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新世纪的中国展览业

合集下载

21世纪影视艺术的发展趋势与时代特点──兼谈面向新世纪的影视艺术教育

21世纪影视艺术的发展趋势与时代特点──兼谈面向新世纪的影视艺术教育

21世纪影视艺术的发展趋势与时代特点──兼谈面向新世纪的影视艺术

教育

一、现状分析

尽管电影与电视的相争已是龙虎斗的事实,但把影视作为艺术的一个整体来观照,依然还是一个相同的整体。中国影视艺术的剧烈动荡还是在90年代,此前随着电视及其它媒介的改革发展,跃进的气势已经逼使电影开始改弦更张,娱乐大潮山雨欲来,但随着90年代大众文化的兴盛,娱乐高潮的迭起,电影和电视的一高扬一低迷的的世纪现象已无可阻挡。于是,一方面,在世纪之交益发临近的时候,感慨中国电影危机的声音愈发响亮,日渐增多的警醒呼告和忧虑之心拳拳可见,特别是人们对中国电影进入WTO后的状况作了“死而后生”的悲壮预言,令人惊心动魄;另一方面,对电视由兴盛而转入危机的预言也不时可见,对网络热潮给电视冲击的忧虑明显出现。我们都似乎默认了这样的事实:电影遇到了转折的关节口,电视的好日子也未必长远,于是拯救影视和原本批评影视的议论就混杂在一起。不过,无论批评还是期望,都是本质上对中国影视的期待热望。

然而,关涉的复杂问题太多,三言两语不可能解决实际问题。尤其是对目前的状况,人们的反思和分析常常浅尝辄止,从哀叹者、忿忿者、极言者中考察,对待中国影视的态度似乎有明显的两类人:一是把自己划为局外人,评头品足,事不关己,毫无切肤之痛,甚至指桑骂槐,少了热切感;一是囿于行业利益,似乎热心十足,但不是商业味浓郁,把电影完全当机械的利润工具,就是不顾电影的生存条件,侈谈艺术或只重教化目的,弄得创作无所适从。我们谈论21世纪中国影视,首先应当明确是在分析和促进我们自己需要的艺术创造,它有强大的发展前景,是人民文化事业的组成部分,无论生存境地和形态怎样变化,它必然将生存发展下去。同时,我们又必须既正视商业利益又面对大众文化弥漫的现实,把影视的发展和问题做综合认真的分析,为它在新世纪的旅程提供新的助力。也由此,才可以看清面向21世纪的影视艺术发展趋势与时代特点,才可能把面向新世纪的影视艺术教育作为一个事业来真正有针对性地作好。

我国会展业发展的现状及特点

我国会展业发展的现状及特点
大 中型 会 展 场 馆 1 5 0 多个 , 会展 面 积 3 0 0 万 平 方 米 以上 , 已 经超 过 了号称 “ 世界 会展之 国”德 国的展 馆面积 。而 目前各地会展 馆 建设风生水起 , 预计在未来三年 内建成的各 类会展 中心的会展 面 积可能超过 1 0 0 万平 方米。与会展硬件 建设相 比, 会展软环境 仍 是我 国会展业 发展 的短板 。近年来 , 各 大会展 城市借 鉴 国外经
我 国会 展 业在 区域 分 布 上 , 基 本 形成 了分 别 以北 京 、上 海 、广州 、大 连、成都 、西安、 昆明为会展 中心城市组成 的环 渤 海会展经济 带、长三角会 展经济带 、珠 三角会展经济带 、东 北 会展经济带 及 中西部 会展 城市经济带 等五大会展经济产 业带 框架 。 ,

ຫໍສະໝຸດ Baidu

我 国会 展业 发展 的现状
我 国会 展业在改 革开放 , 实行社 会主义市场 经济 后 , 经济贸 易展 览会有 了发展 的环境 和条件 , 会展活动获得 了极 大的发展 , 并逐渐 形成 规模 、形成行业 。近几年来 , 展览业 以年均2 0 %的速 度在发展 。据有 关统计 , 目前中国展 览业 的直接产值约6 0 亿人 民 币, 约 占国民生产总值 的0 . 0 5 %。如果按照德 国科 隆的一项分析 计算 标准 , 展 览业对 经济 的拉 动效应 为9 %, 那么 , 中国展 览业 的 间接产值约为5 0 0 —6 0 0 亿人 民币。 目前 , 中国会展行业是遍地开花 。以北京 、上海 、广 州为中 心 的全国会展城市 , 从展 览规模和实力 来说 , 分 别 占全 国会展市 场 份额的2 5 %、1 8 %和 8 %; 一些二 三线城市 , 如成都 、大连 、长 春 、青岛 、南 京、苏州 、杭 州、厦 门、西安 、武汉 、南宁 、重 庆 等成为地 区展 览 中心城市 ; 此外 , 一些地 、县、镇根据本地特 色产业 , 形成有地方特 色的展览城市 , 比如潍坊 、义乌 、顺德 、

立足中国 走向世界——论中国动漫的困境与出路

立足中国 走向世界——论中国动漫的困境与出路
兼容 并包 。
许 多漫画 期刊 也因为业绩不佳 屡屡 拖欠作 者稿 费,
漫 画作 者 的发 表阵地 愈 发缩减 , 漫画 作者 因生计 受
到威胁 创作 积极性 疲 弱, 这 无疑 使得 堪为动 漫 业柱 石 的原创 漫画基础 更为脆 弱。
坐拥 庞 大 的市场 , 中国动 漫产 业 的产 值早 已经 是百亿干亿 级 别 , 但 与迪 士尼 主导 的Biblioteka Baidu 目欧动 漫 产 业相 比, 无论 是在观 念 、 体制、 技术、 资 金、 人才, 还 是在 市场 运 作 的经 验 等方面 , 中国动 漫都 存 在着 明
显 的 差距 和 不足 。 一个不 可 否认 的事 实 就 是 , 曾 经
辉 煌 过 的中国动 漫现 阶段 仍 然处于 困境 之中, 这 种
【 作 者简介】尚玉峰,男,山东泰安人,临沂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电影理论方面研究;
苗海 涛,女 ,山东沂水 人,临沂 大学沂水分 校副教授 ,主 要从事影 视艺术方 面研究 。
Ho t T o p i c l 专 题
立足中国
一 一
走向世界
论 中 国动 漫 的困境与 出路
苗海涛
。 尚玉峰
在2 1 世纪 文化 工 业时 代的今 天 , 发 达 国家 的动 漫产 业普 遍 具 有一 个 完整 的 、 高效 的产 业链 条 , 而 中国动 漫产 业却在 内外 交困中举 步维 艰 。 由于种 种 原 因, 曾经 辉煌 过 的中国动 漫 经历 了漫长 的低 谷 ,

张效林:绝不因循守旧主动求变走向新生

张效林:绝不因循守旧主动求变走向新生

张效林:绝不因循守旧主动求变走向新生

“作为直接服务于产业市场发展的行业,会展业绝不能因循守旧,必须不断调整创新,否则将被时代淘汰。”张效林语气严肃地说道。作为机械汽车展览联合会名誉会长,张效林先后在原机械工业部、中国贸促会机械行业分会从事展览相关工作,并在機械汽车展览联合会协调国内机械汽车行业有境内外展览业务的“中”字头协会、学会、企业整合资源与联合办展。本期专题,张效林结合自身经历总结了中国会展业的发展变化,并展望了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参与标志性事件推动交流合作张效林告诉记者,1982年,为了推进中国仪器仪表行业的对外交流合作,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提出要联合欧美日等国在华举办“多国仪器仪表展览会”的倡议。当时他在原机械工业部外事局科技处负责对外科技交流工作,协助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组织了赴欧美日的交流洽谈活动。经代表团的努力,这一倡议得到了各国的重视和积极响应。代表团回国后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立即着手办展的立项和筹展工作,张效林协助学会完成该项目经机械工业部和国家科委向国务院上报审批的工作,并帮助主办方以机械工业部的名义对报名参展的国外企业和代表发出邀请。

首届“多国仪器仪表展”于1983年在上海举办并获得空前的成功,5位政要(中国总理李鹏、美国总统里根、英国首相撒切尔、日本首相竹下登和联合国秘书长德奎利亚尔)给展会发来贺电,成为我国专业技术展会历史上空前绝后的案例。这也是中国展览发展史上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开创了中国由非政府机构通过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运作展会的先河。我国由此拉开了专业展会发展的大幕,一大批非政府机构举办的装备制造业领域的专业技术展会逐步成长壮大,如印刷、模具、机床、汽车、工程机械、轴承、铸造、焊接、制冷、农业机

对会展行业的认识

对会展行业的认识

对会展行业的认识

对会展的前景与看法

对会展的前景与看法

班级:会展081 姓名:郑晓学号:

随着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地提升,会展业作为一类新兴的经济产业形式,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逐渐被社会各界重视。目前,中国会展产业的规模日趋扩大,国内已经形成了一定数量的知名展会,如文博会、义博会、广交会等,在这样的背景与环境下,分析我国会展人才队伍的现状,认识会展人才市场需求,对于加强会展人才培养和中国会展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是非常必要的。我就读于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为了我以后的就业需要,我也曾走访过人才交流市场。当时我的感受是:市场如此之大,何处才有我的市场。虽没有“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受,但心里头仍是一片茫茫然。后来又趁着暑期的时候,跟随我姐又走访了一遍人才市场。我从里了解到:同行竞争日趋激烈,似一个伐戮的战场,从数万人之中脱颖而出,需付出多大的代价。现在的市场,已从“量”的饱和转接到“质”的需求,从理论转移到实践,从文聘转移到技能(我的观点)。总观如此,我想会展行业的趋势

也能适应这个模式。

从就业前景来说,我个人认为有两种形式:

一、前景良好并有可塑性。众所周知,会展产业是“朝阳产业”,具有1:9的行业带动性。其带来的影响可见,是其他产业无法代替的。而且,各式的会展专业化的培训、场馆的建设、展览的举办等如火如荼的进行着,又吸引了更多的人才进去,可说是一片看好;

二、前景堪“忧”。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21世纪的今天,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成了国际经济发展中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再加上交通手段的不断改善以及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世界会展业已经并将继续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目前,会展业在欧洲、北美、澳洲以及亚洲的香港、新加坡等地,已发展为一个相当成熟的产业,进入了商业化运行阶段。我国会展业在进入新世纪后,也同样保持着健康快速发展的态势。然而,从长远发展来看,中国急缺会展专业人才。何谓会展专业人才,会展人才就是具有一定的会展知识或展会操作技能,能够进行创造性劳动,为会展行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的人。正如被誉为德国“会展行业第一人”的贝恩斯所说:“会展在德国能成为一个庞

走向全球影视创制中心:新世纪上海电影的改革与探索

走向全球影视创制中心:新世纪上海电影的改革与探索

走向全球影视创制中心:新世纪上海电影的改革与探索

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快速发展,上海逐渐崛起为全球影视创制中心的风向标。在新世

纪开始之际,上海电影迎来了一场改革与探索的浪潮,不断积极探索国际化的道路,推动

上海电影产业朝着更加专业化和市场化的方向发展。

一、上海电影产业的发展历程

上海作为中国电影的发源地之一,有着悠久的电影产业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上海

电影产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当时上海就成为中国电影产业的中心,许多著名的电影公司和电影制片厂纷纷在此落户。上海的电影市场也是中国最早的电影市场之一,上

海的电影产业经历了黄金时期,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电影作品,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上世纪晚期以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上海电影产业步入了低谷期。传统的电影制

作模式逐渐显露出了问题,电影市场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上海电影产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上海电影产业开始了一场全面的改革与探索之旅。

二、改革与探索的路径

1. 引进国际化团队与技术

为了推动上海电影产业国际化发展,上海开始着力引进国际化的团队与技术。通过与

国际一流的电影公司合作,上海电影产业积极引进国际优秀的电影制作团队,提升自身的

电影制作水平。引进国际先进的电影制作技术,推动上海电影产业向数字化、3D、特效等

方向发展,提高电影制作的技术含量和视觉效果。

2. 搭建国际化合作平台

上海电影产业积极搭建国际化的合作平台,推动国际电影市场的对接与交流。上海国

际电影节成为了中国乃至全球电影人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吸引了大量国际优秀的电影作

品和制作团队来到上海,促进了上海电影产业与国际市场的对接和交流。

会展经济——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会展经济——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相 关产业 的发 展 , 到促 进 经 济 和 社 会 全 面发 展 目 达 的 的一 种商业 经济 形式 , 称 为“ 展产业 ” “ 也被 会 或 会 展市 场” 。会 展经 济 是 市 场经 济 发 展 到 一定 阶段 的
关的社会收入为 9 , 元 这样高的产业关联度使得会
展经济 成为 带 动城市 和 区域经济 发展 的新增 长点 。
它集商品展示 、 交易和经济技术合作等功能于一体 , 在贸易往来 、 信息沟通 、 经济合作诸方面发挥着 日 益 重 要 的作 用 , 经济 领域扮 演 着越来 越 重要 的角色 。 在 ( 会展经济 自身的高经济效应。 一) 会展经济一般被认为是高收入、 高赢利的行业 ,
其 利润率 大 约在 2 % 一2 %以上 , 0 5 这是 它 得 以迅 速 发 展 的直 接原 因。如 果 做 到规 范化 发 展 , 场 化运 市

作, 我国会展经济 能够在较高经济利益推动下更进

步发 展 。
( ) 展经 济对 相关 产业具 有带 动效应 。 二 会 会 展 经 济 不仅 可 以培育 新 兴 产业 群 , 且可 以 而 直接 或 间接 拉 动城 市基础 设施 和其 他相关 硬件设 施
的建设以及带动集 服务 来自百度文库 交通、 旅游、 广告 、 装饰、 边 检、 海关 、 餐饮 、 通信和住宿为一体的“ 第三产业消费 链” 的发展。会展业是一个相关度很高的行业 , 据国 际会议联合会统计 , 国际上展览业的产业带动系数

电子商务与展览业联手—新世纪的完美组合

电子商务与展览业联手—新世纪的完美组合

资业的发展;良好的法律环境则有助于维护投资人 的 合 法权 益 ,规范投 资 行为 ,防范 投资 风险
- 土
义 他 提 严 的 战 唯 刀 高 质的 险 对 们 出了 峻 挑 , 有 素 风 些
投资家 才能得 以生存 并创造 奇迹 ,不 具备 良好 素 质 的 风险投资 家则 只能被 市场所 淘汰 我 国近 两年 发 展 风 险投资的经 验表 明:政 府作 为风 险投资 毛体 ,极 不 利
电字商务与展赀业联手 一 新世纪的完美组合
黄 晓 勤 关锦 林 ,
( 浙 江大 学 经 济学 院 1 浙 江 杭 州 3 2 ; : 门 太学 计 算机 科 学 系 ,福 建 厦 门 3 10) l0 7 0 厦 6 0 5
Biblioteka Baidu
摘要 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电子商 务在新经济舞台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将对我 国的朝 阳 Z , -
艘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 长任兴洲 在 会展经
济发展 研讨 会”上 | 兑,在 新世纪 之初 ,我国 会 腱 经济
的发展 面l 临着新的背 景 , 一 面, 第十个 五年 计 划 的 方 确定 和实施 ,将使 我 国经 济 发 展步 人 一个 新 的 时 期 。 在这 一 期 ,高新技 术的进 步 ,信 息产业 的 发展 和 国 时 内外 贸易的扩 大,都 对会展 业 的发展 提 出 了新 的要求 : 另一 方 面,我 国 加 入 WT 后 ,对 外 开 放 的步 伐 进 一 O 步加快 ,服务 贸易壁垒 将逐 步被 拆除 , 中国展 览业 将 面临外 国同行 更为直接 和激 烈的冲 击 ,会 展经 济 将 会 以更快 的速度 和国 际接轨 。在这 种形 势下 ,我 国 会展 业的发腱 既有新 的机遇 ,也将 面I 严 峻的挑 战 因此 . I 笛 当务之 急是促 进我国 会罹经济 持续 健 康发 展 对 展 览

浅谈我国会展业的特征与发展趋势

浅谈我国会展业的特征与发展趋势

浅谈我国会展业的特征与发展趋势

内容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会展在我国的发展历史,在此背景下,结合我国目前的经济状况阐述了我国会展业的特征,并对我国会展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中国会展业

国际市场把会展经济与旅游业、房地产并称为世界三大无烟产业,也由此成为城市名片、城市经济助推器的代拿词。人类社会文明进步越快,对彼此的物质、文化交流需求也越高,由此会展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也越重要。

我国会展业的发展状况

目前,我国会展业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会展业的发展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而会展经济1: 9的概念,即展会收益比例为1,带动其他产业利润的比例是9,被市场和企业誉为朝阳产业。

会展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博览会、展览会、交易会、贸易治谈会等,二是齐种类型的大型国内外会议,三是体育竞技运动、文化运动、大型节庆活动、民俗风情活动等。其中最主要的部分是展览会。目前,最知名、影响力最大的是世界博览会。

会展的历史沿革

我国会展的产生迟于欧洲,但与欧洲会展一样源于集市,并以集市为主要形式一直持续到19世纪末。到了淸末和民国初期,旧中国举办过几次具有一定规模、并有现代特征的博览会和贸易展览会,例如北京的“劝工陈列所“、南京的“南洋劝业会“、上海的“中华国货展览会“、杭州的“西湖博览会"等就是当时召开展览会留下的印迹。抗战时期,也曾举办过许多展览会,目的基本是显示成就、鼓舞士气、促进经济发展、抵抗日本的侵略,这对经济发展有一定促进作用,但在流通领域的作用并不大。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实行计划经济,经济贸易展览在国内经济中失去存在、发展的丄壤,只有个别展览会是贸易性质的,例如广交会。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动了展览活动极大的发展,并逐渐形成规模、形成行业。

中国会展业的发展进程

中国会展业的发展进程

中国会展业的发展进程

来源:西点会展发布时间:2011-3-12 浏览次数:79

摘要:由于历史和政治等多方面的原因,中国会展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与国际会展发展史并不同步。

中国会展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奴隶社会出现的集市。中国会展发展史分为萌芽阶段、起步阶段和快速发展3个阶段。分别对应3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即新中国成立前期、改革开放前期及改革开放后期。

1)萌芽阶段

中国会展业的萌芽阶段从古代集市的产生开始,一直持续到l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中国古代的集市普遍具有商业性,以市、集和庙会为主要代表形式。市最初是指人们交换货物的场所。到西周时期,市发展成为官府控制的市场。到宋朝时官府对市的控制逐渐减弱,市的时间和地域的限制性被逐渐突破,而市的商业色彩日益强烈。集出现于公元前11世纪,是随着社会分工的深入和经济交流的扩大而发展起来的。与市相比,集大都在固定的地点定期举行,旨在促进生产和交易活动。而庙会则源于宗教活动的开展,其形式和内容丰富多彩,除了传统的产品交换以外,还包括宗教仪式和文化娱乐等活动。事实上,受到历代封建王朝重农轻商的禁锢,中国的会展活动直到l9世纪仍然发展非常缓慢。

到了l9世纪末,中国开始尝试着参加各种世界博览会,自此中国近代意义上的会展业才开始真正出现并逐渐成长。1851年,中国商人徐荣村等人首先带着国内的丝绸、茶叶等民族产品参加英国的万国博览会并多次获得大奖。随后在1873年,中国首次派代表参加维也纳的世界博览会。此后,中国又先后参加了20多次世界博览会,其中包括:l876年美国费城的世界博览会、l878年和l900年法国巴黎的世界博览会、l885年美国新奥尔良的世界博览会及l903年日本大阪的世界博览会等。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中国自1926年到l951年期间一直没有参加世界博览会,其会展业在这一阶段进入了“休眠期”。

加强会展规范管理促进市场经济发展

加强会展规范管理促进市场经济发展

工商行政管理6会展经济是以会展业为核心,带动交通、通讯、邮政、金融、餐饮以及旅游等相关产业发展的一种新兴的现代服务贸易型产业。改革开放20多年来,尤其是近10年来,我国的会展业迅猛发展,像每年两届的广交会、博鳌亚洲论坛、北京每年的房展、车展、科技周等,都已经形成较大规模,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据统计,我国每年通过展览实现外贸出口成交额达340多亿美元,内贸交易达120多亿人民币。

会展的规范监管对工商部门而言也是一个新课题。如何围绕工商职能,工商部门在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展会管理,维护展会交易秩序,促进会展经济的健康发展,提高合同履约率,加强企业诚信建设,加强市场巡查,及时发现和制止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查处虚假宣传、违法广告、商标侵权等展会违法案件等方面有许多工作要做。

从这个意义上说,8月26日—27日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召开的全国工商系统部分省市规范管理展销会暨会展经济理论高峰论坛,极具现实意义。会上,与会代表介绍了各地发展会展经济的现状,充分交流了各地工商部门在规范管理展销会、展览会,推动地方会展经济发展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并就各地发展会展经济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及工商部门如何围绕工商职能,找准切入点,依法监管等,提出了意见和建议。本期特编发部分会议交流材料,供读者参考。

专题主持曾麒

会展经济也是一种经济形态。会展业是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会议、展览,从而取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一种产业形态。以会展业为核心,带动交通、通讯、邮政、金融以及餐饮、旅游等相关产业,并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形成会展经济。会展业已逐步成为一种新兴的现代服务贸易型产业。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大约有2880亿美元的会议产值。会展经济已经与旅游经济、房地产经济一起,成为新世纪“三大无烟产业”。

上海会展的发展问题与策略研究

上海会展的发展问题与策略研究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2)

一、绪论 (3)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3)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4)

二、上海会展的发展现状 (5)

(一)国际化趋势较明显 (5)

(二)专业化水平较高 (5)

(三)市场化程度逐渐提升 (6)

三、上海会展发展存在的问题 (6)

(一)场馆等基础设施建设较慢 (6)

(二)服务及配套设施有待提升 (6)

(三)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7)

(四)会展人才稀缺 (7)

四、上海会展发展的优化策略 (7)

(一)加大场馆的建设力度和速度 (7)

(二)重视会展的服务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 (8)

(三)加强会展管理制度的建设 (8)

(四)积极培养和引进会展人才 (9)

五、上海会展未来的发展方向 (10)

(一)国际化、市场化、规范化步伐加快 (10)

(二)会展品牌建设日益加强 (10)

(三)行业企业规范发展,行业从业人员专业水平全面提高 (11)

结语 (11)

参考文献 (12)

致谢 (13)

上海会展的发展问题与策略研究

摘要:上海作为我国的经济中心,其影响力在不断的扩大,由于世博会的影响,将上海的会展业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会展业的年增长速度保持在20%左右.但是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本文通过对于上海会展业的发展趋势进行研究,主要回顾了上海会展业发展的历史及现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上海会展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而提出了上海新一轮会展业发展的对策.通过对上海会展业的发展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给予指出,在未来的提升策略上给予优化,并指出了上海会展业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

会展经济点石成金

会展经济点石成金

会展经济点石成金

所谓会展经济,即通举办大年夜型会议、展览活动,带来源源赓续的商流、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直截了当推动商贸、旅行业的成长,赓续制造商机,吸引投资,进而拉动其他家当的成长,并形成个以会展活动为核心的经济群体。会展业被称为“旭日家当”、“无烟家当”,经济学家将会展业、房地家当并称三大年夜新经济家当。会展在西方已有二百年的汗青。现在,瑞士日内瓦,德国汉诺威、慕尼黑,美国纽约、芝加哥,法国巴黎,意大年夜利米兰,英国伦敦,新加坡,喷鼻港,已成为世界有名的“展览城”。

会展经济意义重大年夜

会展业今朝是一个前景宽敞的旭日家当。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会展业从小到大年夜,行业经济效益慢慢攀升,成为公平易近经济新的增长点。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来,中国经由过程展览实现外贸出口成交额达340多亿美元,内贸交易120多亿元人平易近币,制造了优胜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据专业人士泄漏,今朝中国会展业本身的利润率大年夜都在30%~50%,甚至更高,而其联带效应更大年夜,具有大年夜约1:10的带动效应,即举办地在会展上投入1元钱,就将在该地相干家傍边有十元的实际产出。每年两届时“广交会”,不仅本身的成交总额庞大年夜(跨过200亿美元),同时给广东的旅行、交通、运输等相干家当带来20多亿元人平易近币的收入。

从国际上看,在瑞士日内瓦,德国汉诺威、慕尼黑、杜塞尔多夫,

美国纽约,法国巴黎,英国伦敦,以及新加坡和世界有名的“展览城”,会展业为其带来了巨额利润和经济的空前繁华。美国一年举办二百多个贸易博览会带来的经济效益跨过三十八亿美元;法国展会每年营业额达八十五亿法郎,展商的交易额高达一千五百亿法郎,展商和参不雅者的间接花费也在二百五十亿法郎阁下。喷鼻港每年也经由过程举办各类大年夜型会议和展览获得可不雅的收益从中国内地来看,仅二千年春季举办的“北京第六届国际汽车展”,就有四十万不雅众前去不雅展,光门票收入就有几百万元,其主办者收入粗略运算已有八切切元。这种直截了当的经济效益所产生的吸引力,使得会展经济在中国灵敏成长起来。

文化繁荣

文化繁荣

文化繁荣与民族复兴

文化繁荣是人民福祉。精神生活是人幸福感的源泉,精神满足是人的最大满足,而精神满足有赖于文化资源。文化繁荣也是国家实力。国家的凝聚、社会的和谐,国家形象和影响力的提升,都有赖于文化的促进。我们重视文化还不仅因为文化的种种实用功能,更因为我们对文化的热爱,对文化发自内心的崇尚与尊重。重文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传统。“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文化在中国传统中具有世界观与目的论的意义。诗书继世、教化立国的观念在中国数千年一以贯之,成为中国社会的支撑力量,也成为中华文明的突出特质。重文也是我们共产党的伟大传统。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开始,文化就是共产党人的深厚修养,就是共产党人的崇高追求。马克思主义从资本主义对人类精神生活的排斥、破坏着眼展开了尖锐的批判,共产主义、人类最后解放的理想就包含着强烈的文化意识。中国共产党一身兼任,要在当今变动之世守护人类文明,在现代化过程中复兴中国文化,心志昭昭,任重道远。

中国人古来有辽阔的文化胸襟。佛法东来,欧风东渐,从古代到现代外来文化的传入从未间断,中国人都敞开胸怀容而纳之。西天取经,西洋求学,中国人学习于异域的精神积极而主动。即使在帝国主义列强压迫、欺凌中国的时代,中国人也把侵略者的野蛮行径与西方的优秀文化相区别,对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有益的思想人文持欣赏和接受的态度。中国人相信自己能够取万国文化为我所用。在清朝末年中国最贫最弱的困局中,一个普通的读书人王韬都能豪气干云:“合地球东西南朔九万里之遥,胥聚于我一中国之中,此古今之创事,天地之变局,所谓不世出之机也。”“天之聚数十西国于一中国,非欲弱中国,正欲强中国,以磨砺我中国英雄奇智之士”。这种文化观仍当得我们今天的情怀。今天国家强盛,国运兴隆,人民意气风发,我们更是有海纳百川的自信。我们对自己的历史、制度、文化乃至整个文明都有不可动摇的信心。中国人不是面色苍白、过敏惊恐的病弱者,我们立足于五千年文明的根基,是可以用友善与微笑迎接八面来风的巨人。当前网络互联、壁垒打破,无穷的知识与信息涌流如潮,正是文化大交流、大融合、大创造的千古良机。文化交流中会有碰撞、会有争论,这正是文化交流的应有之义;还会有敌意、会有阴谋,也没有什么了不起,不可能真正伤害我们,不会改变我们的开放之心。开放是活力的来源,是繁荣的动力,我们将在开放中不断走向强大。我们有健康的心和强健的胃,我们不惧怕外来文化中的杂质,我们会把杂质也变成特殊的营养。我们对世界各民族的文化都有无差别心的珍视。从苏格拉底到黑格尔,从莎士比亚到惠特曼,从托尔斯泰到泰戈尔,都是我们的案头、掌上的经典,都已成为我们自己的文化财富,都已化为我们自己的血肉。

会展行业发展前景以及如何进入此行业

会展行业发展前景以及如何进入此行业

会展行业发展前景以及如何进入此行业

前言:会展行业是新兴发展的服务产业,既然新兴,所以我不确定是不是所有人对会

展这个概念已经清楚。首先,会展不是会务,对于两者具体有什么区别,清楚的人一定会说,区别很大,想想世博会和普通的公司例会的区别。这种说法当然是有道理的,但是其实,会展和会务有个共同的本质的东西,那就是目的都是把会开起来。要开一个会,无非

就是先定一个会议的主题,拟好会议整个过程的策划方案,邀请与会人员,设计和布置会场,另外开会时执行活动计划,提供好会议过程中的各项服务。这样的描述,已经勾勒出

了会展行业运行的一个状况。不过这还不够,对于求职的大学生来说,还有更多的东西需

要了解和准备,本文介绍了会展行业的现状和前景,以及其相关的岗位和对大学生的需求,愿读者诸君能够从中获取些实用的信息。

一、展览业现在发展得怎么样

百度一下,你会发现,会展的定义是“会议、展览、大型活动等集体性活动的简称,

其概念内涵是指在一定地域空间,许多人聚集在一起形成的、定期或不定期、制度或非制

度的传递和交流信息的群众性社会活动,其概念的外延包括各种类型的博览会、展览展销

活动、大型会议、体育竞技运动、文化活动、节庆活动等。”这个定义告诉我们,其实会

展无处不在,世博会、奥运会、春节联欢晚会、泼水节、人民代表大会等,都可以称之为

会展,这也是为什么有的学者认为会展的起源可以归于远古时代人们的宗教祭祀活动,因

为这开启了群众的集会活动的先河。

然而,从商业的角度来看,也就是从我们想要探索的行业和职业的角度来看,展览的

意义并不那么广泛。展览已成为一种经济活动。并非所有举行群众集会的地方都需要展览

供给侧改革会展大咖怎么看?

供给侧改革会展大咖怎么看?

供给侧改革会展大咖怎么看?

作者:

来源:《中外会展》2016年第02期

2015年的“互联网+”大热潮还在延续,2016年的“供给侧改革”之风已悄然来袭,响应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会展业的“供给侧改革”也是频频探讨的热点话题,那么会展大咖们对“供给侧改革”持有怎样的态度呢?小编带你一探究竟。

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储祥银

产业会展是会展产业的基础,特别是现在提出供给侧改革,会展业特别要关注产业的需求,通过会展专业化的运作,可以提高产业会展的运行效率,能够更好发挥产业会展对经济转型、产品升级和产业优化的杠杆作用。

中国贸促会中展集团副总裁@姚瑞

我国展会规模与体量尽管很大,但拥有全球影响力的展会却不多,问题出在办展单位不太重视展会的创意策划,而恰恰是这个“软科学”决定了展会的档次,因此,会展业的供给侧改革应予以高度重视。

中国贸促会电子信息行业分会常务副会长@龚晓峰

世界顶级大展的成功,在于展会具有顶级的设计策划团队。CES(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等展会后面是大量的咨询公司,人家的技术论坛是全世界顶尖的专家搞的,几千个最顶尖的专家在研讨。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我们展会档次要提升,不提升不行。

大连北方国际展览公司高级副总裁

@张凡

所谓“供应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而不是从需求方面着力,通过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要素配置,促进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展览业和“供应侧改革”的关系我看可以从供应的角度做点分析:

第一,先看展馆的供应能力;新世纪以来,中国展馆建设的投入持续扩大,且建筑设计标准越来越高,单体展馆的建设规模越来越大。目前,全国展馆可供展览的总面积已超过美国,雄踞世界第一;然而在大兴土木之下,展馆空置率日益严重,如考察上海之外的其他城市,展馆利用率的指标大多低下,许多二线城市10万平方米展览面积的展馆,利用率连5%都达不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现代展览业的发展历史,我们知道,它是欧洲工业革命的产物。自1851年诞生于欧洲的第一个国际博览会“万国工业大展览会”(TheGreatExhibitionofIndustriesofAllNations)至今,现代展览业经历了近一个半世纪的发展历程,形成了以欧洲和美国为龙头,以亚太地区为强大新生力量的全球化产业,拥有了全球性的行业组织际展览局和国际博览会联盟。这个被称为“无烟工业”的现代化产业为全球科学技术的传播,经济贸易的增长,为加快城市建设、交通、能源、通讯、旅游和就业等事业的发展以及促进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与交流均起到了强大的推动作用。如果我们把科学技术比作现代人类文明发展的火车头,那么作为传播科学技术手段的展览业是否可以此作驱动这列现代文明列车的诸多车轮之一呢?

展览业是现代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它反映了一个国家、地区乃至全球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历程。中国展览业的发展更是深刻地记录着中国政治和经济的变迁。1951年3月,在新中国成立不到一年半的时候,我国首次参加了“莱比锡春季博览会”,这标志着新中国展览业发展的开端。1953年,中国贸促会刚刚成立一年,就受政府委托,负责接待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工业展览会”,这是我国建国后接待的第一个来华展览会。从此以后,直至1980年前后的近30年,是中国展览业发展的起步期。这一时期的出国展览由中国贸促会代表国家主办,不论是举办单独展览会还是参加国际博览会,均以宣传新中国建设成就为主要目的。1951-1985年的34年间,中国贸促会共举办427个出国展览。这一时期中国展览业主要是接待外国举办的单独华展览会。1953-1978年的25年间,我国共接待了112个外国单独来华展览会。这一时期中国展览业不

论是出国展览还是来华展览,均作为配合新中国政府外交政策的手段,在促进同世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冲破当时西方国家对我国的政治孤立和经济封锁的企图,宣传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成就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历史作用。总体来看,这一阶段作为中国展览业的起步时期,展览会数量少,组织水平和专业化程度还处于初级阶段,把展览作为一个产业来发展的经营意识尚未形成,展览会从严格意义上讲大都不具备现代贸易展览会的特征。

从1980年前后的至21世纪20年代前后的30多年,中国展览业将经历其第二个发展时期,即蓬勃发展时期。伴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国展览业迎来了大变革和大发展时期。1978年,中国贸促会在北京成功举办了“十二国农业机械展览会”,这是建国以来中国首次举办国际博览会,标志着中国展览业由起步期的“单国展览时期”向蓬勃发展阶段的“国际展览时期”过渡。1984年,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建成,成为北京20世纪80年代十大著名建筑之一。与此同时,出国展览也经历了重大的变革,其标志性的事件是中国贸促会1986年参加瑞士“巴塞尔样品博览会”。在这次博览会上,中国首次采取了以展览为手段,以贸易成交和销售为主要目的的摊位式展览形式,改变了以往以宣传成就为主的展贸分离的整体式展出方式,展览的贸易性、专业性大大加强,从而使中国展览业开始与现代国际展览业接轨。这次展览,在中国出国展览业的阶段性发展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从1851年英国“万国工业大展览会”到1951年新中国展览业起步,我国现代展览业滞后于世界展览业整整一个世纪。但中国展览业在经历了约30年的

起步阶段后,在短短的十多年间,以加速度的发展迎来了今天欣欣向荣的局面。展览会的主办单位从起步阶段的一、两家发展到今天的二百多家,从单一的政府或具有政府色彩的部门主办展览发展到政府、各民间商协会、外贸公司、工贸公司、国营和私营展览公司、中外合资展览公司以及外国展览公司等多层次、多渠道办展的新格局。据不完全统计,仅1998年我国90多家办展单位到50多个国家举办经贸展览会和参加国际博览会400多个,相当于起步阶段34年出国展览数量的总和;1998年在中国境内举办的较有规模的经济贸易展览会共有600多个,是起步阶段25年来华展览数量总和的3倍。从展览设施的建设看,全国各地展览馆的建筑面积达100多万平方米。即将竣工的厦门国际会展中心总面积达46.8万平方米,将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多功能、现代化、高标准、综合性国际会展中心之一。上海市政府与德国、英国合作正在浦东兴建的大型现代化展览馆更是后来居上,规划面积达1万平方公里,仅展览场馆就将分期建成25万平方米,将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国际展览馆。北京、广州、深圳、青岛、武汉等城市也正在规划和兴建大型现代化展馆。从展览的专业化、国际化、品牌化来看,在北京、上海、大连、珠海等城市正在涌现出诸如“国际防织机械博览会”、“国际机床展览会”、“国际汽车展览会”、“大连时装博览会”、“珠海航空博览会”等一批在亚洲乃至世界上都有一定影响的知名品牌专业化国际博览会。中外合作办展也屡结硕果,继中国国际展览公司同德国法兰克福展览公司在北京成功合作举办了“中国卫生洁具、供暖及空调设备展览会”(ISHCHINA)和“中国汽车配件展览会”(AUTOMECHANIKACHINA)后,双方又同上海市贸促分会合作,举办了“上海国际消费品博览会”(AMBIENTESHANGHAI)。继中

国贸促会9次代表国家参加世界博览会后,中国政府独立举办了本世纪最后一个A1类专业世界博览会明园艺世博会,有67个国家和地区以及26个国际组织参加展出。更令人可喜的是,作为中国最大电视新闻媒体的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一个常年的全新专题栏目“中国展会”。展览业在一个国家级电视台以常年专题栏目出现,这在世界大众传媒中都是少见的。我们同样欣喜地看到,一些城市的政府将展览业作为本地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列入城市建设规划和经济发展蓝图,创建会展名城,以展扬名,以展会商,以展聚财,以展兴市。

中国展览业的大发展期,也正是中国经济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时期,因而存在着与现代国际展览业不接轨的种种因素。主要表现在:(一)目前中国展览实行的是项目审批制,形成了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到行业主管部门的多层次、多渠道审批格局。政府作为展览的管理和审批部门以及展览馆的投资主体,对展览行业为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在多级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审批体制的影响下,中国展览业尚未形成行业行为的自律机制,展览会的自身经济规律未能得到充分体现,出现了不规范的市场竞争,展览会重复现象严重,档次和规模难以提高和扩大,从而影响了展览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发挥。

(二)中国地域辽阔,经济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了展览业在各地区的不平衡发展。一些城市对本地区在全国展览业的定位和本地区展览业的发展方向上存在较模糊的认识,一些欠发达地区为赶超较发达地区展览业的发展速度,制定的展览业发展战略目标与本地经济发展相脱节,因而在展览场馆等设施的建设上与本地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展馆的利用处于不饱和状态,展馆的巨大投资不能得到相应的回报;在制定展览项目时,盲目追求展览数量,缺乏对本地经济结构、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