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课程设计要求、任务书、指导书
2012钢结构课程设计(梯形钢屋架)任务书
![2012钢结构课程设计(梯形钢屋架)任务书](https://img.taocdn.com/s3/m/dc11a3b41a37f111f1855b8e.png)
钢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题目:梯形钢屋架燕山大学建筑工程与力学学院土木工程系2013年12月一、课程设计的意义与目的钢结构课程设计是建筑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中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对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对实际结构工作情况的认识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有重要作用。
课程设计应达到如下目的:→了解钢屋盖设计程序和内容,为毕业后从事实际设计工作奠定基础:→巩固钢结构课程中所学内容(例如材料性能及材料的选择,连接设计及计算,基本构件的设计计算等),并应用于课程设计中:→掌握钢屋架施工图的表达方法和制图规定:→学习书写结构计算书→学习运用规范及有关技术资料。
二、设计资料厂房的跨度分别取l8m、21m、24m,长度为60m,柱距6m。
车间内设有两台30/5吨中级工作制吊车。
梯形屋架,屋架端高分别为1.75m、1.80m、1.85m、1.90m、1.95m、2.00m,屋面坡度分别为i=1/9,1/10、1/11、1/12,1/13,屋架支撑在钢筋混凝土柱上,上柱截面400×400mm,混凝土标号为C25;计算温度最低-20℃.采用1.5×6m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大型屋面板和卷材屋面。
屋面做法:三毡四油绿豆砂防水层,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80厚泡沫混凝土保温层。
屋面活荷载标准值0.5kN/m2,雪荷载标准值0.5kN/m2,积灰荷载标准值0.5kN/m2。
由于屋面坡度小、重型屋面,不考虑风荷载。
三、设计内容→屋盖支撑体系布置设计;→屋架设计计算;→屋架尺寸的确定,腹杆的布置,荷载及内力计算,杆件截面的设计,节点设计。
→编写结构设计计算书一份。
要求步骤清楚,计算正确,书写工整。
→绘制屋架施工图一张。
每个同学的设计任务具体内容由表2,表3确定。
四、成绩考核评定根据结构计算书、施工图、答辩及课程设计期间的表现综合评定成绩。
成绩按五级分制计算。
答辩内容为施工图、计算书及课程中的相关内容。
五、参考资料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钢结构设计规范3.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4.建筑结构制图标准5.工民建专业课程设计指南6.课程教材六、设计时间及参考进度设计时间为两周表1 参考进度表七、要求计算书封面统一印制,用纸统一购买。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任务书
![《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任务书](https://img.taocdn.com/s3/m/029465314b73f242326c5f07.png)
类别
门 窗
代号
M C
洞口尺寸(mm)
1. 单元平面图:至少 2-3 个套型,比例 1:50(选做)。 2. 建筑平面图(至少 2 个单元):包括底层平面、标准层平面图和屋顶平面图,比例
1:10O,标准层必须有一个户型布置家具,其他房间标有名称和面积。 3. 建筑立面图:包括正立面、背立面及侧立面图,比例 1:100。 4. 建筑剖面图;1 个(必须剖到楼梯),比例 1:100。 5. 建筑详图:
6
6. 节点详图 实际上是建筑剖面图的局部放大图,用较大的比例(如 1:20)画出。每位同学设计不
小于五个,屋面部分的详图不小于三个,楼梯部分不小于 2 个。 7. 楼梯详图
应尽可能将楼梯平面图、剖面图及踏步、栏杆等详图画在同一张图纸内,平、剖面图比 例要一致,详图比例要大些。
①楼梯平面图:要画出房屋首层、标准层(必要时增加二层平面)和顶层三个平面图。 表明楼梯间在建筑中的平面位置及有关定位轴线的布置;表明楼梯间、楼梯段、楼梯井和休 息平面形式、尺寸、踏步的宽度和踏步数,表明楼梯走向;各层楼地面的休息平台面的标高; 在底层楼梯平面图中注出楼梯垂直剖面图的剖切位置及剖视方向等。
衣机位、排风道、机械排气等。 门厅:2~3 m2 贮藏室;2~4 m2(吊柜不计入) 工作室 6~8 m2
四、设计内容及深度要求
本次设计参考教师给定的住宅方案,根据设计资料确定建筑方案,初步选定主要构 件尺寸及布置,明确各部位构造做法。在此基础上按施工图深度要求进行,但因无结构、 水、电等工种相配合,故只能局部做到建筑施工图的深度。设计内容如下;
2012级电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2 (1)
![2012级电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2 (1)](https://img.taocdn.com/s3/m/eabd3d67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8e.png)
电机学课程设计任务书1. 三相同步发电机定子绕组设计及电动势计算一台三相同步发电机,f = 50Hz ,n N = 1500r/min ,定子采用双层短距分布叠绕组,q = 3,y 1/τ = 8/9,每相串联匝数N = 108,Y 连接,每极基波磁通量21 1.01510Wb Φ-=⨯,磁通密度01sin(21)21B ννθν∞==++∑。
(1) 计算绕组基本参数,画出槽电动势星形图、绕组展开图;(2) 求导体电动势瞬时值、线圈电动势瞬时值表达式,编程画出相应的电动势曲线;(3) 编程计算基波电动势、各次谐波电动势(50次以上)、相电动势和线电动势的值,并画出谐波电动势频谱图;(4) 取不同的y 1/τ值,编程计算各次谐波(50次以上)、相电动势和线电动势的值,并画出谐波电动势频谱图,并分析基波和5、7、11次谐波的绕组系数值,说明采用短距和分布绕组对电动势波形有何影响。
2. 三相异步电机定子绕组设计及磁动势计算三相异步电动机,P N = 40kW ,U N = 380V ,I N = 75A ,定子绕组采用△连接,双层叠绕组,4极,48槽,y 1/τ = 10/12,每槽导体数为22,a=2。
(1) 计算绕组基本参数,画出槽电动势星形图、绕组展开图;(2) 求各相脉振磁动势瞬时值、三相合成磁动势瞬时值表达式,编程画出相应的磁动势曲线;(3) 编程计算单相磁动势基波和各次谐波(50次以上)的幅值,并画出谐波磁动势频谱图;(4) 编程计算三相合成磁动势基波和各次谐波(50次以上)的幅值,并画出谐波磁动势频谱图;(5) 取不同的y 1/τ值,重复(3)和(4),并分析基波和5、7、11次谐波的绕组系数值,说明采用短距和分布绕组对磁动势波形有何影响。
3. 单相异步电动机启停、正反转、调速和制动控制系统设计 一台单相异步电动机,P N = 80W ,U N = 220V ,f N = 50Hz ,P = 2,ηN = 60%,cos φN = 0.9,n N = 1395r/min ,2相(启动绕组和工作绕组)。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任务书和指导书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任务书和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ca2fbd48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28.png)
课程代码制订人制订日期审定人 审定日期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方法和编制 步骤,能正确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独立完成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图纸由指导教师提供,工程量采用预算作业成果。
官山三路1、施工组织设计的任务 (1)编写施工方法与施工方案。
(2)编写施工准备工作,计划与各项资源需要量计划表。
(3)绘制施工进度计划表。
(横道图一张) (4)绘制施工平面布置图。
(3#图一张)(5)编写各项技术组织措施与各项技术经济指标。
2、施工组织设计的主要内容(1)工程概况。
主要内容:建造特点,结构特点简介,以及装修特点,施拟建工程茂 名 路工条件,地形,地貌,特点简介,以及工程所在处的社会,经济环境。
(2)施工方法与施工方案。
主要内容:施工程序,施工流向;主要分部份项工程的施工方法;主要施工机械的选用;施工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的运用。
(3)施工准备工作与施工进度计划表。
主要内容:施工准备工作计划表,分部份项工程的划分;进度控制的计划系统,进度控制实施计划,编制横道图。
(4)各项资源需要量计划表。
主要内容:水泥、砂、石砖、钢材以及各构配件需要计划表。
(5)施工平面图。
主要内容:水平及垂直运输机械的布置,主要材料及构配件的堆放,仓库,搅拌站的布置,暂时设施的布置,施工现场道路,给排水,供电网络布置。
(6)各项技术组织措施与各项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内容:文明施工各项措施、安全、质量措施,节约材料措施,各级技术管理人员职责等。
1、书写的清晰,条理清晰,内容符合实施施工要求,用4A 纸书写。
2、进度计划表要用3# 图纸绘制;横道图一张。
3、施工平面图用3# 图纸绘制,应用标准图例绘制。
4、按设计内容顺序装订成册。
5、独立完成,如发现有抄袭现象,当零分处理。
1 周总成绩=出勤成绩 20%+评阅成绩 80%,具体标准如下:1)优秀标准: 90 分~100 分2)良好标准: 80 分~89 分3)中等标准: 70 分~79 分4)及格标准: 60 分~69 分5)不及格标准: 1 分~59 分课程代码制订人制订日期审定人审定日期学分:1 分学时:20 学时合用专业:建造工程管理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方法和编制步骤,能正确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独立完成完整的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课程设计设计任务书范文
![课程设计设计任务书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3a29e039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0f.png)
课程设计设计任务书范文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程相关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如XXX(具体概念),并能够准确理解和运用。
2. 引导学生理解课程内容与其他学科领域的联系,形成跨学科的知识网络。
3. 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在该领域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XXX技能(如分析、计算、实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能够就课程相关问题进行有效讨论与分享。
3. 培养学生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如网络、软件等)获取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兴趣,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2. 培养学生具有积极的探究精神,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勇于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注社会发展,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学科基础知识,提高综合运用能力,培养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学生特点:学生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需进一步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需引导其正确对待信息。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强调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实现以上课程目标,为学生后续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理论知识学习:- 掌握XXX概念及其相关原理(对应教材第X章);- 理解XXX与XXX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对应教材第X章);- 了解我国在XXX领域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对应教材第X章)。
2. 技能训练:- 学习并运用XXX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对应教材第X节);- 培养学生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如网络、软件等)获取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对应教材第X节)。
3. 实践活动:- 设计XXX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对应教材第X实验);- 开展团队合作活动,提高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对应教材第X活动)。
课程设计任务书
![课程设计任务书](https://img.taocdn.com/s3/m/1b8f7ed45022aaea998f0f42.png)
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生姓名: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工作单位:
题目:
已知技术参数和设计要求:
应根据包装设计的程序进行总体综合设计。
如分析内装物的特性进行功能性设计;分析流通环境特性进行缓冲和防震结构设计、强度设计与校核;选材设计;包装技术的确定;容器造型设计、结构设计、装潢设计等等。
要求完成的主要任务:(包括课程设计工作量及其技术要求,以及说明书撰写等具体要求)
1.市场调研报告或资料,与设计说明书装订在一起。
2.内包装容器结构设计,要求画出平面展开图和立体效果图。
3.外包装容器结构设计,要求画出平面展开图和立体效果图。
4.编写设计说明书,应详细论述设计过程、尺寸计算、强度计算等。
时间安排:13—14周(2012.12.3-2012.12.14)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教研室主任签名:年月日。
水质工程学1课程设计指导书
![水质工程学1课程设计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fb21101c0066f5335b812128.png)
《水质工程学(1)》课程设计任务书与指导书专业:学号:姓名:2011年12 月日水质工程学(1)课程设计任务书2011 —2012 学年第一学期1 设计题目净水厂工艺设计2 设计时间自至,共 2 周3 设计任务根据指定的水源、厂址、处理流程和有关设计资料,设计主要处理设备及构筑物,使出水水质达到生活饮用水标准,并满足最高日供水量m3/d。
(本课程设计要求同学们根据自己家乡城市、县城的情况进行设计,请同学们尽可能全面搜集资料,认真分析)4 课程设计内容4.1画处理流程示意图。
4.2计算各构筑物的设计流量。
4.3选用混凝剂、助凝剂,决定其投量;设计药库面积;设计药剂配制设备,药剂的剂量与投配方式,并设计加药间的平面布置。
4.4设计混合、絮凝池及沉淀池。
4.5设计滤池4.6氯化消毒、氯库及加氯间的设计。
4.7清水池的容积、尺寸。
4.8各构筑物之间的连接管道。
4.9各辅助建筑面积、主要尺寸(查手册)。
4.10全厂总平面布置及工艺高程设计,包括道路及主要工艺管线。
水质工程学(1)课程设计指导书1.目的和要求1.1 学生应通过本设计掌握给水设计工作的一般步骤、内容、方法,并提高设计、计算及制图的能力,培养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1.2 通过本设计对给水净化所学内容进行更进一步的系统总结和复习,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巩固所学内容,并举一反三,由此旁通给水处理的其它内容。
1.3 通过本设计熟悉一些资料的引用,如设计规范,设计手册,标准设计、工程图和参考资料等,并学习如何参考,运用这些资料解决实际问题(注意新设计手册有些数据与新规范不符,以规范为标准)。
1.4 通过设计培养自己刻苦钻研,严格细致,克服困难,努力完成任务的作风,提高自己独立工作能力。
2 设计前的准备工作在正式动手作设计之前,首先应明确设计任务,基础资料,认真阅读《设计任务书》和本指导书,根据任务书要求及学校规定安排好的设计时间及进度,准备好书籍、规范、手册、参考文献、计算及绘图工具等。
医院住院管理系统数据库课程设计文档
![医院住院管理系统数据库课程设计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4ed8b906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60.png)
医院住院管理系统数据库课程设计文档学号: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医院住院管理系统起止日期:20年月日至20年月日学院:计算机与XXX专业:xxxxxxxxxxx班级:xxxxxxxxx成生:姓名指导教师(签字):完成日期:2013年7月12日课程设计任务书2012—2013学年第x学期课程设计名称:数据库系统原理课程设计设计题目:医院住院管理系统完成期限:自2013年7月8日至2013年7月12日共1周设计依据、要求及主要内容:一、设计依据:1.《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2.《数据库原理课程设计大纲》二、设计要求:掌握数据库设计的每个步骤,提交各步骤所需图表和文档。
使用目前流行的DBMS,建立所设计的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实现数据库查询、连接等操作和触发器、存储器等对象设计。
1.需求分析:根据选题,绘制DFD、DD图表,并书写相关的文字说明。
2.概念结构设计:绘制详细的E-R图。
3.逻辑结构设计:将E-R图转换成等价的关系模式;按需求对关系模式进行规范化;对规范化后的模式进行评价,调整模式,使其满足性能、存储等方面要求;根据局部应用需要设计外模式。
4.物理结构设计:选定实施环境,存取方法等。
5.数据实施和维护:使用DBMS建立数据库结构,加载数据,实现各种查询、链接应用程序,设计库中触发器、存储器等对象,并能对数据库做简单的维护操作。
6.用VB、VC、DELPHI、JAVA、C#等设计数据库的操作界面。
7.设计小结:总结课程设计的过程、体会及建议。
8.其他:参考文献、致谢等。
三、主要内容:根据选题,详细描述题目的具体功能及其主要内容。
背景资料:该系统是一套用于住院病人及其费用管理的系统,仅供医院住院部管理人员使用。
主要功能:1.系统使用者登录;2.病房使用情况查询,包括查询病床是否空闲;3.病人住院:患者信息录入、查询、修改、删除,以及病床分配;4.收费项目管理,包括药品信息查询和费用查询。
课程设计指导书(完整)
![课程设计指导书(完整)](https://img.taocdn.com/s3/m/3b552371a26925c52cc5bff2.png)
第三章课程设计任务书请从以下各课程设计任务中选作一题,注意每道题的难度有所不同,分值也不同! §3-1 课程设计任务之一一、设计题目: 抢答器控制系统程序设计(本题目满分60分)二、控制要求:用六个抢答按钮对应六个抢答指示灯,一个主持人起动按钮和一个复位按钮, 一个准备抢答信号灯和一个犯规信号灯(蜂鸣器),实现先输入有效,后输入无效的抢答器功能。
当主持人按下起动按钮时,准备抢答信号灯灭,允许抢答;第一位抢答有效,对应信号灯亮,其他无效。
主持人按下复位按钮,回到初始状态,准备抢答信号灯亮。
如在准备抢答信号灯亮时抢答,犯规者对应信号灯亮,同时犯规信号灯(蜂鸣器)发光(发声)。
第 2 页§3-2 课程设计任务之二一、设计题目:配料车控制系统程序设计(本题目满分70分)二、设计要求:配料车从配料罐出发,到A 处取m 车料,再到B 处取n 车料,送回配料罐进行配料混合。
三、控制要求:配料车最初停在配料罐处(光电开关SQ1),按下启动按钮SB1后,配料车到A 处(光电开关SQ2)取料,送回配料罐。
到A 处取料次数由计数器CNT00决定。
然后,到B 处(光电开关SQ2)取料。
在B 处取料次数由计数器CNT001决定。
最后配料车停在配料罐处。
工艺流程图及I/O 分配:┌───┐ 向左 ←─ ─→ 向右 └○─○┘ 输出1 反转 正转 输出0 ──────────────────────SQ1 输入1 SQ2 输入2 SQ2 输入3┻ ┻ ┻ ┻oo oo oo oo输入0 输入4 输入5 输入6启动按钮 停止按钮 A 处取料按钮 B 处取料按钮 SB1 SB2 SB3 SB4SQ1┌→──────┐SQ2│ 循环M 次 ↓└←──────┘┌→────────────────┐SQ3 │ 循环N 次 ↓└←────────────────┘第 3 页§3-3 课程设计任务之三一、设计题目:钻床主轴进给控制系统程序设计(本题目满分70分)二、设计要求:钻头从初始位置开始向右进行钻深孔工作,钻孔过程中,钻头向右钻一段距离后返回初始位置,然后再向右钻一段距离后再返回初始位置,如此反复,完成钻深孔工作过程。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61b5d353968011ca3009134.png)
2、设计要求:
2.1、进一步巩固和加深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知识理解,提高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2.2、在实习过程中,独立思考,深入钻研,培养自己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3、课前做好预习,准确分析实验结果。
2.4、能正确使用matlab,掌握基本功能,能正确调试程序。
2.6FIR数字滤波器的实现
2.6.1根据下列技术指标,设计一个数字FIR高通滤波器。Wp=0.6π,Ap=0.25dB,Wr=0.4π,Ar=40dB;选择一个恰当的窗函数,确定单位脉冲响应,绘出所设计的滤波器的幅度响应。
程序:Wp=0.6*pi;Ws=0.4*pi;Ap=0.25;Ar=40;
Bt=Wp-Ws;
运行结果图:
图2.2.1序列
2.2.2试用 MATLAB 命令对函数 进行部分分式展开,并求出其z反变换。
程序:B=[1];
A=[1,-4,5,-2];
[R,P,K]=residuez(B,A)
运行结果:
R =4.0000
-2.0000 - 0.0000i
-1.0000 + 0.0000i
P =2.0000
运行结果图:
图2.3.1(1) 单位取样响应图
(2)
程序:a=[5/2 6 10];
b=[1];
n=0:30;
impz(b,a,30),grid on
title('系统单位取样响应h(n) ')
运行结果图:
图2.3.1(2) 单位取样响应图
2.3.2已知某系统的单位取样响应为 ,试用MATLAB求当激励信号为 时,系统的零状态响应。
程序:wp=0.2*pi;
专业课课程设计任务书及基本要求 (1)
![专业课课程设计任务书及基本要求 (1)](https://img.taocdn.com/s3/m/4ef7b1fa81c758f5f61f6736.png)
《专业课课程设计》任务书
1、按照给定零件正确绘制零件图一张。
(手绘)
2、设计给定零件的夹具(含装配图与所有非标准件的零件
图,手绘)
3、利用三维软件对夹具进行设计(先绘制零件的三维图,
再进行装配,电脑绘制)
4、根据夹具体的加工工艺,来编写夹具体的数控工序的数
控加工程序(UG CAM),导出程序代码。
5、编写说明书一份(前部分夹具设计的说明书是手写,后
面部分打印)
6、最后刻录光盘。
注意:
(1)课程设计题目的安排遵守一人一题。
(2)所有资料收齐上交,三本资料交到李莉老师处,二本资料交到资料室。
(3)课程设计结束后,学院将组织教学委员会进行抽查,希望指导教师严格按照上述要求开展。
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书格式
![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书格式](https://img.taocdn.com/s3/m/d79b056c7e21af45b307a8e5.png)
课程设计任务书、指导书格式
1、课程设计任务书由指导教师填写并经系(部)主任签字后按组下达给学生,每组一份。
2、课程设计任务书的内容应包括:
(1)设计题目;
(2)已知技术参数和设计要求;
(3)设计内容与步骤;
(4)设计计划与进度安排;
(5)设计材料与成果要求;
(6)设计考核要求;
(7)设计参考书目;
(8)教研室主任与系(部)主任签字等。
3、课程设计任务书的格式因课程设计类型和课程的不同而不同,其具体格式由课程归口系(部)制订。
纸幅大小一般为A4。
4、课程设计指导书可由我院教师编写也可选用外校现有的,但都必须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和结合我院实际。
指导书应包括设计步骤、设计要点、设计进度安排及主要技术关键的分析、解决思路和方案比较等内容。
一、课程设计说明书规范
说明书是体现和总结课程设计成果的载体,一般不应少于3000字。
1、说明书基本格式
说明书手写或打印均可。
手写要用系规定的统一用纸,用黑或蓝黑墨水书写工整;打印时统一使用word文档,正文采用小4号宋体,A4纸,页边距均为2C m,行间距采用固定值23磅。
文中标题采用小三号宋体加粗。
2、说明书结构及要求
(1)封面
由各系统一规定,包括:题目、系(部)、班级、指导教师及时间(年、月、日)等项。
(2)目录
要求层次清晰,给出标题及页次。
其最后一项是“参考文献”。
(3)正文
正文应按照目录所定的顺序依次撰写,要求计算准确,论述清楚、简练、通顺,插图清晰,书写整洁。
文中图、表及公式应规范地绘制和书写。
(4)参考文献。
单片机课程设计:彩灯控制器的设计
![单片机课程设计:彩灯控制器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ed57d06c5da50e2524d7f9e.png)
黄河科技学院课程设计任务书工学院机械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09 级1 班学号姓名朱施泽指导教师郭晓君题目: 彩灯控制器的设计课程:单片机课程设计课程设计时间 2012年12月21 日至2012年1 月3日共 2 周课程设计工作内容与基本要求(设计要求、设计任务、工作计划、所需相关资料)(纸张不够可加页)1.设计要求利用AT89C51单片机作为微控制器,用16盏以上的LED小灯,实现至少4种彩灯灯光效果(不含全部点亮,全部熄灭);可以用输入按钮在几种灯光效果间切换;可以通过按钮暂停彩灯效果,使小灯全亮,再次按下相同按钮后继续之前的效果。
2. 设计任务与要求2.1系统硬件电路设计根据该系统设计的功能要求选择所用元器件,设计硬件电路。
要求用Proteus绘制整个系统电路原理图。
2.2软件设计根据该系统要求的功能进行软件设计,绘制整个系统的软件流程图;根据流程图编写程序并汇编调试通过;列出软件清单,软件清单要求逐条加以注释。
2.3 Proteus仿真用Proteus对系统进行仿真并进行软硬件调试。
2.4 编写设计说明书内容包括任务书、设计方案分析、硬件部分设计、软件部分设计、调试结果整理分析、设计调试的心得体会等,字数不少于4000字;硬件部分设计要绘制整个系统电路原理图,对各部分电路设计原理做出说明;软件设计部分要绘制整个系统及各部分的软件流程图,列出程序清单,逐条加以注释,并在各功能块前加程序功能注释。
3.工作计划4.主要参考资料单片机课程设计指导书皮大能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78051单片机实践与应用吴金戎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8单片机技术基础教程与实践夏路易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1MCS-51单片机原理接口及应用王质朴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11基于Proteus的单片机系统设计与仿真实例蒋辉平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9.7指导老师签字:日期:目录1 系统硬件设计 (4)1.1 电路设计 (4)1.2 主要元器件介绍 (5)1.2.1 AT89c51单片机芯片介绍 (5)1.2.2 主要特性 (5)2 系统软件设计 (7)2.1 综述 (7)2.2 主程序及流程图 (7)2.2.1 主程序 (7)2.3 子程序的编程思路 (8)2.3.1延迟子程序流程图 (9)3 系统调试与仿真分析 (11)3.1 软件调试 (11)3.1.1 单片机C语言 (11)3.1.2 Keil uVision2 (11)3.1.3 Proteus (12)3.2 软件仿真结果及分析 (13)3.2.1闪光效果一:单灯向里移动 (13)3.2.2闪光效果二:流水左移 (14)3.2.3闪光效果三:3灯走马右移 (15)3.2.4闪光效果三:红色流水内外移动 (16)4 致谢 (17)5 参考文献 (18)附录程序代码 (18)1 系统硬件设计整个系统以AT-89C51单片机作为主控核心,与发光二极管LED等较少的辅助硬件电路相结合,利用软件实现对LED彩灯进行控制。
教育教学课程设计指导书
![教育教学课程设计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06be5c69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868f54f.png)
教育教学课程设计指导书一、引言本指导书旨在提供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课程设计时的指导和支持。
通过设计合理且富有创意的课程,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能力发展。
本指导书将从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步骤以及关键要素等方面进行阐述。
二、课程设计的基本原则1. 了解学生需求:在进行课程设计之前,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点,以保证课程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相契合。
2. 引导学习过程:课程设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合作探讨等方式,促进他们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参与度。
3. 多样化教学策略: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如案例分析、小组合作、讨论等,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方式和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4. 确定明确目标:课程设计应明确课程目标和学习成果,以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明确的方向和目标感。
三、课程设计步骤1. 需求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学生座谈等方式,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背景知识,为后续课程设计提供依据。
2. 制定课程目标:根据学科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需求,制定明确的课程目标,并分解为具体的学习任务和能力指标。
3. 编写教学大纲:在教学大纲中明确课程的总体布局、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为后续教学活动提供指导。
4. 设计教学活动:根据教材和教学大纲,设计合适的教学活动,包括课堂讲解、实践操作、小组讨论等,以实现课程目标。
5. 评价与反馈:设计合适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并及时给予反馈,以帮助他们改进学习方法和提升学习效果。
四、课程设计的关键要素1. 前期准备:充分了解课程的背景信息和学生的学习需求,为课程设计做好准备工作。
2. 教学内容:根据学科知识体系和学生学习进程,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并注重内容的组织和编排。
3. 教学方法:根据课程的特点和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4. 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如多媒体教具、实验设备等,提高教学效果。
课程设计进度要求
![课程设计进度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26311183b9d528ea81c77987.png)
有关课程设计的说明
一、时间及内容
1、设计实际完成时间:2012年11月12日至11月30日。
2、内容: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规程设计、夹具设计。
具体见每人的任务书。
二、课程设计进度要求:
注意:每次辅导答疑时,必须将每人的原始图带来,同时带好已做的设计。
1、11月16日前,绘制完零件图,完成零件的技术要求、工艺分析,编制好加工工艺过程卡(草稿)。
2、11月18日前,完成加工工艺过程卡(正式)、加工工序卡(草稿)。
4、11月22日前,完成加工工序卡(正式)、夹具设计方案草图。
5、11月25日前,完成夹具装配图、零件图设计。
6、11月28日前,完成说明书的编写。
全部设计交指导老师检查。
7、11月28-30日修改设计。
8、11月30日上交全部设计,包括纸质、电子稿。
三、其它说明
1、此次课程设计,时间很紧,望各位抓紧进行。
有问题,可来电
来信咨询。
2、图纸、说明书封面、工序卡等均要用学校规定的标准格式。
见
附件。
3、零件图号:NIAT班级——学号。
4、零件图标题栏填写:材料、学校名称、零件名称、零件图号。
5、说明书中要粘贴原图后对其进行工艺分析。
指导老师:赵学海
2012-11-1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丁克胜主编,土木工程施工,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8 ;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 范,2002 ;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组合钢模板技术规程,2002 ; 【4】编写委员会,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2003 ; 【5】丁克胜主编,建筑施工工程常用数据速查手册,北京:机械工 业出版社,2005 ; 【6】杨嗣信主编,建筑工程模板施工手册(第二版),北京:中国 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学号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
设计说明书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主体工程
( 图, 段流水, 次支模 次浇注,配板设 计)
起止日期: 年 月 日 至 年 月 日
学生姓名 班级 成绩 指导教师(签 字)
建筑工程系
2012年 3 月 1 日
劳动量计算表
序 号
分项 工程 名称
工程量 单 位 Ⅰ(Ⅲ) Ⅱ
局五
劳动定额 劳动量(工日)
支柱模
工 日/10m2
浇柱混凝土 工日/m3
拆柱模
工 日/10m2
支主梁、连 工
梁模
日/10m2
支次梁模
工 日/10m2
支板模
工 日/10m2
1.59 绑次梁筋 1.08 绑板筋 0.68 浇梁混凝土
1.38 浇板混凝土
1.62
拆主梁、连 梁模
1.10 拆次梁模
拆板模
工日/t 3.70
工日/t 3.03 工日/m3 0.55
3.设计要求
3.1 课程设计说明书 3.1.1内容及基本格式
要求不得少于3000字(25页)(包括附表及附图),具体 内容详见设计指导书。可以手写或打印,均采用A4纸。书写 要用黑或蓝黑墨水,书写工整。打印时正文采用5号宋体,页 边距均为25mm,行间距为1.25倍;文中标题采用宋体加粗, 字号可适当加大。 3.1.2 说明书结构、要求及装订顺序
3.设计参考数据
3.1单位构件工程量(参考)
构件名称
尺寸(mm)
混凝土 模板m2 钢筋 主筋直
m3
kg 径
中柱
500×450×4800 1.080 8.320 182
柱 端边柱 子 侧边柱
500×450×4800 500×450×4800
1.080 8.445 182 20mm
1.080 8.500 182
平面图,连梁、次梁、板模板构造及支撑系统剖面图,主梁模
板构造及支撑系统剖面图,柱模板侧视图及剖面图, 施工现
场平面布置图。各图的比例详见设计指导书。
4.设计时间安排(共10个半天)
4.1 布置任务、熟悉资料0.5天;
(第1次--讲课及辅导)
4.2 划分流水施工段及计算工程量1.0天; (第2、3--次讲课
根据已计算出的工程量和劳动定额计算各施工过程的劳动量。 1.3.2确定各施工过程的施工天数
确定各施工班组的人数和每天工作班次,计算出各施工过程在各施 工段的施工天数。 1.3.3编制施工进度计划
绘制流水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表,应使模板班组尽量连续作业,且 计划中应考虑必要的间歇时间和适宜的搭接时间;画出劳动力动态曲 线。 1.4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 1.4.1施工平面图的设计内容
单行路3.5m宽 ,双行路6.0m宽。 3.5.4生产和生活临时用房
可采用的材料有活动木板房、集装箱、临时砌体结构等,应根据不 同的用途选择适宜的材料。所需面积如下:办公用房:每间15~20 m2,
间数按需要安排;会议室:1间,30~40 m2;警卫室:1间,8~10m2; 小型工具库:1间,15~20m2;零星材料库:1间,15~20m2;民工宿 舍:每间15~20 m2,每间8~10人,间数按现场常住民工人数考虑;民工 厨房:1间,30~40 m2;浴室:1间,20~30m2; 厕所:20~30 m2。
1.封面:按规定格式填写。 2.课程设计任务书:即本文件,需填写每人具体设计题 目。 3.目录:要求给出标题及页次。打印时各章题序及标题用 小4号黑体,其余用小4号宋体。 4.正文:正文应按照目录所确定的顺序依次撰写。 5.参考资料:应按规范格式撰写,可参考设计指导书。
3.2 课程设计绘图
要求2号图纸2张。内容包括:板模板配置及梁板支撑系统
1)模板工程:模板的准备工作;板、梁、柱模板的配置,并绘制必 要的简图;板、梁、柱模板系统的设计计算;各构件模板系统的安装顺 序和要点;模板安装的质量要求;模板的拆除等。
2)钢筋工程:钢筋的加工;钢筋绑扎前的准备工作;柱、梁、板钢 筋的绑扎方法,连接方式,保护层控制;钢筋工程的验收等。
3)混凝土工程:混凝土的制备,应包括施工配合比的计算,制备中 注意问题和搅拌机的选择等;混凝土的运输方式;混凝土的浇注成型, 应包括浇注前的准备工作,柱、梁与板的浇注方法,柱、梁、板的振捣 方法和振捣机械的选择,施工缝的留设和处理等;混凝土的养护方式和 要求。 1.3.施工进度计划 1.3.1计算劳动量
角柱
500×450×4800 1.080 8.625 182
宽度17m部 分主梁
宽度19m部 梁 分主梁
边连梁
中连梁
600×300×15500
600×300×17500
500×250×5550 500×250×5550
2.790 22.610 407 25mm
3.150 25.610 460
0.694 7.493 101 22mm
1.1 工程概况 某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多层工业厂房,建筑尺寸主体
结构及主要构件尺寸见附图。工程地点位于天津市近郊。土建 工程由________公司承包。拟定主体结构施工期限为6个月, 施工日期为____月____日至____月____日。 1.2 资源供应条件
(1)模板采用定型组合钢模板,钢模板所需连接件及模 板支撑件均能满足配套使用要求。
及辅导)
4.3 施工方案中其它内容3.5天;
(第4次--讲课及辅导)
4.4 编制施工进度计划1.5天;
(第5、6--次讲课及辅
导)
4.5 设计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0.5天; (第7次--讲课及辅
导)
4.6 确定主要技术组织措施0.5天;
(第8次--讲课及辅
导)
4.7 绘图及整理说明书1.5天;
(第9次--讲课及辅导)
10mm
3.2混凝土(C25)配合比 实验室配合比: 水泥∶砂∶石子=1∶2.20∶4.45,水灰比W/C=
0.63,水泥用量=305kg/m3。 现场砂、石含水率: 砂为3% ,石子为1.2% 。
3.3劳动定额
分项工程 单位 劳动定额 分项工程
单位
劳动定 额
绑柱筋
工日/t
2.86
绑主梁、连 梁筋
工日/t 3.09
4.8 答辩或验收1.0天。
(第10次—答辩或验收)
指导教师(签字): 教研室主任:
批准日期: 2012 年 3 月 1 日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课程设计指导书课程设计来自称: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设计题目: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主体工程
1.课程设计说明书内容
1.1工程概况和施工条件 应包括文字介绍及必要的简图。
单位
时间 定额
Ⅰ(Ⅲ)
1 绑柱筋 t 3.456 4.320 1.728 工日/t 2.86 10
2 支柱模 m2 219.52
274.40
109.76 工 日/10m2
1.59
35
3 浇柱砼 m3 19.68
24.60 9.84 工日/m3 1.08
21
4 拆柱模 m2 219.52
0.694 6.938 101
次梁
400×200×5700 0.456 5.700 67 20mm
宽度 中部 17m 单元
17500×6000×100 10.410 89.490
795
部分
端部
板
单元
宽度 中部
19m 单元
部分 端部
单元
17500×6225×100 10.759 90.668 822 19500×6000×100 11.610 100.890 887 19500×6225×100 12.004 102.218 917
拟建建筑物的位置和尺寸;垂直运输机械的位置;搅拌棚、加工
棚、各种材料和半成品、机具的堆场或库房;现场运输道路;生产和生 活临时用房;临时给排水管线、供电线路;安全及防火设施等。 1.4.2施工平面图的设计原则 1.4.3施工平面图的设计说明
应包括各种棚、堆场或库房的面积说明及有关的面积计算(水泥、 砂、石);生产和生活临时用房的面积、数量及所采用的材料等。 1.5.主要技术组织措施
(2)钢筋在现场临时加工棚加工成型,在操作面进行绑 扎。
(3)混凝土主要采用商品混凝土,并在现场设置临时搅 拌棚,作为临时补充及零星混凝土使用。
(4)各种施工机具由公司机械站按施工计划供应。 1.3 现场条件
现场已达到“三通一平”标准,且基础工程已完成。现场施 工范围详见附图。
2.设计内容
2.1 编写工程概况和施工条件
柱根
主 梁
根
连 Ⅰ梁
根
次 梁
根
板
单 元
Ⅱ
1.2.3确定施工顺序 可选择的施工顺序有三种:“一次支模一次浇注”,“一次支模二次
浇注”,“二次支模二次浇注”。写出各种顺序的工艺流程,分析它们的 优、缺点,并选择其中一种施工顺序。 1.2.4 选择垂直运输机械
可采用的垂直运输方式有多种:如塔式起重机加料斗;卷扬机、井 架加手推车;自行杆式起重机配合卷扬机、井架加手推车;混凝土采用 泵送等。选择适宜的垂直运输方式,并选择相应的垂直运输机械。 1.2.5选择施工方法