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版《医学心理学》简答题教学教材

合集下载

医学心理学名词解释和简述题精华版-很全1

医学心理学名词解释和简述题精华版-很全1

第一章绪论

二、名词解释

5、临床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具体知识和技术运用于医学临床实践,解决医学领域特别是精神疾病领域中的心理学问题。(名词解释p12)

6、变态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异常现象的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的科学,主要是在心理健康和精神疾病的防治领域中起作用。(名词解释p13)

7、健康心理学:它着重研究在促进和保持人类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鉴定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病因学和诊断学问题以改进医疗制度和制定保健政策有关的问题。(名词解释p14)

4、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个案调查法、心理测验和行为评定量表法(p8-10)10、人格:是一个人在过去的全部生活经历中逐渐形成起来的一整套相对稳定的思想模式、行为类型、情绪反应方式以及价值观念、态度和信念体系等。(名词解释p17)

11、行为:是指机体外现的活动、动作、运动、反应或行动;习惯:是指无需经过特殊训练,只是由于经常重复而形成的对于实现某种自动化动作的需要或倾向。(名词解释p18)

12、动机冲突:是指人们在有目的行为中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对立、相互排斥的动机。(名词解释p18)

14、医源性疾病:就是一些医护人员出言不慎而给病人不良暗示造成的。(名词解释p19)

36.医学心理学是医学和心理学相结合而产生出来的一门交叉学科,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边缘学科,它研究医学中的心理行为问题,既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37.医学模式是人们从总体上认识健康和疾病以及相互转化的哲学观点,包括健康观、疾病观、诊断观、治疗观等,影响着某一时期整个医学工作的思维及行为方式,从而使医学带有一定的倾向性、习惯化了的风格和特征。

心理学课后答案考研资料彭聃龄《普通心理学》(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心理学课后答案考研资料彭聃龄《普通心理学》(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彭聃龄《普通心理学》(第5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完整版>精研学习䋞>无偿试用20%资料

全国547所院校视频及题库资料

考研全套>视频资料>课后答案>往年真题>职称考试

试读(部分内容)

隐藏

第1编绪论

第1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1.1复习笔记

本章重点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科学

心理学的任务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心理学的过去与现在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Psychology=“psyche”+“logos”,心理学是阐释灵魂的科学。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与行为的科学,要解释心理活动的规律。既研究动物的心理,也研究人的心理,而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既研究个体心理,也研究团体和社会心理。

1个体心理

个人所具有的心理现象称个体心理,是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包括三个大的方面:

(1)认知: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它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和语言等。

(2)动机和情绪:心理、行为调节与控制系统,是人们的共性。

动机,是指推动人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动机

的基础是人类的各种需要。情绪,是指人在加工外界输入的信息时,产生的对事物的态度及其引起的主观体验。情绪在认知的基础上产生,又对认知产生巨大的影响,成为调节和控制认知活动的一种内在因素。

(3)能力和人格:心理特性系统,反映了个体心理的差异性。个体在信息加工的过程中,会形成一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心理特性,称为个性心理特性或个性。心理特性使一个个体的心理活动与另一个个体的心理活动彼此区别开来。

医学心理学简答题集锦

医学心理学简答题集锦

医学心理学简答题集锦

1.简述医学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种类(P11-14)

根据所使用的手段,可分为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和实验法(根据其实施方式可分为实验室内实验和实验室外实验);根据所研究的对象多少,可分为个案法和抽样法;根据所研究问题的事件性质分为纵向研究(包括前瞻性研究和回顾性研究)和横向研究。其中观察法是指研究者通过有目的地直接观察和记录个体或团体的行为活动,了解事实、发现问题的方法。(包括主观观察法与客观观察法、自然观察法与控制观察法、日常观察法与临床观察法)。调查法是通过晤谈、访问、座谈或问卷等方式获得资料,并加以分析研究。根据调查方式不同可分为会谈法、座谈法和问卷法。

According to the use of means, can b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investigation, test method and experimental method (according to its implementation methods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laboratory experiment and outside of the experimental); According to the object of study, how much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case method and sampling method; Based on the research problem events into nature longitudinal study (including prospective study and retrospective studies) and a cross-sectional study. One observation is to point to the researchers through a destination direct observations and record the actions of individuals or groups, to know the facts, found that the problem of the method. (including the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observation, the nature of observation of observation and control of observation, the daily observation and clinical observation). Investigation is through the sojourn, access, discussion or way of questionnaire to get material, and to analysis research. According to the survey method can be divided into talks method, the discussion and questionnaire.

《医学心理学》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大全(一)

《医学心理学》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大全(一)

20XX级临床本科《医学心理学》试卷姓名:学号:分数: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10 分)

1.美国心里学家()在1913年创立了行为主义理论。

2.()是医学心理学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方法。

3.()是一种最简单,最基本的心理现象。

4.根据思维方向可分为()和发()。

5.()是指具有正常的认知能力,适宜的情绪体验,健全的人格,正确的自我意识及和谐的人际关系。

6.()是指测验或量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的程度。

7.心里咨询按照咨询对象的多少可分为()和()。

8.()可称为精神分析疗法,心理动力学疗法。

二、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1 分,共30 分)

1.生理应激引起( )

A.单纯生理反应

B.单纯心理反应

C.免疫反应

D.全身适应综合征伴心理反应

2.下列哪项与原发性高血压发病无关( ) A.性情敏感 B.不争强好胜C.慢性应激状态D.高度紧张职业

3.关于系统脱敏法,以下哪项最为合适( )

A.必须了解异常行为的刺激因素

B.必须将焦虑的刺激分等级并逐步放松

C.最适合于治疗恐怖症

D.以上都是

4.对护士思维能力的最主要要求是( ) A.善于归纳 B.善于推理C.独立性 D.发散性

5.和情绪活动密切相关的内分泌系统主要是( ) A.丘脑下部——垂体——肾上腺系统B.丘脑下部——垂体——甲状腺系统 C.丘脑下部——垂体——性腺系统 D.副交感——胰岛系统

6.以经验为标准判断心理活动是否正常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 ) A.判断者的个性不一样 B.判断者的经验和水平不一样 C.A、B 两项都是 D.A、B 两项都不是

医学心理学试题库及答案

医学心理学试题库及答案

2024医学心理学试题库及答案

2024年医学心理学试题库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下列哪种心理现象与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关系最为密切? A. 焦虑

B. 抑郁

C. 应激

D. 强迫答案:C

2、下列哪一项不是心身疾病? A. 胃溃疡 B. 支气管哮喘 C. 糖尿病 D. 偏头痛答案:D

3、某患者认为自己的疾病是由某种邪恶力量所致,他属于哪种心理障碍? A. 焦虑症 B. 抑郁症 C. 强迫症 D. 恐怖症答案:A

4、下列哪一项不是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 A. 改变机体的易感性 B. 直接作用于机体某些器官,引起疾病 C. 通过影响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来影响健康 D. 通过影响人对疾病的应对

方式来影响健康答案:B

5、关于心理社会因素与健康关系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 应激是常见的心理社会因素 B. 吸烟、酗酒等不良行为与童年期的创伤经历有关 C. 一切疾病都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 D. 心理社会因素

只有通过躯体生理过程才对健康产生影响答案:C

二、简答题

6、简述心身疾病的概念及心身疾病的治疗方法。答案: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心身疾病的治疗需要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相结合。心理治疗的目标是消除心理社会刺激因素,解除心理障碍,调整心理状态。药物治疗的目标是针对不同的器质性病变,采用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以消除器质性病变。

61、简述应激对健康的影响。答案:应激对健康有双重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适度的应激可以激发人的免疫系统,提高身体抵抗力,抵抗疾病。但是,长期的或过度的应激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如引发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等。此外,应激还可能导致情绪障碍,如焦虑、抑郁等。因此,应激的管理和控制对于维护健康非常重要。

《医学心理学》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医学心理学》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医学心理学》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

A. 心理活动和行为

B. 情绪和行为

C. 心理活动和观念

D. 智力和观念

2.弗洛伊德认aa为正常人的心理活动大部分是在哪一层次运行()

A. 意识活动

B. 前意识活动

C. 潜意识活动

D. 前意识活动与潜意识活动

3.思维的总要特征()间接性和概括性

4.情绪是与和种需要相联系的()生理需要

5.动机产生的两个条件是()需要和诱因

6.人格的核心是()性格

7.个性结构理论认为哪几部分保持平衡状态有利于人格正常发展()

A. 本我、自我和超我

B. 本我、自我和现实

C. 自我和现实

D. 本我喝自我

8.反映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心理过程是( )

A. 感觉

B. 知觉

C. 记忆

D. 思维

9.《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其动作稳定缓慢,观察事物细致入微,敏感多疑,孤独多虑,情

感体验深刻且持久。林黛玉的气质类型属于()抑郁质

10.心理过程包括哪三个过程()

A.气质、性格和能力

B. 动力、活动和评价

C. 认识、情绪和意志

D. 认识、人格和活动

11.以精神分析理论为基础的疗法是()

A. 自由联想疗法

B. 森田疗法

C. 询者中心疗法

D. 系统脱敏疗法

12.下列疾病中,哪个不属于心身疾病()

A. 十二指肠溃疡

B.抑郁症

C.癌症

D. 糖尿病

13.替代学习疗法属于()

A.询者中心疗法B.精神分析疗法C.行为疗法D.认知疗法

14.卡特尔人格因素问卷,将人格因素分为()

A.18个B.16个C.14个D.12个

15.以行为主义理论为基础的了疗法是()

第五版《医学心理学》名词解释

第五版《医学心理学》名词解释

温州医学院第五版《医学心理学》名词解释

1.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与健康和疾病关系的学科,是根据我国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新兴交叉学科,它既关注社会心理因素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也重视解决医学领域中的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行为问题。

2.医学模式:是指医学的主导思想,包括疾病观、健康观等,并影响医学工作的思维及行为方式,使之带有一定的倾向性,也影响医学工作的结局。

3.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一种系统论和整体观的医学模式,他要求医学把人看成是一个多层次的、完整的连续体,也就是在健康和疾病的问题上,要同时考虑生物的、心理和行为的,以及社会的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4.感觉: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应,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

5.感受性:也叫感觉的敏锐程度,是感受器对刺激的感觉能力。6.感知觉的适应: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从而使感受性提高或降低的现象。

7.知觉: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应,是在感觉基础上形成的。

8.知觉的恒常性:在一定的范围内,当知觉的条件或对象发生变化的时候,而知觉的影像仍保持不变。

9.错觉:在客观事物刺激作用下产生的对刺激的主观歪曲的知觉,是不正确的知觉。

10.记忆: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重现三个基本环节。

11. 遗忘曲线:识记后最初一段时间遗忘快,随着时间推移和记忆材料的数量减少,遗忘便渐渐缓慢,最后稳定在一定水平上。

12.注意:指个体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具有指

医学心理学试卷及答案

医学心理学试卷及答案

医学心理学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45分)

1.世界上首创心理学实验室的年代是(C)

A.1877年

B.1878年

C.1879年

D.1880年

2.建立中国第一个心理实验室的教授是(A)

A.陈大齐

B.丁瓒

C.王国维

D.潘菽

3.美国学者恩格尔在“科学”杂志上撰写文章提出医学模式转变的年代是(B)

A.1976年

B.1977年

C.1978年

D.1979年

4.现代世界的医学的模式正处于的阶段是(D)

A.神灵主义向生物医学模式转变

B.机械医学向生物医学模式转变

C.自然哲学向机械医学模式转变

D.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5.以下最有意义但也是最为困难的研究是(B)

A.回顾研究

B.前瞻研究

C.横向研究

D.纵向研究

6.心身疾病大约占整体疾病的(C)

A.1/5

B.1/4

C.1/3

D.1/2

7.完型心理学的创始人是(A)

A.德国的韦特墨

B.美国的詹姆士

C.美国的华生

D.德国的詹姆士

8.行为主义创始人是(B)

A.美国的冯特

B.美国的华生

C.德国的冯特

D.瑞士的皮亚杰

9.情感的特点是(C)

A.有情景性

B.短时存在

C.较稳定

D.表面现象

10.护士的职业要求,情绪应具备的最重要品质是(D)

A.应变性

B.两极性

C.强烈性

D.稳定性

11.情绪外周理论提出者是(C)

A.沙赫特

B.坎农

C.兰格

D.阿诺德

12.情绪与情感共有的基本特征是(B)

A.情境性

B.两极性

C.强烈性

D.一致性

13.属于评定量表的是(C)

A.洛夏测验

B.MMPI

C.SCL-90

D.H-R成套测验

14.激情是一种(D)

A.快乐状态

医学心理学简答题集锦

医学心理学简答题集锦

医学心理学简答题集锦

1.简述医学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种类(P11-14)

根据所使用的手段,可分为观察法、调查法、测验法和实验法(根据其实施方式可分为实验室内实验和实验室外实验);根据所研究的对象多少,可分为个案法和抽样法;根据所研究问题的事件性质分为纵向研究(包括前瞻性研究和回顾性研究)和横向研究。其中观察法是指研究者通过有目的地直接观察和记录个体或团体的行为活动,了解事实、发现问题的方法。(包括主观观察法与客观观察法、自然观察法与控制观察法、日常观察法与临床观察法)。调查法是通过晤谈、访问、座谈或问卷等方式获得资料,并加以分析研究。根据调查方式不同可分为会谈法、座谈法和问卷法。

2.简述感觉与知觉的区别和联系(P20)(无英文)

相互关系感觉知觉

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反映事物的整体侧重事物的各种不同属性、各个部分

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事物的外在联系区别为个别感觉器官的活动结果为多种感觉器官的联合活动的结果

是最简单的认知过程是较复杂的认知过程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深化

联系由于事物的个别属性和整体不可分,所以感觉和知觉也不可分

没有纯粹的感觉,也没有纯粹的知觉,一般合称感知

3.简述知觉的基本特性(P21)

①知觉的选择性:指人根据当前的需要,对外来的刺激物有选择地作为知觉对象进行组织加工的过程。知觉

的选择性可以使人能够把注意力集中到重要刺激排除次要刺激的干扰,从而更有效地感知外界事物适用外界事物。

②知觉的整体性:是指人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整合为统一整体的加

工过程,知觉的整体性提高了人们知觉事物的能力。

医学心理学简答题(详细)

医学心理学简答题(详细)

简述感觉与知觉的区别和联系

相互关系感觉知觉

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反映事物的整体

区别为个别感觉器官的活动结果为多种感觉器官的联合活动的结果

不依赖于个人的知识和经验受个人知识经验的影响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深化,感觉越清晰,越丰富,知觉就越完整,越正确联系由于事物的个别属性和整体不可分,所以感觉和知觉也不可分

没有纯粹的感觉,也没有纯粹的知觉,一般合称感知

简述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相互关系情绪情感

情境性、短暂性、冲动性稳定性、深刻性、持久性

区别表现为外显性表现为内隐性

多与人的生理需要相联系多与人的社会需要想联系

人和动物都有,发生较早人所独有,发生较晚

联系情绪依赖于情感,人的各种情绪表现受已经形成的情感特点制约。另一方面,

情感也依赖于情绪,人的情感总是在各种不断变化着的情绪中得到体现、情绪

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内在本质。

人格的特点

①独特性与共同性:

是由于每个人的遗传素质不同,社会生活环境不同,个体形成的人格千差万别,我们称之为人格的独特性,但在一定的群体环境和自然环境因素作用下人与人间心理上也存在一定共同性。

②社会性与生物性:

人格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人格必然会反映出一个人所处生活环境中的社会文化特点,体现个人的社会文化程度和其角色行为。

③稳定性与可塑性:

由各种心理特征构成的人格结构是比较稳定的,它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是长期的,一贯性的。人格并非一成不变,随着现实的多样性和多变性而发生或多或少的变化,只是这种变化是比较缓慢的。

④整体性:

人格是由多种心理特征组成的,这些心理特征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组成人体复杂的人格结构体系,它使人的内心世界,个体动机与外显行为之间保持和谐一致。

医学心理学试题一

医学心理学试题一

医学心理学练习题

一、选择题:

1、科学心理学的创史人是()

A、冯特

B、华生

C、弗洛伊德

D、艾宾浩斯

2、从教材的概念描写,医学心理学最像是()

A、交叉学科

B、心理学学科

C、医学学科

D、精神病学科

3、信息在短时记忆的保留时间一般是()

A、0.25~2秒

B、2~5秒

C、1分钟以内

D、1分钟以上

4、人类独有的思维方式是()

A、具体形象思维 B 直观动作思维C、抽象逻辑思维D、求同思维

5、想象是在人脑中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其基本素材是()

A、表象

B、感觉映像

C、思维、

D、联想

6、与情感比较,情绪的特点是()

A、持久而稳定

B、短暂而深刻

C、持久而强烈

D、短暂而强烈

7、张飞、李逵等人物表现为遇事冲动、性情直率、敢作敢为、其气质类型属于()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8、人格结构中最具可塑性的指标是()

A、能力

B、性格

C、气质

D、本我

9、意志行动的核心是()

A、自觉性

B、随意行动

C、克服困难

D、果断性

10、对科学的热爱真理的追求,对偏见迷信的憎恨都属于理智感,理智感的表现形式有()

A、义务感

B、责任感

C、羞愧感

D、好奇心和求知欲

A、道德感

B、美感

C、理智感

D、自豪感

12、“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现象

A、感觉对比

B、感觉适应

C、感觉联觉

D、感觉后象

13、第一个用实验方法研究人类遗忘并发现遗忘规律的心理学家是()

A、冯特

B、艾宾浩斯

C、巴甫洛夫

D、陆钦斯

14、人的心理活动包括()

A、心理过程

B、情绪情感和意志过程

C、心理过程和人格

D、认识过程和意志过程

15、现代心理学诞生是以冯特创立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为标志,其具体时间是()

姜乾金《医学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心理应激【圣才出品】

姜乾金《医学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心理应激【圣才出品】

第5章心理应激

5.1核心讲义

一、总论

(一)应激与心理应激理论

1.医学所关注的应激

塞里发现许多处于不同疾病状态下的个体,都会出现一般适应综合症(GAS)。塞里认为GAS与刺激的类型无关,而是机体通过兴奋腺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后来发展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所引起的生理变化,是机体对有害刺激所作出的防御反应的普遍形式。他将GAS分为警戒、阻抗和衰竭三个阶段。

2.心理学界关注的应激

Lazarus R等提出认知评价在应激中的重要性,Lazarus指出,应激的发生并不伴随特定的刺激或特定的反应,而是发生于个体察觉或估价一种有威胁的情景之时。此后Folkman S和Lazarus等进一步研究应对方式在应激过程中的重要性,形成了认知应激作用理论。

3.医学心理学对心理应激的定义

医学心理学认为:心理应激是指个体在察觉需求与满足需求的能力不平衡时倾向于通过整体心理和生理反应表现出来的多因素作用的适应过程。

4.心理应激是多因素的系统

应激所涉及的各种有关变量之间都存在着交互的关系。应激不是简单的因—果或刺激

—反应过程,而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系统”。

(二)心理应激研究与临床医学

1.心理应激包括生活事件、认知因素、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个性特点、心身反应及其他有关心理社会和生物学因素。

2.心理应激在医学临床工作中的实际指导意义:

(1)心理应激理论有助于从整体上认识人的健康问题。它使人们认识到个体实际上是生活在应激多因素的动态平衡之中;

(2)在病因学方面,心理应激理论有助于我们认识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心理、社会和生物各应激因素的作用及其内在规律;

姜乾金《医学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绪 论)

姜乾金《医学心理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绪 论)

第1章绪论

1.1 核心讲义

一、医学心理学概况

(一)定义、范围与性质

1.定义

医学心理学是根据我国医学教育发展的需要而发展起来的,综合国内外多种与医学有关的心理行为科学理论、知识和技术的新兴交叉学科,它研究心理变量与健康或疾病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解决医学领域中的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行为问题。

2.研究范围

(1)研究心理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及其在健康和疾病中的意义;

(2)研究心身相互作用机制;

(3)研究心理行为因素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规律;

(4)研究各种疾病过程中的心理行为变化规律;

(5)研究如何将心理行为知识和技术应用于人类的健康保持和疾病防治。

3.学科性质

(1)交叉学科

①就医学来说,医学心理学涉及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和康复医学等许多医学课程中的有关基础知识。

②就心理行为科学而言,医学心理学涉及普通、实验、发展、教育、社会心理学以及人类学、社会学等广泛学科领域的相关知识。

(2)基础学科

医学心理学揭示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心理活动和生物活动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对健康和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预防的作用规律,寻求人类战胜疾病、保持健康的基本心理途径,为整个医学事业提出心身相关的辨证观点和科学方法。

(3)应用学科

①医学心理学的知识、理论与技术,可以结合应用于医学的各个工作领域;

②医学心理学的知识与技术,可以独立应用于社会人群,以帮助人们解决那些与健康有关的心理问题与痛苦。

(二)相关学科

1.神经心理学和生理心理学;

2.心理生理学;

3.临床心理学和咨询心理学;

4.心身医学与心理生理医学;

医学心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医学心理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名解

1、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是最基本的认知过程。

2、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着一定目标的内部心理动力。

3、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它是一系列组织并解释外界客体和事件产生的感觉信息的加工过程。

4、思维:人脑间接地概括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人的思维是借助概念、表象和动作,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认识事物的一般的和本质的特征和规律性联系的心理过程。

5、意志:指人们自觉地确定目标,有意识的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6、性格:是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对客观现实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了的行为方式。它是一个人的心理面貌本质属性的独特结合,是人与人相互区别的主要方面。

7、气质: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性。

8、认知过程: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或信息加工的过程,这是人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语言等。

9、常模:指某种测验在某种人群中测查结果的标准量数,即可比较的标准,目前大多数标准化测验采用的标准分常模。

10、性心理障碍:是指一组以性对象歪曲和性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心理障碍,又称性变态。

11.病人角色:又称病人身份,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角色,是处于患病状态中同时有求医的要求和医疗行为的社会角色。

12.心理评估:是依据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人的心理品质及水平所作出的鉴定。

13.应对:又称应付。由于应对可以被直接理解成是个体解决生活事件和减轻事件对自身影响的各种策略,故又称为应对策略。

医学心理学

医学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医学心理学:是心理学与医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

2、医学模式:是指一定时期内人们对疾病和健康的总体认识,并成为医学发展的指导思想。

3、心理现象:是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

4、个案法:是对某现象的个例进行详细深入的调查研究的一种方法。

四、简答题

1、医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①心、身统一的观点

②社会对个体影响的观点

③认知评价的观点

④主动适应与调节的观点

⑤情绪因素作用过的观点

⑥个性特征作用的观点

2、心理的实质

①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功能

②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③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主观的、能动的反映

五、论述题

西方近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有构造主义心理学、功能主义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完形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皮亚杰学派、认知心理学。其中,行为主义心理学是1913年产生于美国的一个学派,创始人华生提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不应是人的意识,而应是人和动物的行为或对现实的顺应。他把刺激反应作为解释行为的公式。否认遗传和本能,导致了他的环境决定论。精神分析产生于1900年,创始人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弗洛伊德。他主张把无意识作为精神分析心理学的主要对象,并提出人格结构的理论、人的性欲理论等。人本主义心理学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创本质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和马斯洛,他们主张心理学必须说明人的本质,研究人的尊严、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现,他们反对行为主义心理学只研究行为,也反对精神分析并自称为心理学的“第三阵营”。

第二章感觉和知觉

一、名词解释

1、感觉:感觉是人脑对当前直接作用于感受器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医学心理学试卷及答案

医学心理学试卷及答案

医学心理学试卷及答案

一、单选题:(每空1分,共20分)

1. 医学心理学属于()

A.基础医学 B.基础心理学 C.应用心理学 D.哲学

2.“本我”遵循的原则是()

A.快乐原则

B. 现实原则

C. 至善原则

D.完美原则

3.常用的智力测验方法有()

A.16—PF

B.比奈量表

C.EFQ

D.EPQ

4.( )表示测验结果是否测查到所要测查的内容

A、信度 B.常模 C.效度 D.饱和度

5.心理咨询区别于心理治疗的是:( )

A.对象多为正常人 B.涉及的问题多是意识问题

C.心理咨询医生要提出劝告与警告 D.以上均正确

6.将苦味酊涂在吮指癖患儿的手指上进行治疗属:( )

A.代币法

B.满港法

C.森田疗法

D.厌恶疗法

7.心理咨询与治疗中谈话技巧不正确的是:( )

A.听比说重要 B.倾听当事人谈话要持中立态度

C.不应该对当事人的谈话进行控制

D. 需要耐心倾听

8.在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下所引起的一种十分强烈的情绪状态,属于:( ) A.情绪 B.应激 C.心境 D.激情

9.与健康和疾病关系最直接的应激心理反应是:( )

A.认知改变

B.情绪反应

C.个性改变

D.社会适应能力下降

10.心理防御机制来自以下理论:( )

A.行为学习理论

B.精神分析理论

C.认知理论

D.人本主义理论

11. 关于情绪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 )

A.人类的情绪都可后天习得 B.具有两极性

C.体验是情绪的基本特点 D.以上都正确

12.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创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称为:( ) A.迁移 B.创造 C.想象 D.思维

13.知觉的基本特征不包括以下哪项:(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州医科大学第五版《医学心理学》简答题

1.医学心理学的研究范围(P1)

①研究心理或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及其在健康和疾病中的意义;

②研究心身相互作用的关系及其机制;

③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规律;

④研究各种疾病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及变化规律;

⑤研究如何将心理学原理及技术应用于人类的健康促进即疾病防治;2.简述医学心理学基本研究方法(P9)

①观察法(包括自然观察法与控制观察法)

②调查法(包括晤谈法和问卷法)

③心理测量法

④个案法

⑤实验法(包括实验室实验法、现场实验法和临床实验法)

⑥相关研究法

3.简述感觉与知觉的区别和联系

相互关系感觉知觉

事物的个别属性反映事物的整体和外在联系区别单个分析器活动的结果是多个分析器联合活动的结果简单的认知过程是较复杂的认知过程

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深化

联系由于事物的个别属性和整体不可分,所以感觉和知觉也不可分没有纯粹的感觉,也没有纯粹的知觉,一般合称感知

4.简述知觉的特性(P16)

①知觉的相对性

②知觉的整体性

③知觉的理解性

④知觉的恒常性

5.简述思维的过程(P20)

①分析和综合

②比较

③抽象与概括

6.简述情绪和情感的区别与联系(P21)

相互关系情绪情感

情境性、短暂性、冲动性稳定性、深刻性、持久性区别表现为外显性表现为内隐性

多与人的生理需要相联系多与人的社会需要想联系

人和动物都有,发生较早人所独有,发生较晚联系情感是在情绪的基础上发展起来,通过情绪反应得以表达

情绪的变化往往反映情感的深度,在情绪发生的过程中,常常蕴涵着情感7.情绪状态有哪几种,各有何特点?(P24)

情绪状态指在某种事件或情境的影响下,在一定时间内所产生的某种情绪。

①心境:是指持久而微弱的带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心境不适对于某一事物的特定体验,而是以同样的态度体验对待一切事物。

②激情:一种猛烈爆发、激动短暂的情绪状态。通常由对个人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引起的。

③应激:当人们遇到某种危险或面临某种突然事变时,身心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即应激状态。

8.简述意志行动的基本过程(P27)

①采取决定阶段:动机斗争

目标确立

行为方式和方法的选择

②执行阶段:克服个人消极品质,采取有效行动

克服外部困难的过程

应对新情况、新问题

其他动机和干扰

9.简述意志行动的基本特征(P27)

①具有明确的目的性②与克服困难相联系④与随意活动为基础

10.简述意志的品质(P27)

①自觉性:主动地支配自己的行动,使其能达到既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②果断性:明辨是非,迅速合理决断,并实现目的的品质

③坚韧性:长期保持充沛的精力,战胜各种困难,不屈不挠向既定目标的前进的品质

④自制力:自觉地、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动机约束自己的行动和语言的品质11.简述人格心理结构(P29)

①个性倾向性②个性心理特征③自我调节系统,其核心为自我意识

12.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P30)

①生理的需要:个体生存必不可少的需要,有自我和种族保护的意义,以饥饿和渴的需要为主

②安全的需要:当生理的需要得到一定程度满足后,随之产生了安全的需要

③归属和爱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就是参加一定的组织,依附于某个团体等。爱的需要包括接受他人和给予他人爱的需求

④尊重的需要:个体对自身价值的认同

⑤自我实现的需要:需要的最高层次是个体的潜能和得到充分的发挥,实现自身的价值

13.简述动机冲突的形式(P32)

①双趋冲突:也称接近-近式冲突。两个目标具有同样的吸引力,引起同样强度的动机。但由于受条件等因素的限制,无法同时实现,二者必择其一。“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②双避冲突:也称避-避式冲突。指一个人同时受到两种事物的威胁,产生同等强度的逃避动机,但迫于情势,必须接受一个才能避开另一个,处于左右为难,进退维谷的紧张状态。所谓“前有狼,后有虎”。

③指一个人同时受到两个目标影响,都想避开,但迫于情景,只能避开一个目标时,处于左右为难、进退维谷的状态。

④双重趋避冲突:双重接近-避式冲突。人们常常会遇到多个目标,每个目标对自己都有利也有弊,反复权衡拿不定主意所产生的冲突。

14.简述气质的分类(P35)

15.简述心理健康的标准(P43)

①智力正常②情绪良好③人际和谐④适应环境⑤人格完整

16.简述精神分析的心理结构理论(P55)

心理活动分为意识、潜意识和前意识三个层次。

①意识是与语言密切相关,是心理活动中与现实联系的那部分,能被自我意识所知觉。意识使个体保持对环境和自我状态的知觉,对人的适应有重要的作用。

②潜意识,是个体无法直接感知到的那一部分心理活动,主要内容是不被外部现实、道德、理智所接受的各种本能冲动、需求和欲望,或明显导致精神痛苦的过去事件。是心理活动的极大部分。

③前意识是指当时意识不到但随时可以意识到的那些心理要素,即意识的边界以外的某些心理内容。前意识的功能是在意识和潜意识之间从事警戒任务,阻止潜意识的本能冲动到达意识中去。

17.简述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P56)

人格包含有三个基本系统:本我、自我和超我。

①本我:又称“伊的、原我”,存在于潜意识深处,是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代表人们生物性的本能冲动。遵循着“快乐原则”。儿童的行为中体现出更多的本我的表现。

②自我:由本我产生,是与外部世界交往的唯一源泉,自我的一部分是意识的,也有一部分处于潜意识水平。遵循“现实原则”。自我经常要努力协调本我和超我不合理的要求以及外部现实的要求。

③超我:类似于良心道德,具有良知、理性等含义,大部分属于意识的。遵循“至善原则”。是能按照社会法律、规范、伦理、习俗来明辨是非,分清善恶,因而能对个人的动机行为进行监督管制,使人格到达社会要求的完善程度。

18.简述精神分析的性心理发展理论(P56)

①口欲期:约至1岁,此时关注吸吮和吃,主要从口腔部位的刺激中得到快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