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治性疼痛处理原则
难治性癌痛专家共识

难治性癌痛专家共识(2017年版)2018-10-16 07:05中国抗癌协会癌症康复与姑息治疗专业委员会(CRPC)难治性癌痛学组对于多数难治性癌痛患者,往往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或者出现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
近年来,各种微创介入治疗技术的开展为难治性癌痛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案,常用的技术包括患者自控镇痛泵技术、神经毁损术、经皮椎体成形术、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和鞘内药物输注系统植入术等等。
本部分将讨论上述技术的适应证、禁忌证、不良反应以及临床推荐意见,临床应用不限于此。
1患者自控镇痛泵技术(PCA)1.1 PCA 的适应证1)癌痛患者阿片类药物的剂量滴定;2)爆发痛频繁的癌痛患者;3)存在吞咽困难或胃肠道功能障碍的癌痛患者;4)临终患者的镇痛治疗。
1.2 PCA 的禁忌证1)不愿意接受PCA 技术镇痛的患者;2)年纪过大或过小缺乏沟通评估能力者;3)精神异常者;4)活动受限无法控制按钮为相对禁忌证,必要时可由医护人员或者家属操作。
1.3 PCA 的分类1)静脉PCA;2)皮下PCA;3)鞘内PCA ;4)硬膜外PCA;5)区域神经阻滞PCA。
1.4 PCA 常用药物PCA 常用的强阿片类药物包括吗啡注射剂、氢吗啡酮注射剂、芬太尼注射剂、舒芬太尼注射剂、羟考酮注射剂等。
1.5 PCA 的不良反应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出血、感染、导管堵塞或脱落以及镇静过度。
1.6 临床推荐意见1)PCA 技术作为传统药物镇痛的补充措施,用于癌痛患者阿片类药物的剂量滴定,频繁爆发痛的控制、吞咽困难、胃肠道功能障碍以及临终患者的持续镇痛治疗;2)推荐以上常用药物,不推荐μ受体部分激动剂或激动-拮抗剂。
基于临床研究的结果,氢吗啡酮适合持续模式给药(静脉或皮下),镇痛效价优于吗啡;鉴于羟考酮注射剂缺乏临床研究,不推荐用于鞘内给药;3)临终患者的镇痛治疗方案中通常需要联合镇静药物,并参考近期治疗方案,首选推荐咪达唑仑联合吗啡持续输注。
疼痛的规范化管理

疼痛的规范化管理规范化疼痛处理(good pain management , GPM)是近年来倡导的镇痛治疗新观念,惟有强调规范化才能有效提高疼痛的诊疗水平,减少疼痛处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一、疼痛的规范化处理原则( 一 ) 明确治疗目的缓解疼痛、改善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其中包括身体状态、精神状态、家庭、社会关系等的维护和改善。
(二)疼痛的诊断及评估1。
掌握正确的评估方法疼痛 = 第五生命体征,将疼痛视为第五生命体征体现了对疼痛治疗的高度重视。
临床上对疾病的评价和记录要求客观、准确、直观。
便捷。
对患者的初始评价内容包括:(1) 疼痛病史及疼痛对社会、职业、生理和心理功能的影响。
(2) 既往接受的诊断评估方法、其他来源的咨询结果和结论以及手术和药物治疗史。
(3)药物、精神疾病和物质滥用史,评估合并疾病或其他悄况。
(4)有目的地进行体格检查。
(5) 疼痛程度评估。
由于疼痛是一种主观感受,因此在进行疼痛强度的评价时应始终强调患者本人才是叙述自身疼痛的专家。
任何人,包括经治医师和护理人员都不能主观臆断,越俎代庖。
应该尊重患者评价和表达自身疼痛强度的权利。
2。
定期再评价关于再评价的时间间隔,不同诊断、不同疼痛强度、以及不同治疗计划都有不同要求,但一般来讲,对慢性疼痛患者应该每个月至少进行 1 次评价,内容包括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 如主观疼痛评价、功能变化、生活质量、不良反应、情绪的改善 ) ,患者的依从性。
如果患者接受强阿片类药物治疗,还要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一些异常行为,例如囤积药物、多处方等,以防止药物的不良应用。
必要时可请专家协助鉴别。
而严格实施阿片类药物治疗与管理原则往往可以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
( 三)制定治疗计划和目标规范化疼痛处理的原则包括:有效消除疼痛,最大程度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把疼痛及治疗带来的心理负担降到最低,全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规范化治疗的关键是遵循用药和治疗原则。
控制疼痛的标准是:数字评估法的疼痛强度<3 或达到 0 ; 24 小时内突发性疼痛次数 <3 次; 24 小时内需要解救药的次数 <3 次。
难治性癌痛专家共识(2017版)

难治性癌痛专家共识(2017年版)
5 其他临床常见难治性癌痛的治疗原则和推荐意见 ➢ 其他常见的脑脊髓膜转移痛、盆底会阴痛、治疗后臂丛神
经受损上肢静脉淋巴回流受阻痛、幼儿疼痛等,应采用个 体化的治疗原则,早期应用微创介入治疗或其他有效手段。 ➢ 对于各种手段都无效的终末期患者,可采用临终难治性癌 痛的镇静。 ➢ 心因性疼痛可转至精神科。
难治性癌痛专家共识(2017年版)
2 骨转移性癌痛的治疗原则和推荐意见 ➢ 骨转移性癌痛应遵循全身药物治疗和局部治疗相结
合的模式。局部治疗包括姑息性放疗和微创介入治 疗。全身药物治疗推荐阿片类药物、非甾体类药物、 双膦酸盐/地诺单抗、放射性核素等联合应用。 ➢ 对于自发性与诱发性骨痛的发生,应尽量减少诱因, 同时处方救援镇痛药物。
难治性癌痛专家共识(2017年版)
难治性癌痛的定义 难治性癌痛指由肿瘤本身或肿瘤治疗相关因素导致的中、重度疼痛,
经过规范化药物治疗1~2周患者疼痛缓解仍不满意和(或)不良反应不 可耐受。 难治性癌痛的诊断标准 难治性癌痛的诊断需同时满足以下两条标准: 1)持续性疼痛数字化评分≥4分和(或)爆发痛次数≥3次/天; 2)遵循相关癌痛治疗指南 ,单独使用阿片类药物和(或)联合辅助镇 痛药治疗1~2周患者疼痛缓解仍不满意和(或)出现不可耐受不良反应。
的再评估。 ➢ 内容主要包括 疼痛发生原因、机制、解剖特征、功能评
价、药物治疗史、心理因素及是否存在肿瘤急症,并且要 在治疗的全程进行动态评估。
难治性癌痛专家共识(2017年版)
2 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评估 ➢ 国际疼痛研究协会(IASP)于2008年提出的神
疼痛三阶梯基本原则和方法

疼痛三阶梯基本原则和方法【原创实用版3篇】目录(篇1)一、引言二、疼痛三阶梯治疗的基本原则1.首选无创途径给药2.按阶梯给药三、疼痛三阶梯治疗的具体方法1.第一阶梯:轻度疼痛2.第二阶梯:中度疼痛3.第三阶梯:重度疼痛四、结论正文(篇1)一、引言癌症疼痛是癌症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了有效地缓解癌症疼痛,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疼痛三阶梯治疗原则。
本文将详细介绍疼痛三阶梯治疗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方法。
二、疼痛三阶梯治疗的基本原则1.首选无创途径给药无创途径给药是指通过口服、贴剂、直肠栓剂、输液泵连续皮下注射等途径进行药物给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这种给药方式不仅方便、经济,而且安全。
在疼痛治疗中,应首选无创途径给药。
2.按阶梯给药按阶梯给药是指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选择不同强度的镇痛药物。
镇痛药物的选择应由轻到重,逐步升级。
具体来说,疼痛治疗可分为三个阶梯:第一阶梯:轻度疼痛对于轻度疼痛,首选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如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布洛芬等。
这类药物主要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减轻炎症引起的疼痛。
第二阶梯:中度疼痛对于中度疼痛,选择弱阿片类药物,如可待因、曲马多缓释片等。
这类药物可与非甾体类抗炎药合用,共同发挥镇痛作用。
第三阶梯:重度疼痛对于重度疼痛,选用强阿片类药物,如吗啡、芬太尼等。
这类药物具有很强的镇痛作用,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
三、结论疼痛三阶梯治疗原则是癌症疼痛治疗的基本原则,通过首选无创途径给药和按阶梯选择药物,可以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目录(篇2)一、引言二、疼痛三阶梯治疗的基本原则1.首选无创途径给药2.按阶梯给药三、疼痛三阶梯治疗的具体方法1.第一阶梯:轻度疼痛2.第二阶梯:中度疼痛3.第三阶梯:重度疼痛四、结论正文(篇2)一、引言疼痛是癌症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了有效地缓解癌症疼痛,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了疼痛三阶梯治疗原则。
疼痛管理制度及步骤

疼痛管理制度及步骤引言疼痛是人类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感觉,是身体对某种刺激的一种自我保护反应。
疼痛的出现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还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因此,有效的疼痛管理制度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医疗资源的浪费,提高医疗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一、疼痛管理制度的必要性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疼痛管理也越来越得到重视。
疼痛管理制度的建立不仅可以科学合理地管理患者的疼痛,还可以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
同时,疼痛管理制度还可以促进患者对医疗服务的信任感,提高医疗机构的声誉。
二、疼痛管理制度的原则1. 个性化原则:根据患者的病情和疼痛程度,制定个性化的疼痛管理方案。
2. 综合性原则:综合采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等多种方法进行疼痛管理。
3. 预防性原则:在手术前、术后和治疗过程中应及时采取疼痛管理措施,预防疼痛的发生。
4. 安全性原则:在进行疼痛管理时,要确保患者的安全和舒适。
5. 评估原则:在疼痛管理过程中,要及时对患者的疼痛进行评估,调整治疗方案。
三、疼痛管理步骤1. 评估患者的疼痛疼痛评估是疼痛管理的第一步,通过评估可以了解患者的疼痛程度和病情状况,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疼痛评估包括疼痛的特点、强度、部位、持续时间等内容,可以通过面谈、问卷调查、观察等方法进行。
2. 制定个性化的疼痛管理方案根据患者的疼痛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疼痛管理方案。
常用的疼痛管理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等。
在选择治疗方法时,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疼痛类型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3. 实施疼痛管理治疗根据制定的疼痛管理方案,对患者的疼痛进行治疗。
药物治疗包括镇痛药物、抗炎药物等,物理治疗包括按摩、理疗、针灸等,心理治疗包括放松训练、认知行为疗法等。
4. 持续评估和调整治疗方案在进行疼痛管理治疗过程中,要持续评估患者的疼痛状况,根据评估结果对治疗方案进行调整。
如果治疗效果不佳,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纠正。
难治性痛风中西医结合治疗专家共识(2023版)解读PPT课件

04
常用中药方剂及西药选用指南
常用中药方剂介Leabharlann 及选用依据四妙勇安汤由金银花、玄参、当归、甘草组 成,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的 功效,适用于痛风急性发作期。
萆薢分清饮
由萆薢、石菖蒲、益智仁、乌药等 组成,具有分清化浊、温肾利湿的 功效,适用于痛风间歇期及慢性期 。
桃红四物汤
由桃仁、红花、生地黄、赤芍、当 归、川芎组成,具有活血化瘀、通 络止痛的功效,适用于痛风伴有瘀 血证者。
中药与西药联合应用注意事项
中药与西药应分开服用,间隔时间至 少1小时,以避免药物之间的相互作 用。
对于需要长期使用中药或西药的患者 ,应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和血常规等指 标,以确保用药安全。
在使用中药和西药治疗痛风时,应遵 循个体化原则,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 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在使用中药和西药治疗痛风过程中, 如出现过敏反应或不良反应,应立即 停药并就医。
引言
痛风现状及难治性痛风定义
痛风现状
痛风是一种由于尿酸代谢异常引起的常见疾病,全球范围内患病率逐年上升。 痛风不仅导致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还可引发肾脏病变、心血管疾病等严重 并发症。
难治性痛风定义
难治性痛风是指经过规范的传统治疗(如药物治疗、饮食控制等)后,症状仍 难以缓解或反复发作的痛风。这类痛风患者往往病情较重,生活质量受到严重 影响。
西医对痛风发病机制及诊断标准
发病机制
西医认为痛风是由于体内嘌呤代谢紊乱,导致尿酸生成过多或排泄减少,从而引 起高尿酸血症。长期高尿酸血症可导致尿酸盐结晶在关节、软组织等部位沉积, 引发急性或慢性炎症。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痛风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典型表现为反复发 作的关节红肿热痛,实验室检查可见血尿酸升高,影像学检查如X线、超声等可 辅助诊断。
中西医治疗难治性癌痛的研究进展

Abstract: The quality of life of cancer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cancer pain can not be guaranteed. How to effectively intervene and manage refractory cancer pain is an important problem for medical staff to face and actively deal with. With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tudies at home and abroad have shown tha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bined with chemotherapy can further improve the anti-tumor effect of a variety of tumors, including breast cancer and lung cancer, and reduce the adverse reactions of chemotherapy. In addition, for refractory cancer pain,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 has also achieved good results.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he TCM treatment ofrefractory cancer pain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refractory cancer pain at home and abroad.
疼痛科管理规范参考

疼痛科管理规范参考医德规范:(1)救死扶伤,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
时刻为病人着想,为病人解除病痛;(2)尊重病人的人格和权利,对待病人不分民族、性别、职业、地位、财产状况,都应一视同仁;(3)文明礼貌服务,举止端庄,语言文明,态度温和,体贴病人;(4)廉洁奉公,自觉遵纪守法,不以医谋私;(5)为病人保守医密,实行保护性医疗,不泄露病人隐私与秘密;(6)互学互尊,团结协作,正确处理同行同事间的关系;(7)严谨求实,奋发进取,钻研医术,精益求精,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水平。
为使医德规范切实贯彻落实,必须把医德规范教育和医德医风建设作为科内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作为科间质量考核与评估的重要项目,并作为衡量和评价一个疼痛科的重要标准。
岗位责任制1、疼痛前要详细了解病情,认真准备疼痛器械、用具和药品;2、严格执行疼痛操作规程和消毒灭菌制度;3、疼痛期间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不得兼顾其它工作和谈论无关事宜;4、疼痛期间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术中监测和疼痛管理,如突然发生病情骤变,应迅速判断其临床意义,并及时向上级医师报告,同时告知术者,共同研究,妥善处理;5、认真填写疼痛记录单,记录要全面,清晰,准确;6、疼痛结束,须待全麻苏醒和病情稳定后,方可送回病房,并认真做好交接班;7、写好疼痛小结及随访记录。
疼痛前访视、讨论制度1、疼痛前一天疼痛医师到病房访视手术病人,详细阅读病史,认真检查病人,全面了解病情和术式,认真填写疼痛前访视小结,疼痛前用药,选择疼痛方法,拟定疼痛方案;2、向病人介绍疼痛方法和病人必须注意与配合的事项,以取得病人信任和解除病人的思想疑虑;3、在疼痛前讨论会上,访视医师负责向全科报告病人情况和疼痛方案,遇有疑难危重病人的疼痛,应作重点讨论,并将讨论情况记录在册,必要时向医务处报告、备案;4、疼痛前讨论的重点是疼痛方案选择和对可能发生的问题提出积极的防范措施以及特殊病例的特殊处理;5、疼痛前访视意见和讨论内容记录在疼痛前小结或者病历上;6、完成病人或者家属在疼痛协议书上的签字手续;7、对病人术前准备不足,应予调整手术时间,以确保病人医疗安全。
慢性疼痛管理制度

慢性疼痛管理制度第一部分:慢性疼痛概述慢性疼痛是一种持续存在超过三个月的疼痛,其痛苦程度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慢性疼痛常由疾病、损伤或神经系统异常引起,其影响可以涵盖生活的各个方面。
慢性疼痛的管理需要综合性方案,涉及医学、心理、康复和长期护理等多个领域的专业人士。
本制度旨在建立一套慢性疼痛管理的规范和程序,保证患者得到全面和持续的照顾和治疗,提高疼痛管理的质量和效果。
第二部分:慢性疼痛管理团队1. 医生:医生是慢性疼痛治疗中的重要角色。
他们应该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能够进行全面的评估,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并与患者保持密切的沟通。
医生还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了解最新的疼痛管理理论和方法。
2. 护士:护士在慢性疼痛管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他们应该了解各种疼痛评估工具的使用和患者的疼痛状况,并能够提供必要的照料和支持。
3. 康复治疗师:康复治疗师在帮助患者减轻慢性疼痛和重建功能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们可以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提供理疗、运动疗法和其他康复服务。
4. 心理医生:心理医生可以帮助患者处理疼痛带来的心理压力和情绪问题,提供心理治疗和心理支持,从而减轻疼痛对患者的负面影响。
第三部分:慢性疼痛评估1. 疼痛评估工具:患者疼痛程度的评估是慢性疼痛管理的第一步,医护人员需要熟悉并掌握各种疼痛评估工具的使用,如VAS评分、数字评分法、VAS视觉模拟等。
2. 评估内容:疼痛评估应包括疼痛的性质、部位、强度、频率、诱因、影响和治疗效果等多个方面,综合考虑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环境。
第四部分:慢性疼痛治疗1.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慢性疼痛管理的主要手段之一,包括镇痛药、抗炎药、抗抑郁药和抗惊厥药等。
医生应特别关注患者的疼痛类型和病因,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方案。
2. 理疗治疗:理疗治疗是慢性疼痛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物理疗法、运动疗法、按摩和针灸等。
康复治疗师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理疗方案。
疼痛管理制度简写

疼痛管理制度简写一、疼痛管理制度的重要性疼痛是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不仅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还会延长疾病的病程,增加医疗费用和医疗资源的消耗。
因此,有效的疼痛管理制度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加速康复、降低医疗费用和减轻医疗压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疼痛管理制度的目标1.减轻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避免疼痛对患者康复的不良影响。
3.减少患者的医疗消耗,降低医疗资源的浪费。
三、疼痛管理制度的原则1.全面评估疼痛:了解患者的疼痛特点、程度、频率和影响,有针对性地制定疼痛管理方案。
2.个体化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疼痛类型、病情和偏好,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和药物。
3.多模式治疗:综合运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治疗和中医治疗等多种手段进行疼痛管理。
4.监测及时调整:监测治疗效果,根据患者的反馈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效果。
四、疼痛管理制度的具体操作方法1.药物治疗(1)镇痛药:常用的镇痛药包括阿司匹林、吗啡、布洛芬、吗啡、曲马多等,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选择合适的药物。
(2)辅助药物:如抗抑郁药、抗癫痫药、麻醉药等,用于增强镇痛效果或减轻疼痛相关的不适症状。
(3)适宜性评估:在使用药物治疗时,要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和药物的特点进行适宜性评估,避免不良反应和药物滥用。
2.物理治疗(1)理疗和按摩:通过物理理疗和按摩可以松解紧张的肌肉,缓解疼痛。
(2)针灸和艾灸:通过针灸和艾灸可以调整气血,缓解疼痛。
3.心理治疗(1)认知行为疗法:通过正面认知来改变患者对疼痛的认知和情绪反应。
(2)放松训练:通过呼吸训练和放松练习来缓解患者的紧张和焦虑。
4.中医治疗(1)针灸:通过针灸可以调整患者的气血,缓解疼痛。
(2)中药疗法:中药材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可以用于缓解患者的疼痛。
总的来说,有效的疼痛管理制度是医疗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加速康复,降低医疗费用和医疗资源的浪费。
医护人员应当加强对疼痛管理制度的学习和实践,提高对疼痛管理的认识和技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疼痛管理服务。
《难治性癌痛专家共识》要点

《难治性癌痛专家共识》要点近年来,随着姑息治疗学科的不断进步、发展,WHO三阶梯镇痛治疗原则和NCCN成人癌痛指南已逐步被各级医师所掌握,80%~90%肿瘤患者的疼痛症状能够通过规范、有效的治疗得以缓解。
但仍有10%~20%患者的疼痛属于难治性癌痛,仅通过常规的药物治疗效果不满意和(或)出现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
尽管这部分患者仅占癌痛患者的1/10~1/5,但难治性癌痛却是我国癌痛治疗的一个“软肋”,其对医患的困扰超过其它疼痛的总和,成为医生、患者共同面临的棘手问题。
1 难治性癌痛的定义和诊断标准目前,国内外对难治性癌痛的定义和诊断标准尚没有达成统一。
1.1 难治性癌痛的定义难治性癌痛指由肿瘤本身或肿瘤治疗相关因素导致的中、重度疼痛,经过规范化药物治疗1~2周患者疼痛缓解仍不满意和(或)不良反应不可耐受。
1.2 难治性癌痛的诊断标准难治性癌痛的诊断需同时满足以下两条标准:1)持续性疼痛数字化评分≥4分和(或)爆发痛次数≥3次/天;2)遵循相关癌痛治疗指南,单独使用阿片类药物和(或)联合辅助镇痛药物治疗1~2周患者疼痛缓解仍不满意和(或)出现不可耐受不良反应。
2 难治性癌痛的病因和机制2.1 难治性癌痛的常见病因癌痛属于混合型疼痛,兼具伤害感受性疼痛和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特点。
肿瘤或治疗导致疼痛的主要机制:1)直接损伤感觉神经;2)肿瘤及周围炎性细胞释放炎性因子(如肿瘤坏死因数-α等);3)侵犯破坏血管造成缺血、侵犯空腔脏器造成梗阻或侵犯实质脏器造成包膜张力过高。
2.2 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是指肿瘤或治疗过程中侵犯感觉神经系统造成的疼痛。
2.3 骨转移性癌痛根据骨转移病灶的病理特点,骨转移可分为溶骨型、成骨型和混合型3类。
2.4 癌性爆发痛癌性爆发痛是指阿片类药物对持续性疼痛已形成相对稳定的控制,突然出现的短暂疼痛强度增强的感受。
爆发痛分为诱发痛和自发痛。
2.5 癌性内脏痛肿瘤可侵犯周围的交感神经,造成交感神经性癌痛。
WHO三阶梯止痛原则

规范化疼痛处理目标:
早期、持续、有效的消除疼痛 控制躯体症状(药物不良反应) 对疼痛及治疗带来的心理负担降至最低 最大限度地提高生活质量
三阶梯止痛原则
阶梯给药
无创给药
按时给药
个体化给药
注意具体细节
原则一:按阶梯给药
继发性因素
第一阶梯 轻度疼痛给予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加减辅助止痛药。注意:非甾体止 痛药存在最大有效剂量(天花板效应)的问题。常用药物包括对乙酰氨 基酚、阿司匹林、双氯芬酸、布洛芬、塞来昔布、消炎痛(吲哚美辛) 等等。
继发性因素
原则二:无创给药(口服给药)
继发性因素
原则三:按时给药
即按照药物的半衰期及作用时间,定时给药。目的是使疼痛得到持续的缓解。约有10%的
患者需适当缩短规定的给药间隔时间。
根据药物释放的速度可分为三种:
1.即释制剂:血药浓度可有效止痛3-5h。 2.缓释制剂:血药浓度可有效止痛较长时间。
第二阶梯 中度疼痛给予弱阿片类或低剂量的强阿片类药物,可联合应用非甾体类 抗炎药和辅助镇痛药。弱阿片类药物也存在天花板效应。常用药物有可 待因、强痛定(布桂嗪)、曲马多、奇曼丁(曲马多继缓发释性片因)素、双克因 (可待因控释片)等等。
第三阶梯 重度疼痛给予强阿片类药物,并可合用非甾体抗炎药和辅助镇痛药,强 阿片类药物无天花板效应,但可产生耐受,需适量增加剂量以克服耐受 现象。此阶梯常用药物有吗啡、羟考酮和芬太尼等。
WHO三阶梯止痛 原则
三阶梯止痛治疗回顾
1980年 WHO召开专家委员会,寻求简单、有效、科学、确切可行的止痛方案。
1982年 英国NAPP公司研发了以CONTIN技术为基础的美施康定、使吗啡广泛用于止 痛成为可能。
疼痛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疼痛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疼痛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通常是身体某种异常或损伤的表现。
疼痛可分为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两类。
急性疼痛通常是由急性损伤或疾病引起,持续时间较短;而慢性疼痛则是指持续时间较长,常常伴随着慢性疾病或病理性改变。
### 疼痛的临床表现疼痛的临床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具体表现取决于疼痛的性质、部位、强度和持续时间等因素。
常见的疼痛表现包括:刺痛、胀痛、隐痛、酸痛、麻木感等。
不同疼痛的表现可帮助医师初步判断疼痛的病因和严重程度。
### 疼痛的治疗原则疼痛的治疗原则包括:疼痛评估、个体化治疗方案、综合治疗手段和多学科协作。
首先,医师应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对患者的疼痛进行评估,包括疼痛的性质、部位、强度、持续时间和影响等方面。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综合考虑疼痛的原因、病因、病程和患者自身特点。
在治疗过程中,应采用多种治疗手段,包括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等。
药物治疗是疼痛治疗的重要手段,包括镇痛药、抗炎药、神经调节药和其他特定用途的药物。
非药物治疗包括物理疗法、心理治疗、针灸推拿、按摩和瑜伽等。
物理治疗是帮助患者恢复功能和减轻疼痛的重要手段。
对于某些需要手术治疗的疼痛,及时进行手术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
此外,疼痛的治疗还需要多学科协作,包括疼痛科医师、神经科医师、康复医师、心理医师和社会工作者等。
多学科协作有助于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制定更加全面和有效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和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疼痛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是复杂多样的,需要医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评估和治疗。
通过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多学科协作和综合治疗手段,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提高生活质量,实现疾病的早期康复。
希望广大患者能够及时就医,积极配合治疗,早日康复健康。
疼痛的分级评定标准及护理原则

无 痛
最 痛
0为无痛,1-3为轻度痛,4-6为中度痛,7-10为重度痛
脸谱评估法
视觉模拟法(VAS、划线法)
• 划一条横线(一般长为10cm),一端代表无痛,另 一端代表最剧烈疼痛,让患者自己在线上的最能 代表其疼痛程度之处划一交叉线。
• 无痛
剧烈疼痛
WTO疼痛分级
吃药!!
健康教育需要注意
注意向患者及其家属传达一些信息: 疼痛缓解非常重要,忍受疼痛无任何益处。 疼痛大都可以通过口服药物很好控制。 阿片类药物用于治疗癌痛时,罕见成瘾。 医生在治疗疼痛的同时也一定会想办法治疗原发疾病
健康教育的方式
• 座谈会 • 责任护士讲解小画册 • FLASH动漫故事 • 疼痛治疗成功患者现身说法
病因治疗 镇痛药物治疗 非药物治疗 神经阻滞疗法及神经外科治疗
药物镇痛治疗
药物镇痛治疗基本原则
1.首选口服给药
2.按阶梯用药
3.按时用药
4.个体化给药
5.注意具体细节
首选口服给药
•
• 口服:方便、安全、无创、经济 其它给药途径。
按阶梯给药
• •
轻度疼痛:非甾体类抗炎药(以阿司匹林为代表) • +辅助药物
健康教育的内容
健康教育的方式
• 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教育背景,心理状态,选择合适的 健康教育时机,制定恰当的健康教育内容
健康宣教的内容
疼痛知识 如何自我评估 止痛药物的使用原则 止痛药物不良反应及预防 门诊购药的注意事项
看清误区(患者与家属)
• 传统观念:能忍痛就 是坚强 • 阿片战争的后遗症, 认为阿片类药物容易 成瘾,终生都得用药 • 告诉医生有疼痛,会 出现只医疼痛,原本 的疾病却没有得到重 视
疼痛的分级评定标准及护理原则

疼痛得分级评定标准及护理原则・疼痛(p a in)就是伴随现有得或潜在得组织损伤而产生得主观感受,就是机体对有害刺激得一种保护性防御反应。
就是一种复杂得生理心理活动,就是临床上最常见得症状之一、它包括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所引起得痛感觉,以及机体对伤害性刺激得痛反应(妪体运动性反应与/或内脏植物性反应,常伴随有强烈得情绪色彩)。
・痛觉可作为机体受到伤害得一种警告,引起机体一系列防御性保护反应、但另一方面,疼痛作为报警也有英局限性(如癌症等出现疼痛时,已为时太晚)。
而某些长期得剧烈疼痛,对机体已成为一种难以忍受得折磨、因此,镇痛(analg e s i a )就是医务工作者面临得重要任务。
・癌症疼痛系指肿瘤压迫、侵犯有关组织神经所产生得疼痛•为癌症临床常见症状之一。
在癌症早期.由于瘤体尚小,一般无转移,因而癌症疼痛得发生率较低;晚期,病灶较大,不断向附近得组织器官进行浸润性生长,且往往有柠髓等远道转移。
因此,癌症疼痛得发生率大大提高。
癌症性疼痛多为持续性疼痛,并随之病灶增大而不断加剧。
疼痛大致分为两种:一种为局部性,可泄位;列一种则为弥漫型,疼痛部位不淸。
疼痛得耐受性可因人而异、由于癌症疼痛严重地影响病人休息、睡眠,给病人在精神上与肉体上带采极大痛苦,因此,解除癌症疼痛对改善晚期癌症患者得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都具有十分重要得意义。
2疼痛得分类㈠根据发展现状涉及疼痛诊疗项目1、急性疼痛:软组织及关节急性损伤疼痛,手术后疼痛,产科疼痛,急性带状疱疹疼痛,痛风;2、慢性疼痛:软组织及关节劳损性或退变疼痛,椎间盘源性疼痛,神经源性疼痛;3、顽固性疼痛:三叉神经痛,疱疹后遗神经痛,椎间盘突岀症,顽固性头痛;4、癌性疼痛:晚期肿瘤痛,肿瘤转移痛;5、特殊疼痛类:血栓性脉管炎,顽固性心绞痛,特发性胸腹痛;6、相关学科疾病:早期视网膜血管栓塞,突发性耳聋,血管痉挛性疾病等、㈡疼痛程度1.微痛似痛非痛,常与其它感觉复合出现。
抢救室疼痛管理制度

抢救室疼痛管理制度一、前言疼痛是患者在抢救室最普遍的症状之一,疼痛的管理不仅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还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因此,抢救室疼痛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疼痛机制疼痛是一种复杂的生理和心理过程,其机制涉及感觉、情感和认知等多个方面。
疼痛源可以是组织损伤、炎症、神经损伤等,不同的疼痛源导致的疼痛机制也不同。
主要的疼痛机制包括:伤害性神经冲动的传导、痛觉刺激的传导和中枢神经系统对疼痛信息的加工。
疼痛的感觉成分主要由痛觉纤维传导,传入脊髓并向上传导,最终传入大脑皮层。
而情感和认知成分则涉及到大脑皮层和辅助大脑结构的参与。
疼痛管理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疼痛来源和机制,选择合适的疼痛管理方法才能更好地对患者进行治疗。
三、疼痛评估1. 疼痛评估的意义疼痛评估是疼痛管理的第一步,它有利于全面了解患者的疼痛情况,确定疼痛的原因和机制,为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依据。
另外,定期的疼痛评估也有利于监测治疗效果。
2. 疼痛评估工具常用的疼痛评估工具有:VAS(视觉模拟评分法)、NRS(数字评分法)、VASF(视觉模拟面评分法)等。
这些评估工具可以通过患者自述或医护人员观察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估,其中VAS和NRS是最常用的评估方法。
在抢救室中,由于患者的状况复杂,可能存在意识障碍等情况,因此需要综合利用患者自述、体征反应等多种信息进行疼痛评估,以更好地把握患者的疼痛情况。
四、疼痛治疗1. 疼痛管理原则疼痛管理的原则是基于对疼痛机制的了解,根据不同病因和病情特点,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疼痛管理的目标是尽可能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 非药物性疼痛治疗非药物性疼痛治疗包括冷热敷、物理疗法、按摩、音乐疗法、减轻情绪压力等。
这些治疗方法适用于轻度疼痛和患者对药物敏感的情况,同时也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焦虑和紧张情绪。
3. 药物性疼痛治疗药物性疼痛治疗是疼痛管理的主要手段,主要包括镇痛药物、镇静药物和麻醉药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Hershman DL,et al.J Clin Oncol. 2014,32(18):1941-67. 2. Esin E,et al. Onco Targets Ther. 2014,17(7):599-618
针对病程的不同阶段用药
创伤急性期,可选用一些NSAIDs药物,如带状疱疹、椎间盘突出、神
灼性神经痛和反射交感性营养不良
多发性硬化 幻肢痛 卒中后疼痛 HIV相关性疼痛 三叉神经痛 腰背痛 总数(不包含腰背痛) 总数(包含腰背痛)
100
50 50 30 15 15 2,100 1,680 3,780
Managing Neuropathic Pain. J Am Osteopath Assoc. 2007 Nov;107(10 Suppl 6):E.
神经病理性疼痛病因
Mark J. Lema,et al.The Oncologist 2010,15:3-8.
神经病理性疼痛:难治性癌痛的主要原因
侵润神经组织直接引起疼痛
压迫神经组织引起神经内部缺血 侵润交感神经: 内脏神经痛 血管痉挛,肢体缺血疼痛 治疗性神经损伤:
肿瘤切除术后神经损伤性疼痛 放射性神经炎症性疼痛
目前被批准使用的药物有限, 且很多都是适应证外应用
现状
单一药物常常效果不好,而 多种治疗结合更为有效 大部分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 未得到充分有效的药物治疗
1.舒海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药物治疗.实用疼痛学杂志.2011,7(2 ):127-133
2012 EAPC癌痛的阿片类药物治疗指南
强级别推荐:当阿片类药物治疗不能完全控制癌性神经病
国内专家对NCCN成人癌痛指南解读
于世英.从NCCN癌痛指南更新看癌痛管理新思路.中国医学论坛报, 2013.05.16,B07肿瘤
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管理原则
癌痛评估
疼痛可能与原 发病相关 如果可行、 合理,与治 疗目标一致 的话,改变 治疗(通常 是放疗)
癌痛治疗首选 对症治疗 以阿片类药 物为基础的 药物治疗
针对疼痛的不同性质选择辅助镇痛药
化疗诱导的周围神经病变
• 2014年,ASCO 发布针对化疗导致的周围神经病的新指南。专家的共识是目 前不存在可供推荐的预防方案,需要进行进一步的研究。针对 CIPN 治疗支 持证据最强的药物是度洛西汀(中度推荐)1 • 度洛西丁,起始剂量:20-30mg/d,60-120mg/d是有效的2
1. Frampton JE,et S Drugs 2006,20:685-693 2. Fallon MT. Br J Anaesth.2013,111(1):105-111 3. 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Palliative Care (Version 2.2014)
效较快的钙离子通道阻滞剂普瑞巴林1
•卡马西平:根据耐受性低剂量起始,300-1000 mg/d,其副作用是剂量依 赖性的,需注意药物相互作用2
1. 2.
高崇荣.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4,20(3):129-132 Zakrzewska,et al.Postgrad Med J.2011;87(1028):410-416
申文
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疼痛科副主任 徐州医科大学麻醉学院疼痛诊疗学教研室主任 兼任江苏省医学会疼痛学会副主任委员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疼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疼痛分会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麻醉学分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女医师协会常委 中国中西医结合疼痛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疼痛学组委员、《中国疼 痛医学杂志》通讯编委。江苏省“ 333高层次人才培 养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 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基金、江苏省科技厅社会发展 项目等科研项目,共发表论文四十余篇,其中SCI收 录5篇。获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2010年), 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2010年),江苏省卫生 厅新技术引进二等奖一项(2011年)。多年来从事疼 痛诊疗的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癌 性疼痛及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与基础研究。
针对疼痛的不同性质选择辅助镇痛药
伴有广泛性焦虑障碍的患者,普瑞巴林可能作为一线选择1(150–600 mg/d)
伴有抑郁的患者,需加用抗抑郁药物2,3
• 三环类抗抑郁药物(比如:阿米替林、丙咪嗪、去甲替林、去甲丙咪嗪)
• 小剂量起始,如果患者耐受良好,每隔3-5天增加一次剂量(比如,去甲替林和去甲 丙咪嗪的起始剂量为每晚10-25mg,增加到每晚50-150mg。叔胺(如阿米替林、丙咪 嗪)药效虽显著,但仲胺(如去甲阿米替林、去甲丙咪嗪)的耐受性更好一些。注意 抗胆碱药物的不良作用,比如镇静、口干、尿潴留也有可能发生在阿米替林这些药物上。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外周敏化
损伤神经异位放电 第二信使和K+、Na+、Cl-、Ca2+等相关通道改变
受损初级神经末梢出芽,尤其是交感神经轴突长入背根神经节
炎性介质对伤害感受器的致敏
中枢敏化(脊髓背角神经元敏化)
中枢敏化:脊髓及脊髓以上痛觉相关神经元的兴奋性异常升高或者突触传递 增强,包括神经元的自发性放电活动增多、感受域扩大、对外界刺激阈值降 低、对阈上刺激的反应增强等病理改变,从而放大疼痛信号的传递。中枢敏 化是伤害性刺激的输入提高了中枢神经系统疼痛传递神经元的反应, 如损伤 区域以外的刺激也可诱发脊髓背角疼痛反应增强。
•由躯体感觉系统的损害或疾病导致的疼痛
• 恶性肿瘤患者的神经病理性疼痛被称为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1
1. 崔檬,王玉梅.山西医药杂志.2012,41(2):149-150
美国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流行病学
疾病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
疱疹后神经痛 癌性疼痛 脊髓损伤
患病人数/100,000
600
500 200 120
Anita Holdcroft,Sian Jaggar.Core Topics in Pai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5
原发性痛觉过敏与继发性痛觉过敏
原发性痛觉过敏表现为对来自损伤区域的刺激产生夸大的疼痛反应, 是外周敏化引起
继发性痛觉过敏表现为对损伤区域外的刺激也能产生加重的疼痛反应, 是中枢敏化所致
• 自 发 痛
• 痛 觉 超 敏
• 痛 觉 过 敏
• 疼 痛 性 质
• 感 觉 异 常
患者疼痛性质不全相同,以牵扯样痛、电击 样痛、针刺样痛、撕裂样痛、烧灼样痛、重 压性痛、膨胀样痛及麻木样痛较多见
感觉异常、感觉迟钝 、瘙痒感或其他一些 不适的感觉
神经病理性疼痛诊疗专家组.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 与风险
相信患者主 诉,明确病 因、综合征 、病理生理 和获得可能 导致疾病负 担的其他细 节
Fallon MT. Br J Anaesth.2013,111(1):105-111
治疗总原则
病因诊断是治疗的基本功 药物治疗是基础 微创治疗是治疗的重要措施 做好患者健康教育
高崇荣,等.神经病理性疼痛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癌性神经病理性疼痛药物治疗
抗惊厥药 抗抑郁药 阿片类药物
药物治疗 辅助镇痛药
局部利多卡因
N-甲基天冬氨酸抑制 剂
辣椒素 皮质激素
针对疼痛的不同性质选择辅助镇痛药
•癫痫样、闪电样、刀割样剧痛:最严重的疼痛
如典型的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等。钠通道阻滞剂卡 马西平是抑制外周神经冲动的最有效药物,也可选用起
针对疼痛的不同性质选择辅助镇痛药
针刺样痛、烧灼样痛、触诱发痛:临床上选用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如普瑞巴林 、加巴喷丁或阿片类镇痛剂有较好镇痛效果。但治疗需一段较长时间,主张 使用控释剂型1 • 普瑞巴林:起始剂量为50mg 每天3次,增加到100mg 每天3次。对于老年人 或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剂量需减少。普瑞巴林比加巴喷丁更易于通过胃肠道吸 收。滴定至有效镇痛剂量仅需要2或3步,而加巴喷丁则需要更多的步骤2 • 加巴喷丁:起始剂量为每晚100-300mg,增加到每天900-3,600mg,分为两次
临床表现(国外研究)
• 慢性疼 痛
• 急性加 重的背 景疼痛 • 峰值一 天几次
• 自发的 • 触发的
• 痛觉过 敏
• 痛性周 围神经 病变
Fallon MT. Br J Anaesth.2013,111(1):105-111
疼痛性质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药物治疗现状
目前没有肯定公认一致的治 疗药物
理性疼痛时,应考虑联合阿米替林或加巴喷丁治疗。联合
治疗易增加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但可以通过药物的 缓慢滴定来控制
2012年ESMO癌痛指南
非阿片+/-强阿片+/-阿米替林25-75 mg/天 或 加巴喷丁 300-3600mg/天 骨转移致神经病理性疼痛:放疗
NCCN成人癌痛指南推荐
抗抑郁药和抗惊厥药作为辅助镇痛药联合阿片类药物用于治疗神经病 理性疼痛
• 非阿片类药物 • 阿片类药物 • 非典型镇痛药/复方镇痛药/辅助药物
的多学科治疗
• • • • • • • •
介入镇痛 外科手术 化疗 放疗 心理治疗 物理治疗 生活方式和营养 姑息护理
神经病理性疼痛
神经病理性疼痛定义
1994 IASP • Pain initiated or caused by a primary lesion or dysfunction in the nervous system • 由神经系统的原发损害或功能障碍所引发或导致的疼痛 2008 NeuPSIG 同意对定义进行重新修订,2011 IASP 重新定义 •Pain caused by a lesion or disease of the somatosensory nervous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