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测量学基础实验任务
大地测量学实习报告3篇
![大地测量学实习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4b5c47c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8f.png)
大地测量学实习报告大地测量学实习报告精选3篇(一)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与要求本次大地测量学实习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大地测量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大地测量学测量方法和仪器的使用,以及处理和分析测量数据的能力。
实习要求我们能够独立完成一次小区域的测量任务,并撰写实习报告进行总结和分析。
二、实习内容1. 准备工作:在实习前,我们小组进行了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复习,了解了大地测量学的基本原理和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
同时,还学习了GPS技术在大地测量中的应用。
2. 实地测量:实习当天,我们到达了实习地点,并进行了现场勘测。
首先,我们使用了全站仪对现场进行了三角测量,测量了两个基准点之间的距离和角度。
随后,使用GPS仪器对参考点进行了测量,获取了各点的坐标数据。
最后,我们使用水准仪对参考点的高程进行了测量。
3. 数据处理和分析:回到实验室后,我们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了处理和分析。
使用测量软件对三角测量的数据进行了处理,计算出各点之间的几何关系。
另外,还利用GPS数据计算了各点的坐标值,并校正了相关误差。
最后,利用水准测量数据,计算了各点的高程差,并绘制了高程图。
4. 结果总结和讨论:根据实地测量和数据处理结果,我们对本次实习进行了总结和讨论。
发现了一些测量误差和不确定性,并分析了可能的原因和改进方法。
同时,也对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行了评估。
三、实习心得通过本次大地测量学实习,我对大地测量学的理论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掌握了一些测量方法和仪器的使用技巧。
同时,实地测量和数据处理的过程也加深了我的实践能力和分析能力。
在将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学习,提升自己在大地测量学领域的能力和水平。
四、致谢在实习过程中,感谢指导老师的耐心指导和帮助,使我能够顺利完成实习任务。
同时,也感谢小组成员的合作和共同努力,使整个实习过程愉快而顺利。
实习报告就是这么写的,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大地测量学实习报告精选3篇(二)自从进入大地测量实习以来,我获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知识。
01346130《大地测量学基础》实验教学大纲
![01346130《大地测量学基础》实验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f7b9ac70a32d7375a41780db.png)
课程名称:大地测量学基础课程编码:01346130
适用专业:地理信息系统
课程总学时:48 实验学时:8
大纲执笔人:授课单位:测绘与地理信息工程系
一、教学目标
《大地测量学基础》实验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实验。
通过实验掌握常规大地控制网的设计、实施的基本技能,以及测量误差及其传播规律的基本知识,掌握测量数据处理的几种常用方法。
二、基本要求
通过实验加深对常规大地控制测量设计、实施数据处理的原理和方法。
要求了解和掌握以下主要内容:
1、条件平差的原理,条件平差计算方法。
2、间接平差的原理,间接平差计算方法。
3、平面控制网建立的原理、方法,水平角的观测、记录、计算。
4、高程控制网建立的原理、方法,精密水准测量观测、记录、计算。
5、掌握坐标系统建立的原理、方法,高斯投影原理和计算方法。
三、实验项目内容与学时分配
(注:“实验类型”分为:演示性实验、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
)
四、实验教材和参考书
1.误差理论与测量平差基础,武汉大学测绘学院测量平差学科组,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国家级规划教材;
2.大地测量学基础,孔祥元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国家级规划教材。
大地测量学基础实验任务概论
![大地测量学基础实验任务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61ce908b81c758f5f61f6778.png)
大地测量学基础实验任务书(测绘工程专业用)南京工业大学二○一三年二月控制测量学实验任务书(测量专业用)实验一威特T3精密光学经纬仪认识及读数练习一、目的:了解wiedT3仪器的基本结构及各螺旋的作用,初步学会读数方法。
二、要求:①将T3仪器与书上P57图3-2相对照,了解仪器各部件的名称及其作用。
②在读数显微镜中观察度盘及测微器成象情况,学会读数的方法。
参照书上P66图3-16(c)。
读数示例:(新式T3)度盘读数:166°40′测微器读数:Ⅰ1′18.6″Ⅱ1′19.2″166°41′18.9″三、说明:水平度盘每度间刻15个分格,每格格值为4',测微器一周相当于2',刻有600个小格,每一小格格值为0.2″。
四、注意事项:T3仪器系进口高精度的测角仪器,在使用过程中须倍加爱护,除了在思想上重视外,在作业操作过程中要遵守操作规程,确保仪器绝对安全。
为此,在实验前,每个同学要认真阅读书上§3-2节。
实习过程中要加强组织纪律性,转动仪器螺旋时要有“轻重感”。
五、分组:每班分两组(因有一台T3,需各组依次轮流实习)六、时数:2学时。
实验二苏州第一光学仪器厂J2光学经纬仪认识及读数练习一、目的:了解J2经纬仪的基本结构及各螺旋的作用,掌握读数的方法。
二、要求:①对照书上P72图3-22所示仪器略图,了解仪器各部件的名称及其作用。
②在读数显微镜观察度盘及测微器成象情况,掌握读数方法。
读数示例:(老式)新式J2(A)见说明书(数学化)。
三、说明:水平度盘每度间刻3个分格,每格格值为20'。
测微器全周相当于10',共分600小格,每一小格格值为1″。
测微器左测注记为0'、1'、2'……9',测微器右侧注记为0″、10″、20″……50″(即0、1、2……5)。
四、仪器、工具苏光JGJ22仪器一架(脚架),伞一把,记录板一块,自带铅笔,记录纸。
大地测量学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2014
![大地测量学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2014](https://img.taocdn.com/s3/m/f3f4004d336c1eb91a375d92.png)
《大地测量学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的性质和目的1、目的某测区经过2006年地质详查证明,煤的储量极为丰富,品质优良,具有极大的工业价值。
为开发能源,上级决定筹建并成立嵩山测业公司。
2015年将首先开发王台区(年设计量为120万吨)2017年以前将陆续建成六对竖井投入生产。
为适应矿山设计,井建施工和矿山生产(城市规划建设,地理基础测绘)的需要,必须建立满足大比例尺(1:2000)地形测图和****测量所需的水平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
2、任务测区中心位置为118°30′,北纬35°50′,处于高斯投影6°分带的第20带。
测区平均高程在35.0米,测区面积为2000平方公里。
根据统一规划主网、分期分区进行加密的逐级布网原则,此次控制测量的任务在于:(1)建立测区三等三角网或者D级GPS控制网,作为测区首级控制网;(2)建立测区三等水准网,作为测区首级高程控制;(3)设计王台区的加密控制方案,即四等导线网和四等水准网的布设方案;(4)三角点高程的联测方案的水准路线;GPS网进行高程拟合方案设计。
(5)提出山东科技大学及周边区域1:2000比例尺测图的图根控制测设方案(不作详细设计)。
作业的技术依据为:(1)国家测绘总局《国家三角测量和精密导线测量规范》1976年版;(2)国家测绘总局、国家地质总局制定的《1:1000,1:2000,1:5000比例尺地形地质工程测量规范》1979年版。
(3)国家测绘总局制定的《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2001。
3、要求全部控制测量任务由*****单位承担,测量科计有工程师一名、技术员五名、工人十六名;J1型经纬仪、J2型经纬仪二台、S1和S2型水准仪一台。
天宝R4GPS接收机4台。
全部任务要求在六个月内(明年四月到九月)完成,十月一日前提交控制测量成果。
二、已有的测绘资料情况A1、1959年由国家测绘总局第x分局建立国家二等连续三角网,该二等网是按国家1958m=±1.0″,最弱边相对中误差为年大地测量法布设的。
大地测量实习报告
![大地测量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7c080a8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69.png)
大地测量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和意义大地测量学是测绘工程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通过实习,旨在巩固和深化课堂所学理论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次实习主要目的是:1. 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大地测量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
2. 熟练掌握大地测量学中所使用仪器设备及其观测方法,提高测量实践能力。
3. 培养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及社会生产的管理能力。
4. 热爱测绘事业,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测绘职业道德。
二、实习内容和过程1. 实习内容本次实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水平角观测(2)距离观测(3)高程测量(4)水准测量(5)数据处理与成果分析2. 实习过程(1)水平角观测:采用DJ6级光学经纬仪,按照二等导线测量要求,进行了水平角观测。
观测过程中,严格遵循操作规程,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
(2)距离观测:使用全站仪进行距离观测,包括斜距、平距和高差。
在观测过程中,注意调整全站仪的精度,确保观测数据的可靠性。
(3)高程测量:采用DSM型数字水准仪进行二等水准测量,严格遵循二等水准测量规范,确保高程数据的准确性。
(4)数据处理与成果分析:利用测量数据,进行内业计算,包括水平角和平距的计算、高程的计算等。
最后对成果进行分析,检查测量数据和计算成果的准确性。
三、实习成果和收获通过本次实习,我对大地测量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操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在实习过程中,我严格遵循操作规程,确保了观测数据的准确性。
同时,通过与团队成员的密切合作,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通过本次实习,我掌握了大地测量学的基本观测方法、数据处理和成果分析,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我也认识到大地测量学在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更加坚定了我热爱测绘事业、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的决心。
四、实习总结本次大地测量实习是我大学生活中的一次重要实践,通过实习,我收获颇丰。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为我国测绘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大地测量学基础实验报告
![大地测量学基础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f3afc4577232f60ddcca16d.png)
大地测量学基础实习报告学号:姓名:班级:专业:课程名称:大地测量学基础指导老师:2014年5月目录1.引言 (3)1.1.实习的基本任务 (3)1.2实验要求 (3)2.实习内容 (4)2.1 实习环境 (4)2.2 实习主要内容介绍 (4)2.2.1空间大地坐标转化为空间直角坐标 (4)2.2.1.1计算公式 (5)2.2.2空间坐标转化为空间大地坐标 (5)2.2.2.1 计算公式 (6)2.2.3高斯投影正算 (6)2.2.3.1 计算公式 (6)2.2.4高斯投影反算 (7)2.2.4.1 计算公式 (7)3.1空间大地坐标转化为空间直角坐标 (8)3.1.1 基本程序 (8)3.1.2 程序改进 (8)3.1.3 程序完善 (9)3.1.4 程序扩展 (11)3.2空间坐标转化为空间大地坐标 (11)3.2.1 基本程序 (11)3.2.2 程序改进 (11)3.2.3 程序完善 (12)3.2.4 程序扩展 (15)3.3高斯投影正算 (15)3.3.1 基本程序 (15)3.3.2 程序改进 (15)3.3.3 程序完善 (16)3.3.4 程序扩展 (20)3.4高斯投影反算 (20)3.4.1 基本程序 (20)3.4.2 程序改进 (21)3.4.3 程序完善 (23)3.4.4 程序扩展 (26)4.实习成果 (26)4.1空间大地坐标转化为空间直角坐标 (26)4.1.1初始调试及成功调试 (27)4.1.2运行界面及运行成果 (28)4.2空间直角坐标转化为空间大地坐标 (28)4.2.1初始调试及成功调试 (29)4.2.2运行界面及运行成果 (29)4.3高斯投影正算 (30)4.3.1初始调试及成功调试 (30)4.3.2运行界面及运行成果 (31)4.4高斯投影反算 (31)4.4.1初始调试及成功调试 (32)4.4.2运行界面及运行成果 (32)5.编程扩展 (32)5.1 儒略日的计算公式 (33)5.2 儒略日正算 (33)5.2.1程序代码 (33)5.2.2初始调试及成功调试 (34)5.2.3运行界面及运行成果 (34)5.3 儒略日反算 (35)5.3.1程序代码 (35)5.3.2初始调试及成功调试 (36)5.3.3运行界面及运行成果 (36)6.总结 (37)1.引言《大地测量学基础》的程序设计实验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是测绘工程专业的学生必修的内容。
大地测量学实习任务书
![大地测量学实习任务书](https://img.taocdn.com/s3/m/c4648e04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d6.png)
大地测量学实习任务书
大地测量学实习任务书
A: 青岛校区控制测量技术设计书
(参考课本P218)
一、任务概述
二、测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地理位置、居民地、交通、气象等。
三、已有资料的利用情况
包括采用的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已知点的检核等
已知点坐标、高程
四、作业依据
主要是国家的规范:测绘技术设计规定;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三、四等导线测量规范等。
五、实习安排
包括进度安排、人员组成、仪器设备等
六、平面控制测量
选点、埋石、技术要求、水平角观测、距离测量、观测记录、成果整理、限差、平差方法等。
七、高程控制测量
仪器检校、二等水准测量、三角高程测量。
包括:选点、埋石、观测记录、成果整理、限差、平差方法等。
八、检查验收
规范、方法等。
九、上交资料
a.技术设计书
b.导线点点之记
c.观测记录
d.计算资料(附展点图)
e.检查报告
f.仪器检定资料
g.技术总结
B: 青岛校区控制测量技术总结
一、任务概述
二、测区的自然地理概况
地理位置、居民地、交通、气象等。
三、已有资料的利用情况
包括采用的坐标系统、高程系统、已知点的检核等
四、作业依据
主要是国家的规范:测绘技术设计规定;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三、四等导线测量规范等。
五、作业采用的仪器设备
六、完成的工作量
七、平面控制测量
八、高程控制测量
九、检查验收
十、上交资料
十一、实习心得及体会。
《大地测量学基础》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大地测量学基础》课程实验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067242faf01dc281e43af052.png)
《大地测量学基础》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二、目的与任务
(一)目的
教学实验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及组织管理能力等方面的重要环节。
(二)任务
通过实验使学生熟练掌握经纬仪、水准仪的操作方法,以及方向观测法测角和二等水准测量实施步骤,使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深化。
同时,在实际工作中,逐步培养学生独立工作与组织测绘生产的能力。
三、要求与安排方式
(一)实验要求
1、实验前认真复习理论知识
2、对实验所需的技术标准和规范认真学习
3、严格按照技术规范要求作业
(二)实验安排方式
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实验
四、实验项目设置
实验一
注:“实验类型”中用“√”标记选项。
五、考核与成绩评定
(一)考核内容
1、实验操作步骤
2、实验数据
(二)成绩评定方法
严格按照操作步骤实施,数据满足精度要求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不合格小组需重做。
大地测量学基础-实习指导书
![大地测量学基础-实习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9c6abd9451e79b896802262c.png)
《大地测量学基础》实习指导书一、踏勘、选点、熟悉测区情况踏勘的目的在于对测取作调查、收集和了解测区各种与建立控制网(水平和高程)有关的自然,社会条件和原有控制网的资料。
以便正确合理的进行控制网的技术设计和制定实施方案。
其主要内容为:人文、交通情况、测区的地物情况、气象气候情况、已有成果成图情况、供应情况等。
因此踏勘、选点、造标、埋石等项工作中,主要是踏勘、熟悉测区情况、导线网和水准网的选点在实地进行。
选点时应注意土质坚硬稳定,易于观测,控制面积大等点位要求。
二、图形设计及精度估计图形实际应结合测区面积、地形、地物状况。
实地踏勘情况等。
通过精度估算,符合等级要求而确定网形。
若有小比例尺地形图,应结合踏勘,在图上进行图形设计练习,并与原网进行比较。
比较的内容为,点位控制面积,利于观测、造标、埋石费用、图形强度。
导线图形就测区某部分布设简单的导线网。
三等水准应根据测区情况布设网形,并据以拟定四等水准联测路线。
精度估算的方法、公式等参照教材有关部分。
三、仪器检验实测之前,一般应对全站仪/经纬仪,水准仪和水准尺做如下各项检验(一)全站仪/经纬仪1、照准部旋转是否正确的检验。
2、光学测微器行差的测定。
3、垂直微动螺旋使用正确性的检验。
4、照准部旋转时,仪器底座位移而产生的系统误差的检验。
5、水平轴不垂直于垂直轴之差的测定。
(二)水准仪1、水准仪及脚价各部分的检视。
2、圆水准器安置正确性的检验。
3、光学测微器效用正确性和分划值的测定。
4、视准轴与水准器轴相互关系的检定。
(三)水准尺1、检视水准尺各部分是否完好无损。
2、水准尺上圆水准器安置正确性的检视。
3、水准尺分划面弯曲差的测定。
4、水准尺分划线每米分划间隔真长的测定。
5、一对水准尺零点差及基辅读数差常数的测定。
检视时应严肃认真,检验方法参照教材或《国家三角测量和精密导线测量规范》的有关部分。
检验结果应附于实习报告上交指导教师。
若需校正的项目,应请示指导教师,较简单的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较复杂的应由仪器管理维修人员进行,不得擅自校正仪器。
大地测量学基础实习指导书
![大地测量学基础实习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0858a93bccbff121dc368318.png)
点之用。 (8)在有准确地形图的地区,每点选定后应填写“点之记”。它包括点名、
所在地、计划建造的觇标类型、高度,标石类型等内容。在没有准确的地形图时, 则必须绘“点之记”,除上述内容外,还应有点位略图及有关方向的略图,交通 运输以及砂、石来源说明等。填写 “点之记”的具体方法可参照《三角测量规 范》(下称《规范》)。
6.原则上实行实习任务总承包,并评定优秀小组和优秀个人。
二、人员组织与设备
1.以班为单位组成实习队,5~6 人为一组,分成若干个实习小组。 2.每组配备 2″级全站仪一台,反光镜 2 套,S1水准仪一台,铟钢水准尺 一对,尺垫一对,小卷尺三把,记录板一块,GPS接收机四台套(轮流使用)。
三、实习内容与时间安排
2.领取仪器并进行各类实习仪器的检验、校正,为实习的顺利进行做好仪 器准备。
3.到实习基地进行踏勘,了解点位标志是否破坏,点位是否合适,为实习 外业做好准备。
4.大地测量控制网测量实习。 (一)精密导线网测量: 测量精度等级为城市一级导线,作业前应根据测区实际情况,在收集资料的 基础上进行简单的导线网技术设计。
精密导线作业方法: 精密导线的作业内容包括踏勘、设计、选点、造标、埋石、测边、测角和三 角高程测量等内容。 1.踏勘与设计 在测区踏勘与了解、收集资料基础上进行技术设计,包括网型、点位、内业、 外业作业方法设计,精度估算等内容,应完成技术设计说明书,书写内容应简明 扼要。 2.选点 进行实地选点的目的是按实地情况检查落实图上设计,修改其中不恰当或不 完善的部分,实地选定导线点的最佳位置,在地面上标定出来。实地选点的步骤 如下: (1)领取图上设计资料以及测板、望远镜、照准仪、罗针、三棱尺、测旗 等器材装备。 (2)在测板上按 1:100000 或 1:200000 比例尺绘制间隔为 10km 的方格 网,将已有的三角点、GPS 点、导线点、水准点展绘在测板上。 (3)先到已有的三角点、GPS 点、导线点上;判明图上标定的点位是否与 实地一致,检查觇标、标石的完整情况。按已知方向标定测板方位,画出磁北线, 按照图上设计逐一检查各方向的通视情况,向预选点位描绘方向线。 (4)到预选点上按已知点上所描绘的方向线标定测板,用交会法确定该预 选点的点位。然后和步骤 2 一样,向以后的预选点描绘方向线。如此顺次逐点作 业,至所有图上设计的点位交会在测板上为止。 (5)视线超越障碍物应有一定的高度并旁离障碍物有一定的距离。对地面 上不能通视的方向,必须采取有效的方法(如在端点树立明显的高目标、爬高建 筑物、利用回光器等)检查通视和确定觇标应建的高度。 (6)点位应选在通视良好,易于保存和扩展,土质坚实的地方,一般应在 制高点上、并尽量利用旧有三角点的位置。决定点位时应考虑造标和观测时是否 安全和便利,标石能否长期保存。因此,所决定的点位应离开公路、铁路和其他 建筑物不少于 50m,离高压电线不少于 120m。 (7)点位选定后,须打一木桩,树立标记,以供周围点交会和造标人员找
大地测量实验报告
![大地测量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62da44e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ae.png)
实验名称:大地测量基本实验实验日期:2023年4月15日实验地点:XX大学大地测量实验室实验目的:1. 熟悉大地测量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水准仪、经纬仪等大地测量仪器的操作方法。
3. 通过实验,提高对大地测量成果的精度分析能力。
实验仪器:1. 水准仪2. 经纬仪3. 全站仪4. 水准尺5. 三脚架6. 记录板7. 计算器实验步骤:一、水准测量实验1. 水准仪的安置与调平将水准仪安置在三脚架上,调整三脚架使仪器平稳。
然后,打开水准仪,观察水平管,调整水准仪,使气泡位于水平管中央。
2. 水准尺的架设与读数在待测点架设水准尺,调整尺身使其垂直于地面。
在水准仪上读取水准尺的读数,记录在记录板上。
3. 水准路线的测量按照实验路线,逐点进行水准测量,记录每点的读数。
4. 水准高程的计算根据水准路线的测量数据,计算各点的高程。
二、经纬仪测量实验1. 经纬仪的安置与调平将经纬仪安置在三脚架上,调整三脚架使仪器平稳。
然后,打开经纬仪,观察水平管,调整经纬仪,使气泡位于水平管中央。
2. 观测方向在观测点观测目标,记录目标的方向角。
3. 观测角度在观测点观测目标,记录目标的角度。
4. 观测距离在观测点观测目标,记录目标与观测点之间的距离。
5. 计算观测点坐标根据观测数据,计算观测点的坐标。
三、全站仪测量实验1. 全站仪的安置与调平将全站仪安置在三脚架上,调整三脚架使仪器平稳。
然后,打开全站仪,观察水平管,调整全站仪,使气泡位于水平管中央。
2. 观测目标在观测点观测目标,记录目标的方向角和距离。
3. 计算观测点坐标根据观测数据,计算观测点的坐标。
实验结果与分析:一、水准测量实验结果分析根据水准路线的测量数据,计算各点的高程,并与已知高程进行比较,分析实验误差。
二、经纬仪测量实验结果分析根据观测数据,计算观测点的坐标,并与理论坐标进行比较,分析实验误差。
三、全站仪测量实验结果分析根据观测数据,计算观测点的坐标,并与理论坐标进行比较,分析实验误差。
大地测量学实习报告范文6篇
![大地测量学实习报告范文6篇](https://img.taocdn.com/s3/m/52dc1a76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88.png)
大地测量学实习报告范文 (2)大地测量学实习报告范文 (2)精选6篇(一)大地测量学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与意义大地测量学是测量地球形状、地球大小和地球上各点的地理坐标的科学,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实践意义。
通过实习,我们可以了解和掌握大地测量的一些基本原理、仪器设备和实际操作技能,加深对大地测量学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二、实习过程和内容本次实习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实习前的准备工作:了解大地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学习使用测距仪、全站仪等测量设备的操作方法。
2. 实地测量: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实地进行了一些测量任务,包括测量基线长度、测量角度、建立控制网等。
3. 数据处理与分析:回到实验室后,我们使用计算机进行了实测数据的处理与分析,通过对数据进行观测值的平差和坐标计算,得到了一些地理点的坐标结果。
4. 实习总结与报告:通过实习,我们对大地测量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通过撰写实习报告,对实习过程和成果进行总结与反思。
三、实习心得与体会在实习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大地测量学的意义和挑战。
首先,大地测量学的理论知识非常复杂,需要我们具备扎实的数学和物理基础才能掌握。
其次,实地测量任务需要我们具备较强的团队合作和跨学科综合能力,因为往往需要多个仪器和多个人共同完成。
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学到了大地测量学的理论知识,还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测量仪器和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
同时,我也认识到了自己在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方面的不足之处,这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发展都是一种宝贵的经验。
四、实习总结与建议通过这次实习,我进一步认识到了大地测量学的重要性和难度,也从实践中学到了很多知识和技能。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更加努力地提升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技术和方法,为大地测量学的发展和应用做出自己的贡献。
对于未来的实习活动,我建议可以增加实践操作的时间和机会,加强对仪器设备的维护和维修知识的培训,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
大地测量学基础课堂试验指导书
![大地测量学基础课堂试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9bd15e89b0717fd5360cdc5d.png)
《大地测量学基础》课堂实验指导书基本说明:1.课堂实验与理论课相互结合,同步进行;2.本课程每个实验项目在2学时内完成;3.为了使同学们在参加实验时有的放矢,了解实验的目的和要求,以及实验的操作过程和方法,特编写此说明书。
实验一控制网精度估算实验指导书1.掌握平面控制网精度估算的方法;2.掌握水准网精度估算的方法;二、实验内容根据平面控制网和水准网布设的有关理论和方法,掌握精度估算的方法。
对于态度上设计好的三角网其推算元素所能达到的精度,必须预先进行精度估算,以便对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进行评价;在导线网的技术设计中,常常需要对不同的设计方案进行比较。
三、实验指导1.三角网的精度估算(1)按条件平差估算精度的基本理论条件平差精度估算的实质是针对具体设计图形,列出条件方程式和推算元素的权函数式,得到权函数系数,组成法方程式同时附加计算各推算元素的[af]、[bf]、……... 随同法方程式逐次约化,以求得该推算元素的权倒数和中误差。
由于精度估算在实际观测之前进行的,这时还没有实测数据可用来计算单位权中误差,为此常常套用《规范》中的有关数据作为单位权中误差。
例如三、四等网的测角中误差可以取±1.8″、±2.5″。
(2)三角形的图形权倒数1/p F1/p F=2/3 R2.导线网的精度估算(1)用等权代替法估算导线点的点位精度导线的点位精度主要取决于导线长度,边长一定时,点位误差与导线长度成近似的正比例关系。
等权代替方法的实质是将导线网设法化为一条等权的单一导线,以便简化最弱点点位中误差的计算。
(2)按间接平差原理估算导线网的点位精度主要步骤是:①预估边长、角度或方向的观测中误差,规定单位权中误差,进而确定边、角的权。
②根据起始数据、各个边长和概略方向,计算各误差方程式的系数,进一步计算法方程式系数。
③根据法方程系数矩阵计算其逆矩阵-协因数阵,求出未知数的权倒数。
④任意点(x i,y i)的点位误差的最大方向由下式确定=1/2arctan[2Qx i y i/(Qx i x i-Qy i y i)]Qx i x i、Qy i y i和Qx i y i未知数x i、y i的权倒数和相关权倒数φE纵坐标x轴与点为误差最大方向间的夹角。
《大地测量学》实习指导书新.
![《大地测量学》实习指导书新.](https://img.taocdn.com/s3/m/6c4e5d2d83c4bb4cf7ecd1fa.png)
2009级《大地测量学》实习指导书测绘工程系二 0一一年十二月《大地测量学》实习指导书本实习指导书是根据测绘工程专业 2009级教学计划中,测绘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目标和《大地测量学实习大纲》特制定的。
本设计的任务是一、坐标基准设计与坐标转换;二、一级导线网测量和导线网平差;三、精密水准测量和水准网平差计算。
一、目的和要求1、目的:根据测绘工程专业教学计划有测绘工程专业本科生培养目标和实践教学计划安排,定于 2011 -2012学年第一学期的 15-17周安排一个大地测量学实习,为期三周。
时间:2011年 12月 5日至 2011年 12月 24日2、要求:掌握大地测量常用基准的概念;掌握我国大地测量常用基准或地方基准;掌握精密导线测量方法和平差计算方法;掌握精密水准测量方法平差计算方法。
3、指导老师:姚吉利曹俊茹孔维华张海玲王志勇王殷行二、大地测量实习的内容和实习安排三、大地测量实习的任务●坐标基准设计与坐标转换:计算原来已有点在中央子午线为 117度 45分的坐标●一级导线网测量和导线网平差:每组两个点水平角观测和边长测量;●精密水准测量和水准网平差计算:学校内所有点统一平差。
四、实习步骤第二部分导线网的基准设计1、设计技术要求和资料准备本次设计技术要求:所选基准满足整个***市 1:500地形图和 1:500地籍图有测图需要。
在整个测区内已有控制点,见附录一。
这些点就是本次设计基础数据。
设计一定要规范。
2、基准设计明确基准的定义和概念,在对已有资料的分析基础上,合理利用,找出基准参数或基准表达的公式。
✧设计好中央子午线:中央子午线的分必须是 5的整数倍(因为中央子午线拫重要, 便于记忆,不选秒,只选到分的整 5分或整 10分 ,如 117度 55分可以, 117度 31分就不好了;✧每公里和一幅 50cm*50cm地图图幅的投影变形:用 y 的自然的自然值计算投影变形。
地球平均曲率半径用子午曲率半径和卯酉曲率半径计算 MNR 。
《大地测量学基础》课堂实验指导书
![《大地测量学基础》课堂实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60a983e9f8c75fbfc77db2b8.png)
《大地测量学基础》课堂实验指导书基本说明1.课堂实验与理论课相互结合,同步进行;2.本课程实验项目在2学时内完成;3.为了使同学们在参加实验时有的放失,了解实验的目的和要求,以及实验的操作过程和方法,特编写此说明书。
实验一精密光学经纬仪认识实验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J2型精密经纬仪构造及使用方法;2.掌握用J2型精密经纬仪的读数方法;二、计划与设备:1.实验时数2学时,实验组由2~3人组成。
2.实验设备:J2精密经纬仪,每组一台。
三、实验内容:在认识与掌握J2型精密经纬仪各部件的名称和构造特点基础上,操作实习其使用方法;对J2型精密经纬仪的测微器构造进行分析与了解,掌握仪器的读数方法。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1.由教师用实物讲解J2型精密经纬仪的品牌类型、构造特点、使用方法、维护及保养知识。
2.在教师指导下,认识J2型精密经纬仪的构造特点用于大地测量的J2型精密测角仪器其基本构造原理和《数字测图原理与方法》课第二章中所介绍的J6级普通经纬仪相同。
由于大地测量方向观测值精度要求高,目标又远,因此仪器各个部件都特别精密,与普通经纬仪相比,在构造上有如下一些特点:’望远镜:望远镜是经纬仪的照准设备。
为了提高望远镜的瞄准精度,望远镜必须具有较大的放大倍率。
J2型精密经纬仪为35—40倍。
此外,精密测角仪器的望远镜一般采用内对光式。
为了消除像差,望远镜还采用复合式物镜。
水平度盘和读数设备:度盘是量测角度的标准器,它的精确程度直接影响测角的精度。
度盘的精度与度盘的格值有关,格值越小,精度越高。
但小的格值必然会使分划线数目增加,从而加大度盘的直径,增加仪器的体积和重量,这显然是不现实的。
J2型精密经纬仪采用适当增加度盘直径,使格值较小,并采用测微器来量取不足一格值的角值;J2型精密经纬仪度盘直径一般为75—160mm,格值为20′(J2)。
采用精密的光学测微器读数设备,使读数精度大大地提高,可直读1″~20″。
大地测量学实习报告三篇
![大地测量学实习报告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0fc4c2d00508763231121294.png)
大地测量学实习报告三篇每每到了毕业季,同学们都在一个个网站,一个个网页翻找着实习报告范文,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几篇大地测量学实习报告范文,希望能够帮你节省寻找的时间。
大地测量学实习报告篇一一,概述1²基本概述《大地测量学基础》实习是测绘工程专业的主要基础实习之一,是在《测量学》、《测量平差》等课程的基础上,继续学习《大地测量学》的有关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
通过本课程实习环节,使学生明了本课程在专业中所处的位置和作用,理解控制测量是各项测量工作的基础,具有控制全局的作用,是直接为工程建设服务的;使学生能建立为满足测绘地形图要求的具有必要精度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网;使学生能够建立具有控制全局作用,即有一个统一而合理的坐标系统的控制网,从而使地形图能互相拼接成一个整体;使学生能够建立一个具有限制测量误差传递作用的基本控制网,以满足设计、施工、放样的要求;使学生能够正确合理地进行控制网的技术设计,在外业作业、外业成果整理以及各工序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初步加以分析、判别和处理,为学生更好地学好后继课程《工程测量学》打下基础。
大地测量学实习分为两个部分,一是精密水准测量,二是精密角度测量, 2²实习时间安排:实习动员、借领仪器做好出测前的准备工作工具、仪器检校(天)每人观测8~10个点,每个测站测6测回,(要求满足测站限差)熟练掌握观测方法、要领(8天)精密水准测量每人观测往返2~3Km(7天)操作考核,抽签考核(天)三,精密角度测量测量员:XXX 记录员:XXX 前后视脚架:XXX找点:XXX一,角度测量具体要求1,了解全站仪,J2经纬仪的基本结构及各螺旋的作用,掌握全站仪,J2经纬仪测角的方法。
一测回2c互差小于等于13”两次重合读数小于等于3”,2,测量仪器J2经纬仪一台,一架棱镜,两个脚架,两个测签,记录板一块,记录纸等。
或全站仪一台,两架棱镜,三个脚架,记录板一块,记录纸等。
二,观测方法180 10 10 1、整置仪器,将仪器照准零方向,按下列式子: ( 为测回间mm度盘变换角,m为测回数)2、盘左:顺转照准部1~2周后,精确照准1方向(零方向),读取水平度盘及测微器读数(重合两次读数)。
大地测量学基础课程设计
![大地测量学基础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e660718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f4.png)
目录1.设计旳任务及目旳规定 (2)2.测区旳概况 (2)3.施工进度计划表 (3)4.图根控制网旳布设 (3)4.1平面图根控制网布设 (3)4.1.1首级控制网旳布设 (3)①方案一: 布设闭合导线控制网 (5)附录一: 首级闭合导线控制网 (5)②方案二: 布设附合导线控制网 (7)附录二:首级附合导线控制网 (7)4.1.2首级控制点布网形式旳选择 (8)4.1.3二级加密控制点旳推算 (8)4.2水平角观测 (8)4.3距离测量 (10)4.4高程控制网旳布设 (11)5.分幅和编号(附录三)........................................... ..146.附录四: 二级加密控制点旳布设 (14)7.测图措施 (14)方案一: 小平板 + 经纬仪测图 (14)方案二: 全站仪全野外数据采集 (16)方案一与方案二旳比较 (19)8.经费预算 (19)9.课程设计总结 (20)1.设计旳任务及目旳规定⑴任务: 做包头市大地测量基础课程设计, 在测区内进行三等三角网旳布设,并且进行二等水准联测。
⑵目旳:本次课程实习是在完毕《大地测量学基础》理论学习和地形测量实习旳基础上进行旳, 通过本次实习, 使学生可以把学到旳理论知识和实际有机旳结合起来, 充足提高对本专业旳理论认识,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测量理论知识, 分析和处理本专业一般测量问题旳能力。
并且, 通过对所学知识系统旳复习和巩固, 使学生深入掌握小地区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旳程序和措施, 从而使学生在碰到专业性旳测量问题时, 合理旳处理这些问题旳能力得到提高。
⑶总结和检查《大地测量学基础》基本知识旳学习状况。
通过布设控制网旳技术实践, 深化已经有知识, 拓宽新旳知识, 掌握工程控制网技术设计旳措施。
将《大地测量学基础》课程中波及到旳名词、概念、术语、原理及理论, 按照设计任务告知书旳规定, 通过演绎与归纳、分析与综合、抽象与详细旳逻辑组合, 完毕技术方案设计任务, 到达培养和提高学生旳逻辑思维能力和发明性思维能力旳目旳。
大地测量学实训报告
![大地测量学实训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4611753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b7.png)
一、实习背景大地测量学是一门研究地球形状、大小、重力场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大地测量学的理论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我们于2023年X月X日至X月X日进行了大地测量学实训。
二、实习目的1. 巩固和加深对大地测量学理论知识的理解;2. 掌握常用测量仪器的操作和使用方法;3. 熟悉大地测量学的基本实验方法,提高实际操作能力;4.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综合素质。
三、实习内容1. 测量仪器操作培训在实训过程中,我们首先学习了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等常用测量仪器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了仪器的校正、测量、数据记录等技能。
2. 水准测量实验水准测量是大地测量学的基本实验之一。
在实验中,我们学会了水准仪的使用方法,进行了水准点布设、水准路线测量、高程计算等操作。
通过实验,我们了解了水准测量在工程测量、地形测量等方面的应用。
3. 经纬仪测量实验经纬仪测量实验主要包括角度测量、距离测量等。
在实验中,我们学会了经纬仪的使用方法,进行了角度测量、距离测量、方位角测量等操作。
通过实验,我们掌握了经纬仪在工程测量、地形测量等方面的应用。
4. 全站仪测量实验全站仪是一种集角度、距离、高程于一体的测量仪器。
在实验中,我们学会了全站仪的使用方法,进行了角度测量、距离测量、高程测量等操作。
通过实验,我们了解了全站仪在工程测量、地形测量等方面的应用。
5. 地形测量实验地形测量实验主要包括地形图测绘、地形点测量等。
在实验中,我们学会了使用全站仪进行地形测量,绘制地形图。
通过实验,我们掌握了地形测量在工程测量、土地管理等方面的应用。
四、实习心得1. 大地测量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2.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重团队协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
3. 严谨的工作态度是做好大地测量学实验的关键。
4. 通过本次实训,我们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地测量学基础实验任务书(测绘工程专业用)南京工业大学二○一三年二月控制测量学实验任务书(测量专业用)实验一威特T3精密光学经纬仪认识及读数练习一、目的:了解wiedT3仪器的基本结构及各螺旋的作用,初步学会读数方法。
二、要求:①将T3仪器与书上P57图3-2相对照,了解仪器各部件的名称及其作用。
②在读数显微镜中观察度盘及测微器成象情况,学会读数的方法。
参照书上P66图3-16(c)。
读数示例:(新式T3)度盘读数:166°40′测微器读数:Ⅰ1′18.6″Ⅱ1′19.2″166°41′18.9″三、说明:水平度盘每度间刻15个分格,每格格值为4',测微器一周相当于2',刻有600个小格,每一小格格值为0.2″。
四、注意事项:T3仪器系进口高精度的测角仪器,在使用过程中须倍加爱护,除了在思想上重视外,在作业操作过程中要遵守操作规程,确保仪器绝对安全。
为此,在实验前,每个同学要认真阅读书上§3-2节。
实习过程中要加强组织纪律性,转动仪器螺旋时要有“轻重感”。
五、分组:每班分两组(因有一台T3,需各组依次轮流实习)六、时数:2学时。
实验二苏州第一光学仪器厂J2光学经纬仪认识及读数练习一、目的:了解J2经纬仪的基本结构及各螺旋的作用,掌握读数的方法。
二、要求:①对照书上P72图3-22所示仪器略图,了解仪器各部件的名称及其作用。
②在读数显微镜观察度盘及测微器成象情况,掌握读数方法。
读数示例:(老式)新式J2(A)见说明书(数学化)。
三、说明:水平度盘每度间刻3个分格,每格格值为20'。
测微器全周相当于10',共分600小格,每一小格格值为1″。
测微器左测注记为0'、1'、2'……9',测微器右侧注记为0″、10″、20″……50″(即0、1、2……5)。
四、仪器、工具苏光JGJ22仪器一架(脚架),伞一把,记录板一块,自带铅笔,记录纸。
五、时数:2学时。
六、分组:每4人一组。
实验三J2光学经纬仪光学测微器行差的测定一、目的:掌握J2型光学经纬仪光学测微器行差的测定方法。
二、测定方法:在照准部12个整臵位臵上进行差测定(见附表),每一位臵的测一程序如下:①将测微器读数调至0'00″,用水平微动螺旋使对径分划线A与A'(A±180°)重合,再用测微螺旋使其精密重合(如图示a),得读数为a。
a应报接近0'00″。
②以A'(A±180°)为指标线,转动测微螺旋使A'与主象的A—i 刻划线严格重合(如图示b),得读数为b,b应接近10'00″。
③再以主象分划线A为指标线,转动测微螺旋使A与付象的A'—i刻划线严格重合(如图C)得读数C,C也应报接近10'00″。
上述三个读数a、b、c只记秒数。
A以0'00″为标准,大于0'00″的为正,小于0'00″的为负;b、c以10'00″为标准,大于10'00″的为正,小于10'00″的为负。
每一个读数(a、b、c)要用测微螺旋重合两次,读取两次读数,然后再取其平均数。
全部记录在记录表中。
④测微器行并计算:b a r )(-=''正主∑-=''n1)()b a (121r 中主c a r )(-=''倒付∑-=''n1)()c a (121r 中付)r r (21r )()(中付中主''+''='' )()(r r r 中付中主''-''=''∆ 三、限差:“规范”规定:对于J 2型经纬仪水平度盘来说,r ''和r ''∆的绝对值应小于2″。
四、仪器工具JGJ 2光学经纬仪一架(脚架),伞一把,记录板一块,记录表格等。
五、实习时数:4学时。
六、上交资料:记录及计算成果。
A-iA A+i(图A )A +180+iA +180-i A +180A-i A(图B )A +180A +180-iA-i A(图C )A +180A +180-i水平度盘光学测微器行差的测定仪 器: 时 间: 测定者: 记录者:中数 =)(r 中主='')(r 中付=''+''=)r r (21r )()(中付中主 =''-''=∆)()(r r r 中付中主实验四 J 2型光学经纬仪水平轴不垂直于垂直轴之差的测定(高低点法)一、目的:掌握高低点法的操作程序与成果整理方法。
二、内容:(1)设臵目标:在距仪器5米以外的地方(如墙面)设臵两个目标,一为高点,一为低点。
两点应尽可能在一铅垂线下,用仪器观测两点的垂直角的绝对值应不小于3°,高点与低点之绝对值(垂直角)应大致相等,其差不得超过30″。
(设臵目标时,可用仪器指挥)。
(2)测定方法:①观测高低两点的水平角6个测回。
每测回间变换水平度盘和测微器读数为:m'10'10m180++︒=δ(m 为测回数=6)。
在6测回中前3个测回均顺时针方向旋转照准部,后3个测回逆转照准部。
观测限差:2C 变化按高低点方向分别比较,在整个测定中,其2C 变化值不得超过10″;各测回角值互差应小于8″。
对超过限差的测回应重测。
②观测高、低两点的垂直角α高和α低。
用中丝法测三个测回。
垂直角和指标差互差均不得超过10″。
超限应重测。
③最后结果计算:水平轴不垂直于垂直轴之差i : α-=Ctg )C C (21i 低高高高)R L (n 21C n l-=∑低低)R L (n 21C n l -=∑ )(21低高α-α=αn 为测回数限差规定:i 角的绝对值不应超过15″。
三、仪器工具:每组JGJ 2光学经纬仪一架(脚架),伞一把,记录板一块,记录表格等。
四、实验时数:4学时。
五、分组:每4人一组。
六、上交资料:记录及计算成果。
水平轴不垂直于垂直轴之差的测定仪 器: 时 间: 观测者:记录者:(一)高低两点间水平角的测定=-=∑高高)R L (n 2C 1 =-=∑低低)R L (n 21C n 1(二)高低点垂直角测定最后结果:=α-=ctg )C C (21i 高低实验五 水平角观测(用方向观测法)一、目的要求:用J 2型经纬仪(JGJ 2)按方向观测法进行观测练习以掌握此法的操作步聚和记录计算方法,并了解测站上各项限差的要求。
二、一测回操作步骤:①整臵仪器,将仪器照准零方向,按下列式子配臵度盘:m0101m 180'+'+︒=δ (δ为度盘变换角,m 为测回数)②盘左:顺转照准部1—2周后,精确照准1方向(零方向),读取水平度盘及测微器读数(重合两次读数)。
(注意:使用照准部微动螺旋和测微螺旋时,其最后旋转方向均为旋进。
)③顺转照准部,依次精确照准2、3、4、……p 方向,最后又闭合至1方向。
按上述方法读数、记录。
以上构成上半测回。
〕④盘右:逆转照准部1~2周后,精确照准零方向,读数、记录。
⑤逆转照准部,依相反次序P ,…4、3、2照准读数,记录,最后又闭合至1方向。
④、⑤两步构成下半测回,以上构成一个测回。
三、限差:(对于J 2型仪器)两次重合读数差:3″半测回归零差:8″一测回2C 互差(变化):13″ 各测回同方向互差:9″(当照准点的垂直角α>3°时,该方向的2C 互差可按同一观测时间段内的相邻测回比较,并应在手薄中注明)。
四、注意事项:1、按规定格式在记录表格中记录、计算。
2、测微器读数不许涂改。
3、认真操作,爱护仪器。
五、仪器、工具:JGJ2仪器一架(脚架),大白伞一把,记录板记录用纸等。
六、分组:每3人一组,每人测一个测回合格成果。
七、实验时数:4学时。
八、上交资料:观测记录。
水平方向观测手薄第测回仪器NO 点名等级天气观测者日期月日成象记录者开始时分结束时分归零差Δ左= Δ右=实验六精密水准仪和精密水准尺认识及读数练习一、目标:了解威特(wild)N3水准仪和国产S1水准仪的基本结构,以及各螺旋的作用;初步学会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在水准尺上的读数方法。
二、要求:1、将仪器与书本上仪器外机对照,熟悉仪器各部件的名称及其作用,着重比较不同仪器的特点。
2、掌握N3、S1两种类型仪器在水准尺上的读数方法及测微原理,预习书上§5-3节的内容。
3、了解精密水准尺的特点(N3、S1仪器的水准尺是不同的);与一般水准尺有何区别。
三、仪器与工具每次借N3(或S1)一架(包括脚架),记录板一块,精密水准尺一反,大白伞一把。
四、分组:5人一组。
五、实习时数:2学时六、注意事项:精密水准仪和精密水准尺系贵重仪器,实习时必须倍加爱护。
精密水准尺必须专人拿着,不许靠墙或放在地上。
仪器和尺子都不许离开人。
实习七视准轴与水准轴相互关系正确性的检验与校正一、目的:掌握水准仪交叉误差和i角误差的检验与校正的操作程序和成果整理方法。
二、内容:(一)交叉误差的检验:1、将水准仪安臵在距标尺50米处,并使脚绳旋③安臵在望远镜照准方向上(如图一)示。
(图一)2、整平仪器,符合气泡精密符合,并使楔形丝夹准某一分划,记录读数。
3、升高脚螺旋①约2周,为了保持原读数不变,则应降低脚螺旋②约2周,并仍照准原目标分划读数。
此时,观察气泡偏离方向和大小。
4、把脚螺回复原来位臵,并使气泡符合,仍照准原目标分划读数。
5、同法使仪器向一方向倾斜(即升高脚螺旋②2周,降低脚螺旋④2周),并仍照准原目标分划读数,观察气泡的偏离方向和大小。
在上述仪器向两侧倾斜情况下,若气泡两端始终保持符合或者气泡同向偏离相同距离,则表示无交叉误差存在。
若气泡异向偏离,且偏离大于2mm 时,需进行校正(本实习只做检验,不作校正。
)(二)i 角检验与校正1、准备工作:在平坦场地选择一条长为61.8米的直线J 1J 2。
并将其分成S=20.6米的三等分(J 1A=AB=BJ 2=20.6米)。
在两端点均打上木桩(或作记号)见记录附图。
2、在J 1J 2处先后架仪器,中间A 、B 为立尺点。
仪器整平后使符合气泡精密符合,分别在A 、B 标尺上各读取四次读数,取四次读数的平均值为a 1,b 1;a 2,b 2。
3、最后结果计算: )]b a ()b a [(211222---=∆)10206,m 6.20S (10Si 3⨯=ρ''=∆⋅=ρ''∆='' 当i″>15″时,需进行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