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语文园地
最新2021-2022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优质课件

语文园地四
部编本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
1
新课导入
学了本组课文,我们知道了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英雄情怀。我们也学到了通过语言、 动作、神态等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今天就让我们进入语
文园地的学习,,一起去验证本单元的收获吧………
2
➢ 《从军行》这首诗中,我们看到了边塞的恶劣环境,感受到 了戍边战士的凄苦、孤独与悲凉,更感受到了将士们誓死报 国的壮志豪情。
10
此外,课文着力刻画了沃克医生的一系列变化, 从“冷冷地问”,到“目光柔和了”“脸上浮出 慈祥的神情”,我们能感受到他对刘伯承从冷漠到 赞许、钦佩的心理变化。
11
你还从学过的课文中哪些人物的动作、语言、 神态,体会到了人物的内心?和同学交流。
12
老师指导
这一单元的课文,都需 要我们好好阅读,感受作者 通过对人物的刻画,表达作 者对人物的敬佩之情。
3、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
4、学习联系上下文或其他方式,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抓住重点与难点理解课文内容和表达情感的能力;
2、多渠道多角度提高学生习作的兴趣,提高学生习作的能力;
3、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钢笔书写的习惯。
45
2、认识200个字,会写300个字。累计认识2000个字,会写1300个字。
3、会使用字典,学习使用词典,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开始练习用钢笔书写正楷字、用毛笔描红。
4、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继续学习默读,学习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6、学习联系上下文,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词句的意思;初步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4笔记

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4笔记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笔记。
一、词句段运用。
1. 理解词语并体会表达效果。
- “举世闻名”“臭名远扬”- 词义。
- “举世闻名”:全世界都知道,形容非常著名。
例如:中国的万里长城举世闻名,每年都吸引着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
- “臭名远扬”:坏名声传得很远。
比如:侵略者的残暴行径臭名远扬,遭到全世界人民的唾弃。
- 表达效果。
- 这两个词语都是形容名声传播很广,但“举世闻名”是正面的,用于形容美好的、值得赞扬的事物或人;“臭名远扬”是负面的,用于形容恶劣的、让人厌恶的事物或人。
- “兴高采烈”“得意忘形”- 词义。
- “兴高采烈”: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
如:同学们兴高采烈地参加学校组织的春游活动。
- “得意忘形”:形容高兴得失去了常态,是个贬义词。
例如:他刚取得一点成绩就得意忘形,开始骄傲自满起来。
- 表达效果。
- “兴高采烈”表达的是一种积极、正面的情绪状态,而“得意忘形”则带有批评、讽刺的意味,描述人因过度得意而举止失常。
- “足智多谋”“诡计多端”- 词义。
- “足智多谋”:富有智慧,善于谋划,形容人善于料事和用计。
像诸葛亮就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他在很多战役中都想出了绝妙的计策。
- “诡计多端”:形容坏主意很多。
例如:那个坏蛋诡计多端,总是想出一些阴险的手段来害人。
- 表达效果。
- “足智多谋”是褒义词,用于赞美有智慧、有谋略的人;“诡计多端”是贬义词,用于谴责那些心怀恶意、手段阴险的人。
2. 仿照例句改写句子。
- 例句: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
- 改写后:他蔺相如没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怎么能爬到我头上去呢?- 分析。
- 原句是一个反问句,表达了廉颇对蔺相如不服气的态度,认为蔺相如只是靠嘴皮子就地位比自己高。
改写后的句子是一个陈述句加上反问句的组合,先用陈述句否定蔺相如的能力,然后用反问句加强语气,表达出同样的不服气的情绪。
二、日积月累。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教学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抓住主要内容,正确朗读课文;2.能够认识并掌握本单元生字词;3.能够运用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写作。
二、教学重点1.掌握课文主旨,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2.能够熟练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1.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抓住主要内容;2.能够正确运用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写作。
四、教学内容1. 课文讲解本单元主要讲述了一位小朋友在家里的园地中拾到一只小动物,最终体会到和动植物相处的快乐。
通过课文教学,引导学生领会其中的教育内涵,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感。
2. 生字词学习本单元的生字词主要围绕着与园地、动物有关的词语,通过图片、造句等方式进行学习,帮助学生扩展词汇量。
3. 朗读训练通过课文朗读、小组朗读等形式,培养学生的语音语调,提高他们的朗读能力,培养自信心。
4. 写作训练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或观察,写一篇关于家庭园地的文章,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他们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复习导入通过唤起学生对家庭园地的回忆,引出本次课的主题。
2. 课文讲解逐段讲解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讨论文中的生字词和词组。
3. 生字词学习通过图片、造句、课文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生字词。
4. 朗读训练个人朗读、小组朗读,提供语音、语调指导,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朗读能力。
5. 写作训练引导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写一篇关于家庭园地的文章,关注语言表达和逻辑性。
六、教学反馈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式,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他们及时纠正错误,提高学习效果。
七、教学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深入理解文中的教育内涵,培养他们的爱心和责任感,同时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以上为本次《语文园地》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教案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题,通过一系列的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本单元选文内容丰富,有民间故事、古典诗词、说明性文章等,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对各类文体的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在阅读理解、写作、口语交际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每个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和口语交际。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语文、喜欢阅读的习惯;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主题。
2.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启发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支架式教学法:教师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架,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课文内容,了解学生学情,设计教学活动。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准备参与课堂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趣味故事、图片等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了解文章主题。
3.操练(10分钟)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设计相关练习,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部编版(统编)五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四》教学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四教学设计一、教材背景介绍《语文园地四》是部编版(统编)五年级语文下册的教材之一,是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教材。
本册教材内容涵盖了生活化的文章、诗词等,旨在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阅读能力。
二、教学目标1.能够准确理解课文内容,包括主要人物形象、情节发展等;2.能够通过课文学习,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3.能够通过课文内容,汲取中华传统文化的养分,培养学生的情感和价值取向。
三、教学内容和安排1. 第一课时:《XXXXX》•教学内容:通过分段阅读,帮助学生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学活动:课文朗读、生词解释、问题讨论等;•教学重点:理解文章的主旨,提取主要信息;•教学难点:较长文章的整体把握。
2. 第二课时:《XXXXX》•教学内容:学习诗词背后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活动:音律鉴赏、诗词朗诵等;•教学重点:把握诗词的意境和情感表达;•教学难点:理解古代诗词的特殊表达方式。
3. 第三课时:《XXXXX》•教学内容:学习生活化的散文,感受作者情感表达;•教学活动:生活化情景表演、文章朗读等;•教学重点: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体会文章的意境;•教学难点: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脉络。
4. 第四课时:《XXXXX》•教学内容:通过文学作品,引导学生思考生活现实问题;•教学活动:小组讨论、情感交流等;•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思考人生意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作品中的启示对生活进行思考。
四、教学评估和反思1. 教师评估•通过课堂表现、作业、考试等形式,对学生的课文理解、思维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估;•针对学生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2. 学生评估•学生可以通过课后练习、反思等方式检验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学习能力;•学生可以通过课堂表现和作业反馈意见,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
3. 教学反思•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和反馈意见,反思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人教版部编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第1-2课时教案

人教版部编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第1-2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其中的主题和情节。
2.能够用自己的话描述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3.能够运用适当的语言表达情感。
4.能够认识生字生词,理解词语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的主题和情节。
2.描述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三、教学难点:1.运用适当的语言表达情感。
2.认识生字生词,理解词语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利用图片或视频简单介绍课文背景。
2.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你们对这个主题有什么了解?你们期待听到哪些故事?二、学习篇章1.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
2.学生配合教师,一起识读生字生词,理解词语的含义。
3.分组讨论,理解课文主题和情节。
三、语文园地1.学生利用课文内容,自由发挥,表达自己对主题的理解和想法。
2.教师指导学生在发言中运用适当的情感语言。
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做相应的小测验。
2.播放相关视频或音频进行复习。
二、延伸拓展1.分组讨论,运用课文的故事情节,编写小故事。
2.学生展示小故事,互相欣赏和评价。
三、课堂总结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收获,总结重点内容。
2.引导学生总结主题和情节,展示语言表达的能力。
五、课后作业1.背诵课文,熟记生字生词。
2.完成相关练习题目,巩固所学内容。
3.自由写一篇关于主题的故事或心得体会。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安排,希木本次课程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课文内容,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新部编人教五年级下语文《语文园地 四》优质课教学设计

新部编人教五年级下语文《语文园地四》优质课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语文园地四》是新部编人教五年级下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内容涵盖了诗歌、散文、古诗等多种文学形式,通过朗读、理解、模仿等方式帮助学生提升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这篇课文选材新颖,语言生动,情感饱满。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可以培养学生审美情感、语言表达等多方面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2.掌握课文的朗读技巧,表达情感。
3.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文字中描绘的场景、人物。
4.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朗读技巧。
2.教学难点:表达课文中的情感,感受作者的意境。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课文内容,设计教学步骤。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准备朗读。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课文名,向学生介绍课文主题,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兴趣。
第二步:朗读课文(15分钟)教师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跟读,注意语调、语速等细节。
第三步:讲解课文(15分钟)教师分段解读课文,解释生词、句子结构,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写作意图。
第四步:情感表达(20分钟)组织学生分组,表演课文内容,注重情感表达,体会作者意境。
第五步:讨论交流(15分钟)引导学生围绕课文内容展开讨论,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第六步: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课文内容的读后感,并准备下节课的小组表演。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形式,引导学生理解和表达课文内容,培养他们的审美情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但也需要注意引导学生真正领会课文散发的美,而不仅仅停留在表面解读上。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尝试更多的互动形式,让学生更主动地参与进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活动,相信学生对《语文园地四》这篇课文会有更深入的理解,提升对文学的热爱,同时也加深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结束】。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 语文园地 人教统编版1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语文园地一、综述本教学设计针对五年级下册的第四单元《语文园地》,依据人教统编版1教材编写。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旨在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语文园地》相关知识,包括课文内容、诗词鉴赏等;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表达能力等;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语文学习态度。
三、教学内容1.课文学习:精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词语和句子的意思;2.诗词鉴赏:学习古诗文,欣赏其艺术魅力,感悟其中的情感;3.作文训练:进行有关课文内容的写作训练,培养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理解《语文园地》课文内容,掌握相关知识点;2.难点:进行古诗文的鉴赏和理解,培养学生对古代诗文的感悟能力。
五、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和启发,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2.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合作;3.多媒体辅助:利用多媒体资源辅助教学,生动展示课文内容,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六、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教师准备相关教学资料,包括课文、课件等;2.导入:通过相关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课堂教学:分段教学,逐段进行课文讲解和诗词鉴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4.课堂练习:组织学生进行课文相关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5.作业布置:布置相关作业,包括文本作业和写作练习,巩固学习效果。
七、教学评价1.形式评价:通过课堂练习、作业完成情况等进行评价;2.实质评价:通过口头、书面等方式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进行综合评价;3.反馈与改进:根据评价结果进行及时反馈,并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措施。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反馀和表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上是针对五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设计第四单元《语文园地》的简要概述,希望通过本次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教案及教学反
思
一、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次教学的内容主要围绕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展开。
该单元主要涉及课文内容包括《抱薪救火》、《井底之蛙》和《长干行》,通过这些文章的阅读学习,让学生体会到古代人民对困难所持的顽强精神与美好向往。
二、教学目标
1.了解《抱薪救火》、《井底之蛙》和《长干行》的内涵;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情感,做好主旨概括;
•难点:运用联想和想象,引导学生进行情感表达。
四、教学过程
1.导入:通过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困难时候的经历,激发学生对困难克
服的渴望;
2.学习《抱薪救火》:学生朗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分组讨论困难时
的应对方式;
3.学习《井底之蛙》: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深入理解井底之蛙的心理
活动;
4.学习《长干行》:学生跟读课文,辨析诗词意境,展开情感分享和表
达。
五、教学方式与手段
1.课堂讲授结合小组合作;
2.角色扮演,情感表达;
3.课件辅助。
二、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于古代诗文的理解和情感表达仍然存在一定困难。
在下一次的教学中,我打算采用更多的情感互动,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体会诗文背后
的深刻含义。
同时,我会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思维的引导,让他们在体验中学会独立思考和表达。
最后,我还会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不断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内容能够更好地贴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情感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从语文学习中受益。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教案(含2课时)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四》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主题和中心思想。
2.能正确朗读课文,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3.能用自己的语言复述课文故事情节。
4.能正确使用课文中的生字词造句。
5.能理解并初步掌握课文中的语言文学表现手法。
二、教学重点1.对课文进行深入理解,掌握生字词的意思。
2.练习朗读课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练习复述课文内容,掌握语文故事情节。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语言文学表现手法。
2.表达课文中的感情色彩,增加语文表达的感染力。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利用图片或故事引入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学习:讲解课文内容,分析生字词词义,指导学生朗读。
3.练习:学生分组朗读课文,互相纠正发音与语调。
4.拓展:围绕课文内容展开讨论,引导学生总结课文中的主题和中心思想。
第二课时1.复习:学生自我复述课文情节,检验记忆。
2.学习:讲解课文中的语言文学表现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3.练习:学生小组合作,创作含有课文生字词的句子,并加以赏析。
4.提升:鼓励学生进行朗读比赛,展示语言表达能力。
五、教学评价1.采用口头提问、课堂练习等形式,及时评价学生掌握情况。
2.观察学生课堂表现,给予积极鼓励和指导。
3.批改学生练习作业,指导学生改正语言表达不足之处。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语文园地四》这一课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对其中的生字词、语言表现手法和情节有了掌握和理解。
然而,在教学中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如部分学生朗读不流畅,对课文内容理解不深等问题。
因此在之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同时加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五下语文第四单元语园地的课堂笔记

五下语文第四单元语园地的课堂笔记
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第四单元的“语园地”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交流平台:这个部分总结了本单元学习的阅读方法——通过抓关键词句
来理解课文内容。
学生可以从中了解到如何从文本中寻找关键信息,从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旨。
2. 词句段运用:这个部分提供了几个例句,让学生练习使用总分结构来表达。
总分结构是一种常见的写作结构,通过先总结再分述的方式使句子和段落更具条理。
学生应通过练习,掌握这种结构的运用。
3. 日积月累:这个部分提供了一些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旨在教育学生诚信的重要性。
学生应熟读并理解这些句子,了解诚信的价值观。
以上是关于五年级下册语文课本第四单元“语园地”的课堂笔记。
请注意,由于课本版本可能有所不同,具体内容可能会有所出入,建议查看对应版本的课本。
微课堂_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课堂笔记+知识点+图文解读

一、交流平台: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是一种很好的阅读方法。
体会人物内心想法时,要细腻揣摩,准确全面地把握人物心理,还要注意人物语言、神态、动作变化所反映出来的人物心理的变化。
二、词句段运用:1、读下面的句子,体会人物的内心。
再选择一种情景,照样子写一写。
(1)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整N天没说—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
(2)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他转过身来坚定地对营参谋长说:“参谋长,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3)将军看了看他们桌子上的罐头,喉咙哽了一下,说:“同志们....."停了一下,又说:“孩子们,我给大家分菜,每人—筷子。
”这些句子通过动作、神态、语言描写,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
第—句主要抓住毛泽东的动作描写体会,“整整—天没说─句话”—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表现了毛泽东内心的无比痛苦。
第二句抓住了黄继光的神态、动作、语言,写出了黄继光对敌人的仇恨和主动接受任务的决心。
第三句抓住将军的动作、语言,写出了将军的感动和对战士们的关爱。
我会从下列情景选择一个,仿写一段话。
焦急地等人 期待落空 久别重逢示例:我和李丽在球场上焦急地等待着,小明怎么到现在还不来?是不是被老师看到了?我朝宿舍方向望了望,什么人也没有。
李丽说:“算了,我们不等他了,打球去!”2、下面的句子写出了人物与平时不同的表现,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照样子说句子。
(1)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2)平时遇到不顺心的事我都能一笑而过,可是这件事让我实在无法释然,胸口总像是被什么堵住了似的,白天心神不宁,晚上也无法入睡。
这些句子都通过一个人物对一件事情前后不同表现的描写,运用对比来表现出人物的反常,以此更加突出某种情态。
第一句中,沃克医生在往常的手术中是镇定从容,而这一次的表现体现出这不是一次普通的手术。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课件

交流平台
(1)直接描写:这种方法最常见。常以“想”等字眼为标志,有的还使用逗号或冒号作提醒。 (2)动作暗示:人的动作、行为总是受心理活动的支配。可以从行动中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 揭示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内心世界。 (3)环境衬托:恰当的环境描写能衬托出人物的心理。
词句段运用
读下面的例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选择一种情景,照样子写一写。
焦急地等人
我和李丽在球场上焦急地等待着,小明怎么到现在还不来?是不是被老师看到了?我朝宿舍方 向望了望,什么人也没有。李丽说:“算了,我们不等他了,打球去!”
词句段运用
期待落空
听说有礼物送来,她满满的期待从睁得大大 的眼里溢出,双颊微红,不知道是激动过度, 还是对礼物的喜欢,嘴唇微动,却没发出声音, 好像在自言自语,不一会儿电话响起阿姨有事 今天不能来送礼物了,她蔫头耷脑,躺在床上 不想动。
第四单元 语文园地
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
----〖清〗林则徐
交流平台
读一读,找规律。
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 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
交流平台
这段话中,可以感受到刘伯承顽强的意志和坚 定的信念。
交流平台
沃克医生站起身熟练地打开病人右眼上的绷带。他愣住了,蓝 色的眼睛里闪出惊疑的神情。他重新审视着眼前这个人,冷冷地 问:“你是干什么的?”……
日积月累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 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日积月累
解题
这是一首送别诗。开头两句本是交待送别的时间、地点、目的地,但这种交待被“烟花三月” 这个鲜丽的意象感觉化了。此句意境优美,文字绮丽,清人孙洙誉为“千古丽句”。诗的后两 句看似写景,实则包含着一个细节——目送孤帆。在诗歌的用韵上,诗人也颇具匠心地选择 “楼”“州”“流”三个声调悠扬的韵脚,吟诵起来余音袅袅。
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

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一、交流平台。
1. 内容总结。
- 在阅读文章时,关注这些描写方法,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物的情感、性格和品质。
同时,我们在自己的写作中也可以运用这些描写方法来使人物形象更加生动、丰满。
2. 学习要点。
- 学会在阅读中敏锐地捕捉动作、语言、神态描写。
比如在阅读描写人物的文章时,要留意人物说了什么话(语言描写),做了什么动作(动作描写),脸上有什么表情(神态描写)。
- 能够深入分析这些描写背后所反映的人物内心世界。
如语言描写中,人物说话的语气、用词等都可能暗示他的情绪状态;动作描写中,动作的幅度、力度等也能反映人物的心理。
- 在写作中要恰当地运用这些描写方法。
例如描写一个紧张的人物时,可以写“他的嘴唇微微颤抖,眼睛不停地在四周扫视,双手不自觉地握紧又松开,结结巴巴地说:‘我……我该怎么办呢?’”二、词句段运用。
1. 描写人物与情景的词语。
- 这个部分给出了一些描写人物心情和品质的词语,如“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这里的“由衷地赞叹”就体现了沃克医生对刘伯承的敬佩之情。
- 还有“肃然起敬”这个词,当我们读到一些英雄人物的伟大事迹时,可能就会产生这种崇敬的心情。
我们要理解这些词语的含义,并能够在合适的语境中运用。
- 像“矜持不苟”表示端庄严谨,毫不马虎,多用来形容人的品质。
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例句或者自己造句来加深对这些词语的理解和记忆。
2. 描写人物的句子改写。
- 原句“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
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
”这是对人物的直接描写。
- 改写后的句子“病人一声不吭,他的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
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可见他使的劲越来越大。
”改写后的句子将描写的重点进行了调整,把结果“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提前,然后再说明原因“可见他使的劲越来越大”,这样的改写使句子的表达更灵活,也能从不同的角度来展现人物的状态。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

五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语文园地词句段运用一、词语造句:1. 清晨的曙光给大地带来了清新的气息。
2. 小花儿从土里钻出来,开出了五颜六色的花朵。
3. 他最近一直在拼命学习,希望能够取得好成绩。
4. 看着爷爷一天天变老,我心中难过极了。
5. 姐姐的能力很强,经常出色地完成自己的工作。
二、句子改写:1. 改为感叹句:这个游戏竟然这么好玩!太好玩了!2. 改为反问句:在这片净土上,难道没有不为金钱所驱动的人吗?难道真的有这样的人吗?3. 改为祈使句:别再抱怨了,赶紧行动起来解决问题吧。
赶快行动,不要抱怨!4. 改为陈述句:她的表演功底非常出色,台下观众都为她喝彩。
她的表演非常出色,大家都为她喝彩。
5. 改为疑问句:他昨天没来上学,是不是病了?他昨天为什么没来上学?是不是病了?三、段落写作:题目:盘点三年级的收获在三年级的上学期里,经历了许多有趣而又难忘的事情。
学校组织了许多活动,如运动会、文艺汇演等等。
我同学们在其中收获了许多,如个人能力的提升、合作意识的培养等等。
运动会是我最喜欢的一项活动。
我们经过了长时间的训练,终于在比赛中获得了不错的成绩。
我还记得在跳远比赛中,我一次跳了三米多远,这个成绩让我非常自豪。
这次活动不仅让我锻炼了各项运动能力,还在比赛中学到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
文艺汇演也是一个非常精彩的活动。
我们学校有着许多才华横溢的同学,他们在汇演中表演了许多精彩的节目,像唱歌、跳舞等等。
我也参与了其中,表演了一首童声合唱《小苹果》,最后获得了大家的热烈掌声。
通过这一经历,我学会了许多表演技巧,更重要的是学会了自信和坚持。
三年级对我来说是一个很难忘的时光,这里面有难忘的回忆和宝贵的经验。
我会继续发扬这些经验和收获,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更好地提高自己,不断前进。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4单元语文园地习题新人教版

点拨: D项,《军神》一文是通过对沃克医生和刘伯承的动
作、语言、神态的描写表现人物内心的。
二、读句子,体会人物的内心,并完成练习。 军长的脸上顿时阴云密布,嘴角的肌肉抽动了一下。
他忽然转过脸向身边的人吼道:“叫军需处长来!”
1.此时,军长可能在想: 示例:这个战士的衣服如此单
薄,在这冰天雪地里,因寒冷而失去了生命,多么让人
示例:(美梦成真)小女孩看到了妈妈手中的盒子,目光
像是被吸住了似的再也挪不开了,嘴角也不住地往上
翘。她冲到妈妈身边蹦起来,嚷道:“太好啦!这是我
最想要的玩具,您真的给我买了!”
点拨: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作答时,应该结合生活实际进
行想象,并通过语言、神态、动作等描写来反映人物内心。题目 设置的情景是“美梦成真”或“久别重逢”。先选定一个情景, 如“美梦成真”。人人都有梦想,梦想成真的那一刻,应该是兴 奋和激动的,从这个角度考虑,用通顺的语言写出来即可。
爸爸的鼾声 阎妮
爸爸的鼾声,就像是山上的小火车, 它使我想起,美丽的森林。 爸爸的鼾声,总是断断续续的, 使我担心火车会出了轨。
点拨: 本题考查对书写格式的把握。注意标题和作者要写在醒目的
位置,段落要分明。
五、读日积月累中的两首古诗,完成练习。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写的是 李白 (谁)
送别 孟浩然 (谁)的事,诗句“ 孤帆远影碧空尽 ,
唯见长江天际流 ”体现了诗人对朋友的不舍之
情;《凉州词》中的“杨柳”指的是 《折杨柳》曲 ,
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笔记

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笔记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四笔记。
一、交流平台。
1. 体会人物的内心想法。
- 还可以通过描写周围人的反应来衬托主要人物的内心。
如在一些故事中,旁观者的惊讶、敬佩等反应能从侧面反映出主角行为的不凡和其内心的坚定等品质。
二、词句段运用。
1. 体会描写人物与情景的句子。
- 例句1:“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
”- 这个句子通过描写沃克医生的动作“双手颤抖”和神态“额上汗珠滚滚”,生动地写出了沃克医生在给刘伯承做手术时紧张的状态,从侧面衬托出刘伯承的坚强意志。
- 例句2:“平时遇到不顺心的事我都能一笑而过,可是这件事让我实在无法释然,胸口总像是被什么堵住了似的,白天心神不宁,晚上也无法入睡。
”- 这里通过描写自己平时和这件事的不同反应,把“我”无法释然的内心状态描写得很具体。
“胸口像被堵住”“白天心神不宁”“晚上无法入睡”都是通过身体和日常状态来体现内心的烦闷。
2. 仿照例句描写情景。
- 例句:“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
”- 仿写:从听到这个噩耗时,妈妈整个人都呆住了,只是眼睛直直地盯着前方,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半天没有挪动一步。
三、日积月累。
1. 凉州词(唐·王之涣)- 原文。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 释义。
- “黄河远上白云间”:远望黄河,它的源头好像与白云相连。
- “一片孤城万仞山”: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
“万仞”形容山非常高。
- “春风不度玉门关”:春风是吹不到玉门关这个地方的。
“玉门关”是古关名,在今甘肃敦煌西北。
这里暗指朝廷的恩泽到达不了边塞。
- 赏析。
2.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 原文。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五年级语文四单元语文园地

五年级语文四单元语文园地五年级语文四单元的“语文园地”是一个综合性的学习活动,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和拓展本单元所学的知识,提高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以下是一个可能的“语文园地”活动设计:活动一:词语接龙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可以分组进行词语接龙游戏。
首先,每组学生选定一个词语作为起点,然后按照一定的规则,一个接一个地说出与这个词语相关的词语,直到无法继续为止。
这个游戏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本单元所学的词语,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二:句子改写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可以将本单元所学的句子进行改写,以表达相同的意思。
例如,可以将“他很生气”改写为“他愤怒地瞪大了眼睛”。
这个活动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句子的结构和表达方式,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活动三:段落阅读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可以阅读一篇与本单元主题相关的段落,然后回答一些与段落内容相关的问题。
例如,可以问学生:“这个段落主要讲了什么?”,“这个段落中的重点词语是什么?”。
这个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巩固和拓展本单元所学的知识。
活动四:写作练习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可以根据本单元的主题或课文内容,写一篇短文。
例如,可以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家乡的文章,或者写一篇关于自己最喜欢的季节的文章。
这个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同时也可以帮助他们巩固和拓展本单元所学的知识。
以上是一个可能的“语文园地”活动设计,具体的设计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的内容进行调整。
五年级语文四单元的语文园地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交流平台交流平台主要是同学们交流学习方法的一个平台。
在五年级语文四单元的学习中,可以围绕如何体会课文思想感情进行交流讨论。
二、词句段运用1.读一读,体会作者是如何把一个画面写具体的。
这个环节可以让同学们读一些例句,然后体会作者是如何把一个画面写具体的。
2.读下面的句子,想象句中描写的情景,再选择一种情景仿照着说一说。
这个环节可以让同学们读一些描写情景的句子,然后选择一种情景进行仿写。
五年级第四单元语文园地作文

五年级第四单元语文园地作文在我的记忆中,表弟是个特别活泼开朗的小男孩,整天嘻嘻哈哈的,就像个快乐的小太阳。
可是,那一次,他生气了,就像一头被激怒的小狮子,让我印象特别深刻。
那是一个周末,我去表弟家玩。
表弟正在客厅里摆弄他心爱的乐高积木,那是他花了好长时间才搭好的一个超级酷的城堡。
我一进门,就被这个乐高城堡吸引住了,凑过去左看看右看看。
表弟见我这么感兴趣,还特别得意地给我介绍城堡里的各个部分呢。
可是,我这个手欠的家伙,一不小心就把城堡的一个小塔楼碰倒了。
只听见“哗啦”一声,那几块小积木就散落了一地。
表弟的笑容瞬间凝固在了脸上,眼睛瞪得大大的,死死地盯着地上的积木,嘴巴也张得大大的,像是不敢相信眼前发生的事情。
过了几秒钟,表弟的脸“刷”地一下就红了,从耳朵根一直红到脖子。
他眉头紧紧地皱在一起,就像两个小山丘,眼睛里仿佛要喷出火来。
他大声地对我喊道:“你干嘛呀!这是我好不容易搭好的!”那声音大得就像打雷一样,我都被吓了一跳。
我赶紧道歉说:“对不起啊,表弟,我不是故意的,我帮你重新搭好。
”可是表弟根本不听我的,他一把推开我,气呼呼地说:“不要你管,你走开!”然后他就蹲在地上,试图把那些散落的积木重新搭起来。
可是他的手一直在抖,怎么也搭不好,急得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
我在旁边看着,心里也很愧疚。
我又小心翼翼地去拿一块积木想帮忙,表弟一下子就把我的手打开了,他的小脸气得鼓鼓的,就像一只生气的小青蛙。
他冲我吼道:“都说了不要你管,你总是这么毛手毛脚的!”这时候,小姨听到动静从房间里走了出来,看到表弟这么生气,就过来安慰他。
小姨说:“宝贝,别生气了,姐姐又不是故意的,咱们一起重新搭一个更漂亮的城堡好不好?”表弟听了小姨的话,“哇”的一声就哭了出来,边哭边说:“这是我搭了好久的,我就想要这个城堡。
”看着表弟哭得那么伤心,我也难受极了。
我再次诚恳地向他道歉,并且保证以后一定会小心。
过了好一会儿,表弟的哭声才渐渐小了下来,他抽抽搭搭地看着地上的积木,终于点了点头,同意让我和他一起重新搭城堡。
五年级语文-教案-第4单元语文园地2

(2)交流学习成果,并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3)尝试背诵两首古诗。
三、总结活动,布置作业
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请同学们完成以下作业:
1.根据“书写提示”要求,抄写散文诗《帆》;
2.背诵古诗《凉州词》《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
交流平台
4.学生自由练写。
5.作业对比展评,并根据要求进行自评。
二、学习“日积月累”栏目
1.出示两首古诗,自由读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习古诗《凉州词》
(1)回顾单元内古诗《从军行》学习方法;
(2)运用已有学习方法,分步学习古诗《凉州词》,体会诗人情感;
(3)基于理解,自由运用
书写提示
日积月累
备注:教学设计应至少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等三个部分,如有其它内容,可自行补充增加。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理解并积累《凉州词》《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两首古诗。
教学难点:
1.背诵《凉州词》《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两首古诗。
教学过程
一、学习“书写提示”栏目
1.自由朗读散文诗《帆》,仔细观察书写格式。
2.根据学生经验,交流回顾以往“书写提示”的要求。
3.阅读书本上的两条“书写提示”,思考:怎样才能做到这两点。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语文
年级
五年级
学期
春季
课题
语文园地四(第二课时)
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 语文 五年级下册教材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年6月
教学目标
1.了解篇章书写的格式要求,书写时能做到标题和作者位置醒目、段落分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简介作者:【出示课件11】
王之涣(688-742)唐代诗人。字季凌,祖籍晋阳(今山西太原)。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用词十分朴实,然意境极为深远。
他的作品现存仅有六首绝句,其中三首边塞诗。他的诗以《登鹳雀楼》、《凉州词》为代表作。
5.互相交流,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出示课件12】
……
沃克医生的脸上浮出慈祥的神情。……说:“告诉我,你的真名叫什么?”
小组交流:从这段话中你感受到什么?
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评议,相机小结:课文着力刻画了沃克医生的一系列变化,从“冷冷地问”,到“目光柔和了”“脸上浮出慈祥的神情”,我们能感受到他对刘伯承从冷漠到赞许、钦佩的心理变化。
总结: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想法,可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是一种很好的阅方法。
6.欣赏插图,看注释,小组合作,交流体会诗句的意思。
7.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8.赏析。
9.指导朗读,熟读成诵。
11.巩固练习:
(1)凉州词是凉州歌的唱词,不是________,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________名。(诗题 曲调)
(2)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D)
A.诗歌前两句以远川高山衬托“孤城”,描绘出边地的雄阔苍凉之景。
4.通过“日积月累”的学习,理解古诗《凉州词》《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积累古诗。
教学
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想法,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学会选择一种场景写一段话,通过人物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理解古诗《凉州词》《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积累古诗。
2.练一练,学运用。
(1)你还从学过的课文中哪些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体会到了人物的内心?和同学交流。
(2)小组交流。
(3)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引导,评议并小结:
①【出示课件4】
“岸英!岸英!”毛泽东用食指按着紧锁的眉头,情不自禁地喃喃着。
从对毛泽东的语言和神态描写中体会毛岸英牺牲后,毛泽东的悲痛心情。
(2)这是一首送别诗,但诗中只字未提送别,诗中最能表现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依依不舍之情的句子是: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3)诗中写事的诗句是: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4)诗中写景的诗句是: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三)延伸阅读:
《凉州词》
唐·王翰
小组交流:从这段话你感受到什么?
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评议,相机小结:这段话中,既可以感受到刘伯承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
【出示课件3】
沃克医生站起身熟练地打开病人右眼上的绷带。他愣住了,蓝色的眼睛里闪出惊疑的神情。他重新审视着眼前这个人,冷冷地问:“你是干什么的?”
……
沃克医生的目光柔和了,他吩咐护士:“准备手术。”
①小组交流:语句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从中感受到什么?
②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小结:“一向从容镇定”“双手却有些颤抖”描写了沃克医生前后不同的表现。从沃克医生“一向从容镇定”到“双手却有些颤抖”的变化能感受到沃克医生的震惊、激动、紧张,感受到沃克医生对病人的关心。
(2)平时遇到不顺心的事我都能一笑而过,可是这件事让我实在无法释然,胸口总像是被什么堵住了似的,白天心神不宁,晚上也无法入睡。
4.教师简介创作背景。
5.课件出示重点词语的注释。【出示课件15、16】
6.欣赏插图,看注释,小组合作,交流体会诗句的意思。
7.小组派代表参与全班交流,教师小结。
8.赏析。
9.指导朗读,熟读成诵。
11.巩固练习:
(1)首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点明送别的时间是_______,地点是_______,被送的人要去的地方是_____。(三月 黄鹤楼 扬州)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送别诗》
隋代·佚名
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
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交流解决问题,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为他们提供一个较为轻松、自主的学习环境,提高了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增加学生学以致用的机会,增强他们对学习的爱好,使他们接受不同的观点,扩展他们的视野,促进思维的发展。
①小组交流:读一读,看能感受到什么?
②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小结:从对毛泽东的动作描写中感受到毛泽东失去爱子后的悲痛心情。
【出示课件7】
(2)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他转过身来坚定地对营参谋长说:“参谋长,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
①小组交流:读一读,看能感受到什么?
②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小结:抓住了黄继光的神态、动作、语言,写出了黄继光对敌人的仇恨和主动接受任务的决心
李白(701~762),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越女词》、《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3.选择在巡视中发现的优秀作业,投影展示,师生评议,相机指导学生在书写中特别需要注意的两点。
(1)标题和作者要写在醒目的位置。
(2)段落要分明。
四、学习“日积月累”。
(一)学习古诗《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
1.出示古诗。【出示课件10】
2.师范读,学生跟读。互相交流识记生字。自由朗读。
3.解题:
语文园地四
课题
语文园地四
课型
练习
授课
时间
1课时
教学
目标
1.通过“交流平台”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想法,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2.通过“词句段运用”的学习,尝试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选择一种场景照样子写一写。
3.通过“书写提示”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标题和作者要写在醒目的位置,段落要分明,点号不顶格书写。
教学
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的内心想法,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学会选择一种场景写一段话,通过人物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具
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18)分钟
一、学习“交流平台”。
1.读一读,找规律。
【出示课件2】
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施行麻醉会影响脑神经。而我,今后需要一个非常清醒的大脑。
2.练一练,学运用。
(1)小组交流:照样子说句子。
(2)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小结。
三、学习“书写提示”。【出示课件9】
1.观察上面的一段话,说说在格式上有什么特点?
(1)小组交流。
(2)小组代表发言参与全班交流。
(3)根据学生交流教师相机小结:标题和作者要写在醒目的位置;段落要分明。
2.学生自由练习书写一段话,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②【出示课件5】
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主席签字的一瞬间,……示意秘书将记录稿放在上面。
a.这段话中“踌躇”描写了毛泽东的什么?(心理活动。)从中感受到什么?(当秘书将电报记录稿交由毛泽东签字时,他又迟疑了,毛泽东在做艰难的抉择。)
b. “黯然的目光”是对毛泽东的什么描写?(神态。)从“黯然的目光”你感受到什么?(毛泽东经历着巨大的悲痛。)
3.我拓展,我积累。
所谓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活动、情感活动进行描写。它能反映人物的思想性格,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推动情节的发展,深化文章的主题。【出示课件5】
(1)直接描写:这种方法最常见。常以“想”等字眼为标志,有的还使用逗号或冒号作提醒。
(2)动作暗示:人的动作、行为总是受心理活动的支配。可以从行动中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揭示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内心世界。
(2)学生自由练笔,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3)小组合作,互助修改。
(4)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相机指导并小结:
(二)下面的语句写出了同一个人物前后不同的表现,体会它们的表达效果,照样子说句子。
1.读一读,找规律。
【出示课件8】
(1)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
(3)将军看了看他们桌子上的罐头,喉咙哽了一下,说:“同志们……”停了一下,又说:“孩子们,我给大家分菜,每人一筷子。”
①小组交流:读一读,看能感受到什么?
②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小结:抓住将军的动作、语言,写出了将军的感动和对战士们的关爱。
2.练一练,学运用。
(1)从“焦急地等人、期待落空、久别重逢”中选一种情景,仿照上面的句子写一写。
①小组交流:语句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从中感受到什么?
②小组派代表作汇报发言,教师相机小结:“平时遇到不顺心的事我都能一笑而过”“可是这件事让我实在无法释然,胸口总像是被什么堵住了似的,白天心神不宁,晚上也无法入睡”描写了“我”前后不同的表现。从“我”前后不同的表现中能够感受到 “这件事”对“我”影响很大、给“我”带来巨大的震撼,使“我”无法放弃,无法割舍。
(3)环境衬托:恰当的环境描写能衬托出人物的心理。
引导学生借助学过的课文中的语句了解体会人物内心想法方法,降低了教和学的难度,激发了学习兴趣。
新课
教学
(22)分钟
二、学习“词句段运用”。
(一)读下面的例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选择一种情景,照样子写一写。
1.读一读,找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