为了一种政治理想和实践目标,历代王朝都倡导和实践着这一地缘政治理念。
传统“天下观”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
墨子提出的“兼爱”、“非攻”思想和孟子的“天下大同”理念,都反映了古代中国的地缘政治思想。
随着秦朝的统一和汉朝的兴盛,中国的地缘政治观念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实践。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在多极化、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强调综合治理和协同作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学】“天下观”视野中的中国战略文化传统杜永吉(南京政治学院科研部,江苏南京210003) 摘 要:在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一种融世界观、政治观和文化观于一体的“天下观”,它崇尚礼、德、仁等文化价值观念,希望构建一个“协和万邦”的天下秩序。
在“天下观”的指导下,中国注重运用政治、文化手段处理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对军事与经济目标则较少重视,从而形成了以求和平、重防御、谋统一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战略文化传统。
关键词:天下观;协和万邦;对外战略;战略文化传统 中图分类号:K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8444(2006)0120096205收稿日期:2005210218作者简介:杜永吉(19742),男,江苏邳州人,讲师,军事学博士,主要从事文化研究。
在近代中西方文明相互撞击之前,中华文明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独立而又成熟的文化体系,成为东亚文明的核心区。
“这一文明的政治结构即东亚体系:核心地区与半边缘地区通过文化和经济交往形成一个同心圆状的东亚社会。
随着文化的扩散,周边国家开始学习汉人的礼仪、儒家的文化,在政治军事制度上更是竭力效法。
”[1]28中华文化不但对周边国家和少数民族的政治制度、社会生活和文化心理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东亚体系的形成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其中,融世界观、政治观和文化观于一体的“天下观”,不仅影响着中国人对世界秩序的根本看法,也决定了他们对东亚秩序的价值追求。
在“天下观”的指导下,中国一直试图与周边国家共同构建一个和谐共处的天下秩序。
在此过程中,孕育了中国求和平、谋统一、重防御的战略文化传统,至今还潜移默化地规范着中国的对外战略行为。
一、中华“天下观”的形成及其秩序追求 “天下观”既是中国古代的地理观、世界观,也是中国古代的文化观、价值观。
从中华“天下观”的形成及其内容来看,崇尚礼、德、仁等价值观念是其文化核心。
它体现了在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熏陶下的中国先人对自己文化所产生的高度自信。
由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孕育的中华伦理政治文化,注重伦理道德的社会规范,主张君主推行德治仁政的王道理想。
由于中国传统伦理政治文化特质的规范,几千年来中国追求的是文化立国、建设礼仪之邦的政治文化理念。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历代统治者都把文化的化育作用摆到突出位置,文化成为建立和维护天下秩序的重要支柱。
(一)“天下观”与“朝贡体系”的秩序构建。
“天下观”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于自己所处世界的看法,代表了他们的世界秩序观。
在中华文化“天下观”中,“天下”不仅包括周边的少数民族,还包括周边的一些国家。
中国封建士大夫们不但有志于实现中华和谐一体,还试图把这种理想目标推行到整个世界,以谋求世界秩序的和平与稳定。
在“天下观”的指导下,中国按照儒家关于社会秩序的思想,在东亚构建了一套礼仪制度,即“朝贡体系”。
在“朝贡体系”中,作为中心的中国以文化规范来处理与各个国家间的关系,把和谐有序的东亚秩序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
因此,“朝贡体系”也可以看作是夷夏关系的延伸和扩展。
“朝贡体系”从汉开始,经隋唐重兴,至明清69达到顶峰。
特别是明太祖时这一秩序更加巩固,当时诸藩来华“朝贡”者有“迩者、安南、占城、真腊、百花、苏门答腊、西洋等三十国”[2]。
根据《大清会典》所列属国表、赵尔巽所撰《清史稿》、王之春《国朝柔远记》等书记载,鸦片战争之前,与中国有从属关系的国家主要有:安南(即越南)、缅甸、锡金、尼泊尔、暹罗(即泰国)、南掌(即老挝)、高丽(即朝鲜)、琉球、苏禄(即菲律宾)等。
对于中国封建统治者来说,建立“朝贡体系”企图达到三个目的。
政治上,形成“万邦来朝”的局面,显示“天朝”天子至高无上的权威,以提高自己的地位和威望。
军事上,通过类似于国内礼治秩序的构建,使中国与周边国家保持和睦友好关系。
“中国既安而四夷自服”(唐太宗语),通过朝贡体制的构建,在“天朝”的四周建立一道“藩篱”,即“守在四夷”,作为“天朝”与外部世界之间的缓冲地带,达到“保蕃固边”的目的。
文化上,通过朝贡体制的构建满足一些国家学习、传播中华文化的需要,并希望这些国家能够在其国内实践中华文化。
当然,对于邻国的统治者而言,受中国册封,以换取保护与支持,也可达到以下几个目的。
政治上,当国内人民起义威胁其统治时,求得“天朝”大国的保护和援助,以巩固自己的统治。
在军事上,当遭到外来侵略时,可以请求“天朝”大国保护和援助。
在思想文化上,他们也乐于学习中国先进的思想文化。
经济上,属国“进贡”的目的除了求得中国的保护外,还希望借此与中国进行广泛的交流,以期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
总之,属国的统治者“朝贡”或“称臣纳贡”,只是一种接受“天朝”“洗礼”的象征,中国与四邻的关系只是一个形式上、道义上的“宗藩”关系,中国并不否定属国的独立和主权,不干涉属国的内政,相反地,当属国遇到内乱和外患时,它还要帮助属国,以尽保护属国的义务。
属国虽同中国保持从属关系,但只是名义上的,“他们不受干扰地管理着自己的事务”,“彼此是通过一种政治上、道义上的承认而和平共处”[3]。
明朝永乐三年(公元1405年)到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是体现朝贡关系的光辉范例。
(二)“协和万邦”:天下秩序的理想追求。
“朝贡”体制是东亚儒家文化圈中的一种特殊的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模式,是以儒家文化的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家庭伦理关系在国家对外关系上的延伸,是儒家的等级秩序观念及其以“和”为主旨的价值观念在国家关系上的扩展和应用。
“朝贡制度是儒家主张用于对外事务的一种办法,根据他们的主张,中国君主行使政治权力是有伦理依据的。
正如仁君之能以德感召中国人民一样,他也必然会吸引化外的夷狄来到中国的朝廷上来。
……既然皇帝受命于天统驭万民,他自宜对一切‘远方来人’表示仁慈的胸怀。
”[4]140在朝贡关系的外交体制中,以“天朝上国”自居的中国把“德”作为处理对外关系的重要准则,“招携以礼,怀远以德”是其一贯的外交政策。
周边的藩属国定期或不定期地向中原王朝进行朝贡以示尊崇,但是中原王朝往往会给予多倍于贡物的赏赐,藩属国的国王必须经过中国王朝册封,奉中原王朝正朔,但中原王朝有义务确保受其册封的王朝的统治地位,无偿地替其平定内乱,助其抗击外患。
建立在儒家伦理观上的“朝贡”体制不仅把“以诚待人”、“以理服人”、“以德怀柔远人”作为处理对外关系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准则,还把“协和万邦”作为它的理想目标。
“协和万邦”的理想追求最早是远古时中国内部处理邦国关系的原则,其要旨是道德教化为本,以修养好自身的道德、治理好自己的家园为前提,并以此去感化其它邦国,从而达到“协和万邦”,反映了中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文化主张。
作为天下秩序担当者的“天子”要承“天”之德,推行德治仁政,用礼仪规范来维护天下秩序。
“天子”不仅有责任用“德”的精神和“礼”的准则来维护本民族内部的和谐,处理好民族间的关系,还应当把德治主义推向天下,追求天下的和谐。
因此,“协和万邦”逐步演化为中国封建王朝处理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原则,自汉文帝开始,通过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共同努力,逐步形成了朝贡体制的国际秩序。
鉴于中华文明的相对先进性、中国的实力地位以及它的和平理念与和平主张,朝贡体制成为良好的和平安全机制,保证了东亚各个国家之间相安无事,和谐共处。
“这种国际秩序本身并不能由周围各民族国家相互之间的对立和斗争来扩大。
秩序的扩大和缩小,完全取决于‘中华帝国’皇帝‘德化’力量的大小。
”[5]德的精神和礼的准则使中国成为东亚和平秩序的主要维护者。
“克明俊德,以亲九族。
九族既睦,平章百姓。
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尚书・尧典》),这79种王道理想实质上是德治主义的政治主张,通过礼仪规范而建构社会秩序的和谐,对内求均、和、安,对外以德来人,来则安之。
在中国文化中,德治主义一直是儒家的政治主张,它要求以德治国,追求一种通过礼的规范而建构的和谐有序的社会秩序。
正如孟子云:“以力假仁者霸,霸必有大国;以德行仁者王,王不待大……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如七十子之服孔子也。
”(《孟子・公孙丑上》)不论对内的统治或对外统一天下的斗争,都要建立在道德的基础上,通过王道的理想而不是霸道的手段来维护国内各民族之间以及国家间的关系。
以道德价值为目标,在中华“王道理想”的指导下,中华文化所追求的“天下”秩序是和谐一体与和平共处。
当然,“协和万邦”的和平理想在中国历史上有时仅仅是一种现实追求甚至是一种理想状态。
一种秩序能否实现不仅仅在于文化观念的规范和指导,还需要一定的政治、经济以及军事实力作为后盾。
文化上的自信是实现“协和万邦”的主观前提,因为只有在充分自信的前提下,中原王朝才能够以宽阔的胸怀和气度对待少数民族,相信中华文化的优越性和同化蛮夷的强大功能。
而强大的经济、政治以及军事实力则是实现协和万邦的客观基础。
在积贫积弱的宋末和明末,汉族知识分子普遍滋生的是文化民族主义情绪,特别强调夷夏大防,这种文化上的偏执和自大,实质上是实力失衡后在文化自信上寻求的一种精神发泄。
在处理对外关系时,一旦中华民族失去了自身的实力,就会倾向于采取闭关自守政策,不再自觉履行维护东亚秩序的责任,这也会导致协和万邦理想的破灭。
二、秩序追求与中国战略文化传统的价值取向 在“天下观”的指导下,中国在处理同少数民族以及周边国家之间的关系时,注重的是政治———文化取向,对军事和经济性目标,如领土扩张、军事强盛和经济增长则较少重视。
[1]130在这种文化背景下,求和平、重防御、谋统一,就成为中国战略文化传统的主要价值取向。
(一)秩序上追求和平。
中国传统天下观强调的是文化上的主动认同而不是武力征服,是王道理想而非霸道手段,因此追求秩序上的和平状态就成为中华文化的主导价值。
在秩序上追求和平,是指中华民族强调文化上的王道教化,使周边民族、国家能够通晓中华文化的礼乐之道,从而达到四野宾服、万方来朝的“协和万邦”的理想状态。
在中国的各个朝代里,统治者都十分重视采取和平的手段来加强与边疆少数民族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
对于周边国家,中国在一些王朝中也曾经发动过侵略战争,如隋朝、元朝的开国君主曾发动过征伐战争,但是这种侵略性的战争在国内一直受到道德规范的压力和谴责。
对此,近代军事家蒋百里所作的评价尤为中肯:“历史上开疆辟土之豪杰,我国民未尝加以特别的赏识,而独于效死勿去之英雄,则啧啧焉诵之而犹有余欣。
”[6]在中国封建社会,儒家士大夫们对战争的发动具有很大的舆论主导权,如果他们认为君主发动的战争不符合社会的道德规范,就会进行强烈抵制,甚至通过史书进行道德谴责。
甚至少数民族的将领接受了中华文化,也会对君主的不义战争进行抵制。
元朝世祖时期,身为“西夏将军”之后的昂吉尔,自己“领其父军,从征诸国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