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产物
胆色素的代谢
第四节胆色素的代谢
※胆色素的概念:体内铁卟啉化合物的主要分解代谢产物,包括胆
红素、胆绿素、胆素原和胆素等。
述:胆色素是体内的代谢废物,主要随胆汁排出体外。80%的胆色素来源于血红蛋白。
一、胆红素的生成
简介:胆红素是人胆汁的主要色素,呈橙黄色。其具有毒性,可引起大脑不可逆的损害。但近年来人们发现胆红素具有抗氧化
剂作用,可抑制亚油酸和磷脂的氧化,其作用甚至优于维生
素E。
1.来源:体内的铁卟啉化合物――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色素、过氧化氢酶及过氧化物酶。
※约80%来自衰老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分解。
2.部位:肝、脾、骨髓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细胞微粒体与胞液中3.过程:
血红蛋白→珠蛋白+血红素
↓↓
氨基酸胆红素
述:血红蛋白首先分解为珠蛋白和血红素。珠蛋白进一步被分解为氨基酸,而再被利用;血红素在血红素加氧酶催化下,转变为胆绿素。胆绿素在胆绿素还原酶催化下,还原成胆红素。4.胆红素的性质:亲脂疏水,对大脑具有毒性作用
述:胆红素分子的亲水基团包裹在分子内部而疏水基团暴露于分子表面,所以呈亲脂、疏水的性质。
二、胆红素在血液中的运输
1.运输形式:胆红素-清蛋白复合体(少部分与α1-球蛋白结合)述:胆红素对血浆清蛋白具有极高的亲和力。所以,胆红素在血液中主要与清蛋白结合而运输。此时的胆红素因其必须
在加入酒精后才能与重氮试剂起颜色反应,所以被称为自
由胆红素或间接胆红素。胆红素与清蛋白的紧密结合不仅
增加了胆红素的水溶性,有利于运输;且还限制了胆红素
自由通过各种生物膜,使其不致对组织细胞产生毒性作用。2.意义:增加胆红素在血浆中的溶解度,限制胆红素自由通过生物膜产生毒性作用。
第十二章 肝的生物化学
高等卫生职业教育应用技能型教材
《生物化学 》
第十二章 肝的生物化学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 郝蕊
第十二章 肝的生物化学
第一节 肝在物质代谢中的作用 一、肝在糖代谢中的作用 二、肝在脂类代谢中的作用 三、肝在蛋白质代谢中的作用 四、肝在维生素代谢中的作用 五、肝在激素代谢中的作用 第二节 肝的生物转化作用 一、生物转化的概念 二、生物转化反应的主要类型 三、影响生物转化的因素
CH=CH2 CH3
H3C Ⅰ α Ⅱ CH=CH2
NN
Fe
血红素
胆 红
NN
H3C Ⅳ
Ⅲ CH3
素 的
CH2 CH2 COOH
CH2 CH2 COOH
生 成
CO Fe3+
O2 NADPH
+
血红素加氧酶系 H +(微粒体)
过
MV
MP
PM
MV
程
HO
Ⅱ N
C H
Ⅲ N H
C H
Ⅳ
N
C H
Ⅰ OH 胆绿素 N
结合胆汁酸
OH
12
3
7
HO
H
OH
OH
12
3
7
HO
H
OH
CONHCH2COOH
甘氨胆酸
CONHCH2CH2SO3H
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
非营养物质
既不能构成组织细胞的结构成分,又 不能彻底氧化供能的物质
包括:
体内代谢产生的各种生物活性物质 外界进入人体的各种异物
生物转化大部分解毒;
小部分致毒或致癌
二、生物转化的反应主要类型
(一)第一相反应
• 氧化反应 • 还原反应 • 水解反应
(二)第二相反应
结合反应
参与肝生物转化的酶类
酶类
辅酶或结合物 细胞内定位
第十六章 肝的生物化学
Biochemistry in Liver
肝脏的特点
• 占体重的2.5%, 为人最大的腺体 • 双重的血液供应:肝动脉、门静脉 • 两条输出通道:肝静脉、胆道 • 含有数百种酶,“人体化工厂” • 参与代谢,具有分泌、排泄和生物
转化功能
第一节 肝在物质代谢中的作用 第二节 肝的生物转化作用 第三节 胆汁与胆汁酸的代谢 第四节 胆色素的代谢与黄疸
3羟脱氢双键转位
H3C CH3
CH3 CH3
H3C
7α羟4胆固烯3酮
3
O
7 OH
胆固醇
游离型初级
7α羟胆固醇 胆汁酸的合成
7α羟4胆固烯3酮
7α,12α二羟 4胆固烯3酮
3α,7α,12α 三羟5β胆烷酸
3α,7α 二羟5β胆烷酸
胆酰CoA
鹅脱氧胆酰CoA
胆酸
胆汁酸的代谢.ppt
UDPGA 内质网
UDP
葡糖醛酸胆红素
大部分
胆素原(少量) 小部分
肠管 胆素原
葡糖醛酸胆红素
胆素
O2
胆素
胆红素
葡糖醛酸
粪便
目录
四、血清胆红素与黄疸
*正常血清胆红素浓度 1~16mol/l (0.1 ~1mg/dl) 4/5为游离胆红素,其余为结合胆红素
*两种胆红素 结合胆红素: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的胆红素称为结 合胆红素,又称直接胆红素。
H
H
H
H
PP
粪 胆 素 原 ( l-尿 胆 素 原 ) 2H
粪 胆 素 ( l-尿 胆 素 )
目录
*胆素原的肠肝循环
胆素原肠肝循环的概念
肠道中有少量的胆素原可被肠粘膜细胞重吸收,经门静脉入肝, 其 中 大 部 分 再 随 胆 汁 排 入 肠 道 , 形 成 胆 素 原 的 肠 肝 循 环 (bilinogen enterohepatic circulation)。
[串点成面·握全局]
一、近代交通业发展的原因、特点及影响 1.原因 (1)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近代交通业,促 进中国社会发展。 (2)列强侵华的需要。为扩大在华利益,加强控制、镇压 中国人民的反抗,控制和操纵中国交通建设。 (3)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为近代交通业的发展提供 了物质条件。
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作用
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作用
葡萄糖醛酸转移酶,作为一种重要的酶类,具有广泛的生物学功能。它参与了多种生物化学反应,对于生物体的代谢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全面介绍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作用。
葡萄糖醛酸转移酶作为一种催化酶,具有将葡萄糖与醛酸结合的能力。通过将葡萄糖与醛酸反应,葡萄糖醛酸转移酶能够将醛酸转移到葡萄糖分子上,形成葡萄糖醛酸酯。这一反应在生物体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促进葡萄糖的代谢和利用。
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在生物体内广泛存在,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在植物中,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参与了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多种代谢途径,如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物质转运等。在动物体内,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参与了糖代谢过程,调节血糖水平,维持能量供应。在微生物中,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参与了微生物的能量代谢和生物合成过程。
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催化作用来实现的。它能够将葡萄糖与醛酸结合,形成葡萄糖醛酸酯。这一反应需要一定的催化剂和适宜的反应条件。催化剂可以提高反应速率,使反应在生物体内能够迅速进行。适宜的反应条件包括温度、pH值和底物浓度等因素,这些因素能够影响酶的活性和稳定性。
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作用不仅限于代谢过程中,还与许多生理和病
理过程密切相关。在糖尿病等疾病中,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活性和表达水平发生改变,导致糖代谢紊乱。因此,葡萄糖醛酸转移酶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潜力。
葡萄糖醛酸转移酶作为一种重要的酶类,在生物体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参与了多种生物化学反应,调节了生物体的代谢过程。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催化作用来实现的,需要适宜的催化剂和反应条件。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作用不仅限于代谢过程,还与许多生理和病理过程密切相关。因此,对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深入研究将有助于揭示其作用机制,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1非营养物质代谢2014
目录
ADH与MEOS之间的比较
ADH 肝细胞内定位 底物与辅酶 胞液 乙醇、NAD+ MEOS 微粒体 乙醇、NADPH、O2
对乙醇的 Km值
2mmol/L
8.6mmol/L
有 耗能
乙醇的诱导作用 无 与乙醇氧化相关的 氧化磷酸化释能 能量变化
目录
(二)硝基还原酶和偶氮还原酶是第一相 反应的主要还原酶
CH2CH2NH2 NH3 + H2O2
CH2CHO
CH2COOH
MAO H3CO OCH3 OCH3 H3CO OCH3 OCH3 H3CO OCH3 OCH3
麦斯卡林
3,4,5-三甲氧 基苯乙醛
3,4,5-三甲氧 基苯乙酸
目录
目录
3. 醇脱氢酶和醛脱氢酶将乙醇氧化生成乙酸
存在部位:胞液中 催化的反应:
• 催化这类反应的酶称为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 GST),对致癌物、污染物等。
O O O O O OCH3 O O HO SG O O O OCH3 GST O
+ GSH
黄曲霉素B1-8,9谷胱甘肽
谷胱甘肽结合产 物环氧化物
目录
5. 甲基化反应是代谢内源化合物的重要反应
尿苷二磷酸葡糖醛酸 (UDPGA)是葡糖醛
酸基的直接供体。
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作用
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s)是一类重要的药物代谢酶,主要负责将各种外来物质(如药物、染料、毒素等)转化为葡萄糖醛酸代谢物。其作用机制主要是将各种外来分子中的葡萄糖醛酸基团转移到其他分子或大分子上,从而影响外来物质的分布、代谢和排泄。 UGTs在生物体内分布广泛,能与多种物质形成非共价结合,并与其他药物发生竞争性抑制,酶促反应速度快,催化效率高。UGTs 在药物代谢中具有重要作用,能将亲脂性药物转化为脂溶性药物,利于转运和排泄;可将水溶性药物聚合形成大分子,减少溶解度,有利于消除。同时,UGTs还参与了人体内许多内源性物质的生物转化,具有重要的生理学和药理学意义。
然而,当UGTs功能缺陷或被抑制时,可能导致药物蓄积、中毒或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在临床用药前,需要对患者进行UGTs活性检测,了解其药物代谢特点,以避免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药效降低、不良反应增加等问题。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果您还有疑问,建议咨询专业医师。
肝的生物化学课件
(三)、胆红素在肝中的转变
*1.摄取 胆红素可以自由双向通透肝血窦肝细胞
膜表面进入肝细胞 *2.转运
在胞浆与载体蛋白(Y.Z)结合
内质网(转化)
50
*3、转化
❖ 部位:滑面内网质 ❖ 反应:结合反应(主要结合物为UDPGA) ❖ 酶:葡萄糖醛酸基转移酶 ❖ 产物:主要为双葡萄糖醛酸胆红素,另有少量
小 不能
大
结合胆红素 直接胆红素,
肝胆红素 结合
迅速直接反应 大 能
无
59
Baidu Nhomakorabea
概念
➢ 体内胆红素生成过多,或肝细胞对胆红素的 摄取、转化及排泄能力下降等因素均可引起 血浆胆红素含量增多,称为高胆红素血症 (hyperbilirubinemia)。
➢ 胆红素为橙黄色物质,过量的胆红素可扩散 进入组织造成组织黄染,这一体征称为黄疸 (jaundice)。
60
➢ 当血浆胆红素浓度超过34.2μmol/L(2mg/dl)时,肉眼 可见皮肤、粘膜及巩膜等组织黄染,临床上称为显 性黄疸。
➢ 若血浆胆红素升高不明显,在17.2—34.2μmol/L之 间时,肉眼观察不到皮肤与巩膜等黄染现象,称为 隐性黄疸(jaundice occult)。
胆绿素 氨基酸 胆红素
亲脂疏水,对大脑具有毒性作用 47
48
目录
糖脂代谢通路主要代谢酶类及中间产物中英文对照
糖脂代谢通路主要代谢酶类及中间产物中英文对照【附表2】糖脂代谢通路主要代谢酶类及中间产物
酮戊二酸脱氢酶ketoglutarate
dehydrogenase
酮戊二酸ketoglutarate
—酮硫解酶—ketothiolase
—hydro—
-methylglutaryl CoA lyase —羟丁酸脱氢酶hydroxybutyrate
dehydrogenase
cetoacetate decarboxylase
-ketoacyl-CoA transferase
—羟丁酸hydroxybutyrate
人卫版生物化学-第16章-肝的生物化学
(一)溶血性黄疸
是由于红细胞在单核- 吞噬细胞系统破坏 过多,超过肝细胞的摄取转化和排泄能力,造 成血清游离胆红素浓度过高所致。
(二)肝细胞性黄疸
由于肝细胞破坏,其摄取转化和排泄胆红素 能力降低所致。
目录
(三)阻塞性黄疸
各种原因引起的胆汁排泄通道受阻,使胆 小管和毛细血管内压力增大破裂,致使结合胆 红素逆流入血, 造成血清胆红素升高所致。
目录
胆汁酸的功能
1.促进脂类的消化与吸收
胆汁酸构型上具有亲水和疏水的两个 侧面,使胆汁酸具有较强的界面活性, 能够降低油/水两相之间的表面张力 — — 良好的乳化剂
2.抑制胆汁中胆固醇的析出,防止 胆石形成
目录
1.生物转化概念,类型 2.生物转化结合反应中都可以与哪些
物质结合 3.胆汁酸的生理功能,分类 4.肠肝循环
红蛋白、细胞色素、过氧化氢酶及过氧化物 酶。 ※约80%来自衰老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分解。
目录
• 部位
*生成过 程
肝、脾、骨髓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细胞微 粒体与胞液中
• 过程 血红蛋白
血红素+珠蛋白
胆红素 氨基酸 • 胆红素的性质
亲脂疏水,对大脑具有毒性作用
目录
N
N Fe2+ N
胆
HOOC
N
红
血红素
OH
+8H
药物代谢 结合反应
类似的巯基甲基转移酶可以转化脂肪族降压药卡托普 利和抗炎药D-青霉胺
27
S-甲基化举例
28
N-甲基化
N-甲基转移酶作用于组胺和儿茶酚神经递质, 如去甲肾上腺素,药物数目很有限
N-甲基转移酶的一类底物是含氮杂环的N-甲 基化,特别是含有吡啶结构的化合物,例如 烟酰胺
29
N-甲基化举例
30
20
不同类型的NAT底物
21
不同类型的NAT底物
22
乙酰化代谢的多态性
NAT2介导的乙酰化是最早被发现具有多态性的代谢途径之一 在白人中,快、慢乙酰化表型大约相等;但在东方人中,快乙酰化 表型约占90%;在中东人中,慢乙酰化表型约占90% NAT1基因也具有多态性,但相应的表型尚不清楚 乙酰化通常降低药物的极性,但其底物常常有毒性,例如芳香胺、 羟胺、肼,因此乙酰化常使毒性降低 对于慢乙酰化者,异烟肼的神经毒性风险和引起狼疮的风险明显高 同样,异烟肼引起的肝毒性和普鲁卡因胺引起的狼疮风险也高,但 在两种NAT2表型中的风险差异较小
3
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辅助因子
4
药物的葡萄糖醛酸结合物类型
葡萄糖醛酸结合最常见的底物是含羟基化合物,即醇、 酚和羧酸,结果生成O-葡萄糖苷酸
生物转化的名词解释
生物转化的名词解释
答案:生物转化又称药物代谢,指体内药物主要在肝脏经肝药酶作用而产生氧化、还原、水解和结合反应,使药物结构改变。外来化合物经过生物转化,有的可以达到解毒,毒性减低。但有的可使其毒性增强,甚至可产生致畸、致癌效应。
分析:生物转化的类别:
葡萄糖醛酸化:肝细胞微粒体中含有非常活跃的葡糖醛酸基转移酶,它以尿苷二磷酸葡糖醛酸(UDP-葡糖醛酸)为供体,催化葡糖醛酸基转移到多种含有极性基团的化合物(包括药物、毒药和激素)上,如酚、醇、胺和羧酸等,生成β-葡糖醛酸苷。
硫酸化:硫酸化反应是人体化学防御系统的一部分,同时在芳香胺、多环芳烃等许多化学致癌物的生物活化中起重要作用。
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s)诱导羧酸药物代谢激活的研究进展
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GTs) 诱导羧酸药物代谢激活的研究进展谢彤, 梁艳, 郝海平, 谢林, 王广基*
(中国药科大学药物代谢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江苏南京210009)
摘要: 含羧酸基团的药物可以通过葡萄糖醛酸转移酶的代谢转化, 形成亲电子活性的酰基葡萄糖醛酸苷活性中间代谢产物, 然后经过一系列的非酶或酶反应形成蛋白加合物或DNA加合物。加合物的形成是含羧酸基团药物形成特异质反应和基因毒性的主要因素。本文以该类药物的代谢激活为例, 阐述了酰基葡萄糖醛酸苷的化学活性、致毒机制、分布特征以及产生的毒性反应, 并探讨了研究现状和前景。
关键词: 羧酸药物; 葡萄糖醛酸转移酶; 酰基葡萄糖醛酸苷; 代谢激活
中图分类号: R9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513-4870 (2009) 11-1193-07
Advances in study of metabolic activation of carboxyl-acid
containing drugs by UGTs
XIE Tong, LIANG Y an, HAO Hai-ping, XIE Lin, WANG Guang-ji* (Key Lab of Drug Metabolism and Pharmacokinetics,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Nanjing 210009, China)
Abstract: The metabolic transformation of the drugs containing carboxylic acid groups can lead to the formation of acyl glucuronide metabolites through catalysis by glucuronosyltransferase, and produce pro-acyl glucuronide intermediate metabolites with electronic activity. Then, protein or DNA adducts appeared after a series of non-enzyme or enzyme reactions. These adducts would change the protein activity and potentially lead to idiosyncratic and genotoxicity. In this paper, we discussed the chemical activity, drug-induced mechanisms, distribution and toxicity resulting from this metabolic activation for these drugs, and stated the status and prospects of research in this field.
肝胆习题
一、 A 型题
1. 在肝中储存最多的维生素是()
(A) 维生素A
(B) 维生素B1
(C) 维生素B2
(D) 维生素C
(E) 维生素PP
2. 关于胆汁酸盐的错误叙述是()
(A) 它在肝脏由胆固醇合成
(B) 它为脂类吸收中的乳化剂
(C) 它能抑制胆固醇结石的形成
(D) 它是胆色素的代谢产物
(E) 它能经肠肝循环被重吸收
3. 胆红素在小肠中被肠菌还原为()
(A) 胆绿素
(B) 血红素
(C) 胆汁酸
(D) 粪胆素
(E) 胆素原
4. 不能从尿中排出的是()
(A) 尿胆素原
(B) 粪胆素原
(C) 游离胆红素
(D) 与硫酸结合的胆红素
(E) 结合胆红素
5. 正常情况下人粪便中的主要色素是()
(A) 粪胆素
(B) 胆素原
(C) 胆红素
(D) 血红素
(E) 胆绿素
6. 关于胆法酸的代谢正确的是()
(A) 促进蛋白质消化吸收
(B) 是胆固醇在体内的主要去路
(C) 还原生成胆红素
(D)是血浆脂蛋白的组成部分
(E) 存在于胃中
7. 结合胆红素是指()
(A) 与清蛋白结合的胆红素
(B) 与葡萄糖醛酸结合的胆红素
(C) 与γ蛋白结合的胆红素
(D) 与球蛋白结合的胆红素
(E) 与Z蛋白结合的胆红素
8. 肝受损时,血中蛋白质的主要改变是()
(A) 清蛋白含量升高
(B) 球蛋白含量下降
(C) 清蛋白含量升高,球蛋白含量下降
(D) 清蛋白含量下降,球蛋白含量升高或相对升高
(E) 清蛋白和球蛋白含量都正常
9. 肝功障碍时,血浆胆固醇的主要改变是()
(A) 血胆固醇总量增加
(B) 血胆固醇总量正常
(C) 血中自由胆固醇量下降
5_药物代谢-
第六节 药物代谢在新药研发中的应用
一、药物代谢研究与创新药物筛选
在新药开发研究的早期,在进行体外药效筛选的同 时,在体外运用肝微粒体法等技术进行药物代谢研 究,以便及时提供反馈信息,选择具有较佳的药动 学和药理学性质的候选药物进行新药研究。
药物代谢研究还可预知候选药物在体内的可能代谢 物及其潜在的活性与毒性,从而合成更为安全有效 的候选药物。
第三节 药物代谢反应的类型
第一相反应:包括氧化、还原和水解三种,
通常将脂溶性药物通过反应生成极性基团。
第二相反应:结合反应,药物或第一相反应
生成的代谢产物结构中的极性基团与机体内源 性物质反应生成结合物。生成的结合物常常没 有活性,极性较大,易于从体内排出。结合反 应一般被认为是药物在体内的灭活过程,故称 之为“解毒反应”。 注意:第一相反应生成物可能直接排泄出去, 或经结合反应以结合物形式排泄。
维生素E缺乏时,影响肝中混合功能氧化酶的活性。
(二)环境
环境中存在多种能影响药物代谢的物质,如放射性 物质、重金属、工业污染物、杀虫剂和除草剂等。
第五节 药物代谢研究方法
药物 代谢
体外法
• 离体肝灌流法 • 肝切片法 • 肝细胞培养法 • 亚细胞片段法 • 重组代谢酶
体内法
• 药物探针法 • 体内指标法
(二)黄素单加氧酶(FMO)
是一组依赖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还原型烟酰胺 腺嘌呤二核苷酸和分子氧的微粒体酶,是重要的 肝内药物和化学异物代谢酶,可催化含氮、硫、 磷、硒和其他亲核杂原子的化合物和药物的氧化。
肝的生物化学
硫酸结合
3'-磷酸腺苷 5'-磷酸硫酸 (PAPS) S-腺苷蛋氨 酸(SAM)
乙酰辅酶A
硫酸转移酶
胞液
甲基化
乙酰化
甲基转移酶
胞液
乙酰基转移酶
胞液
三、影响生物转化作用的因素 生物转化作用经常受年龄、性别、疾病 及诱导物等体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 肝细胞损伤时,生物转化能力低下,药 物的灭活速度较低。因此,对肝病病人用药
三、肝在蛋白质代谢中的代谢
在血浆蛋白质代谢中的作用 合成与分泌血浆蛋白质(γ球蛋白除外)
在氨基酸代谢中的作用
氨基酸的脱氨基、脱羧基、脱硫、转甲基 等(支链氨基酸除外)。 清除血氨及胺类,合成尿素。
四、肝在维生素代谢中的作用
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维生素的储存 是Vit A、E、K和B12的主要储存场所 维生素的运输 视黄醇结合蛋白的合成,Vit D结合蛋白的合成 维生素的转化 Vit D3 → 25-(OH)-Vit D3 水溶性维生素→辅酶的组成成分
五、肝在激素代谢中的作用
激素的灭活 (inactivation of
hormone)
激素主要在肝中转化,降解或 失去活性的过程称为激素的灭活。
* 主要方式:生物转化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肝在脂类代谢过程中的作用
• 消化吸收 分泌胆汁,乳化脂类,其中胆汁酸为脂类消化吸收所 必需
• 合成 脂肪酸、甘油三酯、酮体、 胆固醇 、磷脂 、脂蛋白
• 分解 脂肪酸的β氧化、 胆固醇的转化与排泄
• 运输 合成与分泌 VLDL; HDL; LDL; apo CⅡ; LCAT
3.肝在蛋白质代谢中的作用 • 在血浆蛋白质代谢中的作用
第一节 生物转化作用
导入情景
谢先生,男61岁,因大量饮酒后出现纳差乏力半月, 尿黄4天入院。入院时神清,精神差,全身皮肤黏膜及巩 膜重度黄染,小便呈深黄色,四肢无浮肿,腹软。经检查: 生命指征平稳,总胆红素203μmol/L,白蛋白38g/L。经 白蛋白,输血浆及护肝对症治疗无好转,3日后查肝功能: 白蛋白30.5g/L,ALT 1150IU/L,AST 687IU/L,TBIL 415.9μmol/L,DBIL 251.8μmol/L,并开始出现大便带 鲜红色血且逐渐加重。彩超提示:弥漫性肝损害,腹水。 临床诊断:慢性重症肝炎。
①双重血供:肝动脉和门静脉。 ②双重排泄通道:肝静脉和胆道。 ③丰富的血窦,使血流速度变缓,有利于进行物质交
换。 ④大量的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微粒体、高尔
基体、溶酶体等。 ⑤种类数量繁多的酶等。
肝不仅在糖、脂类、蛋白质、维生素、激素等物 质代谢中有重要作用,而且还具有分泌、排泄、 生物转化等作用,被誉为人体“物质代谢中枢”。
目录
第一节 生物转化作用 一、概述 二、生物转化的反应类型 三、生物转化的意义与影响因素
第二节 胆汁酸代谢 一、胆汁酸的功用 二、胆汁酸的代谢
第三节 胆色素代谢与黄疸 一、胆色素代谢 二、黄疸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肝在糖、脂类、蛋白质代谢中的作用;生物 转化的概念、特点及生理意义;血红素合成的原料 及生成部位;胆色素的概念及代谢; 2、熟悉肝在维生素和激素代谢中的作用;生物转化 的影响因素;胆汁酸的肠肝循环及胆汁酸的功能; 红细胞的代谢特点及功能; 3、了解生物转化的反应类型;胆汁酸的生成;血红 素的生物合成。
是体内最重要的生物转化反应类型。含有羟 基、羧基或者氨基的药物、毒物、激素,与 某些小分子物质或者化学基团结合,掩盖药 物、毒物的某些功能基团,使其生物活性或 毒性降低,极性和水溶性增强,利于排泄。
学习目标
能力目标 1、能够正确解读肝脏生化检验报告单中的各项指 标,说出其正常范围,以及指标异常时提示有哪些 疾病。 2、能够根据胆红素生化检测指标判断患者的黄疸 类型。 3、能够正确使用黄疸仪测定血液中胆红素浓度。 4、能够阐述脂肪肝发病的生化机制,并指导预防。
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并能解决主要矛盾的能力。
肝在代谢中的作用
(一)肝在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中的作用 (二)肝在激素、维生素代谢中的作用
(一)肝在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中的作用
1.肝在糖代谢中的作用 : 维持血糖浓度恒定,保障全身各组 织,尤其是大脑和红细胞的能量供应。
思考:肝内进行哪些糖代谢途径? 糖酵解途径 肝糖原的合成与分解 糖异生
不同营养状态下肝进行糖代谢的状态不同
内源性:激素、神经递质、氨、胆红素等 非营养物质
外源性:药物、毒物等
最为重要的作用是将药物和毒物代谢转化
2.生物转化的类型:氧化、还原、水解、结合
(1)第一相反应:氧化、还原、水解反应
改变物质原来的功能基团,使非极性基团转 化为极性基团,增加亲水性。有的物质通过 第一相反应即可排出体外。
(2)第二相反应:结合反应
• 饱食状态 肝糖原合成↑ 过多糖则转化为脂肪,以VLDL形式输出
• 空腹状态 肝糖原分解↑
• Biblioteka Baidu饿状态 以糖异生为主 同时脂肪动员↑→酮体合成↑ →酮体供能, 节约葡萄糖
2.肝在脂类代谢中的作用 作用:在脂类的消化、吸收、合成、分解与运
输均具有重要作用。
思考:肝内进行的主要脂类代谢有哪些? 胆汁的合成、胆汁对脂类的乳化作用、脂肪 酸的合成与分解、胆固醇的合成与转变、酮 体的生成、磷脂的合成、脂蛋白的合成 。
引言
肝是人体最大的腺体,也是人体最大的多功能实 质性器官,被称为“人体的化工厂”。
肝不仅在糖、脂类、蛋白质、维生素、激素等物 质代谢中有重要作用,而且还具有分泌、排泄、 生物转化等作用,被誉为人体“物质代谢中枢”。
引言
肝脏复杂的功能与其独特的形态组织结构和化学 组成特点密不可分。
肝静脉
肝在组织结构和生化组成上的特点:
* 主要方式:生物转化
2.肝在维生素代谢中作用
肝在维生素的吸收、储存及转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吸收 维生素的储存
是Vit A、E、K和B12的主要储存场所 维生素的转化 β-胡萝卜素→VA
Vit D3 → 25-(OH)-Vit D3 (活性形式) 水溶性维生素→辅酶的组成部分
问题:1.该病人哪些肝功能指标出现了异常? 2.临床上应采取哪些护理措施?
肝的生物转化作用
(一)生物转化的概念与类型 (二)生物转化的意义与特点 (三)影响生物转化的因素
(一)生物转化的概念与类型 1.生物转化的概念
某些非营养物质在体内代谢转变,增强其极性或 水溶性,使其容易随胆汁或尿液排出体外。
能力训练任务
任务1、正确操作黄疸仪。 任务2、扮演护士,向患者解释黄疸的分型及生化机 理。 任务3、扮演护士,向患者解读胆红素生化检测报告 单中的各项指标所代表的生化含义。 任务4、扮演护士,向患者解读肝脏生化检验报告单 中的各项指标所代表的生化含义。 任务5、扮演社区护士,就“常见肝脏功能异常发生 的生化机制以及如何预防”向人群进行健康教育。
合成与分泌血浆蛋白质: 清蛋白(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球蛋白、 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等(凝血作用) • 在氨基酸代谢中的作用 氨基酸的转氨基、脱氨基、脱羧基、脱硫、转甲
基等(支链氨基酸除外)。
清除有毒的血氨及胺类,合成无毒的尿素。
(二)肝在激素和维生素代谢中的作用
1.肝在激素代谢中的作用 • 激素的灭活 体内许多激素发挥作用后主要在肝进行 代谢转变,使其生物活性减弱或丧失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