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汇总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世界的气候复习
目
CONTENCT
录
• 气候概述与分类 • 大气环流与天气系统 • 降水与水文循环 • 植被、土壤与地理环境关系 • 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及应对措施 •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01
气候概述与分类
气候定义及影响因素
气候定义
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气象条件,包括温度、降水、风等 要素的平均状况和变化特征。
水文循环过程与意义
水文循环过程
主要包括蒸发、水汽输送、降水 、下渗、径流等环节。
意义
水文循环维持了全球水量的平衡 ,使淡水资源不断更新;同时, 水文循环也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和 生态环境。
河流、湖泊等水域对气候影响
对气温的影响
水域对气温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使周围地区的气温变化较为 和缓。
对降水的影响
采取适应性措施
在农业、水资源、城市规划等领 域采取适应性措施,降低全球变 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加强国际合作
各国应加强沟通和协作,共同 应对全球变暖挑战,推动全球 气候治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06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热带雨林气候
全年高温多雨,如亚马逊雨林。
热带沙漠气候
全年炎热干燥,如撒哈拉沙漠。
工业
某些工业布局受气候条件影响,如制 糖工业。
交通
气候条件影响交通方式和线路的选择 。
练习题讲解和答题技巧分享
02
01
03
选择题答题技巧 仔细审题,明确题目要求。 逐一分析选项,找出正确答案。
练习题讲解和答题技巧分享
对于不确定的选项,可以采用排除法。 简答题答题技巧
认真阅读题目,理解题意。
4.4世界主要气候类型课件
练习
我国青藏高原的气候类型是( C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 温带季风气候
C.高山气候 D.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新加坡:热带 雨林气候
布宜诺斯艾利斯: 亚热带季风气候 罗马:地中海气候 伦敦:温带海洋性 气候 莫斯科:温带大陆性气候
世界气候类型图
寒带气候和高山气候的分布
苔藓、地衣
冰雪、寒漠
冰原气候
苔原气候
高山高原气候
90° 70° 60°
观察与思考?
极 地 气 候 P M 亚 寒 带 大 陆 性 气 候
90° 70° 50°
温带海 温带季 性气候 G 温带大陆性气候 H 风气候 40°
30°
地中海气候 E
K
C
35°
亚热带季风气候
F D 热带季风气候
25°
20° 10° 0°
7.温带季风气候
8.温带海洋性气候 9.温带大陆性气候和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
温带荒漠
温带草原
温带草原
温带落叶阔叶林
7.温带季风气候的分布
亚欧大陆温带地区的东部
中国的东北部、俄罗斯的东南部、朝鲜 半岛和附近的岛屿地区
气温(º C) 50 40 30 20 10
7.温带季风气候
降水(毫米) 800 700 600 500 400
12º C
7月
纬度高,地处北极圈 以内,地表获得的太 阳辐射少。
苔原气候:长冬无夏 ,暖季短暂
寒带气候和高山气候的分布
寒带、高山 气候类型 冰原气候
分布
特征
植被 冰雪覆盖
南极大陆、格陵兰 终年严寒 岛、北冰洋岛屿 降水稀少
苔原气候
高山高原 气候
亚欧、北美大陆北 长冬无夏 缘 暖季短暂 高山高原地区 垂直变化 明显
第4讲世界的气候汇总
2、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
①大气环流: 低压带多雨,迎风侧多雨,高压带少雨, 背风侧少雨 ②海陆位置:近海多雨,内陆少雨 ③地形:迎风坡多雨,背风坡少雨 ④洋流:暖流增湿作用,寒流减湿作用
3.主要降水类型
类型
对流雨
地形雨
锋面雨
台风雨
示意图
成因
湿热空气受热膨胀上 升,变冷凝结而成,赤 道地区对流运动强烈, 降雨多为对流雨。
第1课时
一、气温
1.气温日变化和年变化
地面和大气温度的变化取决于热量的收支状况
地面的热量主要来自 太阳辐,射支出主要 是 地面辐。 射 大气的热量直接来自 地面,热量传递(辐射、
对流等方式)需要一定的时间。
气温日变化规律
盈余
亏损
气温日变化和年变化规律总结
大陆上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14时) 日变化 左右;
3.等温线的判读 (1)判断南北半球;
北半球
14
10
南半球
(2)判断季节;
陆地
海洋
100C
150C
200C
1、该区域位于__北__半球,理由是_气_温__越__向__北__越__低__。
2、该图为__夏_季气温分布图,判断理由是 _同__一__纬__度__,__陆__地__气__温__高__于__海_。洋
水地区分布差异比A地大。(图中单位:毫米)
甲
乙
(2)判断海陆影响
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降水量自沿海向内陆减少。 图乙所示为我国辽宁省年降水量等值线分布状况,降水
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
(3)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
等降水量线与山脉走向平行,多雨——迎风坡;少雨—— 背风坡。
(4)等降水量线的弯曲状况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知识点总结湘教版
世界的气候知识点总结1、天气的特征是多变,气候的特征是稳定2、卫星云图中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雨区,白色越深,降水可能性越大,白色越浅,降水可能性越小3、天气符号:识记课本P68天气符号,特别注意雾、雷雨、沙尘暴、霜冻、雪、风台风及其中心等天气符号。
4、画有风尾和风旗的一方,即指示风的方向,风尾和风旗均画在风杆的右侧5、空气质量Ⅰ级代表优,Ⅱ级代表良,Ⅲ级代表轻微污染,污染指数0-50代表优;51-100代表良;101-150代表轻微污染;151-200代表轻污染;200以上代表中度污染;300以上代表重度污染。
6、气温单位是摄氏度,用℃表示7、日平均气温=2点+8点+14点+20点的气温之和除以4气温差=最高气温—最低气温(日较差、年较差)8、一天当中,气温最高出现在14时(午后2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9、世界上最炎热的大洲是非洲,最寒冷的大洲是南极洲,除南极洲之外寒冷区域最大的大洲是亚洲,世界“雨极”(降水最多的地方)是印度东北部的乞拉朋齐,最少的地方是南极洲阿塔卡马沙漠.10、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规律①从纬度位置看: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
(这是由于各地获得太阳辐射量的多少不同造成的,低纬度地区获得太阳辐射多,高纬度地区获得太阳辐射少。
)②从海陆位置看:同纬度地区,海洋与陆地气温不相同。
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温,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气温;(沿海地区温差小,内陆地区温差大。
这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造成的,陆地升温快。
)③从海拔高度看:同纬度地区,海拔高处气温较周围低。
(海拔每升高一百米,气温下降0.6℃)11、一年中,北半球7月气温最高,1月气温最低,南半球相反。
12、根据温度判断半球,温度向北降低是北半球,温度向南降低是南半球,判断依据是由低纬向高纬气温逐渐降低13、降水形成的两个基本条件:①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②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14、三种主要降水类型及分布后果:海平面上升;旱涝灾害频繁发生26、臭氧层空洞成因:大量排放氟氯化合物破坏高空臭氧层后果: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强,进而危机人类健康27、热岛效应成因:人口密度,工业集中的城市后果:城市中心区气温比郊区高,风速比较小,上升气流显著,雾和低层云增多28、填写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名称、分布、特征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以高定球、以水定型、以温定带如图,由赤道向北极大陆东岸依次出现的气候是热带雨林气候,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苔原气候、冰原气候,大陆西岸依次出现的气候是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苔原气候、冰原气候31、亚欧非三大洲气候分布简图。
初一地理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知识点总结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4) 迎风坡多雨,原因:暖湿润流被迫抬升时,气温降低,饱和空气,易形成降雨;背1、天气 (weather)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段内的具体状态。
风坡少雨,因为空气沿山坡下沉,气温升高,水气蒸发,不容易形成降雨。
(★)7、最炎热的大陆是非洲;最寒冷的大陆是南极洲天气现象的突出特点是多变。
俄罗斯森林资源十分丰富,主要是气候 (climate)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它具有相对稳定性。
亚寒带针叶林。
8、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一天中的气温变化。
气温和降水对生活和生产影响最大,是我们最为关注的气候要素。
它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较大。
天气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9、地球自转的同时不停的自西向东绕太阳公转,无论自转还是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由于地球公转产生季节变化、昼夜长短变化的现象),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
▲2、气温是指空气的温度,常用摄氏度(℃)表示。
▲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 2 点( 14 时),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10、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成66.5°的固定倾角。
11、划分五带的依据是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最高气温—一天中最低气温。
热带始终高温,有太阳直射现象;温带气温年较差=最热月平均气温—最冷月平均气温四季变化明显,没有直射,也没有极昼极夜现象;寒带低温,有极昼极夜现象。
☆☆12、 6月22日夏至日太阳直射北纬 23.5° (北回归线 ),越往北昼越长;3、降水形成的两个基本条件:一是空气中含有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二是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
降水概率为100%,表示肯定下雨,降水概率为12 月 22 日冬至日太阳直射南纬 23.5° (南回归线 ),越往北昼越短;0,表示肯定无雨。
降水有四种形式:即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台风雨。
▲3月21日9月 23日春分、秋分太阳直射赤道,昼夜平分。
初一地理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知识点总结
初一地理上册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知识点总结一、天气与气候1、天气概念:指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它是时刻在变化的。
特点:多变。
描述要素:阴晴、风雨、冷热等。
2、气候概念: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特点:相对稳定。
描述要素:气温和降水。
二、气温1、气温的测量工具:温度计放置位置:百叶箱(离地 15 米,通风良好)2、气温的变化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 2 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年变化:北半球陆地,最热月在 7 月,最冷月在 1 月;海洋,最热月在 8 月,最冷月在 2 月。
南半球相反。
3、气温的分布纬度因素:一般来说,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海陆因素: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相反。
地形因素:在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每升高 100 米,气温约下降 06℃。
三、降水1、降水的形式雨、雪、冰雹等。
2、降水的测量工具:雨量器3、降水的季节变化全年多雨型全年少雨型夏季多雨型冬季多雨型常年湿润型4、降水的分布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
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
中纬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
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四、世界的气候类型1、热带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热带季风气候:终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
2、亚热带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3、温带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湿润。
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降水较少且集中在夏季。
4、寒带气候类型苔原气候:长冬无夏,只有短暂的暖季。
冰原气候:终年严寒,降水稀少。
5、高山高原气候五、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1、纬度位置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不同纬度地区,太阳辐射不同,气温和降水存在差异。
世界的气候知识点总结
世界的气候知识点总结一、气候的因素1. 经度和纬度:经度和纬度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
随着经度的增加,气候会出现一定的变化,而纬度则决定了不同地区的日照情况、气温分布和降水情况。
2. 地形地势:山脉、平原、盆地等地形地势对气候有着重要的影响。
山脉会阻挡气流和降雨,形成雨影和雨屏现象;平原和盆地则会影响气温的分布和风向的变化。
3. 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是两种主要的气候类型。
大陆性气候表现为温差大,降水少,季节性明显;海洋性气候则表现为温差小,降水多,季节性不明显。
4. 水体分布:水体分布对气候有着显著的影响。
靠近海洋的地区气候温和,降水充沛,而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则气候干燥、温差大。
二、气候带和气候类型1. 高纬度地区气候:高纬度地区气候寒冷,冬季漫长,夏季短暂。
冻土带、冰雪带、针叶林带等不同的气候类型交错分布。
2. 中纬度地区气候:中纬度地区气候四季分明,温差大,降水充沛。
针叶林、草原、温带草原带等不同的气候类型相互呼应。
3. 低纬度地区气候:低纬度地区气候炎热潮湿,季风明显。
雨林、草原、热带草原带等不同的气候类型呈现出多样性。
三、气候变化与全球变暖1. 全球变暖的原因:全球变暖是指地球表面平均气温上升的现象。
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之一。
2. 气候变化的影响:气候变化对生态、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海平面上升、极端天气事件增多、生态系统变化等都是气候变化的表现。
3. 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国际社会提倡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加强生态保护,推动可持续发展等措施来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四、世界各地的气候1. 欧洲气候:欧洲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冬季温和多雨,夏季凉爽。
部分地区如地中海沿岸地区属于地中海型气候,冬季温暖多雨,夏季炎热干旱。
2. 亚洲气候:亚洲包括了多种气候类型,有寒带气候的西伯利亚、温带季风气候的华北平原、热带雨林气候的东南亚等。
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第四节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知识点解析 湘教版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知识点解析1.热带的气候类型(1)名称热带气候类型主要包括热带雨林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沙漠气候。
(2)气候资料图(3)气候特征及分布地区热带雨林气候面积最广的是南美洲;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沙漠气候面积最广的是非洲;热带季风气候只分布在亚洲。
【例1】热带沙漠气候分布面积最广的地区在()。
A.亚洲 B.欧洲C.非洲D.大洋洲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主要的气候类型在世界上的分布。
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内陆地区和大陆西岸地区。
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地区,在非洲面积最大。
答案:C2.亚热带的气候类型在地球的五带中,温度的较低纬度部分,既不像热带那样炎热,也没有温带其他部分那样有漫长的冬季,非常适宜人类生存,被单独划分出来,称为亚热带。
(1)名称亚热带的大陆东、西两岸,气候迥然不同。
大陆东岸为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
(2)气候资料图(3)气候特征及分布地区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各月气温均在0 ℃以上;亚热带季风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夏季多雨,地中海气候冬季多雨。
释疑点地中海气候除南极洲以外,各大洲都有地中海气候的分布,只是因为在地中海沿岸最典型、最广泛,我们称之为地中海气候。
【例2】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气候类型是________气候。
(2)该气候的气候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气候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学会分析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是做这部分题的关键。
从气温曲线最冷、最热月来看,应该属于亚热带;从降水来看冬季多,夏季少,应为地中海气候。
答案:(1)地中海(2)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3)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3.温带的气候类型(1)名称温带的气候类型包括温带季风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北温带。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节——世界的气候知识点梳理总结
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气候的地区差异: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大要素。
不同地区的气温和降水情况不一样,气候就很不相同。
>15℃高温/炎热气温 0~15℃温和<0℃寒冷阅读气温曲线图与降水量柱状图可以分析一地的冷热状况和干湿状况,认识一个地区的气候特点。
气候类型的分布:热带的气候大致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寒带的气候大致分布在南、北极圈内,亚热带和温带的气候大致分布在北回归线与北极圈、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
在中纬度地区,由大陆东岸、大陆西岸向大陆内部,气候类型的分布也是有规律的。
热带雨林气候:分布在赤道附近热带气候类型 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在10~20℃大陆西岸 热带沙漠气候:分布在20~30℃大陆西岸 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10~25℃大陆东岸 亚热带季风和湿润气候:10~25℃大陆东岸 地中海气候:30~40℃大陆西岸温带气候类型 温带海洋性气候:40~60℃大陆西岸温带季风气候:30~50℃大陆东岸温带大陆性气候:30~6℃大陆内部寒带气候类型:寒带气候:分布在极圈内。
纬度位置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海陆位置地形各种气候类型的特点: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热带草原气候: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月降水量最高<400 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月降水量最高>400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地中海气候: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湿润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冷夏热,全年降水稀少寒带气候:全年寒冷干燥会使极地地区的冰雪融化气候变暖的影响引起全球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地区可能被淹没大量排放二氧化碳气候变暖的原因砍伐森林。
七年级上册第四章 第四节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湘教版)442
气温(º C) 50 40 30 20 10 0 10 20 30 1 2 3
热带草原气候
降水(毫米)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4 5 6 7 8
0 9 10 11 12(月)
巴马科
年降水量>1000毫米 终年高温.一年分旱雨两季
气温(º C) 50 40 30 20 10
气温(º C) 50 40 30 20 10 0 10 20 -
亚热带季风气候
降水(毫米)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2 3 4 5 6 7 8
杰克逊维尔(美国)
30 1
0 9 10 11 12(月)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中国
美国
澳大利亚
巴西
阿根廷
气温(º C) 50 40 30 20 10 0 10 20 30 1 2 3
温带季风气候
气温(º C) 50 40 30 20 10 0 10 20 30 伦敦 1 2 3
温带海洋性气候
降水(毫米)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4 5 6 7 8
0 9 10 11 12(月)
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内降水均匀 (全年温和,降水分配均匀)
温带海洋性气候
1、根据地理分布地区判断是哪种气候类型
亚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2、自然景观呈现以下变化的是哪种气候类型?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 温带 森林 温带 半荒漠 荒漠 草原 草原 森林
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
气温
(根据所给气候资料判断气候类型及特征)
B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知识点整理汇总(世界的气候)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知识点整理汇总(世界的气候)第一节、天气和气候1、天气指某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
特点是多变。
如:狂风暴雨、风力大等。
2、气候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状况。
特点是有相对的稳定性。
如:炎热干燥,冬冷夏凉等。
3、识记常用的天气符号,会读简易天气预报图。
第二节、气温和降水1、气温:⑴、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气温逐渐降低;同纬度的陆地和海洋气温不同。
⑵、北半球一年当中平均气温最高是七月,最低是一月;南半球则相反。
2、降水:⑴、降水的三种形式:对流雨、地形雨、锋面雨⑵、世界上年降水量的分布规律:赤道地带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南、北回归线两侧大陆东岸降水多,西岸降水少;中纬度内陆地区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
第三节、影响气候的因素1、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海陆分布、地形地势、人类活动等。
2、地球的运动(见下表)。
3、地球上五带的划分:⑴、热带:回归线之间23.5°N—23.5°S(太阳光有直射);⑵、北温带: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23.5°N—66.5°N(有四季变化);⑶、南温带:南回归线与南极圈之间23.5°S—66.5°S(有四季变化);⑷、北寒带:北极圈内66.5°N—90°N(有极昼、极夜);⑸、南寒带:南极圈内66.5°S—90°S(有极昼、极夜);注:从五带分布来看,非洲最热,南极洲最冷。
运动方向转动中心方向转动同期产生的现象自转地轴自西向东一天昼夜交替公转太阳自西向东一年四季变化4、海陆分布:纬度相同地方,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则相反。
5、地形、地势的分布:⑴、不同的地形区,气温不相同。
如:安第斯山脉东西两侧的降水和气温则不相同。
⑵、随地势升高,气温降低。
一般情况下,地势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
6、人类活动可以影响局部地区气候。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核心知识点第四章:世界的气候
1. 天气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候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4. 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通过对天气的资料的分析,发布的将要出现的天气状况。
5. 天气符号:晴、阴、多云、降雨、霜冻、雷雨、降雪、雾。
6. 气温是指空气的温度,常用摄氏度(℃)表示。
7. 降水的两个基本条件:①空气中有足够的水汽和凝结核;②空气温度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的程度。对流雨是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变冷凝结而形成的降雨;地形雨是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锋面雨是类似的道理,当冷空气与暖空气相遇时,相对较轻的暖空气被“抬升”,遇冷凝结而产生的降水。
14. 温带海洋性气候的特点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内降水均匀。
15. 温带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是世界上分步最广泛的气候类型。
8.世界降水的分布是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中纬度地区大陆的西岸降水多于东岸和内陆地区;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部或内陆地区降水少。
9.世界雨极是印度的乞拉朋齐。气候资料的表示方法有表格、坐标图、等值线。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地球的形状、地球的运动、海陆分布、地表的起伏等。春分在3月21日前后;夏至在6月22日前后;秋分在9月23日前后;冬至在12月22日前后。地球的形状与气候:太阳光线垂直照射的地方,太阳高度最大,太阳辐射最强,当太阳线垂直照射赤道时,随着纬度的增高,太阳辐射的强度逐渐降低;地球的运动与气候: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地轴与公转轨道的平面呈66.5°的固定倾角。
11.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导致使全球气温升高,旱涝等灾害频繁即全球气候变暖。
高二世界的气候知识点总结
高二世界的气候知识点总结一、气候的定义和分类气候是指长期(至少30年)气象要素的统计表现,包括温度、降水、风速、湿度等。
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气候特征,我们可以将气候分为寒冷气候、温和气候、干旱气候、湿润气候和季风气候等。
二、全球气候带1. 热带气候带热带气候带位于赤道附近,日照时间长,温度高,降水充沛,分为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2. 温带气候带温带气候带位于热带气候带和寒带气候带之间,季节明显,分为温暖湿润气候、温暖干旱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
3. 寒带气候带寒带气候带位于北极和南极附近,寒冷干燥,冰雪覆盖,气温极低,降水较少。
三、世界主要气候类型1.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分布于赤道附近,温暖湿润,气温变化不大,年降水量丰富,植被繁茂。
2. 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分布于赤道附近的内陆地区,温暖干燥,季风影响较大,植被以草原和灌木为主。
3. 沙漠气候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亚洲和非洲内陆地区,降水极少,气温高,昼夜温差大。
4. 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地区,阳光充足,温暖干燥,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
5. 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内陆地区,冬季寒冷,夏季炎热,降水少,气温变化大。
6. 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主要分布在西欧、大洋洲等地区,季节变化明显,温暖湿润,降水均匀。
7. 寒温带气候寒温带气候分布在北半球的高纬度地区,气温极低,夏季短暂,冬季漫长,植被稀疏。
四、气候变化与全球变暖1. 温室效应温室效应是指地球大气层中的一种现象,太阳辐射照射到地球表面后,由地表反射的部分被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吸收并逐渐释放热量,使地球保持一定的温度。
2. 全球变暖全球变暖是指地球大气和海洋中的温度不断上升的现象,主要由人类活动排放的大量温室气体导致。
全球变暖导致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极端气候事件增多等问题。
3. 气候变化的影响气候变化会对生态系统、农业、水资源等方面产生深远影响。
世界的气候初中知识点总结
世界的气候初中知识点总结一、气候的定义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期天气状况的统计平均,包括气温、降水、湿度、风向、风力等多个要素。
气候是地球大气层中各种气象要素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平均状态,它是一段时间内某一地区的气象要素的平均规律。
二、气候与地理位置的关系气候受地理位置的影响很大,地球上不同地区的气候差异很大。
地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 纬度:纬度越高,气温越低。
赤道附近气温高,极地附近气温低。
2. 海洋与陆地的关系:海洋调节气温,使得沿海地区气温适中,而内陆地区气温波动大。
3. 地形:高山、平原、河流、湖泊等地形条件对降水量、风向等气候要素有重要影响。
4. 近大洋和近温暖洋流的地区气候温暖湿润,远离大洋和温暖洋流的地区气候干燥寒冷。
5. 火山爆发、人类活动、气候变化等都会对气候产生影响。
三、气候要素气候要素是指气候形成的各种基本要素,常常包括气温、降水、湿度、风向、风力等。
气候要素的变化会影响气候的形成和发展。
1. 气温:气候的基本特征之一。
气温高和气温低的区域分布不均匀,通常表现为纬度和海拔高度的差异。
2. 降水:降水量的多少和年际变化是判断气候的一项重要指标。
气候干燥的地区降水量少,而气候湿润的地区降水量多。
3. 湿度:指大气中水分的含量。
湿度高的地区通常降水量多。
4. 风向和风力:风向和风力对气候有着重要影响,它们通过对大气的输送和运动,影响着地区的温度、湿度等气候要素。
四、气候的分类世界上的气候类型繁多,通常可以按照一定的标准将其分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气候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
1. 按照气温分布,气候可以大致分为寒带气候、温带气候和热带气候三大类型。
其中又可进一步细分为高纬度寒带气候、中纬度温带气候和低纬度热带气候。
2. 按照降水分布,气候可以分为干旱气候和湿润气候两大类型。
根据降水分布的不同,湿润气候可以细分为季风气候和雨林气候。
3. 按照季节特点,气候可以分为季节性气候和常年性气候两大类型。
世界的气候知识点归纳
世界的气候知识点归纳
哎呀,说起这世界的气候啊,咱们就像坐在茶馆里头,泡上一壶好茶,慢慢摆(聊)龙门阵一样。
气候这东西,它就像老天爷的心情,时晴时雨,变化多端,但里头还是有那么些门道,咱们一起来捋捋。
首先啊,你得晓得,这世界的气候啊,它不是随便乱来的,是有规律
可循的。
咱们可以把它想象成一幅大地图,上面五颜六色的,每个地方的
颜色都不一样,那就是不同的气候带嘛。
比如说,咱们四川这块儿,冬天
湿冷湿冷的,夏天又热得跟蒸笼似的,这就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雨
热同期,四季分明,让人又爱又恨。
再来说说那些极端的气候现象,就像是老天爷偶尔发的小脾气。
比如
北极的冰川融化,那可是全球变暖闹的,感觉就像是大自然在提醒我们:嘿,朋友,别光顾着自己舒服,也得想想我这地球村的温度啊!还有那些
台风、龙卷风,还有干旱、洪涝,每一样都是气候变化的信号,告诉我们
得好好爱护环境,不然这天气可真要乱套了。
还有啊,气候还跟地形地貌脱不了干系。
你比如说青藏高原,那地方
高得离谱,气候自然就跟平原不一样,凉快得很,夏天去避暑简直巴适得板。
还有那些海岛国家,四周都是海,气候就湿润多了,每天海风一吹,
那叫一个惬意。
所以啊,朋友们,了解世界的气候,就像是在读一本活生生的地理教
科书,里头藏着大自然的奥秘,也藏着咱们人类生活的智慧。
咱们得学会
观察,学会珍惜,更要学会与这多变的气候和谐共处。
下次出门前,不妨抬头看看天,感受一下这世界的呼吸,说不定你会有不一样的感悟哦!。
世界气候总结归纳
世界气候总结归纳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重,气候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了解和总结世界气候的特点和变化趋势,对我们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不同维度对世界气候进行总结归纳。
一、气候带分布世界气候分布具有明显的带状特征。
根据纬度和地理因素,可以将世界划分为副极地带、副寒带、副热带、副亚热带、副赤道带等不同的气候带。
其中,副极地带气候寒冷干燥,气温低,降水少;副热带和副亚热带气候温暖湿润,降水充沛;副赤道带气候炎热潮湿,降水丰富。
二、季风气候季风是指地球表面上由于大陆与海洋的不同热力特性,在地球自转和公转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周期性的风。
季风直接影响着部分地区的气候特征。
典型的季风气候有南亚季风、东亚季风、澳大利亚季风等。
这些地区在不同的季节中,风向和降雨量都会发生显著变化。
三、气候变化趋势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引起了广泛关注。
从长期趋势来看,全球气温呈现上升的趋势。
科学家普遍认为,这种气候变暖是由于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增加所致。
除了气温上升,气候变化还表现为降水分布的改变、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多等。
四、影响与问题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带来了诸多影响和问题。
首先,气温上升加剧了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强度,导致洪涝、干旱、暴雨等灾害更加频繁。
其次,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影响着物种的分布和生态平衡。
此外,气候变化还对农业、渔业、城市规划等方面带来了挑战。
五、全球应对措施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全球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国际社会签署了《巴黎协定》,旨在减缓全球气候变暖。
其次,各国纷纷制定和实施国家气候行动计划,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加强节能减排。
此外,大规模的植树造林和生态恢复计划也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以减少碳排放并改善环境。
六、未来展望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和共识达成。
未来,全球应当加大力度减缓气候变暖的趋势,提高社会的适应能力,并加强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单元整体说明单元教材分析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自然条件之一。
它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尤其对农业来说,他更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
本章教材主要包括天气和气候、气温和降水、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世界气候类型四部分内容,既自成整体,又是学习后续分区地理知识的重要基础内容。
本章在介绍气候过程中,大量采用了景观图、示意图、图表、地图等资料,并注意密切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引出基本的科学道理,学生感悟了现象到本质的科学研究过程。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天气和气候的概念,看懂天气图、知道气温和降水的测定方法,会阅读气温和降水曲线图,了解主要降水类型,了解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及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并能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基本的气候特点分析。
单元知识结构单元整体目标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识别常用天气符号,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2.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图,读出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
初步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
使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出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并读图说出气温与降水的变化规律。
3.在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上说出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
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
单元重难点一览单元学情分析对于学生来说,天气与气候是时时感受到,并时时充满思索的内容,深刻的生活体验为学习的进行积累了丰富的直接经验。
而地图、地形、海陆分布等知识的掌握,图表绘制和判读能力的提高也为本章的学习提供了知识和技能保证。
但气温、湿度、辐射、地球运动等相关内容相对于他们来说,许多关联的内容还没有接触,会影响他们对一些问题的深入理解。
同时该年龄段学生的总结、概括、分析、归纳,进而发现规律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培养。
单元教学建议天气与气候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社会活动、军事活动等密切相关,学习气候应该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突出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而阅读、绘制和分析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是一项比较综合的技能,应该有步骤地进行,分解难点,逐步达成目标,并注意总结方法和规律。
教材中的活动“太阳高度与气温”,是一个基本的实验,许多内容都是基于这一试验结果得出的结论,对学生正确理解后续内容非常重要,教师应引导学生从试验中总结出规律。
地球运动是一空间活动,需要有较强的空间想象和思维能力,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这一重点,建议教学中设计演示,充分利用教具或多媒体技术突破这一理解难点。
海陆分布对气候的影响,对将来学习季风气候特点意义重大,建议结合课本中提供的活动题对这一内容进行深入讨论。
地形地势和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建议结合实际创设情景,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进行探究式学习,进而得出结论。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是对前述内容的总结性概括,是各种因素相互联系发挥作用的结果,在教学中应该充分突出多种因素影响气候的特点。
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建议在结合课本平均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自然景观图、气候类型分布图,进行一一对应的学习基础上,对各种气候类型进行对比分析式的讨论,借此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单元课时分配本章内容共包含四节,可用5课时完成教学任务:第一节:天气和气候1课时第二节:气温和降水3课时第三节: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4课时第四节:世界主要气候类型3课时第一节天气和气候教学内容本课时内容在教材第57--59页。
具体教学内容包括天气、气候、天气预报和常用天气符号。
同时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解天气和气候的概念2.了解天气预报与人们生活、生产的密切关系3.学会阅读简单的卫星云图4.会识别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天气符号,看懂天气预报图,学会简单表述天气的变化过程与方法本节内容的教学,将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加强对天气和气候进行更进一步的认识。
采取讨论、对比、搜集资料、扮演天气预报员等参与性强的学习形式开展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开阔学生的气象、气候知识,使学生了解全球的气候是互相关联的,培养学生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思考地理问题的能力。
关注人类活动对气候产生的负面影响,认识保护大气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点理解天气和气候的概念,会阅读简单的卫星云图和简易天气预报图是本节内容的重点。
难点天气和气候概念的区别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教学突破在进行天气和气候的教学时,可以采取对比的方法。
从学生最熟悉的天气现象入手,通过讨论,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两者的差别。
天气预报的学习中,充分利用近期的天气预报资料进行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又可以更好的掌握知识。
利用学生扮演天气预报员,可以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准备常见的天气符号的小卡片。
学生准备1.查找有关气候和天气的谚语或诗词、资料2.搜集近期的天气和气候资料教学步骤(一课时)教学流程设计教师指导学生活动1.导入新课。
1.学生将自己搜集的有关气候和天气的诗词、谚语、词语等展示并简单说明其含义。
2.利用对比的方法,来区分天气和气候的差异,能正确判定属于哪一部分。
2.学生各抒己见进行讨论,并总结其相同和不同之处。
3.认识主要的天气符号3.比比看,看谁记得快。
4.准备录像或资料进行天气预报4.学生以天气预报员的身份来学习可以进一步识记有关知识,并巩固所学。
本课总结天气变化和人们的生产活动、社会活动、军事活动以至日常生活,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学习的时候,要从日常的生活入手,学以致用,平时要注意多观察、多总结。
板书设计第四章第一节天气和气候一、天气和气候二、天气预报和常用天气符号1.卫星云图2.天气符号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利用所学习的知识,调查本地区的天气和气候方面的情况,或查找有关天气和气候方面的趣闻,用电脑制作演示文稿或出一期墙报、壁报的形式向大家介绍。
练习设计随堂练习设计1.下列描述中,属于气候概念的是:A 风和日丽B 暴风骤雨C 冬冷夏热D 霜冻2.下列表示沙尘暴的符号是:A $B SC ﹡D ※3.在卫星云图上,要识别一个地区云雨量的大小,主要看该地区的颜色,当出现什么颜色时,云雨量较大:A 白色B 黄色C 蓝色D 绿色4.天气符号≡≡代表:A 多云B 雾C 冷锋D 沙尘暴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指A 气候B 天气C 温度D 季节个性练习设计1.收听、收看今天的天气预报,用符号表示出广州、北京两地的天气情况,并用文字叙述出来。
北京:,。
广州:,。
2.将诗句与对应的词连线3.有条件的可以参观本地区的气象台、站或大气环境监测站,了解天气和气候的测定,并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建立气象园地。
教学探讨与反思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大小,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参与性。
在天气和气候这一节的学习中,教师应多创设一些利于学生参与的情境,有条件参观气象台和大气监测站,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勤于讨论,乐于实践,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成功,在讨论中展示才能,在实践中得到快乐。
补充资料大气污染与人类生存条件所谓“大气污染”是指有害物质进入大气,对人类和生物造成危害的现象。
如果对它不加以控制和防治,将严重的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生存条件。
大气污染有的是由于森林火灾、火山爆发等自然因素造成的;有的则是由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烟尘、爆炸等人为因素造成的,其中人为因素对大气的污染是主要的,尤其是现代交通运输和工业生产对城市大气造成的污染更为严重。
因此人们对大气污染问题越来越关切。
造成大气污染的物质有:一氧化炭CO、二氧化硫SO2、一氧化氮NO、臭氧O3以及烟尘、盐粒、花粉、细菌、苞子等。
距地面几十米的近地面层大气,是人类和生物的生存空间。
这一层空气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
近年来,由于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排放出的大量汽车尾气与空气中的一些物质成分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对人体十分有害的一氧化氮、臭氧、乙醛等新物质。
悬浮在大气中的各种气溶胶粒子,按其大小可分为降尘和飘尘。
其中降尘的粒子较大,直径大于10微米,它的自然沉降率较快。
它与人类支气管炎的死亡率和农业减产有很大关系;飘尘粒子较小,直径一般在0·1—1·0微米。
其自然沉降率很小,故悬浮在大气中的生命史较长。
随着粒子的减小有毒元素的浓度将增加。
通常小于0·3微米的飘尘能直接吸入肺泡,如长期积累,会损害呼吸机能,引起哮喘、肺气肿、矽肺和肺癌等不治之症。
由于飘尘的污染期长和毒性强,因此它的危害性大。
当大气中气溶胶粒子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就会出现烟雾弥漫,能见度降低,太阳辐射减弱等现象。
近地面层大气污染程度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存在着明显的季节变化和日变化。
一般冬季的早晨和傍晚在无风的天气条件下空气污染最为严重。
夏季由于空气层结不稳定,污染物易向高空扩散,因此一般污染不会太严重。
湿度与你密切相关“空气湿度”顾名思义是指空气中所含水汽的大小,湿度越大表示空气越潮湿,水汽距离饱和程度越近。
通常我们用相对湿度来表示空气湿度的大小。
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空气相对湿度越小,人体汗液蒸发越快,人的感觉越凉快。
北京地区冬季和春季白天一般湿度为20%左右,夜晚一般在70%左右。
由于冬春季节湿度太小,人们往往有不舒服的感觉,有时还出现嘴唇干裂、鼻孔出血、喉头燥痒等现象。
可是,到了盛夏季节,空气湿度达到80%以上时,由于汗液蒸发缓慢,人们又会感觉酷暑难耐,有时还会中暑或引发肾病、结核病、关节炎等疾病。
居室里比较舒适的气象条件是:室温达25℃时,相对湿度应控制在40—50%为宜,室温达18℃时,相对湿度应控制在30—40%。
有加湿器的家庭应注意经常调节室内湿度,以便充分地为您的健康服务。
天气与花粉过敏症花粉过敏症是指由花粉过敏而引起的呼吸道及眼部过敏表现。
也是特异性个体对花粉的一种过敏反应。
我国民间早有所谓“热伤风”之珍断,意即在夏秋季节,天气炎热的时侯,病人可以突然出现呼吸道的卡他症状,这是我国对花粉过敏的早期观察与描述。
在自然界中,植物花粉的传播方式可分为风媒花和虫媒花两类,由于花粉产量多、体积小、质量轻、容易借风力传播;所以,风媒花是造成花粉症的主要花粉。
花粉的季节性大致可分为三种类型,即春季型、夏季型、秋季型。
日前正处初秋,秋天空气中传播的花粉有莠类、蒿属、向日葵、大麻、蓖麻及禾本科等花粉,但尤以莠类花粉为多。
花粉症与花粉密切相关,而两者又均与天气有直接关系,天气的变化对花粉症的发病有重要影响,花粉过敏症的表现有很多种,具体又可划分为以下三大类:①、花粉性鼻炎,②、花粉性哮喘③、花粉性结膜炎。
水水是万物赖以生存的基本要素。
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大。
本世纪以来全世界淡水用量增长了8倍,其中农业用水增长了7倍,城市用水增长了12倍,工业用水增长了20倍,而且世界淡水用量以每年 5%的速度递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