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电视剧批评:可为与何为?
我国媒介批评展开层面的划分及反思
我国媒介批评展开层面的划分及反思媒介批评是指对媒介产品进行批判性评价的行为,它是社会的一种反思与观察。
近些年来,我国的媒介批评越来越多,批评的层面也越来越广泛。
本文将从层面的划分和反思两个方面,对媒介批评进行探讨。
一、层面的划分在我国的媒介批评中,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进行分类:1. 音乐、电影、电视剧等艺术产品的批评这类媒介产品通常反映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是观众最为关注的。
媒介批评家会对其中的创意、制作、演绎等方面进行评价,从而指出其优点与不足。
例如,《战狼2》被批评家指出其过多的政治宣传,缺乏角色深度等问题。
2. 广告的批评广告是商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其中也存在一些负面的元素,例如虚假宣传、不良的价值观等。
媒介批评家会评价广告的创意和效果,并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需要改进之处。
例如,一些广告因其性别歧视、种族歧视等问题被批评家批判。
3. 新媒体的批评随着互联网与移动终端的普及,新媒体也成为社会热点。
它们包括微信、微博、短视频等,其传播速度、影响力远高于传统媒体。
媒介批评家会对新媒体的内容、真实性、价值观等方面进行批评。
例如,一些不负责任的传播行为会受到公众和媒介批评家的批评。
二、反思媒介批评不仅仅是评价,更是一种反思和观察。
媒介批评家通过评价产品中的问题和不足,反思与观察社会现象,指出问题所在,从而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关心。
同时,媒介批评家也需要对自己进行反思,不断提高自身的批评水平和技能。
媒介批评的反思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媒介产品与社会现象是互相影响、相互作用的。
通过对媒介产品的批评,可以深入发掘社会现象,发现其中的问题所在,从而引发公众的关注和反思。
2. 对媒介生产与消费的反思媒介批评不仅仅是对产品的评价,更是对生产和消费环节的反思。
通过批评,可以发现生产和消费中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方案。
3. 对自身的反思媒介批评家需要对自己的批评水平和技能进行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批评能力和批评水平。
媒体“可为”与“不可为”的伦理学解读
的 基 本 功 能 , 任 何 媒 介 传 播 活 动 都 但 肩负 一定 的社会 责任 , 有一 定的 良 都 知和操守 , 要考量社会 影响 。 需 这 些 观 点 . 起 不 小 争 议 . 为媒 引 也 体 从 业 者 带 来 困惑 和迷 茫 。
闻 的基本 理念 。但在 具体 实践 中 , 有
些 报 道 虽 然 逼 真 ,从 真 实 角度 看 无 懈 可 击 ,但 在 评 价 上 却 掉 人 有 违 新 闻 伦
理 的 自然 主义 泥坑 新 闻 从业 者 在 报 道 中展 示 不应 该
本 文 试 图 通 过 近期 媒 体 报 道 中 的
一
些 典 型 案 例 分 析 . 讨 新 的 舆 论 环 探
境 下 媒 体 的 “ 为 ” “ 为 ” 寻 找 遵 当 与 可 , 从新 闻伦理与媒体功 能的平衡点 。
一
实。关于真实 问题 , 乎 是基本常识 , 似
没 必 要展 开 议 论 , 实 不 然 。 其
上述 案例 中, 管部 门明确表态 , 主 “ 找 到 冰 冻 虾 仁 含 冰 率 的 明 确 标 未 准” 。在 没 有 相 关 政 策 依 据 的 情 况 下 判 断 商 家 是 否 违 规 要 十 分 慎 重 。该 消
观 上 起 到 了 “ 容 与示 范 ” 用 还 有 纵 作
一
冰冻虾仁 含冰率 的明确标准 。 这 篇 报 道 似 乎 事 实 确 凿 ,是 篇 事
关 民 生 的 重 大 舆 论 监 督 新 闻 , 的 确 也
二 、 制 自律 。 绝 “ 闻 自 克 杜 新
然 主义 ”
新 闻必须 真实 、 时 、 价 值 、 及 有 可 公 开 ,能 满 足 受 众 需 求 。这 些 既 是 新
电视剧-批评标准-刍议
52
万方数据
枷:扯的榆骗叩性作-I¨{Ⅳ“的所止价值山可能址 栅恸的“f々p;筒A”f自作-1h址种订州必录性舸叫
标准型儿体、史rL观、巫f型址、虹仃姓,它n为岂术 批评的艘标准,“1然也迁龠IU税删岂术的批件实 践。七硷埘性个电fU剧止f自吐构诬足埘禁部儿怍 n0|UM剧作-I^进行赏析目}心设“*¨_这怀HI::这一
达…来.选洋的岂术q-美邶越日【・H美规范定托度
1.彰挂J’妊的水jl珏性荇札。Il:枷卒洋“先,#指lf!的 琊样.“找曾把r|然抖本身的崩仆uI{做‘真’,把^ 炎宴践1体的根小性庙叫做‘善’。11人们『『J 1脱¨
柑…铎观公IJ、合情介pl-的皓断。 四、必须坚持“美学的和历史的”标准
l“桃剧批评戍媛咂111和一o^J{_J=恩{千}蜥n被拉萨尔
炎帕M加水打实践i‘功竹芰『『J本质必坝”}助’J之
量呲的介规佧nq}e r以‘ft现…泉.J址J::!_就址*的
他”。。怂}}}妍认为,岂术批盯的{i}f究对敛H先址一I-
黄刘望日l艺术zt盘,晰不足片’。1儿;11J母察lI伴n的
~存¨粜从¨然兕n0卿世米行.舟崔!I_他的衅丰口
小生价1:【_【剌“会价值。倘竹擀小起是学的“rj阼『}”
‘批评标准’’刍议
,薛晋文
电视剧批评伴随着中国电视五r年的风雨《E榭
天中围电视的繁荣0:F r汗乌功劳。然l^J,冷静地
一路同行,为c}l嘲电视的健康螫荣技屣提供丁有力 的理沦保证和学理立撑。电视剧批评是电视剧创作
的一种币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成为一种独市存在的
看待我们就会发现:批评标准的混乱严醇制约与阻
朴“九经岢验”的八股史。币f!;}小醴的址,n■兮的
事》等经虮^二作:d:电视94领域中出IM丁如《篱筐・
“网络电视批评”辨义
练和方便 。此处需要说 明的是 , 目前有 “ 网络电视” 词 , “ 络 电视 批 评 ” 不 是 指 针 对 网 络 电 视 的批 网
一
么是 “ 网络 电视批评 ”,其本质 、内涵和外延等所指何 物仍不 明确 。无疑 ,这些基本 概念 的模 糊容易导致评
告 形 式 相 比 , 电视 广 告是 一 种 渗 透 力 强 ,覆 盖 面广 , 但 费 用 昂贵 的 “ ” “ ”组 合 传 播 形 式 。对 电视 广 视 听 告 传 播 覆 盖 地 域 广 阔 、受 众 人 数 众 多 、 “ ” “ ” 视 听
宝贵的广告 费用 ,也妨碍 了当代中 国电视广告提高水 准,向艺术化 方向发展 。 什 么时候会 出现令人过 目不忘的 电视广告?这是
一
个需要广告主 、广 告代理与 作为广告媒介的电视台
参考 文献
的审美期待 。时间成 为 “ 故事性 ”的决定因素之一 。
但 时下发 布 的多数 电视广 告 ,时 间一般在 3 秒 。 —5 这样 短 的时 间几乎无 法 展开 “ 事 性 ”, 因此也就 故 无 法 发 挥 电 视 广 告 的 优 势 。有 头 、 有 尾 、 有 高 潮 的 “ 事 性 ” 电视 广 告 , 需 要 1 秒 左 右 的 时 间 。 这 样 故 5 时 间 量 ( 物 频 道 除 外 ) 高 品 质 已发 布 的 电视 广 告 购
展 出一种新 的形式—— 网络 电视批评 ,为 了避免评价 混 乱 和 定 位 失 当 ,本 文 立 足 于 厘 清 定 义 、把 握 本质 、 明确 内涵 、廓清外延等基本 工作,以获得认识这一新 生事物的理论起点 ,打牢 围绕其展开 实践建设的现 实
基石。
定义及定义原则 如果我们仅仅把 “ 网络 电视 批评 ”解 释 为 以网络
结合电影情书谈一下影视批评的类型和形式
结合电影情书谈一下影视批评的类型和形式
影视批评是对电影等影视作品的评价和分析,主要目的是对作品进行评论、探讨和思考,以提供给观众更深入的理解和观看体验。
影视批评可以从不同角度和层面进行分类和形式化,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影视批评类型和形式:
1. 文字评论:这是最常见的影视批评形式,通常以文章或评论的形式发表。
影评人通过文字描述和分析电影的剧情、人物、主题、技术等方面,表达自己对作品的观点和看法。
这种形式可以更为详尽地展开思考和论述,是影视评论的主要形式。
2. 视频评论:随着网络平台的普及,视频评论逐渐成为一种流行的影视批评形式。
通过视频录制和剪辑,影评人可以通过口述、演示和图像等多种形式表达对电影的看法。
视频评论通常具有更直观、生动的表现方式,对观众产生更直接的影响。
3. 学术论文:影视批评也可以以学术研究的形式发表,如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论文。
学术论文通常对某一具体问题或研究领域进行深入探讨,运用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来对电影作品进行分析和解读,以期影响相关学术领域的讨论和研究。
4. 社交媒体评论: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影评人通过微博、微信、豆瓣等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影视批评。
这种形式通常以短文的方式表达,常常简明扼要地点评一部电影,并借助社交媒体的互动性进行观众讨论和交流。
总之,影视批评的类型和形式多种多样,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应的观众群体。
无论是文字评论、视频评论、学术论文还是社交媒体评论,都可以为观众提供丰富多样的观影视角和思考方式。
电视剧对青少年的影响辩论辩题
电视剧对青少年的影响辩论辩题正方辩手:电视剧对青少年的影响是积极的。
首先,电视剧可以为青少年提供丰富的知识和信息,帮助他们了解社会、历史和文化。
通过观看电视剧,青少年可以学习到不同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拓宽自己的视野,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
其次,一些优秀的电视剧可以激发青少年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对文学、艺术和科学的热爱。
最后,一些电视剧也能够给青少年树立榜样,激励他们追求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反方辩手:电视剧对青少年的影响是消极的。
首先,一些电视剧内容低俗,充斥着暴力、色情和不良行为,容易对青少年产生不良的影响,导致其产生错误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
其次,一些电视剧中的角色形象不真实,让青少年产生错误的认知,导致他们对社会和人生产生误解。
最后,过度沉迷电视剧也会影响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使他们缺乏对现实生活的兴趣和参与。
正方辩手:尽管一些电视剧确实存在不良的影响,但我们不能因噎废食。
我们应该注重引导青少年选择适合自己的电视剧,培养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同时,家长和学校也应该加强对青少年的引导和教育,帮助他们正确看待电视剧,理性对待电视剧的影响。
反方辩手:尽管有一些优秀的电视剧,但是绝大多数电视剧仍然存在不良的影响。
我们不能指望青少年能够理性选择,他们往往受到电视剧的影响而产生行为改变。
因此,我们应该限制青少年观看电视剧的时间和内容,引导他们更多地参与体育、文学和艺术活动,培养他们的健康生活方式。
正方辩手:总的来说,电视剧对青少年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我们不能一概而论,而是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评价和引导。
只有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才能让电视剧对青少年产生积极的影响。
反方辩手:尽管电视剧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是我们不能忽视其消极的影响。
我们应该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限制青少年观看不良内容的电视剧,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只有这样,才能让电视剧对青少年产生积极的影响。
名人名句:“电视是一个有教育作用的媒体,但它也是一个有害的媒体。
互联网视域下电视剧价值批评反馈方式的嬗变
互联网视域下电视剧价值批评反馈方式的嬗变作者:崔嘉美来源:《声屏世界》 2018年第7期摘要:电视剧价值批评是对电视剧文本内容的阐释与再解读,互联网时代批评活动开展的时代语境、反馈方式等都在发生改变。
运用互联网思维,对不同媒介时代下的批评反馈机制进行梳理,可以探究电视剧的价值批评反馈方式的嬗变。
关键词:互联网电视剧价值批评反馈方式电视剧为观众生产影视作品,同时也在为作品生产观众。
从电视剧是否能够实现其意义的维度来看,电视剧只有进入大众视野,被观众欣赏和批评,并及时得到反馈,才能实现作品本身的意义。
批评反馈是电视作品价值传播的最后一个环节,但作用不可忽视,反馈方式的变化,反馈主体的不同等都会影响到影视价值的传播范围。
价值反馈渠道的变化严格意义上的电视剧要经历审核批准、上架播放、回收反馈三个基本环节才称得上是完整的作品。
反馈环节有助于制作方对作品进行修正,提升创作水平,为下一部影视作品积累经验。
基于时代的发展变化,电视剧价值批评的传播媒介发生了变化,其反馈方式也发生了一定的改变。
电视剧价值批评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不可能脱离技术而独立存在。
在电视剧产业早期,对电视剧观后的感想、心得一般通过写信来表达。
信件成为观众发表批评的载体,但纸质媒介下的反馈存在时空差异,传播需要克服时间的滞后性,且信件在投递过程中极易丢失,批评的传播安全性得不到保证。
上世纪80年代电话开始普及,电视剧的观后反馈有了新的传播通道。
相比于信件反馈而言,电话在反馈形式上发生了由写到说的改变,通信跨越了时空,大大压缩了反馈的时间。
无论是信件还是电话,基于自身的物理结构,都无法打破“一对一”的定向反馈模式,但互联网技术把世界连成了一个整体,网络“多对多”的反馈形式不仅让批评者可以畅所欲言,还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实现了即时互动。
如反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的播出,同是现象级的热播剧,相较于上世纪90年代大火的《渴望》,观众对《人民的名义》的批评铺天盖地,这种现象的出现和新的网络批评场域的形成关系密切。
当代电视剧批评模式的断想
当代电视剧批评模式的断想前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视剧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娱乐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社会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
随着观众的需求不断提升,电视剧的制作和表现形式也在不断变化。
不同的时代、地区、文化、社会背景,都会孕育出不一样的电视剧题材、风格和风貌。
在这样一个多元化的电视剧市场中,电视剧批评的作用愈发重要。
电视剧批评不仅可以为观众提供更精准的剧评和观剧建议,也可以促进电视剧行业的健康发展。
然而当代电视剧批评模式也面临着不少的挑战和问题,对此作出一些思考和探讨,以期推动电视剧批评模式的进一步发展。
当代电视剧批评模式的主要问题1.盲目追逐流行元素随着电视剧市场日益饱和,为了吸引观众眼球,很多电视剧制作方和媒体不可避免地被流行元素所吸引。
尤其是近年来,热门IP改编、网文改编等已经成为制作方追逐的焦点。
这种现象导致了电视剧本身的文艺性和深度不断被削弱,而且往往会提前失去观众的兴趣,导致收视率下降,更不用说获得真正的艺术认可了。
2.权威性批评体系缺失有些电视剧批评文章质量良莠不齐,有的评测分析缺乏深度和独立性,有的评价标准随意,对电视剧质量和价值的评判缺乏权威性,而且有些网络评论还有明显的恶意攻击倾向,违背了网络公众意见监管的初衷。
因此,搭建一套健全的电视剧批评体系,建立起有权威性的评价标准和规范,对于提升电视剧批评的质量和公信力是非常重要的。
3.过度商业化导致读者质疑很多电视剧批评文章受到了商业利益的驱动而偏离了本应有的方向。
在某些情况下,电视剧批评文章会被品牌商和广告公司所出资,参与其中的电评人的评判会被这些“赞助商”所影响。
这种现象不仅让读者质疑电视剧批评的独立性和公正性,还会给电视剧行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4.批评缺乏探讨性很多电视剧批评的问题是集中在电视剧表面结构,对于情节、角色、演员、音乐等的表现、创意、想象力和意义的深度探讨则较少涉及。
这种表现方式让电视剧批评缺乏了对电视剧内在美学价值的探讨和思考,更不具有推动电视剧创新的动力。
《电视剧批评》课程课件
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电视剧产业也需要注重可持续发展,包 括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
06
电视剧批评实践与案例分析
优秀电视剧批评案例分享
《白夜追凶》
从叙事结构到角色塑造的 深入剖析
《人民的名义》
反腐题材的社会意义与艺 术表达
《长安十二时辰》
古装剧的创新与对现实的 思考
学生作品展示与点评
电视剧批评的起源和发展
电视剧批评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西方国家,随着电视媒体的普及和电视剧产业的不断 发展,电视剧批评逐渐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批评形式。
电视剧批评的特点
电视剧批评具有跨学科性、实践性和主观性的特点。它融合了文学、艺术、社会学、心理 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实践,同时又与电视剧创作和产业密切相关,能够为创作者和观众 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启示。
详细描述
喜剧通常以幽默为主要表现手法, 通过夸张、讽刺等手法,展现人物 性格和情节冲突,让观众在轻松愉 快的氛围中放松心情。
代表作品
《武林外传》、《爱情公寓》等。
电视剧的叙事技巧与表现手
03
法
剧本结构
剧本结构的重要性
剧本结构是电视剧叙事的 基础,它决定了故事的起 承转合和整体布局。
三幕结构
经典的剧本结构,包括开 头、中段和结尾,通过设 置悬念、转折和高潮来吸 引观众。
非线性叙事
通过倒叙、闪回等方式打 破线性叙事,增加故事的 层次感和悬念。
故事线索的编织
合理安排主线、副线及支 线,使故事线索交织,丰 富剧情内容。
角色塑造
角色设定的多样性
角色设定应具有代表性, 体现社会各阶层、年龄和 性格特点。
角色发展与成长
角色在剧情发展中应有所 成长和转变,增强观众的 代入感。
中国电视剧的历史学批评
中国电视剧的历史学批评中国电视剧是中国文化传播领域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不仅反映了当代中国社会的现实问题和历史变迁,也体现了中国文化的传统价值观和审美观念。
本文旨在从历史学的角度对中国电视剧进行批评研究,探讨其历史价值和历史意义。
第一部分:中国电视剧的发展历程中国电视剧的起源可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其初期作品以宣传建设社会主义为主题,反映社会主义建设成果和成就。
随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中国电视剧开始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征,以历史剧、现代剧、都市剧等形式出现,涉及的题材和内容也越来越广泛。
1980年代至1990年代是中国电视剧发展的黄金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视剧也反映了新时代下的社会现实和人民生活。
一批经典作品如《霍元甲》、《还珠格格》、《橘子红了》等被观众广泛接受和喜爱。
新世纪以来,随着电视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观众观念的改变,中国电视剧形式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不同主题和形式的电视剧层出不穷。
第二部分:历史意义和历史价值中国电视剧作为文化产品和文艺形式,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历史价值。
首先,中国电视剧记录了中国社会历史的变迁和演进,反映了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
例如,以《大宅门》为代表的历史剧反映了清朝末期至民国初期的社会变革,描绘了官场、商海、家庭等方面的生活和情感,成为了中国电视剧发展历程中的经典之作。
其次,中国电视剧传达了中国文化的传统价值观和审美观念。
中国电视剧中的一些经典形象和情节,例如英雄、爱国、家庭、友情等,深入人心,影响了几代观众的思想和观念。
例如《红楼梦》中贾宝玉的沉溺和红楼梦的消亡,深刻揭示了人性的弱点以及“红楼”所代表的封建社会的消亡和文化遗产的流失。
第三部分:中国电视剧的问题和挑战中国电视剧作为文化产品和文艺形式,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部分电视剧在题材和内容上缺乏创新和突破,导致重复和雷同,缺乏观念趣味性和艺术性。
其次,部分电视剧的质量存在差异化,制作粗糙、剧情拖拉,主题乏味、故事陈旧,观感单调、无趣。
当代电视剧批评模式的断想
当代电视剧批评模式的断想当代电视剧批评模式的断想但在实际的理论和批评中,很多研究者没有看到这点,因而导致了他们对大众文化的认识发生了本质误解,并因此产生了几种批评模式。
一种批评方法是从纯艺术角度要求电视剧,他们以衡量经典文艺作品的标准和套路审视电视剧文本,所以只看到电视剧在艺术上的缺陷,看不到它和文艺作品的本质差异;第二种批评方法是从个人审美好恶对电视剧作即兴式评点,缺少理性分析;第三种批评误区是反对电视剧尊重大众情趣的价值取向。
这些批评的共同问题是过于浅显,缺乏深度和理性分析。
他们几乎没有思考一个简单问题,即电视剧的诗学宇宙到底有多大?80年代以来西方一些学者,拒绝运用类似的实验的程序来解释现象,他们开始关注“主观的”或“非科学的”媒体研究取向,将人类学、文化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借鉴过来。
电视剧作和理论现状提醒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电视剧的性质、特征和功能,建立起电视剧批评理论。
我们的出发点是把电视剧看成一种大众文化,考察它本身存在的形态,弄清它和观众的交流形式,它和其他文化的关联,运用大众文化观点,建构起电视剧的批评理论,使人们更好地认识电视剧的本体特征和大众文化功能,为开展理性的批评服务。
现代学科理论都是相互联系的,西方文艺批评方法虽然难免其片面、偏颇,但在对真理世界的接近上都具有某种独特性和深刻性,因此这些方法均具有参考的合理性。
受这些批评理论的启发,我们尝试将它们引入电视剧的批评研究之中,试图建立起一套属于电视剧批评学科的理论。
一电视剧批评与叙事理论把叙事学引入电视剧批评研究意在对电视剧的本体结构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并希望以此作为我们建构电视批评理论的基础。
叙事学研究最多的是小说的叙事艺术,在小说中,叙事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故事、本文及叙述关系的确定上,尤其是对叙述过程的分析。
里蒙·凯南说:“在叙事虚构作品的三个基本作品中,读者能直接触到的只有本文。
他(她)是通过本文才得以了解故事和叙述(本文的创作过程)。
电视剧对青少年的影响辩论辩题
电视剧对青少年的影响辩论辩题正方辩手:电视剧对青少年的影响是积极的。
首先,电视剧可以帮助青少年了解社会现实和人生道理。
通过观看电视剧,青少年可以接触到各种不同的人物和情节,从中学习到人生的道理和价值观。
比如,美剧《老友记》中的情节和人物塑造可以让青少年学会友情和团结的重要性;韩剧《太阳的后裔》中的爱情故事可以让青少年了解到爱情的复杂和珍贵。
其次,电视剧可以拓展青少年的视野和思维。
通过观看不同类型的电视剧,青少年可以了解到不同国家和文化的风情,拓展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比如,英剧《神秘博士》可以让青少年了解到英国的文化和历史;日剧《东京爱情故事》可以让青少年感受到日本的生活方式和情感表达。
最后,电视剧可以激发青少年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通过观看精彩的情节和人物形象,青少年可以激发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反方辩手:电视剧对青少年的影响是消极的。
首先,电视剧中的虚假情节和不实价值观会误导青少年。
很多电视剧为了吸引观众,会夸大情节、渲染情感,导致青少年对现实生活产生偏差的认识。
比如,一些偶像剧中的爱情情节虚假夸张,会让青少年对爱情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一些警匪剧中的暴力和犯罪情节会让青少年产生不良的行为倾向。
其次,电视剧会影响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
很多青少年沉迷于电视剧,长时间沉浸在虚幻的世界中,导致学习和生活能力下降。
比如,一些青少年为了追剧而熬夜,导致学习疲劳和精神压力;一些青少年为了模仿电视剧中的人物和情节,而产生不良行为。
最后,电视剧会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长时间沉迷于电视剧会导致青少年的眼睛疲劳和近视,影响身体健康;同时,一些暴力和色情的电视剧会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在这个辩题中,我们可以引用名人名句和经典案例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比如,可以引用莎士比亚的名言“世界是一个舞台,人生是一场戏”,来说明电视剧可以帮助青少年了解人生道理;可以引用《红楼梦》中的情节,来说明电视剧可以拓展青少年的视野和思维;可以引用一些青少年沉迷于电视剧而导致学习和生活能力下降的案例,来支持电视剧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
中国电视剧的历史学批评
中国电视剧的历史学批评中国电视剧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历史上出现了许多经典之作,并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
然而,尽管这些电视剧在演员表现、场景设计、摄影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令人惊叹的成就,但它们的历史地位、文化价值和政治意义等方面的学术批评仍然值得深入研究。
在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中国电视剧承载了无数的爱国主义、家庭伦理、人类命运共同体、历史纪实等社会价值观,成为了中国民众心目中的文化符号。
同时,中国电视剧也是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媒体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技术手段和观众需求的不断升级,中国电视剧在影响和塑造社会文化价值观方面也越来越显著。
作为一种受众广泛的文化习俗,中国电视剧同样存在一些值得考虑的问题。
例如,在民族精神的强调和“壮丽史诗”思想的渲染下,一些电视剧往往过分强调了“英雄主义”的倾向,忽视了人物的凡人和社会现实的真实性。
不仅如此,一些电视剧还出现了恶俗、浅薄、唯利是图的倾向,这挑战了电视剧作为文化产品应具有的思想性、艺术性和伦理性。
另外,中国电视剧中存在的潜在的政治意义也值得重视。
在中国崛起和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政治和娱乐在中国电视剧中的交织和影响显得更为明显。
一些电视剧试图通过传统文化的宣扬、历史题材的呈现和被电视剧界称为“大片”的重量级作品的制作来表达民族自信心和弘扬中国形象。
然而,在一些电视剧中,中国文化色彩被过分强调,使得电视剧表现出贫乏的文化多样性,这给国外观众带来了单一化和刻板化的印象。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一种历史学批评的方法,以评估中国电视剧的文化含义和政治意义。
这种方法应该回顾中国电视剧的历史流变,准确刻画它的文化传播和政治意义,并同时发掘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此外,还应充分考虑中国电视剧与全球电视剧产业的关系,分析中国电视剧在全球化时代下的地位和作用。
最终,历史学批评应该帮助我们更好地评估中国电视剧在文化行业中的作用,促进中国文化对外输出的深化和广泛影响。
考场作文模拟题导写: “可为与有为”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范文展示汇编入可为佳境,臻有为化境®①标题不仅对仗,且富于思辨,很好地阐释了“可为”与“有为”二者的关系。
日月其迈,岁律更新,转眼中国共产党已走过百年历程。
百年艰难,百年辉煌,同时间赛跑,和历史奋进。
不管身处何种时代,我们都应为时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或在无为之境,奋力做好可为之事,或处可为之势,继续勇攀高峰······无论如何,我们都应有敢于作为的韧劲和闯劲,用“有为”成就更多的“可为”!②②开篇简明扼要,措辞准确生动,在回溯历史中巧妙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回首过往,先辈们知其不可为而有为。
先哲孔子在两千年前就已道出“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良训,这是成才立志的关键,更是中国人薪火相传的品格。
回首百年前,纷飞的战火让国家满目疮痍,军阀的割据让家园民生凋敝,黑暗的时代让先驱迷惘彷徨。
种种衰亡、失落接踵而至,时代似乎关闭了青年奋发有为的通道。
渡尽劫波,中国青年却用有为筑起保家卫国的铜墙铁壁;中流击水,每一颗有为坚定的心,为时代标记刻度。
李大钊、陈独秀站在时代前列,用《新青年》唤醒沉睡的大多数;蔡元培三顾茅庐,决心大胆重振民族教育;鲁迅写作《狂人日记》向封建礼教大胆开炮···不可为的条件下,先贤们“知其不可而为之”,苦苦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将家国情怀埋于胸中,用奋斗铸就当下可为之大局!③③回顾历史,找到“可为”的对立概念“不可为”来加以论述,体现思辨的深刻性和独特性。
立足当下,时代可为,我们更当有为。
走过荆棘,我们迎来新生。
一组组亮眼数字,代表新辉煌;一项项重大改革,激发新动能;一个个精彩瞬间,擦亮新名片。
当下的家国为我们成长成才提供了“大有可为”的条件,我们更应激荡起“后浪”奔腾的澎湃动力。
事实证明,当历史的挑战落在我们肩上时,我们仍然能用“有为”战胜虚无,用奋斗接过使命。
互联网时代影视批评何为
87
专栏这是一个互联网时代,也是一个“人人都是自媒体”的全媒介时代而从每个人都可以发声、点赞、吐槽、打分的角度看,这还似乎是一个“人人都是批评家”的时代!
在这个时代,影视批评无疑泛化了,而是一种网络时代的“众声喧哗”,“找不到中心”的“碎片化”和“能指的飘移”。
影视观众、影视批评的潜在接收者也不再是电视媒体时代“沉默的大多数”,而是“人人都是自媒体”时代,用拇指发声、投票的“不再沉默”的“大多数”,他们甚至有自己的社群、部落,有自己的意见领袖、偶像、群主。
那么,影视批评、艺术批评何为?我们还能做什么?我们如何影响“他们”?还能不能影响他们?在互联网茫茫苍苍的信息大海中,我们还能获取“回音”,找到知音吗?
这是我们影视、文艺批评工作者不得不面对的问题和难题。
影视批评是艺术批评的一个重要组成。
我们先从一般艺术批评或文艺批评的功能、意义、传播等原理切入,以便更好地理解、阐释当下的影视批评和媒介批评。
微
信
扫
一
扫阅读与分享
88专栏。
网络时代的影视批评
网络时代的影视批评[摘要]高速发展的网络时代,打破了传统的时空界限与思维观念,改变了传统影视的制作方式和存在形式,造成了影视批评的转型,突出地表现在其民间性、虚拟性、交互性的特征。
网络为影视批评提供了崭新的契机,影视批评与网络呈现出互动的关系。
[关键词]网络时代影视批评特征我们生存在一个网络高速发展的时代。
数据在全球范围内分布,复杂的数字化基础结构在我们的生活模式中已经证实了它们的可效性,如今的时代已然是一个数字时代。
按照人类社会演进和发展的一般规律,每一次新的时代都是一次科技革命的产物,每一次科技革命都是一个新时代的序幕。
今天,正如尼葛洛庞帝所定义的:人类“生存在一个以数字方式处理信息和贸易的时代”。
数字化生存昭示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人类的一切领域进入了全面依赖网络的崭新时代。
“媒介即讯息”。
正如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改变了整个世界一样。
网络时代的急风骤雨,彻底打破了传统的时空界限与思维观念,也改变了传统影视的制作方式和存在形式,从“胶片的艺术”变成了“电子的艺术”。
这给影视理论界以巨大冲击,也造成了影视批评的转型。
电子媒介已经成为社会讯息的新尺度。
著名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曾说:“人们之间的交流正在被1和0所垄断。
”人类作为符号的动物也需要重新编码而形成一系列新型的生存方式,即“数字化生存”或“网络生存”。
海德格尔指出:“倘若我们沉思,我们就要追问现代的世界图像”。
数字化技术使人类对世界的把握已经突破语言的抽象概括而更为直观、更为图像化了。
影视理论界必须高度重视网络的进程并积极地去适应、参与它的发展,这无疑是影视批评面对网络时代的重大选择。
一、网络时代影视批评的基本特征网络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与艺术面貌,也改变了人类的审美观念及批评理念。
对于“批评”,别林斯基曾说“:批评渊源于一个希腊字,意思是‘作出判断’,因而,在广义上说来,批评就是‘判断’”。
这就是人们经常采用的广义的“批评”,既包括具有较强学理性和分析性的言说,也包括只言片语的观后感、印象式的评论。
_电视剧批评_出路何在
中国艺术报/2005年/02月/25日/电视剧批评 出路何在曾庆瑞这些年,大家都说,我们的电视剧艺术批评和理论大大落后于电视剧事业的发展了。
历史主义地看待,这种 落后 更多体现为缺乏一种稳定的总体态势,原因在于以下方面:第一,我们要看到,中国的电视剧虽然只有46年的历史,却经历了1958-1966、1966-1976、1976-2004这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
其间在社会诸多因素制约下的中国电视剧自身的社会角色、文化身份、意识形态立场和艺术审美使命不同。
还有,我们的学者和一切从事电视剧理论工作的人在不同阶段受不同制约或影响而形成或具有的价值判断标准以及学术姿态、理论行为更是不同,就是同一位学者,在不同的阶段也会有不同的学术理论作为和理论表现。
这样,人们关于电视剧的一系列的理论思考和学术阐释就都处在一个动荡不定的不断进行调整的状态之中了。
第二,在此期间,专家学者们对电视剧做理性的思考和理论的阐释,会受到各种社会思潮、文化观念、艺术见解乃至艺术研究方法的影响,从而,有关电视剧理论研究的成果就会处在一个变动不居的过程之中,而少有公认的定论。
尤其是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十几年内,西方社会思想界曾经在一二百年内流行过的种种社会思潮、文化观念,几乎是走马灯式地在中国粉墨登场,全都过了一遍。
眼花缭乱之余,我们的专家学者运用各自择定的思潮、观念来界说中国的电视剧艺术现象。
这十多年,围绕着 中国版 的西方大众文化思潮对中国电视剧艺术现象的理论阐释所展开的激烈论辩,就是一例。
这种情况也决定了人们难以在众说纷纭的大文化语境里求得对于中国电视剧的一些确定性比较强而又相对稳定的结论。
第三,中国的电视剧在一个空前规模的大发展的势头中,各种类型的剧目不断出现。
比如,2003年电视剧一年的产量就是10381集。
这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绝对罕见的。
由于人们追求创新,哪怕是刻意地标新立异,在大数量的、多种类的电视剧作品里,许许多多的电视剧的新元素不断地展示出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互联网+”时代的电视剧批评:可为与何为?摘要:“互联网+”时代是以互联网技术载体的信息化社会发展的新阶段,它容纳了多种形式的互联网信息技术,在改写传统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的同时影响着当代社会。
电视剧作为大众文化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无法规避“互联网+”时代的冲击和塑造。
在探索电视剧批评的新发展中,“互联网+”时代所创造的“物化”的价值观、载体的宽泛化和电视剧批评的社会化是我们必须重视的问题,本文试图就上述三个层面的问题就“互联网+”时代的电视剧批评进行分析。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电视剧批评;“物化”的价值观;载体的宽泛化;电视剧批评的社会化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从技术性层面的物质手段到精神性层面的价值观念,都爱互联网的时代浪潮中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
“互联网+”时代的概念是2015年正式被提出的,作为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着力强调的关键词,它主要是指以互联网为技术支撑的新兴营销模式,“并指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1]这一概念的提出客观上是基于中国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同时也是为了以更好的姿发展态迎接互联网技术发展对国民经济、文化发展和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和机遇。
一、电视剧批评中“物化”的价值观“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我们界定电视剧批评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认知方式,迫使我们重新审视传播媒介在电视剧批评中的定位。
作为一种建立在传播媒介基础上的思想表达,电视剧批评的意义在“互联网+”所提供的文化语境中获得了超越于传统文化批评和学术讨论的现实特征。
我们应该认识到:“无论从何种意义上来看,文化总是和传播媒介密不可分,它们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媒介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传播本身就属于文化的范畴,传播是文化的内在属性和基本特征。
”[2]p91电视剧作为当代社会流行文化的构成元素之一,它不仅需要借助特定的传播媒介实现与受众的信息对接,还会在自身的发展、演进中与传播方式产生相互渗透的作用性关系。
这是因为,无论是传统的传播语境中,或者是以互联网作为载体的信息时代,电视剧都可以被视为是一种艺术创作活动。
从较为狭义的层面来看,艺术是文学创作之外多元化的精神性创造活动。
而广义的艺术则涵盖了实用艺术等门类,不仅将语言艺术、造型艺术纳入其中,还涉及了历来被视为民间文化构成元素的杂技、曲艺等表现形成。
作为现代艺术重要门类之一的电视剧,它的目的同样是要唤醒欣赏者的审美认知,并且是一种由创作主体主动发起的审美邀约。
这一点是电视剧艺术的核心价值所在,自电视剧诞生伊始,它的基因中天然地蕴涵着传播媒介自发性价值取向。
从这一层面来说,传播媒介是电视剧的价值得以最终实现的必要环节。
“互联网+”时代的出现,对于电视剧批评而言并非是只在于拓展了信息传播的途径,或者是对现有的电视剧生产模式、电视剧类型能够产生更为深刻影响。
而是在于“互联网+”时代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信息整合方式,它首先是从整体性层面上对电视剧产业链的内在结构产生了影响,以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对电视剧批评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渠道形成了塑造。
电视剧批评与传播媒介的内在关系无可规避地受到了“互联网+”时代的引导,并在“互联网+”时代的文化语境中萌发出新的文化文化和社会价值。
“互联网+”时代作为全新的传播媒介在电视剧批评中的定位,首先表现为“互联网+”时代为电视剧批评提供了以传播地位为引导的表达方式。
我国电视剧产业已全面步入繁荣期,主要表现为电视剧制作数量的增加、电视剧题材的拓展、电视剧拍摄模式的创新。
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电视剧精品在我国电视剧中所占比例相对有限,没有能够生产出具有一定数量并能赢得广泛赞誉的佳作。
因此,在2015年年底热播的各类电视剧作品中,《琅琊榜》、《伪装者》的出现不仅让广大观众有耳目一新之感,也让电视剧批评界对中国电视剧产业的发展有了更为复杂、更趋多元的认识。
以2015年热播的电视剧《琅琊榜》为例,精致的画面、曲折的剧情和丰富的情感固然是该剧获得好评的重要因素之一。
但在该剧以电视和网络平面媒体以共时性方式播放的过程中,观众则可以通过“弹幕”的方式即时地表达个人观点,从而形成了互联语境中的初次批评。
这种批评形式的出现是前所未有的,它构成了“互联网+”时代的社会景观。
正如德波在《景观社会》一书中指出的:“景观社会不是一种虚拟的存在,而是一种被‘物化’了的世界观。
”[3]p45受互联网技术在信息传播方面的卓越贡献,“物化”的世界观不再是个人的价值表达,而是代表了整个社会中某一类人的思想和观感,也就必然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力。
因此,“互联网+”时代的电视剧批评将不会再是学者的思考,不可避免地渗入大众文化的世界观,其表现方式正式“物化”了的世界观。
二、电视剧批评中载体的宽泛化电视剧批评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演进的,在推动电视剧批评快速发展的各种因素中,电视剧制作水平的提升和电视剧题材的丰富是直接动力。
但是在“互联网+”时代降临之后,广大的电视剧从业者和电视剧批评界人生也逐渐意识到电视机批评的载体正在朝着多元化的方向不断前进。
当“互联网+”时代的技术性元素渐次进入到我们的生活之后,以无线网络传感技术、计算机整合体系和自媒体为终端的信息发布平台先后涌现,它们的存在使得电视剧观众和电视剧批评者对作为艺术品的电视剧有了全新的认识,其代表是物联网技术的出现。
作为依托于互联网技术的信息传感设备,受众在欣赏电视剧作品的同时不仅摆脱传统的固定欣赏模式,从而实现在移动状态和及时信息传递模式中观赏电视剧作品。
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以电视剧艺术为中心的信息平台不断涌现,并催生了新的技术平台的诞生。
“正如每个时代都有与其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传播技术一样,每一种传播技术的使用也将催生与之相适应的艺术形式。
在新的传播媒介逐渐成为艺术传播的基础的同时,传播的作用也开始向动力化转变。
”[4]p92“互联网+”时代为电视剧批评提供了多元化的载体,在相关技术的影响下,新的载体呈现出宽泛化的发展趋势。
从本质上来说,它所提供的不仅是一种新的技术手段,更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和社会行为方式。
传统的电视剧批评着眼于演员的演技、电视剧题材的选择和电视剧画面效果的艺术呈现,而“互联网+”时代则为其提供了超越于电视剧文本的话语空间。
受众群体关注则将不再局限于电视剧本身的艺术效果,而是将电视剧主创人员自身的行为方式、情感生活和行为方式都纳入到电视剧批评中,从而形成了符合“互联网+”时代的全新批评模式。
传统的电视剧创作遵循着剧本创作和文学作品改编的既定模式,“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则为其提供了宽泛化的传播载体。
后者以互联网时代的技术平台为依托,让广大的社会人士都可以将自己的艺术创作发布其上,在提供给他人欣赏和观看的同时,催生了更为多元化的电视剧批评。
首先,“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平台实现了移动化、自由化,所有可以使用相关平台的观看者都能在此发表自己的意见。
同时,信息平台中不同批评者之间的信息还实现了即时对话功能,使得电视剧艺术作品能够以最为迅捷的方式与受众见面。
正是通过此种方式,以某部电视剧作品为中心建立的“粉丝”群体开始形成。
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则成为最初级阶段的电视剧批评。
落实到专业化的电视剧批评,则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方面,电视剧批评的主体再次被拓展,并形成了专业学术批评与民间批评共同存在的壮丽景象。
另一方面,“物化”的价值观渗透到电视剧批评中,成为推动电视剧批评中观点更新和评价原则转换的推动性因素。
以我国当下电视剧创作中较为引人瞩目的网络小说改编电视剧为例,在网络小说诞生之初,专业批评界对此多不置评价。
但随着网络小说点击量的提升和以网络小说为原型改编的网络游戏、电视剧、电影的大量出现,曾经被以传统的艺术划分方式所界定的范畴受到了冲击。
以《仙剑》系列电视剧、《花千骨》电视剧和《蜀山》系列电视剧为代表的一批作品,正是基于大众传播时代中传播载体的宽泛化诞生的新事物。
三、电视剧批评的社会化在“互联网+”时代的文化语境中,电视剧批评正在朝着批评社会化的方向迈进。
所谓“社会化”,不仅是指专业领域中电视剧批评标准呈现多元化发展的趋势,还包括参与电视剧批评的社会群体正在溢出传统的学术范畴。
这是因为,受“互联网+”时代的影响当下的电视剧批评正在呈现出“互联网思维”的特征。
“《福布斯》杂志直接译为‘Internet Thinking’,这是一种‘硬着陆‘用法,而另一种用法为‘Fans-oriented Thinking’,它的内涵则从用户的角度给出了‘粉丝导向’的人的行为特征。
”[5]p49从后一种翻译方式中,我们可以洞悉出“互联网+”时代最为本质的特征——即受众群体将逐渐成为电视剧批评的引导者。
传统的电视剧批评遵循着电视剧节目制作——电视观众观看的既定模式,不仅忽略了电视剧观众作为被动接受信息的“受众”的身份已然发生了转变,更没有意识到电视剧观众作为“用户”在“互联网+”时代的引导作用。
首先,以体验式消费为基本原则的“互联网+”时代中,电视剧受众不再满足于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积极地参与到电视剧作品的拍摄、传播和推广中。
他们正在通过粉丝经济和偶像经济的新兴产业模式冲击着传统的电视剧批评,电视剧批评的评价准则、评价方式如果仍旧停留在“寓教于乐”、“教化”、“陶冶”的灌输形态,不仅会造成电视剧受众的审美疲劳,还有可能引发深层次的情感厌恶。
其次,电视剧批评的话语权不再限于少数拥有专业知识的专业人士,以微博、博客、微信等互联网时代的信息终端为介质的信息平台,让越来越多的人获得了参与电视剧批评的话语权。
“互联网+”时代对当代文化的改写能力不断增强,以80、90后新生代为主体的受众群体正在创造着以自己的方式实现与权威进行平等对话的契机。
不仅有效地突破了传统信息传播中单向度的信息流动方式,还将部分不能被大众所接纳精英思维驱逐到流行文化的边缘地带。
正如相关研究者指出的:“在‘互联网+ ’时代,随着学术交流模式向社会化、网络化、社交化的转变,学术传播的外延也随之扩大,在当代更容易通过学术社交媒体、公众社交网络,实现学术与科普的融合。
”[6]1049因此,电视剧批评也不能满足于以某一理论原则衡量电视剧制作水平的高低,或者是以学者个人的好恶来点评电视剧作品的优劣,而是要积极响应“互联网+”时代的社会化发展趋势,将社会化、网络化、社交化等新兴的信息传播模式纳入到电视剧批评中,在拓展电视剧批评外延的同时,让广大的受众群体能够通过互联网提供的社交媒体真正感受到电视剧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
参考文献:[1]李克强:《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2][4]蒋晓丽、贾瑞琪:《“互联网+”时代艺术与传播关系的嬗变》[J].当代文坛.2016(1):91,92,.[3][法]居伊•德波:《景观社会》王昭凤译[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45页.[5]苑文刚:《“互联网+”时代<百家讲坛>该如何创新》[J].当代电视.2015(12):49.[6]肖宏、马彪:《“互联网+”时代学术期刊的作用及发展前景》[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5(26):1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