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钢6号高炉炉底温度急剧上升的处理
安钢6号高炉炉况失常的处理

(高炉顺行的前提条件是良好的原燃料条件和设备基础,新建或大修的高炉必须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 再赶进度,开炉之前应该联动试车,正常后再开炉。
)高炉开炉料中加一定量的粒煤及开炉后的炉料中配加/&,+/245以下的的%(!!&)) 的无烟粒煤是 可行的,置换比在&0#2/2左右。
*炉顶摄像、炉缸水温差在线监测系统、煤气在线监测系统等先进技术的应用,有利于于提高高炉操作 准确性,利于高炉顺行和长寿。
安钢!号高炉炉况失常的处理
牛卫军 张小亮 刘忠平 田丽明 薛占兴
(安阳钢铁集团公司 安阳 "##$$")
摘 要 %$$&年%月,由于原燃料条件变差,操作不当,安钢!号高炉炉况失常。从%月%!日开始采取调风口、洗 炉、上中下部调剂等系列措施,炉况逐渐转入顺行,高炉技术经济指标明显改善。 关键词 高炉 失常 顺行 处理
! 引言
安钢!号高炉有效容积&’$(&,)"个风口)个渣口,液压双钟炉顶,陶瓷杯综合水冷炉底。)***年元 月%)日开炉不久,取消了放上渣,不断进行强化冶炼,%$$)年 平均利用系数达到&+#&,/(&·-。进入%$$& 年% 月,,高炉顺行较差,塌滑料多,坐料频繁,高炉技术经济指标大幅度下滑。其中& 月份亏产约"$$$,,利 用系数仅为%+!.,/(·-。从% 月%! 日开始采取系列措施后,直到"月))日炉况才彻底转入正常。
表" 安钢#号高炉 风口布局表
风口
,!
长度(--) !&"
直径(-;"
$! !$" ,,’
’! !"" ,,’
炉底、炉缸温度高监控预警方案

炉底、炉缸温度高监控预警方案一、高炉现状:高炉自开炉以来,炉缸、炉底温度逐步升高,与全国同类型高炉炉缸、炉底的各温度段显示相比,温度偏高,给高炉的强化冶炼和高炉的安全带来影响和隐患,针对目前高炉炉缸、炉底温度偏高,为杜绝事故的发生及事态的扩大化,特制定如下预警方案。
目前的温度分布情况:4.430米标高温度为200℃5.200米标高内环温度为1020-1040℃(K、G、J点已坏)外环温度为270 -345 ℃6.503米标高内环温度为840 -1058℃外环温度为514-640℃7.196米标高内环温度为880-991℃外环温度为629-785℃8.199米标高内环温度为660-786℃外环温度为624-745℃9.202米标高内环温度坏(2004年三月烧坏)外环温度为632-732℃10.205米标高内环温度坏(2004年三月烧坏)外环温度为377-521℃二、成立高炉安全预警机构:组长:副组长:主要成员:三、职责分工:1、负责总的生产协调,负责与公司的协调,作出正确的决策;2、负责各部门的安全及生产组织,决策装料制度的修改;3、负责组织攻关组成员进行分析,根据收集到的数据作出决策;4、负责高炉操作的全面工作,确保安全生产;5、负责高炉与调度的生产协调,确保高炉的正常出铁及安全工作;6、负责高炉护炉过程中各种设备及仪器的协调、准备工作;7、负责各种数据的收集及与公司各种部门的联系;8、负责冷却板温度、监控点热流强度的测量、汇总、上报;9、负责高炉的生产组织及各岗位的协调工作;10、负责数据的收集、绘制温度趋势折线图,分析炉缸的工作状态,炉前的生产组织工作;11、负责与设备科的联系,确保设备的安全工作;12、负责各种数据的收集,组织值班室召开分析会,及时写出炉缸温度的分析材料;13、负责每日温度数据的记录,配合看水工进行热流强度的测量,组织炉前安全出净渣铁;14、负责温度测量及热流强度的测量,并及时将测量结果反馈到值班室和负责领导。
炉体上涨原因与治理

该工作成为六高炉,“逢休必灌”的常规维护工作, 每次检修时在炉缸冷却槽板与煤气封板之间约为200mm 高的部位采取开孔灌浆措施来封断煤气通道。2009年5 月11日、9月1日两次休风检修对炉基进行灌浆时,灌
入量只有100~200kg,灌浆效果越来越差。
炉底封板上翘
煤气从炉底耐热难以完全封堵泄漏的煤气
(3)铁口中心线上移
由于炉体的上涨,铁口框架、铁口组合砖、铁口冷却 壁及铁口孔道中心均发生上移,而在出铁场平台上的泥炮 和开口机的标高未变,炉役后期铁口孔道中心较开炉时相
对上移了近20cm,出铁时铁水与铁口冷却壁上沿距离缩短, 严重威胁到铁口冷却壁的安全。对此,分别对三个铁口实 施改造,把三台开口机和泥炮的标高提高了14 cm。
六高炉炉体破损调查
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昆明理工大学 2012.11
1.概况
2.高炉炉体侵蚀破损情况
3.高炉冷却设备破损调查 4.炉缸炉底耐火材料理化性能检测 5.有害元素及其在炉内的分布 6.高炉炉体上涨原因分析
7.高炉长寿原因分析及长寿工作建议
8.结论
1. 概况
昆钢六高炉是1997年2月1日正式开工建设的, 主体设备从卢森堡全套引进的,于1998年12月25 日建成投产,投产后一个月内就达到设计产量。 2011年4月7日停炉大修,第一代炉役共计生产12
CaO %
35.63
Al2O3 %
12.2
MgO %
7.42
MnO %
0.17
FeO %
1.74
S %
0.9
K2O %
1.03
Na2O %
0.39
Pb %
安钢6号高炉炉缸安全隐患的治理.pptx

7#-14#风口对应炉缸侵蚀情况
6号高炉 炉缸安全 隐患
停炉后炉 缸炉壳状 况及分析
炉缸处理 方案
炉缸治理 效果
遗留问题 探讨
水温差,℃
2011年10月6号高炉第二层冷却壁水温差
3.0
2.5
1#
2#
2.0
3# 4#
5#
1.5
6#
7#Βιβλιοθήκη 1.08# 9#10#
0.5
11#
12#
0.0
13# 14#
190mm;
7#风口下方 200mm;
3-4#风口下方 230mm;
以标高7.8m处炉缸截面渣皮厚度进行测量。
6号高炉 炉缸安全 隐患
停炉后炉 缸炉壳状 况及分析
炉缸处理 方案
炉缸治理 效果
遗留问题 探讨
数据一:炉缸直径 数据二:渣皮厚度数据三:风口渣皮 数据四:铁口通道
400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
6号高炉 炉缸安 全隐患
停炉后炉 缸炉壳状 况及分析
炉缸处理 方案
炉缸治理 效果
遗留问题 探讨
项目
炉 容
点火生 产
大中修情况
开炉
服役 (年)
某钢 5bf
402
1998
2006停炉-2007.6.19 2007.6. 4.4后烧
(大修)
19
出
安钢 6bf
450
1999.1 .22
2007.8.2—10.1 (大修)
停炉后炉 缸炉壳状 况及分析
炉缸处理 方案
炉缸治理 效果
遗留问题 探讨
数据一:炉缸直径 数数据据二二::渣渣皮皮厚厚度度 数据三:风口渣皮 数据四:铁口通道
高炉炉底急剧升温怎么办?

高炉炉底急剧升温怎么办?
解决高炉炉底急剧升温的问题:
解决方案:
一、降低冶强堵风口
二、增加冷却强度
三、加钒钛铁精粉
四、提高一级品率,提高含硅量
五、使用含钛炮泥
六、增加炉底温度检测点
七、炉壳测温
八、加强原燃料过筛管理
通过加强原燃料的过筛管理,及时清筛,保证炉况顺行,炉缸中心活跃,增加炉缸的透液性。
护炉效果分析:
一、护炉期间必须冶炼优质低硫生铁,铁水中的硫对炉缸的侵蚀能力大,若放松对生铁硫的控制,会大大减弱其它措施的护炉效果和作用。
二、在大幅降低冶强时,采用堵风口,提高鼓风动能,有利于炉况顺行,炉缸活跃,有利于护炉。
堵温度较高部位上方的风口,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三、使用含钛炮泥,从炮嘴加入,对降低铁口区域温度有效,可长期使用。
四、炉况的顺行,炉缸的活跃是护炉的保证,可以根据炉底温度的分布情况适当调整鼓风动能。
若炉底边缘温度高,可适当增加鼓风动能;若炉底中心温度高,可适当减小鼓风动能。
安钢6号高炉生产7年多的长寿经验

安钢6号高炉生产7年多的长寿经验付文亮牛卫军唐丽霞(安阳钢铁集团公司)摘要对安钢6号高炉生产7年多的长寿经验进行了总结。
通过采用一系列长寿措施,优化高炉操作及管理,不断进行设备技术、革新,在7年零2个多月的时间内,目前实现单位炉容累计产铁8864.40t/m3。
关键词高炉长寿设计操作维护管理Experiences of long campaign life of more than seven years onAnyang Steel’s No.6 BFFu Wenliang Niu Weijun Tang Lixia(Anyang Iron & Steel Group Co.,Ltd)Abstract Experiences of long campaign life for more than seven years on Anyang Steel’s No.6 BF are summarized. They are as follows: a series of long campaign life measures, high quality material, optimizing BF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continuous adopting equipment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s.The first campaign life of Anyang Steel’s No.6 BF has reached more than seven years and two months ,the production per unit volume is 8864.40t/m3 at present.Key words BF long campaign life design operation maintenance management1 概况安钢6号高炉始建于1998年下半年,1999年元月22日开炉投产。
安钢6号高炉降低焦比生产经验

安钢6号高炉降低焦比的技术攻关牛卫军张晓亮田黎明(安阳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摘要对安钢6号高炉降低焦比技术攻关进行了总结。
通过分析影响因素,更新操作理念,营造学术氛围,采取改善入炉原燃料质量;大矿批、全正装、灵活布料、高风温、高煤比、高氧量;合适的低[Si]低[S]冶炼;强化出铁出渣、设备、操作管理等措施,使6号高炉在2007年3月焦比达到358kg/t,比去年同期降低45kg/t。
关键词高炉焦比操作管理Technology tackling of reducing coke ratio onAnyang Steel’s No.6 BFNiu Weijun Zhang Xiaoliang Tian Liming(Anyang Iron & Steel Group Co.,Ltd)Abstract Technology tackling of reducing coke ratio on Anyang Steel’s No.6 BF is summarized. By means of analysing influence factor, the renewal operation idea, building the academic atmosphere, a few measures are taken,they include: improving the material; adopting large ore batch charging, complete forward direction, agileburden distribution, high blast temperature,high pulverized coal injection rate,high oxygen-enrichment; appropriate low [ Si ] low [ S ] smelting; strengthening management on tapping and equipment and operation, and so on. As a result, coke ratio achieves 358 kg/tin March of 2006 ,lowers 45kg/t than the same period of last year. Key words BF coke ratio operation management1引言安钢6号高炉(380m3),设计1个渣口,1个铁口,14个风口,液压双钟炉顶,陶瓷杯综合水冷炉底,配置四座改进型内燃式热风炉,D1300—31离心鼓风机,干法布袋除尘,炉前采用矮式KD75型液压炮,一个水冷撇渣器。
安钢6号高炉处理异常炉况的技术分析

N U We— n Z A G Xa —a g I iu , H N i l n j oi
( na gI nmdSel ru o ,t. H nnA yn 50 4 C ia A yn r i t opC .Ld , e a nag 5 0 , bn ) o eG 4
Absr c : ta t
T e p prit d c ste g n rt g po e so b oma fr ae c n io n h ip slmes r tAn a g h a e nr u e h e eai rc s fa n r l un c o dt na d te ds oa aue a y n o n i
以便 总结 经验 和教 训 。
炉底 温 度在 l 内上升 了 2 0天 5℃。在 2月 1日高炉
下休风料准备检修 , 因 3号高炉小钟拉杆突然断 但
裂 , 次推迟休 风 。 再
收 稿 日期 :0 70 — 20 -31 9
作者简介 : 牛卫军 (9 2 ) 男 , 17 一 , 河南安 阳人,1 师, 事炼铁生产技术管理工作。 : 程 从
关
键
词 : 高炉 ; 常 炉况பைடு நூலகம்; 异 操作 ; 析 分
文 献标 识码 : A
中 图分类号 : T 5 3 F4
Ana y i ip s lo b r a lss on D s o a fA no m lFur a e .o dii n n c C n to
Te h l g f An a e l S No 6 BF c no o y o y ng Ste ’ .
1 2 h。
因彻底处 理大 钟料 斗延误 时 问 , 3日0 :0 到 2O 才
安钢六号高炉热风炉的改造_1000001404137111

安钢炼铁厂6#高炉于1999年投产,炉容为450m 3。
2009年初对它的热风炉进行了中修和技术改造。
6#高炉共有4座热风炉,均为内燃式。
热风炉燃烧室为眼睛形,蓄热室是用格子砖砌成的砖格子垛,格子砖是整体穿孔砖。
1热风炉的改造措施中修中做了多处技术改造:采用蓄热能力更强的格子砖;改进燃烧器的形状;采取措施防止隔墙短路等。
改造后热风炉燃烧稳定,气流沿设计路线流动,热风温度提高了100℃左右,降低了高炉的焦比,提高了煤比和产量,节约了能源,降低了成本。
2采用新型格子砖和格子砖的砌筑原热风炉所用格子砖为7孔格子砖,底面边长125mm 的正六边形,高100mm ,孔径43mm ,见图1。
新型格子砖为19孔格子砖,底面边长146mm 的正六边形,高120mm ,孔径30mm ,见图2。
改造前格子砖的单位加热面积为37.58m 2/m 3,改后单位加热面积为48.61m 2/m 3。
热风炉的蓄热室载面面积10.05m 2,格子砖砌筑高度为25.5m ,改造后加热面积增加2708.58m 2,有效提高了热风温度。
格子砖的砌筑质量是炉子中修效果好坏的关键。
砌筑格子砖之前,必须检查炉箅子和支柱,炉箅子上表面的平整度误差≤5mm ,炉箅子上表面格孔中心线与设计位置的误差≤3mm ,第一层格子砖应保持其上表面平整。
砖格子与炉箅子孔的位移≤10安钢六号高炉热风炉的改造张书帅1,王子兵2,周文刚3,邓小元1(1.安阳钢铁公司冷轧指挥部,河南安阳455004;2.河北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学院,河北唐山063009;3.安阳钢铁公司炼铁厂,河南安阳455004)摘要:介绍了安钢炼铁厂6#高炉热风炉中修中的一些技术改造。
通过合理的改造,热风温度有了明显的提高,热风炉寿命大大延长,取得了良好效果。
关键词:热风炉;格子砖;燃烧器中图分类号:TF57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6988(2010)02蛳0051蛳02Transformations of the Sixth Blast Furnace Hot -Blast Stove in AngangZHANG Shu -shuai 1,WANG Zi -bing 2,ZHOU Wen -gang 3,DENG Xiao -yuan 1(1.Cold Rolling Headquarters of Anyang Iron &Steel Company ,Anyang 455004,China ;2.College ofMetallurgy and Energy Engineering ,Hebei Polytechnic University ,Tangshan 063009,China ;3.Ironworks of Anyang Iron &Steel Company ,Anyang 455004,China )Abstract:Some technological transformations of the sixth blast furnace hot -blast stoves during the medium maintenance in ironworks of Anyang iron &steel company are introduced.Through these reason -able transformations ,the hot -blast temperature increases and the stove life efficiency extends.It has achieved good results.Key words:hot -blast stove ;checker brick ;burner收稿日期:2009-12-14作者简介:张书帅(1980—),男,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工业窑炉检修工作.Industrial Furnace2010年3月Mar.201051Industrial Furnace2010年3月Mar.2010 mm。
安钢6号高炉炉料偏行的处理思路与措施

中图分 类 号 : F 3 T 57 文 献 标 识码 : B
A ic s in o ndi g a b r e a e i lf l g d va in a se l6 h ds u so n ha ln u d n m t ra a i e ito tAn te t BF l n
Ab ta t u sr c :A s mmay i ma e i h ic si no a d ig a c i e t u d n mae a a ig d va in o c r n n2 0 r d t e d su s f n l n a cd n r e tr l l n e it c u r g i 0 5 s n o h n b i fl o i
经 进入炉 役后期 , 备 问题较 多 , 喉及炉 喉钢砖 变 设 炉
形严 重 , 底温度偏 高 , 炉 重力 除尘器及 干法 除尘煤 气 管道 多处 跑煤气 , 热风 炉 由于 种种 原 因全 用 风温 只 有 9 0o 左右 , 高炉冷 却壁一直 到 2 0 8 C 但 0 5年 l 8 1月 日才 发现仅 有一块漏水 .
安 钢 6号高 炉炉料 偏行 的处理 思路 与措施
牛 卫 军 ,张晓 亮 , 正 清 赵
( 河南省安阳钢铁公司 , 河南 安 阳 4 50 ) 50 4 摘 要 : 20 对 0 5年安钢 6号高炉发生 的一起炉料偏行的处理思路 与措施进行 了总结分析 , 指出在尽量确保炉况顺 行的前提下 , 做到“ 早动 、 少动 、 争取主动” 充分运用上 中下部 调剂 , , 特别是灵 活压料 、 布料 , 合理控制煤气 流分布 ,
6号 高炉设 计 1个铁 口 , 个 渣 口 ,4个 风 口, 1 1
高炉异常炉况操作预案

6#高炉操作预案一、干焦湿焦转换预案:1、干熄焦转换外购湿焦:调整焦批(包括焦丁)7%-8%;若单仓置换,调整焦批(包括焦丁)3.5%-4%。
2、干熄焦转换自产湿熄焦:调整焦批(包括焦丁)3.5%-4.5%;若单仓置换,调整焦批(包括焦丁)1.75%-2%。
3、干焦、湿焦转换期间,与上料沟通好,保证低仓位,争取30分钟-40分钟从振动筛看见转换后的焦炭。
在此期间外勤工长要到现场确认焦炭外观。
内勤数好布料圈数,并仔细观察摄像,判断焦炭是否有变化。
确保炉内第一时间变料。
4、上湿焦前工长要看好干焦料车体积,供调整湿焦后料车体积参考。
5、焦炭转换时负荷调整原则,首次变料负荷可以走轻。
一个周期后结合炉况参数和炉温趋势,再次校正负荷。
在负荷没有稳定以前,可以通过调整煤量、风温实现平稳过渡。
6、转换过程中正工长要保证每小时去槽下观察料车体积,发现异常要及时修正调整比例,并汇报车间。
7、落地焦作用后,密切关注各操作参数变化,重点是透气性指数,高于控制范围上限要采取减风或短期加煤措施防止炉温下滑。
同时注意密切关注炉温趋势,转换过程中,负荷没有摸准之前炉温严禁低于0.2%。
出现明显的炉温明显上升征兆,采取措施要果断,采取减煤、减风温措施,保正常料速。
8、在焦炭转换期间,要关注料动趋势。
发现异常现象,如料动变差,要及时反馈车间。
防止因焦炭质量变差对炉况造成影响。
9、出现料动变差,气流不稳定的现象。
采取减煤比、缩矿批的措施,必要时降低上限风压10kga-20kpa。
调整布料角度,确保中心气流为主,中心温度不低于300℃。
同时加强炉前出铁,减少对炉内的影响。
二、憋风难行的处理1、炉况憋风、难行的定义:1.1炉况憋风:炉况表现风压升高>5kpa,同时风量下降、透气性下降。
1.2炉况难行:炉况表现为憋风,且出现料线不动。
2、处理措施:2.1炉况憋风处理措施:2.1.1减氧-减煤-减风的措施缓解炉况憋风同时采取控料措施。
2.2炉况难行处理措施:2.2.1立即采取停氧、停煤、大幅度减风3分钟之内消除难行。
韶钢6号高炉炉体上涨原因分析及处理

韶钢6号高炉炉体上涨原因分析及处理邱 国 丁时明 凌志宏韶钢炼铁厂摘 要:韶钢高炉入炉原料中有害元素偏高,要紧是受碱金属和铅锌的长期阻碍。
6#高炉在开炉投产不到2年时刻就显现高炉炉体上涨的现象。
对此,采取定期排碱、炉外排铅等一系列措施以减轻有害金属的危害。
从后期实施的成效来看,6#高炉炉体上涨的趋势得到了操纵,高炉得以安全正常生产。
关键词: 炉体上涨 排碱 排铅1 慨述韶钢6#高炉(有效容积750m 3)于2002年12月18日点火投产,炉缸采纳了陶瓷杯结构,炉缸底环砌9层400mm 厚的半石墨焙烧碳块,陶瓷杯底盛铁水区域砌2层400mm 厚的刚玉莫来石砖,上部砌复合棕刚玉砖。
风口、渣口采纳复合棕刚玉组合砖。
铁口采纳Al 2O 3-C-SiC 组合砖。
炉底是水冷炉底,在水冷封板上铺有4层400mm 厚的半石墨焙烧碳块。
考虑韶钢高炉原料中含铅量较高的情形,在炉底设置有“十字形”排铅槽及1个排铅孔。
2 6#高炉炉体上涨情形6#高炉2002年12月开炉后快速达产,2003年实现全年平均利用系数2.558t/(m 3 .d),燃料比555 kg/t 。
2004年平均利用系数2.743t/(m 3.d),燃料比517 kg/t ,高炉生产取得了较好的生产技术经济指标。
但在2004年3~4月,6#高炉炉底密封板边缘显现裂纹缝隙,泄漏煤气,当时对漏煤气处进行点火处理。
2005年3~4月,高炉炉底密封板呈锅状上涨,后对炉底密封板进行加固、密封并灌浆处理。
2005年5月,对炉底封板处炉壳相对标高进行测量,高炉炉壳涨高了75mm ,至2005年底,实际涨高约120 mm ;从2004年11月开始对炉壳进行监控,做到每天检查,及时跟踪处理。
(高炉炉体上涨趋势图如图1)204060801001201402004.122005.12005.32005.52005.82005.12005.12图1 6#高炉炉体上涨趋势图3 炉体长高后的阻碍1)风口送风装置漏风。
高炉热风系统温度突然升高事故演练

高炉热风系统温度突然升高事故演练一、目的:在炼铁生产过程中,可能遇到高炉风口突然烧穿事故,大量煤气泄漏和焦炭、渣铁飞溅等造成人员设备损坏,制定本预案是为了使事故损失降到最低,同时为保护设备、恢复生产创造有利条件。
二、适用范围:炼铁厂高炉。
三、事故预防措施:(一)、炉缸和炉底烧穿原因分析:(1)设计不合理,耐火材料质量低劣及筑炉质量不佳。
(2)冷却强度不足,水压低,水量少,水质不好,水管结垢等。
(3)原料不好,经常使用含铅或碱金属高的原料冶炼。
(4)炉况不顺,频繁的用萤石等洗炉剂洗炉。
(5)铁口长期过浅,铁口中心线不正,操作维护不当。
预防措施:首先炉缸炉底结构设计要合理,要采用优质耐火材料,尤其是碳砖质量一定要特别重视。
其次,砌筑质量要好。
操作上要注意下列各点:(1)尽量不使用含铅和碱金属超过规定的原料,特别是含铅的原料应禁止使用。
(2)生产过程中不宜轻易洗炉,尤其是水温差偏高的炉子应避免用萤石洗炉。
(3)加强各部位温度和冷却设备的水温差或热流强度管理,超过正常值要及早采取钒钛矿护炉措施。
(4)保持铁口通道位置准确,建立严格管理制度,并定期进行检查。
(5)维持正常的铁口深度,严防铁口连续过浅,按时出净渣铁。
(6)保持足够的冷却强度,水压、水量和水质要达到规定标准,并定期清洗冷却设备。
(7)温度或热流强度超标的部位,可以采取堵封口措施,必要时应降低顶压和冶炼强度,甚至休风凉炉。
(二)、炉顶爆炸原因分析:(1)炉顶打水时,打水量过大,在发生崩料时,炉顶温度骤升,可发生爆震。
(2)炉顶温度过高,进行打水控制,而恰在此时休风,打水忘了关闭,料柱发生崩料时,产生水煤气反应,发生炉顶爆炸。
预防措施:炉顶温度过高,打水控制时,水量适宜,在休风前必须将炉顶打水关闭。
安钢6号高炉处理异常炉况的技术分析

185OOCC+2CCOO,394012800 1.5 2.60 1.07炉腹下部净焦1/2车2125OOCC+2CCOO,370012800 1.5 2.78 1.07炉腹、炉腰3.4控制放料和加风,赶料线高炉在120kPa之前,料线不明,但观察卷扬机料线钢丝绳,判断炉料在下降。
由于风压不高,在赶料线过程中,将料制CCOO改为C↓C↓O↓O↓,控制放料为一车料开启一次大钟,减少放料时料层在炉内的厚度,便于煤气流穿透。
放料结合炉顶温度在下降又上升时,再放第二车料,控制10kPa风压幅度加风。
18:00 高炉风压140 kPa,料线赶明至2.0m,高炉顺行良好。
逐步加上了风压,出第7次铁时渣铁在铁沟内流速变快,炉温有所降低(见图1),炉前工作量减少。
3.5以煤气流稳定为前提,加风压、矿批和喷煤18:30高炉风压160kPa,料线正常,将装料制度改为4OOCC+3CCOO,按照风量和矿批相适应的原则,逐渐扩大矿批为12800kg[1],焦批3200kg,在正常料线炉料走了15批,估计大约已经到了软熔带,煤气流仍旧稳定,遂加重到了喷煤时的焦炭负荷。
在此期间风温由750℃逐渐提至920℃,20:20高炉加风至170kPa,逐步关小加湿,开始喷煤3.0t/h,到21:30全关加湿时,煤量逐渐加至7.5 t/h。
在从刚喷煤到过了喷煤滞后期(大约3小时),高炉风压从160kPa,出一次铁,加风10kPa,稍加煤量,23:30风压加到190kPa,次日凌晨00:40恢复全风200kPa,开始富氧,高炉稳定顺行。
4分析与探讨4.1休风前中心煤气流过吹6号高炉炉况在2006年长期稳定顺行,但是在2007年1月顶压降低后,边缘煤气流变弱,尤其是在这种情况下连续推迟检修,造成中心煤气流过吹,炉底温度热电偶插在炉底中心,其温度异常较快上升,说明炉缸中心温度相对较高[2]。
在高炉操作方面当时铁前料慢,铁后料快;风口比正常时暗淡,透气性比正常时减少;炉顶煤气压力不稳;顶温带变窄,受料速变化影响波动较大;这些都可以印证。
高炉炉底温度急剧升高护炉实践

高炉炉底温度急剧升高护炉实践八钢1号高炉是1992年4月大修投产,炉容由255m3扩到350m3。
距今已有16年零8个月,单位有效容积产铁量已达14834.29t/m3,是国内目前使用寿命较长的高炉。
2008年底炉体温度开始升高,最高突破540℃。
为此采取一系列护炉措施,炉底温度逐步下降,实现高炉安全稳定运行,下面介绍此次的护炉实践。
1号炉底炉为2层厚度为346mm炉底保护砖,4层厚度为347mm的碳砖,18根Φ70×6mm 的水冷管构成。
底温度有3个测温点,在炉底碳砖与炉底水冷管之间的碳捣层中间,分布在同一平面。
炉底温度1在14#风口的下方,插入深度为1.2m,原设计深度为2.2m,因热电偶坏,套管变形,新更换的热电偶只能插入到1.2m位置;炉底温度2在5#风口下方,插入深度为3.5m至炉底中心;炉底温度3在10#的下方,插入深度为1.45m,原设计深度为2.2m,因热电耦坏,套管变形,新更换的热电耦只能插入到1.45m位置。
炉底温度1在铁口的下方,也是炉底的三个测温点中最高的,也是波动变化最大的,故将该点定为炉底温度控制点,控制区间为470℃~500℃。
2008年12月,炉底温度1开始升高,12月8日升高至530℃,将生铁的一级品从30%提到60%,炉底温度得到控制,12月21日炉底温度1突破540℃,并开始加速上升,将生铁含硅从0.5%逐渐提到1.2%,生铁的一级品提到100%,未能阻挡炉底温度加速升高之势,12月28日升到590℃,被迫休风凉炉。
随后通过一系列护炉措施,炉底温度1降到500℃以下,达到炉底温度可控。
护炉实践:1.提高一级品率,提高含硅量12月8日生铁一级品率从30%提高到60%,12月21日生铁一级品率提到100%,减少铁水对炉缸炉底的冲刷、侵蚀;12月21日生铁含硅从0.5%逐渐提到1.2%,高炉温铁水中石墨碳析出沉积护炉缸炉底。
2.增加冷却强度12月21日炉底水冷管水压从0.48MPa提高到0.54MPa,增加进水量,提高冷却强度;12月31日利用计划检修机会,将炉缸炉底水温差超标的三联、双联冷却壁拆连成单进单出,加强冷却。
安钢6号高炉短期减风后合理控制操作参数的研究

安钢6号高炉短期减风后合理控制操作参数的研究摘要对安钢6号高炉短期减风后操作参数的合理控制进行了分析探讨。
阐述了实际生产中调整矿批、煤量、氧量、碱度、出铁、水压、水量、风温等参数的方向和幅度;总结指出目前生产状况下,减风后如果无富氧,继续向高炉喷煤的适宜风压最好不低于130kPa,此时煤量最高9.5t/h。
关键词高炉减风操作安钢6号高炉(有效容积380m3),设计1个铁口,1个渣口,14个风口,陶瓷杯综合水冷炉底,1999年元月建成投产。
2005年5月开始富氧喷煤强化冶炼,全年实现利用系数3.62t/ m3?d,焦比504kg/t,煤比62kg/t。
2005年10月,随着毗邻的安钢2200m3高炉投产后,炼铁厂生产组织以确保大高炉生产为主,6号高炉经常出现短期减风情况。
进入2006年,集团公司在铁前系统推行学习邯钢,稳产降耗,降本增效。
因此,面临相对频繁减风的现象,如何合理控制操作参数,稳定高炉顺行,尽量实施低硅低硫冶炼,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对6号高炉短期减风后操作参数的合理控制进行了分析及探讨。
1减风原因2.1外围条件6号高炉因为外围条件减风,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原燃料供给紧张。
2200m3高炉投产后,由于种种原因未实现同步喷煤,喷煤后煤比较低,保证大高炉焦炭后,造成6号高炉焦仓严重不足。
高炉每天必须从原料场倒运许多焦炭。
但是这些运焦皮带同时又担负着给大高炉和6、7号高炉上生矿和球团的任务,交叉作业十分繁忙。
6号高炉目前焦仓达到一半的情况很少,2006年2月7日曾经出现焦炭空仓,被迫休风3小时等待上焦炭。
有时集团公司105m2或360 m2烧结机出现故障,也曾致使高炉减风。
二是渣铁罐配备及运行不正点影响。
大高炉投产后,给生产组织带来了很多困难,特别对渣铁罐配备及运行提出了较高要求,但是这又涉及到集团公司100t转炉和刚投产的120t转炉炉卷轧机运行状况。
2006年2月份,6号高炉出现6次一个班出了4次铁,比正常少出一次铁,下个班不得不一个班出6次铁来赶铁次。
高炉炉缸温度高原因和措施

高炉炉缸温度高原因和措施
高炉炉缸温度高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它可能会导致生产效率下降、设备损坏甚至事故发生。
本文将探讨高炉炉缸温度高的原因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炉缸温度高的原因有多种,首先是炉缸内燃烧不完全。
燃烧不完全会导致燃烧产物积聚在炉缸中,增加了炉缸内的热量。
其次,炉缸内可能存在燃烧副产物,如焦炭和炉渣。
这些物质具有很高的热导率,会导致炉缸温度升高。
此外,炉缸内可能存在炉衬材料的破损或炉缸结构不合理,导致炉缸温度无法得到有效控制。
要解决高炉炉缸温度高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要确保燃烧完全,减少燃烧产物的生成。
可以通过调整燃烧参数、增加燃烧时间等方法来改善燃烧效果。
其次,要定期清理炉缸内的燃烧副产物,如焦炭和炉渣。
清理这些物质可以减少热导率,降低炉缸温度。
此外,要加强对炉缸结构和炉衬材料的维护,确保其完好无损。
如果发现炉缸结构有问题或炉衬材料破损,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除了以上的措施,还可以采用一些技术手段来控制高炉炉缸温度。
例如,可以在炉缸内设置冷却装置,通过冷却剂的循环流动来降低炉缸温度。
此外,可以利用先进的温度监测系统来实时监测炉缸温度,并通过调整燃烧参数来控制温度。
还可以在炉缸内设置保温层,减少热量的散失。
高炉炉缸温度高的问题是一个需要重视的生产安全问题。
通过改善燃烧效果、清理燃烧副产物、维护炉缸结构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炉缸温度,提高生产效率,确保生产安全。
同时,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设备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高炉炉缸温度。
让我们共同努力,保障高炉的正常运行。
炉底上涨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炉底上涨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0引言生产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等原因而引起的炉底上涨使得炉容比严重减小,给正常生产带来严重影响,造成喷溅溢渣严重、氧枪烧枪多发,氧、副枪口粘钢严重,烟罩钢频频下落等,使事故频发,进而引起钢铁料消耗、物料消耗本钱居高不下,甚至对平安生产构成极大威胁。
针对此现象,综合实际,查找及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与防范措施,从而使炉底上涨得到了有效控制。
1炉底上涨原因分析1.1溅渣护炉的影响1.1.1溅渣护炉原理转炉出钢后,将熔渣中MgO含量调整到饱和或过饱和值,再通过高压氮气的吹溅,使其附着于炉衬,形成一层厚厚的耐火层,从而到达保护炉衬、降低耐火材料损耗速度、提高炉龄的目的。
1.1.2溅渣护炉对炉底的影响在大幅度提高炉龄的同时,也成为导致炉底上涨的重要原因,大幅降低了复吹率和底部供气元件的一次使用寿命。
其主要原因是溅渣用终渣碱度高,MgO含量到达或超过饱和值,出钢后有MgO结晶及高熔点矿物析出,溅渣时熔渣不能完全附着于炉衬,其剩余局部滞留并黏附于炉底,引起炉底上涨。
1.1.3底部供气元件复吹工艺溅渣时底部仍供气,上下吹入的都是冷风,炉温又有所降低,熔渣进一步变黏,形成坚硬的致密层,堵塞底气喷孔并引发转炉炉底恶性上涨。
1.2熔池停滞区的存在顶底复吹转炉不但可以依靠氧枪氧气射流冲击熔池页面,带动熔池中的液体参与循环流动,同时底部供气元件可向炉内金属喷吹惰性气体加大底部熔池搅拌。
当底部供气元件通气不良或出现堵塞时,炉内熔池中液体便会在底部中心区域出现氧枪氧气射流不能完全带动循环的局部,我们将其称为炉内停滞区。
1.3废钢的块度过大生产会出现参加的废钢块度过大而沉入熔池底部、直到吹炼结束时废钢还不能完全融化的现象,降低了底部的温度,粘结炉底造成炉底上涨。
1.4炉渣成分以及操作不当的影响在吹炼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或造渣料质量的影响等原因导致过程化渣不良以及终渣过黏,在溅渣时,由于未能根据实际终渣情况合理调渣,或枪位的上下控制以及氮气的压力,影响氮气对炉渣的冲击力度,致使炉渣不能充分的飞溅至炉衬外表,而大局部炉渣被冷却黏附于炉底,导致炉底上涨。
安钢6号高炉富氧喷煤提高利用系数的实践与探索

摘要安钢6号高炉2005年5月开始富氧喷煤强化冶炼,逐步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其中2005年5~9月份平均利用系数达到3.74t/ m3ּd,比2005年1~4月份提高0.25t/ m3ּd,每天增产近100吨。
本文介绍了安钢6号高炉针对高炉生产状况和自身特点,运用富氧喷煤技术,提高利用系数的措施及实践体会。
并对如何进一步提高利用系数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炉富氧喷煤利用系数安钢6号380m3高炉1999年元月建成投产后,一直采取全焦冶炼。
2002年5月毗邻的7号380m3高炉开炉,焦炭供给日益紧张,每天需要从原料场倒运近300吨焦炭,这些焦炭露天存放,质量和水分不稳定,对高炉影响较大。
近几年,原燃料价格不断上涨,运用高炉喷煤技术,节约焦炭,降低成本,十分必要。
2003年4月,安钢100吨转炉投产,炼铁后道工序生产能力远大于高炉生产能力。
因此,提高利用系数也是高炉生产组织的一个重要课题。
自2005年5月开始,6号高炉通过富氧喷煤强化冶炼,逐步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指标。
其中2005年5~9月,煤比由34 kg/t提高到124kg/t,焦比由544kg/t降到454kg/t,特别是平均利用系数达到了3.74t/ m3ּd;和2005年前四个月相比,平均煤气利用率增加约0.55%,风温提高50℃左右,平均利用系数提高0.25t/ m3ּd,每天增产近100吨。
1生产状况简介6号高炉设计1个铁口,1个渣口,14个风口,配置D1300—31离心鼓风机,液压双钟布料,陶瓷杯综合水冷炉底,干法布袋除尘,取消了放上渣操作。
2005年已经进入炉役后期,炉喉及及炉喉钢砖变形严重,炉底温度偏高,炉顶及干法除尘煤气管道多处跑煤气,热风炉由于种种原因风温不高。
但目前发现高炉冷却壁仅有3块漏水。
富氧采用炼钢余氧,在冷风管道上加入,与冷风经热风炉进入高炉。
安钢炼铁厂380m3高炉喷煤工程,2005年4月底竣工试喷。
制粉有一台MPF1713/39中速磨(铭牌出煤39t/h),高压并罐一总管一分配器喷吹系统,煤枪为直吹管斜插式,浓相输送,流化喷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通过对安钢6号高炉炉底温度急剧上升的分析,找出主要原因:风口大量漏水,萤石频繁洗炉和硫磺控制偏高,炉底局部砌筑质量不高。
相应采取了加强炉底冷却及维护,调整高炉操作方针,炉底灌浆措施,取得了较好效果。
关键词炉底温度上升处理
1 引言
安钢6号高炉有效容积380m3,采用自焙炭块和复合棕刚玉砖砌筑的陶瓷杯综合水冷炉底。
高炉炉底温度要求控制在450℃以下。
1999年元月22日高炉开炉投产后,不断进行强化冶炼,截止到2003年7月底,平均利用系数达到3.20t/ m3·d以上,最高月利用系数为3.74t/ m3·d,但炉底温度一直在正常范围之内。
2003年8月1日至8月19日,炉底温度从430℃急剧上升至513℃,严重影响了高炉的正常生产,经过采取一系列处理措施以后,取得了较好效果。
现将此次处理的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2 陶瓷杯结构简介
2.1砌筑材料
如图1所示,炉底在找平的基础上砌筑四层自焙碳块,厚度为347×4=1388mm,碳块上立砌复合棕刚玉砖两层,厚度为347×2=694mm。
炉缸外环为自焙碳块,内环为棕刚玉砖。
棕刚玉砌体表面还有一层粘土保护砖(图中未画出)。
自焙碳块与棕刚玉砌体之间,用刚玉捣料填实。
自焙碳块、炉底与炉缸冷却壁之间用低温稀缝糊或粗缝糊填实。
铁口采用组合砖砌筑。
2.2冷却方式
设有20根直径D45mm水冷管间隔布置,炉底采用工业水冷却,冷却水压力最高可达0.3Mpa,可用阀门灵活调节水压和水量来控制冷却强度,以便在高炉生产后期减缓炉衬的侵蚀。
炉底、炉缸使用三层光面冷却壁。
2.3温度检测点
安钢6号高炉炉底温度热电偶位于5#风口下部,且插入炉体中心,插入端向下面距离炉底水冷管50mm。
炉基2根热电偶分别位于8#风口左右两侧,这两根热电偶也插入了炉体中心。
在炉底自下而上一、二层自焙碳块之间沿圆周均匀布置7根未插入炉体中心的炉底一层热电偶,往上四层自焙碳块和棕刚玉砌体之间也同样沿圆周均匀布置7根炉底二层热电偶。
此外,就在炉底一、二层检测平面上还各布置了1根热电偶(检测编号为8点),插入了炉体中心。
为了便于分析问题,我们在这些较多的温度检测点中选择炉底一、二层检测平面上检测1、4、8点为例来说明,其位置分布示意图见图2。
检测8点检测1点6#
12#
1#
2#
3#
3原因分析
3.1重新校对各检测点温度
由于炉底温度上升较快,截至8月15日白班,已上至493℃,经仪表校对确认后,实际炉底温度在473℃。
炉基、炉底(炉底一、二层检测平面1、4、8温度变化图见图3)及炉缸各层温度均有不同的程度的上升,局部温度上升较快,但炉基(炉基1、2点温度变化见图4)和大部分温度均在允许范围之内。
因此,初步断定:炉底温度急剧上升因炉底侵蚀严重而引起的可能性较小,可能是某些其它因素发生所致。
于是,研究决定此时暂且不用矾钛矿护炉。
3.2风口大量漏水
8月2日夜班1:02分发现5#风口烧漏,风压由190kPa减至150kPa,1:25分~2:40分休风更换,由于漏水较多,高炉休风时间较长,大量的漏水可能在炉内分解,为炉底自焙炭块提供了氧化氛围,这是造成炉底温度急剧上升的因素之一。
3.3频繁洗炉和硫磺控制偏高
进入2003年,原燃料供应不足,条件变差,尤其是焦炭质量下降幅度大,炉况顺行不好。
高炉塌滑料、坐料较多,致使炉缸堆积,被迫使用萤石多次洗炉。
在此期间,硫磺控制偏高,对炉底温度上升造成一定影响。
3.4炉底局部砌筑质量不高
安钢6号高炉始建于1998年,1999年元月22日开炉,炉底为长寿炉底设计,自焙碳块--陶瓷杯复合炉衬的优点在于:低导热的陶瓷内衬起保温作用,减少炉缸热损失,而高导热的自焙碳块将炉衬中的热量通过冷却壁和炉底水冷管带走,增强冷却效果,从而减缓炉衬的侵蚀[1]。
此次炉底温度急剧上升之后,2003年8月20日再次检查炉底,发现炉底钢壳局部温度偏高,用重器敲击,有中空现象。
于是,推测在砌炉过程中,局部捣料与炉墙之间可能存在缝隙。
经过综合分析判断,怀疑是已经串煤气引起炉底温度急剧上升。
4采取的措施
4.1.1加强炉底维护
(1)配管工严格检查炉底及炉缸各层冷却壁水温差,严禁控制冷却水压和水量。
(2)炉前适当减小铁口角度出铁。
8月17日白班铁口角度由13度减为10度,18日又由10度减为8度。
(3)各班工长按时记录炉底、炉缸各检测点温度,每四小时一次在绘图纸上描点、连线,测绘各点温度发展趋势。
4.1.2加大冷却强度
为进一步提高冷却强度,8月19日、20日把一层冷却壁8#、9#、10#、11#、13#由双联改为单联,并在炉底局部进行外部喷水冷却。
4.2调整高炉操作方针
由于炉底温度急剧上升,8月17日已达507℃。
经研究决定,8月17日白班开始适当调整高炉操作方针。
调整前的操作方针是:(1)风压190~200 kPa;
(2)炉温[Si] 0.50%~0.70%;
(3)硫磺[S] 0.35%~0.45%;
(4)氧量≥1000m3/h;
(5)顶压≤85 kPa;
(6)碱度按中下限控制。
调整后的操作方针是:(1)风压170~180kPa;
(2)炉温[Si] 0.60%~0.80%;
(3)硫磺[S]≤0.030%;
(4)氧量控制在800m3/h以下或停止富氧;
(5)顶压≤70 kPa ;
(6)炉渣碱度适当按中限控制。
同时强调,一定要确保安全生产,杜绝突发性事故。
必要时可以马上果断采取措施,然后再向厂部汇报情况。
4.3炉底灌浆
采取以上措施后,炉底温度急剧上升趋势得以缓解,数日后开始有所下降,21日降至493℃。
这进一步印证了前期的分析判断方向是正确的。
于是研究决定此时还不加钒钛矿护炉。
接着,8月22日8:00~20:25高炉休风进行炉底灌浆。
这次灌浆使用碳素无水压入泥浆,其具体理化性能见表1。
打浆孔在冷却壁与冷却壁之间共开18个,在一层冷却壁之间与一、二层冷却壁之间7个,二、三层冷却壁之间10个,五层1个(炉腹此处跑煤气)。
同时,要求灌浆尽量将泥浆灌至炉墙与自焙炭块之间。
20:25分高炉顺利送风,8月23日夜班加风压至190 kPa。
此后炉底温度又有所下降,高炉开始逐渐恢复正常生产。
8月2日至9月30日炉底温度具体变化情况见图5。
表1 碳素无水压入泥浆理化性能
水份≤% 1.0
固化时间h 36~48
固化温度℃70~80
挤压缝试验≤mm 1.0
5效果
本次处理炉底温度急剧上升,判断正确,措施得当,效果明显,处理前中后时期的一些经济技术指标具体情况见表2。
之后,炉底温度逐渐下降,8月24日中班已由原来的513℃下降至472℃,根据多点检测温度变化范围、趋势,25日高炉恢复13度出铁角度,9月11日加风压至200 kPa ,又调整为原来的高炉操作方针。
9月26日炉底温度却降至464℃,经仪表校正后为440℃,为高炉以后强化冶炼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其中9月份,生铁产量实现4.09万吨,利用系数达到3.58t/m3·d,进一步优化了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表2 安钢6号高炉炉底温度处理前中后时期经济技术指标对比表
处理前 7月份 3.36552102518.30.630.027 1.87 6.16186
处理中 8月1~22日 3.2754498218.010.740.022 1.71 6.02176
6几点体会
(1)对于炉度温度上升的原因要全面分析判断,找出主要原因,针对主要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果十分必要时再用钒钛矿护炉。
(2)在本次事故处理过程中,适当控制冶强,减小铁口角度出铁,增加死铁层厚度,对于安全生产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3)灌浆方法的使用是处理这次炉底温度急剧上升的一项十分有效的措施。
灌浆开孔口选在冷却壁与冷却壁之间,不但缩短了处理时间,而且有利于碳素无水压入泥浆顺利灌入,可以更好地维护炉底、炉缸。
(安阳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