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玩的空气》说课稿
大班科学主题教育活动《好玩的空气》
![大班科学主题教育活动《好玩的空气》](https://img.taocdn.com/s3/m/c5fc1f5b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87.png)
大班科学主题教育活动《好玩的空气》空气,是我们每天都离不开的存在,但对于大班幼儿来说,空气也是一个神秘而有趣的主题。
通过开展科学主题教育活动《好玩的空气》,不仅可以增加幼儿对空气的认知,还可以培养其科学探究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本文将介绍如何组织这一主题教育活动,并为您呈现幼儿在活动中的学习和成长。
活动准备在开展《好玩的空气》主题教育活动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教师可以准备一些与空气相关的道具,如气球、风筝、吹泡泡的工具等。
此外,还可以制作一些简单的实验器材,比如吸管、塑料瓶等。
另外,教师应事先了解幼儿的知识水平和兴趣爱好,合理安排活动内容和形式,确保活动的教育效果和趣味性。
活动展开在正式开展《好玩的空气》主题教育活动时,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如故事讲解、实物展示、游戏互动等。
以下是一些活动的具体内容和安排,仅供参考。
一、故事讲解教师可以通过讲述与空气相关的故事,如《兔子和气球》等,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在讲解过程中,引导幼儿思考空气的定义、特性以及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二、实物展示教师可以准备一些与空气相关的实物,如气球、吸管、风筝等,并向幼儿展示这些实物。
让幼儿观察、摸索,并引导他们发现实物中的“空气”。
三、实验探究通过简单的实验,让幼儿亲身体验和探究空气的特性。
比如,教师可以准备一个装满水的塑料瓶,让幼儿用吸管吹气进去,观察水位的变化。
借此机会,教师可以向幼儿解释气体的特性,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会出现水位变化的现象。
四、游戏互动教师可以设计一些与空气相关的游戏,如吹气赛跑、吹风筝等。
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幼儿在活动中感受到空气的存在,并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活动总结在《好玩的空气》的科学主题教育活动中,幼儿们不仅对空气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还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实验探究的能力。
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他们学会了合作和分享的重要性,激发了对科学的兴趣。
这样的科学主题教育活动不仅增加了幼儿的知识储备,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们的终身学习能力和科学思维方式。
好玩的空气 语言
![好玩的空气 语言](https://img.taocdn.com/s3/m/1d1ade5e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5a.png)
好玩的空气语言
如果你是想询问关于“好玩的空气”说课稿,以下是一份说课稿供你参考:
各位园长各位老师,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大班的科学活动《好玩的空气》。
一、首先来说设计意图:空气是一切生物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空气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每天都在与空气做零距离的接触,让幼儿了解空气、感受空气的存在,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另外,教育资源来源丰富,又能能给幼儿一个实际操作的机会,让幼儿在讲讲做做玩玩中,可以获得切身的体会。
因此,我便设计了这节科学活动《好玩的空气》。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好玩的空气》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好玩的空气》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eb3dc07a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7f.png)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好玩的空气》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第三节《好玩的空气》。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空气的存在,感知空气的性质,探索空气的奥秘。
二、教学目标1. 知道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了解空气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2. 能够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感知空气的性质,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空气是无形无色的,并且了解空气的性质。
教学重点: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感知空气的存在,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空气泵、气球、塑料瓶、漏斗、蜡烛、火柴、糖块、小纸船等。
学具:每组一份空气泵、气球、塑料瓶、漏斗、蜡烛、火柴、糖块、小纸船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个充满气的气球,让幼儿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气球里装的是什么吗?”引导幼儿思考并回答。
2. 例题讲解:(1)教师演示:用漏斗将糖块从塑料瓶中倒出,让幼儿观察糖块的运动,引导幼儿发现糖块在空气中飘动。
(2)教师讲解: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它存在于我们的周围,对我们的生活非常重要。
3. 随堂练习:(1)让幼儿分组进行实验:用空气泵将塑料瓶充满空气,观察瓶子变瘪,感受空气的存在。
(2)让幼儿将小纸船放在水面上,用火柴点燃蜡烛,放在纸船旁边,观察纸船的运动,感受空气的流动。
六、板书设计主题:好玩的空气1. 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2. 空气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
3. 空气的性质:无形的、无味的、充满整个空间。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空气的力量(1)用空气泵吹气球,观察气球的变化。
(2)用塑料瓶装满空气,观察瓶子变瘪。
2. 答案:(1)气球会因为空气的压力变大而膨胀。
(2)塑料瓶会因为空气的压力变小而变瘪。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感知空气的存在,了解空气的性质和作用。
《好玩的空气》大班科学教案-2024鲜版
![《好玩的空气》大班科学教案-2024鲜版](https://img.taocdn.com/s3/m/4f8a58cb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87.png)
10
03
好玩的空气实验
2024/3/27
11
气球膨胀实验
• 实验材料:气球、小苏打、白醋、漏斗、瓶子
2024/3/27
12
气球膨胀实验
实验步骤
2. 将气球套在瓶口上。
2024/3/27
1. 将小苏打通过漏斗倒入 瓶子中。
13
气球膨胀实验
3. 将白醋倒入气球中。
01
4. 抬起气球,使白醋流入
21
纸巾不湿挑战活动
材料准备
纸巾、玻璃杯、水盆等。
活动过程
将纸巾塞入玻璃杯中,然后将玻璃杯倒扣入水中。让幼儿猜测纸巾是否会湿, 并观察实验结果。引导幼儿思考空气占据空间的原理,以及纸巾不湿的原因。 通过活动培养幼儿的预测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2024/3/27
22
05
环保意识培养与实践活动
2024/3/27
2024/3/27
6
02
空气基本性质探究
2024/3/27
7
空气组成与特点
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混合物,主 01 要由氧气、氮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等组成。
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是动植物呼吸和燃烧 02 的必要条件;氮气约占78%,是植物生长所需氮
肥的来源之一。
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含量较少,但对地球的气候和 03 生态环境有着重要影响。
26
06
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
2024/3/27
27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空气的基本性质
无色、无味、透明,占据空间,具有质量 。
空气的流动
通过感知风、呼吸等现象,理解空气流动 的原理。
2024/3/27
大班科学优质课《好玩的空气》教案
![大班科学优质课《好玩的空气》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20ac53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6d.png)
大班科学优质课《好玩的空气》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为《幼儿园大班科学教育活动指导手册》第五章第一节《好玩的空气》。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空气的定义、空气的存在、空气的性质、空气的用途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空气的基本知识,知道空气的存在和重要性。
2.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教育他们珍惜和保护空气资源。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了解空气的基本知识,知道空气的存在和重要性。
难点: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探究空气的性质和用途。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气球、塑料袋、玻璃杯、水、吸管等。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个气球,询问学生:“这个气球里面装的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再问:“我们能不能把里面的东西拿出来?”学生尝试用吸管将气球内的空气吸出来,感受空气的存在。
2. 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简要讲解空气的定义、存在和重要性,让学生明白空气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1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发一个塑料袋,让学生用手挤压塑料袋,观察塑料袋的形状变化。
然后让学生思考:塑料袋的形状变化是由什么引起的?空气在哪里?4. 实验探究(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空气的性质。
实验一:用玻璃杯装满水,倒扣在桌面上,提问学生:“水会不会流出来?”学生观察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实验二:用吸管吸取杯中的水,提问学生:“水为什么会跟着吸管走?”学生通过实验,探究空气的性质。
六、板书设计空气的定义、存在、性质和用途。
七、作业设计1. 观察记录表:让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记录空气的存在和作用。
2. 手抄报:让学生搜集有关空气的资料,制作手抄报,分享所学知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空气的基本知识,知道空气的存在和重要性。
在教学中,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良好。
《好玩的空气》说课稿
![《好玩的空气》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76a08e765ce050876321366.png)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大班的科学主题教育活动《好玩的空气》一、首先来说设计意图:空气是一切生物得心生存的必要条件,空气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每天都在与空气做零距离的接触,让幼儿了解空气感受空气的存在,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另外,教育资源来源丰富,又能能给幼儿一个实际操作的机会,让幼儿在讲讲做做玩玩中,可以获得切身的体会。
因此,我便设计了这节科学主题教育活动《好玩的空气》。
二、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1.对空气的存在感兴趣,激发幼儿探索欲望,培养对科学实验的兴趣。
2.感知空气特点:没有颜色、没有味道、看不见摸不着的,知道我们的周围到处都有空气。
3.能运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学习探索空气的简单方法。
激发幼儿探索欲望,培养对科学实验的兴趣。
4.培养幼儿关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最后说说教学方法和活动设计: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幼儿是主动的探索者,研究者和发明者,而教师是幼儿的探究活动的支持者和引导者。
为了更好地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我设计了踩泡泡、捉空气、吹泡泡等环节。
一、在这些过程中,首先,我先让幼儿进行玩踩泡泡的游戏在教室内准备好打好气的泡泡,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小朋友,老师准备了许多彩色的泡泡,我们一起来玩踩泡泡的游戏。
教师小结,你们真棒!这些泡泡真好玩!二、接着是老师提出问题,然后让幼儿猜想,泡泡里装的是什么呢?通过操作来验证,教师拿出一个空袋子让幼儿探索:你看,老师的袋子里什么都没哟,但是你们瞧(老师把袋子口扎紧)袋子里鼓鼓的,这里面又是什么呢?(幼儿讨论)空气是什么样的呢?(幼儿讨论)进而得出结论,幼儿自由探索:空气在哪里?三、幼儿用塑料袋收集空气,体验游戏的乐趣四、感知空气的重要性以及与人类的关系。
组织幼儿讨论:没有空气我们能生活吗?请幼儿把鼻子捏住,把嘴巴闭紧一小会,让幼儿谈谈当时的感受。
教师:空气对于我们很重要,离开了空气,我们就会喘不过气来,离开了空气我们就不能呼吸。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好玩的空气》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好玩的空气》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28573118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f1.png)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好玩的空气》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材第四章《自然现象》,详细内容为“好玩的空气”。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空气的存在,感受空气的特性,探索空气的奥秘。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知道空气是无处不在的,了解空气的基本特性。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探究兴趣。
3. 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品质,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空气是无形的,感受空气的存在。
教学重点:让幼儿通过实践操作,探索空气的特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空气泵、气球、塑料瓶、沙子、水、纸张等。
学具:每组一个空气泵、气球、塑料瓶、沙子、水、纸张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展示一个充满气的气球,引发幼儿兴趣。
(2)让幼儿猜想:气球里装的是什么?(3)教师揭秘:气球里装的是空气。
2. 例题讲解:(1)教师通过讲解,让幼儿了解空气是无处不在的。
(2)教师展示空气的特性,如无色、无味、无形的气体。
(3)教师示范如何用空气泵使气球鼓起来,让幼儿观察、思考。
3. 随堂练习:(1)让幼儿分组操作,用空气泵使气球鼓起来。
(2)讨论:为什么气球会鼓起来?4. 探索活动:(1)让幼儿分组讨论:如何证明空气的存在?六、板书设计1. 空气是无处不在的。
2. 空气的基本特性:无色、无味、无形。
3. 空气泵使气球鼓起来。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寻找生活中的空气现象。
2. 答案:如风吹树叶、风扇转动、汽车行驶时产生的气流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2)针对幼儿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进行户外活动,观察空气流动的现象。
(2)开展科学小实验,进一步探索空气的奥秘。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空气是无形的,感受空气的存在。
2.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幼儿了解空气的特性。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好玩的空气》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好玩的空气》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93b4d96f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9e.png)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好玩的空气》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身边的科学》第三节《好玩的空气》。
本节课将带领孩子们探索空气的特性,了解空气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并通过实验活动,让孩子们感受空气的存在。
二、教学目标1. 知道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形的气体,了解空气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
2. 通过实验活动,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增进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科学现象的欲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空气是无形的存在,感受空气的压力。
重点:通过实验活动,让孩子们了解空气的特性,培养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气球、吹风机、塑料瓶、漏斗、纸片、吸管等。
2. 学具:每组一套实验器材,包括气球、塑料瓶、漏斗、纸片、吸管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展示吹气的气球,引发孩子们的好奇心。
(2)提问:“你们知道气球为什么能变大吗?”2. 例题讲解(1)教师通过讲解,让孩子们了解空气的概念。
(2)讲解空气的特性:无色、无味、无形。
3. 实验活动(1)实验一:吹气球,感受空气的存在。
(2)实验二:用漏斗向塑料瓶内注入空气,观察瓶子变瘪。
(3)实验三:用吸管向纸片下方吹气,纸片飘起来。
4. 随堂练习(1)让孩子们分组讨论,分享实验过程中的观察和感受。
(2)讨论空气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
(2)让孩子们谈谈自己对空气的认识和感受。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好玩的空气》2. 内容:(1)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形的气体。
(2)空气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
(3)实验活动:吹气球、注空气、吹纸片。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用图画或文字描述空气的特性。
(2)举例说明空气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
2. 答案:(1)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形的气体。
(2)例如:呼吸、吹气球、风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1)本节课通过实验活动,让孩子们直观地感受到空气的存在。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好玩的空气》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好玩的空气》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0e18101a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ce.png)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好玩的空气》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涉及教材的第三章节——《空气的秘密》。
详细内容包括:空气的存在、空气的性质、空气的用途以及如何保护空气。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空气的存在,知道空气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幼儿环保意识,让他们明白保护空气的重要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空气的性质,了解空气的用途。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增强他们的环保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空气泵、气球、塑料瓶、花瓶、湿纸巾、蜡烛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教师展示一个吹气的气球,引发幼儿对气球的兴趣。
(2)提出问题:“气球里面有什么?”让幼儿猜想。
(3)教师揭秘:“气球里面是空气,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我们周围到处都是空气。
”2. 例题讲解(1)教师出示一个塑料瓶,瓶内装有半瓶水。
(2)提问:“如果把瓶子倒过来,会发生什么现象?”(3)让幼儿观察并回答。
(4)教师解释:“这是因为空气的压力把水堵住了,所以水不会流出来。
”3. 随堂练习(1)让幼儿用画纸、彩笔描绘出他们心中的空气。
(2)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并解释作品的含义。
4. 环保教育(1)教师讲解空气污染的危害,引导幼儿了解保护空气的重要性。
(2)让幼儿讨论如何在生活中保护空气。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好玩的空气》2. 板书内容:(1)空气的存在:无色无味,无处不在(2)空气的性质:压力、浮力等(3)空气的用途:呼吸、动植物生长、气象变化等(4)保护空气:减少污染、植树造林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空气,并简单描述。
2. 答案示例:(1)画出空气中的氧气、氮气等成分。
(2)描述空气对我们的重要性,如:“空气让我们呼吸,让动植物生长。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幼儿了解了空气的性质和用途,培养了他们的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好玩的空气》说课稿
![《好玩的空气》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602266a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dd.png)
《好玩的空气》说课稿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空气的重要性和特性,并培养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引导学生学习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提高科学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
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空气的重要性和特性,并培养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引导学生学习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提高科学实践能力。
三、教学准备
准备与空气相关的教学材料和实验器材。
了解学生对空气的认知和问题,为教学活动做好准备。
准备相关的示范和指导材料。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
通过展示有关空气的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对空气的兴趣和好奇。
2. 观察和实验
引导学生观察和实验空气的特性,如空气的无形、无味、可压缩等,让他们亲身体验空气的存在和作用。
3. 创意活动
设计创意活动,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设计并制作与空气相关的艺术品或实用品。
4. 环保意识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空气污染的问题,并提出环保的解决方案,培养对环境保护的意识。
五、教学延伸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其他与空气相关的活动,如空气质量观测、空气净化器的制作等。
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其他与观察和实验相关的知识,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大班科学公开课《好玩的空气》精品教案
![大班科学公开课《好玩的空气》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4a686a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9f.png)
大班科学公开课《好玩的空气》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为《幼儿科学探索》第五单元“身边的科学”,具体章节为第三节“好玩的空气”。
内容详细包括空气的存在、空气的性质、空气的利用以及如何保护空气质量。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空气的存在,知道空气的性质,理解空气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观察、思考、探索的能力,激发对科学的兴趣。
3. 增强环保意识,教育幼儿保护空气质量,从身边小事做起。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空气的性质,如何保护空气质量。
重点:空气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幼儿观察、思考、探索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空气泵、气球、塑料瓶、吸管、沙子、水、花盆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个充满气的气球,让幼儿观察并思考:气球为什么会鼓起来?引导幼儿回答:因为有空气。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讲解空气的性质、存在和利用,使幼儿对空气有更深入的了解。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让幼儿亲身体验空气的存在和性质。
4. 互动环节(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和讨论如何保护空气质量。
六、板书设计1. 空气的存在:气球、塑料瓶实验2. 空气的性质:无色、无味、无重量,占据空间3. 空气的利用:呼吸、风、飞行等4. 保护空气质量:减少污染、植树造林、节能减排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空气质量答案:幼儿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画出空气清新的场景或空气污染的场景。
2. 作业题目:写一篇关于保护空气的小短文答案:幼儿可从减少污染、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方面,写出自己保护空气的做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应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空气知识的掌握程度,针对幼儿的反馈进行教学反思。
在课后,教师可布置相关的家庭作业,让幼儿与家长共同完成,增强亲子互动,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教师可组织户外活动,让幼儿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空气,提高环保意识。
幼儿园科学教案《好玩的空气》含反思
![幼儿园科学教案《好玩的空气》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f93bc7e3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e3.png)
幼儿园科学教案《好玩的空气》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感知空气的存在,知道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形的。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好奇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通过观察、操作,感知空气的存在。
难点:让幼儿理解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形的。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气球、塑料袋、吸管、盆子、水等。
2. 环境准备:安静、宽敞的教室,确保幼儿安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吹气球的方式,引起幼儿对空气的兴趣,引导幼儿观察气球的变化。
2. 探究空气:教师带领幼儿进行实验,观察塑料袋的变化,让幼儿感知空气的存在。
3. 体验空气:教师让幼儿用吸管吹气,感受空气的力量。
4. 探索空气的特性:教师通过实验,让幼儿了解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形的。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让幼儿认识到空气的重要性。
五、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旨在让幼儿感知空气的存在,通过观察、操作,让幼儿了解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形的。
在教学过程中,幼儿积极参与,表现出对科学的兴趣。
但在实验操作环节,部分幼儿对塑料袋的使用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总体来说,本次教学活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六、教学内容与步骤:1. 内容:通过吹纸实验,让幼儿感知空气的流动。
2. 步骤:a. 教师准备一张纸,让幼儿观察纸的静态状态。
b. 教师吹气纸下方,让幼儿观察纸的动态状态。
c.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空气流动的现象。
七、教学内容与步骤:1. 内容:通过吹气球比赛,让幼儿体验空气的力量。
2. 步骤:a. 教师吹气球,让幼儿观察气球的膨胀。
b. 教师将气球交给幼儿,让幼儿尝试吹气球。
c.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吹气球比赛,鼓励幼儿积极参与。
八、教学内容与步骤:1. 内容:通过吹蜡烛实验,让幼儿了解空气的推移作用。
2. 步骤:a. 教师点燃蜡烛,让幼儿观察蜡烛的燃烧。
b. 教师吹气蜡烛上方,让幼儿观察蜡烛火焰的变化。
《好玩的空气》幼儿园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
![《好玩的空气》幼儿园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e56264a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ed.png)
《好玩的空气》幼儿园大班科学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身边的科学》,详细内容为“好玩的空气”。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空气的存在,感知空气的特性,探索空气的用途。
二、教学目标1. 知道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它是真实存在的。
2. 通过实践活动,感受空气的特性,如无色、无味、无重量等。
3. 探索空气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空气的无形特性,探索空气的用途。
重点:感受空气的存在,了解空气的基本特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气球、吹风机、透明塑料袋、瓶子、水、纸巾等。
2. 学具:每组一份气球、透明塑料袋、瓶子、水、纸巾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邀请幼儿吹气球,观察气球为什么会鼓起来,引导幼儿思考其中的原因。
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空气的基本特性,如无色、无味、无重量等。
通过实验,让幼儿感受空气的存在,如将透明塑料袋放在吹风机前,观察塑料袋鼓起来的现象。
3. 随堂练习(5分钟)让幼儿分组讨论,如何利用空气让瓶子“跳舞”。
每组展示成果,分享交流。
提问幼儿,引导他们思考空气在生活中的其他应用。
六、板书设计1. 《好玩的空气》2. 内容:空气的特性:无色、无味、无重量空气的用途:吹气球、吹风机、瓶子跳舞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探索空气的用途请幼儿与家长一起,找出生活中的空气应用,并记录下来。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感受了空气的存在和特性,培养了他们的科学兴趣。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鼓励他们大胆探索、发现。
在家庭中,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科学活动,共同探索空气的奥秘。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2. 例题讲解3. 教具与学具准备4. 教学难点与重点5. 作业设计一、实践情景引入1. 选择幼儿熟悉的、有趣的生活场景,如吹气球。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好玩的空气》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好玩的空气》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d02be6a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1e.png)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好玩的空气》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详细内容为《好玩的空气》。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空气的存在,认识空气的特性,探索空气的奥秘。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空气的基本概念,知道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形的。
2. 通过实践活动,感受空气的存在,了解空气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空气是无形、无色、无味的。
重点:感受空气的存在,探索空气的奥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气球、吹风机、空瓶子、水、盆子、小风车等。
2. 学具:每组一个气球、一个空瓶子、一根吸管、胶带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向幼儿展示一个充满气的气球,引发幼儿兴趣。
提问:“大家知道气球里装的是什么吗?”2. 例题讲解:教师讲解空气的基本概念,引导幼儿观察气球里的空气,让幼儿初步了解空气的存在。
3. 随堂练习:(1)让幼儿分组,每组一个气球,观察气球里是否有空气。
(2)用吸管向瓶子里吹气,观察瓶子变形,感受空气的力量。
4. 探索活动:(1)让幼儿将空瓶子放入水中,观察瓶子是否会浮起来。
(2)用吹风机吹小风车,让幼儿感受空气的流动。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好玩的空气》2. 板书内容:空气:无形、无色、无味空气的作用:吹气球、使瓶子浮起来、吹动小风车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用吸管吹气,使瓶子变形。
(2)用吹风机吹动小风车,观察风车转动。
2. 答案:(1)吸管吹气,瓶子会变瘪。
(2)吹风机吹动风车,风车会转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形式,让幼儿了解了空气的基本概念和特性。
但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幼儿对空气的理解仍然较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继续加强。
2. 拓展延伸:(1)让幼儿观察生活中的空气现象,如风吹树叶、风扇转动等。
大班《好玩的空气》科学公开课教案
![大班《好玩的空气》科学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575052e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eb.png)
大班《好玩的空气》科学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以“好玩的空气”为主题。
教材章节为“认识空气”,详细内容包括:空气的定义、空气的组成、空气的性质以及空气的重要性。
通过本次活动,让幼儿了解空气的基本知识,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空气,了解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考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认识空气,了解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难点:让幼儿通过实验和操作,理解空气的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气球、吸管、玻璃杯、水、塑料袋等。
学具:每人一个气球、吸管、玻璃杯、水、塑料袋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个气球,让幼儿观察气球的形状和颜色。
然后,教师吹鼓气球,提问:“气球里面是什么?”让幼儿猜测。
教师揭晓答案,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空气。
2. 知识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图片和实物,向幼儿讲解空气的定义、空气的组成、空气的性质以及空气的重要性。
讲解过程中,教师提问,引导幼儿积极思考。
3. 实验操作(10分钟)教师演示实验,让幼儿观察和操作。
实验一:用吸管把水吸入塑料袋,观察塑料袋的变化。
实验二:用吸管把空气吸入塑料袋,观察塑料袋的变化。
实验三:用吸管把空气吸入气球,观察气球的形状变化。
实验四:把气球放在杯子里,把杯子倒扣在水里,观察气球的变化。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关于空气的图片,让幼儿判断图片中的现象是否与空气有关。
六、板书设计空气的定义、组成、性质、重要性七、作业设计1. 请幼儿回家后,跟家长一起观察周围的空气,发现空气的用途。
2. 请幼儿画一画他们心目中的空气。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知识讲解、实验操作、随堂练习等环节,让幼儿认识空气,了解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课堂上,幼儿积极参与,表现出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幼儿园科学教案《好玩的空气》含反思
![幼儿园科学教案《好玩的空气》含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dafda4d0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22.png)
幼儿园科学教案《好玩的空气》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感知空气的存在,了解空气的特性。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 空气的概念:介绍空气是什么,它的存在和作用。
2. 空气的特性:通过实验让幼儿了解空气的不可见性和无处不在。
3. 空气的利用:介绍空气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呼吸、气球等。
三、教学方法:1. 游戏法:通过趣味游戏让幼儿感知空气的存在。
2. 实验法:通过简单的实验让幼儿了解空气的特性。
3. 讨论法:引导幼儿参与话题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包含空气的概念、特性和利用。
2. 实验材料:气球、吸管、盆栽等。
3. 游戏道具:吹泡泡机、空气枪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吹泡泡游戏引起幼儿对空气的兴趣。
2. 空气的概念:讲解空气的定义和作用,让幼儿初步认识空气。
3. 空气的特性:进行实验,如吹气球、吸管喝水等,让幼儿亲身感受空气的不可见性和无处不在。
4. 空气的利用:介绍空气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呼吸、气球等。
5. 总结与反思:让幼儿谈谈对空气的认识,引导他们关注身边的科学现象。
教案反思:本次教学活动通过游戏、实验和讨论等多种形式,让幼儿积极参与,感知空气的存在和特性。
在教学过程中,幼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积极参与实验和游戏,对空气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部分幼儿对空气的利用方面了解不足。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加强这方面的教学,让幼儿更全面地了解空气的作用。
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六、教学拓展:1. 空气的污染:让幼儿了解空气污染的原因和危害,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2. 保护空气质量:通过实践活动,让幼儿学会简单的保护空气质量的方法,如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等。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游戏和实验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空气的认识和掌握程度。
大班《好玩的空气》科学公开课教案通用
![大班《好玩的空气》科学公开课教案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e75bf388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ac.png)
大班《好玩的空气》科学公开课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领域,以“好玩的空气”为主题。
教材无固定版本,内容涵盖空气的性质、用途以及保护。
具体章节包括:1. 空气的存在的验证;2. 空气的组成;3. 空气的压力;4. 空气的利用;5. 保护空气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通过观察、操作、体验,了解空气的存在及其重要性;2. 培养孩子们的探究兴趣,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和思考能力;3. 让孩子们认识到保护空气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空气的存在及其重要性;空气的利用。
难点:空气的组成;保护空气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气球、水杯、吸管、塑料袋、显微镜等;学具:每人一个记录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个气球,问孩子们:“这个气球里面装的是什么?”让孩子们猜一猜,引出空气的概念。
2. 空气的存在的验证(10分钟)教师演示用吸管把气球内的空气吸出来,气球变小,让孩子们直观地感受到空气的存在。
然后,让孩子们自己尝试用吸管吸出气球内的空气。
3. 空气的组成(10分钟)教师出示一个水杯,倒入半杯水,问孩子们:“如果把水杯里的水全部倒掉,水杯里还剩下什么?”引导孩子们思考空气的组成。
然后,教师用塑料袋收集一杯空气,让孩子们观察塑料袋内的空气。
4. 空气的压力(5分钟)教师演示用塑料袋收集空气,然后把塑料袋内的空气挤出来,让孩子们感受到空气的压力。
5. 空气的利用(5分钟)教师出示一个气球,问孩子们:“我们怎样让这个气球飞起来?”引导孩子们思考空气的利用。
然后,教师演示用吹风机把气球吹起来,让孩子们自己尝试用吹风机吹气球。
6. 保护空气的重要性(5分钟)教师向孩子们讲解保护空气的重要性,让他们认识到空气对我们的生活的重要性。
然后,让孩子们讨论如何保护空气,并把自己的想法记录在记录本上。
7.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关于空气的题目,让孩子们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好玩的空气》教学设计反思说课稿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好玩的空气》教学设计反思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0b791b1e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99.png)
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好玩的空气》教学设计反思说课稿《幼儿园大班科学活动《好玩的空气》教学设计反思说课稿》这是优秀的幼儿园教案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活动目标:1、感知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味道、看不见摸不着的特点,知道我们周围到处都有空气。
2、能运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学习探索空气的简单方法。
激发幼儿探索欲望,培养幼儿对科学实验的兴趣。
3、培养幼儿关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玻璃杯、玻璃缸、毛巾、背景音乐、袋子、气球活动过程:(一)魔术导入。
1、教师:小朋友们好,今天老师要变个魔术,你们想不想看啊?那小眼睛可要看仔细了!2、教师:这是什么?(毛巾)是干的还是湿的呢?来,小朋友用手摸一摸。
是什么样的毛巾啊?是块干毛巾。
3、教师:这是什么呀?(杯子)老师现在要把毛巾放到杯子里面,然后把杯子直直地倒放在水里,你们猜一猜毛巾会不会湿?(请你说一说)4、教师:那我们取出来看一看,湿了没有呢?小朋友用手摸一摸,湿了没呀?(没有)咦,真奇怪,毛巾明明是放在水里的,却没有湿,是不是很神奇呢?(二)引出空气原理。
1、教师:老师再来变一个魔术,这是什么?(毛巾)这是什么?(杯子)我们也要把毛巾放进杯子里面,这次老师是斜斜地放进水里,小朋友仔细观察哦。
看一看会发生什么现象。
(气泡产生)小朋友,猜一猜毛巾有没有湿呢?(请你说说看)2、教师:到底毛巾湿了没有?让我们取出来看一看,我用手扭一扭,湿了没有?(湿了)为什么会湿了呢?3、教师:这一次啊,老师的杯子是斜斜地放进去的,斜斜地放杯子里面有空气,空气跑出来了,小朋友说一说什么跑进去了?(水)空气跑出来了,水就跑进去了,所以我们的毛巾就会湿了。
而第一次没有湿,是因为空气跑出来了没有?(没有)所以毛巾是干的。
刚才老师给小朋友变了两个关于空气的小魔术,好看吗?(三)身边捕捉空气,初步感知空气。
幼儿园《好玩的空气》教案
![幼儿园《好玩的空气》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23e4846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de.png)
幼儿园《好玩的空气》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感知空气的存在,了解空气的特性。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 空气的存在:让幼儿通过观察和体验,感知空气的存在。
2. 空气的特性:让幼儿了解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形的。
3. 空气的用途:让幼儿知道空气对生活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幼儿通过观察,感知空气的存在。
2. 实验法: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了解空气的特性。
3. 讨论法:让幼儿通过团队协作,探讨空气的用途。
四、教学准备:1. 教具:气球、塑料袋、玻璃杯等。
2. 环境:宽敞的教室,便于幼儿操作和观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思考空气的存在和特点。
2. 观察空气:让幼儿用塑料袋捕捉空气,感受空气的轻盈。
3. 实验:让幼儿用气球和玻璃杯进行实验,观察空气的流动性。
4. 讨论:让幼儿团队合作,讨论空气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5.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空气的存在、特性和用途。
6. 拓展:让幼儿思考如何保护空气,提倡环保意识。
这五个章节的教学教案,可以帮助你开展《好玩的空气》这一主题的教学活动。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反应,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过程。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六、教学活动:1. 空气捉迷藏:教师准备一个大的塑料袋,让幼儿们尝试用塑料袋捉住空气,并讨论捉住空气的感受。
2. 气球上升实验:教师将几个气球放飞,让幼儿观察气球上升的现象,并解释这是因为空气的浮力。
七、教学互动:1. 空气问答:教师提出关于空气的问题,让幼儿们互相讨论并回答,以增强他们对空气知识的理解。
2. 空气污染讨论:教师引导幼儿讨论空气污染的问题,让幼儿了解保护空气的重要性。
八、教学游戏:1. 吹气球比赛: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吹气球比赛,让幼儿通过吹气体验空气的力量。
2. 空气接力:教师组织幼儿进行空气接力游戏,让幼儿通过传递气球来体验空气的流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科学主题教育活动《好玩的空气》说课稿
各位园长、各位老师: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中班的科学主题教育活动《好玩的空气》
一、首先来说设计意图:
空气是一切生物得心生存的必要条件,空气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每天都在与空气做零距离的接触,让幼儿了解空气感受空气的存在,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另外,教育资源来源丰富,又能能给幼儿一个实际操作的机会,让幼儿在讲讲做做玩玩中,可以获得切身的体会。
因此,我便设计了这节科学主题教育活动《好玩的空气》。
二、其次说说活动目标
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
1.感知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味道、看不见摸不着的特点,知道我们的周围到处都有空气。
2.能运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学习探索空气的简单方法。
激发幼儿探索欲望,培养对科学实验的兴趣。
3.培养幼儿关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最后说说教学方法和活动设计:
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幼儿是主动的探索者,研究者和发明者,而教师是幼儿的探究活动的支持者和引导者。
为了更好地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我设计了变魔术、捉空气、吹泡泡、吹气球、罩蜡烛这些环节,在这些环节的教学过程中,首先是老师提出问题,然后让幼儿猜想,接着通过操作来验证,进而得出结论,最后老师再做总结这几个基本动作来完成的。
通过让幼儿看一看,说一说、捉一捉、吹一吹、做一做等多种形式,让幼儿积极动眼、动脑、动口、动手来探究空气,引导幼儿通过自己动手操作,来探索感知空气的特点和空气的无处不在,同时也体验了和空气宝宝玩一玩的乐趣。
从而激发幼儿探索欲望,培养对科学实验的兴趣。
众所周知,我们人类有一个共同的家园,那就是我们美丽的地球,地球是绚丽多姿的,把所有的生物都孕育其中,而空气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但随着现代工农业生产的迅猛发展,我们痛心的看到:工厂冒出浓浓的黑烟、燃烧垃圾发出难闻的气味、汽车排放尾气…,这些有毒物质无时不刻在侵袭我们的环境、污染我们的空气。
因此,对幼儿进行生态方面的教育,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势在必行,这也是是现代科学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所以课程的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培养幼儿关心和保护环境的意识,也是整个活动的升华部分,通过生动的课件让幼儿了解到我们身边的空气已遭受了严重的污染,作为小公民就有义务去保护我们的环境,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做个环保小卫士,让我们的空气更加清新更加干净。
整个活动过程设计,总体思路是以疑激趣,以实验突出重点,通过课件展示、交流讨论引导幼儿深入课程,与幼儿一起建构属于他们自己的科学。
(教学反思:本节课老师跟孩子一起去发现、去探索、去尝试、去判断,让孩子们成为活动的主人,老师给以启发和帮助,使幼儿在做中学,在玩中体验,在有趣的活动中,揭开空气的秘密,让探索的乐趣存在在于他们的生活之中。
在活动中的不足之处是:个别孩子不善于表现自己,由于时间的关系,没能进行及时地鼓励和引导。
)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