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对当代中国政治的影响

合集下载

社会的大事记

社会的大事记

社会的大事记

一、基本概述

社会的大事记是指一国或一地区在特定历史时期发生的重大事件的记录。这些事件通常涉及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对社会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将回顾近代社会的一些重大事件,以期更好地了解历史的演进和社会的发展。

二、法国大革命(1789年)

法国大革命被视为现代民主思想的引爆点,这场革命不仅改变了法国的政治格局,也对全球范围内的专制统治产生了深远影响。法国大革命标志着封建制度的崩溃和资产阶级的崛起,引导了人权、自由和平等等观念的兴起。

三、美国独立战争(1775年至1783年)

美国独立战争是美国国家独立的开始。美国殖民地与英国军队进行了长达八年的战斗,最终成功摆脱了英国的统治,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独立的民主共和国。这场战争为后来的民族自决运动提供了范例和启发。

四、中国辛亥革命(1911年)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深远影响的重大事件之一。这场革命以推翻清朝统治为目标,建立民主共和国。辛亥革命不仅彻底改变了

中国政治体制,也为中国进一步的革命斗争奠定了基础。它被誉为中国近代史的“开天辟地之变”。

五、苏联解体(1991年)

苏联解体标志着冷战时期的结束和世界格局的重大调整。苏联解体使原苏联共和国独立出现,世界范围内的社会主义国家大部分发生政治、经济体制的转型。这一事件也象征着社会主义运动在全球范围内的低谷。

六、柏林墙倒塌(1989年)

柏林墙倒塌象征着两个德国重新统一和一系列东欧国家的垮台。这个事件标志着冷战时期的终结,意味着东西德国之间长达28年的隔离恢复了联系。柏林墙的倒塌对世界格局的调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启示了民众争取自由和平等的力量。

苏联解体的原因及教训

苏联解体的原因及教训

苏联解体的原因及教训

学院:

姓名

学号:

一个大国的崛起与发展,需要有领导的正确引领,也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曾经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突然之间瞬间崩溃。苏联的迅速解体轰动了全世界,给大部分国家敲醒了警钟,苏联的解体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长时间积累形成的。苏联解体是当代社会主义和人类社会史的一个重大事件,苏联解体的原因和经验教训值得我们进行深刻的研究和学习。

苏联解体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苏联解体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有外因,也有内因。对苏联解体的思考,要综合各种原因,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对我国乃至全世界社会主义的建设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苏联解体的原因

1.主观原因

(1)苏共的高度集权

一直以来,苏共在国家的日常管理工作上投入过多,以此形成了党政不分的一种情况,苏共将国家和社会事务纳入自己的权力之内,以党代政。所以在某种程度上,国家的政治领导能力下降。对于社会主义国家来说,尤其是在国家的政治领导方面,共产党必须对其履行职责,因为党是代表全国人民对国家和社会进行管理,用手中的政权去进行政治统治。像苏联共产党内这样个人专断的统治行为,严重的破坏了社会主义法治,使之与群众逐渐脱离,除此之外,他们也使党内的机关和组织变成了自己的组织,完全形成了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

(2)僵化的理论思想

苏联共产党作为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应该随着社会的发展完善其体制,但凡发现错误的迹象及时修正,那么苏联的悲剧也不会发生了。思想理论是作为意识形态在国家内部进行传播,而意识形态决定了国家发展的趋势,但是苏共对马克思主义僵化的理论思想以及对其理论的教条看法,严重的影响了国家内部的发展。在列宁去世以后,苏共的领导人员把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这个过程简单化,从本本主义出发,将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实现过程的阶段教条化,这种形而上学的做法完全摈弃了现在的生活。同时,斯大林没有看到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他只根据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就得出资本主义已经陷入

分析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带给我们的历史教训

分析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带给我们的历史教训

分析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带给我们的历史教训

摘要:

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是20世纪人类历史的重大事件。它的发生对于正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毫无疑问将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通过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学习,我觉得对于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应用“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态度来看待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吸取其中的教训,并将之用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去。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苏联解体、苏共解散已经十多年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真正总结好苏联垮台的教训,对于我们党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关键词: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社会主义改革;经济建设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东欧各国先后发生剧变,1990年初发生的苏东巨变对社会主义世界是一个极大的震动和冲击,它使人们不得不深刻反思现实社会主义存在的问题。社会主义苏联模式曾被认为是唯一的社会主义模式,也曾被很多社会主义国家照搬或者效仿。不可否认,社会主义苏联模式在前苏联的建设之初发挥过巨大的作用,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它的弊端日趋严重,成了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阻力。正如俄罗斯总统普京讲的:“苏维埃政权没有使国家繁荣,社会昌盛,人民自由。用意识形态的方式搞经济导致我国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无论承认这一点有多么痛苦,但是我们将近70年都在一条死胡同里发展,这条道路偏离了人类文明的康庄大道。”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条件下,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竞争、联系制约、借鉴扬弃的关系,格外错综复杂。欧洲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前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发生了红旗落地的历史悲剧。而在世界的东方,社会主义中国“风景这边独好”,正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道上阔步前进。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重点分析题及答案要点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重点分析题及答案要点

当代国际政治格局的特征是“一超多强”。

首先,随着苏联的解体,冷战的结束,美国成为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超级大国,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强大的军事实力,美国掌握了国际政治的话语主导权,甚至经常无视国际政治规则,越过联合国执行其政治意志,其政治影响力无人能出其右。

俄罗斯虽然在苏联解体后元气大伤,但其军事实力,尤其是核力量依然十分强大。尤其是普京总统上台后,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迅速恢复,因此依然是国际上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尤其是在前苏联的传统势力范围,如中亚地区,俄罗斯的影响力依然十分强大。

欧盟作为欧洲各强国的联合体,在国际政治格局当中亦占据的一强的地位。欧盟三大强国英法德本身就是老牌资本主义强国,在其原殖民地国家和传统势力范围(如法国在非洲的影响力)依然保持着政治影响力上的优势。而随着欧盟的日渐扩张和更加紧密的合作,这个成员国普遍具有发达的经济和领先的科技水平的国家联合体必将在国际政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对于其雄厚的经济实力,日本的政治影响力相形见绌。但相对而言,借助其世界第二的经济实力和领先的科技力,日本的政治影响力依然可以列为一强之列。尤其是近年来,日本愈发想要改变“经济大国,政治小国”的现状,其政治动向值得关注。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亦是一个崛起中的大国,近年来,随着国力的增强,中国的国际政治影响力也日益强大。在许多国际热点问题上,如朝核问题,苏丹达尔富尔问题等,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中国已经是世界上举足轻重的政治力量。

和中国一样,印度的国力也在飞速增长。而且印度人从来都没有满足于在国际上默默无闻的形象。在巩固南亚次大陆霸权的同时,印度也正在成长为一个国际政治的强国。而印度拥有核武器的现实也给印度的影响力增加了一个很有分量的砝码。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启示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启示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对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启示

一.引言

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苏联从一个文化落后的国家逐步发展壮大成为一个能与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大国相抗衡的社会主义大国。但它在经历了76年的风雨历程之后,最终轰塌,这是世界历史和国际共运史上的重大事件,这一事件虽然已过二十多年,但它依旧影响深远。在我党提出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的今天,对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我们来说,继续认真研究和深入思考苏联解体的原因及其历史教训不仅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更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

二.苏联模式的定义

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是指苏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以及苏联的社会主

义实践,其特征是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重点发展重工业。由于苏联社会主义实践主要是在斯大林领导下进行的,而斯大林去世后一直到1985年3月戈尔巴乔夫上台,苏联基本上沿袭了斯大林创建的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具体体制,所以,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又被称之为“斯大林模式”。

三.苏联模式的历史意义

“斯大林模式”虽然最终造成了苏联的解体,但是它也曾令一个国家飞速发展。1925-1936年国力强盛革命前的苏联,工业总产值仅占世界的4.7%,只有法国的40%,美国的7%,德国的17.2%和英国的22%,与当时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大概落后80——100年。两个五年计划后,苏联工业增长率377%,而同

期的美国是12%,德国25%,日本65%。工业总产值超过了德英法,跃居欧洲第

一位,成为仅次美国的世界第二工业强国,在十年内跑完了资本主义国家用50——100年才跑完的路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其工业化为战争的胜利提供了有利的物质基础:苏联共生产了49万门火炮和迫击炮、10.2万多辆坦克和强击火炮、13.9万架作战飞机。大量军火源源不断地运往前线,从而保证了战争的胜利。苏德战场是欧洲反法西斯的主战场,苏军牵制了德军近70%的总兵力,歼灭了德军总兵力3/4以上,包括消灭75%的坦克和飞机,为最后击败法西斯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英国历史学家伊思·格雷说:“这次胜利的的确确是他的胜利,如果没有他的工业化,特别是没有在伏尔加河以东高速发展工业,这次胜利是不

前苏联解体的原因和教训

前苏联解体的原因和教训

前苏联解体的原因和教训

在近70年建设发展中,苏联创造了无与伦比的辉煌成果,最后却是迎来了苏联的解体。那么,前苏联解体的原因是什么?前苏联解体的教训有哪些?下面就由告诉大家前苏联解体的原因和教训吧!

前苏联解体的原因

苏联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其几十年的革命、建设与发展中,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建国建党的理论,更极大的鼓舞了全世界的共产主义者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信心。但是,苏联的实践毕竟是没有经验可循的,在原有的政治经济体制出现了问题之后党和国家并没有及时的采取措施纠正不当之处,加之苏联党的领导人在重大问题是犯了严重的错误,以及西方“不遗余力”的和平演变,最终导致苏联的解体,对这一现象进行深入地研究与反思对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无疑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具体地说,导致苏联解体的原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 苏联模式的弊端

1.经济因素。苏联高度中央集权的经济体制形成与30年代,在发展进程中显示过巨大的优越性,创造过公认的历史功绩,使苏联得以成为第二个超级大国。但这种经济体制和发展模式有很大的缺陷和弊病,不能够充分发挥地方、企业以及个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缺乏活力与生气;不能够及时地进行技术改造,提高经济效益,使经济发

展始终处于一种粗放经营的状态;不能够正确地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的全面发展,消费品生产比例过低,使苏联人民的生活始终不能实现由小康向富裕的转变;不能够全面地对外开放,吸取世界各国之长为自己所用。这样,必然使自己由停滞变为落后,陷入经济困境之中而难以自拔。正是这种体制,使得苏联的经济搞不好,上不去。这是苏联机体的深层次的原因。

苏联解体对世界地缘政治格局的影响

苏联解体对世界地缘政治格局的影响

苏联解体对世界地缘政治格局的影响

摘要: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共和国,曾一度在世界政治格局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随着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上的矛盾日益突出,最终也难逃解体的厄运。而苏联的解体,除了社会主义阵营被无限削弱,还对世界的地缘政治格局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

关键词:苏联解体地缘政治美国欧盟

俄罗斯总理普京说过,“苏联解体是二十世纪最大的地缘政治灾难。”曾经的红色帝国,在整个世界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运动,将苏维埃联盟推向了世界政治的顶端,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分庭抗礼长达半个世纪。但是,这种局面却随着1991年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的三色国旗定格成了永远的历史,从此,这个强大的苏维埃联盟,分崩离析,留下了一个名存实亡,争吵不休的独联体,留下了虚弱不堪的俄罗斯。苏联的解体,使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更加加进了霸权主义扩张的步伐,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前所未有的震荡,为世界政治、经济、军事等格局的发展,带来了重要的影响。

一、打破两极分化局面,把美国推向政治霸权

苏联的解体彻底结束了长达半个世纪的两极分化的局面,是的独联体分崩离析,开始了无休止的争吵。而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终于无所顾忌,开始了新一轮的霸权扩张。苏联的解体,直接奠定了美国超级大国的地位①。

二、社会主义力量严重削弱,中国被推向风口浪尖

苏联的解体,导致了社会主义力量被严重削弱,使得中国成为了世界仅有的四个社会主义国家之首。但这也给中国带来了四面受敌的危机,被推向了世界地缘政治的风口浪尖,需要承受西方霸权的重重阻碍②。

三、东西力量对比失衡,南北矛盾日益突出

浅论苏联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浅论苏联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浅论苏联模式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摘要:对社会主义模式进行历史溯源,往往有助于我国社会、经济等各方面的更好发展。“苏联模式”在中国建国之初,确实起到了促进经济发展、稳固政治的作用,但是一旦离开那个特定时期和背景,其弊端暴露无遗。只有对苏联70 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历史和苏联模式持辩证分析的态度,正确汲取苏联解体的教训,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本文从苏联模式的内涵探究出发,寻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其相关的蛛丝马迹,并借全球化的大背景,从积极角度提出了苏联模式对我国现阶段发展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苏联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全球化发展

一、对苏联模式的基本认识

1.分析苏联模式的重要性

要坚持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深刻认识苏联模式同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关系,必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从苏联模式中成长起来,并从体制模式的层次上实质性地突破苏联式社会主义而取得的伟大成就①。不深刻认识这个问题,就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左顾右盼、摇摇摆摆,甚至走回头路。正确地认识苏联模式与中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之间的关系问题,无论是对于科学地总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还是对于进一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都是极其重要的。

2.苏联模式的内涵及特点

(1)苏联模式的内涵

正确理解所谓“苏联模式”,不仅应符合实际标准,更有助于我们在今时今日给予其科学的评价。所谓苏联模式,是指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在斯大林领导下,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的一整套路线、方针和政治、经济、文化管理体制的总称②。就其内涵而言,它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第一,它是社会主义的模式,就是说它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第二,它是苏联的,就是说它在具体体制方面体现与反映了苏联的具体国情与当时时代的特点。

苏联解体对中国的影响

苏联解体对中国的影响

苏联解体对中国造成的影响

简单点说

从国际环境来看,苏联解体使得中美关系发生了变化。最初,美国为了压制苏联,试图和中国保持一种较为紧密的关系,以共同对抗苏联。既然苏联解体了,美国也就没有必要去容忍中国。相反,把原有的冷战矛头,部分的转向中国。

从中苏关系来看,苏联解体后,暂时不会再威胁中国主权独立。因此中国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

苏联解体对中国意识形态最大的冲击在于,对原有社会主义模式的信仰出现动摇。从而开始反思现行的社会主义模式,并进行调整改革

苏联解体是社会主义事业在发展进程中遭受的巨大挫折。

(2)它发生的原因一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施和平演变的战略,二是这些国家的改革背离了马克思主义,放弃了四个坚持。加上长期经济体制僵化,民主集中制受到损害,法制不健全,监督不力,思想僵化保守,党的执政能力下降,党群关系恶化,对外推行霸权主义等造成的结果。

(3)从人类历史的发展来看,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悲剧深刻地教育了各国人民,使他们充分认识到:社会主义本质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创造比资本主义高得多的生产力,不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就会被人民所抛弃,社会主义也巩固不了。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和人民从中吸取了深刻的教训,必将矢志不渝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生产力,不断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社会主义一定能走出低谷,经过曲折而迎来新的伟大复兴,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东欧剧变苏联解体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苏联解体对当代中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苏联解体对当代中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苏联解体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引言

苏联解体是20世纪末最重要、最深远的政治事件之一。这一历史转折

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解体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对于当代中国来说,苏联解体对其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本文将从经济、政治、社会等多个维度探讨苏联解体给当前中国的发展带来的经验与启示。

一、经济发展的启示

1.必须坚持自主创新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等国家在经济领域陷入严重困境,主要原因是长

期以来未能在科技创新方面发挥优势。这给中国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意义:必须坚持自主创新,加快科技发展步伐,努力成为全球创新的引领者。

2.坚持市场导向

苏联解体后,许多国家在经济体制改革中转向市场经济,取得了较好

的发展成果。这告诉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推进市场化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市场为导向推动经济发展。

3.加强经济体制改革

苏联解体揭示了经济体制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中国应深入推进供给侧

结构性改革,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提高市场效率,优化资源配置,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政治治理的启示

1.加强法治建设

苏联解体揭示了政治体制问题的重要性。中国应加强法治建设,构建

完善的法律体系,加强人权保护,健全监督机制,确保国家治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法治化。

2.增强政府公信力

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缺乏公信力,导致民众对政府的不满

增加。中国政府应增强公信力,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效能,加强民主

监督,增进政府与人民的紧密联系。

3.坚决反腐倡廉

苏联解体中腐败问题的严重性不容忽视。中国应加大反腐倡廉力度,

苏联解体对中国的四点影响

苏联解体对中国的四点影响

苏联解体对中国的四点影响

作者:俞邃

来源:《决策与信息》2012年第02期

苏联演变包含苏共垮台与苏联解体两层意思。苏联解体20年了,对中国的影响巨大而深远,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随着时间推移,可以看得越来越清晰。

第一,敲响了警钟。苏联演变促使中国增强忧患意识。首先是增强党的自身建设与执政能力的意识。苏联共产党是国家的灵魂,是人民的精神支柱,是各加盟共和国的联系纽带。党垮,国家必然垮,苏联解体乃是苏共垮台带来的直接后果。苏联的信仰危机首先是从党内出现并泛滥起来的。中国共产党人应引以为戒,从思想建党、组织建党、作风建党和形象建党等各方面加强党的建设。

其次是增强防范和应对外部敌对势力和平演变的意识。苏共亡党、苏联解体,尽管内因是主要的,但外因也不可低估。西方为促成苏联和平演变,花了几十年工夫。针对苏联东欧剧变,邓小平审时度势,站在战略高度,先后形成“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善于守拙、决不当头、有所作为”28字方针,具有长远指导意义。

再次是增强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的意识。中国改革开放起步之日,正是苏联陷入停滞时期最严重之时。苏共垮台、苏联解体,使得我国领导人进一步坚定改革开放的意志和行动。

第二,改善了环境。苏联虽是社会主义国家,但历史证明,列宁之后的历届领导人都含有沙俄军事封建主义的遗传基因,患有严重的大国沙文主义。随着国力的增强,侵略扩张意识愈来愈浓厚,到勃列日涅夫时期尤其嚣张,对中国形成强大压力。苏联解体一分为十五,情况大为改观。

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面临与中国相似的振兴国家的历史使命,且经受多重外部压力。美国等西方国家对之采取弱化其综合国力、挤压其战略空间的战略,实施北约东扩、“颜色革命”和在东欧部署反导系统“三部曲”,迫使俄罗斯增强与中国合作的愿望。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意义深远,上合组织的影响巨大。俄罗斯和中亚国家对华友好,政治上互信、经济上互补、文化上互通、外交上互商,出现让中国得以实行能源进口多元化等积极因素。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对我们的启示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对我们的启示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对我们的启示

摘要: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 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到重大挫折, 是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的一个标志性事件。本文认真分析东欧剧变和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失败的原因,并总结其历史教训。

关键词: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原因,启示

东欧剧变是指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东欧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是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制度最终演变为西方欧美资本主义制度的剧烈动荡。最先在波兰出现,后来扩展到东德、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前华沙条约组织国家 [1]。东欧剧变的发生和实质:1989~1990年,东欧局势发生了激烈的动荡,急转直下的政局变化,令全世界为之瞠目。在短短一年多里,东欧的波兰、匈牙利、民主德国、捷克和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罗马尼亚6国,政权纷纷易手,执政四十多年的共产党、工人党或下台成为在野党,或改变了性质。紧随其后,阿尔巴尼亚劳动党于1992年3月在大选失败后下台;在南斯拉夫,先是南共联盟不复存在,原南斯拉夫联邦内的各邦都发生了剧变,其后在经历近一年之久的内战后,于1992年4月最终分裂为五个独立的共和国。伴随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东欧各国的社会制度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政治上,实行多党制为基础的议会民主;在经济上,否定公有制占主导地位,开始实行混合所有制或私有制基础上的市场经济。剧变后的东欧各国,背离了社会主义的方向。

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 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到重大挫折, 是社会主义运动陷入低潮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2]。认真分析东欧剧变和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失败的原因, 总结其历史教训, 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重要课题。

当代中国安全形势

当代中国安全形势
国在国际社会的一些 支持,如防恐等。
中国安全问题除了美国的因素之外,
还有一些与中国有领土或岛屿有争
端的国家有关
• 中日有钓鱼岛之争,日
本首相野田佳彦说过 “忘战必危”,近十年 来,日本依靠美国发展 军事力量,特别是打造 出了一支不可忽视的海 上力量,日本紧紧配合 美国实施围堵中国策略, 大肆宣扬“中国威胁 论”,还不顾中国反对 在钓鱼岛上频频做出一 些伤害中国核心利益的 举动(如最近给钓鱼岛 命名)
韩国占领我国苏岩礁
• 苏岩礁被韩国人称为
“离於岛”,不过它只 是一个礁。目前处于韩 国控制下,韩国不顾中 国反对在该礁上面修建 了几十米高的建筑,妄 图将其变为人工岛,从 而得到国际社会的支持。
• 印度侵占我国藏
南9万多平方公里, 近段时间以来印 度花大钱购买武 器准备加强藏南 地区的控制,还 频频举行军演, 其目的是震慑中 国
• 军事上,美国宣布“重返
亚太战略”以及美军提出 “空海一体战”战术。随 后又在澳大利亚驻军,之 后又宣布把美国三分之一 的战舰部署到西太平洋。 表示要加强亚太地区的军 事存在。2010年美国宣布 对台湾约60亿美元的军售, 接着又频繁与东南亚的一 些国家举行军演。这一切 很明显在战略上围堵中国。
当代中国安全形势
复杂的国际关系
•随着苏联解体
冷战结束,形 成了一超多强 的世界格局。 国际环境十分 复杂

苏联解体对世界地缘政治格局的影响

苏联解体对世界地缘政治格局的影响

苏联解体对世界地缘政治格局的影响

摘要: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共和国,曾一度在世界政治格局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随着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上的矛盾日益突出,最终也难逃解体的厄运。而苏联的解体,除了社会主义阵营被无限削弱,还对世界的地缘政治格局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

关键词:苏联解体地缘政治美国欧盟

俄罗斯总理普京说过,“苏联解体是二十世纪最大的地缘政治灾难。”曾经的红色帝国,在整个世界掀起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运动,将苏维埃联盟推向了世界政治的顶端,与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分庭抗礼长达半个世纪。但是,这种局面却随着1991年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的三色国旗定格成了永远的历史,从此,这个强大的苏维埃联盟,分崩离析,留下了一个名存实亡,争吵不休的独联体,留下了虚弱不堪的俄罗斯。苏联的解体,使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更加加进了霸权主义扩张的步伐,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前所未有的震荡,为世界政治、经济、军事等格局的发展,带来了重要的影响。

一、打破两极分化局面,把美国推向政治霸权

苏联的解体彻底结束了长达半个世纪的两极分化的局面,是的独联体分崩离析,开始了无休止的争吵。而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终于无所顾忌,开始了新一轮的霸权扩张。苏联的解体,直接奠定了美国超级大国的地位①。

二、社会主义力量严重削弱,中国被推向风口浪尖

苏联的解体,导致了社会主义力量被严重削弱,使得中国成为了世界仅有的四个社会主义国家之首。但这也给中国带来了四面受敌的危机,被推向了世界地缘政治的风口浪尖,需要承受西方霸权的重重阻碍②。

三、东西力量对比失衡,南北矛盾日益突出

苏联解体原因及对中国借鉴意义

苏联解体原因及对中国借鉴意义

苏联解体原因及对中国借鉴意义

——不合理的政治与经济制度导致苏联走向衰败分裂

2011级财税学院

注册资产评估师2班

王轩

课前演讲《苏联卫国战争》

摘要:联解体决不只是由于单纯经济体制,或外部、或某一个人、或一个计谋等简单、单一和偶然因素而发生。其中肯定有更深刻、复杂和综合的历史原因。苏联解体,为中国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提供了深刻的教训,对我国维护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安全,具有重要而深刻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苏联解体政治经济偶然性必然性

1991年,拥有93年历史的苏联共产党宣布解散,具有74年历史的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顷刻瓦解,令全世界震惊,苏联的解体有其必然性但也有其偶然性,多方面的原因导致了这个具有74年历史的社会主义联盟分崩离析,本文就苏联解体的偶然性与必然性再进行分析

一、二战后苏联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

二战后苏联一直沿用史称“斯大林模式”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这一种高度集中和集权的体制。这种体制,为应对国内外紧张局势,能集中一切人力、财力、物力,适应备战和应战的需要,取得工业化和增强国防实力的显著成果,在短短十多年时间里使苏联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强国。然而这种体制严重背离现代经济的发展规律,压抑了地方、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加上它在政治上无情地消灭各种反对派和压制持不同政见的知识分子,以及意识形态方面的严密控制,使整个社会处于僵化、封闭和麻木的状态。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时代主题逐渐向着和平与发展转移,这种体制使经济发展缓慢,国民经济发展比例失调更加严重,制度性的弊端进一步凸现。显然,这种体制不但不能完成把俄国建成现代化民主国家的历史性任务,反而使俄国在同资本主义的世界性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如果说十月革命后出现了“一球两制”的新格局的话,那么,半个多世纪的比较和竞赛,没有显示苏式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这种体制未能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因而失去越来越多的民众的支持和拥护。

苏联模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苏联模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苏联模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

——对苏联模式的反思

摘要:苏联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纷纷效仿的对象。伴随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苏联模式的种种弊端呈现在世人面前,并引来纷纷质疑。辩证分析并总结苏联模式的成功与失败,提取有价值的经验教训用以指导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字:苏联模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启示

苏联解体已有20年之久,但对于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评价却是学术界长久以来争论不休的一大课题,且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苏联模式的密切关系,我国也一直围绕这个问题进行各方面的对比和反思。在一段时期内,学术界充斥着这样两种声音:一种是全盘否定苏联历史,认为苏联模式早已失败,是一条死路;另一种是采取辩证分析的态度,既承认苏联模式曾经取得的辉煌成就,也指出其自身存在的严重弊端。如若要对苏联模式进行准确的研究,我们必须秉承辩证的分析态度,对其进行全面客观的认识和了解,以寻求有价值的经验和教训,为更好地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宝贵的实践启示。

一、苏联模式

苏联模式,通常指列宁、斯大林的领导下建设社会主义的方式、道路,包括所建立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等方面的具体方针策略,[1]是科学社会主义在苏联具体国情下的特定产物。苏联模式是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建立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制度的改革实践,即从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2]其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高度集权制,贯穿于具体体制的方方面面。

经济上,苏联模式采取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以国家政权为核心,以党中央为领导,各级党组予以执行,以国家工业化发展为既定目的,自上而下,高度集中地有计划地管理经济体制。[3]苏联模式中,国家机关是经济管理的主体,既是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又是直接的经营管理者,依靠指令性计划来指挥,通过行政命令、行政干预等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管理和控制,忽视市场和经济规律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归苏维埃"改变的只是党的领导方式,而不是取消党的领导,戈尔巴乔夫 自己亲任最高苏维埃主席,各级党委书记也兼任同级苏维埃主席 。 直到
1990 年他才开始按三权分立原则进行政体改革 。 有人把苏共下台归结为修
宪、取消宪法第六条,但是在 1977 年以前的苏联宪法里并没有这一条,苏
共不是照常执政吗?这里需要恩考的恐怕是苏共应该怎样才能得到民众的 拥护和信任,在这里起作用的恐怕是政策而不是法律规定 。 为什么"苏共
'自 70 - 78 页。
4
苏联解体对当代申由政治的影响 a,
的人道、民主的社 会主义 是修正主义,是苏共丧权的最主要的、决定性的
因素,没有他就不会有苏联的剧变,因此是他出卖了社会主义 。①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戈尔巴乔夫对苏联剧变是有责任的,但是次耍的. 历史积累的问题是主要的,不是他个人的过错,要理解他进行改革的正确 初衷和面临的复杂局面 。<ll 例如,左凤荣、姜长斌在 ( ( 居安思危-一苏共
..申俄关系的历史与现实 ( 第 二强 ) 于弊端太多,已走不下去了,已进入了死胡同" 。① 在这部分人看来,苏联 体制的弊端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 一是陈旧的思想理论 。 主要是指苏共在思想理论方面长期执行教条主
义方针,不能实现理论创新和思想解放,不能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 不能赢得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的理解和 信任 。西 甚至连自然科学也不肯放 过,斯大林认定摩尔根的生物遗传学 、 魏纳的控制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部六局陈凤翔般项目) 、 "苏联剧变中的社会阶级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 院世界历史所黄立菇,一般项目) 、 "民族主义与苏联解体.. (中央编译局彭
萍拌,一般项目) 、" 苏联解体工程中的苏联史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
刘爽般项目) 。
从 1992 年到 2001 年,发表在国内报刊上探讨苏联解体原因的文章就有
问题等同于阶级斗争,忽视甚至有意抹杀民族差别,粗暴对待宗教组
织等 。③
前文所提电视片的作者们则持完全不同的观 点 ,认为戈尔巴乔夫主张

陷南泉, (苏联翩变的根本原因), (世界 经 济 ) 1996 年 '班'期.
.16
-20 页.

如'iJt 明, (苏联翩聋的 历 史敏训),
(当代世界社会主 且 问匾) 1994 年第 1 期,第 61
项目① )、" 苏联解体的历史原因.. (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欧中亚所许新,一般 项目) 、 "苏联兴亡史"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王忍之, 一 般项
(中国人民大学东欧中亚研究所周新
百度文库
目 )、 "苏联演变的原因和历史教训 1"
城,一般项目) 、 "前苏联东欧国家政治体制转轨研究.. (中共中央对外联络
在国内引起反响量大的是八集 DVD 教育参考片 { 居安思危-一苏共亡
党的历史教训 11> ,它是 2∞0 年中国社会科学院重大课题"苏共亡党的历史 教训研究 兴亡"的最终研究成果,由全国党的建设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一批专
家学者集体完成 。 该电视片的解说词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
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以内部报告的方式整理 、 印刷和传阅 。 解说词的核
政治斗争的全球化,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谁胜谁负是关键;在这样的斗争 中,控制舆论是必需的,而且引用俄罗斯作家邦达列夫评价苏联改革时期
(j)
周 a岗楼(对世 E 性嚣圃"且考-一章联澳蜜的性团 、 原因和敏训 l 中国人民大 学出 版
社. 2000 ,第 4 、 19 J(.


陆南., (囔取事'最翩壶'度训的苦干重要问踵的思考 >, (东欧中 亚研究) 1998 年第 1 期.
做法。
应该说,中国党的领导层对苏联内政和外交中存在的严重问题,是有
比较清楚的了解的。在二十年的论战与对抗过程中,双方其实一直都在极
力寻找对方体制、政策和实隙中的弱点和缺陷,以便进行批判 。 戈尔巴乔
夫的改革虽然让两国和两党实现了关系正常化,但中共显然不那么欣赏他 所倡导的公开性和民主化,认为那会导致社会动荡,蔽坏安定局面,不利
巴乔夫 改革的本意是给苏联更多自由,有明显的褒奖之意。

对苏联剧变根本原因的不同见解
中国学术界普遍认为,苏联剧变的原因不是单方面的,而是诸多因素
合力作用的结果,而且所提及的因素几乎涉及苏联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 。
但是,当讨论其根本的或者说主要的原因时,意见的分歧则相当明显 。 其
中,多数学者较倾向于从历史根源上寻找答案,强调说..苏联传统体制由
于经济改革的顺利进行,进而危及国家的稳定和统 一 。 尽管如此,中国领
..申俄关系的历史与现实 〔 第二揭 〕
导人还是未能预料到苏共竟这么容易丧权 、 苏联会那么迅速解体 。 这些都 对中国的决策和政治选择产生了较大影响 。
-
中国对苏联解体原因的研究状况
由于苏联共产党失败的数训对中国的冲击极大,因此,中国领导人对
(周新城、关雪凌等著,安徽人民出版社, 20∞)、{苏联剧变深层次原因研
究 ) (陆南泉 、 姜长斌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9 ) 、{大国转型发展

目前 '1' 国 国 事性会 科 学基盘重 大理 目 盟费钩 10 万元徽项目 7 万元,
苏联解体对当代申国政治的影阑­
之路·中俄(苏}国家控制能力的比较研究 ) (关海庭著,中国言实出版
苏联解体对当代中国政治的影响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关贵海
当代中俄关革是中国最重要的对外关系之-。对中国而言,俄罗斯的
重要性不仅体现在战略、安全、经济等方面,更体现在两国转型模式选择 与调整的相互借鉴和影响上 。 其中,对苏联解体历史教训的总结,已经影
响着中国的政治选择 。
我们知道,三十年前开始的改革开放实际上就是中国革除苏联社会主 义模式的弊端,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种努力。因此,与世界上其他 国家特别是西方国家对苏联剧变的分析明显不同的是,中国人在总结苏共 亡党、苏联亡国的教训时,都在联系着中国自己改革和开放的基本国策。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曾经从苏联的政治、经济、文化体制中吸收 了很多东西,从共产党对国家政权的绝对领导,到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
亡党的历史教训1 ) 史实质疑 ) -文中指出,把苏共亡党的责任都推到戈尔
巴乔夫的身上也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原则,戈尔巴乔夫在改革中犯了许多 错误,他有责任,但他的许多政策措施是在各种力量的推动下采取的,也
不是他的个人行为 。 如在反国酒的问题上,利加乔夫的作用并不比戈尔巴
乔夫小 。 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是复杂的,他采取的许多措施不妥,但他在改 革之初特别推崇列宁,试图以列宁晚年的思想为指导进行改革" 一 切权力
-65
页(3)
串 牟 正纯 整仕 斌 f 论斯大林檀式对苏联解体的Il响), (理论掌 刊) 1999 年 .5 剿, 第 27 -28 页 。 左凤萦 , ( 应 该科学地且结算共亡党的历史敏训), (科学社会主 立 ) 2由7 年第 3
期靠 132 页 也
1,\)
I在直魅
t 敬 ~I\ 与尼思
苏联解决 民族间 11 的十大失误), (东欧中亚研 究) 1994 年第 1 期 ,
中央在戈尔巴乔夫的逼迫下自行解散"?戈尔巴乔夫怎么有这么大的极力, 这难道不是体制问题吗 ?③
不过,基于中国左倾传统的深刻程度,电视片的观点和倾向也具有相 当大的影响.也有不少呼应者。例如,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副院长吴恩远认为,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人道和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
是苏共丧权的决定性原因,应充分肯定斯大林及其创 立 的社会制度对苏联 社会发展所起的巨大推动作用 。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汪亭友认为,斯 大林经济模式垮台不是必然的,越南和古巴是反证,关键是能否正确地对 其进行改革 。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马列所所长马宗富认为,苏联解体意味着
回忆录,是中国的苏联问题研究的另 一 重点 。 戈尔巴乔夫、叶利钦、雅科
夫列夫、雷日科夫、克留奇科夫 、 切尔尼亚科夫 、 马特洛克等人的回忆录
在中国都布很高的知名度 。 不同的身份背景,在苏联剧变过程中扮演不同 的角色,就会对那个时期的历史有完全不同的解释,这让人感觉到,苏联 解体最后时刻的政治对 立 远未结束 。
制,再到单 一 意识形态主导思想文化领域,两国有太多的相似之处 。 当原有的社会主义体制的问题飘累到相当程度.亟须进行改革时,苏 联和中国都在观察和考量对方 . 苏联方面很不情愿仿照邓小平开创的从农 衬入手的经济优先的中国改革模式,而中国似乎也是在有意避免戈尔巴乔 夫政治民主化先行的做法,但同时又力求抛弃苏联经济体制中僵化过时的
社, 2004) 、 《 苏联兴亡史 ) (周尚文 、 叶书宗、王斯德著 , 上海人民出版 ( 陈新明著 ,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 社, 2002) 、《 苏联演变与社会主义改革 )
社, 2002) 、 { 对世纪性悲剧的思考
苏联演变的性质 、 原因和教训 ) (周新
城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 { 苏联东欧国家的演变及其历史敢冒11)
600 多篇 , 出版相关专著有 30 多部 。 其中比较有影响的著作包括: ( 戈尔巴 乔夫的改革与苏联的毁灭 ) ( 谭索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6 ,国家社
科基金特别委托项目) 、《 苏联兴亡史纲 ) (陈之弊 、 吴恩远 、 马龙闪主编,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4) 、{ 苏联兴亡史论 ) (陆南泉等主编,人民出版
然,最严重的是百姓的生活得不到改善,人民对党和政府的信任面临
危机 。⑤ 三是僵化的政治体制 。 有人把它看成是苏共丧权最根本和最深刻的原
因 。 其主要问题是党政不分 、 以党代政;过分强调集中 、 忽视民主参与;
党内领导和监督机制不健全,个人集权制 、 职务终身制和干部任命制等做
法造成了以人治代法治 、 以极力谋私利、打击异己杜绝监督的恶劣现象 。⑥
有关苏共丧失执政地位 、 苏联国家解体原因的研究成果格外关注,明里或 者睛里给予的经费支持也非常萄力度 。 因为中国社会科学领域的学者获得
国家科研资助通常比较困难,把课题研究成果出版成专著也需要花一笔不
小的数日,但与苏联有关的课题立项,通常都能获得资助,有时甚至因多 人申请同样的研究课题而导致重复劳动 、 重复支出,也不足奇 。 从 1993 年到 2006 年,中国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批准立项的研究苏联解体 问题的课题有"论苏联兴亡" (中国社会科学院东欧中亚所陆南泉,重点
以及有机合成化学为资产阶级的唯心主义伪科学 。 正是苏共在理论上对创
新的扼杀,使苏联在 20 世纪后半期痛失世界信息产业革命带来的技术更新
良机 。
二是错误的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战略 。 被称为斯大林模式的苏联经济 体制的最突出弊端是备战性 、 粗放性和封闭性,因此导致了经济效率低下、
资源严重浪费 、 科技成果转换滞缓 、 与世界发展进程脱节等严重后果 。 当
在这样的体制下,苏联造就了两种干部 一 种是能力平庸但昕话的干部,
另一种是处事圆滑 、 善于见风使舵的人 。 这两种干部排斥了大批具有独立 创新精神的人,长期脱离群众,甚至害怕群众,因此,一 旦 有政治考验, 势必随波逐流,作鸟兽散 。
四是失败的民族政策 。 具体表现在缺乏科学的民族政策,简单地把民族
社, 1999 ,国家社会科学规划 1997 年度项目) 、《 评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 }
(周新城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划重点课题项目) 、《 苏联剧变新探 )
1998 , ..八五"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
( 富达非主编,世界知识出版社,
1998 )、《 苏联演变的历史思考 >
社, 1994) 。
(江流、陈之聘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
心观点是.苏共丧权和苏联解体的罪魁祸首是共产党内的"叛徒"戈尔巴 乔夫,他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 无产阶级专政、国际关系中的阶级斗争
观念,归根结底是丢掉了斯大林这把..刀于" 。 在中共政治体制改革进程的
关键时期,该片具有很大的震动、威慑效果 。 此外,翻译出版苏联著名领导人及其助理、西方驻苏联著名外交官的
愚新一本译著是戈尔巴乔夫基金会编辑的论文集 《 奔向自由一一戈尔
巴乔夫改革 二 十年后的评说 ) (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7 年 5 月版) ,它是由戈
尔巴乔夫作序 、二 十余位 19时句 1991 年间处于苏联改革潮头的核心人物撰 稿的重要著作 。 标题中的"奔向自由"是中文出版单位加上的,意指戈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